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代词“并入”相关的双音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代词并入的方式形成的一类双音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指示代词并入后形成的双音词,同时也涉及到虚化的人称代词并入后形成的双音词。文章从语言事实出发,并结合词汇化与语法化理论,从并入的时间、并入的方式以及并入的结果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以代词并入方式形成的双音词的演变过程。代词并入后主要形成的是副词和连词,这些双音副词和连词的演变机制和动因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这类双音词演变过程的描写,以期揭示汉语代词并入的特点和规律。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说明了研究对象,阐述了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介绍并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语料作了说明。
     第二章主要从代词并入的时间这一视角来探寻代词并入的情况。代词并入的时间可分为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和近代时期。上古时期能够并入的代词非常少,主要是指示代词“是”,“是”并入后形成的双音词“于是”。通过代词并入的方式形成的双音词绝大多数是在中古时期和近代时期产生的。并入时间为中古时期的用例我们以“既然”的成词加以说明,并入时间为近代时期的用例我们以“诚然”的成词加以说明。
     第三章主要从代词并入的方式和并入后的内部结构关系这两个侧面对代词并入现象进行研究,具体而言就是从位置和内部结构关系两个方面着手。并入的位置可分为前置和后置两种,以后置为主,我们分别用“然后”和“因此”的成词加以说明。从内部结构关系上看,可分为句法结构关系和非句法结构关系。代词以后置的方式并入形成的双音词,一般都是句法结构词汇化而来的。这类双音词内部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动宾结构关系和偏正结构关系。而以前置的方式并入形成的双音词其内部关系大多数是非句法结构关系。这一章节我们分别以“加之”、“其实”和“然而”的成词来说明位置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主要探讨代词并入后所产生的句法结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代词并入后其本身的变化,即某个代词并入后,由于指代功能的虚化和表达功能的弱化而逐渐虚化为一个词缀。根据考察,能够虚化为词缀的代词主要有“然”和“其”。另一方面是代词并入后整个结构句法功能的变化,主要有三个层次:副词化、连词化和标记化。代词并入后形成的主要是连词和副词,以连词为主,其次是副词。文章分别以连词“否则”的成词、副词“尤其”的成词以及话语标记“管他”的成词加以说明。
     第五章概括总结。在二至四章具体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不仅较为全面了解了汉语代词并入现象,并总结出汉语代词并入的特点和规律,还探讨了以代词并入的方式形成的双音词的成词动因和机制。
This thesis, taking these double syllable words formed by pronounincorporation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 including double syllable wordsformed by demonstrative pronoun and bleaching personal pronounincorporation.
     Starting from language materials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this paper deeply explores theformation of double syllable words formed by pronoun incorporation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time of incorporation, the manners ofincorpor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incorporation. We also pay muchattention to the motiva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doublesyllable words. This thesis also aim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of incorpor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pecific word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1is introduction. This part does overall introduction andsummarization of the studying on double syllable words, then raises thestudying methods,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that this paper based on, aswell as illustrates the language data.
     Chapter2is mainly on the view of time of incorporation to explorethe phenomenon of pronoun incorporation. The time of pronounincorporation includes ancient period, mesoid and modern times. In theancient period, the pronouns which can be incorporated are very few,in fact excepting the example that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shi”(是)incorporated into a new words “yushi”(于是), we hardly findanother case of this pronoun incorporation. The most of double syllablewords formed by pronoun incorporation were emerged in mesoid andmodern period. We can take two instances to explain the course ofevents, the lexicalization of “jiran”(既然)for mesoid period and the lexicalization of “chengran”(诚然)for modern period.
     Chapter3mainly examines the phenomenon of pronounincorp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nners of incorporation andinner structure relations. The manners in fact is the place can bedivided into front adhering and back adhering, mainly is back adhering.we respectively take two instances, the lexicalization of “yinci”(因此)and the lexicalization of “ranhou”(然后)to explain. Inner structurerelations can also be split into syntax structure relations and non-syntaxstructure relations. The double syllable words formed by back adheringare normally lexicalized form syntax structure and the inner structurerelations of these w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verb-object relations andpolarization relations. On the contrary, the double syllable wordsformed by front adhering are lexicalized form non-syntax structure. Wewill respectively use the lexicalization of “jiazhi”(加之),“qishi”(其实),“raner”(然而)to explain.
