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古文《尚书》真伪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尚书》是研究先秦历史最重要的文献,原是三代史官掌管的政府档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档案被编纂成《书》。春秋战国时代,《尚书》成为各家学派立说的依据。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整理《尚书》并作《序》,司马迁《史记》曾引用《书序》。秦始皇颁布焚书令,《尚书》成为重点焚烧对象。秦末项羽火烧咸阳,《尚书》再遭厄运。汉惠帝废除“挟书令”,向天下广求遗书,伏生本、孔壁本、河间献王本和张霸本相继出现。张霸本当时就被拆穿作伪的真相,只在民间流传。河间献王本没有产生多少影响。伏生本在两汉一直列于学官。孔壁古文《尚书》比伏生本多出十六篇,刘歆主张把古文《尚书》立于学官,却受到今文家的抵制,直到新莽朝才得以实现。东汉重新确立今文《尚书》博士学官的地位。此时杜林本古文《尚书》出现,贾逵、马融、郑玄等都给杜林本古文《尚书》作注,古文逐渐兴盛。汉末开始了长期的分裂局势,政权不断更迭。董卓之乱、永嘉之乱毁掉了大量典籍,《尚书》亡佚。东晋初梅赜献上题名为西汉孔安国传注的古文《尚书》,并立在博士学官。
     宋代学者吴棫从语言难易的角度首先怀疑这部书的真伪,他的这个理由也成为朱熹怀疑的依据。在他们的影响下,明代梅鷟撰写专著证明梅氏书不可信。清代学者开始系统疏证,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姚际恒作《古文<尚书>通论》。通过这两位学者的论证,很多人都相信梅氏书是伪作。惠栋、崔述、程廷祚和丁晏等人对这种观点进行补充说明。五四运动后,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派”将疑古思想发挥到极致,甚至怀疑今文《尚书》的真伪。自七十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简帛书籍,一些学者开始冲破疑古思想的束缚,重新审视梅氏古文《尚书》的真伪。
     在古文《尚书》的辨伪学史上,疑点主要集中在经文、篇目、作者、《孔传》等问题上,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试图论明梅氏古文《尚书》经文源于孔壁古文。孔安国是古文《尚书》的最早传播者,根据史书记载,发现古文《尚书》有两种授受系统:一为家传;一为师传。这两种授受系统互相交织,形成了完整的授受谱系。研习古文《尚书》的学者在写作中经常引用古文《尚书》经文。郑玄是古文《尚书》的传人之一,孔颖达《尚书正义》中记载了郑氏所注篇目,三十四篇与今文相同,剩余二十四篇是“张霸之徒”伪造的。伪造的篇目和梅氏本二十五篇篇目存在差异,而以伪作为标准衡量梅氏本的方法是可笑的。很多学者指出皇甫谧、梅赜、王肃等人是古文《尚书》的作者,经过考察发现,这些人没有作伪的必要,也不具备作伪的可能。在梅赜献书前,郭璞注解《尔雅》时引用《孔传》,所以《孔传》也并非伪作。
     梅氏本《古文尚书》不伪并非妄自空谈,而是证据确凿。新观点对今后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Shangshu is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ture for studying the Pre-Qin history, it was the government files which were charged by the historiographers of Xia, Shang and Zhou. After continuous selection, some typical files had been compiled and passed down in an extremely protracted historical process. Shangshu make up of these files. Each school of thought established their own theories basing on Shangshu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 of China. Confucius, founder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thought, edited Shangshu and writtened the Preface which was referenced by Sima Qian in Shiji.The first emperor of China decreeded the edict of burning the Specific book, Shangshu became the focus for burning. Late in the Qin Dynasty, Xiang Yu setted fire to Xian Yang, Shangshu Suffered bad luck once again. Han Huidi abolished the edict and asked for books to the world wide. Since then Fu Sheng, Kong Anguo, Xianwang-Hejian, and Zhang Ba all dedicated their Shangshu. Zhang Ba’s was unmasked the fake book at that time, but coming down in civil. Xianwang-Hejian’s didn’t have much influence. Fu Sheng’s had been founded as Xueguan since it came bake in the whole of the Han dynasty. Kong Anguo’s coming from the walls of the house of Confucius, had sixteen articles in excess of the Fu Sheng’s. Liu Xin advocated founding guwen Shangshu as Xueguan, but the Jinwen scholars held opposite opinions, until the Xin dynasty established, the advocation was adopted. Fu Sheng’s was estabilished again after the East Han Dynasty. Another guwen Shangshu owned by Du Lin appeared at this time, Jia Kui, Ma Rong, Zheng Xuan even other people make notes for Du Lin’s. Guwen Shangshu gradually developed. China began the long separation of power and endless change of the regime since late in East Han dynasty. The chaos of Dong Zhuo and Yongjia destroyed a large number of books, Shangshu disappear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Mei Ze dedicated the book which was noted by Kong Anguo living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is book was established Xuguan finally.
