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接受《史记》论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研究方法传入中国,即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众多学者以自觉的接受意识对古代经典作品、优秀作家进行接受史研究,成果丰富。有着两千多年研究史的“史记学”,也同样借鉴了西方接受美学的新理论来更新传统观念,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各个时期《史记》的传播与接受,但有关古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这一层面,研究者甚少,对古代诗人接受《史记》的创造性成果史记诗与《史记》之间错综微妙关系的研究力度不够。史记诗是指古代诗人以《史记》人、事为主要吟咏对象,表达对《史记》人、事或褒或贬的认识和评价的诗作,从各个角度展示诗人对《史记》的创作主旨、思想倾向、写作手法以及对司马迁对历史人事的评判标准等方面的接受,有直接阅读《史记》所作之诗,有既受司马迁影响,也受到前代诗人影响融合而成的作品,展示诗人历史看法的同时,也道出诗人的自我心声,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在接受美学视域的观照下,传承《史记》内核而来的史记诗,可视为《史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史记诗的创作也进一步推动了《史记》的传播与接受,对《史记》研究的纵深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古代诗人取材于《史记》创作而成的咏史诗和《史记》一书之间关系匪浅,是值得重视的课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有鉴于此,本课题以特殊的读者群,即古代诗人创作群体为接受主体,以《史记》为接受客体,以史记诗创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各个时期《史记》传播概况,深入考察古代诗人接受《史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规律及其成因,以及接受成果史记诗所折射出的习气风尚、审美情趣,从而探讨《史记》与咏史诗二者之间微妙且复杂的关系。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由绪论和上、下篇组成:
     绪论第一节简单论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交代了本课题两个重要概念——接受美学和史记诗,着重界定史记诗命名的由来、范畴、内涵与外延,又略论《史记》与咏史诗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价值等。第二节概括史记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先是分别简单介绍《史记》、咏史诗以及接受史研究的大致情况,再较为详细的罗列出《史记》接受史的研究状况和古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研究现状。第三节主要是交代研究背景、分析本文研究缘起、明确研究旨趣。
     上篇为整体研究。是以时代为序,以《史记》传播概况为背景,以诗人为接受主体,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研究史记诗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及其成因,共有四章组成。第一章略述了两汉时期,即史记诗创作的萌芽期概况,重点分析了“第一读者”班固及其《咏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史记诗创作的初步发展期概况,重点论述了陶渊明等人诗作;隋朝,即史记诗创作过渡期概况。第二、三、四章主要研究对象是史记诗创作的成熟繁荣期(唐五代)、变革创新期(两宋)、持续稳定期(元明时期)和集大成期(清代)的概况。这部分主要是在梳理两汉、魏、晋、南北朝包括隋朝《史记》传播、评价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记诗创作概况,探究形成这种状况的社会、个体原因,以便更进一步研究《史记》和咏史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下篇为个案研究。与上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纵横交叉,将史记诗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剖析,深入探究《史记》与咏史诗的关系。是篇共六章,分别以秦始皇、汉高祖、四皓、孙武、荆轲、韩信等形象为研究对象,或从不同吟咏主题入手,或从不同评价切入,或以诗歌中再塑各种新形象为类,在接受美学的观照视野下,分析古代诗人接受《史记》中相关形象在各个时期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及其成因。下篇是从接受客体,即《史记》具体的人物、事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以垂直接受为视角,分析不同时期的诗人对同一吟咏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看法,找出个中规律,并探究其中缘由。
Accepted esthetics from the1980s take the reader as the center and accepts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method to spread to China, namely is widely applied in China the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numerous scholars accepted consciousness by the determination to the ancient times classical work, the outstanding writer to carry on accept the history research, the achievement are rich. Has more than2000year research histories "Historical Records to study", also profited from the West to accept esthetics the new theory renewed the traditional ideas, multiple perspectives multi-stratification plane research each time "Historical Records" the dissemination similarly with to accept, but related ancient times poet to "Historical Records" accepted this, on the one hand, the researcher were really few, accepted "Historical Records" to the ancient times poet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and "Historical Records" between intriguing relational research dynamics is insufficient.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was refers to ancient times the poet take "Historical Records" the human, the matter as mainly recites the object, expresses understanding which and appraisal poetic composition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human, the matter either praised or censures, from each angle demonstrated poet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creation primary intention, the thought tendency, the writing technique as well as to Sima Qian to historical human affairs' aspect and so on judgment standard acceptances, had the direct reading "Historical Records" make the poem, had already receives Sima Qian to affect, also before receiving, a generation of poet to affect the work which the fusion became, demonstrated the poet to historical view at the same time, also said the poet self-aspiration, had both the historicity and the feasibility. In accepts esthetics sight under the contemplati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is inherits "Historical Records" comes, may regard as "Historical Records" the indispensable constituent, moreover,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s creation further impelled "Historical Records" the dissemination with accepts, also the depth development which studies to "Historical Records" has had the inestimable influence. Thus it can be seen, ancient times the poet selected material in "Historical Records" creates chants the epic poem and "Historical Records" between both relates significantly, is topic which was worth taking seriously, had the extremely high research value. Taking this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article take the special reader group, namely the ancient times poet created the community as to accept the main body, as accepted the object take "Historical Records", take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creatio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ombed each time "Historical Records" disseminates the survey, inspected ancient times the poet to accept "Historical Records" thoroughly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which, the rule and the origin presented in the different time, as well as accepted the time prevailing custom which, the esthetic appeal the achievement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refracted, discussed "Historical Records" with chants between epic poem the two subtle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
     This article main body part is and top and bottom arranges by the introduction is composed:
     Introduction first elaborated the paper selected topic reason and the significance simply, had confessed this article two important concepts--accept esthetics and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limit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naming emphatically the origin, the category,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extension, also slightly discusses "Historical Records" with chants between the epic poem the two's interactive relations, this topic research goal and the value and so on. The second section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s the first distinction introduced simply "Historical Records", chants the epic poem as well as accepts the history research the approximate situation, then more detailed enumerates "Historical Records" accepts the history research condition and the ancient times poet to "Historical Records" accepts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e third section is mainly confessed that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alysis this article study the origin, to be clear about the research idea.
     On arranges for the whole research. Is take the time as the foreword, disseminates the survey take "Historical Records" as the background, as accepts the main body take the poet, with the different angle, the different method studie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which and the origin presents in each different time, altogether has four chapter of compositions. The first chapter has told in brief two Chinese times, namely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creation's seed time survey, the selective analysis "the first reader" Ban Gu and "Chanted History";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me, namely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creation's preliminary period of expansion survey, elaborated the Tao Yuanming et al. poetic compositions with emphasis; Sui Dynasty, namely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creation transition-period survey.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chapter of main object of study i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creation mature prosperous time (the Tang Five Dynasties), the transformation innovation time (two Song), continues the stabilization period (a Yuan bright time) and epitomizes the time (the Qing Dynasty) the survey. This part is mainly in combs two Chinese, Wei, the J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Historical Records" disseminates, the appraisal and in the research survey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Sui Dynasty, analyzes two Chines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me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creation survey, inquired into that forms this kind of condition the society, individual reason, so that the further can study "Historical Records" and chants the epic poem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esthetic implication.
