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举文化对明清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明清小说也反作用于科举文化。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意义。正文分为八章。第一章《明清科举论析》,将明清科举史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衰败与终结期四个时期。并探讨明清科举的特点,及其与小说关系研究的可行性;第二章《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流派》,讨论科举文化对历史演义小说、才子佳人小说与清末教育小说兴起的影响;第三章《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创作》,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科举功名与小说创作的关系,重点讨论学官、山人与小说创作的关系,小说家对科举的整体态度;第四章《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艺术》,讨论金榜、题名录与小说结构,八股文与才子佳人小说的结构程式,科举文化与讽刺艺术的关系;第五章《聊斋制艺对<聊斋志异>的影响》,论述“孤愤”的艺术内涵与聊斋制艺对《聊斋志异》的叙事结构、语言、题材风格与人物塑造的影响;第六章《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传播》,论述明清小说的选本、评点、禁毁与科举文化的关系;第七章《状元文化与明清小说》,论述明清状元的尊荣影响了明清小说的状元情结,明清状元对小说状元形象塑造的影响,明清小说在促进状元文化繁荣中的作用;第八章《明清小说戏曲对科举文化的影响》,论述明清小说戏曲与游戏八股文兴起的关系,八股文在虚构故事情节,引用小说家言,采入小说、戏曲人物与题材等方面受到前者的影响。
The Cul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novel.At the same time,the Ming and Qing novels also act counter reaction toward the culture in civil service exam.Introduction part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status quo,to define the concept,to illustrate research ideas and meanings.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focuses on the division of its four periods:exploring period,development period,boom period and decline and end period as well as the explor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g and Q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udy on its relations with the novels.Chapter two,Cul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Schools of the novels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 on the historical novels of Kingdoms,romantic fic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novel of education.Chapter three,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Culture and Fic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fame and the creation of novels with the use of statistical methods,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officials Shanren(山人) and the creation of novels as well as the novelists' overall attitude toward the civil service exam.Chapter four,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Culture and Arts of the Ming and Qing novels is to discuss Jinbang,title List and novel structure,the Eight-part Essay and the structure of romantic fiction,civil service exam and its cultural relations with the art of irony.Chapter five,the impact of Liao Yi-system on "Strange Stories" is to study the connotation of "Gufen"(孤愤),and the impact of Liao Yi-system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language,subject matter and figure shaping of Strange Stories.The sixth chapter, Cul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novels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ction,comment,being destroyed of the Ming and Qing novels and the culture of civil service exam.Chapter seven,the Ming and Qing fiction and No.1 scholar culture is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fame of the Ming and Qing scholar on the champion story complex of the novels that time,the impact of the Ming and Qing scholar on the image shaping of t the Ming and Qing champion novels,the impact of the Ming and Qing novels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boom of The No.1 scholar culture.The eighth chapter,the impact of the Ming and Qing fiction opera on the culture of civil service exam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era on the Ming and Qing fic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Eight-part Essay game,the impact of the former on the fictional plot,the quote of the novelists' statements,the adoption of the novel and opera characters of the Eight-part Essay.
引文
1 参见:韩国磐《略述科举制度》(《历史教学》1960年第4期)、沈任远《隋唐政治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四章第二节《科举·概说》)、黄炎培《中国教育史要·序言》(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等。
    2 参见: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刘海峰《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等。
    3 参见: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版,第8页)、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刘海峰《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李树安《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概述》(天津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5页)等。
    4 参见: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版,第15-16页)、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316页)、俞大纲《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史学年报》第2卷第1期)等。
    5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合订本第1247页。
    6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74页。
    7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页。
    8 祖慧、龚延明:《科举制定义再商榷》,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1 如明代武举考试,“穆、神二宗时,议者尝言武科当以技勇为重。万历之末,科臣又请特设将材武科,初场试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知者言之。”(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9页)尽管该方案未能立即实施,但重勇武的精神与原则还是被后来的考试所继承。清代的武举考试也是如此,据《清史稿·选举志三》载:“寻定制,乡、会场先试马步箭,骑射合格,乃应制举。庶文事不妨武各,遂为永制。”(赵尔巽等:《清史稿》第3160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2 陈飞:《唐诗与科举》,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322-323页。
    1 1901年8月29日谕令:“嗣后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著即一律永远停止。”(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61页。)
    2 1905年9月2日谕令:“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版,第59页。
    1 葛兆光:《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风貌——读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读书》1987年第12期。
    1 陈飞:《隋唐五代文学与科举制度》,见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
    1 关于科举研究成果的综述,参见: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陈高华《<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史研究>的一点补充》(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对明清科举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2005年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王炳照等《中田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刘海峰等《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等。
    2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自序》,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 学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创设进士科始。但也有一些观点对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提出疑问。较具代表性的有:何忠礼认为史书中所记载的隋设进士科的说法没有实据,隋朝还是在实行察举制。在唐朝时才出现“士子怀牒自进”,因此,他提出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于唐而非隋。(《科举制度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阎步克认为南、北朝考试制度已有了科举制度的萌芽。进士科虽然始于隋,而科举制度则确立于唐朝(《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页)。
    1(唐)魏征等:《隋书·高祖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5页。
    2(唐)杜佑:《通典》卷14《选举》,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本,第81页。
    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1《述进士上篇》,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4(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19《杨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30页。
    5 祖慧、龚延明:《科举制定义再商榷》,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6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6页。
    7(元)脱脱等:《金史》卷51《选举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29页。
    8 参见脱脱等《金史》卷51《选举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9(元)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许衡》,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元)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九《跋陈元复诗稿》,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9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213页。宋代科举有记载者到度宗十年(1274)为止,到元仁宗延祐元年(1315)恢复科举乡试,次年恢复会试与殿试,计有四十余年。
    11 对于明清科举在中国科举史的分期中的地位,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五章《举制度的鼎盛》论述明代科举,第六章《科举命运的终结》论述清代科举。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有:第五章《明清:科举进入鼎盛时期》、第六章《清末:科举制度之废除》。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322-323页。
    3(明)王世贞:《弁山堂别集》卷81《科试考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39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7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77《科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8页。另参见李东阳编撰《大明会典》,广陵古籍刻印社1959年影印本。
    4(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72“洪武十八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另参见:《明史》卷70《选举志二》、朱国祯《涌幢小品》卷7《御制策问》等。
    5 只有永乐二年(1404)进士人数达到相同数字。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7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37《刘三吾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43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8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5 可以参见王世贞《凤洲杂编》,黄瑜《双槐岁钞》等明人史料笔记的记载与分析。《凤洲杂编》卷四云:“北方士人服属于元较久,虑遗民有故元之思,颇欲假借科名以笼络之。”但刘三吾等人“不悟太祖之意,致有此祸”。
    1(宋)吴孝宗:《余干县学记》,引自洪迈《容斋四笔》卷5《饶州风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81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468页。
    2(宋)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卷5《贡院乞逐路取人状》,《丛书集成初编》第1918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2页。
    3(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3《论逐路取人札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日)檀上宽:《明代科举改革的政治背景——南北卷的创设》,载《东方学报》第38册,1986年3月号。
    5(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政治》,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0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8页。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载:“后复定南、北、中卷。北卷则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卷则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徐、滁、和三州,余皆南卷。”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8页。
    8 参见: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9(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政治》,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0-421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7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4页。
    3(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6《试文格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第1266页。
    4(清)方苞:《钦定四书文·凡例》,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8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页。
    5(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6《试文格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影印本,第1267页。
    1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2(明)何栋如:《何太仆集》卷1《大有为疏》,《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66册,北京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第652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80页。
    4(明)王世贞:《弁山堂别集》卷81《科试考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40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2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165页。
    3(清)朱克敬:《瞑庵二识》卷2《翰林仪品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21页。
    4(明)胡广等:《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322-323页。
    5(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55,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87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835页。
    6(明)胡广等:《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69“成化十三年八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3061页。
    7(明)胡广等:《明实录·宪宗实录》卷21“成化元年九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418页。
    8(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35《武举》,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95页。
    1(明)胡广等:《明实录·武宗实录》卷34“正德三年正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829-830页。
    2 参见: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
    3(清)嵇璜:《钦定续文献通考》卷39《选举考·武举》“正德三年武举条格”,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0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26-327页。
    4 参见: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
    5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149页。
    1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32《范文程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353页。
    2 《清会典事例》卷341《礼部·贡举·整肃场规一》,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25-1026页。
    3 《钦定科场条例》卷30《搜检士子》,台湾文海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2220-2221页。
    4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9《选举四》,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75-3176页。
    1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9《选举四》,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76-3177页。
    2 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2页。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70页。
    4(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1“殿廷考试专尚楷法之由”,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2页。
    1(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1“殿廷考试专尚楷法之由”,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2页。
    2 璩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鸦片战争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4-75页。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53页。
    4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40页。
    5(清)康有为:《请废八股育人才折(代徐致靖拟)》,《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43页。
    6 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上),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5页。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6页。
    8(清)孙鼎臣:《论治》,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6《礼政六·贡举》,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1 璩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鸦片战争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2(清)汤成烈:《学习篇》,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5《礼政五·学校下》,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癸巳科广东乡试史料(上)》,载《历史档案》2002年第1期。
    4 《钦定科场条例》卷29《场规》,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影印本,第2129-2130页。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癸巳科广东乡试史料(上)》,载《历史档案》2002年第1期。
    6 钟毓龙:《科场回忆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癸巳科广东乡试史料(上)》,载《历史档案》2002年第1期。
    2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癸巳科广东乡试史料(上)》,载《历史档案》2002年第1期。
    5(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卷3“戊午科场之案”,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8-79页。
    6(清)冯桂芬:《复陈诗议》,见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0,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7(清)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12页。
    8(清)持平叟:《用人论》,《万国公报》第4本,华文书局影印本,第1934页。
    9 李铁:《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10(清)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06页。
    1 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邹容传略》,转引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2 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第5章第4节,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39页。
    4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04页.
    5 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页。
    6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59页。
    7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61页。
    8(清)张之洞等:《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张之洞全集》第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0-1403页。
    9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参考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17页。
    10 张百熙等:《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中国近代教育史参考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75页。
    1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58页。
    2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版,第59页。
    3(宋)王溥:《唐会要》卷76《缘举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84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22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6页。
    1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4,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85页。
    2(明)胡广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46“洪武十五年七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290-2291页。
    3(明)魏校:《庄渠遗书》卷9《岭南学政》,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3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33页。
    4(明)胡广等:《明实录·宪宗实录》卷40“成化三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20页。
    5(明)胡广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卷40“宣德三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980页。
    6(清)孙鼎臣:《论治》,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6《礼政六·贡举》,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7 璩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鸦片战争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8(明)胡广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卷58“宣德四年九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1382页。
    1(清)汤成烈:《学习篇》,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5《礼政五·学校下》,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2(清)汤成烈:《学习篇》,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5《礼政五·学校下》,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3(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220,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影印本,第2923-2924页。
    4(明)王廷相:《王氏家藏集·浚川公移集》卷3《督学四川条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3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409页。
    5(清)素尔纳等:《钦定学政全书》卷14《考试题目》,《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610页。
    1(清)张廷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9页。
    2(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12《吏部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4页。
    3(清)文孚、萨迎阿等:《钦定礼部则例》卷52《考试事例》,《故宫博物院珍本丛刊》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4(明)冯琦、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未》卷80《道学崇黜》,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99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42《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21页。
    6(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卷8《科举学校之制》,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9页。
    1(清)陈鼎:《东林列传》卷2《高攀龙传》,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影印本,第13-14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页。
    3(明)胡广:《进书表》,见黄宗羲《明文海》卷66,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86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731页。
    4(明)胡广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卷186“永乐十五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1990-1991页。
    5(清)陈鼎:《东林列传》卷2《高攀龙传》,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影印本,第13-14页。
    6(清)张廷玉:《明史》卷282《儒林列传一·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3页。
    7(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0《姚江学案》,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56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43页。
    8(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页。
    9(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35《道传录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40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8页。
    1(明)张居正:《张太岳集》卷39《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第496页,
    2 即“曰居敬持志,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已体察,曰着紧用力”。
    3(明)海瑞:《海瑞集》上编《教约》,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页。
    4(清)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卷65,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册,第5453页。
    5(清)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卷69,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册,第5486页。
    6(清)素尔纳等:《钦定学政全书》卷6《厘正文体》,《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75页。
    7(清)爱新觉罗·玄烨:《御纂朱子全书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3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273页。
    8 尽管乾隆有时对朱熹颇有微词,但在治国政策上,他还是极力推崇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9(清)素尔纳等:《钦定学政全书》卷5《崇尚实学》,《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73页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5页。
    2(清)赵翼:《陔馀丛考》卷28《进士》,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83页。
    3(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9页。
    4(清)徐松:《登科记考》卷2“永隆二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0页。
    5 参见:《唐六典·尚书吏部》、《新唐书·选举志》。
    6(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04页。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3,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68页。
    8(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20页。又见《续资治通鉴》卷81“元祐四年”。
    1(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19页。
    2(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卷8《科举学校之制》,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9-60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页。
    4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148页。
    5(明末清初)陈子龙:《安雅堂稿》卷7《子丑二三场干禄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8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页。
    6 《日知录集释》卷16“三场”条钱大昕注,钱大昕语又见《十驾斋养新录》卷18“科场”条。清末科举考试依然是“唯重《四书》文”,见徐勤《中国除害议》,载《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
    1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152页。
    2(明)张溥《七录斋诗文合集·存稿》卷5《增补举要录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8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00页。
    3(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16《三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6页。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3页。
    5(宋)王溥:《唐会要》卷76《制科举》,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86-1395页。
    1 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明)黄淮:《介庵集》卷34《会试录后序》,齐鲁书社1997年版。
    3(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1696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1714页。
    5(清)李东沅:《论考试》,见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20,光绪辛丑年上海久敬斋铸印本。
    6(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7(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8(清)赵翼:《陔馀丛考》卷18“有明进士之重”,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59页。
    1(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77《礼部三十五·贡举·科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9-450页。
    2 《清会典事例》卷341《礼部·贡举·整肃场规一》,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25-1026页。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149页。
