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两周乐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山东地区,东北濒临黄海、渤海,西负泰山,是华北大平原上一块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两周时期,山东地区保存着十分丰富而珍贵的音乐文物,其中以镈和甬钟、纽钟为大宗。因此,从考古学等角度,对三类乐钟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对山东地区传世与出土的两周乐钟及其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指出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明确个人的研究目的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是山东地区周代乐钟类型学研究。首先,主要依据甬钟正鼓敲击处纹饰的变化,再结合其篆、舞、甬部的纹饰演变,将118件甬钟分为8型Ⅰ至Ⅳ式不等。总结各类型甬钟形制变化规律的同时,将其可分为西周中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五个大的阶段。其次,以钮制为标准,将64件镈钟划分为7型,每型下面再按照钲部所占面积的大小、正鼓纹饰的变化等,划分为Ⅰ至Ⅲ式不等。归纳各型形制演变规律的同时,将镈钟划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前后五个阶段。再者,综合考虑钮的形制、枚的有无或个数、钲篆鼓纹饰等,将175件纽钟划分为8型,每型Ⅰ至Ⅳ式不等。分析各个类型形制演变规律的同时,将其可分为两周之际、春秋早中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五个阶段。最后,梳理整体发展脉络,将山东地区周代乐钟分为滥觞期、发展繁荣期和衰落期三个大的时期,其中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早段为滥觞期,春秋时期为发展繁荣期,战国时期为衰落期。
     第二章从山东地区两周有铭乐钟的铭文位置、全铭组合关系、铭文内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有铭乐钟的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滥觞期的甬钟,铭文简略,位于钲间或左鼓。发展繁荣期的有铭乐钟,包括镈钟、甬钟和纽钟三类,铭文的排列形式和铭文字体比较多样,邾或小邾国诸器特色鲜明。这一时期的全铭组合方式有单件全铭、4件合铭,另有11例失群钟;铭文内容以追孝祈福和宴乐为主。衰落期的有铭乐钟仅出土2例,铭文位于于口,内容简省,追随战国时期全国乐钟铭文衰落的大趋势。
     第三章从铸造方法和范的设计、纹饰的设计与铸刻两个方面对山东地区两周甬钟、镈钟和纽钟进行了铸造工艺的研究。事实表明,无论是乐钟的铸造方法还是纹饰的铸刻,整体上的工艺都是不断进步的。滥觞期的乐钟形制原始,纹饰因分范多呈对称分布。发展繁荣期的乐钟造型多样且精美,流行模印的蟠螭纹或蟠虺纹,衰落期的乐钟明器化现象比较突出,甬、钮采用焊接或铸接工艺,盛行浮雕纹样。
     第四章从乐悬的用器、摆列和音列制度、性别差异和簨虡等几个重要方面,探讨山东地区两周乐钟的乐悬制度。一、用器制度。滥觞期,只有诸侯可以享用镈钟;发展繁荣期,诸侯和卿大夫可以享用镈钟;衰落期,诸侯、卿大大和士均可以享用镈钟,呈现一个等级差异逐渐缩小的趋势。二、摆列制度。《周礼·春官·小胥》所载基本符合山东地区两周墓葬中乐悬摆列制度的现状。不完全相符者,多是采用低于其级别的乐悬悬挂制度。镈钟、甬钟和石磐在三个时期的套、件数都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郑玄等所注堵肆的数量可能不确。三、音列制度。滥觞期处于起步阶段,侧鼓音未能很好地进行利用;发展繁荣期,镈钟和甬钟达到了两周时期乐钟音乐水平的至高点,纽钟和石磬在这一阶段是急速发展;战国时期,镈钟和甬钟明器化,进入了名符其实的衰落期,但是纽钟和石磬的音乐性能还在进一步发展。四、性别差异。如果说东周因为“礼崩乐坏”,乐制松动,个别女性可以使用乐器,那么在体现乐制性别差异的男女合葬墓中,男性还是占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乐悬制度的性别差异还是比较严格执行的。五、簨虡。结构多为一梁一柱的木质结构,髹红或黑漆,适合跽座演奏。簨部两端呈龙头形、饰鸟形璧翣或嵌套筒形或圆形铜质构件。虡部立柱中间粗两端细,或中部雕刻成云朵状,或上细下粗;底座有长方形或方形,有山字形,有覆斗形。
     第五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和政治因素,以甬钟、镈钟、纽钟三类青铜乐钟为中心,将山东地区分为鲁北、鲁南、鲁东南和胶东四个音乐文化区。鲁北文化区最具代表性,乐钟数量多、使用时间长、工艺不断进步、形制兼容并包。另大量采用明器乐钟随葬是最大的特色之一。鲁南文化区有铭乐钟占了总数的80%。铭文之外,青铜乐钟铸造异常精美,其中两铣下垂形成尖角也是本地区的独特形制。鲁东南文化区莒国力量强大,不仅国君使用镈钟、甬钟、纽钟俱全的轩悬之制,国君夫人也能享用高级别的乐器:乐器组合中不仅使用了晋地常用的钟磬组合,还加入了錞于、钲等军乐器;甬钟、镈钟、纽钟正鼓部纹饰多见三对带犄角的变形兽面纹,等等,特点显著。胶东文化区西周乐钟多不成编,东周乐钟形制和组合自成特色,拥器者多采用低于其级别的乐悬用制。
     结语部分对前面各章内容进行了概括,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Shandong area, with the Huang and Bo Sea in northeast and Tai Mountain in west, i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geographical unit of North China plains. During Zhou dynasty, Shandong area is very rich in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of ancient music, which majored in Yong bells, Bo bells and Niu bells. Therefore, from the aspects of archaeology, etc.,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se three kinds of bells has an important academic significance.
     The introduction part firstly tells u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and also related concepts of this article, and then looks back bronze bells excavated or found in this region. Based on academic history review, the article points out a number of issues existing in previous study and makes clear personal research purposes and writing ideas.
     Chapter one is typology research of Zhou bells in Shandong areaa. First, mainly according the ornamentation changes in Zhenggu area, combined with Zhuan, Wu and Yong area,118pieces of Yong bells are divided into eight types ranging from Ⅰ to Ⅳ. And its evolution pattern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major stages:the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middl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and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Second,64pieces of Bo bells are divided into seven types ranging from Ⅰ to Ⅲ and five stages from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middl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rd,175pieces of Niu bells are divided into eight types ranging from Ⅰ to Ⅳ and five stages from the late Western Zhou and early Eastern Zhou Dynasties to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orth, Haidai b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arge stages:the beginning period, the developing period and the decline period.
