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色彩浓厚的“典型性”意义的影像文化,一度营造了中国社会“主旋律”影像文化的既成背景。不过在时代变迁中,这种“主旋律”影像艺术也逐步呈现出一些局限性与保守性。而世纪之交“非典型性”影像,则通过对不确定性、平俗化、争议性、奇幻性、另类性、游戏化、新媒体化、多元化等新兴文化症候的综合表征,形成了相异于“主旋律”意义与特色的流行影像文本。
     一、作为中国当代图像社会一种突出的表征形式,“无厘头”电影在文化理论上可以得到合理性阐释。在后现代观念不断渗透的状态下,“无厘头”电影非连续、非逻辑影像实践可以得到理解。基于视觉图像文化功能的认识,“无厘头”影像同样提供着一种特殊性的知性建构。这种零散性碎片化影像的文化意义,可以通过一些对应性与任意性的感知方式来阐释。
     周星驰等人的“无厘头”电影承续着香港喜剧文化传统,营构了一种反叛性的后现代游戏娱乐影像。无论是在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方面,“无厘头”电影都融合了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意义。而更为突出的是其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即“无厘头”电影创造了一种思维跳跃、逻辑含混的幽默“大话”形式。
     “无厘头”电影通过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对人生世相的理解也体现出种种相对主义的精神症候。就其映现生活现实的方式而言,其碎片化影像符码消解了“真实”与“虚构”的差异,它通过影像蒙太奇中某些生活痕迹的延伸,含蓄性地指涉到现实事相的相关意义。而这种文化符号结构,也对历史幻像进行了浅明故意的暴露和显现,其古代文化“残片”亦言说了历史理性力量的虚无。“无厘头”言说彰显了历史话语的游戏特色。
     在媒介时代强大的传播力量推动下,“无厘头”文化在影视剧领域不断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其它媒介文化影像与话语产生了广泛影响。90年代后无论在港台还是内地,不少喜剧电影、电视情景剧目都吸纳了“无厘头”的情节建构与搞笑拼贴形式。而港台、内地的电视综艺、曲艺节目,也承续或呼应了“无厘头”文化的言说意识与娱乐精神。
     当网络媒介新兴之后,网络写作中也形成了“无厘头”式“世说新语”潮流。充满个性的网民在自在想象与多元文化开拓之中,同样以碎片性文字对社会文化进行另类观照。这种网络文字符码以其游戏精神,同样对社会文化作出解构甚至是粗俗的戏说。其“无厘头”痴语妄言风格,使网络写作成为颇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表达时尚。
     二、当下影视历史剧不但出现了繁盛的娱乐化制作态势,而其所呈现的历史情景也是题材丰富而铺张眩目。不过这种历史剧模式采用了淡化“历史真实”的表达方式,相关剧情的虚拟架构中,也忽视或模糊了一些既有的历史“通识”规范。这导致当下影视历史剧完整文化知性的缺失,并呈现出一种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
     影视历史剧创作在本质上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历史再阐释,无论“正说”还是“戏说”的历史影像文本,都是某些具有整合与调适意义的当代文化“切片”。历史剧的这种主观性虚构的更新书写,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书写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故而,当下影视历史剧这种“戏说”与虚构的创作本质,是可以在大众娱乐审美的游戏意义上得到确立的。
     作为一种影像“符号”建构的“拟像”环境,影视历史剧也是一种契合受众心理的消费文化存在。而其基于映照当代一些社会问题的历史影像符号系统,正在对当下社会大众各种社会困惑与期求作出幻像性抚慰。其通俗化的趣味性与情感性叙事,也基本上守持着非西方化的民族传统审美意识与习惯。
     大部分帝王将相题材的影视历史剧,多烘托出一种缺失现代观照的传统政治文化意识,家国同构、君主民本、权力本位等传统政治文化得以映射,其浓厚封建意识的张扬则常常惹人非议。这些传统政治文化中非现代性的意识因素,需要人们进一步作出批判性考量。
     三、作为一种真人参与的电视表演,“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虚拟影像形式上强化了真实的意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不断创新、整合不同质态的“真人秀”影像节目,成为人们体验和探索新兴生活意趣与奇观的重要舞台。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同样在学习西方同类影像的过程中得到大致同步的发展,这些节目在融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因素后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特色。
     当下中国本土“真人秀”的创制实践异常繁复,各种娱乐至死的综艺“真人秀”、竞争至赢的比赛“真人秀”与体验至奇的生活“真人秀”影像,为当下中国社会大众提供了较为突出而丰厚的娱乐新体验。从文化意义上观照,这些节目作为一种真实复现社会文化景观的“镜象”,生动地表征着当下中国大众社会的平民梦想、英雄情结、草根民主、现实竞争、本真人性等各种人文想象与情态。
     国内“真人秀”从根本的形式建构上看,明显存在对国外节目的模仿与国内节目相互复制的现象。这种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像的复制方式,自有其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艺术的特殊性意义,也包含着一种通过复制模仿而创新的另类推动因素。不过,真正“中国原创”的“真人秀”节目的稀缺,也引发了节目创制在复制问题上的文化焦虑与观念碰撞。
     中国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逐步显现,其背后蕴含的商业经济利益成为驱动“真人秀”更新的力量。而收视率观念发散的这种张力,则促使“真人秀”必然迎合受众的欣赏旨趣与情感兴味。而此种收视语境下一些被批评的“真人秀”节目探索,显示了主流价值观念与娱乐文化真实的复杂关系。
     四、新兴互联网及其多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促发了大众“去影视化”的影像观赏模式,大量“草根”影像制作与交流方式得以出现。网络戏仿文字、诗歌、流行语营构了影像“恶搞”的背景与要素,网络大众获得一种崭新的调侃与游戏文化空间。在对影像形式的解构性探索中,种种戏谑式重新编配的搞怪视频大量充斥于网络。
     胡戈及其所制视频,是引发网络“恶搞”视频风尚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他创作的网络视频,在引领网络大众进行搞笑娱乐的同时,也对当下现实与文化事象作出了讽喻式批评。“恶搞”视频的风靡,意味着对合法化“正搞”方式的思考。这种“正搞”方式同样包含某些局限性,一些正统影像中的固化虚假形态也应得到反思。
     网络“恶搞”视频属于青年亚文化的新异潮流,渗透出对主流精英文化敏锐的叛逆性思考。不过这种亚文化中种种粗鄙化形态和方式,也明显对社会典范文化产生颠覆性的效果。故而,网络“恶搞”亚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一种推陈出新文化意识的显现,一种青年自我调适式独立话语的表达。
     在“恶搞”文化的大众狂欢传播状态下,娱乐文化呈现出遵从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理念的争端。这种争端的持续导致了对“恶搞”文化的管理困境。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纳入法律规范,同时社会各方还要加强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
     还值得强调的是,“非典型性”影像文本抛弃了部分正统影像的旨趣,强化了种种反叛性的游戏性与娱乐性色彩。虽然作为“异化”的文化符号,也具有一些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不时引发种种争议,然而社会文化愈加开明宽容与新兴氛围渐趋自由多元,都为“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文本创造提供了空间与路径,我们也应以不断更新的文化观念与姿态对其进行感知、审视与清理。
     流行文本在当下媒介时代表征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形式与意义亦在各种媒介互动的变迁时尚中,关联着社会文化认知与大众消费娱情意识的更替。世纪之交大众文本特别是“非典型性”的纸媒、影视、网络文本,正在多元复合化地建构着大众文化实践的新理念与新气象。而对当下泛审美化流行媒介文本意识趋向的这种探索,有利于文化观念与主体知性的积极开拓及健康发展。
The typical optical impression culture with pronounced political color once constructed the existent background of optical impression culture reflecting Chinese theme. However, in the changing times, this optical impression gradually presents some limitation and conservatism. And at the turn of century, atypical optical impression becomes popular by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vulgarization, controversy, fantasy, alternative, recreation, new media orient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other emerging cultur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ignific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me.
     PartⅠ
     As one of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on forms of Chinese imag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reasonless humor movies could be interpreted in cultural theory. And its discontinuous and illogical video practice becomes understandable with increasing penetration of postmodern concept. Meanwhil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functions towards visual images, reasonless humor movies also offer a particular intellectual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fragmental video images could be interpreted through perception of correspondence and arbitrariness.
     Reasonless humor movies of Stephan Chow and other actors inherit the tradition of Hong Kong comedy, forming a rebellious postmodern recreation optical impression. Whether in theme, subject matter, characters or in plot, the reasonless humor movies blend the humanity of secular civilians with the meaning of exaggerated comedy symbol. Moreover, the more prominent feature is characters'language which is a kind of jump thinking, ambiguously logical and humorous "Dahua"form created by reasonless humor movies.
     Reasonless humor reflects various symptoms of relativism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world by means of a more updating style of cognizance. The fragmented code of optical impression elimin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ality and fabrication, in terms of the way to reflect the reality of life, and it reference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real events in a reserved way by extending traces of life in optical impression montage. In ad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kind of cultural code exposes and reveals the historical visions in a clear and intentional way. And the fragments of ancient culture also showed the nothingness of historical power of reason. Expression of reasonless humor demonstrates the recreational features of historical utterance.
     With the spread of media and its strong impact, the reasonless humor culture not only continuously entertains the public in the field of movie and TV, but also extensively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optical im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other media culture. After the 1990s, whether in Hong Kong, Taiwan or mainland, a lot of comedy movies and TV scene plays have been absorbing the plot constructions of reasonless humor and the joking collage forms. Meanwhile, TV variety shows and the opera shows in these three areas also inherit or echo the interpret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entertainment spirit of the reasonless humor culture.
     With the emerging of net medium, online writing has developed a style of reasonless humor and fashionable explanation. Likewise, the netizens of character, who are in the free imagination and multicultural exploration, alternatively contemplate the social culture with fragmentary words. Towards the social culture, such net codes make a deconstructive or even vulgar joking in the spirit of recreation. Its style of reasonless humor as well as talk nonsense makes the online writing a special expressive trend, which is becoming more energetic.
     PartⅡ
     The current historical play on movies and TV becomes prosperous in entertaining production which has the theme presented in a rich and dazzling extravagance. However such mode of historical play not only adopts the expression which fades the "truth of history", but also ignores and blurs the general acceptance of existing history. This results in the lack of the integrity of culture intellectuality and the presence of a new virtual illusion of culture and panorama.
     The creation of historical play on movies and TV is essentially a reinterpretation of fiction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ical optical impressions, no matter displayed in a joking or non-joking way, are slice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with integrated and adaptive meaning. Rewriting the historical drama in such a subjective and fictional manner is a common tradition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ic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Therefore, the creating essence of present historical drama on movies and TV, which is joking and fictional, can be established in the sense of recreation for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 aesthetic.
     As a kind of suppositional impress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ed by optical impression symbol, optical historical play is also an existence of consumption culture tallying with the audience's psychology. In addition, basing on the historical optical impression system which reflects some co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it is consoling fantastically the contemporary masses'various social confusion and expectation. It's common interesting and emotional statements basically insist on non-Western national traditional aesthetics consciousness and custom.
     Most of the historical plays of movie and TV, which are about emperors and their generals and ministers, express the cons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with a lack of modern scrutinization.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clud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countries and famil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eror's domination and people essence and the power in focus, could be reflected. However, its strong sense of feudalism that has been publicized often arouses criticism. Those non-modern conscious elements in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need people to make a further critical consideration.
     PartⅢ
     As a live TV performance, the Reality Show strengthens the real significance in the form of TV optical impress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like America,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nature of the Reality Show,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stage for people to experience and explore the emerging life interests and wonders. And also, in those Chinese TV Reality programs, they have obtained a rough synchronize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Western optical impressions of the same kind, which produce certain localization features after integrating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factors.
     Currently, the creation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local Reality Show is very complicated. All kinds of variety reality shows focusing on entertaining, competition reality show focus on winning, life reality show focusing on experiencing, provide an outstanding and rich new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for Chinese mass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nse, these programs, as a sort of reflection of the real soci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vividly represent and symbolize a variety of human imagination and modality, such as civil dram, heroic complex, grassroots'democracy, realistic competition, true human nature in mass society.
     From the angle of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the obvious existing phenomenon is that the domestic reality TV shows imitate foreign programs and copy other domestic programs. This duplication about postmodern consuming culture impression has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art of post-industrial inflexible copy. And it also includes the alternative factors to inspire creation by imitating and copying. However, a lack of original creation of Chinese reality TV shows also cause the anxiety of the problems on how to copy, how to refer and how to advance in current production of programs.
     China's TV programs'striving for a higher audience rating gradually shows that the commercial benefit behind it has become a force which stimulates the Reality Show to update. Forc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higher audience rating, the Reality Show has to cater to the taste and emotional pleasure of the audiences. However, in such situation, some Reality Show exploration, though were criticized, have indicat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instream value and real entertainment culture.
     PartⅣ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video technology urge the mass to change their mode of appreciating optical impression without movie and TV. Given this data, a lot of optical impression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ans have appeared. The jokingly-imitated words, poems and fashionable words on the Internet form the background and elements of optical impressions'practical joke. The mass of the Internet gain a brand new space of mocking and recreatio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constructive exploration of the means of optical impression, all kinds of jokingly recreated videos come flooding to the Internet.
     Hu Ge is a representative who triggers a wave of practical joke videos on the Internet and his self-made videos are also regarded as typical works. The videos created by him not only initiate the netizens to make jokes and enjoy entertainment, but also make an allegorical criticism on the current reality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prevalence of practical joke videos indicates a consideration of the legalized non-practical joke. But there are also limitations of this approach, and the fixed virtual image of some orthodox optical impression needs to be reflected.
     Practical joke video on the Internet is a fantastic new trend of subculture among the youth. It exudes the acute rebellion thinking in the mainstream of elite culture. However, it is obvious that various coarse form and crude means that exist in such kind of subculture has a disruptive effect on the typical culture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greatest value of cyber practical joke subculture lies in the manifestation of innovating culture awareness---getting rid of the stale and bringing forth the fresh, and in its expression on the youth's self-adaptation on independent utterance.
