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一起构成近代中国的三大文化思潮。三大思潮既是相对独立的思想流派,有着各自的基本价值与歧异的方案设计,但又有多元一体的共时文化生态、并生互补的相同思想框架、交织重叠的近似问题领域,如都有民族主义立场,都有对现代性的批评,都有对社会主义的向往,都有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只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本论文以近代三大思潮的相互关系、多向互动为研究对象,试图较全面地认识三大思潮之间既分立又并生、既交锋又交集、既对立又对话的离合关系,探寻三大思潮之间的互动模式与不同思潮交集重组所产生的次元类型,从而为当下的以“在争论中明辨真理,在互动中凝聚共识”为目标的思想生态建设,为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论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概述中国近代史上活跃着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等三大思潮及其离合关系,指出三大思潮是三个鼎立的、互相抗衡的价值系统,由于文化取向的不同,曾经展开过多次思想文化论战;同时并存于共同的思想框架,有一些相近相似的观念,并互相摄取、互相吸收,甚至互相转换。对三大思潮的学术史作了一些总结与反思,对学界围绕三大思潮的发端时间、发展阶段、类型、流派与评价的讨论与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框架、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分析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不同类型与演变格局:从学理渊源的角度,可区分为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从问题领域的角度,可区分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从问政方式的角度,把对“直接参政”感兴趣的行动型自由主义分为认可、容忍、融入现政府的介入型与同样热衷于“直接参政”但与当局互别苗头、另组政党、另走“第三条道路”的组党型,把拒绝“直接参政”的观念型自由主义者分为热衷于舆论干政、办报议政的议政型与“参透”政治因而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疏离型4类。近代自由主义主要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经济自由主义较为薄弱。
     选取严复、胡适、殷海光为代表性人物,并以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1922年胡适等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三份标志性文本为重点,梳理了以严复为代表的、专注于思想启蒙的启蒙型自由主义,以胡适为代表的、徘徊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议政型自由主义,以40年代“中间路线”为代表的、着重于参政从政的行动型自由主义三种政治自由主义演进型态。梳理了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一脉相承、薪火相传而又不断发展、不断调整的思想历程。
     梳理了近代经济自由主义从“发声”到“变调”的历程: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介绍、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主张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到了民国时期,普遍的情况是自由主义者在对个性解放、个人主义、民主、人权等话语连篇累牍的同时,对同为自由主义核心理念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私有产权等缄口不言。他们主张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与文化上的自由主义,而在经济上没有选择自由主义,而是倾向于与自由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社会主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从最初鼓吹自由竞争、放任主义,到后来转向倡导与经济自由主义大异其趣、大相径庭的统制经济、社会主义。
     “第三章、近代中国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以“一个模式”、“两次转向”、“三件文本”分析了近代保守主义尤其是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指出“西方物质——中国精神”是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中西比较的典型模式。又指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经历了两次大的思想调整即“两次转向”:第一次以从康有为的三世进化史观到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为代表,由开外王转向保内圣,由西学的民主、科学转向儒家心性之学;第二次以从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到牟宗三提出的“三统”之说为代表,重心又转向“由内圣开出新外王”,由内在的心性之学转化出被称为“新外王”的民主与科学。还可通过分析文化保守主义的三件典型文本,观察文化保守主义的变通与坚持,梳理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演进的轨迹。这“三件文本”为: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58年元旦,牟宗三等四位教授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2004(甲申)年9月由许嘉璐签名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
     对近代中国的激进主义思潮,主要以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作为典型作了重点分析。指出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其基本主张是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同时强烈怀疑西方现代文明,它与胡适等的文化自由主义的共性是激烈反传统,区隔主要在于怀疑西化与力主西化。文化激进主义虽激进反传统,但并没有把传统文化当作统一整体加以全盘否定,这种激进反传统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深刻的片面。
     “第四章、三大思潮的‘共同框架’与‘重叠共识’”。指出“三大思潮”,有着多元一体的共时文化生态、并生互补的共同思想框架、交织重叠的近似问题领域、相近相似的思想倾向,有着相似的关注与相近的关怀。其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对实现国家富强目标的关怀、对实现民族复兴愿景的向往,都有着民族主义的情怀与情结。三大思潮的共性还有:均为“现代”思潮,均主张实现现代化转型,主张接纳现代性,只是三者对现代化道路的追寻、对现代性诉求的表达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都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都有着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即使主张激进反传统的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其对本土文化的眷恋、珍爱之情与情不自禁的回首、返观仍依稀可鉴;都有着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景,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社会主义的色彩、社会主义的取向,都以不同形式将社会主义纳入其思想框架;均起源、发端于戊戌思潮,即戊戌思潮成为三大思潮的共同源头。
     “第五章、三大思潮的个性特色及其相互转换”。以五四话语诠释系统、国家观念与个体自述为重点,对“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话语特色、观念特色与文化心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更好地把握三大思潮的思想个性。指出三大思潮从各自的角度解读、诠释着“五四意义”,从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五四”话语诠释系统:激进主义从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着重于从政治、从救亡、从民族主义、从民族民主革命的革命范式与政治框架去解读与诠释“五四意义”,建构了突出政治意义的五四革命话语诠释系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的展开,激进主义的“革命范式”、“政治范式”开始向“发展范式”、“现代化范式”过渡;自由主义建构了凸现文化变革、突出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诠释系统,这一话语系统褒新文化运动贬学生运动,将从文化运动到政治运动的发展视为“干扰”、“救亡压倒启蒙”;保守主义赞成文化运动的路径但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反传统主义,其对五四运动的诠释大体经历了从以往的接纳民主、科学“新外王”的“返本开新”话语诠释系统到五四“文化断裂”话语诠释系统的转变。
     以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三位知识领袖为重点,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新儒学三大知识群体的国家建设思想做了比较分析。指出以民族主义建设现代国家,是其政治共识,也是民国时期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新儒学三大知识群体的“共同观念”。但他们的国家建设思想也有区别:三人早年都曾向往西方宪政,向往西方现代国家制度,但胡适一直坚持以实现宪政为国家建设的目标,而陈独秀对宪政民主经历了从向往到否定、再到重新肯定的复杂变化,梁漱溟在20年代中期后对宪政运动采取了冷漠以对的态度,并别出心裁设计了“非宪政化的民主制”;他们对现代国家建设的路径有着不同的思考,陈独秀主张革命建国,胡适、梁漱溟都主张和平建国,不过胡适主张“宪政随时随处都可以开始”,而梁漱溟则认为“宪政可以为远图而非所谓急务”;胡适、梁漱溟和陈独秀分别从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入手,选择了“救国须从救出你自己下手”、“为国家建设社会”、“从他们手中抢夺来政权”三个路径。
     以瞿秋白、胡适、梁漱溟等人的“自述”为重点,分析比较了“自述”体现的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文化心态。指出从“自述”可以看出三大思潮代表人物有着共同的忧患情怀,包括对民族苦难的体验、对社会苦难的悲悯、对家境苦难的伤痛与对人生苦难的品味,但他们都没有被苦难压垮。他们都关注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纠结于入世与出世,彷徨于书斋与社会。相对而言,保守主义者更关注人生问题,侧重于思想文化的进路,希望通过道德重建、文化复兴,重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进而实现民族复兴;激进主义者更关注社会问题,侧重于政治救亡的进路,希望通过“直接行动”、“根本改造”,实现社会变革,包括通过参加社会变革的实践实现“思想改造”;自由主义者也重点关注社会问题,不过所选择的路径是“救国须从救出你自己下手”,心存思想启蒙的路径依赖。他们不仅面临着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激进革命与渐进改良的路径抉择,而且面临着如何在新旧社会思潮中进行择取,如何在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进行文化取向的比选,其文化选择与路径选择一样充满着矛盾。
     由于所处时代的复杂多样与快速多变,使近代思想家的思想倾向、思想态度呈现出复杂、善变的特点,有时倾向保守,有时倾向激进,又有时激进与保守交织于胸;思想家的思想在“三大思潮”之间不断位移摇摆。同时由于时代变化,思想思潮的激进与保守发生易位,本来站在时代前例的“激进”者,在出现新生代更为“激进”的思想元素之后显得“保守”、落伍。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虽然是相对鼎立的思想态度,但三者之间者之间既有对垒也有对话,既有交锋也有交集,既有紧张也有舒缓,既有显性边界也有模糊地带,且不断发生分合嬗变,不断进行调适转换;三者之间不全是制肘、拆台,也有互相砥砺、互相启发、互为修正、互为支持、互相提供思想灵感的另一面。
Radicalism, Conservatism and liberalism constituted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in modern China. They were separate schools of thought, and each had its own basic value and schematic design. However, they had pluralistic synchronic cultural ecology, shared the same reciprocal ideological frameworks, concentrated on similar issues such as nationalism standpoint, criticism of modernity, a yearning for socialism, a dream to achieve national revival.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complicated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se three modern ideological trends. It is my purpose that by looking at the interactive mode of thes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we can get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other social thoughts under current situat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s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thesis, in which there are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racialism, conservatism and liberalism active in modern China, and their on-off relationships as well. It is my belief that these three trends constituted a tripartite value system and used to launch many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debat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orientation. They shared the same ideological frame and similar ideas, and therefore, they absorbed and drew lesson from each other, and sometimes, even transformed from one trend to another.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and rethinks the academic history on thes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and makes a comment on the debates and research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on several basic issues such as the year when they were launched, their stages of development, genres, schools and the evaluation. I put forward my own views on these issues. In the third part, I offered the method and the academic importance this thesis has.
