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藏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青海藏族是藏族中的一份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青海藏族的形成,有别于西藏藏族。而清代对青海藏族的管辖,又与对西藏藏族的管辖有较大区别。本文以清代的青海藏族部落为研究对象,在探究青海藏族的来源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清代对青海藏族管辖过程中所实行的各种制度,如土司制度下的土司、千百户、囊所等设置情况,并对清代青海藏族的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尤其是清朝对青海地区实行的政策及政策变化的原因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除以上外,又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田野资料等,对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组织、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做了论述。文章章节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从相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民间口碑资料入手,以目前青海藏族部落之果洛藏族为例,分析其来源,认为青海藏族的来源是多元的。并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论述了吐蕃王朝灭亡以来青海藏族在宋元明三代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章主要对清代的青海藏族情况进行论述,并探讨清代在青海政策的转变及因政策转变而实行的各项制度,如土司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并探讨了藏族部落的兵制,清政府对藏族部落的法律制度以及藏族部落的习惯法等内容。此章节包含内容较多,既包括中央政府对青海藏族部落所实行的相关政策,也包含藏族部落内部处理各种事务的习惯法规及政策。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青海藏族的社会组织。其中除了探究藏族社会的社会阶层外,还探讨了部落组织、世俗组织和寺院组织的状况,以便对青海藏族的整个社会有个了解。
     第四章依据有限的资料,对清代青海藏族的经济状况进行探讨,认为青海藏族的经济还是以畜牧业为主体,尽管也存在其他行业,但都没有对其经济形成大的影响,并以玉树藏族部落为主,分析了其经济状况以及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第五章论述了清代青海藏族的文化教育情况,以为其教育主要还是以寺院的经堂教育为主。在寺院中,分别学习密宗、显宗、天文历算、藏医药知识等,完全依照藏传佛教的清规戒律,正因为此,藏族人自懂事以来,就成为虔诚的藏传佛教信众。而尽管儒学教育在河湟地区早已开展,但对藏族影响不大,毫不夸张的说,在清代,儒学教育根本就没进入到青海藏族人中。
     第六章介绍和论述了清代青海藏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认为,从风俗习惯的内涵来看,也是多种文化并存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青海藏族来源的多元性。而在信仰中,除了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外,若对其民间信仰追根溯源,会发现其有别于西藏的本教,其中包含着很多原始信仰、自然崇拜中的内容。
Tibetan i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Tibetan in Qinghai is also the part of Tibetan. In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Tibetan in Qinghai is different from the Tibetan in Tibet, so the jurisdiction of Tibetan in Qinghai under the Qing government distinguishes from that of Tibetan in Tibet. Taking the Qinghai-based Tibetan tribes in the Qing Dynast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based on the stud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Tibetan in Qinghai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various systems for the Qinghai-based Tibetan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Qing government, such a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Tusi system including Tusi,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and so on, and probes into the status of the Tibetan in Qinghai in details. In particular,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olicies implemented in Qinghai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asons of policy changes has been don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limited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field information, etc., this thesis expound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ibetan society in Qinghai of Qing Dynasty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social organizati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folk customs. The chapters of thesis are as follows:
     In ChapterⅠ, starting from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cholars and folk word of mouth information and taking the Golog Tibetan among the Tibetan tribes in Qinghai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ir origin and argues that the origin of Tibetans in Qinghai is diverse. By us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a clu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Tibetan in Qinghai from their generation and formation to development in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since the end of Tubo dynasty.
     In ChapterⅡ,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Tibetan tribes in Qinghai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discusses the policy changes in Qinghai from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various systems implemented by the policy changes, such as the Tusi system and the theocracy system, and explores the military system of the Tibetan tribes, the legal system for the Tibetan tribes from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customary law in the Tibetan tribes and so on. This section contains more contents, including both the related policies for the Qinghai-based Tibetan tribe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custom policies which are used to deal with the different matters among the Tibetan tribes.
     In ChapterⅢ, the author mainly describ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Tibetan tribes in Qinghai.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social strata of Tibetan society,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the status o tribal organizations, secular organizations and temple organizations so as to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Tibetan tribes in Qinghai.
     In ChapterⅣ, the author studies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Tibetan tribes in Qinghai based on the limited inform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economy of Tibetan tribes in Qinghai takes the animal husbandry as the mainstay, although there are other industries, they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economies, and based on the Tibetan tribes in Yushu, this section analyzes their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related constraint factors on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apterⅤ,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the Tibetan tribes in Qinghai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ir culture and education primarily adopts the lection education in temples. In the temples, the learning contents concerns the Esoteric Buddhism, Exoteric Buddhism, astronomy, calendar, knowledge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so on and they utterly follow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ibetan Buddhism, because of this, since the Tibetan people become the sensible, they have been the devout believers in Tibetan Buddhism. Although the Confucian education already carried out in the Hehuang area, it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Tibetan tribes. I can say without exaggeration that in the Qing Dynasty, Confucian education did not even enter into the Tibetan people.
     In ChapterⅥ, the author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folk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 in the Tibetan tribes of Qinghai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view of the folk customs, the phenomenon of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cultures exists, which also reveals the diversity of Qinghai Tibetan origins. For the faith, in addition to the religious beliefs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folk belief also includes the content of the primitive belief、nature worship.