     Wu Yu who is a scholar of Song dynasty doubted the authenticity of Mei Ze’s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language, Zhu Xi also doubted by the same reason. Under their suspected spirits, Mei Zhuo proved it could not be trusted by writing monographs in Ming dynasty. The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began systemic demonstrations, Yan Ruoqu wrote The Demonstration of guwen Shangshu, Yao Jiheng wrote The General Demonstration of guwen Shangshu. Because these two monographs, many more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 book was a pseudograph. Hui Dong, Cui Shu, Cheng Tingzuo, Ding Yan and someone else's complemented the other proofs. After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skepticism of antiquity represented by Gu Jiegang played the mind ultimately, they even doubted the authenticity of jinwen Shangshu. There had been unearthed a large number of bamboo slips and silk manuscripts since the seventies of last century. Some scholars began to break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he skepticism ideology and re-examined its authenticity.
     In the history of discusing its authenticity, the suspicion mainly concentrates on scriptures, table of contents, author, Kongzhuan and other issues. This article try to prove that Mei Ze’s origins from Kong Anguo’s in four aspects. Kong Anguo is the earliest disseminator.There exeists two systems, one is the kaden, the other is the jugyou. The two systems are intertwin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complete pedigree of transmit. The scholars frequently cited the scriptures of the book. Zheng Xuan is the one of many successors. According to Kong Yingda’s Shangshu Zhengyi, we can know that thirty-four articles from Zheng Xuan’s table are same compared with Fu Sheng’s, twenty-four are falsified by one for the same class of Zhang Ba. It’s meaningless for comparing between truth and falsehood. Many scholars think the author may be Huang Fumi, Mei Ze, Wang Su or others. By observing and studying, we can find that these people are neither necessary nor possible to forge. After the book recurred, Guo Pu cited the Kongzhuan, so it’s not pseudograph.
     This book isn’t pseudograph. This conclusion doesn’t cook up, but is evidence. New ideas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tudy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in future.
引文
[1]梁启超著,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67至269页。
    [2]刘瑞.当代学者对古文《尚书》疑案的审核[N].中国文化报,2007年2月17日,第3版。
    [3]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1页。
    [4]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1页。
    [5] (唐)刘知几.史通·内篇·断限第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第97页。
    [1]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15页。
    [2] (宋)朱熹.四书五经·礼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827页。
    [3]葛志毅.试论《尚书》的编纂资料来源[J].北方论丛,1998年第1期,第40页。
    [4]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935-1936页。
    [5]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8页。
    [6]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6页。
    [7]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255页。
    [8]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2014页。
    [9]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15页。
    [1]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8-1969页。
    [2]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05页。
    [3]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6页。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45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48页。
    [6]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06页。
    [7]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15页。
    [1]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124-3125页。
    [2]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6页。
    [3] (东汉)班固.汉书·晁错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2745-2746页。
    [4]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6页。
    [5]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儒林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47页。
    [6]刘起釪.《尚书》与历代石经[J].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3期,第48页。
    [7]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125页。
    [8]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9页。
    [1]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6页。
    [2]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65页。
    [3] (东汉)王充.论衡·佚文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96页。
    [4] (东汉)许慎撰,徐铉等校.说文解字·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755页。
    [5] (东汉)荀悦.两汉纪·前汉孝成皇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435页。
    [6]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3607页。
    [7]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06页。
    [8]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66页。
    [9]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934-935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66页。
    [2]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15页。
    [3]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13页。
    [4] (西晋)陈寿.三国志·刘劭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第621页。
    [5]刘起釪.《尚书》与历代石经[J].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3期,第52-53页。
    [6] (唐)陆德明撰,吴承仕疏证.经典释文序录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版,第64-66页。
    [7]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15页。
    [8]梁启超著,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09页。
    [1] (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2410页。
    [2]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3607页。
    [3] (东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65页。
    [4]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版,第115页。
    [5] (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版,第445页。
    [1]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978页。
    [2]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985页。
    [3]梁启超著,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10页。
