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躁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C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侗族村寨,因为紧邻榕江县城,自2001年起就卷入到榕江县“撤县建市”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理解这场发生在C寨的社会变革,笔者深入到C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以主位、客位研究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自传调查法和参与式社会评估的方法,在田间、集市、道路、房屋等日常生活场所中收集了C寨村民日常生活的大量一手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汇总的过程中,笔者运用情境分析方法和冲突论的研究取向,寻找出C寨村民日常生活各种资源和场景的大致轮廓,发现了一些涉及到C寨侗族日常生产与消费、日常交往与观念层面的日常生活主题。围绕这些主题,笔者采用“主题式描写”的民族志叙述方式,讲述了C寨村民房子与修路、做活路、经商、家禽饲养、C寨老人、村委会等多个日常生活故事。
     全文共分十一章,内容涉及城镇化背景、家庭生活、社会组织以及宗教信仰共四个主题。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和田野调查点C寨的概况。第三章以“房子和修路”为切入点,引出所有故事发生的背景:一面是房地产、高速路为代表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一面是C寨良田、宅基地、道路备受挤压。随着大片良田被征用,C寨侗族村民被动地卷入了“城镇化”的进程之中。第四、五、六章三章,承接房子与路这两处家庭生活的基本场所,在“家庭生活”这一主题之下,讲述不同的C寨村民在城镇化背景下是如何维持个体再生产的。第四章做活路主要展现的是C寨侗族传统农耕生计方式被打破以后,村民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为寻找新的生计方式所做的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五章通过C寨两位本土商人经营停车场的故事,揭示出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英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第六章通过C寨村民饲养猪、鸡、鱼的故事,反映的是城镇化过程中村民所遭遇的家畜与家禽因为失去土地而难以饲养、因为难以进入现代市场体系而难卖的问题。论文第七、八、九章三章,围绕“社会组织”这一主题,讲述了C寨老年组、老年协会、村民委员会和告状小组的故事。笔者从这三个社会组织的目标、开展的主要活动以及核心人物的日常活动出发,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运行模式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反映出城镇化背景下C寨侗族社会共同体的衰落。宗教信仰是日常生活观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围绕“信仰”主题,在论文的第十章讲述了发生在古井、大树、河边、庙宇、圣母祠等信仰场所的故事,通过对C寨侗族村民宗教信仰的特征与趋势的分析,透视在城镇化背景下C寨侗族村民在日常生活的观念领域所发生的微妙变化。
     通过这些来自村民日常生活的故事,笔者得出了三方面的研究结论。首先在C寨侗族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和问题方面,土地是C寨侗族村民建构自我日常生活的根基。十几年来,C寨村民卷入的是一场以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城镇规模扩大、商品房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的被动的城镇化过程。在强大的国家面前,C寨村民失去了建构日常生活的根基——土地,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打破,C寨共同体从经济基础到社会组织都表现出日渐衰落的趋势。
     其次,在村民的日常生活选择方面,C寨村民建立在土地及农耕生计方式基础之上的传统日常生活知识体系,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已经渐渐失去意义。关于城市日常生活的各种新知识和新策略,为C寨村民建构自我日常生活图景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C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体现出反思性特征。同时,在强大的国家权力面前,C寨村民也表现出利用传统生活知识表达不满、建构C寨共同体的努力,使得日常生活透着权力意识。然而,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各种生活知识交汇杂糅的状态,使得大部分村民很难形成明晰的、可以预见的日常生活图景。多元的选择和未知的后果,成为当代C寨侗族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最后,在日常生活研究方面,笔者从个体和行动层面对当代C寨侗族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考察,是对我国多民族社会开展日常生活研究的一次探索性研究,即当代C寨侗族的社会文化是通过C寨村民不断变化并且充满矛盾冲突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来的。笔者把日常生活看作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研究方法,强调对不同生活主体的关注,强调对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事件进行细致的观察,在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社会的日常生活图景。在日常生活的理论方面,笔者重新反思了日常生活的概念,并在日常生活的多样性方面进行了补充,指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建立日常生活的基础是不同的,在城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日常生活图景也是多样的。此外,从个体和行动层面去开展日常生活研究,在如何回应民族社会文化整体观、民族社会的历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间。
Village C is a small Dong village, which locates in Qiandongnan Miao-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County Town Rongjiang, which is very near from Village C, has carried out the urbanization policy of building a new city since the year of2001. Consequently, Village C has been involved in a 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Village C, the author took a deep observation of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Dong People the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ethodology of individualism and the combinatory analysis of the emic and etic research, the author collected a lot of data in everyday life spaces in Village C including the fields, bazaars, roads and houses. All of the data were related to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In the stage of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work, observation, interview, autobiographical survey and 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were used. While in the stage of data analysis, the situational analysis and the confliction theory were applied to search for the outline of the various resources and scenes in the villagers'everyday life. And some themes of the villagers'everyday life turned up, referring to the aspects of daily production, daily social interaction and daily concepts. Under these daily themes, the author applied the method of theme description to the ethnographic narr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old a series of everyday life stories about the houses and roads, leading a life, running business, rearing poultry and livestock, Seniors Association, Villagers'Committees and so on.
