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系于接受行为。如果受教育者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便不能从实质意义上开始,其目的和价值也得不到体现,因此接受行为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接受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核心,是完整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现象的关键所在,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实效,必须要以接受行为作为理论主干,明晰接受主体视野中的“真实”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建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科学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性存在,必然受到主体与环境的影响。通过系统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心理分析等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需要理论为基础,借鉴传播学受众理论、接受学(接受美学)、行为科学以及社会学特别是社会化理论的相关知识,以接受主体的现实生存为切入,从系统观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机制与过程,厘清其系统内部核心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要素的关联形式与作用方式。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现状的评估分析,明确影响接受行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及其作用,进而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优化方案和途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现实出发点与逻辑旨归达于统一。
     本研究首先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知识借鉴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接受者的现实生存为切入,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内涵、机制与过程的分析与界定。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内涵与过程的界定,提出了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的“行为—过程”方法,并以此方法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进行了评估与致因分析,寻求导致接受行为不尽如人意的症结所在。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发生的内外机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基础,本研究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有效性的方案进行设计,提出了改进的范围与方式的择定原则,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调适与功能提升,社会环境优化与主体自觉方面进行分别阐释。主要结论是: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是作为现实存在的接受者基于其自身现实生存或生活样态的感性经验与理性判断而对社会环境做出的一种能动反应。其过程主要是接受主体体认到其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状态与政治体系所设定的理想状态之间存在“状态差距”,并且认为这种“状态差距”会对其个人发展或利益实现具有负面影响,在自身需要的内驱与外在“诱因”的刺激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的能动反应,通过知情意信行以及反馈调节等环节构成的完整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发生的内部机制是源自接受主体的,主要是需要驱动、角色预期—理性选择、情境感受—感性选择与社会比较等机制;而外部机制是外在环境(包括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角色引导、社会强化与群体认同机制。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现状是:(1)接受前提:需要旺盛,然诱因呈供有缺失;(2)接受动机:多为素质与发展,然功利色彩浓厚;(3)接受环节上知识性认知丰富,价值性认知相对模糊;情感认同正向,然理性基础不足;意志-践行的有效转化不足,(4)最终结果:接受者信以为“真”与信以为“值”的纠结以及信念坚定与信仰多元化的矛盾。而造成上述接受行为现状的症结主要是接受动力不足和接受行为环节的转化不畅或断裂;而具体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诱因呈现不足,接受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之价值的经验欠缺。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优化方案需要以人的生存方式为依据调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单位为依托,强化对单位人的教育;以社会组织为依托,普及对组织人的教育;以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为依托,扩展为原子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从中心到边缘的辐射与效果的累积;按照有限且有效的原则优化社会环境,经济方面重发展与公平,政治领域重廉洁与高效;文化方面重先进文化的弘扬与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对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贯彻以受教育者为本的理念,关切受教育者的需求与利益,对实践教学予以提升与拓展;对主体而言,要通过提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发展之关系的认识,塑造稳固心理素质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世情、国情、民情,从而唤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自觉。
The perform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acceptanceeffect, and the ke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identified and accepted by the educated. If the educated cannot accept the cont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worthless, and its aim and value can not beactualized. As the media between the instructor and educate, the acceptance behavior isvery essential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cceptance behavio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tegratedprocess, it mean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control influence. B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ystems analysis, document analysis,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procedure analysis, the paper bases on the Marxism theory, andthe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he receptional aesthetic also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The paper analyses the IPE acceptance behavior mechanism and procedure, and evaluatesthe current situation,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PE acceptance behavi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IPE acceptance behavior’s Theoretical Basis andReference Knowledge,the paper defines the IPE acceptance behavior’s connotation,mechanism and procedure. As a result, the paper proposes the procedure appraisal methodto IPE acceptance behavior based on the acceptance behavior’s procedure character. By theanalysis the cause and influence factor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improvement design. Bythe analysis, the Paper’s innovative aspect lies in the following:
     (1) IPE acceptance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acceptance subject’s survival. theacceptance subject cognizes the gap between his(her) realistic state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quality and the ideal sta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defined by politicalsystems, and living and development, physical and spiritual interest harm caused by thegap, so droved by the interior need, the subject reflects, cognizes, appraises and shapes the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and receive the feedback, adapt the acceptancebehavior in the end. By the effective acceptance behavior, the subject can make sel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pproaching to the ideal state, and eliminate self tension.The process of acceptance behavior has the general features that the happeningprecondition is need from the subject and incentive from exterior, and the need integratedby incentive shapes the motivation of behavior, and the acceptance behavior link consistsof cognition, affection, faith, practice, and reception of the feedback and adjustment.