    1(清)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卷47,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册,第5301页。
    2 《清会典事例》卷341《礼部·贡举》,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25-1026页。
    3 《钦定科场条例》卷30《搜检士子》,文海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1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第332页。
    2 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明)胡广等:《明实录·世宗实录》卷542“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条,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8765页。
    4(明)胡广等:《明实录·神宗实录》卷430“万历三十五年二月”条,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8123页。
    5(明末清初)黄宗羲:《明文案序》,《明文案》卷首,《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44册,北京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第458页。
    6(清)鲍鉁:《裨勺》,清顾沅辑《赐砚堂丛书新编》本,道光十年长洲顾氏刊本。
    7 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1 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2(清)彭蕴章:《归朴龛丛稿》卷10《又书何大复集后》,《续惨四库全书》第1518册,上海古籍将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656页。
    3(清)伍涵芬:《读书乐趣》卷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57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791页。
    4(清)俞琬纶:《与客》,见周亮工辑《赖古堂名贤尺犊新钞》卷九,宣统三年国学扶轮社石印本。
    5(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1696页。
    6(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17《答袁蕙纕孝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册,第1151页。
    7(明)张羽:《静庵集》卷1《送金秀才归侍》,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11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252页。
    8(清)汪懋麟:《雄雉斋选集序》,见顾图河《雄雉斋选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64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372页。
    9(清)朱仕琇:《梅崖居士文集》卷22《又答雷副宪书》,乾隆四十七年家刊本。
    10(清)李渔:《笠翁一家言·笠翁余集(解歌词)自序》,《李渔全集》第2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1(清)施补华:《泽雅堂文集》卷2《与吴挚甫书》,《续修四库全书》第15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307页。
    2 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3 关于宋明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可以参见: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中华书局1997年版)、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朱恒夫《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季国平《宋明理学与戏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等。
    1 如林翰《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序》:“以是编为正史之补,勿第以稗官封乘采之。”修髯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引》:“是可谓羽翼信史而不违者也。”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2《辞免江东提刑奏状三·贴黄》,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1册,第1002-1003页。
    1(宋)李方子:《资治通鉴纲目后序》,《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2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94页。
    2(宋)王柏:《资治通鉴纲目凡例后语》,《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2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92页。
    3(元)揭傒斯《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序》,《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2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95页。
    4 同上书
    5(明)许浩:《宋史阐幽》卷1《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1册,齐鲁书社2005年影印本,第427页。
    6(明)黄仲昭:《资治通鉴纲目合注后序》,《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2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99页。
    7(明)张居正:《张太岳集》卷39《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第496页,
    8(明)叶向高:《苍霞草全集·苍霞草》卷八《重刻通鉴纲目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年影印本,第793页。
    9(明)李东阳等:《进历代通鉴纂要表》,《历代通鉴纂要》卷首,《四库未收书辑刊》四辑二十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0(明)郑晓:《国朝制书》,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刻本。
    1(明)冯梦龙:《纲鉴统一·凡例》,《冯梦龙全集》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明)杨慎:《升庵集》卷52《文字之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4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47页。
    3(明)郑晓:《今言》卷2“一百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6页。
    4(明)郎瑛:《七修类稿》卷13《三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9-200页。
    5(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0《史乘考误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1页。
    6(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9《元史》,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95页。另如同卷《元史不谙地名》指出诸多讹误。
    7(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26《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8-1943页。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实录难据》,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2(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0《史乘考误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2页。
    3(清)查继佐:《罪惟录·志》卷5《艺文志》,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13页。
    4(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0《史乘考误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1页。
    5(明)胡广等:《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13“成化九年二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195页。
    6(明)胡广等:《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22“成化九年十一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355页。
    7(明)商辂等:《进续资治通鉴纲目表》,《鼎镘钟伯敬订正资治纲鉴正史大全》卷首,《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65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8(明)朱厚照:《御制历代通鉴纂要序》,《御制历代通鉴纂要》卷首,《四库未收书辑刊》四辑二十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页。
    9(明)朱厚照:《御制历代通鉴纂要序》,《御制历代通鉴纂要》卷首,《四库未收书辑刊》四辑二十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页。
    1(明)许浩:《宋史阐幽》卷1《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1册,齐鲁书社2005年影印本,第427页。
    2(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18《书资治通鉴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
    3 参见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5卷第3章《明代私人撰史的成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58“《今献备遗》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12页。
    5(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0《史乘考误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1页。
    6(清)张岱:《嫏嬛文集》卷1《石匮书自序》,巴蜀书社1998年版。
    7 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第2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72页。
    8(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6《十八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7页。
    1(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序》,《东周列国志》卷首,光绪十八年五彩公司石印本。
    2(明)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3 孙楷第:《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834页。
    4 纪德君先生在《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与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一文中理出一条“从《通鉴》→《通鉴纲目》→《通鉴节要》→《纲鉴合编》→‘按鉴'通俗演义”的道路,也许历史史实不如逻辑概括那样明晰规整,但也富有启示意义。
    5(宋)刘恕:《通鉴外纪后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0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4页。
    1(元)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卷首,台北文化图书公司1974年影印本,第7页。
    2(宋)朱熹:《朱子语类》卷11,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4册,第354页。
    3(宋)朱熹:《晦罨先生朱文公文集(续)》卷1《答黄直卿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5册,第4648页。
    4(宋)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71《记历年图后》,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6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701页。
    5(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0《答潘恭叔》,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2册,第234页。
    6(宋)朱熹:《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续)》卷2《答蔡季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5册,第4685页。
    7(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中华再造善本》据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8(宋)朱熹:《与赵师渊书》,《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朱子手书》,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30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91页。
    1(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8-129页。
    2(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9页。
    3(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18《书资治通鉴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
    4(明)郑晓:《国朝制书》,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刻本。
    5 纪德君:《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与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1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史部·编年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2 参见: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194页。
    3(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卷八《奏刊<易经蒙引>勘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32页。另:明代建阳县属于建宁府。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英宗治平三年四月辛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八册,第5050页。
    5(元)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卷首,台北文化图书公司1974年影印本,第7页。
    6(宋)朱熹:《朱子语类》卷11,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4册,第354页。
    7 章太炎:《历史之重要》,载《制言》第55期,制言月刊社,1935-1940年。
    1(明)朱国祯:《朱文肃公集·自述行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3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332-333页。
    2 《资治通鉴纲目合注·后序》,《纲鉴大全》(卷首),《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
    3(明)谢肇淛:《五杂俎》卷13“事部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9页。
    4 舒瀛溪刊本《纲鉴统一》封面广告语。
    5(明)修髯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6(明)林翰:《隋唐志传叙》,《隋唐两朝史传》(又名《隋唐两朝志传》)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尊经阁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7(明)郑晓:《今言》“七十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0页。
    8(明)薛应旂:《宋元通鉴·义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0册,齐鲁书社2002年影印本,第685-686页。
    1(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中华再造善本》本据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2(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中华再造善本》本据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3 本文所论《纲目》的版本为:《中华再造善本》本据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1 参见:沈伯俊《<隋唐志传>非罗贯中所作》,载《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
    2(澳大利亚)柳存仁:《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原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8卷第1期。后收入:《和风堂读书记》,香港龙门书店1977年版。刘世德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 孙楷第先生认为“所载瀚序,盖依托耳”,见《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页。欧阳健先生经过考证分析,认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龚绍山刊行此书时,林家一门依然兴盛,书贾当不敢冒其先人之名作伪”,见《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2(明)林翰:《隋唐志传叙》,《隋唐两朝史传》(又名《隋唐两朝志传》)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尊经阁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2《辞免江东提刑奏状三·贴黄》,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1册,第1002-1003页。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6《答李滨老》,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22册,第2116页。
    3(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资治通鉴纲目》卷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
    1 当然,《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所列才子佳人小说篇目是否皆为才子佳人小说值得商榷,如《痴人福》等。
    2 王颖:《关于才子佳人小说概念及研究范围的重新思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又见:苏建新、陈水云《才子佳人小说新界说》,载《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1期;程毅中先生在《略谈才子佳人小说的历史发展》中认为才子佳人小说是古已有之的小说类型,他将《莺莺传》视为才子佳人型小说的成熟之作,见《明清小说论丛》第1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0页。
    4 赵兴勤:《才与美——明末清初小说初探》,见《明清小说论丛》第4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1(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0页。
    2 林辰:《明末清初小说述录》,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4-84页。相近表述的参见:卢兴基《小说发展分支的一个重要环节》、苗壮《谈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唐富龄《在新旧之间彷徨》(此三文皆载于《才子佳人小说述林》)、李骞《试论才子佳人小说》(《明清小说论丛》第一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等论文及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略》、任明华《才子佳人小说研究》、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陈大康《中国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张俊《清代小说史》、向楷《世情小说史》、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等个人专著,都将明末社会反理学思潮视为才子佳人小说产生的重要原因。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0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6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14页。
    4 本文所指江南包括:明代为南直隶的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五府,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三府,清代雍正二年太仓州升为直隶州,共为八府一州。
    5(明)王鳌:《苏郡学志序》,见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卷1,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63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81页。
    6(明)耿桔:《皇明常熟文献志序》,《皇明常熟文献志》卷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7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但笔者统计明代江南地区的进士人数为3323人。
    8 说明:(1)本表主要根据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统计,明代部分参照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七章《明代的科举制度》第二节《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以府(州)为单位重新归类统计。清代部分参照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明代部分没有参照该文中的表格数据,是因为与本文其他部分的相关统计的口径有所出入。(2)太仓州在明代属于苏州府,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表中明清合计栏计入苏州府。
    1(清)钮琇:《觚賸》续编卷4《苏州土产》,《续修四库全书》第117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2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1(明)胡广等:《明实录·英宗实录》卷268“景泰七年秋七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5890页。
    2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3(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4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5(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9《送王汝康会试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1页。
    6(明)徐阶:《世经堂集》卷12《送银台大夫景山钱君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9册,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600页。
    7(明)叶向高:《苍霞草全集·苍霞草》卷5《三校录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年版,第1册,第489页。
    1(清)天花藏主人:《四才子书序》,《平山冷燕》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 胡海义:《论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人物形象的移民化倾向》,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8期。又参见胡海义:《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暨南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9“好及第恶登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7页。
    3(明)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6页。
    4(清)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叙》,《女才子书》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大德堂本影印,第1-2页。
    1(清)天花藏主人:《四才子书序》,《平山冷燕》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清)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叙》,《女才子书》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大德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4页。
    4(明末清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53页。
    5(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卷3,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240页。
    1 参见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载《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2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4页。
    2(清)顾荃《河东君传》,《清代笔记小说》第30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3(明末清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53页。
    4(唐)元稹:《莺莺传》,《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第128页。
    5(唐)许尧佐:《柳氏传》,《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第48页。
    6(唐)蒋防:《霍小玉传》,《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第71页。
    1(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五《李姬传》,《续修四库全书》第14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页。
    1(清)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卷12《宋琬·引》,《古本小说集成》本据大德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32页。
    2(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5,《丛书集成初编》第296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又见《河东君小传》。
    3 邱江宁:《天花藏主人为女性考》,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4页。
    2 参见:雷勇《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心态分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常雪雁《才子佳人小说兴起的文化心理阐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王恒柱《才子佳人小说——构筑心灵理想的文学》(《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彭龙健《才子佳人小说兴盛的原因》(《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文革红《才子佳人小说流行现象分析》(《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等等。
    3 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1 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7-1698页。
    2 《钦定科场条例》卷23《乡会试中额·会试中额》,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影印本。
    3(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9《送王汝康会试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1页。
    1 钱钟书:《谈艺录·序》,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页。
    2(奥地利)阿尔弗来特·阿德勒:《自卑与情结》,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3(明)叶梦珠:《阅世编》卷4《士风》,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258页。
    4(明)李乐:《见闻杂记》卷3“一百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5(清)袁枚《随园诗话》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6(明)陈鼐:《百可漫志》,《丛书集成初编》第295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7(清)戴莲芬:《鹂砭轩质言》卷3“王文慎公”,《清代笔记小说》第44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第550页。
    8(清)李春荣:《水石缘后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3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4页。
    1(清)李荔云:《西湖小史叙》,《古本小说集成》据琅轩山馆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2(清)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叙》,《女才子书》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本据大德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06页。另《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解释“补偿作用”:“指一定能力的缺陷,由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所弥补或代偿。”
    4(奥)阿尔弗来特·阿德勒:《自卑与情结》,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6-47、48页。
    5(美)卡伦·霍尔奈:《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1(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第6章《英格兰和苏格兰次要批评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2(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3(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4(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5(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五讲《初步的研究及其困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1页。
    6(奥)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7(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第10章《意大利批评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页。
    8(英)斯蒂文森:《书信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62-63页。
    1(清)天花藏主人:《四才子书序》,《平山冷燕》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清)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叙》,《女才子书》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大德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3(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卷3《语求肖似》,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3-54页。
    4 罗大冈:《罗曼·罗兰这样说》,载《读书》1990年第3期。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4页。
    2(清)荑秋散人:《玉娇梨》第5回《穷秀才辞婚富贵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3(清)素政堂主人:《玉娇梨叙》,《玉娇梨》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清)李东沅:《论考试》,见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20,光绪辛丑年上海久敬斋铸印本。
    2 参见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43页。
    1(明末清初)顾炎武:《亭林文集》卷3《与友人论门人书》,《续修四库全书》第140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93页。
    2(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6《十八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6-1247页。
    3(清)毛奇龄:《西河文集》卷33《吴应辰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40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62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4页。
    2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00页。
    1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9页。
    2 林辰:《明末清初小说述录》,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4-84页。相近表述的参见:卢兴基《小说发展分支的一个重要环节》、苗壮《谈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唐富龄《在新旧之间彷徨》(此三文皆载于《才子佳人小说述林》)、李骞《试论才子佳人小说》(《明清小说论丛》第一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等论文及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略》、任明华《才子佳人小说研究》、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陈大康《中国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张俊《清代小说史》、向楷《世情小说史》、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等个人专著,都将明末社会反理学思潮视为才子佳人小说产生的重要原因。
    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页。
    2 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3 徐渭:《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一)》,载《当代小说》2007年第1期。
    4 徐渭:《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二)>,载《当代小说》2007年第4期。
    1(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戊戌变法》(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4页。
    2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三联书店出版1954年版。
    3 徐勤:《中国除害议》,《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51页。
    4 汪康年:《论中国富强宜筹易行之法》,《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4页。
    5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329页。
    1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二》,上海书店1995年版,第303页。
    2 本文有关清末教育小说的数量统计均据:(日)樽本照雄《新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目》(齐鲁书社2002年版)、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3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388页。
    1 郭延礼:《西方文化与近代小说的变革》,载《阴山学刊》1999年第3期。
    2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601-4602页。
    3 黄海峰郎:《论今日最重要的两种教育》,《杭州白话报》第2年第9期,1903年9月。
    1 脱羁:《教育箴言》,《教育世界》第1-5期合本,1901年。
    2 子欣:《救中国的衰弱必以教育为急务》,《白话》第1期,1904年8月15日。
    3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59页。
    4 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355页。
    5 张之洞、刘坤一:《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56页。
    1 张之洞、袁世凯:《奏请递减科举折》,《袁世凯奏议》(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37页。
    2 张百熙等:《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75页。
    3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58页。
    4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59页。
    5(清)学部总务司:《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第二次交易统计图表》,《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83年版
    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页。
