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布莱希特翻译的十二首“中国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其他的八篇诗作,对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本论文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布莱希特的“中国诗”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和描述,对这一课题的定位和沿革加以简要回顾;其次探讨了布莱希特对中国诗歌兴趣的起源;最后分析了“中国诗”起源的具体原因,即出于莫斯科论战中证明自己文艺理论的需要。
     第二部分中对“中国诗”发表的始末进行了详细介绍:1938年布氏在流亡时期发表了第一个版本,简称1938年版本,由六首诗构成;1950年布氏对这六首诗进行了部分修改,再加上另外三首,一起发表在同一个杂志《发言》上,简称1950年版本,布氏在这个版本的诗歌后面加上了个很重要的说明,对于这个说明中存在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1967年出现的第三个版本中,另外增补了三篇白居易的诗,由此,“中国诗”总数达到了十二首。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心,在这一部分中,布莱希特的十二首“中国诗”与各自对应的中文原诗得到了详细解读,它们分别是:《朋友》——《车笠交》、《大被子》——《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花市》——《买花》、《政治家》——《寄隐者》、《黑潭龙》——《黑龙潭》、《乾符六年一则抗议》——《己亥岁感事》、《他的儿子出生时》——《洗儿》、《致蒋介石大元帅的一名死兵》——《你自由了》、《飞越长城有思》——《沁园春·雪》、《认命》——《有感》、《李建送诗人的帽子》——《感旧纱帽》、《丞相的沙路》——《官牛》。对诗歌的解读主要从两个方向上进行,其一为中文原诗的考证,对诗歌内涵和其背景信息进行分析阐释;其二为比较布氏译诗与中文原诗的差异,对其翻译质量进行评析。此外这一部分中还将涉及布诗不同版本间差异的问题和布诗作者身份的问题。
     第四部分中对布莱希特诗歌中其他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诗歌进行了汇集,一共收录了八篇诗作,分别是:《青岛兵》、《三百名被谋杀的苦力向一个国际组织报告》、《作家的流亡》、《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对流亡作家的拜访》、《另一面》、《题一个中国茶树根狮子》、《题李白墓》。由于相关材料的缺乏,对这八篇诗歌的分析仅止步于粗浅。
     第五部分对全文的分析进行了总结,对布莱希特诗歌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归纳和提炼,分析出布莱希特在诗歌、以至于其他文学形式方面接受和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过程中所标表现出的较为平面化、单薄和缺乏立体性的特点。
In der vorliegenden Arbeit geht es haupts?chlich um 12“Chinesische Gedichte”, die von Bertolt Brechtübersetzt werden. Zusammen mit anderen 8 Gedichten, die Brecht selber geschrieben hat, werden die 12 Gedichte hinsichtlich ihrer chinesisch kulturellen Elemente analysiert. Diese Arbeit umfasst die folgenden 5 Teile:
     Im ersten Teil werden vorerst die Forschungszust?nde des Themas Brechts Chinesische Gedichte dargestellt, wobei auch die Definition und Forschungsentwicklung berücksichtigt weden; Dann wird die Entstehung Brechts Interesses an chinesische Gedichte erkl(a|¨)rt; Gleich danach wird der Entstehungsanlass der Chinesischen Gedichte analysiert, n?mlich die Bedürfnis, w(a|¨)hrend der Moskauer Auseinandersetzung seine literarische Thoerie zu beweisen.
     Im zweiten Teil handelt es sich um eine gründliche Beschreibung der Ver(o|¨)ffentlichungsgeschichte: 1938 hat Brecht die erste Version ver(o|¨)ffentlicht, kurz genannt als Version 1938, gebaut von 6 Gedichten; 1950 hat Brecht diese 6 Gedichte teilweise ge(a|¨)ndert und zusammen mit 3 anderen neuen Gedichten in der gleichen Zeitschrift Das Wort noch einmal ver(o|¨)ffentlicht, was in dieser Arbeit als Version 1950 kurz genannt. In dieser Version hat Brecht eine wichtige Anmerkung hinzugefügt, die aber einige Probleme aufbringt, womit meine Arbeit sich besch(a|¨)ftigen wird; Die letzte Version erscheint erst 1967. Mit anderen 3 erg(a|¨)nzten Gedichten von Po Chü-yi zusammen erreicht die Summe der Chinesische Gedichte in der dritten Version 12.
     Der dritte Teil ist der Schwerpunkt der Arbeit. In diesem Teil wird jedes Chinesische Gedicht anhand seines chinesischen Originals detailliert interpretiert nach der folgenden Reihe: Die Freunde -《车笠交》, Die groβe Decke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Der Blumenmarkt -《买花》, Der Politiker -《寄隐者》, Der Drache des schwarzen Pfuhls -《黑龙潭》, Ein Protest im sechsten Jahr des Chien Fu -《己亥岁感事》, Bei der Geburt seines Sohnes -《洗儿》, Ansprache an einen toten Soldaten des Marschalls Chiang Kai-Shek -《你自由了》, Gedanken bei einem Flugüber die Groβe Mauer -《沁园春·雪》, Resignation -《有感》, Der Hut, dem Dichter geschenkt von Li Chien -《感旧纱帽》, Des Kanzlers Kiesweg -《官牛》. Die Interpretation der Gedichte l(a|¨)uft auf zwei Richtungen, eine davon die Rückführung auf den chinesischen Ursprung ist, und dabei der Inhalt bzw. der Hintergrund des jeweiligen Gedichts er(o|¨)rtert werden, die andere eine Vergleichung Brechtsübersetzungen mit ihren Originalen ist. Die Qualit(a|¨)ten derübersetzungen werden anschlieβend kommentiert. In diesem Teil handelt es sich noch um die Unterschiede verschiedener Version der Brechts Chinesischen Gedichte und die Fragenüber Autorschaft einiger Chinesischer Gedichte.
