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张溥是晚明复社著名领袖、社会活动家、学者、文学家,在明末颇有影响。但是,由于党争及禁书等社会政治原因的干扰,以及由此带来的著作散佚等文献方面的限制,使得长期以来张溥研究较为沉寂。张溥研究专著阙如。众多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著作对张溥或略为勾勒,或一笔带过。这种研究的沉寂恰与张溥在明末的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对张溥的全面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本论文在阅读张溥全部文集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张溥生平、交游、思想、著述、影响和意义予以全面考察,力图对其诗文成就及社会活动的意义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和定位,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细化晚明文学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凡五章)、结语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
     绪论。含对明代诗文研究的思考、研究综述、张溥生活的时代等三个部分,以之作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基础。
     第一章,张溥生平考述。以时期为纲,以事件为目,分四个时期及三十二个小专题考述张溥生平,旨在还原史实,知人论世。
     第二章,张溥思想探析。首先揭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风尚、社会思潮,然后从如下四个方面探析其思想:(1)在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方面,张溥以圣人、君子、大儒为理想人格,以道德、气节为价值追求,以人伦亲情、朋友同人之义为其行事的出发点;持正统的儒家观点,主张积极用世。(2)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主张致君泽民,表现出以泽民为特征的民本思想;主张任贤去邪,兴利除弊;华夷之辨甚严,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重视个人的价值,持男女平等思想。(3)在学术思想方面,尊经重史,期复古道,同时又持变化之观点;主张用世传世救世;主张分类治学,强本务根,由博返约;对佛道二教予以反对和批判。(4)在文学思想方面,主张文以载道,文质相符;主张“居今之世”,必须“为今之言”;主张文章须有气致与情思;以“雅”为评价古文的主要标准。推重温柔敦厚的诗教,但又强调应“温柔敦厚而不愚”;论诗时着眼于才力、性情、学问和世运等几个方面,特别强调性情。
     第三章,张溥散文研究。含散文分类研究和散文艺术特点分析两部分。张溥以散文见长,其散文按文体大致分为题词、序跋、尺牍、记传、祭文墓志、论说等六类。题词将品人论文融合为一,处处洞见卓识,篇篇新见迭出。又于其中寄予深沉感慨,多用史家之笔法,颇似史论。其序跋深于论人,表现出典雅的风格。其尺牍少做作,真实地反映了其想法。其记体代表作,首属《五人墓碑记》,历来为文家所推重。其祭文中虽不乏应酬之作,但为其挚友之母及东林党人魏大中等所写的祭文,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可谓佳作。张溥集中亦有大量论说类散文,主要为史论和时论,集中表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张溥散文表现出融经洽史、长于议论、慷慨激昂等艺术特点。
     第四章,张溥诗歌研究。含诗歌分类研究和诗歌艺术特点分析两部分。张溥不以诗名,然好咏不辍,集中现有诗歌五卷,凡八百七十四首。其诗歌按内容大致分为送别怀人、乐府艳歌、哀挽怀古、记游题画四类。张溥重视朋友之义,故其送别怀人诗,大多写得情感诚挚。其哀挽诗,写得亦沉痛感人,哀悼对象除亲友外,还包括名将、忠臣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才女。其记游诗中亦有一些佳作。其题画诗,短小精练,用语清新。张溥诗歌表现出诗风趋于平易、取法对象多元、风格多样等艺术特点。与竟陵派幽僻峭诡诗风不尽相同,表现出欲对竟陵诗风进行拨正的意图。
     第五章,张溥的影响和意义。从社会活动、政治斗争、文学文献、学风等四个方面论述其影响和意义。认为(1)创建了中国古代第一大文社,培养、团结、奖掖了一大批优秀士人,在中国古代社团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2)与阉党权奸展开斗争,显示出士人高度的责任感、正义感和节操。(3)通过交游、社集、选文,对文学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作品摹写时事,议论纵发,感情诚挚,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收集整理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在文献传承上亦颇有意义。(4)其倡导的实学风气对清代学风具有一定影响,张溥既是实学风气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亦是明清学术转变的重要过渡者之一。
     结语。张溥是明末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点,明人对此其实已有明确的表述。然而清人出于种种非文学和非学术的原因,却将这个点抹去了,现在通过研究,我们将之又重新确定出来。我们认为,将张溥列入明代文学最后一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适当的,以晚明而言,张溥“已足笼盖一代,为文苑之杰”。艾南英、张溥、陈子龙、夏完淳应该是明末文学中被并列提及的四家。
     附录。含著述考证与提要(附作品禁毁调查)、年谱简编两个部分。
Zhang Pu was the famous leader of Fushe (复社) , social activist, scholar and writer of late Ming Dynasty. He 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e movement of Fushe as well as in other academic and literature activities. But, affected by political reasons such as the Party Conten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ban of most of his works, research on Zhang Pu has been inactive in a long time.There has been no academic book of research on Zhang Pu completely. The common treatise of Zhang is wanting. Many books on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y did no more than drawing the outline of Zhang or just mentioning him a little.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Zhang Pu formed intense contrast with his great influence and eminent posi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Thus necessitates a full-scale study of Zhang.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ll the works of Zhang and other relevant sources, by means of studying Zhang's life, friends, thoughts, works, influence and value thoroughly, the author tries to give out comparatively objective valuation and accurate allocation of Zhang's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and social activities, fill in a relevance studying blank space and push forward literature research of late Ming Dynasty further.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introduction,text, concluding remarks and appendix.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common basis, the introduction contains three parts: the reflection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literature, the summary of research on Zhang, and the times when Zhang lived.
     The text contains five chapters in total. Chapter 1 is th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of Zhang's life.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It also contains 32 special topics studying Zhang's life which aim at recovering the historical truth and helping understand the Zhang's better.
     Chapter 2 discusses Zhang's thoughts from four aspects: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ethics; thoughts about society and politics; academic thoughts ; thoughts about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aspect, Zhang's ideal personality was to be a sage, gentleman and great Confusion. He pursued morality and integrity, and cherished the love of consanguineous family and the loyalty of friends as the foundation of his behavior. In the second one, he proposed to win over the emperor and to be of benefit to the people. He suggested to nominate the virtuous and depose the wicked, to do the good and abolish the bad. He had a strict differentiation on Hua (the Han people) and Yi (the barbarian people), which has much realistic meaning in that time. H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ndividual value and thought both men and women were equal. In the third one, he paid homage to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valued history. He struggled to revive the old convention while hold a feasible viewpoint; he argued that scholarism should be utilized and spread in reality to heal the society. He proposed to divide the academic research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He suggested strengthen the root of study, do deep and specific study after far going reading. He opposed and criticized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fourth one, he argued that the root of literature lied in Tao, which meant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e claimed that one should "talk about the contemporary things" as long as the "lived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He emphasized the true feelings and focused on talent. Personality, learning and times as for poetry criticism. He appreciated the tradition of ShiJing which valued tenderness and moderate in poetry writing while pointed out that it should be "tender and moderate, but not undiversified." He thought literature was meant to convey the Confucian values, it should be both meaningful and elegant. A good literature works should be highly conceptive, moving, and full of vigour. His iterion of writing criticism is whether it was Refined.
     Chapter 3, research on Zhang's prose. It contains two parts: research based on categories, and analysis 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Zhang specialized in prose writing. His pros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ix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style: inscriptions,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epistles, biography, argumentations. Inscriptions combine criticism of both the articles and the writers. As for the writers, he figured out their times and lives to get a vivid impression and compared them with other writers of the same times or of the genres in history. As for the articles, he traced back to their origins and followed their branches, indicat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brought them into compariso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He displayed his acute insight and innovative viewpoints in all these inscriptions. On the other hand, he reposed his own feelings in them by means of using a metho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which implied the attitude of the historiographers in the narration of history. He examined and reanalyzed historical facts of that time, which made his essays somehow like history arguments. Zhang's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sum to 15 rolls, which made up of the mass of his collection. Zhang followed a principle of "proper" and "downright" when writing prefaces, so they came out to bear a refined style and were good at criticizing people. Zhang's epistles often dealt with his thoughts and truly reflected his thinking, they are often full of sincerity and showed no affectation. Zhang's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well-known biography writing was On the grave of five .Among Zhang's elegiac addresses, there was some articles written merely for social purpose, but the elegiac addresses he wrote for his best friend's mother and Wei Dazhong were excellent with true feelings and substantial content. The great amount of argumentation writings in Zhang's collection----most of which are history criticism and current affairs criticism show his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n history and reality.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s prose lie mainly in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history, outstanding argument and impassioned writing style.
     Chapter 4, research on Zhang's poetry. It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research based on poetry categories, and analysis 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Zhang was not famous for his poetry writing, but he loved writing poetry for all his life and left five rolls of poetry, 874 poems in total.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his poetry,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poetry about sending off or missing his friends; Yue Fu poetry; poetry on mourning for dead and recalling history; poetry about travel or written on paintings. Zhang valued friendship much, so his poems about sending friends off and missing friends far away are often sincere and touching. Some mourning poems of Zhang are also distressed and affective. He mourn for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 as well as the famous generals, loyal liegemen and legendary talented women in history. Some of Zhang's poems about traveling are also good.Some poems for the painting are short and fresh. Three art characteristics that whose poetry and song shows: First, styles are varied. Second, Common poetry and song is in Zhang stylistic accept Han and Wei Dynasties. Third, they are tended to become amiable. carry out the intention correcting on whole mausoleum poem wind.
