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本文试从社会互构论的视野出发,运用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揭示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机制,具体展现这种机制在市民化不同领域的运作,并探讨由这种机制运作所决定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与前景。
     研究认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结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安排、经济环境和舆论态度,个人/行动因素包括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而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则体现为一种作为行动者的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密切互构共变的过程。具体来说,社会结构对农民工的行为适应既具有制约性,如收容遣送制度对农民工进城的拒斥、城市就业政策对农民工的排斥、城市义务教育制度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等;也给农民工留下了一定的行动空间,如城市非正规就业领域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城市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默认不合法的民工子弟学校等。在这种结构性背景下,农民工也展现出巨大的主体能动性。他们为了追求自身生活目标,根据具体的行动情景而灵活采取各种策略,如面对收容时的“逃避”、在没有文化技术优势又缺乏高质量的社会资本的情况下“埋头苦干”、子女受到城市公立学校的歧视就自己“创造”民工子弟学校这一新事物、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促使地方政府“变通默认”民工子弟学校、通过非制度化或制度化的“抗争”行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等。同时他们也积极利用了各种行动资源,如个人的经济、人力、社会资源等,以及在特定行动情景下对社会舆论力量、政府关注等资源的运用。众多农民工的这种适应行动不仅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其个体发展需求,而且带来了结构性的后果,在参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不断拓展着他们自身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经济与舆论空间,如收容遣送制度走向瓦解、城市义务教育制度逐步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政府日益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农民工从而可以在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下继续市民化。农民工就是在这种个人与社会的密切互构中逐步走向市民化。
     自1980年代中后期农民工进城以来,农民工市民化的互构机制就开始发生其历时运作,这种互构运作的当前结果就体现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这种现状还将通过互构机制的继续运作进一步决定农民工市民化的未来前景。由于个体农民工之间在市民化意愿与能力上存在差异,不同代际农民工面临的结构性背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个体农民工在市民化进度与程度上是存在分化的。从现状来看,只有极少数农民工达到了市民化或准市民化,部分人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绝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城市边缘化状态,还有部分人返回了农村。展望未来,目前的边缘化农民工能上升至半市民化,甚至准市民化、市民化程度的总是少数,因为他们的文化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他们中的大部分将长期维持一种城市边缘化状态,并在失去年龄体力优势时,陆续重返农村。尽管如此,从代际更替的角度看,农民工所处的市民化环境总体上不断走向更加开放与公平,市民化意愿和能力也一代强于一代,所以,他们将一代比一代有更大的比例实现市民化,一代比一代的整体市民化程度更高。
     最后,文章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蓄水池”模型,并认为,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防止边缘化农民工累积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应采取给予农民工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尊重其首创精神、加快给予农民工市民身份与权利、积极发展小城镇等措施。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s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which challenges the transition of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utual-construction theory,with field work and bibliography as research method,this paper reveals the deep mechanism of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dicating the operation of this mechanism in various fields.Finally,it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prospect of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workers which are decided by the mechanism.
     Scholars indicate that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s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peasant-workers and social institution mutually constructed.The 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cess should includ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public opinions.As for the individual factor,it should contain the desire and ability of the peasant-workers to the citizenization process.
     On one hand,social institution restricts the behavior adjustment of peasant-workers.For instance, the institution of accommodating and sending back excludes peasant-workers from entering cities; urban provisions of work politics repel peasant-workers;urban fre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discriminates against the children of peasant-workers.On the other hand,social institution also leaves some behavior space for the peasant-workers.For example,informal employment in the city provides jobs to peasant-workers;local government acquiesces in the existence of the illegal school of peasant-workers' children.Under such circumstances,peasant-workers organize their behavior in an initiative way.They take institutional and uninstitutional strategies,make use of all kinds or resources (such as economic,human and social resources,public opinions and government's attention) to contend and strive for their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Some cases in points are like the following. They evade when facing the accommodating and sending back;they work deadly hard as they have no advantage in education as well as social capital;they establish school for their own children as the urban public school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m;they get support from public opinions,urging local government to admit those schools.All the adjustment behavior mentioned above not only satisfies the need of individuals,but also brings about institutional result:during the course of participating the reproduction of social institution,peasant-workers also change the social structure,and thus their own behavior space in the city develops.The breaking down of the institution of accommodating and sending back,the urban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gradually clearing their prejudice towards peasant-workers' children,the government emphasizing the security system of peasant-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are all the results of the those changes.Just during this mutual-construction process, peasant-workers gradually citizenized.