     (2)To completely comprehend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ceptance, especially the behavior link, research by the method ofbehavior-process is necessary. By the sample of the collage student, the appraisals tocurrent performance is that in the acceptance behavior foundation filed, there is lots ofwant or need, but incentive is poor presented; in the respect of acceptance motivation,more for self quality or development, but more for self utility; in the respect of behaviorlink, cognition of knowledge is enough, but value judgment is poor,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is positive, but its rational basis is poor; and the willingness-practice phase cannot beeffectively realized; as a result, their belief is pluralistic. So the crux of the currentacceptance behavio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is notenough, and the link of acceptance behavior is not continuous. The concrete reasons arepoor present of incentive of the accep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inadequate experience of the subject to the value of the acceptance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3)The design to optimize the acceptance level must insist on the effective approachand limited bound. In the aspect of environment, government officer Style construction isessential. In the aspect of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highlight itsindividual value. In the aspect of the subject, the educated need consciously act.
引文
①罗承选,刘新全.知识梳理与学理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研究30年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5):30-35.
    ①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①胡贵木,郑雪辉.接受学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31.
    ①王岳川,胡经之.文艺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33.
    ②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①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York: McGraw-Hill,1969.
    ①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①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5.
    ②赵志华,徐永赞.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河北学刊,2007(03):54-56.
    ③王勤.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J].探索,2003(05):99-101.
    ④王皓.接受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需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03):92-94.
    ⑤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5.
    ⑥曹蓉玫.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求实,2007(06):87-89;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李洋,孙颖.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接受心理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1):135-137.
    ⑦王勤.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J].探索,2003(05):99-101.
    ⑧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
    ①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35;潘立勇,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动力机制[J].教学与管理,2009(33):20-21.
    ②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106-109.
    ③潘立勇,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动力机制[J].教学与管理,2009(33):20-21.
    ④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106-109.
    ⑤杨丽慧.接受理论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5.
    ⑥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79.
    ①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97.
    ②段文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迷失”及其成因[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06):85-87.
    ③阳剑兰.曾长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追问[J].湖湘论坛,2010(01):124-126;张果,李晓娟.巩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N].光明日报,2010-10-06(03).
    ④卢岚.“草根性”的复归:德育实效性提升的切入点[J].理论与改革,2009(02):118-120.
    ⑤赵青梅.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7-89.
    ①董世军,孙玉华,周立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困境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1):85-88;刘绍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J].学术论坛,2007(10):188-191.
    ②武铎.当前妨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因素和我们的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75-81.
    ③赵青梅.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07(02):87-89.
    ④何明芳.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8):244.
    ①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19.
    ②杜建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08;梁青春.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途径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11)等.
    ①杜时忠.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4-15.
    ②[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③陈禹,钟佳桂.系统科学与方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
    ④黄小寒.系统哲学的开端样式——贝塔朗菲关于系统哲学的构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07):16-20.
    ①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228-23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①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05):8-11.
    ①[英]J.N.R.杰弗斯.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
    ②[美]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
    ①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On Recep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Army),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Reception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②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7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①王礼湛.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26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①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3-6.
    ②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45.
    ③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50-54.汤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
    ⑤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2.