     Chapter two is inscription study of bells, including inscription location, assemblage, content and character form.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Yong bells inscriptions were brief, located in the Zheng or left Gu area of bells. The developing period had inscriptions on Yong, Bo and Niu bells, and its location, assemblage and character form were various, where Zhu or Xiaozhu State bells were distinctive. There was only two chime-bells with inscriptions in the decline period, where inscriptions were located in Yu area of bells and very simple, following the fading trend of bell inscription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apter three is casting technique study of bells, which includes casting methods and ornamentation desig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of them were progressive in Zhou Dynasty. Particularly,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shapes of bells were primitive, while bells of the developing period were diverse and exquisite and the decline period with many funerary bells, using welded or cast bonding methods.
     Chapter four is study of suspended music system, including bell using, bell arranging, gender differences and Sunju. First, usage of Bo bells presented a narrowing trend between hierarchical distinctions. Second, bell arrangement we found i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was basically in line with classic document. Third, tone series of bells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were in its infancy, while in the developing period Yong and Bo bells reached the highest point of tone levels, but Niu bells and Stone bells still mad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music performance. Fourth, men still accounted for the absolute dominance in gender differences of suspended music system. Fifth, the structures of Sunju mainly contained a wooden beam and column, with painted red or black lacquer. And Sun at both ends was dragon-shaped, decorated with bird-shaped Bisha or nested with cylindrical or round copper components. The column of Ju was thick in middle part and thin at both ends, or carved into the cloud-like shape in the central part, or thick in upper part and thin in lower part, while the base of Ju was rectangular or square, or mountain-shaped, etc.
     Chapter five divided Shandong area into four parts:the north, south southeastern and east Shandong, centered in Yong, Bo and Niu bells. North Shandong w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music-cultural district, both in bells shape, number, using period and casting technique. Besides, on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was burial of a large number of funerary bells. In South Shandong, bells with inscriptions accounted for80%of the total. The shapes of bells were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one was unique in Shandong area. Ju State was very powerful in Southeastern Shandong in Zhou Dynasty. Not only the King but also the Queen can use Bo, Yong and Niu bells. The instrument combinations contained both musical instruments-bronze bells, lithophones and military instruments-Chunyu, Zheng. The design of Zhenggu area of bells also had an extraordinary characteristic. Bronze bells in East Shandong were only one or two pieces in Western Zhou, while its shape and combination formed their own identity in Eastern Zhou and most of the owners used low-level suspended music system.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chapters, lists some issues needing further study, and suggests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study.
