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的主观罪过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用刑法手段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认定环境犯罪的诸多具体问题上,全世界的分歧较大。由于环境问题的长期性、累积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环境犯罪主观罪过的认定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认定标准。无过失责任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问题亦存在不同的观点。鉴于环境犯罪的主观罪过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正确量刑的重要要件。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一些观点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环境犯罪主观罪过的立法和实务,对环境犯罪的主观罪过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环境犯罪”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说法,然而,学者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不一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本文评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犯罪的概念,指出环境犯罪作为一类罪,在界定其概念时,应抽绎出此类犯罪与其它类罪不同的特征加以表述,而无须将其所有的具体犯罪构成——阐述。在分析了环境犯罪与其它类罪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将环境犯罪定义为自然人或单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污染或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侵犯公民的环境权益和国家的环境资源管理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以及生态资源破坏,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不同形式的主观罪过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的不同,所受到的刑法否定性评价和谴责程度也不同。因此,科学认定环境犯罪主观罪过形式对于正确地定罪和量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标准,罪过不同,量刑亦轻重不同。
     从世界范围看,对于环境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尽管各国刑法规定的方式或表述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国家都将故意或过失作为环境犯罪必备的主观要件,只有极个别国家在立法列中规定只需客观事实即可成立环境犯罪。以日本、德国、奥地利为代表的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环境刑事立法均规定,行为人构成环境犯罪主观上必须具备故意或过失的要件,仅有违法事实不能构成刑罚的使用,即不适用无过失责任。只有以法国为代表的少数大陆法系国家在极个别法规中规定只
    
    要有客观上的污染事实,就应进行刑罚处罚,但立法界和实务界存有
    分政。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在环境犯罪的主观罪过上,一
    般都遵循“无罪过即无刑罚”的原则,无过失责任只规定在个别法规
    中,并没有作为普遍的归责原则。同时对无过失责任的适用一般限制
    在轻罪(违警罪)的范围,并限制刑罚量。近年来,无过失责任在英
    美法系国家亦趋于衰落,有一种用疏忽责任代替无过失责任的趋势。
    由于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的罪过形式均未作出明文规定,因此在环境
    犯罪的罪过认识上存在分歧。
     首先,在环境犯罪主观罪过的认定标准上,存在不同的观点。有
    的认为应以“行为”为标准;有的认为应以“结果”为标准;有的则
    主张采取“双重标准”。我们认为,对于结果犯,认定的标准是行为
    人对危害环境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而且应当是相对具体的危害环境
    结果,批判了“抽象预见说”的观点,认为此观点忽视了人的主观能
    动性;违反了刑法关于“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处罚”的规定,
    违背了刑法限制过失犯罪打击面的立法精神。对于行为犯,可以以危
    害环境的行为作为认定的标准。另外,根据传统刑法理论,在环境犯
    罪中,判断行为人的预见能力,应根据其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并根
    据有关行政或业务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结合国外学者提出的“结
    果规避义务”理论,提出应根据危害环境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确定
    注意义务内容的标准和根据可能发生的危害环境结果的程度大小确定
    注意义务负担程度的标准的主张。
     其次,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论证了污染环境犯罪不包含
    直接故意的罪过形态,阐明直接故意污染环境,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
    故的犯罪行为在性质上己不再是直接侵犯环境权益,间接损害财产、
    人身法益的环境犯罪,而应以直接侵害不特定的财产和人身法益的危
    害公共安全罪定处。
     由于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累积性和隐蔽性以及形成原因上的复
    杂性等特点,要证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常常存有比较大的困难。为了
    诉讼的便利,有学者提出应借鉴和吸收英美刑法中无过失责任的理论
    和实践,在环境犯罪中适用无过失责任。本文从无过失责任的含义和
    历史来由进行阐述,指出绝对的无过失责任实质上是古代客观责任的
    “现代版”,在我国,缺乏实体法的认同;而相对的无过失责任在我
    
