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就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交待了罗布藏丹津叛乱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影响;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西宁办事大臣设置的原因、过程、性质及意义;第三部分分析并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笔者认为,罗布藏丹津叛乱这一史实主要是清中央政策演变的必然结果,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更是清廷自始至终治理西北政策的升华,即使没有叛乱,清廷也会设置西宁办事大臣去管理青海的蒙藏民族。罗布藏丹津的叛乱最终结束了和硕特蒙古贵族在青藏地区的统治,也为清廷出兵统治提供了口实。反过来,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有力地加强了中央王权的专制统治,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This article mainly spread out the Tibet Dan Tianjin to rebel and Xining handles matters-minister's establishment two between relations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The full text altogether divi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transferred has spread out the reason, the process, the result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which the Tibet Dan Tianjin rebelled; The second part of centralism elaborated Xining handles matters the reason, the process, the nature and the significance which minister establishes; The third part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wo between relations and mutually affects.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spreads out the Tibet Dan Tianjin to rebel this historical evidence mainly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which the clear central policy evolves, Xining handles matters-minister stablishment is the Qing government governs northwest policy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sublimation, even if has not rebelled, the Qing government also can establish Xining to handle matters-minister to manage Qinghai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nationality. Spread out the Tibet Dan Tianjin the rebellion finally to finish and the large especially Mongolian aristocrats in the Qinghai and Xizang area rule, also dispatched troops into battle the rule for the blue seat of monarchical government to provide the pretext. In turn, Xining handles-matters minister's establishment powerfully to strengthen the central Wang Quan despotic rule, and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nation.
引文
[1]《清实录·世宗实录》卷147雍正十二年九月甲申,中华书局 1985年
    [1]马大正、成崇德主编《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第49页
    [2]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九《厄鲁特要略一》,浙江书局校刻108页
    [3]《清实录.世宗实录》卷147雍正十二年九月甲申中华书局1985年
    [1]《绥服厄鲁特蒙古记》(魏源著《西北文献丛书》66册)第204页记载:(康熙)三十五年亲政噶尔丹获青海通噶尔丹使。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54页
    [3]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厄鲁特要略一》,浙江书局校刻第133-135页
    [4]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厄鲁特要略一》,浙江书局校刻第133-135页
    [1]马大正 成崇德主编《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第63-64页
    [2]王昱、聪(吉吉)编《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3页
    [1]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厄鲁特要略一》,浙江书局校刻 第145页
    [2]马大正、成崇德主编《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第60页
    [3]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九《厄鲁特要略一》,浙江书局校刻第112页
    [4]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厄鲁特要略三》),浙江书局校刻 第121页
    [1](香港)马楚坚《青海归清的历史转折与突破》
    [2]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七《西藏部要略一》,浙江书局校刻 247页
    [3]魏源著《绥服厄鲁特蒙古记》,《西北文献丛书》66册 第204页
    [1]《清实录·圣祖实录》康熙三十六年十二月庚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
    [2]《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六年七月辛未条
    [3]清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十八《武备兵志》,《西北文献丛书》304-305页
    [4]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厄鲁特要略二》,浙江书局校刻137-140页
    [1]王昱、聪(吉吉)编《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64页
    [1]青海民院民族研究所编印《青海民族史料辑录》(清实录),第44页
    [1]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226页
    [2]宋秀芳《清朝在柴达木的军事防御及其对青藏社会的影响》,《藏史研究论文集第》1985第68页
    [1]《西藏研究》编辑部《西藏志.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第 226页
    [2]李凤珍《试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西藏》,(《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1]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 49 页
    [2]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226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53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54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5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 黄山书社1998年第62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 黄山书社1998年第52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 黄山书社1998年第186页
    [1]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蒲文成著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224页
    [2]《清实录.世祖卷74》顺治十年四月丁已条
    [3]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蒲文成著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224页
    [1]王辅仁 陈庆英《蒙藏民族关系史略》王辅仁 陈庆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69页
    [2]《清实录》(圣祖卷253)康熙五十二年正月戊申条
    [3]《皇朝藩部要略》卷十七《西藏部要略》
    [1]王辅仁、陈庆英著《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148页
    [2]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227页
    [1]马大正 成崇德主编 《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162页
    [2]马大正 成崇德主编 《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178页
    [3]马大正 成崇德主编 《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179页
    [1]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 9-10页
    [1]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第53页
    [1]清魏源著《圣武记》 卷三 《西北文献丛书》
    [2]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中华书局 一册第 853页
    [3]《清史稿》二 纪 卷九
    [4]徐珂著《清(?)类钞》徐珂著 二册 中华书局 第784页
    [5]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中华书局 一册 第853页
    [1]赵尔撰著《清史稿》三 纪 卷十一 中华书局
    [1]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年8月第2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第186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第186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第493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第503页