     Im vierten Teil werden andere 8 Brechts Gedichte, in denen chnesische Elemente von Brecht selber benutzt werden, gesammelt, n(a|¨)mlich: Der Tsingtaosoldat, Dreihundert ermorderte Kulis Berichten an eine Internationale, Die Auswanderung der Dichter, Legende von der Entstehung des Buches Taoteking auf dem Weg des Laotse in die Emigration, Besuch bei den erbannten Dichtern, Die andere Seite, Auf einen chinesischen Theewurzell(o|¨)wen, und Für das Grab des Li Po. Diese Gedichte werden mangels unterstützender Materialien nur versuchend bearbeitet.
     Im fünften Teil werden die chinesischen Elemente in Brechts Gedichten zusammenfassend kategorisiert, wobei die Oberfl(a|¨)chlichkeit Brechts Aufnahmen- und verwendungsmodell chinesischer kulturellen Elemente herausgearbeitet wird.
引文
1 Jan Knopf, Brecht-Handbuch, Band 2, Gedichte, S.2
    2 Tatlow, Antony: Brechts chinesische Gedichte,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73
    3 Renata Berg-Pan: Brecht und China, Bouvier Verlag Herbert Grndmann, Bonn 1979
    4 Paula Hanssen: 1. Brecht’s and Elisabeth Hauptmann’s Chinese Poems. Brecht Yb. 19(1994), Seite 187-201;2. Elisabeth Hauptmann. Brecht’s Silent Collaborator. Bern 1995
    5卫茂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1996
    6高年生,外国文学,1998第6期,第3页
    7谢芳,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49页
    8史节,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3年
    9刘颖,辽宁师范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0张黎, 2007:28
    11同上,第37页
    12同上,第37页
    13同上,第28页
    14卫茂平,1996:465
    15 1915年莱比锡岛社出版,引自《汉籍外译史》,马祖毅、任荣珍,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6《汉籍外译史》,马祖毅、任荣珍,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86页
    17 Song Song, Yun-Yeop, 1978:103
    18卫茂平,1996:466
    19 (?)Die Schnur der alten aufgerollten chinesischen Leinwand“- Ausstellung in der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1998, S.98
    20卫茂平,1996:485
    21 (?)Die Schnur der alten aufgerollten chinesischen Leinwand“- Ausstellung in der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1998, S.100
    22 Brecht, 1967, Bd.12, S.569
    23《艾斯勒谈话录》,莱比锡德国音乐出版社,1975年版,第134页,转引自张黎,2007:35页
    24张黎,2007:35页
    25 Knopf, 2001: S.306
    26 One Hundred & Seventy Chinese Poems
    27 Brecht, Versuch 10, 1950
    28克劳斯·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265页
    29同上,268页
    30张黎,2007:29页
    31弗尔克尔,《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引自张黎,《布莱希特研究》,311页
    32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分别见于第3,16-17,22,25页
    33张黎,《布莱希特研究》,311页
    34叶廷芳,《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140页
    35同上
    36同上,141页
    37张黎,2007:29页
    38 Waley, Arthur: One Hundred & Seventy Chinese Poems, Constable & Co Ltd, London 1918
    39 Waley, Arthur: Chinese Poems, Constable & Co Ltd, London 1946
    40 Waley, Arthur: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New York, 1941
    41 Jensen, Fritz: China siegt, SternVerlag, Wien 1949
    45 Das Wort,第87页
    46张黎,2007,29页
    49《德国战争课本》(Deutsche Kriegsfibel),布莱希特《斯文德伯格诗集》(Svendborger Gedichte)中的第一组诗,参见《布莱希特诗歌合集》633页
    64 WA第9册,618-621页
    66 WA第10册,1069-1071页
    67 WA第9册,第684页
    68原文为Zur Literatur und Kunst,WA第19册, 424-425页
    70 Die Gedichte von Bertolt Brecht in einem Band, Suhrkamp Verlag, 2002
    71 Waley, Arthur: One Hundred & Seventy Chinese Poems, 1918, S.37
    72 Waley, Arthur: Chinese Poems, S.55
    74 Waley, Arthur: One Hundred & Seventy Chinese Poems, 1918, S.37
    75原文为Zeitungen ausriefest,BBA354/4,转引自Tatlow Brechts Chinesische Gedichte,第38页
    85 Tatlow,Brechts chinesische Gedichte. S.45
    86同上,S.46
    91保拉·汉森,1994:92
    92 GBA 1988:386
    93保拉·汉森,1994:90
    94同上
    95同上
    96同上,92
    99 Knopf,2001:308
    100同上
    105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年4月,298页
    106白居易:《轻肥》,《白居易诗全集》卷425_8
    107谢芳,2000:52
    108 Tatlow,1973:79
    111威利,1947:19
    112 Tatlow,1973:80
    113同上
    115 Tatlow,1931:79
    116谢芳,2000:53
    117同上
    118此处谢芳认为“祭酒”指被送去当炮灰的士兵。谢芳,2000:53
    119谢芳,2000:53
    120同上
    123刘亮,《唐都学刊》2005年第2期,第22页
    124同上
    126 Tatlow文中将此行作“凭君莫话当年事”,可能为版本之误——笔者。Tatlow文参见《布莱希特中国诗》,1973年,第89页
    128 Knopf,2001:306
    129 EHA 6/231,转引自Knopf,2001:306
    132胡发强,刘再聪:《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洗儿风俗》,西藏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2期,79页
    133 (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85
    134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2),中华书局,1979:22。转引自:胡发强,刘再聪,2008:79
    13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载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6903
    136胡发强,刘再聪:《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洗儿风俗》,西藏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2期,80页
    137《苏轼诗集》(卷24),中华书局,1982:1301
    148克劳斯·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李健鸣译,中国戏曲出版社,1986年10月,301页
    152唐正芒,《血与火的艰难奋斗历程——纪念〈新华日报〉创刊60周年》,选自《党史博采》,35页
    153《新华日报》:“发刊词”,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
    154熊复《关于〈新华日报〉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2页
    155熊复,《关于〈新华日报〉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2页
    156《重庆老新闻工作者回忆〈新华日报〉》,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16页
    157《重庆老新闻工作者回忆〈新华日报〉》,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16页
    158熊复,《关于〈新华日报〉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74页
    159吴玉章,《回忆〈新华日报〉》,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51页