    国刑事诉讼法严格遵循“任何人不得被迫在刑事案件中自证其罪”、
    “举证责任只能由起诉机关承担”的原则下,亦没有程序法的依据。
    第二,刑罚决非遏制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的最佳途径。第主,适用无
    过失责任势必干扰我国的经济建设。第四,诉讼的根本价值在于追求
    公正,以诉讼效率为名,实行无过失责任,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总之,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刑罚作用的局限性和法律的公
    平追求等原因,决定在我国环境犯罪中不宜适用无过失责任。
     文章最后指出,必须科学地认定环境犯罪的主观罪过,决不能
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criminal law is one of ways us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e details of environmental crime among the schola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ake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subjective guilt of environmental crime.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ability without fault. This thesis, combining some scholars'ideas with the legislation of subjective guilt about environmental crime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alyses the subjective guilt of environmental crime.
    This thesis lists some representative definitions of environmental crim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o be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featur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crime and others, this thesis defines the environmental crime as follows: the act of break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leads to destroy environment and it should be punished by criminal punishment.
    Different forms of subjective guilt show the differences of actor' subjective malice. To determine the forms of subjective guil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rmine crime correctly.
    In most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German and Austria, it is regarded as a fact that actors are found guilty only when they act deliberately, that means liability without fault is not adopted. Only few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determine environmental crime as long as pollution actually takes place and punishment should be put into use. When dealing with the subjective-guilt of environmental crime, common-law countries follow the principle that "Et 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sit rea and liability without fault is adopted by individual law, not regarded as universal principle.
    Different opinions of environmental crime result from the fact that no
    
    
    
    clear definition is given by our criminal law. Some scholars regard "act" as the standard. Some think that "result" is the standard. Others think that both "act" and "resul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e should base the consequential offense on the result and the behavioral offense on the act.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riminal law, we judge the actor's precaution ability by his technology, working ability, as well as some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is thesis .claims that we should determine the standard of attention duty in accordance with not only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sult of destroy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seriousness of destroying environment.
    Secondly, combining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this thesis expounds that crim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oes not include the direct intention.
    After expounding the meaning of liability without fault and its history,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absolute objective liability is a modern copy of ancient objective liability. In our country, the substantive law is not authentic. Panalty is not the best way to prevent environment from being polluted and destroyed.
    Thirdly, our economic construction will be destroyed if liability without fault is put into use.
    Fourthly, the aim of lawsuit is to pursue justice instead of efficient lawsuit. It is putting a cart before a horse to make liability without fault come into force.
    In the end, the thesis points out we should not neglect the justice of law, but determine the subjective guilt of environmental crime scientifically.
引文
[1]以下关于国外环境犯罪的概念的资料均引自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第180-181;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版,第1页;
    [3]转引(日)野村好弘:《日本公害法概论》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1982年版,第1页;
    [4]参见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版,第230页;
    [5]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第180页;
    [6]参见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3版,第177-178页;
    [7][日]滕木英雄著,丛选功等译:《公害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1-2页;
    [8]转引[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第3页;
    [9]转引自TR 斯潘塞:“对公害罪的批评性研究”,《剑桥法律杂志》1989年3月号;
    [10]同利平:《试析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
    [11]参见陈明义等编著:《环境保护法规与论文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694页;
    [12]参见王灿发:《我国惩治环境立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1期;
    [13]参见杨春洗等:《论环境与刑法》,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1期;
    [14]高铭暄主编:《刑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710页;
    [15]周珂著:《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第112页;
    [16]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第186页;
    [17]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 2003年第4版,第444页;
    [18]关于行为犯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存有争议,本文取通说,即指行为人只要单纯地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构成既遂的犯罪形态。
    [19]结果犯是指行为人不仅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转引自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169页。由于污染环境犯罪并不存在直接故意的犯罪形态,故没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因此,污染环境犯罪中的结果犯的实质等同于我国部分学者提出的实害犯,即行为人实行了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并且实际造成了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才能成立的犯罪。转引自赵廷光主编:《中
    
    国刑法原理》(总论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417-418页
    [20]“零增长”的理论是国际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1968年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由于人类与环境系统存在发展的无限性和地球的有限性这样的基本矛盾,为了防止地球和人类社会的瓦解危机,“必须把经济增长限制到零”。转引自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123页。
    [21]转引自1998年1月17日的《法制日报》;
    [22]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23]黄风译:《意大利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24]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第143-144页;
    [25]高铭暄主编:《刑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24页;
    [26][27]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第133页;
    [28]杜澎,《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第89页;
    [29]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第134页;
    [30]王秀梅、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7页;
    [31]王秀梅:《英美法系国家环境刑法与环境犯罪探究》,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32]参见王曦著:《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0页;
    [33]参见王曦著:《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0页;
    [34]参见王秀梅著:《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定罪与量刑》,第16-18页;
    [35]郑耀华:《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载《法学与实践》1991年第4期;
    [36][37]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38]转引[美]穆勒:《生态犯罪之研究》,载《环境刑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 1992年版,第78页;
    [39][英]J·C ·史密斯 B·霍根著,李贵方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34页;
    [40][英]J·C·史密斯 B·霍根著,李贵方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35页;
    [41][英]J·C·史密斯 B·霍根著,李贵方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13页;
    [42][英]J·C·史密斯 B·霍根著,李贵方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40页;
    [43]参见周道鸾等主编:《刑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91页;
    
