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镁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
This thesis seeks to social changes in modern Chinese background,to Shanghai and Nanjing as the core,mainly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egion,to explore the architect of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 group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its Chinese architecture at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role of Chinese seek to combine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social groups,the history of research methods,show a group as a profession architect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in a unique development path and its give the impact of modern society,and borrow this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in transition.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rchitect communit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hree ways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architect community,outlin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e architects as an emerging social group.Then the estimate the architect community's population,analyzes the reg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architect community and calculates the income of them.Inquired into that architect's social life as well as the endeavor the government made through the architect records and selectively system which tries hard to standard and manages the mass sports activities of the architect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dustry groups any activities of the architect communit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As the growing number of groups of architect and professional awareness of the increasing germination,the architect community's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the Chinese Architect Academic society" and "the Shanghai Construction Associ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development."Allied Architects" and "Kwan,Chu and Yang Architects" that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irm which organized independently for representative's Chinese architect start working.Started Initial attempts to carry on Chinese to own constructors cre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scholarly research organization-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begins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chitect community's Practitioners condition.Inspects the activity of architect communit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it should be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time and space factors.First study the time dimension,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construction profession operation presents the obvious gradualness.Take 1928 and in 1937 as the important turning point,separable became three stages.Next,inspects from the spatial dimension.In Shanghai,Tianjin,Wuhan and Nanjing and so on the emerging modern city,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construction profession experiences the seed,development,the high tide, Recession several times.In each urban more independent rise and fall process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in the space on the transfer-capital moves to south and inland,each urban modern times construction profession's development displayed some kind of regularity.The first phase,when the capital at Beijing,North China,Northeast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ity's flourishing period.The second phase,when the capital in Nanjing,East China,Central China,South China city ushered in the peak of their construction.The third stage,after moving the capital Chongqing,southwest's various cities presented the unprecedented construction high tide.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the architect's works,at a stage in common,it also was marked with a regional brand.
     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architect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From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o the 20's,the civil engineers or who used to be a civil engineer specialized background's architect occupies the overwhelming superiority in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domain in quantity.And they set up their own trade organizations-"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whose building concept—"building is science" is based on the feature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Publishing of the "new architecture law" which is written by Yingxu Zhang and the "building pattern" which is written by Shangxuan Ge means that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linked architecture with academic.Architecture as a branch of learning has been systematic and modern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rational,empirical,operating at different levels.After 1920's,the architects who has been studied in Europe or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s advanced two classical theories-"Architectu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and art" and "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As the expressing strategy and academically basis for the architects participated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the classical theory had a specific connotation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which played an active role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s the opinion strategy and the scientific theory basis for participat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ey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promote the Chinese building enterprise's progress.But the social public and the specialists treat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in totally different manner which explained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 of classical theory.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rchitect community'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locates the disciple environment has had the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to architect's construction idea.At that time,whether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system focus on the arts,or "Japans and Germany" system focus on the technology,their construction education have the obvious eclecticism tendency.The concept of building of Chinese foreign students' who well studied naturally receive the eclecticism influence.Under the pressure of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modern times,deviation occurred on the both way of architect pursues "Reviv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w style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me.Such deviations also have emerged the trend of expansion separately under the political factor and the role of commercial factors.The way pursue "Reviv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radually become a kind of official type construction.This kind of type fit for National Government's Nationalist political demands.Its mainstream moves toward the stereotypic "Chinese inherent-like" And the "Western new style construction" Eventually lead to a "new architecture" by the pursuit of replacement for "modern-style" especially for "Art Deco style" pursuit also because of commercial society of self-selection.These profoundly have affected the modernism construction movement in China's development.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rchitecture made to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national style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Yanzhi Lv in 1925 and 1926 one after another won the big prize in the Nanjing Zhong shan Cemetery and in Guangzhou Zhong Shan Memorial Hall design proposal competition and can implement is a prelude.Chinese architects,such as Tingbao Yang and Keming Lin,consciously raise a big discussion with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nherent architectural style" in the official construction domain.While accepts the West modern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building function,it makes every effort to inherit China traditional art,creates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architectural style work.This Chinese construction national style's exploration upsurge is mainly explores the result from the early attempt which in the Western architect in the church university school building construction domain and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national style.But on a broader line of thought,involves more construction type and more complex.The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forms is also more comfortable and authentic.And it has created one batch of extremely rich creativity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construction work.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explains the influence the architect community made to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education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 time.After returning to homeland,the architect starts founding building institutions for architectur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s teacher of domestic various universities i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they not only cultivate the Chinese second generation of architects,als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in the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hina the formulation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Looking over 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construction education history,the teaching idea and the method which influenced by status Paris Fine arts academy pattern have occupied the mainstream status.It leads many of the teaching system building institutions for decades.Unlike the "academy-style" teaching system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subject to repression in the non-mainstream status.This kind of phenomenons appearance have the direct relations to the architects teach in each universit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me.Both Japan and U.S.A.two major countries Chinese studies the West building technology in the early time,construction education is take "the academicism" the pattern as the foundation.The architectures from China definitely will be influenced subtly by the "academy-style" education.After returning home,also naturally use the "academy" type of education model.
     The concluding part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aused by the architects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and discusses law of the Chinese architectur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rchitects.
引文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6页。
    [1]参见孙慧敏:《建立一个高尚的职业:近代上海律师业的兴起与顿挫》,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张丽艳:《通往职业化之路:民国时期上海律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陈同的《略论近代上海外籍律师的法律活动及影响》,《史林》2005年第3期。
    [3]杨林生:《中国近代律师制度由来探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魏文享:《近代职业会计师之诚信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5]尹倩:《民国时期的医师群体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参见Chinese Profession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By Xiaoqun Xu,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及孙慧敏的书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
    [2]林美莉:《1930年代上海会计师的兼职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经济组织”暨纪念苏州商会成立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0月。
    [3]魏文享:《近代职业会计师之诚信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近代上海职业会计师群体的兴起—以上海会计师公会为中心》,《“传统与现代:双重视野中的近代上海工商团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9月。
    [4]杨林生:《中国近代律师制度由来探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5]尹倩:《中国近代自由职业群体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13页。
    [1]魏文享:《近代上海职业会计师群体的兴起—以上海会计师公会为中心》,《“传统与现代:双重视野中的近代上海工商团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9月。
    [2]孙慧敏:《规范上海律师的同业竞争行为——以律务中介问题为中心的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救济组织”暨纪念苏州商会成立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0月。
    [3]林美莉:《专业与政治:上海会计师公会与国民政府的互动:1927—1931》,《“上海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6月。
    [1]尹倩:《中国近代自由职业群体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14页。
    [2]陈育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民国档案》2004年1期。
    [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Yash Ghai:"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p654-655.转引自张丽艳:《通往职业化之路:民国时期上海律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6页。
    [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23页。
    [4]《汉语大词典(普及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8页。
    [1]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中国学术》总第15辑,第194页。
    [2]陈辽:《自由职业者在中国的崛起、消失和新生——谈百年中国知识分子的职业发展历程》,《江海纵横》,2000年1期,第6页。
    [3]目前使用这一表述的以港台及海外学者为主。
    [4]立法院:《立法院公报》,立法院秘书处印行,1928—1929,第6期,第26页;第7期,第24页。
    [5]《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国史馆编印,1998年版,第623页。
    [1]维特鲁威著、高履奉译:《建筑十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2]姜涌:《职业与执业:中外建筑师之辨》,《时代建筑》,2007年第2期,第6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1992年4月,第252-253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页.