    ⑥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47.
    ①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67.
    ②[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4.
    ③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9.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①沈大光.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②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48.
    ①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435.
    ②贾轶峰.行为科学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183.
    ③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73.
    ④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1.
    ⑤唐震.接受与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8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1.
    ①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73.
    ②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89.
    ③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57.
    ④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①刘先义.接受理论:教育研究的新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02):1-6.
    ①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50-54.
    ②朱兆中.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04):12-21.
    ③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18.
    ①范敏.指向教学行为转变的知识分类:一种分析框架[J].教育科学,2013(03):40-44.
    ②唐震.接受与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0-91.
    ①朱平.从改革到转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4):575-578.
    ②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2.
    ③徐贵权.当代中国人生存方式嬗变的主体性向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9):19-23.
    ④刘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5.
    ①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7.
    ②刘云林,陈章龙.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04.
    ①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
    ①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2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陈月婷.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4):35-36;王恒兵.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J].社会主义研究,2011(02):10-14等.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7.
    ①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7):20-26.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④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42.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5,494.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5.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4.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6.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8.
    11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8.
    12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2.
    ①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0.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03.
    ⑤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②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2.
    ③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④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⑤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
    ⑥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9.
    ⑦罗承选.高校德育结构体系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1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②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④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2.
    ⑤[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13.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4.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65.
    ⑦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30.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②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
    ③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6;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
    ④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其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6-237.
    ⑤高凌云,吴东华.传播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09):44-47;杨月霞,吴琼.传播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4-117;周瑛,张梦涛.传播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79-181.
    ⑥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1.
    ①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②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01):61-64;唐昆雄.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相关性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95-99.
    ③唐昆雄.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相关性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95-99.
    ①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7.
    ②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1
    ①刘国红,周静.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的借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1):65-67.
    ②张云胜.辩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接受主体性[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8(05):41-43.
    ①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435.
    ②贾轶峰.行为科学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183.
    ③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73.
    ①Kurt Danziger.Socializaiton[M].NewYork:Penguin Books Ltd,1971:13。
    ①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6.
    ②李芹.社会化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92.
    ①[美]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04.
    ②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
    ③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8-6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1.
    ①黄月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受众问题探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03):40-44.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③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41-4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3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4.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7.
    ③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4.
    ④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3.
    ⑤李芹.社会学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87.
    ⑥中国社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党政干部论坛,2005(01):25-28.
    ①[印]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4.
    ②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3.
    ③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149.
    ④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149.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⑥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149.
    ①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1.
    ②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203.
    ③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5.
    ①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69.
    ②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5.
    ③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背景:人民出版社,1995:170.
    ②[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三联书店,1999:154、11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①[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9.
    ①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19.
    ②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8.
    ③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8.
    ④陈述.行为心理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2.
    ⑤陈述.行为心理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④苏锐涛.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17.
    ⑤苏锐涛.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17.
    ⑥陈述.行为心理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
    ⑦1974年5月《周世钊同志在韶山召开的老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要》,见高菊村.青年毛泽东[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4.
    ⑧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致萧子升的信,见高菊村.青年毛泽东[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4.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①朱兆中.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04):12-21.
    ②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4.
    ③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4.
    ④杨智平,杨鹏.海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M].琼州学院学报,2011(01):46-48.
    ⑤高春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74-76.
    ①石志成,何永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5):113-116.
    ②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05.
    ③[美]M.埃克森.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0.
    ①[美]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8.
    ②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①[瑞士]让·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3.
    ②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86-87.
    ③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73.
    ④李传银.普通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0.
    ⑤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63.
    ⑥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63.
    ①[日]嘉味田朝功.行为科学入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18.
    ②王奋宇.论社会意识形态向社会心理的内化及其过程[J].社会学研究,1988(05):115-126.
    ③鲁迅文集(第7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7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5-526.
    ②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15.
    ③[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2.
    ④李连科.关于价值、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J].学习与探索,1985(03):6-8.
