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的转运司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转运司是我国古代主要负责国家财赋征收及运转的政治机构,其雏形为唐代建立的差谴使职——转运使。转运司始建于五代,其权力在宋朝时达到顶峰,不仅负责地方财赋管理,而且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兼具监察百官的职责。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朝后,在政治、经济管理上更多地袭用了辽、宋制度,转运司的建制也不例外,但在权力范围上比之宋朝,已大为缩减。蒙古国灭金后,在中原的经济统治,经历了由课税所向转运司转变的过程。但在元朝初期,转运司制度则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最初的全国性的财政机构转变为只负责盐、茶税收的经济机构,且直到明、清时期,亦未再恢复到原来的建制。有学者指出,“社会中的政治体制是为了人的政治生活的需要而形成,政治体制的运行以及变迁是通过有关的政治群体、政治组织机构以及政治角色的政治活动及其变迁所体现出来的。”本文主旨即要通过转运司这一政治组织机构的变迁,来考察金元时期政治体制的运行轨迹,及统治者在社会变革中对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并力图籍这一变革来探讨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政治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章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建制篇,主要分析金元转运司制度的确立过程。通过金元转运司制度确立过程的比较可以看出,转运司的数量增多,规模变小,稳定性变差。第二部分为职能篇,分析了金元转运司的职能,在从金到元的发展过程中,转运司的行政职能消失,经济权力缩小。第三部分为人物篇,通过对金元转运司官员任职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元朝转运司官员与金朝的区别主要在于,转运使数量增加,权力行使受到牵制;运司官员出身出现民族偏见,导致其整体素质下降。
     从转运司制度最后变迁的结果看,元世祖朝以后,转运司机构并没有完全被撤罢,仍然保留有税额较大的盐、茶转运司机构,其管理体制较前亦无多大变动。这是制度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路径依赖”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优胜劣汰后的制度显然更能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转运司制度在元初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技术进步,新制度建立(行省),市场规模变化,大规模战争的停止等因素。
The transport department(转运司which will be abbreviated to TD) is th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 the ancient times of our country,which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imposing and transporting taxes.The TD's embryonic form is the legate of the TD(转运使) in the Tang Dynasty,who is the mandarinate that is sent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carry out some task.The TD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time of Wudai and achieves the crest in Song Dynasty,when it not only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local wealth,but becomes the loc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has the duty of supervising the official hierarchy.The Nuzhen(女真) race takes over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system of Liao、Song Dynasty after its establishing the Jin Dynasty,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the TD is not exceptional,but its authority is reduced greatly a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Song dynasty.The Mongolia's economical rule in the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undergoes the process from the tax bureau(课税所) to the TD.But the huge transformation occurs to the T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Yuan Dynasty,it changes from the nationwide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to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at is only responsible for the tax of salt and tea,and haven't restored to its original organizational system until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Some scholar points out,"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society is brought about for the people's necessity of the political life,the running and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setup are manifested by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changes of the relevant political community、the political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 and the political roles." the main idea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ng styl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governor's selec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social reform of the Jin and Yuan Dynasty,and try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ethnic relationship、economical developmen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systems.
     The body of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mainly analy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the TD in Jin and Yuan dynasty.The result of the comparation is that the TD increases in quantity,lessens in scale and becomes poor in stability.The second part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the TD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y. The political functions of the TD vanish and its economic authority reduces in the process from Jin to Yuan dynasty.By the analyses of the assignment of the TD's officials,the third part demonstrates the main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D's officials of the Jin and Yuan dynasty,which is that they increases in amount,but is contained in the exercise of the power and their descent appears the national prejudice,this phenomenon causes the whole quality of the TD's officials declines.
     From the result of the eventual change of the TD's system,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D don't withdraw completely,the TDs that have the large amount of revenue on the salt and tea are still reserved,and their administrating systems are not fluctuant apparently.It is the phenomenon of the "path dependence" that will occur inevitably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es of the system.From the economic angle,the superior system apparently conforms to the need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main causes of the tremendous changes of the TD system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Yuan Dynasty is the advanced technology,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system,the variation of the market scale and the stop of the major warfare and so on.
引文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第八》,页1422。[注释中未注版本的文献参看文后“参考文献”,一般正史史料均注明具体页码。]
    2(宋)郑樵:《通志》卷62《漕运》,页746.
    3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第一章《转运司的地位及作用》,页13。
    4(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47《诸路转运使副使判官》,页840。
    5(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61《转运使》,页556。
    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61《转运使》,页556。
    7(宋)高承:《事物纪原》卷6《转运》。
    8 本段引文见(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61《转运使》,页556-557。
    1 《金史》卷57《百官三》,页1317。
    1 张博泉先生发表的一系列关于猛安谋克的文章,见《金史论稿》第1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程妮娜:《金初勃极烈制度研究》(《金史论稿》第2卷);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武玉环:《金朝中央官制的改革》(《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李锡厚:《金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说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程妮娜:《金代监察制度探析》,《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等。王禹浪、于冬梅:《辽东半岛地区金代建置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6期).
    2 谭其骧:《金代路制考》,《辽金史论文集》历史研究编辑部编,1985年8月第1版,页525;又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
    3 刘丽萍:《黑龙江省萝北县发现金代“辽东运司”铁权》,《北方文物》1996年第2期;刘浦江:《金代“使司”银挺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田华:《金代铜镜的刻款及相关问题》,《北方文物》1995年第3期等。
    4 张国旺:《元代制国用使司述论》,《史学集刊》2006年第6期。页3-8。
    1 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
    2 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页68-69。
    3 《金史》卷2《太祖本纪二》,页20。
    4 《金史》卷2《太祖本纪二》,页22。
    5 《金史》卷2《太祖本纪二》,页33。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9。
    1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全国志校证》卷2。
    2(明)宋濓:《文宪集》卷27。
    1 《金史》卷2《太祖纪二》,页20.
    2 《金史》卷1《太祖纪一》,页14。
    3 《金史》卷1《太祖纪一》,页4。
    4 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
    5 《金史》卷1《太祖纪一》,页19.
    6 《金史》卷2《太祖纪二》,页20。
    7 《金史》卷2《太祖纪二》,
    1 《金史》卷2《太祖纪二》,页21。
    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149。
    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26。
    4 榷庵,耐庵撰,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之一: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1“庆历七年八月甲寅”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6 《金史》卷2《太祖纪二》,页21。
    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150;《宋史》卷373。
    8 《金史》卷78《刘彦宗传》。
    9 徐梦莘: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2。
    1 《辽史拾遗》卷12.
    2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9。
    3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4。
    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13;《宋史》卷25。
    5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3。
    6 《金史》卷72《银术可传》,页1659.
    7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13。
    8(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80、105。
    9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2。
    10 张博泉:《金史简编》,页94.
    11 《金史》卷2《太祖纪二》,页23。
    12 《金史》卷78《时立爱传》。页1775.
    1 《辽史》卷60《食货志下》,页241(931)。
    2 《辽史》卷48《百官志四》,页214.