     Next arranges for the case study. Arranges with on coordinates, to supplement mutually that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overlapp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s poem will place under the historical big background to analyze, inquired into thoroughly "Historical Records" with chants the epic poem the relations. Arranges the altogether six chapters, respectively take Chin Shihhuang, Hangaozu, four white, Sun Wu, Jingke, the Han Xin im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either from recites the subject to obtain differently, either the different appraisal cuts into, either models each kind of new image again take the poetry in as the kind, in accepts esthetics under the contemplation field of vision, the analysis ancient times the poet accepted "Historical Records" the related image in each time development change characteristic rule and the origin. Next arranges is from accepts the object, namely "Historical Records" the concrete character, the event conduct the case study for the object of study, take vertical accepts as the angle of view, the analysis different time poet to identical recites the different view which the object displays, discovers a rule, and inquired into reason.
引文
①张新科著《史记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②以上论著出版概况分别是民族出版1994年版、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以上论著出版概况分别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以上论著出版概况分别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齐鲁书社2002年版、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齐鲁书社2005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齐鲁书社2006年版、齐鲁书社2006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华书局2006年版、中华书局2007年版、巴蜀书社2007年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黄山书社2008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②以上博士学位论文概况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复旦大学2004年、武汉大学2005年、武汉大学2005年、浙江大学2005年、武汉大学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复旦大学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山东大学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苏州大学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山东大学2009年、吉林大学2011年。
    ③陈直《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及评价》,《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第3期。
    ①俞樟华、虞黎明《走向<史记>接受史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②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③俞樟华、应朝华、虞黎明合著《唐宋<史记>接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河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⑤王齐《<史记>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⑥冯丽君《桐城四祖与<史记>》,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⑦赵洪梅《<史记>在元杂剧中的接受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⑧薛瑾《<史记>与复古派盟主王世贞》,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⑨禹秀明《桐城派古文理论与<史记>》,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①以上论文分别出自于《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②宋嗣廉编著《历代吟咏<史记>人物诗歌选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③沈成翃《试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兼论<史记>对杜甫的影响》,《盐城诗专学报》,1987年第3期。
    ①宋嗣廉、张琳琳《诗评<史记>人物的历史轨迹》,《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俞樟华《论<史记>与古代诗歌》,《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③常昭《<史记>与汉魏晋诗歌》,《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④以上论文分别出自于《北华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9月、《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呼兰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
    ①汉斯.罗伯特.尧斯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②郑杰文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页
    ③俞樟华《唐宋史记接受史》是一部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史记》的著作,充分揭示了《史记》对唐、宋史学和文学的影响,其中也谈及唐、宋诗歌对《史记》的接受。
    ①[汉]班固著《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7页。(以下凡引此书者均只标出册书、页数。)
    ②同上,第3324页。
    ③同上,第2737页。
    ①同上,第2738页。
    ②[汉]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卷五,第106页。
    ③[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七册,第1980页。
    ④[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53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79年,上册,第170页。(以下凡引此书者均只标出册书、页数。)
    ②吴云《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①[晋]陈寿著,文强译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7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六册,第1640页。
    ①同上。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07页。
    ③[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④[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原序。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6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下册,第2414页。(以下凡引此书者均只标出册书、页数。)
    ③[晋]陶渊明撰,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15页。
    ①同上,第520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88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上册,第3页。
    ①据赵望秦、张焕玲《古代咏史诗通论》所言,南北朝时期创作咏史诗的诗人及咏史创作的数量约为五十六人、一百一十六题一百三十九首。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143页。
    ①谢瞻与郑鲜之诗作虽有怀古意味,也即有了自觉的怀古意识,但他们的诗作大多是在叙述古人古事,于“今”联系较少,甚或未涉及当下,所以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怀古之作。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43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185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1605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315页。
    ①[隋]卢思道著,祝尚书校注《卢思道集校注》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67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十五册,第4921页。
    ②程千帆著《史通笺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页。
    ①同上,第24页。
    ②[宋]王溥撰《唐会要》中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396页。
    ①[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②因受《史记》影响而作的咏史诗,除吟咏《史记》中单个或两个人物、事件之外专咏合咏之外,还存在大量泛咏之作,这些作品一般来说,都是咏多人或者是整体性吟咏,在此分类统计中,颇难断其归属,因此,这里只取专咏和合咏之作,泛咏之作除去泛咏一篇者均另论之。
    ①据赵望秦、张焕玲《古代咏史诗通论》统计,今存唐五代咏史诗约为二千首。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重印版,第429页。
    ①同上。
    ②同上,第896页。
    ③同上。
    ①[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11页。
    ②同上,第1298页。
    ③[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08页。
    ①《史记》众多典故被列入策士内容,如“亚父碎玉斗”,据考证大约是宪宗元和年间的试题,流传下来的诗作,如何儒亮《亚父碎玉斗》、裴夷直《亚父碎玉斗》。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3958页。