     As the practical joke culture is being feverishly spread by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 culture has trapped into a disputation as whether to follow the moral baseline or to pursue freedom. The continuity of such disputation leads to managerial dilemma of practical joke culture. On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regulate it by bringing it into norms of law. In the meantime,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enhance tolerance and open communication.
     The atypical optical impression text has abandoned parts of the objective purport of the orthodox optical impression and strengthened various rebellious features of playfulness and entertainment. As a culture symbol of dissimilation, it also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social subculture and lead to various disputes off and on. However, nowadays the social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liberal and tolerant and the emerging cultural atmosphere tends to be more free and diverse, which has provided the space and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ypical optical impression text. Therefore, we should keep updating our cultural value and attitude to recognize, review and cleanup it.
     In the present media era, popular texts represent the abundant context of social culture, whose form and meaning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turnover of the recognition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awareness of consump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 the changing fashion of a various media interact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mass texts, particularly, atypical media in print, movie and TV, Internet texts are diversely and jointly constructing the new concept and atmosphere of the mass cultural practice. The exploration in tendency of the current pan-aesthetic media text sense contributes to the positive exploitatio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ulture values and subjective comprehension.
引文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5-166页
    ②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5-306页。
    ①赵勇:《消费快感与娱乐经济》,《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
    ②李衍柱:《卢卡契的典型观与布莱希特的诘难》,《文史哲》1990年第1期。
    ③潘新宁:《典型解构·诗性自由·综合分化》,《小说评论》2009年第4期。
    ①程天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5日。
    ②引自欧阳宏生 赖黎捷:《坚持中国电视批评的正确方向——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西部电视》2002年第3期。
    ①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②参阅倪震:《电影评论对电影创作的期待》,《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①尹鸿:《冲突与共谋——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②长平:《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什么?》,《南方都市报》2007年1月25日。
    ③乔林生:《美国“主旋律”叫好又叫座,中国的为啥不行?》,《解放军报》2010年4月8日。
    ①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②张未民:《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
    ③杨春时:《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非典型性》,《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①孟繁华:《大众文化与文化领导权》,《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②(法)居依·德波:《奇观社会》,《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①(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份的研究》,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①(法)雅克·德里达:《延异》,《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②陆小华:《国际传媒竞争取向与中国的选择》,《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2期。
    ①章柏青:《80年代: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光》,《艺术评论》2005年第14期。
    ①参阅尹鸿:《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②欧阳宏生:《中国电视批评的四个阶段》,《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①原非:《电影退票制是个伪命题》,《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31日。
    ①参阅邱鸿钟梁瑞琼:《非典型性:后现代医学时代一个特征》,《医学与哲学》2003年第5期。
    ①高琨、王宏伟:《当“后现代电影”遇上中国观众》,《河北日报》2004年3月19日。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①(美)大卫·鲍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②(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2页。
    ①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99页。
    ②(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2页。
    ①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②(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页。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②(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
    ①房伟:《文化悖论时空与后现代主义——电影<大话西游>的时空文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③ (法)让·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4页。
    ④(英)托尼·贝内特:《文本、读者和语境》,《表象的叙述》,吴士余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87页。
    ①温德朝:《戏仿:喜剧电影叙事的后现代策略》,《电影文学》2008年第5期。
    ②(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6页。
    ①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②常庆:《“元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李祺:《好莱坞无厘头喜剧电影的“无”中生“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②路春艳:《类型电影的概念及特征》,《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③参阅大头俗人:《香港喜剧电影》,时光网(Mtime)/组群/说说电影谈谈生活,2009年9月3日。
    ①参阅王书华:《交相辉映群星共谱香港喜剧电影》,《文化艺术报》2009年3月6日。
    ①李学兵:《无厘头的跨文化尴尬》,《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②党元春:《“元厘头”青春部落的流行语》,《现代语文》2004年第8期。
    ①(美)戴维·R·肯迪斯等编:《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②王军:《“游戏”,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叙述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1期。
    ③王岳川:《“文学性”消解的后现代症候》,《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①参阅李学兵:《无厘头的跨文化尴尬》,《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①包兆会:《无厘头文化中喜剧的笑与中国式后现代》,《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②(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26页。
    ③沙湄:《“宗教大法官”与巴赫金的诗学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④张柠:《2001大众文化消费品》,《羊城晚报》2001年12月27日。
    ①参阅李学兵:《无厘头的跨文化尴尬》,《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①周宪:《看的方式与视觉意识形态》,《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
    ①(英)E·盖尔纳:《相对主义与共相》,《哲学译丛》2000年第1期,杨富斌译,第26页。
    ②(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页。
    ①(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第17页。
    ②邹诗鹏:《当下时代的精神症候——关于相对主义的诘辩》,《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第94页。
    ③(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页。
    ①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①(美)弗洛姆:《资本主义的异化问题》,《异化问题》,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52-53页。
    ②(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②(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页。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②(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页。
    ③(美)大卫·鲍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02页。
    ①(英)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3页。
    ①(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页。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4页。
    ②(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页。
    ①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4页。
    ②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页。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
    ②(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总序。
    ①常庆:《“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②家钥:《新世纪香港喜剧电影——兼谈香港喜剧电影发展史》,百度贴吧/香港电影吧,2009年10月26日。
    ①风尘剑:《<春田花花>是一个城市寓言》,网易/文化频道,2006年2月27日。
    ①枝枝:《看古代“F4”妙语连珠》,《东方今报》2005年12月3日。
    ②曹宇:《古装喜剧:从“戏说”到“乱说”》,新浪网/影音娱乐/电视前沿/香港制造——香港电视剧黄金20年珍藏版专题,2003年11月10日。
    ①亲爱的饺子:《有类剧种叫情景剧》,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娱乐八卦,2009年12月27日。
    ①蔡丽怡杨翠:《<栋笃神探>热播“神探”黄子华栋笃查案》,《南方都市报》2004年7月23日。
    ①刘青青:《<终极三国>恶搞名著成台湾收视冠军》,《成都晚报》2009年5月5日。
    ①余韶文:《冯小刚与周星驰联手拍片 京味调侃-无厘头-?》,《江南时报》2001年11月5日。
    ①艾星星艾辉等:《无厘头喜剧还能忽悠多久》,《南都娱乐周刊》2010年8月4日,第30期。
    ①李星文:《调侃剧的狂欢:(编辑部的故事>颠覆语言方式》,搜狐网/娱乐频道/电视TV/30年电视秘史,2008年11月17日。
    ①刘璐璐 高仁渊:《解读<武林外传>与<老友记>映射的中美文化差异》,《消费导刊》2009年第18期。
    ①唐燕蕾:《论现代元素的注入和无厘头模式的运用对情景喜剧娱乐功能的强化作用——<武林外传>观后有感》,《电影评介》2006年第17期。
    ②孟静:《用流行的瓶装主旋律的酒》,《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4月,第17期。
    ①蝎斯底里:《“丑女”意义不亚于超女自制剧掀起无敌热潮》,搜狐网/娱乐频道/电视/丑女无敌/新闻动态,2009年9月14日。
    ①周昭刘红丽:《古装情景剧(乘龙怪婿)打造岭南幽默文化》,《信息时报》2004年7月21日。
    ②参阅常庆:《“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王干:《悲剧·无厘头·综艺节目》,《中国散文双年展》(祝勇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华婷:《综艺节目变态进化》,《可乐生活》2009年3月12日。
    ①梁婵:《本土栋笃笑:另类“是但嗡”生活》,《广州日报》2009年3月29日
    ②谢奕娟:《解读黄氏“栋笃笑”精髓》,《信息时报》2009年1月16日。
    ①黄岚:《广州本土栋笃笑热:草根话题释放白领压力》,《广州日报》2009年12月3日。
    ②蔡丽怡 伍洁敏 梁馨元 文琳:《你的我的奖门人》,《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10日。
    ①陈炜:《香港TVB<残酷一叮>节目引发的思考》,《东南传播》2005年第8期。
    ②林丹丹:《<美女厨房>:就是看美女出“糗”》,《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1日。
    ①王干:《悲剧·无厘头·综艺节目》,《中国散文双年展》(祝勇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①参阅《新周刊》主编:《城市笑匠》,《八卦城市》,漓江出版社2008年10月。
    ②李鸿谷:《赵本山,快乐制造》,《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3月4日。
    ①贾如军:《赵本山的“农民形象”落后于时代》,《齐鲁晚报》2008年2月13日。
    ①参阅于领海:《“无厘头”话语的特点》,《阅读与写作》2005年第6期。
    ②朱步冲:《无厘头:从娱乐行为到颠覆冲动》,《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7期。
    ①胡淑芬:《无厘头:从以人为本,到与时俱进》,新浪网/论坛/文化艺术/无厘头与时俱进,2004年10月18日。
    ①张素平:《从网络到现实,内地“无厘头”文学渐登大雅之堂》,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科教新闻,2004年4月10日。
    ②张素平:《从网络到现实,内地“无厘头”文学渐登大雅之堂》,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科教新闻,2004年4月10日。
    ①(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46-247页。
    ①朱美华:《论世纪之交的无厘头文化与戏仿文学》,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摘要。
    ①哦哦我要要(oo511):《特别声名》,西陆网/社区/娱乐/无厘头·后现代,2005年7月28日。
    ②胡淑芬:《无厘头:从以人为本,到与时俱进》,新浪网/论坛/文化艺术/无厘头与时俱进,2004年10月18日。
    ①朱步冲:《无厘头:从娱乐行为到颠覆冲动》,《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7期。
    ②(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0页。
