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元和到咸通是唐代后期一个前承后续而又相对独立的历史阶段。在此期间,唐代后期宦官集团进行了长期的分化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唐朝在政治上经历了元和中兴和会昌振兴的局面后出现的是长期的姑息、苟安的局面,政治局势难以挽回。在当时宦官专权的政治背景下,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整个士人阶层与整个宦官集团之间广泛而颇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当时士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甚至是当时士风的主要方面和整体特征,对当时的文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身处不同的政治层次和不同的政治背景,所以,当时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具体差异。元稹作为高层士人直接卷入了宦官集团的分化,李商隐、杜牧则是作为中下层士人在政治的边缘间接地受到宦官集团的影响,但是,宦官集团对于李商隐、杜牧的影响却复杂而曲折地反映在二人与牛李党争之间的关系中。白居易因为激进的民本主义思想和对理想政治的憧憬,所以,在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忽视了特定时期的政治局势的发展而陷入政治困境,思想、文学创作也出现了转变。当时政治复杂多边,陷入政治困境的士人不止白居易一人,在河朔复叛的过程中,内廷的元和逆党和外朝的宰相都主张对藩镇姑息,而且大肆排斥对河朔复叛不满的朝臣,河朔复叛在《续玄怪录》等唐传奇中得到了曲折反映,这也说明河朔复叛在当时的士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也是贤能标准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就温庭筠的贬谪制诰而言,温庭筠的仕途沉沦很难说与当时贤能标准的转变没有联系。“甘露之变”前后的唐文宗朝翰林学士的特征代表的是当时一个特定的士人群体与宦官集团的关系,是当时士风的一个重要方面。河、湟归唐与当时士风、文风的关系说明的是特定的政治事件甚至比政治局势更能够影响士风、文风,因为河、湟归唐的影响,当时的士风、文风在这个阶段中极为特殊。
The span between Yuanhe and Xiantong is a relatively separate and linking historical period in Late Tang Dynasty. The eunuch groups were under longtime separ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while the government fell into enduring appeasement after the Yuanhe Resurgence and Huichang Reviv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unuchs arrogating all pow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lars and eunuchs has gone beyond individual level and existed on group level, it wa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and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intellectual lifestyle of that time, and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literary style. A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from the two groups, it was a matter of particular case because of different political background and levels. For example, Yuan Zhen as a senior scholar had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separation within the eunuch group, while Li Shangyin and Du Mu were in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eunuch group because of their lower rank within the scholar group, but the influence can be found i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rty dispute of Niu and Li. Bai Juyi fell into difficult political situation because of his persistence of people-centralism and vision of the ideal politics, which resulted in ignoring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a specific period. The political frustration had influenced Bai Juyi's writing. Bai Juyi was not the only one who fell into difficult 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riot of the Heshuo Military Group, the Yuanhe Rebellious Party in the inner court and the prime minister in the outer court both suggest tolerating military governors, and they eliminate official who were angry with the re-riot of the Heshuo Military Group. We can find the trace of the re-riot of the Heshuo Military Group in Tang Lengends such as Xu Xuan Guai Lu. It reminds us that re-riot of the Heshuo Military Group must be a hot topic within the scholars of that time. The moral standards had also changed greatly during this period,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banishment of Wen Tingyun, as his hard career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moral standards. The character of Hanlin Scholars before and after Ganlu Incident re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fic scholar group and eunuch group, and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intellectual lifestyle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Dynasty. He-Huang Re-governed's effect on the scholars shows that it is the specific political event rather tha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intellectual lifestyle and literary style given that the intellectual style and literary style of that time were very special during this period. Keywords:The Late Tang Dynasty, Yuanhe, Xiantong, politics, intellectual lifestyle, literary style
引文
①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32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627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七,第7980、7981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31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7、5228页。
    ②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7、362页。
    ③卞孝萱著:《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95、196页。卞孝萱、刘维治:《元稹评传》,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第73页。
    ④吴伟斌著:《元稹考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2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553、4554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一九,第4304页。
    ⑥王谦泰:《论白居易思想转变在卸拾遗任之际》,载《文学遗产》1994年第6期,第51—58页。
    ⑦严杰:《白居易的历史使命感和家族责任感》,载《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7—499页。
    ⑧傅璇琮:《从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个误点谈起》,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130—137页。
    ①张安祖:《论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第83—88页。
    ②尹富:《白居易思想转变之再探讨》,载《求索》2004年第1期,第184—188页。
    ③张再林:《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载《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第33—36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九O,第5077、5078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三,第5792、5793页。
    ⑤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77页。
    ⑥岑仲勉:《(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载岑仲勉著:《岑仲勉史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78页。
    ⑦傅璇琮:《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傅璇琮著:《唐诗论学丛稿》,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①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溪生诗集笺注》,第831页。
    ②傅璇琮:《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傅璇琮著:《唐诗论学丛稿》,第17—22页。
    ③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溪生诗集笺注》,第877页。
    ④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溪生诗集笺注》,第877—879页。
    ⑤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编:《李商隐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2页。
    ⑥吴调公著:《李商隐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4—50页。
    ⑦缪钺:《杜牧年谱》,载缪钺著:《缪钺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⑧缪钺:《杜牧评传》,载缪钺著:《缪钺全集》第五卷,第295页。
    ⑨王西平:《杜牧与牛李党争》,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第63页。
    ⑩吴在庆:《试论杜牧的党派分野》,载《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第125、126页。
    ①朱碧莲:《论杜牧与牛李党争》,载《文学遗产》1989年第2期,第71、72页。
    ②封野:《李德裕遣逐杜牧探因》,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35—37页。
    ③寇养厚:《杜牧与牛李党争》,载《文史哲》1988年第4期,第51页。
    ④李浩著:《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5—192页。
    ⑤陈寅恪:《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载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1—88页。
    ⑥卞孝萱:《李谅与(续玄怪录)》,载卞孝萱:《唐代文史论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一125页。
    ⑦莫砺锋编:《程千帆全集》第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4页。
    ⑧牛僧孺、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玄怪录·续玄怪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一11页。
    ①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6—500页。
    ②傅璇琮著:《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28—58、72—95页。傅璇琮著:《唐翰林学士传论》,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傅璇琮著:《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辽海出版社2007年版。
    ③傅璇琮:《唐翰林侍讲侍读学士考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8页。
    ④赵雨乐:《唐代翰林学士院与南北司之争》,载《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第27—33页。
    ⑤陈铭:《晚唐诗风略论》,载《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第50一55页。
    ⑥方然:《关于晚唐文学发展规律的系统探讨》,载《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38—44页。