引文
①马长寿著:《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28页。
    ②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62-263页。
    ①陈光国著:《青海藏族族源初探》,民族学研究(第三辑),1982年。
    ②(?)一之著:《论藏族的来源和形成-兼谈青海藏族来源问题》,《攀登》,1986年第2期。
    ①尕让·杭秀东珠,尕让·尚玛杰著:《卓仓藏族源流考》,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46-47页。
    ②尕让·杭秀东珠,尕让·尚玛杰著:《卓仓藏族源流考》,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③乐都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乐都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96页。
    ④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368页。
    ①杨卫著:《从“三果洛的传说”看果洛藏族的族源》,《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②邢海宁著:《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①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著:《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7页。
    ②黄奋生编著:《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58页。
    ①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00页。
    ①[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翻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②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00页。
    ③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06页。
    ④《元史》卷八九(百官志)。
    ⑤《元史》卷八七,第2193页。
    ①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07页。
    ①《明实录》卷八八。
    ①[明]朱国桢著:《湧幢小品》卷三十,中华书局,1959。
    ②《明实录》卷一一三。
    ①王继光著:《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续前)》,《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②[明]刘敏宽,龙膺纂修, 王继光辑注:《西宁卫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70页。
    ③[明]张雨主编:《边政考》,转引自中国西北文献从书编委会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7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
    ④[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九(武备),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71-481页。
    ⑤[清]佚名著:《灯崖阁选钞甘肃土番部志》(手抄本一册),灯崖阁出版社,清末至民国初年,第154-155页。
    ①[明]刘敏宽,龙赝纂修,王继光辑注:《西宁卫志》卷二(兵防志·番族),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2-73页。
    ②吴均著:《安定、曲先、罕东、必里等卫地望及民族琐议》,《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①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著:《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5页。
    ②[清]阿芒·贡却群排著,贡巴才让译:《汉藏蒙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③[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翻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47页。
    ④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著:《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8页。
    ①《清实录·世祖实录》卷三十七,第16页。
    ②《清实录·世祖实录》卷七十四,第18-20页。
    ③《清实录·世祖实录》卷七十四,第18-20页。
    ④《清史稿》地理志。
    ⑤《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30页。
    ①《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一八二,第2-3页。
    ②[清]阿芒·贡却群排著,贡巴才让译:《汉藏蒙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5页。
    ①《清实录·世宗实录》卷十,第24-25页。
    ②《清实录·世宗实录》卷十一,第18页。
    ③汪景祺著:《读书堂西征随笔》,上海书店,1984年。
    ④《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3-24页。
    ⑤《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页。
    ⑥《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37页。
    ①[清]松筠著:《卫藏通志》卷二(疆域),转引自《西藏志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②[清]松筠著:《卫藏通志》卷十五(部落),转引自《西藏志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37页。
    ①[清]龚景瀚编《循化志》卷一(循化档案),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6-27页。
    ②[清]龚景瀚编《循化志》卷一(循化档案),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7-28页。
    ③《钦定大清会典》卷一五(户部·尚书侍郎职权)。
    ④文孚著:《青海事宜节略》,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甘青川滇藏族方志汇编》(第36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77页。
    ⑤文孚著:《青海事宜节略》,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甘青川滇藏族方志汇编》(第36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77页。
    ⑥文孚著:《青海事宜节略》,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甘青川滇藏族方志汇编》(第36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80页。
    ①王辅仁,索文清编著:《藏族史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0页。
    ②[民国]周希武编著,吴均校译:《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③[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三四(艺文志·条议附),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④《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37页。
    ⑤[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一五(祭祀志·番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①[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九(武备),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82-502页。
    ②[清]梁景岱鉴定,[清]李天祥纂集:《碾伯所志》,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彚编》(第36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03-104页。
    ①[清]龚景瀚编,李本原纂修:《循化厅志》,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80-81页。
    ②[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01页。
    ①[民国]周希武编著,吴均校译:《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8页。
    ①[清]松筠著:《卫藏通志》卷十五(部落),转引自《西藏志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08页。
    ②[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九(武备),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02页。
    ①[民国]周希武编著,吴均校译:《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9页。
    ①[民国]周务学著:《查勘玉树界务报告》,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类编》(第36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②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81页。
    ①贾霄锋著:《藏区土司制度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2页。
    ②[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9-160页。
    ①《大清会典》卷一二九(吏部)。
    ②《钦定大清会典》卷四七,第22页-23页。
    ①《清史稿》土司六。
    ②青海省志编纂委员编:《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78-291.
