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步入建设“两个尺度”相统一的生态文明历史时期。
     基于国家、市场与社会三种力量争相进入生态乡村建设领域的现实与趋势,和对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梳理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现实状况考察,本文认为需要对当下生态建设的系统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需要在理论层面上对生态建设的实践与生成机制问题进行重新梳理,认为这有助于推动乡村发展和中国的生态文明进程,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学转型进程。
     导论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学转型的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议题、研究方法和论述框架。本文直面“国家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三种指引当前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取向,分析了三者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指向,认为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所呈现的种种问题,核心在于违背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生态建设逻辑,以“碎片化”的视野来关照系统性问题,生态建设的实践难免就是“问题式”的。在梳理相关经典作家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论文试图提出一个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乡村建设的分析视角,即用国家、社会与市场协同治理来重构我们对于生态建设及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视野。
     第一章分析了生态建设中国家、社会与市场协同治理的理论来源与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波兰尼都注意到了社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冲击,而他们亦深有远见地指出解决生态困境的社会机制。从二者的理论构筑出发,都认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问题,而其共同的关注点在于社会力量的构筑。马克思关注社会关系的变革,认为生产关系的变动是造成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恶化的内在原因,而长远的发展也需寄托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波兰尼认为市场社会所推动的针对土地、劳动力与商品化的三波商品化浪潮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的商品化,使得自然环境丧失了其自身属性,最终将人类社会引入深渊,认为社会尤其需要保护自身抵御市场化的冲击,由此将自律性的市场重新纳入社会的羁绊之下。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是经典作家要解决生态困境所共同寄寓的主体,重构三者的关系是达成这一良好秩序的必由之路,“社会”的重建更是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对生态乡村建设的国家、市场与社会结构进行理论分析。依据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本章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百年来的历史,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主体和发展模式,认为中国乡村始建设始终没有处理好三个结构性因素的关系,最终导致生态恶化与社会衰败。在三者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下,本章探讨生态乡村建设中特定的国家观、市场观与社会观,并结合实践考究国家、市场与社会在生态乡村建设中的结构性位置及其发育路径。结合生态乡村建设探索社会发展的可能性问题,认为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居民需要以主人翁的方式参与到当地社区生态建设中,生态乡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应是社区营造的过程。
     第三章从组织、理念与效果三个方面考察了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建设问题,主要围绕社会因素对生态建设的制衡与反作用展开。考察发现,经济与社会、政治与社会之间体现出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相互的交织培育出了相对独立的“社会”体系。案例揭示,经由社会对经济系统与政治系统的渗入,当地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要素得到充分彰显,相应的主体演变为社会型企业与社会理念主导的政府。进一步来看,生态产业的发展落实在乡村社会,塑造出了生态文化与新社区文化,而生态意识与相应的社会组织反过来更好地促进了生态产业的发展。社区机制通过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参与与监管,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形塑,和草根生态组织的培育,构建了生态友好的治理机制。依托社会主导的企业,通过从利益分享机制到生态治理机制的跳跃,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了保证。
     第四章考察了生态型产业的形态、经营伦理与市场发展问题。田野考察刻画了具有生态伦理内涵的企业发展的历史效果,和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体现出的本土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内化了社会伦理的企业经营者。生态型产业的市场拓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生态型产业的内在要求。生态产业的发展历经了市场范围的突破、经营方式的变革、经营理念的提升,最终实现了从生态型企业向社会型企业的跳跃,而生态产业的市场也得到了保证。生态市场的濡化作用亦提升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能力,产业链向下农村社区延伸并扎根,提供了产业集群的坚实基础。生态型产业社会与经济双重兼顾的目标提供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塑造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第五章考察地方政府在生态建设实践中的治理伦理、结构安排与发展策略。讨论揭示,作为地方执政理念的生态观是中央政府对生态议题的构建、地方政府的发展意图和当地自然人文因素三者共同塑造的结果。依托具体案例,本章指出了地方政府推动本地生态建设的诸多措施,这囊括宏观性的经济发展的规划、中观的行业发展策略措施以及微观策略上的项目制管理方式。直面生态建设中中央-地方关系的经典议题,案例提供了新的解答方式,在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协同治理的框架下,地方政府基于本土资源特点,探索出了适合发展本地的执政方针,并发展出了稳定性的执政文化。这突破了以往研究中的中央地方的控制-反控制关系。
     第六章考察了国家、市场与社会协同治理的生态观在乡村社区中的扎根的可能性。文章考察生态建设与乡村社区重构之间的复杂作用,微观的社区视角彰显了生态建设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具体关系。生态建设提出了从绿色农业到绿色社区的可能性路径,包括绿色生活方式的重组、绿色建筑、绿色共同体、绿色文化等要素,经由日常生活安排、村庄规划、生产设施等方面具体化。就生态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地关系”,文章指出了生态建设必须从具体社区资源实际出发的观点。在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共同作用下,乡村经济社会重建的议题与生态乡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七章对全文的核心论点做出了扼要的总结和提炼。研究表明,生态乡村建设的萌芽、启动与最终扎根立足,需要从理论层次进行系统统筹,也涉及国家、市场与社会三个社会实践主体的多方面关系的重构与协同治理。从理论到具体实践,打通生态乡村建设中三者关系,是本文努力的最终目的。在国家、社会与市场协同治理的体系下,既有的发展框架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而调整的结果必将带来深远影响与进一步结果。这包括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主体、发展路径与发展伦理的重构,以及对于发展的新认识。文章最后指出,社会的培育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与核心环节,在现实条件下如何推进是将是进一步研究的新主题。