    ①(法)雅克·德里达:《书的终结与文字的开端》,《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②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3页。③(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
    ①(英)托尼·贝内特:《文本、读者和语境》,《表象的叙述》,吴士余、李宏图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87页。
    ②(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③侯吉勇:《谈网络写作中的游戏精神》,《写作》2005年第21期。
    ①(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19页。
    ①(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张一兵、周宪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②(德)齐奥尔格·齐美尔:《时尚的哲学》,《消费文化读本》,罗钢,王中枕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
    ①乔治元:《文学没死,欢迎继续来搞》,新浪网/新浪博客/乔治元,2006年10月28日。
    ②梵香听音:《重要说明》,西祠胡同网/社会人文/观察思考/无厘头以人为本,2006年7月18日。
    ③(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张一兵、周宪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①王丽娟:《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中国电视》2002年第10期。
    ①刘泓:《历史叙事:从史传精神到虚构游戏》《福建论坛》1999年第2期。
    ②参阅郭培筠:《历史的影像化书写》,《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王丽娟:《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中国电视》2002年第10期。
    ②仲呈祥:《2003中国电视剧创作回眸》,《光明日报》2004年2月11日。
    ③吉炳轩:《唱响主旋律多出精品剧》,《中国电视》2000年第7期。
    ④李君娜:《历史剧声势浩大成荧屏主角》,《解放日报》2007年2月6日。
    ①张伴仙:《红朝历史剧代际变幻:看(汉武大帝>随想》,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关天茶社,2005年2月25日。
    ②沈沧眉:《<大明宫词>:一阕美丽与哀愁的叹歌》,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影视评论,2006年12月13日。
    ③李兰:《<恰同学少年>:革命历史剧和青春偶像剧的对接与融合》,《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3期。
    ①陈建强:《历史教育如何考虑观众品味》,《光明日报》2006年12月7日。
    ②李君娜:《历史剧声势浩大成荧屏主角》,《解放日报》2007年2月6日。
    ③朱忠元:《大众文化背景下历史影视文化样态界说》,《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1期。
    ①宗俊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探》,《文艺评论》2007年第1期。
    ②孙书磊:《典型理论与戏曲批评民族化的迷失》,《戏曲艺术》2009年第1期。
    ③郭宏义:《于成龙的意义》,《深圳特区报》2001年4月25日。
    ④宗俊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探》,《文艺评论》2007年第1期。
    ①谢琰:《刺里有玫瑰》,《北京青年报》2005年9月29日。
    ②参阅孟琢:《六大历史剧批判》,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
    ①胡鸿保,魏爱云:《硬伤、时空错乱与审美符号——浅谈历史剧》,《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2期。
    ②赵宁宇:《论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表演》,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影视评论,2007年3月11日。
    ③参阅沈庆利:《“历史通识”的缺失与历史剧创作中的问题》,《戏剧文学》2008年第6期。
    ①参阅沈庆利:《“历史通识”的缺失与历史剧创作中的问题》,《戏剧文学》2008年第6期。
    ①参阅沈庆利:《“历史通识”的缺失与历史剧创作中的问题》,《戏剧文学》2008年第6期。
    ①卡卡:《<赤壁>迎合的下场是迷失》,《新快报》2009年1月5日。
    ①参阅秋风:《历史只剩下画卷:电影人的文化赤壁》,博客中国/文化纵横,2008年10月30日。
    ①刘婷付会敏:《宏大叙事的个体性超越》,《当代电影》2010年第8期。
    ②姚馨丙:《消费历史:电视历史剧的文化陷阱》,《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①南翔:《当下文学的历史影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②黄海:《影像本体意识》,《当代电影》2000年,第3期。
    ③郭鹏群 王晓玲:《<赤壁>:视觉盛宴下的暴力美学与灵魂缺位》,《电影文学》2008年第17期。
    ①胡鸿保,魏爱云:《硬伤、时空错乱与审美符号——浅谈历史剧》,《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2期。
    ②戴玉亮:《<让子弹飞>,那漫天飞舞的想象力》,《大众日报》2010年12月17日。
    ③秋风:《历史只剩下画卷:电影人的文化赤壁》,博客中国/文化纵横,2008年10月30日。
    ①薛若琳:《谈谈历史剧的史实与虚构》,《光明日报》2005年1月7日。
    ①参阅张慧敏:《文述与演述——论历史与历史剧的关系》,《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③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④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9页。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00页。
    ②参阅陈吉德:《正说·戏说·假说·胡说——论历史剧的四种言说方式》,《电影文学》2007年第5期(上)。
    ①刘哲:《<大长今>收视率所向披靡,把历史熬成老汤》,《华商报》2005年5月20日。
    ②田剧俭等:《正视历史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光明日报》2001年11月27日。
    ①参阅陈吉德:《正说·戏说·假说·胡说——论历史剧的四种言说方式》,《电影文学》2007年第5期(上)。
    ②郭敏:《作为文化的符号——三类电视历史剧文本探析》,《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李春利:《<汉武大帝>:功过谁与评说》,《光明日报》,2005年1月28日。
    ②冯天瑜 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4页。
    ③王成军:《文与史的对立与交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16页。
    ②参阅朱忠元:《大众文化背景下历史影视文化样态界说》,《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1期。
    ③参阅江晓原:《历史剧:何必符合历史事实》,《世界》2006年第5期。
    ①朱忠元:《大众文化背景下历史影视文化样态界说》,《甘肃高帅学报》2003年第1期。
    ①秦建鸿:《审美观照下的历史剧——与葛红兵先生商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2期。
    ①参阅陆炜:《虚构的限度》,《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
    ①秦建鸿:《审美观照下的历史剧——与葛红兵先生商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2期。
    ②(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第76页。
    ③薛若琳:《谈谈历史剧的史实与虚构》,《光明日报》2005年1月7日。
    ①崔进:《荧屏群言堂》,《中国电视》2002年第3期。
    ②参阅江晓原:《历史剧:何必符合历史事实》,《世界》2006年第5期。
    ③朱忠元:《大众文化背景下历史影视文化样态界说》《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1期。
    ①转引自薛若琳:《谈谈历史剧的史实与虚构》,《光明日报》2005年1月7日。
    ②吴晓东:《正说,戏说,历史剧该怎么说》,《中国青年报》2003年6月19日。
    ③(美)Robert F.Berkhofer:《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④陈吉德:《正说·戏说·假说·胡说——论历史剧的四种言说方式》,《电影文学》2007年第9期。
    ①陈善斌:《“历史剧”审美品质的提升》,《文艺报》2002年4月25日,第3版。
    ②陈建森:《游戏与娱乐:对戏曲本质与功能的再认识》,《光明日报》2004年9月15日。
    ③陈善斌: 《“历史剧”审美品质的提升》,《文艺报》2002年4月25日,第3版。
    ④转引自陶汝崇:《历史小说:虚构的真实》,《中华教育周刊》2004年11期。
    ①韩松落:《<风声>够阴暗,但观影理由充足》,《都市时报》2009年10月13日。
    ②陈善斌:《“历史剧”审美品质的提升》,《文艺报》2002年4月25日,第3版。
    ③姚爱斌:《现代历史理性的遗落与重拾》,《文艺评论》2006年第5期。
    ④韩寒:《感谢你,孔子》,新浪网/新浪博客/韩寒博客,2010年2月8日。
    ⑤殷谦:《<孔子>有可能导致今人亵渎孔子》,新浪网/新浪博客/殷谦的BLOG,2010年1月19日。
    ①参阅王晓华:《历史剧创作的人文底线》,《学习月刊》2005年第5期。
    ②陈世雄:《哲学思维对现代剧思维的影响》,《文艺研究》,1993年第6期。
    ③刘丽文:《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历史剧的定位和走向》,《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④朱忠元:《大众文化背景下历史影视文化样态界说》,《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1期。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②徐长安吕蓁:《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①转引自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设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9页。
    ②崔进:《荧屏群言堂》,《中国电视》2002年第3期。
    ③(英)伯尼斯·尼丁:《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①刘秋雯:《解码历史剧》,《经济观察报》2009年12月18日。
    ②参阅钟颖:《受众的影像消费及其心理满足——我看电视历史剧的流行》,《视听界》2004年6期。
    ①参阅王丽娟:《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中国电视》2002年10期。
    ②贾高建:《社会转型中的失范问题》,《理论前沿》2003年第15期。
    ③(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代序第10页。
    ④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①贾磊磊:《历史底蕴成市场需求,影视剧回到民族文化原点》,《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11日。
    ①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39页。
    ①尤小刚:《思考与发展》,《中国电视》1992年第8期。
    ②卢玉峰:《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樊篱——由历史题材电视剧所想到的》,哲学在线/爱智论坛/文化批评与社会批判,2003年4月12日。
    ③郑书梅 王佳音:《商道即人道》,《中国电视》2006年第4期。
    ④张方:《为历史写心——由电视剧<司马迁>想到的》,《中国电视》1998年第3期。
    ①谭诚东:《众说纷纭话戏说》,《天津日报》1999年3月18日。
    ②参阅卢玉峰:《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樊篱——由历史题材电视剧所想到的》,哲学在线/爱智论坛/文化批评与社会批判,2003年4月12日。
    ③(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④参阅王丽娟:《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中国电视》2002年10期。
    ①王岳川:《当代传媒的现代盲点》,《人文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①曾庆瑞:《<神话>:做了一次大胆的艺术创新尝试》,新浪网/影音娱乐/电视前沿,2010年2月1日。
    ②张颐武:《从<宫>谈起:正视青少年文化的活力》,《北京青年报》2011年2月26日。
    ③(美)Robert F. Berkhofer:《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0页。
    ①参阅赵灵敏:《广电总局禁令不断——电视剧政治折射文化困境》,《南风窗》2007年3月5日(上卷)。
    ①高明勇:《南京学者:对待历史剧不能一概而论》,《江南时报》2007年3月8日。
    ②一名:《请收起罪恶的皇国史观》,博客网/博客中国,2007年4月28日。
    ③(英)戈林·麦凯波:《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前言。
    ①(美)G.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②参阅徐志宏 张弘政:《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③(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
    ②刘光英:《简论当代中国政治亚文化》,《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③参阅李艳丽:《张力与互动:政治亚文化对政治稳定的积极功能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 年第5期。
    ①刘光英:《简论当代中国政治亚文化》,《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参阅李艳丽:《政治亚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文化之瘤》,《长江论坛》2007第2期。
    ②石康:《<三国>热播的意味》,新浪网/新浪博客/一起说话,一起奋斗(石康博客),2010年5月27日。
    ①赵灵敏:《广电总局禁令不断——电视剧政治折射文化困境》,《南风窗》2007年3月5日(上卷)。
    ②杨新英:《中国权谋文化与权谋政治批判》,西祠胡同社区/职场同事/财经杂志,2005年6月11日。 ①(美)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②(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5页。
    ③李明:《消费·文化·政治——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论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④杨新英:《中国权谋文化与权谋政治批判》,西祠胡同社区/职场同事/财经杂志,2005年6月11日。
    ⑤张卫东:《中国崛起背后的大国心态》,《联合早报》(新加坡)2009年10月29日。
    ①丁元竹:《大国心态,中国崛起必不少的条件》,《学习月刊》2004年第10期。
    ②参阅张颐武:《“大国心态”和“强者心态”:“帝王戏”的新想象》,博客网/博客中国,2007年1月28日。
    ③袁慎学:《中国崛起背后的大国心态》,百度空间/袁慎学博客2009年10月29日。
    ①张颐武:《“大国心态”和“强者心态”:“帝王戏”的新想象》,博客网/博客中国,2007年1月28日。
    ① (美)Robert F. Berkhofer:《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①周星杨乘虎:《“电视秀”:从媒介景观到文化表征》,《现代传播》2006年第6期。
    ①李益:《论影视动画艺术的虚拟性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姜筱舟:《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的分析与批判》,《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9期(下)。
    ①(英)Annette Hill:《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②徐蕾:《真人秀,欧洲电视文化新贵》,《传媒观察》2003年第1期。
    ①尹鸿:《虚构与真实: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研究》,《人民日报》2007年1月8日。
    ②阎纯:《“真人秀”的本土化实践探索》,《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1期。
    ③王馨 时春风:《电视“真人秀”路在何方》,《电影评介》2008年第1期。
    ④(英)Annette Hill:《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第81页。
    ⑤尹鸿:《解读电视真人秀》,《今传媒》2005年第7期。
    ①参阅尹鸿:《虚构与真实: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研究》,《人民日报》2007年1月8日。
    ②夏瑾:《真人秀,捧场的越来越多》,《环球时报》2005年9月16日。
    ③阚乃庆:《欧美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趋势及启示》,《现代视听》2007年第7期。
    ①章立凡:《漫长的1984》,《杂文选刊》2009年第7期(上旬刊)
    ①唐昀:《20余万人报名当(学徒)圆梦》,《新民晚报》2009年5月29日。
    ①泰拉·班克斯:《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三季》剧情介绍,迅雷网/电视剧/真人秀/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三季,2009年。
    ①Elaine:《真人秀节目面面观》,中华传媒网/传媒博客/Elaine的传媒博客LeeYong, Zoo,2008年9月5日。
    ①参阅阚乃庆 谢来:《最新欧美电视节日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②张霄羽 马晶:《美整容真实电视节目上演新版且小鸭变白天鹅》,《新京报》2005年5月29日。
    ①尹鸿:《虚构与真实: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研究》,《人民日报》2007年1月8日。
    ②参阅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
