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的“解放”,可能既是一个历史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想象的问题。原因在于,在“革命”中国,即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时期,与通常所称的存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等三大社会压迫的说法相适应,农民的“解放”被很自然地理解成(或者说想象成)农民的土地问题和“翻身”问题。这在民主革命年代曾经被简洁地表述为“打土豪、分田地”,以及表现为1920年代后期直到1950年代初中共的各种土地法令等。但是,上述对于农民“解放”问题的理解,应该说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的时间性。以“十七年”为例,前述中国农民的“土地还家”和穷人“翻身”的愿望,在新的人民国家的时代,均已经在事实上逐一得到了实现。这些正是农民的“解放”问题在后续历史实践方面的呈现。但是,在新的历史实践的基础上,“解放”问题也可能悄然诞生了某些新的、纠结的理解或者想象,它们形成了对于当年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诸多理解差异,从而使得问题趋于一定的复杂化了。应该说,正是在这个新的理解/想象的层面上,农民“解放”的涵义重新成为今天我们可能仍然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依循着1949-1966年间原始的历史材料、小说文本、以及主体想象等彼此交织的层面,努力促成“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叙述展示出它自身的复调特性。——或许,这是对于“舆论一律”时代社会主义农村小说进行再阐释的可能条件,虽然它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本文的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讨论方式,这包括以“故事”作为场域、将“叙述”区分为不同层次、视“叙述”为矛盾闭合点、信赖历史编纂学事实的“真实”观、以及“永远历史化”等途径,尽管它们可能算不上是最好的方式。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本章将1940年代以后的农民小说看作后续十七年农民小说的“前史”,主角就是单干时代的农民。本章试图发现影响到后来1949-1966年农民小说的几个大的话题,如封建性空间、个人、欲望、以及历史化等。本章争取呈现传统、现代、革命等复数话语下的中国农村的复杂面貌,并将农民的“解放”重新上升为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第二章,“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本章涉及了以下主要话题:当年在“组织起来”的号召下,“劳动”和“尊严”的观念如何被凸现出来,同一过程中“欲望”又是怎样悄悄地遭逢了全面的抑制;如何出现了农民解放的“形式”想象——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它引发了什么样的文学问题等等。本章尝试说明,革命话语下欲望的形式化通道的被压抑,可能留给了整个社会主义文学持久的和结构性的动荡不宁。
     第三章,“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本章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农村小说中“个人”怎样历史性地进入了与“集体”的纠葛当中,“个人”与“集体”两者的关系及其困境等问题。本章试图说明,“集体”仍然是中国农民所需要的;但是如果农民的“个人”在集体之内没有被赋予应然的承认,反过来也会对于原本就由他们所构成的“集体”产生根本性的损害,从而使得农民“个人”与“集体”的间性关系可能面临着全面溃散的危险。
     第四章,“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讲述的再历史化”。1950年代末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虽然遭遇了挫折,但是这一浪漫主义运动却在文学上激发了诸多热烈的想象。这些想象指向了超越当时现实困境的某些反思性和可能性。本章希望能够重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前期文学-政治的复杂关系,并从中钓沉某些被淹没的积极的想象。本章试图说明,这些想象恰恰是今天我们已经淡忘掉的,从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另一种意义的历史“真实”。
     结束语,“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农民隶属于“人民”。也因为如此,“人民”/“人民性”文学似乎值得我们期待:让农村小说中农民及其生活的想象与叙述重返尊严和平等的维度,让“解放”的讨论返归实在界,使“问题”得到命名,这或者是农村小说以后的可能出路之一。
     无论如何,我们总会想象未来。对于20世纪中国农民的“解放”故事及其故事的讲述,尽管很难说有哪种阐释方式是最终更为有效的,但是我们的文学与批评,却业已向我们提出了一项艰难的任务:经由怎样的路径,我们方能恢复(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建构”)那个失落的主体间的“承认/认同”关系呢?本文也谨此希望,通过相关的讨论,能够绵薄地有助于让农民成为新时代“解放”意义上的“人民”,让农村生活,也纳入到通常意谓的“好生活”的场域中去,使“平等”、“正义”和“尊严”等曾经温暖我们的原则,在我们的想象和叙述里被重新镀亮起来。
The "liberation" of Chinese peasants is one of the problems of historicalfulfillment, but it may be also the one concerning the imagination simultaneously.The reason lies in that, in Revolutionary China, namely the old China before1949,with the parlance of so-called three mountainous social oppressions ever existing,which are imperialism, feudalism, and bureaucrat capitalism, the "liberation" ofpeasants is naturally comprehended (or imagined) as the land and the "turningover" problems. In the long Democracy Revolution years, this comprehension wasonce said in the simple and direct catchword like "fighting local despots,redistributing the land", and expressed as various ordinances and laws of land etc,from the late1920s to the early1950s. But meanwhile, that understanding aboutpeasants' Liberation mentioned above had some obvious characters of historical time.Taking "17years" for example, those hopes of "the land returning its home" and thepoor people's "turning-over" etc had already been carried out one by one in the new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fact. These are exactly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peasants'"liberation" in the years. But, practiced on the new foundation of history,the problem of "liberation" could also inconspicuously bear some new and complexcomprehensions or imaginations, which formed many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tothe socialistic "new life" in those early years and made the problem even morecomplicated thus. It could say that, being understood or imagined exactly on thisnew foundation, the meaning of peasants'"liberation" becomes one "problem" again,which we may still need to discuss today.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trace the differentlayers of the intertexture by various history materials, story and novel texts, andsubjective imaginations originally from the years of1949to1966, and help thenarrations of rural fiction in "17years" to display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multiple-tone.——Probably, that is the possible condition that we can be able tocarry out our explanations for the socialistic rural-fictions under "the public opinionsuniformly same", although it will also bring us some new problems. Certainly, it aswell as means that, this dissertation will take textual close-reading and culturalstudying for the main discussion methods, which consists of viewing stories as fields,distinguishing narration into different levels, comprehending texts as contradictionclosing-circles, believing compilation factual reality, and always historicizing theinterpretation, etc, though they probably aren't the best ways on the whol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Non-memberpeasants: enculturation probl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rural politics and landreform. This chapter sees the rural fictions in1940s as the pre-history of thosefollowing ones in "17years", the leading roles being the peasants in working alone ages. This chapter tries to discover a few main topics about rural stories and novels,such as the feudalistic space,"individual", desire, and historicizing, etc, whichinfluenced the writings in1949-1966. This chapter tries to present the complicatedfeatures of Chinese rural area under the interleaving discourses of tradition,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etc, and rediscover the "liberation" of peasants as thenew question that we need to discuss again.
     Chapter Two, Member peasants in mutual aid group: about pent-upformalization for desires under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This chapter involvesthese main topics as follows: Under the call of "to organize" in those early years,how the ideas of "labor" and "dignity" emerged, and in the same process "desire"how and silently came across to be repressed almost completely. How at that timesome formalization imaginations about peasant liberation came into being, such as"the road battle between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and what it ever caused etc. Thischapter tries to elucidate that, the inhibition of desire formalization passages under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possibly drove the whole socialistic literature into a state ofsomewhat turbulent discomfort structurally for quite a long time.
     Chapter Three, Member peasants in primary community and superiorcommunity: Collective imagination and the stranded Individual. This chapter mainlydiscusses how the "Individual" in the socialistic rural fictions historically got intoentanglements with the "Collective", and what is the predicament, etc. This chaptertries to explain,"Collective" is still needed by Chinese peasants necessarily; But ifthe peasants inside the collective are not given some kinds of acknowledgementwhich they deserve anyhow, various damages will be brought to the "Collective" thatconstituted originally by them, thus make the "Collective" face the danger that the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ay be completelydestroyed.
     Chapter Four, Member peasants in people's commune: scenes of peasant"liberation" and re-historicizing of its narration. Although the Great Leap Forwardand People's Communization Movement in the late1950s suffered severe frustration,this romantic movement stirred up a great deal of ardent imagination on the literature.These imaginations pointed to some reflectibility and possibility which transcended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that period. This chapter expects to re-appear thecomplicated cor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from late1950s to early1960s, and pursuit those positive imaginations ever drowned under the surface of it.This chapter tries to show that, those imaginations have been already forgottenexactly by us today, and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y are the historic reality, too.
     Epilogue: Re-expecting the literature affinitive with the masses. The literature ofmasses or the literature with affinity to the masses seems worth our expectation. Letthe peasants and their life in the rural stories and novels return to the dimension ofdignity and justice in the imagination and narration. Put the discussion of"liberation" into the realistic fields. Make those problems be described and named. Perhaps, those are the possible hopes for rural fictions.
     Anyway, we shall always imagine the future. Though it is hard to say that,which interpretation to the stories and narrations of Chinese peasants in the20thcentury is virtually more effective, our literatures and criticisms have already putforward a quite difficult task to us: Through what kinds of paths, do we then canresume (more accurate parlance may be "construct") the lost correlation of"acknowledgement" or "identity"? This dissertation sincerely expects as well, by theseries of related discussions, we can finally help a little to let the peasants become"people" whom the modern "liberation" era necessarily means, to make the rural lifebrought into the so-called "good life" field, to have principles of "equality","justice"and "dignity" etc, be plated to shine in our imaginations and narrations again.
引文
①茅盾:《关于乡土文学》,《文学》第6卷第2号,1936年2月1日。
    ②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1934年10月),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选编》(第一卷·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476-477页。
    ③《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1925年11月),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一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2-3页。
    ④王亚南:《中国地租总论》(1943年6月),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一辑)》,第660页。
    ⑤李大钊:《青年与农村》(1919年2月),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一辑)》,第93页。
    ⑥参见亦生:《论农民的解放》,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上册),第315-317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47-248页,第249页。
    ①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序言》,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高智勇:《北京市困难时期商品供应追记》,《炎黄春秋》2007年第8期,第13-17页。
    ③参见谭人玮:《自曝摆拍历史:<人民日报>退休摄影记者忆当年“制造”新闻照片》,《南方都市报》,2008-03-19。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第252页。
    ②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0-132页。
    ③参见王国民:《“十七年”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思考》,《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27期,第95-96页。
    ④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1963),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4页。原载《延河》1963年第8期。
    ①参见王永春:《动力抑或对象——从农民的两重性看“十七年”合作化小说中农民形象的焦虑现象》,《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47-149页。
    ②参见马春媛、王建民:《话语权力与农民形象的建构——以<哦,香雪>和<陈奂生上城>为例》,《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5(下)期,第99页,第102页。
    ①[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②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6页。
    ③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之《序·小说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2页。
    ④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①[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文中所谓“像这样”是以对所谓“迈克尔·杰克逊的阴暗面”的关注为例。
    ②在里蒙·凯南那里,“故事”是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事件,而“本文”则是口头讲述或书面描写这些事件的话语。简单来说,本文就是我们所读的东西。[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5-6页。
    ③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④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第300页。
    ⑤[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幻想的瘟疫》,第12页。
    ⑥[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76-77页。
    ⑦参见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77-181页。
    ①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第305页。
    ②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21页。
    ③[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460页。
    ①参见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第10-11页。
    ①参见拙文:《“人民性”与“人民性”文学的二律背反》,《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第111-115页。
    ①小说参见《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31-539页。
    ②这和赵树理的《地板》宣称的“地板什么也不能换”很不一样。引语见韶华:《北大荒的故事》,《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七卷),第536页。
    ①陈开第:《文化战士陈翔鹤》,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编:《学问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家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在风沙中挺进》最终由于国民党的审查而未能问世,只剩下这篇序言。
    ②陈翔鹤:《在风沙中挺进·序》,篇末注:“民国二十八年双十节”,李岫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34:李广田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288页。原载《锻冶厂》1939年第8期。
    ①篇末日期为:“一九四O年,八月卅日”。
    ②参见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80-85页。
    ③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0页。
    ④参见邓若华:《现代化过程中的地方精英转型——以20世纪前半期江苏常熟为个案的考察》,自许纪霖、刘擎:《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5-193页。另:刘昶文章《在江南干革命:共产党与江南农村,1927-1945》,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2-137页。此两篇文章均以江南地主为例,涉及了“城居地主”及其后的乡村地主恶霸化现象。
    ①陈翔鹤:《一个绅士的长成》,刘绍棠、宋志明:《中国乡土文学大系·现代卷》,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年,第847-848页。
    ①1927年3月16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第三次中央全会(宣言)》,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874-876页。本次国民党“中央全会”的《决议案》还表达了对“农民协会”的支持,和“一定要铲除这一切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的决心(因为它们是“农民痛苦之所在”)。参见1927年3月16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第三次中央全会(决议案)》,同书,第877页。
    ②《武汉国民政府农政部布告》,原载1927年5月27日汉口《民国日报》,转引自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下册),第928页。
    ③“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我在江村和禄村调查时都注意过这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2页。
    ①陈翔鹤:《一个绅士的长成》,刘绍棠、宋志明:《中国乡土文学大系·现代卷》,第848-849页。
    ①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57页。
    ②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章第二十七条:“凡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另:1950年6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五章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7页,第343页。
    ①参见《山西省忻县地委关于农村阶级分化情况的调查报告》(节录;1952年7月16日),自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106-107页。
    ②向本贵:《凤凰台》,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525-526页。小说中写到的这种情景出现于1980年代末。
    ①张宇:《乡村情感》,刘绍棠、宋志明:《中国乡土文学大系》(当代卷·下),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年,第1440页。
    ②参见董大中:《赵树理评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6-66页;另见《赵树理年谱》,黄修己:《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29: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486-493页。
    ③[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邱应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11页,第114页。
    ④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黄修己:《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29: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45页。
    ⑤《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11-314页。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第80页。
    ②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自《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76-77页。
    ③当年《新大众》杂志发表完一至三章后,没有继续连载。赵树理死后,其家属保存的遗稿中被发现第四和第五章,于1980年10月工人出版社《赵树理文集·第2卷》中最早发表。参见《刘二和与王继圣》页底注①,董大中主编:《赵树理全集(第三卷·1945-1950)》,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本文所据小说,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卷本《赵树理文集》第2卷,2005年,第239-289页。
    ①参见[美]马若芬:《赵树理笔下的旧乡村人景——谈谈<催粮差>与<刘二和与王继圣>》,马若芬等著:《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26-32页。此文为中文写作。
    ①《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257页。
    ②《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259页。
    ③参见[美]马若芬:《赵树理笔下的旧乡村人景——谈谈<催粮差>与<刘二和与王继圣>》,马若芬等著:《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26-32页。此文并且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赵树理的这两篇小说“是否对当前中国社会(1980年代中后期——引者)现实情况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呢?这个问题只能提出来。我的经验不够,不能回答,希望你们多多指教。”
    ①《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260页。
    ②《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265-266页。
