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与暧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戏仿”(Parody)是西方文论的一个范畴,又译为戏拟、滑稽摹仿等等。作为一种叙事方法,“戏仿”往往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时有意模仿经典范式或传统文本的内容及美学表现形式,将前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文本和语言表现风格等等因素,置放于一个不相适宜甚至相反的语境中,在语境的对比和差异中对戏仿前文本进行有意识的或符合自身需要的曲解、嘲讽或颠覆。在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语境中,“戏仿”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段,具备哪些美学特点?从话语修辞到审美范型,“戏仿”经历了怎样的理论嬗变?又获得了怎样的审美内涵?“戏仿”在特定的历史维度与文化坐标中,与各种理论问题和文化现象产生了何种关联?这些都是本论文要探讨的问题。
     从西方文学叙事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先锋小说,以至网络时代的大话文学、恶搞文化等等,“戏仿”已经溢出了单纯的叙事话语范畴,它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变迁、文学理论、意识形态等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后革命时代文学与文化发展中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因此,对“戏仿”理论的重新梳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戏仿”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戏仿的形式、意图与功能,正确认识当代文学中丰富多变的戏仿现象。
     结合中国当下语境中的戏仿实践,论文将集中考察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作为先锋作家文体革命的策略之一,“戏仿”如何从一种修辞转化成审美范型?在先锋作家的“纯文学”想象中,“戏仿”如何陷入去政治化的“政治”之悖论?其次,网络时代的“戏仿”,在消解叙事成规的同时是否悄然延续着一种喜剧精神?在抵抗与畅销之间,戏仿怎样演变成一种流行的“风格”,成为“暖昧”的抵抗?第三,从先锋文学“严肃”的戏仿到网络时代的“游戏”戏仿,戏仿格局的演变包含了怎样的语境变迁?语境转换的背后彰显了戏仿与大众文化、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怎样复杂的关系?
Parody is a theory concept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ies.As a narrative method,parody is the way that writers or artists imitate other's writing styles and form a new text.By this way,writers can imitate the content and shapes of one text,including the people,story,plot and language style,and then put them into an inaptitude even opposite context.It can get to the effect that the imitated text will be twisted,taunted and overturned. As a rhetorical tactic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means,wha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does parody have?From a rhetorical tactics to an aesthetic style,what's the theory changing to parody?What's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parody in Chinese popular culture?In the special historial and cultural degree, what'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ody and the theory problems and cultural phonomenon?All these question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When we observe the western literature,the vanguard fiction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even the boast literature and Kuso culture in the internet time,we can find that parody is not just a narrative method.It has much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changing culture,literature theory,ideology and so on. So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literatural and cultural age after the revolution.It can help ust know the forms,purpose and functions of parody and the changing phonomenon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if the parody theory can be combed again,the parody phonomeon can be observed.
     Through the parody activities in Chinese context,we will investigate thes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as one of the style revolution methods in the vanguard fictions,how did parody become an aesthetic form from a rhetorical tactics?In the pure literature imagination of the vanguard writers,how did parody get into the paradox of the politicized politics?Second,in the internet time,does parody continue the comedy spirit as it dispell the stereotyping at the same time?Between resistance and fashion,how does parody become a popular style and ambiguous resistance?Last,from the vanguard literature to the boasted literature,what's the changing of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parody activities?And what's the association among parody, popular culture,market economy and ideology?