    ⑤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42-243.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①罗中枢.论信、信念、信仰、宗教信仰的特征及意义[J].宗教学研究,2007(02):128-131.
    ②黄慧珍.信仰及其危机与转机[J].哲学动态,2002(12):20-23.
    ①魏长领.信念与信仰的异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54-56.
    ②陈新汉.信仰、科学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J].甘肃社会科学,1992(05):18-21.
    ③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34.
    ①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毛泽东人生纪实(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03.
    ②王永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74.
    ③[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7.
    ④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24.
    ①冯忠良.关于行为规范的接受条件问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03):52-59.
    ②[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6.
    ③[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6.
    ④[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5.
    ⑤[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6.
    ①唐震.接受与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8.
    ②陈英涛,李晓丹,李文,陈巧玲.论政治认同中理性的局限及非理性的作用——以大学生政治认同为例[J].东南学术,2012(01):230-23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6.
    ①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34.
    ②[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47.
    ③周恩来致致李锡锦、郑季清的信(1922年3月)周恩来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6-47.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2.
    ①[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47.
    ②郑洞国.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2:550.
    ③郑洞国.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2:550.
    ④郑洞国.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2:550.
    ①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7.
    ②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74.
    ③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445-446.
    ④郭玉婷,王斌.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模式创新及其实现途径[J].理论与当代,2010(12):33-37.
    ①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33.
    ②中国社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党政干部论坛,2005(01):25-28.
    ③李俊卿.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高校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学术论坛,2012(07):15-20.
    ④荆学民,林雪原.目前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06):78-90;曹向阳,杨红玲.江苏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8(04):44-46.
    ⑤周德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210-215.
    ⑥袁爱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度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学生思想政治调查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3):100-101.
    ⑦章小朝,何增光.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5-121.
    ①肖映胜,李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疲劳现象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33-35.
    ②吕政阳,胡明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致思[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8):88-89.
    ③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454-455.
    ④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79.
    ①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79-184.
    ①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
    ②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2.求援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权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助人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奉献的需要。参见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J].心理科学,1988(02):7-13.
    ①李娟,郭良才,龚京新.当代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6(2):43-48;陈陈,朱陈.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需要分类的生态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5):53-55;时建朴,王瑾.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发展的调查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1)103-108.牛勇,邱香.北京工科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7):1076-1079.秦永超.大学生心理需要现状研究——以洛阳三所高校的调查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0等。
    ②邓嘉翔,张媛,阎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3):87-91.
    ③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86.
    ④白立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查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4-7.
    ⑤郭涛,王淑芳.新时期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与反思———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为例[J].学理论,2012(07):171-172.
    ①石志成,何永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5):113-116.
    ②高春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74-76.
    ③邓嘉翔,张媛,阎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3):87-91.
    ④崔华前.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4):66-69.
    ⑤佘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的特点及问题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6-9.
    ①唐晶.大学生思想玫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3.
    ②石志成,何永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5):113-116.
    ③邓嘉翔.张媛.阎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3):87-91.
    ④陆卫斌,梅丽君.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4):14-18.
    ①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49-52.
    ②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49-52.
    ③李琳.政治观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19-122.
    ①白立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查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4-7.
    ②高春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74-76.
    ③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3-65.
    ④石书臣,靖守侠.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3):19-22.
    ⑤李琳.政治观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19-122.
    ⑥陈英涛,等.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08-111.
    ⑦石志成,何永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3-116.
    ⑧陈英涛,等.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08-111.
    ①肖映胜,李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疲劳现象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33-35.
    ②檀江林,赵金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证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19-21.
    ③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7.
    ④唐晶.大学生思想玫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6.
    ⑤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71.
    ⑥张树辉.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6):30-35.
    ⑦殷志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理论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19.
    ①王丽萍.参与还是不参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02):95-108.
    ②井中雪.论政治信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1-5.