    2 徐渭:《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一)》,载《当代小说》2007年第1期。
    1 朱有谳:《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83年版。
    2 梁启超:《万木草堂小学学记》,《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3 梁启超:《学校总论》,《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4 朱有谳:《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83年版。
    5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页。
    6 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9页。
    7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27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58页。
    8 脱羁:《教育箴言》,《教育世界》第1-5期合本,1901年。
    9 黄海峰郎:《论今日最重要的两种教育》,《杭州白话报》第2年第9期,1903年9月。
    10 子欣:《救中国的衰弱必以教育为急务》,《白话》第1期,1904年8月15日。
    1 阿英:《晚清小说史》第1章《晚清小说的繁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2 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5页。
    1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华东师大2005年博士学位论,第23页。
    2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华东师大2005年博士学位论,第8页。
    1 《教育杂志简章》,载《教育杂志》第1年第1期。
    2 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348页。
    3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60页。
    4(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998页。
    5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杜1961年版,第63页。
    1(清)学部总务司:《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第二次交易统计图表》,《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83年版。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14页。
    2(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第5章《士等级》,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64页。
    3(宋)朱熹:《朱子语类》卷13《幼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朱子全书》本,第14册,第415页。
    4(宋)陆九渊:《象山集》卷23《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86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463页。
    1 对于所谓空白期,学界有争论,参见:欧阳健《非“明代前期通俗小说创作空白论”》,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又见欧阳健《历史小说史》第三章《明代的历史小说与本朝小说》第一节《非“明代前期空白论”》,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就文言小说而言,创作在明代前期陷入萧条应为事实。祝允明《寓圃杂记序》云:“又以后,野者不胜,欲救之,乃自附于裨虞,史以野名出焉。又以后,复渐弛。国初殆绝,中叶又渐作。”
    2 详见陈大康:《明代小说史》第二编《萧条与复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 参见郭英德:《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明)曹安:《谰言长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2896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下也说:“景泰中,予家食。偶得启蒙故事玩之。多取《剪灯新话》事。”
    2(明)祝允明:《寓圃杂记序》,见王锜《寓圃杂记》卷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3 据侯忠义、袁行霈《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统计,明代文言小说有六百多部,为各朝之最。
    4(明)曹徵庸:《清言序》,见郑仲夔《清言》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4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323页。
    1(明)郑晓:《今言》卷之一“九十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8页。
    2(清)纪昀等:《四库总目提要》卷180“《牒草》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05页。
    3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第八章《通俗小说创作的重新起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47-256页。
    4(明)余象斗:《新锓朱状元芸窗汇辑百大家评注史记品萃叙》,见肖东发《明代小说家、刻书家余象斗》,《明清小说论丛》第四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 明代的皇家图书目录居然著录通俗小说,如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文渊阁书目》著录了《薛仁贵征辽事略》、《宣和遗事》等通俗小说。另据阮葵生《茶余客话》卷16载,明代另有《文华殿书目》著录《三国志通俗演义》。
    1 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2(明)钱希言:《桐薪》卷3。又见周晖《金陵琐事剩录》卷1“金统残唐”条,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3(明)刘銮:《五石瓠》卷6“水浒传”条,《丛书集成续编》第96册,上海书店1994年影印本,第331页。
    4(清)允錄等:《雍正上谕内阁》“雍正六年二月”,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浙江书局本。
    1(明)湖海居士:《西湖二集序》,《西湖二集》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傅惜华藏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3页。
    1 康熙朝进士小说家及第年龄的平均值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科录取了许多年龄很大的名士,如尤侗62岁、毛奇龄57岁、陈维崧55岁等。
    2(明)张弘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卷1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1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204-213页。
    1(清)天花藏主人:《四才子书序》,《平山冷燕》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32页。
    1 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载《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第66页。
    2(明)胡广等:《明实录·英宗实录》卷268“景泰七年七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5690页。
    1 参见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6页。
    2(清)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卷69,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册,第5487页。
    3(清)梁国治等:《钦定国子监志》卷34《官师四》,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06-107页。
    4 《清会典事例》卷369《礼部·学校·教职考核》,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4页。
    1(清)孙鼎臣:《论治》,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6《礼政六·贡举》,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2(明)胡广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卷58“宣德四年九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1382页。
    3(清)汤成烈:《学习篇》,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65《礼政五·学校下》,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4(明):王廷相:《王氏家藏集·浚川公移集》卷3《督学四川条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3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409页。
    5(清)素尔纳等:《钦定学政全书》卷14《考试题目》,《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6(清)张廷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8页。
    1(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12《吏部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4页。
    2(清)文孚、萨迎阿等:《钦定礼部则例》卷52《考试事例》,《故宫博物院珍本丛刊》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47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73“洪武十八年六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643页。
    2 《清会典事例》卷369《礼部·学校·教职考核》,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4页。
    3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4 《清会典事例》卷369《礼部·学校·教职考核》,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5页。
    5(明)潘文奎:《效颦集序》,《效颦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246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304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46“洪武二年十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38页。
    2(明)胡广等:《明太宗实录》卷186,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1990-1991页。
    3(清)文孚、萨迎阿等:《钦定礼部则例》卷51《仪制清吏司·教官事例》,《故宫博物院珍本丛刊》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48页。
    4(明)俞汝楫等:《礼部志稿》卷94《盛典备考·正学》,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94页。
    5 《清会典事例》卷389《学校·训士条规》,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18页。
    6 《清会典事例》卷32《学校》,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
    1 李剑国、陈国军:《赵弼生平著述考》,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2 参见乔光辉:《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明)陶辅:《花影集·引》,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页。
    4(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89“《通鉴雪航肤见》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76页。
    5(明)赵弼:《效颦集·后序》,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46“洪武二年十月辛卯”,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38页。
    2(明)俞汝楫等:《礼部志稿》卷94《盛典备考·正学》,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
    3(明)高儒:《百川书志》卷6《史部·小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8页。
    1 林骅:《剪灯二种的价值评估》,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2 参见:李剑国、陈国军《瞿佑仕宦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4期;李剑国、陈国军《瞿佑续考》,载《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徐朔方《小说考信编·瞿佑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明)瞿佑:《归田诗话·自序》,《丛书集成初编》第2576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1(明)瞿佑:《剪灯新话·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2 有学者认为这次校订没有对《剪灯新话》进行改正。如乔光辉:《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194页。
    3(明)瞿佑:《重校<剪灯新话>后记》,《古本小说丛刊》第33辑《剪灯新话句解》,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973-1974页。
    1(明) 徐一夔等:《庙学典礼》卷2《学官职俸》,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16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440页。
    2(元) 吴师道:《礼部集》卷14《送刘教授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5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59页。
    3(元) 徐明善:《芳谷文集》卷上《送黄伯善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1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708页。
    4(清) 阮元:《两浙金石志》卷18《元归安县儒学教谕题名碑》,《续修四库全书》第9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251页。
    5(元) 余阙:《青阳集》卷9《两伍张氏阡表》,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5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37页。
    6(元) 程文海:《雪楼集》卷20《故国子助教李性学墓碑》,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1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24页。
    7(明) 宋濂:《宋学士全集》卷19《故歧宁卫经历熊府君墓志铭》,《丛书集成初编》第2120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689页。
    8(元) 戴良:《九灵山房集》卷15《故翰林待制致仕汪君墓志铭》,《丛书集成初编》第2095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221-223页。
    9(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11,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204页。
    10(明) 朱元璋:《御制大诰三编》“苏州人才第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8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332页。
    1(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94《刑法志》,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2318页。
    2(明) 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19,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年影印本,第3216页。
    3(明) 瞿佑:《重校<剪灯新话>后记》,《古本小说丛刊》第33辑《剪灯新话句解》,中华书局 1991年版,第1974页。
    4 清代李光地在批评朱元璋禁歌舞之残酷时慨叹道:“天下已定,习俗已久,何苦使偷惰者反有故元宽大之思。”见《榕村语录》卷22,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40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
    1 参见乔光辉:《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93-194页。
    2(明) 瞿佑:《归田诗话》卷下“香奁八题”,《丛书集成初编》第2576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3页。
    3(元) 杨维祯:《东维子文集》卷7《剡韶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150页。
    4(元) 杨维祯:《东维子文集》卷7《剡韶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150页。
    5(元) 杨维祯:《东维子集》卷6《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149页。
    1 乔光辉:《杨维祯与瞿佑家族文游考辨》,载《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2(明) 瞿佑:《归田诗话》卷下“钟馗图”,《丛书集成初编》第2576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5页。
    3(明) 瞿佑:《柘轩集序》,见凌云翰《柘轩集》卷首,《丛书集成续编》第111册,上海书店 1994年影印本,第1页。
    4(清) 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2《春帆集》之《怀人诗》第16首。《续修四库全书》第14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114页。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9页。
    1 参见陈美林:《颜李学说对吴敬梓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2期。
    1(清) 颜元:《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颜元集》,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763页。
    2(清) 颜元:《存治编·井田》,《续修四库全书》第9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3页。
    3(清) 颜元:《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691页。
    4(清) 李塨:《平书订》卷6《取士第四》,《丛书集成初编》第761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49页。
    1 陈美林《颜李学说对吴敬梓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2期。
    2(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3《赠真州僧宏明》,《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59页。
    3 目前所知的吴敬梓的第一首诗《观海》就写于漳榆,中间有“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之句,可见其此时的心情。见《文木山房集》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46页。
    4(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1《移家赋》,《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41-444页。
    5 金和《儒林外史跋》云:“(先贤祠)宇宦极宏丽,工费甚巨,先生售所居屋以成之。”引自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8页。
    6(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第37回评语,《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61页。
    1(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第36回评语,《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27页。
    2(清) 金和:《儒林外史跋》,引自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9页。
    3 吴敬梓远祖吴谦就曾请余姚风水先生简尧坡选择“善地”以葬其父吴凤。寻求三年之久,简尧坡终于在梅花山中找到一块“吉壤”,对吴谦说:“葬后,君子未必发,至孙乃大发;发必兄弟同之;对面文峰秀绝,发必鼎甲,然稍偏,未必鼎元,或第二人第三人,亦不仅一世而止。”吴国鼎兄弟也都重视“堪舆”之术。他曾“携一奴及堪舆士遍历诸山,侠两岁始得石虎山之吉壤”以葬其父吴沛;吴国龙也“究心堪舆医卜星纬诸学”心幻。吴敬梓三十岁时还因“劬慈母,野屋荒棺抛弃久”,而“未卜牛眠”感到深深的愧疚。参见陈美林:《试论“思想家的小说”的作者吴敬梓的思想》,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4(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第36回评语,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本影印,第1227页。
    1(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第36回评语,《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27页。
    2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遗贤感旧》:“自从虞博士去了,这些贤人君子,风流云散。”
    1 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33页。
    2 参见冯保善:《山人小史——兼论明清山人知识群体的生成》,载《寻根》 2005年第4期。
    3(宋) 欧阳修等:《新唐书》卷139《李泌列传》,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629页。
    1(明) 袁宏道:《锦帆集》卷3《王以明》,《续修四库全书》第13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681页。
    2(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3《山人愚妄》,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625页。
    3(明末清初)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4 学界也有论述陈继儒与一般山人不同者,如:牛鸿恩《晚明小品作家陈继儒论》,载《北京社会科学》 1999年第3期;李斌《陈眉公研究》,中山大学 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5页;夏威淳《论晚明隐士陈继儒》,载《天府新论》 2004年第3期。也有人否认陈继儒为山人者,如:赵献海、赵楠《陈继儒山人身份考辨》,载《史学月刊》 2007年第4期。
    5 赵轶峰:《山人与晚明社会>,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
    6 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三册,中华书局 1980年,第144页。
    7(明) 冯是可:《雨航杂录》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2935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20页。
    8(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298《隐逸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7623页。
    9(明) 朱元璋:《御制大诰三编》“苏州人才第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8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332页。
    10(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94《刑法志》,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2318页。
    1(清) 陈田:《明诗纪事》,台北鼎文书局 1971年版。
    2(清) 周廷英:《濑江纪事本末》,《清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152页。
    3(清) 陈确:《陈确集》,中华书局 1979年,第65,368页
    4(清)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2“《增定玉壶冰》提要”,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1744页。
    5(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3“山人名号”,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623页。
    6(明)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19《曹子见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467页。
    1(明) 袁中道:《珂雪斋集》卷24《答秦中罗解元》,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第1053页。
    2 参见:陈宝良《晚明生员的弃巾之风及其山人化》,载《史学集刊》 2000年第5期。
    3(明末清初)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32《陈鸿节诗集叙》,《钱牧斋全集》本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第940页。
    4(明) 汪道昆:《太函集》卷28《王仲房传》,《续修四库全书》第13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133页。
    5(清) 陈田:《明诗纪事》卷27(上),台北鼎文书局 1971年版,第
    6 谢正光、范金民:《明遗民录汇辑》上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642页。
    7(清) 王应奎:《柳南续笔》卷3《陈眉公告衣巾》,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183页。
    8(清) 纪昀等:《四库总目提要》卷108《牒草》提要,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2505页。
    9 李斌:《晚明“山人”与晚明士风——以陈眉公为主线》,载《学术月刊》 2006年第6期:陈宝良《晚明生员的弃巾之风及其山人化》,载《史学集刊》 2000年第5期;冯保善《山人小史——兼论明清山人知识群体的生成》,载《寻根》2005年第4期;赵轶峰:《山人与晚明社会》,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等。
    1(明) 谢肇淛:《五杂俎》卷13“事部一”,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368页。
    2(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3《山人》“山人愚妄”条,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625页。
    3(明) 张岱:《琅嬛文集》卷5《自为墓志铭》,上海杂志公司 1935年版,第140页。
    4(清)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92“《梅坞遗琼》提要”,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1754页。
    5(明) 管志道:《从先维俗议》卷5《三途当守正额》,《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 2001年版,第
    6(明) 谭元春:《谭元春集》卷29《杂著·女山人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第789-790页。
    7(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3“山人愚妄”,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625页。
    8(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3“山人名号”,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623页。
    9(明) 钱希言:《戏瑕》卷3“山人高士”,《续修四库全书》第11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591页。
    10(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88《王穉登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7390页。
    11(清) 全祖望:《鲒崎亭集》卷8《雪窦山人坟版文》,《续修四库全书》第14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31页。
    12(明) 冯梦桢:《快雪堂集》卷5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165册,齐鲁书社 1995年影印本。
    13 阿英:《阿英全集》第4卷《明末的反山人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第121页。
    14(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88《文苑列传四·王穉登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7389页。
    1(明末清初)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第605、630页。
    2 古人的名号大多表达了他们的性情、志趣,也隐含了他们的经历与籍贯。名号一般由一个偏正词组构成,本表只收录词组中心词包含“山人”、“山樵”、“山民”的名号,其他如“钟山居士”、“燕山逸叟”等则不列入。
    1(明) 郑晓:《今言》卷1“九十二”,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48页。
    2(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199《郑晓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5277页。
    3 赵景深《英烈传序》认为郭勋及其门人与该书没有关系,见《英烈传》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第2页。
    1(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3“山人”,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622-623页。
    2(明末清初)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第498页。
    3(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5“武定侯进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148页。
    4(日) 金文京:《晚明山人之活动及其来源》,载《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7年第1期。
    5(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6“李福达之狱”,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673页。
    6(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5“武定侯进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148页。
    7 张田光:《<水浒>祖本探考——兼论施耐庵为郭勋门客之托名》,载《江汉论坛》 1982年第1期。
    8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第236页。
    1(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29《赵用贤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002页。
    2(明) 陈继儒:《读书镜》,《丛书集成初编》第2935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2页。
    3(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32《陈登云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073页。
    4(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36《李朴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160页。
    5(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39《萧如薰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223页。
    6 此表参照刘鹤岩:《晚明政治小说与党争》,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4页,经过调整修改而成。
    1(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59《熊廷弼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704页。
    2(明) 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上),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155页。
    1(明) 陈悰:《天启宫词》原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192册,齐鲁书社 1995年影印本。
    2(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259《熊廷弼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707页。
    3(清) 谈迁:《国榷》卷85“天启二年十月”,中华书局 1958年版,第6册,第5211页。
    4(明) 张廷玉等:《明史》卷308《奸臣列传·温体仁列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7932页。
    1(明) 郑鄤《天山自叙年谱》“崇祯十一年戊寅四十五岁”.转引自: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2(清) 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四编卷九“郑谦止狱始末”,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年版,第877页。
    3(清) 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3《黄道周七不如》,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221页。
    4(清)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4“《张氏藏书》提要”,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2772页。
    5(清)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2“《珍珠船》提要”,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1748页。
    1(清)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2“《笔记》提要”,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1748页。
    2(明末清初)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陈徵士继儒》,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第637页。
    3(清)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2“《清寤斋欣赏编》提要”,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1744页。
    4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127页。
    5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11章第7节《明代的传奇文和通俗类书》,中华书局 1980年,第410-411页。
    6 江苏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中国通俗小说总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0年;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齐鲁书社 1996年,第240-242页。
    1 参见韩春平:《明清时期南京地区通俗小说的创作和刊刻》,暨南大学 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1页。
    2 刘天振:《明代通俗类书研究》,齐鲁书社 2006年版,第303页。
    1 此类论文与专著甚多,可以参见:王璜《论<儒林外史>的人物讽刺》、《论<儒林外史>的结构》,载《东方杂志》 1946年第5、6、10期;何满子《论儒林外史》,上海出版公司 1954年版;《对儒家教育的形象批判——读<儒林外史>》,载《新教育》 1975年3期;《批判儒家教育思想的生动材料——读<儒林外史>》,载《中山大学学报》 1976年1期;《儒林群丑的讽刺画卷——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7年版,等等。
    2 参见陈美林:《吴敬梓的门阀意识》,载《明清小说研究》 1986年第2期,此处多有参照。
    1 陈美林:《吴敬梓的门阀意识》,载《明清小说研究》 1986年第2期。
    2 这是对吴敬梓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观点的一个正面驳斥。
    3(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乳燕飞·甲寅除夕》,《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68页。
    4(清) 王又曾:《丁辛老屋集》卷12《书吴征君敏轩文木山房诗集后有序》,见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28页。
    1(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减字木兰花·庚戍除夕客中》,《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66页。
    2(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乳燕飞·甲寅除夕》,《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68页。
    3(清) 金和:《儒林外史跋》,见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9页。
    1(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西子妆》,《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70页。
    2 陈美林:《略论吴敬梓应征辟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 1984年第2期。
    3(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3《贫女行》(其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56页。
    1(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内家娇》,《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70页。
    1 胡适:《吴敬梓年谱》,见李汉秋辑《吴敬梓诗文集》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147页.
