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影像伦理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影像盛筵成为感官消费时代新闻行业的重要特征。与之相生相伴的是,自工业社会以来形形色色相关伦理问题正以空前放大的情态层出不穷,例如,新闻实践领域由影像视觉拟象特征所带来的对于专业主义真实性、客观性的消解。此外,关涉“媒介奇观”的伦理问题,诸如新闻影像对于隐私领域的嗜热以及“煽、色、腥”等相关报道形式,亦为新闻行业招致来自伦理学视域的种种批评,并由此成为颇为有价值的崭新研究领域:在新闻影像报道实践中,系统地看,有哪些类型的伦理问题需要我们去思索考量?而在具体案例中,又该借助何种伦理工具以及如何去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各种伦理争议?
     本研究正是旨在尝试为新闻实践者作每一步的相关伦理抉择提供一个思考指南。主要围绕“影像生产者和被摄者”、“影像传播者和受众、被摄者”两对关系,综合运用伦理学基本原则、符号学分析以及文化批评理论工具,从结构和阐释这两个视觉文化研究视角,采用二手文献、理论思辨等研究方法,对于战争、苦难以及常态这三个典型时期存在的各种具体而复杂的新闻影像伦理问题分别作了详细的探讨,最后尝试结合现代与后现代语境对上述问题进行小结与延展。
     文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本研究所借助的四种主要理论与三种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其学术理论与新闻实践价值。
     第二章第一节首先对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分别占据新闻与宣传高地的新闻照片、新闻电影、电视新闻三种媒介形式中各自存在的影像伦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战争最先牺牲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真相往往在被塞入意识形态话语的过程中被扭曲或阉割掉。第二节探讨了战时拍摄与发表尸照等反映痛苦、死亡的战灾影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对“旁观他人之痛”的目的性与可能的后果作了探讨。
     第三章分节讨论了苦难事件新闻现场存在争议的三种“视觉暴力”情形。包括:视觉恐怖、镜头侵扰及其分别与受众知情权的冲突,以及新闻工作者参与苦难救助与超然报道的冲突。主要使用了“博克模式”、功利主义与无知之幕等伦理工具。
     第四章对社会发展当下的新闻影像伦理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一节通过符号学分析等得出结论:常态时期对真实性的要求是至少让受众明白他们所见的是何种程度上的“真实”。第二节通过厘清知情权、知情需要、知情欲望三个概念,分析了三者与镜头下公民隐私权的各自关联。第三、四节则主要从公民新闻时代公民以“微媒体”形式参与新闻影像建构的角度,对肖像权与色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阐明了“现代性”语境下对于新闻客观性、真实性及人伦价值追求及其所依附的“主与客”、“真与假”、“善与恶”二元对立价值观正不断消解于后现代解构语义的实质。最后以“主体间性”总结了本研究所持的主要价值观。
The feast of image become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sense consuming era. Accompanying, all kinds of related ethical problems are emerging endlessly in a record-breaking way. For instance, in the domain of journalistic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 iconicity of image perception comes with the melting of authenticity and objectivity for professionalism. Besides,ethic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media spectacle",such as the enthusiasm for news image regarding the private range and the forms of reporting "instigating, sexual,bloody" things, lead to variety of criticism of journalism on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And it comes to be a brand new and valuable area of research:in the practice of news report, systemically, what types of ethic issues is there that we have to ponder; and in specific cases,what kind of ethical tools should we analyze with, and how could we study and judge the probable ethics dispute.
     This research intend to offer a thinking guide for the journalist in making choices concerning ethics.Around two relationships-the image producer vs.the photographed","the image transmitter vs.the audiences and the photographed", comprehensive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ethics, semeiotic analyses and theoretical tools of cultural criticism, from the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both researching perspective of the visual culture,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secondary documents and theoretical speculations etc.,the research make discussions on many specific and complicated ethic issues of news image in the typical periods of wars, tribulations and normality,.and attempt to make a conclusion and some extensio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The first chapter consist of a summary of backgrounds and existing studies,the main four theories and three methods used in th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it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worth.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chapter 2,analyses of the ethic problems in the most popular cases of news photos,news reel and television news in the World WarⅠandⅡ, leads to the conclusion:war sacrifices the authenticity and objectivity of news in the first place; the truth is always twisted or castrated by ideology. In section 2,the possible problem of photographing and publishing the image of war disaster, e.g.the photos of bodies or something else reflecting misery and death, is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purpose and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spectating of other's pain".
     In chapter 3 it is discussed three kinds of controversial situation called "visual violence" in news practice of thoses misery incidents, including:visual horror, lens intrusion and their conflict with the audiences'right to know, and the conflict of journalists'participation of helping the miserable people or standing apart with aloof reporting. Ethical tools such as utilitarianism, the veil of ignorance are used mainly.
