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争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国战争诗在战争诗歌史上处于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首先是乐章诗向徒诗的过渡期,其次是群体诗歌创作向个体诗歌创作的过渡时期,第三是处于诗歌应该注重社会功用还是应该注重文学审美的争论时期。时代的特殊性使三国战争诗无论是诗歌的形式、内容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其它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绪论中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三国战争诗的界定、三国战争诗溯源和三国战争诗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在这一章中,第一节论述了三国战争诗人及其作品的总体特征和贡献;第二节论述了曹操对战争诗歌史的三个贡献,它们分别是:对汉末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以旧题写时事和对生命主题的思考;第三节论述了蔡琰战争诗的贡献,并对曹操战争诗和蔡琰战争诗作了比较,认为他们两人的战争诗有三个方面的不同:观点和立场上的不同、与战争的关系不同、叙事上曹操高度概括而蔡琰却是细致再现;第四节将曹丕、曹植、王粲以及其他战争诗人的诗作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论述了三国战争诗的抒情范式的建立,第四章论述了三国战争诗对战争诗主题的开拓贡献,这两章是从总体上观照三国战争诗对整个战争诗创作的贡献。
     总之,过渡性是它的根本特征。它建立了情景交融的抒情范式,实现了战争诗从群体抒情到个体抒情的转变;它对战争主题有了全新的开拓,实现了战争主题和生命主题的完美融合;它上承接《诗经》、乐府战争诗“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下开启“诗缘情而绮靡”的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了文学社会功用和文学审美的并重。
Throughout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ar poetry, the war poetry in the Three Kingdoms has been in a distinctive historical period. It's 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poetry from the movement to the poem first of all, from group creation to individual one next, and it's also a time of debate on the issue whether poetry should focus on social functions or literary aesthetics. The war poetry in the Three Kingdoms,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era, obviously differs from that in any other times on no matter the forms, content or ways of expression.
     This whole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emphasis of it is to solve three problems-the definition, traceability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war poetry in the Three Kingdoms. Chapter two i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which consists of four sections. Section one discuss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r poets and their works. Section two introduces the three contributions of Cao cao to the history of war poetry. They respectively are:the records of realistic social life of the end of Han dynasty, old inscribed with current events and the deliberation of life theme. Section three discusses the Cai Yan's contributions to war poetry, compares the war poetry of Cao cao with Cai Yan's war poems, and thinks that the war poetry of them differ in three aspects:the different views and positions, the different war relationship, and Cao cao's highly summarized in narrative and Cai Yan's meticulous reproduction. Section four discusses the poems of Cao pi, Cao zhi, Wang Can and other war poets.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are the third part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building of canonical form of expressing emotions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r poetry. Chapter four introduces the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r poetry to the theme of war poetry. These two chapters, in general, reflect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r poetry to the creation of the whole war poetry.
     In a word,Transitivity is its essential feature. And it builds up the canonical form of expressing emotions in a way feeling and setting are happily blended, making the change from group lyricism to individual lyricism in war poetry. Moreover, it digs on the war theme in an entirely new way, realizing a perfect fusion of war theme and life theme. On the one hand, it continues the because-of-thing spirit of reality of Book of Songs and Yuefu war poems, on the other hand, it opens up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emotion center,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social functions and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creation practice.
引文
1 范文澜.中国通史(2)[M].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
    3 鲁迅.鲁迅全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91页.
    4 朱东润.诗心论发凡[M].武汉大学文哲季刊.1938年.第42页.
    1 林祥征.诗经战争诗的审美价值[J].云梦学刊.1994年.第4期.
    2 洪譛.唐代战争诗研究[D].“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4.1985年.
    1 范文澜.中国通史(2)[M].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1 钱志熙.歌谣、乐章、徒诗---论诗歌史的三大分野[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2 钱志熙.歌谣、乐章、徒诗---论诗歌史的三大分野[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1 朱自清.中国歌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2 钱小栢编.顾颉刚民俗学论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页.
    3 班固.汉书·艺文志(6)[M].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708页.
    4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448页.
    5 岑仲勉注.墨子·公孟篇[M].中华书局.2004年.第141页.
    1 朱自清.诗言志辨[M].开明书店.民国三十六年八月初版.诗言志辨·序.
    2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82页.
    1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40页.
    1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M].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原书纂校后案:“诗至唐而极其盛,至宋而极其变”
    2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63页.
    1 张姊明.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三国时代战争诗研究[M].台湾:万卷楼出版.2004年.
    1 胡大雷.金戈铁马诗里乾坤:汉魏晋南北朝军事战争诗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 汪守德.中国战争诗歌[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年.