引文
2陈荃有:《中国青铜乐钟研究》,第3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
    3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第1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10期。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423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荣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综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北京市图书业公会出版,1940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四,中华书局,1984年。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423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4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7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5同3。
    6同2,图二七一。
    7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59、16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8林济庄:《齐鲁音乐文化源流》,第118页,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四二,中华书局,1984年。
    2李纯一:《周代钟镈止鼓对称顾龙纹断代》,见:《李纯一音乐学术论文集》,第173-192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3同1,图二二五至二三七。
    4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6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5同1,图一四○。
    6同1,图一五一。
    7同2,第209页。
    8马承源:《关于翏生盨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考古》1979年1期;袁荃猷等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6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1荣庚:《两周彝器通考》,附图九五四,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余文集成释文》一.图二四五,中华书局,1984年。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第171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七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二,中华书局,1984年。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408-409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5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附册84页,上海美术出版社,1964年。
    6陈公柔:《滕邾两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见于:《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第18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八七,中华书局,1984年。
    2袁筌猷等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56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八六,中华书局,1984年。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第172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410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八,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6同3,图五○。
    7同3,图一八。
    8李纯一:《周代钟镈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见:《李纯一音乐学术论文集》,第180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9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见于:《郭沫若全集·考古编》七(128页)、八(41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1顾颉刚:《读春秋朱国彝铭因论朱国之盛衰》,《中央日报·文物周刊》1947年8月6日。
    2陈公柔:《滕邾两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见于:《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第18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3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62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六,中华书局,1984年。
    5夏含夷(芝加哥大学):《由新出土绛县倗伯偁簋重新思考西周重器休盘的年代》,2010Ancient Chinese Bronzes Conference, Chicago University。
    6李学勤:《论西周王朝中的齐太公后裔》,《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4期,2010年10月。
    7袁荃猷:《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39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6年;马承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卷》,第4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6年;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62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二八至二四四,中华书局,1984年。
    2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477页,四川:巴蜀书社,2003年。
    3方建军:《虢叔旅钟辨伪及其他》,《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1期。
    4张真、王志文:《山东海阳上尚都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2001年9期。
    5罗西章:《扶风出上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李纯一:《中国上古出上乐器综论》,第19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陕西卷》,第73、9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6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82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卷1,第51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6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8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3-4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3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7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5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临淄区志》,第545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6同2,第38页。
    7同4;同3,第1683页:李剑、张龙海:《临淄出土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85年4期。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2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6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3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陕西卷》,第58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4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上夼村出上(?)国铜器》,《考古》1983年4期。
    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10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6任日新:《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日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12期。
    1黄盛璋:《山东出土莒之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4期。
    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2015-20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程明:《山东邹城市出土铜甬钟》,《考古》1996年11期。
    4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陕西卷》,第83-8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呼林贵等:《耀县丁家沟出上西周窖藏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6年4期。
    5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10期;王献唐:《黄县(?)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1山东省博物馆等:《莒南大店春秋时期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3期;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84-8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704-17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春秋经传集释》僖公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平公、宁庄子盟于向,寻洮之盟也。”杜注:“兹平,时君之号。莒夷无諡,以号为称。”
    1罗勋章:《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9期;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7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临淄区志》,第545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3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67、158-159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0-41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3同1,第46、95、150页。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10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同1,第94页。
    3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第51-136、419-44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林仙庭、闫勇:《山东蓬莱市站马张家战国墓》,《考古》2004年12期。
    2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上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文物》1989年6期。
    3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35-36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4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11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5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阳信县文化馆:《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3期。
    1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102-104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刘一俊、冯沂:《山东郯城县二中战国墓的清理》,《考古》1996年3期。