    160根据郑之东《回忆〈新华副刊〉》,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212页
    161郑之东,《回忆〈新华副刊〉》,《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212页
    162郑之东,《回忆〈新华副刊〉》,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214页
    163熊复,《在党的委托和人民的期望下战斗》,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21页
    164熊复,《关于〈新华日报〉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9页
    165熊复,《在党的委托和人民的期望下战斗》,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21页
    166熊复,《关于〈新华日报〉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9页
    167郑之东,《回忆〈新华副刊〉》,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214页
    168郑之东,《回忆〈新华副刊〉》,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224页
    169张颖,《重庆〈新华日报〉与文艺活动》,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292页
    170廖永祥,《从读者到编者》,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94页
    171郑林曦,《〈新华副刊〉的特点》,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265页
    172郑林曦,《〈新华副刊〉的特点》,选自《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268页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30页,《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30页a siegt, Stern-Verlag, Wien 1949
    173 Knopf,2001:306
    174 Tatlow,1973:131
    175弗里茨?严森主要履历援引曹艺《严斐德大夫在战时中国》一文,参见《党史博采》,1995年04期,31页
    176根据张黎《异质文明的对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说法,《外
    177曹艺《严斐德大夫在战时中国》,《党史博采》1995年04期,33页
    178曹艺《严斐德大夫在战时中国》,《党史博采》1995年04期,33页
    179张黎《异质文明的对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
    180 Jensen, Fritz: Chin
    181张黎,2007:30
    182 Fritz Jensen: Opfer und Sieger. Nachdichtungen, Gedichte und Berichte. Berlin 1955
    183 Jensen,1949:94– 96页
    191盛文庭,《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写作与发表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2辑,42页
    192蒋蘅在,《谈与沁园春雪有关的几个问题——与盛文庭同志商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1期,301页
    193萧永义,《“索句渝州叶正黄”探源──略谈〈沁园春·雪〉的最初流传》,《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3期,109页
    194郭思敏主编:《毛泽东诗词辨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115页;同时也参考了萧永义:《“索句渝州叶正黄”探源──略谈〈沁园春·雪〉的最初流传》,《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3期,110页,两者有细微差别。
    195王树人:《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党史纵横》2008年第7期,第7页
    207高年生,《布莱希特的中国情结》,《外国文学》,1998年第6期,第4页
    208丁扬中,《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文化月刊》,1998年第5期,第8页
    209丁扬中,《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文化月刊》,1998年第5期,第8页
    211张黎译作《断念》,参见《异质文明的对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2007年1月,29页
    212《全唐诗》,卷444_28【有感三首】白居易,其余两首为:
    213《旧唐书、白居易传》
    214《杭州刺史谢上表》(长庆二年),选自《白居易全集》
    215《别州民》,选自《全唐诗》卷444_23
    216《别州民》,选自《全唐诗》卷444_23
    217《武丘寺路(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荷约种数千株)》,选自《全唐诗》卷447_79
    218刘禹锡:《白太守行》
    219《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自此后诗到杭州后作)》,选自《全唐诗》卷431_21
    220朱金城,1982:169页
    221按朱金城,1982:169页
    222 Tatlow,1973:109
    223同上
    224同上
    225 Wa ley, Arthur: More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London/New York, 1919
    226 Waley, Arthur: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New York, 1941
    227 Brecht, Bertolt:über Lyrik. Edition Suhrkamp 70. S.48
    229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240页
    230弗尔克尔,1986:372-373
    231弗尔克尔,1986:252-253
    232弗尔克尔,1986:369
    233弗尔克尔,1986:389
    234弗尔克尔,1986:263
    235同上
    236同上,271-272
    237弗尔克尔,1986:389
    238弗尔克尔,1986:389
    239方维贵:《布莱希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46页
    240弗尔克尔,1986:388
    241弗尔克尔,1986:389
    242弗尔克尔,1986:392
    243原诗选自《布莱希特诗歌合集》,848页,译文参照方维贵:《布莱希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48页
    244弗尔克尔,1986:403
    245方维贵,1988年:48
    246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李健鸣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10月,407页
    247方维贵:《布莱希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48页
    248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李健鸣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10月,406页
    249 Knopf,2003年,92页
    250按照Knopf,2003:94
    251弗尔克尔,1986:418
    252 Knopf,2003年:90
    253 Knopf,2003: 92
    254同上
    255同上
    256方维贵:《布莱希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55页
    257克劳斯·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李健鸣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10月,389页
    258《全唐诗》卷431_011「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白居易
    259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0页
    260朱金城,1982:117
    261参见朱金城,1982:117
    262朱金城,1982:129
    263《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后晋]刘昫等编纂,中华书局,2002年12月有唐善人墓碑》,《白居易全集》卷41,《碑碣》,凡六首,丁如明、聂世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墓志铭》,引自《全唐文》,第07部,
    264朱金城,1982:129
    265朱金城,1982:129
    266按《白居易年谱》记载,朱金城,1982:120
    267白居易:《1999年5月
    268元稹:《唐故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赠工部尚书李公卷六百五十五,元稹(九),董诰等纂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
    270《全唐诗》,卷428_027
    271《全唐诗》,卷433_036
    272《有唐善人墓碑》
    273《全唐文》,第06部,卷563,韩愈(十八),董诰等纂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
    27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19,北京:中华书局, 1975,第4303页
    282《白居易集》,卷三,顾学頡校点,中华书局,1999年,52页
    283《白居易集》,卷五,《与元九书》,中华书局,1999年,962页
    284《白居易集》,卷六十五,《议文章》,1368页
    287《白居易集》,卷五十八,1232页
    288《白居易集》,卷五十八,1238页
    289 Knopf,2001:306
    290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248页