    ③贾霄锋著:《藏区土司制度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5-86页。
    ④李清凌著:《元明清时期甘青地区的土司制》,《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⑤单菲菲著:《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及其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⑥李克郁著:《拨开蒙在土族来源问题上的迷雾》,《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⑦吕建福著:《土族族源试探》,《土族族源讨论集》(内部资料)。
    ⑧朱普选著:《青海土司制度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37页。
    ②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94页。
    ③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94页。
    ④[伊朗]志费尼著,何高济翻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⑤《元史》(卷九八)。
    ①[清]龚景瀚编《循化志》卷一(循化档案),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
    ②[清]龚景瀚编《循化志》卷四(官内族寨工屯),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
    ③[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译:《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7页。
    ④穆赤·云登嘉措主编:《青海少数民族》,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页。
    ⑤[光绪]《大清会典》卷四十五。
    ⑥[光绪]《大清会典》卷一九二(吏部)。
    ①[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0-161页。
    ②[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2页。
    ③[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5页。
    ④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386页。
    ①吴丰培辑:《清代藏事辑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②吴丰培辑:《清代藏事辑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③[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附录一·番例六十八条),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1页。
    ④《西藏志·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2页。
    ⑤吴丰培辑:《清代藏事辑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0-141页。
    ⑥甘肃图书馆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1986年,第418页。
    ⑦《清实录·世宗实录》卷四,第2页。
    ①青海省文史研究馆文物艺术组编:《祭海与会盟》(手写本),1957年。
    ②吴均著:《论安木多地区的政教合一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③吴均著:《论安木多地区的政教合一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①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②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③[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安多政教史》(藏文),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166-168页。
    ④[清]龚景瀚编《循化志》卷五(土司),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
    ①吴均著:《论安木多地区的政教合一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①[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译:《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③王继光著:《安多藏区僧职土司初探》,《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④《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37页。
    ⑤王继光著:《安多藏区僧职土司初探》,《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①《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第26-37页。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附录一·番例六十八条),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6-207页。
    ①张济民主编,戈明副主编:《渊源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规及案例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②张济民主编,戈明副主编:《渊源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规及案例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25页。
    ③《清实录·世宗实录》卷十五,第9-10页。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附录一·番例六十八条),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6-207页。
    ②何峰著:《<番例>——清王朝对青海藏区的特殊法律》,《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①杨选娣,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
    ②杨选娣,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九九八,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③邢海宁著:《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④[嘉庆]《四川通志》卷九十。
    ①[清]刘赞廷著:《甘孜县图志·附俄落志》,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复制本(油印),1961年,第51-52页。
    ②格明多杰,整理翻译:《果洛旧制中的部落法规》,转引自张济民主编,.戈明副主编:《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从书之一 渊源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规及案例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徐珂编撰:《清稗类钞·西康番官》,中华书局,2010年。
    ②刚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刚察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51页。
    ①崔永红著:《土司与土官》,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黄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黄南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81-85页。
    ②多杰整理:《黄科部落及其法规》,转引自张济民主编:《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丛书之一 渊源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规及案列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①邢海宁著:《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93-94页。
    ②马继仁整理译注:《莫坝部落旧制与法规》,转引自张济民主编:《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从书之一 渊源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规及案列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③邢海宁著:《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93页。
    ①以上资料归纳于《西宁府新志》《循化厅志》《丹噶尔厅志》《玉树调查记》中相关记载。
    ①蒲文成著:《宁玛派的民间信仰》,《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
    ②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7页。
    ①陈观浔著:《西藏志·天时条》,转引自《西藏研究》编辑部编:《西藏志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①[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7页。
    ②[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7-25页。
    ③[清]龚景瀚编,李本原纂修:《循化厅志》卷七,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79-284页。
    ①[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②[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③[民国]刘运新修,廖徯苏纂:《大通县志》卷一(6部),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5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48-49页。
    ④[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五,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①[清]升充纂,长庚纂,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卷二,第54页,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3-26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②[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③[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卷二(武备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④[清]升允纂,长庚纂,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卷一八,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3-26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6页。
    ①[清]升允纂,长庚纂,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卷首之一,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3-26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1页。
    ②[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③[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10页.
    ④[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⑤[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九(武备),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08页。
    ①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②[清]松筠著:《卫藏通志》卷十五(部落),转引自《西藏志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页。
    ④[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①[民国]刘运新修,廖徯苏纂:《大通县志》卷五(6部),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5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第19页。
    ②[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③[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①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从刊编辑组编:《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三),第23页。
    ②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从刊编辑组编:《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三),第24-25页。
    ①[民国]刘郁芬修,杨思纂,张维等纂:《甘肃通志稿》(民族八实业)(影印民初稿本),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7-29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75页。
    ②[清]康敷镕撰:《青海记》,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5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
    ③[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卷四(武备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④[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5页。
    ①[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卷十七(武备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5页。
    ②[民国]刘郁芬修,杨思纂,张维等纂:《甘肃通志稿》(军政六互市)(影印民初稿本),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7-29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15-16页。
    ①[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七,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0-21页。
    ②[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③[民国]刘郁芬修,杨思纂,张维等纂:《甘肃通志稿》(民族八实业)(影印民初稿本),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7-29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23页。
    ①[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8-19页。
    ②[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7-25页。
    ③[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卷十(武备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7-29页。
    ②[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卷四(武备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页。
    ①[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四,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5-26页。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附录一·番例六十八条),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③《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二九四,第22-23页。
    ④《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二九五,第19-20页。
    ⑤《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一五七,第28-29页。
    ①《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一七九,第34-35页。
    ②《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一八五,第3-4页。
    ③《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一八九,第13-14页。
    ④《清实录·高宗实录》卷四0九,第4-5页。
    ①格明多杰,整理翻译:《果洛旧制中的部落法规》,转引自张济民主编,戈明副主编:《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丛书之一 渊源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规及案例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民国]周务学著:《查勘玉树界务报告》,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类编》(第36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①交通方面的资料,归纳于《西宁府新志》《甘肃通志稿》《循化厅志》《丹噶尔厅志》《青海记》《玉树调查记》等中。
    ②参见[英]w·w·福格森著,王启龙主编,张文武译,张皓校:《青康藏区的冒险生涯》,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①《卫藏通志》《清统一舆图》载四十族,《湟中杂记》《平番奏议》《西宁府续志》载三十九族,《西宁府新誌》载三十八族,《查勘玉树界务报告》《玉树调查记》《玉树县志稿》载二十五族。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9页。
    ③[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08.
