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化与唐代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地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始形成可观规模。在这一研究领域,主要存在三种研究模式。一,以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为目标的研究;二,以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为目标的研究;三,立足于传统地域文化与文学的专题研究。第三种研究模式在实践中应用最广,且以唐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最富,拓展了十几种研究角度。本论文主要借鉴戴伟华教授提出的新角度,即地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考察由过去主要以诗人籍贯为主,转换到文人籍贯与诗歌创作地点相结合。三晋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学的研究成果稀少,论文不足十篇,尚有许多待开垦的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三个层次全面把握三晋文化与唐代文学的关系,第一,特定地域的风土、山川、景观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第二,地域文化影响作家的思维模式、审美取向、文体选择;第三,地域文化分布影响作家的文学活动。在论题的展开中,主要运用交叉、比较、动态、影响等四种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梳理唐代三晋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三晋文化主要指唐代河东道地域之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历史传统方面,三晋文化历经新旧石器时代、古史传说时代、先秦时代、秦汉至隋的四个发展阶段,有着深厚的积淀。到唐代,三晋文化在政治、军事、经济、宗教、艺术诸方面皆有突出表现,在全国占有重要之地位。在三晋内部的四个亚区中,文化的表现又互有差异,而共同性的内涵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对文学的影响以散点式呈现。
     第二章考察三晋文化视野下的本土文学家和外来文学家的概况及关系、特征。在本土文学家的数量构成方面,地理、姓氏、性别等的分布均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家族化和政事与文学的兼能成为河东道本土文学家的两个基本特征。外来文学家之活动地域亦集中于文化发达之区,从文化影响的角度言,与三晋文化发生四种程度不同的关系。
     第三、四章考察河东由于龙兴之地的政治地位带来的帝王文学和北都文学。河东为唐王朝首义之乡,与帝王有特殊之因缘,因之产生首都之外的帝王文学。一方面是帝王的创作,一方面是围绕帝王的文学活动。唐代太原为北都,在政治、军事方面具有极其重要之地位。一方面太原本身成为唐代文学创作的对象,其都市与军镇合一、塞外与水乡兼具的特点,在唐代文学中塑造了独特的都市形象。另一方面,军政之要地,使得太原成为唐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镇,超过五十位作家留下了他们创作的足迹。
     第五、六章论述河东道军事文化概况及其文化景观在文学中的表现和军事文化引申出的侠文化对唐代边塞诗和豪侠小说的影响。河东道之自然地理先天决定了其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战争历史方面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唐代,可考的有近百处军事城堡、关隘遍布河东道的各个地区,形成了壮观的军事景观,由此产生了以军事文化景观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另外,三晋军事文化从两方面影响边塞文学。第一,尚武从戎的豪健地域风习,影响了河东道本土文学家对文学题材的选择。第二,代北边塞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形成了与陇右、河北同中有异的边塞文学特色。三晋军事文化衍生的豪侠精神影响了河东道小说家,他们在晚唐豪侠传奇的创作中,蕴含了丰富的三晋历史与当代文化信息。
     第七章主要论述三晋隐逸文化与唐代文学的关系。隐逸和气节的兼重是三晋隐逸传统的主要特征,导致唐代河东道隐逸现象呈现出与主流隐逸趋向不同的风貌。三晋隐逸文化对于唐代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孕育了两位杰出的隐逸诗人王绩和司空图。王绩之隐逸更为直接地受到家族小传统和绛州隐逸风气的影响。受地域酒文化之影响,产生独特之饮酒文学。晚唐之司空图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蒲州度过,在地域文化影响下,于晚唐复杂的政局中,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隐逸模式。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of the region of our country, a long history, beginning in the nine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formed a considerable scale.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three modes of study. Literature GEOGRAPHY construct as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Second,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history as the goal; Third, 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of traditional reg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The third mode of research is the most widely applied in practice, and richest literary studies results in the Tang Dynasty, expand a dozen research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learn the Professor Dai Weihua new angle, tha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and literary relations from the past to the poet Hometown mainly converted to civilian Hometown poetry writing Loc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the Shanxi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is scarce, less than ten papers, there are still many to be cultivated garden. In this paper, three levels of ful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of of Shanxi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first, specific regions of the customs, the mountains, the landscape become the theme of the literature; Second,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impact of the writer's mode of thinking, aesthetic orientation, stylistic choice; Third, the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impact of the writer's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topics, the main use of the cross, more dynamic, the impact of four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combing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Shanxi culture. The Sanjin culture refers to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Hedong Road area. Historical traditions, the culture of Shanxi after new Paleolithic, Ancient Legend era, pre-Qin era, Qin and Han Sui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has a profound accumulation. To the Tang Dynasty, Shanxi culture in the political, military, economic, religious, arts and various Individually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ntry. Within the four sub-regions of Shanxi, cultural expression and mutual differences, the connotation of commonality five aspects, the impact on the literature showing a scatter.
     Description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second chapter examines Shanxi Culture of the local writers and foreign writers, feature. Number constitutes, geography, last name, gender distribution in the local writers have shown extreme imbalance. Family and the conduct of public affairs, literature Hedong Road two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writers. The activities of foreign writers geographical focus o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culture Shanxi four different word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ultural influence.
     Two chapters examine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Dong Xing imperial literature and the North are literature. Hedong the Tang dynasty Uprising Township special karma, and the emperor, consequent imperial literature generated outside the capital. The one hand, the creation of the emperor, on the one hand, around the emperor's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Tang Dynasty Taiyuan North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erms of political, military status. On the one hand, Taiyuan itself becomes the object of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urban and military town combination, beyond the Great Wall of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s and lakes in the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to create a unique image for the c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importance, Taiyuan become a center of the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more than fifty writers have left a footprint of their creation.
     Chapters5and6discusses the cultural profile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of Hedong Road military performance and military culture in literature to come out of the Xia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and gallant novel. Hedong Road, congenital physical geography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of its military-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ar also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est in the Tang Dynasty, nearly100military castle, passes across the various regions of the Hedong Road, forming a spectacular landscape of the military, the resulting military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s a theme of literature. In addition, Shanxi military culture affect the Frontier Literature in two ways. First, martial enlist Haojian regional wind study,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Hedong Road, local writer of literary theme. Plug on behalf of the north sid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unique culture, forming a different Longyou, Hebei same of Frontier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Sanjin military culture derived Gallantry affect Hedong Road, novelist, which contains a wealth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The seven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of Shanxi hermitism and Tang Dynasty. The Hermit and integrity will focus on both the main features of Shanxi seclusion lead to the Hedong Road seclusion of the Tang Dynasty phenomenon showing towards a different style of mainstream seclusion. Sanjin seclusion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gave birth to the the two distinguished Poet Wang Ji and Sikongtu. The Wang results recluse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regional wine culture, drinking become a prominent feature of Wang Ji hermit life, resulting unique drinking literature. The Late Tang Sikongtu life most of the time spent in the Puzhou.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complex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formed his unique hermit mode.