    
    [44]参见陈兴良主编,《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8页;
    [45]参见王蓉:《惩治环境犯罪立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比较》,载《2000年全过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武汉)论文集》,第196页;
    [46]参见[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47]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版,第438页;
    [48]参见王秀梅、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0页;
    [49]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50]参见王秀梅、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51]参见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第97-98页;
    [52]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279页;
    [53]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54]转引吴志良、李永生:《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第18卷,第27页;
    [55]杨敦先等主编:《改革开放与刑法发展》,中国检察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348页;
    [56]向泽选:《论污染环境罪的构成特征》,载《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57]前苏联著名刑法学者A·H·特拉依宁曾经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有一座楼房正在修建,依万诺夫和谢敏诺夫两个工人同在一个用粗麻绳系在十层楼的房顶旁的脚手架上工作。公民罗曼诺夫(依万诺夫的仇人)企图害死依万诺夫,为了这个目标而割断了捆着脚手架的绳索,结果两个工人都跌下来摔死了。对于这个案例,特拉伊宁作了如下分析:罗曼诺夫虽然不希望,但却有意识地放任其死亡的谢敏诺夫,不能不同依万诺夫一块摔死。他的死亡并不是可能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罗曼诺夫不仅是以直接故意杀害了依万诺夫,而且也是以直接故意杀害了谢敏诺夫,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杀害其中一人,就不能杀害另一人。因而,只要不希望发生、但有意识放任发生的结果必然要发生,就不能再说是可能的故意。转引前苏联]A·H·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67页;
    [58]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156页;
    [59]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修订本),法律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49页;
    [60]曹保章承包了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乡泅安村向阳化工厂,该厂系一家村办小厂,连厂长共五名职工,设备极为简陋。曹保章明知该厂无能力处理含氰化钠、氰化钾等有毒工业废渣,于1989年1月与上海锯条总厂签订了处理含氰废渣的协议。协议规定:自1989年1月起,上海锯条总厂将每月约10吨的含氰废渣委托该厂处理,该厂必须按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规定
    
    予以处理,杜绝二次污染,且不能存放于露天场所等。签约后当月,曹即派两名职工雇本村李某的一条渡船前往上海锯条厂热处理车间装运含氰废渣。临行前曹对三人讲,下脚料有毒,不要带回来,偷偷扔到河里不要被人看见。于是三人遵嘱将含氰废渣全部抛入沿途河中。此后,自1989年1月至1991年8月,曹指使陆某、陈某等人先后25次将294吨含氰废渣抛入水中。所抛废渣可折合纯氰化物20吨,致使大面积水城遭到严重污染,大量鱼及水生物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0多万元。肇事者曹保章等人从处理费、运输费等方面牟利7.3万多元。1992年8月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投毒罪判处曹某死刑缓期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七名同案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转引解振华主编:《中国环境典型案件与执法提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61]参见刘仁文著:《严格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22页;
    [62]转引自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第1版,第22页;
    [63]在整个欧洲的古代时期,存在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当其所实施的行为造成了明显的损害结果时,他就应当对之承担责任,这种责任甚至可以加于动物乃至无生物,即英国法上所说的“赎罪奉献物”(dendand)。这种赎罪物是指任何对死亡起了作用的无生命的器械。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它被叫做“杀人者“(brana),要把它交给被害者的家属,以便他们对之实行报复。艾斯奇斯的《Against Chesiph》一书中写到:“当棍棒、石头、铁制品以及无声的和无感觉的东西降落在任何人的身上并杀死该人时,我们就把它们扔到国界以外;当一个人杀死自己时,实施该行为的手就要从尸体上割下来埋掉。”“在普赖塔姆,法院正象它所声称的,他们审判铁制品及所有无生命的东西……”赎罪奉献物通常是以国王的名义官卖的,购买或折价的钱接收后专用于度奉宗教的用途。基督教改革运动后,这笔钱通常分发给贫民,或者发给死者的家属。后来,盎格鲁—撒克逊的法律就把一切杀人案件(极凶残的或无罪的)都作为用支付赔偿金(Wer)来赎罪的案件来处理。[英]Jw 塞西尔特纳著,王国庆,李启家等译:《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北京第1版,第6-8页;
    [64]转引《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页;
    [65]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59页;
    [66][英]J·W·塞西尔特纳著,王国庆,李启家等译:《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北京第1版,第13页;
    [67]刘仁文:《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1期;
    [68][英]鲁柏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著,赵秉志等译:《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24页;
    [69]刘仁文:《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1期;
    
