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形态与玉器生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良渚文化的社会情况,尤其是其社会性质的研究是长期以来良渚文化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课题。但由于以往的著作多是用某些局部资料来探讨良渚文化是否进入了“文明”或“国家”阶段,所以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思路或多或少都有“本末倒置”之嫌。而鉴于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反映的社会政治组织体系和良渚文化玉器手工业反映的玉器经济组织体系是良渚文化社会中两种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体系,且两者关系紧密相连,所以本文的研究将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通过聚落形态和玉器生产者两个视角来审视良渚文化总体的社会情况及社会性质。
     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第一节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缘起以及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第二节分四个阶段回顾了良渚文化76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介绍了各阶段良渚文化研究的主要课题和方法,以及良渚文化聚落和玉器研究的现状。第三节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具体思路、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总体来说本文遵循从微观到宏观、从材料到理论的顺序,具体研究中则参考西方考古学的某些理论模式并结合良渚文化考古资料的现状,对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和玉器生产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第二章: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研究。本章第一节针对以往良渚文化基础研究的不足,讨论了其中与本文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即良渚文化的分期和分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第二、三节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了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及其体现的社会情况。在微观聚落形态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对良渚文化为数不多的几个较完整聚落做了分析,指出良渚文化的完整聚落存在生活区和墓葬区“此废彼兴”等特点;其次本文按照良渚文化墓地的等级,结合相关实例分别研究了良渚文化五个等级墓地的内部结构及其反映的社会组织情况。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良渚文化的微观聚落反映了一种分化严重的、“首领主导式”的、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政治组织体系;具体来说良渚文化第一、二级墓地代表的是社会中的权贵家族,第三、四、五级墓地代表的是社会中的基层家族,但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墓地,一个墓群围绕其首领墓葬而设的布局都很明显。最后本节还对良渚文化墓地的历时性变化做了相关分析,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墓地历时性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墓地级别越来越高,随葬品数量越来越丰富,其中高等级墓地的表现更为明显。在宏观聚落形态的研究中,本文主要按照良渚文化遗址的四个主要分布区,依次介绍了各地区聚落的总体分布情况、聚落的分级情况、聚落的历时变迁情况、宏观聚落形态的等级结构以及各地区宏观聚落形态的特点。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良渚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内都普遍存在着三个或四个等级的宏观聚落组织体系。其中单个聚落、聚落小群代表了良渚文化社会的基层结构,其具体情况也最为清晰;但是在环太湖地区,宏观聚落形态的特点之一就是“单个聚落”的界限并不容易辨识。高等级聚落控制下的大聚落群代表了良渚文化中最高级别的政体。而小区级的聚落群区则可能代表了一种松散的血缘和地缘集团。最后笔者还对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的总体特点,以及其反映的良渚文化的社会规模、社会稳定性等做了分析;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区内部可能较均匀的分布着35个左右的最高政体,而且在整个良渚文化时期,其社会的稳定性较高,多数聚落都沿用了较长时间。
     第三章:良渚文化的玉器生产体系和组织研究。本章第一节引证了一些前人对良渚文化玉器和玉器纹饰功能的论述。笔者认为,良渚文化的玉器除了一些小型玉饰外,其主要的大型玉器都是礼仪性的宗教法器和墓主人身份、财富以及地位的象征,而良渚文化玉器手工业维系的主要动力就是良渚文化贵族宗教生活和政治控制的需要。本章第二至五节主要分析了良渚文化玉器生产体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即良渚文化玉器的产地问题。其中第二节笔者通过考察良渚文化玉质和玉料产地研究的现状,本文认为良渚文化的玉料大体可以分为纯色料、杂色料和鸡骨白三种,而在长江下游地区,苏浙西部山区最有玉矿的成矿条件,而嘉兴地区基本上没有玉矿存在的可能。第三节笔者通过对良渚文化各地区和主要遗址玉器总数量、各种主要器型玉器的总数量以及玉器种类的统计分析,本文认为良渚文化玉器的数量以良渚遗址群和寺墩遗址最多,环太湖地区东南部则最少,玉器的种类则从环太湖西南部地区的良渚遗址群到环太湖西北部地区的寺墩遗址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减少。第四节笔者通过对良渚文化玉器加工流程和具体技术以及与制玉有关的直接遗存发现情况的分析,本文认为在良渚文化玉器的生产中,刻纹技术是其最关键、最复杂的技术;塘山、丁沙地、新地里等遗址是良渚文化中较确定的玉器加工地点。本章最主要的部分是第五节对良渚文化各地区和各遗址中五种主要玉器具体形制特点的详细分析,通过这些分析,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各地区和各遗址间的玉器有较明显的区别,甚至同一墓地中不同墓葬的同类玉器也有较大不同。综合以上分析,在第六节中,笔者认为良渚文化的玉料产地主要在苏浙西部山区;良渚文化的玉器手工业主要可以分为良渚遗址群、草鞋山-寺墩、福泉山-张陵山和余杭东部-嘉兴西部四个工业区,并以前两者的规模和影响最大。这些工业区都有自己的玉器生产地点,而且在各个工业区内,都已经出现了专业的制玉工匠——虽然某些低等级聚落也能制作一些小型玉器,但大型玉器基本上都是由高等级聚落中的专业玉匠制作的。良渚文化高等级聚落生产的玉器除了自己使用外,各政体内部自上而下以及各高等级聚落之间还有一定的玉器流通。良渚文化的玉器生产组织主要是应良渚贵族需要而生的并被其控制的,它是一种由良渚文化社会政治组织衍生出来的经济组织。
     第四章:结论。本章第一节根据第二、三章的分析,通过与二里头文化对比,探讨了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具体来说,笔者认为与二里头文化相比,良渚文化的社会进化程度明显较低,其内部应有多个政治集团,且尚无“王朝气象”,它代表的应该是一种分化较严重的酋邦社会。本章第二节分析了良渚文化的玉器手工业与良渚文化社会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良渚文化的玉器手工业主要是为良渚文化的贵族服务的。在此基础之上,一方面良渚文化各地区不同的聚落/人口密度和占有玉器资源的不同情况造就了其聚落形态和玉器手工业的不同——由于嘉兴西部等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且没有玉器资源,导致了其宏观聚落形态上聚落等级差异较小、玉器资源分配相对较均匀;而良渚遗址群等地区由于靠近玉料产地,导致了其获得的玉器较多且宏观聚落等级差异看似较大。另一方面,良渚文化各地区占有玉器资源的不均匀性最终又导致了各地贵族集团社会影响力的不同和其高端产品组合策略的不同,即由于良渚遗址群和寺墩遗址等地的贵族占有较多的玉器资源,他们有能力修建良渚古城、寺墩墓地等宏大建筑;而嘉兴、苏沪地区由于玉器资源匮乏,当地贵族就用更倾向于使用刻纹陶器、骨牙器等高端产品来弥补这一缺陷。
Research on social situation, especially the nature of the society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was always a main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But as former articles always focused on discussing if the Liangzhu Culture had stepped into the "civilzaiton" or "state" period with some limited material, I think this research way meant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more or less. As the soci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 system reflected by the settlement partterns and jade economic organization system reflected by the jade handicraft industry were two most important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s in the society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and they also had close relation, so, my research focused on these two aspects, and we scan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society in Liangzhu Culture from these two view angles.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Chapter1:Introduction. The frist part of this chapter introduced the reason why I chose this topic and the general research thought of my thesis. The seconed part of this chapter momorized the76years' history of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with4periods; and it introduced the main topics and method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Liangzhu Culture's settment and jade. The third part of this chapter introduced the reseach plan, theorial background and detailed methods of this thesi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 in my thesis obeyed the order from microcosmic to macrocosmic, from material to theory; for specific research, it consulted some theorial model from western archaeology and combined them with the current archaeologial material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for the detailed methods, we used different methods for researches on settlement pattern and the jade production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Chapter2:The research on the settlement pattern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The first part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wo foudational questions which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my research and were not researched enough yet, i.e. the periods dviding and areas dviding questions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On that basic,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researched the settlement pattern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and the social situation it reflectd from the microcosmic and the macrocomic aspect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microcosmic settlement pattern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firstly, this chapter analysed some compared complete settlements, and I think they had some characters, for example the burial area often was built on the deserted living area. Secondly, this chapter analysed the interior struction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it reflected with deatailed examples of the5different levels cemeteries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Generally speaking, I think the microcosmic settlement pattern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represented a seriously differentiated,"leader dominanted" social structure with the lineage as its basic unit; the first and second levels cemeterie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represented the noble and powerful lineages,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level cemeteries represented the basic lineage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and in every level, tombs groups in cemeteries were all designed for the leader tomb obviously. At last, this chapter also analysed the cemetery's change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I think the general trend of cemeteries'change in the Lianzhu Culture was that the level of cemeteries got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number of burial goods got more and more, and it was more obvious for the higher level cemeterie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marcocosmic settlement pattern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in4main area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this chapter analysed their general distribution, the level situation, the changes in different period of all sites, and their marcrocosmic settlement structures, and their characters. Through these analyses, I think3or4levels'macrocosmic settlement structure common existed in the Liangzhu Culure's distribution area; the single settlement and small settlement groups were basic structures, and their situation were also clear; but in the around Tai lake area, one charater of the marcrocosmic settlement pattern is that the definition of the "single settlement" was not very clear; the big settlenment group under the control of a high level settlement should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political body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and the settlement group in a small area maybe represent a kind of loose blood linked or geo-linked groups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At last, this chapter analysed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the Liangzhu Culture's macrocosmic settlement pattern, and the social scale, the stability of this society it reflected. I think there were about35highest political bodies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which were distributed evenly in this area, and the society was stable in the whole Liangzhu Culture period, most settelements were used for a long time.