    ①余恕诚:《晚唐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载《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161一171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五,第7905页。
    ①胡可先著:《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胡可先著:《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胡可先著:《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孙琴安著:《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卞孝萱著:《唐人小说与政治》,鹭江出版社2003年版。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2—124页。
    ②岑仲勉著:《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0—337页。
    ③陈仲安:《唐代后期的宦官世家》,载《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224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九,第3797页。
    ②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一,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900页。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九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76页。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00、1099页。
    ③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99、1100页。
    ④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一,第4901页。
    ①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9页,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00、801、1048、1049页。
    ②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一,第4899、4900页,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九八,第5076、5077页。
    ③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86页。
    ④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91页。
    ⑤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00页。
    ⑥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07页。
    ⑦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17页。
    ⑧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49页。
    ⑨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57页。
    ⑩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45页。
    11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28、1029页。
    12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47、1048页。
    13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06页。
    14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237、2238页。
    ①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366、2367、2536、2537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7页。
    ③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六六七《内臣部·将兵》,第7977页。
    ④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第7635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69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14、4420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68页。
    ①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237、2238页。
    ②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48页。
    ③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57、1099、1100页。
    ④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91页。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九,第7703页。
    ⑤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00页。
    ⑥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07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8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8页。
    ③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7页。
    ④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03页。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宪宗以梁守谦知枢密很可能是为了限制知枢密刘光琦的权势,因为在此之前,宪宗对刘光琦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第7648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68页。
    ②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04页。
    ③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二,第4903页。
    ④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二,第4906页。
    ⑤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04页。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83页。
    ⑥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83、948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第4164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八,第3991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九,第7695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21—4426页。
    ⑤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八,第8009、8010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五〇,第8093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72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五,第7919页。
    ①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59页。
    ②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03页。
    ①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二,第4904、4905页。
    ②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一一,第7294、7295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15、4416页。
    ②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5、98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七,第7985页。
    ④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104页。
    ⑤薛宗正著:《吐蕃王国的兴衰》,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本纪上》,第527—541页,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第4519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6、4767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7页。
    ①岑仲勉先生认为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在对策中针对的是宦官,而当时吐突承璀宦官集团势力占据着上风,显然,这一宦官集团就是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在对策中所针对的宦官。岑仲勉著:《唐史余沈(外一种)》,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2页。但是,并不能认为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在元和三年(808)就与元和逆党有结交。还没有相关记载说明皇甫湜与元和逆党结交,牛僧孺与元和逆党有所联系在大和年间、李宗闵与元和逆党结交在大和二年(828)。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牛僧孺传》,第4471页,卷一七六《李宗闵传》,第4552、4553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宪宗本纪上》,第425、426页,卷一六九《王涯传》记载:“元和三年,为宰相李吉甫所怒,罢学士,守都官员外郎,再贬虢州司马。”第4401页,卷一七六《李宗闵传》记载:“吉甫泣诉于上前,宪宗不获已,罢王涯、裴垍学士”,第4552页。值得注意的是,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论述的,李吉甫与吐突承璀都主张武力削藩,所以,对于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的对策,李吉甫不可能没有反应。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63、7664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8、4769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九,第7696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第4769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61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严绶传》,第3960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16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五,第3739页。
    ⑦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第3741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第4769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09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马存亮传》,第5870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第4768页。
    ⑤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O七《马存亮传》,第5871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第4396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五,第7904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五,第7904页。
    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九,第5310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下,第564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第585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七,第7985、7986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九,第8055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九,第8075、8076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六七,第8727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6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60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三《崔元略传》,第4261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第3741页;卷一六四《王播传》,第4277页;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3、4334页;卷一六七《李逢吉传》,第4365、4366页;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5、4396页;卷一六九《郑注传》,第4399、4400页;卷一七七《杨收传》,第4599页。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46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刘贞亮传》,第5868页。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07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八《卢携传》,第4638、4639页。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5、96、109、110页。