     Chapter4mainly discusses the syntactic results after the process ofpronoun incorporation, including two parts: the change of pronounafter incorporation; the change of whole structure. As to one part, itmeans that with the meaning of one pronoun bleaching and theaccessibility weakening, incorporated pronoun was changed into affix.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pronoun can be developed to affix are“ran”(然)and “qi”(其) The other part is the change of function ofwhole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adverbialization;conjunctionalized; marked. We will respectively use the lexicalization of“youqi”(尤其),“fouze”(否则),“guanta”(管他)to explain.
     Chapter5is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fromchapter2to4, we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pronoun incorporation, but also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of incorporation, as well as explore the motivation and mechanism ofdouble syllable words formed by pronoun incorporation.
引文
16关于副词的划分,即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可参看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年。
    17所引例子来源于鲍尔·J·霍伯尔,伊丽莎白·克劳丝·特拉格特2008《语法化学说》。
    18参看沈家煊《说“不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5期。
    安丰存2006介词融合——双宾语结构的形态句法成因[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期,103-108。
    柏灵2006表转折“X是”副连兼类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鲍尔·J·霍伯尔,伊丽莎白·克劳丝·特拉格特2008《语法化学说》[M],梁银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1982《现代汉语虚词释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1959《语言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贝罗贝2005汉语的语法演变——论语法化[A],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44-72。
    蔡甜2007“可是”“但是”“只是”的词汇化[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曹广顺1984敦煌变文中的副词[A],《语言学论丛》第12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09-131。
    曹广顺、遇笑容2006《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曹秀玲2000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J],《汉语学习》,第4期,7-11。
    曹秀玲2009“否则”类连词的语法化梯度及其表现[J],《汉语学习》,第6期,11-21。
    陈宝国、彭聃龄1998词的具体性对词汇识别的影响[J],《心理学报》,第4期,387-393。
    陈宝勤1994试论“而后”“而已”“而况”“而且”“既而”“俄而”“然而”[J],《古汉语研究》,第3期,28-33。
    ——1997古汉语副词生源探微[J],《沈阳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77-84。
    ——1999“是”类修饰式双音合成词产生探源[J],《沈阳大学学报》,第3期,80-85。
    ——2004汉语词汇的生成与演化[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陈昌来2002a 《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2b 《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陈昌来、朱峰2009“除”类介词及“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91-101。
    陈昌来、占云芬2009“多少”的词汇化、虚化及其主观量[J],《汉语学报》,第3期,8-15。
    陈昌来、张长永2010“由来”的词汇化历程及其相关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212-222。
    陈承泽1922《国文法草创》[M],上海:商务印书馆。
    陈辉、陈国华2001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J],《当代语言学》,第3期,175-186。
    陈平1987a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第5期,363-378。
    ——1987b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第2期,81-92。
    陈颖2009《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程燕2007试析连词“然而”的成词过程及成因[J],《文教资料》,第22期,102-103。
    储泽祥、邓云华2003指示代词的类型与共性[J],《当代语言学》,第4期,299-306。
    崔兰霞2009《惊世姻缘传》人称代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崔蕊2008“其实”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语言科学》,第5期,502-512。
    戴耀晶2000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45-49。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
    丁喜霞2006《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M],北京:语文出版社。
    董秀芳1998古汉语中介宾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及其演变[J],《当代语言学》,第4期,32-41。
    ——2002a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b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第3期,56-65。
    ——2003“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J],《当代语言学》,第1期,12-24。
    ——2004a 《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b “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第1期,35-44。
    ——2005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傀儡主语“他”[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22-27。
    ——2006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A],见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6-35。
    ——2007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50-61。
    段德森1980虚词发展说略[J],《云梦学刊》,第1期,59-66。
    ——1988论实词虚化[J],《殷都学刊》,第4期,105-110。
    ——1990《实用古汉语虚词》[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段茂升2005古汉语“如、若、然、焉、尔”语法化过程考察[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范开泰、张亚军2000《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环海、刘继磊2005“完了”的虚化与性质[J],《语言科学》,第4期,98-102。
    方环海、刘继磊、赵鸣2007“X了”的虚化问题——以“完了”的个案研究为例[J],《汉语学习》,第3期,20-25。
    方经民2004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及其语境制约——兼与日语第三人称代词研究[J],《当代语言学》,第3期,236-247。
    方梅2000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第5期,459-470。
    ——2002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第4期,342-356。
    ——2009北京话人称代词的虚化[A],吴福祥、崔希亮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C],北京:商务印书馆,36-55。
    方一新、雷冬平2006近代汉语“看来”的词汇化与主观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107-111。
    封海燕2006英汉指示代词的功能对比及认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冯春田2006汉语历史上跟介词“自”、“从”有关的几个句法结构的词化问题[A],见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138-158。
    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第1期,40-47。
    ——2000“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25-31。
    ——2001从韵律看汉语“词”“语”分流之大界[J],《中国语文》,第1期,27-37。