     Chapter3:The research on the jade production system and organizaiton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Firstly, this chapter cited other scholars'opinion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jade and the pictures on them; I think, besides some small decorative jade, the main big jade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were ceremonial religional items and the symbols for the identity, wealth and status of the death, and the main motive of the jade handicraft industry was the need of the Liangzhu Culture's noble for religion life and political control. Secondly,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sed a core question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jade production system in Liangzhu Culture, i.e. the provenience problem of the Liangzhu Culture's j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perty and resources of Liangzhu Culture's jade in the second part, I think the jade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can be dvided into3kinds—pure color material, multi color material and jigu white material; and in the below Yangzi river area, the mountainous area in the west Jiangsu and Zhejiang have the best environment for forming jade mine and there no possibility for it in the Jiaxing area. Throug the statistics of the total sum, the numbers of the main kinds of jade and the types of jade in the different areas and sites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in the third part, I think the Liangzhu sites group and Sidun site had the most jade and the southeastern round Tai lake area had the fewest; and the types of jade decreases generally from the Liangzhu sites group in the southwestern round Tai lake area to the Sidun site in the northwestern round Tai lake area anticlockwisely. Through anlysing detailed technology and the producing procedure of the Liangzhu Culture's jade and the discovery of remain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jade production in the Liangzhu Culture's sites in the fourth part, I think the picture carving technology was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key technology in this procedure, and Tangshan, Dingshadi, Xindili and other sites were obvious jade producing sites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is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n the detailed formation and quality characters of the5important kinds of jade in different areas and site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in the fifth part, through these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their difference were obvrious, and even in different tombs of the same cemetery, their jade which belong to the same kind also had bigger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all these analysis, in the sixth part, I think the main jade meteraial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came from the mountainous area in the west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the jade handicraft industry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4industry areas:Liangzhu sites group, Caoxie—Sidun, Fuquans—Zhanglingshan, and eastern Yuhang—western Jiaxing, and the former2areas had bigger scale and influence; in these4area, they all had jade producing sites of their own, and the professional jade maker had appeared; although some lower level settlements can make some small jade by themselves, most big jade were made by the professional jade maker in the higher level settlements; besides being used in these settlements, jade communication also existed among the policital body form the high level settlements to the low level settlements and between some high level settelements; the jad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was created mainly for the need of the Liangzhu Culutre's nobel, and was controlled by them, it is a kind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born from the Liangzhu Culture's soci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
     Chapter4: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n chapter2and3, and comparing with the Erlitou Culture, the first part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he nature of the Liangzhu Culture's society; I think the evolution step of the Liangzhu Culture's society was lower than the Erlitou Culture obviously, and there were many political bodies inside the Liangzhu Culture and there was no "dynasty atmosphere" in it; it should be a chiefdom society differentiating seriously.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angzhu Culture's jade handicrafts industry and its society; I think, the jade handicraft industry serviced for the noble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On this basic, in one side, the different settlement/population density and situation controlling jade resources made the difference of the settlement pattern and jade handicraft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for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no jade resources in Jiaxing area, it had some characters such as small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ettlement levels in its macrocosmic settlement pattern and compared equal jade distribution; as closed to the jade resources, the Liangzhu sites group and other areas had more jade and big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ettlement levels. In the othe side,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jade in different areas leaded to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power of the local noble and different combining strategy for using luxuries:as owning more jade, the noble in the Liangzhu sites group, Sidun site and other areas had the ability to set up huge buildings such as the Liangzhu city and Sidun cemetery, as lacking for jade, the noble in the Jiaxing and Suhu areas more trended to using carving picture pottery, bone or ivory items and other luxuries tofill this gap.
引文
1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第194-195页;蒋延峰:《吴越史地研究会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2009届硕士论文,第1-51页。
    2蒋卫东:《良渚文化玉器发现和研究的心路历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84-309页。
    3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吴越史地研究会:《杭州古荡新石器遗址之试探报告》,吴越史地研究会,1936年,第1-30页。
    1张炳火、蒋卫东:《也谈良渚文化的发现人》,《良渚文化探秘》,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2何天行:《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吴越史地研究会从书之一)》,1937年,第1-16页。
    3慎微之:《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吴越文化论从》,江苏研究社,1937年,第217-232页。
    4梁思永:《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45152页。
    5施听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浙江省教育厅,1938年,第43-44页。
    6施听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浙江省教育厅,1938年,第44-45页。
    7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吴越史地研究会:《杭州古荡新石器遗址之试探报告》,吴越史地研究会,1936年,第1-30页。
    1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浙江省教育厅,1938年,第11-19页。
    2梁思永:《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45-152页。
    3施听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浙江省教育厅,1938年,第34-35页。
    1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浙江省教育厅,1938年,第3940页。
    2南京博物院:《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3期,第151-158页。
    3董哭观:《浙江嘉兴双桥古文化遗址调查记》,《考古通讯》,1955年第5期,第19-22页;党华:《浙江嘉兴双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第5期,第2225页;赵人俊:《浙江嘉兴双桥附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第48-49页;党华:《二年来浙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遗物》,《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第68-84页。
    4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青浦两县古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9期,第493-495页。
    5浙江文管会:《钱塘江流域五个县的几处古遗址初步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8期,第25-27页。
    6蒋缵初:《杭州老和山遗址1953年第一次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第5-15页;党华:《二年来浙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遗物》,《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第68-84页。
    7汪济英:《良渚长坟黑陶遗址清理工作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3期,第84页。
    8朱江等:《江苏无锡山蠡墩发现古遗址及汉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期,第129130页;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无锡仙蠡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第48-59页。
    9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无锡锡山公园古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第26页。
    10梅福根:《浙江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考古》,1959年第9期,第479页。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三——良渚遗址群》,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
    1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93-106页。
    13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73-91页。
    14江苏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1963年第6期,第308-318页。
    15江苏文物工作队:《江苏昆山荣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0年第6期,第4页。
    1江苏省文物上作队:《江苏无锡许巷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8期,第457页。
    2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松江县广富林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探》,《考古》,1962年第9期,第465-469页。
    3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江苏上海县马桥俞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0年3期,30-31页;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109.131页。
    4胡继高:《汀苏省吴江县发现古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第2期,第51页。
    5谢春祝等:《江苏吴江县松陵镇附近发现古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第128页。
    6葛家瑾:《江苏昆山陈墓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通讯》,1957年1期,第54页;金诚:《江苏昆山陈墓镇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59年第9期,第478页。
    7赵人俊:《吴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3期,第81页。
    8青浦县文物调查工作组:《青浦县淀山湖新石器时代文物的初步调查》,《文物》,1959年第4期,第9-10页:康捷:《上海淀山湖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考古》,1959年第6期,第314-315页。