Nowadays, increasing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step into an age of "two dimension" eco logical culture.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y of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century and virtue condi tion, it is stated that the system and pragmatism of ecology development should be taken a second thought in theory level in order to alter the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condu cted by "frag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which not onl 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side and ecological culture in China, but also proc eeds the progress of eco-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introduction talks about the researching background of ecology culture constructi on, the research issue,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frame. Through reviewing the current pro blems and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urrently,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in rural ecologic al construction led by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and the essential problem is imbal ance among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structure. Furthermore, the following analys is framework is the structure bal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 ty.
     Chapter1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market structure bala nce in eco-construction. Marx and Polanyi have noticed that social development impact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d a social mechanism for the ecological problem. In their theories,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elies o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 ent both of which should focus on the power of society. Marx focuses on reform of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deems that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causes relationship bet ween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 worse, as well as a long-term development bases on reform of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Polanyi believes that the three commercialization activ ities commercializ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eprive the natural attribute of environment, and lead the human society to the abyss, and he also claims that society should defend its elf from the impact of marketization thereby regulating the market again. Government, m arket and society are the core for solving the ecological problem and reconstruction these three parts is the necessary path to success among which "society" is the toughest one.
     Chapter2focuses on the theory analysis of rural eco-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ma rket and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model and centuries history of countryside deve loping in China, it is believed that in different periods, regimes and ways rural constructi on in China has not cop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factors well which causes ecology worse and society depress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 d rural area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ravel in village, residents in rural areas could take part in the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travel in village represents the community b uilding. We point out wa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 h referring the documents of participant in travel in village.
     Chapter3inspects issu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 ecological development fr om the angle of organization, concept and effect, which concentrates on social agents that affect balance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negative effect of ecological industry. Eve n though there are mutual effect and restrict between econom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poli tics and society, cultivating a "society" system is their similarity. The innovation in econ omy and politics is result from such relationship. The case shows that the social power is entering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resulting of a developing pattern conducted by s ociety formed by social enterprise and The Government-led Social concept. Moreover, ec ological industry shapes its specific culture and concept, and conversely culture and cone ept promote the industry; community mechanism aids recovering of eco-system includin g supervision, shaping the lifestyle, and fostering local ecological organization, etc. Conti nuing development and the beginning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would be realized in thi s way.