     Chapter 5, common effect of Zhang and significance. From public activities , political struggle , literature, four aspects such as document, style of study discusses whos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Think that he has established the biggest culture association of ancient China.And the fighting with the eunuch group has demonstrated the scholars' responsibility, justice and high moral principle. Effect on literature with his activities and works . Zhang is one of the ethos initiator and the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son .
     Concluding remarks. Zhang is the strategic point in th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it's accept by the people of Ming Dynasty. But the fact isn't accept and wiped away by the people Of Qing Dynasty for being not nonacademic reason. Now the fact is confirmed by our research. We regard it being common that Zhang is one of a final literature leading exponent in Late Ming Dynasty. He can cover up with generation.
     Appendix. including introduction of Zhang's works and the chronicle of all his life.
引文
1 吴承学:“明清诗文尚缺乏全面的研究,有很多空白点。现有的结论大都只是一种印象,而这种印象又多来自前人的论断,因此现在就断言其价值和地位的高低未免太早。”见吴承学、曹虹、蒋寅《一个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明清诗文研究》,第204页。
    2 参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05页。
    1 商务印书馆 1946年。后又出修订本(齐鲁书社 1982年)。
    1 明刻禁书,一函六册,现藏于天一阁,系孤本。中有大量文章为《七录斋诗文合集》、《七录斋近集》所无。
    2 见《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82册。
    3 见殷孟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凡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
    4 朱芝瑛 《读张溥五人墓碑记书后》,《中华妇女界》 1915年第1卷第7期。
    王开智《读〈张溥五人墓碑记〉书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汇刊》1915年1期。
    吴景贤《宋明学生运动两大领袖--陈东与张溥》,《学风》1936年7-8期。崇贤《明季政治运动的领袖:张溥》,《江苏文献》,1942年1期。
    5 钱基博《明代文学》,商务印书馆 1933年,第2页,第71页。
    6 宋佩韦 《明文学史》,上海书店影印本商务印书馆 1934年版,第176页,第182页。
    7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
    8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年,第149页。
    1 初出 《东洋史研究》1974年33卷3号。后收入《亚洲史研究》五(东洋史研究丛刊之四至五,同朋舍出版,1978年)、《宫崎市定全集》13卷(岩波书店,1992年)。参见日小野和子著,李庆等译,《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34页。
    2 如霍松林《反阉党斗争的赞歌--评〈五人墓碑记〉及其他》,《人文杂志》1981年1期。玉浦《〈五人墓碑记〉评释》,《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1年1期。
    龚学文《读〈五人墓碑记〉》,《中学语文》1981年2期。
    蓝锡麟《谈〈五人墓碑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2期。
    徐应佩《叙壮烈之行 明死生之大--谈〈五人墓碑记〉的叙议结合》,《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3期。
    姚郁杰《读〈五人墓碑记〉》,《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4期。
    吴宗海《读〈五人墓碑记〉札记》,《江西教育》1981年4期。
    毛晶璋《〈五人墓碑记〉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5期。赵江森《“吾社”是指“复社”吗》,《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1年6期。
    3 朱永平 《析张溥〈惜行〉》,《名作欣赏》 1989年2期。
    4 黄家龙等 《〈五人墓碑记〉中又一时间错谬问题》,《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3期。
    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2期。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4-5期。
    3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年,第531-533页。
    4 郭预衡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北师大出版社 1992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第四册 2007年再版,第182页。
    5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第275-279页。
    6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第393-395页
    7 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6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230-231页。
    8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第572-577页。
    9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10 见吴文治《明诗话全编》第十册《张溥诗话》,凤凰出版社 1997年,第10288-10314页。
    1 《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5期。
    2 《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2期。
    3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2期。
    4 《文艺研究》,2006年5期。
    5 邵清风 《论张溥的文学思想及其成因》,硕士论文,韩泉欣指导,浙江大学 2004年。
    柯昌礼《〈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中的人物批评》,硕士论文,曹旭指导,上海师范大学 2006年。
    6 曹虹指导,南京大学 2005年。
    7 《唐都学刊》,2006年1期。
    1 《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5期。
    2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第310页。
    3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174页。
    4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3期。
    5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
    6 吴志达主编,凤凰出版社 2005年。
    7 初版商务印书馆 1934年。其中《复社始末》(上)论及张溥的身世、治学及领袖才能。
    8 商务印书馆 1945年。
    9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
    10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三、四章《复社及其思想、学术与文学》(上下)论及张溥成功结社的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又论及张溥的社会活动、思想、文学活动、文学创作、文学影响。虽非专论,但触角所及,极为深入。
    11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七章《复社运动》论及张溥出身阶层、结社理念、社集活动、政治活动、影响,角度多有不同,颇可参考。
    1 中华书局 2006年。《复社南京社集及其影响》、《〈谭元春集〉复社成员考》、《竞陵派与复社关系初探》等篇论及张溥,颇可参考。
    2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
    3 中华书局 2002年。
    4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
    5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1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7 文海出版社 1972年。
    8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8年。
    9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10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年。
    11 中华书局 1993年。
    12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8年。
    13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
    14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
    15 中华书局 1994年。
    16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1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 《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 1984年,第797页。
    2 樊树志 《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04页。
    3 《明史·张居正传》,见《明史》,中华书局 1974年,第5645页。
    4 王世贞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七《张居正传》,《四库全书》本。
    5 樊树志 《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43-310页。
    6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 1958年,第4476页。
    7 《明神宗实录》 卷一五二,万历十二年八月壬子。
    1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 2007年,第219页。
    2 李逊之 《三朝野纪》 卷二《天启朝》,《续修四库全书》本。
    3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考》,上海书店 2006年,第50页。
    4 《明史·魏忠贤传》,见《明史》中华书局 1974年,第7823页。
    5 樊树志 《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699页。
    6 谢国桢 《明清之际党社考》,上海书店 2006年,第50页。
    7 《崇祯长编》 卷一七,崇祯二年正月丁丑。
    8 谈迁 《国榷》,中华书局 1958年,第5427页。
    9 谢国桢 《明清之际党社考》,上海书店 2006年,第55页。
    10 同上,第56页。
    1 《明史·李应升传》,见《明史》,中华书局 1974年,第6365页
    2 参阅吴文治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黄山书社 1993年。
    3 朱孟阳 《细说明代十六朝》,京华出版社 2005年。
    4 朱东润 《陈子龙及其时代》,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第25页。
    5 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69页。
    1 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52-146页。
    2 顾公燮 《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明季缙衿之横》,见《涵芬楼秘笈》第二集,第5页。
    3 参阅陈伯海等主编,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 2002年,第6-180页。 诚为大憾。此处所列世系主要依据蒋氏,而补其简略处。
    1 张采 《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 《康熙江南通志》 卷一四五。转引自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第1294页。
    3 按:蒋逸雪 《张溥年谱》云:“次相之,夭。”
    4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
    5 陆世仪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2页。
    6 张王治曾出继给其父好友。吴伟业《张母潘孺人暨金孺人墓志铭》:“府君以为执友王公无子,命以己子子之,即敉庵也。”又《论略·祭王岜湖文》:“呜呼,先君子之交公也,世为邻也,亦世为友也。又云:公无子,抚某之幼弟以为子。”
    7 按:此处原空两格。见《合集·先考虚字府君行状》。
    8 钱谦益 《嗣说》,见《近集》卷首。
    9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见夏完淳著,白坚笺校《夏完淳集笺校》,上海古籍 1991年,第414页。
    1 张采 《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 《历代名臣奏议》卷首题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3 《张天如先生遗像记》:“癸酉仲秋,同乡张君亮孙属表弟黄君玉儒为介,乞题其十世祖天如先生遗像。”见王桐荪等选注《唐文治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387页。