    291 Waley, Arthur: One Hundred & Seventy Chinese Poems, 1918, 131页
    292 Tatlow,1973:123
    293俱引自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248页
    294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464页
    295同上,465页
    296 Gedichte in einem Band, S.11
    297陈世雄:《布莱希特与中国传统文化》,23页
    298同上
    299同上
    300同上
    301 Gedichte in einem Band, S.296
    303 Gedichte in einem Band, S.495,卫茂平译文见《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498页
    304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中译有标题和部分诗行,499页
    305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499页
    308按照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474页
    309刘颖,《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辽宁师范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第6页
    310陈世雄,《布莱希特与中国传统文化》,《艺坛纵横》,23页
    311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499页
    316布莱希特,《布莱希特选集》(《诗选》),冯至、杜文堂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7页。
    319邹琰:《布莱希特:误读与被误读》,《四川戏剧》,2008年第6期,53页
    320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l卷,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1961年148页
    321孙士聪,2008:90页
    322参考丁扬中:《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中的观点,1998年,8页
    324参考殷瑜:《布菜希特和孔子》中的观点,2008年,73页
    325参考刘颖、付天海:《论中国古典哲学对布莱希特创作的影响》中的观点, 2006年,76页
    326参考陈世雄:《布莱希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点,2000年,23页
    327参考张黎:《异质文明的对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中的观点,2007年,32页
    328邹琰:《布莱希特:误读与被误读》,53页
    1. Berg-Pan, Renata: Bertolt Brecht und China. Bonn (Bouvier) 1979
    2. Berg-Pan, Renata: The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Dramaturgy of Bertolt Brech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Archives) 1971
    3. Bertolt Brecht, Lion Feuchtwanger, Willi Bredel: Das Wort. Verlag Meshdunarodnaja Kniga Moskau, August 1938
    4. Bohnert, Christiane: Brechts Lyrik im Kontext. Zyklen und Exil. Athen?um Verlag, K?nigstein 1982
    5. Brecht, Bertolt: Die Gedichte von Bertolt Brecht in einem Band, Suhrkamp Verlag, 2002
    6. Brecht, Bertolt: Gesammelte Gedichte, Suhrkamp Taschenbuch Verlag, 4 B?nde, 3. Auflage 1981
    7. Brecht, Bertolt: Gesammelte Werke in 20 B?nden, Schriften zur Politik und Gesellschaft, Werkausgabe Edition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1967
    8. Brecht, Bertolt: Schriften zur Literatur und Kunst 2, 1934-1941, Suhrkamp Verlag, 1967
    9. Brecht, Bertolt: Schriften zur Literatur und Kunst 3, 1934-1956. Suhrkamp Verlag, 1967
    10. Brecht, Bertolt: Versuche. Heft 10. Suhrkamp Verlag Vorm. S. Fischer, Frankfurt/Main 1950
    11. Brecht, Bertolt: Werke. Gro?e kommentierte Berliner und Frankfurter Ausgabe in 30 B?nden [33 Teilb?nden]. Herausgegeben von Werner Hecht, Jan Knopf, Werner Mittenzwei und Klaus-Detlef Müller. Frankfurt a.M.: Suhrkamp, Berlin und Weimar: Aufbau 1988-2000
    12. Denninghaus, Friedhelm: Wie Brecht Maoübersetzte. In: Sinn und Form. 43. Jg. (1991) H. 4, S.675-687
    13. ?Die Schnur der alten aufgerollten chinesischen Leinwand“- Ausstellung in der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Von 25. Januar bis 29. M?rz 1998.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1998
    14.“From snow to plum Blossom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Bd. XXV, Nr. 2, Feb. 1966
    15. Fuegi, John: Brecht & Co.: Biographie. Autorisierte erweiterte und berichtigte deutsche Fassung von Sebastian Wohlfeil. Europ?ische Verlagsanstalt, Hamburg 1997
    16. Hanssen, Paula: Elisabeth Hauptmann. Brechts Silent Collaborator. Verlag Peter Lang, Bern 1995
    17. Hanssen, Paula: Brechts and Elisabeth Hauptmann’s Chinese Poems. Aus: Focus: Magarete Steffin, The Brecht Yearbook 19 (1994),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4
    18. Hanssen, Paula: Brechts and Elisabeth Hauptmann’s Chinese Poems. Aus: Focus: Magarete Steffin, The Brecht Yearbook 19 (1994),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4
    19. Hecht, Werner: Brecht, Vielseitige Betrachtungen. Henschelverlag Kunst und Gesellschaft, DDR– Berlin 1978
    20. Knopf, Jan: Brecht-Handbuch. Band 1: Stücke. (Hrg.) Stuttgart: J.B. Metzler 2001
    21. Knopf, Jan: Brecht-Handbuch. Band 2: Gedichte. (Hrg.) Stuttgart: J.B. Metzler 2001
    22. Knopf, Jan: Brecht-Handbuch. Band 3: Prosa, Filme, Drehbücher. (Hrg.) Stuttgart: J.B. Metzler 2002
    23. Knopf, Jan: Brecht-Handbuch. Band 4: Schriften, Journale, Briefe. (Hrg.) Stuttgart: J.B. Metzler 2003
    24. Knopf, Jan: Brecht-Handbuch. Band 5. Register, Chronik, Materialien. (Hrg.) Stuttgart: J.B. Metzler 2003
    25. Marsch, Edgar: Brecht-Kommentar. Winkler Verlag, München 1974
    26. Schuhmann, Klaus: Der Lyriker Bertolt Brecht 1913-1933. Rütten & Loening, Berlin 1964
    27. Song, Yun-Yeop: Bertolt Brecht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Bouvier Verlag Herbert Grundmann, Bonn 1978
    28. Steffensen, Steffen: Bertolt Brechts Gedichte. Kopenhagener germanistische Studien, Band 2.Akademisk Forlag, Kopenhagen 1972
    29. Tatlow, Antony: Brechts chinesische Gedichte,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73
    30. Tatlow, Antony: Brechts Ost Asien. Parthas Verlag, Berlin 1998
    31. Tatlow, Antony: The Mask of Evil. Peter Lang Verlag, Bern 1977
    32. The Brecht Yearbook 19 (1994),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4
    33. Waley, Arthur: Chinese Poems. Constable & Co Ltd, London 1946