    ③参见《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266-267页。
    ④韦伯的理想型“科层制”概念通常主要包含“专业化”、“精确性”、“人格自由”、“等级制”(工作上)等原则,原因是为了现代法理型统治的高效率管理之故。周建国、麻乐平:《理性、新教伦理、科层制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家》2002年第6期,第28-29页。
    ①参见王春娟:《科层制的涵义及结构特征分析》,《学术交流》2006年第5期,第56-60页。引语见此文转引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武世统:《赵树理创作流派“时代局限”说质疑》,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赵树理学术讨论会纪念文集》,1982年,第179页。
    ③赵树理的主要故事或者意不在此,但由于第五章后缺失,其命意不得而知。席扬发表于《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上的《多元文化视域中的“价值形象”——半个世纪以来国外赵树理研究评析》一文也以为,“这部小说分别在1947年和1957年两次发表,在赵树理是别有寄托的。”见该文后注21。
    ①《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268-269页。
    ②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黄修己:《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29: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43-144页。
    ①《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288页。
    ②[日]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自黄修己:《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29:赵树理研究资料》,第423-425页。
    ①赵树理:《与读者谈<三里湾>》,《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69页。
    ②江西省农民协会印;1927年2月至3月间,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南昌召开,选举方志敏为省农协委员长。
    ③参见亦生:《论农民的解放》,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上册),第315-317页。
    ④李大钊:《青年与农村》,原载《晨报》1919年2月20日至23日,转引自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一辑)》,第93页。
    ⑤李大钊:《土地与农民》,参见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一辑)》,第95-102页。对比之下,陈独秀1923年7月的《中国农民问题》一文,则将当时的中国估计为“自耕农居多数而且是小农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认为农民所受地主的压迫,“不象地主强大的国家(如旧俄罗斯、印度)或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如欧美各国)那样厉害”。不过,从陈文中所引的数据(所谓“民国七年农商部统计”一类)来看,陈文不仅图表数据比较单薄,文中“至少”、“当亦”、“不至”、“必有”一类推测性字眼频繁出现,而且出现“民国三年至民国七年,四年之间,全国农民减少了一千五百万户以上,其中失地农民必有可惊之数”这样与其整体判断明显有异的次结论。故陈文提出的“限田(限制私有地权在若干亩以内,即以此等大地主、中地主等限外之地权分给耕种该地之佃农)”和“限租(每年应纳地主之租额,由各农村佃农协会按收成丰歉自定之)”这样的温和理想,也就可以被理解了。陈文原载于《前锋》创刊号,1923年7月1日;参见同书,第318-321页。
    ①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自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上册),第483页。
    ②小说在《人世间》1943年第5期转载,见第19-21页。后以《受苦人》为题收入短篇小说集《受苦人》,1947年1月上海海燕书店出版。此处小说文本依据《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六卷),第206-212页。
    ③孔厥:《下乡和创作》,自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委会:《文艺工作者怎样参加土改》,新华书店湖南分店1950年10月初版,第112-113页。同篇文章中可以看到,孔厥读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在后者发表的1943年。
    ④原载于1943年12月26日《解放日报》。自《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32-436页。
    ①如张丽军:《翻身欢歌中的“一声叹息”——孔厥<受苦人>女性农民形象的主体意识》,《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3期,第60-62页。
    ②《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六卷),第207页。
    ②周扬:《略谈孔厥的小说》,自《周扬文集》(第一卷),第425-426页。
    ①《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件》(1939年4月4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第177页。
    ①《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六卷),第210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内部发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1-6页。“五四指示”的补充说明,参见《毛泽东、刘少奇关于土地政策发言要点》(一九四六年五月八日)等,同书,第7-8页。此书内的书名页和版权页均将书名误为《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而与封面书名不符,特此说明。
    ①陈为人:《生命的碎片——马烽谈话录》,冯克力:《老照片》(珍藏版·拾叁),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第94页。
    ②参见马烽:《我是怎样学习写作的》,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8页。原载1950年《中国青年》第44期。
    ③马烽:《一个下贱女人》(小说集),天下图书公司,1949年11月华北二版。
    ④马烽:《马烽小说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①马烽:《马烽小说选》,第11页。
    ②[加]泰勒:《承认的政治》,自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第290-291页。
    ③[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第140页。
    ①参见[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第142-143页。
    ②马烽:《马烽小说选》,第12页。
    ③艾斐:《<讲话>与马烽的文学道路》,《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第5期,第78页。
    ①思蒙:《读马烽同志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9年第11期,第127页,第128页。
    ②这则史料同样提到了妇女“新生”一词,并说“多亏共产党把我们从火坑里救出来,并且教育培养我们,使我们由鬼变成了人”。参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人民团体卷·妇女组织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202-206页。
    ③参见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8页,第223页,第226页,第229页。
    ④史新粉《:十七年新年画创作中的农民情结》《,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2期,第97-99页。
    ⑤蔡翔先生以李准小说《李双双小传》中的细节为例,谈到过“深埋”与历史“记忆”的关系。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257页。
    ①陈为人:《生命的碎片——马烽谈话录》,冯克力:《老照片》(珍藏版·拾叁),第94-96页。
    ②此调职事,参见杨品:《无愧于时代的人民作家——马烽的生平与创作》,《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3期,第34页。
    ③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第20-26页。此文为书信体,落款为“孔华联”。
    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由于多次的审阅与修改等原因,有多种版本。参见龚明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版本变迁》,《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第120-124页,第177页。另可参见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之“丁玲著作目录”部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⑤陈企霞:《真诚坦白的心灵》(胡国华整理),《瞭望》1986年第11期,第29页。“史诗似的作品”的说法,可能较早源于冯雪峰1952年的文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它对于我们伟大的土地改革,也已经在一定的高度上成为一篇史诗了”)。此文原载于1952年5月25日《文艺报》第10号。
    ⑥参见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7-248页。
    ①陈企霞称,“这是根据地作家写的第一部正面反映土改的杰出作品”。陈企霞:《真诚坦白的心灵》(胡国华整理),《瞭望》1986年第11期,第28页。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虽然同年4月比丁玲小说略早出版于佳木斯东北书店,但实际上当时还未写完,出版的只是上卷,下卷则迟至1949年5月才出版于北平新华书店。参见龚明德:《不见于报刊的一次论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问世前后》,《长城》2000年第4期,第134页。
    ②杨奎松:《1946-1948年中共中央土改政策变动的历史考察——有关中共土改史的一个争论问题》,自《开卷有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0-355页。
    ③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8页。原载《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④丁玲:《写在前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前言),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118-119页。
    ⑤本文以此小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北京第2版为讨论文本。
    ⑥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328-334页,第338页,第334页。
    ①丁玲:《生活、思想与人物——在电影剧作讲习会上的讲话》,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160-161页。
    ②《习仲勋关于检查绥属各县土地改革情况的报告》,1948年1月4日,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99-100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第2-5页。
    ②参见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俄译本前言》(1949年5月5日),《读书》1981年第7期,第88页。
    ③参见杨奎松:《1946-1948年中共中央土改政策变动的历史考察——有关中共土改史的一个争论问题》,自《开卷有疑》,第320-328页;340页;343页,等等。
    ④例如,《习仲勋关于西北土改情况的报告》(1948年1月19日)称,“现在深入考察起来,边区劳动英雄,还是好的多,真正勤苦劳动,热爱边区,因有余粮,往往被当成斗争对象,这不只是目前问题,而是今后发展生产问题。这分明的是对劳动致富方针有了怀疑”;《习仲勋关于分三类地区实行土改的报告》(1948年2月8日)说当时土改“中农欢迎地,贫农不要地”(指当时的所谓“贫农团”通过乱斗争而掠夺他人,并不老实于生产——引者),“至于生产吗,在农村,那倒是中农领导贫农”,主张“其过去分配彻底者,后由自己真正参加劳动者,成为中农或新富农者,应不因其过去是地主、富农而再动其一部或其大部”。而且,毛泽东后来也曾批评土改中对中农的剥夺政策,是“流氓主义”(《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9月9日)。参见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第130页,第156-157页;杨奎松:《开卷有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2页。
    ①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下),第589页。
    ②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下),第615页。
    ③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上),第265-266页。
    ④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第104-114页。
    ①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第325页。
    ②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第1046-1062页。
    ③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第1072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中语。虽然当时并未公开宣传,只是党内指示,初期实践中也没有较好地实行,但这是中共土地改革的最终方针,并在1948年2月纠正左倾“暴力土改”潮流后最终回归到这一政策。
    ⑤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俄译本前言》(1949年5月5日),《读书》1981年第7期,第89页。
    ⑥丁玲在1948年6月16日日记中说,“把稿子(《桑干河上》)交给乔木了,乔木问我有何希望。我说请看看,如在政策上没有问题,有可取之处,愿出版。他说不一定看,出版好了,我说还是看看好。”丁玲:《四十年前的生活片断》,《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第7页。
    ①陈明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第94页。
    ②《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6-7页。
    ①这位作者认为,“由血缘构成的家族及至宗族关系,由地缘构成的邻里关系,以及由血缘、地缘共同构成的宗族关系,形成暖水屯地方共同社会宗法关系网络”。参见万直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农村宗法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第245-262页。
    ②参见丁玲:《生活、思想与人物——在电影剧作讲习会上的讲话》,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161-162页。
    ③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329-330页。
    ①参见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中“抗战时期‘两面政权’的属性”一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8-218页。此节内容正谈到了当年的晋察冀地区。
    ②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之“血缘和地缘”一节,自《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9-75页。
    ③“‘分封’一词起源于《左传·定公四年》”,“所分之物以民众和稀有物品为主,而封则以土地为主,直接后果是周王室地方政权的建立”。“‘封建’一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讲的是“用封的办法把土地和民众授予同姓兄弟建立国家,目的是像藩篱那样保卫周王室”。从周初情形来看,两词的意义完全一致。商代亦有“册命诸候的制度”。参见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另:秦、汉以后分封制度虽然式微,但这种等级化处置的方式却更为广泛地弥散开来。而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布洛克(Marl Block)在分析欧洲封建制度时也指出,“这种制度的人际关系围绕着四组纽带形成:1、亲属纽带;2、奴仆纽带;3、封臣纽带;4、国家纽带”,同样说明了这一情形。参见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2页。
    ④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中“传统中国社会中的身份制度”一节称:“在中国社会制度中,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两个系统:(1)君统——政治制度;(2)宗统——家族制度。宗统与君统合一,就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关系之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第二个大特点,就是执行森严有序的社会等级身份制度”,一是指社会家族身份,如父母、子女、夫妻等,一是指社会政治身份,如君、亲王、公侯、臣、民等。很明显这两者都是等级化处置的,“这种身份关系的规定(‘名分’),就是所谓‘礼制’”。身份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之一,就是在法律面前并不人人平等,“早在先秦就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规定”,秦代即“建立了以身份不同,而实施不同法规的身份法原则”,秦律中并有“以‘爵’抵罪的制度”。何文称,这种制度在现代的残留,“转化为以官职、党籍等社会身份抵罪的不成文规定”。参见此著第104-109页。
    ⑤参见邓若华:《现代化过程中的地方精英转型——以20世纪前半期江苏常熟为个案的考察》,许纪霖、刘擎:《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第155-193页。
    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202-203页。
    ②参见陈明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第三章“在晋察冀(1945-1949)”,第98-100页。另可参见丁玲《四十年前的生活片断》中1947年5月16日的日记。《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第4-5页。
    ①转引自杨奎松:《1946-1948年中共中央土改政策变动的历史考察——有关中共土改史的一个争论问题》,自《开卷有疑》,第320页。原书杨注为“《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7-269页”,但查原文毛泽东《在小河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一日),见《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269页,未见“由贫农团来篡党篡政篡军”一句,或者是由于编辑过程的原因。
    ②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①谢廷秋:《中国当代作家的城市想象与表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②参见余晓明:《土改小说:意识形态与仪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64-68页。
    ①参见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2版,第404-423页。土地改革完成后,不少农村干部头脑中出现了“革命成功”的观念,结果出现了解散支部、请长假、辞职、甚至直接卷铺盖走人的事,如有一位湖南的农民干部说,“我一生受苦没得田,现在分了田,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还要干革命干什么?”等等。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29页。农民踊跃参军支持解放战争,确实是史实有据,但如何完成这个具体的转换过程,或许文学保留了另一种感性的历史真实。
    ②[美]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6-8页。
    ③参见[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第26-27页。
    ④邓若华《:现代化过程中的地方精英转型——以20世纪前半期江苏常熟为个案的考察》,许纪霖、刘擎《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第168-169页,第178页,第187-188页。
    ①鲁迅:《小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31-532页。
    ②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1931年2月作,《鲁迅全集》第15卷,第23页。
    ③参见黄炎培:《延安归来》(节录),《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0-221页。
    ④“作为例证,让我们来看看法国历史上非常短暂的一个时期,即1790到1820年这30年的时间,这也正好是一代人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们看到,最初的保皇派的群体变得十分革命,然后成为极端的帝国主义者,最后又变成了君主制的支持者。在宗教问题上,他们在这段时间从天主教倒向无神论,然后倒向自然神论,最后又回到了最坚定的天主教立场。这些变化不只发生在群众中,而且发生在他们的领导者中。我们吃惊地发现,国民公会中的一些要人,国王的死敌、既不信上帝也不信主子的人,竟会变成拿破仑恭顺的奴仆,在路易十八统治下,又手持蜡烛虔诚地走在宗教队伍中间。在以后的70年里,群众的意见又发生了无数次变化。本世纪初‘背信弃义的英国佬’在拿破仑的继承者统治时期,成了法国的盟友。两度受到法国入侵的俄国,以满意的心情看着法国倒退,也变成了它的朋友。”[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0-151页。
    ①参见阿兰·巴丢:《共产主义设想》,汪民安:《生产·第6辑:“五月风暴”四十年反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②参见王富仁先生《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的著名讨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2页。
    ①葛一虹:《中国新文艺大系·戏剧集(下)》(1937-1949),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1511-1514页。
    ②张庚:《兄妹开荒·说明》,《秧歌剧选集》(一),1947年7月东北书店初版,第30页。
    ③李波:《黄土高坡闹秧歌》,自艾克恩:《延安文艺回忆录》,第206页。
    ④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原载于1944年3月21日《解放日报》,自《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39-443页。另外,很多文章提到《兄妹开荒》最初拟定的人物关系是夫妻二人,但出于对旧秧歌“骚情”、“调情”老套的规避,而改为兄妹二人,但到目前为止,本文作者未查找到当年直接的文献来证明这一点。
    ①参见孙犁:《<善闇室纪年>摘抄(二)》,自《铁木前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第101-103页。
    ②参见冉淮舟:《略论<村歌>——兼评对孙犁作品的评价问题》,《孙犁作品评论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34-135页。原载《莲池》1981年第1期。
    ③小说见《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七卷),第606-636页。
    ①潘淑淳:《互助组》,《档案天地》2008年第7期,第29页。
    ②参见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0-414页,第427-440页。
    ③毛泽东:《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73页。另外,同书第259页页底注中说,“毛泽东同志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④“二流子”一词据称最早出现在1939年延安报刊中。孙晓忠:《延安时期改造二流子运动》,《中华读书报》2010年7月28日第013版。
    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感化院暂行章程》(一九三二年八月十日),原载一九三二年九月二十日《红色中华》第三十四期。转引自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13-315页。
    ①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1979年10月1日),及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1980年3月27日)等,自《铁木前传》,第110页;第130页。
    ②潘淑淳:《互助组》,《档案天地》2008年第7期,第30页。1946年春初,老区出现了“整顿互助、准备春耕”。参见太行区群英大会编委会:《太行老区的农事业生产情况(节录)》(1947年1月),宋劭文等:《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一辑)》,1996年,第880-903页。
    ①《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七卷),第608-609页。
    ②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58页。
    ①方纪:《一个有风格的作家——读孙犁同志的<白洋淀纪事>》,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6-337页;第339页。原载《新港》1959年第4期。
    ②参见林志浩、张炳炎《对孙犁创作的意见》和王文英《对孙犁的<村歌>的几点意见》两篇文章,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281页;第419页,第423页。
    ①冉淮舟:《略论<村歌>——兼评对孙犁作品的评价问题》,《孙犁作品评论集》,第137页。
    ②萧鸿麟:《中国农业生产互助合作》,上海: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2月初版,第65页。
    ③潘淑淳:《互助组》,《档案天地》2008年第7期,第30页。
    ①史实可参见《中共中央工委关于土地改革中挖窖问题的几点意见》(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五日),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59-60页。
    ①《下篇·复查以后》,孙犁:《村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29-230页。
    ②《艾芜同志关于<百炼成钢>与黄祖良同志的通信》(1959年),自艾芜《百炼成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351页;352页。此文献的引用,源于蔡翔先生的讨论带给本文作者的启发。
    ③赵树理:《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62年8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57页。赵树理此处讲的是“所有生产资料入了社”后的1960年代初期农民生活的情形。
    ①王文英:《对孙犁的<村歌>的几点意见》(1951年10月6日),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25页。
    ②《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七卷),第629页。
    ①这就是王文英《对孙犁的<村歌>的几点意见》(1951年10月6日)一文所说的:“作者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而没有设法把它解决。到最后,作者就象变戏法似的安排了‘县里就来了指示老邴和王同志回县去了。’于是,这个人物(也就是这种思想)就一去不返,再没有下文了。”自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26页。
    ②冉淮舟:《略论<村歌>——兼评对孙犁作品的评价问题》,《孙犁作品评论集》,第142页。
    ①参见李云雷:《“不能走那条路”——对当代中国农村政策的文学考察》,《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第10页。
    ②小说据《李凖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③李准:《我怎样写<不能走那条路>》,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5页。原载《长江文艺》1954年2月号。
    ①邓子恢:《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53年7月2日),张培田等:《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五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09页。
    ②邓子恢:《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张培田等:《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五卷》,第5107页。
    ③参见[法]德勒兹、迦塔利:《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自《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08-111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以后的历次土改文件,对于农民通过勤勉节俭、积极生产所达成的“发财致富”或者“劳动致富”大方向上都是予以确认的,并且事实上认可这是“农民生产兴趣”。参见本文第一章第四节内容。同时,中共在1940、1950年代不同的文件中也多次提及“丰衣足食”的生活理想。
    ⑤德沃金的《自由主义》一文提到了“美好生活”的说法。[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主义》,张国清译,应奇编:《自由主义中立性及其批评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①龙牧:《<新湖南报>关于李四喜思想的讨论》(1951年9月26日),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44页。原载《人民日报》1951年9月26日。
    ②于黑丁:《从现实生活出发表现人物的真实形象——评<不能走那条路>》,自孙广举:《河南新文学大系·理论批评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5-236页。
    ③邓子恢:《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张培田等:《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五卷》,第5108页。报告中按邓子恢的估计,“希望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争取实现或接近实现年产五千五百亿斤至六千亿斤原粮的生产水平。”
    ④新华社信箱:《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3-28页。