    9赵人俊:《吴兴练市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第26页。
    10柴旺顺:《太湖湖底发现大量石器等遗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1期,第78页,
    11如党华:《二年来浙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遗物》,《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第68-84页:赵人俊:《浙江新登、余姚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考古通讯》,1957年第1期,第53页。
    12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13黄宣佩、徐英垛:《上海市青浦县发现千步村遗址》,《考古》,1963年第3期,第172页。
    14黄宣佩、孙维昌:《上海松江县汤庙村古遗址调查》,《考古》,1963年第1期,第49-50页。
    15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青浦两县古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9期,第493-495页。
    16如王志敏:《近年来江苏省出土文物》,《文物》,1959年第4期,第19-20页;蒋赞初:《关于江苏的原始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35-46页。
    17夏鼐:《长江流域考古问题》,《考古》,1960年第2期,第1-2页。
    18如尹达:《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工作》,《考古通讯》,1955年第2期,第3页,文中认为印纹陶文化为晚于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此类文章还有尹焕章:《南京博物院十年来的考古工作》,《文物》,1959年第4期,第13-18页:王志敏:《三年来江苏省境内发现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第119-120页。
    1如蒋赞初:《关于江苏的原始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3546页。
    2如夏鼐:《长江流域考古问题》,《考古》,1960年第2期,第12页。蒋赞初:《关于江苏的原始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35-46页。
    3如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第31-33页。
    4南京博物院:《苏州草鞋山良渚文化墓葬》,《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17页;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从刊3》,第1-24页,1980年。
    5南京博物院等:《江苏吴县澄湖古井群的发掘》,《文物资料从刊.9》,第1-22页。
    6姚勤德:《江苏吴县南部地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第1990年第10期,第865-878页。
    7王德庆、缪自强:《江苏沙洲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10期,第873-881页
    8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常熟良渚文化遗址》,《文物》,1984年第2期,第1216页。
    9嘉兴市博物馆:《嘉兴市古遗址调查》,,《浙江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第198-202页。
    1由于1972年后发掘和调查的遗址众多,对它们本节不一添加注释,其详细情况可见第二章第三节的注释。
    2如浙江省博物馆:《三十年来浙江文物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17-228页;黄宣佩:《关于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年)》,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24130页;吴汝祚:《良渚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271-273页;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而作》,《考古》,1988年第3期,第236-245页;黄宣佩:《良渚文化特征分析》,《上海博物馆集刊》第5辑,第50-58页,1990年。
    3如栾丰实:《良渚文化的分期与年代》,《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第79-87页;黄宣佩:《论良渚文化的分期》,《上海博物馆集刊.6》,第370-3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宋健:《论良渚文化的兴衰过程》,《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6-103页。
    4如牟永抗、魏正瑾:《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太湖流域原始文化的分期问题》,《文物》,1978年第4期,第67-73页:吴汝祚:《论良渚文化与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关系》,《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6572页:宋建:《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的演化过程初探》,《上海博物馆集刊.5》,1990年,第59-66页:牟永抗:《试论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89年)》,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46-56页;吴诗池:《试论良渚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关系》,《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73-77页。
    5如魏正瑾、李文明:《关于良渚文化的两个问题》,《考古》,1986年第11期,第1005-1008页;吴绵吉:《试论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11-18页;李绍连:《从反山墓地和瑶山祭坛论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第74-78页:黄宣佩:《福泉山遗址发现的文明迹象》,《考古》,1993年第2期,第144-149页;刘军:《从良渚文化考古看当时的社会性质》,《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第159-165页;张忠培:《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处社会阶段一一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文明的一个例证》,《文物》,1995年第5期,第4758页;安志敏:《良渚文化及其文明诸因素的剖析》,《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14-15页;山村慎一:《城市化和国家形成—良渚文化的政治考古学》,《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5-29页;严文明:《良渚遗址的历史地位》,《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15-16页;李学勤:《良渚文化与文明界说》,《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16-17页;汪遵国:《良渚文化:东方文明之光》,《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20-21页;陈剩勇:《良渚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30-31页:毛昭晰:《良渚文化与文明起源之管见》,《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17-20页。
    1如汪遵国:《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文物》,1984年第2期,第23-25页;葛治功:《从上海福泉山遗址的考古发现谈我国古代有关祀天活动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第72-73页;方酉生:《有关良渚文化的几个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6期,第18-23页;王明达,《反山良渚文化基地初论》,《文物》,1989年第12期,第48-52页;王立新:《瑶山祭坛及良渚文化神徽含义的初步解释》,《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第42-47页;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52-260页:许顺湛:《论良渚文化原始宗教的规范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第245-248页;吴汝祚:《试析浙江余杭反山、瑶山两良渚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第80-86页。其他有关玉器和玉器刻纹的研究文献将在第四章详细介绍。
    2如陈杰、吴建民:《太湖地区良渚文化时期的古环境》,《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306-318页。
    3如黎家芳:《对良渚文化社会经济的再认识》,《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论文集》,1986年;沈德祥《良渚文化时期的主要耕作农具和部分石器的探讨》,《良渚文化(余杭文史资料第三辑)》,浙江省余杭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年,第78-87页。
    4如杨琮:《论良渚艺术》,《美术史论》,1990年第3期,第9-24页;王政:《艺术拆半与巫术象征》,《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62-468页。
    5如佟柱臣:《良渚文化石器的考察》,《中国考古学论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83-90页;量博满:《有孔玉、石钺的孔之象征》,《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227-232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林华东:《论江浙地区的石缛刀》,《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42-249页;孙维昌:《良渚文化陶器纹饰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9-411页。
    6如纪仲庆:《良渚文化的影响与古史传说》,《东南文化》,1991年5期,第108-112页;王文清:《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是吴越先人文化》,《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229-237页。
    7如林已奈夫:《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中的图像记号》,《东南文化》,1991年第3、4期,第154-163页;李学勤:《余杭安溪玉璧与有关符号的分析》,《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余杭市政协文史资料第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0246页:饶宗颐:《哈佛大学所藏良渚黑陶上的符号试释》,《浙江学刊》,1990年6期,第11-20页。
    8如吴汝祚、牟永抗:《玉器时代说》,《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66-175页。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2006-2007年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7期,第3-10页。
    2王明达等:《塘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制玉作坊》,《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第1版。
    3《浙江良渚发现史前古城中国最早朝代或将改写》,《人民日报》,2007年12月03日。
    4如戴尔俭:《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第47-53页;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294页。
    5如郑建明,《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00-613页。
    1如王宁远:《试论良渚神徽起源及其意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年,第238-245页:秦岭:《良渚玉器纹饰的比较研究—从刻纹玉器看良渚社会的关系网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352页。
    2详见第三章相关论述。
    3如黄宣佩:《良渚文化分布范围》,《文物》,1998年第2期,第21-30页。
    4如丁金龙、何凤英:《良渚文化土筑高台遗址探析》,《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第54-56页;杜金鹏:《良渚神祗与祭坛》,《考古》1997年第2期,第52-62页。王宁远:《试论良渚神徽起源及其意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年,第238-245页。
    5如游修龄:《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4-150页。
    6如刘志岩、孙林、高蒙河:《长江河口海岸考古地理三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8-216页。
    7如芮国耀:《良渚文化陶器内涵及其礼器化现象讨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3427页。
    8如张之恒:《良渚文化聚落群研究》,《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238-244页;魏正瑾、吴玉贤:《良渚文化与聚落考古》,《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772页。
    9如丁金龙、何凤英:《良渚文化土筑高台遗址探析》,《东南文化》,1997年3期,第54-56页:高蒙河:《良渚文化住居的结构形态》,《南方文物》,1997年第4期,第34-38页。
    10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上智大学:《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4期,第61-74页:刘斌:《余杭卢村遗址的发掘及其聚落考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年,第113-119页:王宁远:《海盐仙坛庙遗址中期聚落试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61577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06-615页。
    11王明达:《良渚遗址群再认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93-40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三良渚遗址群》,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314-326页。
    1如刘斌:《良渚文化聚落研究的线索与问题》,《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3-78页。
    2如江苏省赵陵山考古队:《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第一、第二次发掘简报》,《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8-37页:林留根:《良渚文化的内部分层与社会结构》,《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258-270页:陆建芳:《良渚文化墓葬研究》,《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76-217页;孙维昌,《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试析》,《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218-228页;王明达,《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初论》,《文物》,1989年12期,第48-52页。
    3如王明达:《“良渚”遗址群概述》,《良渚文化(余杭文史资料第三辑)》,浙江省余杭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年,第118-121页:费国平:《浙江余杭大观山果园及反思周围良渚文化遗址调查》,《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第50-58页。
    1以上引文均引自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7475页。
    2如栾丰实:《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考古》,2002年第5期,第65-73页;方辉:《对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的认识与思考》,《考古》,2002年第5期,第56-64页。
    3政体即“一个政治上独立或自治的社会单位”,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
    1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78-182页。
    1如Costin,Cathy, L.,2001. Craft Production Systems. In Archaeology at the Millennium:A sourcebook, edited by Gary M. Feiman and T. Douglas Price.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277; Rice, Prudence M.,1987, Pottery Analysis:A Sourcebook.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84.
    2 Costin, Cathy L.,1991, Craft specialization:Issues in Defining, Documenting and Explai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3), edited by Michael B. Schifter.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ana Press:38.