    34. Waley, Arthur: More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Press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19
    35. Waley, Arthur: One Hundred & Seventy Chinese Poems. Constable & Co Ltd, London 1918
    36. Waley, Arthur: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New York (Macmillan) 1941
    37.艾德穆特·维茨斯拉,吴勇立译:《布莱希特论本雅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340页
    38.安哥拉·卡兰著,麦永雄译:《布莱希特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学》,《马克思美学主义研究》,第六辑,328页
    39.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40.白汝斌:《姓氏、白氏、〈白居易家谱〉考、释、辨及评述》,《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3月,116页
    4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42.白兴光:《论白居易兼济思想的后期流变》,《云梦学刊》,2007年12月,53页
    43.毕沅(清)校注:《墨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4.卞孝萱、卢燕平:《李绅》,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45.卞孝萱:《李绅年谱》,《安徽史学》,1960年第3期
    46.卞轶男、金天星:《头脑之戏与心灵之戏——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与中国戏曲》,《大舞台》,2008第6期,第20页
    47.卞之琳:《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48.布莱希特:《三角钱歌剧》,选自《布莱希特戏剧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0年
    49.《布莱希特》:《德语学习》,1998年第3期,56页
    50.蔡正发:《陶渊明对白居易的影响》,《云南学术探索》,1998年第2期,82页
    51.长海:《布菜希特编剧技巧的总体特征》,《上海戏剧》,2004年第7期,9页
    52.曹敬辉,王子山:《对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的认识》,《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年第8期,86页
    53.曹铁娟:《遥远的诗案——乌台案中的苏东坡》,《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月,24页
    54.曹艺:《严斐德大夫在战时中国》,《党史博采》,1995年第4期,31页
    55.常琳:《隔世唱和〈洗儿诗〉》,《吉林日报》,2008年11月4日,《文化时空》栏目
    56.陈菁华:《文化传播方式的反思——评〈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作家杂志》,171页
    57.陈铨:《中国纯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台湾学生书局编辑部,台北,1971年10月
    58.陈世雄:《布莱希特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艺术》2000年第6期,23页
    59.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2003年9月
    60.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从“间离效果”“打破第四堵墙”看东方戏剧美学对西方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104页
    61.陈忻:《从“闲适”走向“自适”——论江州时期与忠州时期白居易思想的发展变化》,《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38页
    62.陈友冰:《二战以后汉学在德国的流播及其学术特征——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中心》,《江淮论坛》,2007年第6期,166页
    63.陈友冰:《排拒冲撞与接纳吸收——德国历代作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及相关特征》,《华文文学》,2007年6月,92页
    64.陈永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向反思——《布莱希特与方法》述评》,《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130页
    65.程钢:《理雅各与韦利〈论语〉译文体现的义理系统的比较分析》,《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17页
    66.科学版)》,1998年第2期,50页
    67.程述之:《白居易的诗论》,《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67页程章灿:《魏理的汉诗英译及其与庞德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31页
    68.程章灿:《魏理眼中的中国诗歌史——一个英国汉学家与他的中国诗史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36页
    69.程章灿:《魏理与布卢姆斯伯理文化圈交游考》,《中国比较文学》,200年第1期,132页
    70.程章灿:《汉诗英译与英语现代诗歌——以魏理的汉诗英译及跳跃韵律为中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115页
    71.池万兴:《乐天的痛苦与逍遥——白居易心态特征论》,《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70页
    72.崔秀霞:《汉学研究的发展、影响与交流——“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综述》,《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秋之卷,177页
    73.代迅:《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迁移》,《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97页
    74.邓新跃,黄去非:《白居易生平考辨三题》,《云梦学刊》,2001年7月,67页
    75.邓琪,方凤娟:《中国古代诗歌中隐喻的翻译》,《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153页
    76.丁扬忠:《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文化月刊》,1998年第5期,6页
    77.董诰等纂修:《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
    78.杜学霞:《庙堂与江湖之间的徘徊——论白居易前期思想的内在构成与矛盾》,《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202页
    79.杜学霞:《在三种言说立场之间——白居易思想转变的心理和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63页
    80.方媛:《白居易闲适诗研究》,《科教文汇》,2010年3月(中旬刊),63页
    81.方维贵:《布莱希特》,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1985年
    82.冯亚琳:《论布莱希特的小说创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6年第4期,15页
    83.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清]:《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84.弗尔克尔,克劳斯,(K.Volker):《布莱希特传》,李健鸣译,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1986年
    85.傅璇琮:《全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86.高年生:《布莱希特的中国情结》,《外国文学》,1998年第6期,第3页
    87.高年生、黄明嘉译:《三毛钱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88.高智:《白居易思想的多元构成及文化阐释》,《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月,27页
    89.葛丽英:《浅谈佛禅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75页
    90.葛英:《布莱希特与梅兰芳》,《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9月,87页
    91.龚克昌、彭重光选注:《白居易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92.关山:《德国汉学的历史与现状》,《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57页
    93.郭静洁,温晓琳:《中国戏曲纵横赋》,《剧作家》,2005年第4期,59页
    94.郭新和:《试论元白诗派的五言长篇排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4卷第1期,77页
    95.何刚强:《瑕瑜分明,得失可鉴——从Arthur Waley的译本悟《论语》的英译之道》,《上海翻译》,2005年第4期,15页
    96.何林天:《关于白居易若干问题的考辩》,《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年第4卷第1期,23页
    97.何正泰:《苏轼“乌台诗案”述评》,《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8月,113页
    98.洪迈(宋)《容斋随笔?四笔》,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6年
    99.胡发强,刘再聪:《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洗儿风俗》,《西藏大学学报》,2008年6月,78页
    100.胡国强:《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创作经过及在重庆公开发表后引发的争论——纪念〈沁园春·雪〉发表六十周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3月,79页