    ——2005《汉语韵律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符淮青1996《汉语词汇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高名凯、石安石1963《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
    高倩2007秦至汉初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彦梅2003代词衔接功能的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第1期,29-30。
    高育花2007《中古汉语副词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
    高增霞2004a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第4期,20-23。
    ——2004b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回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106-111。
    龚向军2002连词“则”的一种特殊用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94。
    顾阳、沈阳2001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成过程[J],《中国语文》,第2期,122-133。
    郭光、马睿2011话语标记“然后”:社会个案的修辞功能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第2期,1-5。
    郭锐2004《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圣林2007“NP+我”与“我+NP”的语用考察[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149-152。
    郭锡良1980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A],载《语言学论丛》第6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82-83。
    ——1989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A],载《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C],上海:知识出版社,57-76。
    ——1997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第2期,131-138。
    郭翼舟1984《副词、介词、连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韩慧英、邵志洪2007英汉指示代词三维认知对比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105-109。
    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1986《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何锋兵2010连词“则”的话语交际功能[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45-47。
    何刚1997语用方式——语用的语法化[J],《外国语》,第3期,37-42。
    何乐士等编1985《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
    何洪峰2008先秦介词“以”的悬空及其词汇化[J],《语言研究》,第4期,74-82。
    何洪峰、孙岚2010“然后”的语法化及其认知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版)》,第5期,15-21。
    何自然、冉永平、莫爱屏、王寅2006《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洪波2005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A],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168-178。
    侯学超1998《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1995《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华莎2003名词并入与述宾式离合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36-39。
    黄伯荣、廖序东1991《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大网2001a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第1期,5-12。
    ——2001b语用学杂志话语标记专辑(1998)介绍[J],《当代语言学》,第1期,152–155。
    黄盛璋1983先秦古汉语指示词研究[J],《语言研究》,第2期,136-157。
    黄增寿2004“诚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历时探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34-37。
    贾李娟2006上古时期第三人称代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江蓝生2000《近代汉语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第5期,387-400。
    姜涛2010“既然”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学刊》,第7期,102-105。
    蒋华、廖艳君、杨安红2004现代汉语中的称代代词与指示代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66-69。
    蒋平2003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J],《外国语》,第5期,43-50。
    ——2006指示代词研究评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58-62。
    旷书文2005论“程度副语素+为/是”的语法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58-67。
    雷冬平2008《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的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雷冬平、胡丽珍2006“他个”的形成、性质及其功能研究[J],《语言科学》,第4期,29-35。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葆嘉2002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第4期,140-147。
    李崇兴、黄树先、邵则遂1998《元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广瑜2010跨层结构“恨不得”的词汇化及其他[J],《古汉语研究》,第1期,80-87。
    李健雪2005论作为语法化反例的词汇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86-90。
    李晋霞、刘云2004“由于”与“既然”的主观性差异[J],《中国语文》,第2期,123-128。
    李琦2008《墨子》代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文山2009从语法化的角度看“由于”与“既然”的句法位置差异[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59-63。
    李小军、唐小薇2007因果连词“因而”“从而”的词汇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38-42。
    李孝定1965《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行健主编200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李宗江2003句法成分的功能悬空与语法化[A],见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309-329。
    ——2004语法化的逆过程:汉语量词的实义化[J],《古汉语研究》,第4期,62-67。
    ——200521世纪汉语史学者的学术追求[J],《汉语史学报》,第5辑。
    李佐文2001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J],《外国语》,第3期,44-50。
    ——2003元话语:元认知的言语体现[J],《外语研究》,第1期,27-30。
    廖秋忠1986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中国语文》,第2期,88-96。
    林祥楣1984《代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楚群2002“因为”和“由于”差异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89-92。
    刘丹青2001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语言研究》,第2期,71-81。
    ——2002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第4期,241-253。
    ——2003语法化的共性与个性,单向性与双向性——以北部吴语的同一多功能虚词“搭”和“帮”为例[A],见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25-144。
    ——2004《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话题标记去往何处?——附论语法化研究的三个领域[R],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术报告。
    刘红妮2009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词汇化与语法化[J],《当代语言学》,第1期,53-61。
    ——2010“终于”的词汇化——兼谈“X于”词汇化中的介词并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25-28。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J],《中国语文》,第3期,161-169。
    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1992《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
    刘利2005上古汉语的双音节连词“然而”[J],《中国语文》,第2期,146-151。
    ——2008“然而”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49-55。