     There are eleven chapters and four themes in this article. Chapter one and two introduce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and the situations of Village C.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the issues of houses and road-building, which show the backgrounds of all the everyday life stories. The urban scale of Country Town Rongjiang is expand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more real estates and high-ways while the size of Village C is shirk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ess land and the destroyed county roads. The theme of this chapter is that the Dong People of Village C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passively.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focus on the theme of domesticity and to narrate the stories about the Dong People how to maintain the individual reprod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Chapter four shows that after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making a living broke, the people made great efforts to search for new ways and has suffered various difficulties. Chapter five tells a story of two local businessmen running a parking firm and their situation of surviving in crack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chapter six are related to rearing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which show the difficulties to rear because of losing land and the difficulties to sell because it is hard to enter into the modern market system.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chapter seven, chapter eight and chapter nine are concerning to the Seniors Association, Villagers'Committees and Litigating Groups in Village C. The author analyzed their features, their operating patterns and their problems through these three organizations'goals, actions and the core members'main actions. And all of that indicate the decline of the community of Village C. The religion,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part of the concept field of everyday life, is the last theme of the article. The tenth chapter tells stories happened in the religious scenes such as the ancient wells, the old trees the river bank and temples of village C. Having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the Dong People's religious concepts,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there were some subtle changes happened in the concept field of everyday life of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According to all the above stories of everyday life of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the author drew conclusions in three aspects. Firstly, in the aspect of the conflicts and problems of everyday life,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the land w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veryday life for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In the past years, the people have been involved in a passiv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as higher proportion of urban residents, the larger size of the city, the more property and infrastructure such as the highway and high railway. In front of the strong county, the Dong People lost their land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self-sufficiency was broken either. The community of Village C was on the wane from the economic base 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Secondly, in the aspect of the everyday life choice of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the villagers'knowledge of everyday life, which was entirely founded on the land and their farming livelihood, was not useful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New knowledge and strategies referring to the urban life supplied much more choices in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everyday lives for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And that made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villager reflectiv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help of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the villagers made great efforts to rebuild their own community to fight for their interests against the powerful country. And that made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villagers full of power consciousness. Knowledge of the everyday life was so confused that most villagers found it completely hard to construct a clear and predictable image of everyday life. The multi-choice and the unpredictable consequences came to b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everyday life of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Thirdly, in the aspect of the everyday life study,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contemporary everyday life of the Dong People in Village C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ism and a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culture of Village C were unfolded by the changing and conflicting everyday lives of the villagers. And it is an exploration to the further researches on everyday life of the multi ethic society of China. For one thing, the author considered the everyday life as a bottom-up and grassroots method, which focuses on the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emphasizes making deep observations of the local scenes and events and outlining the whole and various images of everyday lives of the local peop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For another, the author reflected the concept of everyday life and reinforced the variety of everyday life. China is a multi-nation country and there are various ways of constructing everyday life of various ethnic people,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Besides, as an attempt of exploring the everyday life study in the perspectives of individualism and ac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in the aspects of the culture as a whole and the historical concern.
