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比较视野下的汉语对比对生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承载了文化,也参与了文化的建构,因此要深刻理解汉民族的文化,就必须深刻了解其语言及其特点。但对特点的了解需要通过对比,因为一切特性都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得以凸显,“没有比较就没有特点”(朱德熙,1983)。对比的对象可以是迥异于汉语的西方语言,也可以是与汉语看似“同文同种”的其他东方语言,譬如日语。本文选择了后者。因为“似是而非”更容易导致误解。因此本文以同为东方语言的汉、日语言对比为手段,尝试性地探讨了汉语的民族文化特性,认为:相对于日语关注个体内心情感真实表达的情感内向性而言,汉语注重对人物事件作社会价值评判的文化特性可以称作“社会外向性”。但“社会外向性”只是汉语对比对生性的一个表现,而注重在相互参照、相互对比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在语言表达中追求匀称相对、相承相生的对比对生性才是汉语的本质性民族文化特性。因为它不仅广泛表现于汉语(如汉字、成语、谚语、惯用语、传统诗歌、对联等)中,而且还广泛表现于汉民族精神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和道教对世界的把握等)。而其所以形成,或是缘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对关系的重视和对和谐关系的追求。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not only bears the weight of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gets involv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lture. Therefore, in order to know about Chinese culture further, we should ge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Comparis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cognize the feature of a culture as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ulture will become distinctively clear after comparison. The object taken for comparison can be a western language which varies a lot from Chinese, it also can be another kind of eastern language, for instance, Japanese, which is similar to Chinese. This thesis selects Japanese as the language for comparison with Chinese, because the so-called "speciosity" that seems alike will be easier to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and will possibly bring more harm and fraudulence.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be written by the method of comparing two eastern languages, Chinese and Japanese, and probe into the national and cultural specialty of Chinese. The main ideas of the thesis that have been drawn out from my study are as follows, comparing with the cultural specialty of Chinese which focuses more on judging persons or ev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social value and we named it as "social extraversion", Japanese focuses more on expressing sincerely the real emotion of individuals.
     However, this is one of the reflections of the relativity and symbiosis of Chines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nation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lies in understanding a thing by putting emphasis on mutual consultation, comparison and pursuing the relativity and symbiosis in discourse. Because it commonly emerged in Chinese, such as Chinese character, idioms, proverbs, phrases, traditional poem and couplets and extensively reflected in many aspects of Chinese spiritual activities, such as the cognition on the fle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Taoism outlook of lif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is essence comes from the strong attention and desire of Chinese to harmonious relations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and the survival environment for Chinese ancestors in the society of multi-cultural collision.
引文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②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N].光明日报,2004-12-23.
    ① 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① 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0.
    ② 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0.
    ③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
    ④ 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①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Z].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20.
    ②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Z].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20.
    ③ [美]怀特.文化人类学[M].沈原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3.
    ④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Z].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21.
    ① 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
    ④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译序第39页.
    ⑤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译序第58页.
    ① 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7.
    ② 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82.
    ③ 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82.
    ④ 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82.
    ⑤ 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
    ① 张公瑾.走向21世纪的语言科学.民族语文[J].1997:2.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1993.转引自.张公瑾.走向21世纪的语言科学.民族语文[J].1997.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1993.转引自.张公瑾.走向21世纪的语言科学.民族语文[J].1997.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1993.转引自.张公瑾.走向21世纪的语言科学.民族语文[J].1997.
    ⑤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1993.转引自张公瑾、丁石庆.语言文化学教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⑥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
    ⑦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
    ⑧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6.
    ⑨ 吴琦幸.文化语言学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
    ⑩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Z].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15.
    ①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译序第1页.
    ②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译序第1页.
    ③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译序第1页.
    ④ [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M].胡利平、林华、杨韵琴、朱敬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②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N].光明日报,2004-12-23.
    ③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N].光明日报,2004-12-23.
    ④ 文汇读书周报,2004-4-30.
    ⑤ 文汇读书周报,2004-3-5.
    ①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
    ① 张西平.东西流水终相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② 查尔斯·伯恩海默.世纪转折点上的比较文学——关于美国比较文学十年的总结和未来发展的报告[R].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3.
    ③ 阿蒙多·尼兹.作为非殖民化学科的比较文学[A].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
    ④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商务印书馆,2008:译序第32页.
