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视野下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参与作为公民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沟通政治意愿,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保障政治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思考中国语境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必须突出执政党视野。突出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执政党视野,就是把问题纳入到党、国家、社会的大格局中,避免问题研究时“就政治参与论政治参与”。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解决好我们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党。我国语境下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没有执政党的推动不会取得进步,没有执政党的引导很难走向规范。论文以马克主义政治学原理为指导,以政治参与和政党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起点,考察了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历史、现状,探讨了执政党视野下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在第一章首先对政党视野下的政治参与理论进行分析,在对政治参与科学内涵进行一般界定的基础上,考察西方政治参与理论的渊源与脉络。然后对政党和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政党源于政治参与需要而生,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将政治参与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政治参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也有助于政党力量的发展壮大。一方面,政党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现代化平台,使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序大大简化,成本不断降低。政党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凝聚创造了条件,通过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公众更好的进行政治参与,而且保证了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党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强政党的决策绩效,而且可以增强政党的组织力量,对执政党来讲,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监督和规范执政党权力,遏制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任何政党都必须认识到这种互动关系,历史和实践证明这是政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章对执政党视野下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一概念的提出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有序政治参与的理论内涵,特别是对我国语境下的有序政治参与进行必要性剖析。首先,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因为这是我们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础性条件,是保障政治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其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具体体现,因为这是巩固和增强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运作的必要手段,是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实需要和大力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再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夯实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基石的内在需要。因为这不仅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切实提高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有力保障,更是妥善协调处理各种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必要渠道。
     第三章对执政党视野下的我国有序政治参与进行现状分析。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参与进行历史回顾,然后实事求是地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不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保障不断健全,参与主体主动性日益提升,参与渠道平台渐趋增加,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也存在着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序参与的制度化体系还不健全、自主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参与路径渠道不畅通和各层次各层级公民政治参与尚不协调。影响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其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历史痕迹的影响不可忽视,也要看到原苏联共产党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模式的消极影响和中共党内长期形成的消极因素对民主政治的影响依然存在,加上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限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序政治参与主体的素质与能力仍然亟待加强。
     第四章对执政党视野下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出对策建议。首先阐明党的领导在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中的原则性意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历史已经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公民政治参与能否有序扩大,关键也在我们党。执政党应高度重视如何实现有效领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执政党必须夯实物质条件、完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健全具体制度机制、培育政治文化、唤醒公民意识、规范网络参与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social affairs, to communicate political will, and obtain the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which is irreplaceable. Therefore, to expand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cy. Meanwhil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tec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main interest demands. To consider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we must highlight the vis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n order to achieve which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issues into the pattern of the party, the state, society, thus to avoid the problems of "discuss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y mean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mrade Deng Xiaoping has repeatedly stressed that it’s the duty of our part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China.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will not make any progress without the promo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without the guidance of the ruling party, it will be impossible to be standar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istoric and current status for the Chinese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and discusses the ways to achieve the successful and orderly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politics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view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ory under the view of political parties. Meanwhile it studies the origin and context of the theory based on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scientific connotation. 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alyzed, and political parties originate from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eed, while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drive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a new era, and tha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evelops its way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strength of political parties’ growing and developing. On the one hand, the political party provides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a modern platform, 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reduces its costs. The political parties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interests for the expression and interests of the main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function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ot only enables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better but also ensures the legitimac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pansion of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which not only helps to make the political parties in decision‐making mor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decision‐making, but also enhanc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political parties. For the ruling par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and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ecause it’s helpful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ruling power as well as to curb negative and corrupt phenomena within the party. Any political party must recognize this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and it is proved in history and practice to be the objective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Chapter Two mainly analyzes concretely the theory of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view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explored, especially necessity of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First, it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expand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ecause it is our party that promotes a profound summary of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perfect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which i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the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way to protect the main interest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econd, to expand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cause it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ruling party's legitimacy as well as the essential means to regulate and restrict the operation of the public power effectively. Meanwhile, it is a realistic demand to increasingly improve the ways to leading and ruling, as well a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ast but not least, to expand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internal need to consolidate the socialist cornerstone of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Because it not only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law, but also the premis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level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bove all, it is the crucial way to handle a variety of social disharmony factor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view of the ruling party in China. First, it makes an historical recall of our party leading the people to achieve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n the realistically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main deficiencies.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the system of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the participants’ initiative is increasingly on the rise, and the ways to participate in it is gradually added, thus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obvious problems also exist in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ainly shown as follows: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orderly participation, the relatively weak sense of self‐involvement, the blocked path of participation and lack of harmony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t all levels. The causes to affect our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re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t the deep level., among which the historic traces of the feudal socio‐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last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an not be neglected,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mod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former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as well as the negative impact on democratic politics resulted from the long‐term negative factors withi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till exist, moreover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 also restrict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us the quality and capability of the participant in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till need to be enhanced.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expand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view of the ruling party are listed in Chapter Four. Firstly, the principled significance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s enunciated. It’s necessary to stick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to expand the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t has been proven in the history that the effective things of China must depend on our party. Whether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an be expanded in an orderly way also counts on our party. The ruling party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blem of 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leadership.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lists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uling party’s compacting material conditions, improving the basic system and basic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specific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to foster a political culture, waking the civic awareness, the specification network participation and so on.