    4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王父(张仲)先世贫,及身稍振,有市(?)一区,杭田三顷,析而为三,先人(张翼之)业不及中人”。
    5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
    6 陆世仪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2页。
    7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
    8 同上。
    9 同上。
    10 陆世仪 《复社纪略》卷二,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45页。
    1 吴伟业著,李学颖校点,《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第980页。
    2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
    3 陆世仪 《复社纪略》 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2页。
    4 同上。
    5 《合集·张露生师稿》
    6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
    1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
    2 蒋逸雪 《张溥年谱》,齐鲁书社 1982年,第4页。
    3 张采 《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4 同上。
    5 吴伟业著,李学颖校点,《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第980页。
    1 陆世仪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2页。
    2 万斯同 《明史稿》,转引自蒋逸雪 《张溥年谱》,影印商务印书馆 1946年,第1页。
    3 张采 《知畏堂文存》 卷八。
    4 按:张溥丧父之时,一云其十六岁,一云其十五岁。十五岁说者,如《近集·续离骚序》:“余小子十五而无父,风雨飞蓬,鸟鼠不若。”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十五岁丧父。”十六岁说者,《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先君生于嘉靖丙辰之四月三日,殁于万历丁已之四月四日,享年六十有二。”此处当以《先考虚宇府君行状》为准。
    1 张采 《天如合稿序》:“所谓七录斋者,旧槛垩壁,非有完美。”
    2 张采 《天如合稿序》,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 张采 《祭天如兄文》:“忆弟交兄,始庚申。”
    4 张采 《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 顾梦麟 《诗经说约序》:“余少贫,废学,逮壮乃同子常讲诵一室。”见顾梦麟《诗经说约》,《续修四库全书》本。
    2 汪婉 《尧峰文钞》 卷三四,《四部丛刊初编》本。
    3 计东 《改亭文集·上太仓吴祭酒书一》:“子常、麟士,经营社事最深。”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4 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第652页。
    5 张采 《知畏堂集文存》 卷二
    1 计东 《上吴祭酒书》云:“应社之本于拂水山房、浙中读书社之本于小筑,各二十余年矣。”朱倓《明季南应社考》:“拂水山房倡于瞿纯仁,其同社皆常熟人,继之者许士柔、孙朝肃亦常熟人。承其遗风,乃与上海范文若、华亭冯明玠、昆山王瑛如,仍用旧址,相结为社。此二十余年中,拂水文社之见于记载者仅此九人。应社始于天启甲子(四年,一六二四),亦倡于常熟。”见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 2006年,第112页。
    2 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第649页。又计东《上太仓吴祭酒书一》云:“孟朴但为应社五经征文之人尔。”
    3 参柯昌礼 《〈张溥年谱〉补正》,见柯昌礼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中〉的人物批评》,硕士论文,曹旭指导,上海师范大学 2006年。
    4 小野和子 《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35页。
    1 黄寿祺 《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第114页。
    2 同上,第106页。
    3 小野和子 《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37页
    4 转引自上书,第236页。
    1 《合集·正风俗议》。
    2 又,《合集·诗经应社序》:“是故先与乎其人,后与乎其文,为人之道,有一不及于正者,则辞之而不敢就。既与其人,而文或有末至者,则必申之以正,因其材之所命而乐其有成,是以邪辟之意无所形之于文,而四方之欲交此数人者,尝观其文而即知其人之无伪,则定社之大指也。”
    3 计东《上吴祭酒书》:“娄东有应社十子,吴郡有应社十三子。”又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云:“而太仓自二张外,在社中者又有八人,为应社十子:吴门自维斗外,在社中者又有十二人,为应社十三子。”见王应奎《柳南随笔续笔》,上海古籍书店 1983年,第51页。
    4 见《论略·刘伯宗稿序》、计东《上吴祭酒书》、《合集·江北应社序》。又,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2006年,第115页)认为:“应社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江南的应社,第二是江北的应社,第三是河北的应社。……要是仅分南北二类还不能包括应社的完备。”
    5 参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第353页。
    6 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第649页。
    7 蒋逸雪 《张溥年谱》,齐鲁书社 1982年,第10页。
    1 同上。
    2 小野和子 《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39页):“在应社成立的天启四、五年间,那(复兴经学)已成了主导性的风潮。”
    3 柏杨《中国历史年表》,湖南出版社 2006年,第672页。
    4 叶君远 《清代诗坛第一家--吴梅村研究·吴伟业佚文辑考》,中华书局 2002年第219页。
    5 卢文弨 《碧血录·题辞》,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94页。
    1 佚名 《研堂见闻杂录》,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五辑第98册,大通书局 1987年,第27页。
    2 见沈承 《即山集》卷首,四库禁毁丛书本。
    3 张三光 《沈君烈轶事》,见《即山集》,四库禁毁丛书本。
    4 周锺 《沈君烈遗集序》,同上书。
    5 张采 《张殇童碑铭》、《殇女碑铭》。张采《张殇童矿铭》:“丙寅,予果生女,遂许配。”张采《祭天如兄文》:“丁卯,我第三女许兄所抚子,称姻家。”按:二者所记时间有出入。《祭天如兄文》比《殇女矿铭》晚出约十年,当以《殇女矿铭》所记为准。
    6 杜登春 《社事始末》,见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附录》,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1996年,第493页。
    7 高攀龙名入 《东林点将录》为“掌管机密军师”之“天闲星入云龙左都御史高攀龙”。见文秉《先拨志始》卷上,上海书店 1982年,第154页。
    1 计六奇 《明史北略》,中华书局 1984年,第58页。
    2 黄煜 《碧血录》,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172-177页。
    3 《周忠介公烬余集》 卷四 《五人传》,见《丛书集成新编》 第68册,第321页。
    4 《五人墓碑记》
    5 张慧剑编著 《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第475页。
    6 《明史·周顺昌传》亦云:“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见《明史》,中华书局 1974年,第6355页。
    1 小野和子 《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38页。
    2 谢国桢 《明清之际党社考》,上海书店 2006年,第51页。
    3 王于飞 《吴伟业行实考二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3期。
    1 张采 《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 如张溥与张采在七录斋读书时,即白天外出,晚上共读。张采《祭天如兄文》云:“凡五年中,兄每辰出,夜分或过子刻入。”
    3 吴伟业 《德藻稿序》。
    4 《天一阁·吴骏公稿再序》:“若骏公之大人禹玉先生,则彬彬笃行君子也。端尚规矩,而文崇典则,大雅之声,满于一序,自学使者,至于郡县大夫,莫不以荣名相推。”
    5 《天一阁·吴骏公稿再序》:“吴中之文素号不劲,受先之处娄也,两年以前,几有孤骞不明之叹,骏公独心然之,初未与子相闻,而所习之书,大约同趣,一国之人群讥焉。而骏公告知家庭,不以为疑。”
    6 《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第1131页。
    7 同上,第1091页。
    8 陈廷敬 《吴梅村先生墓表》;“先生少聪敏,年十四,能属文。里中张西铭先生以文章提倡后学。四方走其门,必投文为贽,不当意,即谢弗内。有嘉定富人子,窃先生塾中稿数十篇投西铭,西铭读之大惊,后知为先生作,固延至家。同社数百人,皆出先生下。”
    9 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迨为文,下笔顷刻数千言,时经生家崇尚俗学,先生独好三史,西铭张公见而叹曰:‘文章正印,其在子矣!'因留受业,相率为通今博古之学。”
    10 程穆衡《吴梅村编年诗笺注》所附《娄东耆旧传·吴伟业传》:“公生禀殊姿,学如夙授。江右李太虚明睿落魄,客授州王大司马所,与约斋善。一日,饮于王氏,太虚被酒,碎其玉卮。主有诟言,太虚愤恚去,约斋追而赆之。太虚曰:‘君子奇才也,天如将以古学兴东南,盍令游从乎?'约斋如其言,学则大成。”
    1 《张敉庵黄门五十序》,见《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第792页。
    2 柏杨 《中国历史年表》,湖南出版社 2006年,第673页。
    3 参阅汤纲、南炳文 《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869页。
    4 谢国桢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 2006年,第109页。
    5 陈子龙自撰 《年谱》:“天启七年,丁卯,……始交娄江张受先、张天如。”见《陈子龙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640页。
    6 蒋逸雪 《张溥年谱》,齐鲁书社 1982年,第19页。
    7 文秉 《先拨志始》 卷下,上海书店 1982年,第229页。
    8 蒋逸雪系此为崇祯元年。何宗美认为此为天启七年事,见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95页。予亦认为此七年事。
    9 张采 《祭天如兄文》:“丁卯……腊月,北上,兄送浒墅,弟访泣托老母,兄泣应。”
    1 《论略·张受先稿再序》。
    2 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 张采《祭天如兄文》,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4 万斯同 《明史稿·张溥传》,转引自蒋逸雪《张溥年谱》,商务印书馆 1946年,第1页。
    5 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戊辰,以覃恩选贡入太学。是年,适余先成进士,公策款段至京师,抵余邸。会天下所贡士暨公卿雅流,咸愿获交公,幸一望见,公则循墙谢不敏。”
    6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3页。
    7 吴伟业《复社纪事》,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181-182页。
    8 王志庆 《祭张天如文》:“忆自戊辰岁,得交天如,时天如声气己通海内。”见《娄水文征》卷36。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76页
    2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十册,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年,第581-581页。
    3 蒋逸雪《张溥年谱》,齐鲁书社 1982年,第18页。
    4 见《合集·张受先稿再序》,对此年活动记载颇详。又见张采《祭天如兄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
    1 张鉴《冬青馆甲集·书复社姓氏录后二》,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2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3页。
    3 同上,第201页。
    1 张鉴《冬青馆甲集·书复社姓氏录后二》,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2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8页。
    1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09页。
    2 同上,第209页。
    3 陈子龙《自撰年谱》、吴伟业《复社纪事》
    4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10页。
    1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第359页。
    2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10页。
    3 杨凤苞《秋室集》卷五《吴孝靖纪略》云:“(曾羽)(吴(曾羽))与同志孙淳等四人创为复社,义取剥穷而复也。”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4 按:计东所记的熊鱼山调任时间有误。日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47页):“作为各社统一组织的复社的成立是在崇祯二年(己巳),孙淳等设立复社的准备,当然必须在这以前就做。还有,熊开元就任吴江知县,根据(崇祯)《苏州府志》的‘职官',很明确是在崇祯元年,这信所说的庚午冬,想来是戊辰(崇祯元年)冬之误。”接着又认为:“复社在崇祯元年在应社以外单独成立,由于张溥的调停,合并了应社,确立了后来复社的基础。到第二年,诸社被统合到复社,召开了尹山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组织的复社。”
    1 计东《改亭文集·上太仓吴祭酒书一》云:“孟朴但为应社五经征文之人尔。”见《续修四库全书》本。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第649页):“而效奔走以襄厥事者,嘉兴府学生孙淳孟朴也。”