    [4] (元)马端林.文献通考·经籍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530页。
    [5]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6] (宋)洪迈.容斋题跋[M].常熟:毛氏汲古阁,明崇祯刻本。
    [7]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
    [8] (元)吴澄.书纂言[M].台北:世界书局,1986年,第1版。
    [9] (元)赵孟頫.松雪斋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1版。
    [10] (元)王充耕.王耕野先生读书管见[M].(清)纳兰成德编通志堂经解,清乾隆50年(1785年)重修。
    [11] (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版,第412页。
    [12]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79页。
    [1] (明)梅鷟.尚书考异[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2页。
    [2]胡适.胡适文存三集·治学的方法与材料[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1版,第189页。
    [3]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沈善洪.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
    [5] (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版。
    [6]梁启超著,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10页。
    [7] (清)崔述.古文尚书辨伪[M].海宁陈氏影印本,民國十三年(1924年),第1-2页。
    [1]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6页。
    [2]臧克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所引《尚书》文字考——兼释《战国楚竹书·缁衣》有关的几个字[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第4-8页。
    [3]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946-1947页。
    [4]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125页。
    [1]杨善群.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4期,第119-123页。
    [2] (清)惠栋.古文尚书考[M].上海:上海書局,清光緒 14年(1888年),第1页。
    [3]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9-1970页。
    [4]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8-1969页。
    [5]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7页。
    [6]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49页。
    [1]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7页。
    [2]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969-1970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937页。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卫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75-2576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逵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235-1236页。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逵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239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46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972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207页。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116页。
    [4] (西晋)陈寿.三国志·董卓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174页。
    [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60页。
    [6] (秦)旧题孔鲋撰.孔丛子·连丛子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75-76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60页。
    [8]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58页。
    [9]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霸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242页。
    [10]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磐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310-1311页。
    [1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64页。
    [1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54页。
    [1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849页。
    [14]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21页。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孝安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37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344页。
    
    [1]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419页。
    [2]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1022页。
    [3]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1026页。
    [4]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1191-1192页。
    
    
    [1] (清)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966-967页。
    [2] (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国语[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版,第156页。
    [3] (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玲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559页。
    
    
    [1] (唐)房玄龄.晋书·载记第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2775页。
    [2]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七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第1819页。
    [3] (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47页。
    [4] (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46页。
    [1]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5页。
    [2]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6页。
    [3]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65页。
    [4]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版,第115页。
    [5] (宋)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827页。
    [6] (清)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M].清康熙間萧山陆氏,清乾隆35年[1770]重修,清嘉庆元年[1796]重印,第14页。
    [7] (清)戴震.经考[M].江苏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第6页。
    [1] (明)梅鷟.尚书考异[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6页。
    [2] (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版,第409页。
    [3] (清)俞正燮撰,于石,马君骅,诸伟奇校点.俞正燮全集·癸巳类稿[M].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第1版,第35页。
    [4] (清)成瓘.篛园日札·伏生今文二十八篇二十九篇两说不同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版,第100页。
    [1] (清)皮锡瑞.书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版,第51页。
    [2]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1705页。
    [3] (东汉)桓谭.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版,第35页。
    [4] (秦)旧题孔鲋撰.孔丛子·连丛子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68页。
    [1]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版,第115页。
    [2]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15页。
    [1] (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94-198页。
    [2]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96-100页。
    [3]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21-134页。
    [5]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44页。
    [6]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66页。
    [7] (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13页。
