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并且置于民法典分则之首位,将是中国未来民法典的独创。其深远的价值意义不容低估。
     本文以民法上的人格为逻辑起点,以人格权——人格权法——人格权法的地位为主轴,探讨了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并且置于民法典分则之首位的内在逻辑。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分辨人格概念,确立宪法上人格与民法上人格的区别与联系,有条件地接受学者关于人格在民法上的三层含义的定义,并且以形式上的“人”和伦理学义上的“人”相互分离为基础,认定人格权的客体是具有伦理价值的人格。其次,认为可以将具有伦理价值的人格民事权利化,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实证依据,也有哲学基础、法理支撑,符合民法的内在逻辑。再次,对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与财产权、身份权作了区分,目的是论证人格叔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最后,论证人格权的本质和民事权利体系,指出人格权应当放在民事权利体系的首位。
     第二部分,本部分目的是论证人格权法自成体系,成为民法典独立一编应当具备的条件。首先追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国大陆民法具体人格权类型的发展,揭示人格权具有自身的权利体系。其次,分析人格权法调整对象,认为人格权法调整对象为人格关系。人格关系是特定的权利主体与不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调整对象的确定,即部门法地位的确定。再次,分析人格权法基本原则,认为人格权法应当具有三大基本原则:人格尊严原则、身心完整原则和人格安全原则。其理由在于:部门法都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原则;再次,分析人格权法的功能,认为人格权法有两大功能。确认人格权功能和保护人格权功能,目的时论证人格权存在的价值。最后,分析人格权法的救济方法,确立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相互配套的权利救济方式,肯认人格权请求权的作用。
     第三部分,论述人格权法与民法本质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人格权法的私法性质,同时,认为民法的本质决定民法典的结构。其次,论述传统法国、德国民法典的宏观结构及其对人格权制度的处理,指出民法典结构与人格权制度的地位密切相关。再次,以二十世纪以来的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民法典的结构及其对人格权制度的处理为参照系,说明中国当今四部民法典草案的来龙去脉,并且指出中国人大民法典草案对人格权法地位的处理的创新意义。再次,分析中国当今四部民法典草案结构及其对人格权制度的处理,认为基于民法典总则——分则的思维模式的客观要求和人格权法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格权法应当独立成编。认为基于人格权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民事权利和凸显人的伦理价值意义,应当将人格权法放在民法典分则之首位。
Personal right system consist of an separate plait in civil code and isput the primacy of civil code subprovision.This is an original creation of thefuture civil code and has far-reaching meaning.
     As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civil personality and the clue of personalright to personal system to the position of personal right law .this textdiscussed the internal logic acted as an separate plait of personal rightsystem in civil code.
     PartⅠ, firstly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inconstitution and one in civil cod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ncept ofpersonality is defin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lativeseparation of formal personand ethics person, personality in possession ofEthic value is determined as the object of personal right. secondly thatpersonality with ethic value is converted to personal fight is deem to behistoried in evitability real evidence philosophical basis doctrinal evidenceand conform to the internal logic of civil law .Thirdly the concept andcharacter of personal right is briefly analyzed and is distinguished fromproperty right and identity right. Finally the essence of personal right and thesystem of civil fight is fully demonstrated and personal right is put to be theprimacy of the system of civil right
     PartⅡ,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section traced back the history ofconcrete personal right and disclosed that personal rights have the systemof rights themselves. In the second place the object, basicprinciples, functions and means of relief of personal right system arediscussed. Personal right system should possess three basicprinciples(personal dignity principle integrated body and mind principle andpersonal safety principle), two functions (ver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personal right )and two means of relief (personal right claim and tortusclaim )
     PartⅢ, The essence of civil law answers for the responsibleframework of civil code the construct of civil code is th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position of personal right system.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civil code, the Chinese civil code should make personal right system anindependent plait because the civil general provision subprovisions modeand the self-development of personal right system requires an separate plaitof personal right system. What' more for displaying personal ethics valuethe personal right system should be put the primacy in the subprovisiions ofcivil code because personal right is the most essential and the mostimportant civil right.
引文
①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② 尹田:《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3 付翠英:“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辨思.——中国民法典的选择”,《民商法》,2007年第1期,第73—79页。
    4 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烨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5 同4.第57页。
    6 张俊浩主编:《民法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7 马骏驹先生与其博士生关于人格权问题的讨论,载www..civillaw.com.cn,2004年2月17日,上网时间2007年2月10日。
    8 同7。
    9 同7。
    10 张俊浩主编:《民法原理》,第141页。
    11 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2 转引自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3 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烨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380页。
    14 同12,第23页。
    15 同12,第23页。
    16 同12,第23页。
    18 同4,第46页。
    19 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民商法》,2003年第1期,第35—40页。
    20 同7,上网时间2007年2月10日。
    21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3—14页。
    22 谢怀拭:“论民事权利体系”,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年2月13日。
    23 同6,第142页、第146页。
    24 李永军:《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27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17—20页
    32 同1,第91——101页。
    33 屈茂辉:”论人格权法基本原则”,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年3月8日。
    34 [法]雅克。盖斯旦等,《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35 同4,第9页。
    36 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37 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6页。
    38 同1,第27—33页。
    39 刘凯湘:《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民法》,《民商法学》,2002年第9期,第2—4页。
    40 《法国民法典》,李浩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版。
    41 《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2 《意大利民法典》(2004年),费安玲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 徐国栋主编:《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薛军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额,2002年版。
    44 《魁北克民法典》,孙建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 赵棅志总编:《澳门五大法典。澳门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 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现代法学》,2001年第2期。
    47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28—32页。
    48 米健:“民法编纂 人格权不宜独立成编”,《人民法院报》,2004年10月15日。
    49 李永军:《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50 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人格权立法”,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年3月27日。
    51 马骏驹,张翔:“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法学研究》,2004年底6期,第24—28页。
    52 同1,第117—119页。
    53 梁慧星: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4 王利明:项目负责人,《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其立法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尹田:《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龙卫球:《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7.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卡尔。拉伦:《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雅克。盖斯旦:《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0.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李永军:《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版。
    12.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意大利民法典》(2004年),费安玲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魁北克民法典》,孙建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徐国栋主编:《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薛军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额,2002年版。
    16.法国民法典》,李浩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版。
    17.赵棅志总编:《澳门五大法典。澳门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王利明:项目负责人,《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其立法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9.梁慧星: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北京:法律 出版社,2003年版。
    20.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无财产即无人格》《论法人人格权》等,www.civillaw.com.cn,上网的时间,2007年2月7日。
    2.梁慧星:《民法典不应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民商法》,2002年第10期第2页。
    3.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民商法》,2003年第1期,第35—40页
    4.谢怀拭:《论民事权利体系》,www.civillaw.com.cn上网的时间2007年2月13日
    5.马骏驹:《关于“人格权的保护”的演讲》,《人格权保护的理论体系与立法体系》,《关于人格权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关于人格、人格权问题的讨论》等,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年2月28日。
    6.陈冲富:《论侵权行为法—人格权法的发展》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年3月8日。
    7.王泽鉴:《人格权、基本权利与言论自由》,《变动的人格权》,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生3月10日。
    8.柳经纬,《民法典如何安排人格权制度》,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年2月5日。
    9.付翠英,《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辨思》,《民商法》,2007年第1期第73—79页》。
    10.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生2月10日。
    11.米健,《民法典编纂 人格权不宜独立成编》,www.civillaw.com.cn,上网时间2007生1月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