    ①同上,第863页。
    ①[汉]司马迁著《史记》,第239页。
    ②赵望秦,潘晓玲著《胡曾<咏史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③同上,第180页。
    ④同上,第158页。
    ⑤赵望秦著《周昙<咏史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4175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8209页。
    ②[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9页。
    ①[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48年版,序言。
    ②[唐]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下册,第1745页。
    ①王禹偶《读史记列传》:“西山薇蕨蜀山铜,可见夷齐与邓通。佞幸圣贤俱饿死,若无史笔等头空。”见《全宋诗》二册,卷七一,第723页;《读汉文纪》:“西汉十二帝,孝文最称贤。百金惜人力,露台草芊眠。千里却骏骨,鸶旗影迁延。上林慎夫人,衣短无花钿。细柳周将军,不拜容囊鞬。霸业固以盛,帝道或未全。贾生多谪宦,邓通终铸钱。谩道膝前席,不如衣后穿。使我千古下,览之一泫然。赖有佞幸传,贤哉司马迁。”见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999重印),第707页。(按以下凡引自此书者,仅标明册数、卷次、页数。)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第189页。
    ③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二册,卷六四,第707页。
    ①[元]赵孟頫著,黄天美校点《松雪斋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②章培恒,骆玉明著《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页。
    ③分别为《和颍上人南徐十首之夫子篆》(二首)、《季子庙》、《秦始皇驰道》、《项羽》、《淮阴》、《淮阴侯》、《淮阴侯庙》、《留侯庙下作》。
    ④[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06页。
    ⑤同上,第1013页。
    ①同上,第851页。
    ②同上,第851页。
    ③分别为《过丰》、《过沛题歌风台》、《题中阳里高祖庙》、《读齐世家》、《函谷关》、《沧浪曲》、《过齐篇》、《微子庙》、《读素书》、《读<孙子>二首》、《题英烈王庙》、《剧孟》、《东方朔》。
    ④据《史记·高祖本纪》所载,刘邦《大风诗》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⑤[宋]张方平撰,郑涵点校《张方平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000重印),第17页。
    ⑥同上。
    ①陈耆卿《读商君传二首》前有序:荆公诗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余谓鞅非诚信者,虑民不服,设徙木事以刼之,真诈伪之尤耳。欲政必行,自是一病,古人之治,正其本而已,行不行非所计也。荆公以新法自负,不恤人言,患正堕此,故余诗反之。“大信之信本不约,至诚之诚乃如神。欲识唐虞感通处,泊然无物自相亲。”;“计事应须远作程,快心多醸后灾成。遁来关下无人舍,正为商君法太行。”见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五十六册,卷二九五四,第35201页。
    ②[宋]王安石著《王荆公诗注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15页。
    ③[宋]王安石著《王荆公诗注补笺》,第103页。
    ④同上,第908页。
    ①王安石《汉文帝》:“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仁孝自此薄,哀哉不能谋。露台惜百金,演陵无高丘。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
    ②司马光的史记诗约有如下十二首:《虞帝》、《谒三门禹祠》、《夷齐》、《孟尝君歌》、《李牧》、《屈平》、《晁大夫》、《咏史三首(其二)》(咏季札)、《戏下曲》、《田横墓》、《燕台歌》、《读汉武帝纪》等。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卷二○八,第1929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九册,卷四九八,第6009页。
    ⑤研究司马光咏史诗的论文中,谈及其创作风格,大都如此定论,如张晓丽在《宋代咏史诗研究》说:“咏史诗,既非左思似的借古人之酒杯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又非李白、小李杜似的借古讽今,而更像是读史札记抑或随想录。”赵望秦、张焕玲《古代咏史诗通论》也言及:“……或似韵语史评,或似读史杂感。”另,王德保、杨晓斌《以史为戒与道德评判——论司马光的咏史诗》等文中亦申明此种看法。
    ⑥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九册,卷五一○,第6008页。
    ①李纲的史记诗为《高祖》、《垓下》、《四皓》、《读<留侯传>有感》、《读<序子>六绝句》、《投金濑有感》、《楚三闾大夫屈原》、《汉梁王太傅贾谊》、《黄陵庙》、《题邵平种瓜图》等。
    ②《全宋诗》二十七册,卷一五五七,第17681页。
    ①同上。
    ②班固、刘勰等所持观点与司马迁不同。如班固在《汉书·扬雄传》中有:“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其时则大行,不得其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认为司马迁“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刘勰也说:“依彭咸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因此,后代少数诗人对屈原不愿与世人同浊,为理想怒投泪罗而死的行为表示不以为然。
    ③《李纲全集》卷:“贾生公辅器,弱冠游汉廷。高论帝王略,妙极理乱情。出意对诏令,惊倒诸老生。从容画筹策,籍籍飞英声。是时汉初定,颇杂秦霸称。力还治古制,物物与正名。改朔易服色,庶几礼乐兴。仪章悉草具,舆议当公卿。岂知绛灌徒,谮毁如建瓴。天子疏不用,谪去长沙城。翩然渡湘水,投书吊屈平。弃鼎寶康瓠,鈆刀钝青萍。微言岂悼屈,聊复以自评。长沙地卑湿,安得寿且宁。及观《鹏鸟赋》,颇觉生死轻。晚奉宣室对,夜半前席听。文帝岂易遇,所言略施行。虽不位卿相,儒者良己荣。梁王坠马死,泣涕亦伤生。受任乃如此,孤忠本精诚。奈何君臣义,浇薄返不明。缅怀古人心,使我气拂膺。”
    ④[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42页。
    ①据《文天祥全集》统计,其史记诗有如下十首:《战蚩尤》、《越王台》、《端午感兴》、《徐州道中》、《戏马台》、《沛歌》、《歌风台》、《题苏武忠节图》(三首)。
    ②此诗前有小序,点名创作主旨:“余在京口城外,日夜求脱不得。间谢村去平江,欲逃又不果。至镇江,事益急,议趋真州。余杜密谋。杜云:“事济万幸,不幸谋泄,当死,死有怨乎?”余指心自誓云:“死靡悔。且办匕首,事惧不济,挟以自杀。”杜云:“亦请以死自劾。”于是计遂定。既至真州城下,问者群至,告以余在镇江走脱。城子诸校皆出,既延入城,苗守遂见,语国事移时,感慨流涕,即往住清边堂。时从亡者始至也,引至直司,搜身上所蒇军器,既无他,然后见信,防闲严密如此。向使一疑字横于胸中,闭门不纳,天地茫茫,何所归宿。嘻,其危哉!苗守袖出李龙眠画《汉苏武忠节图》,求余咏题。抚卷凄凉,浩气愤发,使人慷慨激烈,有去国思君之念矣。遂赋三诗,书于卷后,时丙子三月二日也。文天祥执笔于清边堂之寓舍。”
    ③[宋]朱淑真撰,张璋、黄畲校注《朱淑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3页。
    ①[宋]李清照著《李清照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②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七册,卷三四八,第4303页。
    ③同上,三册,卷一五六,3册,第1770页。
    ④[宋]王令著,沈文倬校点《王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六十七册,卷三五三八,第42302页。
    ②[宋]秦观著,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①《金史·李汾卷》:“刊修之际,汾在旁正襟危坐,读太史公、左丘明一篇或数百言,音吐洪畅,旁若无人。既毕,顾四座漫为一语云:‘看!”此事虽为李汾事,亦可证金人对《史记》的重视。
    ②[金]王若虚著,胡传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
    ①《襄阳咏史》是金代现存文献中为数不多的大型咏史组诗,均为七言绝句,以历史遗迹为题,题下叙本事,诗后注典故。共五十二首,今缺五首,收录入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中册,第2011—-2028页。
    ②《感寓述史杂诗》原为五十首,惜已散佚,仅存五首并引,见《全辽金诗》第2760—2761页。
    ①据《辽史·后妃传》载:“天祚文妃萧氏,小字瑟瑟,国舅大父房之女。……善歌诗。女直乱作,日见侵迫。帝畋游不恤,忠臣多被疏斥。妃作歌讽谏……”
    ②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上册,第72页。
    ③字元老,著有《拙轩集》等。
    ④胡传志著《金代文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①此诗题为《宗州帅某厅事东偏有燕寝之所,壁画四皓,戏以一诗嘲之》,见《全辽金诗》上册,第592页。
    ②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上册,第589页。
    ③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有《庄靖集》。
    ④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中册,第1999页。
    ①如上文所述王寂咏四皓诗,此外还有杨宏道《四皓庙》、李献能《四皓图》、元好问《四皓图》等。
    ②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中册,第2015页。出自组诗《襄阳咏史》,题下有自注:“萧何初封在谷城县。西汉功臣表:高祖六年十二月甲申封曹参,以正月甲午封张良,最后封萧何。”
    ③此为陆游《读史》,全诗为:“萧相守关成帝业,穆之一死宋班师。赫连拓拔非难取,天意从来未可知。”
    ④前首为李商隐《萧何》,全诗为:“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后首则是唐代诗人王元之的《第一功》,诗中将纪信与萧何作比,着力于替纪信鸣不平,认为其舍身救刘邦才是真正的“第一功”。
    ⑤[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⑥同上。
    ⑦诗如下“凭高四顾战尘昏,鹑野山川自吐吞。渭水波涛喧陇阪,散关形势轧兴元。旌旗日落黄云戍,弓剑霜寒白草原。一饭悠悠从漂母,谁怜国士未酬恩。”,见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下册,第2759页。
    ⑧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下册,第2761页。
    ①[金]元好问著,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按以下凡引自此书者,仅标明页数。)
    ②《元好问全集》,第285页。
    ③《元好问全集》,第306页。
    ①周惠泉著《金代文学学发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9页。
    ①[元]王恽《秋涧集》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00册,第49页。
    ②同上,卷八,第93页。
    ③同上,卷三,第31页。
    ①以上所引宋无诗皆出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2000年版,集部23册《啽呓集》。
    ②[元]侯克中《艮斋诗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05册,第461页。
    ③同上,卷二,第461页。