引文
①转引自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②(美)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③(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④孙关宏:《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0页。格林斯坦《政治学手册精选》(下),第338-339页。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页。
    ②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0-291页。
    ③(英)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3页。
    ④S亨廷顿,丁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⑤John Burns,1988,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①王俊栓:《我国政治参与范式的转换的新取向》,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5页。
    ③参见李元书、刘昌雄:《新中国推进政治参与的经验和教训分析》,载于《探索》,1997年第6期
    ④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
    ①参(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83页。
    ①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②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①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①C·B·Macpherson, Democratic Theory: Essays in Retrieval,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73, p.17.
    ②B. Barber,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③Peter Bachrach, Elite Consensus and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24, No.3,1962.
    ④Geraint Parry, Bryce Anderson,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2
    ⑤Milbrath,Lester W.1965,Political Participation.Chicago:RandMcNally.
    ⑥Verba, S, Nie N.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New York: Harperand Row
    ⑦Geraint Parry, George Moyse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31,1992)
    ①Michael Rush, Parliamentary Government in Britain1981
    ②Huntington S·P· Will More Country Become Democratic?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92204
    ③(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7‐340页。
    ④(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76页。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②赵晓呼主编:《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张紧跟:《政治参与功能分析——政党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4期。
    ②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③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0页。
    ①魏星河等著:《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美)S·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1页。
    ①(美)S·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页。
    ①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亦菲:《“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之路越走越宽》,载于《中国改革报》,2007年10月13日,第001版。
    ①魏星河:《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特点及价值》,载于《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②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6——1277页。
    ①安德鲁·甘布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②(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①魏星河等著:《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第28页。
    ①(美)亨廷顿:《变革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②王俊拴:《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范式转换的新取向》,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③杨群红:《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发展》,载于《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黄宗良:《官僚特权阶层问题与社会主义的命运》,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2第l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316页。
    ②徐惠茹、潘敏敏:《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载于《学习与探索》,2005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82页。
    ②孙立平:《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载于《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0日。
    ①李金河、徐锋:《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②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③黄俊尧:《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载于《学术探索》,2005年第5期。
    ①《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0页。
    ①这段著名的历史对话近年来被反复引述。江泽民在2002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特别提到这段对话,以此来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参见吴敬琏:《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3年8月19日)。
    ①崔艳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涵义与建设路径探讨》,载于《商业时代》,2011年第12期。
    ②陈昌凤、虞鑫:《微博空间的政治议题:呈现与建构——从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新浪微博客说起》,载于《人民论坛》,2011年第34期。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①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中国青年报》,2011年03月07日,08版。
    ②田益民:《理顺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建立科学的执政模式》,载于《传承》,2011年第15期。
    ①鲍宗豪:《决策文化论》,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6页。
    ②商志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①赵恩朋:《农村“两票制”之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载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07期。
    ②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③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7页。
    ①湖南溆浦数千选民罢免获刑人大代表,新京报,2010年05月26日,A27
    ②应松年:《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载于法学》,1996年第11期
    ①新华网:河南濮阳建立群众问责制:变事后追究为事前监督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7/23/c_12366506.htm,2010年7月23日
    ②朱苏力:《法治及本土资源》(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①陈兴良:《刑法使用总论》(下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
    ①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页。
    ②李志明,徐悦:《社会立法过程的公民参与和利益表达》—以《社会保险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③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中国人大网征求社会保险法草案意见的情况分析》,法制工作简报,2009.3.6
    ①(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05页。
    ①(英)大卫史密斯:《创新》,秦一琼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①黄叶微、张梅红:《论“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意义》,《科协论坛》,2007年第6期。
    ②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①韦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分析》,载于《学术论坛》,2006年第11期。
    ②张同敏等:《中国经济大论战》,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页。
    ①(美)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②托马斯萨斯曼:《电子政府与人民知情权的辩证分析》,载于《当今要论》,2001年第11期。
    ③闫健:《居于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信任—兼论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载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9卷第1期。
    ①杨海坤:《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①参见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②房宁:《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②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③《新政策观浮出水面》,载于《南风窗》,2004年第3期,