    2 关于曹雪芹科举功名的清人记载有:老贡生说,见梁恭辰《劝诫四录》,邓之城《骨董琐记》;举人说,见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叶德辉《书林清话》。他曾供职于旗人右翼宗学,一说为教习。参见周汝昌:《曹雪芹传》,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3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冷子兴笑道:“……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听说,也纳罕道:“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
    1 滕云:《也谈贾宝玉的鄙弃功名利禄》,载《文学评论》 1978年第5期。该文的主要部分入选杜贵晨主编《红楼人物百家言·贾宝玉》,中华书局 2006年版。
    1(明末清初)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36《十八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第1247页。
    2(明末清初) 黄宗羲:《南雷文定》卷1《恽仲升文集序》,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7页。
    1 参见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第2章《古学复兴之风的酝酿》,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年。
    1(明末清初)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3《与施愚山书》,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58页。
    2(明末清初)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4《与周籀书书》,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89-90页。
    3(清) 费密;《弘道书》卷上《古经旨论》,《续修四库全书》第94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20页。
    4 《清高宗实录》卷239“乾隆十年四月”,中华书局 1985年影印本,第12册,第82页。
    5 《清高宗实录》卷388“乾隆十六年五月”,中华书局 1985年影印本,第14册,第97页。
    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三)“清学的出发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版,第6页。
    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十四)“经史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版,第41页。
    8 王田维:《观堂集林》卷12《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580页。
    9(明) 杨慎:《升庵集》卷52《文字之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4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47页。10(清) 韩菼:《有怀堂文稿》,康熙四十二年刊本。
    1 章回小说以部为单位,小说集则以其中的单篇小说为统计单位。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9页。
    3 参见陈美林:《试论“思想家的小说”的作者吴敬梓的思想》,载《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6期。
    1 详见第二章第二节有关论述。
    2(明) 胡广等:《明实录·孝宗实录》卷46,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年影印本,第933页。
    3 《清会典事例》卷341《礼部·贡举·整肃场规一》,中华书局 1991年版,第1025-1026页。
    4 《明史>卷230赞曰:“明至中叶以后,建言者分曹分朋……反是则争,比者不容于清议,而争则名高,故其时端揆之地,遂为抨击之丛,而国是淆矣。”即使是在野士人,如东林党人,也喜好“裁量人物,訾议国政,亦冀执政者闻而药之也。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庙堂亦有畏忌”(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377页),颇具“勇者燔妻子,弱者埋土室”,“冷风热血,洗涤乾坤”之气概。士子的嘴被称为最可畏的武器,如《圣烈传》卷二云:“天下最可畏的,莫过于士子的舌头,士子的笔头。”
    5(明末清初)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穆宗二》,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778页。
    6(清)天花藏主人;《四才子书序》,《平山冷燕》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页。
    1(明末清初) 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前评,中华书局1975年据崇祯十四年贯华堂刊本影印。
    2(清) 闲斋老人:《儒林外史》第33回末评,《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评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130页。
    3 对于章回小说中“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红楼梦》“情榜”与《水浒传》“忠义榜”的个案研究,前者如:徐恭时《芹红新语》(《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辑)、杨传镛《“情榜”为三十六人补证》(《红棱梦学刊》 1985年第3辑)、周汝昌《红棱梦与中华文化》(工人出版社 1989年版)、孙逊《红楼梦探究》(台湾大安出版社 1991年版)、严中《“警幻情榜”溯源》(《红楼梦学刊》 1995年第2辑)、王仁铭《情榜公案》(《江汉论坛》 1995年第7期)、宋淇《红楼梦识要》(中国书店 2000年版)、詹丹《红楼情榜》(台湾时报出版社 2004年版)、詹丹《论脂评与“警幻情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等等。但主要是对“情榜”名单内容的讨论。后者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有:马幼垣《水浒二论·梁山头目排座次名位问题发微》(三联书店 2007年版)、曲家源《再谈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问题》(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罗洁波《权术玄机:<水浒传>英雄排座次索解》(载《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等,也多限于对“忠义榜”排名的解读。此外,对于《儒林外史》“幽榜”真伪的论争情况及其作用,可以参见房日晰《关于<儒林外史>的“幽榜”》(《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陈美林《关于<儒林外史>“幽榜”的作者及其评价问题》(《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对于章回小说结构中“榜”形式做综合研究的只有:孙逊、宋莉华《榜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载《学术月刊》 1999年第11期)。以上除了严中《“警幻情榜”溯源》以外,都没有论及“榜”式结构的渊源。
    1 严中:《“警幻情榜”溯源》,《红楼梦学刊》 1995年第2辑。
    2 《大宋宣和遗事》,《百川书志》、《宝文堂书目》、《也是园书目》均有著录。清人黄丕烈收入《士礼居丛书》,根据避讳情况断为宋人之作;鲁迅、郑振铎认为书中“杂元人语”而怀疑它成于元代;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详细论证其语言风格。认为“宋人旧编而元人增益”,且刊于元代。程毅中《宋元讲史简论》(载《文学遗产增刊》第7辑,中华书局 1959年版)认为该书大量辑录宋代文献,应作于宋代。笔者认同作于宋代说。
    3(明) 龙文彬等:《明会要》卷10“礼五”之“功臣庙”条,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166-167页。
    4(宋) 刘昌涛:《芦浦笔记》卷5,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30页。
    1(清) 允祹等:《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2《内阁》,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169页。
    2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8-149页。
    1 蒋梦麟:《西潮》第7章《参加郡试》,香港磨剑堂 1982年版,第58-59页。
    2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8云:“旧传有诗四句诵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放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78页。
    1(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1,中华书局 2007年版,第127页。
    2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288页。
    3(明末清初)谈迁:《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乡榜填改》,中华书局 2006年版,第183页。
    1(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3《贡举》,《丛书集成初编》第275册,第22-23页。
    2(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1《述进士上篇》,《丛书集成初编》第2740册,第2页。
    3(唐) 裴庭裕:《东观奏记》上卷,中华书局 1994年版,第94-95页。
    4(元) 刘一清:《钱塘遗事》卷10,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40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1141页。
    5(元) 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科目上》,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3608页。
    1(明) 彭泽、汪舜民:《弘治徽州府志》卷6《选举·科第·国朝》,上海古籍书店 1964年版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弘治刻本影印本,第21页。
    2 参见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浙江大学 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3 《钦定科场条例》卷47《试录·登科录》,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影印本,第3273-3275页。
    4(明) 俞汝揖等:《礼部志稿》卷72《科试备考·刻录支费》,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229页。
    5(明) 沈榜:《宛署杂记》卷15《经费》下《殿试(万历二十年分数)》,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166-167页。
    6(清) 允祹等:《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23,文津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64页.
    1 赵万里:《重整范氏天一阁藏书记略》,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8卷第1期,引自李希泌、张椒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时期)》,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432-433页。
    2 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浙江大学 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4页。
    3(明) 俞汝揖等:《礼部志稿》卷72,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227页。
    4(明) 俞汝揖等:《礼部志稿》卷72,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227页。
    5(明) 俞汝揖等:《礼部志稿》卷72,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207页。
    6(明) 何乔新:《椒邱文集》卷18《题跋》,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17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304页。
    1(明) 徐溥:《谦斋文录》卷2,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17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598页。
    2(明) 王樵:《方麓集》卷9《与仲男肯堂书》,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9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295页。
    3(明) 孙绪:《沙溪集》卷14,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2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145。
    4 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中华书局 2004年版。
    5(元) 脱脱等:《宋史》卷487《高丽传》,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14044页。
    6 参见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第4章《进士登科录与明代社会文化》,浙江大学 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明)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2《科试考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572-1573页。
    2(明) 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9册,齐鲁书社 1997年影印本,第691、698页。
    3(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265《倪元璐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6840页。
    4(明) 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28《书同门科举题名录后》,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2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751页。
    5(明) 顾清:《东江家藏集》卷17《送余大尹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1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511页。
    6(明) 程敏政:《篁墩文集》卷15,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19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261页。
    1(明) 张宁:《方洲集》卷9《七官体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16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309页。
    2(明) 于谦:《忠肃集》卷11《杂体),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75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360页。
    3(清) 陈廷敬:《午亭文编》卷20,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39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303页。
    4(清) 王士祯:《池北偶谈》卷2《谈故三·题名碑》,齐鲁书社 2007年版,第41页。
    5 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浙江大学 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5页。
    6 《嘉靖鄢陵县志》卷8《文章志·田朝文》,《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 1981年影印本,第48页.
    7(清) 李周望等:《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序》,《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16册,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8年影印本,第478页。
    1(明) 张朝瑞:《皇明贡举考》,《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115页。
    2(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1,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2页。
    1(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续修四库全书》第106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823页。
    2 参见茅盾:《霜叶红于二月花<续稿>》,载《收获》 1996年第3期。
    3 孙逊、宋莉华:《榜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载《学术月刊》 1999年第11期。
    1 高鹗续本结尾并无“情榜”,但根据脂砚斋批语透露,按照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末回应为“情榜”,榜上列有主要女子的芳名和评语。这一情节线索在脂批中多有披露,如:第六回[靖本眉批]:观“警幻情榜”,方知余言不谬;第八回[甲戌眉批]: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第十八回[庚辰眉批]:树(数)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第十九回[庚辰、己卯、戚本双行夹批]: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第二十二回[庚辰眉批]:……却又轻轻用黛玉一问机锋,又续偈言二句,并用宝钗讲五祖六祖问答,二实偈子,使宝玉无言可答,仍将一大善知识,始终(跌)不出“警幻幻(应作“情”)榜”中,作下回若干回书。
    2(明末清初)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首,中华书局 1975年据崇祯十四年贯华堂刊本影印。
    3 孙逊、宋莉华:《榜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载《学术月刊》 1999年第11期。
    4(清) 杜受田等:《钦定科场条例》卷35,海南出版社 2000年《故宫博物院珍本丛刊》影印本,第15-16页。此处所述主要是清代的各级考试规章。
    1(清) 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98《礼部·学校·学额通例》,台北文海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6册,第2959页。
    2(明末清初) 侯方域:《重学校》,《皇朝经世文编》卷57,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2年影印本,第4册,第2099页。
    3 赵尔巽等:《滴史稿>卷106《选举志一·学校上》,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3117-3118页。
    1(清) 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07《礼部·学校·拔贡事宜》,台北文海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3535页。
    2(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1703页。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三》,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3165页。
    4(清) 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6《吏部·除授·进士授职》,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2581-2631页.
    1(明)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2《科试考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561页。
    2(清) 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曾文正为同进士》,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2册,第670页。
    3(清) 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张文襄憾不状头》,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2册,第672页。
    4 关于“幽榜”是否为吴敬梓原作,历来就有争论。当今学界趋于认为是吴敬梓所作,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些新版《儒林外史》不再将第五十六回删除或作为附录。另可参见:房日晰《关于<儒林外史>的“幽榜”》(《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顾鸣塘《论<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乃吴敬梓原作》(《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等。
    5 此论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大陆学界十分盛行,可参见房日晰《关于<儒林外史>的“幽榜”》(《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有关论述。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90页。
    2(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第36回评语,《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27页。另张文虎也评曰:“虞博士是书中第一人,故特起立传。”
    3(清) 金和:《儒林外史跋》,引自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9页。
    4(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第36回评语,《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27页。
    5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遗贤感旧》:“自从虞博士去了,这些贤人君子,风流云散。”
    1(清) 金和:《儒林外史跋》,引自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9-280页。
    2 《大宋宣和遗事》中多次出现“宋江统率三十六将”,“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等表述,且天书末尾也说“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可见,宋江并不属于三十六人之列。
    3 《辞海》:“蕊榜 旧时称进士榜为‘蕊榜'……亦指乡试榜。”(上册第161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版)《汉语大词典》:“传说中道教学道升仙,列名蕊宫。后指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为‘蕊榜'。”(第九册第560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年版)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卷10云:“唐人进士榜必以夜书,书必以淡墨……世传大罗天放榜于蕊珠宫,故又称‘蕊榜'。”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8云:“名字巍峨先蕊榜,词章斐亹动文奎。”清代赵翼《戏题魁星像》诗:“云是星精主文衡,蕊榜荣名在其手。”
    4 当然,用黄色纸也可能有道教的因素。
    1 本处受马幼垣先生《梁山头目排座次名位问题发微》的启发,见《水浒二论》,三联书店 2007年版。
    2 参见马幼垣:《水浒二论·梁山头目排座次名位问题发微》,三联书店 2007年版。
    3 与前面姓名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是此人在“忠义榜”上的总排名。下同。
    1 参见孙逊、宋莉华:《榜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载《学术月刊》 1999年第11期。
    2(美) 吉尔伯特·哈特:《讽刺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1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9页。
    4 对于《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解释,东汉郑玄《笺》曰:“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也。”孔颖达《毛诗正义》云:“臣下作诗,所以谏君,君又用之教化,故又言上下皆用此上六义之意。在上,人君用此六义风动教化:在下,人臣用此六义以风喻箴刺君上。”
    1 参见陈粤燕:《浅谈西方讽刺文学》,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s2期。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9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8篇《唐之传奇文(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54页。
    1 齐裕煜、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50页。
    2 把讽刺小说作为一个流派类型研究的始于鲁迅,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第23篇单列“清之讽刺小说”。今人作系统专门研究的有:蔡国梁《讽喻小说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齐裕煜、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吴淳邦《晚清讽刺小说的讽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吴淳邦《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金鑫荣《明清讽刺小说研究》(凤凰出版社 2007年版)等。
    3 齐裕煜、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6页。
    4 参见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第3章《唐五代小说与科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 金鑫荣:《明清讽刺小说研究》,凤凰出版社 2007年版,第90页。
    6(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 1974年,第1695-1696页。
    7(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 1974年,第1417页。
    8 齐裕焜、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01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8篇《明之神魔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49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9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95页。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252页。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第
    6 金鑫荣:《明清讽刺小说研究》,凤凰出版社 2007年版,第95、208页.
    7(清) 李东沅:《论考试》,见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20,光绪辛丑年上海久敬斋铸印本。
    8 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第128页。
    1(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9“好及第恶登科”,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第97页。
    2(明) 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中华书局 2006年版,第266页。
    3(清) 邵长蘅:《青门旅稿》卷3,“常州先哲遗书丛书”《邵青门全集》本,暨南大学图书馆藏光绪丁酉武进盛氏据庚辰增编本重刊。
    4(英)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卷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90页
    5(清) 姚世锡:《前徵录》卷11,中华书局 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据咫进斋丛书本排印。
    1(清) 龚炜:《巢林笔谈》卷4《赴考》,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104页。
    2(清) 李发甲:《请于长沙分设闱场折》,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7册,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第400页。
    3 参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第2章第1节,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第64页。
    4(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5,《丛书集成初编》第2962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86页。又见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10《陈司业别号舍文》,中华书局 1984年版.
    5(清) 缪良:《浙江乡闱诗》,《文章游戏二编》卷3,清嘉庆年间刊本。
    1(明) 王锜:《寓圃杂记》卷九《春闱失火》,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74-75页。
    2(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2《赠进士》,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928页。
    3(清) 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2册,第615页。
    4(清) 王士祯:《香祖笔记》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15页。
    5 《清高宗实录》卷1353“乾隆五十五年四月戊辰”,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26册,第117页。
    6(清) 昭梿:《啸亭杂录>卷9《老年科目》,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288页。
    7(明) 叶梦珠:《阅世编》卷4《士风》,台湾文海出版社 1967年影印本,第258页。
    8(明) 李乐:《见闻杂记》卷3“一百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影印本。
    9(明) 陈鼐:《百可漫志》,《丛书集成初编》第2952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4页。
    10(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31页。
    11 清人戴莲芬《鹂砭轩质言》卷3“王文慎公”条载,王广荫会试落第归里,其父冷嘲热讽,大怒叱之。见《清代笔记小说》第44册,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影印本,第550页。
    1(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龚自珍全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辑校本,第6-7页。
    1(清) 金埴:《不下带编》卷6,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112页。
    1(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4,《丛书集成初编》第2959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6页。
    2(清) 钱泳:《履园丛话》卷13《科第》“异事”,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350页。
    1(明末清初)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1《生员论》,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21-23页。
    1(明末清初)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6《三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56页。
    2 《清世宗实录》卷48“雍正四年九月丁巳”,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7册,第732页。
    3(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2,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22页。
    4(英) 威廉·赫士列特:《论英国喜剧作家》,转引自齐裕焜、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254页。
    5(英) 恩格斯:《诗歌与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1846年底至1847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4页。
    1(英) 梅瑞狄斯:《喜剧的观念及喜剧精神的效用》,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64年版,第86页。
    2 《牛津英语字典百科全书》,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3(美) 威廉·K·维姆萨特:《象征与隐喻》,载赵毅衡编《新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第335页。
    4(日) 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年版,第69页。
    5(清) 龚自珍:《已亥杂诗》,《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辑校本,第521页。
    1(明) 叶梦珠:《阅世编》卷4《士风》,台湾文海出版社 1967年影印本,第258页。
    2(明) 李乐:《见闻杂记》卷3“一百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影印本。
    3(清) 李调元:《制义科琐记》卷3《夫人大恸》,《丛书集成初编》第897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25页。
    4(清) 戴莲芬:《鹂砭轩质言》卷3“王文慎公”条,《清代笔记小说》第44册,河北教育出版社社 1996年影印本,第550页。
    5(明) 宋懋澄:《九籥集·二集》卷1《顺天府宴状元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37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影印本,第173页。
    6(俄) 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为新形式、朴素、简练而奋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408页。
    1 转引自何新:《独运匠心的佳作——评王蒙<夜的眼>》,《读书》 1980年第10期,第37页。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癸巳科广东乡试史料(上)》,见《历史档案》 2002年第1期。
    3 《钦定科场条例》卷29,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影印本,第2129-2130页。又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癸巳科广东乡试史料(上)》,载《历史档案》 2002年第1期。
    1(明) 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卷5《沈同和》,《续修四库全书》第11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影印本,第98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06“顺治十四年正月戊午”,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册,第827页。
    3(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卷3“戊午科场之案”,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78-79页。
    4(清) 冯桂芬:《复陈诗议》,见载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0,思补楼清光绪三年(1897)刊本。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252页。
    6(清) 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第266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264页。
    2 陈独秀:《儒林外史新叙》,见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465页。
    3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9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252页。
    3 孙楷第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明清小说部乙”中专列“讽喻类”小说,包括《钟馗全传》、《斩鬼传》、《儒林外史》等28部小说(《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227页);刘上生认为谴责小说“大体还是属于讽刺小说的一类,即夸饰型讽刺小说”(《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陈平原认为“谴责小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小说类别,只能说是讽刺小说的变体”(《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齐裕焜、陈惠琴认为“学术界习惯用谴责小说等同于近代讽刺小说,我们认为还是用‘近代讽刺小说'这个观念比较准确、恰当”(《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4 吴小如:《中国讽刺小说史序》,《中国讽刺小说史》卷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2页。
    5 吴小如:《中国讽刺小说史序》,《中国讽刺小说史》卷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页。
    1(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乳燕飞·甲寅除夕》,《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68页。
    2(清) 王又曾:《丁辛老屋集》卷12《书吴征君敏轩文木山房诗集后有序》,见朱一玄等《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28页。
    3(清) 吴敬梓:《减字木兰花·庚戍除夕客中》,《文木山房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66页。
    1(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乳燕飞·甲寅除夕》,《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68页。
    2(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西子妆》,《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70页.
