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工视角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机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原因在于中国分布众多的产业集群,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入繁荣期,但从分工角度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机理,仍然十分必要。
     本论文首先从分工的不同层面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揭示技术分工、社会分工、区域分工、国际分工对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的不同作用机理。技术分工提高劳动效率,但会增加生产环节进而增加企业组织成本。劳动效率提高导致生产成本下降,产量增加,扩大了市场规模,产品和劳动力的交易频率不断提高,进而交易成本也会增加。市场规模的扩大进一步促使企业技术分工不断细化,生产环节越来越多,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不断增加。当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的时候,企业内部技术分工就外化为社会分工,即产生出许多只从事某一个环节生产的专业化企业,并形成企业网络。社会分工使交易成本进一步增加。交易成本中主要包含了运输成本、信息收集成本、谈判签约成本等。提高交易效率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企业有集聚在特定区域的内在动力。当大量从事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集聚在一定区域时,产业集群就产生了。产业集群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产业集群的存在又进一步促使技术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不同的经济区域由于其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禀赋不同,拥有各自区域优势。各地区就是依据各自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同其它地区的专业化生产的商品进行交换。在发展初期,会形成“中心——外围”的区域分工格局,导致资源会向中心区域集聚,形成地区专业化集中度很高的产业集群。随着中心区域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内部的劳动力价格、地租等会因企业过度进入和拥挤而上升,许多专业化生产企业会迁出中心区域的集群,到生产成本比较低廉的外围地区集聚,这样在外围地区也会形成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集群。最终各种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集群会均衡分布,达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外资的大量涌入,对我国地域分工产生深远影响。东南沿海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建立了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了许多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专业化产业集群,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
China is named as“the world factory”in the 21-century, for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distributing in many palaces of China.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s is booming at home and abroad, but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lu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division.
     First of all,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labor division and reveals the relation of technical division of labor, social division of labour,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n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 differen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technical division of labour can improve efficiency, but it increases production chains resulting in growing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cost. High labor efficiency leads to the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increase of output, enlarges the scale of market, heightens the transaction frequency of products and labor force,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increase of transaction cost as well. The enlarging of the scale of market makes the technical division of labour of firms gradually fine, more production chains and mor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cost. When th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cost is larger than the transaction cost of market, the technical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e firms is switched as social division of labour, namely, many specialized firms which should have been engaged in one productive means come into being and the network of firms will be accordingly forme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ur leads to more transaction cost. The transaction cost mainly includes transportation cos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cost, negotiation and endorsement cost etc. High transaction efficiency gives rise to less transaction cost.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action cost and improv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firms have an internal impetus to assemble in one area. When a great deal of specialized firms agglomerate in one area, an industrial cluster will form.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output of specialized division of labor, a form of spatial embodiment for humans to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caused by specialized divison of labor and acquire increasing returns caused by division of labor. The
引文
1. 王步芳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 1 期,第 12-16 页。
    2. 胡艳曦、陈雪梅:“企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 1 期,第 28-32 页。
    3. 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3 期,第 51-60 页。
    4. 张宏伟:“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进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年第 4 期,第 69-73 页。
    5. 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 3 期,第 70-74 页。