     The second chapt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beralism in China. I analyz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odern liberalism in China and its evolutional pattern. In f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theoretical origin, modern liberalism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westernized and local 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blematic domai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political liberalism, cultural liberalism and economic liberalism. While when we look at this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we have action liberalism which was interested in participating state affairs directly and ideational liberalism which refused to participate state affairs directly. Action liberalism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al and forming party, the former not only accepted and tolerated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integrated into it, while the later took the opposite stand by forming new party and taking "the third road". Ideational liberalism can be divided into "participating in state affairs" type which was interested in participating in state affairs by whipping up public opinion and starting newspaper and alienation type which kept distance from politics. Modern liberalism took place mainly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omains, while economic liberalism was relatively weak.
     In this chapter, I choose Yan Fu, Hu Shi and Yin Haiguang as exponents. I focus on On Liberty translated by Yan Fu in1903, Our Politics published by Hu Shi in1922and Agenda of Chinese Democratic Group Alliance published by Chinese Democratic Group Alliance in1941to examine three kinds of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their evolution. These three kinds of political liberalism were enlightenment liberalism which concentrated on enlightenment of thoughts with Yan Fu as an exponent, liberalism hovering between culture and politics which was interested in participating in state affairs with Hu Shi as an icon and action liberalism focusing on participating in politics with the middle course in1940s e. Indeed, by scrutinizing this, it is possible to see the evolution of liberalism in modern China.
     In this chapter, I als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 liberalism. In late Qing dynasty, Yan Fu and Liang Qichao used to introduce and express their positions agains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y advocated allowing unrestrained freedom and therefore, let the market play a role. While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it was common that liberalists were very interested in individual emancipation, individualism, democratic and human rights, but they kept silent on such core ideas as free competition, market economy and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They supporte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beralisms, however, they did not choose liberalism in economic domain. They tended to implement planned economy, controlled economy and socialism. Modern liberalism in China started with advocating free competition and the policy of non-interference, but ended in advocating controlled economy and socialism which were opposite to economic liberalism.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modern conservatism and radicalism in China. I mainly examine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sm by analyzing "one paradigm","two shifts" and "three texts". It is my belief that "western material-----Chinese spirit" is the typical schema for compar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liberalism. And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sm experienced two turns:the first was from Kang Youwei to Liang Suming, from democracy and science emphasized by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mind-nature philosophy advocated by Confucianism. The second was from Liang Suming to Mu Zongsan, it turned from inward mind-nature philosophy to democracy and science. I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conservatism by looking at three typical texts which are The declar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tandard published by ten professors on January10th,1935, To inform the world declaration for Chinese culture by four professors on the New Years Day in1958and Jia Shen Cultural Declaration signed by Xu Jialu in September,2004.
     As for radicalism, I highlight cultural radicalism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 The cultural radicalism represented by Chen Duxiu criticized traditional culture strongly, while it suspected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strongly too. It shared such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s being against tradition strongly with the cultural liberalism represented by Hu Shi.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lied in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western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that this cultural radicalism did not totally repudiate traditional culture, though it was against tradi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framework of thes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and their overlapping consensus. Th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shared a lot in common, such as pluralistic synchronic cultural ecology, the same and complementary ideological framework, the similar issues which were overlapping, the similar ideological tendency and the similar concerns. One of the biggest similarities was their appeals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rejuvenation. Besides, they were all modern trends of thoughts with the demand of completing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accepting modernization. However, they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expressing their appeals. Thes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were all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They showed deep love to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ing radicalism and liberalism which were against tradition strongly. They showed their inclination for socialism. They had Wu-Xu thoughts as their common ideological origin.
     In the fifth chapter, I turn to examine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and their reciprocal transmission. I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representatives'discourses features, concept and their cultural attitudes by highlight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discourse, national idea and their individual reports. Th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interpreted the significance of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refore, formed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system. Radicalism focused on explaining " significance of May fourth movement" from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 and this "political scheme" and "revolutionary scheme" transformed into "evolutionary scheme" and "modernized scheme"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 up; Liberalism highlighted cultural change and individual emancipation, and therefore, formed enlightened interpretation system which praise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but belittled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 movement. Conservatism approved the pathway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but opposed it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This thesis also analyzes liberalism, socialism and Neo-Confucianism and their thoughts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by focusing Hu Shi, Chen Duxiu and Liang Suming. They had such common concept as constructing modern sate based on nationalism. However,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ir thoughts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Hu Shi, Chen Duxiu and Liang Suming used to yearn for western constitutionalism and western modern state system, but Hu Shi had been insisted on that the nation-building goal should be based on achieving constitutionalism. Chen Duxiu at first yearned for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but later he changed his mind to deny it, at last he reaffirme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Liang Suming took an in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n the late1920s, and designed a kind of non-constitutionalism democracy. They had different proposition on how to construct modern state. Chen Duxiu advocated to found a state by revolution, while Hu Shi and Liang Suming held different opinions, they proposed to build a country in a peaceful way. Hu Shi believed that a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could start anytime and anywhere, Liang Suming held that constitutionalism could only be achieved in the future. Hu Shi, Liang Suming and Chen Duxiu chose three different pathways for nation construction respectively, Hu insisted that saving the nation should start from saving yourself, Liang advocated building a society for nation, while Chen supported "seizing power from them".
     I als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major figures' cultural attitudes in these three ideological trends by focusing on Qu Qiubai, Hu Shi and Liang Suming's narratives. 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see from their narratives that they had the common sense of crisis, including their experience of national suffering, family and individual suffering, however, they all survived the suffering. They all paid attention to problems in life and in society, hovered between academic and politics, between "entering" and "outing" secular life. By contrast, the conservatives highlighted problems in life 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y hoped to reconstruct Chinese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therefore, to achieve national rejuvenation by moral re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renaissance. The activists focused more on social problems, they had a call for social change by "direct action" and "entire reconstruction", including practicing social change, and ideological remolding as well. The liberalists also concerned with social problems, but they held that to save the nation should start with saving yourself. Their choice was political salvation or enlightenment values, radical revolution or gradual improvement. They also had to decide which was better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How to look at traditional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and socialist civilization was also the main issue for them to deal with.