    ④青海省志编写组编:《青海省志·气象志》,黄山书社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⑤[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卷五(武备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5页。
    ①[清]松筠著:《卫藏通志》卷十五(部落),转引自《西藏志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08页。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9-40页。
    ③[民国]徐兰生著:《玉树地区调查记》,转引自赵心愚等主编:《康区藏族社会珍惜资料辑要》(下),巴蜀书社,2006年,第999页。
    ④[民国]朱士嘉编:《玉树县志稿》,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类编》(第35册), 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99页。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1页。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7页。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7页。
    ③[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9页。
    ④[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页。
    ⑤笔者在调查中,曾听到以前玉树的有些部落中,在平时吓唬小孩子时,会说“再不听话,将你送到果洛去”之类,足见当时这种抢劫的事情很频繁,且也很严重。
    ⑥《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一八五(乾隆八年二月辛丑)。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页。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9页。
    ③玉树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玉树州志》(上),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瞿靄堂著:《藏族的语言与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②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下册),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95页。
    ①[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卷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0页。
    ①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409-410页。
    ①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②即该传记具有典型的传记三部结构:一、传主前世转生的授记;二,传主今世的功行;三、传主的圆寂及归向。
    ①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6页。
    ①黄明信著:《藏历漫谈》,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①[清]苏铣纂修,王昱,马忠校注:《西宁志》卷一,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光绪]梅汝调纂:《采录大通县乘帙稿》(风俗),青海省图书馆(油印本),1907年,第23页。
    ①邢海宁著:《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译:《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21页。
    ③绳景信著:《果洛及阿瓦纪行》,《边政公论》,1945年第四卷(5-8)。
    ④俄和保著,吴均译:《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段回忆》,《青海文史资料》(第九辑)。
    ⑤[清]升充纂,长庚纂,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卷十一,第19-21页,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3-26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
    ⑥俄和保著,吴均译:《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段回忆》,《青海文史资料》(第九辑)。
    ①三木才著:《千年汪什代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6页。
    ②章光庭著:《青藏界图说》一卷(青海图说)(民国石印本),转引自邵国秀主编:《中国西北罕见方志续集》,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
    ③俄和保著,吴均译:《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段回忆》,《青海文史资料》(第九辑)。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译:《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21页。
    ①俄和保著,吴均译:《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段回亿》,《青海文史资料》(第九辑)。
    ②《理藩院则例》卷五九(喇嘛事例四)。
    ③《北史》卷九六(列传八十四·附图)。
    ①陈观浔著:《西藏志》,巴蜀书社,1986。
    ②[法]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游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23-424页。
    ①章光庭著:《青藏界图说》一卷(青海图说)(民国石印本),转引自邵国秀主编:《中国西北罕见方志续集》,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
    ①[清]龚景瀚编《循化志》卷七(土司),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88-291页。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5-86页。
    ①[清]龚景瀚编《循化志》卷七(土司),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88-291页。
    ②[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6页。
    ①[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14页。
    ②[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丹噶尔厅志》卷五,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8-30页。
    ③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①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4页。
    ②[清]松筠著:《卫藏通志》卷五,转引自《西藏志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民国]刘郁芬修,杨思纂,张维等纂:《甘肃通志稿》(民族六宗教)(影印民初稿本),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7-29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
    ①[民国]周希武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6页。
    ①[清]杨应琚著:《西宁府新志》卷十九(武备),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5页。
    ②翟松天,崔永红著:《青海经济史》(古代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③陈光国著:《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549页。
    ④玉树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玉树州志》(上),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①[清]蒋良骐撰:《东华录》,齐鲁书社,2005年。
    ②[元]潘昂霄撰:《河源志》,转引自《元史》卷六十三(志第十五·地理六·河源附録)。
    [1][明]刘敏宽,龙膺纂修,王继光辑注.西宁卫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2][明]刘敏宽撰,[清]顾炎武辑,昆山顾炎武研究会编校.天下郡国利病书·西宁卫[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明]吴祯撰,刘承学,朱琏重修.嘉靖河州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4][清]阿芒·贡却群派著,贡巴才让译.汉蒙藏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5][清]邓承伟纂,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6][清]龚景翰编.[清]李本原纂修.循化厅志[A].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
    [7][清]韩志超监修,杨笃纂.《西宁新志》[A].转引自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8][清]康敷镕撰:青海记[A].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55卷)[C].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9][清]李天祥纂修,梁景岱鉴定.碾伯所志[A]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类编(第36册)[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0][清]梁份著,赵盛世,王子贞,陈希夷校注.秦边纪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清]色多·罗桑崔臣嘉措.塔尔寺志[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
    [11][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大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13][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997.
    [14][清]升充纂,长庚纂,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A].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3-26卷)[C].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15][清]升允等修.安维峻等纂.甘肃新通志[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出版社,南京古籍书店,1989.
    [16][清]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著.如意宝树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17]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著.谢健,谢伟译.青海史<一><二>[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3,(4);1984,(1).
    [18][清]松筠.卫藏通志(卷十五·部落)[A].转引自西藏志卫藏通志[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19][清]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王佛·阿旺钦绕嘉措.尕藏,蒲文成等译.佑宁寺志(三种)[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20][清]苏铣纂修,王昱,马忠校注.西宁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21][清]素纳.青海衙门纪略[A]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类编(第36册)[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2][清]王全臣纂修.河州志[M].北京:民族文化宫出版社,1981.