    3 《辽史拾遗》卷15《地理志五》。
    4(台)王民信:《辽朝的理财机构—五京诸司使及南面财赋官》,《书目季刊》第10卷第2期,台北1976年。他通过逐条考察各项官职,得出结论,五京诸司使大体是以“京”区为管辖范围,而南面财赋官机构管辖范围仅为洲区。另外,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一文,根据史料,列出了辽朝转运使类理财机构官吏表,然后从八路财赋机构的设置时间、变动及其原因,详细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其观点是比较客观可信的。还可参考向南、杨若薇合撰《辽代经济机构试探》,《文史》第17期。
    5 何天明:《辽代南面京官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1月第1期。作者在文中认为辽代建立转运司时,北宋已明确设置了转运官员,包括:都转运使、转运使等。辽朝转运司职能未必象宋朝那样全面,但也不外于管理财赋事务。其制度因袭兼采唐宋,但从权限范围和经管事务看,更多的是受容了北宋的制度。这一分析是比较中肯的。关树东在《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一文中认为,辽朝效法宋朝的转运使路制,在州县地区相继建置了八个专司理财的路。但辽转运制度虽与宋职责基本一致,但内部机构设置比其复杂,与金似。认为最初是仿效唐、五代的制度设立的。
    6 《金史》卷3《太宗纪》。
    1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10。
    2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12。
    1 《金史》卷24《地理志上》,页151。
    2 《辽史》卷37《地理一》,页117。
    3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38。
    1 《辽史》卷48《百官志四》“南面财赋官”条,列三路钱帛司:“长春路钱帛司,兴宗重熙二十二年置;辽西路钱帛司;平州路钱帛司。”,页822。
    2 《金史》卷24《地理志上》,页575-576。
    3 《唐会要》载,三司最初见于唐宪宗元和七年,户部司专理赋税征调、户口稽查等,度支司管理钱谷收支,盐铁司负责经营盐铁事务及其税收.三司合一最初出现于唐僖宗光启二年,“以郑昌图同平章事,判度支、盐铁、户部,各置副使,三司之事一以委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6]。现代学者的研究文章有:李军《略论五代使职官的几个特征》,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3期。此外作者的相关文章还有《五代三司使考述》.作者认为三司使正式形成于后唐,是重要的财赋机构,任职者位高权重,三司使几经改易,目的都是使中央能从节度使手中收回地方财政权。
    4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10,《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0年5月版,页84;《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129:“燕京曰三司,大同曰转运,中京曰度支,上京曰盐铁,东京曰户部,皆掌漕计之职。”此处称燕京比较准确,因金占领燕京后至海陵朝前,都是沿用的燕京的名称。四库全书本,页752下。
    5 《宋史》卷22《徽宗四》,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以下同)。
    6 在《大金国志》中仍沿用宋人地域名称,这也可看作其作者宇文懋昭应为宋人的一个佐证。
    7 《金史》卷83《张浩传》,页1862.
    1 《金史》卷24《地理志上》,页552.
    2(金)元好问:《中州集》卷8。
    3 谭其骧:《金代路制考》,页525;又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
    4(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18《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
    1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古代官印集》,页90。
    2 《金史》卷24《地理志上》,页553。
    3 《金史》卷44《兵志》,页993。
    4 《金史》卷23《五行志》,页538。
    5(金)刘祁:《归潜志》卷8。
    6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79。
    7 《金史》卷44《兵志》,页1006。
    1 刘丽萍:《黑龙江省萝北县发现金代“辽东运司”铁权》,《北方文物》,1996年第2期,页50。
    2 韩茂莉:《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页99。作者认为金代东北地区主要是东京、咸平一带农业生产发达,通过辽东转运司的中转,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对上京、南京等地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而且已经形成定制。
    3 《辽史》卷59《食货上》,页923。
    4 《金史》卷44《兵志》,页993。
    5 《金史》卷75《沈璋传》,页1722。
    6 《金史》卷75《李师夔传》,页1721。
    7 《金史》卷83《张素传》,页1868。
    1 谭其骧先生在其《金代路制考》一文中也采此说。
    2 《金史》卷24《地理志上》,页557。
    3 《金史》卷78《韩企先传》,页1777。
    4 《金史》卷24《地理志上》,页561。
    1 《金史》卷24《地理志上》,页564。
    2(清)厉鹗著:《辽史拾遗》卷15《地理志五》,页990上。
    3 《辽史》卷15《圣宗六》,页175。
    4 《金史》卷74《宗翰传》,页1695。
    5 《金史》卷四《熙宗纪》,页71。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1“附《金中杂书》”。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85《地理志一》,页2106。
    2(宋)熊克:《中兴小纪》卷8,页871上。
    3(宋)杨尧弼:《伪齐录》卷上,页726上。
    4(宋)杨尧弼:《伪齐录》卷下。页735下。
    5(宋)杨尧弼:《伪齐录》卷下。页736下。
    6(宋)杨尧弼:《伪齐录》卷下。页740上。
    7 《金史》卷25《地理志中》,页589。
    7 《金史》卷16《宣宗纪下》,页352。
    1 《金史》卷104《王充传》,页2295。
    2(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18《嘉议大夫陝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銘》。
    3(金)元好问:《中州集》卷8,页273上。
    4(金)元好问:《中州集》卷8,页129。
    5 《金史》卷128《张彀传》.页2771。
    6(清)田文镜等监修,(清)孙灏等编纂:《河南通志》卷60:“累迁河东南路转运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地理类,第537册,页589上.(清)觉罗石麟监修,(清)储大文编纂:《山西通志》卷77:“贞祐中隰州刺史又为河东南路转运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地理类,第544册,页633下。
    7(李之亮)《宋代转运使司置司考述》,《文史》,2004/01,118~125.其具体考证为:“河北路:未详,至迟当置于太祖开宝五年(972)。《宋史》卷二七○《董枢传》:“(开宝)四年,移知襄州,又为河北转运使,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按:董枢开宝四年知襄州,五年时当在河北转运使任.董枢何时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不可确考,但至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时,又有侯陟任本路转运使.《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户部郎中侯陟知吏部选事,会选人有冒妄事发,陟当连坐。知杂事雷德骧将劾之.陟遂造便殿自首服,上特赦其罪.癸丑,以陟为河北转运使。”这说明白董枢以后,河北路转运使司已经进入规范运作状态,而文献中未见开宝五年前尚有何人任河北转运使的记载”。
    1 《金史》卷57《百官志三》,页1308-1309。
    2 《金史》卷104《郭俣传》,页2292。
    3 《金史》卷104《移剌福僧传》,页2297。
    4(宋)洪皓:《松漠纪闻》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杂史类,第0407册,页709上。
    5 《金史》卷4《熙宗纪》,页81。
    6(明)陈邦瞻撰:《宋史纪事本末》卷67“金人立刘豫”条,页697。
    7 《金史》卷105《范拱传》,页2313。
    8 《金史》卷70《思敬传》,页1626。
    9 《金史》卷76《宗幹传》,页1742。
    1 《金史》卷129《高怀贞传》,页2789。
    2(元)王恽:《秋涧集》卷80,《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别集类,第1201册,页173上。
    1 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11月版.页123。
    2 《元史》卷208《高丽传》,页4614。
    3(法)格鲁塞:《草原帝国》,页206。
    4(朝鲜)李奎报:《东国李相国全集》,引自《韩国文集中的蒙元史史料》上册,页9。
    5 姚师大力:《塞北游牧社会走向文明的历程》,见姚师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页164。
    6 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蒙古秘史》,“如今教你做国王,座次在众人之上。东边至哈剌温山。你就做左手万户,直至你子孙相传者。”日本学者杉山正明认为千户、百户的准确称呼应是“千夫长”和“百夫长”。
    7 苏天爵。国朝文类 /四部。元明善《丞相东平忠宪王碑》记:“太祖即大位,官制简,止置万户二,乃以 忠武为左万户。”
    1(波斯)拉施特,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页360。
    2(波斯)拉施特,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 第一卷第二分册,页291。
    3 《黑鞑事略》“犯他境,必務抄掠,孫武子曰「因糧於敵」是也。”页13。
    4(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32。
    5 《蒙古秘史》卷8第203节,页101.
    6 姚师大力:《从“大断事官”制到时中书省—论元初中枢机构的体制演变》,《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页61。
    1(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页114。
    2 《元史》卷208《高丽传》,页4614.