    ①[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卷二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92册,第656页。
    ②同上,第657页。
    ③同上,卷一九,第634页。
    ①[元]杨维桢撰,[清]楼卜渡注《铁崖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②同上,第14页。
    ③同上,第158页。
    ④以四皓为吟咏对象的题画咏史诗约有马祖常《题四皓图》,刘因《四皓图》,黄溍《四皓围棋图》,王恽《四皓图》,胡祗通《题四皓图》、《题四皓闲适图》、《题舍馆壁四皓图》、《题四皓图》,卢亘《题四皓图》,程煜《题马远四皓弈棋图》,吴澄《题四皓图》,刘敏中《题四皓图》,卢琦《题四皓图》,王逢《题四皓图》,李孝光《商山四皓图》,杨载《题屏风画商山四老人》,张翥《题四皓商山图》,黄玠《题商山图》,释善住《四皓图》等二十余首。
    ①[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96册,第119页。
    ②同上。
    ③[元]李孝光撰,陈增杰校注《李孝光集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页。
    ④[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初集上册,第707页。(按以下凡引自此书者,仅标明册数、页数。)
    ①陈修肪《四种明翻刻宋黄善夫本<史记>辨》,载《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第104页,对此问题作了全面详细的考证。
    ①[明]高启著,[清]金檀辑注,徐澄宇等校点《高青丘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下册,卷一七,第746页。
    ①同上,下册,卷一五,第655页。
    ①同上,上册,卷二,第100页。
    ②[明]唐伯虎著《唐伯虎全集》,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9页。
    ③[明]徐渭撰《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2003重印),第133页。(按以下凡引自此书者,仅标明页数。)
    ①同上,第285页。
    ②[明]李温陵著《李贽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按以下凡引自此书者,仅标明页数。)
    ③同上,第233页。
    ④[明]梁辰鱼著,吴书荫校《梁辰鱼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①同上,第123页。
    ②《明经世文编》卷335《王弇州文集·国史策》,第3599页。
    ①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280册,第178页。
    ①[汉]司马迁著《史记》,第2503页。
    ②[明]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二,《弇州四部稿》4册,影印《明人文集丛刊》,上海书店1997年版,第15页。
    ①[清]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九辑,第471页。
    ①杨燕起等《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1页。
    ①[清]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999重印),中册,卷一九,第506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中册,卷二○,第521页。
    ①[清]屈大均著《屈大均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翁山诗外》,卷六,第328页。
    ②同上,卷二,第46页。
    ③同上,卷六,第411页。
    ①[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上册,卷一,第2页。
    ①同上,上册,卷二,第31页。
    ②[清]舒位著,曹光甫点校《瓶水斋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③[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49页。
    ①[清]舒位著,曹光甫点校《瓶水斋诗集》,第42页。
    ②[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645页。
    ①同上,第1615、1655页。
    ②蒋桔,字荆名,吴县人,自号天涯布衣,有清康熙三十三年丘如升刻《天涯诗钞》,选《天涯诗钞》四卷,《读史》一卷,《诗馀钞》一卷,其中天涯诗钞读史一卷即为专咏《史记》之作,现将其明确交代创作主旨的《读史诗纪言》附下,以供参考:“余幼为师所苦,沉埋八股中,既无所得,颇乏生趣。每当师出,辄取司马太史公《史记》快读之,便觉心目一醒,展然自喜也。然最喜者莫如高祖、项羽本纪,暨外戚、滑稽、刺客、货殖诸篇,为其语新而事异也。年来沧桑,苟全江浒,思将一理旧闻,而日长有复多睡,计唯《史记》可以祛除睡魔,拟勉力从事,上始轩辕,下迄汉武,终于自序。一篇之中,反复探玩,会心佳处,系以小诗,体裁不拘,兴亦随意,聊以咏歌自乐。庶几怀允不忘,或贤乎幼时泛涉云尔。兹编命意无过长夏,消闲寄托居多,诙谐不少,直对古人谈笑耳。非同命世大儒,引绳循矩之作也。善易者不言易解,此可与言诗。”
    ③徐公修,字慎侯,上海青浦人,同治年间进士,著有《读史千咏》六卷,《史记百咏》为第一卷。
    ④[清]蒋楛撰,[清]丘如升辑《天涯诗钞》,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影印《四库未收书辑刊》捌辑23册,第5页。
    ⑤同上,第577页。
    ①徐公修将汉代人物归入第二卷《两汉百咏》,是依《汉书》、《后汉书》所咏。
    ②[清]徐公修撰《读史百咏》,山光塔影楼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2348页。
    ①[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三册,卷六七,第761页。
    ②同上,二十一册,卷七一八,第8249页。
    ③同上。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五十八册,卷三○七一,第36648页。
    ⑤[明]李东阳撰,周寅宾、钱振民校点《李东阳集》,岳麓书社2008年版,《拟古乐府》1册,第15页。
    ①[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十五册,卷四八五,第5506页。
    ②同上,卷五一五,第5891页。
    ③同上,十八册,卷六○二,第6961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六十四册,卷三三四○,第39913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第1995页。
    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四十五册,卷二四○六,第27792页。
    ②同上,六十三册,卷三三三七,第39851页。
    ③[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上册,卷二三,第486页。
    ④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中国书店1989年版,二册,卷七五,第38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187页。
    ②[唐]罗隐著,潘慧惠校注《罗隐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③[宋]王十朋著,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编《王十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④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上册,第588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188页。
    ②[唐]张九龄撰, 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十五册,卷四八五,第5505页。
    ①同上,十六册,卷五三八,第6139页。
    ②徐世昌辑《晚晴籍诗汇》三册,卷一○一,第6页。
    ①[汉]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卷四,第75页。
    ②[汉]班固《.汉书》,1962年,第1701页。
    ③同上,第1641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七十册,卷三六七七,第44152页。
    ⑤[清]林昌彝著,王镇远、林虞生标点《林昌彝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4页。
    ①[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版上册,卷八,第138页。
    ②[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③[元]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九,王德毅、潘柏澄主编影印本《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四册,第575页。
    ④[元]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95册,第751页。
    ⑤[明]谢肇淛著,江中柱校注《小草斋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4页。
    ⑥[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上册,卷一五,第264页。
    ①[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一册,卷二,第111页。
    ②[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八册,卷二六二,第291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633页。
    ①[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二册,卷三○,第429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十二册,第3259页。
    ②[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下册,卷二一,第1258页。
    ③[金]元好问著,施国祁注《元遗山诗集笺注》,第357页。
    ④[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二十一册,卷七一一,第8187页。
    ⑤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五十五册,卷二九一九,第34810页。
    ⑥[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三集,第294页。
    ①[清]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四册,甲集卷二○,第2011页。
    ②[明]唐寅著,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伯虎全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③[清]钱谦益编《列朝诗集》八册,丁集卷六,第4517页。
    ①[明]孙承恩《鉴古韵语》,《文简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71册,第70页。
    ②[清]顾炎武著,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顾亭林诗集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下册,卷五,第111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第274页。
    ①[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四册,卷一一四,第1165页。
    ②[宋]张方平撰,郑涵点校《张方平集》,第17页。