    3 吴敬梓在《贫女行》(其一)中也说:“自缘薄命辞征币,那敢逢人怨蹇修。”见《文木山房集》卷3,《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56页。
    4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内家娇》,《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70页。
    5(清) 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金瓶梅》会评会校本,中华书局 1998年版,第1429页。
    6(清) 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2《春帆集》之《怀人诗》第16首,《续修四库全书》第14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114页。
    7 鲁迅:《什么是“讽刺”?》,《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328页。
    8 同上
    1(清)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卷4《内家娇》,《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70页。
    2(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卷6《王子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530页。
    3 天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转引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266页。
    4 寅半生:《小说闲评叙》,转引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132页。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252页。
    6 鲁迅:《什么是“讽刺”?》,《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278页。
    1(美) 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47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264页。
    3 胡适:《吴敬梓年谱》,见李汉秋辑《吴敬梓诗文集》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147页。
    4 参见陈美林:《颜李学说对吴敬梓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2期。
    5(清) 颜元:《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颜元集》,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763页。
    6(清) 颜元:《存治编·井田》,《续修四库全书》第9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3页。
    7(清) 颜元:《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691页。
    1(清) 李塨:《平书订》卷6《取士第四》,《丛书集成初编》第761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49页。
    2 陈美林:《颜李学说对吴敬梓的影响》,载《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2期。
    3(清) 蒲箬:《清故显考岁进士·侯选儒学训导柳泉公行述》,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818页。
    4(清) 蒲松龄:《喜立德采芹》,见路大荒编《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637页。
    1(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卧闲草堂评本》第4回评,《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评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58页。
    2(俄) 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之《写给丽·阿·阿维诺娃》,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209页。
    3(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卧闲草堂评本》第4回评,《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评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58页。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93页。
    1 何其芳:《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何其芳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60页。
    2(清) 卧闲老人:《儒林外史卧闲草堂评本》第47回评,《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评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581页。
    3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第136页。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93-194页。
    5 本文所论述的才子佳人小说,是指兴起于明末清初,以《平山冷燕》、《玉娇梨》为代表的,以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通俗小说。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6(明)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年版,第243页。
    1(清) 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177页。
    2(清) 李树滋:《石樵诗话》,清道光十九年湖湘采珍山馆刊本。
    3(元) 杨载:《诗法家数》,见清人王启原辑《谈艺珠丛》卷十四,暨南大学图书馆藏长沙玉尺山房光绪乙酉年刊本。
    4(元) 范德机:《诗格》,《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16册,齐鲁书社 1997年影印本,第60页。
    1(元) 倪士毅:《作义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5页。
    2(明末清初)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试文格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影印本,第1268页。
    3(元) 倪士毅《作义要诀·总论》,《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5页。
    4 参见蒋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载《文学遗产》 1998年第3期。
    5 蒋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载《文学遗产》 1998年第3期。本文在论述“起承转合”与八股文法时多有引用。
    1(清)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1695页。
    2(清)毛奇龄:《西河文集》卷33《吴应辰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40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62页。
    3(明)宋濂:《文宪集》卷6《孙伯融诗集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18页。
    4(清)郑梁:《寒村全集·五丁集》卷1《野吟集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紫蟾山房刊本。
    5(清)钟骏声:《养自然斋诗话自序》,同治十三年北京刊巾箱本。
    6(清)纪昀:《我法集·序》,清嘉庆元年(1796)刊本。
    7(清)鲍鉁:《禆勺》,清顾沅辑《赐砚堂丛书新编》本,道光十年长洲顾氏刊本。
    8 有关明清八股文与宋代经义的关系就涉及到八股文的起源。八股文是一种综合性强、渊源复杂的文体,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源于唐代墨义、宋代经义、儒家注疏、骈文、曲剧、平话、律赋等诸说。源于宋代经义说较为切实。郑灏若《四书文源流考》:“四书之文原于经义,创自荆公。”杨懋建《四书文源流考》:“自宋熙宁四年始用王安石之议,罢词赋,专用经义取士,而四书文以昉。”刘熙载《艺概·经义概》云:“经义试士,自宋神宗始行之,……今之四书文,学者或并称经义。”吴承学先生认为:“从科举文体的渊源来看,说八股文源于宋代经义是比较近于事实也比较近于文体本质的说法,也是学术界普遍比较认可的看法。”(《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251页)。
    1 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之二《八股文的结构与作法》,中华书局 2002年版,第16页。
    2 蒋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3(清)叶葆:《应试诗法浅说详解》卷1“篇法浅说”,《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464页。
    4(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卷5《古处斋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645-646页。
    5(清)李渔:《笠翁—家言·笠翁余集(解歌词)自序》,《李渔全集》第2卷,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第377页。
    6(清)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叙》,《女才子书》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大德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页。
    7(清)邵长蘅:《青门旅稿》卷3《赠王子重先生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丁酉武进盛氏刊《邵青门全集》本。
    8(清)施闰章:《天延阁诗序》.《施愚山集》第1册,黄山书社 1993年版,第141页。
    9(清)施补华:《与吴挚甫书》,转引自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中华书局 2002年版,第82页。
    1 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光明书局 1929年版,第268页。
    2 王俊年:《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小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第38页。
    3 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第93-100页。
    4 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第359-360页。
    1 陈惠琴:《传奇的世界——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8页。
    2 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第166页。
    3 同上书,第17页。
    4 关于才子佳人小说的篇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于1933年成书时列明末至清光绪年间的才子佳人小说68种,1957年版增至76种,1982年版改为75种。另:阿英《小说闲谈四种》言“《双英记》一题《方正合传》,实即《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之《玉支玑小传》也”(《小说闲谈四种·小说闲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第56页);《痴人福》、《女举人》的故事情节与审美情趣显然不属于才子佳人小说;《宫花报》已佚;《凤箫媒》与《天上人间》,今人各种小说书目言未见;笔者根据学界普遍认同的才子佳人小说概念,又补充了《山水情传》、《虞宾传》、《风月鉴》、《意中缘》、《意内缘》(含《瑞云华》)、《鸳鸯影》、《玉蟾记》、《桃花艳史》、《孤山再梦》、《集咏楼》、《小野催晓梦》11种,共计79种。
    1 由于《意内缘》与《瑞云华》两种小说都不完整,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此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2 由于《戏中戏》与《比目鱼》两种小说都不完整,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此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3(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173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第84页。
    2(元)倪士毅:《作义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页。
    3 卢前:《八股文小史》第2章《八股文章之结构》,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第9页。
    4(清)梁章钜:《制义丛话》卷23,《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763页。
    1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第249页。
    2(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第84页。
    3(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卷180《经义部·总论》,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1985年版,第77576页。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60页。
    1(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9《送王汝康会试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191页.
    2(清)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叙》,《女才子书》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据大德堂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页。
    3(清)天花藏主人:《四才子书序》,《平山冷燕》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页。
    4(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173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64页。
    2(清)刘璋:《凤凰池》第4回,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78页。
    1(清)天花藏主人:《四才子书序》,《平山冷燕》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页。
    1(德)黑格尔:《悲剧、喜剧和正剧的原则》,《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6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版。
    2(法)布伦退尔:《戏剧的规律》,见《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年版,第456页。
    3 参见刘久顺:《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说与科举制度》,湖南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第133页。
    1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等等。聊斋制艺是指蒲松龄所作八股文,《聊斋全集》(盛伟编校,学林出版社 1998年版)卷10《聊斋制艺》收有23篇八股文。本文所论聊斋制艺均出于此。
    2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443页。
    3(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续修四库全书》第114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567页。
    4(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9页。
    5(俄)阿列克谢耶夫,《<聊斋志异>在俄国——阿列克谢耶夫与<聊斋志异>的翻译和研究》,《汉学研究通讯》第20卷第4期。
    6(清)蒲松龄:《感愤》,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76页。别本“狐鬼史”亦作“夷坚志”。
    7(清)蒲松龄:《感愤》,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76页。
    1(清)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引自朱一玄等《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501页。
    2(清)余集:《聊斋志异序》,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页。
    3(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孤愤》,中华书局 2007年版,第46页。
    4(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见班固《汉书》卷62《司马迁传》,中华书局 2007年版,第621页。
    5(清)蒲松龄:《题吴木欣<班马论>》,见《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16页。
    1 参见袁世硕等:《蒲松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马瑞芳:《蒲松龄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版。
    2(清)张元:《蒲柳泉先生墓表》,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814页。
    3(清)蒲松龄:《树百问余可仿古时何人,作此答之》,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64页。
    4(清)王洪谋:《柳泉居士行略》,见《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772-1773页
    5(清)蒲松龄:《蒙朋赐贺》,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641页。
    6(清)蒲松龄:《五月十二日,抱病归斋》,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549页。
    1(清)余集:《聊斋志异序》,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页。
    2(清)南村:《聊斋志异跋》,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29页。
    3(清)高凤翰:《聊斋志异题辞》,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35页。
    4(清)蔡培:《聊斋志异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53页。
    5(清)潘德舆:《读聊斋志异书后》,引自朱一玄等《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502页。
    6(清)蒲松龄:《与韩刺史樾依书,寄定州》,《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34页。
    7(清)蒲松龄:《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蒲松龄集·聊斋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712-713页。
    1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9《选举四》,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3176-3177页。
    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三》,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3156页。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三》,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3156页。
    1(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3,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42-43页。
    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3,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43页。
    3(清)法式善:《清秘述闻三种》卷2“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乡试”,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45页。
    4(清)何绍章等:《丹徒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第515-516页。
    5(清)何绍章等:《丹徒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第516页。
    6(清)金埴:《不下带编》卷2,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39页。
    7(清)法式善:《清秘述闻三种》卷2“康熙五年丙午科乡试”,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36页。
    1(清)蓝学鑑等:《康熙全椒志·吴国龙传》,暨南大学图书馆藏合肥古旧书店借安徽省图书馆藏传抄补制本。
    2 《清圣祖实录》卷9,中华书局 1986年影印本,第123页。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第73《王掞传》,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10210页。
    4 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第73《王掞传》,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10209页。
    5(清)法式善:《清秘述闻三种》卷2“康熙十六年丁已科乡试”,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51页。
    1(清)唐执玉等:《畿辅通志》卷74《政事》,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71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63页。
    2(清)法式善:《清秘述闻三种》卷2“康熙十七年戊午科乡试”,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53页。
    3 赵尔巽等:《滴史稿》列传第58《翁叔元传》,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10010页。
    4 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康熙十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 盛伟:《蒲松龄全集》第3册《蒲松龄年谱》,学林出版社 1998年版,第28页。
    6(清)高登先:《山阴县志》第5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第1763页。
    7(清)高登先:《山阴县志》第5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第1763页。
    8(清)田文镜等:《河南通志》卷54《名宦上》,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80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535页。
    9 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481页。
    10(清)唐执玉等:《畿辅通志》卷69《名宦》,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71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19页。
    1(清)吴宜燮等:《龙溪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1967年影印本。
    2(清)赵宏恩等:《江南通志》卷146《人物志·宦绩八》,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73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04页。
    3 潘荣胜:《明清进士录》,中华书局 2006年版,第820页。
    4(清)郝玉麟等:《广东通志》卷305,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8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又参见:《梅江文史资料》第3辑《金山办事处专辑》,第216页。
    1(清)谢旻等:《江西通志》卷94《人物》,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88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93页。
    2 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第71《觉罗满保传》,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10187-10188页。
    3(清)潘锡恩等:《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68,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844页。
    4(清)谢旻等:《江西通志》卷84《人物》,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8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3页。
    5 参见龚延明、高明扬:《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 顾廷龙:《滴代硃卷集成》第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4-6页。
    1 顾廷龙:《清代硃卷集成》第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57-60页
    2(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182页。
    3(清)梁章钜:《制艺丛话》,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年版,第18页。
    4(清)袁守定:《时文蠡测》,《四库未收书辑刊》第陆辑第12册,北京出版社 1998年影印本,第569页。
    5(元)倪士毅:《作义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页。
    6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三)》,中华书局 1985年影印本,第116页。
    7 《世宗宪皇帝圣训》卷10,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42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50页。
    1(清)方苞:《钦定四书文·凡例》,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8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页。
    2(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卷9《为梁少傅撰杜书山时文序》,文物出版社 1985年版,第320页。
    3(清)李元春:《青照堂丛书·四书文法摘要》“朝邑刘氏”,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刻本。
    4(清)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279《礼部·贡举·内帘阅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2113页。
    5 参见龚延明、高明扬:《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 参见盛伟:《聊斋佚文辑注·后记》,齐鲁书社 1986年版。
    1(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7(下)“小说不可用”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册第559页。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传》,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4页。
    3(清)蒲松龄:《聊斋文集·自序》,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2页。
    4(清)邵长蘅:《青门旅稿》卷3《赠王子重先生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丁酉武进盛氏刊《邵青门全集》本。
    5(清)蒲松龄:《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3《庄列选略小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54页。
    1(清)张笃庆:《寄留仙、希梅诸人》,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784页。
    2(清)张笃庆:《昆仑山房诗稿》,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791页。
    3(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173页。
    4(元)倪士毅:《作义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页。
    5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第248页。
    6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第251页。
    1 参见韩田鹿:《漫说聊斋》,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1页。
    2(清)毛奇龄:《西河文集》卷33《吴应辰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40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662页。
    3(清)蒲松龄:《醒轩日课序》,见《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64页。
    1 路大荒:《蒲松龄集·蒲柳泉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773页。
    2(清)蒲松龄:《寄怀张历友》,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536页。
    3(清)戴名世:《戴名世集》卷4《小学论选序》,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91页。
    4(清)蒲松龄:《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736页。
    5(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礼部·贡举》,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9年版,第3册,第1225页。
    6(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礼部·贡举》,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9年版,第3册,第1226页。
    7(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礼部·贡举》,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9年版,第3册,第1228页。
    8(清)伊桑阿等:《大清会典·科举通例》,《古今图书集成》卷108《经义部·汇考》,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1985年版,第77574页。
    9 《大清会典则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178页。另见俞樾《茶香室丛钞》卷14,《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3年影印本,第207页。
    10 《钦定科场条例》卷15,《续修四库全书》第83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22-23页。
    1(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14,《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3年影印本,第207页。
    2(清)余集:《聊斋志异序》,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页。
    1(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第五章《拉伯雷笔下的怪诞人体形象及其来源》,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351-352页。
    2(法)雨果:《雨果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版,第33页。
    3 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的蒲松龄画像题词。
    4(清)余集:《聊斋志异序》,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页。
    5(清)蒲松龄:《感愤》,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76页。
    6(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27页。
    1 此外,《聊斋》孤愤采用怪诞的形式还同文字狱有关。蒲松龄的时代正是清朝文字狱越来越严厉的时候。在他十九岁那年发生了庄氏《明史》案:后来,顾炎武在山东被捕,贾凫西也因文祸牵连被捕入狱;在蒲松龄的晚年,又发生了戴名世《南山集》案。对此,蒲松龄有着高度警惕,他在《大力将军》中提到:“后查以修史一案,株连被收……”并在《辛十四娘》中告诫自己:“一言之微,几至杀身,……订惧哉!”因此,他不得不注意孤愤的表达方式,采用“多涉椒诡荒忽不经之事”,造成“恍惚幻妄,光怪陆离”的效果,不失为一种远离文祸的可取之举。此外,上述怪诞的艺术形式还与山东的狐文化,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中的鬼狐题材有关,论者多有所及,且与本文所论“孤愤”相去较远,兹不赘述。
    2(清)蒲松龄:《寄孙树百》,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4页。
    3(清)蒲松龄:《九月望日,有怀张历友》,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7页。
    4(清)蒲松龄:《中秋微雨,宿希梅斋中》其二,《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4页。
    5(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3页。
    6(清)蒲松龄:《寄孙树百》其三,《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5页。
    7(清)蒲松龄:《偶感》,《蒲松龄集·聊斋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539页
    8(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3页。
    9(清)蒲松龄:《感愤》,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76页。别本“狐鬼史”亦作“夷坚志”。
    10(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
    11(清)冯喜赓:《聊斋志异题辞》,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40页。
    12(清)舒其锳:《注聊斋志异跋》,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44页。
    1(清)南村:《聊斋志异跋二》,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31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2篇《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79页。