    ① 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1.
    ①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Z].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03:前言.
    ② 柳诒微.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③ 张维清、高毅青.中国文化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④ 曹伯韩.国学常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⑤ 章太炎.国学概论[Z].曹聚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⑥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⑦ 胡朴安.文字学常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⑧ 章太炎.国学述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① 廖群、仪平策、陈炎、王小舒.中国审美文化史[Z].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②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③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④ 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⑤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⑥ 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2006.
    ⑦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⑧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辑.佛教与中国文化[C].北京:中华书局,1998.
    ⑨ 陶立璠.民俗学[Z].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⑩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黄兴涛、宋小庆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2.
    ① [美]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M].温海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95.
    ② [美]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M].温海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8.
    ③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④ 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⑤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⑥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⑦ 纳日碧力戈.语言人类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⑧ 梁一儒、胡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①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②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
    ③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
    ④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⑤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⑥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
    ①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② 郑卓睿.汉语与汉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③ 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④ 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⑤ 岳山岳.“六书”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⑥ 董来运.汉字的文化解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⑦ 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⑧ 吴琦幸.文化语言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⑨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⑩ 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Z].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
    ① 郑卓睿.汉语与汉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② 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③ 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④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⑤ 陈忠华、韩晓玲.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边缘化及其交迭学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①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②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民族语言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③ 孟洁.从词的借用看文化心理与语言发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6).
    ④ 李先煜.文化语言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评邢福义教授主编的《文化语言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2).
    ⑤ 夏雨.语言文化论析[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4(6)
    ⑥ 周孟华.语言特点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
    ⑦ 杨真洪.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是英汉翻译研究的依据和依归——论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的科目理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⑧ 朱小阳、吕菊梅.探外交语言的非逻辑性艺术[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
    ⑨ 李洛枫.外交辞令中的“委婉”艺术[J].理论学习月刊,1994(7、8).
    ⑩ 杨恺琴.外交惯用语和模糊修辞[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4(3).
    ① 零宏惠.外交模糊辞令的语用分析[J].高教论坛,2004(10)
    ② 零宏惠.外交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
    ③ 郭立秋、王红利.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J]..外交学院学报,2002(4).
    ④ 郭鸿.外交语言的语言特征[J].现代外语,1990(4)
    ⑤ 郭鸿.外交语言今昔[J].世界知识,1989(5).
    ⑥ 君言.外交语言拾趣[J].领导科学,2002(21).
    ⑦ 马莉.语用原则与外交修辞[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⑧ 李琴.中国外交语言的特点及翻译[J].甘肃科技纵横,2006(1)
    ⑨ 刘清波.禁忌·禁忌语·委婉语[J].殷都学刊,2003(2).
    ⑩ 江天芳.禁忌语、委婉语和词的联想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11 戴云.禁忌语及其文化根源[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12 范庆华,禁忌语浅论[J].东疆学刊,1999(1).
    13 朱风云.禁忌语与社会价值[J].淮阴师专学报,1995(4).
    14 冯天瑜.“汉字文化圈”刍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5 许孝梅.“汉字文化圈”浅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7).
    16 陆小明.从汉英缩略词语的异同谈对汉字的再认识[J].外语教学,2003(2).
    17 王兴佳.汉字文化圈初探[J].梧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5(2).
    18 申小龙.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J].学术月刊,1994(11).
    19 申小龙.汉字人文性反思[J].诗探索,1996(3).
    20 申小龙.论汉语、汉字的特点[J].孝感师专学报,1997(4).
    ① 丛长福.方块汉字是地球文明的智慧奇葩[J].求是学刊,1990(5).
    ② 清格尔泰.关于汉字的多语言适用性[J].汉字文化,1996(1).
    ③ 木镜湖、刘兴国.汉文化心理与汉文字的稳定性[J].思想战线,1993(4).
    ④ 胡培俊.汉语汉字的深层文化意蕴[J].江汉论坛,1994(4).
    ⑤ 金海澜.汉语汉字文化的深入探讨——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述评[J].汉字文化,1994(4).
    ⑥ 王珊.汉字识读和阅读课在对日本留学生汉语言培训中的作用和意义[J].外语教学,2001(3).
    ⑦ 高宝兴.汉字在日语中的利用与发展[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2).