    ①参见邓子恢:《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张培田等:《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五卷》,第5111页。
    ②关于土地改革后东北、华北、和部分新解放区农民生产生活的发展,以及1950年东北富农问题之争、1951年山西农业合作社问题之争的情况,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61页。
    ③刘少奇:《东北的插犋换工和富农问题》(一九五O年一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
    ①刘少奇:《“三年准备,十年建设”》(一九五一年五月七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第183页。
    ②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59-60页。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最根本的就是分配公平。”杨奎松:《权力平等,才能分配公平——<南方周末>访谈录》,自《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①新华社信箱:《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第24-25页。
    ②新华社信箱:《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第25-26页。
    ③李准《我怎样写<不能走那条路>》:“最后我想:政策准自由买卖土地是不错,不过决不是提倡,也决不是坐视其分化。我们农村中党组织应该保证不使农民两极分化,而应该引导农民向共同上升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5页。
    ④参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一九五O年八月四日政务院第四十四次政务会议通过,一九五O年八月二十日公布),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第1048-1049页。
    ⑤《李凖小说选》,第6页。
    ①此处作者讲话的内容,引自曾镇南:《现代文学馆里的沉思》,《光明日报》2000年9月28日。
    ②李准:《我怎样写<不能走那条路>》,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6-77页。
    ③参见李准《:我怎样写<不能走那条路>》,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6页。
    ④李准:《<车轮的辙印>后记》(1959年4月12日),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80页。选自《车轮的辙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⑤苏金伞:《读<不能走那条路>》,孙广举:《河南新文学大系·理论批评卷》,第226页;第229页。原载1953年12月25日《河南日报》。
    ⑥于黑丁:《从现实生活出发表现人物的真实形象——评<不能走那条路>》(1953年12月17日),孙广举:《河南新文学大系·理论批评卷》,第235页,第237页。原载《长江文艺》1954年1月号。
    ①苏金伞:《读<不能走那条路>》,孙广举:《河南新文学大系·理论批评卷》,第229页。
    ②李琮:《<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263-264页。
    ①李琮:《<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263页。
    ②李准:《我怎样写<不能走那条路>》,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5页。
    ①齐泽克曾在《幻想的瘟疫》中讲到“叙述”的作用:“叙述之所以会出现,其目的就是在时间顺序中重新安排冲突的条件,从而消除根本矛盾冲突。叙述悄悄把它意在再生产出的东西预设为业已存在之物。”[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第12页。
    ②李准:《我怎样写<不能走那条路>》,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7-78页。
    ③李准:《<车轮的辙印>后记》,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9页,第80页。
    ④李准:《<李双双小传>后记》,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83页。
    ①李准:《<黄河东流去>开头的话》,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86-87页。
    ②李准在《<黄河东流去>开头的话》中也说过:“我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大家热爱人,热爱人民。人们只有在热爱人的基础上,才能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自己创造的社会主义制度,热爱我们的党。也就是,首先树立对人类的信心,然后才能达到对国家的信心,对革命的信心。”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86页。
    ③通常情形下,农村为了节约土地,较少见把坟修在地中央的,南方地区尤其如此。
    ①孙犁:《文集自序》,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184页。原载1981年9月2日《人民日报》。
    ③孙犁:《两天日记》,《孙犁文集5杂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237-239页。原载1950年3月30日《天津日报》,署名“纵耕”。
    ①孙犁:《<善闇室纪年>摘抄(一)》,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78-81页。
    ②孙犁说,“这本书,从表面看,是我一九五三年下乡的产物”。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108页。小说篇末时间为“1956年初夏”,原载于《人民文学》1956年第12期。
    ③1956年3月,孙犁的《铁木前传》已经写至第十九节,长期劳累的身体突然暴发一场大病,而且一病就是十年。在病体稍安的间隙,孙犁匆匆补写了简短的第二十节即告结尾。事见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07-312页。但据克明《一个作家的足迹——孙犁创作生活片断》一文,事件略有差异,而重伤则一。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9页。原载《长城》1981年第2期。
    ④孙犁:《人道主义·创作·流派——答吴泰昌问》,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178页。原载《文汇月刊》1981年第2期。
    ⑤孙犁称其作品“在写作期间,反复推敲修改”,但是“在发表之后,就很少改动。只有少数例外”;并且声称“不轻视早期的作品”,“常常以为,早年的作品,青春的力量火炽,晚年是写不出来的。”孙犁:《文集自序》,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185页。
    ⑥“舆论一律”的说法最早见于胡风在1950年8月13日致张中晓信(自上海)。参见“人民日报”编辑部:《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67页。
    ⑦《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一九五一年十二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当年的农业合作化作为“运动”的开始。毛泽东为之起草的“中央批示”称,“请印发到县委和区委。请即照此草案在党内外进行解释,并组织实行”,“请你们当作一件大事去做。”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66-6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第37页。
    ①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109页。
    ②关于柯文所说“某种经历”与“神话化的处理模式”的关系问题,参见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第247-248页。
    ③《铁木前传》,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1-2页。
    ④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第236页。
    ①“对于我,如果说也有幸福的年代,那就是在农村度过的童年岁月。”孙犁:《答吴泰昌问》,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136页。
    ②原载于《河北文学》1962年第2期的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一文称,“对于这部小说的异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落后人物的形象、特别是由小满儿的形象引起的。她使人感到迷惑,感到不安,以致使有些好心的读者发出这样的疑问:‘在新社会,难道还会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吗?’”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43页。小说中小满儿是几乎所有讨论《铁木前传》的文章都会涉及的形象,而且褒贬的差异较大。不仅小说里说她“落后”、“放荡”,有论者称当年《铁木前传》曾因被指责为“美化浪荡女人”而被打入冷宫,如吴矛的《<铁木前传>的想像性的怀乡》。吴矛:《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文本再解读》,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③阎纲:《河北省文联的工作问题——在河北省文联常委扩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11月15日讲话录音),自《阎纲短评集》,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18-519页。
    ①《铁木前传》,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47-48页。
    ②阎纲先生1979年9月24日致孙犁信中称:“它是风云的时代中人情世故的生动写真”,“政治与艺术高度融合之后,人们看到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而是生活,生活的美。”《关于<铁木前传>与孙犁,韩映山的通信》,阎纲:《阎纲短评集》,第51页。
    ③关于“生活美”成为当年文学表达的某种禁忌,由陈涌的一篇批判文章《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即可知其一斑。文章批评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一些不健康的倾向”,称其“在创作上的表现是脱离生活,或者依据小资产阶级的观点、趣味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这种倾向“带有严重的性质,是值得我们加以研究、讨论的。”在陈文中,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和《海河边上》,首先被举为带有此类倾向的作品的例子,原因在于“它证明了即使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也能发现‘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亦即‘两种思想斗争和真挚的爱情’”。陈涌:《文学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57页。陈文原载于1951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副刊《人民文艺》。
    ①《铁木前传》,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3-4页。
    ②蔡翔先生多次提及当代小说作为叙事手段的“辩论”一词,非常精彩。此词亦是其新著《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参见蔡著,第225-226页。
    ③[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0-14页。
    ①《铁木前传》,自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54-56页。
    ②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1961年12月),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33页。
    ①孙犁《两天日记》:“在建设过程中,并改造人们的思想、传统的优越感和剥削意识。”《孙犁文集5杂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238-239页。
    ②吕剑《孙犁会见记》:“‘1952年我到安国农村生活了半年。’孙犁追述《铁木前传》的写作背景时说,‘这部小说就是那次下乡的结果。我只是按照生活的本质面貌来反映。书中的人物,黎老东、傅老刚,六儿、九儿、小满儿,在生活中也都实有这样的人物。我了解他们,这样写起来就比较方便。’”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13-14页。原载法文版《中国文学》1964年1月号及英文版《中国文学》1964年8月号。此系作者中文稿,载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村歌》(1979年6月湖北印刷本)。
    ③《铁木前传》,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32-33页。
    ①吕剑:《孙犁会见记》,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14页。另:阎纲的《<铁木前传>的短评》(1982年8月15日)曾说:“《铁木前传》发表之时,非议者何其多也(以致《后传》无由写作)。”《阎纲短评集》,第234页。
    ②孙犁:《无花果》(1987年5月15-16日),自《芸斋小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26页。
    ③孙犁的《谈闲情》(1990年8月16日)一开头即说:“人生,总得有一点闲情。闲情逐渐消失,实际就是生命的逐渐消失。”《孙犁文集·续编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94-395页。孙犁此篇让人强烈联想到讲求生活趣味的周作人的《北京的茶食》(1924年2月,原载1924年3月18日《晨报》副刊)。
    ①《铁木前传》,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58页。
    ②参见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1961年12月),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42页。
    ③参见《铁木前传》,自孙犁著、谢大光编:《铁木前传》,第57页。
    ①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1961年12月),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39页。
    ②郝雨:《<铁木前传>的复调结构特征》,自《告别世纪——文学:新的审视与探寻》,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2-153页。
    ③参见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1961年12月),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38页。
    ④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1961年12月),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43页。
    ⑤滕云:《<铁木前传>新评》,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50页。原载《新港》1979年第9期。
    ①《关于<铁木前传>与孙犁,韩映山的通信》中,阎纲1979年9月24日致孙犁信。阎纲:《阎纲短评集》,第51页。
    ②郝雨:《告别世纪——文学:新的审视与探寻》,第152页。
    ③滕云:《<铁木前传>新评》,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50页。
    ④邱胜威:《悲歌友情的失落渴求人性的复归——<铁木前传>主题新探》,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60页,第462页。原载于《武汉师院汉口分部校刊》1981年第2期。
    ⑤吴矛:《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文本再解读》,第86页,第93页。
    ⑥黄万华:《黑色苍穹中的星光——孙犁<铁木前传>再解读》,《战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18页。
    ⑦已经有论者注意到了小满儿等形象作为独立“主体”的可能问题。参见郝雨:《<铁木前传>的复调结构特征》,自《告别世纪——文学:新的审视与探寻》,第152-153页。
    ⑧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47页。
    ⑨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第448页。
    ①胡香:《柳青和他的<创业史>》,《新西部》2008年第5期,第42页。
    ②参见李若冰:《悼念柳青同志》(原载《文艺报》1978年第2期);以及徐民和、谢式丘:《在人民中生根》(原载《人民日报》1978年7月20日)。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4页;第66-69页。
    ③另一种说法是:“一九六五年,他第二部的初稿写出来了。但是,正当他准备最后改定时,残酷戕杀革命文艺的林彪、‘四人帮’夺去了柳青那支勤勉的笔。”徐民和:《一生心血即此书——柳青写作<创业史>漫忆》,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13页。
    ④冯牧:《初读<创业史>》,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175页。原载《文艺报》1960年第1期。
    ⑤柳青在此文中的说法即后来被广为引用的《创业史》的“主题”。参见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83页。原载《延河》1963年8月号。
    ①王逢振:《政治无意识和文化阐释(前言)》:“它的大胆假设——政治视角构成‘一切阅读和解释的绝对视域’”。自[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②本文分析的文本对象是柳青的《创业史》(全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上世纪的1950年代后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及“大跃进”运动兴起之际,出现了“兴无灭资”的口号,如“兴无灭资,人人交心”,“兴无灭资,破旧立新,向社会主义法学大进军”,等等。在其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中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公共食堂,多达数百万个。一些激进地区在此基础上取消了工分制,实行吃饭不要钱的“共产主义”,甚至废除货币,实行物物交换。如经陈伯达的推动,当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党委在土山镇进行的所谓共产主义新村试点,但结果导致了当地供销社的崩溃。康健:《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警示录》:《人民文学》1998年第5期,第90页。1958年8月19日,毛泽东主席在全国协作区主任会议上,比较集中地讲了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1958年9月16日,上海《解放》杂志第6期发表张春桥《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一文,指责“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核心是等级制度”,它刺激着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3日予以全文转载,并加了毛泽东执笔的按语。“兴无灭资”、“一大二公”及“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等思想,后来更进一步演变为文革时期开始的“斗私批修”,当时许多正当的个人利益被当作“私”来反复批斗。
    ①参见冯牧:《初读<创业史>》,自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182页。
    ①有的著作把“身体”视为建构主义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往往能够突破庸俗、简单的本质主义阐释。如[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76页。
    ①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47页。
    ②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285页。
    ③柳青:《灯塔,照耀着我们吧!》,自《柳青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①邱雪松《赵树理与“算账”》和朱杰《从<三里湾>到<户>——1955年以后的赵树理》两文,讨论了赵树理1949年前后小说中农民人物的“算帐”问题、及农民以“户”作为经济结算单位的问题,提到了文学文本与现实实践的转化难题。这是一个与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通篇强调的个人权益与国家、集体之间的转换/结算方式相通的切入角度,一种很有价值但可能被有所忽略的考察十七年文学的经济方式。参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4期,第57-59页;第59-62页。另可参见[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②熊培云认为,伴随着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现的全能型社会,即所谓“单位办社会”,乃是社会学组织的失败:“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此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所见证的正是‘有主义、无社会’的悖论。”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③柳青曾因为发现农业社牲口由于管理不善、出现死亡,专门编写过一篇《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最早发表于1962年12月22日《陕西日报》上,后被《延河》1963年2月号、《中国农报》1963年第6期转载。
    ④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7页;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第72页。
    ①参见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63页,第155页。
    ②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7-158页。
    ①阎文称:柳青同志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O年的六年中,“四易其稿”,才完成《创业史》的第一部。此后,又进行过多次润饰。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帮”,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创业史》第一部在印行中断十余年后又与读者见面。新版《创业史》的“出版说明”写得明白:“这次再版时,作者又进行了一些重要的修改。”这次修改中,作者删掉最多的,是有关梁生宝与徐改霞的爱情描写部分,特别是对徐改霞的有关描写部分。其中删掉相当多的是第三十章,“这是专写爱情生活的一章”。这方面,没有内容上的任何增写。此外的修改,还有少数关于素芳受辱的描写,及作者议论等部分。参见阎纲:《新版<创业史>的修改情况》,自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488-499页。原载《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2期。
    ②毛泽东:《在协作区主任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8月,北戴河),自《毛泽东思想万岁》,1967年2月,第171页,第173页(内部出版物,编辑出版者不详)。
    ③实际上毛泽东的努力没能成功,职务等级工资制最终仍然取代了供给制。可参见杨奎松文章《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111-137页;以及《毛泽东为何对“职务等级工资制”不满》,《同舟共进》2007年第10期,第45-48页。
    ①参见张晋藩、海戚、初尊贤:《国史大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26页。
    ①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01页,第213页。
    ②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379页。
    ①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100页。
    ②冯文引述见前。何文认为,从“思想高度”与“艺术高度”两个方面,“柳青以雄伟的结构与规模完成了《创业史》的史诗般的构图”。徐文则回顾了作者的自述,“在一次谈话中,他谈到了《创业史》的主题”,“他说:‘我这个小说只有一个主题——农民是如何放弃私有制,接受公有制的”,并且称,“无怪乎一位和柳青过从甚密的作家这样感叹道:‘《创业史》他是作为历史的画卷来写的,他要把这本书写成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发生、发展的史诗。为了这个事业,他什么样的苦都可以吃。他给自己挑的这付担子,是十分沉重的。’”另外,《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抗拒的——<创业史>第二部上卷座谈会纪要》也称:“柳青同志的《创业史》,是一部史诗式的作品。”等等。后三篇文章引文分别自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431页;第208-209页;第241页。
    ①阎纲:《史诗——<创业史>》,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29-230页。前述同篇引文见此书第219页,第222页。
    ②阎纲:《史诗——<创业史>》,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38页。
    ③徐民和:《一生心血即此书——柳青写作<创业史>漫忆》,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12页。
    ④小说中的“水稻合理密植计划”和“买稻种”的情节,差不多原样来源于王,可参见作者1956年《皇甫村的三年》中的《灯塔,照耀着我们吧!》,自《柳青文集·第4卷》,第
    118-119页。另据韩毓海先生《春风到处说柳青——再读<创业史>》一文称:著名的“梁生宝买稻种”的故事其实正来自柳青本人。1956年,柳青用自己的稿费和积蓄换来了日本良种稻——矮杆粳稻,在小范围种植试验成功之后,第二年秋天,王家斌(梁生宝的原型)胜利合作社的一千多亩水稻获得了平均亩产710斤的大丰收,创造了陕西地区历史上最高的粮食生产纪录。参见《天涯》2007年第3期,第12页。
    ⑤徐民和:《一生心血即此书——柳青写作<创业史>漫忆》,自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16页。
    ⑥阎纲:《四访柳青》:“看见他,好象看见《创业史》里县委杨副书记的影子”。自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81页。原载《当代》1979年第2期。另:柳青当时兼任长安县县委副书记。
    ①韩毓海:《春风到处说柳青——再读<创业史>》称,“柳青夫人马葳(她身上有小说女主人公改霞的影子)。”《天涯》2007年第3期,第20页。
    ②陈云并且说:如果大家都同意这样做的话,就要认真考虑一下会有什么毛病,会出什么乱子。全国有26万个乡,100万个自然村,如果10个自然村中有1个出毛病,那就是10万个自然村。逼死人或者打扁担以至暴动的事都可能发生。农民的粮食不能自由支配了,虽然我们出钱,但他们不能待价而沽,很可能会影响生产情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187页。
    ③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第100-105页。
    ④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一九五九年二月),及《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2页,第70页。
    ①冯牧:《初读<创业史>》,自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184页。
    ②李士文《: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形象——谈<创业史>中的梁生宝的形象创造》,自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58页。原载《人民日报》1961年8月9日。小说本事可参见《皇甫村的三年》中的《灯塔,照耀着我们吧!》:“他问我郭杜区搞‘粮食登记’的谣传,说人心有些不安,互助组员们也问他。我告诉他‘粮食登记’是破坏分子造出来的谣言,‘你相信吗?’‘就是嘛!我说毛主席总是给人民办好事,怎能把农户的口粮留下,下余的全发官价收去哩嘛!”自《柳青文集·第4卷》,第120页。
    ③严家炎:《关于梁生宝形象》,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67-268页。原载《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
    ①据小说中的内容与史实相应证,此处“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应指《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一九五三年四月十七日)。其文称:“据最近各地报告,入春以来,许多农民因想参加工业建设,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农民盲目入城的结果,在城市,使失业人口增加,造成处理上的困难;在农村,则又因劳动力的减少,使春耕播种大受影响,造成农业生产上的损失”,也因此,“将来城市建设需要增加工人时,将正式通知区、乡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招收。”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1949-2007)》(下册),第2012-2013页。
    ②梁三年轻时死过两次大牛,仅是《题叙》的“前史”。而梁三出卖大黄牛是在生宝被拉了壮丁以后;但“拉壮丁”仍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偶然遭遇,因为与生宝一样的年轻人都会被拉壮丁,所以“卖黄牛”也就较难被解释成一定会贫于其他人家的必然性原因。
    ①参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发行,1950年3月版,第414-418页。
    ②原载《人民日报》1951年9月10日第3版。
    ③原载《人民日报》1960年1月7日。
    ①汪晖先生曾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一文中说,“如果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正是中国现代性的特殊形态”。他在《现代性问题答问》中还补充说:“如果一个人真正彻底地坚持自由主义的原则,例如市场的原则,他或她就应该批判资本主义及其支配下的市场关系,而不是做资本主义的辩护士。如果一个人真正地坚持个人的权利,并承认这种权利的社会性,他就应该抛弃那种原子论的个人概念,从而必然具有社会主义倾向。”《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7页;第29页。而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的《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则以前苏联为例说明:“决定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是否是社会主义的,其难度主要在于如何解决社会主义中政治权力的特殊作用问题。苏联所具备的,确实有社会主义的某些重要特征,而它所缺乏的,却是最为根本的、人民对国家和经济的统治权。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人民成了消极的受动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是它最为重要的非社会主义特征。苏联体制的专制性与它对公民许多基本权利的否认交织在一起,使得一些分析家们得出结论说,它很少是或根本就不是社会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①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10-14页。