引文
① 任继愈.《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见《中华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61-472页。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85-91页。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第三章《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和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①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②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③ 罗成琰.《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要》.《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159页。
    ① 陈庆元.《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21页。
    ① 详见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见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②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4页。
    ①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00-201页。
    ①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234-333页。
    ① 高亨.《商君书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②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55页。
    ③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08页。
    ④ 王遵业《三晋记》十卷已佚,散见于乐史《太平寰宇记》。
    ⑤ 晋南之永乐、河北、安邑、夏县四县曾一度属十陕州管辖,今划入考查范围,河东道之虢州已入河南范围,蔚州之飞孤、兴唐二县,潞州之涉县属太行以东,今河北省管辖,由于其行政区划纯为政治军事的需要,与自然地理单元和传统风俗区不一致,故不列入研究范围。
    ⑥ 本文所引《全唐文》较多,均采取随文注的形式。
    ① 详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234-333页。
    ② 石璋如等.《中国历史地理》(下)《唐代篇》,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印行,1984年:428页。
    ③ 周振鹤.《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序》,张晓虹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④ 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385页。
    ①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二《太宗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5页
    ② 见《全唐诗》卷363《出塞》
    ③ 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九《州郡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4745页。
    ④ 《全唐诗》卷3。
    ⑤ 见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装令公》见全唐诗卷457。
    ⑥ 见《全唐诗》卷639。
    ⑦ 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① 关于战国之前三晋文化之分期,其上限有不同观点,苏秉琦、王克林先生主张以陶寺文化为上限,其时出现了国家之雏形:吉琨璋、吴振禄认为应严格以叔虞封唐这一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政治事件为上限。详见李元庆.《晋文化研究中的宏观理论问题综述》,见《晋学初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25页。笔者此处取宽泛意义上的三晋概念,国家形成以前三晋地区已经有考古文化上的连续性,前后完整衔接,故可视为三晋文化的史前孕育期。
    ② 见山西省文物局编.《山西文物选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③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4页。
    ① 参见乔志强等.《晋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9页。
    ②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 钱穆.《黄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38页。
    ②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29页。
    ③ 1976年在山西灵石旌界村发现的商代墓葬,据研究确定为鬲方之国,与殷商之青铜文化丧葬制度趋于一致。见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31-132页。
    ④ 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41页。
    ① 以下所列诸人传记见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3131-3155贝。
    ② 时显群.《论法家“务实功利”的价值观》.《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期,138页。
    ①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2943页。以下诸人皆引自该著,随文标注页码。
    ①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以下所引同,随文标注。
    ② (西晋)张华.《博物志校证》,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7页。
    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6页。
    ①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以下所引同,随文标注。
    ① 王乡·王松梅.《近五千年我国中原气候在降水量方面的变化》.《中国科学》B辑,1987年1月
    ② 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之初步研究》,见《竺可桢全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453-454页。
    ③ 据山西大学周 硕士学位论文《唐代山西经济发展试探》,11-12页。
    ④ (唐)李林甫.《大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223页。
    ⑤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291-294页。
    ⑥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载,文水县“城甚宽大,约三十里,百姓于城中种水稻”。中部之文水如此,南部之农作区可知。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71页。
    ① 《左传·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監,国立君乐,不可失业。”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827-828页。
    ② 郦道元.《水经注疏》卷六,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584-585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377灭。
    ④ 即人工垦地为畦,将经过调配的卤水灌入畦内利用日光,风力等自然力蒸发卤水,晒制池盐。它改变了传统的完全依靠自然力的“天然印成”的制盐方法。见山西大学吴保安女博士论文《唐代河东地区科学技术文化源流汇考》。
    ⑤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303-304页。
    ⑥ 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386页。
    ① 郭声波.《历代黄河流域铁冶点的布局及其演变》.《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48-56页。
    ② 见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0页。其统计数据依据《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三书,共得唐代高僧919人,能确定籍贯者为664人。
    ③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2页。
    ④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9页。另笔者据(光绪)《山西通志》统计,唐代新建及前代所建至唐留存的佛寺超过200座。
    ⑤ 据李映辉《唐各道高僧籍贯分布及前后期比例图》见《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6-30页。
    ⑥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八《巨方传》附,见《中华大藏经》第62册,中华书局,1993年:78-79页。
    ⑦ 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诸僧本传。见《中华大藏经》第61册,中华书局,1993年:842-848页。
    ⑧ 见《续高僧传》卷十九本传,《中华大藏经》第61册,817页。
    ⑨ 见《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昙选传》,《中华大藏经》第61册,939页。
    ⑩ 见《续高僧传》卷十八《洪林传》,《中华大藏经》第61册,805页。
    11 见《续高僧传》卷二十《志超传》,《中华大藏经》第61册,838页。
    ① 见《续高僧传》卷十九《智满传》,《中华大藏经》第61册,817页。
    ② 见《宋高僧传》卷四本传,《中华大藏经》第61册,35-36页。
    ③ 见《续高僧传》卷二十本传,《中华大藏经》第62册,837-839页。
    ④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7页。
    ⑤ (唐)慧祥《古清凉传》古今胜迹三卷上云:“爰及北齐高氏,深弘像教,宇内塔寺将四十千。此中伽蓝,数过二百,又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医药之资焉。”见《大藏经·史传部》。严耕望先生推测五台山为唐前一大佛教中心。
    ⑥ 姚谟《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新三门记并序》:“今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灵圣踪迹,往往而在,如吾党之依于孔门也。”见(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7940页。
    ⑦ 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河朔序》:“而往解脱者,去来回复,如在步武。”见《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⑧ 唯识宗:玄奘弟子窥基曾于咸亨永隆年间,两至五台山修建本宗寺宇:被武则天誉为“河汾之宝,山岳之英”的德感国师亦唯识宗大师。详见肖雨.《唐代五台山佛教史》(续三).《五台山研究》,1992年第2期:19页。律宗:唐律宗大师道宣曾至五台山宣讲《四分律》,奠定了五台山律宗的基础。竹林寺万圣戒坛为德宗敕建的律宗国家级戒坛。华严宗:隋代解脱禅师奠定了五台山华严宗的实践基础,李长者(唐宗室)奠定了其理论基础。见肖雨.《唐代五台山佛教史》(续三):21-26页。天台宗:于五台山有佛光寺、大华严寺、法华寺三个主要道场,高僧云集。见肖雨.《唐代五台山佛教史》(续四).《五台山研究》,1992年第3期:17-22页。密宗:唐代密宗三大祖师之一的不空即为五台山密宗的开山祖师,他把文殊信仰扩展至全国范围,置于四菩萨之首。见肖雨.《唐代五台山佛教史》(续四):25页。净土宗:净土宗之祖师昙鸾即出家于五台山佛光寺。见肖雨.《唐代五台山佛教史》(续五).《五台山研究》,1993年第1期。禅宗:禅宗四祖道信依《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修行,故禅宗弟了宗奉文殊菩萨,禅宗之牛头宗、菏泽宗、沩仰宗,皆纷纷于五台山开宗立派,弘扬佛法。
    ⑨ 陈尚君.《唐代文学从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47-149页。
    ① 台骀神:《元和郡县图志》载曲沃县台骀神祠,在县西南三十六里。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333页:《太平广记》载晋阳县东南二十里,汾水旁边有台骀庙。见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2年:2429页;滹沱河之河神:《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雁门县南部,张说于开元九年奏置河神祠,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403页;姑射山之神:《元和郡县图志》载神祠在临汾县北十三里姑射山东,武德元年敕置,见《元和郡县图志》:337页;五老山之五老仙人:《元和郡县图志》载永乐县西十七里有五老仙人祠;五龙山之五龙祠:北朝时代慕容永所立,在上党县东南二十五里,见《元和郡县图志》418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12页。
    ③ 子夏居西河非河东道之西河,前人已辨,但民众的信仰真理与客观真理并不矛盾,亦可见民风与民心。
    ④ 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见氏著《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9《选举二》中华书局,1986年。
    ② 据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③ 见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载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④ (唐)杜佑《通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745页。
    ⑤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860页。
    ⑥ 见《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44-246页。
    ⑦ 费省的统汁主要根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音乐词典》而略作考订,未注明文献出处,只反映基本状况。
    ① 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67页。
    ② 山西民间锣鼓被誉为“中华第一鼓”。其中威风锣鼓流行于今临汾一带,搬演李世民大战刘武周的宏大场面,其军事文化色彩异常浓厚,演员一律着古代武士装,人数少则上百,多则四五百,战阵开阖变化,几百面鼓共鸣齐奏,震天动地,造成一种刀光剑影,往来厮杀的意境。另有绛州鼓乐相传也是由秦王破阵乐改编而来,主要曲目是秦王点兵,节奏刚劲有力,步法整齐多变,其演出曾轰动京华,震撼巴黎。参见李爱军.《飞狐上党天下脊——山西历史军事文化景观及空间分布研究》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55-156页。
    ③ 苏秉琦主要从考古文化角度划分,认为晋南地区属于中原古文化的一部分,晋北地区属于北方古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分法与其考古学文化的六大区系理论相关。见氏著《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23页。李元庆换了另一种提法,即南部的“河东文化圈”与北部的“雁门文化圈”,他的根据是历史人文传统与自然地理的南北差异,见李元庆.《晋学初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1-12页。
    ④ 见田建文.《山西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见《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⑤ 他分别称之为河东文化区、上党文化区、并州文化区、雁门文化区,其中阳曲县石岭关以北为雁门文化 区,韩信岭以南为河东文化区,二岭之间为并州文化区,祁县余锁关以南为上党文化区。见刘纬毅.《三晋文化的特质》.《山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① 《史记》、《汉书》、《隋书》、《通典》、敦煌残卷《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中都有程度不同的河东道风俗区描述。
    ③ 晋南主要以蒲居为主,晋东南足上党梆了,晋中足中路梆了,晋北足北路梆子。
    ③ 按:统计结果只具有部分意义,一是有一多半的墓志均出土于上党地区,上党无重文的传统,二足饱学宿儒的判定无绝对标准,且无法实证。陈规意义上描述才学富赡的墓志不计,此处只取铭文中有集中表彰儒学的几方。
    ④ 参见华阳.《山西地区唐墓初探》,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见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23页。
    ②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见《广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王通.《中说译注》,张沛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④ 见《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①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8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163页。
    ① 见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徙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见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234-333页。
    ② 唐代三百年十四著姓十七家,面积最小的河东道独占其四。见毛汉光.《唐代大士族的进士第》载《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336页。
    ③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译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242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以下所引同,随文标注。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以下所引同,随文标注。
    ③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946-948页。
    ①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1112页。
    ② 见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1059页。
    ① (清)董浩.《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5097页。
    ① 牛致功.《柳芳及其史学》.《唐史论从》,第2辑,1987年。
    ② 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3779页。
    ③ 柳冕.《与权侍郎书》,见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5353页。
    ①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70页。
    ① 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82-99页。
    ② 详见罗宗强先生《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0-12页。王运熙·杨明.《中国 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9页。
    ① 李剑国先生谓:《说郛》卷五摘一条, 《五朝小说》、重编《说郛》、 《唐人说萃》等辑为一卷,大都系他书文事。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421页。