    3(清)蒲松龄:《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543页。
    4 本文据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正文为494篇,附录9篇,共503篇。
    1(清)冯镇峦:《聊斋志异》卷1《狐嫁女》评语,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53页。
    2 赵绛帔:《虽非着意点染 自是生花妙笔——<聊斋志异>景物描写赏析》,载《蒲松龄研究》1997年第3期。
    1(清)蒲松龄:《寄孙树百》,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4页。
    2(清)蒲松龄:《九月望日,有怀张历友》,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7页。
    3(清)蒲松龄:《中秋微雨,宿希梅斋中》其二,《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4页。
    4(清)蒲松龄:《拨闷》,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86页。
    5(清)蒲箬:《柳泉公行述》,见《蒲松龄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817页。
    6(清)蒲松龄:《家居》,见《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563页。
    7(清)蒲松龄:《五通》,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417页。
    8(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3页。
    1(清)蒲松龄:《聊斋文集》卷10《为人要则》之“戒戏”,见《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295页。
    2(清)蒲松龄:《辛十四娘》,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546页。
    3(清)蒲松龄:《仙人岛》,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7,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955页。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3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89页。
    5(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2页。
    6(清)余集:《聊斋志异序》,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页。
    1(日)龙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总论·史记体制》,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年版,第10册,第5334页。
    2(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4页。
    3 任孚先:《<聊斋志异>“异史氏曰”的思想和艺术》,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2期。
    1(清)蒲松龄:《感愤》,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76页。
    2(清)蔡培:《聊斋志异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53页。
    3(清)蒲松龄:《遣怀》,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491页。
    4(清)蒲松龄:《寄紫庭》其一,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579页。
    5(清)蒲箬:《清故显考岁进士·侯选儒学训导柳泉公行述》,见《蒲松龄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818页。
    6(清)蒲松龄:《喜立德采芹》,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诗集》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637页。
    1(清)施补华:《与吴挚甫书》,转引自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中华书局 2002年版,第82页。
    2(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论课蒙学文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版,第300页。
    3(清)戴名世:《戴名世集》卷四《小学论选序》,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91页。
    4(清)闲斋老人:《儒林外史》第33回末评,《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评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第1130页。
    5(清)冯镇峦:《罗刹海市》批语,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454页。
    6(清)但明伦:《霍女》批语,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097页。
    1(清)但明伦:《荷花三娘子》批语,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86页。
    2 蒋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3(清)李渔:《笠翁—家言·笠翁余集(解歌词)自序》,《李渔全集》第2卷,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第377页。
    4 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之二《八股文的结构与作法》,中华书局 2002年版,第16页。
    5 蒋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6 马瑞芳:《聊斋志异创作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383页。另参见邓正辉:《八股文技巧和<聊斋志异>的创作》,山东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7(清)刘熙载:《艺概》卷六《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第173页。
    1(元)倪士毅:《作义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3页。
    2(清)但明伦:《聂小倩》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60页。
    3(清)冯镇峦:《聂小倩》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60页。
    4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第249页。
    1(清)但明伦:《葛巾》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443-1444页。
    2(清)但明伦:《青梅》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451页。
    3(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卷180《经义部·总论》,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1985年版,第77576页。
    4 参见邓正辉:《八股文技巧和<聊斋志异>的创作》,山东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5(清)但明伦:《刘夫人》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9,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293页。
    1 马瑞芳:《聊斋志异创作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383页。
    2 钱钟书:《管锥篇》第1册,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165-166页。
    3 启功、金克木、张中行:《说八股》,中华书局 1994年版,第128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1694页。
    5(清)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276,见沈云龙辑《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1991年影印本,第1989页。
    6 同上书,第1560页。
    7 同上书,第1662-1665页。
    8(明)沈位:《文要模写》,见《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卷180,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1985年版,第64册,第77576页。
    1(明)董其昌:《董其昌论文》,见《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卷180,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1985年版,第64册,第77576页。
    2(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3页。
    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第7章《八股文、试帖诗概纪及举例释义》,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第244页。
    4(清)盛时彦《姑妄听之跋》转述纪昀语,见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清代笔记丛刊》第1册,齐鲁书社 2001年影印本,第808页。
    1(清)冯镇峦:《狐梦》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19页。
    1(明末清初)金圣叹:《水浒传序三》,《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首,中华书局 1975年影印本,第18页。
    2(清)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五回评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影印本。
    3(明)施补华:《与吴挚甫书》,转引自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中华书局 2002年版,第82页。
    1(清)冯镇峦:《长亭》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340页。
    1 邓云乡:《清代八股文》,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第84页。
    2(清)冯镇峦:《叶生》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85页。
    3(清)蒲松龄:《聊斋自志》,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2页。
    1 参见于天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蒲松龄美学思想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2(清)南村:《聊斋志异跋二》,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31页。
    3(清)舒其锳:《注聊斋志异跋》,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44页。
    4(清)余集:《聊斋志异序》,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页。
    1(清)但明伦:《西湖主》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654页。
    2(清)但明伦:《葛巾》批语,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443-1444页,
    3(清)邵长蘅:《青门旅稿》卷3《赠王子重先生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丁酉武进盛氏刊《邵青门全集》本。
    4(清)毛奇龄:《西河文集》卷33《吴应辰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40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62页。
    5(清)蒲松龄:《阿宝》“异史氏曰”,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238页。
    6(清)蒲松龄:《司文郎》,《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1098页。
    7(清)蒲松龄:《聊斋文集·醒轩日课序》,见《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64页。
    1 参照李光、陈宗荣:《论<聊斋志异>人物塑造中的对照意识》,载《蒲松龄研究》1999年第3期。
    1 近年来,学界出现将小说选本概念泛化的情况,大量小说丛书,甚至冯梦龙的“三言”也被列入选本。笔者认同应该从严界定小说选本的观点,本文确立的小说选本概念界定标准需要补充以下三条:第一,总集、丛书不能等同于选本,因此《古今说海》、《顾氏文房小说》、《五朝小说》等不宜视为选本;第二,与原作相比,选本的情节、结构、人物等一般不变,仅在题目、个别字句上有少量改动,《智囊补》、《情史》、《古今谭概》等书虽多选前代小说故事,但删改太多,不列为选本;第三,全书所选文体众多,如《国色天香》、《绣谷春容》等除小说选文外,还选诗文杂类,也视作小说选本。参见程国赋:《论明代坊刊小说选本的类型及兴盛原因》,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2 鲁迅:《集外集·选本》,《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135页。
    3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889-890页。
    4(明)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图书馆藏本影印,第2-3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1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第176页。
    2 参见程国赋:《论明代坊刊小说选本的类型及兴盛原因》,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3 张涤华:《类书流别》,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4页。
    4 张涤华:《类书流别·存佚第六》,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42-109页。
    5 张涤华:《类书流别》,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30页。
    1 张涤华:《类书流别》,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21-22,28页。
    2 刘炳延:《试论我国古代类书的兴亡原因》,载《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校庆特刊。
    3 路林:《唐代科举文化、类书与目录学》,载《图书馆学研究》1987年第5期。
    1(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5《类书类一·源流至论》,中华书局 1965年影印本,第1151页。
    2(宋)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一九》,中华书局 1957年影印本,第5册,第4322页。
    3(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商务印书馆 1934年版,第13页。
    4 方师铎:《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系》第1章《导论》,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2页。
    5(明)杨慎:《升庵集》卷52《文字之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4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47页。
    1(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4《考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4册,第420页。
    2(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见许逸民、常振国编:《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第一辑影印清光绪十年长沙王氏刊本,现代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689-690页。晁公武说《兔园册》为虞世南编纂,有误。《宋史·艺文志》子部类书类著录有杜嗣先《兔园册府》三十卷。近代敦煌本《兔园册府》残页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它的作者是杜嗣先而非虞世南。
    3(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126《周书·冯道传》,中华书局 1976年版,第1655页。
    4 吕思勉:《燕石札记》,载《华东师大学报》1958年第1期。
    1(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285页。
    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6页。
    3 张涤华:《类书流别》,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21-22页。另参见夏南强:《类书通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4(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序》,《唐代四大类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影印本,第759页。
    5 路林:《唐代科举文化、类书与目录学》,载《图书馆学研究》1987年第5期。
    6(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5《源流至论》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51页。
    7(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5《群书会元截江网》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49页
    1(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9《五经类编》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9页
    2(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8《诸经纂注》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3页。
    3(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8《五经总类》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5页。
    4(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8《六经类聚》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1页。
    5(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9《春秋经传类联》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80页。
    6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谈文学选本》,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217-218页。
    1 参见程国赋:《论明代坊刊小说选本的类型及兴盛原因》,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杂志”一词,金陵世德堂万历刊《绣谷春容》卷六有《杂志》一篇,从其所选七篇文字来看,内容庞杂,既有文人间故事,又有民间传说,故事时间涉及元、明、清数朝,可见随手所记,以供休闲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所说的杂志型小说选本的内涵及编选原则有着相通之处。
    2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上杂出版社 1953年版,第171页。
    1(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9《经济宏词》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81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中华书局 1974年版,第1695页。
    1 关于《胡氏粹编》的研究,可以参见向志柱:《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中华书局 2008年版。
    1(明)胡文焕:《游览粹编序》,《胡氏粹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8年影印本,第187页。
    2(明)庄汝敬:《游览粹编序》,《胡氏粹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8年影印本,第188页。
    3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之《国色天香》提要,上杂出版社 1953年版,第171页。
    4(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01《韩子迂评》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850页。
    5(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6《说略》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55页。
    6(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5《群书会元截江网》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49页
    7(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6《玉海》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51页。
    8(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9《春秋经传类联》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80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438《王应麟传》,中华书局 1972年版,第12987页。
    2(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7《玉海纂》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63页。
    3(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8《史学璧珠》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4页。
    4 张涤华:《类书流别》,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33页。
    5 《清史列传》卷42《姚元之传》,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11册,第3275-3276页。
    1 刘天振:《明代通俗类书研究》,齐鲁书社 2006年,第303页。
    2 参见韩春平:《明清时期南京地区通俗小说的创作和刊刻》,暨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1页。
    3 刘天振:《明代通俗类书研究》,齐鲁书社 2006年,第314页。
    4 这些表格参照刘天振《明代通俗类书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四编中的部分内容,并根据本文论述的角度加以改动,增加某些参数。
    5 百分数为相同篇目数占该书此类文体篇目数的比例,下同。
    6 百分数为相同篇目数占该书此类文体篇目数的比例,下同。
    1(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8《含元斋别编》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0页。
    2(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8《汲古编》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7页。
    3(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8《藻轩闲录补续词丛类采》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72页。
    1(明)何大抡:《燕居笔记·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第3页。
    2(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7《五车霏玉》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67页。
    3 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之《国色天香》提要,上杂出版社 1953年版,第171页。
    4 《福建通志》,转引自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3-4页。
    5(宋)祝穆:《方舆胜览》卷11《建宁府》,中华书局 2003年版,第181页。
    6(明)赵文、黄璿:《景泰建阳县志·续集》“典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6册,齐鲁书社 1997年影印本,第87页。
    7(宋)岳珂:《愧郯录》卷9《场屋编类之书》,《丛书集成初编》第843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78页。
    8(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卷8《奏刊<易经蒙引>勘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 1997年影印本,第32页。另:明代建阳县属于建宁府。
    1(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5《源流至论》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151页。
    2(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2,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第61页。
    3 肖东发:《建阳余氏刻书考略》,载《文献》1984年,总第21-23期。
    4 肖东发:《建阳余氏刻书考略》,载《文献》1984年,总第21-23期。
    1 转引自肖东发:《明代小说家、刻书家余象斗》,原载《明清小说论丛》第4辑,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2 参见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第372页。
    3 徐晓望:《建阳书坊与明代小说出版业》,《出版史研究》第4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
    4 建阳人也有在南京开设书坊者,如叶贵近山堂(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齐鲁书社 1999年版,第258页;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305页)、郑尚玄人瑞堂、萧腾鸿师俭堂等(杜信孚《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江苏省书林卷》,金陵萧腾鸿师俭堂刊刻戏曲11种,线装书局2001年版;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从三方面考证师俭堂是建阳书坊人萧腾鸿设在南京大书肆,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321-322页)。他们为两地书坊的交流与书籍的流通富有意义。
    5(明)魏时应:《建阳县志》卷3《封域志·乡市》,《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31册,中国书店 1992年影印本。
    6(宋)朱熹:《朱子文集·建阳县学藏书记》,《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8《建宁府建阳县学藏书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24册,第3745页。
    1(清)陈寿祺:《左海文集》卷8《留香室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310页。
    2(日)森立之:《经籍访古志》卷3《史部》,《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第13册,中华书局 2006年版,第360页。
    3 日本学者矶部彰撰有《关于明末<西游记>的主体接受层的研究——明代古典白话小说的读者层问题》,他根据目前留存的明代人阅读《西游记》的笔记材料,认为“古典小说的主体接受层是以官僚读书人、富商等为中心的统治阶层”;日本学者大木康《关于明末白话小说的作者与读者》,又对矶部彰的观点作了补充及修正,认为白话小说读者乃包括以生员为主的科举考生及商贾两大类。以上观点参见大木康:《明末白话小说的作者与读者》,载《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2期。
    4(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经籍会通四”,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55-56页。
    1(明)吴应箕《楼山堂集》卷17,《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68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95页。
    2(明)谢肇淛:《五杂俎》卷13“事部一”,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386页。
    3(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经籍会通四”,中华书局 1958年版,第59页、第55页。
    4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第246-247页。
    5(清)孔尚任:《桃花扇》第29出《遠社》,《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康熙重刻本影印,中华书局 1983年版。
    6(明)谢友可:《国色天香·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明万历间周氏万卷棱本影印,第1-2页。
    7 戴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241-242页。
    1 小说评点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评点所指宽泛,凡对作品的评论,如“随笔”、“杂记”、“论赞”等都属评点的范畴,在形式上可以离开作品;狭义的评点专指与作品融为一体的评点,其形式包括序跋、读法、眉批、旁批、夹批、回批、总批和圈点等。本文所论小说评点取狭义概念。但根据研究的需要,在具体论述中也参照清末的一些小说评论。
    2(清)昭梿:《啸亭续录》卷2《小说》,《续修四库全书》第117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本,第623页。
    3(清)喻焜:《聊斋志异序》,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年版,第20页。
    4 觚庵:《陶庵漫笔》,转引自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 1960年版。
    5(清)徐谦:《桂宫梯》卷4引《劝诫类钞》,见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第406页。
    6 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3页。
    1 胡适:《水浒传考证》《胡适文存)(一),黄山书社 1996年版,第363-364页。
    2 鲁迅:《南腔北调集·论金圣叹》,《鲁迅全集》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第12页。
    3(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宗刘》,见《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958-959页。
    4(清)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文集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1152页。
    5 吴承学:《评点之兴——文学评点的形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6 详见张伯伟:《评点溯源》,《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14-16页。
    7 详见张伯伟:《评点溯源》,《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25页。
    1(元)倪士毅:《作义要诀·自序》,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页。
    2(宋)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一九》,中华书局 1957年影印本,第5册,第4322页。
    3 参见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4(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87《论学绳尺》提要,中华书局 1965年版,第1702页。
    5(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52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141页。
    6 详见: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1(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6《迂斋标注古文序》,《宋集珍本丛刊》第81册,线装书局 2004年版,第795页。
    2(明)王守仁:《文章轨范序》,《文章轨范》卷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54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601页。
    3(元)欧阳玄:《圭斋集》卷8《罗舜美诗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4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235页。
    4(元)陆文圭:《墙东类稿》卷9《跋陈元复诗稿》,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99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213页。宋代科举有记载者到度宗十年(1274)为止,到元仁宗延祜二年(1315)恢复科举,计有四十余年。
    5 参见张伯伟:《评点溯源》,《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35-36页.
    6(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丛书集成初编》第2576册,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11页。
    7(宋)吴渭:《月泉吟社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54册,商务印书馆 2005年影印本,第89页。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论课蒙学文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页。
    2(明)归有光:《文章指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15册,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624-625页。关于《文章指南》的考据与评价,可参考《四库全书总目》卷192。
    3 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4(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16《试文格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6页。
    1(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77《礼部三十五》,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8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4页.