    3(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页212。
    4(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页209。
    5(法)格鲁塞《草原帝国》,页16。
    6 前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学者对《史集》中“八思哈”的解释为,“对被征服地区的贡赋和居民进行登记的军事长宮,汗的代表.”((波斯)拉施特.史集[M].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第二卷,页54。)
    7(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123。
    8(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页306。《世界征服者史》中同,“委 祃祃·牙刺瓦赤(Mama Yalavach)为哥疾宁的八思哈.”上册页156
    1(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123。
    2 前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学者注释:“一作昔格纳黑——锡尔河上的城市,其废墟名为速纳克·库尔冈,位于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境内过去的秋明·阿雷克邮站北面18公里.”((波斯)拉施特。史集[M]。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第一卷第二分册,页274。)
    3(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页274。
    4 《中亚突厥史十二讲》,页148。
    5 《中亚突厥史十二讲》,页162。
    6(法)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年5月版。页320。
    1 前苏联学者认为,失黑捏即具有警察职权的各城长官。波伊勒英译本《史集》(页340)认为失黑涅与上文提到的八思哈的意思相当(八思哈的波斯—阿拉伯词汇即“舍黑捏”),主要负责管理被征服地区的贡赋及居民,由军事官员担任。但在窝阔台继汗位后,派绰儿马浑征服伊朗地区时,“命令该地区的长官和八思哈亲自出征”,其中分别提到氏官和八思哈,可见,此时此地的经济管理官员与政治、军事官员已经区别开来,八思哈应为主管经济事务的地方官员,而失黑涅应主要指行政官员.((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页54.
    2(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页56。
    3(法)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草原帝国》,页444。
    4(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 第二卷,页57。底万在《史集》的波伊勒英译本(页340)中译作部长,主要是指财政部长,同时也指其办公机构
    1(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 第二卷,页80。
    2(瑞典)多桑:《蒙古史》,页116-117。
    3(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285.
    4(瑞典)多桑:《蒙古史》,页180。
    5(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300.
    6(法)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草原帝国》,页446。
    7(法)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草原帝国》,页446.
    8(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页274.
    1(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页275。
    2(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229.
    3(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284。这些事情在《史集》第二卷中亦有记载(199).
    4(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300。
    5(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页258。
    6 陈得芝:《牙老瓦赤卒年补证》,见: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巴托尔德《中亚突厥史十二讲》。
    7(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页260。
    1(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页259.
    2(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页259。
    3(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第二卷.页111.
    4(法)鲁不鲁克著,何高济译:《鲁不鲁克东行纪》,页317。
    5(英)道森著,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页62。
    6(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页24、302、34.
    7 《元史》卷1《太宗纪》.
    8(元史》卷153《刘敏传》,“乙未(七年),城和林,建万安宮,设宮闱司局,立驿传,以便贡输。”《史集》载太宗七年,在定赋税之同时,“因要公由诸王(至合罕王庭)及王庭至诸宗王间来往使者繁多,乃于全境立站Yams,称之为:Tayan Yams.”之后于契丹和林之间,又建立了其他的驿站.
    1(意大利)约翰·柏朗嘉宾著,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版,页71.
    2(英)道森著,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页27.
    3(意大利)约翰·柏朗嘉宾著,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版,页69.
    4(意大利)约翰·柏朗嘉宾著,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版,页55。
    5 《元史》卷153《刘敏传》,页3609。
    6(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8月,页76。
    7(元) 姚燧:《牧庵集》卷22《金故昭勇大将军行都统万户事荣公神道碑》。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页636.
    1 《元史》卷153《刘敏传》,页3610。
    2(南宋)赵珙:《圣武亲征录》,王国维遗书本,页18。
    3 《元史》卷2《太宗纪》,页37。
    4(波斯)拉施德:《史集》卷2《成吉思汗的儿子拖雷汗之子蒙哥合罕纪》,页263-264。
    5 《元史》卷3《宪宗纪》,页45。
    6 《元史》卷159《赵璧传》,页3747。
    7 陈得芝:《牙老瓦赤卒年补证》,《元史论丛》第四辑,又见《蒙元史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巴托尔德《中亚突厥史十二讲》。
    1 《元文类》卷57.
    2 《元文类》卷57。
    3 杨奂:《还山遗稿》卷上:《元朝名臣事略》卷13“廉访使杨文宪公”条。
    4 《元史》卷94《食货二·盐法》。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2387-2388。
    5 《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3462。
    6 《元文类》卷57。
    7 《元文类》卷57。
    1 《畿辅通志》卷97。
    2 《元文类》卷57。
    1 《元史》卷5《世祖纪二》。
    2 同恕:《榘菴集》卷5《中书左右司郎中李公新阡表》。
    3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88。
    4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88-2389。
    5 《元史》卷6《世祖纪三》。
    6 《元朝名臣事略》卷12“太常徐公世隆”条。
    7 杨奂:《还山遗稿》卷上;《元朝名臣事略》卷13“廉访使杨文宪公”条。
    8 赵琦:《大蒙古国时期十路征收课税所考》,《蒙古史研究》第6辑.
    1(元)刘将孙:《养吾斋集》卷18《李运副德政碑记》,页171。
    2(元)程钜夫:《雪楼集》卷9《薛庸斋先生墓碑》。
    3(元)王恽:《秋涧集》卷54《淇州创建故江淮都转运使周府君祠堂砷铭》,页718。
    4 《元史》卷4《世祖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70。
    5 《元史》卷4《世祖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71。
    6(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11《赵候勗斋记》,页203。
    1 邵循正:《剌失德丁集史忽必烈汗纪译释》,《清华学报》第14卷第1期。
    2 《元史》卷5《世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89。
    3 《元史》卷5《世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89-90.
    4 张金铣:《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中国史研究》(京)2001年第三期,页143-152.
    5 姚燧:《牧庵集》卷28《中奉大夫荆湖北道宣慰使赵公墓志铭》。四部丛刊本,页698。
    6 《元史》卷205《奸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4558。
    7 《元史》卷5《世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92和130.
    8 《元史》卷176《刘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4106
    9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18《故承务郎杞县尹阎侯墓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页293。
    10 《元史》卷4《世祖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133。
    11 《元史》卷8《世祖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152。
    1 《元史》卷8《世祖五》,页169。
    2 《元史》卷8《世祖五》,页170.
    3 王恽:《秋涧集》卷90《省罢铁冶户》,页308。
    4 《元史》卷9《世祖六》,页188。
    5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3《太帅广平贞宪王》,页42。
    6 《元史》卷160《王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3752。
    7 《元史》卷九《世祖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190.
    8 《元史》卷九《世祖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190。
    9 《元史》卷205《奸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4561.
    10 虞集:《道园类稿》卷2《榷茶运司记》,第6册页187。
    1 《元史》卷10《世祖七》,页210。
    2 《元史》卷12《世祖九》,页243-249。
    3(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0《元世祖嗜利黩武》,1963年,页624。
    4 《元史》卷205《奸臣传》,1976年,页4566.
    5 《元史》卷205《奸臣传》,页4566。
    6(元)黄溍:《文献集》卷9下《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使致仕王公墓志铭》,页557.
    7 《元史》卷13《世祖十》,1976年,页269。
    8 《元典章》卷22《户部八·市舶》,1990的10月,页389。
    9 《元史》卷13《世祖十》,1976年,页269。
    10 《元朝史》第六章《全国的统一》,页343。
    1 《元史》卷94《食货志二·岁课》,页2379.
