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词人陶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陶樑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为清代浙西词派后期重要词人。本论文以陶棵基本文献为基础,勾勒了以陶樑为中心的词人活动圈图景,对其风雅盟主地位进行考证,并通过细读陶棵的词作和词论,务求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陶樑在浙西词派乃至清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绪论部分属于背景资料综述,包括陶棵其人介绍,同时代和后期文人学者对陶棵诗词的评价以及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原始文献中探寻陶棵的人生境遇、游历和著作,试图从政治地位、词学交往以及作品方面对其风雅盟主地位进行考证。第二章主要讨论陶棵《红豆树馆词》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陶樑以词闻名于世,词作《红豆树馆词》题材内容丰富,有悼亡词、咏物词、送别词、题画词以及纪事词等。陶棵以生平际遇,自系为词,在词史上可谓创格。可以说,陶棵的纪事词奠定了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三章探讨陶樑的词学思想及其在词论史上的地位。浙西词派历百年之盛,至乾隆后期,已衰象迭现。陶棵跳出了狭小的门户之争,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并力图对浙西词派的弊端进行改革。
     附录一是陶棵年谱初编,本章以陶棵的诗、词和文稿为主要材料,大致勾勒出陶樑为官治学的一生。附录二补充考证出陶樑与一些友人以及门生的交游,这样较全面地勾画出陶棵一生的交游唱和图景。
After Liang Tao Qian, Jiaqing, Daoguang Xianfeng 4 North Korea, the late Qing Dynasty Ci western Zhejiang important poet. In this thesis, Tao Liangji the literature, based in Tao Liang is surrounded by the words of people-centered activities, circle picture of the status of its elegance chief and research, and read the Tao beam through Ci and Ci in order to be able to objectively evaluation of Tao Liang and even in Western Zhejiang Ci Qing Ci status and contribution history.
     Introduction part of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s reviewed, including the Tao Liang his person, his contemporaries and later writers and scholars on the evaluation of Tao Liang poetry as well as the paper's main ideas, writing 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from the original literature search for Tao Liang life circumstances, travel and books, trying to political status, contacts, and work areas Ci elegance chief and status of their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ao Liang "virgin Pavilion words" the subject matter, artistic style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Tao Liang famous words, the word for "virgin Pavilion word" rich in content and theme, with mournful words, chanting words, farewell words, word painting and other words and Chronicle. Tao Liang life encounters, since the line for the words, inde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reation of the word. Can be said that the word Tao Liang's chronicle lays a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Tao Liang Chapter of poetic thought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Western Zhejiang Ci Sheng Li centuries, to the late Qianlong, as Diego is already bad. Tao Liang jumped out of the narrow portal of the war, clearly put forward their own ideas and try to Ci Ci on the drawbacks of West Zhejiang reform.
     Appendix One is the early chronology compiled Liang Tao, Tao Liang in this chapter to the poem, words and presentation as the main material,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life of Tao Liang official scholarship. AppendixⅡadded research with a number of friends out Tao Liang and his students make friends, so a more comprehensive outline picture of Tao Liang Yisheng Making Friends sing.
引文
①(光绪)《顺天府志·卷一百三·人物志十三》,光绪十二年刻本,第2706页
    ②郑天挺、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93页
    ③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94页
    ④陶樑:《红豆树馆诗稿·祁寯藻序》,见《红豆树馆诗稿》,咸丰七年刻本,下同
    ⑤周骏富辑:《清史稿》,明文书局印行,第12192页
    ①严迪昌编著:《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龚自珍:《咏史》,见《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471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页
