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用“现代性”理论来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成为了学界的一个热点课题,研究牵涉广泛、论著浩如烟海。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与完成问题是研究的焦点之一,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起源时间,晚清起源论注重现代性转变的萌芽因素,五四起源论注重其实质突破,而晚清至五四渐进论则注重其从萌芽到全面爆发的过程,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后发外生型现代性国家在接受现代性过程中由浅到深、由个别到普遍的递进过程。在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完成研究上,终结论者认为20世纪晚期,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已让位于后现代叙述;而持相反观点的论者则认为中国文学的后现代性是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错误模仿。双方几乎用同样的后现代理论以及文学创作实际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体现出中国学界对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认识的不确定性。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性质、特征是研究的另一个焦点,杨春时、宋剑华用西方文学的判断标准来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指出其“近代性”,而很多学者就杨、宋文章的判断标准、概念运用进行了辨析。另外,学界还从横向层面探讨了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不同种类、从纵向层面研究了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历程,体现出研究的丰富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也是研究的热点,在这类研究中,学界充分探讨了民族性与现代性此消彼长的一面,但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形成的新的民族传统关注不够。
     用现代性理论来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现象也是研究的一个重镇,在现代性理论的引入之下,学界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提出了启蒙主义、新古典主义的思潮类别,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方法论;另外,现代性理论的引入也带来了学界对海派、京派以及女性文学创作的全新认识,摆脱了以往主流文学史对它们的遮蔽。
     回望研究历史,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现代性概念的极度泛化、理论套用趋势明显、观点雷同、创新较少等等。这需要研究者将这一批评理论与我们实际面对的文学生存环境紧密联系,将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文学创作的理论与文学的生存实践结合起来对待,做到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互相观照。
From the late 1980s and the early 1990s , reexaminating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modernity theory had become a focus of the academe . These researches involve plenty of contents and achieve lots of results.
     A focus of researches is the origin and accomplish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in the 20~(th) century . About the time of origin , the view on "Late Qing Dynasty Origi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bud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 the view on "the May 4~(th) origi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material breakthrough of it, but the view on "Late Qing Dynasty to May 4~(th) " put the accent on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modernity sprouted and then all flare up , this kind of view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 as a be-modernized country , there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modernity varied from superficial to deep and from individual to general exists . About the accomplish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in the 20~(th) century , some people argue that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 the fragmentary narration of Post Modernism had taken the place of the narration of modernity . The others believe that the narration of Post Modernism in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wrong imitation to the West . Both of them used the same theory of Post Modernism and literary pieces , this phenomenon shows that the Chinese scholars have an uncertain definition o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sm .
     The character and feature of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in the 20~(th) century is another focus of researches . Yang Chun-shi and Song Jian-hua judged the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by western standards , and pointed its "modernity" , but many scholars raised doubts about the standards and concepts . In addition , some people studied the sort of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in the 20~(th) century ; the others studie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it. The relation of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is the other hot topic in these researches , this kind of research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llision of them , but it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new national tradition which had formed in the 20~(th) century .
     Reexamina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phenomenon with the modernity theory is the other focus . with the theory , scholars have new concepts on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 and raised the didacticism and neoclassicism. These actions have breaken through the view on the creative method . In addition , with the theory of modernity , the schola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Beijing School , Shanghai School and Female Literature , which have been neglected by the past literary history .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of researches .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be desired . the generalization of concept , the trend of using theory mechanically and similar view-poi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 we should connect the theory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literature closely , take into account the literature's history and reality , the theory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literary living practice . Seek the interillust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
引文
[1]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2]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19页
    [3]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郭宏安编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85页
    [4]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页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页
    [2]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3]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见于胡鹏林:《文学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90页
    [4]马尔库塞:《单面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1页
    [1]胡鹏林:《文学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6页
