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梳理了我国南方地区干栏的兴衰,勾勒我国南方地区干栏经历的变迁过程,并探索其变迁的原因。首先站在宏观的角度,通过干栏式建筑遗址所反映的特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讨论干栏式建筑的变化过程;通过对古代文献记载的梳理,探寻古人对干栏的认识;通过考古发掘的干栏图像与模型,寻找干栏的传承与延续的轨迹。再深入到巴蜀、桂西和黔东南,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存实物的分析比对,研究这三个地区干栏的变迁与原因,探索苗族、侗族、壮族干栏的空间特征以及变化过程,探讨苗族干栏的形成原因。
     收集整理南方少数民族住宅的古代文献,对比古今干栏概念的异同,论述“干栏”这一概念的变化过程。整理各个时期干栏式建筑遗址,再分析其分布特征、类型特征、技术特征等,探讨干栏式建筑和稻作文化的关系,以长江三角洲干栏式建筑衰退为例,深入探讨史前干栏式建筑衰退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通过整理考古发现的干栏图像,总结早期干栏式的建筑的样式特征,尝试在一个较长时间的时间范围内讨论干栏式建筑形式的发展,探讨干栏式建筑传承关系。
     具体到岭南、巴蜀和黔东南三个地区的干栏变迁,岭南地区自汉代开始,干栏式建筑逐渐衰落,部分壮族干栏也受到了汉式建筑的强烈影响,桂西地区的一些干栏还保留了较多本民族干栏的原始特征。巴蜀地区的干栏是由僚人带入的,但随着僚人不断融入当地人,干栏的使用范围在四川地区也在不断的缩小。黔东南的苗族和侗族如今使用类似的干栏建筑,在苗疆封闭的环境条件下,文化上占强势侗族在建筑文化上潜移默化地影响苗族,这也是原本使用地面式民居的苗族转而使用干栏的重要原因。
The paper sorts out the rise and falls of pile dwelling in the South of China, outlines theprocess of change of pile dwelling experienced in southern China, and explores the cause ofthe change. First, standing on a macro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features reflected by the piledwelling sites to discuss process of change of pile dwelling within a long period; through theancient literatures,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the pile dwelling; through the modelsand images unearthed to find the tradition and continuity of pile dwelling. Then focus on threeareas of Sichuan, Lingnan and Southeast Guizhou,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uildingsi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existing, the paper studies the change of pile dwelling and thereasons of the change in this three regions, and explor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iledwelling of Miao, Dong, Zhuang, and discuss the process of change and the causes.
     The author Collected ancient literatures, compared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the past and present pile dwelling concept, to discuss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the " piledwelling ". The paper sorts out pile dwelling sites, then analyzes their distribution, type,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ile dwelling and rice culture. By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PILEDWELLING, and discussed pile dwelling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Lingnan area, the pile dwelling gradually decline since the Han Dynasty, Zhuangpile dwelling also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Han-style buildings, part of pile dwelling stillretain the original features of nation pile dwelling in the western Guangxi. The Liao broughtthe pile dwelling into the Ba-Shu area, as the Liao integrated into the local people, the use ofpile dwelling in the Ba-Shu area was constantly shrinking. Miao and Dong use similar piledwelling building in Southeast Guizhou, In this close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Dongarchitectural culture affect the Miao, which is important reason that part of the Miao was nolonger use the ground residence and instead using the Pile dwelling.