    ②虽然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元和年间李绛、裴度与宦官集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当时宦官专权的政治背景下,李绛、裴度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是难以绕开宦官集团的,所以,二者想要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至少要在客观上得到宦官集团的支持,而且,二者的政敌李吉甫、李逢吉就与宦官颇有联系,于是,也会有宦官因为派系之争的考虑而支持李绛、裴度。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54页。
    ①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0、9l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李绛传》,第4291页,卷一七二《李石传》,第448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第522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八,第5883、5884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三,第7851页。
    ④《新唐书》卷二〇八《刘克明传》,《资治通鉴》卷二四三的观点影响很大,所以,唐敬宗之死历来都被认为是一次宦官弑君的偶然事件,相比较唐宪宗之死而言,对于唐敬宗之死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极为少见。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将唐敬宗之死置于“唐代皇位继承不固定与阉寺党争关系”的政治背景下进行关注。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108页。陈寅恪先生已经敏锐地指出了唐敬宗之死与宦官集团内部派系之争之间的紧密联系,本章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5、9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第490—496页。
    ②刘响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一,第4455、445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一《李景俭传》,第4456页。
    ②岑仲勉先生就认为宰相无谋是导致河朔复叛的重要原因,岑仲勉著:《隋唐史》,第281、282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萧倪传》,第4477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萧倪传》,第4477、4478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王播传》,第427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九《崔植传》,第3443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O七,第5870、5871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第509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9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马存亮传》,第5870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第4768页。
    ⑤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7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第4769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第4498、4499页。
    ②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六六七《内臣部·将兵》,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978页。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109、110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O《裴度传》,第4413—4426页。
    ③李逢吉与王守澄等元和逆党结交在长庆二年(822年),同时,元和年间,李逢吉反对用兵淮西也与元和逆党的政见相一致。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二五七《储宫部·建立二》,第3064页。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李逢吉传》,第4365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21—4424页。元稹与元和逆党过从甚密,其排挤裴度遵从的正是元和逆党的意志。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3、4334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O《裴度传》,第4424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李逢吉传》,第4366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08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10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第4366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O,第4431页。
    ⑦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王播传》,第4277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18521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27、4428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21、522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第521、522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583页。《资治通鉴》卷二四九记载:“上自即位以来,治弑宪宗之党,宦官、外戚乃至东宫官属,诛窜甚众。”第8053页。时在宣宗朝,这说明在宣宗朝还有元和逆党的存在,可见人数之多,而王守澄等人则是元和逆党中的主要成员。
    ⑥《新唐书》卷二〇八《刘克明传》记载:“始,克明谋逆,母禁不许。文宗立,嘉母忠,赐钱千缗、绢五百匹,给婢二人。”第5884页。刘克明之母在元和逆党势力猖獗的文宗朝不但免于一死,而且受到嘉奖足以说明刘克明与元和逆党关系密切。
    ①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第659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八《刘克明传》,第5884页。
    ③记载裴度参与拥立文宗即位的是《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30页,《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第5217页,卷二〇八.《刘克明传》,第5884页,而《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本纪》,第523页, 《新唐书》卷八《文宗本纪》,第229、230页, 《资治通鉴》卷二四三,第7852页, 《册府元龟》卷一一《帝王部·继统三》,第120页,都未记载。其中《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更是只记载是裴度拥立文宗即位,而不提元和逆党,显然是出于对裴度的溢美。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九《韦处厚传》,第4185页。
    ⑤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马存亮传》,第5871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四,第7875、7876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王守澄传》,第4769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31、4432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李宗闵传》,第4552、4553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三《李同捷传》,第3907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本纪上》,第533、534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71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本纪上》,第527—541页,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第4519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6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宋申锡传》,第4370、4371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5—4401页。
    ⑥在最终剪除宦官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朱全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七《崔胤传》,第4582—4587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第268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六,第3383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第2187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第3499页。
    ④张皇后出身高贵:“肃宗张皇后,本南阳西鄂人,后徙家昭应。祖母窦氏,玄宗母昭成皇太后之妹也。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五二《肃宗张皇后传》,第2185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第2187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李辅国传》,第4759页。
    ⑦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八二《越王系传》,第361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第522、523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八《刘克明传》,第5884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70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穆宗贞献皇后萧氏传》,第2200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传》,第2187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穆宗恭僖皇后王氏传》,第2199页。
    ⑦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穆宗贞献皇后萧氏传》,第2200页。
    ⑧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宣懿韦太后传》,第3507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孝明郑太后传》,第3505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元昭晁太后传》,第3510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惠安王太后传》,第3510页。
    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恭宪王太后传》,第3511页。
    ⑤相反的事例是:肃宗和德宗不是由宦官拥立即位,与此相应的是,二者的生母都出身高贵。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玄宗元献皇后杨氏传》,第2184页,卷五二《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传》,第2189页。
    ⑥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五二《顺宗庄宪皇后王氏传》,第2194页。
    ⑦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顺宗庄宪皇后王氏传》,第2195页。
    ⑧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俱文珍传》,第4759页。
    ⑨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第219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〇,第3471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二〇,第3472页。
    ③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85、8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〇,第3471、3472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宪宗懿安皇后郭氏传》,第2196、2197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宪宗本纪上》,第439页,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第4769页,卷一五九《崔群传》,第4188页。
    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八,第221页。
    ⑤黄永年先生在《唐元和后期党争与宪宗之死》中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载黄永年著:《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50—467页。黄永年先生认为在元和末年的宫闱之变中,主角是穆宗,但是,本章的观点是:在当时宦官专权的政治背景下,宦官在皇位继承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元和末年的宫闱之变中,主角是元和逆党,而郭氏等人是元和逆党的合作者。