    [2]胡鹏林:《文学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3]李怡在《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质疑了“现代性批评话语”与中国文学、文化问题:如对现代性的重估与中国丰富的文学事实的隔膜、现代性对于西方文学主要是时间意义的,而对于中国则更是一种“空间体验”、中国现代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的反叛与皈依等等,所以李怡更强调中国作家本身的创造力对于文化“现代”的贡献,而抛弃“现代性”这一“语言漂浮物”,采用“现代闸释”这一语词,提出“‘现代性'是他们的,而‘现代'是我们的,重要的不是他们的‘现代性',而是我们的‘现代'”。除此之外,袁国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认为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没有被当作理论出发点而是当作了实用性工具,另外现代性批判是一种主体判断,缺乏一致性,冉说文学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无法用“现代化”来衡量其价值,所以一般的现代性意识与文学意识是矛盾的。其后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再思考》(《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和《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局限》(《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两文中进一步强调了“现代性”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不适应性。另外高玉的《意义与局限: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在肯定现代性作为新的研究视野的同时,也质疑了现代性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普适性,如用现代性来统摄中国现代文学,过分夸大了现代性的包容性;另外将西方概念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存在着时间错位等诸多矛盾,所以这种批评视角显得“大而无当”。
    [4]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9-540页
    [1]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第3-13页
    [1]耿传明:《“现代性”的文学诉求: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性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2-18页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前言》,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页
    [3]朱立元、吴文英:《以现代性为衡量的主要尺度:也谈中国文学现代史的开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17-24、66页
    [4]范伯群:《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10-18页
    [5]栾梅健:《为什么是“五四”?为什么是<狂人日记>?: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考辩》,《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33-38页
    [6]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页
    [7]王一川:《晚清: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时段》,《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44-46页
    [1]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5-24页
    [2]李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第81-98页
    [3]王德威在其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重新评价》(《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中,虽然自称“不欲'颠覆'已建立的传统,重新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源头界定在他处”,但其一再强调和论述着的却是“晚清,而不是五四,才能代表现代中国文学兴起的最重要阶段”,并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见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一文中认为“五四其实是晚清以来对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收煞——极匆促而窄化的收煞,而非开端。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4]冷露:《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第145-155页
    [1]王晓初:《褊狭而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第142-149页
    [2]张志云:《一个错位的“晚清”想象: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4期,第67-72页
    [3]李桂起:《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之比较:兼评王德威的晚清小说观》,《东岳论丛》,2008年第1期,第67-73页
    [4]朱寿桐:《论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第88-92页
    [1]郭志刚:《“穿越时空”:论文学的现代性》,见于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2]徐学鸿:《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和当下文学创作观察》,《求索》,2008年第4期,第168-170页
    [3]王铁仙:《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及其意义》,见于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97页
    [1]王晓初:《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形成的历史轨迹》,见于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8-118页
    [2]李延江:《由晚清“小说界革命”到五四“人的文学”:兼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成长》,《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第2期,第136-143页
    [3]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5-166页
    [2]J.F.Lyotard,The Post-mor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translate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Foreword By Fredric Jameson,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4,P27.
    [3][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论》,王潮选编《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外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6-41页
    [4]何云波:《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潮文学》,《理论与创作》,1988年第4期,第35-40页
    [5]王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学》,《当代电影》,1990年第6期,第4-19页
    [1]王宁:《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变体》,《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71-85页
    [2]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74-79页
    [3]张颐武:《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第104-109页
    [4]韦华、张彦哲:《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58-61页
    [5]杨哲:《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40-43页
    [6]王振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79-83页
    [1]兰爱国:《从现代狂人到后现代白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神论》,《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第28-34页
    [2]何言红:《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自我”》,《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3期,第102-109页
    [3]刘云兰、陈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述评》,《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85-88页
    [4]谢金生:《论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第120-124页
    [5]张颐武:《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第104-109页
    [6]肖丽君:《中国当代文学的后现代走向》,《名作欣赏》,2006年第16期,第98-101页
    [7]肖丽君:《中国当代文学的后现代走向》,《名作欣赏》,2006年第16期,第98-101页
    [8]杨哲:《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40-43页
    [9]吴程舜:《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影响之管窥:兼论后现代主义之特性》,《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7-59页
    [1]杨绍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若干现象的扫描与评析》,《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第122-125页
    [2]谢金生:《论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第120-124页
    [3]佛克玛等编:《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页
    [4]陈旭光:《“新写实小说”的终结——兼及“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命运》,《文艺评论》,1994年第1期,第34-41页