    101.胡星亮:《布莱希特在中国的影响与误读》,《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131页
    102.胡学星:《布莱希特之“陌生化”与维索茨基的诗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11月,43页
    103.黄剑波,孙晓舒:《互为他者的西学与汉学——从〈另一种西学〉谈起》,《书评》,53页
    104.黄琼:《布莱希特戏剧观的复调倾向》,《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36页
    105.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为《东方论坛》“东学西渐”栏目而作》,《东方论坛》,2004年第5期,1页
    106.蹇长春:《白居易的江州之贬与王涯的落井下石——兼论元和朝局及乐天遭贬的政治原因》:《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90页
    107.蹇长春:《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白居易生平、思想与创作道路述略》,《甘肃高师学报》,第9卷第3期,9页
    108.姜光辉:《白居易诗歌英译的多元化策略描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109页
    109.姜剑云:《论中唐通俗诗派》,《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50页
    110.姜智芹:《文化过滤与异国形象误读》,《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117页
    111.蒋蘅在,《谈与沁园春雪有关的几个问题——与盛文庭同志商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1期,301页
    112.蒋锐:《卫礼贤的汉学生涯》,《德国研究》,2004年第1期,52页
    113.蒋锐:《卫礼贤论中国文化》,《德国研究》,2006年第4期,53页
    114.兰裕明:《文化意象的有意误译》,《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71页
    115.李红霞:《论白居易中隐的特质、渊源及其影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48页
    116.李红霞:《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114页
    117.李红霞:《白居易中隐的社会文化阐释》,《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160页
    118.李慧:《追寻于一个新演员,一个新观众——布莱希特导演理论与策略》,《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8页
    119.李锐:《学术人格建构卢卡契和布莱希特论争的再思考》,《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29页
    120.李雪涛:《德国汉学史的分期问题及文献举隅》,《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112页
    121.李怡:《何处的汉学?怎样的慌张?——讨论西方汉学的基本角度与立场》,《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5月,7页
    122.李兆平:《烽火硝烟看唐人——唐边塞诗特点略探》,《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5月,44页
    123.李侦,陈学斌:《文化“误读”:一只看不见的手——试论文化“误读”对翻译活动的操控》,《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月,138页
    124.梁展:《布莱希特和鲁迅—思想与艺术的比较(摘要)》,《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6期,31页
    125.廖永祥:《周恩来与〈新华日报〉》,《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增刊,121页
    126.林斌:《苏轼贬居黄州心态探微》,《社科纵横》,1997年第3期,50页
    127.刘德重:《关于苏轼“乌台诗案”的几种刊本》,《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5页
    128.刘昊:《从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误读谈起》,《戏剧文学》,2005年第10期,73页
    129.李济州:《全唐诗佳句赏析》,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8月
    130.刘佳:《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上海戏剧》,2009年4月,40页
    131.刘佳:《叙述者与叙述时间的多数——布莱希特戏剧艺术性初探》,《艺术百家》,2002年第1期,第38页
    132.刘佳:《元杂剧〈灰阑记〉对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的影响》,《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年11月,第30卷第4期,第29页
    133.刘江编译:《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译丛》,1991年第2期,24页
    134.刘竞秀、王秀银:《布莱希特文艺思想评述》,《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月,76页
    135.刘亮:《曹松若干事迹补正》,《唐都学刊》,2005年3月,21页
    136.刘颖:《布莱希特与中国诗歌关系评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48页
    137.刘颖:《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38.刘颖:《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129页
    139.刘颖,付天海:《谈布莱希特戏剧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73页
    140.刘颖、付天海:《论中国古典哲学对布莱希特创作的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7月,第25卷第4期,75页
    141.刘颖,付天海:《于东方文化中获取灵感——从布莱希特与中国诗歌的关系谈起》,《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216页
    142.刘心莲:《理解亦或误解?美国诗人庞德与中国之关系的重新思考》,《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73页
    143.刘昫等(后晋)编纂:《旧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12月
    144.卢宁:《白居易“三三七”体诗歌探源与分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3期,5页
    145.卢炜:《从辩证到综合——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
    146.罗大正:《传教士东来与西学传播》,《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43页
    147.罗乔:《布莱希特的东方之说》,《东南传播》,2006年第3期,48页
    148.吕超:《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形象》,《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3月,111页
    149.马道魁:《关于〈白居易生平考辨三题〉的商榷和补充》,《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2月,48页
    150.马友平,文媛:《生产反叛批判——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观云听泉》,12页
    151.梅大圣:《论苏轼黄州词的文化生命》,《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2月,5页
    152.梅大圣:《论苏轼黄州时期的心态与创作》,《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年第9卷第1期,26页
    153.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1961年
    154.穆欣:《四十年代〈新华日报〉和〈大公报〉三次论战述评》,《中共党史研究》,1993年第1期,42页
    15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北京,1975年
    156.彭博:《庞德与中国传统诗歌》,《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月,127页
    157.彭长江:《翻译标准多,何以断是非》,《外国语》,2000年第5期,62页
    158.彭定求等(清)编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
    159.秦绍培,刘艺:《论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1卷第1期,66页
    160.秦文华:《翻译—一种双重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再创造活动》,《外语学刊》,2001年第3期,73页
    161.《清华学报》,复旦大学馆藏,1940-1945年
    162.任晖:《韩﹑元﹑白﹑与永贞革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73页
    163.任军:《林纾和庞德翻译中的接受环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5月,168页
    164.邵建新:《话说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发表与修改》,《江海纵横》,2008年第3期,53页
    165.邵明珍:《论白居易的“知足”与“不足”——兼论其忠州起复后之仕隐心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32页
    166.申富英:《论庞德诗歌创作对中国文化的借鉴》,《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110页
    167.沈德潜辑、孙海通校点:《古诗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168.沈德潜辑、苗洪注:《古诗源》,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