    6. 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 年第 8期,第 22-27 页。
    7. 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 年第2 期,第 93-96 页。
    8. 杨万东:“产业集群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年第 2 期,第 76-80 页。
    9. 柳卸林、段小华:“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 6 期,第 55-61 页。
    10. 臧新:“产业集群产生原因的理论困惑和探索”,《生产力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 187-189 页。
    11. 韩建军:“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的作用”,《华东经济管理》,2003 年第8 期,第 35-37 页。
    12. 徐强、陈甬军:“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产业经济评论》,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版,第 65-79 页。
    13. 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南开经济研究》,2003 年第 3 期,第 31-36 页。
    14.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群的概念、意义与理论解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 年第 3 期,第 58-62 页。
    15. 冯德连、王蕾:“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财贸研究》,2000 年第 5期,第 1~5 页。
    16. 骆静、聂鸣:“产业集群及其政策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3 年第 2 期,第 52-55 页。
    17. 吴向鹏:“产业集群:一个文献综述”,《当代财经》,2003 年第 9 期,第 105-108页。
    18. 储小平、李桦:“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2 年第 5 期,第 60~63 页。
    19. 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暨南大学学报》,2001 年第 2期,第 68~73 页。
    20. 江 征:“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2 年第12 期,第 40-41 页。
    21. 冯德连、王蕾:“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财贸研究》,2000 年第 5期,第 1~5 页。
    22. 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的意义”,《改革》,2003 年第 3 期。第 64-68 页。
    23. 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10期。
    24. 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年第 12 期。
    25. 孙伟、黄鲁成:“关于产业集群的基本研究”,《科研管理》,2002 年第 2 期。
    26. 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经济研究》,2002 年第 8 期。
    27. 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 11 期,第 22-27 页。
    28. 徐康宁:“全球化地区化与产业的新比较优势”,《江海学刊》,2002 年第 2 期。
    29.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10 期,第 27-34 页。
    30.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1 期,第 59~65 页。
    31. 魏守华、石碧华:“企业群的竞争优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 年第 5期,第 21~25 页。
    32.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财经问题研究》,2002 年第 5期,第 51~56 页。
    33. 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7 期,第 45-50 页。
    34. 郑胜利、周丽群、朱有国:“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 3 期,第 32~36 页。
    35. 盖文启、朱华晟:“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 年第 10 期,第 25~30 页。
    36. 李君华、彭玉兰:“基于全球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年第 1 期,第 38~43 页。
    37. 陈剑锋、张乃平: “试论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科技与对策》,2002 年第 4期,第 104-106 页。
    38. 陈耀:“国际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中国纺织》,2003 年第 11 期。
    39. 陈剑锋:“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价值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学术研究》,2003 年第 2 期,第 45-48 页。
    40. 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中国软科学》,2003 年第 1 期,第
    70-74 页。
    41. 吕文栋、朱华晟:“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4 期,第 86-93 页。
    42. 徐进:“基于信用的产业集群优势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 年第 8 期,第110-112 页。
    43. [美] 迈克·E 波特:“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 年第2 期,第 22-23 页。
    44. 胡军等:“广东产业集群竞争力:组织演化与对策分析”,《特区经济》,2003 年第 10 期,第 27-30 页。
    45. 鲁开垠:“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理论解释”,《岭南学刊》,2004 年第 1 期,第 27-31页。
    46. 黄建康:“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及其超越路径”,《经济问题探索》,2004 年第8 期,第 69-71 页。
    47. 罗文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分析”,《求索》,2004 年第 8 期,第 8-10 页。
    48. 谢立新:“产业集群成长机制和竞争优势——泉州经验与启示”,《中国信息报》,2004 年 8 月 20 日。
    49. 钱东平:“产业集群与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美国加洲模式借鉴”,《现代经济探讨》,2004 年第 6 期,第 44-47 页。
    50. 张元智、马鸣啸:“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长江论坛》,2004 年第4 期,第 32-37 页。
    51. 胡 刚:“中间性经济组织:对产业组织合理化内涵的新认识”,《中国经济问题》2001 年第 6 期,第 41-47 页。
    52. 胡 刚:“产业集群理论中的产业组织学内涵与制度文化基础”,《中国经济问题》,2002 年第 61 期,第 60-65 页。
    53. 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中国工业经济》,2004 年第 7期,第 14-20 页。
    54. 唐丽艳等:“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分析”, 《技术经济》,2004 年第 11 期,第64-65 页。
    55. 何立胜:“企业集群与产业组织创新”, 《统计与决策》,2004 年第 4 期,第 80-81页。
    56. 黄中伟:“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2 期,第 27-31 页。
    57. 杨毅、赵红:“共生性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探讨”,《管理评论》,2003 年第 12 期,第 37-44 页。
    58. 张炳申、罗明忠:“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组织分析--以广东为例”,《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 年第 1 期,第 42-48 页。
    59. 谢思全、黄玖立:“乡镇企业集群的交易治理结构分析—以王庆坨自行车为例”,《南开学报(哲社版)》,2004 年第 1 期,第 119-124 页。
    60. 魏守华、王辑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经纬》,2002 年第 2 期,第 18-21 页。