    ②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决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③李金河、徐锋:《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4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
    ①梁波:《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求实》2002年第5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③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②梁丽萍:《政治协商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载于《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页。
    ①民政部:《中国民政事业发展报告(2006——2007)》。
    ②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④(美)托马斯·罗托洛:《志愿者协会参与的未来趋势》,《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页。
    ①(美)科恩:《论民主》中文版序言,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3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②(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11页。
    ③潘一禾:《生活世界的民主——探寻当代中国的新政治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3页。
    ④高晓红:《政治文明与公民政治参与、公民社会》,载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⑤相关资料参见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素质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①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②《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8页。
    ③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①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②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1页。
    ②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③王邦佐等:《新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②孙宇:《我国选举制度改革与完善视阈下之博弈论分析》,载于《南方论刊》,2012年第3期。
    ①于立深:《认真对待选民的权利》,载于《行政与法》,2002年第8期。
    ①程宇虹:《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信访制度的完善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页。
    ②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③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载《中国改革》(综合版),2005年第2期。
    ①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②王艳:《略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载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
    ①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②该调查的数据均来自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村民自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汇编》(2007年7月)
    ③该调查的数据均来自詹成付主编《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④《中国选举状况报告》,载于《南方周末》,2003年02月20日。
    ①李元书、刘昌雄:《新中国推荐政治参与的经验和教训分析》,载于《探索》,1997年第6期,第51页。
    ②参见中公金牛区委党校课题组:《畅通渠道,扩大公众有序政治参与》。
    ①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②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③吴忠泽、陈金罗主编:《社团管理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④刘会金:“论社会团体与新中国建设”,载于《长白学刊》1994年第3期。
    ⑤《中国民政工作年鉴·2002》,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①陈建民等:《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载于《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②李咏:“中国NGO夹缝求生”,载于《财经》,2002年第13期。
    ③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82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②何清涟:《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③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23、409页。
    ②《南方周末》,2003年2月20日。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128页。
    ①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②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③杨龙:《近年来中国工人的政治参与》,载于《理论与改革》,1998年第2期。
    ②《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
    ③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④(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⑤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①杨本亮:《中国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形式变化探微》,载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各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南方周末》2004‐10‐21
    ③刘军宁:《企业家参政:担忧与期待》,载于《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20日。
    ①《南方周末》2004年8月5日。
    ②以上数据均出自2005年由中共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主调查报告。
    ③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世纪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①(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55页。
    ②同上,15页。
    ③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④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①胡微微,《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②《列宁全集》第2版,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③《列宁全集》第2版,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①《列宁全集》第2版,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②《列宁全集》第2版,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③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于《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④戈尔巴乔夫:《“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5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88页。
    ②毛泽东一九六七年二月的一次谈话,见《人民日报》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①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②(美)西摩·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
    79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4页。
    ②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③(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页。
    ④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①刘德霓:《当代中国政治冷漠现象的成因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②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③《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9页。
    ④《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641页。
    ⑤(美)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①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①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①(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7页。
    ②(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7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1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页。
    ③http://ch.undp.org.cn/modules.php?op=modload&name=News&file=article&catid=14&topic=8&sid=166&mode=thread&order=0&thold=0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①聂爱云:《坚持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载于《求实》,2003年第3期。
    ②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③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①黄宗良:《现代政党政治的产生和变化》,载于《党建研究》,2004年第8期。