    ①据一项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感总体现状”调查显示,大学生满意度最低的是“课程价值”。见张社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感现状调查———基于广东省11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46-153.
    ②唐晶.大学生思想玫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6.
    ③许华,许冲.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4):47-52.
    ④刘丽琼.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接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8.
    ⑤唐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2.
    ①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3.
    ①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2.
    ①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20.托克维尔同时认为法制比自然环境更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民情比法制的贡献更大。参见同书,354-358.
    ①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5.
    ②王雷.社会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5.
    ③在教育对象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年龄大致为3—22岁;而社会教育的对象一般都是20岁以上的青年、中年和老年,年龄结构不同,自然从业状态也不同,生理与心理发展,以及人格发展状态亦不相同;就目标倾向而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好公民、好员工等;在教育内容上,则存在着全面性与针对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系统性与实用性等的差异;此外还存在着组织逻辑上得不同,相对而言,学校教育是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的系统性与内容的逻辑性,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而社会教育则不具有这些特点。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5.
    ①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1-229.
    ②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9-268.
    ③《管子·牧民》
    ④赵卫民.当代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趋势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02):33-39.
    ①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99.
    ①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
    ②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34.
    ③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3.
    ①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5.
    ②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97.
    ③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9.
    ④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292.
    ①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78.
    ①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9-175.
    ②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98-201.
    ③邹放鸣.澳大利亚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以悉尼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8(05)77-81.
    ④李萍,童建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返本归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5):139-146.
    ⑤胡子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5.
    ⑥李萍,童建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返本归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5):139-146.
    ⑦万欣荣,叶启绩.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教育认同状况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1(10):74-81.
    ①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3.
    ②于涵.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30-33
    ③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97.
    ④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43.
    ⑤朱光磊.政治学概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64.
    ⑥张明澍.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人”201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52.
    ⑦张明澍.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人”201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31.
    ⑧王丽萍等.参与还是不参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分析———基于一项调查的考察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02):95-108
    ①王章佩.治效能感:解析大学生选举参与行为的一种视角[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01):5-8.
    ②黄永红.高政治参与与政治冷漠———对一次大学生选举的调查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06):34-35.
    ③Campbell,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1954. The Voter Decides. Evanston, IL: Row Peterson. P107.
    ④Aberbach, Joel D. and Jack L. Walker.1970."Political Trust and Racial Ideolog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4:1199-1220.
    ⑤[美]C.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6.
    ①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
    ②石书臣,靖守侠.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3):19-22.
    ③吕慧燕.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底蕴[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8(3):9-11.
    ④瞿秋白.多余的话·我和马克思主义.刘福勤.心忧书《多余的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208.
    ①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83.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8.
    ③阎友兵.2009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84-88.
    ④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00.
    ⑤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6-307.
    ⑥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35-136.
    ⑦[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①戚椼.政治意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54.
    ②张明澍.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人”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85.
    ③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34.
    ①赵文荟.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的崛起———当代意识形态面临的特殊文化景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9(08):63-68.张坚强,杜苏.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4(04):78-81.
    ②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
    ③宋丽萍.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5):53-56.
    ④康洁,陈万茂.无厘头文化语境下的高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0(04):32-37.
    ⑤[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⑥[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①赖黎明.西方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初探——对广东部分高校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7(6):24-26.
    ②[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5.
    ③刘新全.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36-38.
    ④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
    ①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8.
    ②张金振.美国儿童电视收视行为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02):41-44.
    ③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7
    ④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09.
    ⑤周润健.中国6大城市调查儿童看电视平均每天近1小时[DB/OL].[2007-5-8]. http://news.sohu.com/20070508/n249888399.shtml.
    ⑥参见2011年1月19日.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⑦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96.
    ⑧[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34.
    ①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80.
    ②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58.
    ③《新闻联播》在变吗[DB/OL].http://news.sina.com.cn/c/2006-06-15/16069213404s.shtml2006-6-15
    ①温婷帧.理性看待党报发行量下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67-70.