    ②刘凤泉、李福兴译注:《孟子》卷十,《万章下》,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③陶楔:《摸鱼子》(记游踪),见《红豆树馆词》卷六,咸丰七年刊本,下同
    ①《和诗舲同年见怀》,见《红豆树馆诗稿》卷十一
    ②《清平乐》(霓裳天半),见《红豆树馆词》卷六
    ③《清平乐》(霓裳天半)小序,见《红豆树馆词》卷六
    ①《甘州》(记江湖听雨十年情),见《红豆树馆词》卷六
    ②《大名郡斋纪事诗三十首》,见《红豆树馆诗稿》卷四
    ③《大名郡斋纪事诗三十首》,见《红豆树馆诗稿》卷四
    ①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48页
    ②《敬题红豆树馆诗草》,陶楔女儿怀诚作,见陶樑著:《红豆树馆逸稿》,光绪六年刻本,下同
    ③《摸鱼子》(系轻桡),见《红豆树馆词》卷六
    ④见《红豆树馆诗稿·张祥和序》
    ⑤见《红豆树馆逸稿·祭文》
    ①严迪昌编著:《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②王昶:《陶凫乡红豆树馆词序》,《春融堂集》卷四十一,嘉庆十二年清塾南书舍刻本
    ①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二,见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1页
    ②饶宗颐:《论清词在词史上之地位》,《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319页
    ①沙先一:《清代吴中词派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①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624页
    ②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669页
    ①见《红豆树馆逸稿·咸丰七年七月上浣后学吴荣谨序》
    ②王昶:《陶凫乡红豆树馆词序》,见《春融堂集》卷四十一,嘉庆十二年清塾南书舍刻本
    ③吴锡麟:《陶凫乡红豆树馆词序》,见《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八,清咸丰九年青箱熟刻本
    ④刘毓盘:《词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页
    ①王昶:《陶凫乡红豆树馆词序》,见《春融堂集》卷四十一,嘉庆十二年清塾南书舍刻本
    ②吴锡麟:《陶凫乡红豆树馆词序》,见《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八,清咸丰九年青箱熟刻本
    ①《玉漏迟》(冷云和雁住),见《红豆树馆词》卷五
    ①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77页
    ①转引自《朱光潜文集》第三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①《道光丙申,余有<畿辅诗传>之选,梅树君学博、崔念堂大令先后来郡,实襄成此与继,各因事别去,于其行也,赋赠二首》,见《红豆树馆诗稿》卷六
    ①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自序》,见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61页
    ②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③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22页
    ①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二,见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23页
    ②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③见《红豆树馆词·王柏心序》
    ①《一萼红》(面城阴),见《红豆树馆词》卷五
    ②《长亭怨慢》(知何处),见《红豆树馆词》卷六
    ③《酷相思》(嫩寒似水青溪渡),见《红豆树馆词》卷五
    ①吴梅:《词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①《忆江南》(珠街忆),见《红豆树馆词》卷五
    ②《忆江南》(珠街忆),见《红豆树馆词》卷五
    ③《满江红》(四望凭栏),见《红豆树馆词》补
    ④《金缕曲》(遗垒多郊野),见《红豆树馆词》补
    ⑤《金缕曲》(海外神州九),见《红豆树馆词》卷七
    ⑥《高阳台》(立春日清溪舟中同少鹤作),见《红豆树馆词》卷一
    ⑦《踏莎行》(陌上花开),见《红豆树馆词》卷五
    ⑧《摸鱼子》(倚吟筇),见《红豆树馆词》卷八
    ⑨《金缕曲》(琴画楼中友),见《红豆树馆词》卷七
    ①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著:《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②朱彝尊:《乐府雅词跋》,见《曝书亭集》卷四十,四部丛刊景清康熙本,第425页
    ③朱彝尊:《黑蝶斋诗余序》,见《曝书亭集》卷四十序,四部丛刊景清康熙本,第397页
    ④汪森:清康熙三十年汪氏裘杼楼刊本《词综》卷首,见《词综序》
    ⑤厉鹗:《吴尺凫玲珑帘词序》,见《樊榭山房集》文集卷四,四部丛刊景清振绮堂本,第277页
    ⑥厉鹗:《陆南香白蕉词序》,见《樊榭山房集》文集卷四,四部丛刊景清振绮堂本,第275页
    ⑦王昶:《姚茞汀词雅序》,见《春融堂集》卷四一,嘉庆十二年清塾南书舍刻本
    ①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著:《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②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六,见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49页
    ③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著:《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④吴锡麟:《董琴南<楚香山馆词钞>序》,见《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468册,第665页
    ⑤郭麏:《与汪楯庵论文书》,见《灵芬馆杂著续补》卷四,清花近楼白纸刻本
    ⑥艾治平:《梅边吹笛谱目录跋后》,见《清词论说》,学林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391页
    ①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五,见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1页
    ①《郑大鹤先生论词手简》,《大鹤山人词话》附录,见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32页
    ②严迪昌主编:《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陶然:《味闲堂词钞》卷首,民国18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②刘毓盘:《词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页