    [3]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41册352、84页。
    [1]杨永生:《中国四代建筑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7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6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6页.
    [1]王浩娱、许焯权:《从工匠到建筑师:中国建筑创作主体的现代化转变》,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1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页。
    [3]《建国方略·四》,《孙中山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王浩娱、许焯权:《从工匠到建筑师:中国建筑创作主体的现代化转变》,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1页。
    [1]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钱峰:《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页。
    [1]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何重建:《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形成与特征》,张复合主编:《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3]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4]何重建:《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形成与特征》,张复合主编:《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5]Natalie DELANDE:《工程师站在建筑队伍的前列》,张复合主编:《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6]何重建:《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形成与特征》,张复合主编:《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7]Natalie DELANDE:《工程师站在建筑队伍的前列》,张复合主编:《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8]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1]Godfrey,C.H.Technical Education in Shanghai.In:Shanghai Society of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and Report of the Council,1904—1905,P173-184.
    [2]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The Municipal Gazette.Jan.5,1911,转引自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3]宰衷文:《建筑文化园地的拓荒者》,《东方“巴黎”——上海近代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4]潘谷西、单踊:《关于苏州工专与中央大学建筑科——中国建筑教育史散论之一》,《建筑师》9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5]《上海市建筑协会成立大会宣言》,《建筑月刊》2卷4号附录,1934年4月。
    [6]汤景贤:《本会二届征求会员感言》,《建筑月刊》2卷4号,1934年4月。
    [7]何重建:《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形成与特征》,张复合主编:《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1]《建筑月刊》,1933年1月号,第69页。
    [2]《杜彦耿启事》,《建筑月刊》,1935年12月。
    [3]杜彦耿:《<英华、华英合解建筑辞典>发售预约》,《建筑月刊》,1935年1月3卷1号。
    [4]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页。
    [5]何重建:《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形成与特征》,张复合主编:《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6]宰衷文:《建筑文化园地的拓荒者》,见《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 第155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页。
    [2]苏州工专建筑科历时四年半,于1927年与东南大学等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3]潘谷西、单踊:《关于苏州工专与中央大学建筑科——中国建筑教育史散论之一》,建筑师(9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4]王浩娱、许焯权:《从工匠到建筑师:中国建筑创作主体的现代化转变》,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4页。
    [5]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1页。
    [6]侯幼彬:《建筑教育》,《中国建筑史》(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361页。
    [7]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师的培养途径——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5月。
    [1]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2]赖德霖:《近代哲匠录》,《中国建筑年鉴》1994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3]王浩娱、许焯权:《从工匠到建筑师:中国建筑创作主体的现代化转变》,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4页。
    [4]赖德霖:《学科的外来移植——中国近代建筑人才的出现和建筑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5]赖德霖:《清末陆军部南楼实测报告》,见汪坦、[日]藤森照信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北京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6]赖德霖:《中国近代第一位建筑家张锳绪和他的著作<建筑新法>》,建筑师(6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1]赖德霖:《“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建筑师(6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2]政协南通市崇川区委员会、南通市国土规划局、《崇川文史》编委会编:《崇川文史(第二辑)》,1995年10月版,第21-65页。
    [3]赵明远:《孙支厦——中国近代早期建筑师的杰出代表》,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月第期,第43页。
    [1][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51页。
    [2]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61页。
    [3]Lai Delin: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China.Ⅱ.A.Newsletter.Vol.5 No.1
    [4]赖得霖:《近代哲匠录》,《中国建筑业年鉴1994》,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492页。
    [5]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33-134页。
    [1]王焕深:《中国留学教育史料》,(台)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
    [2]赵国文:《中国近代建筑史论》,建筑师(2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3]曾坚:《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及其他》,建筑师(6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4]范文照:《中国建筑师学会缘起》,《中国建筑创刊号》,1932年1月第3页。
    [1]上海科学技术协会档案馆藏:《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1927-1940)》
    [2]王浩娱、许焯权:《从工匠到建筑师:中国建筑创作主体的现代化转变》,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档案,卷宗号四二二(3),第1218页。
    [4]赖德霖:《学科的外来移植——中国近代建筑人才的出现和建筑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5]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1]王浩娱、许焯权:《从工匠到建筑师:中国建筑创作主体的现代化转变》,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597页。
    [2]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1]范文照:《中国建筑师学会缘起》,《中国建筑》创刊号,1932年11月,第3页。
    [2]王浩娱、许焯权:《从工匠到建筑师:中国建筑创作主体的现代化转变》,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7-599页。
    [3]赖德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后记。
    [4]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5]苏云峰:《清华大学师生名录资料汇编(1927-1949)》,(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4月版。
    [6]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枕木:《十年来上海租界建筑投资之一斑》,《申报》,1934年10月23日。
    [2]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会编:《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1]参见《广州市三年施政计划简表》,《新广东月刊》,1932年第1期。
    [2]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44页。
    [3]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1]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45-146页.