    ②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
    ③[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56.
    ④魏鹏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华中科技大学41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4.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55.
    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9月)
    ①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8.
    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1.
    ③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38.
    ④石国亮.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工作主体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3):17-20.
    ①石国亮.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工作主体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3):17-20.
    ②杜时忠.社会转型与德育变迁——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0.
    ③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45.
    ④于涵.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以首都五所重点高校部分大学生为样本[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5):30-33.
    ⑤胡芳.当代西部大学生信仰状况及发展特点的实证研究[J].前沿,2012(15):135-137.
    ⑥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2.
    ⑦于涵.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以首都五所重点高校部分大学生为样本[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5):30-33.
    ①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32.
    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07):5-10.
    ③盖伯琳,王晓路,李妙然,尹玲娟.信仰的智慧——信仰与科学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5.
    ④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33.
    ①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78-479.
    ②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43.
    ③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22.
    ④[法]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6.
    ⑤吕富媛.当前社会大众政治心理分析[J].学术交流,2008(5):15-19.
    ①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3.
    ②张明澍.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人”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6.
    ③杜时忠.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7.
    ④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48.
    ①[法]让·凯勒阿尔.家庭微观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83.
    ②[法]让·凯勒阿尔.家庭微观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3.
    ③张亮,徐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应[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④李文道.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73-78.
    ①孙体楠.关于高校团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来自河南省12所高校团干部调查问卷[J].政工研究动态,2009(18):21-23.
    ②周威.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政治教育研究[D].河海大学2007:29.
    ③邹放鸣.澳大利亚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以悉尼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8(5).77-81.
    ①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6.
    ②薛国林.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80.
    ③张茹粉.榜样教育的理性诉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6-219.
    ④喻茁.试论新形势下的典型报道[D].广州:暨南大学,2006.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②李合亮.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7(01):21-2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①[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8.
    ②王嘉.论接受图式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价值[J].探索,2009(03):136-139.
    ③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97.
    ④张宗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两课”变得活起来[DB/OL].[2005-1-19].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01/19/content_2481943.htm.
    ①张晓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32.
    ②何理.接受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分析[J].学术论坛,2010(11):28-30.
    ③夏玉生.接受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94-97.
    ⑤亚里士多德.尼格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
    ⑥盖伯琳,王晓路,李妙然,尹玲娟.信仰的智慧——信仰与科学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70.
    ①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81.
    ③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
    ④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
    ⑤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9.
    ⑥吕思培.英国:工党计划强制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2009(06):93.
    ⑦张文学,叶芃.武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查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38-40.
    ①李萍,童建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返本归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5):139-146.
    ①[美]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44.
    ②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1.
    ③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①《论语·为政》
    ②叶泽滨,陈剑昆,冯加根.农村中小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初步调查[J].淮阴师专学报(哲社版),1990(01):13-19.
    ①叶泽滨,陈剑昆,冯加根.农村中小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初步调查[J].淮阴师专学报(哲社版),1990(01):13-19.
    ①杜时忠.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41.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42.
    ③“青少年价值观测评指标体系模型研究”课题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调查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0(10):66-72.
    ①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2.
    ②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38.
    ①牛勇,邱香.北京工科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7):1066-1069.
    ②吕厚超,常雯.大学生需要现状的调查研究[J].心理研究,2008(01):87-92.
    ③沈静.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
    ④时建朴,王瑾.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发展的调查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01):103-108.该调查设计的“大学生需要体系”为黄希庭体系的18种需要,另加了环境的需要、心理素质的需要和求职的需要。
    ⑤张松.大一新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9(01):251-253.
    ⑥刘卫红,冉瑞琳.大学生需要现状的新特点——对重庆市6所高校1139名大学生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63-168.
    ①刘卫红,冉瑞琳.大学生需要现状的新特点——对重庆市6所高校1139名大学生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63-168.
    ②包丽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05):100-102.