    [23][清]文孚.湟中杂记[A].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类编(第36册)[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4][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25][清]佚名.采录大通县乘佚稿[M].
    [26][清]张庭武修,杨景升纂.丹噶尔厅志[A].转引自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35册),学苑出版社,2003.
    [27][清]智贡巴·贡却乎丹巴绕布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
    [28][清]钟庚起纂.甘州府志[A].转引自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类编(第19册)[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9][清]纪昀等编.河源纪略(36卷)[M]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民国20年(1931)
    [30]季永海等点校.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31][民国]慕寿祺.甘宁清史略[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32][民国]刘郁芬修,杨思纂,张维等纂:(影印民初稿本)甘肃通志稿[A].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27-29卷)[C].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33][民国]刘运新修,廖徯苏纂:大通县志(6部)[A].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文献(第55卷)[C].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34][民国]赵万卿纂:贵德县志(四卷)[A].转引自朱太岩主编.西北罕见方志 文献(第57卷)[C].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35][民国]周希武编著.吴均校译.玉树调查记[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36]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明实录(青海民族史料摘抄)[Z].1981.
    [37]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清实录(青海民族史料辑录)(上、下)[Z].1983.
    [38]杨选娣,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
    [39]张书才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岳钟琪奏折[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藏学研究论丛》编委会.藏学研究论丛.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才旦夏茸.夏琼寺志[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4.
    [3]才旦夏茸.藏族历史年鉴[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
    [4]陈光国.青海藏族史[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
    [5]陈庆英主编,何峰副主编.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6]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7]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8]尕让·杭秀东珠,尕让·尚玛杰.卓仓藏族源流考[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
    [9]吉迈特却.隆务寺志(藏文)[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8.
    [10]贾霄锋.藏区土司制度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
    [11]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
    [12]年乃亥·哇热.汪什代海简史(藏文)[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13]彭措.汪什代海简史(藏文)[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14]海藏传佛教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15]学研究会编.青海藏学会论文选集(1983-1987)[C].
    [16]年汪什代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17]王昱,聪喆.青海简史[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
    [18]王昱主编.青海方志资料类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19]邢海宁.果洛藏族社会[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20]翟松天,崔永红.青海经济史(古代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21]张济民主编,戈明副主编.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丛书之一 渊源流近-藏族 部落习惯法规及案例辑录[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22]周加巷.宗喀巴大师传[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1.
    [23]周伟洲.苏毗与女国[A].转引自周伟洲著.唐代吐蕃与近代西藏史论稿[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1]班玛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班玛县志[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达日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达日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大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大通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4]甘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甘德县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5]刚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刚察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6]共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共和县志[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7]贵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德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8]贵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南县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9]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果洛州志[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0]海北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北州志[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11]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南州志[Z].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12]海西州地方志编委会编.海西州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13]海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晏县志[Z].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
    [14]互助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互助县志(内部出版)[Z].1984.
    [15]化隆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化隆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6]黄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南州志[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17]黄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黄南藏族自治州概况[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8]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湟源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9]湟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湟中县志[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20]久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久治县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21]乐都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乐都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2]玛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玛多县志[Z].北京:中国县镇年鉴出版社,2001.
    [23]玛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玛沁县志[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民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民和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5]平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安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6]祁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祁连县志[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27]同仁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同仁县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28]兴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兴海县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29]玉树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玉树州志(上)(下)[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敖红.“塔尔寺六族”与塔尔寺[J].青海社会科学,1991,(3).
    [2]敖红.藏族部落渊源及文化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1992,(3).
    [3]敖红.论塔尔寺在藏传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1993,5).
    [4]白文固.清代对藏传佛教的禁约与整饬[J].中国藏学,2005,(3).
    [5]蔡家艺,朱光瑂.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及其对青海地区的管治[J].青海民族研究,1990,(2).
    [6]蔡家艺.清代西北边疆民族是研究四题[J].民族研究,2003,(2).
    [7]曹娅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傩舞“羌姆”-藏族面具舞表演艺术[J].西藏艺术研究,2002,(1).
    [8]曹娅丽.青海果洛“格萨尔”艺术藏戏[J].西藏艺术研究,2003,(4).
    [9]陈光国,徐晓光.清朝对青海蒙藏民族的行政军事诉讼立法初探[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3).
    [10]陈光国.论清朝对藏区法制的立法思想和立法原则[J].青海社会科学,1997,(3).
    [11]陈光国.青海藏族族源初探[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1982.
    [12]陈化育,陈新海,罗成效.历史上的河湟文化与河湟教育<二>[J].青海民族研究,2002,(2).
    [13]陈化育,陈新海,罗成效.历史上的河湟文化与河湟教育<一>[J].青海民族研究,2002,(1).
    [14]陈景源,庞涛,满都尔图.青海省同仁地区民间宗教考察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1999,(1).
    [15]陈景源,庞涛,满都尔图.青海省同仁地区民间宗教信仰考察报告[J].西北民 族研究,1999,(1).
    [16]陈庆英,冯智.藏族地区的行政区划[J].中国西藏,1996,(5).
    [17]陈庆英,冯智.藏族地区行政区划简说[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6,(1).
    [18]陈庆英,蒲文成.西纳家族、西纳喇嘛和塔尔寺西纳活佛[J].青海社会科学,1985,(1).