    1陈国庆:《良渚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78-83页。
    2李新伟:《良渚文化的分期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2集》,第223-24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朔知:《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第421-450页。
    4杨晶:《论良渚的分期》,《东南文化》,1999年第6期,第121-129页。
    5栾丰实:《良渚文化的分期和分区》,《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271-279页。
    6宋建:《论良渚文化的兴衰过程》,《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6-103页。
    7黄宣佩:《论良渚文化的分期》,《上海博物馆集刊.第6集》,1992年,第379388页。
    8芮国耀:《良渚文化时空论》,《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余杭市政协文史资料第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0142页。
    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42-132页。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北部地区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85-103页。
    1栾丰实:《再论良渚文化的年代》,《故宫学术季刊》,第20卷第4期,2003年6月,第20页。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四——庙前》,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72页。
    1苏州博物馆等:《江苏吴江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7期,第127页:苏州博物馆等:《江苏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99年第3期,第17-26页。
    1南京博物院、昆山县文化馆:《江苏昆山市绰墩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文物》,1984年第2期,第6-11页;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江苏昆山市绰墩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1期,第40-56页;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第23-40页: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昆山市正仪镇政府:《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次至第五次发掘简报》,《绰墩山——绰墩遗址论文集.东南文化2003年增刊1》,第1-41页。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24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海盐仙坛庙遗址的发掘》,《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218-228页;王宁远:《海盐仙坛庙遗址中期聚落试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61-577页。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文物出版社,第2006年,第611页。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瑶山》,第1-208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二——反山》,第1-374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1南京博物院、江阴博物馆:《高城墩》,第1-223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浙江海盐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考古》,2001年第10期,第26-45页。
    2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220页。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博物馆:《海宁郜家岭良渚文化墓地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2年第3期。
    1江苏省赵陵山考古队:《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第一、第二次发掘简报》,《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646页。
    2为方便表述,庙前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的墓葬本文均以在“M”前加“Ⅰ”表示,如IM5即代表第一、二次发掘的M5,依次类推,第三、四期发掘的墓葬加“Ⅲ第五、六次发掘的墓葬加“V”。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四——庙前》,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72页。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北部地区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85-103页。
    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109-131页;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遗址1993-1995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年2期,第197-224页;周丽娟:《闵行区马桥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6》,第187页;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年—1997年发掘报告》,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19-300页。
    2江苏省赵陵山考古队:《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第一、第二次发掘简报》,《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8-41页。
    3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报告之三——邱承墩》,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8页。
    1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1982年,第25-38页。
    11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吴越史地研究会:《杭州古荡新石器遗址之试探报告》,1936年,第1-30页;蒋缵初:《杭州老和山遗址1953年第一次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第5-15页。
    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93106页。
    3浙江省余杭县文管会:《浙江余杭横山良渚文化墓葬清理简报》,《东方文明之光一—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6977页。
    4赵晔:《余杭南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第216217页。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文管会:《浙江余杭星桥后头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第31-49页。
    6丁品:《余杭区星桥三亩里良渚文化村落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第187-188页。
    7楼航、葛建良、方中华:《浙江余杭玉架山发现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中国文物报》,2010年2月26日,第4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
    8刘慧: 《茅山良渚遗址惊现大规模稻田遗迹》,《浙江日报》,2010年3月10日,第1版。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灯笼山遗址发掘喜获成果》,《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16日,第2版。
    10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第29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余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余杭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一览表》,《良渚文化——余杭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第189-194页。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1-59页。
    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三——良渚遗址群》,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44。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瑶山》,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208页。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二——反山》,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74页。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7期,第4-17页。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吴家埠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93年,科学出版社,第55-84页。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四——庙前》,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72页。
    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钵衣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10期,第67-75页。
    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上口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10期,第57-66页。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昆山》,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502页。
    9赵人俊:《吴兴练市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考古通讯》,1956年5期,第26页。
    10汪济英:《浙江省开展文物普查》,《考古通讯》,1958年第12期,第45-46页。
    11梅福根:《浙江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考古》,1959年第9期,第479页;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吴兴县邱城遗址1957年发掘报告初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刊.第七辑》,2005年,第1-65页。
    12湖州市博物馆:《湖州花城发现的良渚文化木构窖藏》,《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3-207页。
    13蒋卫东:《湖州市塔地马家浜文化至马桥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年》,第181-184页。
    14田正标:《湖州上山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第172-173页。
    15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1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昆山》,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6-10页。
    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321-332页。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北部地区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85-103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3王海明:《德清二都瓦窑新石器时代、商周及唐宋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年》,第162-163页。
    4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第42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332-353页。
    5楼航:《长兴县江家山马家浜文化至马桥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6年》,第202-203页;楼航:《长兴江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年》,第215-216页。
    7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353-362页。
    1浙江省嘉兴博物馆、展览馆:《浙江嘉兴雀幕桥发现一批黑陶》,《考古》,1974年第4期,第249-250页;嘉兴市博物馆:《嘉兴市古遗址调查》,《浙江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第198-202页;嘉兴市文化局:《浙江嘉兴雀幕桥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9期,第769-772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北部地区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93年,科学出版社,第85-103页;嘉兴市博物馆:《嘉兴雀幕桥遗址第五次发掘》,《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34-37页。
    2嘉兴市博物馆:《嘉兴市古遗址调查》,《浙江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第198-202页。
    3董哭观:《浙江嘉兴双桥古文化遗址调查记》,《考古通讯》,1955年第5期,第19-22页:党华:《浙江嘉兴双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第5期,第22-25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双桥遗址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8-54页:嘉兴市文化局编:《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7、16、21页。4陆耀华:《浙江嘉兴大坟遗址的清理》,《文物》,1991年第7期,第1-9页;嘉兴市文化局编:《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5王宁远:《嘉兴市高坟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第205-206页。
    6刘斌:《嘉兴市石圹头新石器时代及西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第169-170页。
    7刘斌、蒋卫东:《嘉兴市高墩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年》,第16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市博物馆:《嘉兴凤桥高墩遗址的发掘》,《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77-182页。
    8嘉兴市文化局编:《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43、46页。
    9廖本春、孟正兴:《嘉兴倭坟墩遗址发掘获成果》,《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10嘉兴市文化局编:《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第42、45页,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
    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09年,下册,第276313页。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北部地区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85-103页。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湖市博物馆:《浙江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及墓地》,《考古》,2005年第7期,第10-14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湖市博物馆:《平湖庄桥坟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233-244页;程杰、杨根文、徐新民:《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年》,第217-218页。
    1芮国耀、杨根文:《平湖图泽良渚文化墓地》,《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255-260页;陆敏仙、田敏:《平湖图泽遗址考古发掘有重要收获》,《浙江文物》,2006年第2期,第35页。
    5程杰:《平湖发现良渚文化遗址》,《浙江日报》,1993年3月26日,第1版;嘉兴市文化局编:《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6平湖市博物馆:《平湖戴墓墩遗址良渚墓葬发掘简报》,《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93-201页。
    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302-307页。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浙江海盐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考古》2001年第10期,第26-45页。
    9沈咏嘉、李林:《海盐县石泉高地遗址的初步调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年,第120-125页。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海盐王坟遗址发掘简报》,《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01-107页。
    11刘斌:《海盐周家浜良渚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年》,第161-162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博物馆:《海盐周家浜遗址发掘概况》,《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83-191页。
    12孙国平:《海盐窑墩遗址》,《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62-164页。
    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博物馆:《海盐周家浜遗址发掘概况》,《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83页。
    1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313-321页。
    1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北部地区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93年,科学出版社,第85103页。
    1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博物馆:《海宁泽达庙遗址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4-112页。
    1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博物馆:《海宁郜家岭良渚文化墓地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2年第3期,第30-43页。
    18海宁市博物馆:《浙江海宁金石墩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3年第5期,第11-20页。
    19杨楠:《浙江海宁三官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年》,第154页。
    20刘斌:《海宁荷叶地良渚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158页;刘斌:《海宁荷叶地遗址》,《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6769页。
    21潘六坤:《海宁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文物报》1988年4月22日,第1版。
    22王明达、潘六坤、赵晔:《海宁清理良渚文化祭坛和墓葬》,《中国文物报》,1993年9月19日,第1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博物馆:《海宁大坟墩遗址发掘简报》,《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 社,2005年,第90-10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博物馆:《浙江省海宁市大坟墩遗址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第七辑》,杭州出版社,2005年,第117-141页。