     Chapter4reviews the pattern of ecological industry, concept and market. The core is ecological industry. Through investigation in the field we could see the historical effect o f ecologic ethics i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which is helpful in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e 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burden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large number of marketing operation behavior affected by social concept in this progress, and its marketing ethics al so has character of socialization. Expanding ecological production market is necessary fo r its lasting development, required for ecological production as well; the market could not be limited in certain field but scope the marketing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ion to breakthr ough the original limitation; recruiting the outside strength is important for this limitation. In the tide of establishing enterprise in national wide, market inspires farmers'ability in the environment, downstream products fastening in rural area so that provide a firm base for industrialization.
     Chapter5investigates what local government has done in recovering ethics,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constru ction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will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from local govern ment and ecological concept influenced by history have been noticed in the ecological in dustry developing progress. Studies point out many measures for promoting local ecolog y development including macroscopic economy structure, strategy and method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issue directly faces the classical issue of central-local, however, raises a new possible answer. We see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transition of centr al administration, which breaks up control-Anti-contro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to some sense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changes the situation of the local go vernments suppressed by the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the past, raising the possible suitable policy and culture of local governmen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r esources.
     Chapter6inspects the complex effect betwee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com munity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raises a road from green agriculture to gr een community including green lifestyle, green architecture, green community, green cult lire, daily life basis, production facilities and so o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develo ping service though accordance in basic servi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ship betwe en human and earth" i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we render that ecological development s hould based on the local resources. 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documents, we discuss t he green community developing way from planning, production and life schedule.
     Chapter7summarizes the essential points. Studies show that burgeon, start and matur e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organized on the base of developi ng philosophy, which refers re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 ciety. That is to say that some developing framework should be modified to renew the de veloping concept and the major body in the development. Social cultivation plays the mo 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引文
①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马克思所说的“物种的尺度”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实际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性,而“内在尺度”则在于人的主体性。人高于其他动物,能够意识到这两个尺度,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结合起来。
    ②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潘岳:《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中国环境报》,载人民网:http://env.people.com.cn/GB/6402210.html)。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560页。
    ②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22页。
    ① 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崔永和、姚茂华:《差异趋同: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6期。
    ② 崔永和、姚茂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化道路取向——再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2007年第4期。
    ① 《福建土楼屋外旅游红火屋内生活困苦不让建新房》,见中国新闻网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1-12/2266570.html。