    1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2012-20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第115-149页,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3淄博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4同1,第2016-2017页。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第302-382、419-44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考古》2000年10期。
    2海阳县博物馆等:《山东海阳嘴子前村春秋墓出土铜器》,《文物》1985年3期。
    1烟台市博物馆、海阳市博物馆:《海阳嘴子前》,第52页,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2马良民、李仙庭:《海阳嘴子前春秋墓试析》,《考古》1966年9期。
    3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689-16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①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9期;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考古》1998年9期。
    ②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9期;方辉:《祁公典盘铭考释》,《文物》1998年9期。
    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郯城县大埠二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四辑,105-14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1参考:纪王崮春秋墓http://baike.soso.com/v52212748.htm;专家称崮顶春秋墓主为莒国君或建于春战之际http://www.kaogu.net.cn/cn/detail.asp?ProductID=14771。
    2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金文文献集成》第十册,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
    1清·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金文文献集成》第十册,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
    2罗振玉:《梦郼草堂吉金图》,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8年。
    3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北京市图书业公会出版,1940年。
    41934-1935增订为《图录》五册和《考释》三册二书,1958年科学出版社合订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5故宫博物院:《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荆城出版社,1995年。
    6荣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7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1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音乐论丛》(第一辑),1978年。
    2马承源:《商周青铜双音钟》,《考古学报》1981年1期。
    3方建军:《商周乐器文化结构与社会功能研究》,第15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4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第2页,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博士论文。
    5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6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7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博士论文。
    8陈振峪:《中国先秦青铜钟的分区探索》,《曾侯乙编钟研究》,第10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9辛爱罡:《东周中原地区青铜乐钟的形制分析》,《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第417-43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0王洪军:《出土东周中原体系青铜编钟编制区域特征探讨》,《黄钟》2000年6期。
    1王世民:《西周暨春秋战国时代编钟铭文的排列形式》,《中国考古学研究》(2),第106-12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
    2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陈双新:《青铜乐器铭文的排列形式及其时代意义初探》,《古代文明》(第2卷),第198-21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3黄盛璋:《山东出土莒之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4期。
    4林济庄:《齐鲁音乐文化源流》,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①Lothar von Falkenhausen. Suspended Music: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5朱文玮、吕琪吕:《先秦乐钟之研究》,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6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77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2朱文玮、吕琪昌:《先秦乐钟之研究》,第11页,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1李纯一:《关于殷钟的研究》,《考古学报》1957年3期:方建军:《两周早期甬钟及甬钟起源探讨》,《考古与文物》1992年2期。
    2高至喜:《甬钟探源》,《中国文物报》1991年3月24口。
    3陈亮:《扶风五郡西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编钟及相关问题》,《文物》2007年8期。
    4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10期。
    5殷玮璋、曹淑琴:《长江流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文物与考古论集》,第261-28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6罗西章:《扶风出上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9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陕西卷》,第73、9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7蒋定穗:《试论陕西出土的西周钟》,《考古与文物》1984年5期。
    8同上;方建军:《西周早期甬钟及甬钟起源探讨》,《考古与文物》1992年2期;殷玮璋、曹淑琴:《长江流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文物与考古论集》,第261-27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殷玮璋、曹淑琴:《早期甬钟的区、系、型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2),第231-25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朱文玮、吕琪昌:《先秦乐钟之研究》,第69-90页,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2辛爱罡:《东周中原地区青铜乐钟的形制分析》,《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第417-43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3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63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1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1·30,1935年。
    1荣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7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4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3唐兰:《古乐器小记》,《燕京学报》第十四期,1933年。
    4郭沫若:《彝器形象学试探》,《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5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论》,《海外中国铜器图录》上册,北平图书馆,1946年。
    6高至喜:《论商周铜镈》,《湖南考古辑刊》3,湖南:岳麓书社,1986年。
    7同2,第171页。
    8冯卓慧:《试论青铜镈的起源》,《中国音乐学》2008年3期。
    9方建军:《两周铜镈综论》,《东南文化》1994年1期。
    10杨涛:《先秦青铜镈研究》,《黄钟》1993年3期。
    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45-14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2辛爱罡:《东周中原地区青铜乐钟的形制分析》,《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第417-43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3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临淄区志》,第545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4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38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5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商周青铜器纹饰》,图34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6滕鸿儒、王洪明:《山东海阳嘴子前村春秋墓出土铜器》,《文物》1985年3期。
    7同4,第42页。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1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同上,第43页。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51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1袁荃猷:《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62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四○,中华书局,1984年。
    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上乐器综论》,第24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47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辛爱罡:《东周中原地区青铜乐钟的形制分析》,《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第417-43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1陈双新:《青铜乐器铭文的排列形式及其时代意义初探》,《古代文明》(第2卷),第19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2王世民:《西周暨春秋战国时代编钟铭文的排列形式》,《中国考古学研究》,第106-12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
    3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陈双新:《青铜乐器铭文的排列形式及其时代意义初探》,《古代文明》(第2卷),第198-21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4黄盛璋:《山东山土莒之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4期。
    5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八,中华书局,1984年。
    2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7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3同1,图一四。
    1黄盛璋:《山东出土菖之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4期。
    2陈双新:《青铜乐器铭文的排列形式及其时代意义初探》,《古代文明》(第2卷),第20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6-49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四二,中华书局,1984年。
    2同上,图八六.