     Chapter 4 includes ethic issues of news image in the society nowadays.Semeiotic analyses lead to an conclusion in section 1:the minimum requirement of authenticity in normal days is to indicate to the audience that how real the seeing "reality" is.Section 2 is the argu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vacy of citizen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the right to know, the need to know, and the desire to know. The rest sections include the discussions of issues involving the right of portrait and eroticism etc,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citizens tak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s image as "micro-media" in the civil journalism era.
     The last chapter clarifys an essence that both the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binary opposition system related has been constantly deconstructed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ty. And summarize the primary ethical values in this research by the concep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finally.
引文
[1]Arnett,Peter(1994) Live From the Battlefield. From Vietnam to Baghdad:35 Years in the World's War Zone. Pp.119,New York:Simon & Schuster.
    [2]Balfour,M.(1979) Propaganda in War:1939-45, London:Routledge & Kcgan Paul.ⅰ.53.
    [3]Carruthers,Susan (2002) The Media at War.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asingstoke,Hampshire:Macmillan.
    [4]Cull,N.(1995) Propaganda for War:The British Propaganda Campaign against American 'Neutrality' in World War II,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ⅰ.107.
    [5]Debord, G.(1967/1944) The story of spectacle (pp.151).New York: Zone.
    [6]Doob, L.(1995)'Goebbels'Principles of Propaganda'in Jackal 1.ⅰ.203.
    [7]Haste.C.(1977) Keep the Home Fires Burning:Propaganda in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Allen Lane.ⅰ.45.
    [8]Huppauf. B.(1995)'Modernism and the Phot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War and Destruction in Devereaux and Hillman.ⅰ.102.
    [9]Hoffmann, H.(1996) The Triumph of Propaganda:Film and National Socialism,1933-45.Providence,RI:Berghahn Books.ⅰ.95.
    [10]John Hohenberg:The News Media:A Journalist looks at His Profession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m,1968)p.212。
    [11]Kershaw, I.(1987) The'Hitler Myth':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Third Reich. Oxford:Clarendon Press.ⅰ.122-3.
    [12]Lash, C.(1991)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 (pp.122).New York:W. W. Norton.
    [13]McLaine,I.(1979) Ministry of Morale:Homefront Morale and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World War II. London:Allen & Unwin.ⅰ.36.
    [14]Pronay, N.(1982)'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Pronay and Spring,ⅰ.193.
    [151 Roeder,G.(1993) The Censored War:American Visual Experience During World War Two.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6]Taylor,Philip(1992) War and the Media:Prapoganda and Persuasion in the Gulf War.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ⅰ.35.
    [17]Taylor,P.(1995) Munitions of the Mind:War Propaganda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Nuclear Age.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ⅰ.213.
    [18]Welch, D.(1983) Nazi Propaganda:The Power and the Limitations, London:Croom Helm.ⅰ.216.
    [19][德]卢德思,彼得主编:《视像的霸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1月1版1次,刘志敏译。
    [20][法]巴特,罗兰著:《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21][美]阿什德,戴维著:《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邵志择译。
    [22][美]波德维尔,大卫:《世界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美]蒂洛,雅克、基思·克拉斯曼著:《伦理学与生活》(第9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版2次,程立显、刘建等译。
    [24][美]凯尔纳,道格拉斯著:《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史安斌译。
    [25][美]克朗凯特,沃尔特著:《记者生涯——目击世界6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6][美]克里斯蒂安,克利福特·G、马克·法克勒、金·B.罗特佐尔、凯西·布里顿·麦基著:《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五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3次印刷,蔡文美、张晓辉、梁岩、姜桂华、汪昌琪译。
    [27][美]莱斯特,保罗M·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28][美]帕特森,菲利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李青藜译。
    [29][美]普而兹,约翰:《摄影与人体》,第51页,台北:远流出版社,2005年,李文吉译。
    [30][美]桑塔格,苏珊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31][美]桑塔格,苏珊著:《旁观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陈耀成译,2004。
    [32][美]桑塔格,苏珊:《论摄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版1次,黄灿然译。
    [33][美]塔其曼,盖伊(Gaye Tuchman)著:《做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1版1次,麻争旗等译。
    [34][美]詹姆逊,弗雷德里克:《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唐晓兵译。[英]巴纳德,马尔科姆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35][英]赫尔,理查著:《道德思维》(Moral Thinking:Its Method, Levels and Point),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黄惠英、方子华合译,1991。
    [36][英]卡拉瑟斯,苏珊·L著:《西方传媒与战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张毓强等译。
    [37][英]莱特,特伦斯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38][英]Sanders,Karen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39]畅征、王杏芳等著:《国际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
    [40]程炼编著:《伦理学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41]楚树龙著:《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甘险峰著:《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42]龚群著:《社会伦理十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1 版1次。
    [43]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44]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45]展江等著:《正义与勇气——世界百名杰出战地记者列传》,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4月1版。
    [46]赵雪波著:《战地记者论述》,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4月1次l版。
    [1]Badsey. S.(1983)'Battle of the Somme:British War Propaganda'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3,ⅲ,106.