    2 计东《改亭文集·上吴祭酒书》:“始庚午之冬,因鱼山熊先生自崇明调宰我邑,最喜社事,孙孟朴乃与我妇翁(吴(曾羽))及吕石香数辈人始创复社,颇为吴门杨维斗先生所不快。孟朴尝怀刺谒杨先生,再往不得见,呵之曰:‘我社中未尝见此人。'我社者应社也。盖应社之兴久矣,时天下但知应社耳。……当时纷纷社集文字,若《南彦》、《天下善》、《人文聚》诸书,与复社之《国表》一集、三集、四集颇相龃龉。”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3 计东《改亭文集·上吴祭酒书》:“独西铭先生一人,大公无我,汲引后起,且推鱼山先生主持复社之意,故能合应、复两社之人为前矛后劲之势。”王应奎《柳南随笔》:“赖天如先生调剂其间,而两社始合为一。”王应奎《柳南随笔续笔》,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52页。杨凤苞《秋室集》卷五云:“(曾羽)(吴(曾羽))与同志孙淳等四人创为复社,义取剥穷而复也。太仓张溥举应社以合之。”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4 转引自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263页。
    5 夏燮《明通鉴》,岳麓书社 1991年,第2254页。
    6 清永瑢等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1965年,第527页。
    7 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第244页。
    1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齐鲁书社 1992年,第349页。
    2 计东《改亭文集·上太仓吴祭酒书一》:鱼山即复社盟主也。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3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是役也,孟朴渡淮泗,历齐鲁,以达于京师,贤士大夫必审择而定衿契,然后进之于社。故天如之言曰:‘忘其身为,取友是急,义不辞难,而千里必应。三年之间,若无孟朴、则其道几废。'盖先后大会者三,复社之名动朝野,孟朴劳居多。”《天一阁集·社籍序》:“忘其身图而惟朋友之急,义不辞难而千里必应,三年之间,若无孟朴则其道几废。是故四方之士,相率而归功于孟朴也。盂朴既举,一社人文显书而大刻之矣。又恐来者之日广而涣然无所丽也,先定其姓名以为籍,而属予存之。自其渡淮泗、涉齐鲁而之长安也,天下都会之贤者无不遇也。苟遇其人,必使其举一乡之杰然者,登之于社,复惧旧闻之不实也,必断其生平而后进焉。”《复社纪略》卷二云:“当天如之选国表也,湖州孙孟朴淳实司邮置,往来传送,寒暑无间;凡天如、介生游踪所及,淳每为前导,一时有孙辅司之目。两粤贵族子弟与素封家儿因淳拜居周张门下者无数。”
    4 朱倓云:“吴之有复社,吴洲之力居多。(曾羽)家饶于赀,喜结客,复社初起,四方造访者,舟揖相蔽而下,客既登堂供具,从者或在舟中作食,烟火四五里相接,如此十余年无倦。尝出白金二十镒,家谷三百斛,资孙淳效奔走,事结合。先后大会者三,四方以舟车至者数千人。有草檄以声复社十罪者,中有句云:‘传檄则星驰电发,宴会则酒池肉林。'非吴财力充盈,人怀慷慨,何以致此!”(《明季读书社考》)计东《上太仓吴祭酒书一》云:“东之妇翁(吴(曾羽))不惜破产以创复社,今鱼山先生与老师只友周子傲辈尚能历历能言之。”
    5 蒋逸雪《张溥年谱》:“孙氏效力,吴氏输财,均有功于复社,不容隐没;然苟无溥之通才硕望,又何足以感召之耶?”
    6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77页):“从社会因素来说,张溥之所以能统合众社还有另外两个原因:天启五、六年,东林党先后两次遭到魏忠贤血腥镇压,“六君子”和“七君子”先后罹难,这使代表清议的文人群体受到极大打击,出现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这时,客观上需要有人出来重振清议的队伍,让满怀反阉党情绪的士人有所归依,而张溥恰恰适应了这种时运,他标举以气节为重的宗旨迎合了人们的普遍心声,所以能一呼百应,受到海内推重。……另一方面,就文学而论,自王世贞之后,已长期缺乏文坛盟主,张溥与王氏同乡,持“文章正印”,登高振臂,海内之彦如云咸集,所谓“剖斗折衡为文章,天下娄东与莱阳”恰恰是历下、太仓文学传统也就是李攀龙、王世贞文学复古思想之再兴。张溥之所以高度重视北方文人并得到山左、中州文人集团的积极响应,这其实是文学风气之变的重要信号。”
    7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 2006年,第111页):“天如是一个干练人才,很有领袖之修养,所以能把几个读书人办的应社变成了社会上群众的运动。”
    1 张采 《知畏堂文存》卷八。
    2 按:在合并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难,有些社(如幾社)最初并不愿意合并到复社中,怕树大招风,仍愿自立一名。《社事始末》云:“两社对峙,皆起于己巳(崇祯二年,1629)之岁,……娄东、金沙两公之意,主于广大,欲我之声教,不讫于四裔不止。先君与会稽先生之意,主于简严,唯恐汉、宋祸苗,以我身亲之,故不欲并称复社,自立一名。尽取友会文之实事,幾字之义,于是寓焉。”
    3 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70页。
    1 冯梦桢 《快雪堂集》卷三,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 小野和子 《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第308页。
    3 《明史·张溥传》:“诸奔走附丽者,辄自矜曰:吾以嗣东林也。”
    4 赵所生、薛正兴主编 《中国历代书院志》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册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第29页。
    5 参阅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64-165页。
    6 郭英德等主编 《中国文学史》(下),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365页。
    7 《复社纪略》 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10页。
    1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10页。
    2 廖可斌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第355页。
    3 《复社纪略》 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11页。
    4 同上,第228页。
    5 陈去病 《五石脂》,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年,第353页。
    6 张采《祭天如兄文》:“临上时,第三女殇。弟哭几绝,非哭女,哭我许兄家一意尔。”按:应为第四女。此文比《殇女矿铭》晚出约十年,当以《殇女矿铭》所记为准。
    7 黄道周《黄石斋先生文集·张天如墓志》,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8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黄宗羲《思旧录·张溥》,吴伟业《复社纪事》。
    1 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第31页。
    2 吴应箕 《楼山堂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3 吴翌凤 《镫窗丛录》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
    4 《黄宗羲全集》 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年,第364页。
    5 《合集·云间幾社诗文选序》。
    6 《七录斋诗文合集·许年伯母诸太孺人寿序》:“庚午冬既,孟宏计偕同平仲、与游前发,予于德州道上遇维斗,要之并驱,及商家林,与三子相见。”
    7 廖可斌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第359页。
    8 《近集卷四·五兄稿序》:“辛未(1631)春,予追随君常后,连舍学诵读。”
    9 谈迁《国榷》卷九十一:“辛未,崇祯四年,二月乙巳朔,己酉,少保兼治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十周延儒、何如宠主礼闱。”
    1 佚名 《研堂见闻杂录》,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五辑第98册,大通书局 1987年,第27页
    2 杜登春《社事始末》,见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附录,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6年,第494页。
    3 《陈子龙集·壬申文选凡例》,同上书,第432页。
    4 何宗美 《载酒征歌,交游文物--辐射文学活动及其影响》,《文艺研究》 2006年第5期。
    5 见张采 《祭天如兄文》,张溥《哭苏太母文》。
    6 《近集·祭徐伯母文》。
    1 乾隆《镇洋县志》卷十四《杂缀类》:“《焚余补笔》云:王中翰吴述吴梅村语:‘余初第时不知诗,而多求赠者,因转乞吾师西铭。西铭一日漫题云:半夜挑灯梦伏羲。异而问之,西铭日:尔不知诗,何用索解。因退而讲声韵之学。”转引自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版,第39页。
    2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伟业以溥门人,联捷会元鼎甲,钦赐归娶,天下荣之。”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31页。
    3 《合集·送吴骏公归娶》
    4 《天一阁集·杨扶曦稿序》
    5 《明史·熊开元传》:“崇祯四年,外调不赴。”《合集》卷二有《送熊鱼山给谏归楚》诗。
    6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08页。
    1 《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第1411页。
    1 黄道周《张天如墓志》:“方壬申岁,公在馆选甫一载,予以官允削籍归,公投予二诗。”按:《合集》卷一有《迭黄石斋先生》诗。
    2 张采 《张殇童墓圹铭》。
    3 《近集·祭徐伯母文》
    4 见张采 《祭天如兄文》,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庶常天如张公行状》:“曰先人未浅土,苟不获归,襄厥事,则愿以身祭百虫。”
    5 《近集·祭徐伯母文》
    6 《复社纪略》 卷二,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第231页。
    7 何宗美 《载酒征歌,交游文物--辐射文学活动及其影响》,《文艺研究》 2006年第5期。
    1 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11页。
    2 蒋逸雪 《张溥年谱》,齐鲁书社 1982年,第29页。
    3 参阅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78页。
    1 《复社纪略》卷二,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0页。
    2 《合集·先考虚宇府君行状》:先君没十七年矣,今日而始为之状。
    3 《合集·寿吴年伯母汤太夫人寿序》
    4 《复社纪略》 卷二,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3页。
    5 张鉴 《冬青馆甲集》 卷六,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1 吴梅《曲选》卷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8页。
    2 《复社纪略》卷二:“娄江与乌程开大隙已。未几,有苏理(周之夔)申文一事。”
    3 按:周之夔原是复社中人,又是张溥同年,与张溥交善。后因职务问题与张溥、张采、刘士斗生隙。《复社纪略》卷二:“苏理刑周之夔字章甫,福建莆田人,素与吴越声气通,祟帧辛未,天如同榜进士、官吴郡司理,与社局诸人雅相善也。时东粤刘瞻文讳士斗亦同籍、知太仓州事,下车后,每事咨之。受先及天如告假归里,尝与瞻文密相左右焉。旧例:邑吏分考,每有纪录,故有司争欲得之,以郡临邑县,考房恒逊理官。癸酉南闱,之夔已谋定易三房矣,两张为州官地,临期骤易士斗,之夔心恨三人特甚。”《明史稿·张溥传》云:“闽人周之夔者,前为苏州推官,主兑运,溥及太仓知州刘士斗私其州人议,以本州额输,派之各邑,之夔不可,以此忤溥。已之夔坐事罢官,疑溥为之,恨甚。至是闻文声讦奏,遂縗服伏阙。”
    4 《复社纪略》卷二,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6页。
    1 冯其庸、叶君远 《吴梅村年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2 张采《太仓州志》卷十四《艺文志·诗征》有张采《东郊》诗四首。
    3 《复社纪略》卷二,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1 《复社纪略》卷四,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4页。
    2 王志庆《祭张天如文》。
    3 《新刻谭友夏合集》,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4 评点分工:卷一徐汧,卷二朱隗,卷三潘一桂,卷四张溥,卷五秦德滋,卷六杨廷枢,卷七钱禧,卷八顾梦麟,卷九杨彝,卷十周立勋,卷一一张采,卷一二周锺,卷一三黄传祖,卷一四王玉汝,卷一五钱栴,卷一六朱茂晖,卷一七盛于邻,卷一八、一九周铨,卷二十沈自炳,卷二十一方孔文(即方文),卷二十二成德韫,卷二十三盛民苓。
    5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别集类《谭友夏合集》条,上海书店2000年,第970页。
    6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288页。
    7 陈广宏师《竟陵派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5,56,294页。
    8 可参阅《李明睿钩沉》,见施祖毓《明清文史论丛》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第163-180页。
    9 蒋逸雪 《张溥年谱》,齐鲁书社1982年,第33页。
    1 廖可斌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9页。
    2 蒋逸雪 《张溥年谱》,齐鲁书社1982年,第34页。
    3 《复社纪略》 卷四,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0页。
    1 文秉《烈皇小识》,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2 转引自蒋逸雪 《张溥年谱》,第37页。
    3 吴应箕 《楼山堂集》 卷一七《国门广业序》,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1 见张采《祭天如兄文》、《送黄岐彬序》。
    2 钮琇《觚剩》,重庆出版社1999年,第56页。又胡文楷《柳如是年谱》,范景中等编纂《柳如是事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467页。
    3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2001年,第75页。
    1 蒋逸雪案:夏燮《吴次尾先生年谱》谓本年八月虎邱之集,周仲驭自金沙来,陈定生自阳羡来,意张氏虎邱返棹,陈、周等随行,同至娄上论学也。
    2 陈贞慧《山阳录》,见周骏富辑《明人传记丛刊》第127册,明文书局1991年,第635页。
    3 钱谦益《初学集》卷三十九《太仓张氏寿宴序》,见清钱谦益着,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64-1066页。