引文
1 Parody一词在国内的研究论著或译著中有多种译法,如戏拟、滑稽模仿、游戏诗文等等。还有一些国内论著及相关论文在谈及戏仿手法时使用的是“故事新编”、“重写”等词语。如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祝宇红:《“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朱崇科对故事新编小说的定义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典籍、人物等进行的有意识的改编、重整抑或再写。(见朱著,第1页);祝宇红对重写的定义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情节、同样的人物在不同的时代被反复摹写。(见祝著,第1页)基于论文写作中概念运用的统一性,本篇论文除了引文之外,其余与Parody相关的地方均用“戏仿”一词。
    2转引自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第2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第21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第183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第41页,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4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研究》第12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5(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第184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第17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174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01页,2004年5月
    4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第130—13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此外,刘恪在《先锋小说技巧讲堂》(第214-22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中将戏仿分为:元叙述戏仿类型、破碎性戏仿类型、反讽隐喻的戏仿类型、语言游戏式戏仿类型、文体式戏仿类型。
    5张悠哲:《论新时期小说的戏仿艺术》(扬州大学硕士论文)第10页
    1杨琳桦:《由解构到建构——从“戏拟”看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8月
    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第183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荷)杜威·佛克马:《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九个命题和三条建议》,张晓红等译,《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7月
    1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第63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当然,反讽还有多种定义及分类,如克林斯·布鲁克斯在《反讽——一种结构原则》(《“新批评”文集》,第35页,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中认为,反讽是“语境对一个陈述句的明显歪曲”: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第22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将反讽分为语言的反讽和戏剧的反讽;D·C·米克则在《论反讽》(第7页,昆仑出版社,1992年)中指出,反讽“既有表面又有深度,既暧昧又透明,既使我们的注意力关注形式层次,又引导它投向内容层次。”并且还将反讽分为“总体反讽(General Irony)'’、“哲理反讽(Philosophical Irony)"、“宇宙反讽(Cosmic Irony)"。(《论反讽》第101页)
    2(美)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第227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第183-184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南帆:《边缘:先锋作家的位置》,《问题的挑战》第550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5(荷兰)杜威.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范智红译,《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佛克马曾有一系列论文谈及文学中的重写问题,如《无望的怀旧重写的凯旋》,王浩译,《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九个命题和三条建议》,张晓红等译,《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7月等等。在佛克马看来,重写是是文学中相当常见且十分重要的手法,是“互文”的具体的情况,是有差异的重复。重写提醒读者注意文学传统,这也使得读者对重写采取审美的态度。对前文本的文学—审美阅读强化了对重写的文学—审美阅读。
    1巴赫金在讨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诙谐文化中,将一系列戏仿体作品纳入诙谐文化的范畴,如戏仿体的祈祷词、布道词、圣诞节歌曲、圣者传奇、骑士小说等等,并将其称为“神圣的戏仿”。见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第300页,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版
    3祝宇红:《“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第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祝宇红:《“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第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俄)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第108页,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鲁迅:《故事新编》,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3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第24-3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4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第2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5张悠哲:《论新时期小说戏仿叙事的演变及类型》,《西华师大学报》2010年第四期
    1(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2(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37页,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3南帆:《历史与语言:文学形式的四个层面》,见《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1南帆:《历史与语言:文学形式的四个层面》,见《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2(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10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第3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16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3南帆:《文学的维度》,第27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4南帆:《文学的维度》,第273-27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5(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23页,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1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第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美)詹明逊:《文本的意识形态》,严锋译,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116页,三联书店,2003年
    3转引自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16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4转引自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17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第196页,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第197页,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美)詹明逊:《文本的意识形态》,严锋译,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130页,三联书店,2003年
    2转引自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167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3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167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4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18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170-171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180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者前言》,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1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第80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2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1(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49页, 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第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转引自(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第4页,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169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南帆:《历史与语言:文学形式的四个层面》,见《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1转引自(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第19页,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2(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第41页,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3(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第20页,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4(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377页,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第128页,宋伟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53页,曾宪冠译,三联书店,2003年
    1南帆:《沉入词语——南帆书话》第144-145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2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236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第27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朱利安·沃尔弗雷斯:《21世纪批评述介》,第253页,张琼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美)詹明逊:《文本的意识形态》,严锋译,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136页,三联书店,2003年
    4(美)詹姆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299-300页,刘象愚译,三联书店,2003年