引文
[2]张良皋.干栏——平摆着的中国建筑史[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3]学界关于建筑类型的专门性研究,主要见有刘致平、杨鸿勋、徐伯安、张十庆以及肖晏等诸位的相关著作和论文。
    [4]有关楼阁方面的研究,见马晓的中国古代木楼阁一书。
    [5]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6]黄才贵.中日干栏式建筑的同源关系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1,(04)
    [7]林河;“干栏”小考,寻根,1997.6
    [8]壮侗语系,包括70种语言,主要有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黎语、泰国语、老挝语(寮语)、掸语等。
    [9]这些学者包括潘世雄、覃小航、吴治德、李锦芳、覃彩銮等。一般认为壮族和侗族的表示房屋的词的发音和汉语的“栏”字较为接近,对“干”的解释各有不同。事实上,语言方面学者对“干栏”的解释,多数从壮侗语系出发,但并未有统一意见,
    [10]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M],紫禁城出版社,2001:16-18
    [14]庄子2盗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15]禮記卷七: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
    [16]晏子春秋晏子春秋内篇諫下第二:其不爲橧巢者,以避風也,其不爲穴者,以避濕也。
    [17]说文解字
    [18]礼记2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郑玄注:“寒则累土,暑则聚薪柴居其上。”
    [19]路史2卷九
    [20]路史卷九前紀九2因提纪2有巢氏
    [21]如周书2卷二十八2陆腾传:“陵州木笼獠反,诏开府陆腾讨破之,俘斩万五千人。”“陵州木笼獠恃险粗犷,每行抄劫,诏腾讨之。獠既因...遂纵兵讨击,尽破之,斩首一万级,俘获五千人。”
    [22]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迄吴平后,省羊渠入南浦。太康初,将巫、北井还建平,但五县。去洛二千五百里。东接建平。南接武陵。西接巴郡。北接上庸。其属有奴、獽、夷、蜑之蛮。”
    [23]岭外代答:“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海上者,疍也。”
    [24]岭外代答:蛋有三,一为鱼蛋,善举网垂纶;二为蚝蛋,善没海取蚝;三为木蛋,善伐山取木”
    [25]天下郡国利病书“猺贼峒蛋,栅居山巅。”天下郡国利病书2广东八记载有疍民村,图书集成2卷一千三百八十2儋州府部2汇考八风俗条记载,文昌县“疍世渔户也,茅?覆地”,万州县“茅屋居海滨”,陵水县的疍人“置产、养牛、耕种。”
    [26]明清时期,干栏概念的扩大,主要指蜀中广记和贝青乔的苗俗记中对干栏的解释。
    [27]基于戴裔煊对干栏的研究
    [2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跨湖桥[M],文物出版社,2004.12:294
    [29]浙江余姚河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8.1
    [30]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80.5
    [31]浙江余姚田螺山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7.11
    [32]浙江余姚市鲻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10
    [33]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2000:158-159
    [34]宁波晚报[N].2004.12.2
    [35]江苏宜兴西溪遗址发掘纪要[J].东南文化,2009.5
    [3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吴家埠新石器时代遗址[J].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3
    [37]“马家浜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文将其列为干栏式建筑(中国社会学院古代文明中心通讯,第21期)
    [38]马家浜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社会学院古代文明中心通讯,第21期
    [39]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J],文物资料丛刊,第3楫,文物出版社,1980
    [4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四:庙前[M],文物出版社,2005:136-138
    [41]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7.9
    [42]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文物,2004.2
    [43]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1999.3
    [44]王宁远,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118-121
    [4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四:庙前[M].文物出版社,2005:330
    [46]江苏海安青墩遗址[J].考古学报,1983.2
    [47]略谈吉家屯新时代文化遗址[J].东南文化,1990.5
    [48]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_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
    [49]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J],文物,2010.07
    [52]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P69-74
    [5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象山县塔山遗址第一、二期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
    [54]三合潭遗址发现罕见商周木构建筑遗迹[N],中国文物报,2002.3.1
    [55]湖南黔阳高庙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0.4
    [56]湖北圻春毛家咀西周木构建筑[J],考古,1962.1
    [57]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9.2
    [58]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J],文物,1987.12
    [59]重庆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7年度发掘简报[J],考古,2004.6
    [60]广东高要县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址[J],文物,1983.12
    [61]深圳市叠石山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0.11
    [62]何安益等,广西资源县晓锦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4.03
    [63]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珠海市博物馆,珠海宝镜湾--海岛型史前文化遗址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3年
    [64]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8.6
    [65]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J],考古,2009.7海门口遗址铜器的放射性碳元素测定为距今3115年±90年,即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商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J],考古,1977.3)
    [66]青海民和喇家遗址齐家文化祭坛和干栏式建筑[J],考古,2004.6
    [67]邵永忠,良渚文化探秘[M],人民出版社,2006:365
    [68]严文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J],江汉考古,1990.10
    [69]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的“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中国考古学论文集[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90—205
    [70]蓝万里.我国9000年前已开始酿制米酒[N].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15日
    [71]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文物出版社2003:359,转引邵九华、邵尧明、夏梦河,水环境压力和河姆渡文化迁徙的研究,姚江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72]魏丰等,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M],海洋出版社,1989:99
    [73]崧泽文化聚落形态分析[J],华夏考古,2010.3
    [74]王宁远,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14
    [75]江苏吴江龙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J],文物,1990.7
    [76]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一至第五次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3.1
    [77]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P116
    [78]刘恒武.论宁绍与杭嘉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及其流变[M],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张善余.全球变化和中国历史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环境考古专辑),1997.12:146-155.