    ①冉儒学:《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五年发展备忘(二)》,博客网/博客公社/ranruxue的博客,2006年2月17日。
    ①曾家新:《<金苹果>上演“真人团结秀”》,《京华日报》2002年7月2日。
    ②冉儒学:《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五年发展备忘(二)》,博客网/博客公利/ranruxue的博客,2006年2月 17日。
    ①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新闻界》2006年第2期。
    ①谢耘耕:《真人秀节目在中国是如何兴起的》,新浪博客/谢耘耕的BLOG,2009年7月27日。
    ②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新闻界》2006年第2期。
    ①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②黎祖华 张旸 刘开源:《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新——解析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的成功因素》,《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6期。
    ①王烨:《“红楼梦中人”选秀与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突破》,《今传媒》2007第4期。
    ②陈晖:《“后选秀”时期的情感类电视节目》,《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4期(下)
    ①(英)Annette Hill:《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①谢耕耘 王彩平:《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报告》,《新闻窗》2005年第5期。
    ②辛夷:《火得邪门的湖南卫视》,长沙里手(www.lishou.com)/文章频道/今日湖南/日新月异,2005年5月2日。
    ③胡纠纠:《没有电视只有剧2007中国电视节目榜》,《新周刊》第271期,2008年3月15日。
    ①章伊倩:《欢乐云集星光远播:<星光大道>节目形态探析》,《中国电视》2005年第7期。
    ①王路:《“请你今晚看我的”》,《三湘都市报》2005年11月10日。
    ②詹皓:《:外国人展才艺》,《新闻晚报》2003年7月3日。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①赵奕:《在赢的时代为梦想和中国加油》,《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9月19日。
    ①胡薛:《CCTV-2<赢在中国>的脱颖之道》,中国广告网/网络杂志/广告直通车,2006年12期。
    ①薛童:《新电视选秀》,《新经济导刊》2006年第16期。
    ②陈馨:《湖北卫视<风行天下>即将登场》,《武汉晨报》2006年4月4日。
    ③冯遐:《<我是冠军>即将亮相湖南卫视》,《北京晨报》2006年7月19日。
    ①马牧人:《选秀有理,作秀无罪,网络秀PK电视秀》,搜狐博客/马牧人BLOG/日志,2007年5月28日。
    ②姜华:《南航首开空姐电视选秀先河》,《每日经济新闻》2006年8月30日。
    ③冉儒学:《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五年发展备忘(三)》,博客网/博客公(?)/ranruxue的博客,2006年2月17日。
    ①看客:《电视秀起来》,《青年记者》2002第9期。
    ②刘淼:《异化的<完美假期>》,《青年记者》2002年第10期。
    ③哈聪 宋鹏飞:《畅谈央视<完美假期>访谈》,搜狐/旅游频道/心在旅途,2006年4月29日。
    ①朱波:《追踪“小鸭”变“天鹅”<看我72变>全国造星》,《长江日报》2006年4月9日。
    ②付丁:《广电总局叫停整容真人秀<美丽新约>》,《新快报》2007年8月24日。
    ③甄晓菲 朱晴依:《中国式“换妻”》,《南方周末》2007年8月2日。
    ④洪湾:《高三师生母女互换<变形计>第二季火热登场》,湖南卫视网/栏目/《变形记》,2006年9月12日。
    ①邓丽茹:《(交换空间):交换的不仅是空间》,《青年记者》2008年第14期。
    ②看客:《电视秀起来》,《青年记者》2002第9期。
    ③李枫:《“网络第一红娘小龙女”来汉制造浪漫邂逅》,《武汉晚报》2008年3月9日。
    ④瓜田:《这电视秀不做也罢》,《前线》2005年第4期。
    ①(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②(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5页。
    ③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巴蜀书社2004年,第6页。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5页。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①陈曦:《快乐的是超女沉重的是什么》,《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30日。
    ②张颐武:《决不可以低估超女的惑义》,《南方都市报》2005年9月1日。
    ③闻逸:《“亚洲英雄”李宇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新闻晨报》2005年10月4日。
    ①慕容洲:《反偶像狂欢中的英雄叙事》,百度贴吧/张靓颖吧,2005年8月12日。
    ②庄礼伟:《超级女声·虚假需求·剧场政治》,《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0日。
    ③(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一兵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①夏青:《成就偶像的残酷抉择》,《南都周刊》2006年9月20日。
    ②(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页。
    ①徐帆:《细说“真人秀”》,《传媒》2007年第5期。
    ②(美)苏珊·桑塔格:《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4页。
    ③程巍:《桑塔格:意义的影子世界》,《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22日。
    ①张国涛:《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①(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前言第10页。
    ②李安源:《时尚、媒介与认同性——安迪·沃霍尔与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神话》,《艺术.生活》2009年第6期。
    ①耿幼壮:《超越现代主义(一)——安迪·沃霍尔的意义》,《美术观察》2001年第3期。
    ②谢耘耕 戴晔:《模仿创新:电视创新的另一种战略》,《中国广播影视》第377期。
    ①许青红:《<变形计>惹争议原制片详解创意来源》,《京华时报》2006年9月23日。
    ②潘智彪 李丹媛:《当代文化产业的复制特征》,《学术界》2010年第3期。
    ①邹文:《当代艺术:宏观复制、微观创新》,《光明日报》2009年7月19日。
    ②冉儒学:《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五年发展备忘(二)》,博客网/博客公社/ranruxue的博客,2006年2月17日。
    ①何雪:《发行业如何迎接文化产业的春天》,文化创意产业网/创意整合/出版,2007年10月31日。
    ②(美)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0页。
    ③甘锋:《论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①秦鲁 王琦 钟华 周宁等:《“文化焦虑”折射什么?》,《解放日报》2008年4月19日。
    ②参阅潘陆琴毛娴静:《电视真人秀的“模仿”之痛》,《东南传播》2007年第12期。
    ①夏琦:《私照镜子罚千元 要做天使不容易》,《新民晚报》2005年9月14日。
    ②司徒望:《“文化焦虑”下的荒诞》,《新快报》2007年12月25日。
    ①杨福泉:《“文化焦虑”弥漫当代社会》,《文艺报》2011年2月18日。
    ②参阅潘陆琴毛娴静:《电视真人秀的“模仿”之痛》,《东南传播》2007年第12期。
    ①傅守祥:《经典文化的焦虑:从精英掌控的标准到动态选择的趣味》,《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②金元浦陶东风:《视觉新景与文化焦虑——文化研究二人谈》,《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8月15日。
    ③转引自程巍:《桑塔格:意义的影子世界》,《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22日。
    ④周志强:《从娱乐到傻乐一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去政治化》,《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①郭克宏:《收视率:困境中的电视节目淘汰尺度》,《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参阅王国平:《拷问中国电视收视率》,《环球》2005年第21期。
    ①张楠:《收视群体分流电视剧收视率逐年下降》,《工人日报》2005年2月1日。
    ②段羡菊叶伟民张楠:《娱乐节目低俗化七大表现,收视率万恶之源》,《半月谈》2005年第17期。
    ①赵聪慧:《电视节目持续赢利—美国五大王牌制作人初探》,网易/商业频道/娱乐产业观察,2005年11月15日。
    ②刘爽:《选秀节目PK电视荧屏》,《法律与生活》2006年第19期。
    ③王国平:《拷问中国电视收视率》,《环球》2005年第21期。
    ④卢纲:《收视率的“功与过”》,《学习月刊》2008年第22期。
    ①张瑞青:《浅析星空卫视的运营》,《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第31期。
    ①孟静:《后“超女”时代的电视秀》,《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7期。
    ②孟静:《后“超女”时代的电视秀》,《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7期。
    ③周伟红许海滨:《收视率的传播偏向》,《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上)。
    ①刘燕南商建辉:《反馈的变奏:“数字受众”vs“意见受众”》,《现代传播》2005年第8期。
    ②孟静:《后“超女”时代的电视秀》,《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7期。
    ①参阅胡纠纠:《没有电视只有剧2007中国电视节目榜》,《新周刊》第271期,2008年3月15日。
    ①齐帅张菁:《电视情感节目故事狗血遭质疑》,《南方都市报》2010年2月10日。
    ②金微 王毅:《中国电视节目五年之流变:选秀之后》,《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8年第4期。
    ③倪佳:《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状况探析》,《电影评介》2007年第2期。
    ④胡凌竹:《这一次,电视真的有了文化》,《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23期。
    ⑤阐乃庆:《电视选秀,谁还“慢慢地陪着你走”》《东方早报》2007年7月26日。
    ①霍燕妮:《电视真人秀“走火入魔”,网友自发揭“恶心”节目》,《新闻午报》2007年8月27日。
    ②(美)保罗·福塞尔:《恶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序言。
    ③何三畏:《病人崔永元》,《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第19期。
    ④汪涌豪:《莫让娱乐沦为粗鄙的狂欢》,《文汇报》2005年7月4日。
    ①海岩黄玮:《狂欢是文化的易碎品》,《解放日报》2005年8月26日。
    ②曾庆瑞 赵晖:《要警惕“娱乐至死”的倾向》,《文艺报》2005年6月9日。
    ③金丹元:《从“超女”到“梦想中国”》,《上海文化》2006年第1期。
    ④吴俊:《电视真人秀:从游戏到伪游戏》,《荧屏内外》2006年第4期。
    ⑤李雪萌:《<非诚勿扰>:相亲之外还有更多》,《济南日报》2010年5月18日。
    ⑥谢勇:《非诚勿扰事件凸显时代复杂逻辑》,《燕赵都市报》2010年6月21日。
    ①陈占彪:《“秀时代”的娱乐至上》,《文艺报》2006年4月27日。
    ②邵培仁潘祥辉:《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陈立敏:《多维话语较量中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今传媒》2010年第9期。
    ②王润:《央视打造绿色收视率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北京晚报》2005年11月8日。
    ③张君昌:《绿色收视率是对电视泛娱乐化现象的有力制衡》,人民网/传媒/研究,2007年5月31日。
    ①马大康:《娱乐性的“越界”与当代文艺学》,《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①朱大可:《雅俗之战:从通俗到恶俗的历史流变》,《新世纪周刊》第416期,2010年9月13日。
    ②周锦尉:《析超女、“老鼠”、PK现象》,《文汇报》2005年8月29日。
    ③张宁:《真人秀节目研究》,《才智》2010年第16期。
    ①风雪夜归人:《伪娘是思想的进步还是倒退》,新浪博客/风雪夜归人的博客,2010年5月3日。
    ②依米:《伪娘盛行引发男性审美新革命》,《都市女报》2010年5月20日。
    “(英)Annette Hill:《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作者中文版序言。
    ①(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途径》,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页。
    ②李晋林:《网络视频节目现状及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美)仙托·艾英戈 唐纳德·R·金德:《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汤晟 吴朝晖:《P2P对等川络的未来》,《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期。
    ①车延秀:《网络视频:媒体新品》,《青年记者》2006年第16期。
    ②费伯禹:《P2P让网络视频成为充满欢乐的盛宴》,《军事记者》2007年第8期。
    ③程颖杨洋:《网络视频:在校大学生娱乐新宠》,《电子商务》2008年第5期。
    ①陈国明:《有线电视网开发新功能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第2期。
    ②胡尧熙:《去电视化还是全盘电视化——新媒体时代的困惑》,《新周刊》2007年第6期。
    ③参阅马云卿:《草根视频挑战电视精英?——去精英化的网络视频带来的去电视化现象研究》,《新闻知识》2008年第5 期。
    ①胡赳赳:《2007中国电视红皮书》,《新周刊》2008年3月18日。
    ②连岳:《姚美人的堕落与阿Q先生的胜利》,《南方都市报》2004年11月10日。
    ③灵泉心语:《亚文化如火如茶到几时?》,大洋论坛/广州城事,2005年6月25日。
    ①冷眼玉寒:《“恶搞”梨花体可以商榷,拒绝“泥沙诗”实属应该》,天涯社区/天涯论坛/舞文弄墨,2006年11月26日。
    ②闲看蚂蚁上树:《赵丽华:诗坛芙蓉,口水诗惹争议》,新浪博客2006年10月20日。
    ③姜小玲 韩璟:《文坛一怪:14个标点成“小说”》,《解放日报》2005年7月18日。
    ①淮南柳:《<小鸡过马路>搞笑名人》,西祠胡同/西祠博客/淮南柳的角落,2002年1月26日。
    ②夜归小猫咪:《<吉祥三宝>之馒头版、小偷版》,西祠胡同社区/城市生活门户,2006年3月1日。
    ③张东升谢海涛陈建利:《恶搞的江湖纪事》,《南都周刊》2006年3月11日(总第4期)。
    ④田令孜:《恶搞“知音体”——挠了“煽情”的痒痒》,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娱乐八卦,2009年3月20日。
    ①阿浩:《“知音体标题”,文学时代的进步还是文化产业的倒退?》,西祠胡同/都市生活,2007年9月6日。
    ②许健楠:《这些网络新文体,你能看懂吗?》,《金华日报》2009年6月5日。
    ①jndjd2010:《马化腾又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百度贴吧/恶搞吧,2010年11月5日。
    ②石剑峰:《“咆哮体”一夜爆发解压新途径走俏网络》,《东方早报》2011年3月11日。
    ①佚名:《加V不加V,快来看看“红楼体”》,《今日早报》2011年4月8日。
    ①高鹏:《梨花教主沉浮记》,《精品购物指南》2006年第74期。
    ②柳林飞人:《梨花诗万能写作技巧》,百度贴吧/下柳林吧,2007年7月28口。
    ③朱玲郑媛:《诗歌软件恶搞诗坛半月内自动生成15万首》,《北京青年报》2006年10月11日。
    ①崔菁菁 杨迺祺:《韩寒称现代诗和诗人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新民晚报》2006年9月28日。
    ②谢宜兴:《梨花依旧,而风不再癫狂》,博客网/博客中国/诗歌往事,2007年9月14日。
    ③李舫:《恶搞中沦为大众娱乐的噱头——谁在折断诗歌的翅膀》,《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6日。
    ①程武:《我们该如何面对网络亚文化》,《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9月5日。
    ①陶捷:《“90后”自创火星文遭围剿部分主流论坛封杀》,《上海青年报》2007年9月10日。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②柳剑诏:《女诗人口语诗引发网络口水战》,《北京青年报》2006年9月19日。
    ③陈煜堃:《≠蒙娜丽莎+山羊胡子》,《新快报》2009年2月23日。
    ①戴震东:《宁财神和“70后”的杂烩世界》,《新闻晨报》2006年2月26日。
    ②陈娉舒:《“大话”风刮过“大史记”来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18日。
    ①参阅袁蕾:《<大史记>看上“馒头”作者联系胡戈推续集》,《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
    ①曾家新:《八一厂指责央视青歌赛纵容恶搞<闪闪的红星>》,《京华时报》2006年4月23日。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③陈晓云:《中国当代电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目录第1页。
    ④靠近你温暖我:《冯氏幽默与周氏搞笑》,新浪博客/寻人博客,2006年1月23日。
    ①网事无梦:《二祥系列短剧之一:<二祥献身>》,西祠胡同/时尚男女/相约女人帮总部,2006年12月18日。
    ①宋尾:《“人民支持胡戈”》,《时代信报》2006年2月21日。
    ②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新浪博客/朱大可博客@栅栏后的絮语2006年3月3日。
    ③丁丽洁:《“哄客时代”一说引发争议》,《文学报》2005年12月15日。