     My conclusion is that modern thinkers'thoughts we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due to the situation. Sometimes they tended to be conservative, but sometimes they tended to be radical, these two trends were sometimes overlapping. Radicalism, liberalism and conservatism in modern China were relatively separate ideological trends, but they were not completely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re were both opposition and dialogues, both dominant boundaries and obscure zones between each other. They adjusted themselves constantly. On the one hand, they tried to counterbalance each other, on the other hand, they inspired, revised and supported each other.
引文
① 《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0、271页。
    ① 张佛泉:《西化问题之批判》,载《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讨论集》,(台)帕米尔书店1980年版,第225-226页。
    ② 《自由主义者的信念》,载1948年1月8日上海《大公报》。
    ①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载《南开学报》1990年第4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1页。
    ① 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3页。
    ① 史华慈:《论保守主义》,载《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① 《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4页。
    ① 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① 胡伟希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6页。
    ①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381页。
    ②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278页。
    ③ 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④ 胡伟希等:《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① 雷池月:《主义之不存,遑论乎传统》,《书屋》1999年第4期。
    ② 胡伟希:《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严复》,《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③ 胡伟希等:《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① 胡伟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悖论详述》,《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② 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① 胡伟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悖论详述》,《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② 胡伟希、田薇:《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① 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② 刘军宁:《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第8-9页。
    ③ 冯英:《析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④ 俞政:《论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⑤ 胡伟希等:《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2页。
    ① 黄南珊:《论现代中国三大文化派别及其对现代文化取向的影响》,《华侨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② 胡伟希等:《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9页。
    ③ 任剑涛:《自由主义的两种理路:儒家自由主义与西化自由主义》,《原道》第4辑,学林出版社1998年。
    ① 胡伟希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5页。
    ② 许纪霖,谢宝耿:《置身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分子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① 刘军宁:《共和 民主 宪政》,三联书店1998年,第302页。
    ② 陈国庆:《再论严复对自由学说的理解》,《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① 宝成关:《严复与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
    ② 姚群民、皮后锋:《严复自由观论析》,《南京高师学报》1998年9期。
    ③ 胡伟希:《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严复》,《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④ 袁伟时:《严复思想遗产三问》,《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12页。
    ⑤ 陈国庆:《再论严复对自由学说的理解》,《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① 宝成关:《严复与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
    ②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5-147页。
    ③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3-134页。
    ④ 颜德如,颜俊儒:《离合之间:梁启超与西方自由主义》,《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 蒋广学:《梁启超的现代学术思想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之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② 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③ 王立荣;《论胡适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 徐宗勉:《关于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点想法》,《学术界》2003年第2期。
    ② 杜钢建:《论胡适的自由主义人权思想》,《兰州学刊》1993年第6期。
    ③ 叶青:《论胡适的自由主义人权思想》,《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④ 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⑤ 刘志强:《试论拉斯基对罗隆基的影响》,《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 丁三青:《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痛苦抉择》,《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② 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③ 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④ 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载http://www.zisi.net。
    ⑤ 邹小站:《章士钊<甲寅>时期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评析》,《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⑥ 雷池月:《主义之不存,遑论乎传统》,《书屋》1999年第4期。
    ① 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② 肖滨:《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自我转换—以殷海光思想的演变为例》,《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①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77-588页。
    ② 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③ 喻冰:《无地自由—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 胡伟希等:《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5-75页。
    ② 胡伟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学术研究》1991年第1期。
    ③ 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① 肖滨:《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自我转换—以殷海光思想的演变为例》,《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② 陈橹、杨勇:《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偏差及原因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① 雷颐:《什么是保守?谁反对民主?》,《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4月号。
    ② 欧阳哲生:《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述评》,《求索》1990年第1期。
    ③ 李良玉:《激进、保守与知识分子的责任》,《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8月号。
    ④ 许纪霖:《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① 叶雯:《应区别政治的保守主义和文化的保守主义》《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4月号。
    ②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大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页。
    ③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页。
    ④ 郭建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 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② 郑大华:《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③ 叶文:《应区别政治保守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4月号。
    ④ 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主义》,《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⑤ 欧阳哲生:《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述评》,《求索》1990年第1期。
    ⑥ 何晓明:《20世纪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论》,《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⑦ 柴文华:《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⑧ 郑大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 郭建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 余英时:《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③ 王绍光:《“保守”与“保守主义”》,《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8月号。
    ④ 胡逢祥:《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9期。
    ⑤ 马庆珏:《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检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⑥ 俞祖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重要转向》,《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⑦ 郑大华:《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析》,《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① 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4月号。
    ② 马庆珏:《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检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③ 郑大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 何晓明:《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述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② 郑荣:《关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③ 喻大华:《民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纲》,《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④ 方可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4页。
    ① 柴文华:《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
    ② 孟繁华:《文化崩溃时代的逃亡于归依—90年代文化保守的新保守主义精神》,李世涛编③ 《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④ 方克立:《要注意研究9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第2期。
    ⑤ 郭健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⑥ 赵毅衡:《“后学”与中国新保守主义》,《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2月号。
    ① 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 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4月号。
    ① 何晓明:《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述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② 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述论》,《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③ 马庆珏:《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检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④ 郑荣:《关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⑤ 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中州学刊》1991年第5期。
    ① 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② 俞祖华、赵慧峰:《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学术月刊》2009年第11期。
    ① 郑大华:《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② 胡逢祥:《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① 柴文华:《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
    ② 余英时:《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③ 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4月号。
    ④ 许纪霖:《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① 王绍光:《“保守”与“保守主义”》,《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8月号。
    ② 余英时:《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③ 姜义华:《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政治保守主义》,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④ 郑大华:《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① 欧阳哲生:《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述评》,《求索》1990年第1期。
    ② 方克立:《要注意研究9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第2期。