     Ever since 1980s,when peasant-workers entered city,the mutual-construction mechanism is being in a diachronic operation process.The current result of this process is shown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asant-workers citizenizati on.And this" current citizenizati on" will therefore decide the prospect of peasant-workers citizenizati on in the future.Because in the peasant-worker group,the desire and ability to be citizenized differs greatly,and structured background also differs between those from different generation,the process and degree of citizenizati on must be divided or even polarized.Currently,only very few peasant-workers are citizenized or quasi-citizenized,some are semi-citizenized,while the reminding majorities are still marginalized groups in the city or even go back to country.And it is thought that there is very limited chance for those marginalized peasant-workers to be semi-citizenized or even quasi-citizenized as they are low-skilled and low-market competitive.As a result,most of them will stay in the state of marginalizati on and will be back to country when they get elder.However,from the point of generation replacement,generally the citizenizati on environment that peasant-workers face is being more open and fair,the desire and ability to be citizenized is being improved.Hence,the ratio of citizenized must be surely improved.
     Finally,this paper puts forth the" reservoir" model of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workers,and suggests that to improve peasant-workers to be more citizenized,and avoid the risk of social stability which would be brought by the accumulation of marginalised peasant-workers,such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to provide systematic express mechanism for the peasant-workers,to provide citizen position and rights for them more quickly,to respect their initiatives,to develop small town.
引文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2]参见温铁军著:《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三联书店,2005年,第53-56页。他认为,制约“三农问题”的另一基本矛盾是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矛盾。
    [1]李培林、李强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69-73页。
    [3]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1]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参见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4-69、376页。
    [3](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第89-90页。
    [4]参见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5-126页;
    [5]参见谢立中:“社会的现代化”,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8-279页。
    [1]参见(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2]参见(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2-31、450-455页。 '
    [3]郑杭生著:《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1]参见(美)刘易斯著:《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2]转引自钟水映著:《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18页。
    [3]参见(美)迈克尔·P·托达罗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4]转引自钟水映著:《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19页。
    [5]转引自钱文荣、黄祖辉著:《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6-17页。
    [1]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参见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4]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5]参见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徐志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对福州市五区132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6]参见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1]》,鹭江出版社,2000年;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1]参见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2]参见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1期: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3]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5]参见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1]》,鹭江出版社,2000年;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6]参见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王春光:“人力资本的获得与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一种立足于制度视角的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周春霞:“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李强:“关于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张春龙:“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学分析”,《社会》,2000年第2期。
    [4]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5]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7]转引自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8]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9]项飚著:《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第24页。
    [1]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2]转引自赵延东、王奋宇文。
    [3]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4]张杨珩:“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调查”,《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5]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张新岭、赵永乐、林竹、宋成一:“农民工就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耦合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7]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孙立平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08-110页。
    [1]郑杭生著:《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4页。
    [2]杨敏著:《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89-90页。
    [1]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11页。
    [2]参见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3-163页。
    [3]参见郑杭生著:《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7-306页。
    [4]郑杭生:“社会互构的理路与东亚的共同繁荣”,《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5]郑杭生著:《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第297页。
    [6]同上,第300页。
    [1]郑杭生著:《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90页。
    [2]郑杭生著:《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第300页。
    [3]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第89-90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3]洪朝辉:“论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贫困”,《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1]贺雪峰著:《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2]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VoL1.44.