    ② 屈运栩:《世界文化遗产三年惊变部分客家土楼关门谢客》,《新世纪》2011年8月,亦可见“新浪财经”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808/010810275414.shtml。
    ① 《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矛盾凸显环境整治进行中》,载新华网江西频道2011年8月17日http://www.jx.xinhuanet.com.ews/2011-08/17.content_23484873.htm。
    ② 王建新:《利益争夺引出矛盾从土楼之争看文化资源的利用》,《南方日报》2010年3月23日。
    ③ 各种乡村合作社在国家的引导下纷纷出现,表面看来非常繁荣,似乎市场经济下农民合作的问题已然解决。但是其内在的行事逻辑却在各种制度和市场的结合下呈现出复杂的面貌,部分合作社在制度化的环境中蜕变成一种牟利的机构,而合作社本身的宗旨与目的却遭到悬置,可谓制度化的一种“意外后果”。参见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社会学研究》,2009第5期。
    ④ 合作社的这一系列问题被熊万胜总结为是制度环境中组织制度化的结果。他就当前合作社的状况大为不满,并提出一系列追问:“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农业合作组织,后者是大农场经济,而我们是小农经济;也不同于东亚国家的农协组织,后者是长链条的纵向一体化组织,与城市商业资本紧密结合,而我们的产供销一条龙组织不仅受到同行的无序竞争,还受到城市商业资本的无情打压。更糟的是,我们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具有名不副实的暧昧面目。”参见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① 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 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① 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2012年01期。
    ② 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2012年01期。
    ③ 王晓毅:《生态移民:一个复杂的故事——读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开放时代》2011年,第2期。
    ④ 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1页。
    ⑤ 杨小柳:《建构新的家园空间:广西凌云县背陇瑶搬迁移民的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⑥ 温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
    ① 王昆欣、郎富平、陈友军、周国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载张广瑞、刘德谦编:《200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233-245页。
    ②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章。
    ①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三农问题”破解之道——鄂州模式的经验分析》,咨询报告,2012年2月。
    ② 陆汉文、岳要鹏:《激情、理想和现实——一个民间组织与农村社区在灾后重建中的关系及其意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③ 陆汉文、岳要鹏:《激情、理想和现实——一个民间组织与农村社区在灾后重建中的关系及其意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环境保护》,2007第1期。
    ② 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城市规划》2008年04期。
    ③ 陆汉文、岳要鹏:《激情、理想和现实———个民间组织与农村社区在灾后重建中的关系及其意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第5页。另外参见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 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① “红砂村:城乡交融的花园之城”,见2007年3月20日《成都日报》,载http://news.qq.com/a/20070320/000669.htm。
    ② “生态文明之花绽放美丽和谐乡村——2011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暨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将在安徽省宁国市举行”,载央视网http://gc.cctv.com/20111107/107140.shtml。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72页。
    ③ 王行坤:《马克思与生态学》,《绿叶》2011年第2期。
    ④ 王行坤:《马克思与生态学》,《绿叶》2011年第2期。
    ①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第95页。
    ② 李伟立、王建振:《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剖析生态危机》,载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79412/183961/183962/13615390.html。
    ③ 王行坤:《马克思与生态学》,《绿叶》2011年第2期。
    ④ 陈食霖:《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 陈食霖:《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② 高兹.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阶级斗争[M].英国收获者出版社1978版,第Ⅶ页。
    ③ 李伟立、王建振:《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剖析生态危机》,载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79412/183961/183962/13615390.html。
    ④ 李伟立、王建振:《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剖析生态危机》,载人民网http://thepry.people.com.cn/GB/179412/183961/183962/13615390.html。
    ① 穆艳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② 分别见《大转型》,第46页,原文的“获利”在吴寿彭《政治学》译本中为货殖;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8页,吴译本将ο υ ω ν ο μ ι α (economy)译为经济,不合理,兹改为家政。
    ③ 王行坤:《卡尔·波兰尼对生态政治学的启示》,《绿叶》2012第5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2页。
    ① 魏山金、李庆平:《试论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见中央编译局网站http://www.hxd.wenming.cn/mkszy/2010-05/13/content_121431_3.htm。
    ①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②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20页。
    ① 费孝通:《乡土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 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思想与社会》第七辑。
    ③ 如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思想与社会》第七辑。熊春文:《以理性复兴中国、以学校组织社会——对梁漱溟乡村建设及乡村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解读》,《社会》,2007年第3期。
    ④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⑤ 毛泽东:《组织起来》,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页。
    ⑥ Bernstein, Thomas 1967, "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zation in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ollectivization Campaigns of 1929-30 and 1955-56:A Comparison. "China Quarterly 31.