    ① 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4月号。
    ② 郭建宁:《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
    ① 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刍议》,《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1期。
    ② 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中州学刊》1991年6期。
    ① 柴文华:《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月。
    ② 萧功秦:《戊戌激进主义及其影响》,《二十一世纪》1998年4月号。
    ① 柴文华:《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月。
    ② 余英时:《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答姜义华先生》,《二十一世纪》1992年4月号。
    ③ 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4月号。
    ④ 李泽厚、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5、6期。
    ① 胡伟希、田薇:《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历史演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6期。
    ② 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中州学刊》1991年6期。
    ③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④ 陈来:《二十世纪文化运动中的激进主义》,《东方》1993年创刊号。
    ⑤ 郭建宁:《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
    ①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 王桂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寻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3期。
    ① 胡伟希、田薇:《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历史演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6期。
    ② 魏绍馨:《五四“反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评价》,《东方论坛》2000年1期。
    ③ 萧功秦:《戊戌激进主义及其影响》,《二十一世纪》1998年4月号。
    ① 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刍议》,《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1期。
    ① 萧功秦:《戊戍变法的再反省——兼论早期政治激进主义的文化根源》,《战略与管理》1995年4期。
    ② 李泽厚、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5、6期。
    ① 郑敏:《世纪末回顾:汉语语言的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5期。
    ① 陈晓明:《反激进与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境遇》,《东方》杂志1994年1期。
    ② 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4月号。
    ③ 范钦林:《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与郑敏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2期。
    ① 许明:《文化激进主义历史维度——从郑敏、范开林的争论说开去》,《文学评论》1994年4期。
    ② 沉风、志忠:《跨世纪纪之交:文学的困惑与选择》,《文学评论》1994年6期。
    ③ 张志忠:《世界末回眸: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考》,《文艺评论》1998年1期。
    ④ 王元化:《论传统与反传统——从海外学者对“五四”的评论说起》,《人民日报》1988 年11月28日。
    ① 严家炎:《“五四”·“文革”·传统文化》,载李世涛编《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② 陈刚:《“五四”意义再评价》,《学海》2000年3期。
    ③ 林贤治:《五四之魂》,《书屋》1999年6期。
    ④ 刘东:《北大学统与“五四”传统》,《东方》1994年4期。
    ① 袁伟时:《回答对新文化运动的三大责难—献给“五四”85周年》,《探索与争鸣》2004年8月。
    ② 李泽厚、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5、6期。
    ① 李泽厚、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5、6期。
    ② 萧功秦:《戊戌变法的再反省——兼论早期政治激进主义的文化根源》,《战略与管理》1995年4期。
    ③ 萧功秦:《戊戍变法的再反省——兼论早期政治激进主义的文化根源》,《战略与管理》1995年4期。
    ① 马勇:《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的激进与国厄》,《战略与管理》1994年4期。
    ② 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走什么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 龚书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走什么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④ 谷方:《评“告别革命”论》,《走什么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 李文海、刘仰东:《辛亥时期的志士为什么选择了革命》,《走什么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 论及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类型的论文如胡伟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悖论详述》,《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胡伟希、田薇:《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第8期;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刘荣华、乐晓辉:《裂变中的抉择——对1946至1949年中国自由主义者的观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张汝伦:《“第三条道路”》,《读书》1999年第4期;等。
    ① 许纪霖、谢宝耿:《置身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知识分子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② 胡伟希:《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严复》,《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③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302页。
    ① 许纪霖、谢宝耿:《置身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知识分子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① 胡适:《欧游道中寄书》,《胡适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57页。
    ② 傅斯年:《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重庆《大公报》,1945年4月29日。
    ③ 傅斯年:《出入史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第209页。
    ④ 许纪霖:《一代豪杰傅大炮》,《万象》2000年第3期。
    ① 高力克:《调适的启蒙传统》,《二十一世纪》2002年6月号。
    ② 许纪霖:《重建知识与人格的立足点——徐复观的知识分子论调》,《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① 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之前言《北大传统与近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② 笔者另文《放任与干预的困惑:近代中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声与变调》(((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论述了近代经济自由主义。论述严复经济自由主义的文章可参见俞政的《论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冯英的《析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等文,论述梁启超经济自由主义的文章可参见李秀芳、石培玲的《梁启超自由主义经济观探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等文。
    ③ 参见黄岭峻:《中国现代”自由经济”思想钩沉重》,《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④ 张铭鼎:《我之“人类的自私”观》,《民铎杂志》(1925年)第6卷第2号。
    ① 胡先啸:《经济之改造》(上),《观察》第1卷第20期,1947年。
    ②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第84-85页。
    ③ 严复:《群已权界论·译凡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7页。
    ④ 严复:《政治讲义》,《严复集》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1287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
    ② 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
    ③ 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
    ①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第8期。
    ① 胡适:《自由主义是什么》,《胡适全集》第2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727页。
    ② 胡适:《自由主义》,《胡适全集》第2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740页。
    ③ 胡适:《自由主义在中国》,《胡适全集》第2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753页。
    ④ 胡适:《当前中国的文化问题》,《胡适全集》第2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49页。
    ① 张东荪:《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与文化上的自由主义》,《观察》第4卷,第2期,1948年2月28日。
    ① 胡适:《致翁文灏、蒋廷黻、吴景超》,《胡适全集》第2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8-289页。
    ① 《傅斯年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页。
    ②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16页。
    ① 胡适:《我的歧路》,《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67页。
    ② 胡适:《政论家与政党》,《胡适全集》第21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第273-275页。
    ① 胡适:《政论家与政党》,《胡适全集》第21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第381页。
    ② 《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171页。
    ① 胡适:《致傅斯年》,《胡适全集》第25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第220-221页。
    ② 胡适:《致王世杰》,《胡适全集》第25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第226页。
    ① 梁启超:《自由书·干涉与放任》,《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2页。
    ① 《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2-3页。
    ② 《严复集》第1册,第132页。
    ① 《严复集》第5册,第1279页。
    ① 《晨报》1920年8月1日。
    ① 胡适:《自由主义》,《胡适文集》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06808页。
    ① 《严复集》第1册,第2-3页。
    ② 《严复集》第1册,第11页。
    ① 《严复集》第1册,第14页。
    ② 胡适:《丁文江的传记》,《胡适文集》第7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43页。
    ③ 《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62页。
    ① 宗淹(丁文江):《答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努力》第6期。
    ② 胡适:《政论家与政党》,《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① 傅斯年致胡适信,《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0页。
    ① 蔡元培在《五十年来之中国哲学》一文中指出:“严氏译《天演论》的时候本来算激进派,听说他常常说“尊民叛君,尊今叛古”八个字的主义。后来他看得激进的多了,反有点偏于保守的样子。他在民国纪元前九年,把他四年前旧译穆勒0n liberty特避去‘自由’二字,名作《群已权界论》。”李泽厚在《论严复》一文中指出:“他曾翻译穆勒的《论自由》,出版时却改名为《群已权界论》,连自由一词也不愿提,与以前形成了鲜明对照。”(《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238页。)
    ② 《严复集》第1册,第131-132页。
    ① 《严复集》第1册,第25-26页。
    ② 《严复集》第1册,第34-35页。
    ③ 《严复集》第5册,第1348-1349页。
    ① 《严复集》第5册,第1393页。
    ②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第8期。
    ③ 马少华:《我们的政治主张-----民国史上一次知识界的“参政”经历》,《书屋》2002年第2期。
    ① 刘军宁:《自由主义的先声: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① 《严复集》,第4册,第879页。
    ② 《严复集》,第4册,第724页。
    ① 《严复集》,第525页。
    ② 《严复集》,第527页。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第1卷,第352、358页。
    ② 胡适:《我的歧路》,《胡适文集》第3卷,第364页。
    ① 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胡适文集》第12卷,第33页。
    ②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第8期。
    ①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87页。
    ① 刘军宁:《自由主义的先声(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前言》,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① 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886页。
    ② 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864页。
    ③ 严复:《与张元济书》,《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533页。
    ④ 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859页。
    ① 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858页。
    ②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三联书店1998年,第302页。
    ③ 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879页。
    ④ 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888页。
    ① 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887页。
    ② 《饮冰室合集》第14卷,中华书局1989年,第35页。
    ③ 梁启超:《论学术势力之左右世界》,《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72页。
    ① 黄岭峻:《中国现代”自由经济”思想钩沉》,《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② 张铭鼎:《我之“人类的自私”观》,《民铎杂志》1925年报第6卷第2期.
    ③ 胡先啸:《经济之改造》,《观察》1947年1第20期。
    ④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第84-85页。
    ① 梁启超:《论学术势力之左右世界》,《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3页。
    ① 胡适:《我的歧路》《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67页。
    ② 胡适:《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27页。
    ① 胡适:《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40页。
    ② 胡适:《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49页。
    ③ 胡适:《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53页.