    [2]广州市政府:《市政会议》,《广州市市政公报》,1932年8月20日,第401期,第35页。
    [1]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4页。
    [1]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48页。
    [2]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7页。
    [1]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
    [2]广州市政府:《广东省政府建字第4421号训令》,广州市市政公报,1932年11月,第205期,第93-95页。
    [3]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4]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50-151页。
    [1]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50-152页。
    [1]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74页。
    [2]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52页。
    [3]广州市建筑师公会:《建筑师业务规则》“第一节建筑师之地位”,1947年。
    [4]《广伍江州市建筑师管理规则》,第一章第四条,1945年
    [5]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6]赖德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建筑》,1937年总第29期,第3页。
    [1]方镛声编著,刘士能、卢孝侯校订:《建筑师与营造业》,正中书局印行,1947年,第101-102页。
    [1]朱振通:《童寯建筑实践历程探究(1931-194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页。
    [2]童寯:《文革中思想汇报》,1968.1-1969.5[未刊],转引自朱振通:《童寯建筑实践历程探究(1931-194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页。
    [1]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2]赖德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国建筑》,1937年总第29期,第3页。
    [1]李治镇:《武汉近代建筑与建筑设计行业》,《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第37页。
    [2]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1-242页。
    [1]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2]《中国建筑》,1935年第3卷第3期,第21页。
    [3]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2-243页。
    [4]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3-244页。
    [2]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4-245页。
    [2]《建筑月刊》,1935年第3卷第6期,第33页。
    [3]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4]根据1935年2月27日赵深、陈植、童寯三人续签的合伙合同,转引自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6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6-247页。
    [2]方拥:《建筑师童寯》,《华中建筑》,1987年第2期,第86页。
    [3]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7页。
    [4]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8页。
    [5]《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1期,第3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8-250页。
    [1]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5页。
    [2]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7页。
    [3]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51页。
    [4]《时务报》第十册,1896年11月5日。
    [5]吴熙敬主编:《中国近现代技术史》(下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2页。
    [1]《建筑月刊》第2卷第4期,1934年,第27-28页。
    [3]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63页。
    [1]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63-164页。
    [2]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会、编写办公室编著:《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157-160页。
    [3]《上海市建筑协会成立大会宣言》,《建筑月刊》第2卷第4期,1934年。
    [4]《建筑月刊》,1934年2月,总第10期,第43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61-263页。
    [2]《建筑月刊》,1934年第2卷第2期,第45页。
    [1]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会.编写办公室编:《“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页。
    [2]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264页。
    [3]《建筑月刊》,1933年第1卷第1、2期合刊,第111页。
    [1]《建筑月刊》,1936年第4卷第3期,第9-10页。
    [2]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265页。
    [3]《建筑月刊》,1934年第2卷第4期,第41页。
    [4]《建筑月刊》,1933年第1卷第3期,第96页。
    [5]《建筑月刊》,1933年第1卷第1、2期合刊,第113页。
    [6]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65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66-267页。
    [2]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35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37页。
    [2]中国工程师学会:《三十年来中国之工程学会》,见《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第三篇行政之部),1946年,第4-22页.
    [3]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38页。
    [1]范文照:《中国建筑师学会缘起》,《中国建筑》,1931年创刊号。
    [2]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59页。
    [3]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52-253页。
    [4]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60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5页。
    [2]《发刊词》,载《中国建筑》创刊号,1932年11月。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52页。
    [2]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53页。
    [1]温玉清、王其亨:《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述评》,《ARCHICREATION》,2007年(6),第126页。
    [2]陈明达:《中国营造学社》,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1992年4月,第586页。
    [3]张驭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评介,载《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8卷第5期,37-40页。
    [1]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2]林洙:《中国营造学社史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页。
    [1]《叶慈博士论中国建筑》,载《中国曹造学社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2]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9页。
    [1]朱海北:《中国营造学社简史》,《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第4期,第10-11页。
    [2]温玉清、王其亨:《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述评》,《ARCHICREATION》2007年第6期,第128-129页。
    [3]朱启铃:《样式雷考》,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4卷第3、4期合刊,1933年。
    [1]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194页。
    [2]温玉清、王其亨:《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述评》,《ARCHICREATION》2007年第6期,第131页。
    [3]朱启衿:《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讲词》,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1卷第1册,1930年7月。
    [1]温玉清、王其亨:《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述评》,《ARCHICREATION》2007年第6期,第132页。
    [2]《中国营造学社概况》,载吴承涯等编:《北京市志稿·文教志》,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1]郑祖安:《首次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办》,《历史与档案》,1999年第5期,第66页。
    [2]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编》,上海书店印行,1984年12月版,第459页。
    [3]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编》,上海书店印行,1984年12月版,第458-459页。
    [4]郑祖安:《首次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办》,《历史与档案》,1999年第5期,第66页。
    [1]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编》,上海书店印行,1984年12月版,第460-468页。
    [2]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编》,上海书店印行,1984年12月版,第469-470页;《各地踊跃参加中国建筑展览会》,《申报》,1936年4月7日,第3张。
    [1]《中国建筑展览会第二天》,《申报》,1936年4月14日,第3张。
    [2]郑祖安:《首次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办》,《历史与档案》,1999年第5期,第68页。
    [3]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编》,上海书店印行,1984年12月版,第477-480页。
    [4]《中国建筑展览会今晨行开幕礼》,《申报》,1936年4月12日,第2张。
    [5]《中国建筑展览会昨在市博物馆开幕》,《申报》,1936年4月13日,第3张。
    [1]郑祖安:《首次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办》,《历史与档案》,1999年第5期,第68页。
    [1]吴半农:《后方工业鸟瞰》,转引自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第583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7-18页。
    [3]卢毓骏:《三十年中国之建筑工程》,《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中国工程师学会编辑出版,1946年。
    [4]张洪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与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8页。
    [2]李楠:《北京近现代建筑发展概说》(上),载《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4期,第132页。
    [1]刘凡:《吕彦直及中山陵建造经过》,《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页。
    [2]李楠:《北京近代建筑发展概说》(上),《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4期,第131-133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3-24页.
    [2]杨廷宝:《处处留心皆学问》,载《新华日报》,1982年1月5日。
    [3]石麟炳:《北京仁立公司增建铺面》,载《中国建筑》,1934年.