    ③陆卫斌,梅丽君.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4):14-18.
    ④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67.
    ①杨智平,杨鹏.海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M].琼州学院学报,2011(01):46-48.
    ②高春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74-76.
    ③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1.
    ④陈宁.青少年情感能力调查及教育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下):19-21.
    ⑤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1.
    ⑥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95.
    ⑦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95.
    ⑧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79.
    ①徐涛,佘万斌.关于四川大学生思想状况新特征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66-69.
    ②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49-52.
    ③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49-52.
    ④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2.
    ⑤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4.
    ①黄静宜.论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3):20-22.
    ②数据来源:郭建,冉超凤.意志、行为与自由———论高校学生意志与行为的相关性及意志品质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9):223-225.
    ③丁越华.论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120-122.
    ④肖映胜,李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疲劳现象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33-35.
    ⑤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26.
    ⑥杨雄.主题与变奏——基于对20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的结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2(01):1-8.
    ⑦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改革开放与当代青年:2008年上海青年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2.
    ①徐华春,郑涌,黄希庭.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初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35-39.
    ②岳鹏珍.当代青少年个人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2(05):576-581.
    ③汪世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浙江省几所在杭高效的调查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08):112-117.赵良.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2):138-140.马莉.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与分析——以山东某高校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2(2):68-70.刘秀伦.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探析——以重庆市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9):94-97.
    ④刘秀伦.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探析——以重庆市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9):94-97.
    ①马莉.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与分析——以山东某高校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2(2):68-70.
    ②黄冲.30岁不成功就没戏?88.2%的人坦言这给青年很大压力[N].中国青年报,2012-05-08(07).
    ①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49-52.
    ②曹荣瑞,江林新,廖圣清,董少校.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12(04):58-63.
    ③曹荣瑞,江林新,廖圣清,董少校.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12(04):58-63.
    ①唐晶.大学生思想玫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6.
    ①刘书林,当代大学生与社会思潮:主旋律回响下的多重变奏[N],中国教育报,2004-3-2(03).
    ①赵卫民.当代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趋势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2):33-3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②朱晓宏.从现实的人到理想的人:教育存在的理由[J].基础教育,2012(01):5-9.
    ①李连良,夏惠敏.社会边缘人就业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1):76-78.
    ①[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09.
    ①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0.
    ②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0.
    ①赵卫民.当代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趋势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02):33-38.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
    ①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5-46.
    ②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5-217.
    ③张明澍.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人”201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37.
    ④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23.
    ⑤张明澍.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人”201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65.
    ①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04):60-6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罗承选.高校德育结构体系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10]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4]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5]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6]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7]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18]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9]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0]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1]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2]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3]林嘉诚.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1989.
    [24]李景鹏,宋定国.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25]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6]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7]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8]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9]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0]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1]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2]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3]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4]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6]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7]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8]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9]陈成文.思想政治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0]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2]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43]米如群,王小锡.高校德育工程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6]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47]唐震.接受与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8]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9]杜时忠.社会转型与德育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0]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51]马凤岐.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2]成有信.教育政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53]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54]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5]高洪涛.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56]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7]闽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58]鲁洁.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9]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0]易法建.道德场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61]向春玲.转型中的社会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62]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63]房宁,王炳权,马利军.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4]刘松阳,刘锋.政治心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6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6]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8]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69]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70]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和,2000.
    [7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2]韩进之.德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6.
    [73]陈继安.思想工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74]吴大英,杨海蛟.政治意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75]王科.政治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76]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77]韩晓燕,朱晨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8]孙永芬.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调查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9]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0]陆庆壬.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81]王瑞荪、朱立家.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
    [82]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3]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84]苗东升.系统科学辩证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85]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86]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7]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8]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9]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0]陈述.行为心理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92]吴刚.接受认识论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3]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94]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95]高峰.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6]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7]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98]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9]严强.宏观政治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0]陈义平.政治人:模铸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01]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改革开放与当代青年——2008上海青年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2]蔡璧煌.班级气氛与学生政治社会化[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5.