    4 吴应箕《楼山堂集》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本。
    5 全祖望《鲒埼亭集·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见《四部丛刊初编》本。
    1 徐(?)《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1957年,第191页。
    2 蒋逸雪 《张溥年谱》
    3 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96页。
    4 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5 吴伟业《张母潘孺人墓志铭》:“崇帧己卯,孺人亡。”见《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81页。
    6 张鉴《书复社姓氏录后二》(《冬青馆甲集》卷六):“西铭妻金之丧,会吊者不下万人。”蒋逸雪认为妻金当作潘孺人。是。
    7 《梅村诗话》:“己而机部过宜兴,访卢公子孙。再放舟娄东,与天如师及余会饮十日,嘉定程孟阳为画《髯将军图》,钱牧斋作短歌,余得《临江参军》一章,凡数十韵。”见《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137页。
    1 陈子龙《陈子龙文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第434页。
    2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751页。
    1 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 杜登春《社事始末》,见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附录》,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年,第495页。
    3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928页。
    1 杜登春《社事始末》,见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附录》,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年,第495页。
    2 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04页。
    3 文秉《烈皇小识》,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4 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第289页。
    1 周同谷《霜猨集》,《丛书集成新编》本第7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610页。
    2 文秉《烈皇小识》,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3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928-7929页。
    4 参阅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00页。
    1 蒋平阶《东林始末》,《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2 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03页。
    3 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4 陈子龙《哭张天如先生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5 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第343页。
    6 张采辑《太仓州志》卷十三,明崇祯刻清康熙补刻本,复旦大学馆藏。
    7 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04页。
    8 黄道周《黄石斋先生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1 同上。
    2 杜登春《社事始末》,见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附录》,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年,第495页。
    3 《明通鉴》附编卷一下云:“初,高弘图力言逆案不可翻,阮大铖及马士英并怒。一日阁中言及故庶吉士张溥,士英曰:‘吾故人也,死酹而哭之。'姜曰广笑曰:‘公哭东林,亦东林耶?'士英曰:‘我非畔东林,东林拒我耳。'”见夏燮《明通鉴》,岳簏书社1999年,第2567页。
    1 《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 吴伟业 《清河述家法》,见《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09页。蒋逸雪《张溥年谱》。
    3 《明史·张溥传》
    4 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三一一《礼部·学校·训土规条》,台湾文海出版社1991年,第3717页。
    5 吴伟业《清河家法述》,见《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09页。
    1 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6页。
    2 此处依照普遍的划分,即1573-1644年。
    3 牟福礼、崔瑞德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632页。
    4 同上,第641页。
    1 张宪博《东林党、复社与晚明政治》:“作为中小地主、商人和市民阶层的代表,他们(东林和复社)自觉地参与政治的活动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造成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见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72页。
    2 王阳明《与王纯甫仁》,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56页。
    3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6页。
    1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少室山房笔丛正集续集》,中华书局1965年,第1064页。
    1 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会》,2006年第6期。
    2 《天一阁集·娄东应社序》
    3 《合集·士品臣品议》
    4 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5 《合集·周其章稿序》
    1 《近集·徐文定公农政全书序》
    2 《合集·国表四选序》
    3 《论略·王慎五稿序》
    4 《论略·答罗文止书》
    1 《论略·答钱彦林》
    2 《合集·周氏一家言序》
    1 参阅敏泽主编《中国文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12-313页。
    2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第78页。
    3 敏泽主编《中国文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14页。
    4 同上,第314页。
    5 《合集·正风俗议》:“风俗之不古也,士子为甚。逆珰之乱.献谄造祠者,倡于松江。奴酋之横,开城乞降者,见于永平。……南亩之民,而王者之饰。庶人之妾,而帝后之服,昔人之所太息,而伤其巳甚也。……歌娼舞女,拟佩狄于夫人。黄冠缁流,杂仪颂于博带。昔人所不及见,而今加之寺者也。……细民不厌糠秕。而富贵之家以养鹅骛。士人不饱稻梁,而臣室之有余者,以瘗土坎。尤昔人所以悼衰世之无可如何,而今重不反者也。……击锺而食者,一器之玩,足以穷天下之观。而贫者不能有苇席之蔽,重屋而处者。刻镂之地,足以备窃窕之居,而弱者不能有妻子之聚。昔人所谓天之丕吊,未有如斯者也。……愚之所忧者人心是也,今日之人心莫患乎讳道学之名,而指六经为迂阔,不乐闻封疆之急,而幸目前为苟安。又云:则为今日太平之计,欲使风俗之正,亦之教以忠义而已矣。”
    6 《合集·张伯母膺封序》
    7 《合集·合刻诸葛忠武录岳忠武金陀粹编序》
    1 。《论略·张受先稿序》
    2 《合集·士品臣品议》
    3 《近集·郭后之废温成事附》
    4 张采《庶常天如张公行状》,见《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5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6 《论略·陈威如稿序》
    7 《合集·贺黄母旌节序》
    1 《合集·蔡翁蔡母六十序》
    2 《合集·同言序》
    3 《论略·吴镇朴先生六十序》
    4 《合集·送吴骏公归娶》
    1 《合集·国表四选序》
    2 《天一阁集·桂叔开稿序》
    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第177页。
    4 《合集·送王复完大夫之开州》
    1 《合集·救荒议》
    2 《近集·徐文定公农政全书序》
    3 参阅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第197页。
    1 《论略·诏狱论》
    2 《近集·宋元纪事本末序》。
    3 朱元璋《谕日本国王诏》,见钱伯城等主编《全明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2页。
    1 郭延礼主编,孙之梅著《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2 《近集·蒙古南侵》
    1 《史论二编·匈奴归汉》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5页。
    2 吴伟业《复社纪事》,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1 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序》,见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年,第37页。
    2 查清华《明代唐诗接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97页。
    1 郭延礼主编,孙之梅著《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2 《论略·答罗文止书》
    3 吴伟业《复社纪事》,见《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4 《论略·建学论》
    1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5页。
    2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3 蒋寅《在传统的阐释与重构中展开:清初诗学基本观念的确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 《合集·夏日子常麟士见过受先辈同集赋纪》
    1 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67页。
    2 清永镕《四库全书总目·儒行集传二卷》,中华书局1965年,第171页。
    3 《合集·易文观通序》
    4 《合集·程墨表经序》
    5 《合集·寄杨维斗兼示同社》
    6 《近集·周礼注疏删翼序》
    7 《近集·徐中明易就序》
    8 《近集·顾麟士四书说约序》
    9 张采《春秋三书序》
    10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11 《天一阁集·席社序》
    1 《合集·何玄子易诂序》
    2 清永镕《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28页。
    3 同上,第108页。
    1 同上,第129页。
    2 《近集·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序》云:“盖古人之学,不贵苟同,是非两存,俟诸君子,志在明经,无取独申己长也。诗序与诗,本各一书,毛公取而列诸诗首,犹书序,为孔子作。孔安国始迁之逐篇之首。……朱子舍序言诗,但期有功于诗,不辞得罪于序,用意诚深。然依序论诗,尚有凿空之惑,并序去之,未知据何者以说诗也。齐鲁韩毛,诗之四家,不容偏废。”又云:“予谓欲明朱氏之诗,必宜取古之说诗者,尽发其藏,比类而观,著彼之失,明此之得。”
    3 高攀龙《高子遗书》卷九上《王文成公年谱序》,见《四库全书》本。
    4 高攀龙《高子遗书》卷九上《崇文会语序》,同上书。
    1 《合集·余岸少广易序》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1 《合集·宋胡致堂先生读史管见序》
    1 张宪博《东林党、复社与晚明政治》,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89页。
    2 清永镕《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1621页。
    1 张宪博《东林党、复社与晚明政治》,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91页。
    2 《历代史论二编》
    1 评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转引自赵九歌《李白诗张溥手批未刊稿》(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4期。
    2 《论略·左道论》。
    3 《近集·雅似堂集序》云:“张子受先、杨子维斗皆儒者,受先力持正学,见大颠参廖之徒,色然而怒。维斗则少长处奉,乐与之游。余处二子之间,间助受先。而于维斗亦不甚非,颇类模棱。然究竟所窃议者僧也,非佛也。佛千世不一见,髡而僧者,数则与齐民等。”
    4 《近集·赠屏石上人次黄石斋先生韵》:“曾梦袈裟会,诸天尽法仪。松风虽有籁,花雨自无师。苇放三江日,沙行万里时。兴公同此啸,白马亦何如。”
    5 《近集·题石佛寺法华经》:“武丘寺近城郭,游人都会,石佛寺下临千人坐,笙歌沸集,独诸衲扫关闭门,焚修茹素,鸟声花香,绝不与世关涉,寒山片石,良足对语,又有血经奉持,讽诵不辍,便可永镇山门,宝同舍利。余憩阁上数日,亲见禅规,怀叹蔬荀,跋其卷尾,得此解者,何必舍身岩下,沙行万里,然后可读志公之符,入图澄之腹耶。”
    6 见附录《张溥著述考证与提要》部分。又《近集·和叶润山先生素园秋兴》:“心随流水何时尽,道在空山与子旋。金井树边抛一卷,南华欲注第三篇。”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2-225页。
    2 《近集·娄东应社序》
    3 《合集·两汉文选序》
    1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 陈伯海等主编,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3 《合集·皇明诗经文征序》
    4 郭延礼主编,孙之梅著《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第209页。
    1 李江峰《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看张溥的文学思想》,《唐都学刊》2006年1期。
    1 按:由上下文来看,“百尺无枝”之法,盖删去语助,保留主干:所谓“古文而多语助”者,大概指骈体而言。