    [79]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P69-74
    [80]吴汝祚,试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关系[J],南方文物,1996.9
    [81]思谦,蒋红杰:从信阳楚墓出土的木制品看战国早期的细木工榫接合工艺[J],华夏考古,1990.4
    [82].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8
    [83]王依依,王宁远.仙坛庙干栏式建筑图案试析[J].东方博物,2005.9
    [84]王依依,王宁远.仙坛庙干栏式建筑图案试析[J].东方博物,2005.9
    [85]杨厚礼,程应麟,贺子华等江西清江营盘里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1962.4
    [86]傅熹年.战国铜器上的建筑图像研究.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98:94
    [87]黄启善.越南古代铜鼓的调查与研究.岭南考古研究[M].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0.8
    [88]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云南青铜器论丛[M].文物出版社,1981:130
    [89]类似的表达方式,在战国时期的铜器上就已经十分成熟。
    [90]转引自浅川滋男.住まいの民族建築学-江南漢族と華南少数民族の住居論[M].建築資料研究社,1994.6:202
    [91]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图录雪二十,二十四,1935年。转引自安志敏.干兰式建筑考古.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M].文物出版社,1982
    [92]如安志敏.干兰式建筑考古.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M].文物出版社,1982
    [93]浅川滋男.住まいの民族建築学[M].建築資料研究社,1994:208
    [95]呈贡天子庙滇墓[J].考古学报.1985.4
    [96]张增祺,王大道.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5.2
    [97]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动图像试释[J].考古,1963.6
    [98]原考古报告P77
    [99]汪宁生.“滇”人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云南青铜器论丛[M].文物出版社,1981:59
    [102]杨昌鸣在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一书中对这个问题做出过讨论
    [103]莫稚等.广东曲江鲶鱼转、马蹄坪和韶关走马岗遗址[J].考古,1964:7
    [10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員会等,广州汉墓[M],文物出版社,1981:7
    [105]本表由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相关内容整理而成西汉前期指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11年,西汉中期指公元前111年到公元前33年,西汉后期指公元前32年到公元25年。东汉前期指公元25年到公元75年,东汉后期指公元75年到公元220年。
    [109]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J].考古,1972,5.
    [110]彭书琳,陈左眉.广西北海市盘子岭东汉墓[J].考古,1998,11.
    [11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图168.
    [112]麦英豪,广州市龙生冈43号东汉木椁墓[J].考古学报,1957,1.
    [11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图201.
    [114]邱立诚,古运泉.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J].考古,2000,6.
    [11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图版104.
    [116]蒋廷瑜.平乐银山岭汉墓[J].考古学报,1978,4.
    [117]朱海仁.广州黄花岗汉唐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4,4.
    [118]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图260
    [119]龙家有,崔勇.广东东莞虎门东汉墓[J].文物,1991,11.
    [124]“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栅,上编竹为栈,不施椅桌牀榻,唯有一牛皮为裀席,寝食于斯。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巢居)“沈怀逺南越志曰:晋康郡夫陙(音纯)县人夷曰(丗尺切),其俗栅居,实惟俚之城落”。(太平御览第七百八十六四夷部七,引沈怀逺南越志)
    [125]刘锡蕃,岭表纪蛮[M],商务印书馆,1935:46-48
    [127]重庆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7年度发掘简报,考古,2004.6
    [128]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2
    [130]韩伟,秦国贮粮设施浅议[C],陕西考古年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考古与文物丛刊第3号,1983年,76页
    [13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汇编.上册[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6
    [132]张中奎主编.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2:3-5
    [133]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8
    [134]李汉林.百苗图校释[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161
    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基本古籍库.黄山书社出版
    [1]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M],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03
    [2]戴裔煊.干栏—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M].岭南天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印行,1948
    [3]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4]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M],
    [5]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M],文物出版社1990
    [6]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与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M],1990
    [7]戴志中,杨振宇,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9]张正军,文化寻根-日本学者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0]牛建农,广西民居/千年家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2]郭东风,彝族建筑文化探源-兼论建筑原型及营构深层观念[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13]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
    [14]刘耀荃编:海南岛黎族的住宅建筑[M],番禺丹山印刷厂承印,1982
    [15]麻勇斌,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M],贵州人民出版,2005年
    [16]覃彩銮,壮族干栏建筑[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17]覃彩銮、黄恩厚等,壮侗民族建筑文化[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18]李先逵,干栏式苗居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9]高芸著.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张桂林主编,贵州土家族[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1]王宁远,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22]周学鹰,解读画像砖石中的汉代文化[M],中华书局,2005
    [23]张良皋.匠学七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4]司徒尚纪著.珠江传.河北大学出版社[M],2001
    [25]黄懿陆著.滇国研究.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