    ⑧ 张文轩.汉字贮存文化信息的特殊功能[J].兰州学刊,1994(4).
    ⑨ 王九红.论汉字能够继续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J].陕西工学院学报,1996(4).
    ⑩ 河邨文一郎著罗兴典译.文字论[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1).
    11 秦海鹰.形与意——谈中国语言文字对克洛代尔的诗学启示[J],当代外国文学,1993(3).
    12 杨梅、白文.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及其在维语中的表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13 吴戈.汉语颜色词语构、语义文化简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4 [法]麦里筱.汉语颜色类词的产生[J].古汉语研究,2003(4).
    15 高永奇.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组合情况考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16 王丽峰.常用词语联想意义的中西文化比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7 夏书勤.成语翻译浅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18 青阳.成语与民族文化[J].语言与翻译,1994(1).
    ① 刘培华.成语与民族文化背景[J].语言与翻译,1995(3).
    ② 刘晓娟.从成语、谚语及格言看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J].鸡西大学学报,2001(12).
    ③ 佘贤君、吴建民.惯用语比喻意义理解的影响因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④ 孙光贵.惯用语的定义与熟语的分野[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
    ⑤ 李行健.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1).
    ⑥ 谷俊.惯用语和成语的色彩义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7).
    ⑦ 李国慧.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7).
    ⑧ 邓春琴.惯用语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3).
    ⑨ 周荐.惯用语新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⑩ 梁茂成.论习语语义形成过程中的隐喻理据——从“面部”说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11 宁全新.论习语中的文化认知基础[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5).
    12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
    ② [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③ [美]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M].王晓山、戴茸译.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8.
    ④ [美]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M].王晓山、戴茸译.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8:61。
    ⑤ 丸山真男『忠诚と反逆·耘型期日本の精神史0位相』(忠诚与反叛:转型期日本的精神史位相):筑摩害房,1992.
    ⑦ 佐藤弘夫主编『概说日本思想史』(概说日本思想史):ミネルウア书房,2005.
    ② [日]田中克彦『言语から见た民族と国家』(悟言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岩波现代选书,1978。
    ③ [日]真田信治等『社会言语学』(社会悟言学):おうふう,1992。
    ④ [日]铃木孝夫『言叶の社会学』(语言的社会学):新潮社,1987。
    ⑤ [日]森田良行『日本语文法的发想』(关于日语语法的拘想):ひつじ书房,2002。
    ⑥ [日]芳贺授『言语·人类·社会』:人类科学社,1979。
    ⑦ [日]芳贺娞『日本人らしさの构造(言语文化论讲义)』(“日本式”的日语结构):大修馆书店,2004。
    ⑧ [日]铃木孝夫『私の言语学』:大修馆,1987。
    ⑨ [日]池上嘉彦『诗学と文化记号论』(待学与文化纪号绝):筑摩书房,1983。
    ⑩ [日]战庆胜『中国语の姿·日本语の姿』(双语的祥貌·日语的祥貌):高城书房,2003。
    ①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2006.
    ③ 回嘉莹.日汉惯用语的对比研究——以身体词汇“眼睛”和“心”为中心[D].[黑龙江大学硕士].2009.
    ① 邱岭.非虚构传统——论日本现代私小说与古典文学[J].福建师范学报,1999(4)
    ② 王贵元.汉字发展史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语文,2013(4).