    刘丽艳2005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希乐2008《魏书》指示代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晓然2006汉语量词短语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第1期,103-106。
    刘宇红2002指示语的多元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第4期,60-63。
    刘月华等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正光2006《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鲁艳霞2005《盐铁论》代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陆丙甫1986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J],《中国语文》,第2期,106-112。
    陆丙甫、蔡振光2009“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J],《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3-16。
    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
    罗思明、徐海、王文斌2007当代词汇化研究综合考察[J],《现代外语》,第4期,414-423。
    罗竹风主编1990-1993《汉语大词典》(12卷本)[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吕叔湘1956[1942、1944]《中国文法要略》(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
    吕叔湘主编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贝加1996介词“因”辨义[J],《语文研究》,第2期,59-61。
    ——2002《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
    马建忠1983[1898]《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98《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马真1980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54-63。
    ——1981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J],《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76-84。
    梅祖麟1998汉语语法史中几个反复出现的演变方式[A],见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文集》[C],15-30。
    乃凡1955关于“代词”[J],《中国语文》,第4期,41。
    潘文国、叶步青、韩洋2004《汉语的构词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潘悟云2002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J],《中国语文》,第4期,302-309。
    彭利贞2007《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彭睿2007构式语法化的机制和后果——以“从而”、“以及”和“极其”的演变为例[J],《汉语学报》,第3期,31-43。
    彭宣维2005代词的语篇语法属性、范围及其语义功能分类[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56-65。
    彭月华2007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学刊》,第6期,40-45。
    齐沪扬2000《现代汉语短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齐沪扬2003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62-71。
    屈哨兵2002“由于”的语义偏向[J],《中国语文》,第1期,22-24。
    任学良1981《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邵炳军2001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缀与附加式构词法[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19-123。
    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17-24。
    ——1998a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第3期,41-46。
    ——1998b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第2期,1-8。
    ——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a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268-275。
    ——2001b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J],《中国语文》,第6期,483-493。
    ——2004a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243-251。
    ——2004b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30-36。
    ——2005也谈能述性述补结构“V得C”和“V不C”的不对称[A],见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185-207。
    ——2009副词和连词的元语用法[J].《对外汉语研究》,第5期,113-125。
    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2005《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2007《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C],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顺玉2008《儿女英雄传》指示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石毓智1997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J],《汉语学习》,第6期,3-6。
    ——2000《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语法的形式和理据》[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6《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史金生2003“毕竟”类副词的功能差异及语法化历程[A],见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60-78。
    ——2005“要不”的语法化——语用机制及相关的形式变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6-13。
    史有为1983划分词的普遍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A],《语法研究和探索(一)》[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绍年、李晓琪1991“所以”再认识[A],《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苏向丽2008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62-69。
    苏新春2003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J],《江西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93-102。
    孙朝奋1994《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第4期,19-25。
    孙蕾2002指示性代词的语义特性[J],《外语学刊》,第3期,100-105。
    太田辰夫2003[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汤廷池(新)1991年6月汉语语法的“并入现象”〈上〉[J],《清华学报(台湾)》,第21卷第1期,1-63。
    ——(新)1991年12月,汉语语法的“并入现象”〈下〉[J],《清华学报(台湾)》,第21卷第2期,337-376。
    唐贤清2004《朱子语类》副词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
    唐作藩1980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年代[A],《语言学论丛》第6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
    田宇贺2008原型范畴理论与汉语指示代词的再分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75-79。
    汪维辉2006《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评介[J],《语言科学》,第2期,104-107。
    王灿龙2005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第3期,225-236。
    ——2008“否则”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词性问题[J],《汉语学习》,第4期,17-23。
    王丹、杨玉芳2004语篇中代词指代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第6期,1428-1431。
    王道英2003“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慧兰2003双音节连词词汇化过程中的代词并入现象考察[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王建伟、苗兴伟2001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J],《外语研究》,第2期,32-35。
    王静2010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第3期,72-79。
    王力1943《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