    ⑥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一,第777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二〇《郭曜传》,第3468页,卷一二〇《郭晞传》,第3469、3470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第3504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二〇,第3471、3472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〇,第3473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六三,第8597页。
    ②开元二十六年,忠王被立为皇太子,高力士也起到了作用,黄永年:《唐玄宗朝姚宋李杨诸宰相的真实面貌——兼论李杨与宦官高力士之争》,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91页。但是,高力士在当时储位之争中的作用难以与唐代后期宦官在皇位继承过程中的作用相提并论。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李辅国传》,第4761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李辅国传》,第4760、4761页。
    ⑤代宗即位后,先后剪除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其实,“泾师之变”前,宦官权势虽大,但是还没有形成专权的局面,所以,宦官的地位也并不稳固。黄永年:《唐肃宗即位前的政治地位和肃代两朝中枢政局》,载黄永年著:《文史存稿》,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251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八,第3426页。
    ⑦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三,第351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七,第3760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第2189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传》,第2190页。
    ④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七,第7985、798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杨嗣复传》,第4559页。
    ②代宗也在即位不久就重用外戚,值得注意的是章敬皇后之弟吴凑,此人深得代宗的重用,并在协助代宗安抚藩镇、诛灭元载等人的过程中功劳不小。而且,吴凑在贞元年间宦官专权的政治背景下对于宦官主导的“宫市”也有所反对,可见,代宗重用吴凑等外戚也不是没有剪除宦官的考虑,而吴凑也就参与了剪除宦官的筹划。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三《吴凑传》,第4747—4749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一,第4232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五二,第2201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下》,第561、562、566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七,第351l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74、4775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57、4758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八,第5859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58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6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第4365、4366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25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7、3358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68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77页。
    ②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一《刘黄》,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50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31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王播传》,第4277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郑瀚传》,第4167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六四《王源中传》,第5044页。
    ③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32、2237、2281、2288页。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63、917、976、995、1015、1046、1099、1116页。
    ④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第378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五〇,第8093页。
    ①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二,第2066页。
    ②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二《陈寔传》,第2069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60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三,第4261页。
    ②在唐代后期宦官专权的政治背景下,士人颇为称道的是在政治上退让的宦官,这正是士人视宦官身份卑贱的文化观念的曲折反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严遵美传》,第5872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58、4759页。
    ②张说:《唐故高内侍碑》、《赠广州大都督冯府君神道碑铭》,载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二七,第2298、2299页,卷二三O,第2332、2333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高力士墓发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第29—3l页。陶仲云、白心莹:《陕西省蒲城县发现高力士残碑》,载《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第36—38页。
    ③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96页。
    ④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二,第4903、4906页。
    ⑤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367页。
    ⑥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119页。
    ⑦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533页。
    ⑧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47页。
    ⑨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1747页。
    ①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07、2008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三《崔元略传》,第4260页。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07、2008页。
    ③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32页。
    ④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53页。
    ⑤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96页。
    ⑥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一一,第7299页。
    ⑦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72页。
    ⑧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288页。
    ⑨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28页。
    ①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48页。
    ②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436页。
    ③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86页。
    ④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00页。
    ⑤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07页。
    ①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9l页。
    ②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07页。
    ③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2032页。
    ④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00页。
    ⑤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49页。
    ⑥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237页。
    ⑦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57页。
    ⑧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28页。
    ①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99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6页。
    ③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一一,第7296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60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八《裴垍传》,第3990、3991页。
    ⑥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07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18页。
    ②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03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九,第7727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19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第842页。
    ①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一一,第7295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二二,第3499页。
    ③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03页。
    ①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103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一,第7777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三,第7852页。
    ④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一一,第7296页。
    ⑤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四,第5222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33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四,第5228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三,第1532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〇,第3736页。
    ⑤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四O,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42页。
    ①陈寅恪先生、卞孝萱先生都认为元稹与元和逆党有所结交,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第77、362页。卞孝萱著:《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95、196页。卞孝萱、刘维治:《元稹评传》,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第73页。吴伟斌先生则反对元稹与元和逆党结交的观点。吴伟斌著:《元稹考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2页。相比较而言,陈寅恪先生结合当时宦官内争的政治背景论述元稹与宦官的关系,更具有说服力。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四,第5227、5228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72页。此事《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也有记载,内容大致相同,但是与元稹争执的则是刘士元,第4331页。赵翼认为刘士元、仇士良都参与了此事。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卷一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7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3页。