    ① 胡适:《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② 胡适:《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③ 胡适:《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① 胡适:《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92-693页。
    ② 胡适:《胡适致陈独秀》,《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年,第356-357页。
    ③ 胡适:《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93-694页。
    ④ 胡适:《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① 萧公权:《二十世纪的历史任务》,《跻园文录》,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3年,第290-291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29页。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30页。
    ① 张君劢:《国家社会党代表张君劢致蒋介石汪精卫书(1938年4月1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81页。
    ② 《 再生周刊》,118期(1946年6月)。
    ③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第77页。
    ① 张连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统制经济思潮与自由主义的反应》,《历史教学》2006年第2期。
    ① 胡适:《从<到奴役之路>说起》,《胡适文集》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33页。
    ① 克已:《风靡世界的统制经济思潮》,《东方杂志》第30卷第9期。
    ② 胡适:《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11页。
    ① 梁启超:《干涉与放任》,《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2页。
    ①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8期。
    ② 胡适:《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35页。
    ① 梁启超:《自由书·中国之社会主义》,《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3页。
    ① 原刊于《文史哲》2010年第6期,后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4期转载。
    ① 殷海光:《五四与今日》,《殷海光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② 殷海光:《中国现代政治思潮》,《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7页。
    ① 殷海光:《重整五四精神》,《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252页。
    ② 《殷海光文集》第4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③ 殷海光在《中国文化的展望》第三章提到了国共两党的“五四”观:“有的政治集体极其厌恶五四运动之破坏性的刺激性作用并且对之存有极大的戒心;但是他们却无法亦不便从正面勾消或打击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和“启蒙”等有启发作用的观念。怎么办?他们替五四改装,他们替五四换上一件紧身衣,使五四运动的影子变得越来越小,以至消失于无形之间。另一种政治集体,是有森严的意底牢结,他们实在并不欢迎五四运动的“民主”和“启蒙”精神,可是他们却欣赏五四运动的破坏性的副作用的那一面。怎么办呢?他们强调五四运动之“反帝”和“反封建”的作用。他们把五四打扮成一个披头散发身穿大红衣的野姑娘。”
    ① 殷海光:《中国现代政治思潮》,《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7页。
    ②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202、299页。他批评陈独秀以下这段言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认为这段言论影响很大,但影响大的言论不一定正确。
    ①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第202页。
    ② 殷海光在给自己定位为“五四后期人物”的那封信中提到:“五四是过去了,那一时代的人,除了极少数像赵元任等真有学术成就的以外,大多数只做过一小点学术工作,或者开开风气。实实在在,他们在思想上的底子薄弱得可怜,因此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激变并没有真切的认知。”(《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113页)他在1968年写给林毓生的信中所写到:“五四人的意识深处,并非近代西方意义上的'to be free'[求自由],而是'to be liberated'[求解放]。这两者虽有关联,但究竟不是一回事。他们所急的,是从传统解放,从旧制度解放,从旧思想解放,从旧的风俗习惯解放,从旧的文学解放。于是,大家一股子劲反权威,反传统、反偶像、反旧道德。在这样的气流之中,有多少人能够做精深谨严的学术思想工作?”(《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103页)。
    ③ 殷海光:《致林毓生》,《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84页。
    ① 殷海光:《致许冠三》,《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21、25页;《致佚名》,《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206、209页。
    ② 近代思想史上还有多位思想家提到了把自由分成内心自由与外部的政治自由两种状态。如严复在《政治讲义》中表示:“政界自由之义,原为我国所不谈。即自唐虞三代,至于今时,中国言治之书,浩如烟海,亦未闻有持民得自由,即为治之道之盛者。”但他认为,那种“虚”的、内心世界的自由如自由意志、特立独行品格、待人接物的“恕与絮矩”等,这这些在中国古代是存在的,这种自由有些类似但非“真同”于近代意义上的自由。张佛泉在《自由与人权》一书指出自由有两种:一种指政治方面的保障,一种指人之内心生活的某种状态。
    ① 胡适:《自由主义》,《胡适文集》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05-806页。
    ② 殷海光:《自由的伦理基础》,《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351-352页。
    ① 殷海光:《自由主义的底蕴》,《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15页.
    ① 胡适:《自由主义》,《胡适文集》第12卷,第807-808页。
    ① 胡适:《自由主义》,《胡适文集》第12卷,第808页。
    ① 胡颂平:《胡适先生年谱简编》,台湾,大陆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
    ① 殷海光:《自由主义的底蕴》,《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16-27页。
    ① 殷海光:《<通往奴役之路>翻译自序》,《殷海光先生文集》(二),台北,桂冠图书有跟公司1980年版,第1297-1298页。
    ① 胡适:《我们要我们的自由》,《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4-145页。
    ②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9-580页。
    ③ 胡适:《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① 殷海光:《中国现代政治思潮》,《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8页。
    ② 殷海光:《致卢鸿材》,《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227页。
    ③ 殷海光:《自由的伦理基础》,《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350-351页。
    ① 殷海光:《自由人的反省与再建》,《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65页。
    ②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275-276页。
    ① 王元化主编:《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126页。
    ② 殷海光:《自由主义的底蕴》,《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22页。
    ①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0-511页。
    ① 殷海光:《自由的伦理基础》,《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335页。
    ② 殷海光:《自由人的反省与再建》,《殷海光文集》第1卷,第65页。
    ① 如在1966年12月1日致林毓生等的信中提到:“五四以来的自由知识分子,自胡适以降,像风卷残云似的,消逝在天边。我从来没有看见中国的知识分子像这样苍白失血,目无神光。他们的亡失,他们的衰颓,和当年比较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殷海光:《致林毓生》,《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106页)1969年在致友人的信中提到:“我对现代中国问题的了解,也不是胡适等心智已经死亡者可比”,“台湾知识分子因胡适以降都麻木了,我一个人势单力薄。”(殷海光:《致朱一鸣》,《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13、15页)
    ① 胡适在调合传统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也作出过努力。如1949年3月27日,他在台湾讲《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或《中国文化传统的自由主义》),强调自由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古代就有的,史官制度、谏官制度都是批评自由、思想自由的一种标志,老子、孔子都是自由主义者,孟子二三千年前提出的“民为贵”,更是重要的自由主义者的传统。秦始皇之后思想一尊,自由受到限制,但仍然有人在万难中不断追求,王充、范缜、韩愈等身上都有自由主义精神,王阳明批评朱熹,颜李学派反对帝王推崇的朱子学派,都是在争取思想自由。结论就是中国有自由思想的传统。
    ② 殷海光:《致林毓生》,《殷海光文集》第4卷,第106页。
    ③ 陈鼓应编:《春蚕吐丝(增订版)》,远景出版社1979年,第84页。
    ④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第559-564页。
    ⑤ 陈鼓应编:《春蚕吐丝(增订版)》,远景出版社1979年,第76页。
    ① 林毓生:《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载《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代序二,第12页。
    ①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① 《中国文化要义》,第133页。
    ②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91页。
    ③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7页。
    ①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38页。
    ② 《大同书》庚部。
    ③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04-505页。
    ①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8页。
    ②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295页。
    ③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2-383页。
    ①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现代新儒家学案》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中华书局1981年,第565-569页。
    ② 《康有为全集》,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29页。
    ③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第131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63-464页。
    ② 梁漱溟:《孔子的真面目将于何求?》,《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76页。
    ③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48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1-382页。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95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6页。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8页。
    ③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3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63-464页。
    ②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史论文集》上册,第19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7页。
    ② 梁启超:《康有为传》,《戊戌变法》(二),第15页。
    ①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48页。
    ① 梁启超:《康有为传》,《戊戌变法》(二),第20页。
    ① 牟宗三:《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年,第10、13、15页。
    ① 牟宗三:《关于文化与中国文化》,《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第83-84页。
    ②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学生书局1985年(台北),第6页。
    ① 牟宗三:《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第4页。
    ①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学生书局(台北)1985年,第156页。
    ② 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第64页。
    ③ 牟宗三:《历史哲学》,学生书局(台北)1984年,第126。
    ④ 牟宗三:《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第27页。
    ⑤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学生书局(台北)1983年,第111-115页。
    ① 牟宗三:《关于文化与中国文化》, 《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第87页。
    ① 杜维明:《创造的转化》,《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② 刘述先:《当代儒家思想的批评的回顾与检讨》,《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292页。
    ① 《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两次转向》,《东岳论丛》2002年第1期。
    ① 王新命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1935),第1卷第4期。
    ① 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48页。
    ② 陈序经:《读十教授《我们的总答复>后》,《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270页。
    ①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12月。
    ① 《大地》,2004年第18期。
    ① 黄有东:《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① 袁伟时:《评<甲申文化宣言>》,《南方都市报》2004年9月21日。
    ② 顾乃忠:《评<甲申文化宣言>的学理基础》,《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② 邵作舟:《邵氏危言·译书》。
    ① 梁启超:《杂答某报》,《饮冰室文集》31卷。
    ② 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7页。
    ③ 邓实:《鸡鸣风雨楼政治小言·东西洋二大文明》,《政艺丛书壬寅全书》,卷五。
    ④ 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年,第55、56页。
    ① 胡绳:《什么是世界文化的危机》,《胡绳全书》第1卷文集一,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② 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③ 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④ 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2-346页。
    ② 梁启超:《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饮冰室文集》,70卷。
    ① 张君劢:<<人生观>,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8页。
    ② 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1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1页。