    [2]Gitlin,"Spotlight and Shadows:Televison and Culture of Politics." College English 38(8):794
    [3]Reeves.N.(1993)'The Power of Film Propaganda-Myth or Reality?,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3.ⅱ.181-201.
    [4]Reeves.N.(1997) Cinema. Spectatorship and Propaganda:'Battle of the Somme'and its contemporary audience.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7.ⅰ,5-28.
    [5]Reaves,Shelia:"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New Technology" VCQ(1995年夏):12.
    [6]Rene Martin Kratzer and Brian Kratzer:How Newspaper Decided To Run Disturbing 9/11 Photos,AEJMC Vol.24, No 1 Winter 2003.
    [7]Sakmyster, T (1996)'Nazi Documentaries of Intimidation:Felzug in Polen(1940),Feuertaufe(1940) and Sieg in Westen(1941),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6, ⅳ,485-514.
    [8]Smither,R.(1993)'A Wonderful Idea of the Fighting':the question of takes in The Battle of the Somme.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3,ⅱ,149-68.
    [9]"Graphic Excess",Washington Journalism Review,8:1(1986年1月):10-11。
    [10]陈卫星:《影像:传播悖论》,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2642,2005-11-28。
    [11]陈姿蓉:《身体与我:与罗兰巴特的相遇》,http://soundimage.tnnua.edu.。
    [12]崇秀全:《报道摄影过程中控制与伦理问题》,《中国摄影报》,2007年5月25日。
    [13]丁水木:《略论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及其实践意义》,《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4]黄朝琴:《从新闻专业主义看西方传媒的战争报道》,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15]黄慧英:《旁观他人之痛苦之痛苦》,HKSPM Newsletter,2008 April Issue No.1 p3-8.
    [16]孙卫华:《地震灾害图片的伦理思考》,《新闻前哨》,2008年第7期。
    [17]万婧、李庆青:《从“艳照门”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法制与社会》,2008年4月(中)。
    [18]万胥亭:《从罗兰巴特<明室>的“现代私密主体”看安东尼奥尼的<春光乍泄>》,《国立中央大学人文学报》,2009年4月。
    [19]王庆民:《职业责任与社会公德悖论评析——由凯文·卡特之死想到的》,《青年记者》,2007年第16期。
    [20]谢太平、廖金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闻影像解读》,《新闻窗》,2008年第2期。
    [21]徐琴媛:《透视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传播》,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22]左伟清:《“艳照门”透视下的时代病灶》,《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月。
    [1]http://www.poynter.org Beyond Taste:Editing Truth Mar.30,2004.
    [2]http://forums.fark.com/cgi/fark/comments.pl?DLink=877420.
    [3]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15019697.html。
    [4]陈万颖、马军:《封杀藏羚羊照片造假者——“假照黑名单”谁是第一人》,人民网转自《青年周末》。
    [5]郭建良、徐秀丽:《乔·罗森塔尔和他的<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
    [6]阂大洪:《“读图时代”的新闻人素质》http://news.xinhuanet.com。
    [7]任:《凯文·卡特》,发表于其博客“1416教室”http://renyue.ofpix.com/794.html。
    [8]任:《视觉传播中的“力”与“暴力”》,http://www.cuphoto.cn/?action-viewnews-itemid-108中国高校摄影网,2009-3-05。
    [9]王诗戈:《战争摄影的历史流变》,http://wangshige.blshe.com。
    [10]周翔:《专家通过唇语解读一战索姆河战役英军士兵遗言》,中国网。
    [11]《大学生猥亵小女孩称受艳照门影响》,http://www.588885.com/article/4b/9684.html。
    [12]《封面的故事——自焚的僧人The Burning Monk》,豆瓣网,http://www.douban.com。
    [13]《纳粹德国二战新闻宣传记录影片》,http://www.mtime.com/group/filmov/discussion/142811。
    [14]《美媒体战地报道剔除血腥突出人道》,《京华时报》,2003-04-01,http://tech.sina.com。
    [15]《美联社破例发布士兵垂死照惹怒国防部长》,http://news.sina.com,2009-09-12,源自《青年参考》。
    [16]《WPP大奖越南和尚自焚》,北京文艺网,http://www.artsbj.com。
    [17]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18]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1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9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 [美]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第23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3 陈卫星:《影像:传播悖论》,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2642,2005-11-28。
    4 陈卫星:《影像:传播悖论》,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2642,2005-11-28。
    5 [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第21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李青藜译。
    6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213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7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8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8 Debord, G.(1967/1944) The story of spectacle (pp.151).New York:Zone.