    ③[宋]贺铸著,王梦隐、张家顺校注《庆湖遗老诗集校注》,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六十九册,卷三六五○,第43795页。
    ①同上。
    ②[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下册,第2061页。
    ③[元]张昱《兰轩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4页、813页。
    ④[元]王旭《紫山大全集》《清容居士集》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03册,第142页。
    ⑤[明]徐渭撰《徐渭集》一册,卷二,第51页。
    ①[明]李温陵著《李贽文集》,一册,第101页。
    ②赵望秦,潘晓玲著《胡曾<咏史诗>研究》,第153页。
    ③[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三集,第294页。
    ④[宋]王十朋著,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编《王十朋全集》,第144页。
    ⑤[元]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95册,第751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232页。
    ②[元]杨维桢撰,[清]楼卜瀍注《铁崖乐府》,第158页。
    ③[宋]张方平撰,郑涵点校《张方平集》,第17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第272页。
    ⑤[清]易顺鼎著,王飚校点《琴志楼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下册,卷一二,第755页。
    ①[元]郝经《陵川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92册,第28页。
    ②[清]魏禧撰《魏叔子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下册,卷四,第1264页。
    ③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六十七册,卷三五四二,第42362页。
    ④[清]顾嗣立编《元诗选》,癸集下册,第1174页。
    ①[元]萨都剌著《雁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页。
    ②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四十六册,卷二五○二,第28941页。
    ③[元]叶懋《元叶懋仅存诗》,《鄱阳五家集》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476册,第418页。
    ④[清]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九册,丁集卷八,第4873页。
    ①[魏]曹植著,赵动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8页。
    ②[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五册,卷一五三,第1586页。
    ③两人除于诗中多次写及四皓外,还各自有《过四皓墓》、《商山四皓》和《答四皓庙》、《题四皓庙》、《咏史》。
    ①[唐]杜牧著,[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998重印),第308页。
    ②[唐]温庭筠著,[清]曾益等笺注《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③全宋文出版工作委员会编《全宋文》,巴蜀书社1998年版。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二册,卷五九,第659页。
    ①同上,十三册,卷七八一,第9054页。
    ②同上,五十七册,卷三○三○,第36088页。
    ③[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上册,卷一二,第142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五十八册,卷三○四六,第36328页。
    ⑤同上,六十九册,卷三六五一,第43799页。
    ⑥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中册,第1999页。
    ①[清]顾嗣立著《元诗选》初集上册,第158页。
    ①[明]高启著,[清]金檀辑注,徐澄宇等校点《高青丘集》,上册,卷五,第195页。
    ②[明]顾磷《息园存稿诗》卷三,《顾华玉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63册,第359页。
    ③[明]王翰《梁园寓稿》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33册,第277页。
    ④[明]郑文康《平桥稿》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46册,第538页。
    ①[清]汪琬著,李圣华笺校《汪琬全集笺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6页。
    ②徐世昌辑《晚晴移诗汇》,三册,卷一五○, 第842页。
    ③《晚晴簃诗汇》四册,卷一八七,第676页。
    ①[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二十三册,卷八二九,第9342页。
    ②[宋]米芾撰,黄正雨,王心裁辑校《米芾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③《米芾集》和《全宋诗》所录此诗题均为《题马远作四皓弈棋图横卷》,而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式古堂书画汇考》所载为《马远四皓弈棋图纸本横幅》,按“纸本横幅”为双行小字。
    ①[清]顾嗣立编《元诗选》癸集下册,第1160页。
    ②[清]顾嗣立编《元诗选》癸集下册,第1844页。
    ③[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七,1196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页。
    ④[元]胡祗适《紫山大全集》卷二,1196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3页。
    ⑤[明]岳正《类博稿》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46册,第360页。
    ⑥[金]元好问著,施国祁注《元遗山诗集笺注》卷一一,第557页。
    ①[元]李孝光撰,陈增杰校注《李孝光集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页。
    ②[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上册,第707页。
    ③[元]王逢《梧溪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18册,第575页。
    ④《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435册,第433页。
    ⑤[明]《陶学士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25册,第668页。
    ⑥《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435册,第427页。
    ①[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96册,第33页;《紫山大全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96册,第119页。
    ②[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96册,第119页。
    ③诗云:“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见[唐]司空图著,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①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ans Robert Janss,被译为尧斯,如周宁、金元浦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耀斯,如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等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姚斯,如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本文为行文统一,皆写作尧斯。
    ②详见汉斯.罗伯特.耀斯著,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表格——与主人公认同的互动模式。
    ③实质上,在尧斯的理论中,这五个层次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并列存在的接受认同模式:“……这些功能在特定时期内既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前后衔接的。……与主人公发生的钦慕式认同可以因同情而中断,同情式认同也可能会因净化后思想获得自由而告无效。……”同上,第191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第2502页。
    ①汉斯.罗伯特.耀斯著,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②一作吴秘诗,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3590页。
    ③同上,第3592页。一作林藻《吴宫教战》诗,文字略有出入:“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尽出娇娥辈, 先观上将风。挥戈罗袖卷,檈甲汗装红。轻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 鼓停行未整,刑举令方崇。自可威邻国,何劳骋战功。”见《全唐诗》卷三一九,第3596页。
    ①赵望秦著.宋本周昙<咏史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12页。
    ②关于罗虬《比红儿诗》的本事及其写作缘由,可参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李最欣《罗虬<比红儿诗>本事演变及真相新探》一文。
    ③[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第7629页。
    ④诗云:“莲幕遥临黑水津,橐犍无事但寻春。梁王司马非孙武,且免宫中斩美人。”写及孙武。
    ⑤[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第70页。
    ①[宋]蔡襄著,[明]徐勃等编,吴以宁校点《蔡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②[清]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第7485页。
    ①同上,第5436页。
    ②同上,第7622页。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第2169页。
    ④《读<孙子>二首》:“浑浑十三篇,兵谋与师律。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腐儒知舞干,奔车暇择虱。腠理与骨髓,所攻盖异术。”;“伐谋自庙堂,长城在樽俎。下敌无智名,服叛非萧斧。主尊而民安,兹宜国之辅。勿使有功臣,功大将骑虎。”。见《张方平集》,《乐全集》卷四,第58页。
    ⑤胡奎,生于元至顺年间,字虚白,海宁人,明初以儒学徵,官宁王府教授,著有《斗南老人集》六卷,存诗一千九百馀首。
    ⑥[明]胡奎撰《斗南老人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33册,第378页。
    ①罗惇衍,(1814—1874)字星斋,又字兆蕃,号椒生,广东顺德人。著有《集义轩咏史诗抄》六十卷,存诗一千六百馀首,论自周至明代人物一千六百五十九人,人各七律一首,题下数语注出所咏诗人简略生平,诗后有详细笺注,为罗氏自注。
    ②徐公修,生于同治年间,字慎侯,青浦人。著有《读史千咏》六卷二册,民国二十三年刻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③[清]罗惇衍撰《集义轩咏史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1994年版。
