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及其解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农问题中最庞大最复杂的部分就是农村,然而农村的建设等各方面又离不开土地,所以土地对于农村的重要性显得尤为明显和醒目,土地又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依靠。当前土地问题的解决对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已成为了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很多矛盾聚集之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便是一种新的动向。这类纠纷面广量大,政策性和季节性都很强,处理难度大。所以要解决纠纷的重要性显得特别重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类型主要有侵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侵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主要表现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侵犯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土地所在地的村民干扰承包人的农业生产而形成侵权;外嫁女、离婚妇女、丧偶妇女被剥夺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主要表现有:发包程序违反规定;土地承包合同内容不明确;发包人擅自毁约,将土地另行发包给他人;发包人单方提高承包金,不能按合同规定按时将土地交付给承包人使用;承包人不按时交纳承包金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不完善;农村新增人口没有承包地;土地权属关系不明或勘界不清引发的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的问题;村组未按规定发包或调整土地引发的问题;第三人侵害承包人的承包经营权引发的问题等。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被曲解、土地所有权残缺;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制约机制;农民集中居住和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伤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村规民约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政策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法律三者之间的矛盾。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成绩显示与政府的预期效应总是形成强烈的反差,过分加快城市建设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是加快城市的建设,而是充分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因为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得到充分而合理的保护,由此便会严重影响农村各方面的发展。另外,农民的土地权益时常遭受侵犯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得以解决这一问题也会阻碍农业的发展,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外,法律规定的争议解决机制不顺畅,仲裁机构设置不健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土地承包发生纠纷的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解决,假如机制顺畅可以有效地减少诉讼,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后顾之忧,并能迅速化解矛盾。而在实践中,协商、调解都要求双方自愿,且不具有法律强制力;而仲裁则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健全,仲裁的性质和仲裁效力不明确,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规定等问题。这都使当事人最终不得不走诉讼这条道路。
     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于出嫁女、离婚丧偶妇女等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审理涉及此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应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应从建立住宅动迁和宅基地流转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减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合理的分工安排与权责划分等四方面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关机制改革。
     必须加快《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的立法进度,以增强此部法律的实践性。与此同时,要与农村基层民主的口号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对《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些相关法律进行修订,但也应对下列问题加以注意:农村集体所享有的土地必须全部归村民小组所有;集体经济形式的村民也同样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利,并在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之上另外获得征地予以补偿并给其收益的权利。
The most massive countryside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part of rural, however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and cannot leave the land, so the importance of land for the countryside appear especially apparent and striking, land and also people living and production 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land to solve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s has very big effect. Rural land system has become the hot issue in the society, but also many contradictions gather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perfect gradually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also appeared a lot of new situation, the new question, infringing upon the contracted land disputes, is a new trend. This kind of dispute area wide amount is large, policy and seasonal are strong, processing is difficult. So will the importance of resolving dispute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types of disputes main violation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disputes and 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 disputes. Infringe upon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dispute mainly displays are: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or committee) infringed farmers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Local villagers interference contracted la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ontractor infringement; WaiJia female, divorced women, widowed women were deprived of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etc. The 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 dispute mainly displays are:contract awarding program in violation of regulations; Land contract content not clear; The developer, will release without authorization shall be separately subcontracted to others; land The developer unilaterally ChengBaoJin, cannot improve prescribed by the contract of land on time delivery to the contractor use; The contractor don't pay ChengBaoJin etc.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disputes in the forms mainly has: the rural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ed; Rural new population not contracted land; Land ownership unknown or demarcation not clear caused problem;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f non-standard problem; Not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or radiolarian.it land caused problem; adjust A third person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infringement caused by the contractor, etc.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disputes causes mainly has: farmer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be misinterpreted, land ownership incomplet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complete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Lack of effective restriction mechanism; Farmers' concentration living and homestead transfer process to farmers' rights of damag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to resolve disputes key and difficult is how to solve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in the village andvillagers pledges and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policy and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egal three. Rural l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achievement display and government expected effect is always the formation of strong contrast, excessive speed up urban construction, of cours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but urgent problems at present not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but full protection of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Becaus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s or the most direct farmers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has not been fully and reasonable protection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various aspects.
     Legal system from mediation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better solve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disputes, and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local resource and improve rural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legal system, give full play to mediation conciliation function. Because mediation with lower cost, flexible and effect is good wait for an advantage, and from legal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r traditional society conciliation is the main means to settle disputes, especially in traditional rural community performance is more obviou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legal for virgin female, divorce widowed women who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Daily life of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infringed upon happens. Trial involving such contracted land disputes, should adhere to the "the rural land contracting men and woman enjoy equal rights" principle, so as to fully effectively protect women's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Should build residential resettlement and homestead conversion in farmers'rights safeguard mechanism, regulate land contracted management flow, legally regulate the contracted land circulation, reduce the rural land contracting contract dispute, reasonabl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arrange divided four aspects to perfect our country's rural contracted land reform of the relevant mechanism.