    ②(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③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①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第168页。
    ②《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第502页。
    ③《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149页。
    ④《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第7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③米有录、王爱平《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④白益华:《我所经历的村民自治制度改革》,载于《中国社会报》,1998年12月29日。
    ⑤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载于《二十一世纪》,1997年4月,第154页。
    ①卢福营:《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载于《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仝志辉:《从参与到选举:扭曲的村民自治》,载于《文化纵横》,2010年第4期。
    ③章敬平:《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65页。
    ④卢福营:《“两监督一赔偿”使监督权落到实处》,载于《乡镇论坛》,2004年第4期。
    ⑤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⑥上海市社科联:《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页。
    ⑦孙柏瑛:《社区民主参与:任重道远》,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①田明、徐建川:《工会大辞典》,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341页。
    ①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1997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综合卷)》,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②中国工运学院工会学系《向市场过渡的工会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①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362页。
    ②卓泽渊:《法政治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③王名扬:《英国行政法》,法制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153页。杨惠基《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④彭宗超、薛澜、阚珂《听证制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②彭宗超、薛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①郝铁川:《增进党内和谐的主要途径》,载于《学习时报》,2006年10月30日,第5版。
    ②王彦璋,刘远飞:《浅议完善我国听证制度》,载于《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③“人大代表建议听证会由人大组织主持”,《新京报》,转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11/content_2682487.htm
    ①彭宗超:《听证制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②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4.htm
    ③赵东辉:《信访的体制瓶颈亟待突破让民意顺畅上达》,载于《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第40期。
    ④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载于《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①周梅燕:《我国信访制度陷入四重困境面临法制挑战》,载于《半月刊》,2004年第12期。
    ②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第100页。
    ③倪宇洁:《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审视》,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
    ④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9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35页。
    ⑥刘恒:《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①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7页。
    ②《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8页。
    ③韩凤然,郝静:《政府信息公开之配套法律制度研究》,河北法学,2010.62.
    ①莫于川,《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基本理念、立法目的和知道原则再检讨——兼从年度报告看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基本理念、立法目的和知道原则的实现情形》,载于《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69页。
    ①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②李军凯《关于推进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几点思考》,载于《理论导刊》,2010年第9期。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1页。
    ②《邓小平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257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①(美)G·A·阿尔蒙德、S·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第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①吴玉英:《政治文明进程中我国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载于《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殷陆君:《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参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③李金河、徐峰《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④(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5第94‐596页。
    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178页。
    ②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②(美)E·弗洛姆《逃避自由》,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①(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4页。
    ③Cohen, Jean L. Class and Civil Society: The Limits of Marxian Critical Theory. Amherst, MA: The University ofMassachusetts Press.1982:255.
    ④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①罗峰:《公民政治素质折射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载于《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0期。
    ②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①赵耕:《委员建议中小学开公民意识教育课》,载于《北京日报》2008年1月22日。
    ②章敬平:《新公民教育:续接70年前的历史》,《载于南风窗》,2005年9月(上)。
    ③张星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培育公民意识》,载于《探索》1994年第6期。
    ④王大龙:《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载于《中外教育》1995年第3期。
    ⑤欧世龙:《公民教育与大学德育的契合》,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①陈万柏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②(美)托马斯·罗托洛:《志愿性协会社会参与的未来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页。
    ③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①潘小涓:《中国基层社区重构》,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②邹树彬:《城市业主维权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③中国研究生发展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研究委员会编:《扩展中的公共空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④徐中振:《志愿服务于社区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该数据来源于201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的主旨演讲《推动互联网发展,维护互联网安全》。
    ③唐亚林:《网络政治空间与网络政治参与》,载于《文汇报》,2008年1月11日。
    ④李培林等:2010年《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2月。
    ①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78年1月13日。
    ②章舜钦:《和谐社会公民政治参与权的法治保障》,载于《学术探索》,2008年第2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参见李雁争:《工信部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投入》,载于《上海证券报》,2011年8月24日。
    ③杨小明:《网络化背景下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透视》,载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2页.
    [1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2]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3]王长江.时代的声音:“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4]王长江主编.世界政党比较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王长江.现代政治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王长江.政党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8]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M].北京:中共中央校出版社,2005.