    ④[清]徐公修撰《读史百咏》民国二十三年刻朱印本。
    ⑤[汉]司马迁撰《史记》,第1235页。
    ⑥同上,第1727页。
    ⑦潘晓玲.马致远<汉宫秋>与咏史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135页。
    ⑧据周密《武林旧事》、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庄一拂《古典戏曲丛目汇考》、赵景深,邵曾琪《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所载,以孙武为题材创作的戏曲大致是:滑稽剧剧目《孙武子教女兵》、宋元时期《孙武子》、元杂剧周文质《孙武子教女兵》、赵善庆《孙武子教女兵》等。
    ①髯翁即为冯梦龙在作品中的自称,《东周列国志》所见甚多。
    ②[明]冯梦龙,[清]蔡元放编《东周列国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96页。
    ①[汉]司马迁著《史记》,第2538页。
    ①[晋]陶渊明著,袁行霈校笺《陶渊明集笺注》,第38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第1974页。
    ①[明]李贤《古穰集》卷二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44册,第741页。
    ②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四册,卷一五九,第124页。
    ③[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1996重印),7册,卷四○,第2185页。
    ①[元]刘因《丁亥集》二,《静修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98册,第498页。
    ②[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上册,第432页。
    ①徐熥:《幔亭集》卷二。
    ②[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二册,卷一二,第794页。
    ①[明]谢肇淛著,江中柱校注,《小草斋集》下册,第795页。
    ②[明]陈梦雷撰《闲止书堂集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第1974页。
    ①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第274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79页。
    ③[唐]骆宾王著,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页。
    ④[唐]贾岛著,黄鹏笺注《贾岛诗集笺注》,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十三册,卷七五六,第8807页。
    ②[元]杨维桢撰,[清]楼卜瀍注,《杨维桢诗集》,第14页。
    ③[明]李东阳撰,周寅宾、钱振民校点《李东阳集》,第14页。
    ①[明]陈子龙著,施蛰存、马祖熙标校《陈子龙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②[明]陈子龙:《陈忠裕公全集》卷首。
    ①[唐]王昌龄著,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1980年版,第214页。
    ②[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③[汉]扬雄《法言》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190页。
    ④[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卷四三,第743页。
    ⑤[明]孙蕡《西菴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37册,第546页。
    ①[清]魏禧撰《魏叔子文集》下册,第1263页。
    ②[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上册,卷六,第110页。
    ③同上,下册,卷二六,第469页。
    ④f清]罗悖衍《集义轩咏史诗钞》卷四,影印《续修四库全书》1542册,第595页。
    ⑤余冠英等《唐宋八大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686页。
    ⑥[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太白集校注》卷四,第26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2038页。
    ②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统计历代吟咏韩信 的诗人诗作为229位诗人305首诗歌。
    ③[汉]司马迁.《史记》,第2015页。
    ①同上,第2025页。
    ②[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50页
    ③[宋]朱熹撰《孟子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第153页。
    ④[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09页。
    ⑤[宋]朱淑真撰,张璋、黄畲校注《朱淑真集》,第225页。
    ⑥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39页。
    ⑦《胯下桥怀古》全诗为:“楚猴跳踊秦鹿走,天子剑提赤帝手。淮阴有人负奇气,何乃兀兀蒙尘垢。商贾不善吏不为,高才岂理时人口。虽好刀剑中情怯,此语知心实不朽。古来大勇若若弗胜,将略全功在虚受。君不见,自从齐楚徙封后,伍哙犹觉非其偶。岂伊少年真壮士,狭路相逢能擎肘。众人之耻不为耻,大任乃能独担负。吁嗟乎。侯若终身守此知,汉家那得烹功狗。行人莫漫泣穷途,且向桥边沽美酒。”
    ⑧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一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91页。
    ⑨同上,第124页。
    ①后世之人在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地方修了一座“胯下桥”,借以弘扬韩信志存高远,忍辱负重。《胯下桥》全诗应为:“韩王孙,昔何懦,恶少年,能死我。勇拔山,新裂士,归来报功次漂母。季布不诛雍齿侯,君臣器识同千古。霸陵罪尉尔何苦,陇西将军工射虎。台尔军前衅军鼓。”
    ②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10页。
    ③同上,第196、214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42450页。
    ⑤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108页。
    ⑥同上,第123页。
    ⑦韩侯祠位于现今江苏省淮阴市楚州区镇淮楼东路,明中叶因清河县淮阴侯庙圮废,新建于此。祠前楹联为:“生死—知己,存亡两妇人。”知己乃指萧何,妇人指漂母和吕雉。
    ①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78、292、247、254页。
    ②[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第259页。
    ③[明]粱辰鱼著,吴书荫校《梁辰鱼集》,第319页。
    ④[清]蒋士铨著,邵海清校、李梦生笺《忠雅堂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940页。
    ⑤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122页。
    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29544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429页。
    ③[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第706页。
    ④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44、269、296页。
    ①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一历代诗人咏韩信》,第171、298页。
    ②[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第1028页。
    ③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79、128、108、136页。
    ④[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2页。
    ⑤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61页。
    ⑥赵望秦,潘晓玲著《胡曾<咏史诗>研究》,第194页。
    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19028页。
    ②此诗句出自于清代诗人方贞观《过淮阴》,见于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182页。
    ①[清]王鸣盛撰;陈文和,王永平校《十七史商榷》,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②据《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请立齐王事始末为:“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日:‘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徵其兵击楚。”见[汉1司马迁《史记》,第2033页。
    ③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71页。
    ④[宋]邵雍著,郭或整理《邵雍集》,第193页。
    ⑤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第1669页。
    ⑥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64页。
    ⑦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39913页。
    ⑧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98、85、263页。
    ①[唐]刘禹锡撰,《刘禹锡集》整理组点校《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第311页。
    ②[唐]罗隐著,雍文华校辑《罗隐集》,第158页。
    ③[宋]邵雍著,郭或整理《邵雍集》,第193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43798、6741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739、2037、2038、2039页。
    ②《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拒武涉: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 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两拒蒯通,一为: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一为: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以上各条均见于司马迁《史记》之《淮阴侯列传》,第2034—-2036页。
    ③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25、122、125、143页。
    ④此诗前有序,可为诗歌注脚:“史称信之族诛,予尝疑之。其谓陈稀曰:“三至,上必自降。予从中起。”夫使高帝将精兵于外,而信欲诈驱徒努奴乌合之众于京师,虽太公、穰苴,不能以成事。此犹炰烋于猛虎之穴,虎归则无事矣。信谋无遗策,岂肯为计若是之疏哉!况萧相国在长安,信独不畏之耶?此殆以高帝出征,以信失职,畏其乱于内,亦若彭越使人告之而传致其词如此耳。不然,信不忘漂母—饭之恩,信遇高帝,恩亦厚也,一旦背之,岂人情哉!”