    ——1944《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汉语史稿》(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
    王美华2008跨层结构词汇化及其例证[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伟2004试论现代汉语口语中“然后”一词的语法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70-76。
    王伟、周卫红2005“然后”一词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范围的扩大及其机制[J],《汉语学习》,第4期,31-39。
    王寅2006《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寅、严辰松2005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1-5。
    王永超2009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元祥2000试说“否则”前后的结构关系[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28-30。
    王正元2009《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志1998篇章代词是“它”用法探析[J],《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37-42。
    魏培泉1990汉魏六朝称代词研究[D],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文旭1998《语法化》简介[J],《当代语言学》,第3期,47-48。
    ——1999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第1期,34-40。
    吴福祥2003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当代语言学》,第4期,307-322。
    ——2004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8-24。
    ——2005a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J],《中国语文》,第6期,483-494。
    ——2005b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J],《语言科学》,第2期,20-32。
    ——2005c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J],《古汉语研究》,第2期,2-14。
    ——2005d语法化演变的共相和殊相[A],见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267-306。
    ——2006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吴福祥、洪波主编2003《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福祥、崔希亮主编2009《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C],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凯风2006“虽然”的语法化探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第11期,67-69。
    ——2007“然”系词语的词汇化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为善2006《汉语韵律句法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1《汉语韵律框架及其词语整合效应》[M],上海:学林出版社。
    武凡芝2008《玄怪录》人称代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伍宗文2001《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M],巴蜀书社。
    向熹1993《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肖薇、郭晓华2005英汉指示语用法差异[J],《广西社会科学》,第5期,155-157。
    肖奚强、王灿龙2006“之所以”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第6期,531-538。
    解惠全1987谈实词的虚化[A],见《语言研究论丛》第4辑[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8-227。
    ——1997关于虚词复音化的一些问题[A],见《语言研究论丛》第7辑[C],北京:语文出版社,194-210。
    邢福义1991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J],《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76-82。
    ——1996“却”字和“既然”句[J],《汉语学习》,第6期,3-8。
    ——2001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J],《中国语文》,第4期,337-342。
    ——2003《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朝红、蒋冀骋2010从句法角度看连词“虽然”的产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122-125。
    徐丹2007“是以”、“以是”——语法化与词汇化[A],见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C],北京:商务印书馆,281-294。
    徐赳赳1990叙述文中“他”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第5期,325-327。
    ——2003《现代汉语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烈炯、刘丹青2007《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增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默凡2001“这”、“那”研究评述[J],《汉语学习》,第5期,47-54。
    徐时仪1998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108-112。
    ——2004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1-6。
    徐晓羽2010“一+名”式双音节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许家金2009汉语自然会话中“然后”的话语功能分析[J],《外语研究》,第2期,9-15。
    许余龙1989汉语远近称指示词的对译问题[J],《外国语》,第4期,33-40。
    ——2000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321-328。
    ——2002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第1期,28-37。
    ——2003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验证[J],《外国语》第2期,17-24。
    颜丽2002《说苑》代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宝忠1997《古代汉语词语考证》[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杨伯峻1981《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
    杨树达1920《高等国文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
    杨荣祥2001汉语副词形成刍议——以近代汉语为例[A],载《语言学论丛》第23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99-121。
    ——2002副词词尾源流考察[J],《语言研究》,第3期,66-72。
    ——2005《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若东1997认知推理与语篇回指代词指代的确定——兼论形式解决方法之不足[J],《外国语》,第2期,15-21。
    杨玉玲2006单个“这”和“那”的篇章不对称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33-41。
    俞晨玮2002英汉指示代词的功能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国栋等2003汉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11-15。
    余玲丽2005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关系分句认知分析[J],《宁波大学》第4期,37-40。
    余梅2009先秦汉语“否”、“不”对比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13-16。
    袁本良2006古汉语“否”字用法的再认识[J],《贵州大学学报》,第4期,78-88。
    袁宾1992《近代汉语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原苏荣、陆建非2011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17-127。
    袁雪梅2005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43-47。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154-170。
    ——2002名词代表动词短语和代词所指的波动[J],《中国语文》,第2期,99-110。
    袁毓林等2009《汉语词类划分手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乐耀2010汉语中表达建议的主观性标记词“最好”[J],《语言科学》,第2期,143-153。
    曾伟娟2007秦至汉初指示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爱玲2006“人称代词+专有名词”及其表达效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95-98。
    张斌主编2001《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斌主编2002《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伯江1997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第2期,15-19。