    ② 见李剑国. 《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422页。
    ③ 中唐时代党争类政治影射小说颇多,李剑国先生认为《上清传》为此类小说的滥觞,他认为此篇小说为毁谤之作,纯属虚构。详见李剑国. 《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423页;另卞孝萱《唐代小说与政治》认为柳理奉李德裕之命撰《上清传》以污蔑陆贽,见《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辑。按奉命污蔑证据不足,其时陆贽已去世,柳珵作文鸣冤较为切当。
    ①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427页。
    ②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039页。
    ③ 李剑国. 《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427页。
    ① 李叻.《太平广记》卷147,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063页。
    ②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页。
    ③ (北宋)赵明诚.《金石录校证》,金文明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7页。
    ④ 《历代名画记译注》,(唐)张彦远著.俞剑华译注.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10页。
    ⑤ 《历代名画记译注》,(唐)张彦远著.俞剑华译注.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67页。
    ⑥ 《授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⑦ 《张延赏墓志》,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847页。
    ⑧ (清)王夫之. 《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860页。
    ⑨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页。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11页。
    ② (宋)王谠《唐语林校证》,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535页。
    ③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25页。
    ④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260页。
    ①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115页。
    ②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12-13页。
    ③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260页。
    ④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264-265页。
    ⑤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273页。
    ⑥ 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页。
    ⑦ 见(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校笺》卷59,王仲镛校笺.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①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译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11页。
    ② (清)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张贾条已置疑,见该著158页,中华书局,1992年。岑仲勉先生《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予以确证,见该著21-22页,中华书局,2004年。许祖良《张彦远评传》有详细辨析,见该著16-1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9页。
    ②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59页。
    ③ 宗白华.《张彦远及其(历代名画记〉》.《学术月刊》,1994年第1期:5页。
    ④ 详见许祖良《张彦远评传》第六章《张彦远的美学思想》,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85贝。
    ② 陈铁民提出701年说之后,赵昌平、杨军、毕宝魁,张安祖、王从仁、王勋成、王辉斌皆纷纷撰文指出 陈谱之失,从各种角度提出新的观点,迄今未有圆满定论。详参赵昌平《王维生卒年考补》,载《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1期:杨军《王维事迹证补》,载《唐代文学论丛》1982年第2期,陕西人民出版社:296-304页;毕宝魁《王维生年考辨》载《文献》1996年第3期;《再论王维生年兼与王勋成先生商榷》载《王维研究》总第4辑,辽海出版社2003年:12-25页;王从仁《王维生卒年考辨》载《文学评论丛刊》总第16期;张安祖《王维生年小考》见《唐代文学散论》三联书店2004年54-58页:王勋成《王维进士及第及出生年月考》载《文史哲》2003年第2期:153-157页;王辉斌《王维新考论》第一章《生平事迹求是》;陈铁民《王维生年新探》见《王维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00一116页。
    ① 按《通典》卷三十五《职官十七》载:“大唐令,诸执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悬车为致仕的代称)见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68页。
    ② 《续高僧传》卷13本传。
    ① 《续高僧传》卷25。
    ② 《宋高僧传》卷八本传。
    ③ 董浩.《全唐文》卷370,中华书局,1983年:3757-3758页。
    ④ 《宋高僧传》卷9本传。
    ⑤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753页。
    ①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39-158页。
    ② 杨烔《王勃集序》,见《杨炯集》,中华书局。
    ①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161页。
    ②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98页。
    ③ 《郡斋读书志校证》,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④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簏书社2003年:1058页。
    ① 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419-421页。
    ② 《唐摭言校注》,(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8页。
    ③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506页。
    ① 计有功.《唐诗纪事校笺》,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1400-1401页。
    ②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06页。
    ①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006页。
    ②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894页。
    ③ (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31页。
    ①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057页。
    ① 见张沛.《中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765页。
    ① 隋开皇初,(王隆)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时国家新有揖让之事,方以恭俭定天下。帝从容谓府君曰:
    “朕何如主也?”府君曰:“陛下聪明神武,得之于天,发号施令,不尽稽古,虽负尧、舜之姿,终以不学为累。”帝默然曰:“先生朕之陆贾也,何以教朕?”府君承诏著《兴衰要论》七篇。见《中说·王道篇》。
    ② 王度《古镜记》。
    ③ 按《录关子明事》虽夸诞不实,其中透露出的王氏学术信息有可信之处。
    ① 查正贤.《试论王勃的易学时命观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36页。
    ② 李瑞卿.《王勃易学及其诗学思想》.《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
    ③ 孙望.《王度考》,载《孙望选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68页。
    ② 孙望《王度考》、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陈珏《初唐传奇文钩沉》、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皆指出了王度、王绩的阴阳术数思想与《古镜记》创作之间的关系。
    ③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006页。
    ①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69页。
    ②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69页。
    ③ 王钦若.《册府元龟》卷110,中华书局,1966年。
    ①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70页。
    ②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69页。
    ③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014页。
    ④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70页。
    ⑤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320页。
    ① 《陈拾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1页。
    ② 按,陈子昂进士及第时间有开耀二年说,文明元年说,此处从岑仲勉先生的主张。
    ③ 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201页。
    ④ (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02页。
    ① (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54页。
    ② (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64页。
    ③ 刘昫.《旧唐书·薛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591页。
    ④ 刘昫.《旧唐书·薛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591页。
    ① 董浩.《全唐文》卷2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258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7,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868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7,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868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7,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7015页。
    ① 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6页。
    ① 吴云·冀宇编注.《唐太宗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443-444页。
    ② 吴云·冀宇编注.《唐太宗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379页。
    ① 董浩.《全唐文》卷2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258页。
    ② 董浩.《全唐文》卷41:446页。
    ③ 董浩.《全唐文》卷23:271页。
    ④ 刘昫.《旧唐书》卷57《裴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286页。
    ⑤ 此段历史,史家颇有质疑之处,认为李世民篡改历史,突出自己在太原首义中的重要作用。此处纵有伪造,李世民尚不至于以宫女事丑低乃父,应属于裴寂一时的权宜之计。
    ⑥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3页。
    ①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61页。
    ②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988页。
    ③ 刘晌.《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66页。
    ④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06页。
    ⑤ 焦循.《盂子正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380页。
    ① 见吴云·冀宇编注.《唐太宗全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34-137页。
    ② 《旧唐书》卷199《东夷列传》)云:“(贞观)二十二年,真德遣其弟国相、伊赞干金春秋及其子文王来朝。诏授春秋为特进,文正为左武卫将军。春秋请诣国学观释奠及讲论,太宗因赐以所制《温汤》及《晋祠碑》并新撰《晋书》。”见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335-5336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538-1539页。
    ④ 左正华.《帝王与晋祠考略》.《文物世界》,2009年第4期。
    ① (唐)吴兢.《贞观政要集校》谢保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249页。
    ① 吴兢.《贞观政要集校》谢保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333页。
    ② 李世民《金镜》见吴云·冀宇.《唐太宗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26页。
    ① (西汉)刘向.《说苑校证》,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435-436页。
    ① (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445页。
    ① 许道勋·赵克尧. 《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9页。
    ②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36页。
    ③ 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40页。
    ④ (宋)范祖禹.《唐鉴》卷5《玄宗》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22页。
    ①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054页。
    ①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16页。
    ② 何格恩.《张曲江著述考》.《岭南学报》1937年第6卷第1期。
    ① 顾建国.《张九龄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2页。
    ②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11页。
    ③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95贝。
    ④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册“长安洛阳驿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⑤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66页。
    ① 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581页。
    ② 顾建国.《张九龄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0页。
    ③ 宇文所安.《盛唐诗》,贾晋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24页。
    ① 曲最毅.《诗国高潮的前奏——简论开元前期张说及其周围的诗人群体创作》.《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54页。
    ② 曲景毅.《诗国高潮的前奏——简论开元前期张说及其周围的诗人群体创作》.《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55页。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7年:129页。
    ① 《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998页。
    ②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7《山西·潞安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③ 熊飞.《张九龄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49页。
    ①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32页。
    ② 玄宗在潞州结交地方豪富张暐,《旧唐书·张暐传》云:“会临淄王为潞州别驾,暐潜识英姿,倾身事之,日奉游处。”见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247页:又网罗亲信李宜德,《旧唐书·王毛仲传》云:“(玄宗)及出兼潞州别驾,又见李宜德趫捷善骑射,为人苍头,以钱五万买之。景龙三年冬,玄宗还长安,以二人挟弓矢为翼。”见《旧唐书》3252页:《旧唐书》卷107《玄宗诸子》:“瑛母赵丽妃,本伎人, 有才貌,善歌舞,玄宗在潞州得幸。”见《旧唐书》3259页。
    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542-543页。
    ② 《唐文续拾》卷六,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11242页。
    ③ 按“硖关凌曙出”,《增订注释全唐诗》作“陕关凌曙出”,“陕”,《增订注释全唐诗》校云“一作硖”。陕关误,雀鼠谷地在河东离陕尚远,应作“硖”。“硖”通“峡”,指雀鼠谷,硖关应指雀鼠谷南部之阴地关。崔翘和诗中“硖路绕河汾”正作“硖”。玄宗和诗“背陕关山险”,“陕”亦应作“硖”。
    ① 熊飞.《张九龄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8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749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752页。
    ②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河中府河东县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26页。
    ③ 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2277页。
    ④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9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65-166页。
    ① 《文章辨体序说》云:“颂须铺张扬厉,而以典雅丰缛为贵。”见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1962年。
    ① 陈祖言《张说年谱》系于开元十一年,议。