    9 Lash, C.(1991)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 (pp.122). New York:W. W. Norton.
    10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第2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史安斌译。
    11 [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第21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李青藜译。
    12 注:供职于新华社——汤姆森培训中心。
    13 参见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1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4 龚群著:《社会伦理十讲》,第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15 No Picture Please,It is law,NPPA.
    16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84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7 [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18 注:例如,如果我老是自私自利地行动,别人就可能恨我,普遍地待我不好”,所以在某些场合作出不
    20 [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著:《伦理学与生活》(第9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版2次,程立显、刘建等译。
    21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79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2 谢太平、廖金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闻影像解读》,《新闻窗》,2008年第2期。
    23 谢太平、廖金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闻影像解读》,《新闻窗》,2008年第2期。
    24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25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第57页,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 次,周宪译。
    2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第224页,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27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第228页,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28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第202页,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29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第225页,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30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第221页,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31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第273页,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年11月1版1次,周宪译。
    32 程炼编著:《伦理学关键词》,第250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33 程炼编著:《伦理学关键词》,第25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34 程炼编著:《伦理学关键词》,第259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35 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第23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36 程炼编著:《伦理学关键词》,第250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37 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15019697.html。
    38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西方传媒与战争》,第28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张毓强等译。
    39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35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40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8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3 郭建良、徐秀丽:《乔·罗森塔尔和他的<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
    44展江等著:《正义与勇气——世界百名杰出战地记者列传》,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4月1版,第653页。
    45 展江等著:《正义与勇气——世界百名杰出战地记者列传》,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4月1版,第649页。
    46 同上
    47 崇秀全:《报道摄影过程中控制与伦理问题》,《中国摄影报》,2007年5月25日。
    48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8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49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第22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50 甘险峰著:《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第43、44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51 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第23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52 王诗戈:《战争摄影的历史流变》,http://wangshige.blshe.com。
    53 王诗戈:《战争摄影的历史流变》,http://wangshige.blshe.com。
    54 王诗戈:《战争摄影的历史流变》,http://wangshige.blshe.com。
    55 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晴》,第228、22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56 王诗戈:《战争摄影的历史流变》,http://wangshige.blshe.com。
    57 Taylor, Philip(1992) War and the Media:Prapoganda and Persuasion in the Gulf Wa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i.35.
    58 [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173、174页,李青藜译。
    59 王诗戈:《战争摄影的历史流变》,http://wangshige.blshe.com。
    60注:新闻片在电影刚开始公开放映的时后即以萌芽,早期通常只有十到十五分钟的长度,1900年采集真实事件的影片工作队伍与交换中心已遍布世界各大都市,到了1927年福斯的有声新闻片率先以有声新闻片向观众展示戏剧性的事件。后来新闻片的概念朝向诠释的报导方向迈进,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的《时代进行曲》每集以二十分种左右的长度用社论的方式来报导新闻。在二次大战期间,宣传性的功能加强,当时认为将联军的战果以影像具体表现出来对于民心士气有很大的帮助。1948年后新闻报导功能渐渐转入电视体系,终于将戏院中的新闻片取代。注释源自百度百科网站。
    61Reeves. N.(1993) "The Power of Film Propaganda-Myth or Reality?,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3.ⅱ.181-201.
    62 注: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思,第一代诺思克利大子爵(又译作:北岩爵士)(Alfred Harmsworth,1 st Viscount Northcliffe,1865年7月15日—1922年8月4日)英国现代新闻事业奠基人,由于他的巨大影响力和性格,被称作“舰队街的拿破仑”。主要贡献有:创办《回答》周刊、《每日邮报》,改组《新闻晚报》、《泰晤士报》等。一战期间曾担任英国对敌宣传总监,主持对德国的战争宣传。主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新闻,花重金雇用名记者。注释源自维基百科网站。
    63Haste. C.(1977) Keep the Home Fires Burning:Propaganda in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Allen Lane.ⅰ.45.
    64 周翔:《专家通过唇语解读—战索姆河战役英军土兵遗言》,中国网。
    65Smither, R.(1993)'A Wonderful Idea of the Fighting':the question of takes in The Battle of the Somme.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3,ⅱ,149-68.
    66 注:这种观点来自《索姆河上的幽灵:拍摄索姆河战役》一书的共同作者、杜伦大学图书管理员阿拉斯塔尔-弗雷泽。
    67Badsey. S.(1983)'Battle of the Somme:British War Propaganda',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3,ⅲ,106.
    68Huppauf. B.(1995)'Modernism and the Phot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War and Destruction in Devereaux and Hillman.i.102.
    69Reeves. N.(1997) Cinema. Spectatorship and Propaganda:'Battle of the Somme' and its contemporary audience.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7.ⅰ,5-28.
    70Reeves. N.(1997) Cinema. Spectatorship and Propaganda:'Battle of the Somme' and its contemporary audience.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7.ⅰ,5-28.
    71 Reeves. N.(1997) Cinema. Spectatorship and Propaganda:'Battle of the Somme' and its contemporary audience.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9.ⅰ,5-28.