    ① 1951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草案)》,强调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办法,引导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达到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目的。到1952年,全国互助组织发展到1830多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600多个,全国40%的农户组织起来。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中共中央于1953年12月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
    ② GAO, MOBO C. F. Gao Village: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 London:Hurst and Co. Publishers (also issued by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in the US),1999。
    ③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④ 参见李培林、李强、马戎:《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章。
    ① 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②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的自治的成长》,《中国政治》2007年第4期。
    ③ Shue, Vivienn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iu,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Oi, J.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① 应星:《评村民自治的新取向》,《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② 应星:《评村民自治的新取向》,《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③ 应星:《评村民自治的新取向》,《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④ 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政府缺位》,《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2期,105-120页。
    ①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5页。
    ① 相关讨论可参见张静著:《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合作主义——城乡一体化中政府、市场、农民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③ 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① 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② 左晓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③ 左晓斯:《可持续乡村旅游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① 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经济地理》2001年3月,第27卷第2期。
    ② 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人文地理》2005第3期。
    ③ 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旅游学刊》2005年第3期。
    ① 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7期。
    ② 周永广、姜佳将:《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杭州龙坞茶村为例》,《乡镇经济》2008年第4期。
    ③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④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5页。
    ① 包智明:《从多元、整体视角看西部的生态与文化保护》,载《中国社会科学报》,见http://www.cass.net.cn/file/20100413264792.html。
    ② 陈涛:《生态技术推广的体制性缺陷与破解路径——皖南大公圩生态养殖技术推广的实践与启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③ 陈涛:《生态技术的社会适应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文化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的中西对比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年12月。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②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 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旅游论坛》2008年第4期。
    ④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
    ② 邹统钎、王燕华、丛日芳《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98
    ① 周永广、姜佳将:《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杭州龙坞茶村为例》,《乡镇经济》,2008年第4期。
    ②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③ 陆汉文、岳要鹏:《激情、理想和现实——一个民间组织与农村社区在灾后重建中的关系及其意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07-131页。
    ② 符平:《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与市场发展——惠镇石灰市场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
    ① “专家将齐聚安徽宁国解读如何让生态文明之花绽放美丽和谐乡村”,载http://www.zsnews.cn/ZT/ZSNY/2011/11/07/1868386.shtml。
    ② 根据相关报告整理而成,可参考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休闲农业课题组:《亲近自然山水共享生态文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宁国模式”研究报告》,载《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年11月,第13-17页。
    ① 石泽凤:《李谢恩: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载http://www.ngnews.cn/system/2008/08/29/003292059.shtml。
    ① 《记市政协常委、五行集团董事长毛传平》见http://www.xcszx.gov.cn/old/news/Show.asp?id=915。
    ② 卢晖临:《集体化经历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① 《宁国市山核桃果蒲还山好处多》,载http://www.ahxcly.gov.cn/main/model/newinfo/newinfo.do?infoId=5783。
    ② 胡起:《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的“绿色畅想”》,载http://www.ngnews.cn/system/2011/11/20/005300681.shtml。
    ① 《宁国:低碳风吹进了河沥溪湖南村》,载http://www.jxnn.cn/Html/201103/2011031980300254629.html
    ② 访谈记录:201001150ELY。
    ③ 张瀚:《共同打造绿色生态家园》,载http://www.ngnews.cn/system/2011/12/22/005309908.shtml。
    ① 《宁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载人民网http://ah.people.com.cn/GB/227131/15797786.html。
    ② 程必定:《县域层次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路径的探讨——以安徽宁国为例》,《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 《五行公司毛传平的半生“鸡”缘》,载http://www.ngzhw.com/news/128.aspx。
    ① 《五行公司毛传平的半生“鸡”缘》,载http://www.ngzhw.com/news/128,aspx。
    ②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 刘阳、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 可以参见李金亚:《社会企业:思想源流和社会基础》,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① 经济社会学家认为,组织发展是身处具体的制度环境中,制度文化与管制方式会通过软性、硬性的方式影响组织的发展进而内化为组织的特征。见(美)鲍威尔、(美)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尤其第2-4章。
    ② 英国历史学家汤普森指出,农民由农业生产时代向工业转化的过程中,个体的时间观、纪律观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时间观与纪律观的养成可以说构成了农民向市民、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核心环节。《时间、工作纪律和工业资本主义》一文清楚地提出了英国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前后的农民面貌的变化。见(英)汤普森:《共有的习惯》,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唐佑文:《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1日在宁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载http://www.ngbbs.com/read.php?tid-150818.html。