    [4]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5页。
    [5]林洙:《开拓者的足迹:梁思成的一生》,载《建筑四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1]陈植:《缅怀思成兄》,《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2]架思成:《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梁思成文集(第二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6页。
    [4]荆其敏、张丽安、邱上嘉:《天津的建筑文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6-27页。
    [2]天津近代建筑编写组:《天津近代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7页。
    [4]高亦兰:《探索中国的新建筑》,《梁思成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5]梁思成:《梁思成文集》(第三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269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8页。
    [2]梁思成、张锐:《大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北洋美术印刷所,1930年。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31页。
    [1]杨秉德:《以租界区为主体的北方商埠城市——天津》,《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06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32页。
    [1][日]西泽泰彦:《日本建筑师在沈阳的作品》,《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2]陈伯冲:《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33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34-35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38页。
    [1]《姚新记营造厂致葬事筹委会函》,转引自刘凡:《吕彦直及中山陵建造经过》,《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42页。
    [3]中山陵园管理处编:《陵墓悬奖征求图案条例》(1925年5月15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悬赏征求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及纪念碑图案》,《申报》,1926年4月12日。
    [1]杨德安:《作品评析》,载《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45页。
    [1]刘叙杰:《创业者的脚印》,载《建筑四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2]刘敦桢:《刘敦祯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7、47页。
    [3]刘叙杰:《创业者的脚印》,载《建筑四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4]《刘敦祯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5]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46-47页。
    [1]《百乐门之崛兴》,《中国建筑》,1934年第1期。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48-49页。
    [1]刘致平:《纪念朱启铃、梁思成、刘敦祯三位先师》,《华中建筑》,1992年第1期。
    [2]童寯:《建筑艺术纪实》,《童寯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1-52页。
    [1]童寯:《新建筑与流派》,《童寯文集》(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3页。
    [3]童寯:《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1]童寯:《自序》,《江南园林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4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5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7页。
    [1]庄俊:《建筑之式样》,《中国建筑》,1935年第9期。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1页。
    [3]黄影呆译:《论万国式建筑》,《申报》,1933年5月16日。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3-65页。
    [2]陈植:《意境高逸,才华横溢——悼念童寯同志》,童明、杨永生编:《关于童寯》,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7页。
    [4]《沪华海公司工程师宴客井论建筑》,《申报》,1924年2月1日。
    [1]柳士英:《回忆录提纲》,《南方建筑》,1994年第3期,第55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68-69页。
    [2]柳士英:《回忆录提纲》,《南方建筑》,1994年第3期,第55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71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73-74页。
    [2]《陆谦受、吴景奇说明》,《中国建筑》,1936年7月总第26期,第2页。
    [1]宰衷文:《建筑文化园地的拓荒者》,《“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7页。
    [3]涂勇主编:《武汉历史建筑要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汪坦、[日]藤森照信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武汉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27、31页。。
    [1]涂勇主编:《武汉历史建筑要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80页。
    [2]涂勇主编:《武汉历史建筑要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黄俊铭:《清末留学生与广州市政建设》,《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6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82页。
    [3]《广州市工务报告》,第56-57页,转引自谢少明:《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城市广州》,杨秉德:《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83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84页。
    [2]林克明:《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实践六十二年》,《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第4页。
    [3]谢少明:《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城市广州》,载杨秉德:《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4]林克明:《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实践六十二年》,《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第4页。
    [5]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首都计划》,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1929年。
    [6]林克明:《国际新建筑会议十周年纪念感言》,《新建筑》(战时刊),1942年5月,第20页。转引自赖德霖:《“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建筑师》(5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7]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85-86页。
    [1]赖德霖主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2]谢少明:《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城市:广州》,《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87-88页.
    [1]陈卓:《重庆近代居住建筑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5页。
    [2]刘川:《重庆近代建筑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征》,《建筑学报》2000年第11期,第56页。
    [1]刘川:《重庆近代建筑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征》,《建筑学报》2000年第11期,第57页。
    [1]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和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2]董黎:《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与建筑形态的构成》,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92-96页。
    [3]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1]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2]杨嘉祐:《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3]彭飞、何俊萍、杨秀琴:《昆明近代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利用》,《小城镇建设》,2008年第10期,第33页。
    [4]蒋高宸、张复合、[日]村松伸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武汉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前言。
    [1]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建筑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2]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建筑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2页。
    [1]童寯:《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童寯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4页。
    [1]张锳绪:《建筑新法》(序言),商务印书馆,1910年。
    [2]赖德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1]张锳绪:《建筑新法》,商务印书馆,1910年。
    [2]赖德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3]张锳绪:《建筑新法》目录,载赖德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100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49页。
    [2]《沈康侯序言》,载葛尚宣:《建筑图案》,上海:崇文书局,1924年。
    [3]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152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153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2]《中国建筑》,1934年第2卷第3期,第10-15页。
    [3]陆谦受、吴景奇:《我们的主张》,《中国建筑》,1936年第26期,第55-56页。
    [1]陆谦受、吴景奇:《我们的主张》,《中国建筑》,1936年第26期,第56页。
    [2]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302页。
    [3]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工务局建筑师申请开业登记表》,典藏号1003-8-1634。
    [4]内政部营建司:《战后全国公共工程管理概况》,《公共工程专刊》(第二集),1946年,第93-94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304页。
    [2]潘谷西;《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267-269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305页。
    [2]侯幼彬:《文化碰撞与中西建筑交融》,《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
    [3]赖德霖:《“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建筑师(6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1]童寯:《建筑教育史》,《童寯文集》(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1]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7-98页。
    [2]童寯:《美国本雪文亚大学建筑系简述》,《童宵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9页。
    [1]潘谷西、单踊:《关于苏州工专与中央大学建筑科——中国建筑教育史散论之一》,《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89页。
    [2]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1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0页。
    [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第25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侯幼彬:《文化碰撞与中西建筑交融》,《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沦会论文专辑》,《华中建筑》,1983年第3期.
    [1]庄俊:《建筑之式样》,《中国建筑》1935年第9期。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1-102页。
    [1]赖德霖:《“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建筑师》(6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年,第60页.原注:参见Laura Cerwinske,TROPICAL DECO,Th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of Old Miami Beach.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Inc.1981
    [3]侯幼彬:《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中国建筑史(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页。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1]柯布西耶著、卢毓骏译:《建筑的新曙光》,载《时事新报》,1933年4月12日、19日、26日。
    [2]何立蒸:《现代建筑概论》,载《中国建筑》,1934年第8期。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2-103页。
    [1]董大酉:《上海市图书馆、博物馆、上海市医院及卫生试脸所》,《中国建筑》,1935年第2期。
    [1]林克明:《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实践六十二年》,载《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2]林克明:《国际新建筑会议十周年纪念感言》,载《新建筑》(战时刊),1942年第5期,第20页。转引自赖德霖:《“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建筑师》(6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6-107页。
    [4]《内政部与中央设计局会同拟订标准县市及乡镇建筑方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内政部档案,典藏号12,转引自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之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5]汉宝德:《中国建筑传统的延续》,《文化与建筑近思录》,(台)团立历史博物馆1995年版。
    [6]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庞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1]李泽厚:《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7-108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315页。
    [2]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首都计划》,南京: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1929年版,第33-34页。
    [3]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316页。
    [1]傅朝卿:《传教主义与中国古典样式新建筑在1840-1949年》,载台湾《建筑师》,1992年12期,第124页原文注释1、2.