    [103]袁颂西.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实证[M].台北:三民书局,2004.
    [104]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05]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6]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7]乌杰.系统辨证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8]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09]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0]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11]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12]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3]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1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1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8]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9]王雷.社会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120]库少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21]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2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24]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25]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26]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127]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28]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29]袁方.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30]赵孟营.社会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1]胡子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32]刘衍玲.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33]李传银.普通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4]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5]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36]王加微.行为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37]吴洪芹,肖明.如何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行为哲学[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
    [138]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9]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40]本书编写组.文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4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2]王晓燕.成长中的政治人——角色社会化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143]吴鲁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44]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5]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46]张明澍.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人”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47]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8][美]约翰·W·马格.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管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49][美]罗伯特·波特,罗纳德·费德瑞柯.人类行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50][美]唐.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151][美]卡扎米亚斯、马西亚拉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152][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53][美]Elliot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Robin M.Akert.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54][美]迈克·彭.中国人的心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155][美]杜加克斯.八十年代社会心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56][美]M.罗森堡、R.H.特纳.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157][美]C.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58][美]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59][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160][美]E.A.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6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6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63][美]E·齐格勒等.社会化与个性发展[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8.
    [164][美]詹姆·R·汤森.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65][美]F. Philip Rice, Kim Gale Dolgin.青少年心理学[M].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166][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67][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6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69][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70][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71][法]让·凯勒阿尔.家庭微观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72][美]S. E. Taylor L. A. Peplau D. O. Sears.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3][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74][法]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75][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76][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77][美]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78][德]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79][美]威廉·斯通.政治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80][美]班尼.教育社会心理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
    [181] Kalpana Gupte,A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New Delhi,Hinalaya Publishinghouse,1989.
    [182] Herbert H.Hyman,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TheFree Press,1959.
    [183] Ivan Volgye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Eastern Europe,Praeger Publishers,1975.
    [184] Richard E. Dawson etc,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Boston Toronto,1977.
    [185] Kurt Danziger,Socialization,Penguin Books Ltd,1971.
    [186] Peter I. Rose,Socialization and the Life Cycle,NewYork: ST. Martin’s Press,1979.
    [187] Jack Dennis,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AReader,John Wiley&Sons, Inc.1973.
    [188] Frank Schimmelfennig etc,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Europe: European Organizations,Political Conditionality and Democratic Change,Palgrave Macmillan,2006.
    [189] Robert M.Berns,Child,Family,School,Community:Socialization and Support,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1.
    [190] Ichilov Orit,Political Socialization,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Democracy, NewYork: Teachers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90.
    [191] A.Morrison and D. Mclntyre,Schools and Socialization, Penguin Education,1971.
    [192] Russell F. Farnen,Henk Dekker,Democracy,Socialization and Conflicting Loyalties in East andWest, Macmilian Press Ltd.1996.
    [193] RichardA. Settersten,New Forntiers in Socialization,Elsevier Science Ltd,2002.
    [194] Gerald Handel, Childhood Socialization,Aldine Transaction,2006.
    [195] Niemi Richard,The Rebirth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Perspective on Political Science,24(Winter,1995).
    [196] Ian Connell,Cyberspace: The continuation of political education by other means,The PublicVol.3(1996).
    [197] William Mishler,Generation,Age,and Time: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Learning During Russia’sTransform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5,2007.
    [198] M. Kent Jenning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Russell Dalton and Hans Dieter-Klingemann,The OxfordHandbook of Political Behavio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99] Henk Dekke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State of the Art. Development of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t the Year2000.
    [200] Denise L. Baer and David A. Bositis,"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Gender: What ContributionBiology?" Politics and the Life Sciences1,2(February,1983).
    [201] Emil J. Haller,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Interchange/Vol.1,No.3/1970.
    [202] Hard Entwistle,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Democracy, London:Rout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