    61. 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经济地理》,2001 年第5 期,第 550~553 页。
    62. 刘茂松、曹虹剑:“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模块化与垄断结构”,《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8 期,第 56-64 页。
    63.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 《管理世界》,2004 年第2 期。
    64. 刘恒茂:“论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集群”,《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 年第6 期,第 41-44 页。
    65. 周丽群、郑胜利:“区域优势转化与产业集群形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第 31-35 页。
    66. 沈正平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 年第 2 期,第 120-124 页。
    67. 刘奇中:“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发加速器”,《安徽科技》,2004 年第 12期,第 54-56 页。
    68. 周兵、蒲勇键:“产业集群的增长经济学解释”,《中国软科学》,2003 年第 5 期,第 119-121 页。
    69. 孙艳平、胡开顺:“基于区域集聚多动态联盟体系的产业集群模式”,《经济体制改革》,2003 年第 2 期,第 49-51 页。
    70. 李 琳:“西部产业集群的若干问题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 4 期,第 45-48 页。
    71. 郭岚、张祥建:“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价值模块整合与兼容性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4 期。
    72. 李琳、陈东:“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对策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3 年第6 期,第 30-33 页。
    73. 刘 艳:“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的质疑”,《经济问题探索》,2004 年第 1 期,第 22-25 页。
    74. 钱平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经济纵横》,2004年第 1 期,第 31-34 页。
    75. 杨晓慧:“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东北区的启示”,《地理科学》,2003 年第 5 期,第 542-546 页。
    76. 刘俊厚等:“开发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科技与经济》,2003 年第 1期,第 28-32 页。
    77. 蔡宁、杨闫柱:“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 1 期。
    78. 熊晓云、张金隆:“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管理评论》,2003 年第8 期,第 27-32 页。
    79. 范方志等:“对外直接投资、外部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财贸研究》,2004年第 1 期,第 13-18 页。
    80. 谢张军、黄凯:“产业集群机制缺失与高新区发展”,《中国科技产业》,2002 年第 6 期,第 21-23 页。
    81. 查志强:“长江三角洲台资 IT 产业集群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3 年第 3期,第 57-61 页。
    82. 任寿根:“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例”,《管理世界》,2004 年第 2 期,第 58-62 页。
    83. 曾忠禄:“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南开经济研究》,1997 年第 1 期,第 69~73 页。
    84.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 1 期,第 33~37 页。
    85. 慕继丰、冯宗宪、李国平:“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 年第 3 期,第 26~29 页。
    86. 梁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改革与战略》,2001 年第 5 期,第 12~16 页。
    87. 林民书:“中小企业的空间聚集及其区域政策的构造”,《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 1 期。
    88. 王孝有:“企业集群:珠三角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放导报》,2003 年第 7 期。
    89. 姚海琳、王郡:“地方政府对企业集群成长的作用与中介组织发育”,《学术研究》,2003 年第 6 期。
    90. 贾生华等:“企业集群化成长障碍调查——以浙江省为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年第 11 期。
    91. 李永刚、祝青:“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财经论丛》,2000 年第 9 期,第 34~37 页。
    92. 王冰、顾远飞:“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 5 期,第 2~7 页。
    93. 邱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 年第 9 期,第 100~103 页。
    94. 王道平、林华:“企业集群及其成长环境与技术创新”,《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 3 期。
    95. 王珺:“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管理世界》,2002 年第 10 期,第 102-110页。
    96. 宁钟:“国外创新与空间集群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1 年第 3 期,第 60~65 页。
    97. 骆静、聂鸣:“发展中国家集群比较分析及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 年第 3 期,第 13~17 页。
    98. 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战略管理》,2000 年第 11 期,第 49-55页。
    99. 孟庆民、杨开忠:“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集聚”,《人文地理》,2001 年第 6期,第 7-11 页。
    100.朱康对:“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农村观察》,1999 年第 3 期。
    101.林金忠:“聚集经济与国有企业规模结构优化”,《财经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2~18 页。
    102.郑健壮、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 4 期,第 104~106 页。
    103.陆国庆、高飞:“产业地理集中抗产业衰老的机理分析及其应用”,《中国经济问题》,2001 年第 2 期,第 13~21 页。
    104.刘志迎、周春华:“高技术产业聚群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 年第 4 期。
    105.许庆明、盛其红、黄晖:“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年第 11 期。
    106.刘斯康、王水嫩:“用产业集群理论来规划新的产业布局”,《当代财经》,2003年第 7 期,第 118-126 页。
    107.苟昂、廖飞:“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价值网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2期,第 66-72 页。
    108.张明林、陈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超边际分析理论模型初探”,《企业经济》,2005 年第 1 期,第 70-72 页。
    109.汪斌、董赟:“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第29-36页。
    110.徐康宁、陈 奇:“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2期,第3-7页。
    111.胡军等:“珠三角OBM 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8期,第42-49页。
    112.郭凤典、刘志高:“我国典型地方产业集群及其存在的潜在问题”,《江汉论坛》,2003 年第 5 期,第 27-29 页。
    113.刘义圣、林其屏:“产业集群的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东南学术》,2004 年第6 期,第 130-137 页。