    
    [70]刘德法,程应需:《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问题》,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71]郑耀华:《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载《法学与实践》1991年第4期;
    [72][73]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86页;
    [74]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改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页;
    [75]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76]李兰英:《试论严格责任犯罪》,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4月第20卷第2期;
    [77]杨春洗等:《论环境与刑法》,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1期;
    [78][91]骆梅芬:《效率与公平——严格责任在刑法运用中所体现的两种不同价值》,载《现代法学》1999年8月第21卷第4期;
    [79]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03页[27]第95页;
    [80]刘生荣,黄丁全主编:《刑法基础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306页;
    [81]朱景文主编,《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转引Elliott Currie and Jeome H.Skolnick,Americas Problems(2nd ed.)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 1988,p.363-368.);
    [82][83][84]朱景文主编,《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
    [85]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86]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95页;
    [87]曹子丹,颜九红:《关于环境犯罪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88][英]J·C·史密斯 B·霍根著,李贵方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33页;
    [89][英]J·C·史密斯 B·霍根著,李贵方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33页;英国刑法适用严格责任的三个案件:①詹姆斯父子有限公司诉斯密案,法院认为,违反规定使用(制动系统有毛病的)机动车是一种严格责任犯罪。危险驾车在英国刑法中是一个严格责任犯罪,但是否就能推论出由于驾车是存有危险的,就必须绝对禁止驾驶车辆这种危险行为,甚至是禁止驾驶性能良好的车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②斯维特诉帕斯利案。被告是一位女校长,转租一栋乡间房屋。在出租房屋时,她自己保留了一间 ,为
    
    偶尔访问这里收取房租及照看东西所用。有人在此房中吸食大麻,但事实表明她不知道这一情况。高等法院王室法院认为她参与房屋管理,此点已足够定罪。但上院撤销定罪,认为此条款的“目的”必须是有关管理人的目的,被告没有这样的目的。③圣·玛格丽特信托公司案(st M argaret's Trust Itd),在此案中,被告是一个有限金融公司,被指控违反当时正有效的《分期付款购买条例》,在他人未按规定支付价格的50%作为定金时,被告参与了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对一辆轿车的处理。一个汽车零售商和其他顾客以欺诈方式欺瞒被告公司,把作为交易标的物的轿车价格虚假提高,从而使被告帮助支付了实际价格50%以上的款额。据认为,被告公司的行为完全是无辜的,他认为顾客至少己经支付了50%的定金,但仍被定罪。定罪的依据是“条例中的词语正明确、绝对地禁止此案中圣·玛格丽特信托公司的行为。”而“该条例的目的是帮助维护货币体系的稳定以防止由于其失控而可能给国家带来的通货膨胀灾难的危险。”
    [90]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97页;
    [92][93][英]鲁柏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著,赵秉志等译:《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77-78页;
    [94]倪德锋:《刑法应切中人的意志——“严格责任原则”质论》,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版
    2、[日]藤木英雄著:《公害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3、付立忠著:《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4、王秀梅、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5、王秀梅著:《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6、杜澎著:《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8、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9、[英]J·C·史密斯 B·霍根著,李贵方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0、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11、刘生荣,黄丁全主编:《刑法基础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2、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改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英]J·W·塞西尔特纳著,王国庆等译:《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 1989年7月北京第1版
    14、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15、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6、刘仁文著:《严格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7、朱景文主编,《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18、王曦著:《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19、杨敦先等主编:《改革开放与刑法发展》,中国检察出版社,1993年8月版
    20、[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1、[英]鲁柏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著,赵秉志等译:《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 991年3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