    ④秦文 申剑丽 相丽丽:《芙蓉姐姐:成名于校园网盛于天涯博客》,《新京报》2005年7月6日。
    ⑤来燕榭:《网络“狂花风暴”之精神分析报告》,《重庆晚报》2005年7月18日。
    ①钱佳芸:《后舍男生:校园爆笑第一组合》,《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5日。
    ②朱秦冀:《没一句词却让网友膜拜<忐忑>被封“神人神曲”》,《华商报》2010年9月27日。
    ③丁丽洁:《“哄客时代”一说引发争议》,《文学报》2005年12月15日。
    ①陈园园:《全民消费“黄健翔”》,《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7月11日。
    ②张帆:《胡戈:馒头血案之父》,人民网/文化/一周文化人物/文化人物,2006年2月10日。
    ③杨晓宇:《馒头·胡戈》,《视野》2006年第8期。
    ④参阅李径宇:《当凯歌遭遇胡戈》,《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月2日。
    ⑤孙硕:《陈凯歌花3.5亿却成就了胡戈》,校园频道/鲜鲜人类/娱乐先锋,2006年2月14日。
    ⑥无相客:《2006年互联网十大热点·之二》,新浪博客/Here’s元相观,2006年10月28日。
    ⑦宋尾:《“人民支持胡戈”》,《时代信报》2006年2月21日。
    ①参阅黄俊英:《电影“恶搞”:一个自娱自乐的游戏》,《观察与思考》2006年第5期。
    ①郁蕊芬:《胡戈:你不能叫我不恶搞》,上海星期三网/新闻,2006年11月30日。
    ②李耀辉:《“恶搞”:“搞”而不“恶”》,《青春潮活力派》2008年第12期。
    ③陈谟:《恶搞的生存路径》,《新周刊》2006年9月7日,第17期。
    ①黄长洁:《“馒头”作者胡戈新作<春运帝国>周星驰变民工》,《南方都市报》2006年2月7日。
    ②范东波:《恶搞PV<春运帝国>狂涮大腕》,《半岛都市报》2006年2月6日。
    ①江冰吴晓娴:《视频恶搞是创意粘贴还是亵渎经典》,《南方日报》2007年4月22日。
    ②邱致理:《新片上映两天遭遇大杀器,胡戈称调侃无处不在》,《上海青年报》2006年6月8日。
    ③黄健:《胡戈<鸟笼山>:披着原创皮的馒头渣工程》,《青年周末》2006年6月16日。
    ④张守刚:《胡戈推新片<007大战黑衣人>,被斥无才华》,《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1月5日。
    ①邱致理 刘嵩:《<007大战黑衣人>登陆网络,胡戈这回恶搞自己》,《上海青年报》2007年1月10日。
    ②佚名:《迈克尔杰克逊歌曲小解》,华夏娱乐网/专题/迈克尔杰克逊的家,2010年6月18日。
    ①茅中元:《胡戈又亮恶搞“虎照”对“艳照门”兴趣不大》,《新闻午报》2008年2月28日。
    ①喻德术:《胡戈恶搞<黄金甲>,岳不群逼令弧冲加班》,《法制晚报》2006年11月22日。
    ②李宁:《胡戈再战江湖,以“含泪的微笑”恶搞新闻联播》,人民网/人民观点周刊,2008年12月24日。
    ①耿红仁:《胡戈新作<宅居动物>火了》,《扬了晚报》2010年2月12日。
    ②张守刚:《胡戈新片<鸟笼山电视购物>恶搞电视购物》,《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10月24日。
    ③胡戈:《电视广告与网络病毒广告》,新浪博客/胡戈的博客,2010年8月30日。
    ①参阅高维 徐建军:《浅析网络恶搞视频短片的传播成因》,《阅渎与写作》2007年第1期。
    ②曹建文:《专家:对经典的轻蔑、歪曲与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光明日报》2006年8月10日。
    ③(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4页。
    ①再见肖申克:《<无极>能,<闪闪的红星>为什么不能?》,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关天茶舍,2006年4月25日。
    ②胡戈:《恶搞的社会危害性远小于正搞》,天涯社区/天涯论坛/闲闲书话,2006年9月3日。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②胡戈:《恶搞的社会危害性远小于正搞》,天涯社区/天涯论坛/闲闲书话,2006年9月3日。
    ①袁蕾:《<大史记>看上“馒头”作者联系胡戈推续集》,《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
    ②钟瑛 崔磊:《网络恶搞流行现状及其管制困境》,《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王晓渔:《春晚,一碗剩饭引发的悬案》,《南方都市报》2006年1月24日。
    ②(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①郭松民:《主流精英,请谦虚面对亚文化》,《环球》2007年9月5日。
    ②李舫:《天堂里,咱还说相声——相声大师马季悄然辞世》,《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1日。
    ③(美)缪塞尔·享廷顿劳伦斯·哈里斯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87页。
    ④青连斌:《学术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人民日报》2006年9月12日。
    ①(日)三浦展:《下流社会》,文汇出版社2007年,序言。
    ②曾乐:《“超女”“梦想中国”陷入丑闻漩涡》,《新快报》2006年5月31日。
    ③王晶:《解密网络神曲(忐忑)》,北方网/新闻中心/天津/天津新闻,2010年11月8日。
    ①(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①夏海淑:《当代青年:从愤怒到游戏》,《环球》杂志2007年9月5日
    ②(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3页。
    ③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①程颖杨洋:《网络视频:在校大学生娱乐新宠》,《电子商务》2008年第5期。
    ①(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8页。
    ②马云卿:《草根视频挑战电视精英?——去精英化的网络视频带来的去电视化现象研究》,《新闻知识》2008年第5期。
    ③陈鸿秀:《娱乐精神与解构思潮结合的产物——视频“恶搞”片的文化解读》,《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①解本友:《网络流传“人品计算器”》,《信息时报》2006年8月25日。
    ②(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
    ③楼亮:《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之网络恶搞》,《浙江广播电视报》2006年10月11日。
    ④参阅钟瑛 崔磊:《网络恶搞流行现状及其管制困境》,《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马婷:《<色,戒>遭遇恶搞刺杀行动变四级考作弊》,《信息时报》2008年1月10日。
    ②吴晓铃:《成都音乐人搞说唱<我爱章鱼村>调侃李宇春》,《天府早报》2006年2月28日。
    ①刘旭 王晓雁:《红色经典遭“恶搞”八一电影厂拟究法律责任》,《法制日报》2006年8月9日。
    ②袁炯贤:《英雄人物被恶搞面目全非》,《信息时报》2006年8月4日。
    ①黄英:《重拍“红色经典”惊起骂声一片》,《四川日报》2004年4月2日。
    ②张志超:《售楼广告恶搞红色经典广告词雷倒网友》,《信息时报》2008年10月20日。
    ③徐媛彭晋:《饭店用<开国大典>做广告》,《长沙晚报》2006年8月23日。
    ④卫韡:《七夕传说遭恶搞牛郎没钱买房不能娶织女》,《新民晚报》2006年8月2日。
    ⑤刘旭 王晓雁:《红色经典遭“恶搞”八一电影厂拟究法律责任》,《法制日报》2006年8月9日。
    ⑥袁炯贤:《英雄人物被恶搞面目全非》,《信息时报》2006年8月4日。
    ①刘婷:《应反对文化炒作和文化垃圾》,《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1月7日。
    ②陆志坚:《究竟足谁铡死了烈士刘胡兰?》,《新民晚报》2009年1月13日。
    ③邓清波:《“屈原蹦极”网络恶搞亵渎民俗文化引争议》,《解放日报》2008年6月10日。
    ④朱光:《沪上话剧令观众愤慨》,《新民晚报》2006年9月22日。
    ⑤陈杨:《木子美:大家“各自鬼混去吧”》,《新快报》2008年11月24日。
    ①单一良:《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录(系列报道之五)》,《中国产经新闻报》2008年12月10日。
    ②依依:《恶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新浪博客/春天不远的BLOG,2006年11月5日。
    ③优网科:《猥琐男:人不猥琐枉少年》,中华网博客/网络红人快讯,2008年2月16日。
    ④李慧芳:《女生宿舍遭涂鸦 门口竟变“地狱入口”》,红网/长沙2009年3月3日。
    ⑤杨静:《公务员报名遭恶搞 考生上传大熊猫及不雅照》,《辽沈晚报》2008年7月30日。
    ①(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5页。
    ②丁国蓉:《“恶搞”风行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界》2006年第6期。
    ③何海巍:《大学生网络视频现象与青年文化》,《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5期。
    ①参阅薛可方慧:《从播客现象解读网络的亚文化传播对社会个体现实行为的影响》,《新闻界》2007年第5期。
    ① (美)迪克·赫伯迪格:《形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9页。
    ②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③ (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④ 薛可 方慧:《从播客现象解读网络的亚文化传播对社会个体现实行为的影响》,《新闻界》2007年第5期。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②钱亦蕉:《<无极>:说一个神话》,《新民周刊》2005年第47期。
    ③唐娟:《陈凯歌一怒为馒头: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潇湘晨报》2006年2月13日。
    ④王洪伟:《广州五律师声援胡戈陈凯歌说人“无耻”侵权》,《广州日报》2006年2月20日。
    ①高咏梅:《胡戈:陈凯歌没资格告我宁愿打官司不认侵权》,《重庆商报》2006年2月16日。
    ②戴璐:《“馒头”引发蚁象之战》,《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20日。
    ③娄荔:《但愿人血馒头能治病》,《深圳商报》2006年2月28日。
    ④周为筠:《馒头“血”案要革谁的命》,《财富时报》2006年2月22日。
    ⑤李丽:《陈凯歌人气跌到冰点》,《羊城晚报》2006年2月15日。
    ①(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42页。
    ②许士密:《青少年网络“恶搞”的成因与疏解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0期。
    ③何成之:《关键时刻,胡戈挺住!》,新浪网/影音娱乐/自由评论/陈凯歌《无极》遭遇胡戈馒头血案专题,2006年2月21日。
    ①(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36页。
    ②参阅陈鸿秀:《娱乐精神与解构思潮相结合的产儿——视频“恶搞”片的文化解读》,《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③张志超:《网帖仅题目无内容6小时蹿红被称“网络奇迹”》,《信息时报》2009年7月17日。
    ①(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②佐伊:《“贾君鹏”属群体无聊凸显青少年反智特征》,《新快报》2009年7月21日。
    ①(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77页。
    ②李气虹:《热炒黄健翔和黄健中是对官方主旋律的迂回抵制》,星岛环球网2006年11月23日。
    ③袁炯贤:《英雄人物被恶搞面目全非》,《信息时报》2006年8月4日。
    ①曾子航:《红色经典拍成偶像剧是否可行》,《大众电影》2008年第21期。
    ②田锦 王闵敏 杨小玲:《恶搞红色经典时代的颠覆还是文化的迷失》,《陕西日报》2006年12月1日。
    ③陈鸿秀:《娱乐精神与解构思潮结合的产儿——视频“恶搞”片的文化解读》,《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④钟瑛 崔磊:《网络恶搞流行现状及其管制困境》,《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⑤田锦 王闵敏 杨小玲:《恶搞红色经典时代的颠覆还是文化的迷失》,《陕西日报》2006年12月1日。
    ①耿晓斌文静:《亵渎英雄,就是亵渎历史》,《山东青年报》2006年8月30日。
    ②张守刚:《别糟蹋红色经典网络红人痛斥恶搞经典》,《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8月6日。
    ③陈健:《网络恶搞:狂欢背后遗失了什么?》《人民日报》2006年6月23日。
    ④龚丹韵:《“颠覆经典”能萌发文化创意吗?》,《解放日报》2006年8月5日。
    ⑤唐勇林:《89.5%公众担心恶搞混淆青少年是非观》,《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28日。
    ①陈琛:《<光明日报>反击网络恶搞红色经典》,《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146期。
    ②姜奇平:《当“恶搞”遇上“胡搞”》,《互联网周刊》2006年第4期。
    ③何云:《网络恶搞议论汹汹》,《北京晚报》2006年8月24日。
    ④参阅再见肖申克:《<无极>能,(闪闪的红星>为什么不能?》,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关天茶舍,2006年4月25日。
    ①快活林:《提高国民素质需要恶搞“红色经典”》,雅虎/论坛首页/影评视界,2006年8月9日。
    ②再见肖申克:《<元极>能,<闪闪的红星>为什么不能?》,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关天茶舍,2006年4月25日。
    ③韩寒:《广电总局禁止恶搞才是今年最恶搞事件》,《南方日报》2006年8月23日。
    ①Lilac ken:《红色经典到底应不应该恶搞?》,凤凰论坛/一虎一席谈,2006年8月8日。
    ②(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③王晓渔:《为文化炒作和文化垃圾一辩》,《南方文坛》2007年第3期。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鸟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①苍狼的深瞳:《恶搞“红色经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猫扑/大杂烩,2006年9月15日。
    ②郭松民:《主流精英,请谦虚面对亚文化》,《环球》2007年9月5日。
    ③周为筠:《馒头“血”案要革谁的命》《财富时报》2006年2月22日。
    ①钱斐:《尊重“潘冬子”的知识产权》,《解放日报》2006年4月25日。
    ②胡倒戈:《向八一厂及青歌赛剧组的道歉检讨声明》,百度贴吧/闪闪的红星吧,2006年4月23日。
    ③何红锋:《恶搞涉及侵权问题》,《今晚报》2006年10月10日。
    ④王晓雁:《胡戈“篡改”无极惹事端网络恶搞短片是否侵权》,搜狐网/新闻中心/国内新闻/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2006年2月16日。
    ⑤露耘:《“馒头”是否侵犯惹争议案件惊动国家版权局》,搜狐首页/娱乐频道,2006年2月16日。
    ①婴雄:《网络视频许可证“恶搞”了谁?》,《南风窗》2006年第17期。
    ②(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①(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②“沈浩波:《下半生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下半身》创刊号,2000年7月。
    ①参阅胡洪亮:《下半身写作:“非典型性”的“非”诗歌》,《艺术广角》2003年第5期。
    ①胡纠纠:《2009电视何处去》,《新周刊》第295期,2009年3月15日。
    ①印荣生:《惊闻非典文化》,《人民日报》2003年6月6日。
    ①木雨:《传媒与社会文化的认同:寻求共识》,《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①参阅马持节:《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舆论的互动传播——从“扑典型性肺炎”事件谈起》,《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①张兴成:《文化发展与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03年6月10日。
    ②傅双琪、仇琳:《中国传媒:“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渐趋模糊》,《解放日报》2004年12月20日。
    ①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3页。
    ②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7页。
    ②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③(德)齐奥尔格·齐美尔:《时尚的哲学》,《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
    ④仲富兰:《流行文化与传媒互动关系略论》,《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①(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②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7页。
    ①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4-283页。
    ①徐尚扬:《金庸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导论第2页。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1页。
    ①(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4页。
    ②梁一儒 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③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1页,序言第8页。
    ①(美)R·A·巴伦D·伯恩:《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美)大卫·鲍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份的研究》,花城出版社2007年。
    [4](美)戴维·R·肯迪斯等编:《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
    [5](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6](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年。