    [19]陈庆英.青海塔尔寺调查[A].藏族研究论丛<第六辑>[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
    [20]陈文仓.玉树藏族部落习惯法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04,(1).
    [21]陈新海,刘永.清代河湟地区的土地垦殖与环境变迁研究[J].青海民族研,2005,(1).
    [22]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的影响[J].西北史地,1997,(1).
    [23]从<番例>看清王朝对青海藏区的管理措施[J].青海社会科学,1996,(2).
    [24]崔永红,张生寅.明清时期青海地区驿传设置与驿传役负担的演变[J]青海民族研究,2006,(2).
    [25]崔永红.论青海土官、土司制度的变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4)
    [26]崔永红.清初青海东部的兴屯开荒和屯田民地化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1991, (4).
    [27]崔永红.清代雍、乾时期河西屯田述略[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
    [28]崔永红.清雍正年间青海额尔色津、哈尔海图屯田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报,1991,(3).
    [29]戴燕.西宁办事大臣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2).
    [30]邓锐龄.岳钟琪与西藏问题[J].中国藏学,2004(3).
    [31]狄艳红.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D].西北师范大学,2007-05-01.
    [32]东主才让.宁玛派的“密咒师”[J].中国藏学,2005,(5).
    [33]斗嘎.甘青地区的曼巴扎仓及其历史功绩[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2).
    [34]杜常顺.清代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兴起和发展[J].民族研究,1995,(1).
    [35]杜常顺.清道光初年那彦成对青海蒙藏事务的整理[J].青海民族研究,1990,(2).
    [36]多识·洛桑图丹琼排.论藏传佛教培养人才的模式[J].法音,2001,(10).
    [37]方建昌.从罗卜藏丹津的生年看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叶崇贤对青海史地的描写和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4).
    [38]房建昌.清代雍正朝以来青海三十蒙旗及玉树四十族的治所今址及历史地理 诸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1995,(1).
    [39]房建昌.清雍正王朝以来海西九盟旗治所今址及历史地理诸问题[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9,(4).
    [40]冯智.清代前期推行藏传佛教与对蒙藏的治策[J].西藏大学学报,2006,(3).
    [41]冯智.清代用兵驻兵西藏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影响[J].西藏研究,2005,(2).
    [42]冯智.清代治藏军事制度的历史评价[J].西藏大学学报,2007,(4)
    [43]郭丹.岳钟琪与雍正时期西北边疆的经营[D].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44]郭登彪.华锐藏族妇女发饰探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6,(3).
    [45]何峰.<番例>探析[J].中国藏学,1998,(2).
    [46]何峰.《番例》——清王朝对青海藏区的特殊法律[J].青海社会科学,1997,(3)
    [47]何峰.从《番例》看藏族千百户制度[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2).
    [48]何峰.论藏族部落的赔偿制度[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1996,(4).
    [49]何峰.论藏族的天断制度[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50]何峰.论藏族经院教育[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4).
    [51]何峰.五世达赖喇嘛《十三法》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3,(4).
    [52]华锐.东智.华锐藏区的丧葬习俗浅论[J].中国藏学,2008,(2).
    [53]华锐.东智.华锐藏区的神话传说透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54]黄达远,牟成娟.近代安多藏区寺院型城镇成因与特征初探[J].宗教学研究,2007,(4).
    [55]黄河.华锐藏族的饮食习俗[N].西藏日报,2004-02-29.
    [56]嘉雍群培.藏族‘国哇’研究[J].民间艺术,1996,(4).
    [57]拉灿.藏族寺院经济一撇[J].民族团结,1996年第4期.
    [58]拉毛措.都秀部落和都秀千户及其后裔[J].青海社会科学,1994,(5)
    [59]拉毛措.青海藏区部落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1995,(6).
    [60]黎宗华.论卓仓藏族的历史及文化特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3).
    [61]黎宗华.青海地名说[J].青海民族研究,1990,(2).
    [62]李峰.明清时期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商品经济新成份的生产和发展[J].中国藏学,2001,(1).
    [63]李凤珍.略述清代藏军[A].藏学研究论丛<第七辑>[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64]李华.塔尔寺羌姆-“法王舞”宗教音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1).
    [65]李建宁.清代管理青海河湟地区方略简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3);
    [66]李建宁.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J].青海民族研究,1996,(3).
    [67]李建宁.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J].青海民族研究,1996,(3).
    [68]李明香.果洛藏族部落习惯法浅议[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69]李延凯.青海藏族古代历史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1988,(2).
    [70]李延凯.青海藏族近代史论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4).
    [71]李养弟.清代中央政府对藏政策述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1,(3).
    [72]林志.亡灵驾鹰上云天——巴塘天葬台及玉树藏族的天葬文化[J].西部大开发,2006,(6).
    [73]刘景华.清代青海的手工业[J].青海社会科学,1997,(6).
    [74]刘喜堂.青海建省述评[J].西北史地,1994.
    [75]刘夏蓓.关于安多藏区族际关系的人类学研究[J].民族研究,2004,(5).
    [76]刘夏蓓.隆务寺在安多藏区的历史地位[J].西藏研究,1999,(2).
    [77]刘夏蓓.青海隆务河流域的“六月会”及其文化内涵[J].西北民族研究,1999,(1)
    [78]龙西江.论汉藏民族的共同渊源-青藏高原古人“恰、穆”与中原周人“昭、穆”制度的关系[J].战略与管理,1995,(3).