    2(元)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卷6上《淘金提举司》,页5590。
    3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09。
    4 《元史》卷14《世祖十一》,页293-299。
    5 本段引文皆出自《元史》卷205《奸臣传》,页4567。
    6 《元史》卷205《奸臣传》,页4573。
    7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15《怀远大将军彰德路达鲁噶齐杨珠台公德政去思碑》,页264。
    8 《元典章》卷22《户部八·常课》,页394。
    1(元) 王恽:《秋涧集》卷88《为蝗早救治事状》,页268。
    2 《元史》卷6《世祖三》,页119。
    3 《元典章》卷22《户部八·常课》“运司合行事理”条,页356。
    4(元)王恽:《秋涧集》卷88《论钞息复立常平仓事》,页264。
    5(元)柳贯:《柳待制文集》卷9《嘉兴盐运分司纪惠颂》。
    6(元)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姚文献公》,页159。
    1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88。
    2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89。
    3 《元史》卷5《业祖二》,页96。
    4 《元史》卷163《马亨传》,页3828.
    5(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卷9《古行司惠政碑有序》。
    6 《元史》卷8《世祖五》,页169。
    7 《元史》卷9《世祖六》,页178。
    8(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12《上张左丞书》,页221。
    9 《元史》卷205《奸臣传》,页4558.
    10 《元典章》卷24《户部十·纳税》“种田纳税”条,页419。
    11 《元史》卷13《世祖十》,页275.
    1 《元史》卷14《世祖十一》,页293。
    2 《元史》卷14《世祖十一》,页299。
    3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88。
    4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10.
    5(元)任士林:《松乡集》卷3《故奉直大夫赵公墓志铭》,页536。
    6 《元史》卷163《马亨传》,页3828。
    7(元)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3《太师广平贞宪王》,页42。
    8 《元史》卷205《奸臣传》,页4567。
    9 《元史》卷174《夹谷之奇传》,页4062。
    10 《元典章》卷22《户部八·常课》“刷卷追到钱于课程内收”条,页393.
    1 《元史》卷94《食货二·岁课》,页2386.
    2(明)叶子奇:《草木子》卷3下《盐法》,页67。
    3 《元史》卷10《世祖七》,页211。
    4 《元文类》卷40“盐法”。
    5 《元史》卷11《世祖八》,页225。
    6 《元史》卷97《食货五》,页2485。
    1 《元史》卷29《泰定帝一》,页656。
    2 《元史》卷97《食货五》,页2489.
    3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10。
    4(元)王纬:《池神庙碑》,(清)胡聘之辑:《山右石刻丛编》卷37。
    5 《元史》卷85《百官一》,页2136。
    6(元)揭傒斯:《文安集》卷12《大元敕赐修堰碑》,页260。
    7 《文安集》卷12《大元勅赐修堰碑》。
    1 《元史》卷128《相威传》,页3129。
    2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90。
    3 林树建:《元代的浙盐》,《浙江学刊》1991年第三期。
    4(元) 刘将孙:《养吾斋集》卷18《李运副德政碑记》,页171。
    5 《元史》卷94《食货二》“市舶”条。页2402。
    6(元) 苏天爵:《元文类》卷65《河南行省左丞相高公神道碑》。
    1(元)苏天爵:《元文类》卷40《赋典·盐法》,页540。
    2(元)王恽:《秋涧集》卷90《论盐法》,页310。
    3(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8《书两淮盐运使傅公去思诗后》,页478.
    4(元)苏天爵:《元文类》卷40《盐法》,页540。
    5 《元史》卷94《食货二·盐法》,页2390。
    1 《元史》卷94《食货二·酒醋课》,页2395。
    2 《元史》卷94《食货二·酒醋课》,页2395。
    3 《元史》卷94《食货二·酒醋课》,页2402。
    4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21。
    5 《元史》卷96《食货四·俸秩》,页2450。
    6 高荣盛:《元代海外贸易研究》,第四章《管理机构、海商构成与舶船建制》,页161。
    7 陈高华:《元代盐政及其社会影响》,《元史论集》,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教研室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主要观点:1在两种运销方式下,盐都是国家专卖而我是自由买卖的物品。2元朝将盐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3盐在流通过程中价格由国家根据对货币收入的需要来决定。4封建国家从盐的流通中得到了巨额的收入。根据大都盐运司几次废置的过程看,在商运商销的方式中,盐的价格应该是由市场控制的,以此与陈老师商榷。
    8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90。
    1(元)苏天爵:《元文类》卷40《茶法》。
    2(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12《常湖等处茶园都提举司记》,页489.
    3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19。
    4 《元典章》卷22《户部八·常课》“民官管课程事”条,页394。
    5(元)虞集:《道园类稿》卷1《榷茶运司记》,页12。
    6(元)虞集《道园学古錄》卷37“茶运司记”。
    7 黄溍:《文献集》卷10下《邓公神道碑》。
    8 《元史》卷97《食货五·茶法》,页2504。
    9(元)虞集:《道园学古錄》卷37“茶运司记”.
    10 《元史》卷92《百官八》,页2337。《元史》卷38《顺帝纪一》,“辛亥,江西、湖广、江浙、河南复立榷茶运司.”页818。
    1 《元史》卷97《食货五·茶法》,页2504。
    2(清)孙承泽:《元典故编年考》卷8《榷茶之害》,页830。
    3(元)程钜夫:《雪楼集》卷10《江南诸色课程多虚额妄增宜与蠲减》,页120。
    1(元) 袁桷:《清容居士集》卷26《漳州路同知朝列大夫赠汴梁路同知骑都尉开封郡伯马公神道碑铭》.
    2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09。
    3 《元史》卷94《食货二·酒醋课》,页2394。
    4 《元史》卷94《食货二·酒醋课》,页2395。
    5 《元史》卷17《世祖十四》,页362.
    6 《元史》卷94《食货二·酒醋课》,页2395-2397。
    1 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
    2 谭其骧:《金代路制考》,《辽金史论文集》历史研究编辑部编,1985年8月第1版,页525;又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
    3 《畿辅通志》卷107《蔡国公神道碑》(王磐撰)。
    4 《元朝名臣事略》卷6《万户张忠武王》,引王鄂撰《墓志》。
    5 《元史》卷94《食货二》,页2390.
    1 《元史》卷2《太宗纪》。
    2 吴志坚:《大蒙古国时期诸路课税所的职能及其“地方化”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页6;陈高华:《大蒙古时期的东平严氏》,《元史论丛》 第6辑。
    3 《元史》卷4《世祖纪一》。页133。
    4 《元史》卷8《世祖纪五》。页.170。
    5 《元史》卷9《世祖纪六》。页190。
    6 参见拙文:《元代财赋运转机构——转运司的变迁》,《晋阳学刊》2006年第六期。
    1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页25。
    2 《金史》卷55《百官一》,页322-323(1232-1233)。
    3 《金史》卷15《宣宗中》,页97、333。
    4 《金史》卷57《百官三》,页344。
    1 鲁人毛亨:《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孟子·滕文公上》:“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禄不平” 赵岐注:“穀所以為禄也。”
    2 《金史》卷47《食货二》,页1062。
    3 《金史》卷47《食货二》,页1055。
    4 孙翊刚、王文素主编:《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页221-222。
    5 《金史》卷49《食货四》,页1110。
    6 《金史》卷49《食货四》,页1093。
    7 《遗山集》卷20《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张公神道碑铭》。
    8 《遗山集》卷17《朝散大夫同加东平府事胡公神道碑》。
    9 《金史》卷89《梁肃传》,页1982。
    1 《金史》卷46《食货一》,页1041
    2 《金史》卷49《食货四》,页1110。刘浦江在《金代—使司—银铤考释》中认为,盐税之外的诸项征榷税一股称为“院务税”、“院务诸税”、“院务课程”等.(《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页18)
    3 《金史》卷49《食货四》,页1108。
    4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2。
    5 《金史》卷56《百官二》,页1283。此处的“中运司”当为“中都都转运司”之省.