    [7](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
    [8](美)弗洛姆:《资本主义的异化问题》,《异化问题》,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
    [9](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英)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
    [12](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1年。
    [13](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年。
    [14](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
    [15](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
    [16](美)Robert F. Berkhofer:《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
    [17]学出版社2008年。
    [1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
    [19](英)伯尼斯·尼丁:《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英)戈林·麦凯波:《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22](美)G.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3](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
    [24](美)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英)Annette Hill:《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
    [2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人学出版社2002年。
    [28](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29](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
    [30](美)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美)保罗·福塞尔:《恶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32](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途径》,商务印书馆2005年。
    [33](美)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新华出版社2004年。
    [3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5](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36](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美)缪塞尔·享廷顿劳伦斯·哈里斯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年。
    [38](日)三浦展:《下流社会》,文汇出版社2007年。
    [39](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0](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
    [41](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4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3年。
    [43](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4](美)R·A·巴伦D·伯恩:《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5](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6](法)雅克·拉康:《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罗钢王中枕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8]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9]吴士余李宏图编:《表象的叙述》,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50]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1]孟琢:《六大历史剧批判》,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
    [52]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53]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
    [54]冯天瑜 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5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潘知常 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7]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设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58]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59]阚乃庆谢来:《最新欧美电视节目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60]尹鸿 冉儒学 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61]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62]陈晓云:《中国当代电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巴蜀书社2004年。
    [6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5]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66]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68]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69]祝勇主编:《中国散文双年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70]徐尚扬:《金庸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71]《新周刊》主编:《八卦城市》,漓江出版社2008年。
    [1]赵勇:《消费快感与娱乐经济》,《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
    [2]李衍柱:《卢卡契的典型观与布莱希特的诘难》,《文史哲》1990年第1期。
    [3]潘新宁:《典型解构·诗性自由·综合分化》,《小说评论》2009年第4期。
    [4]倪震:《电影评论对电影创作的期待》,《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尹鸿:《冲突与共谋——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6]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7]尹鸿:《解读电视真人秀》,《今传媒》2005年第7期。
    [8]尹鸿:《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9]张未民:《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
    [10]杨春时:《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非典型性》,《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11]孟繁华:《大众文化与文化领导权》,《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12]陆小华:《国际传媒竞争取向与中国的选择》,《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2期。
    [13]章柏青:《80年代: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光》,《艺术评论》2005年第14期。
    [14]欧阳宏生:《中国电视批评的四个阶段》,《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15]欧阳宏生赖黎捷:《坚持中国电视批评的正确方向——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西部电视》2002年第3期。
    [16]邱鸿钟梁瑞琼:《非典型性:后现代医学时代一个特征》,《医学与哲学》2003年第5期。
    [17]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99页。
    [18]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19]房伟:《文化悖论时空与后现代主义——电影(大话西游)的时空文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0](英)E·盖尔纳:《相对主义与共相》,《哲学译丛》2000年第1期。
    [21]温德朝:《戏仿:喜剧电影叙事的后现代策略》,《电影文学》2008年第5期。
    [22]常庆:《“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3]李祺:《好莱坞无厘头喜剧电影的“无”中生“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4]路春艳:《类型电影的概念及特征》,《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5]李学兵:《无厘头的跨文化尴尬》,《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26]党元春:《“无厘头”青春部落的流行语》,《现代语文》2004年第8期。
    [27]王军:《“游戏”,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叙述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1期。
    [28]王岳川:《“文学性”消解的后现代症候》,《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29]王岳川:《当代传媒的现代盲点》,《人文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作家出版社1995年。
    [30]包兆会:《无厘头文化中喜剧的笑与中国式后现代》,《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31]沙湄:《“宗教大法官”与巴赫金的诗学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32]邹诗鹏:《当下时代的精神症候——关于相对主义的诘辩》,《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33]刘璐璐高仁渊:《解读(武林外传)与<老友记>映射的中美文化差异》,《消费导刊》2009年第18期。
    [34]艾星星艾辉等:《无厘头喜剧还能忽悠多久》,《南都娱乐周刊》2010年8月,第30期。
    [35]孟静:《用流行的瓶装主旋律的酒》,《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4月,第17期。
    [36]唐燕蕾:《论现代元素的注入和无厘头模式的运用对情景喜剧娱乐功能的强化作用——(武林外传)观后有感》,《电影评介》2006年第17期。
    [37]陈炜:《香港TVB(残酷一叮)节目引发的思考》,《东南传播》2005年第8期。
    [38]于领海:《“无厘头”话语的特点》,《阅读与写作》2005年第6期。
    [39]朱美华:《论世纪之交的无厘头文化与戏仿文学》,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40]李鸿谷:《赵本山,快乐制造》,《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3月4日。
    [41]朱步冲:《无厘头:从娱乐行为到颠覆冲动》,《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7期。
    [42]侯吉勇:《谈网络写作中的游戏精神》,《写作》2005年第21期。
    [43]刘泓:《历史叙事:从史传精神到虚构游戏》《福建论坛》1999年第2期。
    [44]郭培筠:《历史的影像化书写》,《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5]吴功正:《重塑文学精神》,《东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6]王丽娟:《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中国电视》2002年第10期。
    [47]吉炳轩:《唱响主旋律多出精品剧》,《中国电视》2000年第7期。
    [48]李兰:《<恰同学少年>:革命历史剧和青春偶像剧的对接与融合》,《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3期。
    [49]朱忠元:《大众文化背景下历史影视文化样态界说》,《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1期。
    [50]孙书磊:《典型理论与戏曲批评民族化的迷失》,《戏曲艺术》2009年第1期。
    [51]宗俊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探》,《文艺评论》2007年第1期。
    [52]胡鸿保,魏爱云:《硬伤、时空错乱与审美符号——浅谈历史剧》,《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2期。
    [53]沈庆利:《“历史通识”的缺失与历史剧创作中的问题》,《戏剧文学》2008年第6期。
    [54]刘婷付会敏:《宏大叙事的个体性超越》,《当代电影》2010年第8期。
    [55]姚馨丙:《消费历史:电视历史剧的文化陷阱》,《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6]南翔:《当下文学的历史影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7]黄海:《影像本体意识》,《当代电影》2000年,第3期。
    [58]郭鹏群 王晓玲:《<赤壁>:视觉盛宴下的暴力美学与灵魂缺位》,《电影文学》2008年第17期。
    [59]张慧敏:《文述与演述——论历史与历史剧的关系》,《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0]陈吉德:《正说·戏说·假说·胡说——论历史剧的四种言说方式》,《电影文学》2007年第5期(上)。
    [61]郭敏:《作为文化的符号——三类电视历史剧文本探析》,《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2]王成军:《文与史的对立与交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63]江晓原:《历史剧:何必符合历史事实》,《世界》2006年第5期。
    [64]秦建鸿:《审美观照下的历史剧——与葛红兵先生商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2期。
    [65]陆炜:《虚构的限度》,《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
    [66]崔进:《荧屏群言堂》,《中国电视》2002年第3期。
    [67]陶汝崇:《历史小说:虚构的真实》,《中华教育周刊》2004年11期。
    [68]姚爱斌:《现代历史理性的遗落与重拾》,《文艺评论》2006年第5期。
    [69]王晓华:《历史剧创作的人文底线》,《学习月刊》2005年第5期。
    [70]陈世雄:《哲学思维对现代剧思维的影响》,《文艺研究》,1993年第6期。
    [71]刘丽文:《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历史剧的定位和走向》,《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72]徐长安 吕蓁:《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73]钟颖:《受众的影像消费及其心理满足——我看电视历史剧的流行》,《视听界》2004年6期。
    [74]贾高建:《社会转型中的失范问题》,《理论前沿》2003年第15期。
    [75]尤小刚:《思考与发展》,《中国电视》1992年第8期。
    [76]张方:《为历史写心——由电视剧<司马迁>想到的》,《中国电视》1998年第3期。
    [77]郑书梅 王佳音:《商道即人道》,《中国电视》2006年第4期。
    [78]徐志宏 张弘政:《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79]李艳丽:《张力与互动:政治亚文化对政治稳定的积极功能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80]李艳丽:《政治亚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文化之瘤》,《长江论坛》2007第2期。
    [81]刘光英:《简论当代中国政治亚文化》,《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82]赵灵敏:《广电总局禁令不断——电视剧政治折射文化困境》,《南风窗》2007年3月5日(上卷)。
    [83]李明:《消费·文化·政治——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论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84]丁元竹:《大国心态,中国崛起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习月刊》2004年第10期。
    [85]周星杨乘虎:《“电视秀”:从媒介景观到文化表征》,《现代传播》2006年第6期。
    [86]李益:《论影视动画艺术的虚拟性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87]姜筱舟:《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的分析与批判》,《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9期(下)。
    [88]徐蕾:《真人秀,欧洲电视文化新贵》,《传媒观察》2003年第1期。
    [89]阎纯:《“真人秀”的本土化实践探索》,《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1期。
    [90]王馨 时春风:《电视“真人秀”路在何方》,《电影评介》2008年第1期。
