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建筑灰空间景观设计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首先,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灰空间的全方位诠释,并探讨环境和人的关系,通过分析灰空间的功能和相关理论,归纳和阐述出居住环境中人、建筑、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需要一个作为媒介作用的灰空间来衔接彼此。其次,结合笔者对杭州区域内的五县一市部分居住区的实地调研情况,归纳分析了居民对灰空间的需求以及需求一个什么样的灰空间,针对这些分析,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灰空间的设计原则及营造方法。最后,以灰空间的属性和功能为依据,以居住区建筑灰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营造方法为前提和指导,以底层架空空间、入口门厅空间和阳台为主要对象,对现代居住区灰空间的设计进行探索,其中主要对居住区灰空间设计所设计的多个方面如人与空间的功能关系、空间的合理分类、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探讨和总结,并结合实例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设计。
     通过上述内容的探讨,本文总体上形成了一个关于居住区灰空间设计的探索,其内容对于居住区的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对其他建筑灰空间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First, the paper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in pepole,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needed a medium gray spaces to link up together.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partical Hangzhou city including 5 counties and a city, we summarized what gray spaces pepole need and proposed design principles. At last, basing on nature and function, following the guidance of gray space design principoles, a study on room at the bottom, hallway, balcony garden, it explored the design of living area gray spaces, mainly about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pole and space, reasonable classification of space and spacial design, and made examples on designing.
     Above all, the paper made an explorative research on gray spaces and provided a significant guidance and reference on living spacail design. Meanwhile, it also has particular reference value on gray spaces design.
引文
[1]冯汉华.“灰空间”——模糊的美[J].建材与装饰,2007,8(7).
    [2]阿摩斯·拉普卜特(美).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式[M].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17.
    [3]布鲁诺·塞维(意).建筑空间论——如何评价建筑[M].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4—39.
    [4]赵民等.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6]诺曼·K·布思(美).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34—36.
    [7]卢原义信(日).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14.
    [8]何小弟,朱勇.园林空间的构成和类型[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4,10:16—18.
    [9]任仲泉.城市空间设计[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13—14.
    [10]成少伟.建筑空间构成[J].华中建筑,1999,17:96—100.
    [11]福井通(日).建筑外部空间[M].张丽丽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27.
    [1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77—186.
    [13]拉特里奇·阿·丁(美).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29.
    [14]张振.现代开放式空间的功能定位[J].中国园林,2004,08.
    [15]马之春.城市的灰空间[D].同济大学,2007.
    [16]徐怡芳.共生时代与城市公共空间[J].时代建筑,1998,2.
    [17]李晓东.有“形”与无“形”[J].世界建筑,2001,1:80—84.
    [18]秦兴岭.城市灰空间的伦理意蕴[J].现代城市研究,2008,04.
    [19]郑时龄等.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0]黑川纪章(日).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M].覃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9—122.
    [21]黑川纪章(日).日本灰调子文化[J].梁鸿文译.世界建筑,1981,01.
    [22]白丹,闫煜涛.论园林中灰空间与人性场所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3).
    [23]白丹.初探城市公园中的灰空间[D].北京林业大学,2007.
    [24]彭智谋,朱丹.城市灰空间对城市生活品质的作用[J].规划师,2007,23(9).
    [25]李静等.园林中边缘空间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8,8.
    [26]钟峻.物质环境设计与空间中的活动——空间中的边界效应[J].华中建筑,2003,1(21).
    [27]邢忠等.论边缘空间[J].新建筑,2005,5.
    [28]王淑华.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J].山西建筑,2009,35.
    [29]孙健.关于灰空间的思考[J].工程与建设,2010,2.
    [30]何国胜等.浅谈建筑边缘空间的景观设计[J].广东园林,2008,6.
    [31]周荃等.探寻本真的场所——关于三个案例的剖析[J].中外建筑,2010,4.