    6 郝思德:《哈尔滨市郊区发现的“使司”款金代银铤》,《学习与探索》1979年第4期。李逸友:《巴林左旗出土金代银铤浅释——兼论金代银铤形制》,《中国钱币》1986年第1期。刘浦江:《金代—使司—银铤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页18(图一至图三亦引自此文)
    1 《金史》卷49《食货四》,页1110。
    2 《秋涧集》卷49《南鄘王氏家傳》。
    3 《金史》卷114《斜卯爱实传》,页2515。
    4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69。
    1 《内蒙古兴和县发现“回易”银铤考》。
    2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77。
    3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75。
    4 韩峰《承安宝货银币》,《北方文物》2003年第1期,页49。
    5 戴志强《古代中国的钱币》,《中国钱币》2003年第2期,页8。
    6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76。
    7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3。
    8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9。
    9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7。
    1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4。
    2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6。
    3 《金史》卷95《马琪传》,页2118。
    4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7。
    5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1。
    6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1。
    7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6。
    1 《金史》卷47《食货二》,页1062。
    2 《金史》卷100《张煒传》,页2216。
    3 《金史》卷116《徒单兀典传》,页2538。
    4 元好问:《遗山集》卷16《沁州刺史李君神道碑》。
    5 《金史》卷97《张亨传》,页2147。
    6 《金史》卷128《武都传》,页2772。
    1 《金史》卷57《百官三》,页1324。
    2 《金史》卷55《百官一》,页1231。
    3 《金史》卷104《王扩传》,页2295-2296。
    4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1。
    5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19《纪年十九》,页146。
    1 《金史》卷27《河渠志》,页674。
    2 《金史》卷89《梁肃传》,页1982。
    3 《金史》卷6《世宗上》,页124。
    4 《绛州衙门记》,页180。
    1 图表五至图表七的图版和录文均出自西安市文物局作《西安市钟鼓楼广场发现一批金代官印》,《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页10-18。
    1 《金史》卷97《张大节传》,页2146.
    2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4。
    3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74。
    4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76。
    5(日)《旅顺博物馆陈列品图录》图版第四十一:上,1940年;图版第四十;1,1943年。
    6 阎万章:《辽东路转运司三斤六两半刻款铜镜》,《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2期。
    1 张英:《吉林出土铜镜》图版33,文物出版社1990年.
    2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的古代铜镜》,《考古》1990年第11期。
    3 大连市博物馆刘俊勇,旅顺博物馆周家花《金代自铭重量铜镜研究》,《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页43。
    4 《金史》卷50《食货五》,页1122。
    5 《金史》卷90《高德基传》,页1996。
    5 《金史》卷27《河渠志》,页688。
    6 《金史》卷27《河渠志》,页678。
    1 《金史》卷128《傅慎微传》,页2763。
    2 《遗山集》卷34《东平贸氏千秋錄后记》。
    3 《金史》卷45《刑志》,页1021-1022。
    4 《遗山集》卷18《嘉议大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
    1 《金史》卷118《苗道润传》,页2571。
    2 《金史》104《移剌福僧传》页2296。
    3 《金史》15《宣宗中》,页341。
    4 《金史》107《张行信传》,页2365。
    5 《金史》卷98《完颜匡传》,页2166。
    6 《金史》卷14《宣宗上》,页310。
    7 《金史》卷102《僕散安贞传》,页2248。
    8 西安市文物局作《西安市钟鼓楼广场发现一批金代官印》,《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页8。
    1 《金石粹编》卷259,页588。
    2 《金史》卷17《哀宗纪上》,页383。
    3 《陕西通志》卷30《选举一》;又见《金石粹编》卷259。
    4 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原序。
    5 《金史》卷57《百官三》,页1308。
    1 《金史》卷104《王扩传》,页2295。
    2 《金史》卷83《张浩传》,页1862。
    3 《金史》卷92《曹望之传》,页2036。
    4 《金史》卷10《章宗二》,页231。
    5 《金史》卷108《把胡鲁传》,页2391。
    6 《遗山集》卷17《朝列大夫同知河间府事張公墓表》。
    7 《金史》卷97《马百禄传》,页2156。
    1 《金史》卷83《张汝弼传》,页1869-1870。
    2 《金史》卷49《食货四》,页1097。
    3 《金史》卷49《食货四》,页1105,页1100。
    4 《嵩阳石刻集记》卷下《重修中岳庙碑》。
    5 《重修东岳庙碑》,见《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页644。
    1 《沼州宗城县新修宣圣庙记》,见《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页1013.
    2 《泰安县重修宣圣庙记》,见《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页646。
    3 《闻喜重修圣庙记》,见《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页220。
    4 《尚书省牒泽州旌忠庙》,见《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页75.
    5 《定光禅师塔铭》,见《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页631。
    6 《京兆府重修府学记》,见《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页516。
    7 《元文类》卷57,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
    1 《元史》卷93《食货一》,页2357。
    2 《元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
    3 《秋澗集》卷88“论课税户隶总府管领事状”。
    4 《元史》卷68《礼乐二》,页1691。
    5 杨奂:《还山遗稿》卷上。
    6 姚燧:《牧庵集》卷3“紫阳先生文集序”。
    7 吴志坚在《大蒙古国时期诸路课税所的职能及其地方化问题》一文中,认为课税所并不具备监察职能,根据是史料中没有课税所“陟黜地方官员”的记载,且下属也没有专门的监察人员和机构。我认为监察官员的职能是将地方官员政绩上报上级机构审核,自身并无“陟黜”官员的权力,且课税所的监察职能可由其自己的官员担任,不需要另设一套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65。)
    1 《元史》卷4《世祖一》,页74。
    2 《元史》卷93《食货一·税粮》,页2358。
    3 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第四章《元代的盐业》,页441。
    4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办课合行事理”条,页359。
    1 《元史》卷7《世祖四》,页142。
    2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26。
    3 《元典章》卷21《产部七·仓库》“至元新格”条,页337。
    4 《元史》卷130《郝彬传》,页4001。
    5 《元史》卷96《食货四·常平义仓》,页2467。
    6 《元史》卷13《世祖十》,页272。
    1 《元史》卷16《世祖十三》,页339。
    2 《元史》卷7《世祖四》,页137。
    3(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21《政事》“仓场库务官”条。
    4 《元史》卷11《世祖八》,页225。
    5(元)姚燧:《牧庵集》卷23《有元故少中大夫淮女路总管兼府尹兼管内劝农事高公神道碑铭并序》.
    6(元) 王恽:《秋涧集》卷88《为蝗旱救治事状》,页268。
    7 《元史》卷10《世祖七》,页209。
    8 《元史》卷16《世祖十三》,页341。
    9(元)姚燧:《牧庵集》卷3《金故昭勇大将军行都统万户事荣公神道碑》。
    1(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17《承直郎江西等处榷茶都转运司副使李公神道碑》。
    2 《元史》卷170《郝彬传》,页4001.
    3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办课合行事理”条,页359。
    4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办课合行事理”条,页359.
    5(明)叶子奇:《草木子》卷3下,页67。
    6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茶课》“贩茶例据批引例”条,页360.
    7 《元史》卷94《岁课》,页2382。
    8 《元史》卷5《世祖二》,页94。
    9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恢办课程条划”条,页354。
    1(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10《尚书刘文献公》,页198。
    2(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11《左丞李忠宣公》,页213。
    3(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11《左丞李忠宣公》,页215。
    4(元)萧奭:《勤斋集》卷3《元故淮安路总管高公墓志铭》。
    5(元)杨奂:《还山遗稿》卷上《总帅汪义武王世显神道碑》,页245.
    1 张金铣:《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 《元史》卷16《世祖十三》,页352。
    3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茶课》“榷茶运司条画”条,页361。
    4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运司合行事理”条,页357。
    5 《元史》卷85《百官一》,页2119。
    6 《元史》卷85《百官一》,页2126。
    7(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卷12《故荣禄大夫大司农卿郝公墓志铭》,页624。
    1 《元史》卷163《马亨传》,页3829。
    2 《元史》卷14《世祖十一》,页288。
    3 《元史》卷5《世祖二》,页100。
    4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运司合行事理”条,页356。
    5 《元史》卷4《世祖一》,页69。
    6 《元史》卷4《世祖一》,页70.