    ②华汉:《地泉》,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版,第23页。
    ③参见刘剑梅:《革命加恋爱:政治与性别身份的互动》,郭冰茹译,《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第132-145页。
    ①1948年8月,中共决定筹建全国性统一集中的出版领导机构。同年底发布《中共中央对新区出版事业的政策的暂行规定》(1948年12月29日),其第四条称:“对于新出版的书籍中,如有政治上反动而又发生了重大影响的书籍,必须干涉及禁止者,暂时采用个别禁止及个别干涉的办法。这些书籍和非由显著的反动派所著作出版,则在采取禁止干涉措施前,应向中央请示。”方厚枢:《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三卷·上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页。1949年11月出版总署成立后,据其1950年的初步统计,在北京、上海等11个大城市共有私营书店1009家(1950年以前的“书店”通常是同时兼营出版、印刷、发行等一揽子业务的——引者);全国出版的私营期刊113种,占全国出版期刊总数的38.3%。另据新闻总署1950年2月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出版的私营报纸至少有55家,占全国公开出版报纸总数的19.64%。但自1950年起新中国即开始了对私营出版业的调整和改造,1954年更是加快了对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方厚枢:《对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自《中国当代出版史料文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第51-74页。原载《出版史料》2006年第2期。尤其是1955年4月到11月,文化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等针对“处理反动的、淫秽的、荒诞的书刊图画问题”先后发出近十道“通知”、“指示”或“规定”。这些在禁止和收换之列的“书刊图画”的内容,大多确实如其所指(如《国务院关于处理反动的、淫秽的、荒诞的书刊图画的指示》(1955年7月22日)称:“凡内容极端反动的书刊和描写性行为的淫书淫画,一概予以查禁”;“凡宣扬荒淫生活的色情小说和宣扬寻仙修道、飞剑吐气、采阴补阳、宗派仇杀的荒诞的武侠图书,应予收换,即用新书与之调换。”)。但这些“通知”或“指示”中往往会非常强调思想教育的意义,并且经常出现下面这句极有针对性的严厉批评:“散播形形色色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反动腐朽思想和下流无耻的生活方式”,使得一部分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思想堕落、身体败坏、生活腐化、学业旷废、工作消极”等等。从这一意义来说,这次处理书刊图画的行动绝非只针对狭窄的“反动”、“淫秽”或者“荒诞”出版物,而是针对一个较广泛的“欲望”领域。与当年所有的社会运动一样,这次全国性的处理行动仍然出现了扩大化的弊病,“广西省在进行处理有毒害图书的工作中展开坦白检举运动,组织斗争会,造成社会紧张空气。广州市处理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已逮捕了编绘、印制、贩运、租赁反动、淫秽、荒诞图书分子34名,判刑29名”(《文化部关于抓紧时机处理反动、淫秽、荒诞的书刊图画的通知》,1955年11月18日)。饶有兴味的是,正是在这个时期,通俗读物以及少年儿童读物的缺乏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后者甚至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称其“书少”、“无人编”、“太贵”(见《毛泽东主席对儿童读物奇缺问题的批示》;1955年8月4日)。对私营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等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部完成。参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7》(一九五五年),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
    ①小说见《短篇小说选1949-1979》(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1-54页。
    ②如前章所述,“个人主义”的故事通常萌生于欲望的故事,《村歌》、《创业史》等表现得相当明显。
    ①《朱德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1949年4月18日),共青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央档案馆利用部:《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十九集1948.11-1949.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406页。
    ②参见朱曦:《<家>在我们部队中的作用》,《人民文学》1950年第4期,第90页。
    ③冯定:《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冯定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7页。
    ④如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改霞考工厂的经过等。“当工人”曾是漫长的时期里中国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重要渠道,就此而言,工农差别有与城乡差别相关联的方面。
    ⑤《人民日报》1952年11月26日曾登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社会司的《应劝阻农民盲目向城市流动》一文,已经涉及“有不少地区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所引起的城市就业问题,但文章的形式尚不是政府的正式指示。此类指示在1953年以后频繁被重复,并且措辞愈加严厉,最终导致以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并延续至今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得不说,这一制度的背后确实存在着城市和农村生活水平的差别问题,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八日)称,“不要对城市生活作夸大的宣传,吸引农村人口外出”;《中共中央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指示》(一九五九年二月四日)中亦有如下文字:“有些地方对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安排得不好,不少农民羡慕城市生活,加上某些干部作风有毛病,农民就想出来”,等等。见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1949-2007)》(下册),第2011-2012页;第2020-2023页;第2019页;第2023页。
    ①参见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②参见《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人民日报》社论;1953年12月3日),北京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编:《教育社论选辑》,1959年7月第一次印刷(内部发行),第105页。
    ③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第64页。
    ④北京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编:《教育社论选辑》,第108页。
    ①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3月第四版、以及同出于1956年的第五版《高级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都包含有《三封信》这篇课文。其中,第五版高小《课本》上的《三封信》起迄于第97-108页。
    ②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第5页。
    ③参见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8页。
    ②北京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编:《教育社论选辑》,第99页。
    ③《韩梅梅》,《马烽小说选》,第55页,第65页。
    ④《人民日报》社论:《向学生家长积极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1954年7月11日),北京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编:《教育社论选辑》,第116页;第117页。
    ⑤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第10页。根据此著,1950年代的农村高小毕业生回乡参加劳动,是与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同一历史过程的。
    ①马烽:《关于<韩梅梅>的复信》,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第66页。原载《文艺学习》1955年第7期。
    ②齐泽克有一段文字非常切实地描述了这一暧昧的态度。参见[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第29页。
    ①《韩梅梅》,《马烽小说选》,第61页。
    ①有论者认为,即使在集体主义的个人观上,根据集体与个人关系的不同,也仍然可以区分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强调理想的真实集体是自由个人的联合体,即偏重于集体内的个人。第二种情况,则强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总体性的社会蓝图,因为它确信集体的意志是个人意志的有机整合,也就是更多地偏重于个人之上的集体。在后来的理论发展中,人们越来越偏向于第二种情况,把集体的作用理解为有计划的控制,个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个人发挥自由创造力的可能性空间越来越窄,由此演变成从集体主义式的个人到整体主义式(脸谱化)的个人的转变,个人的力量被消解。参见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第264-265页。
    ②亚当·斯密曾表示,“对于所有尊贵职业,可以说荣誉是报酬的大部分。考虑到各方面,从事这些职业报酬通常都十分有限。反之,在卑贱的职业上,情形恰好相反。”参见[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第83页。因此,在他的表述里,“荣誉”同样是一种职业劳动的报酬。应该说,这是古今皆然的,“革命中国”亦不能例外。
    ①参见张旭东:《在“当代性与文学史”圆桌讨论会上的发言》。节选部分包含在《当代性·先锋性·世界性——关于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对话》记录中并发表于《学术月刊》2009年10月号,第5-16页。
    ②参见李晋泉、刘锡仁、王鍚万、林秋声:《有出息的年轻人———张增华》,自《畜牧战线立功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2-47页;建文、秀哲、喜成、柏林、怀德:《养猪能手解引仙》,同书,第48-52页;中共泌阳县委通讯组:《凤凰山下好姑娘——记高小毕业生冯国兰参加农业生产的模范事迹》,自《在农业第一线上的知识青年》,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3-56页(原载1960年10月11日《河南日报》)。
    ③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第15页。
    ④故事详见雷抒雁:《劳动的诗篇》,自《悬肠草》,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70-71页。
    ⑤如有本书曾回忆过如下的趣事:“据说六十年代初,湖北作家黄碧野曾撰文并做报告歌颂鄂西北神农架,将神秘的大山写得千峰陡峭、万壑深邃、瀑布挂彩、岩洞献奇、珍禽飞鸣、异兽出没,鼓励青年们去此落户,访古探宝。其名声兼之优美的描绘,烧得武汉三镇的许多中学生热血沸腾,毕业时纷纷结伴报名去此落户。数年后,‘文革’初起,这些人专门成立了一个‘揪黄战斗队’杀回武汉,要把散文家押上神农架去游山,对其示惩。害得作家东躲西藏。”张桦、刘凯:《天之骄子启示录》,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88页。
    ①作为此话题极为普通的例子之一,可参见党宪宗《这存心是不想让农民的孩子进大学》一文中模范女(村)支部书记的故事。《沉重的母爱:对四十户农民家庭供养大学生的调查报告》,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第205-211页。
    ②马烽《关于群众路线的点滴经验》一文,曾非常有意思地读解过群众的“沉默”反应:“不解决当前实际困难。群众开会没兴趣,但非让来不可,结果群众来了不说话,每天晚上白熬油,坐到半夜散会,群众说:‘开了四十天会,熬了十五斤油,甚也办不成’”;“多次经验证明,群众对一件事情不发表意见就是不同意,沉默就是拒抗。”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第21页,第23页。
    ③“个人主义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使理论建立在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看似经验的甚至符合科学观察的基础之上。简言之,理解了个人,社会的政治制度与机制也就具有了可解释性。”但安德鲁·海伍德同时也指出,“然而,任何方法论个人主义都有一个缺陷,它既是非社会的,又是非历史的”;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类行为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以及从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经验和社会环境塑造了人性,那么个人就应该被视为社会的产物,而不是正好相反。”[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①参见马烽的《关于<韩梅梅>的复信》(1955),和柳青的《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的问题》(1954)。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第64页;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第23页。
    ②参见薛毅:《关于个人主义话语》,《当代文化现象与历史精神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①毛泽东:《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7页。
    ②罗平汉先生在他的《农村人民公社史》中曾以“人民公社”为例称,“何谓共产主义和怎样才能进入共产主义,当时实际上是并不清楚的。这样的问题,不要说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不清楚,就是理论界甚至中央高层也没有搞清楚。”事实上,毛泽东在1961年8月23日第二次庐山会议上确实曾说过如下的话:“讲到社会主义,不甚了了。对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不甚了了。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边建设边学习。搞社会主义,才有社会主义经验。搞社会主义,我们没有一套,没有把握。”而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中仍然表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并在《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中称:“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等等。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8页。董边、镡德山、曾自:《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增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83-84页。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第116页。
    ①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95-98页。相关报告材料,可见中共平原省委宣传部:《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访苏观感》,新乡市:平原人民出版社,1952年10月初版;以及中苏友好协会总会资料室《: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好处说不完——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访苏观感(全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52年11月再版,等。
    ②如[俄]罗伊·梅德韦杰夫的《让历史来审判——论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上、下),何宏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另外,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现实”,即前苏联的日常社会生活偏离社会主义信仰诸方面的了解,可参阅1960年代后期在前苏联留学的日本学生新谷明生、佐久间邦夫、足立成男、原田幸夫等合著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日本留苏学生座谈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实况》(增译本),余以谦译,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70年10月版,等。
    ③毛泽东致“少奇、小平、各位同志”的信(1959年3月2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87页。
    ①范长江:《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12月16日),史敬棠、张凛、周清和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第570-585页。原据人民出版社1952年同名(《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单行本。
    ②上述中共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分别参见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第1137页,第1139-1140页,第1225页,第1260页;及中共宁夏区委党史研究室:《宁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专题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③范长江:《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史敬棠、张凛、周清和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册),第578页。
    ①参见崔晋峰:《赵树理写<三里湾>之前在我们村》《,党史文汇》1998年第6期,第38-39页。
    ②赵树理:《三里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1-2页,第4-6页。
    ③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工作部的决定》(1952年11月12日),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下册),第1779-1780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2页。
    ⑤参见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43-45页。
    ⑥周扬:《论<三里湾>》,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册),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13页。原载《文艺报》1956年第5、6期。
    ①巴人:《<三里湾>读后感——为<中苏友好报>而作》,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册),第417页。原自作者《遵命集》,北京出版社,1957年。
    ②参见欧运祥:《法律的信任:法理型权威的道德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6页。
    ③当然情况到了1956年及以后,对于赵树理而言有了变化。日本学者加藤三由纪也认为,1955年发表《三里湾》,歌颂了农业初级合作社运动的赵树理,结果产生了“苦恼”,“《三里湾》是他的思想和党的农村工作步调基本一致的最后一部作品。”[日]加藤三由纪:《关于<三里湾>的评价》,高捷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112页。
    ①巴人:《<三里湾>读后感——为<中苏友好报>而作》,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册),第414-415页。
    ②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16页。原载《文艺报》1955年第19期。
    ③巴人:《略谈赵树理同志的创作》(1958年6月3日),《点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3页。
    ④参见[苏]费德林:《赵树理的创作》,韩意译,阮其灿校,[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254页。原译自1958年版俄文《赵树理选集》。
    ⑤赵树理:《与读者谈<三里湾>》,《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8-271页。
    ⑥[英]约翰·伯耶:《<三里湾>与<花好月圆>之比较》注⑤,[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295页。原载《批评家》1986年第1期,第2期。原文在此段注称,参见李古北《文艺学习》1955年12期文章(《歌颂农村生活的社会主义力量——读<三里湾>》)及傅雷《文艺月报》1956年第7期文章(《评<三里湾>》)。
    ①赵树理:《文艺与生活》(黄修己记录),《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54页。
    ②赵树理:《与读者谈<三里湾>》,《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70页。
    ③赵树理:《文艺与生活》(黄修己记录),《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54页。
    ④赵树理的这些文章多发表在1957年,包括《要挖断可右之根》、《“才”和“用”》、《“出路”杂谈》(文称“个人便宜”或“个人出路”)、《青年与创作——答为夏可为鸣不平者》等。参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59页,第85页,第100页,第106页。
    ⑤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摘录),《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352页,第354页,第357页。
    ①参见周而复:《刘巧团圆·后记》,韩起祥:《刘巧团圆》,香港:海洋书屋,1947年10月再版,第142页,第148页。
    ②参见《也算经验》,《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25页。
    ③赵树理:《生活·主题·人物·语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87页。
    ④《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352页。
    ⑤《在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46页。
    ①《三里湾写作前后》,《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17-118页。
    ③严文井:《赵树理在北京胡同里》,《严文井选集》(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37-245页。
    ④[日]萩野脩二:《访赵树理故居》,程麻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107-108页。原载1982年1月日本大修馆书店《中国语》第264期。
    ⑤《“普及”工作旧话重提》(1957年6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04页。
    ⑥《在诗歌朗诵座谈会上的发言》(1950年9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59页。
    ⑦《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1959年3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9页。
    ①《“普及”工作旧话重提》,《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05-207页。
    ②[日]仓石武四郞:《<三里湾>之难懂处》,[日]加藤三由纪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97-101页。
    ③《彻底面向群众》(1958年9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42页。
    ④《供应群众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言》(1956年9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84页。
    ⑤《回忆历史认识自己》(1966年末),《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358页。
    ⑥《生活·主题·人物·语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87页。
    ⑦《在北京市业余作者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62年10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75页。
    ⑧《生活·主题·人物·语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87页。
    ⑨《我们要在思想上跃进》(1958年3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47页。
    ①《从曲艺中吸取养料》(1958年9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40页。
    ②《文艺面向农村问题》(1963年11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325页。
    ③[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0页。
    ④参见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2-273页。
    ⑤《和工人习作者谈写作》(1958年3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54页。
    ①映白:《试论<三里湾>的语言艺术特色》,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册),第427页,第431页,第434页。原载《前哨》1957年3、4月号。
    ②德勒兹、迦塔利所谓的“弱势文学”的三个主要特点分别是:“语言带有一个显著的脱离领土运动的系数”(即后文所说的“在自己的语言的内部充当外国人”),“一切均与政治有关”,“一切都带上了群体价值”。在德勒兹、迦塔利那里,“弱势文学”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其文称“‘弱势’一词已经不适于作为某些文学的修饰语,而是指任何在通常被称为重大的(或业已确立的)文学的内部产生的文学的革命性的条件”。换言之,“弱势文学”实际上是一种革命性文学。参见[法]德勒兹、迦塔利:《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33-60页。
    ③[日]萩野脩二:《访赵树理故居》,程麻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105-106页。
    ④参见[法]德勒兹、迦塔利:《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第58页及注①。
    ⑤《在北京市业余作者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74页。
    ①《谈语言教学》(1957年7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02页。
    ②《作家要在生活中做主人》,《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302页。
    ③《愿你决心做一个劳动者》(1957年11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93页。
    ④[日]萩野脩二:《访赵树理故居》,程麻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104-105页。
    ⑤《我们要在思想上跃进》,《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48页。
    ⑥《下乡杂忆》,《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4-5页。
    ①《谈“久”——下乡的一点体会》,《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21-223页。
    ②《做生活的主人》,《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91页。
    ③《生活·主题·人物·语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83-284页,第281页。
    ④《谈群众创作》,《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48页。
    ⑤《三复集·后记》,《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28页。
    ⑥《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3页。
    ①《<三里湾>写作前后》,《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22-123页。
    ②《谈<花好月圆>》(1957年6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90-191页。
    ③《关于<三里湾>的爱情描写》,《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86页。
    ④《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4页。
    ⑤赵树理:《致陈伯达·第一封信》,《赵树理全集》(第五卷),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40-341页。
    ⑥有人指出过这样颇有意味的现象:“去过国外的人,往往都对国外绝少‘围墙’一事感慨系之,因为中国处处都是‘围墙’。农村的一家一户,没有砖也要用土围个墙。城市过去是有围墙的,现在拆了,这大约是我们中国干得最彻底的一件反封建的事了。不过,在城里,差不多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围墙。”潘茂群:《中外管理与泛家族规则的思考》,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71页。一般来说,涉及资源或者信息等的人为区隔化几乎必然地意味着差别化,这也恰好与“封建”一词的原始语义有所切合。如有学者称当年的苏联:“这样一来,虽然形式上保留了民主制的结构,却出现了官僚主义的等级制,这座金字塔的上层同下层的差别不在于干部的才干大小和禀赋高低,而在于对体制‘秘密’了解多少。”[俄]罗伊·梅德韦杰夫:《让历史来审判——论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下),何宏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009页。
    ①参见[德]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86-199页。