    3(清)梁章钜《制义丛话》卷4,《续修四库全书》第17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52页。
    4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舨,第247页。
    5 如:陈光《八股文与金圣叹文学批评》,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蔚《继承与超越——以“避犯”为例,探究明清小说评点与八股文评点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等等。
    6(清)戴名世:《戴名世集》卷四《九科大题文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页。
    1(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16《十八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6页。
    2(明)胡广等:《明实录·孝宗实录》卷157“弘治十二年”,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816-2817页。
    3(明)胡广等:《明实录·武宗实录》“正德十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897页。
    4(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4《辨证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5(清)赵翼:《陔余丛考》卷33《刻时文》,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96页。
    6(明末清初)查继佐:《罪惟录》卷18《科举志》,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第3册,第5-6页。
    7 见屈万里主编《明代登科录汇编》,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本。
    1(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8-129页。其实国子监的印刷条件也十分简陋,谢铎《国子监续志》宣称:“本监特设典籍一员,以掌书籍。又设印刷匠四名,以给其役,可谓重矣。”堂堂最高学府、科举教育的中心,拥有四名印刷匠就引以为豪,可见明初刊刻之落后。
    2(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9页。
    3(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卷8《奏刊<易经蒙引>勘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32页。另:明代建阳县属于建宁府。
    4(清)唐彪:《父师善诱法》卷下,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33页。
    1(清)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曾文正公全集》第7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11647页。
    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六·贡举·杂录·举士十二·宁宗嘉定十年正月九日”,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册,第4343页。
    3(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穆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78页。
    4 屈万里:《明代登科录汇编》(一),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149页。
    5 屈万里:《明代登科录汇编》(一),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152-153页。
    1 屈万里:《明代登科录汇编》(一),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372-373页。
    2 屈万里:《明代登科录汇编》(一),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719页。
    3 屈万里:《明代登科录汇编》(一),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735页。
    4(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1《庄岳委谈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72页。
    5(明)叶盛:《水东日记》云:“景泰中,韩都御史雍以告之故老进列先贤祠中,祯独以尝作《剪灯余话》不得与。”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2页。
    6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06页。
    7(明末清初)归庄:《归庄集》卷10《杂著·诛邪鬼》,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00页。
    1(清)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2《春帆集》之《怀人诗》第16首。《续修四库全书》第14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2(清)王希廉:《红楼梦批序》,见黄霖、韩同文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64页。
    3(明)李贽:《焚书》卷3《杂述·童心说》,中华书局1974年版,中册,第276页。
    4(明)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今古奇观》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图书馆藏本影印,第1页。
    5 邓云乡:《清代八股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6(明)吴宽:《匏翁家藏集》卷39《送周仲瞻应举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第342页。
    7 清初不少文人鉴于明王朝之倾覆,对于八股文尤其深恶痛绝。如顾炎武《日知录》卷16《拟题》:“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成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廖燕《明太祖论》说:“明太祖以制义取土,与奏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等等。
    1(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4《锦帆集》之二“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清)焦循:《易余籥录》卷15,《丛书集成续编》子部第91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453页。
    3(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1《郝公琰诗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74册,齐鲁书社 19997年影印本,第426页。
    4(清)王渔洋:《池北偶谈》卷13“谈艺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0页。
    1(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6《十八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6-1247页。
    2(明末清初)顾炎武:《亭林文集》卷3《与友人论门人书》,《续修四库全书》第140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47页。
    1 日本学者大木康认为,白话小说读者包括以生员为主的科举考生及商贾两大类。大木康《明末白话小说的作者与读者》,载《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2期。
    2(清)李渔:《笠翁一家言·笠翁余集(解歌词)自序》,《李渔全集》第2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3(清)邵长蘅:《青门旅稿》卷3《赠王子重先生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丁酉武进盛氏刊《邵青门全集》本。
    4 “文章”一词在明清时期有词意缩小的倾向,它在许多情况下仅指八股文。邓云乡在《清代八股文》中说明八股文的教育特征时指出:“文章'二字在当时是专指八股文,不包括什么唐宋古文以及其他一切文字的。”他又说:“八股文教育的另一个特征是学习写八股文,是唯一的作文。除此而外,教师再不教、也不让学生写其他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7-98页)邓先生的论断有过于绝对之嫌,但在坊刻小说的评点中,“文章”在许多情况下专指八股文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一则书坊大量刊刻科举用书,市场广阔,利润丰厚;二则科举考生是小说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用词会针对这个群体的特性。
    5(明末清初)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首,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王先霈、周伟民认为:“八股文法在封建文人脑中痕迹太深,金圣叹也不能例外。同时这又使金圣叹以八股文法为标榜,以扩大他的评点的影响,他同时文的选家和评点家争夺读者。”(《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296页。)
    6(清)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金瓶梅》会评会校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29页。
    7(清)卧闲老人:《儒林外史》第4回评,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卧闲草堂本影印,第155页。
    1(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2-13页。
    2(清)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本影印,第27页。
    3(清)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本影印,第20页。
    4(清)但明伦:《聊斋志异新评序》,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9页。
    5 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四节。
    6(清)喻焜:《聊斋志异序》,见《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20页。
    7 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四节。
    8(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3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50-3151页
    3(清)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雍正朝),见沈云龙辑《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六十七辑第663/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第1560页。
    4 同上书,第1653页。
    5 《清会典事例》卷388,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第5册,第303页。
    6(清)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雍正朝),见沈云龙辑《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六十七辑第663/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第1665页。
    1(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5“议考试废制义”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02页。
    2 日本学者大木康认为,白话小说读者包括以生员为主的科举考生及商贾两大类。大木康《明末白话小说的作者与读者》,载《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2期。
    3 时人徐念慈估计当时购买小说的读者情况为:“其百分之九十出于旧学界而输入新学说者,其百分之九出于普通之人物,共真受学校教育而有新思想,有才力,欢迎新小说者,未知满百分之一否也?”(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第9期,1908年)袁进认为:“一直到1907年,在当时小说读者中旧文人要比都市市民占多数,因为当时文言小说购销行要大于白话小说。(旧文人大多会阅读白话小说,但一般的都市市民都大多不会去阅读文言小说。)”见《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4 周桂笙:《新庵译萃·英美二小说家》,《月月小说》1908年,第19期。
    5 无名氏:《读新小说法》,《新世界小说社报》第6-7期。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页。
    6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13识语,《康有为全集》第3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0页。
    7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1898年10月创刊号。
    8 吴趼人:《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1906年第1期。
    9 老棣:《文风之变迁与小说将来之位置》,《中外小说林》1907年第1期。
    1 寅半生:《小说闲评叙》,《游戏世界》1906年第1期。
    2 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新小说》1903年第1卷第7期.
    3 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1915年2卷1期。
    4 吴佩韦:《明代文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4页。
    5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21-422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87《文苑列传三·王世贞列传附胡应麟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85页。
    7(明末清初)黄宗羲:《明文案·序上》,《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44册,北京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第458页。
    8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文学略说》,《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 钱大昕在《跋方望溪文》和《与友人书》中两次引王若霖语,称方苞“以古文为时文,却以时文为古文”,指出方氏理论本质上与八股文相通。
    1(清)袁枚《随园诗话》卷8,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2(清)吴乔:《围炉诗话》卷6,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3页。
    3(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13“谈艺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0页。
    4(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5 《四库全书总目》好以“八股文法”、“时文之式”之类的语词来贬斥评点本,尽管有时不够公允,但也客观地指出了明至清前期评点本的流弊。例如茅坤评点《唐宋人大家文钞》带有以八股文的题义章法来评点古文的痕迹是客观存在的,如所评以钩画腠理脉胳为重。所以,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中也批评说:“钩镇之法,守溪开其端,尚未尽露痕迹,至震川而以为秘藏。茅鹿门所批点八大家,全持此以为法。”
    6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二编第二十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11-712页。
    7 即使是明清时期的古文评点亦是如此。明清两代的古文评选极为兴盛,产生了大量的古文选本。科举应试是这些古文选本编选的主要目的。
    8 现知有“读法”的小说评点本只有十多种。参见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1 参见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2 解弢:《小说话》,中华书局1919年版,第91页。
    3 参见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4页。
    1 参见吴承学:《评点之兴——文学评点的形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本节有关圈点的材料多有引自该文。
    2(清)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文集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52页。
    3(明末清初)黄宗羲:《南雷文定·凡例》,《续修四库全书》第13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253页。
    4(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5,《丛书集成初编》第44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7页。
    5(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87《古文集成前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02-1703页.
    6 参见吴承学:《评点之兴——文学评点的形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1 参见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1 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1 参见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2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68页。
    3 《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卷楼本卷首“识语”,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万历刊本。
    4 参见原方:《余象斗“评林体”初探》,载《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
    1 宋人岳珂《愧郯录》卷9云:“场屋编类之书,建阳书肆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而四方转致传习。”《丛书集成初编》第843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8页。
    2(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卷8《奏刊<易经蒙引>勘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32页。
    3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2,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4 肖东发:《建阳余氏刻书考略》,载《文献》1984年,总第21-23期.
    5 转引自肖东发:《明代小说家、刻书家余象斗》,原载《明清小说论丛》第4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6 尽管余家为刻书世家,但科举情结较浓,余象斗之弟象箕曾官参军,子应甲为禀生,孙俊为庠生。
    1 余象斗的评点改革尝试也有反复,其评点的《列国前编十二朝传》(刊于万历三十四年)虽然增加了回末批注,但“释疑”、“地考”、“总释”、“评断”、“鉴断”、“附记”、“补遗”、“断论”、“答辩”和“论断”等内容仍为史实考订和音义考释等。
    2(清)昭梿:《啸亭续录》卷2《小说》,《续修四库全书》第117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623页。
    3 梦生:《小说丛话》,《新小说》第1、2卷。
    4 胡适:《水浒传考证》《胡适文存》(一),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363-364页。
    5 鲁迅:《南腔北调集·论金圣叹》,《鲁迅全集》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2页。
    6(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
    1 参见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3 当然,在容与堂本《李卓吾评水浒传》中,“注释”已经基本让位于“评论”,但其论的深度、篇幅远不如金圣叹批《水浒传》。
    4(清)陶家鹤:《绿野仙踪序》,《绿野仙踪》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据美国印第安纳州图书馆藏本影印,第2页。
    5(清)李渔:《笠翁一家言·笠翁余集(解歌词)自序》,《李渔全集》第2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6(明)汤显祖:《张元长嘘云轩文字序》,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诗文”卷32,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9页。
    7(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卷9《再答周筤谷论课蒙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1(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3页。
    2(元)倪士毅:《作义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1(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卷7“关锁”,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88页。
    2 金圣叹批《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也说:“以红娘正是针线关锁。”
    3(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卷7“预伏”,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91页。
    4(清)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本影印,第35页。
    5(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卷7“挨讲穿插”,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91页。
    1(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0页。
    2(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卷7,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83页。
    3(明)居顶:《续传灯录》卷24,线装书局2000年版。
    1(清)崔学古:《少学》,《丛书集成续编》子部第78册,上海书店1994年影印本,第714页。
    2(明)汤显祖:《汤显祖全集》卷2,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2-1593页。
    3(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3《评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1 鲁迅:《南腔北调集·论金圣叹》,《鲁迅全集》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13年版,第12页。
    2(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
    3(清)王希廉:《护花主人总评》,引自朱一玄等《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8-579页。
    1 卢前:《八股文小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8页。
    2(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3页。
    3(明)茅坤:《文诀五条训缙儿辈》,《茅鹿门先生文集》卷33《杂著》,《续修四库全书》第134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51页。
    4(清)焦循:《雕菰集》卷10《时文说一》,《丛书集成初编》第2193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4页。
    5(明)李栻:《困学纂言》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118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09页。
    6(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7(清)刘熙载:《艺概》卷6《经义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3页。
    8 陈万益:《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考述》,《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汇编》之《金圣叹及其文学批评》,台北天一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9 陈光:《八股文与金圣叹的“作题”论》,载《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陈光《八股文与金圣叹文学批评》(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学位论文)有更为详细的论述。
    1(清)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本影印,第12页。
    2(清)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本影印,第25页。
    1 陈光:《八股文与金圣叹的“作题”论》,载《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陈光《八股文与金圣叹文学批评》(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有更为详细的论述。
    2(清)戴名世:《戴名世集·己卯行书小题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
    3(清)戴名世:《戴名世集·己卯行书小题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
    1 明代在朝廷北迁北京后,南京还保留了一套中央政府机构。国子监也有南、北二监。本文所称“国子监”是指北京国子监.至于南京国子监,则专门指出“南京国子监”。
    2(明)胡广等:《明实录·英宗实录》卷90,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1811-1813页。
    1 关于两者的雷同之处,赵景深先生曾作过详细捧比,参见《中国小说丛考·剪灯二种》,齐鲁书社1980年版。
    2(明)都穆:《都公谈纂》,《丛书集成初编》第2899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页。
    3(明末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28“小说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4 乔光辉:《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5 参见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155页。
    6 李梦生:《中国禁毁小说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7 直到明朝灭亡前两年的崇祯十五年(1642)禁《水浒传》,这次起因是李青山仿照《水浒传》聚届梁山起义。由于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府自然无暇顾及文化政策,这次禁毁令只能是一纸空文。
    8 欧阳健:《古代小说禁书漫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1(明)黄佐:《翰林记》卷4《文渊阁进学》,《丛书集成初编》第882册,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8页。
    2(明)李昌祺:《运甓漫稿》卷5,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1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179页。
    3(明)李时勉:《古廉文集》卷4,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1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261页。
    4(明)李时勉:《至正妓人行跋》,《剪灯余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1版,第261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63《李时勉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21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63《李时勉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22页。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63《李时勉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25页。
    1(明)曾棨:《剪灯余话序》,《剪灯余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1版,第117页。
    2(明)王英:《剪灯余话序》,《剪灯余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1版,第118页。
    3(明)罗汝敬:《剪灯余话序》,《剪灯余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1版,第119页。
    4(明)刘敬:《剪灯余话序》,《剪灯余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1版,第119页。
    5 李时勉在正统七年的国子监任上可谓是殚精竭虑,为整顿学务不遗余力。参见《南雍志》卷1、卷2、卷3,《明太学志》卷7。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63《李时勉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24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63《李时勉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22-4423页。
    1(明)胡广:《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1443、2857页。
    2(明)黄佐:《南雍志》卷1《事纪》,《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88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9页。
    4(明)胡广:《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028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18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8-1679页。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0页。
    8(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5-1696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19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14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0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7页。
    5(明)胡广:《明太祖实录》卷158“洪武十六年十二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446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8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2378、2381、2678页。
    3(清)嵇璜、曹仁虎等:《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七《学校考》,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0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54页。
    4(明)黄佐:《南雍志》卷3《事纪三》,《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30页。
    5(明)黄佐:《南雍志》卷3《事纪三》,《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32页。
    6(明)胡广等:《明实录·明英宗实录》卷68,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14册,第1314页。
    1(明)黄佐:《南雍志》卷3《事纪三》,《续修四库全书》第7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32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8页。
    3(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55《学校考·太学》,《续修四库全书》第7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697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37《宋讷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53页。
    5(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55《学校考·太学》,《续修四库全书》第7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697页。
    6(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1《科考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46页。
    7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147页。
    8(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0页。
    1(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0,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129页。
    1(明)叶盛:《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2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61《李昌祺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67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8《韩雍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736页。
    4(明)俞汝楫等:《礼部志稿》卷87《特赐四品官谥》,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528页。
    5(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3,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9页。
    6(明)都穆:《都公谈纂》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2899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页。
    7(明)王圻:《稗史汇编》卷85《人事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41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113页。
    1(明)张萱:《疑耀》卷5《以诗句定人品》,《丛书集成初编》第34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9页。
    2 参见胡海义:《元代戏曲禁毁论略》,载《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2007年第2期。
    3 关于从官方的政策法令层面研究古代小说禁毁的成果主要有:王齐洲:《明代对<水浒>的推崇与禁毁》,载《江汉论坛》1983年第2期;敖堃:《清代禁毁小说述略》,载《清史研究》1991年第3期;冷成金:《试谈中国禁毁小说的概况及禁毁因由》,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赵维国:《书籍禁毁:一种文化现象的观照——兼论俗文学范畴的戏曲小说禁毁>,载《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论乾嘉之际小说禁毁的文化管理政策》,载《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胡海义、程国赋:《论乾隆朝小说禁毁的种族主义倾向》,载《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著述有:如安平秋章培恒《中国禁书大观》,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3月版;李梦生《中国历代禁毁小说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李时人等《中国历代禁毁小说漫话》,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9年4月版;欧阳健:《古代小说禁书浸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等等。
    4(清)仁和琴川居士:《皇清奏议》卷22,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第4册,第2041-2045页。
    5 《定例汇编》卷3《祭祀》,暨南大学图书馆藏吴兴刘氏嘉业堂藏板本。
    1(清)汤斌:《汤子遗书》卷9《苏松告谕》,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3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07页。
    2 程世寿:《公共舆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4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1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2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3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1页。
    4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0页。
    5(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6 费孝通:《基层行政的僵化》、《再论双轨政治》,收入《乡土重建》,载《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清)黄正元:《欲海慈航·少年宜戒》,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2(清)夏敬秀:《正家本论》卷下《闲书勿藏》,清道光十九年刊本。
    3(清)傅超:《傅氏家训》卷下《教子篇》,傅氏演慎斋光绪十八年刊本。
    4(清)颜光敏:《颜氏家诫·谨身》,清嘉庆间刊本。
    5(清)祝邦基:《裕后格言·精学业》,1935活字排印本。
    6(明)许相卿:《许云村贻谋》,《丛书集成初编》第975册影印明刻《盐邑志林》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1(清)朱伯庐:《朱子家训·劝言》,黄山书社2007年版。
    2(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17《答袁蕙纕孝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册,第1151页。
    3(清)彭蕴章:《归朴龛丛稿》卷10《又书何大复集后》,《续修四库全书》第15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656页。
    4(清)伍涵芬:《读书乐趣》卷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57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791页。
    5(清)俞琬纶:《与客》,周亮工辑《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卷9,宣统三年国学扶轮社石印本。
    6(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9“好及第恶登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7页。
    7(明)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6页。
    8(清)施闰章:《天延阁诗序》,《施愚山集》第1册,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141页。
    1(清)余治:《得一录》卷11《收毁淫书书局章程》,台北文海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3册,第3页.
    2(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6《锦帆集》之四《尺牍·董思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3(清)汪辉祖:《学治臆说》卷上《礼士》,《丛书集成初编》第89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
    4(清)李辅:《牧沔纪略》卷下,引自《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清)何耿绳:《学治一得编·学治述畧》,《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6册,第706页。
    1 鉴于明清武状元的地位远不及文状元,加上明代长期未开武举,到了崇祯年间才正式开武举殿试,因此本节所论“状元”为文状元,有关明清武状元的情况,将在第二节中论及。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1页。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3“唐值宗广明元年”,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21页。
    4(清)赵翼:《陔余丛考》卷28《殿试》,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91页。
    5 不过,唐代称状元者并不限于进士科第一。明人徐应秋编纂的《玉芝堂谈荟》卷2“历代状元”条共考出唐代状元80余名。其中代宗宝应二年有洪源、萧遘,宣宗大中十二年有李亿、刘蒙,昭宗乾宁三年有崔谔、沈崧,等等。每榜都有2名状元。
    6 但也有北宋时一甲前三名都可称状元的情况。宋时一甲不止三人,如宝祐四年一甲21人,淳化三年而一甲竟达302人。
    1(五代)王定保:《唐搪言》卷3《谢恩》,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3《士人赴殿试唱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3页。
    3 参见宋元强:《状元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4(清)赵翼:《陔余丛考》卷28《状元榜眼探花》,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84页。
    1 本图表参见邹绍志、桂胜:《中国状元趣话》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原表关于监生参加乡试的内容有误。笔者根据本文论述的重点做了调整与修改。
    2 参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2章第1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5,《丛书集成初编》第296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页。又见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10《陈司业别号舍文》,中华书局1984年版。
    4(明)王锜:《寓圃杂记》卷9“春闱失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4-75页。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2《赠进士》,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928页。
    1(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77《礼部三十五·科举·殷试》,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出版1989年影印本,第3册,第1236页.
