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作真诚论批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艺论域中的“真诚”往往与涉及文艺本质观念的“艺术真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写作主体的真诚品格在历代作家批评家那里都被视为获得作品艺术真实的重要主观因素,它作为一种价值进入到作品的品评已经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常识。然而,笔者以为,这个常识判断是存在问题的,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进而,笔者从写作主体和社会接受两方面展开论述,对这一价值判断进行批判,并得出结论:写作主体的真诚与作品的价值并无必然联系,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写作能力和读者接受能力共同形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作者的写作能力和读者的接受能力就是作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它却是作品获得艺术价值最主导的因素。
On the domain of literature and art, "honesty" is always closely connected with“the reality of art”involved in the essential idea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honesty of the writing body have been seen as a critical subjective element by authors and critics for generations, so it is a common sense beyond doubt that honesty have gone into the comments of the works. Just like the words we always say that“honesty is the life of art”,“the more honest, the better”,“the work reflects artist’s honesty”……I believe, however, this conclusion in common sense is questionable and is not in accord with the facts. In fact, both the authors and critics have only talked about the "honesty " on the one hand, that the writing body "must honest" and the critics "call in honesty", ( of course I absolutely agree with the idea that“writing needs honesty”), but on the other hand, how can the author do to be "honest"? In other words, how can we test the“honesty”of the writing body? No one has answered this question.
     This article has selected four representative literary phenomenon from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rough which we can see some clue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appearance of the authors’honesty was the idea of Enlightenment, and Enlightenment thought wa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then; after "TALKS AT THE YENAN FORUM ON LITERATURE AND ART" was publish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authors’honesty was the truth of politics, and in that time political truth was the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value of the works ; in the period of pioneer literature, the authors the appearance of the authors’honesty was the recognition of true self-spirit, such recognition also worked on behalf of the value of works then; along with the advent of time consumption and the rise of mass media, some authors emphasize writing honestly at the same time that contends that "there is no connection between honesty and the value of the works." In any case, we can see that the authors’honesty in writing hav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value of the works. Therefore, it is not surprising to consider honesty as a principle to judge the value of works.
     Further, this article will criticize on the theory of honest writing in literature. Just because the entire flow of Literature activities include not only the author's writing activity, but also the activities of dissemination, consumption and reception of literary works, and only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dissemination, consumption and reception can the literary works be realistic literary works and realize their own values, we might demonstrate in two aspects: the body of writ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society. around the body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makes a point of view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test whether the author is honest or not" and "there is no posi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tention of the writing and the value of the work",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test whether the author is honest or not, and there is no posi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tention of the author's writing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results, it has fundamentally destabilized the conception in common sense that "the more honest, the better", and cut off the caus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If the writing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is thought to be a standard of literary criticism, it is easy to fall into a ridiculous situation.
     Arou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will demonstrate in two aspects: "readers cannot read the author's honesty", "the consumer society has impact on honesty in literature". First of all, whiling reading and appreciating literary works, as a recipient of literatur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aders are often made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subjectivity, therefore, the reality of art in the work will be put on layers with strong subjective colors, and different judgments of the authenticity of works will be made by different recipients.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objective truth that the recipients exist in the society, such strong subjective colors can hardly achieve the degree of full ultra-utilitarian and super-rational, the judgments of the recipients will change along with time and place. Secondly, when the history have gone into 1980s, along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West advanced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Western consumer culture. In addition, propelled by the strong forces of the mass media, consumer culture spreads in a rapid manner in china, which gives the Chinese socie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In this language situation of consumer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culture, literary is faced with enormous challenges, and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We can clearly see the disintegration of literary aesthetic, which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authors and readers of literature as the main bodies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this language situation of consumer literature, faced with the loss of their subjectivity, the honesty of literature is also blanking.
     Now that there is no esse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nesty of the body of writing and the value of works, w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value of works? I think that the value of works is made by the authors’writing abilities and the recipients’accepting abilities. Of course,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author's writing abilities and the recipients’accepting abilities are the only two source of the value of works, but it is the most dominant factor.
引文
①《辞海》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1123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98页。
    ①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5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③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前引书,第36页。
    ④《论语·八佾》。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卫灵公》。
    ①《周易·乾卦·文言》。
    ②《礼记·表记》。
    ③《论语》之《学而》、《阳货》、《公冶长》。
    ④《孟子·离娄》。
    ⑤《孟子·离娄下》。
    ⑥《荀子·不苟》。
    ⑦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前引书,第61—62页。
    ⑧《老子·第二十五章》。
    ⑨《老子·第四十二章》。
    ①《庄子·山木》。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86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前引书,第686页。
    ④《庄子·渔夫》。
    ①《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页。
    ②《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前引书,第19页。
    ③《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前引书,第112页。
    ④国内部分学者将Idea译为“理念”,但朱光潜认为,Idea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存在,所以只能译为“理式”,不能译为“观念”或“理念”。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卷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5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卷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前引书,第69页。
    ③柏拉图:《理想国》卷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前引书,第72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卷二至卷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前引书,第20—21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③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见《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页。
    ①孙绍振:《文学创作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7页。
    ②陆贵山:《艺术真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③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131、140页。
    ①转引自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②沈雁冰:《什么是文学》,见于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153—154页。
    ③沈雁冰:《什么是文学》,见于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前引书,第156—157页。
    ④沈雁冰:《什么是文学》,见于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前引书,第156—157页。
    ①沈雁冰:《什么是文学》,见于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前引书,第157页。
    ②耿济之:《屠格涅夫〈前夜〉序》,见于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2—343页。
    ③耿济之:《屠格涅夫〈前夜〉序》,见于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前引书,1997年版,第342—343页。
    ④沈雁冰:《什么是文学》,见于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前引书,第156—157页。
    ⑤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季刊》第7号,1923年12月出版。转引自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前引书,第100页。
    