     "Land contracting law must accelerate the progress of the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to strengthen this part of law practice. Meanwhile, and rural grassroots democracy slogan an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o coordinate the land contracting law "and" the organization law of villagers committee and some other related laws to revise, but should also take note:the following problems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must be enjoyed by all the villagers groups all return; Collective economic forms of villagers also enjoy the rights of the contracted land; And enjoy the basis of contracted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acquiring other and the rights of its earnings.
引文
①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①申卫星:《物权法与农民权益的保护》,《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第7期。
    ①屈茂辉:《农村承包经营权改革问题探析》,《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3期。
    ②陈甦:《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
    ③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④转引自:渠涛:《物权法立法中的农村土地财产权问题》,正义网—中国民商法律网,2005年11月1日。
    ①陈祥建:《土地承包法草案的思考》,《法学》2001年第9期。
    ②王权典、张建军:《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法律性质与特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版第3期。
    ①孙宪忠:《确定我国物权种类及内容的难点》,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②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探讨》,《中国农业经济》1999年第10期。
    ①杨立新:《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及其对策—兼论建立地上权和永佃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载《河北法学》2000年第1期。
    ②转引自: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22页。
    ①杨立新:《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及其对策—兼论建立地上权和永佃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1期。
    ①江眺、闫向荣:《永佃权:改革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一个思路》,《当代法学》2003年第4期。
    ②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4页。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140页。
    ①参见郭立、董学清、李钧德:《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探新路》,《农家参谋》2008年第11期。
    ①乌志华:《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2005年第8期。
    ②严永:《农村士地流转回答》(连载二),《湖南农业》2009年第8期。
    ③参见宋刚:《论土地承包权—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为中心展开》,《法学》2002年第12期。
    ①孙天权:《从法律的视角看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践》,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版,第290页。
    ②刘静、郑永胜:《农村土地承包法原理精要与实务指南》,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①徐玉发:《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3期。
    ②胡家强:《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征收》,《乡镇经济》2008年第6期。
    ①亓宗宝:《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障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
    ②王洪双:《我国物权法应建立地上权制度》,《学术交流》2002年第3期。
    ③熙乾:《农村集体土地归属管理问题探析》,《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第8期。
    ①宋志斌:《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及其解决方略》,《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①徐玉发:《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8期。
    ②张光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2期。
    ①徐玉发:《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4期。
    ①陈甦:《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确立》,《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2]刘静、郑永胜:《农村土地承包法原理精要与实务指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3]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4]汪振江:《农村土地产权与征收补偿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张钧:《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5]郭明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6]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丁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温世扬:《物权法要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0]杨立新、梁清:《细说物权法新概念与新规则》,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房绍坤:《物权法用益物权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王利明:《中国民法诸问题与民法方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刘俊:《中国土地立法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韩学平:《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15]崔杰:《土地承包及征地补偿案件的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16]屈茂辉:《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17]靳相木:《中国乡村地权变迁的法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温世扬、廖焕国:《物权法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19]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物权篇),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0]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1]温世扬、廖焕国:《物权法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22]黄松有:《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司法解释导读与判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1]陈志英、朱勇:《我国农业发展与农用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货币化、股份化》,《河北法学》2000年第3期。
    [2]刘晓宇、张林秀:《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3]慎先进、董伟:《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思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6年第2期。
    [4]亓宗宝、史建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实证分析——从9宗诉讼案例谈起》,《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1期。
    [5]严立冬、刘新勇:《河南省鹤壁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1期。
    [6]杨守玉、王厚俊:《“三农”视角下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
    [7]董刚、丁新正:《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利益协调问题——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实证探索》2009年第2期。
    [8]王忠林、韩立民:《滕州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及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
    [9]田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争鸣与思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0]王晓慧、李晓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与制度选择》,《当代法学》2006年第4期。
    [11]李敏飞、柳经纬:《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性因素的法律分析和思考》,《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2]林敏:《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1期。
    [13]钱忠好:《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解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14]蒲方合、陈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新论》,《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5]吴郁玲、曲福田:《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16]孙淑云、冯瑞琳:《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7]陈俊:《士地立法的理念追求与制度构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8]温铁军:《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利益问题》,《广东经济》2008年第6期。
    [19]刘向南、曲福田:《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问题综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20]宋刚:《论土地承包权——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为中心展开》,《法学》2002年第12期。
    [21]程宗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新视野》2002年第3期。
    [22]周子良:《永佃权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价值》,《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23]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二元化之客观界定》,《经济问题》,2007年第9期。
    [24]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25]顾昂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第5期。
    [26]柳随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草案)>的说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第5期。
    [27]曹诗权、朱广新:《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立法目标模式的建构》,《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28]朱广新:《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构建的二元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7期。
    [29]叶建丰:《在我国重建永佃权的构想》,《河北法学》2001年第3期。
    [30]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探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
    [31]王利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国人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32]张国宏、郭洪涛、窦红亮:《永佃权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
    [10]《土地登记办法》
    [11]《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12]《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
    [13]《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
    [14]《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规则》
    [15]《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16]《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7]《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18]《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
    [19]《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
    [20]《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21]《辽宁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22]《山东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23]《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24]《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25]《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