    ①仇士良曾协助吐突承璀征讨王承宗,擒获卢从史。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二,第4905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九《李训传》,第5310页。
    ②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109、110页。
    ③卞孝萱著:《元稹年谱》,第217、241、247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61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八,第3990、3991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60页。
    ⑦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六《严绶传》,第3960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宪宗本纪下》,第451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记载:“八年,欲召承璀还,乃罢绛相位。承璀还,复为神策中尉。”第4769页。可见当时吐突承璀宦官集团还是占据着上风。而接替崔潭峻前往淮西战场的监军似乎就是仇士良。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二,第4904页。
    ③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三二,第368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77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33页。
    ⑥对此,吴伟斌先生在《宦官的跋扈和元稹的冤屈一论“元稹与宦官”》中有所辩正,载吴伟斌著:《元稹考论》,第16一18页。但是,这还是不能否定元和逆党对于元稹知制诰的影响。《唐会要》卷五五记载元稹得到魏弘简的相助而知制诰。王溥撰:《唐会要》卷五五,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946页。这与《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记载有所差异,但是,这正说明元稹与元和逆党结交的广泛性。
    ⑦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九四五《总录部·巧宦》,第11130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一,第7790、7791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七,第5272页。
    ③而李宗闵与元和逆党结交在大和二年(828)。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李宗闵传》,第4552、4553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13—-4419页。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51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19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33、4334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21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4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李逢吉传》,第4365、4366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李逢吉传》,第4365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6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27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1页。
    ①元稹:《叙奏》,载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三二,第368页。
    ②白居易:《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检挍户部尚书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载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O,第3736页。
    ③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载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二八,第333—335页。
    ④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第77、362页。
    ①这与元稹的门第有关,唐人重门第,而“元”为虏姓,虏姓在唐代为人所轻视,郗昂就以“源”姓为虏姓而嘲讽源乾曜,源乾曜无言以对。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五,第454、455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3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第4162、4163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4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一《李景俭传》,第4456页。
    ⑥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第4477、4478页,卷一六四《王播传》,第4276页,卷一一九《崔植传》,第3443页。
    ⑦白居易:《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检挍户部尚书鄂州剌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载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〇,第3738页。
    ①白居易:《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载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〇,第3738页。元稹:《酬别致用》,载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三,第28页。
    ②同时,元稹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人望单薄的现状,对此,陈寅恪先生有精辟的论述,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第116、117页。
    ③元稹:《感梦》,载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七,第83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60、4461页。
    ⑤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九二〇《总录部·仇怨二》,第10877页。
    ①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六〇,第632、633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2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五,第3739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第3741页。
    ①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第706、707页。
    ②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86、87页。
    ③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83页。
    ④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85页。
    ⑤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三,第5211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17页。
    ②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卷五二,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六六,第5099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第4365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李逢吉传》,第4477、4478页。
    ③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四四,第484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二九《韩皋传》,第3604、3605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二九《韩皋传》,第3605页。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85页。
    ②韩国磐著:《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3—367页。
    ③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2—492页。
    ④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3页。
    ⑤岑仲勉著:《隋唐史》,第417—444页,《唐史余沈(外一种)》,第141—145页,《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66、267、300—303页。
    ⑥傅璇琮著:《李德裕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0页。
    ⑦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第20一23页。对于胡如雷先生关于牛李两党的社会基础的观点,周建国先生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周建国:《关于唐代牛李党争的几个问题一兼与胡如雷同志商榷》,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第104—106页。
    ⑧王炎平:《辨牛李党争与士庶斗争之关系》,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第92—97页。
    ①李浩:《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载李浩著:《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164页。
    ②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8—100页。这种观点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页。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页。
    ③岑仲勉著:《唐史余沈(外一种)》,第142页。
    ④司马光就认为牛李党争的开端是长庆元年(821)科举事件。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一,第7790、7791页。周建国:《关于唐代牛李党争的几个问题—兼与胡如雷同志商榷》,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第102、106页。何灿浩:《元和对策案试探》,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第53—60页。王炎平:《牛李党争始因辨析》,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第99—102页。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69—119页。
    ②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第18—25页。
    ③周建国:《关于唐代牛李党争的几个问题—兼与胡如雷同志商榷》,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第103、104页。
    ①事实上,陈寅恪先生也认为“新兴阶级”包含了大量的士族,而并不只有与士族相对的寒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新兴阶级”与“山东士族”进行截然对立地理解,进而认为牛李党争是士庶之争正是对陈寅恪先生牛李党争理论的曲解。
    ②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①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335、336页。
    ②刘餗、张鷟撰,程毅中、赵守俨点校:《隋唐嘉话·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8页。
    ③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90页。
    ①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第382、383页。
    ②岑仲勉著:《隋唐史》,第192、193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六,第3754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六,第3755、3756页。
    ⑤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334—364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第4491页。
    ②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90、91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四,第1168、1169页。
    ②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347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51、4552页。
    ②岑仲勉著: 《唐史余沈(外一种)》,第142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第4287页。
    ④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7页。