引文
①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M],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② 韩德信:《日常生活:背景、观点与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12卷第9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54至2012)》[EB/OL]. [2012-05-06].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719.htm.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2-08-12].http://www.gov.cn/zwgk/2012-07/20/content_2187830.htm. ① 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② 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③ 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Verso,1991.149.
    ①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① 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② 邹广文,常晋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J], 《求是学刊》1997年第1期。
    ③ 王晓东:《论日常交往》[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④ 王国有:《论日常思维》[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⑤ 李小娟:《世纪之交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⑥ 雷颐:《“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⑦ 常利兵:《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一种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⑧ 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 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② 杨威:《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拷问及其限度》[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③ 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④ 张天新,[日]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⑤ 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⑥ 杨云艳,方燕:《浅析维吾尔族日常生活禁忌》[J],《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5期。
    ① 张勤:《论侗族日常生活审美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② 江小林:《婚俗与日常生活:民俗学的一个文化视野——电影(图雅的婚事>的文化解读》[J]《电影评介》,2007年第20期。
    ③ 萧潇,刘玉珍,萧洪恩:《土家族地区日常生活的“现代化,,进展透析——来自对湖北民族地区现代生活方式进程的观瞻》[J],《民族大家庭》2007年第5期。
    ④ 陈英宁:《民间规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⑤ 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⑥ 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 武晓红,马进:《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法制心态》[J],《开发研究》2009年第4期。
    ② 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民族群体心态》[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③ 黎达,陈昌文:《自然村落的日常生活结构与未来发展——以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西河村为例》[J],《社会》2004年第6期。
    ④ 潘春梅:《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妇女角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⑤ 王易萍:《从狂欢到日常:牛哥戏与乡村文化生活的变革》[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① 冯珠娣,汪安民:《日常生活、身体、政治》[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 王志清:《日常生活经验的语言态度与民族教育——一个农区蒙古族聚居村落中蒙古族语言杰度的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③ 萧楼:《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297页。
    ① 康敏:《“习以为常”之蔽——一个马来村庄日常生活的民族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5页。
    ① 季宁:《浅谈结构与能动性历史中当地人观点的表达》[J],《理论科学》2008年第18期。
    ② [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③ [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④ 季宁:《浅谈结构与能动性历史中当地人观点的表达》[J],《理论科学》2008年第18期。
    ① 林易:《布迪厄实践理论述评》[J],《东方论坛》2009年第5期。
    ② 乔丽英:《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研究——对结构化理论中“行动者”概念的深度审视》[J],《天府新论》2007年第5期。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69-70页。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69-76页。
    ② 乔丽英:《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研究——对结构化理论中“行动者”概念的深度审视》[J],《天府新论》2007年第5期。
    ① [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② Pelto, Pertti J and Ludger Muller-willie. Snowboliles: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e Arctic. In H. Russell Bernard and Perri J Pelto(eds.).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2nd ed.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1987.208-241.
    ③ Sharp, R. L. Steel Axes for Stone Age Australians. Human Organizations,1952(11):17-22.
    ④ Freire, Paulo and Donaldo Macedo. Ideology Matters. Lanham, MD:Ro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8.
    ① [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② [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
    ③ Lauer,Robert H.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4th ed.Boston:Allyn & Bacon,1991.
    ④ Hagen,Everette.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How Economic Growth Begins.Homewood IL: Dorsey Press,1962.185.
    ① [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4-41页。
    ② Coser Lewis A.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Glencoe IL:Free Press,1956.153.