    ② 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622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765页。
    ④ 见《文心雕龙·颂赞》,刘勰著.范文澜注.范文澜集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⑤ 《释名疏证补》,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中华书局,2008年:217页。
    ① 参据林大志. 《苏颋张说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231页。
    ② (南朝·梁)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页。
    ③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200页。
    ④ 《文心雕龙校注》,刘勰著.范文澜注.《范文澜全集》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58-159页。
    ① 林大志.《苏颐张说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231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55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335页。
    ③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0,中华书局,2005年:1806页。
    ① 杜佑《通典》卷179云:“并州近狄俗尚武艺,左右山河,古称重镇,寄任之者,必文武兼资焉。”《授裴度河东节度使制》云:“东夏雄屏,实惟晋阳。控大卤之山川,司北门之管钥,横制獯虏,远清疆陲。”文评裴度“入调鼎鼐,出镇藩垣,荷中外之宠荣,膺文武之重寄,将允佥望,命兹辅臣” 《全唐文》卷58,633页。《授郑从谠河东节度使制》亦云太原“北门重镇,兴王故都,披全晋之山河,有陶唐之风俗”,评郑从谠“若非文武兼才,将相全业,夙蕴峻望,为吾鼎臣,岂倾丹墀之怀,以授股肱之任”。见《全唐文》卷86,902页。
    ②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3,中华书局,1983年:362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003页。
    ④ 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860页。
    ⑤ 杜佑.《通典》卷179,中华书局,1988年:4745页。
    ① 详参本论文第一章第二节之相关论述。
    ② 详见第一章第三节。
    ③ 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942页。
    ① 范之麟.《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82页。
    ①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556页。
    ② 见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7,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7995-7998页。
    ③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1312页。
    ① 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643页。
    ② 尹占华.《王建诗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124页。
    ③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726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218-4219页。
    ① 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3102页。
    ① 陈继龙.《韩偓诗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312页。
    ② 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341页。
    ③ 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00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13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13-5014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752页。
    ③ 《旧唐书》明确为魏郡谷倚,《新唐书》简化为魏谷倚,计有功遂误以地名为姓,并径改谷倚籍贯为太原,误上加误。据《元和姓纂》卷十:“《唐晋阳尉谷倚状》云谷永之后,诗入《正声集》,与吴少微、富嘉谟为友。”
    ① (唐)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30页。
    ② 按寿安属畿县,晋阳属京县,据《新唐书·百官志四下》,京县尉六人,从八品下;畿县,尉二人,正九品下。见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319页。
    ① 参胡可先.《吴富体考论》.《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
    ① 引文见岑仲勉《金石论从》中华书局2004年:207灭。
    ② 岑仲勉《金石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209页。
    ③ 参见胡可先.《论吴富体的特征和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① 参见郭豫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 《谢无量文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77页。
    ③ 《谢无量文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22页。
    ④ 见胡可先.《吴富体考论》.《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论吴富体的特征和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杨洁琛.《试论初唐散文家革新散文的功绩——从陈子昂、富吴体谈起》.《石油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⑤ 见马茂军.《富吴体考论》.《船山学刊》,2006年第4期。
    ⑥ 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见《全唐文》卷238,中华书局,1983年:2402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陈子昂传》,中华书局,1975年。
    ② 胡可先.《论吴富体的特征与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204页。
    ④ 见马茂军.《富吴体考论》.《船山学刊》,2006年第4期。
    ① 刘肃.《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130页。
    ① 徐浩.《唐尚书左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见董浩《全唐文》,4490页。
    ② 刘昫. 《旧唐书·李峤传》,中华书局,1975年:2993页。
    ③ 刘昫. 《旧唐书·崔融传》,中华书局,1975年:2996页。
    ① 林大志.《苏颋张说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②《新唐书·文艺传上》云:“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燕许擅其宗。”见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5725页。
    ① 林大志.《苏颋张说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272页。
    ② 参见胡可先.《论吴富体的特征和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
    ③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43页。
    ④ (北魏)魏收.《魏书·王遵业传》,中华书局,1974年:879页。
    ①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1608页。
    ② (北魏)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1421页。
    ③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1876页。
    ④ 范哗.《后汉书·独行列传》,中华书局,1966年:2671页。
    ⑤ 陈寿.《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裴注引《魏略》,中华书局,1975年:496页。
    ⑥ 房玄龄.《晋书·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2436页。
    ⑦ 魏收.《魏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74年:1865页。
    ①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585页。
    ②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594页。
    ③ 李百药.《北齐书·文苑传》,中华书局,1972年:615页。
    ④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583页。
    ⑤ 北魏、北齐崇经重儒的风气,详参陈朝晖.《北朝儒学教育及其影响》.《齐鲁学刊》,1991年第6期;刘振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第四章第三节《北朝儒学的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三章《北朝经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⑥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76页。据该书统计,文宣帝高洋在位十年,居于晋阳超过五十六个月:孝昭帝在位一年多,大都居于晋阳:武成帝作皇帝太上皇共八年,居于晋阳超过四十个月,见该书177页。
    ⑦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页。
    ① 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② 魏征.《隋书·文学传》,中华书局,1973年:1732-1733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590页。
    ④ 刘昫.《旧唐书·王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4154页。
    ⑤ 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4年:860页。
    ⑥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4745页。
    ① 刘昫.《旧唐书·郑从谠传》,中华书局,1975年:4170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759页。
    ② 刘肃.《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130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43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760页。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43-5044页。
    ⑥ 高郢传文详见刘峋.《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975-3977页。
    ⑦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536页。
    ① 刘昫.《旧唐书·令狐楚传》,中华书局,1975年:4459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969页。
    ③ 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90页。
    ④ 参见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39页。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263-4264页。
    ⑥ 刘昫.《旧唐书·李德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4509页。
    ⑦ 欧阳修.《新唐书·李德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5327页。
    ⑧ 郑亚.《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见董浩《全唐文》卷730,7531页。
    ⑨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416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283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272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766-3767页。
    ④ 《旧唐书》本传云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误。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辨之甚详,见该书146-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361页。
    (五代)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805页。
    (五代)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804页。
    ① 参见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页: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② 郭豫衡.《中国散文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30页。
    ③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著.殷孟伦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④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351页。
    ⑤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351页。
    ⑥ 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31页。
    ⑦ 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7页。
    ① 参见陶贤都.《高欢父子霸府述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54-55页。
    ② 李百药.《北齐书·孙骞传》,中华书局,1966年:341页。
    ①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簏书社,2003年:556页。
    ② 令狐楚先世经历详参尹楚兵. 《令狐楚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462页。
    ④ 据尹占华·杨晓霭整理《令狐楚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和尹楚兵《令狐楚年谱》统计。
    ⑤ 刘昫.《旧唐书·元稹传》,中华书局,1975年:4331页。
    ⑥ 文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459-4460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令狐楚传》,中华书局,1975年:5099页
    ②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簏书社,2003年:1281页。
    ③ 聂石樵《唐代文学史》中华书局.2007年:427页。
    ④ 聂石樵《唐代文学史》:426页。
    ⑤ 《文雕龙注》,刘勰著·范文澜校注.范文澜全集本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363页。
    ①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667页。
    ②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书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③ 《文心雕龙·书记》,刘勰著.范文澜校注.范文澜全集本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④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128-129页。
    ⑤ 如张说有《谢赐药表》又有《谢赐药状》:苏颋有《为群官请公除表》又有《为政事请公除状》。
    ⑥ (清)孙梅.《四六丛话》引《辞学指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240页。
    ① 《新唐书·地理志三》:“宪州,下。本楼烦监牧,岚州刺史领之,贞元十五年别置监牧使。”《旧唐 书·地理志二》河东道宪州条:“贞元十五年,杨钵为监牧使,遂专领监司,不系州司。”
    ① 聂石樵.《唐代文学史》,中华书局,2007年:427页。
    ②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张兰平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4页。
    (?) Don. M. snider. An Uniformed Debate on Military Culture. Orbis Winter1999年:22-25页。
    ①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268页。
    ② 胡阿祥主编.《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295页。
    ① 参见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卷二中华书局,1996年:138负。
    ②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7《山西潞安府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① 参见汤茂林.《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111页。
    ② 此统计数据参见靳生禾.《山西古战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4745页。
    ② 杜佑.《通典》卷179引韩覃语,中华书局,1988年:4726页。
    ③ 魏征.《隋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860页。
    ④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6年:9275贝。
    ⑤ 山西省大同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大同市志》,中华书局,2000年:1847页。
    ⑥ 参见李爱军.《飞狐上党天下脊——山西历史军事文化景观及空间分布研究》,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1-102页。
    ① 齐涛.《韦庄诗词笺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264页。
    ①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7-9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28《桓谭冯衍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969负。
    ③ 见欧阳修.《新唐书》卷227《藩镇宣武彰义泽潞》,中华书局,1975年:6016页。
    ① 靳生禾.《山西古战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 陶敏·易淑琼.《沈俭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78页。
    ③ 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405页。