    ⑤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01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第7628、7635、7636、7642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63、7664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第4287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92、7693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64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八,第3996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第4365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O,第4421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25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07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第4497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绅传》,第4497页。胡可先先生通过笺证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诗详细论述了李逢吉等人逐李绅的过程。胡可先著:《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第466—491页。
    ⑤李德裕在长庆初年就已经颇有相望,但是,入相则是在大和七年(833)。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第548页。这一时期正是姑息、苟安的政治主张逐渐形成的时期,正因为如此,反对武力削藩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这是李德裕能够入相的重要的政治背景。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第4477、4478页,卷一六四《王播传》,第4276页,卷一一九《崔植传》,第3443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52、4553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第4504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5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63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第4490、4491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第4499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71页。
    ②薛宗正著:《吐蕃王国的兴衰》,第180页。
    ③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九八一《外臣部·盟誓》,第11531页。
    ①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90、91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第4174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56页。
    ②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109、110页。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5、96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七,第3769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第4421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25、442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52、4553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四,第4519、4520页。
    ③事实上,元和年间,李德裕就已经和宦官李国澄关系密切,可见当时李德裕就与宦官集团有所结交。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六六九《内臣部·贪货》,第8000页。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第4509页。
    ④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七,第7985、7986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585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46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一四,第6015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61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八〇,第5338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608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八《武宗本纪》,第245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一《张仲方传》,第4445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九,第8055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O,第5077、5078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三,第5792、5793页。
    ③岑仲勉:《(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载岑仲勉著:《岑仲勉史学论文集》,第478页。
    ①傅璇琮:《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傅璇琮著:《唐诗论学丛稿》,第2—9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第4462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令孤楚传》,第4462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第3739—3741页。
    ③元和年间,令狐楚因为与皇甫镈有着同年的关系而一直受到皇甫镈的举荐提携,仕途多有升迁,并且在元和末年任宰相。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第4460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第4461页。
    ⑤李绅反对李逢吉援引令狐楚是因为在此之前,李逢吉排挤元稹。但是,李逢吉难以援引令狐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令孤楚为其时的元和逆党所不容。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62、4464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77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64—5077页。
    ④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一《刘蕡》,第1350页。
    ⑤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8页。
    ⑥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77页。
    ①李商隐进士及第在开成二年(837),令狐绚的举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知贡举者高锴“选摧虽多,颇得实才,抑豪华,擢孤进,至今称之”也是一个原因。刘昫等撰: 《旧唐书》卷一六八《高锴传》,第4388页。
    ②李商隐:《与陶进士书》,载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435页。
    ③刘学锴著:《李商隐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159、160、193页。
    ④开成末年,李德裕入相在很大程度上是杨钦义在起作用,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46页。但是,李德裕能够入相,不会没有得到仇士良的首肯。
    ⑤会昌三年(843)六月,仇士良致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宦官集团势力的削弱。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七,第7985、7986页。
    ⑥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122页。
    ⑦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38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五,第7923、7924页。
    ②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55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三《胡证传》,第4260页。
    ④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48页。
    ①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768、1048、1055、1058、1059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黄传》,第5077页。刘学锴著:《李商隐传论》,第291页。
    ③傅璇琮先生认为令狐绚并没有因为李商隐入王茂元幕府而对其心生怨恨的原因是王茂元不是李党,傅璇琮:《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傅璇琮著:《唐诗论学丛稿》,第10一13页。其实,令狐绚在当时不是牛党也是重要的原因。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绹传》,第4465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第4527页。
    ②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86、87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八,第8026、8030页。
    ④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691页。
    ⑤而且,姜炳章还指出令狐绚、白敏中都曾得到李德裕的赏识,这二人在大中年间排斥李德裕“势利实使之然,而非尽由钩党之祸之烈也”。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编:《李商隐资料汇编》,第725页。在这里,姜炳章认识到了令孤绹、白敏中与李德裕的关系,从而对李商隐和令狐绚关系的认识能够不囿于仅仅是出于对牛李党争的简单附会而认为令狐绚怨恨李商隐是由于党派成见的观点。
    ①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027页。
    ②刘学锴著:《李商隐传论》,第337、338、362、363页。
    ③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988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下,第613页。
    ⑤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八,第8023页。
    ⑥在用兵泽、潞的过程中,宦官集团就有反对的声音。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八〇《李德裕传》,第5338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608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八《武宗本纪》,第245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九,第8055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八,第8035、8036页。
    ④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91页。
    ⑤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九,第8073页。
    ⑥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第95页。
    ①正因为如此,大中六年(852),李德裕得以归葬。陈寅恪:《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载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第9—56页。
    ②冯浩认为李商隐为令狐楚赏识是适然之遇,而不是进入党局,历次入李党成员幕府是聊谋禄仕,而不是党李之党。纪昀认为李商隐盖自行其志,并没有明确的党派意识,于朝廷党派无所容心于其间。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溪生诗集笺注》,第877—879页。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编:《李商隐资料汇编》,第242页。吴调公则认为李商隐虽然在客观上出入牛李两党,但是在主观上无关乎牛李党局。吴调公著:《李商隐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4—50页。事实上,冯浩、纪昀、吴调公都已经认识到了李商隐的党派意识淡薄。
    ③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229、241、242页。
    ①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90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63页。徐逢源认为李商隐一生都没有负令狐氏父子之恩,多与牛党成员结交,而入郑亚幕府是为了生计,似乎忽视了李商隐与牛党成员结交也是有着特定的现实考虑的事实。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溪生诗集笺注》,第877页。
    ③刘学锴著:《李商隐传论》,第145页。
    ④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218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本纪》,第617页。
    ⑥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1239、1240、1243、1244页。
    ①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1197页。