    ①参见赵树理:《三里湾·天成革命》,第149页。
    ②《<三里湾>写作前后》,《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18-119页。
    ③《在连载、章回小说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45页。
    ④《谈<花好月圆>》,《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92页,第194页。
    ⑤《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3页。
    ①赵树理:《三里湾·国庆前夕》,第177-178页。
    ②范长江:《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12月16日),史敬棠、张凛、周清和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第584页。
    ③《一张临别的照片》,《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4-17页。
    ④《一张临别的照片》,《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5页。
    ⑤参见潘茂群:《中外管理与泛家族规则的思考》,第110-111页。
    ①《一张临别的照片》,《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6页。
    ②[英]约翰·伯耶:《<三里湾>与<花好月圆>之比较》注⑤,[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300页。
    ③参见陈徒手:《一九五九年冬天的赵树理》,《读书》1998年第4期,第94-103页。
    ①参见赵树理《也算经验》和《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24-125页,第25页。
    ②《与读者谈<三里湾>》,《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8页;以及《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赵树理全集》(第六卷),第164页。
    ③赵树理:“到底写人民内部矛盾呢,还是写敌我矛盾呢?写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我觉得不在于规定哪一种矛盾一定要占多大比例、要有多大幅度,主要是个立场观点问题。”《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4-25页。
    ④赵树理:《三里湾·换将》,第43页。
    ⑤“尽管对农民的进步一直抱有热切的希望,但并不故意去捏造易于说服或对什么事都似乎理解正确的农民形象,赵树理毕竟让我们感到,他和那些‘局外人的文学家’或取材浮浅的文学不可同日而语。”转引自[日]加藤三由纪:《关于<三里湾>的评价》,高捷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114-115页。
    ⑥[日]加藤三由纪:《关于<三里湾>的评价》,高捷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111-112页。
    ⑦([日]萩野脩二:《访赵树理故居》,程麻译,[美]马若芬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110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50-51页。
    ②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92-98页。
    ③《温故》(之八)》曾登载了一篇署名“星星”的沉痛文章:《男男女女五十年——关于“作风问题”的回忆》。此文以民间历史的实例,反思了“作风问题”在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对于“不正当男女关系”的特别指代(即“特指那种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甚至奸情”)。文章并且说:“自从1949年以后,我们就和各种各样的性研究、性宣传隔绝了,‘文革’以后,那更是进入了性忌讳、性压抑、性禁锢的时代。只要一沾上性,全民噤若寒蝉,闭口不谈。面对性问题和性实践,我们只有革命与下流的两极结论,我们只有圣者和流氓两类人。”参见刘瑞琳:《温故·之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6-115页。
    ①西戎小说《宋老大进城》的结尾,宋老大哈哈哈地边笑边对王发祥老汉说:“看看,我早给你算好了,别的路走不通,绕来绕去,还是得走这条路!哈哈。”《短篇小说选1949-1979》(第二卷),第167页。
    ②周立波:《谈创作》,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75页。原载1959年8月26日《光明日报》。周立波后来在《关于民族化和群众化》一文中自述:“我从一九五四年起开始研究湖南的农村,但不是整个时间全在下边”。《周立波选集》(第六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89页。
    ①小说正篇写出后,最初的名字为《茶子花开的时候》,后因当时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的建议,改为《山乡巨变》,其意明显带有了呈现当时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意味。参见胡光凡:《周立波评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81-282页。
    ②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37页。原载《人民文学》1958年7月号。
    ③王西彦:《读<山乡巨变>》,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40页。原载《人民文学》1958年7月号。
    ④参见朱寨:《<山乡巨变>的艺术成就》,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74页。原载1981年《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⑤周立波:《深入生活,繁荣创作》,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73页。
    ⑥蔡翔先生在《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一书中,曾以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为例简略地提到,“在1950年代当时的小说里,出现了‘算帐’的细节”。第378页。
    ①《山乡巨变》(上),《周立波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253-254页。
    ②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37页。
    ③周立波:《谈创作》,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77页。
    ④王西彦的《读<山乡巨变>》(1958)一文称,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农民们抛弃那长期相沿的私有制的经济基础,排除自己头脑里那种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这个转变,自然更困难,也更深刻”;而马焯云的《读<山乡巨变>续篇》(1960)也说,“农业合作化运动,不但是一个社会制度的改变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的自我改造过程,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提高过程。所谓山乡巨变,不独意味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巨变,而且也意味着人们思想上的巨变。”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39页;第358页。马文原载《湖南文学》1960年8月号。
    ①冯定先生通过区分三对范畴来为伦理的现代个人观进行辩护:第一,区分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第二,区分个人的抱负和有抱负的个人;第三,区分私生活和社会生活。当然,整体上而言,冯定先生仍然是在集体主义的前提下来确认个人利益、个人抱负、及个人私生活的合理性的。但实际上这中间也残留着一些艰难和含混之处,如“私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分野就颇难做到十分稳妥。参见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60-264页。
    ②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147页。
    ①《山乡巨变》(上),《周立波文集》(第三卷),第285-286页。
    ①参见周立波散文《窗外》(1959):“公路近边,一个茅屋拆毁了,光剩一个被烟熏黑的木架子。有几个人正在把沤黑了的屋草和旧的泥砖挑到附近的氹子里。不远的地方,也挨近公路,一座红砖灰瓦的新屋出现了。屋端墙上塑了一颗大红星”。周立波本人主张“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的特征”(《<散文特写选(1959-1961)>序言》,1962),故《窗外》所述之事,可能不虚。但其中有“烟熏黑的木架子”的茅屋,或为农民住屋;而“红砖灰瓦”并在“屋端墙上塑了一颗大红星”的新屋,在1950年代末期几乎不可能为普通民居。而这样的拆毁民房,包括拆屋积肥的事情在1950年代末的湖南是极为普遍的,益阳则尤为严重。如益阳县的共同、新田两个大队,平均每户被拆、占1.6间,占原有房屋总数的54.4%,以致不少地方出现“三代同堂”,“两姓一室”,在一间小屋里摆着床铺、锅灶、鸡笼、便桶的现象更是常事。参见《周立波选集》(第四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1页;《周立波选集》(第六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4页;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4页。
    ②《东北局关于将一切不合条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各种类型互助组的通报》(1952年4月27日),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88页。
    ③《粤西区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急躁冒进,造成农民思想混乱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日报》1953年4月29日。
    ④冯绍兴《:大名县在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中,盲目办大社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情绪》,《人民日报》1953年3月24日。
    ⑤《中央同意中南局关于纠正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急躁倾向的报告》(1953年3月14日),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125页。
    ①《山乡巨变》(上),《周立波文集》(第三卷),第235页。
    ①胡光凡、李华盛的《周立波在东北》(1981)称:“《暴风骤雨》下卷搜集和积累素材的时间比较长,从一九四六年底到一九四八年春,除了工作时间外,还再次认真地研究了中央和东北局关于土地改革的文件,追忆了松江省委召开的县书联席会议以及好多次的区村干部会议,阅读了半年多来《东北日报》关于土地改革的全部报道。”周立波《谈创作》(1959)一文也曾说过:“《山乡巨变》从一九五四年开始准备,去年才和读者见了面”,“在这期间,我看了毛主席的著作,参加了各级党委召开的一些关于合作化的会议,学习了合作化运动的政策。”,《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08页;第75页。
    ②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37页。
    ③周立波《<韶山的节日>事件的真相》和未央《我们的楷模——悼念周立波同志》,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79-84页;第161页。分别原载于《湘江文艺》1978年第1期;《湘江文艺》1979年第11期。
    ④葛洛:《悼念周立波同志》,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32页。原载于《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
    ⑤参见周仰之:《爷爷周立波在浩劫的日子里》,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70页。原载《新文学丛刊》1980年第3期。
    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1953年2月15日),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1130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12月16日,不适用于某些少数民族的地区),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第1155页。
    ①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262页。1955年3月下旬,毛泽东称“当前农民杀猪宰牛就是生产力起来暴动。”蒋伯英:《邓子恢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6页。
    ②《华北局关于纠正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盲目冒进偏向的指示》(1953年3月),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127页。
    ③虽然《山乡巨变》中的情形并不仅仅是一个“叙述”的问题。例如,1955年7月2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单独召见了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听取关于山西农业合作化情况的汇报,并指出合作社一定要注意防止减产和死牛的现象。毛泽东还说,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粮食大幅度减产,耕畜大量死亡的教训是很深刻的,它导致了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达到十月革命前的最高水平。汇报结束时,毛泽东一再叮嘱要吸取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教训。转引自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197页。原载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纪事(1949.9-1976.10)》。
    ④大量回忆文章均提到,小说《山乡巨变》中的人物,如盛佑亭、李月辉、刘雨生、陈大春、盛佳秀、陈先晋、王菊生等在当年都有相应的人物原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仅以小说中常青社社长刘雨生来说,散文《曾五喜》即非常类似;而正篇末的农业社成立会亦与散文《一个意义重大的庆祝会》也事多切合(虽然后者事实上是说的高级社)。前文原载于湖南1958年《新苗》8月号,后文原载于1956年2月26日《新湖南报》,参见《周立波选集》(第四卷),第184-189页;第176-180页。
    ⑤周立波:《台尔曼集体农庄》,《周立波选集》(第四卷),第93-100页,原载195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名《泰尔曼集体农场》,略有改动。
    ①原因在于,当时“战争破坏”和“初分得土地、生产条件不足”的困难已经克服,“少数人并且取得向富农方面发展的条件”,同时“在好多年中已把‘互助’这一初级组织形式中可能增产的优越条件发挥得差不多了”,基层干部也没有见过更高的组织形式(初级社当时全国只有数目很少的若干个)。参见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13-114页。
    ①立波:《后悔与前瞻》,《周立波研究资料》,第58-60页。原载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②周立波:《谈思想感情的变化》,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64页。原载1952年6月《文艺报》第11·12号合刊。
    ③周立波:《纪念、回顾和展望》,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66-68页。原载1957年5月19日《文艺报》本年第7号。
    ④据胡坚《一次特殊的采访——回忆29年前采访<作家周立波在农村>》所述,此文曾经过周立波本人批评、建议和修改,庶几可以认为是周立波本人所同意的态度。参见《中国记者》1987年第2期,第46-47页。
    ①陈涌:《我的悼念》,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35页。原载《人民文学》1979年第11期。陈涌此一见解在葛洛的《悼念周立波同志》一文中有类似参证。
    ②艾芜:《回忆周立波同志》,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41-142页。原载《四川文学》1979年第11期。
    ③原载《读书》1958年第13期肖云的《对<山乡巨变>的意见》一文称:“应该承认,几乎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独一无二的性格特征。但是问题也就发生在这里,作者在不遗余力地渲染人物性格特征的时候,忽略了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所应该赋有的社会意义,而流于为性格而性格为技巧而技巧了。”黄秋耘的《<山乡巨变>琐谈》(1961)中也称,“《山乡巨变》中最令人击节赞赏的艺术特色,就是作者能够用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幅幅人物个性的速写画。”朱寨《<山乡巨变>的艺术成就》(1981)也说到:“《山乡巨变》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刻画人物性格的成功。”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48页;第364页;第379页。
    ④关于《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积累“素材”问题,参见周立波:《深入生活,繁荣创作》;胡坚:《作家周立波在农村》。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69页;第117页。
    ①周立波:《方言问题》,《周立波选集》(第六卷),第440-445页。原载1951年3月10日《文艺报》第10期,原题《谈方言问题》。
    ②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36页。
    ③胡坚:《一次特殊的采访——回忆29年前采访<作家周立波在农村>》《,中国记者》1987年第2期,第47页。
    ④《山乡巨变》(上),《周立波文集》(第三卷),第161-162页。
    ①赵树理:《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62年8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3-264页。
    ②田培植、贾福和:《老赵是咱社里人》,《人民日报》1979年1月12日。
    ③另一个佐证是,黄秋耘的《<山乡巨变>琐谈》举例将作品中“雨景空濛、峰峦映翠的湖南山乡”的自然景物描写,无意中比拟为“真是可以媲美米芾的山水画”,甚至犹有过之。然而,宋代米芾的山水画恰恰是文人画,而非匠人画的杰出代表之一。参见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67-370页。原载《文艺报》1961年2月26日。
    ④王西彦:《读<山乡巨变>》,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345-347页。
    ①据未央《我们的楷模——悼念周立波同志》一文回忆,1961年春天周立波对于农村的境况曾有过一些很克制的批评:“那个春天,农村里粮食很紧张,不少人家都搞瓜菜代了。立波同志的大哥家里也很困难,只好买些萝卜来掺和在米里面煮饭。他看到这些情况,轻声地叹气。有时也气愤地说几句:‘瞎指挥,讲空话,有什么好呢,害得人饿肚子!’立波同志对绿化也很关心,看到那些开满映山红的山坡上没有树木,非常惋惜。他说:‘我小的时候,这些山上到处都长满了树,现在不晓得哪里去了!’”,“他为农村遭到五风的破坏而痛心,赞扬调整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60页。
    ②1950年代初,冯定先生宣称,“私生活,如象有的爱吃这个,爱穿那个,有的爱吃那个,爱穿这个,有的喜欢这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的喜欢那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谁对谁都无须十涉的,只是当做谈话的资料,彼此征询或是提供意见,自也无妨罢了。然而如象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男女之间,父母儿女之间,那么就不是简单的私生活,而是在发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得从集体主义而不是从个人主义出发;所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共产主义的风格,在这里也是可以贯彻、应该贯彻的。人,只要都是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大家为了社会主义,就得互相尊重,互相团结。”参见冯定:《修养无时可息学习终生不停》,《冯定文集》第2卷,第52页。
    ①参见李云雷:《“不能走那条路”——对当代中国农村政策的文学考察》,《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第14页。
    ②参见肖云《对<山乡巨变>的意见》(1958),唐庶宜同名文章《对<山乡巨变>的意见》(1959),葛洛《悼念周立波同志》(1979),沙汀《安息吧,立波同志》(1979),张钟《当代文学概观》(1980),等等。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348页,第352页,第132页,第146页,第394页。
    ③未央:《我们的楷模——悼念周立波同志》,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61页。
    ④胡光凡的《周立波评传》举例说明了周立波在1961年以后,对于1950年代后期以来的诸多农村政策的直率批评。《评传》称:“周立波对自己一九五九年不但未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还发表过推波助澜的作品,深感内疚,表示‘要接受惨痛教训’”;他“从一九六一年以来在党内外这些重要会议上的发言,都是颇具胆识,很有见地的。”参见胡光凡:《周立波评传》,第372-376页。
    ⑤葛洛《悼念周立波同志》,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32页。
    ⑥胡光凡、李华盛:《周立波在东北》,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14页。
    ⑦史敬棠、张凛、周清和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第991页。
    ①参见《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一九五六年六月三十日),第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八条,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第1283-1287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7-10页。其他内容参见其中《差序格局》、《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诸篇。
    ③后一形式关系可参见刘雪婷:《作为地方自治基本单位的“乡”——论康有为<公民自治篇>中的政体设计》,[美]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8-173页。但刘文仍主要是以“治理”为题切入的,不尽为本文这里所偏重的“认同”性空间。这种形式关系中的“国家”实近于现今学界所称的“国族”。据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像》一文称,张君劢已在1906年发表的《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中采用了“国族”一词,并“于其下有夹行小注云:‘国族’二字,原文名曰Nationality,其意可以成一国之族也”。参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三期(2000年6月),第82页注1。“国族”(nation)的实际含义,在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文版作者序》中有较详细的阐释:“所谓nation应该理解为由脱离了此种血缘地缘性共同体的诸个人(市民)而构成的。另一方面,在封建或极权主义国家也不会有nation的存在,因为nation的成立是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等级制度得到民主化之后。同时,nation也非仅以市民之社会契约这一理性的侧面为唯一的构成根据,它还必须根植于如亲族和族群那样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相互扶助之同情心(sympathy)。我们甚至可以说,nation是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扩张族群共同体遭到解体后,人们通过想像来恢复这种失掉的相互扶助之相互性(reciprocity)而产生的”;“由于货币经济的渗透,封建的或者极权主义的国家经济遭到了解体,在此现代国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但这是不充分的,在这个过程中被解体的乡村农业共同体的理想状态,即互酬的相互扶助性的理想状态还必须通过想像重新恢复起来。这就是nation。”[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4-5页。柄谷行人的解释中,nation(“国族”)与“乡村农业共同体”所原有的“相互扶助之同情心”的关系,尤其引人注目。
    ④蔡著更多是侧重于“革命”、“现代”、“传统”复合背景下这两种空间(“国家”和“地方”)的联系与转换问题。参见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4-8页,第22-25页。
    ①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赵树理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41-242页,第266页。
    ②参见於可训、吴济时、陈美兰:《文学风雨四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述评》,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5-46页。
    ①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1959年3月13日),《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页。
    ②如汪道伦《歪曲了现实吗?》,朱鸾卿《怎样写落后现象》,李联明《略谈<锻炼锻炼>的典型性问题》,此三篇文章均发表于《文艺报》1959年第9期;齐文泰、王有恒《论讽刺文学和小说<锻炼锻炼>》,《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60年第7期,等等。
    ③赵树理:《“锻炼锻炼”》,《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122-124页。
    ①章蕴:《关于当前妇女工作问题的报告》(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日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第四次执行委员会通过),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妇女运动文献资料汇编》第二册(1949—1983),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年(内部发行),第147页。
    ②转引自[美]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页。
    ③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336-344页。
    ④赵树理:《给长治地委××的信》(1956年8月23日),《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480页。
    ⑤山西省农业合作史编辑委员会:《山西农业合作史大事记卷》(总卷第三册·1942年—1990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6页。
    ⑥[美]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第58页。
    ⑦参见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第12页。
    ①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98-108页。
    ②《河北省委关于农村干部强迫命令作风的报告》(1956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第640-644页。当年河北省的情形绝不是唯一的,另如《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停止不适当地动员社员向社内投实物的通报》(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日)、新疆自治区党委《关于农业合作社成立后情况和存在问题的报告及今后工作指示》(一九五六年九月一日)等,且上述报告均曾经中共中央转发全国各地作为工作参考。同书,第604-606页,第622-627页。
    ③参见邓若华:《现代化过程中的地方精英转型——以20世纪前半期江苏常熟为个案的考察》,许纪霖、刘擎:《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第155-193页。
    ①参见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02页,第414页。
    ②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第430页。
    ③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第441页。
    ④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第450页。当时的群众团体主要有农救会、妇救会、武委会、游击队,群众互助合作组织有变工组、纺织组,等等。
    ⑤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第445-446页。
    ②赵树理:《“锻炼锻炼”》,《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125-126页。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②武养:《一篇歪曲现实的小说——<锻炼锻炼>读后感》,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6页。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7期。
    ①上述三篇文章分别见《文艺报》1959年第9期,第9-11页,第11页,第13-14页。当然,对于杨小四、高秀兰、张太和等人的做法也有理直气壮地表示同意的,比较典型的有李惠池的《帮助“争先社”进行整风摸底》和正祥的《反对框框》两文。参见《文艺报》1959年第9期,第7-9页。不过,耐人寻味的可能是这两位作者的身分:前者在文中称,“到《激流》编辑部来搞文艺工作,是县委看着我爱好文艺;其实我还是当乡干顺手”;后者的单位署名是“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这或许意味着,这两位作者因其身分的缘故,更易于与作为“社干部”的杨小四一方取得共鸣。
    ②事见王西彦:《<锻炼锻炼>和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9-1976),第350-351页。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10期。
    ③“60年代初,我曾写信给赵树理,就杨小四的工作方法受到一些人批评的事向他请教。赵树理先生曾有回信,那是用钢笔写的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字迹。他说,其实农村基层干部,也就是象杨小四这样的水平,他是尊重生活的,所以不曾将杨小四写得更高。1967年,北大两派武斗中,有一天,中文系女生丁玉珍匆匆赶到我家(那时我住在北大西门外的承泽园),向我通报今晚有‘大战’,并可能要抓人,让我赶快躲避一下。我与妻子在进城之前,急急忙忙将保存的信件付之一炬。赵树理这封信,也在这时化为乌有了。这是我一直感到非常懊悔与歉疚之事。”黄修已:《不平坦的路——赵树理研究之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5页。