    [91]阚乃庆:《欧美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趋势及启示》,《现代视听》2007年第7期。
    [92]章立凡:《漫长的1984》,《杂文选刊》2009年第7期(上旬刊)
    [93]黎祖华 张旸 刘开源:《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新——解析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的成功因素》,《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6期。
    [94]王烨:《“红楼梦中人”选秀与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突破》,《今传媒》2007年第4期。
    [95]谢耘耕 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新闻界》2006年第2期。
    [96]陈晖:《“后选秀”时期的情感类电视节目》,《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4期(下)
    [97]谢耕耘 王彩平:《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报告》,《新闻窗》2005年第5期。
    [98]胡纠纠:《没有电视只有剧2007中国电视节目榜》,《新周刊》第271期。
    [99]章伊倩:《欢乐云集星光远播:<星光大道>节目形态探析》,《中国电视》2005年第7期。
    [100]薛童:《新电视选秀》,《新经济导刊》2006年第16期。
    [101]看客:《电视秀起来》,《青年记者》2002第9期。
    [102]刘淼:《异化的<完美假期>》,《青年记者》2002年第10期。
    [103]邓丽茹:《<交换空间>:交换的不仅是空间》,《青年记者》2008年第14期。
    [104]看客:《电视秀起来》,《青年记者》2002第9期。
    [105]瓜田:《这电视秀不做也罢》,《前线》2005年第4期。
    [106]夏青:《成就偶像的残酷抉择》,《南都周刊》2006年9月20日。
    [107]徐帆:《细说“真人秀”》,《传媒》2007年第5期。
    [108]张国涛:《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109]李安源:《时尚、媒介与认同性——安迪·沃霍尔与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神话》,《艺术.生活》2009年第6期。
    [110]耿幼壮:《超越现代主义(一)——安迪·沃霍尔的意义》,《美术观察》2001年第3期。
    [111]谢耘耕 戴晔:《模仿创新:电视创新的另一种战略》,《中国广播影视》第377期。
    [112]潘智彪 李丹媛:《当代文化产业的复制特征》,《学术界》2010年第3期。
    [113]甘锋:《论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114]潘陆琴 毛娴静:《电视真人秀的“模仿”之痛》,《东南传播》2007年第12期。
    [115]苗棣:《幸存者还是欢乐英雄》,《财经》2004年第20期。
    [116]刘爽:《选秀节目PK电视荧屏》,《法律与生活》2006年第19期。
    [117]傅守祥:《经典文化的焦虑:从精英掌控的标准到动态选择的趣味》,《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18]周志强:《从娱乐到傻乐—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去政治化》,《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19]郭克宏:《收视率:困境中的电视节目淘汰尺度》,《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20]王国平:《拷问中国电视收视率》,《环球》2005年第21期。
    [121]段羡菊 叶伟民 张楠:《娱乐节目低俗化七大表现,收视率万恶之源》,《半月谈》2005年第17期。
    [122]刘爽:《选秀节目PK电视荧屏》,《法律与生活》2006年第19期。
    [123]卢纲:《收视率的“功与过”》,《学习月刊》2008年第22期。
    [124]张瑞青:《浅析星空卫视的运营》,《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第31期。
    [125]孟静:《后“超女”时代的电视秀》,《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7期。
    [126]周伟红 许海滨:《收视率的传播偏向》,《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上)。
    [127]刘燕南 商建辉:《反馈的变奏:“数字受众”vs“意见受众”》,《现代传播》2005年第8期。
    [128]金微 王毅:《中国电视竹目五年之流变:选秀之后》,《大江周刊》2008年第4期。
    [129]倪佳:《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状况探析》,《电影评介》2007年第2期。
    [130]胡凌竹:《这一次,电视真的有了文化》,《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23期。
    [131]何三畏:《病人崔永元》,《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第19期。
    [132]金丹元:《从“超女”到“梦想中国”》,《上海文化》2006年第1期。
    [133]吴俊:《电视真人秀:从游戏到伪游戏》,《荧屏内外》2006年第4期。
    [134]邵培仁潘祥辉:《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35]陈立敏:《多维话语较量中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今传媒》2010年第9期。
    [136]马大康:《娱乐性的“越界”与当代文艺学》,《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137]朱大可:《雅俗之战:从通俗到恶俗的历史流变》,《新世纪周刊》第416期,2010年9月13日。
    [138]张宁:《真人秀节目研究》,《才智》2010年第16期。
    [139]李晋林:《网络视频节目现状及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0]汤晟吴朝晖:《P2P对等网络的未来》,《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期。
    [141]车延秀:《网络视频:媒体新品》,《青年记者》2006年第16期。
    [142]费伯禹:《P2P让网络视频成为充满欢乐的盛宴》,《军事记者》2007年第8期。
    [143]程颖杨洋:《网络视频:在校大学生娱乐新宠》,《电子商务》2008年第5期。
    [144]陈国明:《有线电视网开发新功能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第2期。
    [145]胡尧熙:《去电视化还是全盘电视化——新媒体时代的困惑》,《新周刊》2007年第6期。
    [146]马云卿:《草根视频挑战电视精英?——去精英化的网络视频带来的去电视化现象研究》,《新闻知识》2008年第5期。
    [147]张东升谢海涛陈建利:《恶搞的江湖纪事》,《南都周刊》2006年3月11日(总第4期)。
    [148]高鹏:《梨花教主沉浮记》,《精品购物指南》2006年第74期。
    [149]陈园园:《全民消费“黄健翔”》,《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7月11日。
    [150]杨晓宇:《馒头·胡戈》,《视野》2006年第8期。
    [151]黄俊英:《电影“恶搞”:一个自娱自乐的游戏》,《观察与思考》2006年第5期。
    [152]李耀辉:《“恶搞”:“搞”而不“恶”》,《青春潮活力派》2008年第12期。
    [153]高维徐建军:《浅析网络恶搞视频短片的传播成因》,《阅读与写作》2007年第1期。
    [154]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55]陈鸿秀:《娱乐精神与解构思潮结合的产物——视频“恶搞”片的文化解读》,《理论学
    [156]刊》2007年第2期。
    [157]钟瑛崔磊:《网络恶搞流行现状及其管制困境》,《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58]胡斐 胡尧熙:《恶搞排行榜》,《新周刊》2006年第17期。
    [159]丁国蓉:《“恶搞”风行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界》2006年第6期。
    [160]何海巍:《大学生网络视频现象与青年文化》,《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5期。
    [161]李晋林:《网络视频节目现状及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62]薛可方慧:《从播客现象解读网络的亚文化传播对社会个体现实行为的影响》,《新闻界》2007年第5期。
    [163]钱亦蕉:《(无极):说一个神话》,《新民周刊》2005年第47期。
    [164]许士密:《青少年网络“恶搞”的成因与疏解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0期。
    [165]曾子航:《红色经典拍成偶像剧是否可行》,《大众电影》2008年第21期。
    [166]陈琛:《<光明日报>反击网络恶搞红色经典》,《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146期。
    [167]姜奇平:《当“恶搞”遇上“胡搞”》,《互联网周刊》2006年第4期。
    [168]王晓渔:《为文化炒作和文化垃圾一辩》,《南方文坛》2007年第3期。
    [169]婴雄:《网络视频许可证“恶搞”了谁?》,《南风窗》2006年第17期。
    [170]沈浩波:《下半生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下半身》创刊号,2000年7月。
    [171]胡洪亮:《下半身写作:“非典型性”的“非”诗歌》,《艺术广角》2003年第5期。
    [172]胡纠纠:《2009电视何处去》,《新周刊》第295期,2009年3月15日。
    [173]木雨:《传媒与社会文化的认同:寻求共识》,《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174]马持节:《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舆论的互动传播——从“非典型性肺炎”事件谈起》,
    [175]《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76]仲富兰:《流行文化与传媒互动关系略论》,《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1]程天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5日。
    [2]长平:《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什么?》,《南方都市报》2007年1月25日。
    [3]乔林生:《美国“主旋律”叫好义叫座,中国的为啥不行?》,《解放军报》2010年4月8日。
    [4]原非:《电影退票制是个伪命题》,《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31日。
    [5]高琨、王宏伟:《当“后现代电影”遇上中国观众》,《河北日报》2004年3月19日。
    [6]王书华:《交相辉映群星共谱香港喜剧电影》,《文化艺术报》2009年3月6日。
    [7]张柠:《2001大众文化消费品》,《羊城晚报》2001年12月27日。
    [8]枝枝:《看古代“F4”妙语连珠》,《东方今报》2005年12月3日。
    [9]蔡丽怡杨翠:《<栋笃神探>热播”神探”黄子华栋笃查案》,《南方都市报》2004年7月23日。
    [10]刘青青:《(终极三国)恶搞名著成台湾收视冠军》,《成都晚报》2009年5月5日。
    [11]余韶文:《冯小刚与周星驰联手拍片京味调侃+无厘头=?》,《江南时报》2001年11月5日。
    [12]周昭刘红丽:《古装情景剧<乘龙怪婿>打造岭南幽默文化》,《信息时报》2004年7月21日。
    [13]梁婵:《本土栋笃笑:另类“是但嗡”生活》,《广州日报》2009年3月29日
    [14]谢奕娟:《解读黄氏“栋笃笑”精髓》,《信息时报》2009年1月16日。
    [15]黄岚:《广州本土栋笃笑热:草根话题释放白领压力》,《广州日报》2009年12月3日。
    [16]蔡丽怡伍洁敏梁馨元文琳:《你的我的奖门人》,《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10日。
    [17]林丹丹:《(美女厨房>:就是看美女出“糗”》,《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1日。
    [18]贾如军:《赵本山的“农民形象”落后于时代》,《齐鲁晚报》2008年2月13日。
    [19]仲呈祥:《2003中国电视剧创作回眸》,《光明日报》2004年2月11日。
    [20]李君娜:《历史剧声势浩大成荧屏主角》,《解放日报》2007年2月6日。
    [21]陈建强:《历史教育如何考虑观众品味》,《光明日报》2006年12月7日。
    [22]郭宏义:《于成龙的意义》,《深圳特区报》2001年4月25日。
    [23]戴玉亮:《<让子弹飞>,那漫天飞舞的想象力》,《大众日报》2010年12月17日。
    [24]谢琰:《刺里有玫瑰》,《北京青年报》2005年9月29日。
    [25]卡卡:《<赤壁>迎合的下场是迷失》,《新快报》2009年1月5日。
    [26]刘哲:《<大长今>收视率所向披靡,把历史熬成老汤》,《华商报》2005年5月20日。
    [27]田剧俭等:《正视历史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光明日报》2001年11月27日。
    [28]李春利:《<汉武大帝>:功过谁与评说》,《光明日报》,2005年1月28日。
    [29]薛若琳:《谈谈历史剧的史实与虚构》,《光明日报》2005年1月7日。
    [30]吴晓东:《正说,戏说,历史剧该怎么说》,《中国青年报》2003年6月19日。
    [31]陈善斌:《“历史剧”审美品质的提升》,《文艺报》2002年4月25日。
    [32]韩松落:《<风声>够阴暗,但观影理由充足》,《都市时报》2009年10月13日。
    [33]刘秋雯:《解码历史剧》,《经济观察报》2009年12月18日。
    [34]贾磊磊:《历史底蕴成市场需求,影视剧回到民族文化原点》,《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11日。
    [35]谭诚东:《众说纷纭话戏说》,《天津日报》1999年3月18日。
    [36]张颐武:《从<宫>谈起:正视青少年文化的活力》,《北京青年报》2011年2月26日。
    [37]高明勇:《南京学者:对待历史剧不能一概而论》,《江南时报》2007年3月8日。
    [38]张卫东:《中国崛起背后的大国心态》,《联合早报》(新加坡)2009年10月29日。
    [39]尹鸿:《虚构与真实: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研究》,《人民日报》2007年1月8日。
    [40]夏瑾:《真人秀,捧场的越来越多》,《环球时报》2005年9月16日。
    [41]唐昀:《20余万人报名当<学徒>圆梦》,《新民晚报》2009年5月29日。
    [42]张霄羽马晶:《美整容真实电视节目上演新版丑小鸭变白天鹅》,《新京报》2005年5月29日。
    [43]华婷:《综艺节目变态进化》,《可乐生活》2009年3月12日。
    [44]曾家新:《<金苹果>上演“真人团结秀”》,《京华日报》2002年7月2日。
    [45]詹皓:《:外国人展才艺》,《新闻晚报》2003年7月3日。
    [46]赵奕:《在赢的时代为梦想和中国加油》,《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9月19日。
    [47]陈馨:《湖北卫视<风行天下>即将登场》,《武汉晨报》2006年4月4日。
    [48]冯遐:《<我是冠军>即将亮相湖南卫视》,《北京晨报》2006年7月19日。
    [49]姜华:《南航首开空姐电视选秀先河》,《每日经济新闻》2006年8月30日。
    [50]朱波:《追踪“小鸭”变“天鹅”<看我72变>全国造星》,《长江日报》2006年4月9日。
    [51]付丁:《广电总局叫停整容真人秀<美丽新约>》,《新快报》2007年8月24日。
    [52]甄晓菲朱晴依:《中国式“换妻”》,《南方周末》2007年8月2日。
    [53]李枫:《“网络第一红娘小龙女”来汉制造浪漫邂逅》,《武汉晚报》2008年3月9日。
    [54]陈曦:《快乐的是超女沉重的是什么》,《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30日。
    [55]张颐武:《决不可以低估超女的意义》,《南方都市报》2005年9月1日。
    [56]闻逸:《“亚洲英雄”李宇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新闻晨报》2005年10月4日。庄礼伟:《超级女声·虚假需求·剧场政治》,《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0日。
    [57]程巍:《桑塔格:意义的影子世界》,《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22日。
    [58]秦鲁 王琦 钟华 周宁等:《“文化焦虑”折射什么?》,《解放日报》2008年4月19日。
    [59]司徒望:《抵制圣诞节:“文化焦虑”下的荒诞》,《新快报》2007年12月25日。
    [60]杨福泉:《“文化焦虑”弥漫当代社会》,《文艺报》2011年2月18日。
    [61]金元浦陶东风:《视觉新景与文化焦虑——文化研究二人谈》,《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8月15日。
    [62]许青红:《<变形计>惹争议原制片详解创意来源》,《京华时报》2006年9月23日。
    [63]邹文:《当代艺术:宏观复制、微观创新》,《光明日报》2009年7月19日。
    [64]夏琦:《私照镜子罚千元要做天使不容易》,《新民晚报》2005年9月14日。
    [65]吴迎盈隆准:《<开心100>改版出师不利》,《重庆晨报》2006年8月15日。
    [66]张楠:《收视群体分流电视剧收视率逐年下降》,《工人日报》2005年2月1日。
    [67]齐帅 张菁:《电视情感节目故事狗血遭质疑》,《南方都市报》2010年2月10日。
    [68]阚乃庆:《电视选秀,谁还“慢慢地陪着你走”》《东方早报》2007年7月26日。
    [69]霍燕妮:《电视真人秀“走火入魔”,网友自发揭“恶心”节目》,《新闻午报》2007年8 月27日。
    [70]汪涌豪:《莫让娱乐沦为粗鄙的狂欢》,《文汇报》2005年7月4日。
    [71]海岩黄玮:《狂欢是文化的易碎品》,《解放日报》2005年8月26日。
    [72]曾庆瑞赵晖:《要警惕“娱乐至死”的倾向》,《文艺报》2005年6月9日。
    [73]李雪萌:《<非诚勿扰>:相亲之外还有更多》,《济南日报》2010年5月18日。
    [74]谢勇:《非诚勿扰事件凸显时代复杂逻辑》,《燕赵都市报》2010年6月21日。
    [75]陈古彪:《“秀时代”的娱乐至上》,《文艺报》2006年4月27日。
    [76]王润:《央视打造绿色收视率 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北京晚报》2005年11月8日。
    [77]周锦尉:《析超女、“老鼠”、PK现象》,《文汇报》2005年8月29日。
    [78]依米:《伪娘盛行引发男性审美新革命》,《都市女报》2010年5月20日。
    [79]连岳:《姚美人的堕落与阿Q先生的胜利》,《南方都市报》2004年11月10日。
    [80]姜小玲韩璟:《文坛一怪:14个标点成“小说”》,《解放日报》2005年7月18日。
    [81]朱玲郑媛:《诗歌软件恶搞诗坛 半月内自动生成15万首》,《北京青年报》2006年10月11日。
    [82]许健楠:《这些网络新文体,你能看懂吗?》,《金华日报》2009年6月5日。
    [83]佚名:《加V不加V,快来看看“红楼体”》,《今日早报》2011年4月8日。