    [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3]刊于1929年11月22日圣约翰学生主办的英文《约翰周刊》(The St.John's Dialy),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0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266页。
    [2]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229-231页。
    [3]黄思礼:《华西协合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15-16页。
    [4]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1]黄思礼:《华西协合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37-38页。
    [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268页。
    [3]黄思礼:《华西协合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39-40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271页。
    [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页。
    [1]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76页。
    [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3]《茂飞建筑师小传》,载《建筑月刊》,1934年1月第2卷第1号,第51页。
    [4]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1]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第65-66页,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80页。
    [1]德本康夫人、蔡路得著、杨天宏译:《金陵女子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281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2]魏宏运:《民国纪事本末》(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南京电报》,《民立报》,1912年2月16日。
    [2]南京市档案馆,中山陵园管理处编:《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3]南京市档案馆,中山陵园管理处编:《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8页。
    [4]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第91页.
    [5]Wang.Creating a National Symbol.Republican China.Apr.1996:23-63,转引自赖德霖:《探寻一座现代中国式的纪念物——南京中山陵设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6]南京市档案馆,中山陵园管理处编:《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1]赖德霖:《探寻一座现代中国式的纪念物——南京中山陵设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2]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总理陵管会关于陵墓建筑图案说明》,《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1931年,第154页。
    [3]吕彦直:《规划首都都市区图案大纲草案》,《首都建设》,1929年第1期,第25页。
    [4]赖德霖:《吕彦直和中山陵及中山堂(上)》,《光明日报》,1996年10月23日。
    [5]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页。
    [6]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第11-13、19-22页。
    [1]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第93页.
    [2]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编:《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第11页。
    [3]徐有春、吴志明主编:《孙中山奉安大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03.
    [4]《吕彦直君之谈话》,《申报》,1925年9月23日。
    [5]总理奉安专刊编纂委员会:《总理奉安实录》,南京:总理奉安专刊编纂委员会,1930年版,第41页。
    [6]《总理陵墓建筑概况》,《中央周报》,1929年6月10日。
    [7]Fitzgerald,John.Awakening China:Politics,Culture,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3
    [8]Fitzgerald,John.Awakening China:Politics,Culture,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31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312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页。
    [2]林克明:《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实践六十二年》,载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编委会编:《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3]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321页。
    [4]《广州市工务报告》,第56-57页,转引自杨秉德:《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2]《上海市政府新屋之概略》,《中国建筑》第一卷,第六期,1933年12月,第8页。
    [3]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页。
    [4]《上海市图书馆博物馆工程概述》,载《中国建筑》第三卷,第二期,1935年2月,第5页.
    [1]杜彦耿:《座谈追述》,载《建筑月刊》第四卷,第三期,1936年3月,第4页。
    [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1]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334页。
    [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
    [1]徐苏斌:《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起始和苏州工专建筑科》,《南方建筑》,1994年第3期。
    [2]赖德霖:《中国第一位建筑家张锳绪和他的著作<建筑新法>》,《建筑师》(60),1994年,第52-57页。
    [3]钱峰:《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7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1992年4月,第564页。
    [1]钱峰:《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7-28页。
    壬子癸丑学制在1912年10月才由教育部公布,因此此时仍参照1903年癸卯学制,其中学制要求为5年。
    [3]柳肃、[日]土田充义:《柳士英的建筑思想和日本近代建筑的关系》,《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清华大学出版2001年7月版,第70页。
    [4]潘谷西、单踊:《关于苏州工专与中央大学建筑科—中国建筑教育史散论之一》,《建筑师》(90),1999年10月。
    [1]钱峰:《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9页。
    [2]钱峰:《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0页。
    [3]徐苏斌:《比较·交往·启示——中日近现代建筑史之研究》,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第107页。
    [1]张镈:《从回忆中思考建筑师的培养》,《建筑师》第12期,1982年10月,第1-6页。
    [2]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3]单踊:《东南大学建筑系大事记》,《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4]赖德霖主编,王浩娱、袁雪平、司春娟合编:《中国近代时期重要建筑家》,《世界建筑》2004年5期。
    [5]张铺森遗稿,王惠英整理:《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0月,第42页。
    [6]《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0月,第267页。
    [1]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2]潘谷西、单踊:《关于苏州工专与中央大学建筑科—中国建筑教育史散论之一》,《建筑师》(90),1999年10月。
    [3]赖德霖:《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先行者——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见杨鸿勋、刘托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71-77页。
    [1]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2]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3]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师的培养途径——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见《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5月。
    [1]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2]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1]钱峰:《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2页。
    [2]罗小未、李德华:《原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1942—1952)》,《时代建筑》,2004年第6期,第24页。
    [1]罗小未、李德华:《原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1942—1952)》,《时代建筑》,2004年第6期,第25页。
    [2]陈从周:《怀念建筑家黄作燊教授》,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罗小未、钱锋:《怀念黄作燊》,载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8月,第48页。
    [2]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06页。
    [1]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07页。
    [1]阿瑟艾夫兰著,邢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09页。
    [1]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12页。
    [1]钱锋:《从包豪斯到圣约翰大学建筑系》,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杂识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232页。
    [1]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16-117页。
    [1]罗小未、钱锋:《怀念黄作燊》,载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8月,第53页。
    [2]罗小未、李德华:《原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1942—1952)》,《时代建筑》,2004年第6期,第26页。
    [3]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18页。
    [1]钱锋,《从包豪斯到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杨永生编,《建筑百家杂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229页.