    ① 和歌原文引自佐竹昭广·木下正俊·小岛宪之共著《万叶集·本文篇》(日·塙书房,1987.3);例1译文引自钱稻孙.万叶集精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1);例2译文引自李芒.万叶集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① 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①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95。
    ② 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0012。
    ①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① 黄兴涛.闲话辜鸿铭——一个文化怪人的心灵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 黄兴涛.闲话辜鸿铭——一个文化怪人的心灵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① 黄兴涛.闲话辜鸿铭——一个文化怪人的心灵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
    ② 参见日本新村出.广辞苑.日本:岩波书店,1991:530
    ① 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下同。
    ② 金田一春彦等《国语大辞典》:学习研究社1984,下同。
    ③ 三省堂「新明解国语辞典」,1995.7。
    ① 三省堂《新明解国语词典》1995.7
    ① 佐伯梅友等《例解古语词典》:三省堂1984
    ①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① 日汉大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① 叶渭渠.日本古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② 邱岭.非虚构传统——论日本现代私小说与古典文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
    ③ 谷山茂·上坂信男等《日本文学史辞典》:(日)京都书房,1982.9。
    ④ 松村诚一·木村正中·伊车田经久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8·土佐日记蜻蛉日记》:(日)小学馆,1987.3。
    ⑤ 中村光夫《日本现代小说》:(日)岩波书店,1981.2。
    ① 大久保广行《古典》:(日)旺文社,1983.2。
    ② 谷山茂·上坂信男等《日本文学史辞典》:(日)京都书房,1982.9
    ③ 邱岭.论日本文学的非社会传统[J].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④ 邱岭.论日本文学的非社会传统[J].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以上有关日本文学追求真实传统和非社会传统的论述均引自邱岭的上述两篇论文。
    ① 冈部朗一.异文化读解.1988.转引自赵华敏、彭广陆、李奇楠编.高年级日语精读第三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
    ② 《古今和歌集·序》称“夫和歌者,讬其根於心地,发其华於词林者也”,故说。
    ③ 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④ 顾颉刚.尚书研究讲义.第一册:69,第二册:11。
    ① 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1962(11)。
    ② 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③ 汉大成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10)。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① 尚永清主编.新汉日词典.北京:中国商务印书馆·日本小学馆,2001。
    ② 北原保雄、东乡吉男编.反对语对照语辞典.日本东京:东京堂出版1989.4初版。
    ①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①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
    ② 王勤.汉语熟语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4):200-201。
    ③ 王勤.汉语熟语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4):195-203。
    ① 王勤.汉语熟语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4):199。
    ② 金田一京助等.新明解国语辞典.(日)三省堂1981(2))。
    。全13卷。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编辑委员会、小学馆国语辞典编辑部编,小学馆2001年
    ①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②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③ 李格非主编.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⑤ 据《日本百科事典》概括。该事典日文名《日本を知る事典》大岛建彦、大森志郎、后藤淑、斋藤正二、村武精一、吉田光邦编,由日本社会思想社出版于1971年10月。
    ⑥ 新渡户稻造(1862-1933),日本思想家、教育家。曾于1884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转赴德国留学,其后返日,先后在札幌农校、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除《武士道》外,尚有《农业本轮》、《修养》、《自警录》、《伟大群像》等书,而以本书最为有名。([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译者前言”。)作者在比较视野下对日本文化特有的“武士道”进行了文化学的禅释。其中涉及的对“切腹”的认识或可为日本民族对自身文化现象共同的认知。
    ⑦ [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66-67。
    ①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
    ② 王勤.汉语熟语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4)195-203。
    ① 吕叔湘.中国俗语大辞典·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① [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66-67。另请参见本章第二节第一大段相关叙述。
    ② 参见日本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日本岩波书店1959.12)与日本高群逸枝《日本婚姻史》(日本至文堂1963.5)等。
    ① 见汉大成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的“腹心相照”释义。
    ② 吕叔湘.中国俗语大辞典·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① 温端政主编.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前言,3。
    ② 温端政、吴建生主编.中国惯用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③ 参见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8;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1。
    ④ 参见李蓬勃.汉字偏旁部位系统的形成与完善.辞书研究,1989,(5)。
    ⑤ 参见李蓬勃.汉字偏旁部位系统的形成与完善.辞书研究,1989,(5)。
    ① 郭焰坤.诗歌对偶的演变[J].修辞学习,2000,(5、6合刊):76-77。
    ② 申焕.曹植诗歌对偶炼字方法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95-97。
    ① 王耀辉、扈金元.谈歇后语的辞格运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3):96-98。
    ① [日本]安万侣.古事记[Z].周作人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77。
    ②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① 括号中释义均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② 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①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出版说明。
    ②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此书出版社,1996:前言。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前言。
    ④ 据《辞源·出版说明》可知,《辞源》始编于1908年,正编成书于1915年,续编成书于1931年,正续编合订本问世于1939年;修订工作开始于1958年,修订本问世于1979年。
    ① 原意“动,摇动”(《汉语大字典》、《辞源》)。
    ② 原意“牵住、勒住(马)”(《汉语大字典》、《辞源》)。
    ③ 原意“裂,剖开”(《汉语大字典》、《辞源》)。
    ④ 《辞源》、《现代汉语词典》说。原意“捏聚成团”(《汉语大字典》)。
    ③ 古田东朔等《新国语概说》:(日本)黑潮出版1980.5
    ② 原意“刺,插入”(参见《说文新附》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① 据东京都厅调查,1993年于北海道有23830人,1989年于东京有约2700人。见日汉大辞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9。
    1.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美]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M].温海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美]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M].王晓山、戴茸译.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8.