    1陈双新:《青铜乐器铭文的排列形式及其时代意义初探》,《古代文明》(第2卷),第20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2罗勋章:《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9期。
    3山东省博物馆等:《莒南大店春秋时期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3期。
    4任日新:《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12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四九至一五二,中华书局,1984年。
    2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6-49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27-1528页,中华书局,1980年。
    1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第100-101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06页,中华书局,1980年。
    3同1,第113页。
    1黄盛璋:《山东出土莒之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4期。
    1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第149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第156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同上。
    1郭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青铜时代》,第24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胡小石:《古文变迁论》,《胡小石论文集》,第169-171页,上海古籍出版杜,1982年。
    1清·戴震:《考工记·凫氏为钟》,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
    2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
    3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2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
    2同上。
    3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4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1陈通、郑大瑞:《椭圆截锥的弯曲振动和编钟》,《声学学报》(第8卷),1983年3期;截念祖:《中国物理学大系·声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
    1王子初:《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7年1期。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54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7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1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
    2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辩——从考古发现看湖南的商代文化》,《求索》1981年2期。
    1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
    2同上
    1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
    2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第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2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第143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4同上。
    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十四,《十三经注疏》,第1014页,中华书局,1980年。
    6同3;江藩:《乐县考》(卷下),《粤雅堂丛书》,咸丰甲寅(1854)刻本:曾永義:《礼仪乐器考》,第116-117页,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年报第六期抽印本(台北),1967年。
    7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中册),第183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8同1,第2-6页。
    9同2,第164页。
    10同3。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十四,《十三经注疏》,第1014页,中华书局,1980年。
    2王国维:《释乐次》,《观堂集林》(卷二),第101页,中华书局,1959年;杨华:《先秦礼乐制度》,第11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曾永羲:《礼仪乐器考》,第128-129页,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年报第六期抽印本(台北),1967年。
    4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1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阳信县文化馆:《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3期。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3同上。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十四,《十三经注疏》,第1014页,中华书局,1980年。
    3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第9-1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4曾永羲:《礼仪乐器考》,第126-127页,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年报第六期抽印本(台北),1967年。
    5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6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1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9期。
    1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2罗勋章:《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9期。
    1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9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3同1,第100页。
    1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9期。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郯城县大埠二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四辑,105-14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第302-382、419-44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第115-149页,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1淄博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1林仙庭、闫勇:《山东蓬莱市站马张家战国墓》,《考古》2004年12期。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2同上。
    3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一,《十三经注疏》(下),第1951页,中华书局,1980年。
    4陈旸:《周礼·小胥》训义,《乐书》卷四十五,1876年刊本;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831页,中华书局,1987年;徐元诰撰:《国语集解》,第413-414页,中华书局,2002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91-992页,中华书局,1990年;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第24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同1。
    1黄锡全、于炳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第175页,《考古》1995年2期。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士乐器综论》,第28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3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7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91-993页,中华书忆,1990年。
    5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第27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7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一,《十三经注疏》(下),第1951页,中华书局,1980年。
    8唐兰:《古乐器小记》,第77页,《燕京学报》第14期。
    9王国维:《汉南吕编磐跋》,《观堂集林》(别集卷二),第1217页,中华书局,1959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93页,中华书局,1990年:全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8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像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溯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第57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1黄锡全、于炳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第175页,《考古》1995年2期。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89-790页,中华书局,1980年。
    3徐元诰撰:《国语集解》,第110页,中华书局,2002年。
    4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像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溯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第25、41、52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5陈荃有:《西周乐钟的编列探讨》,第29-42页,《中国音乐学》2001年3期。
    6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中国艺术学院2005届博士论文。
    7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12期。
    8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1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12期。
    2同1。
    3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第173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同1。
    1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12期。
    2同1。
    3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102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4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5同1。