    [2]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33页。
    [1]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40页。
    [2]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293页。
    [3]《中国建筑》,1933年7月第1卷第1期,第39-40页。
    [4]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141页。
    [1]参考《中国建筑现代转型历史脉络示意图》,载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43页。
    1.陈炎林编著:《上海地产大全》,《民国丛书》第三编经济32,香港远东出版社1939年。
    2.葛尚宣著:《建筑图案》,上海:崇文书局,1924年。
    3.广州市工务局编:广州市工务报告,1933年。
    4.《广州市工务局取缔建筑章程》,《国民政府法规大全·建设》,中央书店,1927年1月。
    5.《广州市市政例规章程汇编》,1924年。
    6.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首都计划》,1929年。
    7.《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
    8.梁思成、张锐:《大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北洋美术印刷所,1930年。
    9.内政部营建司:《战后全国公共工程管理概况》,《公共工程专刊》(第二集),1946年。
    10.南京市档案馆,中山陵园管理处编:《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11.上海市政府法规汇编:《营造·上海市建筑规则》,1945年。
    12.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建设上海市政府新屋纪实》,1934年。
    13.上海特别市工务局编:《上海市工务局概况》,1930年。
    14.上海特别市工务局编:《上海特别市工务局业务报告》,1927年。
    15.上海特别市工务局编:《上海特别市工务局业务报告》,1928年。
    16.上海特别市工务局编:《上海特别市工务局之十年》,1937年。
    17.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编:《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
    18.天津市工务局:《天津市工务局业务报告》,1935年。
    19.冼锡鸿:《嘉南堂·南华公司·嘉华储蓄银行》,《广东文史资料》,1965年第1辑。
    20.叶楚伦等:《首都志·山陵(上)》,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
    21.张锳绪著:《建筑新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10年。
    22.中国工程师学会:《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1946年。
    23.周予同著:《中国现代教育史》民国丛书(第一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
    24.总理奉安专刊编纂委员会:《总理奉安实录》,南京:总理奉安专刊编纂委员会,1930年。
    25.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总理陵管会关于陵墓建筑图案说明》,《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1931年。
    《字林西报》、《申报》、《大公报》、《时务报》、《南京日报》、《民立报》、《时事新报》、《中央周报》、《时报》、《民国日报》(广州)、《民国日报》(上海)、《建筑师》、《首都建设》、《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学会主办1932—1937年)、《建筑月刊》(上海建筑学会主办)、《新建筑》(20世纪30年代创办于广州)、《公共工程专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建筑学报》、《清华大学学 报》、《同济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华中建筑》、《建筑师》等。
    南京市档案馆: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市工务局档案《南京市工务局执照类》,典藏号1001-3-2903
    南京市档案馆: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市工务局档案《南京市工务局建筑师申请开业登记表》,典减号1003-8-1634。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档案馆: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名录(1927—1940)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档案馆:前工务局技副开业呈报表,建筑师登记申请书(1932—1937、1947—1948)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档案馆:甲等营造厂商登记申请书(1948)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档案馆:乙等营造厂商登记申请书(1946—1948)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档案馆:暂乙等营造厂商登记(1946)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档案馆:1950年土木工程师许可申请书
    苏州市档案馆:114、105
    台北国史馆:“国家档案”——外交部南京办公处兴建,典藏号07700242。
    台中市档案馆:《台中新校舍奠基纪念录》,《会议纪事篇》,1924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内政部档案典藏号十二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档案卷宗号四二二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平市营造业建筑师登记(1947.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市工务局技(副)师申请开业登记名册(1943.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工务局建筑师申请开业登记表(1947.7)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实业部工业司技师登记(1930—193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市建筑技师登记案(194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湖北省建筑技师登记案(1943—194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广东省建筑技师登记案(1943—194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四川省建筑技师登记案(1943—1947)
    1.[英]彼得·柯林斯著,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包豪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英]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原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4.[意]曼弗雷多·塔夫里、弗朗切斯科·达尔科著,刘先觉等译:《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5.[意]L·本奈沃洛著,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6.[美]阿瑟·艾夫兰著,邢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7.[美]罗兹·墨菲著,章克生、徐肇庆、吴竟成、李谦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8.[美]彼得·罗、关晟著,成砚译:《传承与交融——探讨中国近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9.[美]史明正著,王业龙、周卫红译:《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1.[美]阿瑟艾夫兰著,邢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卜舫济著:《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1879-1929)》,台湾圣约翰大学同学会1972年重印。
    13.曹仕恭:《建筑大师陶桂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
    14.陈伯冲:《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5.陈从周、章明:《近代上海城市建筑史稿》,(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16.陈从周、章明:《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7.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三联书店1984年。
    18.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德本康夫人、蔡路得著、杨天宏译:《金陵女子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
    20.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珠海出版社,1999年。
    21.窦忠如:《大匠踪迹》,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
    22.费麟、费琪编著:《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费蔚梅著,曲莹璞、关超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24.高介华主编:《第一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论文集》,《华中建筑》,1988(3)。
    25.高亦兰:《梁思成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26.龚德顺、邹德侬、窦以德著:《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27.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8.汉宝德:《文化与建筑近思录》,(台)国立历史博物馆1995年。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9.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三联书店2006年。
    30.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31.侯幼彬:《中国建筑史》(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32.黄思礼:《华西协合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
    33.《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石阶上的舞者——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记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34.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5.傀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36.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赖德霖主编,王浩娱、袁雪平、司春娟合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8月。
    38.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9.林徽因:《林徽因建筑文萃》,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
    40.林家有:《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41.林洙:《建筑师梁思成》,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7月。
    42.林洙:《扣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43.刘先觉主编:《杨廷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
    44.刘叙杰:《刘敦桢建筑史论选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45.刘怡、黎志涛:《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46.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7.罗小未:《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48.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杨廷宝建筑言论集》,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年。
    49.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50.潘谷西:《中国建筑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51.潘谷西主编:《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52.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53.齐康记述:《杨廷宝谈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54.钱锋、伍江著:《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55.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56.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会·编写办公室编著:《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