    ①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1959年3月13日),《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页。
    ②赵树理:《“锻炼锻炼”》,《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126-127页。
    ①赵树理:《“锻炼锻炼”》,《赵树理文集》第2卷,第139-140页。
    ②泰勒:《承认的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自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90-291页。
    ①[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0-144页。
    ①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页。
    ②刘金:《也谈<锻炼锻炼>》,《文艺报》1959年第9期,第9页。
    ③参见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347-348页。
    ④参见赵树理:《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1963年5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91-94页。类似的意思赵树理在《与读者谈<三里湾>》(1962年9月)一文中也表达过,同书,第268页。
    ⑤赵树理从来没有否定过“集体”的重要性,而只是考虑如何将其发挥好的问题。参见赵树理《对<太行>的批评和建议》(1937),《赵树理全集》(第一卷),第152页;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1959)、《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62)、《文艺与生活》(1962),《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6页,第260页,第254页。
    ①如董大中《赵树理评传》中关于这篇小说的分析就是一例。参见董大中:《赵树理评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92-297页。
    ②这是小说中的农业社干部们唯一没有实际伸出他们“闲不住的手”的地方。如李联明《略谈<锻炼锻炼>的典型性问题》一文称:“总之,社干、队干在落后分子面前,不是软弱无力就是粗暴。作品还写他们对群众的生活、思想是从不关心的。例如‘小腿疼’虐待张信,张信是饿着肚子去劳动,这桩事社里早已知道,但却没有把它看成是严重的问题,而是开开玩笑了事。甚至连最有魄力的杨小四,也只不过给‘小腿疼’起个绰号而已。”《文艺报》1959年第9期,第14页。引文原文如此,文中“小腿疼”应为“吃不饱”。
    ③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④这些改革如:1978年以后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合法地位);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撤消了农村人民公社;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改革开始全面展开;及1980年代后期开始的,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国务院关于对期刊出版实行自负盈亏的通知》(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1988年4月)等为标志的涉及教育、期刊、出版等各领域的改制,等等。
    ①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李延青:《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6页。这是1996年6月林白在斯德哥尔摩瑞典乌拉夫·帕尔梅国际中心主办的“沟通:面对世界的中国文学研讨会”上的演讲。
    ②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杨克:《2000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第545页。
    ③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林文光:《陈独秀文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62页。但其时个人主义在文学上仍然表现为两种有所分别的路向,“一路更多地与‘社会’、‘人生’等群体性命题融合在一起”,“另一路则更多地与真正的‘人性’基点、‘个人’福祉相融合”,后者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太充分而易为人诟病的,它部分地类似于西方的“原子个人”论。王再兴:《百年回响:20世纪“人”的文学思潮》,《长城》2010年第12期,第5页。
    ④胡适1933年12月22日的日记。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1931-193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⑤侍桁:《个人主义的文学及其他》(1928),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3-97页。原载1928年5月28日《语丝》周刊第四卷二十二期。常燕生:《对于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文学潮流的抗议》,刘正夫:《青年百科文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6月出版,第428-435页。
    ⑥如侍桁在文中认为:“艺术中何尝有什么个人主义的与大众的分别呢,艺术只有‘真’与‘伪’,再没有旁的分别。他的目的为的是自我,而结果仍是大众的。”“我衷心是一个反对卑劣底写实作品的人,因为写实的作家常常把自我的小氛围造得太浓厚了,因此生出了不可以医治的偏见,文字常流入于病态,失了艺术家本来的面目。这样底证例,只要读过几篇描写奇异底‘性’的作品的人们,自然会了解的。我之所以厌恶写实作家的自我小天地,并不是因为他们只是表现了自我,表在(现)了自我的观察;而恰相反,我厌恶他们正因为他们不能表现了自我,不能表现了自我的观察的全部。他们住在自我的小氛围之内,偏见日益增加,有时把艺术的良心都欺骗了,只是硬着脑袋走极端,只表现了自我的观察的一部,只表现了自我的偏颇底一部。——你们所谓的个人主义的文学,是指着这些卑劣底写实作家说的么?”侍桁:《个人主义的文学及其他》(1928),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第94-95页。
    ①参见刘东玲:《当代文学中的个人主义思潮评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06页。
    ②常燕生《:对于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文学潮流的抗议》,刘正夫《:青年百科文选》,第432-433页。
    ①1956年毛泽东曾有一个追述:“有些同志希望把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价赶快搞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剪刀差的情况,是以国民收入为一百,剪刀差价占百分之三十,而农民直接的税收负担,全国平均不过百分之十左右,如果现在要求完全消灭剪刀差价做到等价交换,国家积累就会受影响。”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讲话》(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毛泽东思想万岁(1949.10-1957.12)》,1968年武汉钢二司版本(内部资料),第116页。
    ②1958年12月赵树理任山西阳城县委书记处书记以后,他的“算账”策略及被当时的县委书记批评为“算账派”的事,是为人熟知的。如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38-348页;高捷、刘云灏、段崇轩:《赵树理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0-192页,等等。
    ①杨朔:《杨朔散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97-200页。
    ①董均伦:《赵树理怎样处理<小二黑结婚>的材料》,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88-189页。原载《文艺报》第10期,1949年7月出版。
    ②仅以“人民公社”的命名来说,虽然遂平县及所属的嵖岈山地区是最早将大社冠名为“公社”的,但它仍然不是最先使用“人民公社”名称的。1958年7月20日,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大社成立,初名“新乡县七里营共产主义公社”,后改名为“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并于8月4日正式在公社大门口挂上木质标牌。然而就影响而言,嵖岈山卫星社的组织与制度形态都与后来的人民公社极相类似,是后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最早样板。参见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第20-29页。
    ③《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一九五八年八月七日),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第1445-1452页。原载《红旗》杂志1958年第7期,9月1日出版。
    ①《全国基本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1958年9月30日),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503-504页。
    ②关于这两个高产“卫星”实际是怎么回事,可参看康健:《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警示录》,《人民文学》1998年第5期,第79-92页。
    ③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17-120页。
    ④此节讨论的《李双双小传》文本,据《李凖小说选》,第224-253页。原载《人民文学》1960年第3期。
    ①李准:《李双双小传》,《李凖小说选》,第231页。
    ①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第311页。
    ②杨奎松:《毛泽东的“强国梦”——1958年大跃进运动成因及影响再解释》,《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82页。原载《南方周末》2008年4月3日。此文是少数从正面意义历史化地探讨大跃进运动起源的文章之一。
    ③参见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第21页,第28页。
    ④李准后来表示“不太满意自己的特写”,自述原因是“大约对特写不具备这方面的敏感和表现能力”。卜仲康、陈一明:《李准小传》,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6页。但据原特写内容,这更可能是由于当年浮夸文风的缘故。
    ⑤李准:《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0-11页。原载《光明日报》1960年8月24日。
    ①李准:《<李双双小传>后记》(1977),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83页。
    ②李准:《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32页,第125页。原载《电影艺术》1962年第6期。
    ③原文指“塑造先进人物典型”,其实即“新人”形象。李准:《从生活出发》,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30页。原载《光明日报》1978年6月17日。
    ④陈伯达:《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关于共产主义萌芽的评论选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页。原载《红旗》杂志第三期,1958年7月1日出版。
    ⑤李准:《情节、性格和语言——在为旅大市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1962),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43页,第46页。
    ⑥这些文章如《情节、性格和语言——在旅大市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1962)、《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1962)、《向新人物精神世界学习探索——<李双双>创作上的一些感想》(1963)、《观察生活和塑造人物——同初学写作的同志谈基本功》(1978),等等。
    ⑦李准:《更深刻地熟悉生活——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23-24页。
    ①李准:《李双双小传》,《李凖小说选》,第251页。
    ②参见张志永:《错位的解放:大跃进时期华北农村妇女参加生产运动评述》,《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151-156页。
    ③《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一九五八年八月七日):“社员转入公社可以留下小量的家畜和家禽,仍归个人私有。”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
    (第二卷·上册),第1445页。虽然在实际“共产风”的情形中,农民的牲畜常常被收归了集体。
    ①李准:《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29页。
    ②李准:《情节、性格和语言——在旅大市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48页。
    ①李准:《情节、性格和语言——在旅大市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46-48页。
    ①卜仲康、陈一明:《李准小传》(1978),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页。
    ②李准:《从生活中提炼》,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4-19页。原载《奔流》1959年第5期。
    ③参见李准:《观察生活和塑造人物——同初学写作的同志谈基本功》,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59页。原载《<解放军报>通讯》1978年第13期。
    ①李准:《从生活出发》,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29-30页。原载《光明日报》1978年6月17日。
    ②李准:《群众是最好的老师》(1960),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2-13页。
    ③卜仲康、陈一明:《李准小传》,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7页。
    ④“前些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林林同志纪念杨朔同志的一篇文章,我读了以后很有感慨,杨朔同志是我们的朋友,他的散文大家都读过吧,如《荔枝蜜》《雪浪花》啊,这些东西多好啊,当时我还不了解他。他的散文是诗化的。它那么有意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秀丽,那么自然,那么流畅,就是他把诗化成散文了,如没有那个功夫是不行的。”李准:《观察生活和塑造人物——同初学写作的同志谈基本功》,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58页。
    ⑤李准:《从生活出发》,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27-31页。
    ⑥李准:《我的创作体会》,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38-39页。原载《奔流》1960年第2期。
    ⑦李准:《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26-127页。
    ①李准:《情节、性格和语言——在旅大市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48页,第43页。
    ②李准:《观察生活和塑造人物——同初学写作的同志谈基本功》,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60页。
    ③李准:《<黄河东流去>开头的话》,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87页。原自《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1979年。
    ④参见李准:《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26-127页。
    ⑤李准:《从生活中提炼》,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7页。
    ①李准:《观察生活和塑造人物——同初学写作的同志谈基本功》,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61-62页。
    ②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关于“劳动”,以及第三章第四节关于“劳模英雄”等相关内容。
    ①参见李准《<车轮的辙印>后记》(1959年4月12日)及《<走乡集>前言》(1963年2月2日)。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80页,第107页。
    ②邵荃麟1962年《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坦言:“不是农民今天反对集体化,而是农民对集体保证他的利益不放心。这个矛盾也反映到农民的思想意识中间,就是集体主义思想同个体小农经济思想的矛盾”。自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9-1976),第431页。
    ③小说篇末虽然标明为“一九五九年三月”,但小说发表于1960年3月,内容或经过作者的多次修改。事实上作者自己也说过,“《李双双小传》是一九六O年写的”,并在作品已经发表后仍然表示“将来还要改改”。参见李准:《情节、性格和语言——在旅大市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1962年8月)。当然,从小说《李双双小传》到电影《李双双》,李准更是重新补充了其他1960年及稍后时期的原型人物故事,如作者在《观察生活和塑造人物——同初学写作的同志谈基本功》一文中提到的那位“六○年我到一个公社当社员”时碰到的妇女,等等。参见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60页。
    ①赵树理《致陈伯达·第一封信》:“我自一九五一年,即以文艺写作者下乡体验生活的名义参与农业合作化的事,以后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参与其事。在八九年中,前三年感到工作还顺利,以后便逐渐难于插手,到去年公社化以后,更感到彻底无能为力”;“仍有进退失据之感”。《致陈伯达·第二封信》:“可惜自去年冬季以来,发现公社对农业生产的领导有些抓不着要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但写不成小说,也找不到点对国计民生有补的事,因此我才把写小说的主意打消”。赵树理实际完成的是第二封信,篇末日期“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日”。《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339页,第343-344页。李准所谓“‘苦闷时期’还不曾有过”的说法,参见李准:《我的创作体会》(1960年),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38-39页。
    ②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大公报社人民手册编辑委员会:《1959人民手册》,大公报社出版,1959年9月,第20页。
    ①参见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第12-13页。当时农民的日常生产以及生活的变化,另可参见李准《登封见闻》(《人民日报》1958年4月16日)、唐飞霄《人民公社是万人欢乐的大花园》(《人民日报》1958年8月21日)等。但此两文均受当时浮夸文风的影响。
    ②陈伯达:《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关于共产主义萌芽的评论选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6页。原载《红旗》杂志第三期,1958年7月1日出版。
    ③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7月22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就表达了对于“创造”“新人”形象的文艺作品的期待,称“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文学艺术”,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报告并发出热情洋溢的号召:“作家、艺术家们!让我们以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才华创造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以鼓舞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劳动热情,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人。”《人民日报》1960年9月4日。
    ④李准:《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第125页。李准曾表达过类似希望的其他文章还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1960),《情节、性格和语言——在为旅大市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1962),《<李双双小传>后记》(1977)等,参见本章第一节。
    ①李旦初:《各极其妍的三枝花——当代三个文学流派比较研究之二》,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赵树理学术讨论会纪念文集》,1982年12月太原(内部出版),第197页。
    ②姚文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形象》(1961)中称:“在生活里,在劳动人民当中,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普普通通,一点也没有什么触目的地方,一眼看去,他们就同任何一个工人或农民一样,做着他份内应当做的事情,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地干着活。老老实实,是他们性格的内在的特点,他们从来不炫耀自己、而且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但一当生活发生转折,新的担子落到自己肩上,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整体的、全局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站在斗争的前面。他们平常不大显露的某些品质在斗争中发出闪闪的光彩,引起了大家的强烈的惊讶,这时候,在群众眼中他忽然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了。但在他自己却并不觉得,他仍旧同平常一样,认为自己是在尽着本份而已。”自《在前进的道路上》,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1965年,第166-167页。事实上,虽有所差异,但“分内的工作”的说法,确见于小说中。
    ①陈伯达:《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关于共产主义萌芽的评论选辑》,第4页。
    ②冯健男:《春燕礼赞——读<张满贞>》(1961),《作家论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238页。
    ③参见叶梦:《周立波是个好人》,《散文方阵·叶梦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66-267页。原载《中华散文》1996年第6期。
    ①陶鲁笳:《全新的时代全新的人——学习和发扬平陆事件中许多英雄人物的共产主义精神》,《人民日报》1960年3月16日。
    ②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1960年7月24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争取社会主义文学的更大繁荣》,1960年,第1-60页。
    ③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等:《湖南农业合作化纪实》,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460页。
    ④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等:《湖南农业合作化纪实》,第454页。事实上,湖南的状况是同时期全国农村景象的一个缩影。
    ⑤胡光凡:《周立波评传》,第373页。
    ①胡光凡:《周立波评传》,第338页。
    ②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等:《湖南农业合作化纪实》,第453页。1961年1月,湖南省委常务委员会再度修改《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十大政策》,颁发全省各地贯彻执行。同书,第456页。
    ①周立波:《关于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周立波选集》(第六卷·文学论文),第508页。原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
    ②胡光凡:《周立波评传》,第355页。
    ③胡光凡:《周立波评传》,第342页。
    ④参见周立波:《思想、生活和形式》,《周立波选集》(第六卷·文学论文),第219-220页。原载1942年6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
    ⑤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1960),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争取社会主义文学的更大繁荣》,第24页。
    ①周立波:《思想、生活和形式》(1942),《周立波选集》(第六卷·文学论文),第216页,第220页。
    ②参见湖南省文联筹委会:《文艺工作者怎样参加土改》,新华书店湖南分店,1950年10月初版,同年12月再版。
    ③“我看到好些写文章的同志,到生活里去了,不但去了,而且现在也还在那里,但是他们的思想还是一样的糊涂,立场还是一样不明确,写不出东西。或者可以说,因为没有思想的光辉的照耀,看不见生活里值得上书的东西。有人讥笑这种没有头脑的人说:‘是一根电线杆子,随便插在哪里都是一根电线杆子。’这句话虽然说得重一点,也有些道理,是电线杆子,就是插在生活的原野里,也还是不能在泥土里生根,在露天下开花结实的。”周立波:《思想、生活和形式》,《周立波选集》(第六卷·文学论文),第214-215页。
    ④冯健男:《春燕礼赞——读<张满贞>》(1961),《作家论集》,第237页,第242页。
    ⑤宋爽:《张满贞》(1961),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第502-503页。
    ①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争取社会主义文学的更大繁荣》,第54-55页。
    ②参见《中央宣传部关于作家下乡下厂问题的报告》(1957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57-1992》,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第64-66页;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6-277页。
    ①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争取社会主义文学的更大繁荣》,第43-44页。
    ②胡光凡:《周立波评传》,第375页,第378页。
    ③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等:《湖南农业合作化纪实》,第470-471页。如前所述,湖南状况只是全国同时期状况的一个代表,可参见[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38-339页,第341页,第343页,第358页,等等。
    ①周立波称,要争取“用人们的行动和动作,用环境的反映来描绘静态的‘美’和生活的‘真’,以宣扬当时的‘善’”。周立波:《关于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周立波选集》(第六卷·文学论文),第510页。
    ①参见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1961年3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1962年2月13日);《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27日)等。
    ②参见刘国钧:《“神仙会”促进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人民日报》1961年5月16日。这种转变也因缘于周恩来和陈毅同时期的几次重要讲话。
    ③细言:《有关茹志娟作品的几个问题——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文艺报》1961年第7期;茅盾:《致胡万春》,《文汇报》1962年5月20日;邓拓部分杂文,参见吴南星:《三家村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6年,其中的作品发表于1961年10月至1964年7月之间。
    ④巴金:《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在上海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上海文学》1962年第5期,第3-6页。
    ⑤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425-438页。
    ①吴义勤:《写真实·真实性》,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0页。
    ②据小说内容:“一九四二年,一年三百六十天,三年如一日,终于困走了鬼子”;后文出现“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了,万民欢腾。”参以小说中“边区政府”及“边区召开的群英大会”等史实,可知这里说的是1944年的情形。
    ③细言:《有关茹志娟作品的几个问题——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1961年7月),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397-398页。
    ④“‘四人帮’批了‘中间人物’论多少年,企图为‘中间人物’和‘转变人物’划界限,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中间人物’,什么是‘转变人物’,什么是‘落后人物’。”刘哲:《实事求是地看待文艺作品——重新评价<“老坚决”外传>等作品》(1979年1月),《无名评论》,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83页。
    ①参见吴义勤:《写真实·真实性》,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第260-271页。
    ②茅盾:《读<老坚决外传>等三篇作品的笔记》(1962年11月),《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422页。原载于《文艺研究》1981年第2期。
    ①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1955年),《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13-114页。
    ②关于20世纪的中国新旧两种乡村权威在农村中影响力取替的描述性过程,参见本文第三章第四节相关内容。
    ③张庆田:《“老坚决”外传》,《短篇小说选1949-1979》(五),第259-260页。
    ④赵树理:《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62年8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58页。
    ①事实上,“当年(1958)粮食只比1957年增产495万吨”而已。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第125页。当年由于“统计制度已坏到不可能有任何信心地去了解实际产量的水平”,据彭德怀称,还是“毛泽东亲自作出了宣布3.75亿公吨数字的决定”。[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第347-348页。关于同时期“统计制度普遍混乱”的简要原因,参见同书第335页。
