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将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级别。我国现行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国家所有、属地管理”,各级风景名胜区基本以行政区划为标准来划分管理权。由于属地限制和地方利益的驱动,很多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利用和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重复建设、不良竞争、跨行政区域的风景资源无法有效整合,等等。因此,迫切需要有一个更高层次和更宽视野的规划,对一定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区进行协调、整合,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应运而生。自2001年起,一些风景资源大省如贵州、山西、福建等率先开展了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编制,截至目前,已有4个省的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经审定后公布,另有若干省份已经编制完成或正在编制过程中。
     相对来说,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基本是空白的。由于规划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文不可能对规划涉及的所有命题进行全面论述,只是就其中若干较为重要的问题进行阶段性的研究。
     本文尝试在对已有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的可行性、必要性、局限性、本质特性以及增强规划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对在相关领域已经被证实有效的若干理论在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文章还对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文章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廓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作用、必要性、可行性、本质特性、局限性及其解决途径、法律地位的确定、评价标准、编制审批程序以及如何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
     2.介绍了国内外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
     3.分析了若干理论基础对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指导意义。
     4.对风景资源评价、区域发展条件评估、风景名胜区体系构建、外部支撑体系、与相关规划的协调等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China's existing scenic area management system can be summarized as "state owned, local management". Scenic Area at all levels is administrated by the distric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Because of the territorial restrictions and local interest's differenti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area: redundant construction, bad competition, failure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in deferent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so on. Henc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higher level and broader vision of planning which can coordinate and integrate a certain regional scenic area. And then the provincial Scenic Area Planning system came into being. Since 2001, some province owned a large number of scenic resources, such as Guizhou Province and Fujian Province, took the lead in conducting the provincial Scenic Area Planning system. Up to now, four provinces Scenic Area planning have been validated and announced to public. Several other provinces have completed or under prepar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ormer product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necessity, limitations, essential features and elev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lanning and made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and the new technology applicability in the provincial Scenic Area Planning system which had been proven effectiv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lanning examples, the article also mak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and main contents in provincial scenic areas system planning.
     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issues:
     1 .the rol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ssential features, limitations of Provincial Scenic Area planning and their solutions, legal status of the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cedures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effectiveness.
     2. Evalua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regional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s of development, scenic spots system construction, external support system with the relevant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in provincial Scenic Area plans.
     3. Use the maturer relevant planning experiences as references to explore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new provincial Scenic Area planning system.
     4. Analyze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lated Examples.
引文
1 张国强,等.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原片无参考文献内容
    3 赵汀,等.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地质出版社,2005.
    4 王维正.国家公园.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5 张国强,等.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 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
    3 Adrian G.Davey等著,王智等译.保护区国家系统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 网址;http;//www.hcgy.com.cn/
    1 黄羊山.旅游规划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羊山.旅游规划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 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
    [1].王维正.国家公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解炎,等.中国的保护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赵汀,等.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5].黄羊山.旅游规划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任黎秀.旅游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Paul.J.Eagles等著,王智等译.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规划管理与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9].Marc Hockings等著,蒋明康等译.评价有效性--保护区管理评估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0].Adrian G.Davey等著,王智等译.保护区国家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1].Trevor Sandwith等著,曹学章等译.为和平与合作的跨界保护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2].Lee Thomas等著,陈红梅等译.保护区管理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3].张国强,等.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李如生.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5].Manual baud-Bovy等著,唐子颖等译.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6].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王铮.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9].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0].朱发庆.环境规划[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1].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22].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3].韩彪.交通经济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4].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5].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6].王嗣均.中国城市化区域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7].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8].王梦奎,等冲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9].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0].鲍世行.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
    [31].叶大根乡村发展规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32].同济大学主编.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3].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4].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5].乔治.斯坦纳.战略规划[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6].贵州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M].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建设厅,2002.
    [37].福建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评审稿)[M].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
    [38].山西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M].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建设厅,2004.