    [3]宋秀芳《清朝在柴达木的军事防御及其对青藏社会的影响》《藏史研究论文集》1985第72页
    [4]宋秀芳《清朝在柴达木的军事防御及其对青藏社会的影响》《藏史研究论文集》1985第76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531-532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587页
    [3]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5页
    [4]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354页
    [1]萧一山著《清代通史》1册,中华书局第853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168-169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169页
    [1]宋秀芳《清朝在柴达木的军事防御及其对青藏社会的影响》《藏史研究论文集》1985第58页
    [1]《清史稿》二 纪 卷八
    [2]《清史稿》二 纪 卷八
    [3]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陈公丹效顺请奖励折>,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4]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御制平定青海文》,浙江书局校刻
    [5](香港)马楚坚《青海归清的历史转变与突破》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393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 黄山书社1998年第393页
    [1]《皇朝藩部要略》(卷十一厄鲁特要略三)清 祁韵士著 浙江书局校刻 151-152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498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518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587-588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617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701页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第710页
    [1]徐蕴《试析旗制对青海蒙古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一期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第第531-532页
    [1](日)田山茂著《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192页
    [1](日)田山茂著《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192页
    [2]赵而巽等撰《清史稿》(传三、四)中华书局 第10363页
    [1]民国 魏明章著《青海的盟旗》,《西北文献丛书》第254-284页
    [2]马大正、成崇德主编《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第164页
    [3]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第263页
    [1]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第263页
    [2]《清史稿》卷七十九《地理志.青海》
    [3]《清史稿》(卷七十九《地理志.青海》)第50-60页
    [1]陈玮《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社会结构及政治制度浅析》,《西北史地》1993年第一期
    [2]陈玮《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社会结构及政治制度浅析》,《西北史地》1993年第一期
    [3]箫一山著《清代通史》1册,中华书局 第855
    [1]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一《厄鲁特要略三》,浙江书局校刻 第150页
    [1]《循化志》卷六《寺院》 第468页
    [2]徐珂著《清(?)类抄》1册,中华书局 第224-225页
    [1]《清实录·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 年 第 330页
    [2]《清实录·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 年 第 335页
    [1]清 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八.《武各.兵制》,《西北文献丛书》 第130页
    [1]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厄鲁特要略二》,浙江书局校刻 第137-140页
    [2]清 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八.《武备.兵制》,《西北文献丛书》 第305页
    [3]清 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八.《武各.兵制》,《西北文献丛书》 第307-308页
    [1]清 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八.《武备.兵制》,《西北文献丛书》 第305-309页
    [2]《循化志》卷三 《营汛》《西北文献丛书》172页
    [1]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八.《武备.戎器.驼马》,《西北文献丛书》第308页
    [2]《循化志》卷三.《兵粮》,《西北文献丛书》198页
    [3]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6月第251页
    [4]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6月第252页
    [5]王昱、聪(吉吉)编《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66页
    [6]张荣静等主编《钦定理藩部则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10页
    [7]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6月第251页
    [8]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6月第251页
    [1]《清实录》《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76年8月 十二卷,第222页
    [2]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朝编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四卷65页
    [3]《清实录》《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76年8月 十八卷,第296页
    [4]《清实录》《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76年8月 二十五卷,第392页
    [5]《清实录》《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76年8月 一二四卷,第639页
    [1]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 《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9,第292-303
    [1]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厄鲁特要略三》:卷11包文汉,整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八.《武备.戎器.驼马》《西北文献丛书》452-454页
    [2]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八.《田赋.贡赋.五》,《西北文献丛书》第281-282页
    [3]清《西宁府续志》卷四.《田赋志.贡赋》,青海印刷局 《西北文献丛书》第561-562页
    [4]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六.《田赋.户口》,《西北文献丛书》第287页
    [5]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六.《田赋.户口》,《西北文献丛书》第286页
    [1]清 张庭务修 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三《贡赋.盐课》,官报书局排印《西北文献丛书》第284页
    [2]清 张庭务修 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三《贡赋.盐课》,官报书局排印《西北文献丛书》第841-842页
    [3]清张庭务修 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三《贡赋.盐课》,官报书局排印《西北文献丛书》第848页
    [4]徐珂编《清稗类钞》中华书局第一册,第435页
    [1]魏明章著《青海的盟旗》,《西北文献丛书》,第285-288页
    [2]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338页
    [3]杜常顺《清代青海的盟旗制度与蒙古族社会的衰败》,《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徐 蕴《试析旗制对青海蒙古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一期
    [1]魏明章《青海的盟旗》,《西北文献丛书》
    [2]《清实录·世宗实录》卷103,中华书局,1985年
    [3]魏明章《青海纪略》三.《民族》
    [1]清 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卷十一《厄鲁特要略三》,浙江书局校刻,《西北文献丛书》95册第15页
    [2]箫一山著《清代通史》1册,中华书局,85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498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第587-588页
    [3]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第354页
    [1]王希隆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述论》王希隆),民族出版社 2003年
    [1]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 第338-339 页
    1、(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纪:三、四;传:三四),中华书局出版,1976
    2、(清)《清实录》(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朝),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9月
    3、(清)祁韵士著《皇朝藩部要略》,浙江书局校刻《西北文献丛书》中国兰州 1990
    4、(清)魏源著《圣武记》,《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1990