    ③严迪昌主编:《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严迪昌介绍其生平时说道:“李云章于序中曾概述陶氏一生行踪云:‘君起寒素,结交老苍,驰骤坛坫,为江南名诸生;及入翰林,出任郡守监司,为畿辅贤大夫。’”(严迪昌编著,见《近代词钞·陶樑》,第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然而笔者通过查证陶裸《红豆树馆词》,此段话是陶樑好友吴长卿在为其《红豆树馆词》作序时所云。(见《红豆树馆词·吴长卿谨序》)
    ①《清史稿·卷四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九》(第12192页)(周骏富辑,明文书局印行)记载:“嘉庆十九年,林清之变,逆党阑入禁城,樑方在馆修书,其仆骆升闻警,匿樑于书橱,自当户立,贼刃之,仆,越日事定,樑出,救之苏。仁宗回銮闻之,召樑问状,曰:‘义仆也!’赐之金。”即认为林清之变是在嘉庆十九年,可笔者查阅了陶樑诗、词稿以及《清史编年》、《中国史钢要》、(光绪)《顺天府志》等史料,认为林清之变应是在嘉庆十八年(1813)。现简述理由如下:第一、陶樑曾作诗《忆癸酉文颖馆遇贼事悼旧仆骆升》表达了对骆升的怀念,癸酉年即嘉庆十八年。第二、陶樑曾填词《壶中天》(刀光如雪),在小序中详细介绍了林清之变过程,小序云:“首逆林清潜伏京畿,以八卦教倡乱。癸酉(即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命其党陈爽、陈文魁等进大内滋事并勾结太监刘得财、高广福、阎进喜等内应,余以编校全唐文在文颖馆……”,从这里我们可知林清之变是在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第三、据《中国史纲要》(修订本下卷第300页)(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记载:“嘉庆十八年(1813),在北方爆发了天理教起义。信仰天理教的人主要是贫苦农民,组织者有林清、李文成等人。林清于九月十五日进入北京城,打起‘大明天顺’的旗号,约有主力二百余人分从东华、西华门攻入皇宫……”《清史编年》(嘉庆朝第66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也记载了这一事件:“癸酉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进攻紫禁城,兵分两路,对东华门、西华门发起冲击,林清坐镇黄村,等候河南李文成大军至,会同接应京城。”另:据(光绪)《顺天府志·卷一百三·人物志十三》(第2706页)记载:“骆六宝坻人(即骆升)幼爲编修陶樑仆,嘉庆十八年,六从主人在文頴馆校书,时仁宗秋獮木兰。逆贼林清勾结内监张泰、王福禄、刘得财作乱,京师震动。数人入文頴馆,骆藏主人複室中,扃其户而自索器谋拒之。”这些史料足以证明林清之变发生在在嘉庆十八年。
    ①《和诗舲同年见怀》,见《红豆书馆诗稿》卷十一
    ②见《红豆树馆诗稿·张祥和序》
    ③《武昌舟次柬诗舲方伯即用见增原韵》,见《红豆树馆诗稿》卷七
    ④见《红豆树馆诗稿·张祥和序》
    ⑤见《红豆树馆诗稿·挽诗》
    ①见《红豆树馆诗稿·诗集序》
    ②见《红豆树馆诗稿·诗集序》
    ③见《红豆树馆诗稿·诗集序》
    ④见《红豆树馆诗稿·挽诗》
    ①《念堂诗钞序》,见《红豆树馆逸稿》
    ①《子寿诗钞序》,见《红豆树馆逸稿》
    ①见《红豆树馆逸稿·祭文》
    ①樊彬:《红豆树馆逸稿·跋》
    ②见《红豆树馆逸稿·祭文》
    1.陶樑:《红豆树馆诗稿》(咸丰七年刻本)、《红豆树馆词》(咸丰七年刊本)、《红豆树馆逸稿》(光绪六年刻本)
    2.陶樑辑:《畿辅诗传》,道光十九年红豆树馆刻本
    3.陶棵辑:《晚香唱和集》,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4.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景清康熙本
    5.汪森:《词综序》,康熙三十年汪氏裘杼楼刊本
    6.厉鹗:《樊榭山房集》文集,四部丛刊景清振绮堂本
    7.王昶:《春融堂集》,嘉庆十二年清塾南书舍刻本
    8.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清稿本
    9.陈琮:《烟草谱》,嘉庆刻本
    10.吴锡麟:《有正味斋骈体文》,清咸丰九年青箱熟刻本
    11.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同治八年刻本
    12.王家相:《清秘述闻续》,光绪十四年刻本
    13.(光绪)《顺天府志》,光绪十二年刻本、十五年重印本
    14.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民国景十通本
    15.艾治平著:《清词论说》,学林出版社,1997年7月版
    16.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版
    17.陈水云著:《明清词研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8.陈水云著:《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9.陈乃乾编:《清名家词》,中华书局,1985年版
    20.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著:《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
    22.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第六、七、八、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3.刘毓盘著:《词史》,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出版,1931年版
    24.龙榆生著:《词学十讲》,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5.孙克强著:《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6.孙克强著:《清代词学批评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27.沙先一著:《清代吴中词派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28.唐圭璋编著:《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29.王易著:《中国词曲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3月版
    30.吴梅著:《词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31.严迪昌编著:《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32.严迪昌编著:《近现代词纪事会评》,黄山书社,1995年12月版
    33.严迪昌著:《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4.杨文生编著:《词谱简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35.杨柏岭著:《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6.俞鹿年编著:《中国官制大辞典》(上、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37.周骏富辑:《清史稿》,明文书局印行
    38.郑天挺、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