    [39].钟泓.从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探讨风景名胜区的开发管理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1);21-24.
    [40].袁振国.对《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标准的几点思考[J].标准化报道,2001(6);46-47.
    [41].李嘉乐.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几点认识及建议[J].长江建设.2003(6);37-38.
    [42].张友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公共资源管理的经济学原理[J].中国园林,2005(11);27-30.
    [43].朱观海.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的五个误区[J].中国建设信息,2003(3);27-30.
    [44].邵龙飞.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建设与管理[J].上海城市规划,2002(3);12-15.
    [45].邵龙飞.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02(4);8-10.
    [46].陈勇,等.风景名胜区的利益主体分析与机制调整[J].建筑师,2005(5);8-10.
    [47].刘君.风景名胜区的政府管制[J].经济纵横,2005(1);97-98.
    [48].依绍华.风景名胜区的准公共品性质及其规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64-66.
    [49].武军.风景名胜区体制创新的几种模式[J].长江建设.2003(6);15-16.
    [50].赵燕菁.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思考[J].规划师,2001(1);91-95.
    [51].周年兴,等.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J].经济地理,2005(5);51-52.
    [52].袁雅芳.风景名胜区景中村发展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11);2107-2108.
    [53].颜敏,等.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刍议[J].江苏商论.2003(5);31-32.
    [54].黄远水,等.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和来源[J].旅游学刊,2005(5);62-66.
    [55].朱观海.风景名胜区认识及开发误区辨析[J].中国园林,2003(2);61-64.
    [56].柴海燕.风景名胜区行政割据现象的产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5);60-64.
    [57].张骁鸣.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J].热带地理,2005(1);81-85.
    [58].李金路.风景名胜区的几个关系[J].中国园林,2002(2);23-25.
    [59].汪德根,等.改善我国风景名胜区现行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3(3);67-72.
    [60].谢凝高.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其保护利用[J].中国园林,2005(7);1-8.
    [61].王若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48-50.
    [62].谢凝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若干问题探讨[J].规划师,2003(7);21-26.
    [63].朱观海.论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开发”[J].规划师,2005(5);12-14.
    [64].张成.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J].现代经济探讨,2002(12);71-73.
    [65].郑敏.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对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区管理体制建设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5-38.
    [66].杨锐.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和执法[J].中国园林,2003(5);63-66.
    [67].邹永生.美国国家公园申报准则及审议程序[J].资源、产业,2003(4);9-10.
    [68].杨锐,等.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J].中国园林,2001(1);62-64.
    [69].费宝仓.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研究[J].经济经纬,2003(4);121-123.
    [70].陈鑫峰.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及其资源标准和评审程序[J].世界林业研究,2002(5);49-55.
    [71].任法.深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若干探讨[J].规划师,2004(10);33-35.
    [72].张朝枝.世界遗产地管理体制之争及其理论实质[J].商业研究,2006(8);175-179.
    [73].张晓.世界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权化(属地)管理体制得制度缺陷[J].中国园林,2005(7);9-16.
    [74].赵燕菁.市场经济条件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2001(1);11-18.
    [75].岳邦瑞,等.试论风景名胜区的本质任务及其遗产属性[J].西北大学学报,2005(5);641-644.
    [76].谢茹.试论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J].南昌大学学报,2004(4);50-55.
    [77].李包相,等.特大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问题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2005(4);114-120.
    [78].曾亦茗.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法律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84-85.
    [79].蔡立力.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4(10);74-80.
    [80].张平,等.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1(5);135-136.
    [81].赵京兴.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性质[J].中国园林,2002(2);33-36.
    [82].陈向红.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探析[J].资源与人民环境,2004(5);22-24.
    [83].费宝仓.中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6);89-92.
    [84].张仁军.城镇体系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4(4);31-33.
    [85].陈俊合,等.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122-124.
    [86].朱志宏.对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3(8);32-34.