    6同3,第143页。
    7同3,第150页。
    8同3,第174-175页。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158-159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音乐文文物大系》中载:石磐16件,分2组,每组18件,大小相次,磨制较精,造型规范,乙组测音数据为694.95、839.83、790.89、985.77、1198.08、1870.44、2713.30和2828.33,可能有误。
    3雍颖:《晋侯墓地性别、地位、礼制和葬仪分析》,《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第248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常怀颖:《西周钟镈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2期。
    1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9期;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考古》1998年9期。
    2海阳县博物馆等:《山东海阳嘴子前村春秋墓出土铜器》,《文物》1985年3期。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郯城县大埠二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四辑,105-14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第300-41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第51-13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二七一,中华书局,1984年;常怀颖:《西周钟鱼镈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2期。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2同上。
    3郎剑锋:《试论繁吕汤家山出土“鸟形饰”的用途》,《江汉考古》2011年4期。
    1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1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第115-149页,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2林仙庭、闫勇:《山东蓬莱市站马张家战国墓》,《考古》2004年12期。
    1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年8期。
    1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9期。
    1方辉:《岳石文化区域类型新论》,《山东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第142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王青:《山东地区周代墓葬》,第95-186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考古》1998年9期。
    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10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八)199,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12月;荣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综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北京市图书业公会出版,1940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国,中华书局,1984年。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423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2王世氏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7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3同1。
    4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临淄区志》,第545页,北京:国际文化屈版公司,1989年。
    5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38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6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上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6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李剑、张龙海:《临淄出土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85年4期。
    7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考古》1998年9期。
    1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12期。
    2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143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3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9期;方辉:《祁公典盘铭考释》,《文物》1998年9期。
    4同2,第35-36页。
    5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3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二七一,中华书局,1984年。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上乐器综论》,第159、16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3林济庄:《齐鲁音乐文化源流》,第118页,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4同1,图一四二。
    5李纯一:《周代钟镈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见:《李纯一音乐学术论文集》,第173-192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6同1,图二二五至二三七。
    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174-17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一集),第302-382、419-44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让二号战国墓》,《考古》2000年10期。
    3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临淄区志》,第545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4同3,第67、158-159页。
    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第51-136、419-44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1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阳信县文化馆:《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3期。
    1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12期。
    2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143页,北京:大象出版社,2001年。
    3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4同1。
    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110-12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见于:《郭沫若全集·考古编》七(223页)、八(41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余文集成释文》一,图一八,中华书局,1984年。
    1周吕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6、95、15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五一,中华书局,1984年。
    3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209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4马承源:《关于翏生盨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考古》1979年1期;袁荃献等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6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04-1005页.中华书局.1990年。
    6同5,第973页。
    7聂凤峻等:《邾鲁春秋》,第246页,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1荣庚:《商周彝器通考》,附图九五四,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二四五,中华书局,1984年。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第171页,《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七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一○二,中华书局,1984年。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408-409页,《郭沫若全集》八,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5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附册84页,上海美术出版社,1964年。
    6陈公柔:《滕邾两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见于:《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第18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7同2,图八七。
    8袁荃猷等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第56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9同2,图八六。
    1郭沫若:《两周余文辞大系考释》,第411页,《郭沫若全集》八,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同1,第410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五○,中华书局,1984年。
    4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6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5同3,图一四○。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图二四五,中华书局,1984年。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二年传》并注。
    2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3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6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4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陕西卷》,第58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5罗勋章:《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9期。