    72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西方传媒与战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张毓强等译;(电子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73 Sakmyster, T(1996)'Nazi Documentaries of Intimidation:Felzug in Polen(1940), Feuertaufe(1940) and Sieg in Westen(1941),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6,iv,485-514.
    74注:1933年,莱妮·里芬斯塔尔就在希特勒授意下拍摄了表现纳粹党召开年会的短纪录片《忠诚的胜利》(Victory of Faith).
    75 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50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76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西方传媒与战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张毓强等译;(电子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77 Welch, D.(1983) Nazi Propaganda:The Power and the Limitations, London:Croom Helm.i.216.
    78 注:二战爆发前夕,为了争取《奥林匹亚》在美国上映,里芬斯塔尔还亲自访问了好莱坞,她虽然是沃尔特·迪斯尼的客人,却受到美国影坛大多数人的冷遇。直到“二战”爆发后,里芬斯塔尔被派往波兰进行战地采访,她在目睹了死伤遍地的战争真相后,撤离前线并隐居异国。然而,德国制作战争宣传片的活动并没有因为这位女导演的退出而中断。
    79 Welch,D.(1983)Nazi Propaganda:The Power and the Limitations,London:Croom Helm.i.206.
    80 Hoffmann, H.(1996) The Triumph of Propaganda:Film and National Socialism,1933-45.Providence, RI: Berghahn Books.i.95.
    81 Welch,D.(1983)Nazi Propaganda:The Power and the Limitations,London:Croom Helm.i.208-12.
    82 《纳粹德国二战新闻宣传记录影片》,http://www.mtime.com/group/filmov/discussion/142811。
    83 《纳粹德国二战新闻宣传记录影片》,http://www.mtime.com/group/filmov/discussion/142811。
    84 [美]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4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5 Doob, L.(1995)'Goebbels' Principles of Propaganda' in Jackall.i.203.
    86 Kershaw, I.(1987) The'Hitler Myth':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Third Reich. Oxford:Clarendon Press.i.122-3.
    87 Balfour, M.(1979) Propaganda in War:1939-45, London:Routledge & Kcgan Paul.i.53.
    88 Pronay, N.(1982) '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Pronay and Spring.ⅰ.193.
    89 Cull, N.(1995) Propaganda for War:The British Propaganda Campaign against American'Neutrality'in World War II,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ⅰ.107.
    90 Roeder, G.(1993) The Censored War:American Visual Experience During World War Two.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91 Pronay, N.(1982) '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Pronay and Spring.ⅰ.193.
    92 Pronay,N.(1982) 'The News Media at War' in Pronay and Spring.ⅰ.198.
    93 Taylor, P.(1995) Munitions of the Mind:War Propaganda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Nuclear Age.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i.213.
    94 McLaine,I.(1979) Ministry of Morale:Homefront Morale and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World War Ⅱ. London:Allen & Unwin.ⅰ.36.
    McLaine,I.(1979) Ministry of Morale:Homefront Morale and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 World War Ⅱ. London:Allen & Unwin.i.137.
    96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西方传媒与战争》,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张毓强等译;(电子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97 [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27页,李青藜译。
    98 [美]戴维·阿什德著:《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第162、19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邵志择译。
    99 谢太平、廖金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闻影像解读》,《新闻窗》,2008年第2期。
    100 徐琴媛:《透视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传播》,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101 徐琴媛:《透视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传播》,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102 注:“嵌入式”采访是指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把挑选出来的600多名记者派到前线部队、航空母舰以及前沿机场之中,让他们和美军士兵同吃、同住、同行动,以加深他们对军人的了解,并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客观的报道。实际上,这是为了便于美军方控制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和记者们的行动。美英军方和政府在战争开始后自动启动了战时新闻管制,很多时候媒体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103 黄朝琴:《从新闻专业主义看西方传媒的战争报道》,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104注:相反,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阿拉伯国家媒体对于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却毫不避讳。
    105 《美媒体战地报道剔除血腥突出人道》,《京华时报》,2003-04-01,http://tech.sina.com。
    106 《美媒体战地报道剔除血腥突出人道》,《京华时报》,2003-04-01,http://tech.sina.com。
    107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35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108 Carruthers, Susan (2002) The Media at War.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asingstoke, Hampshire:Macmillan.