    114.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9 期,第 5-10 页。
    115.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 11 期,第5-8 页。
    116.鲁荣东:“内生贸易理论——一种新型的以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 年增刊,第 192~195 页。
    117.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1996 年第 3 期,第 4-14 页。
    118.刘刚:“分工经济与企业组织的本质”,《上海经济研究》,1998 年第 6 期,第 47~49 页。
    119.李琼:“劳动分工与企业起源”,《教学与研究》,2001 年第 2 期,第 31~37 页。
    120.樊志宏:“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经济评论》,2004 年第 4 期,第 51~54 页。
    121.杨丹辉:“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9期,第 42-49 页。
    122.柳思维、李陈华:“商业的分工效应及其在推进工业化中的作用”,《湖南社会科学》,2003 年第 1 期,第 65-68 页。
    123.许彬、罗卫东:“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加里·贝克尔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评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2 期,第 137~144 页。
    124.张雁、缪丹:“从分工看市场演进与中介组织的产生”,《理论与改革》,2004 年第 1 期,第 84~86 页。
    125.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当代财经》,2003 年第 11 期,第 13~17 页。
    126.王祖强、虞晓红:“分工网络扩展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大唐袜业为例的实证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 年第 2 期,第 55~60 页。
    127.桑强:“分工与企业组织创新”,《管理科学》,2003 年第 2 期,第 28~31 页。
    128.钱书法:“劳动分工深化、产业组织演进与报酬递增”,《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 年第 6 期,第 99~103 页。
    129.邱海平:“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与分工的二元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 2 期,第 16~19 页。
    130.王恩东、张朝丽:“社会分工、制度变迁与市场有效需求”,《经济问题探索》,2002 年第 12 期,第 53~55 页。
    131.卢荣善:“产业分工与重组:目标与途径”,《江淮论坛》,1999 年第 3 期,第 18~23 页。
    132.王述英、姜琰:“论产业全球化和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化的政策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 年第 10 期,第 44~49 页。
    133.刘乃全、周维颖:“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及产业分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 年 4 月第 7 卷第 2 期,第 19-25 页。
    134.毛艳华:“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1 期。
    135.安筱鹏、李瑶:“高新技术产业分工格局的演变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4期。
    136.许佩倩:“国际产业分工新趋势与我国经济国际化策略”,《江苏商论》,2004年第10期。
    137.王家新、姜德波:“以集群理论指导地区产业分工”,《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新型工业化与南京城市发展研讨会专辑)。
    138.任曙明、原毅军:“产业分工细化与经济中介组织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139.华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 年第 4期,第 9~14 页。
    140.罗进华:“‘入世’与我国专业化分工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湖南社会科学:人文社科版》,2001 年第 6 期,第 47~51 页。
    141.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中国软科学》,2000 年第 9 期,第 122~116 页。
    142.朱文晖:“新经济、国际分工重构与中国的机遇”,《南开经济研究》,2000 年第6 期,第 37~44 页。
    143.钟昌标:“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1期,第 94~100 页。
    144.许坚:“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 年第 2 期,第 6~9 页。
    145.王海鸿:“中国工业区际分工程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1997 年第 3 期,第38-42 页。
    146.骆泽斌:“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分工的二重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问题探索》,1998 年第 10 期,第 46~48 页。
    147.赵丽、夏永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区域分工协作现状及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浅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 年第 4 期,第 35~41 页。
    148.乔生:“入世后我国区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初探”,《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 7 期。
    149.金碚:“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 5 期,第5~14 页。
    150.赵文丁:“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 8 期,第 32~37 页。
    151.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1 期,第 65~73 页。
    152.俞进:“融合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以国际分工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 年第 6 期,第 107~114 页。
    153.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 6 期,第 39-51 页。
    154.梁碧波、张岳恒、何琳:“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与分工演进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分工体系演变的实证考察”,《学术论坛》,2004 年第 5 期,第 91~95 页。
    155.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管理世界》,2004年第 11 期,第 77—84 页。
    156.李树桂:“区际分工原理与区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经济评论》,2000年第5期,第110-113页。
    157.王雷:“我国产业集群的区域特征分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7期。
    158.苏静、娄朝晖:“分工专业化与模块化效率分析——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科技管理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199-201 页。
    159.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 8 期,第 24-31页。
    160.朱瑞博:“价值模块的虚拟再整合:以 IC 产业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 1 期,第 28-35 页。
    161.朱瑞博:“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 5 期,第 54-60 页。
    162.朱瑞博:“模块化、组织柔性与虚拟再整合产业组织体系”,《产业经济评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版,第 119-133 页。
    163.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4 年第 9 期,第 5-11 页。