    2 《合集·房书艺志序》
    3 《近集·黄子羽诗稿序》:“近日诗家,公安景(按:应作竟)陵,襟期自命,并以昆友吁喁,善易不易。”
    4 按:张溥的复占观又受《周易》影响,张溥专精《周易》,于其精神多有领会。
    5 李梦阳《空同集》卷六十二《答周子书》,《四库全书》本。
    1 《文选序》:“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
    2 《近集·苏阳长诗稿序》
    3 《合集·癸酉行卷定本序》。
    4 《近集·文选删序》
    5 《魏锺司徒集题词》
    6 《近集·偶存草序
    7 《张茂先集题词》
    8 《合集·贺鲁缝稿序》
    9 《近集·曹汝珍年兄古文集序》
    10 《夏侯常侍集题词》
    11 《合集·词韵答陈昌基》
    1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82页。
    1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0页。
    2 同上,第30页。
    3 同上,第31页。
    4 袁宏道《叙小修诗》,见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7页。
    5 陈伯海等主编,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6 参阅上书,第33页。
    7 《近集·元文类删》
    8 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见刘幼生等整理《李贽文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1 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见第《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53页。
    2 袁宏道《叙小修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见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7页。
    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4 赵九歌《李白诗张溥手批未刊稿》(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4期。
    5 《近集·梁溪秦女士墓志铭》
    6 《近集·古列女传序》
    7 赵九歌《李白诗张溥手批未刊稿》(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4期。
    1 陈伯海等主编,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2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
    3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1 《合集·雪盟诗题语》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9页
    1 《论略·七录斋集序》
    2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405页。
    3 按:按照传统文体分类,题词属于序跋类。但因张溥题词较多且重要,故单独列出。
    4 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详见《张溥著述考证与提要》部分。
    5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出版说明》,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 张燮《七十二家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2 按:所有《题词》均引自《七录斋近集》,与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之题词略有不同。
    3 参阅踪凡《明代汉赋辑录的文献考察》,《首都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踪凡认为:张燮《七十二家集》当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约完成于张溥中进士(1631)之后的十年间。
    1 曹丕《典论·论文》,见穆克宏等《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1 《四库全书总目·诗归》,《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1759页。
    2 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163页。
    1 参见拙文《江郎才尽研究述评》,《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3期
    2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104页。
    1 曾肖《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看张溥“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
    1 曾肖《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看张溥“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
    2 《论略·礼质序》张采评语。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
    2 张青选《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序》,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词》清道光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
    4 郭豫衡《中国散文史》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78页。
    1 陈少棠《晚明小品论析》,香港波文书局1981年,第28页。
    2 《论略》七卷中序占五卷。《合集》十六卷中序占十一卷,其中五卷序与《论略》同。《近集》十六卷中序占四卷多。《天一阁集》十卷中序占四卷。
    3 《合集·房书艺志序》眉评
    4 《合集·寿冏卿陆太和先生七袠序》
    5 《合集·唐元景稿序》
    6 《近集·徐位甫近稿再序》
    7 《论略·国表序》张采评语。
    8 《论略·人文聚序》周钟评语。
    9 《论略·彭燕又稿序》张采评语。
    10 《论略·潘殿虎稿序》张采评语。
    1 《论略·国表序》
    2 《论略·礼质序》张采评语。
    3 《论略·太仓州志序》张采评语。
    4 《论略·宋宗玉稿序》周钟评语。
    5 《论略·房稿是正序》周钟评语。
    6 《论略·螀书序》
    1 《论略·程墨大宗序》周钟评语。
    2 《论略·曹忍生稿序》周钟评语。
    3 《论略·张受先稿再序》周钟评语。
    4 《论略·焚言序》张采评语。
    1 《论略·张受先稿序》周钟评语。
    2 《论略·横溪录序》张采评语。
    3 《论略·行卷香玉序》张采评语。
    4 《论略·易会序》周钟评语。
    1 《合集·王文肃课孙稿序》
    2 《论略·答许子洽》
    3 《天一阁集·张来初稿序》
    4 《合集·陈大士会稿序》
    5 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6页。
    1 《论略·为徐孝若乞母夫人寿言引》
    2 《论略·顾母柴太君六十序》张采评语。
    1 《论略·龚南虞六十序》张采评语。
    2 《论略·张伯母膺封序》周锺评语。
    3 《论略·蔡翁蔡母六十序》
    1 《论略·徐伯母朱太君五十序》周锺评语。
    1 霍松林《张溥(五人墓碑记)鉴赏》,见西渡编《名家读名文》(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第386页。
    2 张采说:“古文之难,难于音节,其一种亢壮顿挫激昂生气,惟韩欧能之,今仅见天如耳。”(《论略·历科文针序》评语)
    3 清李扶九选编,黄仁黼纂定《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第338页。
    4 周寅宾《明清散文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1 清李扶九选编,黄仁黼纂定《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第338页。
    2 周寅宾《明清散文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1 《近集·太学汪董之墓志铭》
    2 《论略·赠简讨许少微墓志》周锺、张采评语。
    3 《论略·泰州崔侯碑记代》张采评语
    4 郭延礼主编,孙之梅著《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5 明范光宙《史评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 清徐兆玮《徐兆玮日记·己亥日记》初十日戊子。
    1 吕云孚《史论序》,见《历代史论一编》卷首。
    2 同上。
    3 《汉平帝孺子婴论》
    1 方良《试评张溥的史学成就》,《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5期。
    1 吕云孚《史论序》
    2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历代史论十二卷宋史论三卷元史论一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第22册,第95页。
    3 郭豫衡《中国散文史》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78页。
    4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5 方良《试评张溥的史学成就》,《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5期。
    6 华世銧《评(元史纪事本末)》,《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
    2 邹漪《启祯野乘·张庶常传》,见《中国野史集成》第三十一册,巴蜀书社1993年,第494页。
    3 《论略·房稿表经序》
    1 《天一阁集·娄东应社序》
    2 《复社纪略》卷一,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3 陈子龙《张天如先生文集序》
    4 张采《天一阁集·论略题辞》
    5 《近集·宋元纪事本末序》
    1 陈玉刚《中国古代散文史》,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255页。
    2 陈贞慧《山阳录》,见周骏富辑《明人传记丛刊》第127册,明文书局1991年,第635页。
    1 详见前文《史论》部分。
    2 清徐兆玮《徐兆玮日记·己亥日记》初十日戊子。
    3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4 张青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序》,道光丁亥(1827)顺德张青选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5 杨柄锃《汉魏六朝百三名家跋后》,见光绪三年(1877)滇南唐氏寿考堂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6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44页。
    1 清吴调侯、吴楚材编《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59年,第579页。
    2 清李扶九选编,黄仁黼纂定《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第338页。
    3 《论略·礼质序》张采评语。
    4 《论略·太仓州志序》张采评语。
    5 周寅宾《明清散文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6 何沛雄《晚明小品论析·序》,见陈少棠《晚明小品论析》,香港波文书局1981年。
    1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9页。
    3 张采《天一阁集·论略题词》
    4 张采说:“古文之难,难于音节,其一种亢壮顿挫激昂生气,惟韩欧能之,今仅见天如耳。”(《论略·历科文针序》评语)
    5 清代吴调侯、吴楚材编《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59年,第579页。
    6 清李扶九选编,黄仁黼纂定《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第338页。
    7 《论略·程墨大宗序》周钟评语。
    8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9 郭英德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4页。
    1 《合集·宋九青诗序》
    2 转引自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3 见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42-43页。
    4 刘承斡《丰草庵诗集跋》:“(董说)少未尝作诗,丙戌始为诗。”见董说《丰草庵诗集》, 《续修四库全书》本。又据赵红娟《明遗民董说研究·董说简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99页),丙戌为顺治三年,董说时二十七岁。
    1 陈子龙《自撰年谱》天启二年条,见《陈子龙诗集》,第633页。
    2 《天一阁集·王与游诗稿序》
    3 骆玉明师鉴赏《元明清诗鉴赏辞典·题河梁泣别图》,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737页。
    4 此诗入选清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卷七《张天如诗》。
    1 《明史·黄道周传》,见《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6595页。
    2 陈子龙《自撰年谱》,见《陈子龙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64页。
    3 黄道周《黄石斋先生文集·张天如墓志》注,《续修四库全书》本。
    4 按:黄道周《张天如墓志》云:“方壬申岁,公在馆选甫一载,予以官,允削籍归,公投予二诗,即请假去。”《明史·黄道周传》复云:“(道周)崇祯二年起故官,进右中允。三疏救故相钱龙锡,降调,龙锡得减死。五年正月方候补,遘疾求去。”
    5 按:南北朝时张褒,梁天监御史劾其不供学士职,张褒曰:“碧山不负吾。”遂焚掉佩带的银鱼而去。
    1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734页。按:此为张溥唯一一首入选该书的诗。
    2 以上分析主要参录朱永平《惜张溥(惜行)》,《名作欣赏》1989年第2期。
    1 赵九歌《李白诗张溥手批未刊稿》(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4期。
    2 同上。
    3 邹漪《启祯野乘》,转引陈田辑《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320页。