    [79]龙西江.再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青藏高原古藏人之古象雄(古支那)、西女国中的“嘉”(夏)部落与中原夏王朝的亲属渊源关系[J].西藏研究,2004,(1).
    [80]吕德胜.清代中期青海藏族部落迁移活动述略[J].神州民俗,2008,(2).
    [81]罗桑开珠.玉树-古代的藏汉通道[J].中国藏学,1990,(1).
    [82]罗桑开珠.中央王朝对甘清藏传佛教寺院敕赐匾额简说[J].西藏研究,1997,(1).
    [83]马楚坚.青海归清的历史转折与突破[J].清史研究,1993,(2).
    [84]马楚坚.清帝治青政策的转折与突破[J].北京国际满学研讨会,(1992-08-01会议).
    [85]马连龙.论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前因后果[J].青海社会科学,1993,(1).
    [86]马林.雍正帝治藏思想初探[J].中国藏学,1988,(3).
    [87]马戎.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J].民族研究,2000,(2).
    [88]马汝珩,马大正.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政府的善后措施[J].新疆大学学报,1980,(3).
    [89]马啸.20年来有关清代前期治理西北蒙藏地区政策研究述评[J].青海民族研 究,2007,(2).
    [90]马占彪.浅谈青海玉树地区嘉纳文化[J].西北史地,1999,(4).
    [91]米丁.青海省一些地名的由来[J].青海社会科学,1981,(2).
    [92]芈一之.论藏族的来源与形成——兼论青海藏族来源问题[A].青海地方民族史研究文选<1979-1985·第一辑>,1986.
    [93]芈一之.青海土司制度概述[A].青海民院民族研究所编<内部发行>.青海地方民族史研究文选<1979-1985·第一辑>[C].1986.
    [94]穆赤·云登嘉措.藏族的家庭教育与寺院教育[J].青海社会科学,1994,).
    [95]南文渊.论藏族自然禁忌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J].西北民族研究,2001,3).
    [96]宁世群.青海角仓地区藏族“婚礼歌”述略[J].青海社会科学,1988,(6).
    [97]欧潮泉.论藏族的一夫多妻[J].西藏研究,1988,(2).
    [98]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变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9]蒲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J].中国藏学,2001,(3).
    [100]蒲文成.试谈雍正“癸卯之乱”的历史渊源[J].西藏研究,1985,(1).
    [101]秦永章.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艺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2).
    [102]秦永章.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D].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03-06-02.
    [130]青海省档案馆部分馆藏[Z].档案春秋,2008,(11).
    [104]任乃强,泽旺夺吉.“朵甘思”考略[J].中国藏学,1989,(1).
    [105]桑丁才仁.论清政府在玉树地区推行的会盟制度[J].西北民族研究,2004,(4).
    [106]桑丁才仁.论清政府在玉树地区推行的会盟制度[J].西北民族研究,2004,(4).
    [107]桑丁才仁.玉树藏文名称辨析——兼论玉树名称之由来[J].中国藏学,2005,(1).
    [108]桑吉东智.论安多地区最早的藏戏-热贡隆务寺藏戏[J].西藏艺术研究,2006,(4).
    [109]桑吉扎西.闻思修,讲辩著-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学经辩经和学位制度[J].法音,2004,(11).
    [110]石滨裕美子,伊力娜.清代扶远大将军奏折、奏议评介[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0,(3).
    [111]石硕.论藏民族的多元化构成及其形成时代[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 (4).
    [112]石硕.论藏族关于自身族源的三个传说及其价值[J].西藏研究,2001,(3).
    [113]石硕.清朝前期治藏特点及相关问题[J].西藏研究,1996,(1).
    [114]石硕.试论康区藏族的形成及其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3,(2).
    [115]石硕.试论康区藏族的形成及其特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2).
    [116]宋秀芳.清朝在柴达木的军事防御及其对青藏社会的影响[A]藏学研究论丛<第七辑>[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117]宋秀芳.清朝政府对青海藏区的施政和治理[A].藏族研究论丛<第六辑>[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
    [118]苏发祥,普华才让.论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119]苏发祥.明代的“中马番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2,(2).
    [120]索端智.卓仓藏族的几项婚俗及其文化蕴涵[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1).
    [121]索端智.卓仓藏族婚礼歌中的几条口碑资料[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3).
    [122]汤代佳.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J].青海民族研究,1998,(4).
    [123]汤开建.关于公元十——十三世纪安多藏族部落社会经济的考察[J].西北民族研究,1990,(2).
    [124]完玛冷智,马进虎,文才.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经院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2002,(2).
    [125]王德胜.青海首任西宁办事大臣达鼐及其家族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4).
    [126]王继光.18世纪中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明史·西番诸卫转的现代诠释》[J].中国藏学,2006,(4).
    [127]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续前)[J].西北民族研究,1997,(2).
    [128]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续前)[J].西北民族研究,1999,(2).
    [129]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续前)[J].西北民族研究,2002,(4).
    [130]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续前)[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131]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J].西北民族研究,1997,(1)
    [132]王继光.青海隆务河流域藏族来源的社会考察[J].西藏研究,1998,(2).
    [133]王启龙,邓小咏.1949年以前藏传佛教研究的回顾[J].法音,2001,(8).
    [134]王文韬.塔尔寺藏传佛教节日及舞蹈音乐略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 (2)
    [135]王希隆.年羹尧《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述论[J].西藏研究,1992,(4).