    3 黄刚.边塞诗论稿[M].黄山书社.1996年.
    1 张在存.三国军旅诗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 阎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3 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 成曙霞.唐前军旅诗发展史[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5 关永利.唐前边塞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 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 佘正松.边塞诗研究中若干问题刍议[J].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2 黄鹏.中国古代军旅诗发展略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 黄刚.略论唐以前的边塞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4 阎福玲.中国古代边塞诗的三重境界[J].北方论丛.1999年第4期.
    5 兰翠.论唐以前征戍诗的发展[J].烟台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 刘艳.浅谈军旅文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5第2期.
    7 黄芃.中国古代军旅诗词发展略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8 郭其云.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艺术特点与时代价值[J].武警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9 胡大雷.中古纪实性战争诗[J].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5期.
    1 郑虹霓.双峰并峙,声气相求——初探建安诗歌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 陈芳.建安军旅诗简论[J].文教数据.2006年第15期.
    3 成军.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谈魏晋南北朝军旅诗[J].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6期.
    4 黄昌年.曹操曹丕军旅诗之比较[J].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1 刘晓莉.曹操诗歌对汉乐府叙事题材的突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0月.
    2 邢培顺.蔡琰《悲愤诗》非自述身世之作[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3期.
    3 冯文凯.慷慨雄壮的爱国乐章:曹植《白马篇》浅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 王莉.论《文选》中的边塞诗[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4年第1期.
    5 周深远,翟淑新.中国古代军旅诗词选注[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
    6 郎宝如.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军旅卷[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
    7 宁国仕.中国历代军旅诗词注评[M].白山出版社.2000年.
    8 更生.历朝边塞军旅诗[M].华夏出版社.2000年.
    9 鉴哗.中国古代诗词分类大典——人物军旅类[M].华文出版社.2004年.
    10 孙丕任,郭春鹰.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
    11 夏传才.军旅诗选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 范晔.后汉书·列女传[M].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2页.
    2 沈德潜.古诗源[M].中华书局.1963年.第103页.
    3 汪绍楹校,方东树著.昭昧詹言卷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8页.
    1 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尧典[M].中华书局.1989年.第82-85页.
    2 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M].中华书局.1980年.第185页.
    3 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M].中华书局.1980年.第185页.
    4 孔颖达.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一[M].中华书局.1980年.第272页.
    1 鲁迅.鲁迅全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91页.
    2 房玄龄,褚遂良.晋书·傅玄传[M].中华书局.1974年.第857页.
    1 邓石如等编.敖陶孙诗评[M].语文出版社.1998年.第1页.
    2 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第27页.《经解》:“六经皆取先王典章”
    3 班固.汉书·艺文志[M].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715页.
    4 胡大雷.中古纪实性战争诗[J].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5期.
    1 鲁迅.鲁迅全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89页.
    2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M].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3 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五(2)[M].清刊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第1-2页.
    1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文人与药[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32页.
    2 王友怀.昭明文选注析·典论·论文[M].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750页.
    3 范晔.后汉书·列女传[M].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2页.
    1 蒋立甫校点.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1 庆振轩主编.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1页.
    1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M].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1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中华书局.1998年.第41页.
    2 房玄龄,褚遂良著.晋书乐下[M].中华书局.1974年.第427页.
    3 房玄龄,褚遂良著.晋书乐下[M].中华书局.1974年.第427页.
    1 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毛诗大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2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古乐[M].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284页.
    1 范哗.后汉书列女传[M].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2页.
    1 金涛声点校.陆机集·赠尚书顾彦先其一[M].中华书局.1982年.第49页.
    2 金涛声点校.陆机集·文赋[M].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
    1 周振甫.诗品译注[M].中华书局.1998年.第15页.
    2 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王昌龄诗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3 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3页.
    4 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5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2009年.第1-3页.
    1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2009年.第3页.
    2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2009年.第35页.
    3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2009年.第45页.
    4 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91页.
    5 沈德潜.古诗源卷三[M].中华书局.1963年.第65页.
    [1]陈寿撰.三国志[M].中华书局.2000年.
    [2]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年.
    [3]孔颖达(唐).尚书[M].中华书局.1998年.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90年.
    [5]赵晔.吴越春秋[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6]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7]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8]范文澜.中国通史[M].人民出版社.1996年.
    [9]陈寅恪.魏晋南北朝时讲演录[M].黄山书社.1987年.
    [10]钱穆.国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1991年.
    [11]司马光.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2009年.
    [12]左丘明撰,韦昭注.国语[M].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4年.
    [1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1983年.
    [14]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1959年.