    [3]以上为莱宁·波西(Lehning B.Percy)和德里克·海特(Derek Heater)的观点,本文转引自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参见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国外学者Creswell John W.的观点,转引自王宁文。
    [3]依照学术惯例,本文隐去个案的真名,用其姓名中每个字拼音的第一字母组成其代号。其中两位建筑工人不知其真实姓名,笔者也用任取的字母作其代号。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其中scm、wf、wcs目前已经取得所在地城镇户口,严格来说他们目前己经不属于本文定义的农民工了,但他们都曾经是农民工,研究他们的城市生活经历正好可以探寻出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的可能轨迹及其特点。
    [4]打工者指受雇于企事业组织、国家机关或个体工商业者的受薪者;个体工商业者指雇工在8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指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老板。其中个案zww虽然和wf、scm同属一家雇工数十人的制衣厂的合伙老板,但他的资产规模相对后两人明显较小,故将其作为个体工商业者,而将后两人作为私营企业主。
    [1]参见沃尔夫冈·格拉策尔:“德国的社会结构——解构与多极化”,《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叶裕民著:《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8页。
    [1]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杨占营、吴城毅:“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政策选择”,《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王飞、刘文海:“部分地方户籍制度改革情况调查报告”,见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1]易成栋:“制度安排、社会排斥与城市常住人口的居住分异——以武汉市为例的实证研究”,《南方人口》,2004年第3期。
    [1]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3页。
    [3]同上。
    [1]钱文荣、黄祖辉著:《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6页。
    [2]王德文、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见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512-516页。
    [3]蔡昉:“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金融经济》,2008年第2期。
    [4]参见“与时俱进看神州:中国商品大步走向世界”,http://www.gznet.com/2002/11/1/295112.html。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5、7页。
    [6]以下例子转引自贺雪峰著:《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1]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7-18页。
    [1]这对概念借用自刘传江的相关研究(参见刘传江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6-247页),但他是从经济学中意愿与能力相结合的角度来运用这对概念,本文则是重新赋予这对概念以社会学的内涵。
    [2]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17页。
    [3]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第65页。
    [4]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页。
    [5]钱文荣、黄祖辉著:《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97页。
    [1]刘传江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第254-255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3]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第76-77页。
    [4]转引自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5]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第210页。
    [6]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第77页。
    [7]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认为,结构是“作为社会系统的特性组织起来的规则与资源”。(参见《社会的构成》,第89页)在吉登斯看来,规则和资源既是行动的中介,又是行动的结果。而资源则包括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前者指的是在权力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人工制成品,其源泉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后者指在权力实施过程中的非物质性资源,其源泉是一些人相对于另一些人的支配地位。(参见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1]转引自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71-72页。
    [3]《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2-203页。
    [4]詹姆斯·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54、358-367页。
    [5]罗伯特·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5页。
    [1]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2期。
    [2]周敏、林闽钢:“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3]郑杭生著:《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2-303页。
    [4]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第89-90页。
    [5]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1]参见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郑杭生、潘鸿雁:“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1]参见俞德鹏著:《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1]朱文轶:“我国收容制度始末”,《生活周刊》,2003年第27期。
    [2]同上文。
    [1]韩俊:“从农民到市民的壁垒”,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ity/200406170077.htm。
    [2]转引自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46页。
    [3]参见孟波:“六问收容制度”,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yda/200305270158.htm。
    [4]韩俊:“从农民到市民的壁垒”,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ity/200406170077.htm。
    [5]陈立雄、龚文武:“广州警方春节前后一个月收容9000多‘三无'人员”,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anyuedadi/200302140841.htm。
    [6]陈立雄:“广州警方加强收容力度 确保‘两会'安全”,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anyuedadi/200303171017.htm。
    [7]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246页。
    [1]陈峰:“6年搜刮上百万 涟源收容遣送站的黑色致富路”,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2/1922930_html。
    [2]程刚:“收容所里他被‘管理班长'殴打致死”,《中国青年报》,2001年9月24日。
    [1]武汉话,意思是骗。
    [2]参见舒珊、齐安:“走出窘境的必由之路——收容遣送工作改革纵横谈”,《中国民政》,1994年第1期。
    [3]项飚:“逃避、联合与表达:北京‘浙江村'的故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9页。
    [1]“板眼”是武汉话,意思是能力、本事。
    [1]参见项飚:“逃避、联合与表达:北京‘浙江村'的故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2]转引自刘玲:“城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农村外来人口的状况和自我感受”,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1]温长洛:“广州市收容遣送工作现状和意见”,《社会工作研究》,1994年第2期。
    [2]转引自项飚著:《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第120页。
    [1]参见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参见俞德鹏著:《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18页。
    [3]时宪民著:《体制的突破——北京市西城区个体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1]引自俞德鹏著:《城乡社会:从隔离到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2]参见蔡昉、都阳、王美艳:“城市排斥外来劳动力的政治经济学:北京案例”,《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四集)》,第308-309页。
    [3]引自李若建、闫志刚等著:《走向有序:地方性外来人口管理法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4]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2-83页。
    [5]蔡昉、都阳、王美艳著:《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4页。
    [1]胡鞍钢:“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财经界》,2003年第2期。
    [1]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2]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3]刘传江、徐建玲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8页。
    [4]沙市市原为湖北省荆州地区行署所辖市,地靠行署所在地荆州城,后荆州地区行署改为荆州市,沙市成为其城区之一,现在当地居民仍习惯称该地为“沙市”,而非“荆州”。
    [5]“做屋”是江汉平原一带方言,意思是盖房子。
    [6]“他爸爸”意思是“孩子的爸爸”,是江汉平原一带农村妇女称呼自己丈夫的方式。
    [1]相关研究参见刘林平著:《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项飚著:《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
    [1]参见项飚著:《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第294-301页。
    [1]渠敬东:“生活世界中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0-70页。
    [1]刘书记为 wf 当时所住沙市某城郊村的支部书记。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71-72页。