    ①[宋]张耒撰,李逸安等点校《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第498页。
    ②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103、118、191、198页。
    ③[明]徐渭撰《徐渭集》,第133页。
    ④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第271、264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490页。
    ⑥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6769页。
    ①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一历代诗人咏韩信》,第116、99、140、191页。
    ②[清]袁枚著,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28页。
    ③[庸]李绅著,卢燕平校注《李绅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221页。
    ④[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第851页。
    ⑤刘学军,徐业龙编著《国士无双一历代诗人咏韩信》,第74、187页。
    ⑥傅璇琮主编《全宋诗》,第1183页。
    [1][战国]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南朝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7][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排印本,1977.
    [18][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排印本,1976.
    [19][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2][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3][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4][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5][汉]刘向.列女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排印《新世纪万有文库》本,1998.
    [26][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7][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浙江杭州刻本,
    [28]续修四库全书提要[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29][清]钱曾.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0]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31]赵景深、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32][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3.
    [33][宋]周密.武林旧事[M].同上.
    [34][宋]吴自牧.梦粱录[M].同上.
    [35][明]高儒.百川书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6][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书店,1988.
    [37][唐]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39][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40][汉]刘向.说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诸子百家丛书》本,1990.
    [41][汉]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2][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3][宋]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4][宋]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5][宋]费衮.梁豁漫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6][宋]罗烨.醉翁谈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7][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8][清]何焯.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9][清]王士稹.居易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7.
    [50][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王氏洞泾草堂本刻本。
    [51][唐]郭湜.高力士外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嘉靖顾元庆刻《顾氏文房小说》本,1934。
    [5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3][宋]李防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4][明]冯梦龙编[清]蔡元放评竺少华点校.东周列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2.
    [55][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56][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7][清]丁福保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8]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9][魏]曹植著.赵动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0][魏]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1][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2][晋]陶渊明著.袁行霈校笺.陶渊明集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3][南朝梁]萧统选编.[唐]吕延济等注.影印宋刊明州本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4][南朝梁]吴均著.林家骊校注.吴均集校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65][北周]庾信著.倪璠注.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6][隋]卢思道著.祝尚书校注.卢思道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1.
    [67]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68][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9]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0][唐]沈佺期宋之问著.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1][唐]骆宾王著.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2][唐]卢照邻.杨炯著.卢照邻杨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3][唐]高适撰.刘开扬著.高适诗集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4][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陈铁民修订.岑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5][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6][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7][唐]张九龄.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8][唐]王昌龄著.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0.
    [79][唐]王维著.[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0][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1][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2][唐]刘禹锡撰.《刘禹锡集》整理组点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3][唐]刘长卿著.杨世明校注.刘长卿集编年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84][唐]白居易著,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5][唐]元稹著.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6][唐]李贺著.[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7][唐]李绅著.卢燕平校注.李绅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8][唐]贾岛著.黄鹏笺注.贾岛诗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
    [89][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90][唐]韩偓著.陈继龙注.韩偓诗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91][清]乔亿选编.雷恩海笺注.大历诗略笺释辑评[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92][唐]卢纶著,刘初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93][唐]韦应物著,陶敏,王友胜校注.韦应物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4][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5][唐]杜牧著.[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6][唐]张祜著.尹占华校注.张祜诗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7.
    [97][唐]皮日休著.萧涤非郑庆笃整理.皮子文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8][唐]罗隐著.潘慧惠校注.罗隐集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99][唐]司空图著.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00][唐]温庭筠著.[清]曾益等笺注.温飞卿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1][五代]韦庄著.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2][清]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扬州官刻本,1983.
    [103]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一1998.
    [104][宋]范仲淹.[清]范能浚编集薛正兴校点.范仲淹全集[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4.
    [105][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6][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7][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8][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著;孙永远校点.清江三孔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2.
    [109][宋]秦观著.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10][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4.
    [111][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2][宋]王令著.沈文倬校点.王令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13][宋]张咏著.张其凡整理.张乖崖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14][宋]黄庭坚著.[宋]任渊等注.黄庭坚诗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5][宋]蔡襄著.[明]徐勃等编.吴以宁点校.蔡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16][宋]米芾撰.黄正雨王心裁辑校.米芾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17][宋]王阮著.朱瑞熙孙家骅校注.义丰文集校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8][宋]张方平撰.郑涵点校.张方平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19][宋]邵雍著.郭或整理.邵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20][宋]王十朋著.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编.王十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21][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22][宋]汪元量撰.孔凡礼辑校.增订湖山类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3][宋]张耒撰.李逸安等点校.张耒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4][宋]李清照著.李清照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5][宋]贺铸著.王梦隐张家顺校注.庆湖遗老诗集校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126][宋]李清照著.杨合林编注.李清照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27][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8][宋]陆游著.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9][宋]文天祥著.文天祥全集[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130][宋]陈傅良著.郁震宏校注.陈傅良诗集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31][元]方回.瀛奎律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7.
    [132][清]严可均辑.全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3]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34][金]元好问著,施国祁注.元遗山诗集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35][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二集、癸集、三集、补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6][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元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37][元]徐钧撰.史咏诗集[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宛委别藏》本.
    [138][元]虞集著.王颋点校.虞集全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139][元]揭傒斯著.李梦生标校.揭侯斯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40][元]李孝光撰.陈增杰校注.李孝光集校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41][元]欧阳玄撰.陈书良刘娟点校.欧阳玄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42][元]郑祜撰.徐永明校点.郑祜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43][元]黄溍著.王颋点校.黄溍全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44][元]杨维桢撰.[清]楼卜瀍注.铁崖乐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45][元]萨都刺著.雁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6][元]赵孟頫著.雪松斋集[M].西泠印刷出版社,2010.