    ① 胡适:《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集》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② 胡适:《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集》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① 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①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8页。
    ② 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6页。
    ③ 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①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7-562页。
    ① 阿·勒文森:《梁启超和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5页。
    ①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2页。
    ① 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精神》,《新潮》第1卷第5号。
    ② 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75页。
    ①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70页。
    ② 《语丝》,1925年第23期。
    ①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
    ②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119页。
    ① 陈独秀:《答俞松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10页。
    ② 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431页。
    ① 陈独秀:《答常乃悳(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00页。
    ② 陈独秀:《答俞松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11页。
    ③ 陈独秀:《孔教研究》,《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392页。
    ① 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14页。
    ① 《通信》,《新潮》1卷1号。
    ①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① 胡伟希:《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严复》,《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2期。
    ② 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① 严复:《严复集》,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3页。
    ① 《饮冰室合集》第6。
    ② 严复:《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132页。
    ① 严复:《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132页。
    ② 严复:《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册,第981页。
    ①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9-160页。
    ② 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9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8页。
    ④ 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8页。
    ① 《新民说·论权利思想》。
    ②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③ 严复:《<法意>按语》,《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册,第994页。
    ④ 严复:《<法意>按语》,《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册,第973页。
    ① 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7页。
    ② 严复:《政治讲义》,《严复集》,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5册,第1289页。
    ③ 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6页。
    ① 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② 何晓明:《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述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③ 郑大华:《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① 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② 《南海康先生传》,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88页。
    ① 《南海康先生传》,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67页。
    ① 王国维《静庵文集·论近年之学术界》。
    ② 《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
    ③ 《孟子微·总论第一》
    ① 《大同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5-236页。
    ②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梁启超全集》P766
    ③ 康有为:《性学篇》,见《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页。
    ④ 陆宝千:《民国初年康有为之孔教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辑)1891年。
    ⑤ 《答朱蓉生书》,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下),81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①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政论集》,132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② 严复:《有如三保》,《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82页。
    ③ 严复:《保教余义》,《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85页。
    ① 梁启超:《致康有为书》,《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6-137页。
    ① 严复:《原强》,《严复集》,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24页。
    ② 《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5册,第1343页。
    ① 《严复集》,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册,第1023页。
    ②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拉斯》,《饮冰室合集》卷2,文集14。
    ①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40页。
    ②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47页。
    ① 梁启超:《论强权》,《饮冰室文集》,卷二十五。
    ②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3页。
    ③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3页。
    ④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08-509页。
    ① 《仁学·四十七》,《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367页。
    ②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3页。
    ③ 《原道》,第七缉。
    ① 萧功秦:《新保守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历史拒绝浪漫·自序》,台北:致良出版社1998年。
    ② 严复:《与熊纯如书》第30,《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631-632页。
    ①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自序”第1页。
    ② 史华兹:《论保守主义》,《中国近代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1,第22页。
    ③ 《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④ 《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该文提出可从不同角度区分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类型模式:从民族主义的文化渊源与时代特征入手,可以区分为传统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从其作为民族忠诚心理所体认的范围入手,可区分为以汉族为体认单位的“小民族主义”和以中华民族为体认单位的“大民族主义”;从其所采纳的不同认同符号入手,可区分为族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从其与三大思潮的关系入手,可区分为激进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和保守型民族主义。
    ①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19页。
    ①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325页。
    ② 参见李国祁《甲午战争后至抗战前我国民族主义的发展(1856-1936)》,《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第20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第840-857页。
    ③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12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72页。
    ②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胡适全集》第2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286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368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752页。
    ⑤ 杨奎松:《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9期。
    ① 《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27页。
    ① 《<法意>卷十八·按语》
    ②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668页。
    ③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663页。
    ④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第53页。
    ① 康有为:《保国会序》,《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229页。
    ② 慷有为:《保国会章程》,《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233页。
    ③ 邓实:《政治通论外篇·通论四帝国主义》。
    ④ 章太炎:《演说录》,《民报》1906年第6期。
    ① 《严复集》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1347页。
    ② 《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③ 章太炎:《答铁铮》,《民报》第14号。
    ① 余一:《民族主义论》,《浙江潮》第1、2期(1903年)。
    ②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324页。
    ③ 徐锦中、曹跃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路》,《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① 胡适:《爱国运动与求学》,《胡适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822-823页。
    ① 《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26期。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206、215页。
    ③ 钱穆:《敬告我们这一届的毕业同学们》,载《新亚遗铎》,北京,三联书店,2004,第28页。
    ① 胡适:《再论信心与反省》,《胡适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50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663页。
    ① 陈独秀:《复东荪先生》,《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5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663页。
    ①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胡适全集》第2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285页。
    ② 章清:《自由主义与反帝意识的内在紧张》,《二十一世纪》(香港)1993年2月号。
    ③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胡适全集》第2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 003,第286页。
    ① 陶东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载《东方丛刊》1995年第3期,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
    ① 史华兹:《论保守主义》,《中国近代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1年,第22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9、388页。
    ①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89页。
    ② 牟宗三:《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4页。
    ③ 刘述先:《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细 杜维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99-100页.
    ①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①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① 胡适:《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势》,《胡适全集》第2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87-690页。
    ②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88-299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250页。
    ②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0页。
    ③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8-679页。
    ① 胡适:《文化的冲突》,《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9页。
    ② 陈独秀:《<新青年>》,《陈独秀文章选遍》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428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78、464页。
    ② 陈独秀:《人生真义》,《陈独秀文章选遍》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4 0页.
    ① 胡适:《文化的冲突》,《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9页。
    ② 胡适:《文化的冲突》,《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9页。
    ③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文章选遍》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70页。
    ① 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② 刘述先:《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①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① 杜维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327页.