    1 陈子龙《皇明诗选序》,见《陈子龙文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第358页。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4页。
    1 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梦》
    2 潘光旦《冯小青》,新月书店1940年。
    3 《中国全史》第16卷赵景云等《中国明代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0页。
    1 此诗入选清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2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
    1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82页。
    2 按:详见《张溥思想探析》部分。
    1 邹漪《启祯野乘·张庶常传》,《中国野史集成》第三十一册,第494页。
    1 《复社纪略》卷二,《东林本末》(外七种)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1页,第241页。
    2 黄道周《黄石斋先生文集·张天如墓志》,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3 黄道周《哭张西铭二章》其二,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4 刘城《峄桐文集·祭张天如文》,见《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5 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四卷二编十卷》卷首,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574页。
    7 蒋逸雪《张溥年谱》
    8 《苌楚斋五笔》卷四,转引自《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分典),凤凰出版社2005年。
    9 清姚觐元编,孙殿起辑《清代禁毁书目(补遗)·清代禁书知见录》,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89页。
    10 《庾开府集题词》
    11 《近集·皇明经世文编序》
    12 清顺治九年(1652),礼部题奉钦依条约八款,颁刻学宫,谓之新卧碑。末款云:“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三一一《礼部·学校·训土规条》,台湾文 海出版社1991年,第3717页。
    1 高燮《(安雅堂稿)序》,见《高燮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2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3 陈子龙《愍味》序,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年,第4页。
    4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2006年,第111页。
    5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第147页。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7页。
    2 转引自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8页。
    3 蒋逸雪《张溥年谱》,第129页。
    4 井上井《复社之学》,转引自樊树志《晚明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1页。
    5 《复社纪略》卷二:“士子出天如门者必速售。”
    6 吴应箕《楼山堂集》卷一七《国门广业序》,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7 转引自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1 《复社纪略》卷二,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1页。
    2 《复社姓氏》,转引自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7页。
    3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齐鲁书社1992年,第344页。
    4 杜登春《社事始末》,见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附录》,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年,第495页。
    5 唐文治《张天如先生遗像记》,见王桐荪等选注《唐文治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387页。
    1 蒋逸雪《张溥年谱》,齐鲁书社1982年,第129页。
    2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2006年,第138页。
    3 转引自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齐鲁书社1992年,第348页。
    4 邓实《复社纪略跋》,见《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5 孔尚任《桃花扇小识》,见《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页。
    6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416页。
    7 同上,第705页。
    8 钱谦益《山东道监察御史赠太仆寺卿黄公墓志铭》,见《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282页。
    1 《论略·五人墓碑记》
    2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自序》,上海书店2006年,第1页。
    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
    4 张宪博《东林党、复社与晚明政治》,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46页。
    5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5页。
    1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2 陈子龙《七录斋集序》
    3 何宗美《复社的文学思想初探--以钱、张、吴、陈等为对象》,《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02期。
    4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5 同上,第209页。
    6 陈广宏师《竟陵派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58页。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0页。
    2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首,光绪三年(1877)滇南唐氏寿考堂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3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1723页。
    4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6页。
    5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出版说明》,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6 按:虽然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后来居上,但张溥该书尤其是《题词》的价值是可以肯定的。
    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8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1 同上,第277页。
    2 方良《试评张溥的史学成就》,《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5期。
    3 刘桂秋《无锡时期的钱基博和钱锺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
    4 蒋寅《在传统的阐释与重构中展开:清初诗学基本观念的确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5 蒋逸雪《张溥年谱》,第11页。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5页。
    2 张采《西銘近集序》,见《知畏堂文存》,《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 黎遂球《莲须阁集·祭张天如文》,见《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 明范光宙《史评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 《天一阁集·王与游诗稿序》
    1 《复社纪略》卷二,《东林本末》(外七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1页,第241页。
    2 黄道周《黄石斋先生文集·张天如墓志》,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3 黄道周《哭张西铭二章》其二,见《续修四库全书》本。
    4 刘城《峄桐文集·祭张天如文》,见《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5 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四卷二编十卷》卷首,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574页。
    7 蒋逸雪《张溥年谱》
    8 《苌楚斋五笔》卷四,转引自《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分典),凤凰出版社2005年。
    9 《近集·皇明经世文编序》
    10 清顺治九年(1652),礼部题奉钦依条约八款,颁刻学宫,谓之新卧碑。末款云:“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见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三一一《礼部·学校·训土规条》,台湾文海出版社1991年,第3717页。
    11 高燮《(安雅堂稿)序》,见《高燮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5页。
    2 陈子龙《张天如先生文集序》。
    1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406页。
    2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25册。
    3 许培基《江苏艺文志》(苏州卷)第二分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87页。
    1 按:此书原藏上海图书馆,现已退回给原藏者。
    2 清黄虞稷撰,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12页。
    1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第14册,第292页。
    2 按:《四库全书总目》作“春秋三书三十二卷”,《钦定续文献通考》作“春秋三书三十三卷”。误。应为三十一卷。作三十二卷者主要是从目录上统计的,而四传断据目录是七卷,但目录明言“卷之六缺”,而正文也实有六卷。作三十三卷者,盖将四传断中卷之三上下、卷之五上下看作两卷之故。
    1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历代史论一编四卷二编十卷》,第142-143页。
    2 按:蒋逸雪《张溥年谱》云《通鉴纪事本末》卷数不可考。应为239卷。
    3 按:蒋逸雪《张溥年谱》云《历代史论一编》卷数不可考。应为4卷。
    1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第22册,第095页。
    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1 参华世銧《评(元史纪事本末)》,《贵州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
    1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80页。
    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第4册,第438页。
    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7页。
    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3页。
    2 《明代版刻综录》第五册张采下云:七录斋近集十六卷,明张溥撰,明崇祯十六年张采刊。来自清代禁书知见录。
    3 齐鲁书社1986年,第56页。
    1 参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36页。
    2 《复旦大学图书馆古典文献数据库·明人文集书目》。
    3 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3页。
    4 中华书局2006年,第170页。
    1 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860页。
    2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7页。
    3 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860页。
    1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 齐鲁书社1982年,第56页。
    2 线装书局2005年,子部第1078页。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4-5期。
    2 按:文汇似为文澜。接下来几卷名为:玉尺堂辑宋大家东坡苏文澜卷之二、玉尺堂辑宋大家东坡苏文澜卷之三、玉尺堂辑宋大家东坡苏文澜卷之四。
    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66页。
    2 同上,第373页。
    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54页。
    1 按:疑为崇祯八年。《江苏艺文志》:“庄子南华真经3卷,子部道家类,存,明潭元春评,张溥参正,明崇祯八年张溥刻本。”
    2 清永镕《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3页。
    3 清姚觐元编,孙殿起辑《清代禁毁书目(补遗)·清代禁书知见录》,商务印书馆1957年, 第189页。
    1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2 商务印书馆1957年。
    1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艾南英.天佣子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本.