    ③ 汤芸:《旅游场域中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④ 刘景慧,范小青:《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6卷。
    ① 孙兆霞:《20世纪上半叶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的多重现代性考察——以林业开发制度变迁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② 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款组织的变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邓敏文,吴浩:《侗款的历史变迁》[J],《民族论坛》1994年第2期。
    ③ 钟立跃,瞿州莲:《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研究——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杨筑慧:《变迁中的侗族村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④ 粟丹:《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⑤ 黄小明:《侗族歌舞“多耶”的文化变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杨晓:《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乔馨:《侗族大歌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陈曦:《从侗歌展演文化功能的变迁看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⑥ 杨筑慧:《当代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⑦ 姜爱,李永诚:《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文化的变迁——以恩施自治州芭蕉枫香破社区为个案》[J],《市场论坛》2009年第10期。
    ⑧ 韦玉姣:《三江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历史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⑨ 黄柏权,葛政委:《散杂居民族的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湖北恩施市芭蕉乡侗族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⑩ 余达忠:《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2期。
    11 傅安辉,余达忠:《九寨侗族的巫师、屋头山与款组织》[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
    12 姜爱,李永诚:《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文化的变迁——以恩施自治州芭蕉枫香破社区为个案》[J],《市场论坛》2009年第10期;杨筑慧:《变迁中的侗族村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陈曦:《从侗歌展演文化功能的变迁看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 刘景慧,范小青:《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杨筑慧:《变迁中的侗族村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② 黄正宇,暨爱民:《国家权力与民族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以湖南通道县阳烂村侗族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2期;钟立跃,瞿州莲:《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研究——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 杨筑慧:《当代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④ 乔馨:《侗族大歌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汤芸:《旅游场域中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黄小明:《侗族歌舞“多耶”的文化变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⑤ 余达忠:《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2期;粟丹:《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蔡凌:《视野与方法——文化圈背景下的侗族传统村落及建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⑥ 蔡凌:《视野与方法——文化圈背景下的侗族传统村落及建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⑦ 刘景慧,范小青:《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韦玉姣:《三江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历史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 黄正宇,暨爱民:《国家权力与民族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以湖南通道县阳烂村侗族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2期;钟立跃,瞿州莲:《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研究——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粟丹:《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② 杨晓:《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汤芸:《旅游场域中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③ 汤芸:《旅游场域中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④ 马奎:《试论广西三江侗区社会文化变迁》[J],《民族论坛》1997年第4期。
    ⑤ 杨晓:《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2-33页,第132页,转引自邹广文,常晋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J],《求是学刊》1997年第1期。
    ① Nelson, C., Treichler, P.A., & Grossberg, L.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 In L. Grossberg, C. Nelson, & P.A. Treichler (eds.). Cultural studies (pp.1-16).New York:Routledge.转引自诺曼·K·邓金,伊冯娜·S·林肯主编:《定性研究(第一卷):方法论基础》[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② [美]诺曼·K·邓金,伊冯娜·S·林肯主编:《定性研究(第一卷):方法论基础》[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③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M],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① [美]诺曼·K·邓金:《解释互动论》[M],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8-49页。
    ② [美]诺曼·K·邓金:《解释互动论》[M],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8-49页。
    ① 叶克林,蒋影明:《现代社会冲突论:从米尔斯到达伦多夫和科瑟尔——三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① [美]罗伯特·埃默森,雷切尔·弗雷兹,琳达·肖恩:《如何做田野笔记》[M],符裕、何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39页。
    ① 张民:《侗族》,出自张民主编:《贵州少数民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78-79页。
    ②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①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②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③ 杨筑慧:《中国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④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编委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第三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① 见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十一楼语言学藏书室。
    ②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4页。
    ① 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页。
    ② 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6-27页。
    ③ 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1页。
    ④ 《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⑤ 古永继:《滇黔志略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3页。
    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
    ①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2页。
    ②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75-581页。
    ① 冯祖贻等,《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转引自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7页。
    ① 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26页。
    ②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等级发证工作的通知》,[EB/OL].[2012-09-04]. 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105/t20110516_865762.htm.
    ③ 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2012-09-04].http://www.gyfg.gov.cn/fgc/View.aspx?id=530 & type=11.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EB/OL].[2012-09-04]. 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6/content_989.htm.