    1刘斌、赵晔:《海宁发现良渚文化重要墓地》,《中国文物报》,1995年8月6日,第1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博物馆:《海宁佘墩庙遗址》,《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08-110页。
    2王宁远、李林:《海盐县仙坛庙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第184-185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海盐仙坛庙遗址的发掘》,《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218-228页。
    3楼航:《海宁市杨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第181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杨家角遗址发掘情况简介》,《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229-232页。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博物馆:《海宁东东八角漾发掘报告》,《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245-251页。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海宁市博物馆:《2009年海宁小兜里遗址良渚墓葬的发掘收获》,《南方文物》,2010年第2期,第38-48页。
    6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文物出版社,第2006年,第5页。
    8嘉兴市文化局编:《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286-296页。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第1-646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1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上智大学:《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4期,第61-74页。
    12王宁远、周伟民、朱宏中:《桐乡市姚家出良渚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第185-187页:王宁远、周伟民、朱宏中:《桐乡姚家山发现良渚文化高等贵族墓葬》,《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252-254页。
    13田正标:《桐乡市董家桥良渚文化及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第182-183页。
    14李晓鹏、陈培华、肖国强:《白墙里遗址:桐乡“土筑金字塔”初揭面纱》,《浙江日报》,2006年8月21日,第6版。
    15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35页。
    1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章家浜、徐家浜良渚文化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3250页。
    1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叭喇浜遗址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18桐乡市博物馆:《桐乡金家浜遗址发掘简报》,《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183-191页。
    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文物出版社,第2006年,第5页。
    20《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简介》,《文物考古资料.第4辑》,1986年;嘉兴市文化局编:《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53、60、61页。
    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296-302页。
    2王明达:《浙江省嘉善县大往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年》,第125页;王明达:《嘉善大往遗址》,《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第38-40页。
    3陆耀华、朱瑞明,《浙江嘉善新港发现良渚文化木筒水井》,《文物》,1984年第2期,第94-95页。
    4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9页。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第307-311页。
    6龙南遗址考古队:《江苏吴江梅埝龙南遗址1987年发掘记要》,《东南文化》,1988年5期,第49-53页;苏州博物馆等:《江苏吴江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7期,第1-27页;苏州博物馆等:《江苏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99年第3期,第17-26页。
    7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江苏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6期,第308-318页。
    8吴江县文化馆:《江苏吴江县首次出土玉琮》,《考古》1,987年第2期,第180页。
    9丁金龙、杨舜融:《吴江广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第128-129页。
    10王志敏:《近年来江苏省出土文物》,《文物》,1959年第4期,第19-20页: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11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7、58页。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下册,第469-470页。
    13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的古文化遗址和西汉墓》,《考古》,1965年第4期,第207-209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青浦两县古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9期,第493-495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金山坟遗址试掘》,《考古》,1989年第7期,第577-589页。
    14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109-131页;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遗址1993-1995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年2期,第197-224页:周丽娟:《闵行区马桥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6》,第187页;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年—1997年发掘报告》,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19-300页。
    15孙维昌:《上海金山县查山和亭林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7年第3期,第3-23页;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金山区亭林遗址1988、1990年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10期,第49-63页。
    16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奉贤县江海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1期,第20-29页。
    17黄宣佩、张明华:《上海地区古遗址综述》,《上海博物馆集刊---建馆三十周年特辑》,第211231页。
    18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1东八角漾的大多数墓葬都残破较甚,其各期的聚落等级主要根据较完整的墓葬推测。
    1南京博物院:重构与解读--江苏考古六十年成就展。
    1赵人俊:《吴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3期,第81页;南京博物院:《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3期,第151-158页;南京博物院:《苏州草鞋山良渚文化墓葬》,《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17页;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1980年,第1-24页。
    2赵人俊:《吴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3期,第81页;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25-38页,1982年:南京博物院等:《江苏吴县张陵山东山遗址》,《文物》,1986年第10期,第26-35页。
    3南京博物院:《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3期,第151-158页;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南京博物院:《江苏越城遗址的试掘》,《考古》,1982年第5期,第463-473页。
    4南京博物院等:《江苏吴县澄湖古井群的发掘》,《文物资料丛刊9》,第1-22页。
    5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越溪张墓村遗址调查》,《考古》,1989年第2期,第118-122页。
    6李鉴昭:《苏州市郊金鸡墩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第76页;南京博物院:《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3期,第151-158页。
    7叶玉琪:《吴县光福发现新石器晚期的石犁》,《文博通讯》1980年第6期,第39页;《江苏吴县光福镇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犁》,《文物》1981年第10期,第92-93页;《江苏吴县出土的石犁》,《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第49-52页。
    8叶玉琪:《吴县宝山发现古文化遗址》,《文博通讯》,1983年第3期,第43页。
    9张志新:《吴县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文博通讯》,1982年第6期,第53页;唐云俊:《江苏文物古迹通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唐云俊:《江苏文物古迹通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1朱伟峰:《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新石器时代至宋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第187-188页;朱伟峰:《苏州研究生城新石器时代至明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第168-169页。
    12赵人俊:《吴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3期,第81页;南京博物院:《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3期,第151-158页;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13南京博物院:《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3期,第151-158页;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14姚勤德:《江苏吴县南部地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90年第10期,第865-878页。
    15李婷:《西部发现良渚文化祭坛及贵族墓地,填补考古空白》,《姑苏晚报》,2011年1月12日,第1版。
    16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17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3-57页。
    18江苏省赵陵山考古队:《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第一、第二次发掘简报,《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8-47页。
    19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南京博物院、昆山县文化馆:《江苏昆山县绰墩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文物》1984年第2期,第6-11页;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江苏昆山市绰墩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1期,第40-56页; 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第23-40页;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昆山市正仪镇政府:《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一次全第五次发掘简报》, 《绰墩山——绰墩遗址论文集.东南文化2003年增刊1》, 第1-41页。
    1苏州博物馆、昆山县文管会:《江苏省昆山少卿山遗址》,《文物》,1988年第1期,第52-57页;苏州博物馆等:《江苏昆山市少卿山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4期,第32-49页。
    2金诚:《江苏昆山陈墓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通讯》,1957年1期,第54页;王志敏:《近年来江苏省出土文物》,《文物》,1959年第4期,第19-20页;金诚:《江苏昆山陈墓镇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59年9期第478页;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3《江苏昆山荣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0年6期,第4页;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4陈兆弘:《昆山周庄公社太史淀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文博通讯》,1977年第1期;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5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6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下册,第458-459页。
    8胡即高:《江苏省吴江县发现古遗迹》,《考古通讯》,1955年2期,第51页;王志敏:《近年来江苏省出土文物》,《文物》,1959年第4期,19-20页。
    9谢春祝等:《江苏吴江县松陵镇附近发现古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1期,第128页。
    1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下册,第469470页。
    11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7、58页。
    12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的古文化遗址和西汉墓》,《考古》,1965年4期,第207-209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青浦两县古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9期,第493495页;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220页。
    13青浦县文物调查工作组:《青浦县淀山湖新石器时代文物的初步调查》,《文物》,1959年4期,第9-10页;康捷:《上海淀山湖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考古》1959年第6期,第314-315页。
    14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青浦两县古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9期,第493-495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松江县广富林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探》,《考古》,1962年第9期, 第465-469页;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0期,第31-48页;周丽娟:《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葬和水井的发掘》,《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第27-30页;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2001-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8期,第321页。
    15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青浦两县古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9期,第493495页。
    16黄宣佩、孙维昌:《上海松江县汤庙村古遗址调查》,《考古》,1963年第1期,第4950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松江县汤庙村遗址》,《考古》,1985年第7期,第584594页。
    17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上海松江县姚家圈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9期,第3-12页。
    18孙维昌:《上海青浦寺前村和果园村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第25-37页;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青浦区寺前史前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10期,第13-30页。
    19孙维昌:《上海青浦寺前村和果园村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第25-37页。
    20黄宣佩、徐英垛:《上海市青浦县发现千步村遗址》,《考古》,1963年第3期1。第72页。
    21黄宣佩、张明华:《上海地区古遗址综述》,《上海博物馆集刊---建馆三十周年特辑》,第211231页。
    22柴旺顺:《太湖湖底发现大量石器等遗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1期,第78页。
    1周丽娟:《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地点考古发掘》,《200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5页;周丽娟:《福泉山遗址考古新发现》,《上海文博论从》,2011年第2期。
    1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一册,第25、26、41、42页,第二册,第34、35、62、63页。
    2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3-65页。
    1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罗墩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7期,第16-30页。
    2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常熟良渚文化遗址》,《文物》,1984年第2期,第12-16页。
    3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常熟良渚文化遗址》,《文物》,1984年第2期,12-16页。李前桥:《常熟良渚文化概述》,《常熟文博》,2008年第1期。
    4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1页。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下册,第434-435页。
    6王德庆、缪自强:《江苏沙洲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10期,第873-881页;苏州博物馆,张家港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张家港徐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5年第3期,第313-364页。
    7王德庆、缪自强:《江苏沙洲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10期,第873-881页。
    8苏州博物馆、张家港市文官会:《江苏张家港许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90年第5期,第390-397页;王德庆:《张家港许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309312页。
    9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2页。
    1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下册,第428-429页。
    11南京博物院:《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试掘》,《考古》,1981年第3期,第193-200页;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第109-129页;江苏省寺墩考古队:《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第四、五次发掘》,《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2-56页;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物,陈丽华,《文物》,1984年第2期,第17-22.页;车广锦:《玉琮与寺墩遗址》,《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371-373页。