    [3]此处的“外来劳动力”指农村进城的打工者。参见蔡昉、都阳、王美艳著:《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9-240、40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71页。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代序言”,第2页。
    [1]参见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6-205页。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3]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1]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8-159页。
    [1]蔡昉:“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金融经济》,2008年第2期。
    [2]参见蔡昉、都阳、王美艳著:《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91-202页。
    [3]参见刘铮:“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有关“意外后果”的分析可参见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第65-76、423-428页
    [1]朱亚鹏:“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分析——社会政策视角”,《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4期。
    [1]梁绍连、杜德斌:“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公平性的缺失”,《城市问题》,2007年第11期。
    [2]李斌:“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3]朱亚鹏:“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分析——社会政策视角”,《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4期。
    [4]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调控市场重要环节”,《中国建设报》,2006年5月26日。
    [5]梁绍连、杜德斌:“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公平性的缺失”,《城市问题》,2007年第11期。
    [6]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朱亚鹏:“中国住房领域的问题与出路:政策网络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3]数据来源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4]“把脉2007年武汉楼市9大热点 预测房价及供求格局”,http://news.wuhan.soufun.com/2007-01-19/927629_3.html。
    [5]贾康、刘军民:“我国住房改革与住房保障问题研究”,《财政研究》,2007年第7期。
    [6]参见李斌:“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参见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钱文荣、黄祖辉著:《转型时期
    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140页。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75-276页。
    [3]“城中村”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繁华市区、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落;二是处于市区周边、
    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三是处于远郊、还有较多农用地的村落。参见李培林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
    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页。
    [4]李俊夫著:《广州城中村土地利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9页。
    [1]李培林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0页。
    [1]钱文荣、黄祖辉著:《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第140页。
    [2]黄卓宁:“农民工住房来源及住房水平的实证研究”,《珠江经济》,2007年第9期。同上。
    [3]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4]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76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75页。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76页。
    [1]王春光:“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载李真主编:《流动与融合: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论集》,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1]袁中友:“农民工城镇住房解决模式与路径选择”,《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6期。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78页。
    [3]吕萍、周滔:“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认识与对策研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82-283页。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84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第229页。
    [1]周佳著:《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1]韩嘉玲:“城市边缘群体教育问题研究——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2]孙朝方、刘青英:“外来娃难读书广州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告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difang/612594.htm。
    [3]韩嘉玲:“城市边缘群体教育问题研究——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4]周佳著:《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第95页。
    [1]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2]同上。
    [1]韩嘉玲:“城市边缘群体教育问题研究——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1]具体参见李袆:“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对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寻求合法性的过程分析”,载孙立平主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2]参见李袆:“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对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寻求合法性的过程分析”,载孙立平主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1]董月玲:“哪儿能容下这张课桌”,《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8日。
    [2]李袆:“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对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寻求合法性的过程分析”,载孙立平主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3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代序言”,第2页。
    [1]参见高夫:“全球化与区域福利体制:东亚案例”,载丁开杰、林义选编:《后福利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41-175页。
    [2]潘泽泉:“全球化、世界工厂与中国农民工发展的经验教训”,《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郑广怀:“伤残农民工:不能被赋权的群体”,载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4)》,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60-361页。
    [1]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2]郑广怀:“伤残农民工:不能被赋权的群体”,载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4)》,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3页。
    [3]引自于新闻报道“北京力铲欠薪事件 民工讨欠薪可免费打官司”,
    [1]杨敏著:《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7页。
    [2]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2]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周运清、刘莫鲜:“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5页。
    [2]“陈锡文:根据测算约两千万失业农民工返乡”,http://news.sina.com.cn/c/2009-02-02/103817133291.shtml。
    [1]参见刘俊彦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28-329页。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刘传江、徐建玲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3]刘天金、蔡志强:“农民工代际转换问题及其政策调适和制度安排”,《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4]选择以1980年为界划分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并不具有绝对的现实意义,更多是一种理论划分。
    [1]见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代序言”,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刘传江、徐建玲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3页。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周其仁:“改革三十年感言”,《读书》,2008年第10期。
    [1]参见蓝宇蕴:“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参见秦晖:“如何看待中国城市中的‘贫民窟'”,http://news.163.com/06/1127/O9/30U47M1L000121EP.html;郑也夫:“城市应该允许存在贫民窟”,http://www.sociologybar.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5205。
    [3]温铁军言。参见“城市化反思——温铁军访谈”,载魏城编著:《中国农民工调查》,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82页。
    [4]参见贺雪峰:“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载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三联书店,2007年,第145页。