    109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35、13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110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3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111 黄朝琴:《从新闻专业主义看西方传媒的战争报道》,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112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西方传媒与战争》,第7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张毓强等译。
    113 Gitlin, "Spotlight and Shadows:Televison and Culture of Politics." College English 38(8):794.
    114 Gitlin,"Spotlight and Shadows:Televison and Culture of Politics."College English 38(8):794.
    115 [美]盖伊·塔其曼(Gaye Tuchman)著:《做新闻》,第132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1版1次,麻争旗等译。
    116 [巴]莱昂纳多·博契亚:《关键韵律:四国最重要电视台节目中的背景音乐和声响》,第80、81页,转引自《视像的霸权》。
    117 [巴]莱昂纳多·博契亚:《关键韵律:四国最重要电视台节目中的背景音乐和声响》,第78页,转引自《视像的霸权》。
    118 [巴]莱昂纳多·博契亚:《关键韵律:四国最重要电视台节目中的背景音乐和声响》,第81页,转引自《视像的霸权》。
    119 [德]卢德思·彼得主编:《视像的霸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1月1版1次,刘志敏译。
    120 [巴]莱昂纳多·博契亚:《关键韵律:四国最重要电视台节目中的背景音乐和声响》,第80页,转引自《视像的霸权》。
    121 [巴]莱昂纳多·博契亚:《关键韵律:四国最重要电视台节目中的背景音乐和声响》,第82页,转引自《视像的霸权》。
    122 赵雪波著:《战地记者论述》,第204-207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4月1次1版。
    123 黄朝琴:《从新闻专业主义看西方传媒的战争报道》,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124 徐琴媛:《透视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传播》,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125 赵雪波著:《战地记者论述》,第19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4月1次1版。
    126 畅征、王杏芳等著:《国际政治学》,第11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
    127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第35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28 [美]沃尔特·克朗凯特著:《记者生涯——日击世界60年》,第28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29 注:现代报业之父普利策曾有一句名言:报纸的准确性就如妇女的贞操那么重要。
    130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西方传媒与战争》,第1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张毓强等译。
    131 [美]沃尔特·克朗凯特著:《记者生涯——目击世界60年》,第29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32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9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133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9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134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87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135 甘险峰著:《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第51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136甘险峰著:《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第56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137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47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38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9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139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48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140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49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141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20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142 注:决定性瞬间,又称典型瞬间,是指拍摄对象发展变化中最能代表其本质特征的刹那间的情节形象。按照其提出者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解释,“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时刻,这个时刻来临,环境中的诸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有意义的几何形态。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瞬息即逝。因此,在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因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
    143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50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50 《美联社破例发布士兵垂死照惹怒国防部长》,http://news.sina.com,2009-09-12,源自《青年参考》
    151 注:Nelson Poynter(1903-1978),美国出版商、新闻人,因以其遗产创办现代传媒学院Poynter学院而闻名。更多资料可参阅:http://en.wikipedia.org/wiki/Nelson Poynter和http://www.poynter.org。
    152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51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53 注: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是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家,曾拍摄过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越南战争。他的名言是:“如果你的作品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这句名言在新闻摄影界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他的著名作品包括《共和军战士之死》和《诺曼底登陆》等。
    154 注:曾有人怀疑这是一张摆拍之作,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并无确切证据和统一说法。
    155 [美]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第23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156 [美]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第23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157 [美]苏珊·桑塔格著:《旁观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封底简介,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陈耀成译,2004。
    158 [美]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第231、23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159[美]苏珊·桑塔格著、吴琼等编:《他人之痛》,载《上帝的眼睛》,第23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晶译。
    160 [英]理查·赫尔著:《道德思维》(Moral Thinking:Its Method, Levels and Point),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黄惠英、方子华合译,1991。
    161 [美]苏珊·桑塔格著:《旁观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第133页,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陈耀成译,2004。
    162 黄慧英:《旁观他人之痛苦之痛苦》,HKSPM Newsletter,2008 April Issue No.1 p3-8.
    163 苏珊·桑塔格著:《旁观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第29页,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陈耀成译,2004。
    164 黄慧英:《旁观他人之痛苦之痛苦》,HKSPM Newsletter,2008 April Issue No.1 p3-8.
    165 苏珊·桑塔格著:《旁观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第88页,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陈耀成译,2004。
    166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9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67 苏珊·桑塔格著:《旁观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第23页,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陈耀成译,2004。
    168 黄慧英:《旁观他人之痛苦之痛苦》,HKSPM Newsletter,2008 April Issue No.1 p3-8.
    169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37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170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4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171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67页,北京: 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172 任:《视觉传播中的“力”与“暴力”》,http://www.cuphoto.cn/?action-viewnews-itemid-108中国高校摄影网,2009-3-05。
    173 任:《视觉传播中的“力”与“暴力”》,http://www.cuphoto.cn/?action-viewnews-itemid-108中国高校摄影网,2009-3-05。
    174孙卫华:《地震灾害图片的伦理思考》,《新闻前哨》,2008年第7期。
    175 任:《视觉传播中的“力”与“暴力”》,http://www.cuphoto.cn/?action-viewnews-itemid-108中国高校摄影网,2009-3-05。
    176 Rene Martin Kratzer and Brian Kratzer:How Newspaper Decided To Run Disturbing 9/11 Photos,AEJMC Vol.24,No 1 Winter 2003.