    ②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第191页。
    ③[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第349-350页。
    ④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第196页。
    ⑤1961年,中国“农村自由集市粮食价格是每公斤2-4元,为所有谷类征购价格平均每公斤0.13元的15-30倍”。饥荒时期粮食价格的涨幅是考察其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如1943年孟加拉“有300万人死于饥饿和相关的事件”,主食稻米的价格在1943年5-8月上涨至最高峰,“为1941年水平的4-5倍”。[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第344页及注③。而1960年,可能提供援助的另一来源,即集体单位内部的公益金总额也仅有区区3.7亿元,同期中国农民却为5.2亿。参见同书第350页。
    ⑥如王惠云、何小庭、苏庆昌:《两篇歪曲党的领导的小说——批判张庆田同志的<“老坚决”外传>和<对手>》,《河北文学》1965年2月号,第66-67页;吴泰昌:《<对手>写了什么样的“英雄”》,《河北文学》1964年12月号,第82-83页,原载《文艺报》1964年第10期,等等。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62页。其中《乡土中国》初版于1947年。
    ②张庆田:《“老坚决”的路走对了》,《平原花朵》,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第33-37页。此通讯中“村支部书记王大刚”在1954年(据通讯内容推知——引者)冬时办了一个仅有三户、“二十五亩地,一头牛,一辆车,半辆水车,连妇女共有五个整劳力”的“火花”社,并因而得名“老坚决”。《平原花朵·后记》(1956年1月25日)称:“这几篇通讯、报告和散文,都是以河北省晋县周家庄为背景,反映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五年农村合作运动的。前几篇都是真人真事,后几篇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只是将人物的姓名改换了一下。”同书第46页。《“老坚决”新传》、《“老坚决”列传》、《<老坚决集>小序——兼答××同志》、《老坚决集·后记》,见张庆田:《老坚决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③赵树理:《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1959年8月),《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348页,第349页。
    ①张庆田:《<老坚决集>小序——兼答××同志》(1979年5月),《老坚决集》,第2页。
    ②王惠云、何小庭、苏庆昌:《两篇歪曲党的领导的小说——批判张庆田同志的<“老坚决”外传>和<对手>》,《河北文学》1965年2月号,第68页。
    ③张峻:《坦荡文坛说庆田》,《散文百家》,2007年第7期,第34-35页。
    ①张庆田:《“老坚决”新传》(1979年元月),《老坚决集》,第42页。
    ①赵树理:《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349页。一般来说,“管理区”是人民公社体制中“大队”的早期称呼。
    ②吕廷煜、韩莺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艰难探索(1956-1958)》,北京:红旗出版社,1994年,第180页。
    ③张庆田:《“老坚决”外传》,《短篇小说选1949-1979》(五),第265-266页。
    ④《“老坚决”新传》(1979年元月),《老坚决集》,第40页,第45页。
    ⑤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老坚决外传》就写了领导与被领导的问题。1957年写得多,后来反过来怕写领导,又不敢碰。”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428页。
    ⑥王惠云、何小庭、苏庆昌:《两篇歪曲党的领导的小说——批判张庆田同志的<“老坚决”外传>和<对手>》,《河北文学》1965年2月号,第66-69页。没有很好地“体现党的正确领导”同样也是张庆田的小说《对手》遭受批判的主要原因,如吴泰昌:《<对手>写了什么样的“英雄”》,《河北文学》1964年12月号,第80-83页。
    ①张庆田:《<老坚决集>小序——兼答××同志》,《老坚决集》,第2页。
    ②茅盾:《读<老坚决外传>等三篇作品的笔记》(1962年11月),《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第419-420页。
    ①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433-434页。
    ②张庆田《<老坚决集>小序——兼答××同志》:“据出席大连会议的康濯同志回来说,茅盾同志,赵树理同志都谈到它,说它‘投鼠没有伤器’”,《老坚决集》,第2-3页。
    ③参见张峻:《坦荡文坛说庆田》,《散文百家》,2007年第7期,第34-35页。
    ④张庆田:《<老坚决集>小序——兼答××同志》,《老坚决集》,第5-6页。
    ①《老坚决集》,第4-5页。
    ①如前所述,本文将浩然的《艳阳天》放于“‘人民公社’农民”一章中来讨论。
    ②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570页。这一段话在六八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1-1968.5)的《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中心小组会上的讲话》(一九六二年八月九日)中被记录为:“单干势必引起两极分化,两年也不要,一年就要分化”,结果就会“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讨小老婆,放高利货,一边富裕,而军、烈、工、干四属,五保(户)这边就要贫困”;“包产到户,大户还要分家,父母无人管饭,为天下中农谋福利。”“武汉钢二司”翻印(内部资料),第31-32页。
    ③毛泽东:《关于解决农村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给中央常委等的信》(一九六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第565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65-771页。此前的1957年下半年和1959年庐山会议后都曾经进行过全国规模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⑤[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第324页。
    ⑥参见[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第399-414页。引文见第402页。
    ⑦参见毛泽东1962年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及1963年12月、1964年6月《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中针对当时文学艺术工作的严厉批评。六八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1-1968.5),第36页;及《人民日报》,1967年5月28日。
    ①例如,柯庆施:《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戏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在1963年底到1964年初华东地区话剧观摩演出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4年8月16日,其中类似短语共使用10次,仅“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就被提及了6次。严家炎:《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原载《文学评论》1964年第4期,其中不足250字的第一文段即提及“新英雄人物”、“新英雄形象”4次。彭真:《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4年8月1日,该文亦提及“革命英雄人物”。等等。
    ②浩然:《关于<艳阳天>与<金光大道>的通讯与谈话·二》(1984年10月9日写给《西北大学》学报张书省同志),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89页。
    ③参见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第185页,第186页。
    ④浩然:《寄农村读者——谈谈<艳阳天>的写作》,《光明日报》1965年10月23日。但作家自己也有另一种说法,即这部小说的“动笔创作”或“开笔”是在1962年,诸多材料也来自于1960年他在山东昌乐县东村八个月的生活体验。参见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3-224页,第227页,第233-234页,第288页等;及《艳阳天》第三卷“卷后附记”。
    ①参见浩然《艳阳天》(上)版权页“内容说明”,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
    ②《中共中央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528-530页。
    ③参见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第353-358页。
    ④浩然:《关于<艳阳天>与<金光大道>的通讯与谈话·二》,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第186-187页。
    ⑤参见《到劳动人民中去写劳动人民的历史——树立科研新方向的历史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科研大跃进增刊),1958年4期;《为劳动人民写史立传》(社论),《天津日报》1964年5月6日,等等。
    ⑥赵有福、黎凯:《试论编写和研究“四史”的重大意义》,《历史研究》1965年第1期,第4-5页。另外,同时期亦有“三史”(略去“社史”)、“五史”(加上“街史”)等说法,大同小异。
    ①参见浩然《永远歌颂》(1962年2月)、《为谁而创作》(1971年11月)、《漫谈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几个问题——在一个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1972年9月)等文。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第32页;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内部资料,1974年4月印,第34-35页,第27-28页。
    ②浩然:《寄农村读者——谈谈<艳阳天>的写作》,《光明日报》1965年10月23日。
    ③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④浩然:《艳阳天》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24页。本文例证用此版本,后同。
    ⑤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32页。
    ⑥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419页。
    ①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68页。
    ②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171页。
    ③“人们说:‘这是老萧的私事,外人可不能干涉。’老头子把大眼泡子一眨巴说:‘嗬,什么公事、私事?我就不信这一套!他敢干涉你们的私事,你们就不敢干涉干涉他呀!’”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1-2页。
    ④浩然:《艳阳天》第3卷“卷后附记”,第525页。
    ⑤浩然在《<春歌集>编选琐忆》(1972年12月)中称:“我觉得,英雄人物的行为,不仅打着阶级的烙印,也渗透着历史的痕迹”。参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184页。
    ①参见佐平:《贫下中农喜读<艳阳天>——记<艳阳天>农民读者座谈会》(《文艺报》1965年第2期),及王主玉:《评长篇小说<艳阳天>》(《北京文艺》1965年第1期)。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217页,第227页,第238页。
    ②浩然:《漫谈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几个问题——在一个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1972年9月),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26页。
    ③如浩然的《答<文学知识>编辑部问》(原载《文学知识》1959年12期)、《我写人物特写的体会》(原载《新闻战线》1959年23期)。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61页;第89页。这些自述表明,浩然先生处理材料的方式与理性真实的关系可能相当薄弱。
    ①浩然:《永远歌颂》(1962年2月),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第34-35页。
    ②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524页。后续还有如下文字:“可是,这些公道话有真有假,只有替无产阶级说话,说出来对社会主义有益,才是真正的公道话!你想想,你说的那些所谓公道话,是替谁说的,对谁有利呢?”在此,所谓公道话的“真”与“假”,仅是一种判断,而不是一种分析;而建设社会主义,又并非只有无产阶级是唯一的阶层,因此王国忠所称“真正的公道话”其实仍然不过是一种判断而已。如果说空洞化的判断并不能作为真正有说服力的取舍标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前述诸种“公道话”因而实际上获得了意义的并置?显然,作家无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③萧永顺的妻子叫刘淑英。浩然:《我与萧永顺》,《浩然选集·五》,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560页。“自传”中萧永顺的妻子被称为“香头妈”。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177页、第183-184页、第185页,等。
    ④[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1954)称:“还可能有这样的情况:高级需要也许不是偶尔在低级基本需要的满足后出现,而是在强迫、有意剥夺、放弃或压抑低级基本需要及其满足后出现,(如禁欲主义、理想化、排斥、约束、迫害、孤立等的强化作用)。据说这些情况在东方文化中是普遍的,但我们对其性质以及发生的频率了解甚少。然而,无论如何这类现象与本书的论点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并未宣称满足是力量或者其他心理急需物(psychological desiderata)的唯一源泉。”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69页。
    ⑤参见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169-170页。
    ①参见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200页。
    ②浩然在《我是农民的子孙》(1980年12月)中说:“我主张文学艺术有宣传教育的功能,我为宣传教育而搞创作:通过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同胞们同心同德地搞社会主义。”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第24页。类似见解亦见于《永远歌颂》(1962年2月)、《永恒的信念》(1990年4月)等。
    ③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115页。
    ④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34页、第38-40页、第61-64。
    ⑤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167页(原载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讯》1973年第3期)。另可参见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中的相关内容,第144页;第190-191页;第201-202页,第205页,第234页,等等。
    ①参见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123-124页,第144-146页,第101页,第203页,等等。如在《河北日报》期间因采访事故被撤销新闻记者职务,并被“戴罪”发配到读者来信科之后,作者心情压抑:“在这种情形下,就想家,如饥似渴地想家。如今我的一切都完了,一切都没了,然而可庆幸的是我有一个完整无损的家,家里有个完全忠贞于我的贤惠勤劳的妻子,还有个伶俐健康又活泼可爱的儿子。在此时此地此种情形之下,唯有他们才是我的精神的靠山和寄托,他们会给我急需的安慰和抚爱,使我逃避痛苦的风暴,有了安全港湾”。同书,第101页。
    ②“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但是事实上这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说已插入了这村落社群中,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不被人所信托”。费孝通:《乡土中国》,自《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71-72页。
    ③如:“小时候马小辫听说了,堵着萧家门口骂半天,说萧家人是‘外来秧’、野种子,萧老大赔情道歉,才算罢休。”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88页。
    ④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171-178页。据《我与萧永顺》,萧老大虽然承认错误,愿意“认打认罚”,但“就是不肯到社员会上检讨”。
    ⑤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208-209页,第184页。
    ①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3页。
    ②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76页,第229页。
    ③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417页。
    ④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111页。
    ①《文艺报》编辑部:《“写中间人物”是资产阶级的文学主张》,《文艺报》1964年第8、9期合刊。同刊还发表了《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一文。这两篇文章后来被《人民日报》、《人民教育》、《长江文艺》、《山东文学》等多家报刊转载。
    ②柯庆施:《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戏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人民日报》1964年8月16日。原载《红旗》一九六四年第十五期。
    ③彭真:《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4年8月1日。
    ④柯庆施:《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戏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人民日报》1964年8月16日。
    ⑤这些文章如:《文艺报》编辑部:《“写中间人物”是资产阶级的文学主张》,《人民日报》1964年10月31日;《文艺报》编辑部:《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人民日报》1964年10月31日《;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是大非之争——各地作协分会和文艺单位召开座谈会批判“写中间人物”论》(报道),《人民日报》1965年2月18日;吕德申:《“中间人物”和典型问题——驳邵荃麟同志“写中间人物”的文学主张》,《人民日报》1965年2月21日,等等。
    ①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之一》,《人民日报》1967年5月28日。
    ②毛泽东《向莫斯科的全体中国留学生、实习生、使馆机关干部的讲话(摘录)》(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及《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一九五八年五月八日)。六八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1949.10-1957.12),第250页,第252页;六八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1958.1-1960.12),第71页。
    ③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172页。
    ①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117页。小说“第一一六章”,同样风格的关于“剥削”的解释,也曾经出现在马凤兰劝马志德的话里。参见同书,第260页。
    ②蔡翔先生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为例说:“我不太清楚,这一‘深埋’的细节是否导致了后来诸多类似或变形的描写(比如地主‘深埋’变天帐,等等),但‘深埋’的行为意味着一种个人梦想的破灭,也意味着这一破灭的不甘以及再度复兴的希望,等等。而随着物(水车)的‘深埋’,形成并强化的却是某种‘记忆’”;“在当时,个人带着各式各样的‘记忆’进入‘集体劳动’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个人的处事方式,从而和‘集体’产生某种隔阂、冲突,甚至对抗。”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257-258页。
    ③参见傅国涌:《沈从文的“疯”》,耿立:《21世纪中国最佳文史精品2000-2011》,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9-82页。另外,就当年延安来说,以知识女青年们最为代表的“飒爽英姿”文化,尤其表现在1940年代前期,这除了当年军事化集体生活的磨练,似乎与同时期普通而严厉的思想改造运动也不无关系。这可能意味着,在年龄特征(年青人)之外,思想整风运动压抑了某种复杂的文化“记忆”(如王大化和王实味等为代表),两者综合,“飒爽英姿”文化才得以兴盛并延续。参见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
    ①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126页。
    ②“马之悦念道:‘一九五四年二月三日,马连福盖房用农业社的木料、砖瓦、人工,共计合洋八十九元;一九五五年七月二十日,马连福结婚购买彩礼,从队里支洋三十元;一九五六年六月孙桂英借了十五元,一九五七年三月,孙桂英又借了十五元。’”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474页。
    ①据美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等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的内容,1960年代前期毛泽东与其他中共高层领导之间意见分歧的背后,可能是如下矛盾:毛泽东担心政治制度可能演变为“剥削性质的”,因而提出阶级斗争的策略,并借助“动员群众”作为更新意识形态和改革社会的手段;而刘少奇与他的同事们则认为问题首先在于农村中的党组织需要“重新强化纪律”,这种显然偏于技术主义的观念对于“动员群众”的政治运动不再充分信赖,认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将对经济的控制重新置于中央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专家之手”。特别有意味的是,后者的专业主义虽然看起来只是一种技术性因素,但在毛泽东的眼里却越来越形成了“一个官僚主义的庞然大物”。更加引人深思的还在于,在1961-1962年这个相对宽松的间歇期,知识分子们一方面以专业技能受到调整、整顿方针的鼓励,另一方面也因为表达了对于官僚主义的抱怨、抨击而争取到某种与传统相通的道义正当性——结果,它也可能形成一个独立、并自有利益的社会阶层,“党已为新的专家阶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参见[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第321-322页,第325页,第320页,第325页,第326页,第402页,等等。上述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可能在于:在这一过程中,“人民”虽然被反复讲述,但其自身以欲望、利益、甚至文化为表征的主体性所得到的真正承认,通常却相当有限。此说虽未必全对,可资更为切当的讨论。
    ①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民众之间的命运共享感在整体意义上开始萌生消退的迹象,蔡翔先生在《专业主义和新意识形态——对当代文学史的另一种思考角度》一文中对此问题做出过细致和有说服力的分析,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37-171页,原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第28-43页。这一问题显然对于此后包括1990年代的文学都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可参见王晓明:《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天涯》2000年第6期,第4-16页。
    ②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180页。
    ③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127页。
    ①浩然:《浓郁的泥土气息——给<彩色的田野>作者》,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124页。原载《光明日报》1965年12月16日。
    ①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379-380页。
    ②正是在这一章里,作者借焦振茂之口说出:如果干部违反纪律(小说以“领着社员搞粮食投机”为例),“我看哪,党员得开除,干部得撤职;共产党办事儿,从来不护着自己人,真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全都一律对待!”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284页。
    ①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31页。
    ②关于土改前的财产问题,作家浩然先生本来有着亲身经历:经过区干部黎明的帮助,解放区民主政府替孤弱的浩然姐弟俩从他们的老舅苏全祥那里夺回了一半的“土地、房屋及劳动工具等”,“一双没有锥扎立身之地,即将沦为穷光蛋、叫花子,随时都有可能因饥饿寒冷而倒毙街头野外的孤儿,转眼之间竟变成了有房屋、有土地、不愁吃穿的庄户主人,这不是真真确确的‘绝路逢生’吗?我流着止不住的泪水对黎明说,你是我们的救星!你是我们的恩人!”。参见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34-43页。但小说《艳阳天》将财产问题(“土地、房屋、劳动工具”等)几乎彻底原罪化了。
    ①1960年代前期农村里所谓“阶级敌人”搞破坏的材料,在当年山西省“平陆事件”(即报告文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本事)的相关材料中,倒是可以找到一个看似类似而实则被放大诠释了的例证,两位农民被判处死刑。参见杜兴:《61个阶级弟兄和他们的阶级敌人》,《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第5期;石耘:《“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背后的故事》,《文史精华》2009年第11期;马贵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毒揭秘——重访1960年平陆县特大投毒案始末》,《新闻三昧》1998年第1期,等等。
    ②参见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218-224页。
    ③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106页。
    ①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257-258页。
    ②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262页。
    ③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355页。
    ④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80页。
    ⑤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472-474页。
    ⑥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99页。
    ⑦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105页。
    ⑧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367页。
    ①浩然口述、郑实采写的《浩然口述自传》虽然提及过,在山东昌乐时期“每逢我亲眼见到人们在偷吃生麦粒,内心是极度矛盾的”,“我明明知道社员太饥饿,我本身就时时刻刻都在被饥饿折磨着”,但全本28万字,仅提过“三年困难时期”这一词汇一次。参见《浩然口述自传》,第220-221页,第227页。其他在极少数创作谈里作者曾经不具有实际意义地提到过,如“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为谁而创作》,1971年11月),“三年困难期间”、“三年暂时困难时期”(《<春歌集>编选琐忆》,1972年12月)。参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36页;第166页、第177页等。浩然还表示,“农民只有合成一股劲,才能显示出战天斗地的力量”,“几十年了,我一直崇尚群众集体的力量,至今依然没有改变!”但他实际上也有过怀疑:“进入60年代,互助组发展成合作社之后搞得太左了。从合作社一定要发展成人民公社,一定要搞成大跃进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对于单干,我心里一直是矛盾的。无疑单干有利于发挥个人积极性,但对那些缺乏劳动力、家里有病人、又没有生产工具和牲口的农户来说,互助组、合作社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在这一两年关于我的争议中,有人指责我在八十年代的作品中依然留恋互助组。对此,我不想辩驳。”参见《浩然口述自传》,第138页,第239-240页。另外,浩然先生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故事时间均截止于1957年。浩然先生不认为文革是“浩劫”事,参见陈徒手《浩然:艳阳天中的阴影》一文,原载《读书》1999年第5期。
    ②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102页,第152页,第151页。
    ③参见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104页;第288页;第193页,第417页;第357页;第357页,第360页。
    ①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357页,第428页。
    ②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93页。
    ③参见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150页,第158页,等等。
    ④浩然的《答<文学知识>编辑部问》(1959年)一文称:“材料获得了,在表现的时候一般讲来,我经常运用的方法有三个:一、在素材酝酿成熟和明确它们所能表达的中心以后,完全虚构,依据这个中心来取舍材料。二、在真有其事的基础上提高、丰富。三、改造相反的材料,使它从反面成为正面。”直到他的《<春歌集>编选琐忆》(1972年12月),他仍然认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必须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必须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使人物成为典型”,“第一,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提高。第二,是对萌芽状态的东西加以夸张,对生活中暂时落后的现象加以改造。加以发挥和想象;把以前遇到的落后现象加以改造,反其意而用之,试图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第61页;第185-187页。另参见浩然《永远歌颂》(1962年2月):“我在写作中,常常采取三个主要办法来处理素材:第一是改造。”。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第34-35页。等等。