    1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6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8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3-4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3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4《春秋经传集释》僖公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平公、宁庄子盟于向,寻洮之盟也。”杜注:“兹平,时君之号。莒夷无諡,以号为称。”
    1?J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40-41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2山东省充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第36页,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郯城县大埠二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四辑,105-14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4同1,第102-104页。
    5刘一俊、冯沂:《山东郯城县二中战国墓的清理》,《考古》1996年3期。
    1《史记·楚世家》“简王元年,北伐灭宫”。
    2刘一俊、冯沂:《山东郯城县二中战国墓的清理》,《考古》1996年3期。
    1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10期;王献唐:《黄县(?)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2王献唐:《黄县(?)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1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上夼村出土(?)国铜器》,《考古》1983年4期。
    2同上。
    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10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4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19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陕两卷》,第73、90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5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第82页,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卷1,第51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7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1烟台市博物馆、海阳市博物馆:《海阳嘴子前》,第52页,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2马良民、李仙庭:《海阳嘴子前春秋墓试析》,《考古》1966年9期。
    3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第1689-16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常怀颖:《两周钟镈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2期。
    2同上。
    [汉]司马迁撰、[宋]裴驯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
    [南朝]释智匠:《古今乐录》,《汉魏遗书钞》,嘉庆三年刻本。
    [宋]陈旸:《周礼·小胥》训义,《乐书》卷四十五,1876年刊本。
    [宋]吕大临:《考古图》,《金文文献集成》第一册,线装书局,2005年
    [宋]王黼:《博古图》,《金文文献集成》第二册,线装书局,2005年
    [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别》,《金文文献集成》第九册,线装书局,2005年。
    [清]戴震:《考工记·凫氏为钟》,商务印书馆,1956年。
    [清]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金文文献集成》第十册,线装书局,2005年。
    [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金文文献集成》第十册,线装书局,2005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罗振玉:《梦郭草堂吉金图》,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8年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庐江刘氏小校经阁,民国24年(1935)影印本。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陈亮:《扶风五郡西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编钟及相关问题》,《文物》2007年8期。
    程明:《山东邹城市出土铜甬钟》,《考古》1996年11期。
    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文物》1989年6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北京:文 物出版社,1999年
    呼林贵等:《耀县丁家沟出土两周窖藏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6年4期。
    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阳信县文化馆:《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3期。
    海阳县博物馆等:《山东海阳嘴子前村春秋墓出土铜器》,《文物》1985年3期。
    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第115-149页,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年8期。
    纪王崮春秋墓http://baike.soso.com/va2212748.htm;专家称崮顶春秋墓主为莒国君或建于春战之际http://www.kaogu.net.cn/cn/detail.asp? ProductID= 14771。
    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10期。
    李剑、张龙海:《临淄出土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85年4期。
    罗勋章:《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9期。
    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
    林仙庭、闫勇:《山东蓬莱市站马张家战国墓》,《考古》2004年12期。
    刘一俊、冯沂:《山东郯城县二中战国墓的清理》,《考古》1996年3期。
    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任日新:《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12期。
    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上夼村出土(?)国铜器》,《考古》1983年4期。
    山东省博物馆等:《莒南大店春秋时期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3期。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考古》2000年10期。
    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9期。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9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郯城县大埠二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四辑,第105-140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考古》2000年10期。
    滕鸿儒、王洪明:《山东海阳嘴子前村春秋墓出土铜器》,《文物》1985年3期。
    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烟台市博物馆、海阳市博物馆:《海阳嘴子前》,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张真、王志文:《山东海阳上尚都出土两周青铜器》,《考古》2001年9期。
    淄博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论》,《海外中国铜器图录》上册,北平图书馆,1946年。
    陈荃有:《西周乐钟的编列探讨》,《中国音乐学》2001年3期。
    陈荃有:《中国青铜乐钟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双新:《青铜乐器铭文的排列形式及其时代意义初探》,《古代文明》(第2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陈通、郑大瑞:《椭圆截锥的弯曲振动和编钟》,《声学学报》(第8卷),1983年3期。
    陈公柔:《滕邾两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见于:《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第186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陈振峪:《中国先秦青铜钟的分区探索》,《曾侯乙编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常怀颖:《两周钟镈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2期。
    截念祖:《中国物理学大系·声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方辉:《岳石文化区域类型新论》,《山东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第142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方辉:《邿公典盘铭考释》,《文物》1998年9期。
    方建军:《两周早期甬钟及甬钟起源探讨》,《考古与文物》1992年2期。
    方建军:《两周铜镈综论》,《东南文化》1994年1期。
    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陕西卷》,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方建军:《商周乐器文化结构与社会功能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方建军:《虢叔旅钟辨伪及其他》,《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1期。
    冯卓慧:《试论青铜镈的起源》,《中国音乐学》2008年3期。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郭沫若:《彝器形象学试探》,《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郭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青铜时代》,第24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顾颉刚:《读春秋朱国彝铭因论朱国之盛衰》,《中央日报·文物周刊》1947年8月6日。
    故宫博物院:《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荆城出版社,1995年。
    高至喜:《论商周铜镈》,《湖南考古辑刊》3,湖南:岳麓书社,1986年。
    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辩---从考古发现看湖南的商代文化》,《求索》1981年2期。
    高至喜:《甬钟探源》,《中国文物报》1991年3月24日。
    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音乐论丛》(第一辑),1978年。
    黄锡全、于炳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考古》1995年2期。
    黄盛璋:《山东出土莒之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4期。
    胡小石:《古文变迁论》,《胡小石论文集》,第169-1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
    蒋定穗:《试论陕西出土的西周钟》,《考古与文物》1984年5期。
    江藩:《乐县考》,《粤雅堂丛书》,咸丰甲寅(1854)刻本。
    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5年.