    ① 黄秀福:《榕江县依托“两高”新区位加大城市建设力度》,[EB/OL].[2012-10-30].http://gz.people.com.cn/n/2012/0324/c194827-16873343.html.
    ① 来自溶江大桥上《榕江县东滨江大道景观绿化效果图》工程展示板对绿化工程概况的介绍。
    ②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EB/OL].[2012-11-04].http://www.chinahighway.com/fujian/guojiagasu.pdf.
    ① 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06页。
    ①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侗族社会历史调查》(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① C寨老人建塔(鼓楼)日记手抄本,2012年4月。
    ① 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4页。
    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政权志》(政府分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政权志》(政府分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4页。
    ②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政权志》(政府分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③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政权志》(政府分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④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政权志》(政府分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① 史波:《神鬼之祭——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46页。
    ② 杨筑慧:《中国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0页。
    ③ 杨筑慧:《中国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69页。
    ① 张民:《侗族》,出自张民主编:《贵州少数民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① [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① 张勇,石锦宏,杨芳主编:《长大要当好歌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② 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93页。
    ①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3页。
    ②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1页。
    ③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3页。
    ①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2页。
    ②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3页。
    ③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4页。
    ①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3页。
    ②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4页。
    ③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2页。
    ①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EB/OL].[2012-12-01].http://www.gzlps.gov.cn/art/2008/8/12/art-19427-405954.html.
    ②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4-5页。
    ①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5-6页。
    ① 榕江县CJ乡C寨鼓楼管理委员会:《榕江县CJ乡C寨老年组成立至今纪实》,2003年,第4页。
    ② C寨老人申请经费报告手稿。
    ① C寨老人申请经费报告手稿。
    ① 黄才贵:《女神与泛神:侗族“萨玛”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② C寨伯塔鼓楼修建筹委会:《关于重建C寨伯塔鼓楼的倡议书》,2010年,第1页。
    ① 榕江县政府办:《榕江县召(三宝千户侗寨(古榕群)景区修建性详规)评审会》,[EB/OL].[2011-09-15].http://www.qdn.gov.cn/page.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130891&wbtreeid=10 70.
    ② 贵州省榕江县风景管理处:三宝千户侗寨风景区门票,2012年使用。
    ① C寨伯塔鼓楼修建筹委会:《关于重建C寨伯塔鼓楼的倡议书》,2010年,第1页。
    ① 《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② 廖湘君:《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① 黄才贵:《女神与泛神:侗族“萨玛”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② 姚丽鹃,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③ 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91-201页。
    ④ 2012年9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对老年协会上级领导、职责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EB/OL].[2012-06-04].http://www.gov.cn/flfg/2010-10/28/content-1732986.htm.
    ① 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季节性却两户粮食救助制度实施办法》,[EB/OL].[2011-04-29].http://www.gzsmzt.gov.cn/content-10-3690-1.html.
    ② 二村村委会文件记录:榕江县GZ镇人民政府:《关于下拨2011-2012年冬春期间受灾困难群众第二次救济口粮的通知》,2012年3月13日下发。
    ①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42页。
    ① 搜狐新闻:《今日视点:RJ脐橙止飘香》,[EB/OL].[2012-06-30]http://news.sohu.com/2005010:3/n223761590.shtml.
    ② 熊诚:《农发行上千万元贷款投放RJ乡村,两万余农户受惠脐橙种植齐心奔富》,贵州日报,2011年12月25日。
    ① 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3-104页。
    ② 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① 榕江县政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榕江县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2-08-15]. http://www.rongjiang.gov.cn/xxgkl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 rl&wbnewsid=147407&wbtreeid=2204.
    ① 榕江县政府办公室:《行政区划》,[EB/OL].[2012-08-15].http://www.rongjiang.gov.cn/tydyym.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 btreeid=2088.
    ① 榕江县政府办公室:榕江县高标准谋划生态城市建设,[EB/OL]. [2012-09-03]. http://www.rongjiang.gov.cn/wzl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151040&wbtre eid=2217.