    ④ 详见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2334-2337页。
    ① 彭庆生.《陈子昂诗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89-190页。
    ② (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654页。
    ③ 《孔子家语》,中华书局,2009年。
    ④ 范之麟.《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5页。
    ① 《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99页。
    ① 《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31页。
    ② 《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75页。
    ③ 《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注.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632页。
    ④ 孔颖达.《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457页。
    ⑤ 《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74页。
    ⑥ 祝尚书.《卢照邻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2页。
    ① 见《战国策》卷29《燕策一》,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663页。
    ②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山西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③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传附李牧传》,中华书局,1959年:2450页。
    ④ 魏收《魏书·太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27页。
    ⑤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2炀帝中大业十一年条,中华书局,1996年:5699页。
    ⑥ 参据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223-230页
    ⑦ 见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0武德五年,中华书局,1996年:5954-5955页。
    ① 《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64页。
    ② 《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66页。
    ① 杜紫纶·杜诒榖.《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四李贺条,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采山亭藏版本,1984年。
    ② 王得臣.《塵史》,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348页。
    ③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841-842页。
    ①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946页。
    ②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946页。
    ③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2025-2026页。
    ①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509页。
    ② 岑参诗皆参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① 《朱子语类》卷140《论文》下,中华书局,1986年:3325页。
    ② 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429页。
    ① 郭绍虞主编.《清诗话续编》,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45页。
    ② 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417页。
    ①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1059页。
    ②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456页。
    ③ 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719页。
    ① 王士祯.《五代诗话》,戴鸿森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74页。
    ② 赵明诚《金石录校证》金文明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39页。
    ① 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二,载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4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6120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5201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200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202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回鹘上》,中华书局,1975年:6122-6123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宝应元年,中华书局,1996年:7133页。
    ① (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166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6年:5116页。
    ③ 储仲君.《天下名楼任神游——读一组唐人鹳雀楼诗》.《名作欣赏》,1993年第2期。
    ④ 《金石录校证》,赵明诚著.金文明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57页。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28页。
    ⑥ 刘昫.《旧唐书·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3425-3426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6年:7309页。
    ② 见芮挺章.《国秀集》,《唐人选唐诗》本,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163页。
    ③ 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278页。
    ① 参见周生春.《王之涣作(登鹳雀楼〉诗辩正》.《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3月,史佳.《(登鹳雀楼)作者质疑》亦持基本相同观点。
    ② 参见程希超.《〈登鹳雀楼)诗作者考实》.《唐都学刊》1995年第2期,今人富寿荪亦持相同观点,见《唐诗别裁》卷十九校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649页。
    ③ 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2年:1526页。
    ① 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2年:4054页。
    ② 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21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923页。
    ④ 《唐摭言校注》,(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7页。
    ⑤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708页。
    ①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486页。
    ② 以上参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四畅当条。
    ① 引自陈伯海主编.《店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499页。
    ② 俞陛云.《诗境浅说》.北京出版社,2003年:133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50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362页。
    ③ 参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④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2248页。
    ⑤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2248页。
    ⑥ 参《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① 范之麟.《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74页。
    ② 参《唐才了传校笺》。
    ③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2166页。
    ④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479负
    ① 参见《唐才子传校笺》。
    ① 刘昫.《旧唐书·温大雅传》,中华书局,1975年:2359页。
    ② 刘昫.《旧唐书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年:2221页。
    ③ 刘昫.《旧唐书·温彦博传》,中华书局,1975年:2361页。
    ④ 薛收事迹见刘昫.《旧唐书·薛收传》,中华书局,1975年:2588-2589页。
    ① 裴行俭行迹见《旧唐书·裴行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2802-2805页。
    ② 狄仁杰事迹见《旧唐书·狄仁杰传》,中华书局,1975年:2887-2892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052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433页。
    ② 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139贝。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155页。
    ① 《唐摭言校注》,(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8页。
    ② 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999页。为省文,墓志名称不具列,以年号、编号、页码标注,以下简称《汇编》;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简称《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① 唐耦耕·陆宏基《敦煌社会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69页。
    ①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46页。
    ②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352页。
    ③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123-2124页。
    ④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94《何建传》,中华书局,1976年:1245页。
    ⑤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75《高祖纪第一》,中华书局,1976年:977-978页。
    ⑥ 见1993年朔州出土丸珍墓志,载三晋文化研究会编.《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页。
    ⑦ 《特进苏公墓志并序》载胡学忠《大同出土的苏承悦墓志考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年8月,93页。
    ⑧ 《武青墓志》,参见马志强·李志春.《大同出土唐代武氏墓志略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9月:20页。
    ⑨ 《武言墓志》见马志强·李志春.《大同出土唐代武氏墓志略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9月:21页。
    ① 孙光宪.《北梦琐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13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67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059页。
    ④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060页。
    ⑤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67-468页。
    ⑥ 李玉明.《山西民间艺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060页。
    ② 《开元十五年前后——论盛唐诗的形成与分期》,见《赵昌平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66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39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759页。
    ⑤ 赵昌平先生曾例举说明从宫廷到民间弥漫的豪侈之风,举王翰为文士的代表,见《开元十五年》,《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7页。
    ① 参见傅璇琮《王翰考》,载《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39-41页。
    ②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74页。
    ③ 《唐摭言校注》(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21-122页。
    ①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下所引王维诗均据该集,不再注明。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50页。
    ① 参见赵昌平.《盛唐北地士风与崔颗李颀王昌龄三家诗》,《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2页。
    ② 参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① 王维生年众说纷纭,本文取王勋成《王维进士及第及出生年月考》一文之说,详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二节之讨论。
    ② 参见王拾遗.《说王维的边塞诗》,见《唐代边塞诗论文选粹》,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149-150页。
    ①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295页。
    ①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富寿荪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639页。
    ②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712页。
    ③ 傅璇琮.《靳能所作王之涣墓志铭跋》,见《唐代诗人从考》,中华书局,1980年:65页。
    ④ 此取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中《王昌龄事迹考略》之说。王昌龄生年说法甚多,闻一多《唐诗大系》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主698年,蒋长栋《王昌龄评传》主695年,傅璇琮先生后来在《王昌龄事迹新探》中也主698之说。按下维《青龙寺县壁上人兄院集》自序有“江宁大兄”语,为各家所引据,然其参照王维的生年为701年,王维此生年现已极不可靠,据王勋成考,应生于694年,则王昌龄之生年亦应提前,傅先生早年所考较为合理。
    ⑤ 此取傅先生之说,见《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载《唐代诗人从考》,中华书局,1980年:155页。
    ⑥ 薛用弱.《集异记》,中华书局,1980年:11页。
    ①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页。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1117页。
    ③ 以上评语皆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355页。
    ① 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于石《王昌龄》、傅璇琮《王昌龄事迹新探》主张出塞一次,时间有异,谭说在开元十二、三年间,于说在开元十五年前后,傅说在开元十二年。李厚培《王昌龄两次出塞路线考》、胡问涛《王昌龄年谱系诗》、蒋长栋《王昌龄评传》主两次出塞,第一次至河东、河北边塞,第二次至西北边塞,而时间稍异。李说第一次在开元九年,第二次在开元十二年;胡说第一次在开元十一年之前数年,第二次在开元十二至十三年间:蒋说第一次在开元八年至十一年间,第二次在十二至十三年间。诸说一致同意西北边塞之游,河北河东之游则存在争议。实际上,开元十一年玄宗玄宗巡幸河东时王昌龄即在太原,太原已临近边塞,唐人诗中亦有将太原视为边塞者,李白《太原早秋》即有“霜威出塞早”之句,则王昌龄居太原时游边之可能性极大。
    ① 赵昌平.《盛唐北地士风与崔颗李颀王昌龄三家诗》,见《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2页。
    ① 参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三,中华书局,1983年:409页。
    ② (北魏)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38页。
    ①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189页。
    ②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2912页。
    ① 班固.《汉书·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63页。
    ②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华书局,1962年:2057页。
    ③ 班固.《汉书·匈奴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3753页。
    ④ 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59-60页。
    ⑤ 见班固.《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引,中华书局,1962年:63页。
    ⑥ 见(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1567页。
    ① 参见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205页。
    ② 见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66页。
    ① 鲁迅.《唐宋传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502页。
    ②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582页。
    ③ 王运熙认为唐传奇以文采见长,宋人远逊,今本《虬髯客传》经宋人润饰,难以置信。见《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载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李剑国先生认为《神仙感遇传》之简本乃删节今本《虬髯客传》而成,汪辟疆本末倒置,见《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582页。