    ① 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 “问题化”最早可以见于农村研究中倡导“过程-事件”分析的思路,提倡通过对问题浮现的过程的理解,达到从一般静态的村庄向动态村庄的跨越。这一研究思路引领了近年来农村研究的走向。可以参见应星、晋军:《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① 王运宝:《宁国10年与三次谋势》,《决策》,2007年第9期。
    ② 访谈记录:201001105LYZ。
    ③ 1995年,县级宁国市在安徽省第一个跻身全国“百强县”榜单。但这也是宁国在这一榜单上的惟一一次现身。有人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正值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当时宁国把握住发展的机遇,一个山区县很快在全国脱颖而出。而1996年的洪水淹没了县城,摧毁了大量的重要基础设施;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宁国市经济再度受到了强烈冲击。至今,宁国人还在为重返百强县努力。参见王运宝:《宁国10年与三次谋势》,《决策》2007年第9期;《宁国“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载http://news.sohu.com/20060119/n241521312.shtml
    ①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休闲农业课题组:《亲近自然山水共享生态文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宁国模式”研究报告》,载《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年11月,第4页。
    ② 范芬芬:《多元文化:文化宁国历久弥新》,载“宁国新闻网”,2011-11-21。
    ③ 杨敏:《甲子观察:“人的全面发展”之安徽样本》,《决策》2009年第10期。
    ① 访谈记录,201101101LVZ。
    ② 余敏江:《生态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2期。
    ① 访谈记录:201101012LVZ。
    ② 孙正东:《推进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化——宁国市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探索与实践》,载http://www.csmcity.com/city/citycon.php?did=102&id=4273。
    ① 葛如江:《安徽宁国:生态利益补偿年创效益3亿元》,2011年11月16日,载http://www. people.com. cn/h/2011/1116/c25408-270925325.html
    ②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③ Shue, Vivi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④ Walder, Andrew G.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101, Number 2.
    ①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②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③ 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④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第3期;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⑤ 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狄金华:《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社会》2010年第3期。
    ⑥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⑦ 访谈记录:201101013 ZSW。
    ① 访谈记录:201101013 ZSW。
    ② 《宁国山核桃:“一村一品”的成功典范》,载http://www.ahnw.gov.cn/Wew/2007Ahnz/content.asp?CLass_ID=7&id=388。
    ③ 樊红敏细致地描述了中部一个县的政治运作过程,对政府的经济活动行为和权力控制进行了一个断面的扫描,可以借鉴。见樊红敏:《县域政治权力实践与日常秩序:河南省南河市的体验观察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 熊万胜,2009,《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社会学研究》第5期
    ② 可参见一本重要的组织社会学著作,见保罗·J迪马吉奥)、沃尔特·w鲍威尔:《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部分已经公开发表,见姚茂华舒晓虎:《在趋向生态良好过程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以武汉石榴红村为例》,《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②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
    ① 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第9期。
    ① 王行坤:《马克思与生态学》,《绿叶》2011年第2期。
    ①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 费孝通:《行行重行行》,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 费孝通:《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 洪大用:《中国环境社会学——门建构中的社会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4.李惠斌等:《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5.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6.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7.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18.崔永和:《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9.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李小云等:《生态补偿机制: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1.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2.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陈学明:《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陈学明:《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26.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8.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郁庆治:《绿色乌托邦:生态主义的社会哲学》,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30.郁庆治:《欧洲绿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郁庆治:《自然环境价值的发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2.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李爱贞:《生态环境保护概论》,气象出版社2001年版。
    34.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5.李培超:《环境的伦理》,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36.李政道、周光召主编:《绿色战略一21世纪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7年版。
    37.刘大椿、岩佐茂主编:《环境思想研究: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刘大椿:《环境问题:从中日比较与合作的观点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0.卢风:《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指标》(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5.孙正甲主编:《生态政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7.奚广庆、王谨:《西方新社会运动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8.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9.尹希成:《全球问题与中国》,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0.余谋昌:《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1.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5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版。
    53.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4.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8.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9.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0.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61.厉以宁等:《改革发展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66.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67.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68.应星、晋军:《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69.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0.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71.左晓斯:《可持续乡村旅游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72.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3.樊红敏:《县域政治权力实践与日常秩序:河南省南河市的体验观察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