    [26]边疆民族资料初编编委会编.边疆民族资料初编(西北及西南民族)[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7]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28]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29]陈序经.疍民的研究[M],民国丛书(第三篇),上海商务印刷馆,1946
    [30]刘锡蕃,岭表纪蛮[M].商务印书馆,1935
    [31]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编委会,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2]李长杰,桂北民间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3]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員会等,广州汉墓[M].文物出版社,1981
    [35]司徒尚纪著.珠江传[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6]曹劲.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37]马世之主编.中国史前古城[M].湖北教育出版,2003
    [38]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9]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0]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98
    [41]四川古建筑编委会.四川古建筑[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2]河南博物院编.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M].大象出版社,2002
    [43]王毓瑚.王祯农书[M].农业出版社,1981
    [44]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商务印刷出版社,1947
    [45]杜薇.百苗图汇考[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46]李汉林.百苗图校释[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47]刘锋.百苗图疏证[M].民族出版社,2004
    [48]张中奎主编.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9]湖南省建设厅编.湘西历史城镇、村寨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0]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M].文物出版社,1985,
    [5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8
    [52]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M].齐鲁书社,2004
    [5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陕西、山西汉画像石[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54]童恩正.试论早期铜鼓[J].考古学报,1983.3
    [55]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云南青铜器论丛[M].文物出版社,1981
    [56]李伟卿.云南出土铜鼓源流考略.云南青铜器论丛[M].文物出版社,1981
    [57]李伟卿.铜鼓形制的来源.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1982
    [58]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普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59
    [5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跨湖桥[M].文物出版社,2004.12
    [60]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1]鸟居龙藏,苗族调査报告[M],东京帝国大学出版社,1907
    [62]土田充義;杨慎初.中国湖南省の漢族と少数民族の民家[M].中央公论美术出版,2003
    [63]八幡一郎.稲倉考[M].慶友社出版社,1978
    [64]浅川滋男.住まいの民族建築学-江南漢族と華南少数民族の住居論[M].建築資料研究社,1994
    [65]千岩助太郎.台湾高砂族の住家[M].南天書局,1988
    [66]川島宙次.稲作と高床の国--アジアの民家[M].相模書房出版社,1989
    [67]若林弘子.高床式建物の源流[M].弘文堂,1986
    [68] James J. Fox,inside-Austronesia houses--Perspectives on domesticdesigns for living[M].ANU E Press,2006
    [1]安志敏.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J].考古学报.1963.2
    [2]安志敏.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J].考古学报.1963.2
    [3]劳伯敏.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遗迹初探[J].南方文物,1995.1
    [4]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续)[J].农业考古,1982.2:50-54
    [5]祁英涛.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的时代特征[J].文物,1983.4:271-294
    [6]杨鸿勋.河姆渡遗址早期木构工艺考察[C].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45-51
    [7]易学钟.石寨山三件人物屋宇雕像考释[J].考古.1991.1
    [8]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动图像试释[J].考古1963.6
    [9]周送生.中国干栏式住居[J].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11卷4号,1986
    [10]黄才贵.侗族住居空间构成的调查报告[J].民博报告,1993-18卷2号
    [11]吴汝祚.试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关系[J].南方文物,1996.3
    [12]吴汝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部分木制建筑构件和木器的初步研究[J].浙江学刊,1997.2
    [13]贾学德;郑建明.人地关系简论--以环太湖史前食物结构变化为例[J].农业考古,2006.2
    [14]王开发;张玉兰;叶志华等.根据孢粉分析推断上海地区近六千年以来的气候变迁[J].大气科学,1978.2
    [15]雷建金;万立新;曾健.四川内江汉画民居干栏及大苍[J].中原文物,1991.3
    [16]林河.“干栏”小考[J].寻根,1997.6
    [17]覃晓航.“麻栏”、“干阑”音译考[J].广西民族研究,1987.3
    [18]潘世雄.干栏考.广西民族研究所编[J].广西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第3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09.
    [19]崔剑,李捷.从纯粹性走向体系化——云南干栏民居与鄂西干栏民居之比较[J].新建筑,2003,(S1)
    [20]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J].华中建筑,1997(04)
    [21]张良皋.干栏——平摆着的中国建筑史[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22]黄才贵.中日干栏式建筑的同源关系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1,(04)
    [23]杨鸿勋.日本列岛的“黄帝时明堂”——日本神社源于中国说兼及“昆仑”即“干阑”即“京”说[J].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2002
    [24]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5]杨胜勇.清朝经营贵州苗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6]邹冰玉.贵州干栏建筑形制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04)
    [27]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硕士学位论文,2002.
    [28]杨昌鸣,东南亚早期建筑文化特征初探[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0
    [29]马晓,中国古代木楼阁构架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0]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1)
    [31]顾静.贵州侗族村寨建筑形式和构建特色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2]朱馨艺,干阑-中国西南传统民居初探[D].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士学位论文,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