    [87].林兴良.关于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和规划的思考[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1(2);23-28.
    [88].郐艳丽,等.吉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综合调控作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4(4);399-405.
    [89].张泉.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思考[J].城市规划,2003(6);43-46.
    [90].万丽平.江苏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可持续发展思路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4(7);44-45.
    [91].周复多.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J].现代城市研究,2004(6);44-46.
    [92].宋福娟.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1);59-60.
    [93].王建萍.协调、整合、提升[J].规划师,2003(10);111-113.
    [94].刘玉亭,等.新世纪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J].城市规划,2001(7);27-30.
    [95].曾华山.整合与突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必然趋势[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3);80-83.
    [96].刘玉亭.城镇体系规划的评价[J].城市规划,2002(6);51-53.
    [97].陈栋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5-6.
    [98].任青虎.对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2(8);9.
    [99].丘伟安.关于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3(9);20-21.
    [100].郑贵华.科学的省域经济发展观[J].经济经纬,2004(3);46-48.
    [101].王静.论中国现行城镇体系规划[J].山西建筑,2006(2);61-62.
    [102].王凯.从西方规划理论看我国规划理论建设之不足[J].国外规划研究,2003(6);66-71.
    [103].王德.城市规划新技术的发展动态[J].国外城市规划,2003(5);1-2.
    [104].于立.规划理论的批判和规划效能评估原则[J].国外城市规划,2005(4);34-40.
    [105].李旭宏,等.基于增长级理论的区域物流枢纽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9);150-154.
    [106].李伦亮.科学的发展观与城市规划方法论[J].规划师,2005(2);14-17.
    [107].杨帆.试论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5(;6);48-53.
    [108].李阎魁.完善城市规划理论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5);30-34.
    [109].周岚.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对中国之启迪[J].国外城市规划,2001(1);34-37.
    [110].方澜,等.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J].城市问题,2002(1);10-13.
    [111].魏立华.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应立足中国国情[J].城市规划学刊,2005(6);54-58.
    [112].蔡龙,等.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效应[J].地理研究,2004(5);609-613.
    [113].张凯莉,等.景观、景观学与景观生态学之讨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54-56.
    [114].梁留科,等.景观生态学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管理[J].热带地理,2003(3);289-293.
    [115].楚道文.景观生态学概念起源与发展[J].山东师大学报,2002(1);54-57.
    [116].刘琴,等.景观生态学再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5);148-150.
    [117].陈波,等.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规划师,2003(3);60-63.
    [118].李松志,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规划实践的指导[J].城市问题,2006(7);14-20.
    [119].袁建华,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演革及现实意义[J].武警学院学报,2004(5);33-36.
    [120].王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3(3);120-121.
    [121].王礼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状分析及路径反思[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3);32-35.
    [122].田辉玉,等.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J].大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1);59-60.
    [123].杨阿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旅游[J].河西学院学报,2004(5);81-83.
    [124].王琳,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规划师,2006(9);79-81.
    [125].罗慧,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1);35-38.
    [126].龙勤,等.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1);43-46.
    [127].魏守华,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18-21.
    [128].宋维杰.产业群理论--一种值得重视的区域发展理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2(9);20-22.
    [129].丁焕峰.区域发展理论回顾[J].生产力研究,2005(1);226-228.
    [130].张邦华,等.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4);59-61.
    [131].李仁贵.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5(6);57-62.
    [132].朱才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6(5);30-37.
    [133].杨承训,等.中国区域发展理论创新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2);20-26.
    [134].马华文,等.3S技术及其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概况[J].林业科技情报,2006(4);9-11.
    [135].聂呈荣,等.3S技术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3(1);70-74.
    [136].章家恩,等.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概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50-52.
    [137].常建国.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山西林业科技,2005(2);23-25.
    [138].周桂芳,等.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6342-6343.
    [139].卜耀军,等.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5(1);34-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