    164.周振华:“产业融合中的空间结构:产业集群扩展”,《改革》,2004 年第 3 期第30-35 页。
    165.朱瑞博:“全球产业重构与中国产业整合战略”,《改革》2004 年第 4 期,第 73-79页。
    166.雷如桥 等:“基于模块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 10 期,第 83-90 页。
    167.昝廷全:“系统经济:新经济的本质——兼论模块化理论”,《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 9 期,第 23-29 页。
    168.马中东:“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聊城大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32-34 页。
    169.马中东:“交易费用 中间性组织与产业集群”,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 6 期,第 20-24 页。
    170.马中东:“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分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 年第 4 期,第 42-45 页。
    1.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2. 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4. 梁 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5. 王辑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6. 卓勇良:《空间集中化战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与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7.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8.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9. 吴德进:《产业集群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
    10. 黄建康:《产业集群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1. 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2. 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年版。
    13. 卢福财、胡大力:《产业集群与网络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年版。
    14. 李青、李文军、锅金龙:《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4 版。
    15. 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6. 周维颖:《新产业区演进的经济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19.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3,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
    20. 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3 年 4 月。
    2. 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 年 4 月。
    3. 赵涤非:“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和发展模式分析”,沈阳农业大学,2004 年 5 月。
    4. 宁 钟:“产业集群演进中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研究”,复旦大学,2003 年。
    5. 沙波涛:“STI 视野中的产业集群问题研究”,东北大学,2004 年 1 月。
    6. 蔡 铂:“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3 年 10 月。
    7. 熊晓云:“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3 年 10 月。
    8. 杨晓慧:“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3 年。
    9. 许仁祥:“聚集经济与都市产业发展”,复旦大学,1998 年。
    10.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1998 年。
    11. 宁 钟:“创新、企业集群与经济发展”,武汉大学,2001 年。
    12. 刘军国:“基于报酬递增理论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北方交通大学,2001 年。
    1. [日] 藤田昌久等:《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2.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3. [美]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轮》,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英文版 1975)。
    4.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 年版。
    5.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版。
    6. [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张兆杰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7. [日]腾田昌久,[美]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9 月版。
    1. Wen, Mei; Re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73, Issue: 1, February, 2004, pp. 329-347.
    2. Mori, Tomoya; Turrini, Alessandro; Skills, agglomeration and segment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49, Issue: 1, January, 2005, pp. 201-225.
    3. Knorringa, Peter; Agra: An Old Cluster Facing the New Competition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27, Issue: 9, September, 1999, pp. 1587-1604.
    4. Belleflamme, Paul; Picard, Pierre; Thisse, Jacques-Fran?ois; An Economic Theory of Regional Clusters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ume: 48, Issue: 1, July, 2000, pp. 158-184.
    5. Roos, Michael W.M.; Agglomeration and the public sector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ume: 34, Issue: 4, July, 2004, pp. 411-427.
    6. Mccormick, Dorothy; African Enterprise Clusters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and Reality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27, Issue: 9, September, 1999, pp.1531-1551.
    7. Bell, Martin; Albu, Michael; Knowled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Dynamism i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27, Issue: 9, September, 1999, pp. 1715-1734.
    8. Picard, Pierre M.; Toulemonde, Eric; Endogenous qualifications and firms' agglomer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ume: 55, Issue: 3, May, 2004, pp. 458-477.
    9. Baptista, Rui; Do innovations diffuse faster within geographical clus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ume: 18, Issue: 3, April, 2000, pp. 515-535.
    10. Morosini, Piero; Industrial Clusters,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32, Issue: 2, February, 2004, pp. 305-326.