    [5]韩传喜、姚慧卿:《20世纪末中国先锋文学的现代性诉求与焦虑》,《重庆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19-125页
    [1]潘正文:《“后现代”困境中的当代中国文学》,《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第112-116页
    [2]涂险峰:《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现代性终结“话语质疑》,《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28-36页
    [1]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第85-91页
    [1]杨春时:《文学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月刊》,1998年第5期,第102-106页
    [2]杨春时:《试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前现代性》,《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第56-62页
    [3]杨春时:《古典主义传统与当代文艺思潮》,宋剑华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4-67页
    [4]宋剑华:《现代意识与现代性》,宋剑华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8-73页
    [5]宋剑华:《现代主义: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未竞的使命——致王泽龙谈<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134-136页
    [6]宋剑华:《20世纪:中国近代批评的历史终结》,《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第17-20页
    [1]朱寿桐:《论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第88-92页
    [2]龙泉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论析》,《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第31-37页
    [3]徐珂:《对<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的商榷》,《学术研究》,1999年第10期,第92-98页
    [4]刘锋杰.:《何谓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第38-43页
    [1]孙絮:《现代性·近代性·现代主义——对<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的质疑》,《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第76-81页
    [2]刘海波、魏健:《回顾与回答——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思考》,见于宋剑华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5-180页
    [3]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7-13页
    [4]陈剑晖:《现代性:百年文学的艰难历程》,《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第87-89页
    [5]杨义:《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世纪反省》,《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第83-87页
    [6]伍方斐:《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第102-107页
    [1]张晓初:《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思考》,《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第41-49页
    [2]赵恒谨:《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3]耿传明:《“现代性”的文学诉求: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性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2-18页
    [4]王铁仙:《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及其意义》,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97页
    [1]程致中:《略谈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1期,第73-78页
    [2]任运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61-68页
    [3]王一川:《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96-105页
    [4]郭志刚:《“穿越时空”:论文学的现代性》,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1]余虹:《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3-21页
    [2]温奉桥:《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代序)》,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3]胡鹏林:《文学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王又平:《试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18-23页
    [1]张德明:《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张园:《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反思》,《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第4-9页
    [3]刘增杰.:《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随想》,宋剑华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5-369页
    [4]刘泰然:《进步与回退: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焦虑》,《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第16-19页
    [5]杨剑龙:《20世纪中国作家传统文化心态论析》,《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第48-54页
    [6]陈佑松:《主体性建构的曲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困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65-70页
    [1]阎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寻梦想与新传统的形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172-178页
    [2]徐学鸿:《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和当下文学创作观察》,《求索》,2008年第4期,第168-170页
    [3]王富仁:《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宋剑华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28页
    [4]彭在钦:《中国新文学“现代性”追求的艰难之旅》,《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79-83页
    [1]李俊国:《民族性与现代性:一个互涉互文的当代美学命题》,《中学语文》,2002年第7、8期,第82-84页
    [2]龙泉明:《传统文学、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第11-13页。
    [3]徐珂:《对<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的商榷》,《学术研究》,1999年第10期,第92-98页
    [4]陆耀东:《文学转型:传统与创新》,《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第13-15页
    [5]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王晓初:《承传与变异:走向现代的中国文学——二十世纪初叶中国文学发展略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2期,第126-139页
    [7]任传霞:《在冲突中延续——论中国文论现代性追求中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90-93页
    [8]朱德发、贾振勇:《现代的民族性与民族的现代性——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规范》,温奉桥编《现代性与20世纪 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25页
    [1]张爱军:《“还乡情结”与现代性的追求——试论新诗对传统诗歌的继承与超越》,《现代语文》,2006年第4期,第64-66页
    [2]林季彬:《试论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第9-11页
    [3]杨恬:《中国诗歌传统最深刻的叛逆者和传承者——论九叶诗派的现代性和民族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24-129页
    [4]罗惠缙:《民族性视野下的早期乡土文学之现代性追求》,《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第23-27页
    [5]吴小美、魏韶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交战——论老舍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3期,第130-147页
    [1]李萌羽:《民族性与现代性成功“对接”的典范——重读<李有才板话>》,《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111-113页
    [2]朱君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体现——“汪曾祺热”缘由初探》,《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11页
    [3]吉献忠:《民族性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现代性追求》,《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60-62页
    [4]包恒新:《现代性与传统文学规范——20世纪文学的历史对话》,《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90-95页
    [1]俞兆平:《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交错中的中国文学写实主义》,《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第137-146页
    [1]王启凡:《谈“新写实”小说对原初现实主义的回归》,《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2-36页
    [2]张旭春:《现代性:浪漫主义研究的新视角》,《国外文学》,1999年第4期,第11-20页