    57.苏云峰:《清华大学师生名录资料汇编,1927-1949》,(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4月。
    58.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9.天津近代建筑编写组:《天津近代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60.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61.童寯:《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
    62.童寯:《童寯文集》(第一、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63.汪坦、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3—5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1998年。
    64.王焕深:《中国留学教育史料》,(台)国立编译馆,1980年。
    65.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和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66.王其钧:《古典建筑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
    67.王其钧:《近现代建筑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
    68.王绍周、陈志敏:《里弄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69.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70.魏宏运:《民国纪事本末》(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
    71.吴良镛主编:《梁思成全集》(一至九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
    72.吴熙敬主编:《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73.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
    74.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
    75.徐有春、吴志明主编:《孙中山奉安大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76.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77.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78.杨永生,顾孟潮主编:《20世纪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79.杨永生、刘叙杰、林洙著:《建筑五宗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
    80.杨永生、明连生著:《建筑四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81.杨永生、王莉慧:《建筑史解码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
    82.杨永生:《1955—1957建筑百家争鸣史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83.杨永生:《建筑百家回忆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
    84.杨永生:《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
    85.杨永生:《建筑百家评论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86.杨永生:《建筑百家书信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3月。
    87.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9月。
    88.杨永生:《建筑百家轶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
    89.杨永生:《建筑百家杂识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90.杨永生:《中国四代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91.杨永生主编:《哲匠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92.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93.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94.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95.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96.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97.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98.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99.张洪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与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0.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1.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1992年4月。
    103.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编委会编:《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
    1.陈同:《略论近代上海外籍律师的法律活动及影响》,《史林》2005年第3期。
    2.陈纲伦:《从“殖民输入”到“古典复兴”——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与设计思潮》,《建筑学报》,1998年第9期。
    3.陈植:《缅怀思成兄》,《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年。
    4.陈植:《意境高逸,才华横溢——悼念童寓同志》,载童明、杨永生编:《关于童寓》,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
    5.陈颖、刘德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早期建筑教育述略(1920-1949)》,《建筑学报》2007年第1期。
    6.崔勇:《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回顾与反思》,《华中建筑》,2006年第4期。
    7.邓庆坦、邓庆尧:《中国近代建筑在房地产业主导下的发展演变》,《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8.邓庆坦、邓庆尧:《1937-1949:不应被遗忘的现代建筑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现代建筑思潮》,《ARCHITECT》,2006年第4期。
    9.董黎、杨文滢:《从折衷主义到复古主义——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演变》,《华中建筑》,2005年第4期。
    10.范诚、刘鄂东:《话语权的获得——回顾西方建筑师职业的成长》,《华中建筑》,2007年第5期。
    11.方拥:《建筑师童寯》,《华中建筑》,1987年第2期。
    12.傅朝卿:《传教主义与中国古典样式新建筑在1840-1949年》,载台湾《建筑师》,1992年12期。
    13.顾大庆:《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建筑师》,2007年第4期。
    14.顾放、沈振森:《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沈理源的建筑创作思想》,《ARCHICREATION》,2006年第9期。
    15.哈欣:《国家大剧院:中国的表演中心》,载《天津青年报》,1998年4月17日。
    16.侯幼彬:《文化碰撞与“中西建筑交融”》,《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
    17.侯幼彬、李婉贞:《一页沉沉的历史——纪念前辈建筑师虞炳烈先生》,《建筑学报》,1996年第11期。
    18.黄华、郑东军:《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
    19.黄健敏:《中国近代建筑教育溯往》,(台)《建筑师》,1985年第11期。
    20.姜涌:《职业建筑师与建筑——日本的建筑师职能体系及中日比较(1)》,《世界建筑》,2005年第3期。
    21.姜涌:《职业与执业——中外建筑师之辨》,《时代建筑》,2007年第2期。
    22.赖德霖:《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台)《空间》,1993年第1、2、3期。
    23.赖德霖:《清末陆军部南楼实测报告》,见汪坦、藤森照信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北京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24.赖德霖:《中国近代第一位建筑家张镆绪和他的著作<建筑新法>》,《建筑师》(6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5.赖德霖:《“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建筑师》(6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26.赖德霖:《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及特色》,《建筑学报》,1996年第6期。
    27.赖德霖:《吕彦直与中山陵和中山堂》、《阅读吕彦直》,载《光明日报》,1996年。
    28.赖德霖:《杨廷宝与路易·康》,见潘祖尧,杨永生主编:《比较与差距》,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29.赖德霖:《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先行者——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见杨鸿勋、刘托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30.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二十一世纪》,2001年第4期。
    31.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述评》,《建筑师》(台湾),2002年第6期。
    32.赖德霖:《折衷背后的理念》,载《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2002年。
    33.赖德霖主编,王浩娱、袁雪平、司春娟合编:《中国近代时期重要建筑家》,《世界建筑》2004年第5期。
    34.赖德霖:《从宏观的叙述到个案的追问:近十五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献给我的导 师汪坦先生》,《建筑学报》2006年第2期。
    35.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6.李海清:《历史的误会——原南京外交部办公处建筑设计引发的思考》,《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2001年。
    37.李海清、付雪梅:《运作机制与“企业文化”——近代时期中国人自营建筑设计机构初探》,《建筑师》,2003年第4期。
    38.李海清、刘军:《在艰难探索中走向成熟——原国立中央博物院建筑缘起及相关问题之分析》,《华中建筑》,2006年第1期。
    39.李楠:《北京近代建筑发展概说》(上),《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4期。
    40.李百浩、刘先觉:《中国城市规划近代及其百年演变》,《建筑师》(90),1999年。
    41.李治镇:《武汉近代建筑与建筑设计行业》,《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
    42.刘怡、黎志涛:《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ARCHITECT》,2004年第10期。
    43.刘先觉、杨维菊:《建筑技术在南京近代建筑发展中的作用》,《建筑学报》,1996年第11期。
    44.刘致平:《纪念朱启钤、梁思成、刘敦祯三位先师》,《华中建筑》,1992年第1期。
    45.柳士英:《回忆录提纲》,《南方建筑》,1994年第3期。
    46.林美莉:《专业与政治:上海会计师公会与国民政府的互动:1927—1931》,见《“上海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6月。
    47.林美莉:《1930年代上海会计师的兼职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经济组织”暨纪念苏州商会成立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0月。
    48.娄承浩:《建筑泰斗陈植》,《档案春秋》,2006年第11期。
    49.陆邵明:《近现代外滩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因素的演变研究》,《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50.罗汉军:《现代建筑的三个阶段与三部名著》,《华中建筑》,1998年第1期。
    51.罗小未、李德华:《原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1942—1952)》,《时代建筑》,2004年第6期。
    52.马国馨:《建筑师与女建筑师》,《ARCHICREATION》,2004年第3期。
    53.潘谷西、单踊:《关于苏州工专与中央大学建筑科——中国建筑教育史散论之一》,《建筑师》(90),1999年。
    54.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庞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55.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生平述略》,《华中建筑》,2005年第7期。