    [136]王晓霞.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7-05.
    [137]王昱.论青海历史上区域文化的多元性[J].青海社会科学,1999,(6).
    [138]王昱.青海历史建置述略[J].青海社会科学,1992,(6).
    [139]王昱.清代西宁府及其所属县厅设置时间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7,(6).
    [140]王昱.清代西宁府及所属县厅设置时间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7,(6).
    [141]王昱.试析青海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J].青海社会科学,1996,(2).
    [142]王云.青海藏族阿柔部落婚姻制度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01,(3).
    [143]王振民.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货币史探讨[J].青海金融,2007,(1).
    [144]王钟翰.年羹尧西征问题——简论雍正西北民族政策[J].青海社会科学,1990,(4).
    [145]王作全,牛丽云.高原藏族文化的生态环境价值探析-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拉布寺“避杀生”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7,(3).
    [146]旺希卓玛.清代青海藏区的主要法律文本、产生年代、特点及历史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2003,(1).
    [147]魏明章.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及其职责[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4).
    [148]吴景山.安多藏区的金石碑铭[J].西北民族研究,2002,(4).
    [149]吴均.<青海历史>评价[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3,(4).
    [150]吴均.论安木多地区的政教合一制度[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4).
    [151]吴均.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J].中国藏学,1989,(4).
    [152]夏阳.清代丹噶尔贸易简论[J].青海社会科学,1987,(4).
    [153]星全成.清代的藏传佛教政策及其在蒙藏地区的施政[J].青海民族研究,2007,(1).
    [154]邢海宁,安才旦.藏族牧区部落组织结构分析[J].中国藏学,1992,(1).
    [155]邢海宁.藏族部落的称谓及命名类型[J].中国藏学,1992,(4).
    [156]邢海宁.果洛地区藏族部落组织及其演变[J].西北民族研究,1992,(1).
    [157]邢海宁.青海果洛地区藏族历史上的部落组织[J].青海社会科学,1992,(1).
    [158]邢海宁.谈果洛地名[J].青海民族研究,1992,(4).
    [159]许德存.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9,3).
    [160]杨卫.从“三果洛的传说”看果洛藏族的族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2,(3).
    [161]杨卫.清至民国初年玉树地区经济状况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0, (2).
    [162]杨正刚.苏毗初探(续)[J].中国藏学,1989,(4).
    [163]杨正刚.苏毗初探(一)[J].中国藏学,1989,(3).
    [164]杨正荣.安多唐卡初探[J].西藏民俗,1997,(1).
    [165]姚聪哲.十年来青海地方史研究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1990,(4).
    [166]尤中.清朝对青海、西藏的设治和经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
    [167]于洋.清康熙雍正时期的年羹尧[D].东北师范大学,2007-05-01.
    [168]扎洛.青海卓仓地区藏人的地域—对三份焚香祭祀文的释读与研究[J]. http://www.foyuan.net/plus/view.php?aid=87585.
    [169]扎洛.部落内聚观念与藏族的宗教行为-青海卓仓藏人的宗教信仰现状调[J]. http://sncd510.blog.qhnews.com/article/139578.shtml
    [170]扎洛.卓仓藏人的骨系等级婚制及其渊源初探[J].民族研究,2002,(4).
    [171]扎扎.嘉木样世袭与土观世袭关系史述略[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172]赵心愚,秦和平.关于康去藏族论著索引及文献辑录的历史考察[J].中国藏学,2003,(4).
    [173]赵珍.那彦成整饬青海述略[J].清史研究,1997,(3).
    [174]周立华.青海湖区的古代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特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1).
    [175]周生文,何峰.从史诗<格萨尔>看古代藏族部落的兵役制度[J].青海社会科学,1994,(1).
    [176]周生文.苏毗女国、囊谦王及囊谦王府属寺根蚌寺[J].青海社会科学1998,(3).
    [177]周伟洲.清代甘青藏区建制及藏族社会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3).
    [178]周伟洲.西宁办事大臣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1).
    [179]洲塔,吕志祥.华锐藏族部落社会形态分析[J].中国藏学,2008,(2).
    [180]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D].陕西师范大学,2006-04.
    [181]朱普选.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研究[J].西藏研究,2005,(2).
    [182]朱普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整合[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5).
    [183]朱普选.青海蒙藏部落地域变迁[J].青海民族研究,2005,(4).
    [184]朱普选.青海土司制度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3).
    [185]朱普选.青海土司制度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3);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研究[J].《西藏研究》,2005,(2).
    [1][俄]彼·库·柯孜洛夫著,王希隆译,吴吉康校.从西宁到库库淖尔[J].《西北史地》,1994,(3).
    [2][法]古伯察著,金昌文译.塔尔寺纪实[A].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六辑>[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
    [3][韩国]朴永焕.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04-13.
    [4][日]加藤直人,王桂良译.清朝的异民族统治与罗布藏丹津的叛乱[J].社会科学辑刊,1987,(6).
    [5][日]加藤直人.一七二三年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以其叛乱前夕的情况做为中心[A].转引自《内陆亚细亚、西部亚西亚的社会和文化》[C].山川出版社,1983.
    [6][日]石滨裕美子.罗卜藏丹津‘叛乱’再考[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9,(1).
    [7][日]小林秋子著,寒竹译.宗喀巴的传说与民俗[J].西藏民俗,1994,(4).
    [8][日]佐藤长.关于罗卜藏月津叛乱[J].史林,197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