    ①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58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78页。
    ② 《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91页。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5页。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8679页。
    ①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24页。
    ② 严复:《何嗣五赴欧观战归,出其纪念册子索题,为口号五绝句》,《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403页。
    ① 《孙中山文集》上册,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② 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3页。
    ① 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第88页。
    ① 《原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页。
    ② 梁启超:《干涉与放任》,《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页。
    ③ 《梁启超选集》,第203页。
    ① 《梁启超选集》,第508-509页。
    ② 《梁启超选集》,第753页。
    ③ 《梁启超选集》,第730页。
    ① 胡适:《欧游中道寄书》,《胡适文集》第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7页。
    ① 胡适:《宪政问题》,《胡适文集》第11册,第204页。
    ② 胡适:《欧游中道寄书》,《胡适文集》,第4册,第48页。
    ③ 胡适:《一年来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胡适文集》第11册,第512页。
    ④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运动》,《胡适文集》,第11册,第586页。
    ① 胡适:《眼前的世界文化趋势》,《胡适文集》第12册,第670-671页。
    ② 《从<到奴役之路>说起》,《胡适文集》第12册,第835页。
    ① 萧公权:《二十世纪的历史任务》,《迹园文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版,第289-90页。
    ② 傅斯年:《评英国大选》,《傅斯年全集》第4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① 张东荪:《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再生》周刊第118期(1946年6月22日)。
    ① 《立国之道》,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227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8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73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80页。
    ① 《孙中山文集》上册,第327-328页。
    ② 《孙中山文集》上册,第42页。
    ③ 《孙中山文集》上册,第231页。
    ④ 《孙中山文集》上册,第59页。
    ⑤ 《孙中山文集》上册,第57页。
    ⑥ 《孙中山文集》下册,第623页。
    ① 《朱执信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12页。
    ② 《朱执信集》上册,第55页。
    ①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0-81页。
    ①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98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 马洪林:《康有为大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1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89-691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91-492页。
    ②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11页。
    ③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47页。
    ④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61页。
    ①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② 汪洋:《杜维明:新儒家看和谐》,《21世纪世界经济报道》2009年12月25日。
    ① 《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204页。
    ② 《梁启超选集》,第729页。
    ③ 蔡元培:《社会主义史序》,《新青年》第8卷第1号,1920年7月23日。
    ④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4页。
    ① 《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② 《吴玉章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05页。
    ③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集》第4册,第11页。
    ④ 张君劢:《立国之道》,桂林: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228页。
    ①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85页。
    ② 《答李觉同志追论上年我在太原的一次发言)续》(1966年),《梁漱溟先生年谱》,第281页。
    ① 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10页。
    ① 《严复集》,第4册,第894页。
    ① 《梁启超选集》,第127页。
    ① 《东方杂志》第21卷第3号。
    ①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9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04-505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55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19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42-253页。
    ① 《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371、368、388、493页。
    ① 李大钊:《中国学生界的“May Day”》,《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64页。
    ① 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 罗章龙:《五四运动与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中华文史资料库》第2卷,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27页。
    ② 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刍议》,《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③ 陈独秀:《答吴克刚(政治思想)》,《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25页。
    ①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268页。
    ② 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1页。
    ③ 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10页。
    ① 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58页。
    ②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516页。
    ①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518页。
    ②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597页。
    ① 李大钊:《双十与五四》,《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7页。
    ② 李大钊:《纪念五月四日》,《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0页。
    ③ 《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关于“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之纪念与宣传》,1924年4月19日。
    ① 张太雷:《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价值》,《中国青年》1925年第77、78期。
    ②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55页。
    ①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2页。
    ② 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58页。
    ③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9页。
    ④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9页。
    ⑤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1页。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页。
    ② 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58页。
    ①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① 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5月5日。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五四运动,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8页。
    ②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五四运动,《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2页。
    ③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五四运动,《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5页。
    ④ 胡适:《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① 胡适:《五四运动纪念》,《胡适文集》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30-731页。
    ② 胡适:《胡适日记(1932年12月22日)》,《胡适全集》第3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③ 胡适:《爱国运动与求学》,《胡适文集》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3 0页。
    ④ 胡适:《纪念“五四”》,《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80页。
    ①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运动》,《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84-585页。
    ① 蔡元培:《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联合会书》,《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41-642页。
    ② 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① 罗家伦口述,马星野记录:《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传记文学》1978年第5期。
    ① 罗家伦口述,马星野记录:《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传记文学》1978年第
    5期。
    ② 殷海光:《五四与今日》,《殷海光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① 殷海光:《跟着五四的脚步前进》,《殷海光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6-307页。
    ②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第201-202页。
    ① 殷海光:《五四与今日》,《殷海光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8页。
    ① 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695-696页。
    ① 梁启超:《“五四纪念日”感言》,《晨报》1920年5月4日。
    ①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1922年第1期。
    ①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学生书局(台北)1985年,第6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9-350页。
    ②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32-533页。
    ③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① 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② 牟宗三:《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意识——寿张君劢先生七十大庆》,《张君劢先生七十寿诞纪念论文集》,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1983年。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4页。
    ④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①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54页。
    ②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88页。
    ①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②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收入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12页。
    ③ 陈来:《20世纪文化运动中的激进主义》,《东方》1993年第1期。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209-210页。
    ② 陈立夫:《文化建设之前夜》,《华侨半月刊》1935年第46期。
    ① 参见俞祖华:《晚清知识分子现代国家观念的生成》,《河北学刊》2013年第1期。
    ② 胡适:《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胡适全集》第2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3页。
    ① 罗志田:《胡适世界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关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② 胡适:《留学日记》卷三,《胡适全集》第2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9-240页。
    ③ 胡适:《留学日记》卷九,《胡适全集》第28卷,第70页。
    ① 胡适:《论对日外交方针》,《胡适全集》第21卷,第477页。
    ② 胡适:《我们可以等候五十年》,《胡适全集》第21卷,第609页。
    ③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独立评论》1935年5月12日150号。
    ④ 胡适:《留学日记》卷五,《胡适全集》第27卷,第418页。
    ① 胡适:《建国问题引论》,《胡适全集》第21卷,第669、671-672页。
    ② 胡适:《中国问题的一个诊断》,《胡适全集》第21卷,第527-528页。
    ③ 胡适:《建国与专制》,《胡适全集》第21卷,第690-693页。
    ① 陈独秀:《说国家》,《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39页。
    ②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第67-68页。
    ① 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第131-132页。
    ① 参见邵建:《胡适与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炎黄春秋》2008年第1期。
    ② 张永通、刘传学:《后期陈独秀及其文章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7页。
    ① 张永通、刘传学:《后期陈独秀及其文章选编》,第160页。
    ② 张永通、刘传学:《后期陈独秀及其文章选编》,第38页。
    ③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44页。
    ④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330页。
    ① 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的觉悟》,《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08页。
    ② 梁漱溟:《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乡村建设论文集》,乡村书店1938年版,第52-53页。
    ① 胡适:《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胡适全集》第21卷,第435页。
    ② 胡适:《宪政问题》,《胡适全集》第21卷,第465-466页。
    ③ 胡适:《新年的几个期望》,《胡适全集》第22卷,第526-527页。
    ① 胡适:《我们走那条路》,《胡适全集》第4卷,第462页。
    ① 陈独秀:《答江叔潜(政党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422页。
    ② 胡适:《致尔和》,《胡适全集》第24卷,第266页。
    ③ 陈独秀:《立宪政治与政党》,《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第422页。
    ① 陈独秀:《国庆纪念底价值》,《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31-32页。
    ② 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第594-595页。
    ① 参见魏继昆:《试论民国时期梁漱溟宪政态度之转变》,《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
    ② 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6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89-493页。
    ① 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81-688页。
    ② 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490页。
    ③ 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496页。
    ① 梁漱溟:《谈中国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498页。
    ② 梁漱溟:《论当前宪政问题》,《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558页。
    ① 梁漱溟:《中国到宪政之路》,《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470页。
    ② 胡适:《我们走那条路》,《胡适全集》第4卷,第468-469页。
    ① 胡适:《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胡适全集》第21卷,第433-434页。