    李纯一:《关于殷钟的研究》,《考古学报》1957年3期。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李纯一:《周代钟镈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见:《李纯一音乐学术论文集》,第173-192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李学勤:《论两周王朝中的齐太公后裔》,《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4期,2010年10月。
    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2期。
    林济庄:《齐鲁音乐文化源流》,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临淄区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郎剑锋:《试论繁昌汤家山土“鸟形饰”的用途》,《江汉考古》2011年4期。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美术出版社,1964年
    马承源:《关于琴生盨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考古》1979年1期。
    马承源:《商周青铜双音钟》,《考古学报》1981年1期。
    马承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卷》,第45页,河南:大象出版社,1996年
    马良民、李仙庭:《海阳嘴子前春秋墓试析》,《考古》1966年9期。
    聂凤峻等:《邾鲁春秋》,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彭裕商:《两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03年
    荣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荣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综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考古》1998年9期。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商周青铜器纹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唐兰:《古乐器小记》,《燕京学报》第十四期,1933年。
    王国维:《释乐次》,《观堂集林》(卷二),第101页,中华书局,1959年。
    王国维:《汉南吕编磐跋》,《观堂集林》(别集卷二),第1217页,中华书局,1959年。
    王献唐:《黄县(?)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王青:《山东地区周代墓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世民:《西周暨春秋战国时代编钟铭文的排列形式》,《中国考古学研究》(2),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
    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王洪军:《出土东周中原体系青铜编钟编制区域特征探讨》,《黄钟》2000年6期。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子初:《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7年1期。
    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12期。
    王清雷:《从山东音乐考古发现看周代乐悬制度的演变》,《中国音乐学》2004年2期。
    辛爱罡:《东周中原地区青铜乐钟的形制分析》,《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殷玮璋、曹淑琴:《长江流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文物与考古论集》,第261-28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殷玮璋、曹淑琴:《早期甬钟的区、系、型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杨涛:《先秦青铜镈研究》,《黄钟》1993年3期。
    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北京市图书业公会出版,1940年。
    曾永羲:《礼仪乐器考》,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年报第六期抽印本(台北),196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中华书局,1984年。
    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年。
    朱文玮、吕琪昌:《先秦乐钟之研究》,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袁荃猷等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
    杨华:《先秦礼乐制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雍颖:《晋侯墓地性别、地位、礼制和葬仪分析》,《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E·G·麦克伦著,黄翔鹏、孟宪福译:《曾侯乙青铜编钟—巴比伦的生物物理学在古中国》,原稿载1985年8月《社会生物工程》杂志(Journal of Social Biologic Structure),译文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3期。
    夏含夷(芝加哥大学):《由新出土绛县倗伯偁重新思考两周重器休盘的年代》,2010Ancient Chinese Bronzes Conference, Chicago University。
    Fritz A. Kuttner. The Archaeology of Music in Ancient China:2000 Years of Acoustical Experimentation,1400 B. C.-A. D.250. Paragon House,1990.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Suspended Music: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德)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曾侯乙以前的中国古代乐论——从南宫乎钟的甬部铭文说起》,《考古》1992年9期。
    (德)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著,顾久幸译:《楚礼乐》,《江汉考古》2001年3期。
    (日)冈村秀典:《编钟的设计与构造》,《泉屋博古馆纪要》1986年3期。
    (日)浅原达郎:《先秦时代的钟律与三分损益法》,《东方学报》1987年59期。
    (日)成家彻郎著,曲英杰译:《晋侯苏编钟铭文的确切年代》,《中国文物报》2000年1月12日。
    (日)神崎胜、高凯军:《关于中国钟的分类》,《北京文博》2001年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