    [l0]王长江主编.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l1]王长江主编.党代会常任制理论与实践探索:台州党代会常任制的个案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l2]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l3]徐湘林等主编.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l4]徐湘林.中国国情与制度创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l5]徐湘林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l6]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l7]祝灵君.李正奎.小村政事:一个基层党支部的实例[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18]祝灵君.授权与治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9]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0]张荣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机制[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
    [21]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2]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3]郭秋永.政治参与[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
    [24]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25]黄宗良、林勋健.共产党和社会党百年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6]李文主编.东亚:政党政治与政治参与[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7]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8]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9]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0]姜辉.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变革[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31]金东日.现代组织理论与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2]聂运麟.变革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7.
    [34]沈莘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过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5]吴利平.中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6]应奇编.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7]陶东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8]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39]吴文程.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比较政治理论的检视与批判[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40]吴文程.政党与选举概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41]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社,2004.
    [42]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3]王家瑞主编.当代国外政党概要[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44]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5]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6]徐宗勉、张亦工.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47]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9]俞可平.政治学通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50]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3]袁贵仁、韩震.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4]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5]李铁映.论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6]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7]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8]中共中央党校编写.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内部使用·征求意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59]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编.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外一些主要政党的组织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60]史志钦主编.全球化与世界政党变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6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2](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3](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4](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M].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65](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6](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
    [67](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吴迎春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68](美)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9](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0](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核结构[M].储建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
    [72](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3](美)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姚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4](美)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M].包雅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5](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6](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77](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78](美)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M].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9](美)斯迪芬·海哥德罗伯特·R.考夫曼.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M].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0](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81](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文出版社,1988.
    [82](美)萨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4](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5](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6](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87](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著.民主的嘲讽[M].孙占平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88](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9](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M].顾昕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90](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1](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2](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93](美)史蒂芬·E.弗兰泽奇.技术年代的政党[M].李秀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4](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M].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96](美)亨利·M.罗伯特.议事规则[M].王宏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7](美)哈贝马斯.郭官义译.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8](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9](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M].周伟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0](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M].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1](美)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102](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M].郑永年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l03](美)亨廷顿(Huntington, S. P),(美)纳尔逊(Nelson, J. Y.)著.汪晓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4](日)猪口孝等编.变动中的民主[M].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05](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6](英)边泌.政府片论[M].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7](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8](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9](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0](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下册)[M].张慰慈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3](法)科特雷.选举制度[M].张新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4](德)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15](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1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l17](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张文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l18](意)葛兰西.现代君主论.陈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l19](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l20](联邦德国)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M].李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三、学术期刊论文
    [1]王长江.反腐需加强顶层设计[J].理论视野,2013(1).
    [2]王长江.党内民主须向纵深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6).
    [3]王长江.现代政治观的思维模式障碍[J].人民论坛,2012(28).
    [4]王长江等.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三)——关于时代发展与政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
    [5]王长江.政党改革的历史考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6).
    [6]王长江.关于在比较、借鉴中探索执政规律的几个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3).
    [7]王长江.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J].理论视野,2009(12).
    [8]王长江.论政治流通——一种研究政治体制的新视角[J].理论动态(旬刊),2009(4).
    [9]王长江.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理论动态(旬刊),2008(3).
    [10]姜跃.政治合法性与执政党的自身建设[J].理论学刊,2003(4).
    [11]甄小英、李清华.基层矛盾要靠民主建设来解决[J].人民论坛,2005(9).
    [12]徐湘林.党管干部体制下的基层民主试改革[J].浙江学刊,2004(1).
    [13]祝灵君.治理民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以成都市新都区民主实践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5).
    [14]祝灵君.对社会转型“新的阶段”与党内民主战略地位的认识[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6).
    [15]蔡霞.拉票背后的民主偏差[J].人民论坛,2010(31).
    [16]张荣臣.政党民主的中西比较[J].人民论坛,2010(3).
    [17]王贵秀.关于发展党内民主问题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1).
    [18]王贵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政治成长中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9).
    [19]王勇兵.西方政党变革与转型理论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
    [20]胡伟.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取向[J],学术月刊,2005(2).
    [21]周晓丽、马晓东.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2005(4).
    [22]杜言敏.多元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参与[J].湖北社会科学,2007(7).
    [23]王守光.论网络环境下政党的执政文化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8).
    [24]王庆兵.试析政党认同的功能与构建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4(8).
    [25]陈于平.我国的信访制度及其完善[J],理论探索,2006(6).
    [26]郑芸.网络政治视野中的公民政治参与[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7]邓新民.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探索,2003(5).
    [28]戴长征.论政治参与在西方的发展[J].合肥大学学报,2000(6).