    [3]俞兆平:《中国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历史反思》,《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第123-133页
    [4]俞兆平:《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第68-77页
    [5]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1]杨春时:《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新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第36-42页
    [2]陈美兰:《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十七年文学”的一种阐释》,《学术研究》,2002年第5期,第115-120页
    [3]殷国明:《中国红色古典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终结》,《学术研究》,1995年第2期,第114-115页
    [4]杨春时:《中国现代文学中古典主义思潮的历史定位》,《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第19-26页
    [5]王富仁:《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上、下),分别见于《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第85-97页以及第4期,第90-101页
    [1]杨春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现代性视野中的五四文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5-13页
    [2]洪峻峰:《启蒙现代性与五四文学的历史规定性》,《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第46-51页
    [3]张光芒:《人性解放“三部曲”——论新时期启蒙文学思潮》,《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36-145页
    [1]董燕:《论京派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26-28页
    [2]黄轶:《京派:“现代性”的另一条阐释途径》,《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第211-215页
    [3]李美容:《从浪漫主义到审美现代性——沈从文小说思想解读》,《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13-115页
    [4]方董平:《日常生活惯性的文学颠覆——论沈从文的审美现代性》,《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86-88页
    [5]罗伟文:《沈从文的创作与审美现代性》,《漳州师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66-70页
    [6]余新民:《“不满”与“救赎”——从现代性的角度看沈从文的小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81-85页
    [7]吴翔宇、王德智:《“希腊神庙”的建构与沈从文创作的现代性想像》,《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24-28页
    [8]严焱:《从<五个题记>看“乡下人”沈从文的现代性意义》,《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0-12页
    [9]李永东:《沈从文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93-96页
    [10]林朝霞:《霓虹灯下的叛逆——论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7-9页
    [11]许道明:《海派文学与现代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42-48页
    [1]罗金:《鸳鸯蝴蝶派:另一种现代性》,《粤海风》,2002年第5期,第28-31页
    [2]陈仲庚:《从“乡土”到“寻根”:文学现代性的三大流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第71-75页
    [3]董小玉:《对传统叙述话语的颠覆与消解——论刘索拉、徐星等“前先锋派”小说的现代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79-82页
    [4]闫红:《“疯狂玛格”:神话窥破之后的镜城突围——论铁凝作品中女性主体身份的现代性诉求》,《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4期,第55-59页
    [5]张兵娟:《我的身体、我的自我——论现代性中女性身体与自我认同的关系》,《职大学报》,2007年第3期,第33-36页
    [6]陈明秀:《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发展及其现代性特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00-103页
    [1]宋珊:《张爱玲笔下女性的现代性阐释——传统“母亲”形象的现代性解构及现代意义指向性下女性形象》,《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82-85、88页
    [2]宋桂珍、张萍:《张爱玲女性文学创作现代性简论》,《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第165-167页
    [3]田萱:《论女性文学的现代性》,《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6-18页
    [4]贾振勇:《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3期,第23-27页
    [5]刘湘香:《五四: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现代性想象》,《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61-63页
    [6]岁涵:《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54-60页
    [1]王志英:《“五四”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特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51-53页
    [2]马琳、邓丽:《别具一格的现代性体验——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的精神品格》,《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19-120页
    [3]刘婷:《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文学现代性初探》,《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第39-43页
    [4]张立群:《论19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及其后现代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41-45页
    [5]陈琳琳:《论丁玲小说女性意识的现代性》,《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21-26页
    [6]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5-19页
    [1]钱中文:《再谈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第73-88页
    [2]李涓:《试论20世纪晚期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诉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70-72页
    [3]马建辉:《科学化: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必然选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47-50页
    [4]陈军:《科学理性的反思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建——关于现代性与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思考》,《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第163-169页
    [5]董学文:《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悖论问题》,《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第180-185页
    [6]南帆:《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第136-146页
    [7]王钦峰:《社会主义和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第24-36页
    [8]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的标志与维度》,《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第154-160页
    [9]余虹:《五四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第20-30页
    [10]何锡章:《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现代性研究之前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98-99、104页
    [1]蓝国桥:《康德的意义——对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一种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第21-27页
    [2]徐亮:《理性的现代性及其在文学理论中的命运》,《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第78-85页
    [3]任传霞:《试论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追求中的进化观》,《学术交流》,2005年第10期,第150-154页
    [4]肖明华:《现代性视域中的文学理论的效用问题论略》,《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36-138、141页
    [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3]丹尼尔·贝尔.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92.
    [5]佛克马等编.走向后现代主义[M].王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8]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
    [9]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
    [10]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M].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1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三联书店,2000.
    [1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5]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98.