    1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226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2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24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3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第248-24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33-34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190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转引自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第2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237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第2页,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2(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179页,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美)詹姆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286-287页,刘象愚译,三联书店,2003年
    1 (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250-251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31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10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174页,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25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第339页,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3南帆:《边缘的声音》,见《隐蔽的成规》第284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05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21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26-127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30-131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3(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第120页,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1王蒙、潘凯雄:《先锋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转引自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第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一川:《借西造奇--当代中国先锋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外国美学》第16辑,第50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2 王一川:《借西造奇——当代中国先锋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外国美学》第16辑,第51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1“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等著作中,“现代性”问题得到了全面的讨论。本文并未打算就这些讨论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对“现代性”概念的运用主要参考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的相关理论。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48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1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第273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2南帆:《边缘:先锋小说的位置》,见《问题的挑战》第534-535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1陈晓明:《冒险的迁徙:后新潮小说的叙事转换》,见《艺术广角》,1990年第3期
    2陈晓明:《冒险的迁徙:后新潮小说的叙事转换》,见《艺术广角》,1990年第3期
    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南帆:《隐蔽的成规》第1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第20页,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序言与开篇》,第3-5页,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1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第22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第22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约翰·基洛瑞:《文化资本:文学经典之形成》,转引自《中外文学》第87页,2006年8月
    1(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第26页,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1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
    1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第22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英)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第96页,紫辰、合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英)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第36-37页,紫辰、合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南帆:《边缘的声音》,见《隐蔽的成规》第273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吴义勤:《中国当代小说前沿问题研究十六讲》第30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
    1(美)詹姆逊:《超越洞穴:破解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神话》,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主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第19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在南帆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中,刘小新的《纯文学》对“纯文学”这一词条做出了细致而清晰的梳理。
    1南帆:《空洞的理念——“纯文学”之辩》,见《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第41-42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333-33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南帆:《空洞的理念——“纯文学”之辩》,见《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第41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南帆:《边缘的声音》,见《隐蔽的成规》第261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1刘恪:《先锋小说技巧讲堂》第214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2(英)约翰·邓普:《论滑稽模仿》第98页,项龙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
    1贺桂梅:《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见《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第17页
    2格非:《十年一日》,见《塞壬的歌声》第66—6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3刘康:《余华与中国先锋派文学运动》,洪治纲编《余华研究资料》第189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4廖炳惠编《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第137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
    5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第40页,三联书店,2008年
    1如南帆:《边缘:先锋作家的位置》(《问题的挑战》第528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孟繁华:《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终结》(《文艺研究》2000年第6其)、向荣:《溃败的先锋——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备忘录》(《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等等。
    1向荣:《溃败的先锋——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备忘录》,见《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
    2南帆:《边缘:先锋作家的位置》,见《问题的挑战》第536-538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1王宁:《中国当代文学的后现代变体》,见《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2余华:《我永远是一个先锋派》,《谈话即道路——对二十位中国艺术家的采访》第248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1参见拙文《网络与网络亚文化》,南帆主编《网络与社会文化》第104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接下来的段落中有部分论述也直接引自该文。
    1(俄)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第103-105页,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俄)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第106页,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参见拙文《底层:消费社会的另类符码》,《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
    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92-93页,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管宁:《消费文化与文学叙事》第14-15页,鹭江出版社,2007年
    1(英)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第66—67页,紫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引自拙文《玄幻、差异美学与后现代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1期
    3管宁:《消费文化与文学叙事》第33-34页,鹭江出版社,2007年
    4关于消费社会与文学经典的关系,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讨论。如赵学勇:《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贺仲明:《文学经典的命运与文学前景》(《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林柳生:《大众传媒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其意义探讨》(《北京教育学报学报》2010年第5期)等等。从这些文章的讨论来看,研究者普遍把文学经典的戏仿化归结为消费社会商品经济、大众文化、解构主义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事实上,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戏仿化以及戏仿的广泛流行不仅仅与消费文化的影响有关,它还与文学经典自身的存在的合理性、网络文化、大众消费的心理等等因素有着复杂的关联。