    2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135页。
    1 《钦定科场条例》卷56《殿试·传胪谢恩》,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影印本,第12册,第4298-4301页。
    2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49页。
    1(清)缪彤:《胪传纪事》,《丛书集成初编》第896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2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3页。
    6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08《选举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65页。
    7(清)朱克敬:《瞑庵二识》卷2《翰林仪品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21页。
    1 周腊生:《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2 周腊生:《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3 参见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1(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附卷3《杂志·钟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40页。
    1(明)陈耀文:《天中记》,《四库类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14《黄巢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91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5(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448页。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2“僖宗乾符二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180页。
    1 周腊生:《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88页。
    2 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238页。
    3(明)陈鼐:《百可漫志》,《丛书集成初编》第295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4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49页。
    5(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一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 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1 当然,没有严父的管束,也为主人公外出游历、猎艳扫除了障碍。
    1 参见《新唐书》卷165,《资治通鉴》卷248、249,《唐纪》卷64、65。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95《高俭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39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96《房玄龄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51页。
    4(汉)班固:《汉书》卷2《惠帝纪》,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1页。
    5 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305页。
    6 在一夫多妻的故事中以身份最高的妻子计算,如《五美缘》中以番国公主作为统计项。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5“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1页。
    2(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5《官制》,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页。
    3(明)朱希召:《宋历科状元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135页。
    4 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卷3“开庆元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页。
    1 丁傅靖:《宋人轶事汇编》卷18,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72页。
    2 《吹剑录外集》载:“淳祐十年(1250),状元严州方梦魁,赐名逢辰,右足跛,左目瞽。”“是榜第四川人杨潮、省元泉州陈应雷,皆瞽一目。”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86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
    3(明)宋濂等:《元史》卷186《陈祖仁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277页。
    4(明末清初)查继佐:《罪惟录》卷18《科举志》,《续修四库全书》第3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25页。
    5 徐咸《西园杂记》卷上载:“建文二年廷试,已取吉水王艮卷第一,及传胪,以艮貌不扬,遂以胡广易之,艮次焉。”《丛书集成初编》2913册,第11页。
    6(明)陆楫:《古今说海》之《说纂二十三·杂纂家十一卷》中《备遗录·翰林修撰王公》,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883页。
    7(清)张惟骧:《明清巍科姓氏录》卷上“正统元年丙辰科”,民国庚午年(1930)刻小双寂庵丛书本。
    1(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卷2《貌寝》,《丛书集成初编》第897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48页.
    2(明)陆粲:《庚巳编》卷9《曾状元》,《丛书集成初编》第2908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7页。
    3(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7《密探状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页。
    4 当然,明清小说中的状元形象普遍长得俊秀靓丽,还与爱美之心的人之常情有关。
    1 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2(明)朱希召:《宋历科状元录》卷5,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236页。
    1(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卷1《名近暴》,《丛书集成初编》第897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页。《明清巍科姓氏录》卷上“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条亦载。
    2(清)张惟骧:《明清巍科姓氏录》卷上“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民国庚午年(1930)刻小双寂庵丛书本。
    3 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1(明)胡广等:《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三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322-323页。
    2(明)胡广等:《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69“成化十三年八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第3061页。
    3(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55,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87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835页。
    4(清)嵇璜:《钦定续文献通考》卷39《选举考·武举》“正德三年武举条格”,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0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26页。
    1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2 参见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1 参见周腊生:《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2 参见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249页。
    1(清)王士祯:《分甘余话》卷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2(清)王士祯:《居易录》,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88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56页。
    3(清)张惟骧:《明清巍科姓氏录》卷下,民国庚午年(1930)刻小双寂庵丛书本。
    4(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1“殿廷考试专尚楷法之由”,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2页。
    5(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1“殿廷考试专尚楷法之由”,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2页。
    6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 周腊生:《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2 参见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1 参见宋元强:《状元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2 参见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3(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29《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4页。
    4(明)叶盛:《水东日记》卷21《小说戏文》,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3-214页。
    1 参见周腊生:《明清状元与明清小说》,载《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1期。但该文中所列编撰小说的状元有疏漏与错误。
    1 胡士莹认为“其欲借李名以增重此书声价可见,非别有一人也。”(《话本小说概论》)则认为著者乃虚舟生,而非李春芳。但论据略嫌不足,笔者暂系于此。
    2(明)曾棨:《剪灯余话序》,《剪灯余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1版,第117页。
    3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册,第710页。
    4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册,第1046页。
    5 苏兴:《吴承恩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8页。
    6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18页。
    1 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9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2 本节受以下论文启发,多有参照:黄强《稗官野乘,悉为制义新编——论明清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载《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王颖《“<西厢>制艺”考论》,扬州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3(清)焦循:《易馀籥录》卷17,《丛书集成续编》第91册,上海书店1994年影印本,第479页。
    1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3页。
    2 卢前:《八股文小史》第2章《八股文章之结构》,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9页。
    3 黄侃:《中国文学概谈·唐宋间作平话者》,见《蕲春黄氏文存·黄侃量守庐文选钞》,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70页。
    4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10章《明代八股文》,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5 关于“功名八股文”的论述,可以参见黄强:《论八股文的不同品位——兼谈古代文化研究中的实事求是态度》,《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第十二部分“一、另外一半的开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82页。
    2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清)黄周星:《夏为堂全集》,清康熙年间刻本。
    1 详见王颖:《“<西厢>制艺”考论》,扬州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1(清)尤侗:《西堂全集·西堂一集》卷7,《续修四库全书》14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267-268页。
    2(清)尤侗:《西堂全集》卷首《弘觉国师语录》,《续修四库全书》14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86-187页.
    1(清)毛奇龄:《西河集》卷58《季跪小品制文引》,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40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739页。
    2 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收入《续西游记》,楼含松《前言》说:“从时代看,《续西游记》的作者以季跪为是。”
    3 详见黄强:《稗官野乘,悉为制义新编——论明清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载《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4(清)褚人获:《坚瓠乙集》卷1“祝西林”,《续修四库全书》第12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492页。
    5(清)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古本小说集成》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本影印,第27页。
    6(清)许秋垞:《闻见异辞》卷2“文引孙行者”条,上海申报馆清光绪4年(1878)《申报馆丛书》本。
    7(明末清初)叶梦珠:《阅世编》卷8《文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1(明)吕天成:《曲品》卷上《新传奇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页。
    2(明)祁彪佳:《曲品·凡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1页。
    3(明)沈宠绥:《度曲须知》卷上《曲运衰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6册,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656页.
    4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5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310页。
    6(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29《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4页。
    7(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3《经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页。
    8(明)叶盛:《水东日记》卷21《小说戏文》,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3-214页。
    1(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见清王启原辑《谈艺珠丛》,长沙玉尺山房光绪11年(1885)刊本。
    2(明)王骥德:《曲律》卷4《杂论第三十九下》,《续修四库全书》第17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484页。
    3(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1《庄岳委谈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2页。
    4(明末清初)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5(明)何璧:《北西厢记·序》,古籍书店1961年影印本卷首。
    6(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3,《丛书集成初编》第296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页。
    7(清)尤侗:《西堂诗集·看云草堂集》卷3《同诸子宴珍示堂中,观静容演西子、红娘杂剧,再叠前韵》,《续修四库全书》第14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77页。
    8(明)何璧:《北西厢记·序》,古籍书店1961年影印本卷首。
    9(明末清初)李卓吾:《李卓吾批点西游记》第19回总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1(清)任蛟:《西游记叙言》,引自朱一玄等《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7篇《明之神魔小说(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35-136、139页。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8篇《明之神魔小说(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49页。
    1(清)尤侗:《悔庵年谱》卷上,《清初名儒年谱》(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页。
    2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170页。
    3(清)阆峰氏:《钧天乐题词》,见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三),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464页。
    4(清)黄周星:《制曲枝语》,《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1(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7(下)“小说不可用”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册第559页。
    2(清)方苞;《钦定四书文·凡例》,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8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第3页。
    3 参见吴承学、李光摩:《八股四题》,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4(明)艾南英《天佣子集》卷1《历科四书程墨选序》,引自《日知录集释》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58-659页。
    5(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8《科场禁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9页。
    1 参见吴承学、李光摩:《八股四题》,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2(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卷4“搭题笑柄”条,《笔记小说大观》第18册,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40页。
    3(明末清初)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4 参照黄强:《稗官野乘,悉为制义新编——论明清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载《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明清“西厢热”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河北学刊》1999年第3期。
    5(明)艾南英:《天佣子集》卷3《与沈昆铜书》,清康熙年间刻本。
    6(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论课蒙学文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页。
    1(清)尤侗:《西堂全集》卷首《弘觉国师语录》,《续修四库全书》14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86-187页。
    2 袁世硕:《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3 蒲松龄撰有《请禁巫风呈》,见路大荒辑《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6页。
    4(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页。
    5(清)邵长蘅:《青门旅稿》卷3《赠王子重先生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丁酉武进盛氏刊《邵青门全集》本。
    6(清)蒲松龄:《题吴木欣<班马论>》,见《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
    7(清)蒲松龄:《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3《庄列选略小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1 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四节有关蒲松龄的八股文不符合清代科举考试衡文标准的论述。
    2(清)蒲箬:《侯选儒学训导柳泉公行述》,见《蒲松龄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7页。
    3(清)邹弢:《三借庐笔谈》卷5《笔录》,《清代笔记丛刊》(四),齐鲁书社2001年影印本,第3513页。
    1(清)佚名:《精选性理典制文鲭前集·事迹类·圣贤》文评,清朝光绪戊子十四年(1888)季夏鸿文书局石印本。
    2 参见孔庆茂:《八股文流派论》,南京师范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3 本节参见黄强:《稗官野乘,悉为制义新编——论明清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载《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4(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7(下)“小说不可用”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册第559页。
    5(清)松江颠公:《懒窝随笔》,见朱一玄等《明清小说资料选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817页。
    1 张默生:《厚黑教主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2 《李朝实录·燕山君》卷6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3(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上《朝鲜人好书》,《丛书集成初编》第1561册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捧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4(韩)郑沃根:《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的流传和影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又参照韩国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7页。
    5(清)钱泳:《履园丛话》卷21《笑柄·侮圣人之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0页。
    1(韩)郑沃根:《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的流传和影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又参照韩国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7页。
    2(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见张友鹤辑《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2-13页。
    3 “文章”一词在明清时期有词意缩小的倾向,它在许多情况下仅指八股文,详见314页注⑤。
    4(明末清初)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首,中华书局1976年据贯华堂本影印。
    5 解弢:《小说话》,中华书局1919年版,第91页。
    6(清)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金瓶梅(会评会校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29页。
    7(清)但明伦:《聊斋志异新评序》,《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9页。
    1(清)李延昰:《南吴旧话录》卷11《规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本。
    2(清)贺贻孙:《激书》卷2“涤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4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610页。
    3(清)贺贻孙:《激书》卷2“涤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4册,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610页。
    4(明)王骥德《曲律》卷3《论套数第二十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7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461页。
    1 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至2008年10月,“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四届。
    1 葛兆光:《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风貌——读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读书》1987年第12期。
    《通典》,(唐)杜佑,中华书局1984年版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中华书局1997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中华书局1975年版
    《资治通鉴纲目》,(宋)朱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中华再造善本》本
    《宋史》,(元)脱脱等,中华书局1977年版
    《金史》,(元)脱脱等,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元史》,(明)宋濂,中华书局1976年版
    《明实录》,(明)胡广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大明会典》,(明)李东阳等,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版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中华书局1958年版
    《水东日记》,(明)叶盛,中华书局1980年版
    《菽园杂记》,(明)陆容,中华书局1997年版
    《五杂俎》,(明)谢肇涮,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客座赘语》,(明)顾起元,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弇山堂别集》,(明)王世贞,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会典》,(明)申时行等,中华书局1989年版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列朝诗集小传》,(明末清初)钱谦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陔馀丛考》,(清)赵翼,中华书局1963年版
    《明史》,(清)张廷玉等,中华书局1974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中华书局1965年版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中华书局1977年版
    《钦定学政全书》,(清)素尔纳等,《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钦定礼部则例》,(清)文孚、萨迎阿等,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书林清话》,(清)叶德辉,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版
    《明会要》,(清)龙文彬,中华书局1956年版
    《郎潜纪闻》,(清)陈康祺,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史稿》,赵尔巽等,中华书局1976年版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年版
    《钦定科场条例》,台湾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
    《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中华书局1980年版
    《小说见闻录》,戴不凡,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修订本),王利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孙楷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文言小说书目》,袁行霈、侯忠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小说书坊录》,韩锡铎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孙楷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世情小说史》,萧相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小说理论史》,陈洪,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董乃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宁稼雨,齐鲁书社1996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丁锡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叙事学》,(美)浦安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叙事学》,杨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代小说嬗变研究》,程国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宋元小说史》,萧相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明代小说史》,齐裕煜,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清代小说史》,张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小说考信编》,徐朔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刘世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神怪小说史》,林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明清之际评点学研究》,林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明代小说史》,陈大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黄霖、韩同文,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谭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程国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新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目》,(日)樽本照雄,齐鲁书社2002年版
    《中国近代小说编年》,陈大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历史小说史》,欧阳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宋莉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敬梓研究》(三卷本),陈美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言二拍传播研究》,程国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陈国军,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明代通俗类书研究》,刘天振,齐鲁书社2006年版
    《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乔光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水浒二论》,马幼垣,三联书店2007年版
    《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程国赋,中华书局2008年版
    《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向志柱,中华书局2008年版
    《清代笔记小说丛刊》,齐鲁书社编,齐鲁书社1985-2003年版
    《笔记小说大观》,进步书局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据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影印
    《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明清善本小说丛刊编辑委员会,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
    《古本小说集成》,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古本小说丛刊》,刘世德等,中华书局1991年版
    《明代笔记小说》,周光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清代笔记小说》,周光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明清稀见小说坊》,人民文学出版社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明代登科录汇编》,屈万里,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近代教育文选》,陈学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科场回忆录》,钟毓龙,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与科举》,陈飞,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
    《清代科举制度考辨》,李世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说八股》,启功、张中行、金克木,中华书局2000年版
    《明代科举制度研究》,黄明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状元史话》,宋元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王炳照、徐勇,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考试发展史》,刘海峰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八股文概说》,王凯符,中华书局2002年版
    《中国历代武状元》,王鸿鹏等,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明代八股文史探》,龚笃清,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钱茂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科举史》,刘海峰、李兵,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商衍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刘海峰、李兵,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科举史话》,李树,齐鲁书社2004年版
    《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周腊生,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
    《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周腊生,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
    《状元史话》,萧源锦,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北宋科举与文学考论》,祝尚书,中华书局2004年版
    《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黄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王凯旋,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林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文化史》,柳诒徵,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中国禁书大观》,安平秋、章培恒,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
    《白话文学史》,胡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陈平原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学与中晚明市民心态》,左东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心学与文学论稿: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文学概观》,宋克夫、韩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明末清初的学风》,谢国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罗宗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明代版刻综录》,杜信孚,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中国古籍印刷史》,魏隐儒,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中国印刷史》,张秀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福建古代刻书》,谢水顺、李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杜信孚,线装书局2001年版
    《清刻本》,黄裳,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坊刻本》,黄镇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插图本》,薛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邓乔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徽州的刻书与藏书》,刘尚恒,广陵书社2003年版
    《八股文流派论》,孔庆茂,南京师范大学1999届博士学位论文
    《明代八股文论评试探》,潘峰,复旦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明清小说与科举文化的关系》,金晓民,北京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八股文与金圣叹文学批评》,陈光,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西厢>制艺”考论》,王颖,扬州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八股文专题研究》,杨波,南京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明代八股文形态研究》,李光摩,中山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科举八股文专题研究》,高明扬,浙江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说与科举制度》,刘久顺,湖南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八股文与明清戏曲》,黄强,《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何忠礼,《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范金民,《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八股文与中国文学》,孔庆茂,《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简论八股文对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影响》,吴承学,《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6期
    《明代八股文文体散论》,吴承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批判与攀比——明清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之一瞥》,黄强,《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稗官野乘,悉为制义新编——论明清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黄强,《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科举制定义再商榷》,龚延明、祖慧,《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八股文的文学因素》,黄强,《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科举制度定义再商榷》,祖慧、龚延明,《历史研究》2003年版第6期
    《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蒋寅,《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与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纪德君,《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八股四题》,吴承学、李光摩,《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宋代科举与理学—兼论理学对科场时文的影响》,祝尚书,《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郭培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郭培贵,《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一)》,徐渭,《当代小说》2007年第1期
    《论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人物形象的移民化倾向》,胡海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