    [1] (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义考[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版,第194页。
    [2] (清)崔述.古文尚书辨伪[M].海宁陈氏影印本,民國十三年(1924年),第18页。
    [3] (清)王鸣盛.蛾术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版,第3页。
    [4] (清)朱彝尊.古文尚书辨[M].吴江沈氏世楷堂刻本,清道光间,第4-5页。
    [5] (清)惠栋.古文尚书考[M].上海:上海書局,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第1-9页。
    [1] (唐)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第331页。
    [2] (清)朱彝尊.古文尚书辨[M].吴江沈氏世楷堂刻本,清道光间,第18页。
    [3] (清)惠栋.古文尚书考[M].上海:上海書局,清光緒 14年(1888年),第2页。
    [4] (清)戴震.经考[M].江苏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第8页。
    [5] (清)王鸣盛.尚书后案[M].清乾隆四十五年礼堂刻本。
    [6]中国大学.国学丛编[M].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1932年。
    [7] (清)冯登府.十三经诂答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8] (清)陈寿祺.左海经辨[M].上海:鸿宝斋,清光绪17年,第2页。
    [9] (唐)房玄龄.晋书·载记第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2054页。
    [1] (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118-1119页。
    [2] (清)惠栋.古文尚书考[M].上海:上海書局,清光緒 14年(1888年),第3页。
    [3]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第129页。
    [4]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118页。
    [5] (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955-956页。
    [6]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房玄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2463页。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991-992页。
    [8]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212页。
    [9]李学勤.<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第2页。
    [1] (西晋)陈寿.三国志·苏则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493页。
    [2]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1411页。
    [3]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1410页。
    [4]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1416页。
    [5]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1411页。
    [6]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185-186页。
    [7]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7页。
    [8] (唐)房玄龄.晋书·荀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1976-1977页。
    [9] (清)丁晏.尚书余论[M].清刻本。
    [10]陈汉章.西晋有书孔传说证[J].国故,1919年,第4期,第1-2页。
    [11]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165页。
    [1] (唐)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第331页。
    [2]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984页。
    [3]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第225页。
    [4] (清)刘师培.尚书源流考(清)刘师培.尚书源流考[M].民国间抄本。
    [5]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24页。
    [6]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26页。
    [1]陈汉章.西晋有书孔传说证[J].国故,1919年第4期,第1-2页。
    [2]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01-302页。
    [3]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110页。
    [4] (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尔雅注疏[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版,第212页。
    [5] (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海经释义[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版,第19页。
    [6] (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尔雅注疏[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版,第232页。
    [7]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第326页。
    [8]李学勤.《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A].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第1页。
    [1]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86页。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2555页。
    [3]李学勤.初识清华简[N].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第12版。
    [1]梁启超著,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刘瑞.当代学者对古文《尚书》疑案的审核[N].中国文化报,2007年2月17日,第3版。
    [3]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4] (唐)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
    [5]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
    [6] (宋)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版。
    [7]葛志毅.试论《尚书》的编纂资料来源[J].北方论丛,1998年第1期。
    [8]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9] (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
    [10]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
    [11]刘起釪.《尚书》与历代石经[J].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3期。
    [12] (东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13] (东汉)许慎撰,徐铉等校.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4] (东汉)荀悦.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
    [15]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
    [16] (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
    [17] (唐)陆德明撰,吴承仕疏证.经典释文序录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版。
    [18]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版。
    [19] (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版。
    [20]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21] (元)马端林.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22]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23] (宋)洪迈.容斋题跋[M].常熟:毛氏汲古阁,明崇祯刻本。
    [24]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
    [25] (元)吴澄.书纂言[M].台北:世界书局,1986年,第1版。
    [26] (元)赵孟頫.松雪斋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1版。
    [27] (元)王充耕.王耕野先生读书管见[M].(清)纳兰成德编通志堂经解,清乾隆50年(1785年)重修。
    [28] (明)梅鷟.尚书考异[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
    [29]胡适.胡适文存三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1版。
    [30]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1]沈善洪.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2] (清)崔述.古文尚书辨伪[M].海宁陈氏影印本,民國13年(1924年)。
    [33]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34]臧克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所引《尚书》文字考——兼释《战国楚竹书·缁衣》有关的几个字[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35]杨善群.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4期。
    [36] (清)惠栋.古文尚书考[M].上海:上海書局,清光緒 14年(1888年)。
    [37] (秦)旧题孔鲋撰.孔丛子·连丛子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38]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39] (清)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40] (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国语[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版。