    56.钱峰:《近现代海归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时代建筑》,2004年第4期。
    57.钱宗灏:《外滩人文地理和建筑历史的变迁》,《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58.曾媛:《上海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上海》,《中国学术》第7辑,2001年。
    59.宋卫忠:《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间近代建筑与社会心理》,《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60.宋卫忠:《甲午之前的中国近代建筑与社会心理》,《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3期。
    61.单踊:《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述评》,《建筑师》,2003年第3期。
    62.沈怡:《三十年来中国之市行政》,《中国建筑年鉴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63.孙慧敏:《规范上海律师的同业竞争行为——以律务中介问题为中心的考察》,载《“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救济组织”暨纪念苏州商会成立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0月。
    64.唐小兵:《重构空间意识:后现代地理研究》,《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10期。
    65.涂欢:《东北大学建筑系及其教学体系述评(1928-1931)》,《建筑学报》2007年第1期。
    66.王俊雄、孙全文、谢宏昌:《空间化专业、专业化空间:国民政府时期建筑师专业制度形成之研究》,《阔别千年:临界空间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中东海大学社会系2000年。
    67.王一亭:《王一亭关于孙中山陵墓图案评判报告》,载徐有春、吴志明主编:《孙中山奉安大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8.王鲁民:《观念的悬隔——近代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两种途径研究》,《新建筑》,2006年第5期。
    69.王伟鹏、陈伯超:《中国近代建筑的“中国观”初探》,《华中建筑》,2006年第11期。
    70.魏文享:《近代上海职业会计师群体的兴起—以上海会计师公会为中心》,《“传统与现代:双重视野中的近代上海工商团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9月。
    71.卫莉、张培富:《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建筑学教育的发轫》,《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2.卫莉、张培富:《归国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学的体制化》,《晋阳学刊》,2006年第1期。
    73.温玉清:《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1949-1958)》,《ARCHITECI》,2005年第2期。
    74.温玉清、谭立峰:《从学院派到包豪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参照系的探讨》,《新建筑》,2007年第4期。
    75.温玉清、王其亨:《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述评》,《ARCHICREATION》,2007年第6期。
    76.吴焕加:《中国建筑100年》(一)、(二),《北京规划建设》,2000年第1、2期。
    77.伍江:《旧上海的华人建筑师》,《时代建筑》,1996年第1期。
    78.伍江:《近代中国私营建筑设计事务所历史回顾》,《时代建筑》,2001年第1期。
    79.夏铸九:《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论分析》,(台)《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0年春季号,第三卷第一期。
    80.徐苏斌:《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起始和苏州工专建筑科》,《南方建筑》,1994年第3期。
    81.徐苏斌:《近年来日本关于中国建筑的研究》,《世界建筑》,1997年第6期。
    82.徐卫国:《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设》,《新建筑》,1986年第4期。
    83.杨秉德:《中国建筑民族风格探索的历史与现状》,载高介华:《建筑与文化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
    84.杨秉德:《中国近代建筑史分期问题研究》,《建筑学报》,1998第9期。
    85.杨秉德:《多元渗透同步进展——论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多元化影响的渠道》,《建筑学报》,2004年第2期。
    86.杨嵩林:《中国近代建筑复古之初探》,《华中建筑》,1987年第2期。
    87.杨嵩林:《中国近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上、中、下),《四川建筑》,1995年第2、5、8期。
    88.杨林生:《中国近代律师制度由来探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89.杨新华、卢海鸣、黄继东:《凝固的厉史—南京民国建筑综述》,《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90.杨新华、卢海鸣、黄继东:《南京—民国建筑的博物馆》,《中山风云》,2003年第1期。
    91.杨廷宝:《谈谈建筑业的发展问题》,《中州建筑》,1981年第1期。
    92.杨廷宝:《处处留心皆学问》,载《新华日报》,1982年1月5日。
    93.杨雪黎、张彬:《留学生与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94.杨永生:《谈谈基泰》,《ARCHICREATION》,2007年第3期。
    95.袁忠:《理性与非理性的变奏_西方建筑思潮与中国建筑文化》,《华中建筑》,2007年第1期。
    96.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解困——五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载潘祖尧、杨永生主编:《现状与出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97.张复合:《北京的“西洋楼式”建筑》,《建筑师》(66),1995年。
    98.张复合:《中国第一代大会堂建筑——清末资政院大厦和民国国会议场》,《建筑学报》,1995年第5期。
    99.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史“自立”时期之概略》,《建筑学报》,1996年第11期。
    100.张复合:《20世纪初在京活动的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1.张镈:《从回忆中思考建筑师的培养》,《建筑师》(12),1982年10月。
    102.张捷、张培富:《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形式的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103.张驭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评介,载《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8卷第5期。
    104.张燕:《清末及民国时期南京建筑艺术概述》,《民国档案》,1999年第4期。
    105.赵明远:《孙支夏—中国近代早期建筑师的杰出代表》,《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06.赵国文:《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分期问题》,《华中建筑》,1987年第2期。
    107.赵国文:《中国近代建筑史论》,《建筑师》(28),1987年。
    108.曾坚:《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及其他》,《建筑师》(6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109.朱光亚:《寻章摘句识童寯》,《华中建筑》,2001年第1期。
    1.陈卓:《重庆近代居住建筑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董黎:《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与建筑形态的构成》,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5。
    3.顾大庆:《Introductory Educa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瑞士)苏黎士高工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
    4.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5.李晨光:《中外建筑设计机构经营模式及生产体制之比较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之研究——关于建筑技术、制度、观念三个层面的思考(1840-1949)》,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7.李睿:《重庆近代金融建筑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9.钱峰:《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沈振森:《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者——建筑师沈理源研究》,天津大学建筑系硕士论文,2002年。
    11.孙慧敏:《建立一个高尚的职业:近代上海律师业的兴起与顿挫》,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2.汤亮:《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分野与合流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3.王浩娱:《中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4.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论文,2006年。
    15.熊浩:《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6.徐苏斌:《比较·交往·启示——中日近现代建筑史之研究》,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
    17.尹倩:《民国时期的医师群体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8.张丽艳:《通往职业化之路:民国时期上海律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The History of Collegiate Education in Architecture in United States,A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41.
    2.Wei Ming Chang,et al.Chang Chao Kang 1922-1992(Committee for the Chang Chao Kang Memorial Exhibit,1993)
    3.K.Frampton,A.Latour.History of Amercian's Architectural Eduction,Lotus International,1980.
    4.S.giedion.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ifth edition and enlarged,1967.
    5.Marty Bax.Translator:Kist Kllian,Bauhaus Lecture Notes,Architectura & National Press.
    6.Adolf Max Vogt,translated by Radka Donnell,Le Corbusier.The Noble Savage,Toward an Archaeology of Modernism,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ish.
    7.Li Shiqiao.Writing a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Liang Sicheng and Liang Qichao.Journal of Architecture Eduction,2002.
    8.Kathryn H.Anthony.Designing for Diversity:Implications for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2002.
    9.Fitzgerald,John.Awakening China:Politics,Culture,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0.Tyau,min-chen T.Z,ed.Two Years of Nationalist China.Shanghai:Kelly and Walsh,Ltd.1930.Chinese Profession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By Xiaoqun Xu,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1.Building in China—Henry.K.Murphy's Adaptive Architecture,1914—1935,Hong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an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1.
    12.Godfrey,C.H.Technical Education in Shanghai.In:Shanghai Society of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and Report of the Council,1904-1905.
    13.[日]村松伸:《上海:都市と建筑,1842-1949》,株式会社PARCO出版局,199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