    ①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104页。小说后面解释的原因如“腿疼”、“肚子痛”、“回娘家”、“接闺女”等,在乡村互相监督的环境下,也不似中农们的借口。因为他们如果确实这样做,将既不能公开进行个人劳动也不能获得农业社的工分;如果不这样做,又将因为人在村里而必然会被农业社干部和群众发现。
    ②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361页。
    ③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498页。
    ④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441页。
    ⑤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267页。
    ⑥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442页。
    ①浩然:《艳阳天》第1卷,第361页。
    ②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318页。
    ③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204-206页。
    ④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438页;第491页。
    ⑤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490页;第403页;第442页。
    ①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70-71页。
    ②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118-119页。
    ③整本《浩然口述自传》仅有一次将巴人先生当年对于作家的帮助作了道义上的理解:“过去的交往,不论面谈还是写信,我都不曾对他说过一个‘谢’字。不是我不感激他,是我没觉出有必要说这类的话,仿佛他乐意扶植和帮助我,他本来就应该扶植和帮助我,一切都按照解放区兴起的老革命传统,顺理成章地做,自自然然,理所当然,极为一般和平常。”但这种解释随后同样迅速地转向了个人友谊的理解:“只有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才对巴人同志说出‘恩重如山’的话”。参见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第277页。而“自传”中其他地方,对于黎明、萧永顺、萧也牧、巴人等无不秉承着个人友谊的解释方式。包括作者1989年《我与萧永顺》一文的开头,都莫不如此:“漫长而又艰辛的四十年路程,就好象一转眼似地走了过来。回头看看,我的艺术人生中最宝贵的收获是什么呢?不是写出一些作品,迈进文学界的门坎儿,也不是平安度过连续政治运动的颠簸而没有‘伤筋动骨’地活到今天。对我说来,最主要、最宝贵的收获是在这样的岁月里,在广大农村结交下一大帮知心交心、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参见《浩然选集·五》,第556页。
    ①如,曹鸿涛《浩然曾分辨:我不是爬虫,我是受了伤的文艺战士》一文称:“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对浩然的评价和批评,仍纠缠在那些旧事上。作为一名作家,浩然并没有在这些批评声中获得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发现。面对这些想当然的批评和猜测,浩然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应该是心怀遗憾的。”《中国青年报》2008年2月26日。
    ②李洁非:《样本浩然》,自《典型文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6页;第340-341页。
    ①《艳阳天》中王国忠的那封仅1700余字、并不算长的信即有21处。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296-299页。小说中这类词语最多的一页,出现了11次。浩然:《艳阳天》第2卷,第297页。甚至有的一行字当中就多达4次(“萧长春领着大伙儿跟天斗,跟地斗,跟投机分子斗,跟地主富农斗”)。浩然:《艳阳天》第3卷,第379页。
    ①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94页。
    ②例如,苏童被认为最喜爱的写法是“仅仅将历史当成一件衣服,一个供人物在台前表演的布景”。他直言,“我对历史不感兴趣”;“我对史实完全不感兴趣”,“真实的事件我不感兴趣,我的潜意识与直觉排斥这些。”在被问到《妻妾成群》时,苏童表示:“我的终极目标不是描绘旧时代,只是因为我的这个老故事要放在老背景和老房子中最为有效。试想一下,如果我把《妻妾成群》改写,抛开外表所有可以剥离的东西,那些院子、宅子等,我可以把它处理成当代生活中四个机关女职员和一个上司之间的关系,这样写也很有趣吗,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篇小说。”参见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8页,第53页,第69页,第51页。在新历史主义作家中,苏童的这一态度应该说具有某些代表性。
    ③参见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第五章《作为修辞的历史感》,第359-424页。
    ④路文彬先生曾将文学与历史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大致表述为:古典时期的“拘守史实”、现代时期的“突破史实”、建国初期的“重构史实”、以及“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无视史实”。参见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第362页。
    ⑤由于当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和顾忌,保存在同时期文学讲述中的“记忆”,事实上是经过了一定的偏至选择的。原因在于,历来自辩为现实主义格调的文学,其实回避了诸多原本极为“现实主义的”话题,如“1956-1957年农村地区的‘退社’与‘闹社’事件”、“1954年湖北特大水灾”、“1975年驻马店大洪水”等等,均未能进入文学的叙述。当然,这其中也必然有文化制度的原因。参见程美东:《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①参见李大钊:《史观》(1920年)、《史学要论》(1924年5月),葛懋春:《中国现代史论选·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3页,第236-237页。
    ②胡适对此有一段特别切当的批评。他宣称:“治历史的人,应该去寻求那多元的,个别的因素,而不应该走偷懒的路,妄想用一个‘最后之因’来解释一切历史事实。无论你抬出来的‘最后之因’是‘神’,是‘性’,是‘心灵’,或是‘生产方式’,都可以解释一切历史;但是,正因为个个‘最后之因’都可以解释一切历史,所以都不能解释任何历史了!等到你祭起了你那‘最后之因’的法宝解决一切历史之后,你还得解释:‘同在这个“最后之因”之下,陈独秀为什么和林琴南不同?胡适为什么和梅光迪胡先驌不同?’如果你的‘最后之因’可以解释胡适,同时又可以解释胡先驌,那岂不是同因而不同果,你的‘因’就不成真因了。所以凡可以解释一切历史的‘最后之因’,都是历史学者认为最无用的玩意儿,因为他们其实都不能解释什么具体的历史事实。”胡适:《建设理论集·导言》(1935年),鲁迅等:《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③[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第175页。柯文著中第345页注明,此处舒衡哲引文见其《五四运动新探:在民族主义与启蒙运动之间》,自《中华民国》第12卷第1期(1986年11月),第20-35页。
    ④吴跃农:《浩然不后悔什么》,原载1998年12月《中国青年报》。转引自陈晓琪:《浩然:不能承受的时代之重》,《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第6期,第83页。
    ⑤陈庆港:《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6-27页。
    ①周作人:《历史》,原载于1928年9月17日《语丝》第4卷第38期。
    ②例如,1958年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曾引起次年山东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的热烈讨论。讨论中学生对于干部工作方法的恶劣作风、整风“却是先从群众开始”、以及妇女们的“落后面”,都不乏批评,文章最后说“总之最后的意见没有达到统一,讨论还在继续着”。参见“中文系一年级”:《也来讨论“锻炼锻炼”》,《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第123-126页。无独有偶,2004年广西大学“文学02级1班同学”也对这一作品进行了讨论。但讨论不仅从头至尾将这篇小说的名称误为《锻炼》或者《锻炼锻炼》(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至少有四、五部作品以“锻炼”为名),对于杨小四这一形象,更表示了几乎一面倒的所谓“肯定”与支持,小腿疼和吃不饱等则完全成为反面的形象。有同学甚至说,“我很欣赏杨小四,希望出现更多的杨小四式的‘铁腕’人物我想作家赵树理也有同感。”参见吴宗良、石佳丽:《名著重读与历史语境的复活——重读<锻炼锻炼>,兼与陈思和先生对话》,《阅读与写作》2004年第12期,第18-20页。时隔近半个世纪,同是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学生对于同一部作品的讨论,结果却出现了如此悬隔的变化,本文认为,期间的历史“记忆”如何被遮蔽、改写、和转述,实为最应该被考虑的因素。
    ①袁起、邹国良、文朝利:《60年语录(1949-2009)》,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②关于“民主”一词在中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的意义分歧(包括负面评价)与流变,及最终演变为毛泽东1940年代末相对窄化的“人民民主专政”的过程,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252-288页。此著称上述过程“是令人惊异的现象”。
    ③参见拙文:《“人民性”与“人民性”文学的二律背反》,《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第111-115页。
    ④第一个文本中,香雪强烈的对于知识的向往,实际上同时掩盖了城乡地位和文化价值的等级化,农村被隐蔽地表述成了让人想要逃离的前现代之地;第二个文本中高加林的故事,则让人联想到《红与黑》里的于连(事实上,小说中作为类比确实提到于连),他在城市面前的奋斗和失败也非常类似于针对乡村“宿命”的某种训戒;第三个文本里的陈奂生悠悠一趟上城经历,常常出现的笑剧后面有一句曹文轩先生称为呼之欲出的潜台词——“真是个农民!”(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⑤参见王德威:《畸人行——当代大陆小说的众生“怪”相》,自《众声喧哗:30到80年代的中国小说》,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第209-221页。
    ①参见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第12页。
    ②陈晓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对当前小说艺术倾向的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第112页。
    ③马春媛、王建民:《话语权力与农民形象的建构——以<哦,香雪>和<陈奂生上城>为例》,《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5(下)期,第102-103页。另:城市对乡村的“文化殖民”的提法,见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王晓明《L县见闻》等。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原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第一至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短篇小说选1949-1979》(第一、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980年。
    刘绍棠、宋志明:《中国乡土文学大系·现代卷》,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年。
    ——《中国乡土文学大系》(当代卷·下),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编:《学问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家谈(上册)》,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岫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34:李广田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葛一虹:《中国新文艺大系·戏剧集(下)》(1937-1949),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张庚编:《秧歌剧选集》(一),1947年7月东北书店初版。
    华汉:《地泉》,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明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三里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赵树理文集(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赵树理全集》第一卷至第六卷,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
    孙犁:《铁木前传》,谢大光编,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
    ——《村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芸斋小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
    ——《孙犁文集·续编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孙犁文集5杂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
    冉淮舟:《孙犁作品评论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
    孙广举:《河南新文学大系·理论批评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
    刘金镛、房福贤:《孙犁研究专集》,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艾芜:《百炼成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山那面人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周立波小说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
    ——《山乡巨变》(上、下),自《周立波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周立波选集》(第四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周立波选集》(第六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华盛、胡光凡:《周立波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胡光凡:《周立波评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柳青:《创业史》(第一、二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柳青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孟广来、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马烽:《一个下贱女人》(小说集),天下图书公司,1949年华北二版。
    ——《马烽小说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凖:《李凖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卜仲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韩起祥:《刘巧团圆》,香港海洋书屋出版,1947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第3卷,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董大中:《赵树理评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赵树理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黄修己:《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29: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不平坦的路——赵树理研究之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
    高捷、刘云灏、段崇轩:《赵树理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邱应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美]马若芬等著:《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赵树理学术讨论会纪念文集》,1982年12月太原(内部出版)
    严文井:《严文井选集》(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张庆田:《平原花朵》,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
    ——《老坚决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浩然:《艳阳天(全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浩然选集·五》,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孙达佑、梁春水:《浩然研究专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浩然作品研究资料》(修订本),内部资料,1974年4月印。
    浩然口述,郑实采写:《浩然口述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杨朔:《杨朔散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杨克:《2000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7年2月,(内部出版物,编辑出版者不详)。
    ——《毛泽东思想万岁》(共五卷),1968年武汉钢二司版本(内部资料)。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史敬棠、张凛、周清和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
    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选编》(第一卷·上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一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萧鸿麟:《中国农业生产互助合作》,上海: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
    黄道霞、余展、王西玉:《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中共宁夏区委党史研究室:《宁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专题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学习参考资料·下册》(一),内蒙古四子王旗印刷厂印,1976年10月(内部出版物,编辑出版者不详)。
    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7》(一九五五年),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
    方厚枢:《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三卷·上册),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国当代出版史料文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
    北京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编:《教育社论选辑》,1959年7月第一次印刷(内部发行)。
    《畜牧战线立功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
    《在农业第一线上的知识青年》,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1年。
    中共平原省委宣传部:《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访苏观感》,新乡市:平原人民出版社,1952年。
    中苏友好协会总会资料室:《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好处说不完——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访苏观感(全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52年。
    《争取社会主义文学的更大繁荣》,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
    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等:《湖南农业合作化纪实》,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湖南省文联筹委会:《文艺工作者怎样参加土改》,新华书店湖南分店,1950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57-1992》,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人民团体卷·妇女组织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妇女运动文献资料汇编》第二册(1949—1983),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年(内部发行)
    [美]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山西省农业合作史编辑委员会:《山西农业合作史大事记卷》(总卷第三册·1942年—1990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央档案馆利用部:《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十九集1948.11-1949.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俄]罗伊·梅德韦杰夫:《让历史来审判——论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上、下),何宏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新谷明生、佐久间邦夫、足立成男、原田幸夫等:《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日本留苏学生座谈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实况》(增译本),余以谦译,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70年。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发行,1950年。
    《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学习参考资料·下册》(一),内蒙古四子王旗印刷厂印,1976年10月(内部出版物,编辑出版者不详)。
    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关于共产主义萌芽的评论选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
    大公报社人民手册编辑委员会:《1959人民手册》,大公报社出版,1959年。
    李学昌:《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1949-2009》,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冯克力:《老照片》(珍藏版·拾叁),济南市: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宋劭文等:《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一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董边、镡德山、曾自:《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增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蒋伯英:《邓子恢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张晋藩、海戚、初尊贤:《国史大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吕廷煜、韩莺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艰难探索(1956-1958)》,北京:红旗出版社,1994年。
    葛懋春:《中国现代史论选·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开卷有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
    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五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谢亮生等译,谢亮生校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人民日报”编辑部:《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刘瑞琳:《温故·之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
    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美]彭尼·凯恩《中国的大饥荒(1959-1961)——对人口和社会的影响》,郑文鑫、毕健康、戴龙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法]西尔维·布吕内尔:《饥荒与政治》,王吉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袁起、邹国良、文朝利:《60年语录(1949-2009)》,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陈庆港:《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
    程美东:《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林文光:《陈独秀文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
    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6·1931-193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刘正夫:《青年百科文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
    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何谓文学本身》,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薛毅:《当代文化现象与历史精神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众声喧哗:30到80年代的中国小说》,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鲁迅等:《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於可训、吴济时、陈美兰:《文学风雨四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述评》,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
    吴矛:《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文本再解读》,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年。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法]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应奇编:《自由主义中立性及其批评者》,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欧运祥:《法律的信任:法理型权威的道德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册》,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
    [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美]杰罗姆·布鲁纳:《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
    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许纪霖、刘擎:《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汪民安:《生产·第6辑:“五月风暴“四十年反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美]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冯定:《冯定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巴人:《点滴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姚文元:《在前进的道路上》,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1965年。
    冯健男:《作家论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4年。
    阎纲:《阎纲短评集》,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
    陈涌:《文学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郝雨:《告别世纪——文学:新的审视与探寻》,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黄万华:《战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
    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册),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李延青:《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吴南星:《三家村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6年。
    刘哲:《无名评论》,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
    《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李洁非:《典型文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
    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