    7 《元史》卷4《世祖一》,页66。
    8 《元史》卷4《世祖一》,页67。
    9 《元史》卷4《世祖一》,页72。
    10 《元史》卷91《百官匕》,页2308。
    1 《元史》卷10《世祖七》,页210。
    2 《元史》卷5《世祖二》,页96。
    3 《元史》卷8《世祖五》,页154。
    4 《元史》卷9《世祖六》,页181。
    5 《元史》卷10《世祖七》,页205。
    6 《元史》卷16《世祖十三》,页339。
    7 《元史》卷10《世祖七》,页201。
    8 史卫民:《元朝前期的宣抚司与宣慰司》,《元史论丛》第5辑。
    9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下编《行省制下宣慰使司和路府州县的统治》,页346。
    10 《元史》卷91《百官七》,页2305。
    1 《元史》卷10《世祖七》,页199。
    2 《元史》卷7《世祖四》,页135。
    3 《元史》卷15《世祖十二》,页313-314。
    4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江南诸色课程”条,页355。
    5 《元史》卷11《世祖八》,页225。
    6 《元史》卷10《世祖七》,页200;参见《元史》卷128《相威传》,页3129。
    7 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第四章《元代的盐业》,页443。
    8 《元史》卷8《世祖五》,页152。
    9(元) 欧阳玄:《圭斋文集》卷9《嘉兴盐运分司纪惠颂》,页332。
    10 《元史》卷7《世祖四》,页130。
    11(元) 魏初:《青岸集》卷4《奏议》。
    12 《元史》卷172《邓文原传》,页4024。
    1(清) 孙承泽:《元典故编年考》卷8“茶之害”。
    2(元) 王恽:《秋涧集》卷90《论盐法》,页310。
    3 王利用:《周侯神道碑》。(清) 胡聘之辑:《山右石刻丛编》卷27。
    4 《元史》卷13《世祖十》,页282。
    5 《元史》卷17《世祖十四》,页364。
    1 高聪明:《从“羡余”看北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国史研究(京)》1997年第四期,页98-105。
    2(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淳化四年二月丙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3月版,页286。
    3(元) 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12《上张左丞书》,页221。
    4 《元史》卷170《高源传》。
    5(元) 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11《赵候勗斋记》,页203。
    6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办课合行事理”条,页359。
    7 《元史》卷160《王磐传》,页3754。
    8(元) 张养浩:《归田类稿》卷9《朝散人夫同知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事恭古行司惠政碑有序》,页550。
    9(元)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9《题诸公寄赠马尚书尺牍后》,页498。
    10(元) 刘敏中:《中庵集》卷1《赠山东转运使图克坦伯宁》,页10。
    1(元)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9《题诸公寄赠马尚书尺牍后》,页498。
    2 邱树森:《元朝简史》,第四章《元朝的建立和世祖朝的统治》,页178。
    3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办课合行事理”条,页3598。
    1 《元史》卷2《太宗纪》,页34。
    2 《元史》卷4《世祖一》,页59。
    3 《元史》卷85《百官一》。
    4 温海清:《元代初期诸路转运司考述》,《中国史研究》 2007年第3期,页81-96。
    5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杨奂《还山遗稿》卷上。
    6(元) 王恽:《秋涧集》卷88《为蝗旱救治事状》,页268。
    1 《金史》卷99《徒单镒传》,页2185。
    2 《金史》卷89《魏子平传》,页1976。
    3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四部丛刊本;.杨奂《还山遗稿》卷上,嘉靖刻本(明宋廷佐辑)。
    4 吴志坚认为课税使不过是将地方官员情况上奏而已,它并不具备监察职能。但从这则材料中,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课税所是具有监察职能的。它将地方官员政绩上奏,这本身即是对官吏的政治监督,此外,还有对刑狱处理情况的监督。地方吏治情况好坏,其下是否设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和官员,只能作为对其政绩的考核,但不能看作它是否具有监察职能的判断标准。(吴志坚《大蒙古国时期诸路课税所的职能及其“地方化”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
    5 温海清:《元代初期诸路转运司考述》,《中国史研究》 2007年第3期,页81-96。
    1 《金史》卷57《百官三》,页1317-1318。
    1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2。
    2 《金史》卷42《仪卫下》“百官仪从”条。其中提到的“都运”即为都转运使。在《宋史》中对此有比较清楚的说明:“有军旅之事则供餽钱粮,或令本官随军移运,或别置随军转运使一员,或诸路事体当合一则置都转运使以总之。随军及都运废置不常,而正使不废,若副使,若判官,皆随资之浅深称焉。”(《金史》卷167《职官七》)。
    3 《金史》卷53《选举三》,页1177。
    4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2。
    5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23。
    1 《金史》卷42《仪卫下》,页960。
    2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1。
    3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2。
    4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2。
    5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1。
    6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2。
    7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2。
    8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35。
    1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8。
    2 《金史》卷53《选举三》,页1177。
    3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53。
    4 《金史》卷58《百官四》,页1348-1349。
    1 《金史》卷52《选举二》,页1158。
    2 《金史》卷88《移刺道传》,页1967。
    3 《金史》卷86《李石传》,页1914。
    4 《金史》卷89《梁肃传》,页1982。
    5 《金史》卷95《王蔚传》,页2116。
    6 《金史》卷90《赵元传》,页1994。
    7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28《韩玉传》;《金史》卷110《韩玉传》,页2429。
    8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上):“隋开皇六年(586年)置,属许州。治所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六里老城镇。……金属许州。”页439。
    9 《金史》卷121《王晦传》,页2652。
    10 《遗山集》卷28《黄县令郭明府墓碑》。
    1 《金史》卷2,页32。
    2(清) 李有棠:《金本末》卷17,引宋赵子砥《燕云录》。
    3 王恽:《秋涧集》卷58《浑源刘氏世德碑铭》。
    4 《遗山集》卷27《辅国上将军京兆府推官康公神道碑铭》。
    1 《金史》卷86《李石传》,页1914。
    2 《金史》卷96《梁襄传》,页2137。
    3 《金史》卷95《马琪传》,页2118。
    4 《金史》卷89《梁肃传》,页1982。
    5 《元文类》卷51《雷希颜墓志铭》,《遗山集》卷21《希颜墓铭》。
    6 薛瑞兆:《金代科举》,页181。
    7 《金史》卷52《选举二》,页1158。
    8 《金史》卷90《刘徽柔传》,页1999-2000。
    9 《金史》卷75《左渊传》,页1726。
    1 《金史》卷86《李石传》,页1914。
    2 《金史》卷5《海陵纪》,页93。
    3 《金史》卷10《章宗二》,页239。
    4 《金史》卷91《庞迪传》,页2013。
    5 《金史》卷97《邓俨传》,页2150。
    6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28。
    7 《中州集》卷9。
    8 《金史》卷90《张九思传》,页2004。
    10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28。
    11 《金史》卷100《完颜闾山传》,页2204。
    12 《金史》卷92《庐庸传》,页2041。
    13 《遗山集》卷17《朝列大夫同知河间府事张公墓表》。
    14 《金史》卷100《完颜闾山传》,页2304。
    15 《金史》卷121《宋扆传》,页2649。
    16 《金史》卷110《趙秉文传》,页2426。
    17 《金史》卷104《孟奎传》,页2290。
    1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卷9;《建炎以来系年要録》卷111。
    2 《金史》卷15《宣宗纪》,页340。
    3 《金史》卷102《僕散安贞传》,页2248。
    4 《金史》卷4《熙宗纪》,页80。
    5 《金史》卷92《李偲传》,页2043。
    6 《金史》卷95《马琪传》,页2118。
    1 《周易口义》卷5。
    2 《金史》卷107《张行信传》,页2363。
    3 《金史》卷53,页1177。
    4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页2360、2358。
    5 《金史》卷104《移刺福僧传》,页2297。
    1 《中州集》卷8。
    2 《遗山集》卷18《嘉议大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
    3 《遗山集》卷19《内翰冯公神道碑铭》。
    4 《金史》卷89《梁肃传》,页1982。
    5 《遗山集》卷18《嘉议人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
    6 《金史》卷95《马琪传》,页2118。