    ④ 《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李剑国先生于王说有异义,古人用近代一词,时限有长有短,裴硎乃苏鹗长辈,自得称近代,《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583页。
    ⑤ 见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265-266页。此说从文本内证入手,颇为有力,卞孝萱、董乃斌与程毅中持同一观点。见卞孝萱《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96页;董乃斌说见《唐代文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574页。
    ① 卞孝萱. 《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93-95页。
    ① 见刘志伟.《古今〈虬髯客传〉研究反思》.《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20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475-2476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479页。
    ④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9-40页。
    ①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693页。
    ② 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华书局,1982年:189页。
    ③ 参见顾奎相.《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④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319页。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481页。
    ⑥ 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11页。
    ① 见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1总章元年条,中华书局,1996年:6355页。
    ② 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
    ③ 参见(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74《冷泉关河东节度王宰题记》,萧珙《河东节度高壁镇新 建通济桥记》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2页。
    ①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1页。
    ②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57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290页。
    ② 参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583页。
    ③ 段成式.《酉阳杂俎》,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1页。
    ④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86页。
    ⑤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78页。
    ⑥ 程大昌.《考古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57页。
    ①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586-587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2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2页。
    ④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5页。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314页。
    ① 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138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305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760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761页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309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01页。
    ② 参卞孝萱.《(红线〉(聂隐娘)作者考》,见《唐传奇新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14-317页。
    ③ 《红线传》作者有三说,段成式、杨巨源、袁郊,卞孝萱、李剑国先生经过详细考证认为袁郊为作者最合理,本文从之。详见卞孝萱.《〈红线〉 〈聂隐娘〉作者考》,见《唐传奇新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14-317页。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798-799页。
    ④ 温庭筠有《开成五年抱疾不得预计偕诗寄郊》诗,参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考证。
    ⑤ 参卞孝萱《唐传奇新探》,江苏教育出版社,319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元和五年,中华书局,1996年:7675页。
    ② 文中田承嗣云“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山东”应为“山西”之误。此误似未有人指出。田承嗣魏博即在太行山以东,不得云潞州亦为山东,按潞州在太行山中,气候较之魏博自然寒冷。以山西为是。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871-2872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542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526-3527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527页。
    ④ 阮阅.《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415页。
    ⑤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2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818页。
    ② 张读.《宣室志》,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48页。
    ① 豫让事迹见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2519-2521页。
    ② 刘晌.《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802页。
    ③ 刘晌.《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869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036页。
    ⑤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44页。
    ⑥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574-575页。
    ① 参见《唐传奇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42页。
    ② 事迹见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1783-1785页。
    ① 见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华书局,1958年。
    ② 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③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233页。
    ① 龚克昌主编.《全汉赋评注·后汉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105页。
    ② 《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中华书局,1989年:136页
    ③ 《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中华书局,1989年:164页。
    ④ 《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8页。
    ⑤ 郑慧生《首阳山考》据此认定首阳应在洛阳,载《人文杂志》1992年第5期:83-90页。
    ① 《水经注疏》,郦道元著.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309页。
    ②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2632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417-419页。
    ② 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761-2762页。
    ① 皇甫谧《高上传》。
    ② 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763页
    ③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782页。
    ④ 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718灭。
    ⑤ 《风俗通义校注》,(东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152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364-365页。
    ②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2436页。
    ③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2433页。
    ④ 王轩等纂.(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76页。
    ⑤ 张沛.《中说译注》附录《录关子明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① 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1760-1761页。
    ② 参见刘昫.《旧唐书·方伎传》,中华书局,1975年:5106-5107页。
    ①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8页。
    ② 见李燧.《晋游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8页。
    ③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56页。
    ④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3页。
    ⑤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3页。
    ⑥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3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281页。
    ② 《唐摭言校注》,王定保著.姜汉椿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38页。
    ③ 牛僧孺.《玄怪录》卷四,中华书局,1982年:111页。
    ④ 《唐摭言校注》,王定保著.姜汉椿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207-208页。
    ⑤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577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569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375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320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632页。
    ① 宁稼雨.《中国隐士文化的产生与源流》.《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80页。
    ② 李红霞.《论唐代隐逸的特质及其文学表现》.《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8月:108页。
    ③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2页。
    ④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122页。
    ⑤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1页。
    ⑥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2页。
    ⑦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830页。
    ⑧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3页。
    ① 王轩等.(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10882页。
    ① 沈约.《宋书·袁粲传》,中华书局,1974年:2232页。
    ② 魏收.《魏书·孝庄纪》,中华书局,1974年:265-268页。
    ③ 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每次仕隐的时间皆难确指。其在隋代出仕时间.有三说,大业七年、大业九年、大业十年。韩理洲主大业六年,其《王绩生平求是》载《文史》第18辑。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116页。
    ② 傅璇琮.《唐代诗人考略》载《文史》第8辑。
    ③ 张锡厚《王绩年谱》见《王绩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
    ④ 王绩之生年,有四种说法:585,589,590,585年以后数年。闻一多《唐诗大系》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抄本三卷本《东皋子集》中《游北山赋》自注中衍文之误,将王通生年误植于王绩,定585年生,误。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考略》认为其生年应在585年以后的数年间。韩理洲《王绩生平求是》主589年,理由是吕《序》云王绩年十五,谒杨素应在杨素仁寿中执掌朝政之时,定为仁寿三年,逆推十四年,则为589年产生,设定仁寿中为仁寿三年较为突兀。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主590年出生,而未作考证说明,见《郑振铎全集》第八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264页。张锡厚《王绩年谱》则在韩理洲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据吕《序》中记载王绩年十五谒杨素时,追叙之前王通事迹云“初君第三兄征君通,尝以仁寿三年因上十二策,大为文帝所赏”,知王绩十五入长安应在仁寿三年之后,又杨素卒于大业二年,其在“仁寿之末,不复通判省事”,则定于仁寿四年入长安较为合理,逆推,王绩生于590年。张说可从。
    ① 王通称仲长子光为天隐者,评价至高。《中说·周公篇》曾云:薛收问隐。子曰:“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① 高亨.《老子正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63-164页。
    ② 王叔岷.《庄子校淦》,中华书局,2007年:18页。
    ① 见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卷37,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6页。
    ① 如贾晋华《王绩与魏晋风度》,载《唐代文学研究》,1990年;许总《王绩诗歌的时代类型特征新议》,载《齐鲁学刊》,1994年第3期。
    ①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94页。
    ② 贾晋华.《王绩与魏晋风度》,载《唐代文学研究》,1990年。
    ③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280页。
    ④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275页。
    ⑤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280页。
    ①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282页。
    ① 《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诸子学不同论》载《刘师培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91页。
    ② 王国维《屈了文学的精神》,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③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26页。
    ① 《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经学不同论》载《刘师培儒学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92页。
    ② 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载《汤用彤集》127页,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① 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7页。
    ②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13页。
    ③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1446灭,以下所引苏诗皆自该书,小再注明。
    ① 郭绍虞主编.《清诗话续编》,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96页。
    ② 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88页。
    ③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2页。
    ④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123页。
    ⑤ 许总.《王绩诗歌的时代类型特征刍议》,《齐鲁学刊》,1994年:16页。
    ⑥ 贾晋华.《王绩与魏晋风度》载《唐代文学研究》,1990年:6页。
    ⑦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72-181页。
    ①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00页。
    ② 尚定.《走向盛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45页。
    ③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218页。
    ④ 许总·《王绩诗歌的时代类型特征刍议》.《齐鲁学刊》,1994年:16页。
    ⑤ 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42页。
    ① 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中华书局,2007年:118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595页。
    ② 三种说法大同小异,此取韩理洲之说为代表。
    ③ 参见尹协理·魏明.《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0-30页。
    ①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 王叔岷.《庄子校诠》,中华书局,2007年:273页。