    1(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之“中译本序言”,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者前言》,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3(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第3页,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第86页,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5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第1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第1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第1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引自拙文《玄幻、差异美学与后现代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1期
    1也有学者强调网络文学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如欧阳友权在其主编的《网络文学概论》(第119-12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中指出,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情结包括:历史理性的颠覆、深度模式的削平、反对威权主义,拒斥中心话语、主体的零散化、距离感的消失等。
    2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第10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第11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南帆:《虚拟的意义:社会与文化》,见《网络与社会文化》第13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1(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92页,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1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第12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无厘头”是广东佛山等地的方言,大意是一个人的言行粗俗随意、搞笑另类,令人难以理解。后来这种颇具草根特点的“无厘头”风格逐渐成为“大话”式戏仿的核心精神,表现为解构经典、俗化英雄、调侃神圣,质疑崇高等等。尹康庄、王文捷《无厘头叙事论》(《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中对“无厘头”作为一种叙述风格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
    2朱大可《零年代的大话美学》,《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第342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
    3朱大可《零年代的大话美学》,《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第344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
    1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见《五种形象》第9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大话”现今已是网络时代非常流行的思考和写作方式。继《大话西游》之后,这些后来者的名单包括:《大话三国》、《大话水浒》、《Q版语文》、《悟空传》、《沙僧日记》、《武林外传》等等。
    3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和后现代》,见《五种形象》第11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见《五种形象》第10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见《五种形象》第10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见《五种形象》第11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参见拙文《玄幻、差异美学与后现代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1期
    2 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John Moore, Verso,1991, P97,转引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628193.htm
    1南帆《压抑和解放: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符号》,见《渤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30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南帆《后革命的转移》,第3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谢纳《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转向”》,见《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第57页
    1谢纳《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转向”》,见《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第58页
    2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见《五种形象》第10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3转引自(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第81页,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和后现代》,见《五种形象》第116-11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如王晓渔:《“恶搞文化”的症候分析》(《南方文坛》2006年第3期)、徐福坤:《新词语“恶搞”》(《语文建设》2006年第8期)、肖灵:《流行词“恶搞”分析》(《修辞学习》2007年第1期)、张焮:《从娱乐到反抗——对网络时代恶搞的分析》(《天涯》2007年第4期)等等。本文沿用徐福坤一文关于“恶搞”的词源学考察和定义。
    3徐福坤:《新词语“恶搞”》,《语文建设》2006年第8期
    1引自拙文《玄幻、差异美学与后现代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1期
    2根据网易《中国互联网恶搞视频“终极”排行榜》(http://tech.163. com/special/000915RB/egao.html),排在前五名的除了《馒头》之外,还有《后舍男孩处女作》(他们假唱流行歌曲,用他们独特的夸张的古灵精怪的表演手法,重新演绎,他们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他们可以说是年轻人的无厘头典范。);《春运帝国》(以春运为题材,幽默诙谐地表现普通百姓在春运期间的沉重经历。所使用的电影素材以《黑客帝国》系列科幻电影和周星驰主演的系列电影为主。);《分家在十月》(该短片以列宁在十月为背景,虚拟了一个关于央视内部权利争斗的故事);《闪闪的红星》(老片《闪闪的红星》和青年歌手大赛也被“恶搞”了一把,而且相比《馒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因此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注意。)
    1(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序》,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2(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01页,曾宪冠译,三联书店,2003年
    3罗慧林:《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1(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怀广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
    2胡戈的恶搞风波以后,又有大批“红色经典”纷纷被恶搞,于是关于经典、英雄人物能不能被恶搞的话题引起了广泛争议。2006年8月10日,《光明日报》刊发了《红色经典不容“恶搞”》、《我们有责任捍卫经典》的文章,并于当天主办了“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紧接着,广电总局纷纷叫停“红色经典剧”的开拍,并计划出台“反恶搞”管理条例,将恶搞视频纳入监管范围。因此,恶搞依然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其遭遇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并不可能撼动既有的权力体系,最终实现“抵抗”的意义。
    3根据旅美学者徐贲的研究: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现代犬儒主义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犬儒主义有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一面,也有委曲求全、接受现实的一面,它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陶东风:《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沈万顺、李大为:《大话文学与犬儒主义》(《文学自由谈》2009年第6期)等文章都谈到了这种犬儒主义出现的文化语境。陶东风认为,“一味的游戏、戏说态度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消解了人为树立偶像、权威之类的现代迷信与现代愚民的可能性,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叛逆精神或怀疑精神由于采取了后现代式的自我解构方式,由于没有正面的价值与理想的支撑,因而很容易转变为批判与颠覆的反面,即一种类似犬儒主义的人生态度。”
    4(英)提摩太·贝维斯:《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第8页,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网络恶搞被“收编”的问题在下一节有较详细的论述。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14页,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1引自拙文《网络与网络亚文化》,见南帆主编《网络与社会文化》,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2朱大可在其著《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第351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中给“哄客”的界定是,“用酷语、色语和秽语对公共事件或人物进行道德——美学评判的匿名网民。”
    1(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译本序,第3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第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译本序,第5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译本序,第1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20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同上
    2同上,第110页
    3转引自(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译本充,第4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转引自(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145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125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155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赫伯迪格在讨论亚文化被收编问题时指出,意识形态的收编策略主要是将亚文化的“他者性”转化为“同一性”,将这些抵抗进行贴“标签”和重新界定,并将其安置于意义的统治架构内。网络戏仿遭遇主流意识规约则主要表现为:媒体和权力部门的介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等,主要代表性事件是对所谓“红色经典”的恶搞及其引起的文化风波。
    3(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117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118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转引自罗慧林:《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1胡戈在《馒头》红火之后,就成功地得到“六间房”网站的投资,拍摄了“网络长片”《鸟笼山剿匪记》,并在“六间房”网站首发。短短数日,“六间房”这个原本没什么名气的网站迅速成为了一个点击率颇高的网站。尽管胡戈一直强调自己不会走专业电影的道路,就算拍商业片也只是为了赚钱去拍自己的片子,拍像《鸟龙山剿匪记》那样的喜剧短片,但已经被商业“收编”的胡戈恶搞的底气明显不如从前。
    2转引自罗慧林:《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3因翻唱后街男孩的歌曲而成名。其翻唱其实是假唱,以各种搞怪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对流行歌曲进行戏仿。后舍男生的表演在开心乐园广为流传,并迅速走红。