    ① 杨筑慧:《中国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3-279页。
    ② 段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① 段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② 《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46页。
    ① 张民:《侗族的宗教思想》,冼光位主编《侗族通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4-200页;转引自:黄才贵:《女神与泛神:侗族“萨玛”文化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4页。
    ① 段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② 杨筑慧:《侗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7-138页。
    ① 榕江县人民政府:《榕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县页岩机砖厂区域迁坟的通告》,榕府通告[2012]3号,2012年2月20日。
    ② 榕江县城北新区中心大道项目建设指挥部,榕江县城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关于榕江县城北新区中心大道项目建设用地范围迁坟通告》,[EB/OL]. [2012-12-04]. http://www.qdnrb.cn/sitel/qdnrb/html/2012-08/08/content_364262.ht m.
    ① 段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① 刘道超:《论我国民间信仰的多元一体化格局》[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① 史波:《神鬼之祭——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4页。
    ① 黄才贵:《女神与泛神:侗族“萨玛”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1页。
    ②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EB/OL].[2013-01-18].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297946.htm.
    ③ 贵州省黔东南州民宗局:《2012中国·RJ萨玛节开幕仪式在贵州黔东南州举行》,[EB/OL].[2013-01-18].http://www.seac.gov.cn/art/2012/12/20/art-86-173576.html.
    ④ 罗郭伟,吴如雄,王炳真:《贵州RJ侗族“萨玛节”揭幕,上演古朴民族文化》,[EB/OL].[2013-01-18].http://gz.people.com.cn/n/2012/1219/c344107-17887575.html. ① 鲍光翔,徐芳华:《贵州RJ“萨玛节”祭祀侗族先祖“大祖母”》,[EB/OL].[2013-01-18].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12-19/content-7814065 .html.
    ① 佛教的另外三位菩萨是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分别象征着愿力、实践与智慧。
    ① 牟钟鉴:《民族宗教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② 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① 宝贵贞:《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① 史波:《神鬼之祭——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4页。
    ① 张泽洪:《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59页。
    ① 史波:《神鬼之祭——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7页。
    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3月18日,第一版。
    ① 高丙中主编:《现代化与民族生活生活方式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42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司:《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EB/OL].[2013-01-15].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bdcj/t20120817-402828530.htm.
    ① 榕江县政府办公室:《榕江县“十二五”城镇化建设规划情况》,[EB/OL].[2012-08-20].http://www.rongjiang.gov.cn/wzlr.jsp?urltype二news.NewsContentUrl& wbnewsid=107976&wbtreeid=2210.
    ② [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24页。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32页。
    ① 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69-270页。
    ① [美]斯科特·J·C:《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张敏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31页,第42页。
    ①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36页。
    ① 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① [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封皮页背面。
    [1]《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宝贵贞:《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4]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段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高丙中主编:《现代化与民族生活生活方式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古永继:《滇黔志略点校》[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黄才贵:《女神与泛神:侗族“萨玛”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康敏:《“习以为常”之蔽——一个马来村庄日常生活的民族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3]牟钟鉴:《民族宗教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政权志》(政府分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6]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史波:《神鬼之祭——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8]萧楼:《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19]杨圣敏:《中国民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杨筑慧:《侗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杨筑慧:《中国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2]姚丽鹃,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张民:《贵州少数民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24]张勇,石锦宏,杨芳:《长大要当好歌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5]张泽洪:《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
    [26]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侗族社会历史调查》(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编委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第三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2][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5][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美]罗伯特·埃默森,雷切尔·弗雷兹,琳达·肖恩:《如何做田野笔记》[M],符裕、何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7][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M],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美]诺曼·K·邓金,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第一卷):方法论基础》[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美]诺曼·K·邓金:《解释互动论》[M],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张敏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蔡凌:《视野与方法——文化圈背景下的侗族传统村落及建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2]常利兵:《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一种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陈曦:《从侗歌展演文化功能的变迁看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陈英宁:《民间规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邓敏文,吴浩:《侗款的历史变迁》[J],《民族论坛》1994年第2期。