    ①成仿吾:《写实主义与庸俗主义》,见于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前引书,第183页。
    ②郁达夫:《小说论》,《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1页。
    ①郁达夫:《文学概说》,《艺文私见》,前引书,第5页。
    ②胡风:《文学上的五四》,《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③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前引书,第330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47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48页。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48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48页。
    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48页。
    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49页。
    ⑦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49—850页。
    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50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50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52页。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55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56页。
    
    ①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前引书,第333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前引书,第861页。
    ③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前引书,第334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②余华:《我的真实》,《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③余华:《我的真实》,《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①余华:《我的真实》,《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②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③许振强、马原:《〈关于冈底斯的诱惑〉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5期。
    ④许振强、马原:《〈关于冈底斯的诱惑〉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5期。
    
    ①吴亮:《一个臆想世界的诞生——评残雪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4期。
    ②转引自白烨、张萍:《崛起之后——关于“80后”的答问》,《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
    ①参见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s/m/2008-12-01/14132274304.shtml
    ②央视《面对面》节目,转引自新浪网:http://vip.book.sina.com.cn/book/book_read.php?book=40506&chapter =25367
    ③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节目,转引自新浪网:http://you.video.sina.com.cn/b/18070361-1305866075.html
    ④韩寒:《文坛是个屁》,网易文化频道:http://culture.163.com/06/0316/17/2CBQAA4000281MU3.html
    ⑤韩寒:《语文的问题》,《通稿2003》,转引自新浪网:http://book.sina.com.cn/tonggao2003/2003-10-14/3/20 329.shtml
    ①韩寒:《〈三重门〉后记》,《韩寒五年文集》,转引自小说阅读网:http://www.readnovel.com/novel/3405/30.html
    ②韩寒:《语文的问题》,《通稿2003》,转引自新浪网:http://book.sina.com.cn/tonggao2003/2003-10-14/3/20 329.shtml
    ③韩寒新浪访谈视频:《韩寒炮轰现代诗人和现代诗》,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y/bn/2006-11-30/ 23051630.html
    ④韩寒:《文坛是个屁》,网易文化频道:http://culture.163.com/06/0316/17/2CBQAA4000281MU3.html
    ⑤杨葵:《石康的十年三部曲》,《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19日,第B02版。
    ⑥杨葵:《石康的十年三部曲》,《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19日,第B02版。
    ①甘文瑾:《赵宝刚、石康“奋斗”不已》,《中国电影报》,2006年6月15日,第024版。
    ②石康:《北京姑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178页。
    ③夏立群:《石康:读书是一种更自我的生活方式》,《出版参考》,2006年第5期。
    ④石康:《一塌糊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169页。
    ⑤李菁:《影视:品牌海岩》,《三联生活周刊》,转引自新浪网:http://new.sina.com.cn/s/2003-11-27/174122 26194.html
    ⑥《海岩谈写作》,转引自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aa36801009m8u.html
    
    ①《海岩访谈录》,转引自搜狐网:http://canghaiweiyu.blog.sohu.com/106956166.html
    ②《海岩谈写作》,转引自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aa36801009m8u.html
    ③《海岩谈写作》,转引自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aa36801009m8u.html
    
    ①巴金:《〈电椅〉代序》,《巴金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②巴金:《文学生活五十年》,《巴金论创作》,前引书,序页第10页。
    ③巴金:《卖真货》,《随想录》,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77页。
    ①赵本嘉:《有待言说的艺术真诚》,《文史杂志》,1997年第3期。
    ②赵本嘉:《有待言说的艺术真诚》,《文史杂志》,1997年第3期。
    ③布拉德雷:《诗就是诗》,见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初版序,见王秋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页。
    ②曹禺:《〈雷雨〉序》,见曹禺《论戏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54页。
    ③冈察洛夫:《迟做总比不做好》,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4页。
    ④冈察洛夫:《迟做总比不做好》,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前引书,第144页。
    ⑤冈察洛夫:《迟做总比不做好》,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前引书,第144页。
    ①转引自刘月新:《解释学视野中的文学活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②朱伯通编选:《英美现代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③朱伯通编选:《英美现代文论选》,前引书,第239页。
    