    [1]参见“城市化反思——温铁军访谈”,载魏城编著:《中国农民工调查》,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82页。
    1.郑杭生著:《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郑杭生著:《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郑杭生、李路路等著:《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杨敏著:《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6.谢建社著:《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三联书店,2007年。
    8.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9.刘林平著:《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0.项飚著:《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
    11.张继焦著:《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商务印书馆,2005年。
    12.时宪民著:《体制的突破——北京市西城区个体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3.韩长赋著:《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俞德鹏著:《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贺雪峰著:《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魏城编著:《中国农民工调查》,法律出版社,2008年。
    17.刘林平、万向东等著:《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8.陈映芳主编:《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9.钱文荣、黄祖辉著:《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0.刘传江、徐建玲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刘俊彦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22.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
    23.蔡昉、都阳、王美艳著:《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
    24.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5.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6.李若建、闫志刚等著:《走向有序:地方性外来人口管理法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7.王颖著:《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长征出版社,2005年。
    28.王颖著:《中国农民打工调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29.李真主编:《流动与融合: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论集》,团结出版社,2005年。
    30.隋晓明编著:《中国民工调查》,群言出版社,2005年。
    31.尹永钦、杨峥晖编著:《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32.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
    33.成思危著:《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一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4.李培林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
    35.周佳著:《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6.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增补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38.杨思远著:《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0.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1.温铁军著:《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三联书店,2005年。
    42.孙立平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3.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以政府、企业和民间伙伴关系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4.辜胜阻、简新华主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45.段成荣编著:《人口迁移研究原理与方法》,重庆出版社,1998年。
    46.《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
    47.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8.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9.邓正来、(美)杰弗里·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0.(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
    5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
    5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3.(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54.(美)W.L.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著:《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译林出版社,2000年。
    55.(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
    56.(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
    57.(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58.(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
    59.(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郑杭生、潘鸿雁:“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3.郑杭生:“社会互构的理路与东亚的共同繁荣”,《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4.江立华:“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江立华等:“居村农民与农民工的社会风险意识考察”,《学术界》,2005年第4期。
    6.江立华:“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环境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7.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8.江立华:“论城市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9.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0.江立华、胡杰成:“‘地缘维权'组织与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基于对福建泉州农民工维权组织的考察”,《文史哲》,2007年第1期。
    11.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12.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1期。
    13.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14.刘传江、董延芳:“和谐社会建设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5.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16.“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农民市民化的趋势与国内相关理论学派的主张”,《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期。
    17.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8.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9.王春光:“人力资本的获得与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一种立足于制度视角的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0.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21.王春光:“警惕农民工‘底层化意识'加剧”,《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5期。
    22.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3.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2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5.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6.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27.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28.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29.徐志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对福州市五区132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0.寇学军:“上海市民工对城市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社会》,2004年第8期。
    31.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32.李强:“关于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3.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①》,鹭江出版社,2000年。
    34.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35.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6.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7.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38.钟水映、李魁:“农民工‘半市民化'与‘后市民化'衔接机制研究”《申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9.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0.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1.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第4期。
    42.刘天金、蔡志强:“农民工代际转换问题及其政策调适和制度安排”,《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43.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4.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45.张春龙:“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学分析”,《社会》,2000年第2期。