    ②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卷二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09页。
    ③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1252页。
    ④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727页。
    ⑤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第740、741页。
    ⑥可见,朱鹤龄认为李商隐先后入李党成员王茂元、郑亚幕府是择木之智、涣丘之公,傅璇琮先生认为李商隐主观上同情李党,入郑亚幕府是在李党失势的情况下为李党辩诬申冤,似乎都是对于李商隐的溢美。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溪生诗集笺注》,第831页。傅璇琮:《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傅璇琮著:《唐诗论学丛稿》,第17—22页。
    ⑦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第90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七,第704页。
    ②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七,第713页。
    ③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第621、622页。
    ④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2、1513页。
    ①缪钺:《杜牧年谱》,载缪钺著:《缪钺全集》第五卷,第232页。
    ②王西平:《杜牧与牛李党争》,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第63页。吴在庆:《试论杜牧的党派分野》,载《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第125、126页。朱碧莲:《论杜牧与牛李党争》,载《文学遗产》1989年第2期,第71页。封野:《李德裕遣逐杜牧探因》,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35页。寇养厚先生的观点稍有不同,认为会昌年间杜牧由比部员外郎出任黄州刺史、池州刺史并不是因为受到李德裕的排挤,但是,寇养厚先生也认为会昌年间李德裕并没有重用杜牧。寇养厚:《杜牧与牛李党争》,载《文史哲》1988年第4期,第51页。
    ③全祖望就认为杜牧对于李德裕的评价有所不妥。傅璇琮先生也指出杜牧在大中年间所写的文章中对李德裕的评价颇有不实之处,甚至是“落井下石,攻击污蔑,无中生有”。傅璇琮著:《李德裕年谱》,第3页。事实上,当李德裕贬死崖州,牛李党争结束之后,牛党文人肆意攻击李吉甫、李德裕等李党成员的现象在当时颇为常见。岑仲勉著:《唐史余沈(外一种)》,第143页。
    ④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二,第860页。
    ⑤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一,第821页,卷一六,第97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四七,第3986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六六,第5097页。
    ③会昌年间,杜牧不止一次地上书李德裕,出任黄州刺史时,还有《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出任池州刺史时,有《上李太尉论江贼书》。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一,第817—821、826—829页,卷一六,第971—973、976页。
    ①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页。
    ②杜牧进士及第在大和二年(828),当时正是崔郾知贡举,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卷二〇,第740—748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40、4541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五,第4120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八,第4630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第4497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四,第915页。
    ②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六,第1005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五《柳仲郢传》,第4305、4306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第4519页。
    ⑤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八二《周墀传》,第5371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七,第3769页。
    ①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334页。
    ②吴在庆先生认为杜牧得罪了李绅也是李德裕排斥杜牧的原因之一。吴在庆:《试论杜牧的党派分野》载《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第125、126页。李绅《拜宣武军节度使》序:“开成元年六月二十六日,制授宣武军节度使。七月三日,中使刘泰押送旌节止洛阳。五日赴镇,出都门,城内少长士女相送者数万人。至白马寺,涕泣当车者不可止。少尹严元容鞭胥吏市人,怒其恋慕,留台御史杜牧使台吏遮欧百姓,令其废祖帐。”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八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90页。在这里,很难说杜牧的举动会使其与李绅产生矛盾。朱碧莲先生认为会昌元年(841)杜牧可能反对李德裕修改《宪宗实录》,而且可能在李德裕弹劾牛僧孺的过程中为牛僧孺辩护,从而遭到李德裕的排斥。朱碧莲:《论杜牧与牛李党争》,载《文学遗产》1989年第2期,第71、72页。若此二事存在,大中年间,杜牧不可能不在文章中提到。但是,此二事不见记载。封野先生认为李德裕排斥杜牧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削弱政治宿敌杜惊在朝廷中的势力。封野:《李德裕遣逐杜牧探因》,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35—37页。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在会昌二年(842)春,而杜惊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则在会昌四年(844)七月,所以,这样的观点颇为牵强。
    ③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八,第719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九,第756页。
    ②缪钺:《杜牧年谱》,载缪钺著:《缪钺全集》第五卷,第213、217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第602、603页。
    ④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第614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585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46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49—7951页。
    ④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第7649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69、4470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四,第4519页。
    ②《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记载开成元年(836):“敕:‘杨承和、韦元素、王践言、崔潭峻顷遭诬陷,每用追伤,宜复官爵,听其归葬。’”第564页。可见,王践言也是元和逆党成员。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77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64—5077页。
    ⑤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一《刘蕡》,第1350页。
    ⑥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七,第705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仇士良传》,第5872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一八,第4290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608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八《武宗本纪》,第245页。
    ④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32页。
    ①大中五年(851),宣宗为仇士良立神道碑,大肆夸赞仇士良的生平事迹。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九三二《内侍省监楚国公仇士良神道碑》,第4903—4906页。可见,当时仇士良宦官集团势力之大。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五,第7905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〇,第802、803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25页。
    ③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四二《帝王部·仁慈》,第476页。
    ④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八,第1421页。
    ⑤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七,第1217、1218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59、4760页。
    ⑦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六,第565页。
    ⑧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72页。
    ①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五〇,第2773、2774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一《李渤传》,第4441、4442页。
    ③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第45、46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9、4770页。
    ⑤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下》,第541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第91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O七《仇士良传》,第5873、5874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83页。
    ④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二,第195页。
    ⑤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九,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卷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4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〇,第809、810页。
    ②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二,第303页。
    ③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第92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553、4554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一九,第4304页。
    ②蹇长春著:《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蹇长春先生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宪宗本纪上》,第426、434、435页,卷一五《宪宗本纪下》,第445、454、455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刘贞亮传》,第5868、5869页。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007页。
    ④元和十年(815)白居易江州之贬与吐突承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结合元和年间的政治局势,白居易与吐突承璀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简单的公忠体国的正直士人与宦官势力之间的矛盾,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政治内涵,这也正是本章将要论述的。
    ①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5、9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六,第4551、4552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八,第3326—-3328页。
    ③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97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七,第3769页。此外, 《旧唐书》卷一四八《李吉甫传》记载:“先是,制策试直言极谏科,其中有讥刺时政,忤犯权幸者,因此均党扬言皆执政教指,冀以摇动吉甫,赖谏官李约、独孤郁、李正辞、萧倪密疏陈奏,帝意乃解。”第3993页。可见,此次事件影响李吉甫时间之长。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八,第3345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八,第3331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八,第3346页。
    ④宪宗也曾下诏停止进奉,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事实上,进奉在元和年间是司空见惯的。张泽咸著:《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253页。