    75.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6.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的中西对比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年12月出版。
    77.张玉林:《“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78.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9. [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
    80. [美]保罗·J迪马吉奥、沃尔特·W鲍威尔:《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1. [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2.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3.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4. [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著:《只有一个地球》,《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5. [美]彼得·辛格:《动物解放》,孟祥森、钱永祥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86. [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7.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8.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89.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0. [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91. [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92. [日]原田正纯:《水俣病》包茂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3. [德]温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94. [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学》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5. [美]安德鲁·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利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6. [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97. [英]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 [英]戴维·佩拍:《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 [英]依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00.[德]萨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10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3.[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
    104.[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05.[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6.[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程必定:《县域层次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路径的探讨——以安徽宁国为例》,《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休闲农业课题组:《亲近自然山水共享生态文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宁国模式”研究报告》,载《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年11月。
    3.于立:《创立一个中国式的生态建设模式——安吉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4.于立等:《以新型的生态乡村建设模式解决城乡协调发展——探讨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安吉案例》,《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期。
    5.俞雅乖等:《生态新农村:我国田园环境与城市生活和谐共生——浙江省宁波腾头村的实践启示》,《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
    6.贺雪峰:《乡村治理一百年》,《天涯》2007年第3期。
    7.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第4期。
    8.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9.何建华、于建嵘:《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
    10.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11.老田:《“三农”研究中的视野屏蔽与问题意识局限》,《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12.雷颐:《“中国农村派”陈翰笙》,《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第6期。
    13.李文珊:《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14.熊春文:《以理性复兴中国、以学校组织社会——对梁漱溟乡村建设及乡村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解读》,《社会》,2007年第3期。
    15.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社会学研究》2006年 第6期。
    16.李里峰:《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7.王跃生:《家庭责任制、农户行为与农业中的环境生态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8.应星:《评村民自治的新取向》,《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9.吴毅、贺雪峰、罗兴佐、董磊明、吴理财:《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20.吴毅、吴帆:《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的研究》,《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
    21.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社会学研究》2009第5期。
    22.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3.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的自治的成长》,《中国政治》2007年第4期。
    24.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社会学》2000年第12期;
    25.潘岳:《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第2期。
    26.包智明:《从多元、整体视角看西部的生态与文化保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13日,第11版。
    27.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28.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旅游论坛》2008年第4期。
    29.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30.陈庆德、潘春梅:《经济过程的生态基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
    31.符平:《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与市场发展——惠镇石灰市场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
    32.陈涛:《“事件-应急”型环境治理范式及其批判—清湖围网养殖“压缩”事件中的深层社会问题》,《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3.陈涛:《生态技术的社会适应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文化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4.陈涛:《生态技术推广的体制性缺陷与破解路径—皖南大公圩生态养殖技术推广的实践与启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5.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 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7期。
    36.狄金华:《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社会》2010年第3期。
    37.李长健、吴洁、干静:《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主体选择与培育机制研究评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38.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人文地理》,2005年第3期。