    ①朱伯通编选:《英美现代文论选》,前引书,第2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4页。
    ③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前引书,第157—158页。
    ①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前引书,第158页。
    ②徐峰:《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文学的真实》,《文学教育》,2007年第10期。
    ③徐峰:《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文学的真实》,《文学教育》,2007年第10期。
    ④徐峰:《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文学的真实》,《文学教育》,2007年第10期。
    ①转引自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gov.cn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②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5—16页。
    ③华文在线:http://www.chinesezj.com/asp/zhuce/tougao/CASE/viewarticle.asp?id=18540
    ①曹顺庆、谭佳:《消费社会与文学研究的语境变迁》,《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1辑,四川教育出版社,第109页。
    ②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5—16页。
    ③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驾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
    ④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44页。
    ①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44页。
    ②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45—146页。
    ③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10页。
    ④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46页。
    ⑤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47页。
    ①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前引书,第146页。
    ①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程正民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8页。
    ①巴尔扎克:《法齐诺·加奈》,《译文》,1958年第1期。
    ②库普林:《陷阱》,《库普林选集》第5卷,俄文版,国家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0页。转引自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程正民译,前引书,第82页。
    ①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程正民译,前引书,第84页。
    ①陀思妥耶夫斯基:《日记》,《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第19卷,俄文版,圣彼得堡,1911年版,第280—281页。转引自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程正民译,前引书,第84—85页。
    ②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诗》,《论写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③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程正民译,前引书,第88页。
    ①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诗》,《论写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80页。
    ②高尔基:《同青年作家的谈话》,《论写作》,前引书,第12页。
    
    ①尧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5页。
    ②转引自:朱立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③转引自:朱立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④转引自:朱立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0页。转引自:朱立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③王列生:《论接受能力》,《学术界》,1989年第5期。
    ①康德:《判断力批利》上卷,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6页。
    ②王列生:《论接受能力》,《学术界》,1989年第5期。
    ③谷鲁斯:《人类的游戏》,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5页。
    ④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8页。
    1、陆贵山:《艺术真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孙绍振:《文学创作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朱立元:《理解与对话》,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能》,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9、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梯利、伍德:《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三联书店,1957年版。
    14、朱光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5、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6、杨冬:《西方文学批评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19、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20、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郁达夫:《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胡风:《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叶立文:《启蒙视野中的先锋小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后”到“80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28、巴金:《巴金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9、巴金:《随想录》,三联书店,2004年版。
    30、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学》,王秋荣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2、曹禺:《论戏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3、《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4、刘月新:《解释学视野中的文学活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朱伯通编选:《英美现代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37、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38、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戴锦华:《隐形书写: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41、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2、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程正民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4、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4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6、康德:《判断力批利》上卷,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7、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8、特里林:《诚与真:诺顿演讲集。1969——1970》,刘佳林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9、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50、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尧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徐冰:《两面性与真诚性——对中国人自我概念的诠释学取向的深描》,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钱中文:《论艺术假定性的类型和文学的真实性形态》,《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4期。
    4、张德林:《关于艺术真实与审美尺度的对话》,《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5期。
    5、蒋承勇、郑达华:《试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真实观——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6、姜建:《论“开明派”的“真诚”文学观》,《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7、南帆:《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3期。
    8、余华:《我的真实》,《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9、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10、许振强、马原:《〈关于冈底斯的诱惑〉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5期。
    11、吴亮:《一个臆想世界的诞生——评残雪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4期。
    12、白烨、张萍:《崛起之后——关于“80后”的答问》,《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
    13、曹莹:《由韩寒的创作看其文学观》,《名作欣赏》,2008年第6期。
    14、邵茹波、宋明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80后”写作》,《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15、夏立群:《石康:读书是一种更自我的生活方式》,《出版参考》,2006年第5期。
    16、赵本嘉:《有待言说的艺术真诚》,《文史杂志》,1997年第3期。
    17、包临轩:《文学呼唤着真诚》,《文艺评论》,1989年第1期。
    18、胡桂林:《谈作家的真诚》,《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第3期。
    19、汪登存:《真诚写作——文学存在的理由之我见》,《北京文学》,2002年第7期。
    20、付晓微、王毅:《“误读论”、“意图谬见说”与追附西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5期。
    21、邓文华:《比厄斯利美学与“意图谬见”》,《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2、徐峰:《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文学的真实》,《文学教育》,2007年第10期。
    23、曹顺庆、谭佳:《消费社会与文学研究的语境变迁》,《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1辑。
    24、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驾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
    25、黄书泉:《文学的消费与消费的文学》,《学术界》,1993年第5期。
    26、王列生:《论接受能力》,《学术界》,1989年第5期。
    27、朱立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28、巴尔扎克:《法齐诺·加奈》,《译文》,1958年第1期。
    1、杨葵:《石康的十年三部曲》,《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19日,第B02版。
    2、甘文瑾:《赵宝刚、石康“奋斗”不已》,《中国电影报》,2006年6月15日,第024版。
    3、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
    4、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节目
    5、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6、华文在线
    7、网易文化频道
    8、新浪网
    9、搜狐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