    169.沈弘:《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动态》,2007年第2期,36页
    170.盛魁、蒋杰:《〈新华日报〉的兴衰:1937-1939》,《青年记者》,2009年6月中,79页
    171.盛文庭,《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写作与发表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2辑,42页
    172.石琳:《文化全球化与翻译的文化转向一一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7月,33页
    173.史节:《布莱希特的“中国诗”》,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174.舒也:《布莱希特美学问题探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90页
    175.舒也:《布莱希特与西方戏剧传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58页
    176.舒也:《布莱希特:可疑的表现主义?》,《人文杂志》,2009年第2期,117页
    177.舒也:《两个布莱希特:马克思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双重纠结——兼论布莱希特美学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77页
    178.舒也:《演员已死?——布莱希特的批判接受理论》,《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123页
    179.司马光(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80.宋强:《“意识形态”与布莱希特理论》,《剧作家》,2006年第2期,98页
    181.苏芙:《传教士:早期中德文化交流的媒介》,《德国研究》,2005年第1期,65页
    182.《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
    183.孙立新:《卫礼贤论东西方文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53页
    184.孙士聪:《试论布莱希特理论资源中的中国元素》,《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4期,89页
    185.檀作文:《试论白居易的闲适精神》,《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2月,43页唐澎,玉臾:《白居易被贬的真正原因及思想矛盾》,《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一期,56页
    186.谭渊:《从《中国公主图兰朵》到“百位美人诗”——“中国才女”与歌德女性文学观念之转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1月,108页
    187.谭渊:《德国文学中的“四川女英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3月,59页
    188.汤胜利,莫红梅:《轰动雾都的人民颂歌——纪念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70周年》,20页
    189.唐正芒,《血与火的艰难奋斗历程——纪念〈新华日报〉创刊60周年》,选自《党史博采》,1998年01期,35页
    190.田耕宇:《论晚唐感伤诗产生的文化背景》,《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104页
    191.田维舟:《格律诗“平仄谱”浅探》,《广西教育》,2002年9月,31页
    192.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
    193.汪寿松:《晚清西学东渐与海外汉学研究述论》,《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74页
    194.汪永平:《从西方的中国形象看西方的文化心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115页
    195.汪玉枝、谢丹焰:《中国古典诗歌成就了庞德》,《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9月,103页
    196.王芳:《中西戏剧交流与相互启发——以梅兰芳、张彭春、布莱希特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指导教师:苏文菁,2008年5月1日
    197.王贵明:《庞德之于中国文化功过论——与〈理解抑或误解?——美国诗人庞德与中国之关系的重新思考〉的作者商榷》,2003年第3期,100页
    198.王贵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86页
    199.王慧,陶明星:《文化内涵的误译》,《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171页
    200.王泓:《〈新华日报〉与大后方抗战文化》,《学术论坛》,1993年第3期,91页
    201.王红丽:《白居易诗中衰老主题的文化阐释》,《天府新论》,2000年第4期,70页
    202.王谦泰:《论白居易思想转变在卸拾遗任之际》,《文学遗产》,1994年第6期,51页
    203.王拾遗:《白居易生活系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204.王树人:《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党史纵横》,2008年第7期,5页
    205.王维江:《20世纪德国的汉学研究》,《史林》2004年第5期,7页
    206.王文龙:《乌台诗案纵横谈(续)》,《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月,23页
    207.王新亚:《白居易的净土信仰与后期诗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208.王运熙:《白居易诗歌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115页
    209.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1996
    210.魏家国:《“中学西播”的大汉学家理查德.威廉》,《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202页
    211.魏丽娟:《布莱希特创作中的中国情结》,《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6月,19页
    212.魏望东:《试析庞德英译中国古诗的忠实性与等效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10期,54页
    213.温恕:《布莱希特的生产美学思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25页
    214.温恕:《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与陌生化理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2月,181页
    215.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16.吴晴萍:《中国戏曲元素的创造性接受——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的“间离效果”》《浙江学刊》,2008年第1期,第92页
    217.吴勇立:《“星丛”的秘密——〈本雅明与布莱希特〉简介》,《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2期,55页
    218.项玉宏:《关于布莱希特叙事剧的重新评价》,《学术界》,2002年6月,201页
    219.萧涤非、程千帆等撰稿:《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220.萧永义,《“索句渝州叶正黄”探源──略谈〈沁园春?雪〉的最初流传》,《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3期,109页
    221.谢芳:《〈四川好人〉中的中国戏曲艺术》,《科教文汇》,2008年9月(下旬刊),251页
    222.谢芳:《文化接受中有选择的认同——从布莱希特所译的白居易的四首诗谈起》,《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49页
    223.谢芳,舒文玲:《〈四川好人〉中的中国文化》,《安徽文学》,2008年第9期,365页
    224.谢红:《双面人的困惑》,《剧作家》,2005年第1期,66页谢虹光:《从“制裘诗”看白居易前后期思想的一致性》,《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9月,50页
    225.谢增寿:《蒋介石对〈新华日报〉的态度和方针述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56页
    226.《新华日报》重庆版,1940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
    227.《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228.《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29.徐晓敬:《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人对战争的态度》,《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25页
    230.徐永明、杨扬:《简论中国戏剧对布莱希特的影响——以〈四川好人〉为例》,《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7月,第22卷第4期,第72页
    231.薛世彪:《中俄格律诗中的“格”》,《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61页
    232.阎纯德:《汉学和西方汉学世界》,《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第1期,153页
    233.严晓江:《〈沁园春·雪〉英译文的关联翻译理论阐释》,《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5月,34页
    234.杨宝海:《布莱希特“间离化”美学理论与〈促织〉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思想价值》,《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2月,第18卷第4期,35页。