    39.李绍飞:《中国式乡村环保探索——专访“地球村”创始人廖晓义》,《瞭望》2011年第22期。
    40.陆汉文、岳要鹏:《激情、理想和现实——个民间组织与农村社区在灾后重建中的关系及其意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1.马勇、赵蕾、宋鸿:《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经济地理》2001年3月,第27卷第2期。
    42.聂华林:《论生态建设》,《开发研究》2002年第1期。
    4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4.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旅游学刊》2005年第3期。
    45.左晓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6.邹统钎、王燕华、丛日芳:《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7.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8.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49.王晓毅:《生态移民:一个复杂的故事—读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开放时代》2011年,第2期。
    50.吴毅:《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社会》2010年第3期。
    51.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2.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53.杨小柳:《建构新的家园空间:广西凌云县背陇瑶搬迁移民的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54.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55.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56.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2012年01期。
    57.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58.周晓虹:《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59.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第2期。
    60.周永广、姜佳将:《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杭州龙坞茶村为例》,《乡镇经济》,2008年第4期。
    61.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以及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62.王行坤:《卡尔·波兰尼对生态政治学的启示》,《绿叶》2012第5期。
    63.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合作主义:城乡社区一体化中政府、市场、农民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64.姚茂华、黄斌欢:《生态乡村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基于国家、社会与市场结构性平衡的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65.崔永和、姚茂华:《差异趋同: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6.崔永和、姚茂华:《坚持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化道路——再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
    67.姚茂华、崔永和:《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之路-----“锰三角”地区的生态哲学研究》,《湖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68.姚茂华、舒晓虎:《在趋向生态良好过程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69.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
    70.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9期。
    71.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72.陈钦华:《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9年。
    73.顾金土:《乡村工业污染的社会机制研究》中国社会利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74.李金亚:《社会企业:思想源流和社会基础》,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版。
    75.孟庆延:《从革命到“继续革命”》,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76.朱跃龙:《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7.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78.GAO, MOBO C.F. Gao Village: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 London:Hurst and Co. Publishers (also issued by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in the US),1999.
    79.Oi,J.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80.Shue, Vivienn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81.Shue, Vivi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82.Siu,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83.Walder, Andrew G.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101, Number 2.
    1.中国政治学网,http://www.cp.org.cn/
    2.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3.中国政府创新网: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
    4.制度分析与公共学术网站,http://www.wiapp.org/
    5.中国城市社区网:http://www.cucc.org.cn/
    6.农村问题研究网:http://www.ncwt.net/Index.asp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http://www.mca.gov.cn/
    8.中国社会工作协会:http://www.cn-social.com/
    9.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ittp://www.sachina.edu.cn/
    10.中国新闻网,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1-12/2266570.html
    11.新浪财经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808/010810275414.shtml。
    12.新华网,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11-08/17/content_23484873.htm
    13.成都日报,http://news.qq.com/a/20070320/000669.htm
    14.央视网,http://gc.cctv.com107140.shtml。
    15.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79412/183961/183962/13615390.html
    16.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79412/183961/183962/13615390.html
    17.中央编译局网站,http://hxd.wenming.cn/mkszy/2010-05/13/content_121431_3.htm
    18.中国社会科学报,见http://www.cass.net.cn/file/20100413264792.html
    19.人民网,http://ah.people.com.cn/GB/227131/15797786.html
    20. http://www.zsnews.cn/ZT/ZSNY/2011/11/07/1868386.shtml
    21. http://www.ngnews.cn/system/2008/08/29/003292059.shtml
    22. http://www.ngbbs.com/read.php?tid-150195.html
    23.http://www.xcszx.gov.cn/old/news/Show.asp?id=915
    24. http://www.ahxcly.gov.cn/main/model/newinfo/newinfo.do?infoId=5783
    25. http://www.ngnews.cn/system/2011/11/20/005300681.shtml
    26. http://www.jxnn.cn/Html/201103/2011031980300254629.html
    27. http://www.ngzhw.com/news/128.aspx
    28. http://www.ngbbs.com/read.php?tid-150818.html
    29. http://news.sohu.com/20060119/n241521312.shtml
    30. http://www.csmcity.com/city/citycon.php?did=102&id=4273
    31. http://www.xcxf.gov.cn/Article/news_view.asp?newsid=2575
    32. http://www.people.com.cn/h/2011/1116/c25408-270925325.html
    33. http://www.ahnw.gov.cn/Web/2007 Ahnz/content.asp?CLass_ID=7&id=3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