    12王岳群:《江苏武进姬山遗址调查》,《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30-36页。
    13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7、68页。
    14徐伯元:《武进县五七农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年》,第151-152页。
    1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下册,第256-257页。
    16王志敏:《三年来江苏省境内发现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第119-120页;王志敏:《江苏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通讯》,1955年第1期,第32-33页;朱江等,《江苏无锡仙蠡墩发现古遗址及汉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期,第129-130页: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无锡仙蠡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第48-59页。
    17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无锡锡山公园古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第26页。
    18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无锡许巷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8期,第457页。
    19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无锡鸿邱承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1期,第4-21页;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报告之三——邱承墩》,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8页。
    20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第63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21江阴县文化馆:《江苏江阴县璜塘岗发现四口良渚文化水井》,《文物资料从刊5》,1981年, 第195199页。
    22江苏省高城墩联合考古队:《江阴高城墩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5期。南京博物院、江阴博物馆:《高城墩》,第1-223,文物出版社,2009年。
    1林嘉华:《江阴的史前文化》,《无锡文博》1990年第2期。
    2江苏江阴南楼遗址联合考古队:《江苏江阴南楼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第4-19页。
    3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3-65页。
    1蔡凤书、于海广、栾丰实、方辉、孙成甫、Anne P. Underhill、Gary Feinman、Linda Nicholas、Gwen Bennett:《山东日照市两城地区的考古调查》,《考古》,1997年第4期,第1-15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洛阳盆地2001-2003年考古调查简报》,《考古》,2005年第5期,第18-37页。
    1这类文章数量极多,除了下文注释中所列者外,其他代表性著述还有王巍:《良渚文化玉琮刍议》,《考古》,1986年11期,第1009-1016页;林华东,《论良渚文化玉琮》,《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35-146页;陈昌远、王琳:《说“琮”》,《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第48-57页;臧振,《玉琮功能刍议》,《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4期,第46-57页;霍巍:《关于琮、壁的两点刍议》,《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1期,第60-66页;张明华:《良渚文化玉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2期,71-81页;邓淑萍,《由良渚刻符玉璧论璧之原始意义》,《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2-214页;刘斌:《良渚文化的冠状饰与耘田器》,《文物》,1997年第7期,第20-27页;江松:《良渚文化的冠形器》,《考古》,1994年第4期,第343-345页;蒋卫东:《试论良渚文化的锥形玉器》,《文物》,1997年第7期,第28-33页;蒋乐平,《浙江史前鸟像图符的寓义及流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年,第219-226页;方向明:《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研究》,《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7-201页,等等。
    2大多数论述玉器功能的文章都有此类观点,如许顺湛:《论良渚文化原始宗教的规范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第245-248页;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 1986年,第252-260;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1980年,第1-24页:杨菊花:《浅谈良渚文化的崇鸟习俗》,《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第48-51页。
    1有此类观点的文章也很多,如杜金鹏:《良渚神祗与祭坛》,《考古》1997年第2期,第52-62页;刘斌;《良渚文化的龙首纹玉器》,《良渚文化—中国文明的曙光(日中文化研究第11号)》,勉诚社,1996年,第126-135页;车广锦:《良渚文化玉琮纹饰初探》,《东南文化》,1987年第3期,第18-24页:邓淑萍:《由“绝地通天”到“沟通天地”》,(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988年第10期,第13-31页:牟永抗:《良渚玉器上神崇拜的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84-197页:袁靖:《试论良渚玉器纹饰的含义》,《文博》,1991年第1期,第57-65页,等。
    2拙作,《良渚文化“宗教”的“认知考古”研究》,待刊。
    3有此类观点者也很多,如张明华:《良渚玉戚研究》,《考古》1989年第7期,第624-625页。
    4有如此观点者如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而作》,《考古》,1988年第3期,第236-245页:林华东:《瑶山良渚文化祭坛小议》,《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77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第1-31页,等。
    5有此观点的文章也很多,如吴汝祚:《试析浙江余杭反山、瑶山两良渚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第80-86页:张忠培:《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处社会阶段——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文明的一个例证》,《文物》,1995年第5期,第47-58页:杜金鹏:《良渚神祗与祭坛》,《考古》1997年,第2期,第52-62页。
    1闻广、荆志淳:《中国古玉的地质学研究》,《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27-431页。
    2陈克樵、陈振宇:《和田玉的物质组分和物理研究性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第21卷增刊,2002年,第34-40页;杨主恩、王十元:《和田玉的电镜显微形貌和能谱特征》,《岩石矿物学杂志》,第21卷增刊,2002年,第58-61页。
    3闻广:《中国古玉的考古地质学再研究》,《第三节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97-114页。
    4钱宪和:《古玉之矿物学研究》,《东亚玉器》中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第222-235页。
    1闻广:《中国古玉的考古地质学再研究》,《第三节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97-114页;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科技考古论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9-44页:闻广:《中国大陆史前古玉若干特征》,《东亚玉器》中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第173-176页。
    2钱宽和:《古玉之矿物学研究》,《东亚玉器》中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第222-235页。
    3 Handy, Julia L.and Gaines Alan M. Alteration of Chinese Tomb jades:A Mineralogical Study, U.S.A. Geological Society, Miami Meeting.1974; Handy, Julia L. and Gaines, Alan M. Alteration of Chinese Tomb Jade:A Mineralogical study, in Nature, Vol.253, pp.433-434,1975.
    4王荣:《古玉器受沁机理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论文,2007年,第1-88页。
    5高洁:《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受沁风化原理特征及机理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专业硕士论文,2008年,第1-71页。
    1 Hansford, S. Chinese Carved Jades. London.1968,pp.38-39.
    2闻广:《古玉从谈(六)—古玉的受沁》,《故宫文物月刊》,1994年第11卷第3期,第92页;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科技考古论从》,第1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3页。
    3汪遵国:《良堵文化玉器综论》,《东亚玉器》上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第252页。
    4 Tan, L.P. Wang Lee etc,1978, a mineralogical study of the Fengtie nephrite deposits of Hualian, Taiwan,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Special Publication. No.1:81.
    1郑建:《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学集刊.3》,1983年,第218-224页:郑建:《寺墩遗址出土良渚文化玉器鉴定报告》,《东方文明之光一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32-441页;郑建:《吴县张陵山东由出土玉器鉴定报告》,《文物》1986年10期,第39-41页。
    2闻广:《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文物》1986年10期,第42-49贞:闻广:《福泉山与崧泽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考古》,1993年,第7期,第627-644页;闻广:《草鞋山出土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待刊)
    3干福熹、曹锦炎等:《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第4l卷第1期,第1-15页;顾冬红、干福熹等:《江阴高城墩出土良渚文化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年,第22卷第4期,第42-52页。
    4汪遵国、吴荣清、郝明华:《良渚文化玉器的考察》,《南京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文集》1993年;汪遵国:《良渚文化玉器综论》,《东亚玉器》十册,第252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
    5程军、王昌燧等:《良渚文化遗址及放王岗汉墓出十玉器的物相及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考古》,2005年第7期,第70-75页。
    6李晶、高洁、童欣然、皮百灵、杨明星:《江苏溧阳软玉与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软玉的特征对比研究》,《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0年第12卷第3,第19-25页。
    1古方:《良渚玉器部分玉料来源的蠡测》,《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第75-79页。
    2蒋卫东:《良渚文化玉器的原料和制琢》,《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77-186页。
    1汪遵国、吴荣清、郝明华:《良渚文化玉器的考察》,《南京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文集》,1993年。
    1闻广、荆志淳:《中国古玉的地质学研究》,《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27-431页;闻广:《中国古玉的考古地质学再研究》,《第三节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97-114页;闻广:《中国大陆史前古玉若十特征》,《东亚玉器》中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第173-176页。
    1郑建:《寺墩遗址出土良渚文化玉器鉴定报告》,《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32-441页。
    如郑建:《寺墩遗址出土良渚文化玉器鉴定报告》,《东方文明之光一良渚文化发现602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32-441页。
    3钟华邦:《江苏溧阳县透闪石岩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年2期,第131-136页;钟华邦,张洪石:《江苏梅岭玉的基本特征》,《岩石矿物学杂志》,第21卷增刊,2002年,第105-109页;崔文元、吴伟娟、刘岩:《江苏溧阳透闪石玉的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第21卷增刊,2002年,第91-98页;何明跃、朱友楠、李宏博:《江苏省溧阳梅岭玉(软玉)的宝石学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第21卷增刊,2002年,第99-104页。
    1干福熹、曹锦炎等:《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第41卷,第一期,第1-15页:顾冬红、干福熹等:《江阴高城墩出土良渚文化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22卷第4期,第42-52页,2010年。
    2李晶、高洁、童欣然、皮百灵、杨明星:《江苏溧阳软玉与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软玉的特征对比研究》,《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0年,第12卷第3期,第19-25页。
    3朱海信、黄宣佩等:《福泉山良渚文化玉器的PIXE分析》,《核技术》,2001年,第24卷第2期,第149-153页。
    4程军、杨学明、杨晓勇、王昌燧、王巨宽:《良渚文化玉器的稀十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稀土》,2000年,第21卷第4期,第1-4页:程军、王昌燧等:《良渚文化遗址及放王岗汉墓出土玉器的物相及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考古》,2005年第7期,第70-75页。
    1伏修峰、十福熹、马波等:《几种不同产地软玉的岩相结构的无损成分分析》,《岩石学报》,2007年,第23卷,第1197-1202页。
    2十福熹、曹锦炎等:《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十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第41卷,第一期,第1-15页。
    1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上海市和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地质图,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1973年。
    2郑建:《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学集刊.3》,1983年,第218-224页。
    1其他遗址也有“柄型器”出十,但它们的具休形制差别较大,只是发掘者的命名相同而已。
    2楼航、葛建良、方中华:《浙江余杭玉架山发现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中国文物报》,2010年2月26日,第4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
    1如汪遵国:《良堵文化玉器综论》,《东亚玉器》上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第252页;林华东《论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374-381页;张明华:《良渚古玉综述》,《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第112-119页。
    1张明华:《良渚古玉的刻纹工具是什么》,《中国文物报》,1990年12月6日,第3版。
    2汪遵国:《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文物》,1984年第2期,第23-25页;林巳奈夫:《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的雕刻技术》,《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338-347页。
    1吴京山:《试解良渚文化玉器的雕琢之谜》,《东南文化》,2001年第4期,第72-79页。
    2十福熹、曹锦炎等:《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十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第41卷第1期,第1-15页。
    1王明达等:《塘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制玉作坊》,《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第1版。
    1陆建芳等:《江苏句容丁沙地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5期,第22-36页。
    2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徒磨盘墩遗址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第71-84页。
    3良渚博物院展览。
    1楼航、葛建良、方中华:《浙江余杭玉架山发现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中国文物报》,2010年2月26日,第4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部资料。
    2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42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19页。
    3南京博物院:重构与解读--江苏考古六十年成就展。
    1如方向明:《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研究》,《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7-201页:秦岭:《良渚玉器纹饰的比较研究-从刻纹玉器看良渚社会的关系网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3-52页。
    1鲍艺敏:《从淳安发现的玉琮、玉钺看淳安古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关系》,《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第42-47页。
    1钱晶、陶元:《桐庐小青龙遗址又有重大发现》,《杭州日报》,2011年12月8日,第1版。
    2方向明、赵志楠:《浙江桐庐方家州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5-28页。
    3谷建祥:《高淳县朝墩头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第202-203页;谷建祥:《人.鸟.兽和琮》,《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391-199页。
    1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2004年,文物出版社,第175177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41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2-13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第7期,第页;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师姑》,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39页。
    1如袁广阔:《略论二里头文化的聚落特征》,《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第71-79页;Li Liu,2003,"The Products do Minds as Well as of Hands":Production of Prestige Goods in the Neolithic and Early State Periods of China, Asian Perspectives, Vol.42. No.1,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awai,pp 1-40.