    ③ 高亨.《老子正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94页。
    ① 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中华书局,2007年:57页
    ① 张华.《博物志》卷十杂说下,范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
    ① 包启安.《从新石器出土文物看我国酒的起源》.《中国酒》,1996年第1期。
    ②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353页。
    ①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52页。
    ② 《水经注》记为刘堕,《洛阳伽蓝记》为刘白堕,当为一人。
    ③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593页。
    ④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44页。
    ① 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545页。
    ② 倪璠.《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345页。
    ③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2860-2861页。
    ④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200页。
    ⑤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255-256页。
    ⑥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89页。
    ⑦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44页。
    ⑧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617页。
    ⑨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87页。
    ⑩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68页。
    11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342页。
    ①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57页。
    ②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50页。
    ③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97页。
    ④ 王赛时.《唐代酒品考说》载《中国烹饪研究》,1996年:22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307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39页。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241页。
    ④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091页。
    ① 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2年:1943-1944页。
    ① (清)觉罗石麟.(雍正)《山西通志》卷134,雍正12年刻本。
    ② (清)觉罗石麟.(雍正)《山西通志》卷164,雍正12年刻本。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84页。
    ①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124页。
    ② 本文司空图仕隐行迹参据陶礼天.《司空图年潜汇考》,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③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82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573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6年:8553-8554页。
    ②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31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6年:8604页。
    ①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206页。
    ① 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张俭》,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189页。
    ④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066-2067页。
    ⑤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2069页。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333-4334页。
    ②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162-4163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6年:8093-8094页。
    ② 参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216页。
    ③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452页。
    ④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218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143页。
    ①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210页。
    ② 祖保泉.《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287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6358-6359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4天复三年条,中华书局,1996年:8603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5天祐二年,中华书局,1996年:8642页。
    ④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671页。
    ①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①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083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6年:8646页。
    ① 高亨.《老于正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5页。
    ①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435页。
    [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唐)孔颖达.《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程树德.《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清)焦循.《孟子正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8](东汉)许慎撰.汤可敬注.《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9](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释名疏证补》,王先谦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三国·吴)韦昭注.《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范祥雍.《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3](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南朝·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6](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9](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2](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4](五代)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26](五代)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7](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8](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9](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0](北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1](唐)吴兢撰.《贞观政要集校》,谢保成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2](北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洪不谟等点校.[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33]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4](唐)李林甫.《大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5](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6](唐)林宝.《元和姓纂》,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7](清)徐松.《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8](南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9]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0](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41](唐)李泰.《括地志》,贺次君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3](北宋)乐广.《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4](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5]张忱石等.《永乐大典方志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6]《大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8](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库丛刊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5
    [49](乾隆)《大清一统志》,光绪28年上海宝善斋石印本。
    [50](清)王轩总纂.(光绪)《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1](清)赖昌期、张彬、沈晋祥撰.《平定州志》,光绪八年刻本。
    [5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4]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5]张希舜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56](北宋)赵明诚.《金石录校证》,金文明校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7](清)王昶.《金石萃编》[M].北京:中国书店,1985
    [58](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0]钟声扬主编.《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61]董瑞山等编.《三晋石刻总目·大同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2005
    [62]王怀中等编.《三晋石刻总目·长治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63]张鸿仁·李翔编.《三晋石刻总目·阳泉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4]晋华编.《三晋石刻总目·晋中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65]解希恭·张新智编著.《三晋石刻总目·临汾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66]吴广隆·秦海轩编著.《三晋石刻总目·晋城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67]吴均编著.《三晋石刻总目·运城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
    [68]刘知几撰.《史通通释》,浦起龙释.[M].太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9]高亨.《老子校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0]王叔岷.《庄子校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1]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2](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3]胡曲园·陈进坤.《公孙龙子论疏》[M].[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74]高亨.《商君书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5]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6]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7](西汉)刘向撰.石光瑛校释.《新序校释》,陈新整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8](西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9](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0](北魏)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1]张沛.《中说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82](南宋)程大昌.《考古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3](北宋)沈括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84](南宋)吴曾.《能改宅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5](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86](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7](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8](唐)张彦远.《法书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89](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译注》,俞剑华译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90](西晋)张华.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1](南朝·宋)刘义庆.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2](五代)王定保.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93](北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94](唐)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5](唐)赵磷.《因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96](唐)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7](唐)范摅.《云溪友议》[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98](唐)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0](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1](北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2]《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3](北宋)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4](北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5](北宋)李昉.《太平御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6](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07](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8]龚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09](清)倪璠.《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0]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1]吴云.《唐太宗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2]韩理洲.《王无功文集》五卷会校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3](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14](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5]祝尚书.《卢照邻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16]彭庆生.《陈子昂诗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17]熊飞.《张九龄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8]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9]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120](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1]万竞君.《崔颢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2]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0
    [123]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5
    [124]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5]刘开扬.《岑参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5