    177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9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78 http://www.poynter.org Beyond Taste:Editing Truth Mar.30,2004.
    179 http://forums.fark.com/cgi/fark/comments.pl?DLink=877420.
    180 http://www.poynter.org Beyond Taste:Editing Truth Mar.30,2004.
    181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57、158页,北京: 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82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15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183 任:《视觉传播中的“力”与“暴力”》,http://www.cuphoto.cn/?action-viewnews-itemid-108中国高校摄影网,2009-3-05。
    184 任:《视觉传播中的“力”与“暴力”》,http://www.cuphoto.cn/?action-viewnews-itemid-108中国高校摄影网,2009-3-05。
    185 [美]苏珊·桑塔格著:《论摄影》,23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186[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第267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187 [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第268、269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188 注:FSA是美国移民安置管理处的缩写,后更名为土地安全管理处,是美国农业局的一个机构。它由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创建,帮助农民迁移到更肥沃的土地,发放可观的补贴来抵消价格过低的农产的方案。因此,FSA更多地是被政府用来敦促国会通过新经济法案(New Deal Legislation)的宣传助手,而不是直接援助农民。参见《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
    189 甘险峰著:《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第27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190[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第272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191 [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李青藜译。
    192 [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第271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193 [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第272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194 [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第二版),第272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次,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195 [美]克利福特·G克里斯蒂安、马克·法克勒、金·B.罗特佐尔、凯西·布里顿·麦基著:《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五版),第125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3次印刷,蔡文美、张晓辉、梁岩、姜桂华、汪昌琪译。
    196"Graphic Excess", Washington Journalism Review,8:1(1986年1月):10-11。
    197 "Grief Photo Reatction Stuns Paper", News Photographer(1986年3月):16-22。
    198 [美]克利福特·G克里斯蒂安、马克·法克勒、金·B.罗特佐尔、凯西·布里顿·麦基著:《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五版),第124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3次印刷,蔡文美、张晓辉、梁岩、姜桂华、汪昌琪译。
    199 John Hohenberg:The News Media:A Journalist looks at His Profession(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m,1968)p.212.
    200 [美]克利福特·G克里斯蒂安、马克·法克勒、金·B.罗特佐尔、凯西·布里顿·麦基著:《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五版),第125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3次印刷,蔡文美、张晓辉、梁岩、姜桂华、汪昌琪译。
    201 孙卫华:《地震灾害图片的伦理思考》,《新闻前哨》,2008年第7期。
    202 注:这点将在常态新闻影像伦理—章中具体解释。
    203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40、141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204丁水木:《略论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及其实践意义》,《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05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42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206王庆民:《职业责任与社会公德悖论评析——由凯文·卡特之死想到的》,《青年记者》,2007年第16期。
    207 任:《凯文·卡特》,发表于其博客“1416教室”http://renyue.ofpix.com/794.html。
    208 注:深深感谢中国传媒大学08级新闻学研究生孙雪梅指导笔者借用“波特方块”对《饥饿的苏丹》案例进行伦理分析并提供必要分析资料。
    209 注:凯文·卡特1961年出生在南非,当时的南非还属于种族隔离时期。长大后他成了一名摄影记者,在他的新闻摄影职业生涯中,他看到并经历了人间极多的苦难:饥饿,战争,贫穷……他渴望通过摄影让世界了解非洲,关注非洲。
    210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48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11 《封面的故事——自焚的僧人The Buming Monk》,豆瓣网,http://www.douban.com/review/1774948/.
    212 Arnett, Peter (1994)Live From the Battlefield From Vietnam to Baghdad:35 Years in the World's War Zone. Pp.119,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213 [英]Karen Sanders著:《道德与新闻》(Ethics and Journalism)第142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版1次,洪伟、高蕊、钟文倩译。
    214 《WPP大奖越南和尚自焚》,北京文艺网,http://www.artsbj.com/Html/news/zhzxzx/sy/80283.html。
    215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94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16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96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17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97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18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97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19 甘险峰著:《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第41-46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220 崇秀全:《报道摄影过程中控制与伦理问题》,《中国摄影报》,2007年5月25日。
    221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66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22 甘险峰著:《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第41-46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1版1次。
    223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3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24 崇秀全:《报道摄影过程中控制与伦理问题》,《中国摄影报》,2007年5月25日。
    225崇秀全:《报道摄影过程中控制与伦理问题》,《中国摄影报》,2007年5月25日。
    226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2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27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43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28注:尽管这也是一张战争题材的照片,但由于拍摄者曾璜是留美华人,对于他本人来说并非处于“战时”这种非常时期,而他自己也并非波黑战争的利益相关者,可以认为其观点是独立的。笔者认为《波黑·战火浮生》的文字说明处理方式为常态时期类似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做法。
    229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3、104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30 谢太平、廖金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闻影像解读》,《新闻窗》,2008年第2期。
    231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第4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版1次,黄灿然译。
    232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4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33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4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34 www.poynter.org
    235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229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36 闵大洪:《“读图时代”的新闻人素质》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2/15/content_5490843.htm, 2006-12-26.