    1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页2359。
    2 《金史》卷89《梁肃传》,页1982。
    3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页2359。
    4 《遗山集》卷18《通奉人夫礼部尚书赵公神道碑》。
    5(美) 杨联陞著《中国制度史研究》,页52。
    6 《金史》卷104《王扩传》,页2294。
    7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页2362。
    8 《金史》卷97《邓俨传》,页2149。
    1 《金史》卷89《魏子平传》,页1976。
    2 《金史》卷92《毛硕传》,页2033。
    3 《遗山集》卷17《朝散大夫同知東平府事胡公神道碑》。
    4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页2352。
    1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7。
    2 《金史》卷48《食货三》,页1082。
    1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页2351。
    2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页2351。
    3 《金史》卷89《梁肃传》,页1981。
    4 《金史》卷99《孙铎传》,页2193。
    5 今山东临沂东南,属山东东路。
    1 《金史》卷92《李偲传》,页2043。
    2 《金史》卷97《张亨传》,页2148。
    3 《金史》卷92《毛硕传》,页2034。
    4 《金史》卷128《武都传》,页2772。
    1 《元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
    2 《元史》卷2《太宗纪二》,页30。
    3 赵琦:《大蒙古国时期十路征收课税所考》,《蒙古史研究》第6辑;另见《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第三章第二节“十路征收课税所及其对儒士的起用”。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4 吴志坚:《大蒙古国时期诸路课税所的职能及其地方化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页65。
    5 姚燧:《牧庵集》卷28《中奉大夫荆湖北道宣慰使赵公墓志铭》。
    1 《元典章》卷7《吏部一·官制一·职品·内外诸官员数》,页227。
    2 王明荪:《元代的士人与政治》,页314。
    3 《元史》卷83《选举三·铨法中》,页2064。
    1 《郝文忠公集》卷32《班师议》。
    1 《元文类》卷14陈祐《三本书》,页179。
    2 《元史》卷205《奸臣传》,页4559。
    1 叶子奇:《草木子》卷34下《杂俎篇》,页81。
    2 郑思肖:《所南文集》,不分卷,《早年游学泮宫记》(一名《儒家大义》,页52上-55下,知不足斋丛书本)。
    3 郑介夫:《上奏一纲二十目。任官》,见《元代奏议集录》(下),页56-58。
    4 虞集:《道园学古録》卷14《真定苏氏先塋碑》,卷15《苏公墓碑》;《国朝文类》卷31《滋溪书堂记》,页408。
    5 郑介夫:《上奏一纲二十目·任官》,见《元代奏议集录》(下),页56-58。
    6 《危太朴文集》卷六《送陈子嘉序》,页7上-8下。
    7 《危太朴文集》卷六《送陈子嘉序》,页7上-8下。
    1 陈高:《不系舟渔集》卷3《感兴之十七》,页9下-10上,敬乡楼丛书本。
    2 陈高:《不系舟渔集》卷3《感兴之十七》,页9下-10上,敬乡楼丛书本。
    3 《元史》卷159《宋子贞传》,页3735-3737。
    4 苏天爵:《滋溪文稿》“前言”,页3。
    1 《元史》卷81《选举一》,页2016。
    1 《元史》卷163《马亨传》,页3826-3829。
    1 《元史》卷205《阿合马传》,页4558。
    2(元) 萧奭撰:《勤斋集》卷3《元故淮安路總管高公墓誌铭》(下文中关于高良弼的引文未注出处者皆引 于此)。又见《牧庵集》卷23《有元故少中大夫淮安路总管兼府尹兼管内劝农事高公神道碑铭并序》。
    1 今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境内。
    2 《牧庵集》卷23《有元故少中大夫淮安路总管兼府尹兼管内劝农事高公神道碑铭并序》。
    3 《道园类稿》卷15《桐乡阡碑》,《新元史》卷149《马润传》。
    4 《松雪斋集》卷4《故两浙运使李公挽诗》。
    5 《青崖集》卷2《挽李仲常运使》。
    6 《元文类》卷70《高昌楔氏家传》;《圭斋文集》卷11《高昌楔氏家传》。
    1 《元史》卷173《崔彧传》,页4038。
    2 《元史》卷205《奸臣传》,页4564。
    3 《归田类稿》卷10《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议枢密院事陈公神道碑铭》。
    4 《元史》卷11《世祖八》,页233。
    5 《元史》卷173《崔彧传》页4038。
    6 《元史》卷163《赵炳传》,页3835。
    7 《牧庵集》卷23《有元故少中大夫淮安路总管兼府尹兼管内劝农事高公神道碑铭并序》。
    8 李澄宇:《读二士五史蠡述》。
    1 《金史》卷57《百官三》,页1317-1318。
    2 《元史》卷85《百官一》,页2134。
    3 《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页3455。
    1 许有壬:《至正集》卷44《上都孔子庙碑》,元人文集珍本丛刊7。
    2 赵琦:《大蒙古国时期十路征收课税所考》,《蒙古史研究》第6辑。
    3 《元史》卷163《马亨传》,页3826;卷167《张庭珍传》,页3919。
    1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陈得芝主编,《丙编·典志》第六章《运河与海运》,页875。
    2(元) 危素:《元海运志》,页1。
    3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陈得芝主编,《丙编·典志》第六章《运河与海运》,页878-879。
    1 刘易斯认为,“一旦制度开始变迁,它们会以一种自动强制实施的方式发生变迁。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新的信念和制度彼此之间,以及新的信念和制度与相同方向上的未来变迁之间都逐渐变得调和一致。”(Lewis,W.A.,1995,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London:George Allen & Urwin,页146)
    2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元世祖朝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与半固定化行省》,页8。
    3 《元史》卷91《百官七》,页2305。
    4(元) 许有壬:《至正集》卷45《敕赐兴元阁碑》,页324。
    5 《元史》卷91《百官七》,页2305。
    6(元) 姚燧:《牧庵集》卷13《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
    7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第三章第一节《行省与地方财政收入》,页57-58。
    8 戴维·菲尼认为:市场规模一扩大,固定成本即可以通过很多的交易、而不是相对很少的几笔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就成为制度安排创新的一个较小的障碍了(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载于《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馆 1992年版,页142)。
    1(元) 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22《宝钞法一》。
    2 《元史》卷93《食货一·农桑》,页2354。
    3(元)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7《左承张忠宣公》,页145。
    4(元) 大司农司编,缪啟愉校释:《元刻农桑辑要校释》“王磐原序”。
    5(元)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4《平章武宁正宪王》,页70。
    6 《通制条格》卷27《拘滞车船》,页287。
    7(元) 王恽:《秋涧集》卷80《中堂事纪上》。
    8 苏天爵:《元文类》卷4《论卢世荣奸邪状》,页185。
    1 《元史》卷173《崔彧传》。页4044。
    2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7《左丞张忠宣公》,页145。
    3 杨维桢:《铁崖古乐府》卷5《盐车重》,页36。
    4 《元史》卷17《世祖纪十四》。页367。
    5 张养浩:《归田类稿》卷9《朝散大夫同知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事恭古行司惠政碑有序》,页550。
    6 《元典章》卷22《户部八·课程》,页359。
    7 《元史》卷176《刘正传》,页4106。
    8 《元史》卷173《崔彧传》,页4044。
    9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3《元故参知政事王宪穆公行状》。中华书局1997年1月版,页380。
    10 《青崖集》卷4《奏议》
    11 《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页3462。
    12 刘敏中:《中庵集》卷1《赠山东转运使图克坦伯宁》,页10。
    1 《金史》卷8《世宗下》,页125
    2 我国经济学者袁庆明等认为,“在某种情况下,偶然事件对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年2月版,页279)
    3 魏初:《青崖集》卷4《奏议》。四库珍本。
    4(元) 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22《民间疾苦状》。
    5(明) 叶子奇:《草木子》卷3上《克谨篇》,页47。
    6 杨德才著:《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版,页359。
    1(德) 傅海波、(英) 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九章《蒙古统治下的中国社会》,页737-738。
    2 王祯:《农书》卷2、11。
    3 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54《淇州创建故江淮都转运使周府君祠堂碑铭》。
    4 《佩玉斋类稿》卷1《含山县题名记》。
    1(明) 邱濬:《大学衍义补》卷34《治国平天下之要——制国用》。
    2 《明史》卷124《陈友定传》。
    3 叶子奇:《草木子》卷3上,《克谨篇》。
    4 周良霄、顾菊英著:《元代史》,页477。
    毕沅 山左金石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波斯) 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常山贞石志.台湾: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1982.