    5、(民国)张穆撰《蒙古游牧记》,商务印书馆出版
    6、(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7、(清)康敷镕纂《青海记》不分卷,成文出版社 1967
    8、(清)康敷镕纂《青海志》4卷,成文出版社 1967
    9、(清)《西宁府续志》,青海印刷局《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10、(清)《循化志》,《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11、(民国)魏明章著《青海纪略》,《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12、(清)魏源著《绥服厄鲁特蒙古记》,《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13、徐珂编《清稗类钞》,中华书局
    14、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中华书局
    15、(民国)萧一山著《清代史》,商务印书馆出版
    16、(清)那彦成著《平番奏议》,《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17、(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官报书局排印 《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18、(民国)马鹤天著《蒙藏民族的概述》,《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19、(清)苏铣纂《重刊西宁志》,《西北文献丛书》中国 兰州 1990
    20、(民国)Rene Grousset/冯承钧著《蒙古史略》,商务印书馆出版
    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编年》(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萧一山著 《清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3、黄鸿寿著《清史纪事本末》,上海:上海书店 1986
    4、策·达木丁苏隆编《蒙古秘史》,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57
    5、卢明辉著《蒙古史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6、耶喜巴勒登著《蒙古政教史》,民族出版社 1989
    7、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上、中、下),民族出版社 1991
    8、青海省编辑组《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9、赵志忠著《清王朝与西藏》,华文出版社 2007
    10、五世达赖喇嘛著《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 2000
    11、(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
    12、崔永红等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13、王辅仁著《蒙藏民族关系史略》,1985年
    14、责编王挺栋《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6年
    15、宝玉柱著《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民族出版社 2003年6月
    16、杨策等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大出版社,1999年
    17、《清海蒙古实录》全三辑,内蒙古师范印刷厂 1981年
    18、《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
    19、王昱、聪(吉吉)编《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哲仓、才让辑《清代青海蒙古族档案史料编辑》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1、芈一之主编《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22、马大正 成崇德主编《卫拉特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2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 1998年
    24、青海民院民族研究所编印《青海民族史料辑录》(清实录)
    25、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
    26、《西藏研究》编辑部《西藏志.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27、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 1989
    28、季永海等翻译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年8月
    29、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 2001年6月
    30、王希隆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述论》王希隆)民族出版社 2003年
    31、张荣静等主编《钦定理藩部则例》,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
    32、乌力吉巴雅尔著《蒙藏关系史大系·宗教卷》,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1
    33、丁守璞、杨恩洪著《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1
    34、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 陈庆英等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上、下)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
    35、章嘉·若贝多杰著 葡文成译《七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36、第穆呼图克图·洛桑图丹普麦嘉措著 冯智译《八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
    37、唐景福著《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
    38、杨学琛著《清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年8月
    39、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 2000年10月
    40、马曼丽主编《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1年
    41、达力扎布著《明清蒙古史论稿》,民族出版社 2003年5月
    1、哈萨《浅析清朝治蒙政策的根源及演变》,《内蒙古电大学报》1994年第1期
    2、[日]若松宽著,晓克翻译《青海三十旗始末》,《蒙古学信息》1998年第1期
    3、杨选娣《论清朝对蒙古王公的议叙议处制度》,《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4、桑丁才仁《论清政府在玉树地区推行的会盟制度》,《西北民族研究》2004 年第4期
    5、哈斯朝鲁著 朝日格图译《论和硕特部在统治青海时期的主要过失》,《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8期
    6、汤代佳《青海厄鲁特蒙古与清朝之早期关系述略》,《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7、李凤珍《试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西藏》,《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8、马汝珩、马大正《论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与清政府的善后措施》,《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9、芈一之《论罗卜藏丹津事件》,《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纪念集刊》1980年
    10、日人佐藤长《关于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社会科学参考》1984年第7期
    11、日人加藤直人著 马连龙译《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朝》,《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3期
    12、张永江《罗卜藏丹津与达喇嘛》,《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3、汤代佳《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14、陈柏萍《简述陕甘总督那彦成治理青海》,《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5、王德胜《清朝首任西宁办事大臣达鼐及其家族考》,《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6、李建宁《清代管理青海河湟地区方略简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和《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17、李见硕《青海和硕特蒙古族概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8、刘景升《清代青海的商业》,《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9、陈柏萍《17世纪青海蒙藏民族与内地贸易交往初探》,《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0、司俊《清前期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大转换》,《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1、李峰《明清时期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商品货币经济新成份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藏学》2001年第1期
    22、任树民《清代前期西部农业开发的回眸与反思》,《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23、姚兆余《清代西北地区农业开发与农牧业经济结构的变迁》,《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4、赵之恒《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间题析论》,《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25、柳岳斌《清初政权的西藏及黄教政策研究》,《内蒙古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
    26、杜常顺《清代青海的盟旗制度与蒙古社会的衰败》,《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7、冯智《清代前期推行藏传佛教与对蒙藏的治策》,《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8、张彦《清朝治理西部地区的军事政策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