    237 闵大洪:《“读图时代”的新闻人素质》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2/15/content_5490843.htm, 2006-12-26.
    238 [美]克利福特·G·克里斯蒂安、马克·法克勒等人著,蔡文美、张晓辉等译:《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5版),第67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8月1版1次。
    239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227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40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08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1次。
    242 陈万颖、马军:《封杀藏羚羊照片造假者——“假照黑名单”谁是第一人》,人民网转自《青年剧末》。
    242 注:在采编的实际工作中,插图照片是一个很有效、但不是万能的视觉传播手段。它们形似广告、形式感很美,多为摆拍的影像,常见于报纸时尚版、服装版、家具板,“目前还很难从我国传统新闻摄影的分类中来定义这样的照片”,然而在现实新闻实践中若对插图照片使用不当则会造出假照片、假新闻,还会引起法律纠纷。
    243 注:隐私的伦理基础比其法律基础早得多。
    244[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132、133页,李青藜译。
    245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41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46[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133页,李青藜译。
    247[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131、132页,李青藜译。
    248 [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135页,李青藜译。
    249 注:当谈论拍摄富人名人照片的话题时,人们常常使用“狗仔队”(paparazzi)这个词来指代那些寻访跟踪名人以偷拍照片的摄影师。他们被认作是一群没有固定职业的摄影师,像猎犬一样追踪名人,他们通常成群活动,毫不尊重他人隐私,试图侵入明星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拍摄明星的尴尬照片能为其带来可观收入。
    250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5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51 [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130页,李青藜译。
    252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41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53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67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54 注:更详细的表述请参见[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次,第137、138页,李青藜译。
    255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54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56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第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版1次,黄灿然译。
    257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第1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版1次,黄灿然译。
    258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第4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版1次,黄灿然译。
    259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6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60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41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61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167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62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7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63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23997.htm。
    264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39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65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235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66 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A4%E4%B8%91%E5%9B%BE。
    267 曾璜、任编著:《图片编辑手册》,第46页,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2版2次。
    268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69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2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70 Shelia Reaves:"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New Technology" VCQ(1995年夏):12.
    271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2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72[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192-194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73 注:现象学方法就是透过对意识经验之描述来理解事物或对象之本质。吾人之意识经验显示为“意识总是意识到某物”的“意向性”活动,由此导出“意向性”活动的双重结构“意向性”所意识到的“某物”,所指向的对象,胡塞尔称之为“所思”(noeme),“意向性”活动本身则称之为“能思”(noese)。
    274万胥亭:《从罗兰巴特<明室>的“现代私密主体”看安东尼奥尼的<春光乍泄>》,《国立中央大学人文学报》,2009年4月。
    275 [美]约翰·普而兹:《摄影与人体》,第51页,台北:远流出版社,2005年,李文古译。
    276 陈姿蓉:《身体与我:与罗兰巴特的相遇》,http://soundimage.tnnua.edu.tw/ftp/20091009024841.pdf。
    277 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203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278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203、204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279 万婧、李庆青:《从“艳照门”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法制与社会》,2008年4月(中)。
    280 《大学生猥亵小女孩称受艳照门影响》,http://www.588885.com/article/4b/9684.html。
    281 左伟清:《“艳照门”透视下的时代病灶》,《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月。
    282 注:笔者仍然坚持认为色情影像本身无错,关键是传播方式,是否可能造成对社会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误导。
    283 注:三版女郎(Page Three girl)特指为英国通俗小报《太阳报》拍摄半裸照片的女模特。这些照片通常在该报第三版刊登,这些模特因此得名“三版女郎”。三版女郎的选择一般要求是年青,身材性感,而形相比较平民化。第三版针对的读者以蓝领劳动阶层的男性为主。
    284 万婧、李庆青:《从“艳照门”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法制与社会》,2008年4月(中)。
    285 万婧、李庆青:《从“艳照门”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法制与社会》,2008年4月(中)。
    286 左伟清:《“艳照门”透视下的时代病灶》,《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月。
    287 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48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288 George Orwell,1984(New York:Harcourt,支柱和世界,1949)p.43。
    289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202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90 [英]特伦斯·莱特编著:《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第二版),第211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版1次,邢广利译。
    291 [德]卢德思,彼得主编:《视像的霸权》,第2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1月1版1次,刘志敏译。
    292 他们皆为美国摄影师,均以替农场安全管理局拍摄大萧条的影响的照片闻名。参见《论摄影》。
    293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第6、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版1次,黄灿然译。
    294 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77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295 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5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296 [美]詹姆逊,弗雷德里克:《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唐晓兵译。
    297 南帆著:《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56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1版1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