    4.曹伯韩.国学常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常宝儒.汉语语言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6.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9.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徐书城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 [日]陈舜臣.日本人与中国人[M].刘玮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日]陈舜臣.一衣带水,同文异趣[M].邱岭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1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3.陈维青、高毅.中国文化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4.陈炎主编.仪平策等著.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15.陈忠华、韩晓玲.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边缘化及其交迭学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6.程娟.词汇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17.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8.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9.崔永华、杨寄洲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0.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1.董来运.汉字的文化解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2.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9.
    23.[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4.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
    25.[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二版[M].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6.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7.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28.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9.耿龙明、何寅主编.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0.龚嘉镇.汉字汉语汉文化论集[C].成都:巴蜀书社,2000.
    31.龚嘉镇.汉字汉语汉文化论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2.
    32.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黄兴涛、宋小庆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3.郭继懋、郑天刚主编.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4.郭焰坤.诗歌对偶的演变[J].修辞学习,2000(5、6合刊):76—77.
    35.汉大成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36.[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7.[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A].胡杨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C].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8.胡朴安.文字学常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9.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0.黄晋书.汉字·字原篇[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2006.
    41.黄靖.汉日成语谚语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2006.
    42.黄兴涛.闲话辜鸿铭——一个文化怪人的心灵世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3.黄修齐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44.回嘉莹.日汉惯用语的对比研究——以身体词汇“眼睛”和“心”为中心[D].[黑龙江大学硕士].2009.
    45.[美]霍凯特著.现代语言学教程[M].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6.[德]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7.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C].北京:华艺出版社,2008.
    48.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9.黎运汉.汉语风格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0.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2.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4.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2006.
    55.梁一儒、胡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56.廖群、仪平策、陈炎、王小舒.中国审美文化史[Z].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57.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58.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9.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0.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61.刘德有.日本语と中国语(《日语和汉语》)[M].日本:耩谈社,2006.
    62.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上海:中华书局,2006.
    63.刘梦溪.论国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64.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65.刘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66.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
    68.柳诒微.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9.鲁宝元.汉语与中国文化[M].神里常雄译.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70.[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
    72.罗贯中.三国演义[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73.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74.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5.马兰英、臧运发主编.日本风俗习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6.马奇主编.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7.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78.纳日碧力戈.语言人类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9.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2006.
    80.庞学铨主编.哲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1.[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83.沙平.汉语研究三视角(本体·教学·应用)[M].香港:新香港年鉴出版,1999.
    84.沙平.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85.日汉大辞典[Z]: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
    86.申焕.曹植诗歌对偶炼字方法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95—97.
    87.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8.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89.司空图、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90.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Z].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
    92.孙德金主编.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3.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94.谭雪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95.陶立璠.民俗学[Z].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96.田中妙依.汉日惯用语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2011.
    97.[日]樋口清之.日本日常风俗之谜[M].范闽仙、邱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8.王贵元.汉字发展史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语文,2013(4)
    99.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100. 王忻.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01. 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02. 王耀辉、扈金元.谈歇后语的辞格运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3).
    103. 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104. 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5. 王永升、赵苍率.新日汉成语谚语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06. 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107. 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08. [加拿大]威尔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M].应奇、葛水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9.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辑.佛教与中国文化[C].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0. 吴琦幸.文化语言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11. [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12. 徐昌华.语用、认知与日语学习(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3. 徐启庭.训诂学概要[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
    114. 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6.