    [7]冯珠娣,汪安民:《日常生活、身体、政治》[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8]傅安辉,余达忠:《九寨侗族的巫师、屋头山与款组织》[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
    [9]韩德信:《日常生活:背景、观点与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12卷第9期。
    [10]黄柏权,葛政委:《散杂居民族的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湖北恩施市芭蕉乡侗族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11]黄小明:《侗族歌舞“多耶”的文化变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2]黄正宇,暨爱民:《国家权力与民族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以湖南通道县阳烂村侗族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2期。
    [13]季宁:《浅谈结构与能动性历史中当地人观点的表达》[J],《理论科学》2008年第18期。
    [14]姜爱,李永诚:《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文化的变迁——以恩施自治州芭蕉枫香破社区为个案》[J],《市场论坛》2009年第10期。
    [15]江小林:《婚俗与日常生活:民俗学的一个文化视野——电影<图雅的婚事>的文化解读》[J],《电影评介》,2007年第20期。
    [16]雷颐:《“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17]黎达,陈昌文:《自然村落的日常生活结构与未来发展——以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西河村为例》[J],《社会》2004年第6期。
    [18]李小娟:《世纪之交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19]林易:《布迪厄实践理论述评》[J],《东方论坛》2009年第5期。
    [20]刘道超:《论我国民间信仰的多元一体化格局》[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1]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22]刘景慧,范小青:《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3]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民族群体心态》[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4]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5]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26]马奎:《试论广西三江侗区社会文化变迁》[J],《民族论坛》1997年第4期。
    [27]潘春梅:《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妇女角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8]乔丽英:《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研究——对结构化理论中“行动者”概念的深度审视》[J],《天府新论》2007年第5期。
    [29]乔馨:《侗族大歌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0]粟丹:《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31]孙兆霞:《20世纪上半叶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的多重现代性考察——以林业开发制度变迁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2]汤芸:《旅游场域中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3]王国有:《论日常思维》[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34]王晓东:《论日常交往》[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35]王易萍:《从狂欢到日常:牛哥戏与乡村文化生活的变革》[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36]王志清:《日常生活经验的语言态度与民族教育——一个农区蒙古族聚居村落中蒙古族语言态度的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7]韦玉姣:《三江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历史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8]武晓红,马进:《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法制心态》[J],《开发研究》2009年第4期。
    [39]萧潇,刘玉珍,萧洪恩:《土家族地区日常生活的“现代化”进展透析——来自对湖北民族地区现代生活方式进程的观瞻》[J],《民族大家庭》2007年第5期。
    [40]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41]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2]杨威:《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拷问及其限度》[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43]杨晓:《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44]杨云艳,方燕:《浅析维吾尔族日常生活禁忌》[J],《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5期。
    [45]杨筑慧:《变迁中的侗族村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6]杨筑慧:《当代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7]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款组织的变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8]叶克林,蒋影明:《现代社会冲突论:从米尔斯到达伦多夫和科瑟尔——三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49]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J],《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50]余达忠:《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2期。
    [51]张勤:《论侗族日常生活审美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52]张天新,旧]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3]钟立跃,瞿州莲:《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研究——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4]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55]邹广文,常晋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J],《求是学刊》1997年第1期。
    [1]熊诚:《农发行上千万元贷款投放榕江县乡村,两万余农户受惠脐橙种植齐心奔富》[N],贵州日报,2011年12月25日。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年3月18日。
    [1]Coser Lewis A.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Glencoe IL:Free Press,1956.
    [2]Freire, Paulo and Donaldo Macedo. Ideology Matters. Lanham, MD:Ro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8.
    [3]Hagen, Everette.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How Economic Growth Begins. Homewood IL:Dorsey Press,1962.
    [4]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Verso,1991.
    [5]Lauer, Robert h.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4th ed. Boston:Allyn & Bacon,1991.