    [32]约翰·O西蒙兹(美),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3]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J].山西建筑,2007
    [3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5]李南希.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研究[D].重庆大学, 2005.
    [36]李道增.环境行为日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7]李震.也谈现代大学校园设计中文化氛围的营造[J].中外建筑,2002,5.
    [38]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美),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8.
    [39]吴智萤.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品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40]廉永哲.天津市滨水开放空间环境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5.
    [41]卞海涛.居住建筑的人性化——从我国当代居住环境的设计谈起[D].同济大学,2004.
    [42]张振.现代开放式空间的功能定位[J].中国园林, 2004,8.
    [43]安藤忠雄(日).安藤忠雄论建筑[M].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44]黑川纪章.黑川纪章专刊[J].世界建筑,1984,6.
    [45]杨永生等.建筑之中介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46]里查·萨克森.中庭建筑——开发与设计[M].戴复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47]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8]理查德·L·奥斯汀(美).植物景观设计元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9]乌多·维拉赫(德).当代欧洲花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6.
    [50]袁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模糊空间所体现的功能性[J].华中建筑,2003,21.
    [51]崔建跃.谈居室建筑的“灰空间”[J].江西建材,2005,4.
    [52]刘溪,施勇等.灰空间在建筑中的表现及运用[J].山西建筑,2006,32.
    [53]陈燕.江南传统建筑环境“灰空间”成因解析[J].科技信息,2008,19.
    [54]姜戌杰.初探大学建筑灰空间的营造与更新[D].青岛理工大学,2010.
    [55]赵荥棵、鲍继峰等.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灰度”处理[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1.
    [56]覃力.《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译后感[J].新建筑,2003,6.
    [57]黑川纪章(日).新共生思想[M].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8]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中外建筑,2003,6.
    [59]贾蓉.公共坐憩空间的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8.
    [60]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61]马维鸽等.园林中几种典型过渡空间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4.
    [62]洪霞.对比在空间序列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07,6.
    [63]王淑华.景观空间序列中的“墙”[J].山西建筑, 2009,2.
    [64]谢浩.建筑尺度合理控制的相关问题浅析[J].广西城镇建设,2010,2.
    [65]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M].谢庆达译.创兴出版社:1978.
    [66]李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67]魏海波.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J].中外建筑,2005,3.
    [68]刘小燕.大学校园建筑边缘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
    [69]郑南根.“道”在建筑中的反映[J].四川建筑,2009,3.
    [70]曾娟.适应性视角下的岭南城镇传统住宅与庭园灰空间述略[J].小城镇建设,2008, 7.
    [71]范剑才.绿色景观设计在城市居住聚落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8,35.
    [72]王江萍.城市住区建筑底部架空空间演变研究[J].华中建筑,2008,12.
    [73]傅宏英.中国传统建筑入口空间初探[J].中外建筑,2008,7.
    [74]谢晓璐.中介空间形态的原型归纳与比较[J].四川建筑, 2008,2.
    [75]蔡如,黄树钦、晏忠.居住区架空层园林营造探讨[J].中国园林,2002.
    [76]王增龙.建筑过渡空间浅谈[J].建筑与环境,2007,6.
    [77]方智果.底部架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7.
    [78]王志鹏.单元式住宅复合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79]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8.
    [80]隋欣.居住建筑单元门厅空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1]傅宏英.中国传统建筑入口空间初探[J].中外建筑,2008,7.
    [82]韩雁娟.入口—建筑形态的切入点[J].南方建筑,2005,3.
    [83]刘动.谈建筑入口空间[J].南方建筑,2004,1.
    [84]隋浩.生态建筑的表皮空间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85]杨振.我国住宅阳台发展趋势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06,6.
    [86]林社流.阳台的改造及其功能探讨[J].陕西建筑,1993,2.
    [8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88]《商品房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试行)》.
    [89]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0]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2]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M].师值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
    [93]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4]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英若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5]勒·柯布西埃.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