    陈基.夷白斋稿.四部丛刊三编本.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
    程钜夫.雪楼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戴良.九灵山房集.四部丛刊本.
    (英) 道森著,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道润梯步新译简注本.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
    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法) 鲁不鲁克著,何高济译.鲁不鲁克东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
    方回.桐江续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
    高承.事物纪原.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郝经.陵川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胡聘之辑.山右石刻丛编.台湾: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1982.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黄溍.金华集.四部丛刊本.
    黄溍.文献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纪昀、永容等.钦定历代职官表.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揭侯斯.文安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拉施德著 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厉鹗.《辽史拾遗》.四库全书本.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
    李孝光.五峰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録.北京:中华书局,1988.
    刘将孙.养吾斋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刘敏中.中庵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柳贯.柳待制文集.四部丛刊本.
    陆文圭.墙东类稿.元人文集珍本丛刊4.
    马端临.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马祖常.石田文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欧阳玄.圭斋文集.四部丛刊本.
    彭大雅.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本.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1983.
    钱惟善.江月松风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任士林.松乡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瑞典) 多桑.蒙古史.上海:上海书店,2006.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宋濂.文宪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苏天爵 陈高华、孟繁清点校.滋溪文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96.
    苏天爵.元文类.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孙承泽.元典故编年考.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孙逢吉.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8.
    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王沂.伊滨集.四库珍本.
    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
    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王义山.稼村类稿.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王恽.秋涧集.四部丛刊本.
    危素.元海运志.丛书集成初编本(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5年12月初版,第997册.
    魏初.青崖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萧爽.勤斋集.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熊克.中兴小纪.四库全书本.
    徐梦莘.三朝北盟會编.北京:中华书局本.
    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
    许有壬.至正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七册.
    杨翩.佩玉斋类稿.四库珍本.
    杨奂.还山遗稿.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杨维桢.东维子集.四部丛刊本.
    杨维桢.铁崖古乐府.四部丛刊本.
    杨尧弼.伪齐录.四库存目丛书本.
    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本.
    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
    (意大利)约翰·柏朗嘉宾著,耿界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
    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虞集.道园类稿.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虞集.道园学古绿.(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注.大金国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元大司农司编,缪放愉校释.元刻农桑辑要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元典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影印元刊本.
    元好问.遗山集.四部丛刊本.
    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丛刊本.
    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
    张养浩.归阳类稿.四库全书本,据明弘治本影印,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赵珙.蒙鞑备求.王国维遗书本.
    赵珙.圣武亲征录.王国维遗书本.
    赵孟頫.松雪斋集.四部从刊本.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
    郑麟趾.高丽史.朝鲜1957年本.
    郑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白钢主编 陈高华、史卫民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白寿彝总主编 陈得芝主编 陈得芝、黄时鉴、邱树森、丁国范、姚大力等著.中国通史·元史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包伟民著.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陈得芝.元代岭北行省建置考(上)、(中)、(下)[J].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9辑,11辑,12辑,13辑,1985,1987,1989.
    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陈高华、史卫民.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陈高华、史卫民著.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陈高华、吴泰著.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陈雋如.长芦都转考[J].禹贡.1936年第四卷第十二期.
    程妮娜著.金代政治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村上正二.元朝における泉府司と斡脱[J].1942.东方学报.东京13-1.
    (德) 傅海波、(英) 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符拉基米尔佐夫,刘荣焌译本.蒙古社会制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法) 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
    高荣盛.元代海外贸易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韩儒林主编 陈得芝、邱树森、丁国范、施一揆等著.元朝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韩儒林著.穹庐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郝时远.元代监察制度概述.[J].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古代官印集.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何俊哲等著.金朝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何汝泉.唐代转运使初探[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洪金富.元代监察制度的特点.[J].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报,1975年2期.
    黄现璠.唐宋时代之转运使及发运使[J].进展月刊.1933年第二卷第十二期.
    箭内亘.元朝怯薛考.[J].蒙古史研究.刀江书院,1930.
    姜汉椿.北宋转运使路略论[J].华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五期.
    李澄宇.读二十五史蠡述[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李逸友.黑城出土文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2000.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李治安.元世祖朝钩考钱谷述论[J].历史教学.(津)2001年第二期.
    李干.蒙占族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李干.元代社会经济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林树建.元代的浙盐[J].浙江学刊.1991年第三期.
    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前田直典.元代行省の成立过程[J].1945.史学杂志.56-6.
    青山定男(日)著,朱庆永译.论北宋漕运法[J].清华周刊.1934年第四十一卷第十期.
    青山定男(日)著、友庄译.唐宋时代之转运使及发运使[J].清华周刊.1934年第四十二卷第十二期.
    青山公亮.元朝の地方行政机构に闗する一考察[J].台北帝大文学部史学科研究年报第6辑,1940.
    杉山正明.モソコル帝国の原像.[J].东洋史研究.37卷1号,1977.
    史卫民.元朝前期的宣抚司和宣慰司[J].元史论丛.第五辑.
    #12
    汪圣铎.宋代转运使补论[J].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
    王洪信、刘凤茹.宋代转运司论略[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综合版)1997年第一期.
    王丽.北宋转运使的设置问题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六期.
    王明荪.元代的士人与政治.台湾学生书局,1992.
    萧启庆.蒙元史新研[M].台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萧启庆.元代史新研[M].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许怀林.北宋转运使制度略略论[J].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薛瑞兆: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岩村忍.蒙占社会经济史.[M].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68.
    杨树藩.元代中央政治制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杨志玖著.元史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姚师大力.乃颜之乱杂考[J].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7辑.
    姚师大力.塞北游牧社会走向文明的历程.见:姚师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札奇斯钦.蒙古史论丛.[M],台湾学海出版社,1980.
    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博泉.辽金“二税户”研究[J].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张博泉著.金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张金铣.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J].中国史研究.(京)2001年第三期.
    张泰湘、魏国忠、吴义衔.试论乃额之乱[J].民族研究,1986年2期.
    赵德馨主编 李干、周祉征著.中国经济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郑世刚.北宋的转运使[J].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周良宵.元代的皇权和相权[M].见:蒙元的历史与文化(上).台湾学生书局,2001.
    周良宵.元代投下分封制度初探[J].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周良霄、顾菊英著.元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周清澍.汪古部的领地及其统治制度[J].文史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