    115.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116. 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7.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18. [美]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11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1. 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3. 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4.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5.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26. 岳山岳.“六书”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27.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8.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9. 张维清、高毅青.中国文化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30. 章太炎.国学概论[Z].曹聚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31. 章太炎.国学述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2. 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3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34. 郑卓睿.汉语与汉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135.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36. 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7. 朱建军.中国的人心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分析[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138. 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39. 朱自清.诗言志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0. 祝畹瑾编.社会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41. 祝敏青.小说辞章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142.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3.Baller,F.W.(1931).A mandarin primer.Shanghai:China Inland Missionp331-335
    144.Goddard,C.(2005)The Languag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An Intro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ap 7,The art of speaking p209-237
    145.Kane,D.(2006).The Chinese language its history and current usage Singapore:Tuttle publishing.Chap 6,Beyond the basics;Chinese in its social context p155-183
    146.Kaplan,R.Culture and the written language.in Valdes,J.M.(ed).(1986)Culture bound,birdging the cultural gap in language teaching.Melbourne:Cambridge Uni Press,p64-76
    147.O'Grady,W.et al. (2001).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4th edition).Boston:Bedford/St Martins.Chap 8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nguages p 347-375
    148.Park,J. Western politeness theory and non-western context.in Shi-xu ed.(2007).Discourse as cultural struggle HongKong:HKU press.p123-144
    149. 北原保雄·东乡吉男『反对语对照语辞典』(『反义词近义词词典』):东京堂,1989.4
    151. 池上嘉彦『言藁の诗学』(语言的诗学):1982年刊
    152. 池上嘉彦『诗学と文化记号论』(诗学与文化记号论):筑摩书房,1983
    153.大岛建彦·大森志郎·后藤淑·斋藤正二·村武精一·吉田光邦编『日本百科事典』(『日本を知る事典』):日本社会思想社,1971.10
    154.大森澄雄『私小说作家研究』:明智书院,1982.4
    155.渡辺升一『日本语の心』(日本悟的晃魂):讲谈社现代新书,1974.10:
    156.芳贺接『言语·人类·社会』:人类科学社,1979
    157.芳贺接『日本人らしさの构造(言语文化论讲义)』(“日本式”的日语结构):大修馆书店,2004
    158.高群逸枝『日本婚姻史』:至文堂,1963.5.
    159.和歌森太郎·山本藤枝『日本女性史』第一卷『上代·女帝与才女』:集英社,1969.4
    160.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岩波书店,1959.12.
    161.江马务·谷山茂·猪野谦二『新修国语総览』:京都书房,1977.1
    162.金田一春彦『日本语』:岩波新书,1957.1.
    163.金田一春彦·池田弥三郎编『学研国语大辞典』:学月研究社,1978.4
    164.金田一春彦『日本语の特质』: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1.8.
    165.井上光贞·笠原一郎·児玉幸多『要说日本史(改订版)』:山川出版社,1978.3
    167.铃木孝雄『言叶と文化』:1973年刊
    168.铃木孝夫『言叶の社会学』(语言社会学):新潮社,1987
    169.铃木孝夫『私の言语学』:大修馆,1987
    170.多贯中著.立间祥介訳『三国志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全集(第八卷):平凡社刊,1958(8).
    172.木村正中『中古日本文学史』:有斐阁,1985.12
    174.蒲生正男·祖父江孝男编『文化人类学』(文化人英学):有斐阁双书,1981.12.
    176.日本尚学図书『国语大辞典』:小学馆,1981.10.
    177.森田良行『日本语文法的发想』(关于日语语法的杓想):ひつじ书房,2002.
    178.山口明穗·铃木英夫·坂梨隆山·月本雅共『日本语の历史』(日语的历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12
    180.松村明『古典文法(新修版)』(古典语法):明治书院,1983.4.
    181.藤堂明保『汉语と日本语』(双语和日语):秀英出版,1969.5.
    182.田中克彦『言语から见た民族と国家』(语言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岩波现代选书,1978.
    183.丸山真男『忠诚と反逆·転型期日本の精神史の位相』(忠城与反叛:特型期日本的精神史位相):筑摩书房,1992.
    184.小山修三『日本文明77の键』:1988年刊
    185.战庆胜的『中国语の姿·日本语の姿』(双语的祥貌·日语的祥貌):高城书房,2003
    186.真田信治等『社会言语学』(社会语言学):おうふう,1992
    187.中松竹雄『比较文化论——国际交流の道しるべ』(比校文化论——国防交流的路标):冲绳言语研究所,1991.30
    188.佐藤喜代治『日本の汉语』:角川书店,1979.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