    1.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浙江省教育厅,1938年。
    2.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
    4.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瑶山》,文物出版社,2003年。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二——反山》,文物出版社,2005年。
    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三——良渚遗址群》,文物出版社,2005年。
    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四——庙前》,文物出版社,2005年。
    8.嘉兴市文化局:《崧泽.良渚文化在嘉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地里》,文物出版社,2006年。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昆山》,文物出版社,2009年。
    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年—1997年发掘报告》,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12.南京博物院、江阴博物馆:《高城墩》,文物出版社,2009年。
    13.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报告之三——邱承墩》,科学出版社,2010年。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科学出版社。
    2.余杭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良渚文化(余杭文史资料第三辑)》,浙江省余 杭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建所十周年纪念(1980—1990)》,科学出版社,1993年。
    4.余杭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余杭市政协文史资料第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5.徐湖平主编:《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
    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97年,长征出版社。
    7.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
    9.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七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良渚文化玉器》,文物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90年。
    2.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7.江苏上海》,科学出版社,2005年。
    3.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8.浙江》,科学出版社,2005年。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
    1.王荣:《古玉器受沁机理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论文,2007年
    2. 高洁:《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受沁风化原理特征及机理研究》,中国地 质大学宝石学专业硕士论文,2008年。
    3.蒋延峰:《吴越史地研究会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硕士论文,2009年。
    1.董哭观:《浙江嘉兴双桥古文化遗址调查记》,《考古通讯》,1955年第5期,第19-22页。
    2.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无锡仙蠡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第48-59页。
    3.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无锡锡山公园古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第26页。
    4.汪济英:《良渚长坟黑陶遗址清理工作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3期,第84页。
    5.浙江文管会:《钱塘江流域五个县的几处古遗址初步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8期,第25-27页。
    6.赵人俊:《浙江新登、余姚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考古通讯》,1957年第1期,第53页。
    7.柴旺顺:《太湖湖底发现大量石器等遗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1期,第78页。
    8.蒋赞初:《杭州老和山遗址1953年第一次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第5-15页。
    9.梅福根:《浙江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考古》,1959年第9期,第479页。
    10.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93-106页。
    11.南京博物院: 《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考古》,1961年第3期,第151-158页。
    12.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无锡许巷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8期,第457页
    13.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松江县广富林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探》,《考古》,1962年第9期,第465-469页。
    14.江苏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6期,第308-318页。
    15.浙江省嘉兴博物馆、展览馆:《浙江嘉兴雀幕桥发现一批黑陶》,《考古》,1974年第4期,第249-250页。
    16.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109-131页。
    17.南京博物院:《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试掘》,《考古》,1981年第3期,第193-200页。
    18.江阴县文化馆:《江苏江阴县璜塘岗发现四口良渚文化水井》,《文物资料丛刊5》,第195-199页,1981年。
    19.南京博物院:《江苏越城遗址的试掘》,《考古》,1982年第5期,第463-473页。
    20.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25-38页,1982年。
    21.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常熟良渚文化遗址》,《文物》,1984年第2期,第12-16页。
    22.南京博物院、昆山县文化馆:《江苏昆山市绰墩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文物》,1984年第2期,第6-11页。
    23.陈丽华:《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文物》,1984年第2期,第17-22页。
    24.陆耀华、朱瑞明,《浙江嘉善新港发现良渚文化木筒水井》,《文物》,1984年第2期,第94-95页。
    25.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第109-129页。
    26.南京博物院等:《江苏吴县澄湖古井群的发掘》,《文物资料丛刊9》,1985年,第1-22页。
    27.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徒磨盘墩遗址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第71-84页
    28.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松江县汤庙村遗址》,《考古》,1985年第7期,第584-594页。
    29.嘉兴市文化局:《浙江嘉兴雀幕桥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9期,第769-772页。
    30.南京博物院等:《江苏吴县张陵山东山遗址》,《文物》,1986年第10期,第26-35页。
    31.吴江县文化馆:《江苏吴江县首次出土玉琮》,《考古》,1987年第2期,第180页。
    32.王德庆、缪自强:《江苏沙洲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10期,第873-881页。
    33.苏州博物馆、昆山县文管会:《江苏省昆山少卿山遗址》,《文物》,1988年第1期,第52-57页。
    34.龙南遗址考古队:《江苏吴江梅埝龙南遗址1987年发掘记要》,《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49-53页。
    35.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越溪张墓村遗址调查》,《考古》,1989年第2期,第118-122页。
    36.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金山坟遗址试掘》,《考古》,1989年第7期,第577-589页。
    37.刘斌:《海宁荷叶地良渚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158页。
    38.姚勤德:《江苏吴县南部地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90年第10期,第865-878页。
    39.苏州博物馆等:《江苏吴江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7期,第1-27页。
    40.陆耀华:《浙江嘉兴大坟遗址的清理》,《文物》,1991年第7期,第1-9页。
    41.孙维昌:《上海金山县查山和亭林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7年第3期,第323页。
    4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7期,第4-17页。
    4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上智大学:《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4期,第61-74页。
    44.孙维昌:《上海青浦寺前村和果园村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第25-37页。
    45.王岳群:《江苏武进姬山遗址调查》,《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30-36页。
    46.苏州博物馆等:《江苏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99年第3期,第17-26页。
    47.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罗墩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 7期,第16-30页。
    48.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江苏昆山市绰墩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1期,第40-56页。
    49.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第23-40页。
    50.苏州博物馆等:《江苏昆山市少卿山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4期,第32-49页。
    51.陆建芳等:《江苏句容丁沙地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5期,第22-36页。
    5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浙江海盐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考古》,2001年第10期,第26-45页。
    5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博物馆:《海宁郜家岭良渚文化墓地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2年第3期。
    54.王明达等:《塘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制玉作坊》,《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第1版。
    55.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上海松江县姚家圈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9期,第3-12页。
    56.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青浦区寺前史前遗址的发掘》, 《考古》2002年第10期,第13-30页。
    57.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0期,第31-48页。
    58.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金山区亭林遗址1988、1990年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10期,第49-63页。
    5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钵衣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10期,第67-75页。
    6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上口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10期,第57-66页。
    6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奉贤县江海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1期,第20-29页。
    62.海宁市博物馆:《浙江海宁金石墩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3年第5期,第11-20页。
    63.周丽娟:《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葬和水井的发掘》,《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第27-30页。
    64.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昆山市正仪镇政府:《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一次至第五次发掘简报》,《绰墩山——绰墩遗址论文集.东南文化2003年增刊1》, 第1-41页。
    6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湖市博物馆:《浙江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及墓地》,《考古》,2005年第7期,第10-14页。
    6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文管会:《浙江余杭星桥后头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第31-49页。
    6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2006-2007年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7期,第3-10页。
    68.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2001-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8期,第3-21页。
    6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灯笼山遗址发掘喜获成果》,《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16日,第2版。
    7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海宁市博物馆:《2009年海宁小兜里遗址良渚墓葬的发掘收获》,《南方文物》,2010年第2期,第38-48页。
    71.楼航、葛建良、方中华:《浙江余杭玉架山发现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中国文物报》,2010年2月26日,第4版。
    72.周丽娟:《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地点考古发掘》,《200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2-5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73.方向明、赵志楠:《浙江桐庐方家州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5-28页。