    张赪2002《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辉女2002“正在”的分布特点及相关问题[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62-65。
    张建华2002认知思维与人称代词内指指代的确定[J],《外语教学》,第3期,66-70。
    张金圈、刘清平2011句法位置对短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制约——以“再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为例[J],《齐鲁学刊》第1期,135-139。
    张静1987《汉语语法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俊阁2006“这”、“那”与时间词“早晚”[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63-66。
    张立飞、董荣月2008从认知语法看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24-30。
    张敏2008[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从类型学看上古汉语定语标记“之”语法化的来源[A],见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鹏2007古汉语“因”的语法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34-37。
    张亚军2002a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52-61。
    ——2002b 《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2000a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和范围[J],《中国语文》,第1期,3-15。
    ——2000b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0c评注性副词功能琐议[A],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C],224-242。
    ——2000d 《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a “看起来”与“看上去”——兼论动趋式短语词汇化的机制与动因[J].《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5-16。
    ——2006b元语言理论与汉语副词的元语用法[A],《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C],北京:商务印书馆,264-280。
    ——2007从间接的跨层连用到典型的程度副词——“极其”词汇化和副词化的演化历程和成熟标志[J],《古汉语研究》,第4期,64-70。
    ——2009试论连词“及其”的词汇化动因、连接方式及指代歧义[A],见吴福祥、崔希亮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C],北京:商务印书馆,482-511。
    张振羽2009“尤其”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语言科学》,第1期,52-56。
    赵世开1980英汉疑问代词的对比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4-22。
    ——1994英汉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初步的语用分析[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运用的语用原则”课题组编《语文研究论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教研室编1999《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法高1959《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时语言研究所。
    周刚2002《连词与相关问题》[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冠民2002副词“其实”的形成[J],《语言研究》,第1期,32-37。
    朱洁2006《世说新语》人称代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迎春2003认知推理与深层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91-93。
    ——2005认知推理与歧义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J],《台州学院学报》,第4期,76-78。
    祝敏彻1991《朱子语类》句法研究[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
    Alfred Tarski1956The Concept of Truth in Formalized Languages,in Logic,Semantics, Mathematics[M].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Ariel, Mira1990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M]. London: Routledge.
    Ariel, Mira1994Interpreting anaphoric expressions: A cognitive versus a pragmaticapproach[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0):3-42.
    Baker, Mark C.1988. Incorporation: a Theory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Changing[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inton.L.&E.C.Traugott2005Lexical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ybee,J,R.Perkins&W.Pagliuca1994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Aspect and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Crismore, A.1989Talking with readers: Meta discourse as Rhetorical Act [M]. NewYork: Peter Lang.
    David Crystal (edit.)1997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4thed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沈家煊译.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Fraser,B1996Pragmatic Markers[J]. Pragmatics6.2:167-190.
    Fraser,B1999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J]. Journal of Pragmatics:931-952.
    Halliday, M.A.K1975Learning How to Mean[M]. London, Edw and Arnold.
    Halliday, M. A. K&Hasan R1976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ünnemeyer.1991.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 Paul J1991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 In Traugott and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I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7-35.
    Hopper, P. J.&S. A. Thompson1984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universal grammar [J]. Language60:703-752.
    Hopper, P.J.&E.C.Traugott1993Grammaticaliz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Kurylowicz, Jerzy1975[1965]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J].Esquisseslinguistiques2:38-54.
    Lyons, J.1977Semantics(V.2)[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tlock Teenie1989Metaphor a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n of evidentials[A].BLS15(Proceedings of the1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Linguistic Society):215-225.
    Palmer,F.R. Mood and Modal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Paivio, J1986Mental Representation: A Dual Coding Approach[M]. OxfordUniversity Press.
    Schiffrin,D1987Discourse Mark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t, E.C1995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 [A].In D. Stein&S. Wright(eds.).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Linguistic perspective [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1-54.
    Traugott,E. C.&Dasher,R. B2002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scher, I.2000. Grammaticalization versus lexicalization-‘methinks’ there is someconfusion[A]. In Fischer,Rosenbach, and Stein, eds., Pathways of change-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C]. Amsterdam: Benjamins.:355-3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