    [126](清)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马茂元整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7]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28]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29]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笺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3
    [130]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31]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132]徐礼节·余恕诚.《张籍集系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3]尹占华.《王建诗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7
    [134](清)王琦等.《李贺诗歌集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35]尹占华·杨晓霭整理.《令狐楚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136]傅璇琮·周建国.《李德裕文集校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37](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38]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39]陈继龙.《韩偓诗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40]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1]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2]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43]祖保泉·陶礼天.《司空表圣诗文集校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44](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魏晋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45]龚克昌.《全汉赋评注》[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146](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7]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48](南朝·梁)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9](唐)殷藩撰.王克让注.《河岳英灵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50]《唐人选唐诗》[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151](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2](清)彭定球.《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3]陈尚君.《全唐文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4]陈尚君.《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55]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56]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57]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158](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富寿荪点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9]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60]鲁迅.《唐宋传奇集》[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
    [161]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河满子审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62]刘勰.《文心雕龙校注》,范文澜校注,《范文澜全集》本[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63](南宋)阮阅.《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6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5]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6]丁福保.《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67]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8](清)孙梅.《四六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69](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70](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71](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7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73]孙淼.《夏商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74]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75]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17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文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17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四十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178]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179]乔志强主编.《山西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80]刘毓庆.《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1]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82]乔志强等.《晋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83]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184]李元庆.《晋学初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185]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86]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8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88]钱穆.《古史地理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89]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90]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91]卢云.《汉晋文化地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2]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193]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94]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9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96]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97]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98]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99]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0]曾大兴.《中国古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01]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02]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03]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04]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
    [205]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06]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07]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08]黄锦君选编.《刘师培儒学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09]黄夏年编.《汤用彤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10]刘振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211]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12]岑仲勉.《金石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13]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14]张沛.《唐折冲府汇考》[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15]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16]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17]岑仲勉.《唐人行第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18]郭豫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9]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20]周建江.《北朝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21]董乃斌·吴庚舜《唐代文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22]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文集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23]程毅中.《唐代小说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24]尚定.《走向盛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25]许总.《唐诗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26]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27]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28]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29]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3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31]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7
    [232]赵昌平.《赵昌平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3]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4]周祖撰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35]王达津.《唐诗丛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36]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37]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38]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39]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40]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241]卞孝萱.《唐传奇新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42]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
    [243]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44]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45]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46]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7]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48]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49]西北师范学院编辑部编.《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
    [250]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5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252]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53]李剑峰.《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
    [254]尹协理·魏明.《王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55]张锡厚.《王绩研究》[M].台湾: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
    [256]林大志.《苏颋张说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257]陈祖言.《张说年谱》[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
    [258]尹楚兵.《令狐楚年谱令狐绚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59]傅璇琮.《李德裕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4
    [260]王步高.《司空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61]陶礼天.《司空图年谱汇考》[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62]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63]傅璇琮.《唐代诗人考略》[J].《文史》第8辑,中华书局,1980
    [264]杨军.《王维事迹证补》[J].《唐代文学论丛》第2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265]韩理洲. 《王绩诗文系年考》[J]. 《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266]杨志玖. 《娘子关与娘子军》[J].《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
    [267]卞孝萱. 《唐代小说与政治》[J].《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期
    [268]赵昌平. 《王维生卒年考补》[J]. 《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1期
    [269]史念海《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地区的分布》[J].《唐史论丛》第三辑,1987
    [270]史念海. 《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J].《唐史论丛》第四辑,1988
    [271]晋中考古队.《河东汾阳孝义两县考古调查和杏花村遗址的发掘》[J].《文物》,1989年第4期
    [272]庞朴. 《寒食考》[J].《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
    [273]贾晋华. 《王绩与魏晋风度》[J].《唐代文学研究》,1990
    [274]韩理洲. 《王绩生平求是》[J]. 《文史》第18辑,中华书局,1992
    [275]李厚培. 《王昌龄两次出塞路线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276]周生春. 《王之涣作〈登鹳雀楼〉诗辩正》[J].《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3月
    [277]宗白华. 《张彦远及其历代名画记》[J].《学术月刊》,1994年第1期
    [278]黄永年. 《论北齐的文化》[J].《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279]邓小军. 《(隋书〉不载王通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280]许总. 《王绩诗歌的时代类型特征新议》[J].《齐鲁学刊》,1994年第3期
    [281]宁稼雨. 《中国隐士文化的产生与源流》[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282]王赛时. 《山西酿酒史略》. [J].《晋阳学刊》,1994年6期
    [283]程希超.《(登鹳雀楼)诗作者考实》[J].《唐都学刊》,1995年第2期
    [284]包启安.《从新石器出土文物看我国酒的起源》[J].《中国酒》,1996年第1期
    [285]毕宝魁.《王维生年考辨》[J].《文献》,1996年第3期
    [286]刘纬毅. 《三晋文化的特质》[J]. 《山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287]陈习刚. 《唐代葡萄种植分布》[J].《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88]胡可先. 《论“吴富体”的特征和影响》[J]. 《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289]胡可先. 《“吴富体”考论》[J].《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
    [290]杨晓霭.《令狐楚简论》[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91]王勋成.《王维进士及第及出生年月月考》[J].《文史哲》,2003年第2期
    [292]王永平.《论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J].《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93]卞孝萱.《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和政治背景》[J].《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94]马茂军.《“富吴体”考论》[J].《船山学刊》,2006年第4期
    [295]李红霞.《论唐代隐逸的特质及其文学表现》[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296]时显群.《论法家“务实功利”的价值观》[J].《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