    235.杨乃乔:《论中西文化语境下对“比较诗字”产生误读的可能性》,《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24页
    236.杨文华:《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解读与借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65页
    237.杨文华:《对中西戏剧交流史上“布莱希特现象”的回味与思考》,《戏曲研究》,第66辑,136页
    238.杨武能:《卫礼贤——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德国研究》,2005年第3期,54页
    239.杨向荣:《“陌生化”与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批判与超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9月,24页
    240.姚晓雷:《关于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艺术缺憾的一些看法》,《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107页
    241.叶廷芳,《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140页,《文学自由谈》,1987年6月
    242.叶文福:《格律诗与格律》,《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1页
    243.易乐湘:《布莱希特创作中的中国情结》,《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72页
    244.殷瑜:《布莱希特和孔子》,《德国研究》,2008年第2期,70页
    245.殷瑜:《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246.尹富:《白居易思想转变之再探讨》,《求索》,2004年第1期,184页
    247.尹天相:《白居易退居渭上时期的思想和作品》,《渭南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46页
    248.余匡复:《布莱希特和传统》,《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29页
    249.余匡复:《布莱希特和前东德文艺政策》,《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135页
    250.余匡复:《布莱希特》,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2年
    251.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252.于新:《对白居易诗论的思考》,《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2月,63页
    253.俞国:《〈新华日报〉利用国民参政会揭露和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述评》,《政治研究》,68页
    254.郁源:《白居易美学思想述略》,《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70页
    255.詹姆逊,(F, Jameson):《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年
    256.张爱民:《德国文学中的〈庄子〉因素》,《齐鲁学刊》,104页张安祖:《论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83页
    257.张金亮:《白居易伤感诗论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57页
    258.张乐民:《引起轩然大波的沁园春·雪〉》,《上海集邮》,2010年第4期,14页
    259.张磊:《从边塞诗看唐代文人对边塞战争的情感走向》,《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6月,55页
    260.张黎:《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
    261.张黎:《关于布莱希特的几点说明》,《争鸣》,45页
    262.张黎:《认识和理解布莱希特》,《戏剧》,2000年第2期,5页
    263.张黎选编:《布莱希特:〈反驳卢卡契的笔记〉》,《表现主义论争》(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64.张黎:《异质文明的对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28页
    265.张黎:《欲速则不达——〈布莱希特与方法〉译文质疑》,《中国图书评论》,28页
    266.张明权、陈卫平:《意义的阐释与重建——论诗的可译性》,《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97页
    267.张群芳:《近代来华传教士笔下的中国形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月,88页
    268.张文霞:《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讽谕诗》,《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41页
    269.张西平:《17世纪德国汉学研究——以基歇尔、米勒、门采尔、巴耶尔为中心》,《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冬之卷,189页
    270.张秀婷:《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理解与接受》,《时代文学》,2007年第3期,74页
    271.张燕波:《唐代进士群体死亡现象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21页
    272.张翼星:《20年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1999年8月
    273.张彦:《八宝山墓碑上的外国人——忆医生﹑诗人﹑记者﹑烈士严斐德》,《百年潮》,2000年第7期,64页
    274.张云新:《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前后的轶事》,《海内与海外》,16页
    275.张再林:《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33页
    276.张仲举:《毛泽东〈沁园春·雪〉五辨正》,《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8月,63页
    277.赵建梅:《从白居易有关履道池台的诗看其中隐思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111页
    278.赵继红:《〈全唐诗〉补逸及考订三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75页
    279.赵起:《触发思维,体验社会——布莱希特创作之特色》,《上海戏剧》,2005年第5期,第36页
    280.赵荣蔚:《唐末五代十家诗文别集提要》,《图书馆论坛》,2005年12月,356页
    281.赵伟东:《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及思想浅论》,《学术交流》,2005年3月,164页
    282.赵志勇:《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再认识》,《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5年第3期,29页
    283.赵志勇:《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美学分析与批判反思》,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84.赵志强:《李绅诗歌综论》,《学术交流》,2008年9月,140页
    285.郑端:《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柯尔施的言说及其影响》,《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9期,25页
    286.郑天星:《传教士与中学西渐——以德国汉学家卫礼贤为中心》,《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109页
    287.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9年1月
    288.周敏,曹仲桂:《论布莱希特对李行道〈灰阑记〉的改作》,《晋阳学刊》,1997年第4期,69页
    289.周宁:《跨文化的文本形象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120页
    290.周启华:《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7月,53页
    291.周启华:《论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2.周夏奏:《布莱希特的身体〈读布莱希特论戏剧〉》,《艺苑》
    293.祝朝伟:《林纾与庞德翻译思想比较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5月,78页
    294.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前言》,《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136页
    295.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
    296.朱金城:《白居易交游考》,《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59页
    297.朱金城,朱易安:《读白居易诗札记》,《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74页
    298.朱寿兴:《略论白居易诗歌创作理论——的性质特征及其意义二》,70页
    299.朱良:《论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和理论的影响》,《高教论坛》,2003年6月第3期,第169页
    300.庄勤珠:《论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卷第2期,50页
    301.邹婷:《白居易的生命意识及其与佛教的关系》,《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1月,64页
    302.邹琰:《布莱希特:误读与被误读》,《四川戏剧》,2008年第6期,53页
    303.佐临等:《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198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