    安平秋、章培恒主编.中国禁书大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明代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柴德赓.史学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2.
    陈伯海等主编,朱易安.中国诗学史(明代卷[M].福州:鹭江出版社,2002.
    陈广宏.竟陵派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陈广宏.钟惺年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陈乃乾.明徐阳公先生孚远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4.
    陈去病.五石脂[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陈少棠.晚明小品论析[M].香港:香港波文书局,1981.
    陈田.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陈文新.明代诗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陈文新.中国文学变编年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贞慧.山阳录[A].明代传记丛刊第127册[M].台北:明文书局,1991.
    陈子龙著,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M].海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
    陈子龙.陈子龙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陈子龙.陈子龙文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崔建英辑.明别集版本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邓绍基等.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明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丁文江.明徐霞客先生宏祖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杜登春.社事始末[A].陈子龙撰,谈蓓芳整理.陈子龙集附录[M].海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6.
    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樊树志.晚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范景中等编纂.柳如是事辑[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冯小禄.明代诗文论争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傅承洲.明代文人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高燮.高燮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龚鹏程.晚明思潮[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A].历代纪事本末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7.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郭英德.明清文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洪思等.黄道周年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黄炳.黄宗羲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3.
    黄道周.黄石斋先生文集十三卷[M].续修四库全书本.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
    黄仁字.万历十五年[M].上海:中华书局2007.
    黄虞稷.千倾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黄煜.碧血录[A].东林本末(外七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黄宗羲.明文海[M].北京:中华书局,1978.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计东.改亭文集十六卷诗集六卷[M].四库存目丛书本.
    计六奇.明季北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4.
    计六奇.明季南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4.
    蒋平阶.东林始末[A].东林本末(外七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蒋逸雪.张溥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2000.
    李纪祥.明末清初儒学之发展[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李梦阳.空同集[M].四库全书本.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李逊之.三朝野纪[M].续修四库全书本.
    李贽撰,刘幼生等整理.李贽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梁家勉.徐光启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林保淳.经世思想与文学经世:明末清初经世文论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刘志琴.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
    陆世仪.复社纪略[A].东林本末(外七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罗时进.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
    孟森.明清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敏泽主编.中国文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史悖.恸余杂记[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牟福礼、崔瑞德编.剑桥中国明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穆克宏等.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倪会鼎.倪元璐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4.
    潘荣胜.明清进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钱基博.明代文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1933.
    钱谦益.列朝诗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9.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钱仲联.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8.
    清程穆衡.太仓风俗记[A].中国风土志丛刊[M].南京:广陵书社,2003.
    清李扶九选编,黄仁黼纂定.古文笔法百篇[M].长沙:岳麓书社,1984.
    清钮绣.觚剩[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清邵懿辰撰,劭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上海:上海古籍,1979.
    清王昶.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六十五卷[M].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M].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续笔[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清王祖畲.太仓州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文秉.烈皇小识[M].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徐赢.小腆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清杨风苞.秋室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姚觐元编,孙殿起辑.清代禁毁书目(补遗)[M].清代禁书知见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清俞天倬.太仓州儒学志四卷[M].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清邹漪.启祯野乘[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日小野和子著,李庆等译.明季党社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0.
    商传.中华文化通志·明代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施廷庸编著.清代禁毁书目题注·外一种[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M].台北:东初出版社,1987.
    宋佩韦.明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孙殿起.贩书偶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孙海洋.明代辞赋述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孙立.明末清初诗论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58.
    谭元春.谭元春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谭元春.新刻谭友夏合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汤纲、南炳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王春瑜.中华文化通志·社团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
    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王鸿绪,周骏富.明史稿列传[M].台北:明文书局,1991.
    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5.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M].四库全书本。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耘壮.东林与复社[M].台北:大通书局,1984.
    王重民撰.中国善本书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温睿临.南疆逸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文秉.烈皇小识(外一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文秉.先拨志始[M].上海:上海书店,1982.
    文学遗产编辑部.世纪之交的对话--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翁连溪编校.中国善本总目[M].线装书局,2005.
    吴承学、李光摩.晚明文学思潮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M].上海:中国书店,1991.
    吴伟业.复社纪事[A].东林本末(外七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吴伟业著,李学颖校点.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吴应簸.启祯两朝剥复录[M].续修四库全书本.
    吴应箕.东林本末[A].东林本末(外七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吴应箕.熹朝忠臣死节列传[A].东林本末(外七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吴志达.明清文学史·明代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吴志达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夏完淳著,白坚笺校.夏完淳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夏燮著,王日根等校点.明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1999.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4.
    徐定宝等.黄宗羲年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徐赢.小腆纪年附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7.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演讲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叶德辉.书林清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叶树声,余敏辉著.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佚名.研堂见闻杂录[A].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五辑[M].台北:大通书局,1987.
    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殷梦霞.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袁震宇,刘明今.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明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张采.太仓州志[M].复旦大学馆藏善本.
    张采.知畏堂文存十二卷诗存四卷[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张采.周礼注疏十八卷首一卷[M].四库存目丛书本.
    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张慧剑编著.明清江苏文人年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张鑑.冬青馆甲集八卷乙集六卷[M].续修四库全书本.
    张灵聪.从冲突走向融通:晚明至清中叶审美意识嬗变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张溥.七录斋集六卷论略一卷[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张溥.七录斋近集[M].复旦大学馆藏善本.
    张溥.七录斋诗文合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张溥.七录斋文集论略二卷续刻六卷别集二卷[M].天一阁藏善本.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张西堂.王船山年谱[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张燮辑.七十二家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湖北通志未定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3.
    钟彩均.明清文学与思想中之主体意识与社会(学术思想篇)[M].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4.
    周可真.顾炎武年谱[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1997.
    周群.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M].上海:上海书店,2000.
    周顺昌.周忠介公烬余集[M].丛书集成新编本.
    周同谷.霜猨集[A].丛书集成新编[M].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周维德.全明诗话[M].济南:齐鲁书社,2005.
    周寅宾.明清散文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周志文.晚明学术与知识分子论丛[M].大安出版社,1999.
    朱东润.陈子龙和他的时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朱鸿林.明人著作与生平发微[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朱倓.明季社党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5.
    朱万曙,徐道彬.明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5.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朱彝尊.明诗综[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邹漪.明季遗闻[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柯昌礼.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中的人物批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邵清风.论张溥的文学思想及其成因[D].杭州:浙江大学,2004:
    曾肖.复社与文学新探[D].南京:南京大学,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