    [6]Pelto, Pertti J and Ludger Muller-willie. Snowboliles: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e Arctic. In H. Russell Bernard and Perri J Pelto(eds.).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2nd ed. Prospect Heights, IL:Waveland Press,1987.
    [7]Sharp, R.L. Steel Axes for Stone Age Australians. Human Organizations,1952(11):17-22.
    [1]鲍光翔,徐芳华:《贵州榕江县“萨玛节”祭祀侗族先祖“大祖母”》,[EB/OL].[2013-01-18].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12-19/content_78 14065.html.
    [2]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2012-09-04].http://www.gyfg.gov.cn/fgc/View.aspx?id=530&type=11.
    [3]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EB/OL].[2012-12-01].http://www.gzlps.gov.cn/art/2008/8/12/art_19427_405954.html.
    [4]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季节性却两户粮食救助制度实施办法》,[EB/OL].[2011-04-29].http://www.gzsmzt.gov.cn/content-10-3690-1.html.
    [5]贵州省黔东南州民宗局:《2012中国·榕江县萨玛节开幕仪式在贵州黔东南州举行》,[EB/OL].[2013-01-18].http://www.seac.gov.cn/art/2012/12/20/art_86_173576.html.
    [6]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等级发证工作的通知》,[EB/OL].[2012-09-04]. 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105/t20110516_865762.htm.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EB/OL].[2013-01-18].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8]黄秀福:《榕江县依托“两高”新区位加大城市建设力度》,[EB/OL].[2012-10-30].http://gz.people.com.cn/n/2012/0324/c194827-16873343.html.
    [9]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EB/OL].[2012-11-04].http://www.chinahighway.com/fujian/guojiagasu.pdf.
    [10]罗郭伟,吴如雄,王炳真:《贵州榕江县侗族“萨玛节”揭幕,上演古朴民族文化》,[EB/OL].[2013-01-18].http://gz.people.com.cn/n/2012/1219/c344107-17887575.html.
    [11]榕江县城北新区中心大道项目建设指挥部,榕江县城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关于榕江县城北新区中心大道项目建设用地范围迁坟通告》,[EB/OL].[2012-12-04].http://www.qdnrb.cn/sitel/qdnrb/html/2012-08/08/content_364 262.htm.
    [12]榕江县政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榕江县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2-08-15].http://www.R.gov.cn/xxgkl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 & wbnewsid=147407&wbtreeid=2204.
    [13]榕江县政府办公室:《榕江县召开<三宝千户侗寨(古榕群)景区修建性详规)评审会》,[EB/OL]. [2011-09-15], http://www.qdn.gov.cn/page.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130891& wbtreeid=1070.
    [14]榕江县政府办公室:《行政区划》,[EB/OL].[2012-08-15].http://www.R.gov.cn/tydyym.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 eeid=2088.
    [15]榕江县政府办公室:《榕江县“十二五”城镇化建设规划情况》,[EB/OL].[2012-08-20].http://www.R.gov.cn/wzl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 newsid=107976&wbtreeid=2210.
    [16]榕江县政府办公室:榕江县高标准谋划生态城市建设,[EB/OL]. [2012-09-03]. http://www.R.gov.cn/wzl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151040&wbtr eeid=2217.
    [17]搜狐新闻:《今日视点:榕江县脐橙正飘香》,[EB/OL].[2012-06-30]http://news.sohu.com/20050103/n223761590.shtml.
    [18]中国农家书屋网:《关于农家书屋工程》,[EB/OL].[2007-10-11].http://www.zgnjsw.gov.cn/cms/html/306/2521/200710/693643.h tm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司:《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EB/OL].[2013-01-15].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bdcj/t20120817_402828530.ht m.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 [2012-08-12]. http://www.gov.cn/zwgk/2012-07/20/content_2187830.htm.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54至2012)》,[EB/OL]. [2012-05-06].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719.htm.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EB/OL].[2012-09-04]. 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6/content_989.htm.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EB/OL].[2012-06-04].http://www.gov.cn/flfg/2010-10/28/content_1732986.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