    1.王志敏:《三年来江苏省境内发现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第119-120页。
    2.梁思永:《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45-152页。
    3.王志敏:《近年来江苏省出土文物》,《文物》,1959年第4期,第19-20页。
    4.蒋赞初:《关于江苏的原始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35-46页。
    5.尹焕章:《南京博物院十年来的考古工作》,《文物》,1959年第4期,第13-18 页。
    6.夏鼐:《长江流域考古问题》,《考古》,1960年第2期,第1-2页。
    7. 尹焕章、张正祥:《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7-157页。
    8. Hansford, S. Chinese Carved Jades. London.1968, pp.38-39.
    9. Handy, Julia L. and Gaines, Alan M. Alteration of Chinese Tomb Jade: A Mineralogical study, in Nature, Vol.253 1975, pp.433-434,
    10.牟永抗、魏正瑾:《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太湖流域原始文化的分期问题》,《文物》,1978年第4期,第67-73页。
    11. Tan, L. P. Wang Lee etc,1978, a mineralogical study of the Fengtie nephrite deposits of Hualian, Taiwan,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Special Publication. No.1:81
    12.黄宣佩:《关于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年)》,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24-130页。
    13.汪遵国: 《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 《文物》,第1984年第2期,第23-25页。
    14.郑建:《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学集刊.3》,1983年,第218-224页。
    15.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52-260页。
    16.郑建:《吴县张棱山东山出土玉器鉴定报告》,《文物》1986年10期,第39-41页。
    17.闻广: 《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文物》1986年10期,第42-49页。
    18.魏正瑾、李文明:《关于良渚文化的两个问题》,《考古》,1986年第11期,第1005-1008页。
    19.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而作》,《考古》,1988年第3期,第236-245页。
    20.张明华:《良渚玉戚研究》,《考古》1989年第7期,第624-625页。
    21.王明达,《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初论》,《文物》,1989年12期,第48-52页。
    22.牟永抗:《良渚玉器上神崇拜的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84-197页。
    23.钟华邦:《江苏溧阳县透闪石岩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年2期,第131-136页
    24.许顺湛:《论良渚文化原始宗教的规范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第245-248页。
    25.闻广:《中国古玉的考古地质学再研究》,《第三节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97-114页。
    26.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科技考古论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9-44页。
    27.吴汝祚:《试析浙江余杭反山、瑶山两良渚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第80-86页。
    28. Costin, Cathy L.,1991, Craft specialization:Issues in Defining, Documenting and Explai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3), edited by Michael B. Schiffer.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ana Press:38.
    29.吴绵吉:《试论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 《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11-18页。
    30.张明华:《良渚古玉综述》,《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第112-119页。
    31.李绍连:《从反山墓地和瑶山祭坛论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第74-78页。
    32.栾丰实:《良渚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第79-87页。
    33.汪遵国、吴荣清、郝明华:《良渚文化玉器的考察》,《南京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文集》,1993年。
    34.鲍艺敏:《丛淳安发现的玉琮、玉钺看淳安古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关系》,《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第42-47页。
    35.闻广:《福泉山与崧泽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考古》,1993年,第7期,第627-644页。
    36.王立新:《瑶山祭坛及良渚文化神徽含义的初步解释》,《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第42-47页。
    37.江松:《良渚文化的冠形器》, 《考古》,1994年第4期,第343-345页。
    38.张明华:《良渚文化玉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2期,71-81页。
    39.张忠培:《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处社会阶段——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文明的一个例证》,《文物》,1995年第5期,第47-58页。
    40.安志敏:《良渚文化及其文明诸因素的剖析》,《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14-15页。
    41.严文明:《良渚遗址的历史地位》,《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15-16页
    42.李学勤:《良渚文化与文明界说》,《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第16-17页。
    43.刘斌:《良渚文化的龙首纹玉器》,《良渚文化—中国文明的曙光(日中文化研究第11号)》,勉诚社,1996年,第126-135页。
    44.陆建芳:《良渚文化墓葬研究》,《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176-217页。
    45.林巳奈夫:《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的雕刻技术》, 《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338-347页。
    46.闻广、荆志淳:《中国古玉的地质学研究》,《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427-431页。
    47.芮国耀:《良渚文化时空论》,《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余杭市政协文史资料第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0-142页。
    48.杜金鹏:《良渚神祗与祭坛》,《考古》,1997年第2期,第52-62页。
    49.丁金龙、何风英:《良渚文化土筑高台遗址探析》,《东南文化》,1997年3期,第54-56页。
    50.高蒙河:《良渚文化住居的结构形态》,《南方文物》,1997年第4期,第34-38页。
    51.戴尔俭:《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第47-53页
    52.刘斌:《良渚文化的冠状饰与耘田器》,《文物》,1997年第7期,第20-27页。
    53.蒋卫东:《试论良渚文化的锥形玉器》,《文物》,1997年第7期,第28-33页。
    54.黄宣佩:《良渚文化分布范围》,《文物》,1998年第2期,第21-30页。
    55.汪遵国:《良堵文化玉器综论》,《东亚玉器》上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第252页。
    56.钱宪和: 《古玉之矿物学研究》,《东亚玉器》中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第222-235页。
    57.刘斌:《良渚文化聚落研究的线索与问题》,《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3-78页。
    58.蒋卫东:《良渚文化玉器的原料和制琢》,《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77-186页。
    59.方向明:《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研究》,《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7-201页。
    60.李新伟:《良渚文化的分期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2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23-245页。
    61.程军、杨学明、杨晓勇、王昌燧、王巨宽:《良渚文化玉器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稀土》,2000年,第21卷第4期,第1-4页。
    62.朔知:《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第421-450页。
    63.吴京山:《试解良渚文化玉器的雕琢之谜》,《东南文化》,2001年第4期,第72-79页。
    64.朱海信、黄宣佩等:《福泉山良渚文化玉器的PIXE分析》,《核技术》,2001年,第24卷第2期,第149-153页。
    65.陈克樵、陈振宇:《和田玉的物质组分和物理研究性质》,《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年,第21卷增刊,第34-40页。
    66.方辉:《对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的认识与思考》,《考古》,2002年第5期,第56-64页。
    67.栾丰实:.《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考古》,2002年第5期,第65-73页。
    68.钟华邦,张洪石:《江苏梅岭玉的基本特征》,《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年,第21卷增刊,第105-109页。
    69. Li Liu,2003, "The Products do Minds as Well as of Hands": Production of Prestige Goods in the Neolithic and Early State Periods of China, Asian Perspectives, Vol.42, No.1,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awai, ppl-40.
    70.栾丰实:《再论良渚文化的年代》,《故宫学术季刊》,第20卷第4期,2003年6月,第20页。
    71.程军、王昌燧等:《良渚文化遗址及放王岗汉墓出土玉器的物相及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考古》,2005年第7期,第70-75页。
    72.秦岭:《良渚玉器纹饰的比较研究-从刻纹玉器看良渚社会的关系网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3-52页。
    73.蒋卫东:《良渚文化玉器发现和研究的心路历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 刊第八辑—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84-309页。
    74.张炳火、蒋卫东:《也谈良渚文化的发现人》, 《良渚文化探秘》,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75.袁广阔:《略论二里头文化的聚落特征》,《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第71-79页。
    76.古方:《良渚玉器部分玉料来源的蠡测》,《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第75-79页。
    77.伏修峰、干福熹、马波等:《几种不同产地软玉的岩相结构的无损成分分析》,《岩石学报》,2007年,第23卷,第1197-1202页。
    78.李晶、高洁、童欣然、皮百灵、杨明星:《江苏溧阳软玉与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软玉的特征对比研究》,《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0年,第12卷第3期,第19-25页。
    79.顾冬红、干福熹等:《江阴高城墩出土良渚文化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年,第22卷第4期,第42-52页。
    80.干福熹、曹锦炎等:《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第41卷第1期,第1-1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