    11. Curry, Timothy J.; Rose, John T; Thrift Strategies after FIRREA: A Cluster Analysis of High-Performance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olume: 49, Issue: 3, May 6, 1997, pp. 223-238.
    12. Quah, Danny; Internet cluster emergenc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44, Issue: 4-6, May, 2000, pp. 1032-1044.
    13. Gersbach, Hans; Schmutzler, Armin; Declining costs of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What are the effects on agglomeration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44, Issue: 9, October, 2000, pp. 1745-1761.
    14. Baptista, Rui; Swann, Peter; 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 Research Policy Volume: 27, Issue: 5, September, 1998, pp. 525-540.
    15. Forslid, Rikard; Midelfart, Karen Helene; Internationalisation, industrial policy and cluster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ume: 66, Issue: 1, May, 2005, pp. 197-213.
    16. Giuliani, Elisa; Pietrobelli, Carlo; Rabellotti, Roberta;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Lessons from Latin American Clusters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33, Issue: 4, April, 2005, pp. 549-573.
    17. Dahl, Michael S.; Pedersen, Christian ??.R.; Knowledge flows through informal contacts in industrial clusters: myth or reality? Research Policy Volume: 33, Issue: 10, December, 2004, pp. 1673-1686.
    18. Bair, Jennifer; Gereffi, Gary; 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Chains: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 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29, Issue: 11, November, 2001, pp. 1885-1903.
    19. Altenburg, Tilman; Meyer-Stamer, J?RG ; How to Promote Clusters: Policy Experiences from Latin America,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27, Issue: 9, September, 1999, pp. 1693-1713.
    20. Rosenthal, Stuart S.; Strange, William C.; The 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ume: 50, Issue: 2, September, 2001, pp. 191-229.
    21. Steinle, Claus; Schiele, Holger; When do industries cluster?: A proposal on how to assess a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a single region or nation ,Research Policy Volume: 31, Issue: 6, August, 2002, pp. 849-858.
    22. Padmore, Tim; Gibson, Hervey; Modell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II. 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 ,Research Policy Volume:
    26, Issue: 6, February, 1998, pp. 625-641.
    23. Fosfuri, Andrea; R?nde, Thomas; High-tech clusters,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trade secret law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ume: 22, Issue: 1, January, 2004, pp. 45-65.
    24. Fujita, Masahisa; Thisse, Jacques-Fran?ois;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Volume: 10, Issue: 4, December, 1996, pp. 339-378.
    25. Krafft, Jackie; Entry, exit and knowledge: evidence from a cluster in the info-communications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 Volume: 33, Issue: 10, December, 2004, pp. 1687-1706.
    26. Bischi, G.-I.; Dawid, H.; Kopel, M.; Spillover effe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firm clusters ,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ume: 50, Issue: 1, January, 2003, pp. 47-75.
    27. Michael E.Porter;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14.
    28. Nicolini, R.;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A Regional Perspective [R].Ph.D. Thesis,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la-Neuva,2000.
    29. Ottaviano, G.I.P. Tabuchi,T. and J.F.Thisse;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1,(1).
    30. Hanson, Gordon H.; Agglomeration, Dispersion, and the Pioneer Firm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ume: 39, Issue: 3, May, 1996, pp. 255-281.
    31. Hooley, Richard,Comments on Tuan and Ng;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as incentives to Asian FDI in China after WTO”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ume: 15, Issue: 4, August, 2004, pp. 695-696.
    32. O`Brien R. 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End of Geography [M]. London: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92.
    33. Boari, Cristina; Odorici, Vincenza; Zamarian, Marco; Clusters and rivalry: does localization really matter?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ume: 19, Issue: 4, December, 2003, pp. 467-489
    34. Tuan, Chyau; Ng, Linda F.Y.;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from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perspective: some evidence,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ume: 12, Issue: 1, Spring, 2001, pp. 65-85
    35. Krugman, Paul; Venables, Anthony J.; Integr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adjust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40, Issue: 3-5, April, 1996, pp. 959-967
    36. Lindsey II, John H.; Pratt, John W.; Zeckhauser, Richard J; Equilibrium with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ume: 25, Issue: 3, June, 1995, pp. 249-260
    37. Amiti, Mary; Location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vers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49, Issue: 4, May, 2005, pp. 809-832.
    38. Moomaw, Ronald 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re they exaggerated by industrial aggregat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ume: 28, Issue: 2, March 1, 1998, pp. 199-2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