    [29]章德彪.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J].当代世界,2007(12).
    [30]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社会科学,1999(3).
    [31]应克复.党与国家和人民的关系[J].炎黄春秋,2008(10).
    [32]王明生杨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3]李元书,刘昌雄.新中国推进政治参与的经验和教训分析[J].探索,1997(6).
    [34]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3(6).
    [35]杨群红.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04(10).
    [36]王亚玲.近年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研究述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7]茅亚萍.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J].当代传播,2003,(6).
    [38]李锐.现阶段中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4(4).
    [39]王彦璋,刘远飞.浅议完善我国听证制度[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4).
    [40]范云周.完善信访制度维护群众权益[J].领导之友,2008,(1).
    [41]陈于平.我国的信访制度及其完善[J],理论探索,2006(6).
    [42]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挑战和路径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2(3).
    [43]崔浩.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及其实践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8).
    [44]邵海军.公民政治参与类型及有序化构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2(3).
    [45]刁世存.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变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
    [46]刘玉芝.政府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地位与作用[J].政治学研究,2011(4).
    [47]万斌章秀英.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10(2).四、博士论文
    [1]朱昔群.现代中国执政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
    [2]徐锋.政治参与发展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D].中共中央党校,2004.
    [3]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4]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5]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6]代吉成.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
    [7]朴林.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运作机制研究:对浙江省台州市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D].中共中央党校,2006.
    [8]胡小君.执政党与当代中国选举发展研究:增强执政合法性的视角[D].中共中央党校,2006.
    [9]任俊伟.党内民主差异性研究: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07.
    [10]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11]周清.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12]刘晓根.党在公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13]李美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14]韩冰.中国执政党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15]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16]吴超.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17]牛月永.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18]赵刚印.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9]张亚勇.党的领导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
    [20]杜峰.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1]刘建伟.当代西欧公众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2]张健.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王长江.反腐需加强制度系统设计[N].人民日报,2013-03-27.
    [2]王长江.选举制度不能否定党管干部原则[N].人民网,2009-8-31.
    [3]王长江.谈党内民主与执政能力建设[N].人民网,2009-9-9.
    [4]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J].学习时报,2006-12-18.
    [5]甄小英.用制度创新推进基层民主[N].中国人事报,2008-12-10.
    [6]祝灵君.新时期基层党内民主发展的四个途径[N].学习时报,2011-10-24.
    [7]吴兢裴智勇.公民参与“新通道”[N].人民日报,2009-03-03
    [8]王勇兵.国外关于政党变革与转型的研究[N].学习时报,2004-9-13.
    [9]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题中要义[N].联合时报,2010-08-10
    [10]新华网.中国掀起基层官员培训大潮建国以来实属罕见[N].2009-6-19.
    [11]曲广宁.“公推直选”与发展党内民主——深圳市直机关“公推直选”工作的探索与思考[N].组织人事报,2009-9-17.
    [12]郑青原.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人民日报,2010-10-27
    [13]杨雪冬.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N].文汇报,2012-11-16
    [14]周春明.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N].北京日报,2003-10-13
    [15]丁晓强.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与重点[N].学习时报,2007-01-23.
    [16]陈家刚.多元文化冲突彰显协商民主价值[N].学习时报,2012-10-29
    [1]S.M.Lipset and S.Rokkan: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1976.
    [2] Fred I. Greenstein and Frank B. Feigert,TheAmerican Party Systemand the American People,New Jersey,Englewood Cliffs,1985.
    [3] William N.Chambers: Political Parties In New Nation. New York: OxfordUniv. Press1963.
    [4] Huckshorn,Party Leadership in the States,Amherst:University ofMassachusetts Press,1976.
    [5]See Austin Ranney, Curing the Mischiefs of Fac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6] William J. Keefe,Parties,Politics,and PublicPolicy in America,CQ press,2006.
    [8] Sigmund Neumannn,Die Parteien der Weimarer Republik,3.A.Stuttgart1973.
    [9] G. Sartor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New York,1976.
    [10] Cornelius P. Cotter,James L. Gibson,John F. Bibby,Robert J.Huckshorn, Party Organizations in AmericanPolitics,New York: Praeger,1984.
    [11] B. Barber,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12] Peter Bachrach, Elite Consensus and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Politics, Vol.24, No.3,19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