    ② 胡适:《<人权与约法>的讨论》,《胡适全集》第21卷,第425页。
    ③ 胡适:《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胡适全集》第21卷,第432页。
    ① 胡适:《再论建国与专制》,《胡适全集》第21卷,第701-702页。
    ② 胡适:《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胡适全集》第22卷,第196页。
    ③ 胡适:《再谈谈宪政》,《胡适全集》第22卷,第559页。
    ① 胡适:《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胡适全集》第22卷,第572页。
    ② 梁漱溟:《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胡适全集》第4卷,第473-481页。
    ③ 参见魏继昆:《胡适梁漱溟宪政心态之比较》,《史学月刊》2008年第10期。
    ① 梁漱溟:《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67-468页。
    ① 梁漱溟:《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70页。
    ② 梁漱溟:《中国问题之解决》,《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19页。
    ①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第79-80页。
    ②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第79-80页。
    ③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第518页。
    ① 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10页。
    ② 陈独秀:《造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207-209页。
    ③ 陈独秀:《怎么打倒军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252页。
    ① 胡适:《易卜生主义》,《胡适全集》第1卷,第615页。
    ① 胡适:《爱国运动与求学》,《胡适全集》第3卷,第822-823页。
    ②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全集》第4卷,第663页。
    ① 陈独秀:《山东问题与国民问题》,《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第411页。
    ① 陈独秀:《<共产党>月刊短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50页。
    ① 陈独秀:《说国家》,《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39页。
    ② 李大钊:《狱中自述》,《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88-889页。
    ①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第1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8、60-61页。
    ②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全集》第4卷,第666、668页。
    ② 牟宗三:《五十自述》,台北:鹅湖出版社1989年。
    ① 梁漱溟:《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全集》第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1页。
    ② 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4卷,第79页。
    ① 牟宗三:《五十自述·序》,台北:鹅湖出版社1989年。
    ② 李大钊:《狱中自述》,《李大钊文集》下册,第888页。
    ③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5页。
    ①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第18卷,第23-24页。
    ② 牟宗三《五十自述》,第95页。
    ③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5页。
    ① 鲁迅:《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鲁迅全集》第8卷,第474页。
    ②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7页。
    ③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第18卷,第23-24页。
    ④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第274页。
    ① 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鲁迅全集》第2卷,第221-222页。
    ②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21页。
    ③ 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① 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第1页。
    ② 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356页。
    ③ 独秀:《辩诉状》,《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第510-511页。
    ① 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散文》上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253、257、261、270页。
    ② 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187页。
    ③ 适:《我的歧路》,《胡适全集》第2卷,第467页。
    ④ 适:《对于<努力周报>批评的答复》,《胡适全集》第21卷,第270-271页。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349、356页。
    ② 胡适:《我的歧路》,《胡适全集》第2卷,第470页。
    ① 胡适:《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全集》第22卷,第701页。
    ②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全集》第4卷,第659页。
    ① 胡适:《这一周》,《努力周报》第7期(1922年6月18日)。
    ②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第113-116页。
    ③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第134页。
    ①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第172页。
    ②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第18卷,第47页。
    ① 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散文》上册,第262-263页。
    ② 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散文》上册,第266页。
    ① 梁漱溟:《自述》,《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9页。
    ② 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26页。
    ③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第7-8页。
    ④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第131页。
    ⑤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第107页。
    ①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第18卷,第45、47页。
    ②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208页。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250、254页。
    ②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425、427页。
    ③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211-212页。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273页。
    ②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284页。
    ① 许纪霖:《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②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③ 喻大华:《论保守与激进在中国近代文化潮流中的共通共融》,《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④ 近年我们围绕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大思潮之间的“共性”做了一些探讨,发表的文章如《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现代性构建与现代三大文化思潮》(《烟台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等。
    ① 余英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的讲演中指出:中国没有真正的保守主义者,只有要求不同程度变革的人而已,要求变革较少的人往往就变成了保守主义者。
    ②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4卷,第177页。
    ③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卷,第560页。
    ① 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75页。
    ① 康有为:《孔教会序一》,见《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733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332页。
    ④ 《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32页。
    ⑤ 《孙中山全集》第9,中华书局1986年,第354页。
    ⑥ 《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61页。
    ①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60-561页。
    ① 胡适:《先秦名学史》,学林出版社1983年,第8页。
    ② 张东荪:《思想自由与文化》,《文史月刊》1卷10期,1937年1月20日。
    ③ 许纪霖等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8页。
    ④ 许纪霖等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3页。
    ① 许纪霖等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2页。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31页。
    ③ 《关于陈独秀的一封信》,《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3期。
    ④ 杨天宏:《“开窗”还是“拆房”——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目标与取径辨析》,《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① 《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② 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第444页。
    ③ 胡适:《编辑后记》,《胡适文集》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71页。
    ① 余英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的讲演中指出:中国近代一部思想史就是一个激进化的过程(process of radicalization).
    ② 姜义华认为:中国的“保守主义”,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这也正是百年变革不断受阻的真正原因。参见姜义华、陈炎:《激进与保守:一段尚未完结的对话》,《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① 李大钊:《调和之美》,《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② 李大钊:《青年与老人》,《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① 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3页。
    ② 李大钊:《调和誊言》,《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5页.
    ③ 李大钊:《辟伪调和》,《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9页。
    ④ 李大钊:《调和法则》,《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0-554页。
    ① 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73-174页。
    ① 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73页。
    ② 胡适《这一周》,《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1页。
    ① 胡适:《自由主义》,《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10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43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44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44-245页。
    ④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47页。
    ⑤ 参看喻大华:《“文化激进”中的“保守”——胡适文化思想定位》,《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张野:《胡适文化思想中的“保守倾向”》,《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柴文华:《激进中的保守和保守中的激进——以胡适、梁漱溟为例》,《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2期。
    ① 《梁启超年谱长编》,286页。
    ② 《梁启超选集》,第368-372页。
    ③ 《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4页。
    ① 《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8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34,中华书局1989年,第63页。
    ① 余英时:《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 参见俞祖华:《五四时期复古与西化的文化偏向》,《中州学刊》1988年第1期。
    ① 余英时:《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 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39页。
    ① 陈天华、邹容:《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② 冯友兰:《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宋志明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① 《严复集》第1卷,123页。
    ② 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毛泽东文集》第1-8集,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年。
    2.《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4.《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
    5.《孙中山全集》第1-11卷,中华书局1981-1985年。
    6.《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册,三联书店1984年。
    7.《李大钊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8.《鲁迅全集》第1-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9.《胡适全集》第1-4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胡适文集》第1-1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梁漱溟全集》第1-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吴虞文录》,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
    13.许纪霖等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年。
    15.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6.马云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文化建设月刊社1936年。
    17.吕学海编:《全盘西化言论集》,岭南大学青年会1934年。
    18.冯恩荣编:《全盘西化言论续集》,岭南大学青年会1935年。
    19.《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
    20.辽宁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辽宁大学1984年。
    21蔡尚思等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汇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1983年。《时务报》《新民丛报》《清议报》《民报》《新青年》《努力周报》《独立评
    论》《观察》《东方杂志》《大公报》等。
    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988年增订再版。
    2.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中华书局1994年。
    3.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898年。
    4.刘军宁:《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5.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闫润鱼:《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新星出版社2007年。
    7.胡伟希、高瑞泉、张利民:《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 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9.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江西出版集团2007年)。
    10.张晓唯:《蔡元培与胡适:1917-1937年中国文化人与自由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2.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3.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2000年。
    14.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周阳山等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
    18.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19.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知识出版社2000年。
    20.《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