    4林晨:《当代中国“恶搞”现象的文化解读》,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116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当然,也有一些人深谙“成名之道”,刻意以“恶搞”的方式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并主动向商业靠拢,寻求“走红”。这与“弱势”的恶搞者被商业收编是不一样的。
    1谢莹、蔡骐:《恶搞:从媒介文化到媒介经济》,《传媒》,2007年第2期
    2林晨:《当代中国“恶搞”现象的文化解读》,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第118页,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与所谓的“恶搞”相比,有网友认为《武林外传》是一种“善搞”。
    2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第244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3徐责:《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第229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1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第279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1.管宁:《消费文化与文学叙事》,鹭江出版社,2007年
    2.南帆:《五种形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南帆:《关系与结构》,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
    5.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7.南帆、刘小新等:《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8.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9.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10.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1.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13.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立勇译,南京大学出版,2004年
    1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6.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7.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王逢振译,天津人民出版,2005年
    18.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9.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2卷: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吴琼:《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
    21.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锆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23.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24.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25.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7.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8.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9.波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0.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32.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3.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4.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5.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6.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37.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年
    38.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39.米歇尔·福柯:《福柯读本》,汪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0.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1.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2.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宋伟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4.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
    45.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6.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7.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49.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0.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1.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2.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爱欲与文明》,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3.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54.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5.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紫辰、合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6.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57.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58.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5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60.保罗·博维:《权力中的知识分子》,萧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1.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62.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3.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64.理查德·墨菲:《先锋派散论》,朱进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5.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66.洪治纲:《守望先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67.刘恪:《先锋小说技巧讲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68.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69.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0.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71.朱利安·沃尔弗雷斯:《21世纪批评述介》,张琼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2.雅克·德里达:《解构与思想的未来》,杜小真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73.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4.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河南大出版社,2005年
    75.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6.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
    77.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78.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9.提摩太·贝维斯:《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0.约翰·邓普:《论滑稽模仿》,项龙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
    81.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82.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83.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84.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5.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6.詹姆斯·库兰等:《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87.阿瑟·阿萨·伯杰:《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8.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89.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90.罗兰·巴尔特等:《形象的修辞》,吴琼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91.王瑾:《互文性》,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92.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93.戴阿宝:《文本革命——当代西方文论的一种视野》,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
    94.廖炳惠编:《关键词200》,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95.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96.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新星出版社,2006年
    97.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98.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
    99.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0.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01.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2. 王晓明主编:《在新的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3.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04.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5.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06.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7. 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08. 吴义勤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上)》,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109. 吴义勤:《中国当代小说前沿问题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
    110. 祝宇红:《“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1. 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12. Linda Hutcheon, A Theory of Parody:The Teachings of Twentieth-century Art Forms, NewYork:Mcthuen.1985.