    46.周春霞:“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47.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48.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9.许传新、许若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5期。
    50.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51.张新岭、赵永乐、林竹、宋成一:“农民工就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耦合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52.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3.张杨珩:“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调查”,《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54.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55.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
    56.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强度”,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57.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58.洪朝辉:“论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贫困”,《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4期。
    59.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0.王成斌:“农民外出就业:社会结构与行动主体的交互作用”,《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
    61.张茂元:“近代珠三角缫丝业技术变革与社会变迁——互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62.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3.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4期。
    64.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65.赵永革:“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城市规划》,2003年第6期。
    66.潘士远、金戈:“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67.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当代财经》,2005年第7期。
    68.徐志全:“就业机会短缺:城市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调研世界》,2001年第8期。
    69.潘泽泉:“全球化、世界工厂与中国农民工发展的经验教训”,《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0.潘泽泉:“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农民工:重大理论问题与认识判断”,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zxwz/t20090109_19987.htm。
    71.江静、刘志彪:“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均与中国产业升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
    72.项飚:“逃避、联合与表达:北京‘浙江村'的故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73.萧瀚:“艰难跋涉中的人身自由——收容遣送制度简要述评”,http://edu.beida-online.com/data/data5.jsp?db=sanjiao&id=lg030815。
    74.蔡昉、都阳、王美艳:“城市排斥外来劳动力的政治经济学:北京案例”,《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四集)》。
    75.刘铮:“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76.黄怡:“城市居住隔离及其研究进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5期。
    77.钱志鸿、黄大志:“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78.易成栋:“制度安排、社会排斥与城市常住人口的居住分异——以武汉市为例的实证研究”,《南方人口》,2004年第3期。
    79.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80.李斌:“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81.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82.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
    83.蓝宇蕴:“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84.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85.朱亚鹏:“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分析——社会政策视角”,《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4期。
    86.陈颐:“论健全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江海学刊》,2007年第6期。
    87.贾康、刘军民:“我国住房改革与住房保障问题研究”,《财政研究》,2007年第7期。
    88.黄卓宁:“农民工住房来源及住房水平的实证研究”,《珠江经济》,2007年第9期。
    89.轩明飞:“‘边缘区'城市化的困境与反思”,《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
    90.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91.周思玉:“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的动因与过程分析”,《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2期。
    92.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93.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94.韩嘉玲:“城市边缘群体教育问题研究——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9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96.吴新慧、刘成斌:“出路与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国家政策”,《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97.冯玲:“城市流动少年距离九年义务教育有多远?——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
    98.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9.李袆:“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对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寻求合法性的过程分析”,载孙立平、林彬、刘世定、郑也夫主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0.赵树凯:“顽强生存和艰难发展的民工子弟学校”,《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10月号。
    101.岳经纶:“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劳动政策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02.杨立雄:“农民工社会保护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03.王金红、黄振辉:“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的实证分析”,《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104.郑广怀:“伤残农民工:不能被赋权的群体”,载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4)》,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5.陈佩华:“生存的文化——通过私人信件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06.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107.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704/18073.html。
    108.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109.周运清、刘莫鲜:“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10.沈卫平:“改革开放30年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111.周其仁:“改革三十年感言”,《读书》,2008年第10期。
    112.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13.张兆曙、蔡志海:“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114.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社会互构视角下经典行动理论的反思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5.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6.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7.Li qiang,"Stratification in China's Resident Registration and Peasant Workers'Social Statu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2,Spring.
    118.Dorothy Solinger,"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9,Vol.114,No.3.
    119.Jianfa Shen,"A study of the temporary population in Chinese cities",Habitat International,2002,Vol.26.
    120.Roger C.K.Chan,Y.M.Yao,Simon X.B.Zhao,"Self-help housing strategy for temporary population in Guangzhou,China",Habitat International,2003,Vol.27.
    121.Yu Zhu,"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ir settlement intention in the cities:Beyond the Hukou reform",Habitat International,2007,Vol.31.
    122.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Vol.44.
    123.Wang chunguang,"The Social Identities of New Generations of Grants from China's Rural Area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Winter.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