    [15]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6]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曹操集译注[M].中华书局.1979年.
    [17]赵幼文校注.曹植集译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8]魏红灿校注.曹丕集校注[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朱熹.诗经集传[M].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
    [20]屈原等撰.朱熹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1]无名氏撰.隋树森集释.古诗十九首集释[M].中华书局.1955年.
    [22]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中华书局.1979年.
    [23]程树德撰,程俊英,蒋介石点校.论语集解[M].中华书局1990年.
    [24]俞绍初校点.王粲集[M].中华书局.1980年.
    [25]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M].中华书局.1987年.
    [26]张姊明.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三国时代战争诗研究[M].台湾:万卷楼出版.2004年.
    [2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8]庆振轩主编.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洪讃.唐代战争诗研究.[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30]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李壮鹰,李青春.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4]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徐公持主编.魏晋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36]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沈德潜.古诗源[M].华夏出版社.2006年.
    [38]王福栋.论唐代战争诗[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9]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04年.
    [40]成曙霞.唐前军旅诗发展史[D].山东大学.2010年.
    [41]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2]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D].四川大学.2005年.
    [43]应晓琴.唐代边塞诗综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4]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5]阎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6]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7]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8]王晓慧.曹丕曹植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9]王光睿.诗经战争诗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0]王轶.诗经战争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1]关永利.唐前边塞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2]刘杨.诗经战争徭役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3]张在存.三国军旅诗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4]晁辉.诗经战争诗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5]李桂生.国殇的主题与兵学文献价值[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6]陈松青.国疡研究观点述评[J].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57]钱志熙.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前期诗史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J].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58]钱志熙.歌谣、乐章、徒诗——论诗歌史的三大分野[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9]钱志熙.从生命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学[J].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60]钱志熙.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便及其社会意识背景[J].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61]钱志熙.表现与再现的消长互补——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种规律[J].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
    [62]钱志熙.文人文学的发生与早期文人群体的阶层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63]钱志熙.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J].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64]殷光熹.诗经征战诗中的生命价值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5]林祥征.诗经中的爱国精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66]杨新富.古代部落战争研究——战争的起源和演变新探[J].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67]赵沛霖.关于《诗经》战争诗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68]胡大浚,马兰州.七十年边塞诗研究综述[J].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69]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J].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70]王小盾.文心雕龙乐府三论[J].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71]张晓明.20世纪边塞诗研究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2]黄鹏.黄钟如涛唱大风——中国古代军旅诗个性与风格略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3]黄刚.略论唐以前的边塞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74]阎福玲.中国古代边塞诗的三重境界[J].北方论丛.1999年第4期.
    [75]王开元.边塞诗探源[J].新疆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76]胡大雷.中古纪实性战争诗[J].古典文学常识.1997年第5期.
    [77]吴庚舜.谈边塞诗讨论中的几个间题[J].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
    [78]韩军.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J].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
    [79]傅正义.“三曹”诗歌异同论[J].重庆师院学报.1993年第2期.
    [80]黄昌年.曹操曹丕军旅诗之比较[J].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81]刘晓莉.曹操诗歌对汉乐府叙事题材的突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0月专辑.
    [82]路元敦.曹操诗歌与乐府[J].岱宗学刊.2008年第2期.
    [83]金国正.从诗与乐的关系看三曹诗歌[J].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84]吴怀东.经学盛衰与曹操诗歌革新[J].江淮论坛.1999年第3期.
    [85]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86]董志全.论“三曹”与建安文学风气的形成[J].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87]江艳华.三曹诗歌中的生命主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88]杨洁.试论曹操对乐府诗歌文人化的开创性贡献[J].剑南文学.2011年第7期.
    [89]黄志浩.也论“汉音”与“魏响”:“三曹”诗歌创作的历史定位[J].南京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
    [90]陈艳艳.曹丕、曹植的文学价值观之比较[J].语文学刊.2007年10月.
    [91]顾农.曹丕、曹植文艺思想比较观[J].许昌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
    [92]刘畅.从曹丕到刘勰:批评者的视角——对魏晋六朝文学批评意识自觉的一种观察[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3]张学松.从意象建构看建安与盛唐风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94]顾农.从游侠到游仙曹植创作中的两大热点[J].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95]于志鹏.近30年军旅诗研究综述[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96]廖宏昌.刘勰论评三曹视角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97]姜广振.略论曹丕对建安文学的贡献[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98]黄敏、肖伟.论《古诗十九首》之过渡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99]傅正义.论曹丕对汉乐府民歌文人化的发展性贡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00]梅运生.评曹植、曹丕的文学批评论[J].文史哲.1994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