    [16]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7]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胡鹏林.文学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9]旷新年.现代文学与现代性[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0]张德明.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21]李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2]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3]温奉桥.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4]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5]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6]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7]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8]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9]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0]龙泉鸣.中国新诗的现代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1]赵金钟.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与民间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32]赵恒谨.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3]王晓初.中国现代文学的多重视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4]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5]罗义华.论梁启超的“流质性”与转型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6]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M].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7]张颐武.“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同避的课题[J].战略与管理,1994,(3)
    [38]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J].学术月刊,1996,(12)
    [39]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5)
    [40]杨春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现代性视野中的五四文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1]杨义.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世纪反省[J].文艺研究,1998,(1)
    [42]余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J].文艺研究,2001,(1)
    [43]洪峻峰.从“反传统”到“再造文明”:“五四”现代性方案再认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44]黄开发.文学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同途与歧路:论五四文学革命前期的文学观念[J].江淮论坛,2002,(3)
    [45]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沈从文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
    [46]杨厚均.沈从文文艺观中的反现代性倾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
    [47]周吕梅、向刚.“人性的小庙”与现代性——对沈从文“浪漫传奇小说”的解构批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8]谢昉.沈从文悲剧观的现代性体认[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1)
    [49]王巍.性爱拯救中的“现代性”追求: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中的性爱意识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6)
    [50]余新民.“不满”与“救赎”——从现代性的角度看沈从文的小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51]吴翔宇、王德智.“希腊神庙”的建构与沈从文创作的现代性想像[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52]严焱.从《五个题记》看“乡下人”沈从文的现代性意义[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3]李永东.沈从文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J].中国文学研究,2004,(3)
    [54]国家炜、王耕野.撑拒背后的“和解”姿态——从《萧萧》看沈从文作品的现代性[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5]王明科.回瞥中的怨恨:论沈从文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8)
    [56]戴海光、朱启超.丰富的痛苦——论现代性视野下沈从文文化选择的两难性[J].宜宾学院学报,2008,(7)
    [57]李美容.从浪漫主义到审美现代性——沈从文小说思想解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58]罗伟文.沈从文的创作与审美现代性[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9]彭在钦.中国新文学“现代性”追求的艰难之旅[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0]焦明熠.“恐怖”与“虚无”:浅论张爱玲小说主题的现代性[J].山东文学,2007,(8)
    [61]温静.《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J].职业时空,2007,(16)
    [62]刘锋杰.论张爱玲的现代性及其生成方式[J].文学评论,2004,(6)
    [63]王燕、董学武.论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生成机制及其现代性含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4]孙韧.张爱玲《传奇》的现代性与对话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65]郭春林.温暖的物质生活——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现代性体验[J].文艺争鸣,2008,(5)
    [66]陈绪石.现代的宽容与中国的世俗: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J].兰州学刊,2008,(8)
    [67]何云波.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潮文学[J].理论与创作,1988,(4)
    [68]王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学[J].当代电影,1990,(6)
    [69]王宁.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变体[J].天津社会科学,1994,(1)
    [70]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J].天津社会科学,1993,(4)
    [71]韦华、张彦哲.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7,(2)
    [72]杨哲.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J].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9,(2)
    [73]汪振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4)
    [74]兰爱国.从现代狂人到后现代白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神论[J].文艺争鸣,1996,(2)
    [75]何言红.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自我”[J].当代作家评论,1992,(3)
    [76]刘云兰、陈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述评[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1)
    [77]谢金生.论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J].江淮论坛,2004,(1)
    [78]肖丽君.中国当代文学的后现代走向[J].名作欣赏,2006,(16)
    [79]吴程舜.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影响之管窥:兼论后现代主义之特性[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
    [80]杨绍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若干现象的扫描与评析[J].学术探索,2004,(8)
    [81]陈旭光.“新写实小说”的终结——兼及“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命运[J].文艺评论,1994,(1)
    [82]潘正文.“后现代”困境中的当代中国文学[J].江淮论坛,2004,(5)
    [83]韩传喜、姚慧卿.20世纪末中国先锋文学的现代性诉求与焦虑[J].重庆工商学院学报,2004,(2)
    [84]Adorno,T.W.Aesthetic Theory,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
    [85]Benjamin,A.ed.The Problems of Mordernity:Adorno and Benjamin,University of Warick,1991.
    [86]Giddens,A.The Consequences of Mordernity,Polity Press,1990.
    [87]Habermas,J.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Boston,Beacon Press,1984.
    [88]J.F.Lyotard.la Condition Postmodene,,Les Editions de Minuit,1979.
    [89]Foucault,Power and knowledge,London Press,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