    [84]崔菁菁杨迺祺:《韩寒称现代诗和诗人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新民晚报》2006年9月28日。
    [85]李舫:《恶搞中沦为大众娱乐的噱头——谁在折断诗歌的翅膀》,《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6日。
    [86]程武:《我们该如何面对网络亚文化》,《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9月5日。
    [87]陶捷:《“90后”自创火星文遭围剿 部分主流论坛封杀》,《上海青年报》2007年9月10日。
    [88]石剑峰:《“咆哮体”一夜爆发 解压新途径走俏网络》,《东方早报》2011年3月11日。
    [89]柳剑诏:《女诗人口语诗引发网络口水战》,《北京青年报》2006年9月19日。
    [90]陈煜壁:《≠蒙娜丽莎+山羊胡子》,《新快报》2009年2月23日。
    [91]戴震东:《宁财神和“70后”的杂烩世界》,《新闻晨报》2006年2月26日。
    [92]陈娉舒:《“大话”风刮过“大史记”来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18日。
    [93]袁蕾:《<大史记>看上“馒头”作者联系胡戈推续集》,《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
    [94]曾家新:《八一厂指责央视青歌赛纵容恶搞<闪闪的红星>》,《京华时报》2006年4月23日。
    [95]宋尾:《“人民支持胡戈”》,《时代信报》2006年2月21日。
    [96]丁丽洁:《“哄客时代”一说引发争议》,《文学报》2005年12月15日。
    [97]秦文申剑丽相丽丽:《芙蓉姐姐:成名于校园网盛于天涯博客》,《新京报》2005年7月6日。
    [98]来燕榭:《网络“狂花风暴”之精神分析报告》,《重庆晚报》2005年7月18日。
    [99]钱佳芸:《后舍男生:校园爆笑第一组合》,《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5日。
    [100]朱秦冀:《没一句词却让网友膜拜<忐忑>被封“神人神曲”》,《华商报》2010年9月27日。
    [101]李径宇:《当凯歌遭遇胡戈》,《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月2日。
    [102]宋尾:《“人民支持胡戈”》,《时代信报》2006年2月21日。
    [103]黄长洁:《“馒头”作者胡戈新作(春运帝国>周星驰变民工》,《南方都市报》2006年2月7日。
    [104]范东波:《恶搞PV(春运帝国)狂涮大腕》,《半岛都市报》2006年2月6日。
    [105]江冰吴晓娴:《视频恶搞是创意粘贴还是亵渎经典》,《南方日报》2007年4月22日。
    [106]邱致理:《新片上映两天遭遇大杀器,胡戈称调侃无处不在》,《上海青年报》2006年6月8日。
    [107]黄健:《胡戈<鸟笼山>:披着原创皮的馒头渣工程》,《青年周末》2006年6月16日。
    [108]张守刚:《胡戈推新片<007大战黑衣人>,被斥无才华》,《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1月5日。
    [109]邱致理刘嵩:《<007大战黑衣人>登陆网络,胡戈这回恶搞自己》,《上海青年报》2007年1月10日。
    [110]茅中元:《胡戈文亮恶搞“虎照”对“艳照门”兴趣不大》,《新闻午报》2008年2月28日。
    [111]喻德术:《胡戈恶搞<黄金甲>,岳不群逼令弧冲加班》,《法制晚报》2006年11月22日。
    [112]耿红仁:《胡戈新作<宅居动物>火了》,《扬子晚报》2010年2月12日。
    [113]张守刚:《胡戈新片<鸟笼山电视购物>恶搞电视购物》,《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10月24日。
    [114]曹建文:《专家:对经典的轻蔑、歪曲与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光明日报》2006年8月10日。
    [115]袁蕾:《<大史记>看上“馒头”作者联系胡戈推续集》,《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
    [116]王晓渔:《春晚,一碗剩饭引发的悬案》,《南方都市报》2006年1月24日。
    [117]李舫:《天堂里,咱还说相声——相声大师马季悄然辞世》,《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1日。
    [118]青连斌:《学术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人民日报》2006年9月12日。
    [119]曾乐:《“超女”“梦想中国”陷入丑闻漩涡》,《新快报》2006年5月31日。
    [120]解本友:《网络流传“人品计算器”》,《信息时报》2006年8月25日。
    [121]楼亮:《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之网络恶搞》,《浙江广播电视报》2006年10月11日。
    [122[马婷:《<色,戒>遭遇恶搞刺杀行动变四级考作弊》,《信息时报》2008年1月10日。
    [123]吴晓铃:《成都音乐人搞说唱<我爱章鱼村>调侃李宇春》,《天府早报》2006年2月28日。
    [124]陈曦:《李宇春单曲小样提前泄露生日前连遭三“搞”》,《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3月1日。
    [125]刘旭王晓雁:《红色经典遭“恶搞”八一电影厂拟究法律责任》,《法制日报》2006年8月9日。
    [126]黄英:《重拍“红色经典”惊起骂声一片》,《四川日报》2004年4月2日。
    [127]张志超:《售楼广告恶搞红色经典广告词雷倒网友》,《信息时报》2008年10月20日。
    [128]徐媛彭晋:《饭店用<开国大典>做广告》,《长沙晚报》2006年8月23日。
    [129]卫韡:《七夕传说遭恶搞牛郎没钱买房不能娶织女》,《新民晚报》2006年8月2日。
    [130]袁炯贤:《英雄人物被恶搞面目全非》,《信息时报》2006年8月4日。
    [131]刘婷:《应反对文化炒作和文化垃圾》,《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1月7日。
    [132]陆志坚:《究竟是谁铡死了烈士刘胡兰?》,《新民晚报》2009年1月13日。
    [133]邓清波:《“屈原蹦极”网络恶搞亵渎民俗文化引争议》,《解放日报》2008年6月10日。
    [134]朱光:《沪上话剧令观众愤慨》,《新民晚报》2006年9月22日。
    [135]陈杨:《木子美:大家“各自鬼混去吧”》,《新快报》2008年11月24日。
    [136]单一良:《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录(系列报道之五)》,《中国产经新闻报》2008年12月10日。
    [137]杨静:《公务员报名遭恶搞考生上传大熊猫及不雅照》,《辽沈晚报》2008年7月30日。
    [138]唐娟:《陈凯歌一怒为馒头: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潇湘晨报》2006年2月13日。
    [139]王洪伟:《广州五律师声援胡戈陈凯歌说人“无耻”侵权》,《广州日报》2006年2月20日。
    [140]高咏梅:《胡戈:陈凯歌没资格告我宁愿打官司不认侵权》,《重庆商报》2006年2月16日。
    [141]戴璐:《“馒头”引发蚁象之战》,《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20日。
    [142]娄荔:《但愿人血馒头能治病》,《深圳商报》2006年2月28日。
    [143]周为筠:《馒头“血”案要革谁的命》,《财富时报》2006年2月22日。
    [144]李丽:《陈凯歌人气跌到冰点》,《羊城晚报》2006年2月15日。
    [145]张志超:《网帖仅题目无内容6小时蹿红被称“网络奇迹”》,《信息时报》2009年7月17日。
    [146]佐伊:《“贾君鹏”属群体无聊凸显青少年反智特征》,《新快报》2009年7月21日。
    [147]田锦 王闵敏 杨小玲:《恶搞红色经典时代的颠覆还是文化的迷失》,《陕西日报》2006年12月1日。
    [148]耿晓斌文静:《亵渎英雄,就是亵渎历史》,《山东青年报》2006年8月30日。
    [149]张守刚:《别糟蹋红色经典网络红人痛斥恶搞经典》,《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8月6日。
    [150]郭松民:《主流精英,请谦虚面对亚文化》,《环球》2007年9月5日。
    [151]夏海淑:《当代青年:从愤怒到游戏》,《环球》2007年9月5日
    [152]陈健:《网络恶搞:狂欢背后遗失了什么?》《人民日报》2006年6月23日。
    [153]龚丹韵:《“颠覆经典”能萌发文化创意吗?》,《解放日报》2006年8月5日。
    [154]唐勇林:《89.5%公众担心恶搞混淆青少年是非观》,《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28日。
    [155]何云:《网络恶搞议论汹汹》,《北京晚报》2006年8月24日。
    [156]韩寒《广电总局禁止恶搞才是今年最恶搞事件》,《南方日报》2006年8月23日。
    [157]钱斐:《尊重“潘冬子”的知识产权》,《解放日报》2006年4月25日。
    [158]何红锋:《恶搞涉及侵权问题》,《今晚报》2006年10月10日。
    [159]印荣生:《惊闻非典文化》,《人民日报》2003年6月6日。
    [160]张兴成:《文化发展与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03年6月10日。
    [161]傅双琪仇琳:《中国传媒:“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渐趋模糊》,《解放日报》2004年12月20日。
    [1]家钥:《新世纪香港喜剧电影——兼谈香港喜剧电影发展史》,百度贴吧/香港电影吧,2009年10月26日。
    [2]风尘剑:《(春田花花)是一个城市寓言》,网易/文化频道,2006年2月27日。
    [3]大头俗人:《香港喜剧电影》,时光网(Mtime)/组群/说说电影谈谈生活,2009年9月3日。
    [4]曹宇:《古装喜剧:从“戏说”到“乱说”》,新浪网/影音娱乐/电视前沿/香港制造——香港电视剧黄金20年珍藏版专题,2003年11月10日。
    [5]亲爱的饺子:《有类剧种叫情景剧》,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娱乐八卦,2009年12月27日。
    [6]李星文:《调侃剧的狂欢:(编辑部的故事)颠覆语言方式》,搜狐网/娱乐频道/电视TV/30年电视秘史,2008年11月17日。
    [7]蝎斯底里:《“丑女”意义不亚于超女自制剧掀起无敌热潮》,搜狐网/娱乐频道/电视/丑女无敌/新闻动态,2009年9月14日。
    [8]胡淑芬:《无厘头:从以人为本,到与时俱进》,新浪网/论坛/文化艺术/无厘头与时俱进,2004年10月18日。
    [9]张素平:《从网络到现实,内地“无厘头”文学渐登大雅之堂》,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科教新闻,2004年4月10日。
    [10]哦哦我要要(oo511):《特别声名》,西陆网/社区/娱乐/无厘头·后现代,2005年7月28日。
    [11]乔治元:《文学没死,欢迎继续来搞》,新浪网/新浪博客/乔治元,2006年10月28日。
    [12]梵香听音:《重要说明》,西祠胡同网/社会人文/观察思考/无厘头以人为本,2006年7月18日。
    [13]张伴仙:《红朝历史剧代际变幻:看<汉武大帝>随想》,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关天茶社,2005年2月25日。
    [14]赵宁宇:《论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表演》,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影视评论,2007年3月11日。
    [15]沈沧眉:《<大明宫词>:一阕美丽与哀愁的叹歌》,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影视评论,2006年12月13日。
    [16]秋风:《历史只剩下画卷:电影人的文化赤壁》,博客中国/文化纵横,2008年10月30日。
    [17]卢玉峰:《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樊篱——由历史题材电视剧所想到的》,哲学在线/爱智论坛/文化批评与社会批判,2003年4月12日。
    [18]曾庆瑞:《<神话>:做了一次大胆的艺术创新尝试》,新浪网/影音娱乐/电视前沿,2010年2月1日。
    [19]一名:《请收起罪恶的皇国史观》,博客网/博客中国,2007年4月28日。
    [20]石康:《<三国>热播的意味》,新浪网/新浪博客/一起说话,一起奋斗(石康博客),2010年5月27日。
    [21]韩寒:《感谢你,孔子》,新浪网/新浪博客/韩寒博客,2010年2月8日。
    [22]殷谦:《<孔子>有可能导致今人亵渎孔子》,新浪网/新浪博客/殷谦的BLOG,2010年1月19日。
    [23]杨新英:《中国权谋文化与权谋政治批判》,西祠胡同社区/职场同事/财经杂志,2005年6月11日。
    [24]张颐武:《“大国心态”和“强者心态”:“帝王戏”的新想象》,博客网/博客中国,2007年1月28日。
    [25]袁慎学:《中国崛起背后的大国心态》,百度空间/袁慎学博客2009年10月29日。
    [26]张颐武:《“大国心态”和“强者心态”:“帝王戏”的新想象》,博客网/博客中国,2007年1月28日。
    [27]泰拉·班克斯:《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三季》剧情介绍,迅雷网/电视剧/真人秀/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三季,2009年。
    [28]Elaine:《真人秀节目面面观》,中华传媒网/传媒博客/Elaine的传媒博客LeeYong,Zoo,2008年9月5日。
    [29]冉儒学:《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五年发展备忘(二)》,博客网/博客公社/ranruxue的博客,2006年2月17日。
    [30]谢耘耕:《真人秀节目在中国是如何兴起的》,新浪博客/谢耘耕的BLOG,2009年7月27日。
    [31]王路:《“请你今晚看我的”》,《三湘都市报》2005年11月10日。
    [32]辛夷:《火得邪门的湖南不视》,长沙里手(www.lishou.com)/文章频道/今日湖南/日新月异2005年5月2日。
    [33]马牧人:《选秀有理,作秀无罪,网络秀PK电视秀》,搜狐博客/马牧人BLOG/日志,2007年5月28日。
    [34]冉儒学:《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五年发展备忘(三)》,博客网/博客公社/ranruxue的博客,2006年2月17日。
    [35]胡薛:《CCTV-2(赢在中国)的脱颖之道》,中国广告网/网络杂志/广告直通车,2006年12期。
    [36]哈聪宋鹏飞:《畅谈央视(完美假期>访谈》,搜狐/旅游频道/心在旅途,2006年4月29日。
    [37]洪湾:《高三师生母女互换(变形计>第二季火热登场》,湖南不视网/栏目/《变形记》,2006年9月12日。
    [38]慕容洲:《反偶像狂欢中的英雄叙事》,百度贴吧/张靓颖吧,2005年8月12日。
    [39]何雪:《发行业如何迎接文化产业的春天》,文化创意产业网/创意整合/出版,2007年10月31日。
    [40]张君吕:《绿色收视率是对电视泛娱乐化现象的有力制衡》,人民网/传媒/研究,2007年5月31日。
    [41]赵聪慧:《电视节目持续赢利一美国五大王牌制作人初探》,网易/商业频道/娱乐产业观察,2005年11月15日。
    [42]风雪夜归人:《伪娘是思想的进步还是倒退》,新浪博客/风雪夜归人的博客,2010年5月3日。
    [43]灵泉心语:《亚文化如火如荼到儿时?》,大洋论坛/广州城事,2005年6月25日。
    [44]冷眼玉寒:《“恶搞”梨花体可以商榷,拒绝“泥沙诗”实属应该》,天涯社区/天涯论坛/舞文弄墨,2006年11月26日。
    [45]淮南柳:《<小鸡过马路>搞笑名人》,西祠胡同/西祠博客/淮南柳的角落,2002年1月 26日。
    [46]闲看蚂蚁上树:《赵丽华:诗坛芙蓉,口水诗惹争议》,新浪博客2006年10月20日。
    [47]夜归小猫咪:《(吉祥三宝>之馒头版、小偷版》,西祠胡同社区/城市生活门户,2006年3月1日。
    [48]田令孜:《恶搞“知音体”——挠了“煽情”的痒痒》,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娱乐八卦,2009年3月20日。
    [49]阿浩:《“知音体标题”,文学时代的进步还是文化产业的倒退?》,西祠胡同/都市生活,2007年9月6日。
    [50]jndjd2010:《马化腾又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百度贴吧/恶搞吧,2010年11月5日。
    [51]柳林飞人:《梨花诗万能写作技巧》,百度贴吧/下柳林吧,2007年7月28日。
    [52]谢宜兴:《梨花依旧,而风不再癫狂》,博客网/博客中国/诗歌往事,2007年9月14日。
    [53]靠近你温暖我:《冯氏幽默与周氏搞笑》,新浪博客/寻人博客,2006年1月23日。
    [54]网事无梦:《二祥系列短剧之一:<二祥献身>》,西祠胡同/时尚男女/相约女人帮总部,2006年12月18日。
    [55]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新浪博客/朱大可博客@栅栏后的絮语2006年3月3日。
    [56]张帆:《胡戈:馒头血案之父》,人民网/文化/一周文化人物/文化人物,2006年2月10日。
    [57]孙硕:《陈凯歌花3.5亿却成就了胡戈》,校园频道/鲜鲜人类/娱乐先锋,2006年2月14日。
    [58]无相客:《2006年互联网十大热点·之二》,新浪博客/Here’s无相观,2006年10月28日。
    [59]郁蕊芬:《胡戈:你不能叫我不恶搞》,上海星期三网/新闻,2006年11月30日。
    [60]佚名:《迈克尔杰克逊歌曲小解》,华夏娱乐网/专题/迈克尔杰克逊的家,2010年6月18日。
    [61]李气虹:《热炒黄健翔和黄健中是对官方主旋律的迂回抵制》,星岛环球网2006年11月23日。
    [62]李宁:《胡戈再战江湖,以“含泪的微笑”恶搞新闻联播》,人民网/人民观点周刊,2008年12月24日。
    [63]胡戈:《电视广告与网络病毒广告》,新浪博客/胡戈的博客,2010年8月30日。
    [64]胡戈:《恶搞的社会危害性远小于正搞》,天涯社区/天涯论坛/闲闲书话,2006年9月3日。
    [65]再见肖申克:《<无极>能,<闪闪的红星为什么不能?》,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关天茶>舍,2006年4月25日。
    [66]王晶:《解密网络神曲<忐忑)》,北方网/新闻中心/天津/天津新闻,2010年11月8日。
    [67]依依:《恶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新浪博客/春天不远的BLOG,2006年11月5日。
    [68]优网科:《猥琐男:人不猥琐枉少年》,中华网博客/网络红人快讯,2008年2月16日。
    [69]李慧芳:《女生宿舍遭涂鸦门口竟变“地狱入口”》,红网/长沙2009年3月3日。
    [70]快活林:《提高国民素质需要恶搞“红色经典”》,雅虎/论坛首页/影评视界,2006年8月9日。
    [71]何成之:《关键时刻,胡戈挺住!》,新浪网/影音娱乐/自由评论/陈凯歌《无极》遭遇胡戈馒头血案专题,2006年2月21日。
    [72]Lilac ken:《红色经典到底应不应该恶搞?》,凤凰论坛/一虎一席谈,2006年8月8日。
    [73]苍狼的深瞳:《恶搞“红色经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猫扑/大杂烩,2006年9月15日。
    [74]胡倒戈:《向八一厂及青歌赛剧组的道歉检讨声明》,百度贴吧/闪闪的红星吧,2006年4月23日。
    [75]王晓雁:《胡戈“篡改”无极惹事端网络恶搞短片是否侵权》,搜狐网/新闻中心/国内新闻/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2006年2月16日。
    [76]露耘:《“馒头”是否侵犯惹争议案件惊动国家版权局》,搜狐首页/娱乐频道,2006年2月16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