    [147][明]毛晋辑.元人十种诗[M].明崇祯十一年毛晋汲古阁本.
    [148][清]朱彝尊选编.明诗综[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9][清]钱谦益编.列朝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50][清]沈德潜.周准编.明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1][明]刘基著.谢家骊点校.刘基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152][明]高启著.[清]金檀辑注.徐澄宇等校点.高青丘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53][明]杨基著.杨世明杨隽校点.眉庵诗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5.
    [154][明]李东阳撰.周寅宾钱振民校点.李东阳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
    [155][明]唐寅著.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伯虎全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156][明]梁辰鱼著.吴书荫校.梁辰鱼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57][明]李开先著.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158][明]徐渭撰.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9][明]谢榛撰.李庆立校笺.谢榛全集校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160][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注校.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161][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62][明]袁中道著.钱伯城点校.珂雪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63][明]袁宗道著.钱伯城标点.白苏斋类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4][明]谢肇淛著.江中柱校注.小草斋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165][明]王廷相著.王孝鱼点校.王廷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66][明]李攀龙著.包敬第标校.沧溟先生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67][明]王世贞撰.魏连科点校.弇山堂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8][明]杨基撰,杨世明、杨隽校点.眉庵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5.
    [169][明]李温陵著.李贽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170][明]阮大铖撰.咏怀堂诗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6.
    [171][明]冯惟敏著.谢伯阳编纂.冯惟敏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7.
    [172][明]钟惺著.李先耕崔重庆标校.隐秀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3][明]张煌言撰.张苍水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4][明]陈子龙著.施蛰存马祖熙标校.陈子龙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75][明]夏完淳著.白坚笺校.夏完淳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76][明]姜垓.[清]解瑶等撰;高洪钧编.明清遗书五种[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77][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78][明]程敏政辑.咏史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浙江杭州刻本,1965.
    [179][清]王夫之.明诗评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180][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1]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M].北京:中国书店,1989.
    [182][清]陈确著.陈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83][清]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4][清]沙张白撰.定峰乐府,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185][清]李因撰.周书田校点.竹笑轩吟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86][清]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87][清]邓汉仪撰.慎墨堂诗拾[M].泰州:新华书店古旧部,1983.
    [188][清]吴历撰.章文钦笺注.吴渔山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9][清]戴名世著.戴名世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0][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91][清]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92][清]顾炎武著.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顾亭林诗集汇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93][清]方文撰.嵞山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4][清]王夫之著.王船山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95][清]王士稹著,李毓芙等整理.渔洋精华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96][明]陈子龙,(清)李雯,宋征舆撰;陈立校点.云间三子新诗合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97][清]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98][清]龚鼎孳著.龚鼎臶订.龚士稹等校,重校本.定山堂诗集,1883.
    [199][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00][清]朱彝尊撰.腾笑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01][清]朱彝尊著.曝书亭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7.
    [202][清]查慎行撰.周邵标点.敬业堂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03][清]蒋桔撰.[清]丘如升辑.天涯诗钞[M].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204][清]汪琬著.李圣华笺校.汪琬全集笺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05][清]吴兆骞撰,麻守中校点.秋笳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06][清]宋琬著,辛鸿义、赵家斌校点.宋琬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3.
    [207][清]李渔编著.李渔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208][清]袁枚著.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09][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10][清]蒋士铨著,邵海清校李梦生笺.忠雅堂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11][清]黄景仁著.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12][清]洪亮吉撰.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13][清]舒位著.曹光甫点校.瓶水斋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14][清]郑板桥著.郑板桥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15][清]张问陶撰.船山诗草[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16][清]阮元撰.揅经室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217][清]谈迁撰.罗仲辉校点.谈迁诗文集[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18][清]王鸣盛.陈文和主编.嘉定王鸣盛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19][清]姚鼐撰.姚永朴训纂.惜抱轩诗集训纂[M].合肥:黄山书社,2008.
    [220][清]曹寅著.胡绍棠笺注.楝亭集笺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21][清]高鹗著.胡文彬周雷编注.高鹗诗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222][清]刘大櫆著.吴孟复标点.刘大櫆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23][清]孙枝蔚撰.溉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24][清]魏禧撰.魏叔子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25][清]唐孙华撰.东江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26][清]王摅撰.芦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27][清]易顺鼎著.王飚校点.琴志楼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28][清]朱鹤龄撰.愚庵小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29][清]刘体仁撰.王秋生校点.七颂堂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8.
    [230][清]谢启昆撰.树经堂咏史诗[M].清道光五年吴下刻本.
    [231][清]罗悖衍撰.集义轩咏史诗钞[M.清光绪元年刻本.
    [232][清]徐公修撰.读史百咏[M]山光塔影楼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233][清]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34][清]曾国藩著.王澧华校点.曾国藩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35][清]张之洞著.庞坚校点.张之洞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36][清]丘逢甲著.丘铸昌校点.岭云海日楼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37][清]陈梦雷撰.闲止书堂集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38][清]魏源著.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39][清]林昌彝著.王镇远林虞生标点.林昌彝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9.
    [240][清]樊增祥著.涂晓马,陈俊宇校点.樊樊山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41][清]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康南海先生诗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42][清]谭嗣同著.李一飞编.谭嗣同诗全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43][清]秋瑾著.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44]降大任张仁健.咏史诗注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245]羊春秋何严选注.历代论史绝句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46]宋嗣廉.历代吟咏《史记》人物诗歌选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47][清]章学诚.丙辰札记[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982.
    [248][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49][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50][清]赵翼.瓯北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51][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52]方诗铭编著.中国历史纪年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5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5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
    [25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56]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5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58]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59]罗宗强.唐诗小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260]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程千帆全集: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6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6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6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64]周啸天.唐绝句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265]程毅中.程毅中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6]张政娘.张政娘文史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4.
    [267]陈翔华.诸葛亮形象史研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268]郝铭鉴主编.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69]萧涤非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70]张浩逊.唐诗分类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71]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272]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一一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73]刘洁.唐诗审美十论——唐代咏史诗的现实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74]赵望秦.唐代咏史组诗考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75]赵望秦.宋本周昙《咏史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76]赵望秦潘晓玲.胡曾《咏史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77]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78]李翰.汉魏盛唐咏史诗研究一“言志”之诗学传统及士人思想的考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9]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C].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280]陈建华.唐代咏史怀古诗论稿[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81]李晓明.唐诗历史观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82]张小丽.宋代咏史诗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83]张润静.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84](台湾)李宜涯.晚唐咏史诗与平话演义之关系[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2.
    [285]汪荣祖.诗情史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86]赵望秦张焕玲著.古代咏史诗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87]俞樟华.史记新探[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288]张新科著.史记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89]张大可、安平秋、俞樟华等主编的《史记研究集成》十四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290][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9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92]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293]郑杰文.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94]俞樟华、虞黎明、应朝华著.唐宋史记接受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