    [41] (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玲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42]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
    [43]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
    [44] (清)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M].清康熙間萧山陆氏,清乾隆35年[1770]重修,清嘉庆元年[1796]重印。
    [45] (清)戴震.经考[M].江苏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第6页。
    [46] (清)俞正燮撰,于石,马君骅,诸伟奇校点.俞正燮全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第1版。
    [47] (清)成瓘.篛园日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版。
    [48] (清)皮锡瑞.书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版。
    [49] (东汉)桓谭.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版。
    [50] (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
    [51] (清)王鸣盛.蛾术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版。
    [52] (清)朱彝尊.古文尚书辨[M].吴江沈氏世楷堂刻本,清道光间。
    [53] (清)王鸣盛.尚书后案[M].清乾隆四十五年礼堂刻本。
    [54]中国大学.国学丛编[M].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1932年。
    [55] (清)冯登府.十三经诂答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56] (清)陈寿祺.左海经辨[M].上海:鸿宝斋,清光绪17年。
    [57]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
    [58]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房玄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
    [59]李学勤.《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60]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
    [61] (清)丁晏.尚书余论[M].清刻本。
    [62]陈汉章.西晋有书孔传说证[J].国故,1919年,第4期。
    [63] (清)刘师培.尚书源流考[M].民国间抄本。
    [64]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65]李学勤.初识清华简[N].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
    [66]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版。
    [67]周秉均.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版。
    [68]吴通福.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
    [69]黄寿祺.群经要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0] (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
    [71] (三国)王肃注.孔子家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72]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版。
    [73] (西汉)刘向.新序·说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74] (西汉)刘向等.列女传[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版。
    [75] (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版。
    [76]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
    [77] (东汉)马融,(春秋)孔子.忠经·孝经[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第1版。
    [78] (东汉)王符撰,(清)汪继培.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
    [79]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80] (东汉)徐干.中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81]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1版。
    [82]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
    [83]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
    [84]陈雄根,何志华.先秦两汉典籍引《尚书》资料汇编[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85]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
    [8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
    [87] (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版。
    [88]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版。
    [89]顾颉刚.尚书通检[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第1版。
    [90]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
    [91]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1年4月第1版。
    [92]马雍.《尚书》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第1版。
    [93]钱宗武.《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94]郑杰文.《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兼议“伪古文《尚书》”不伪[J].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
    [95]邵毅平.《尚书》的古今文问题[J].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8期。
    [96]钱宗武.《尚书》述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97]刘起釪.《尚书》学源流概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6期。
    [98]刘俊男.《古文尚书》与《逸周书》源流考——兼与刘起釪先生商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99]朱德魁.《尚书》的历史作用与文献价值[J].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第3期。
    [100]昭平连.《〈尚书〉与古史研究》评价[J].历史教学,1982年,第3期。
    [101]杨善群.辨伪学的歧途——评《尚书古文疏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02]程丰.关于伪《古文尚书》[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4期。
    [103]王连龙.近二十年来〈尚书〉研究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04]郭仁成.六朝南学的集体杰构——论东晋晚出尚书古文不可废[J].求索,1994年,第3期。
    [105]杨善群.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J].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106]吴通福.论梅本《古文尚书》绝对不出于孟子之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07]王蓓.论梅本〈古文尚书〉的渊源[J].文献,1997年,第2期。
    [108]黄肃.梅赜〈尚书〉古文真伪管见[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09]于语和.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方法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110]杨文森.朱熹证伪《古文尚书》及《序》、《传》详考[J].文教资料,2007年2月号下旬刊。
    [111]杨绪敏.伪《尚书》的出现及考辨的历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12]李耀仙.《伪古文尚书》与宋明理学[J].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
    [113]杨善群.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J].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114]姜广辉.梅鷟《尚书考异》考辨方法的检讨——兼谈考辨《古文尚书》的逻辑基点[J].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115]翟奎凤.《尚书·周官》与《周礼》关系考论——兼谈西周的公卿官学与孔子儒学[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16]何发甦.朱熹论孔子与《尚书》之关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17]李学勤.论魏晋时期古文《尚书》的传流[J].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18]单殿元.汉代的《古文尚书》学[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19]何立民.也论“孔壁古文”[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20]董治安.汉代《书》的承传与《书》学的演化——《两汉全书》编纂杂识之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21]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探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
    [122]罗振跃.对两汉古今文经争论的反思[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23]何发甦.钱穆先生论孔子与《尚书》之关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24]张强.司马迁与《尚书》之关系考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
    [125]杨天宇.谈汉代《今文尚书》的篇目[J].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
    [126]彭海.敦煌写本《古文尚书》与汉代孔府壁本《尚书》渊源辨析[J].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