    113. Margaret A Rose, Parody:Ancient,Modern And Postmoder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14. Jonathan Culler, Literary The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7.
    115. Terry Eagleton, After Theory, London:Penguin Books Ltd,2003.
    116. 陈后亮:《后现代视野下的戏仿研究——兼谈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观》,《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17. 张静:《传承与超越:先锋文学与鲁迅的先锋性》,《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118. 来继霞:《超文性作为后现代戏仿文本策略的凸显》,《大众文艺》,2010年第15期
    119. 张悠哲:《论新时期小说戏仿叙事的演变及类型》,《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
    120. 王成英:《“重写”<圣经>——<纳尼亚传奇>中的戏仿现象研究》,《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
    121. 潘以林:《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和解构主义》,《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8期
    122. 李芳:《文学经典的戏仿化》,《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1期
    123. 叶立文:《经典的复述与重写——论残雪的“文学笔记”创作》,《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24. 刘如珍:《戏仿:一种难以回避的话语表达方式》,《艺苑》,2009年第5期
    125. 林建强:《“经典”作家的“重读”与“重写”》,《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6期
    126. 刘成群:《<野草>、<圣经>与鲁迅对尼采戏仿的承袭》,《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27. 刘辉:《后现代小说中的戏仿——以巴塞尔姆为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第2期
    128. 汪献平:《当代喜剧电影中的“戏仿”:表征与意义》,《当代电影》,2008年第10期
    129. 周文婷:《论“红色经典”和另类“戏仿”影视改编中的得与失》,《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9期
    130. 赵涵:《后现代的滑稽戏——论网络时代的戏仿》,《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期
    131. 步雅芸:《解构“戏仿”:从仿史诗到后现代戏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32. 李敏霞:《论<故事新编>的反讽与戏仿艺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S1
    133. 张珺:《后现代主义文学戏仿策略阐释》,《学术交流》,2007年第11期
    134. 汪粤:《网络时代的戏仿文化——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例》,《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35. 范琳琳:《武侠并戏仿着——简析电视剧<武林外传>的超文性戏仿机制》,《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第5期
    136. 蒋花:《“他者”和戏仿——对抗“文化殖民主义”的策略探讨》,《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
    137. 夏泽安:《论大众消费语境下中国影视的戏仿之风》,《齐鲁艺苑》,2007年第5期
    138. 罗慧林:《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139. 吴林博:《论<夜宴>对<哈姆雷特>的戏仿》,《戏剧文学》,2007年第1期
    140. 廖冬梅:《“嬉戏诸神”与“话语狂欢”——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叙事策略中的“重写”与“戏仿”》,《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141. 林元富:《后现代戏仿:自恋式的作业?——关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理论的一些争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42. 邱冬梅:《也谈“戏仿”与“恶搞”》,《社会观察》,2006年第8期
    143. 王洪岳:《反讽与戏仿——现代主义小说技巧论之一》,《创作评谭》,2005年第4期
    144. 傅莹:《Parody——“戏仿”的精彩》,《电影文学》,
    145. 康兆春:《戏仿:再回首抑或创新的无奈》,《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46. 吴庆军:《拼贴与仿作——<尤利西斯>中的戏拟技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47. 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48. 赵志军:《成规的戏仿——论王蒙的元小说》,《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149. 张峰:《戏拟的寓意与快感》,《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50. 王爱松:《重写与戏仿: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新趋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
    151. 路文彬:《游戏历史的恶作剧——从反讽与戏仿看“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后现代性写作》,《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
    152. 杨琳桦:《由解构到建构——从“戏拟”看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53. 韦华:《在拆解与改写中颠覆——浅析余华小说中的戏仿》,《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54. 徐肖楠:《李冯戏仿小说的现实声音》,《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55. 陈维昭:《<儒林外史>的互文、戏拟和反讽》,《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56. 陈建森:《试论元杂剧脚色与人物之间的“戏拟”关系》,《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