    ⑤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82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二,第4241页。
    ⑦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二《李翛传》,第4240、4241页。
    ⑧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一《王稷传》,第4061页,卷一五六《于頔传》,第4131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O八《裴均传》,第4092页。
    ①吕思勉先生认为宪宗重用理财之臣整顿财政、接受进献,恩宠聚敛之臣,甚至为用兵而省啬是元和年间武力削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第351—355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66—7668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九,第3357、3358页。
    ①“请罢兵第一状”已佚,今不可见。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44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九,第3364—3366、3368—3370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2792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第7657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第82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九,第3793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第92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25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吐突承璀传》,第4768页。
    ⑥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32、33页。
    ⑦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二《卢从史传》,第3653、3654页。
    ⑧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86页。
    ⑨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8页。
    ①卢向前:《卢从史出兵山东与唐宪宗用兵河朔三镇之关系》,载《中华文史论丛》二〇o七年第三辑,第323—353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44页。
    ③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1808、1809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三,第774、775页。
    ②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卷二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72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三,第781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59页。
    ⑤白居易的民本思想在《策林》中就有所流露。付兴林著:《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285页。蹇长春先生认为激进的民本主义是白居易前期思想的主流。蹇长春著:《白居易评传》,第335—405页。但是,蹇长春先生所论述的白居易激进的民本主义思想似显宽泛。同时,也很难说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后,白居易的民本思想就完全消退。谢思炜先生认为因为对自己的阶级地位十分清楚,所以,白居易能够设身处地地为民考虑,这是将白居易的民本主义思想与其阶级地位相联系。谢思炜著:《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313页。
    ①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第136页。
    ②谢思炜著:《白居易集综论》,第219—222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第602、603页。
    ④值得一提的是,从问世一直到北宋,《贞观政要》并没有引起重视,桂罗敏先生认为这与吴兢当时在政治上受到唐玄宗的冷落、张说的排挤有关。桂罗敏:《(贞观政要)问世冷遇考》,载《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第100一113页。但是,《贞观政要》本身政治价值不高、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政治经验更是主要原因。
    ⑤谢思炜先生就认为白居易的《策林》存在局限性,“一是唱高调不切实用”,“二是唯从舆论时议,知其不可行而强言”,“三是立论圆滑,多所折衷”,就《策林》来看,当时的白居易缺少实际治政经验。“在朝内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白居易保持道德理想主义的姿态,对朝政和社会风俗的批判相当广泛,其中亦多有不切实际之论。”谢思炜著:《白居易集综论》,第227、230页。《策林》存在局限性,元和年间政治主张有不切实际之论,固然有政治经验不足的原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白居易对于政治的认识充满理想色彩,白居易的这种政治认识一直持续到长庆年间。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43、44、47页。
    ②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第188页。
    ③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第337页。
    ①元和五年(810),白居易卸拾遗任,自请如姜公辅例,出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姜公辅“应制策科高等,授左拾遗,召入翰林为学士。岁满当改官,公辅上书自陈,以母老家贫,以府掾俸给稍优,乃求兼京兆尹户曹参军,特承恩顾。”此后,姜公辅仍然深得唐德宗重用,甚至任宰相。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姜公辅传》,第3787页。所以,白居易此举意在政治上以退为进。
    ②《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将白居易思想转变的时间定为元和十年(815)江州之贬后,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王谦泰先生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白居易思想转变的时间在元和五年(810)卸拾遗任之时。王谦泰:《论白居易思想转变在卸拾遗任之际》,载《文学遗产》1994年第6期,第51—58页。严杰先生也同意这一观点。严杰:《白居易的历史使命感和家族责任感》,载《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7—-499页。傅璇琮先生对王谦泰先生、严杰先生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虽然改任京兆府户曹参军,但是白居易当时还是翰林学士,仍然积极参政。傅璇琮:《从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个误点谈起》,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130—137页。张安祖先生则认为白居易思想创作发生转变的时间是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后。张安祖:《论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第83—-88页。这其实也是《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传》的观点。尹富先生将三种观点进行了调和,认为白居易的思想由积极进取向消极退藏的转变经历了一个长达十三年左右的时间流程,即从元和五年(810)卸拾遗任到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尹富:《白居易思想转变之再探讨》,载《求索》2004年第1期,第184—-188页。张再林先生也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白居易对退隐、“独善”问题的思考贯穿其整个人生历程,所以,对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实不宜作截然性的分期。张再林:《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载《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第33—-36页。虽然对退隐、“独善”问题的思考贯穿整个人生历程,但是,相比较之前在政治上的积极进取,以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为契机,白居易开始在政治上进行退守,所以,白居易的思想转变过程是存在分期的,本章认同白居易真正的思想转变是在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后的观点,并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
    ③虽然元和五年(810)卸拾遗任,白居易还是翰林学士,但是,宪宗已经对白居易颇为不满,元和五年(810)七月,用兵成德草草收场,不了了之,事实证明之前白居易所言不虚,但是,唐宪宗对于用兵成德的结局却颇为耿耿于怀,“尝踰月不见学士”。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76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57、58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60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〇,第537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二,第643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2792、2793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四,第2770页。
    ③张安祖先生认为元和十年(815)江州之贬并不是白居易思想转变的分界线,颇有见地,但是,认为当时白居易的文学创作观念也没有发生转变,就有失偏颇。张安祖:《论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第86页。事实上,《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对自己以往的文学创作的总结,同时也是白居易基本停止讽喻诗创作的宣言书。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72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七,第1099、1100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第362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五,第935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第403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七,第1061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七,第1069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七,第1128页。
    ⑤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七,第1136页。
    ⑥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七,第1137页。
    ⑦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第376、377页。
    ⑧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八,第1194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第374页,卷一〇,第556、557、559、560页,卷一五,第941页,卷一六,第1009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六,第1016、1017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六,第1021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一,第625页,卷一九,第1262、1267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第4353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八,第412、413、414、423、428、434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八,第441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七,第1869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七,第1876、1877页,卷二九,第2005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八,第1970、1980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三,第136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五,第1700页。张再林先生认为元和年间,白居易将宪宗视为“圣明之君”,所以,当时在政治上充满热情,此后没有出现像宪宗那样的君王,所以,白居易在政治上转向消极。张再林:《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载《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第34、35页。事实上,政治局势的基调并不是仅仅取决于君王一人,所以,本章认为正是由于对于政治的认识趋向现实,白居易对于君王政治意义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64—5077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O,第3749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八,第425、436页,卷二七,第1869、1870页,卷三〇,第2077页,卷三二,第2174页,卷三六,第2487页。
    ④谢思炜先生认为因为处于“中人”的阶级地位,“白居易又有一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平凡感或平庸感,而这种平庸感并不是他缺乏抱负或政治失意所带来的。”谢思炜著:《白居易集综论》,第327、328页。这值得商榷,元和年间,白居易大量创作讽喻诗,积极参政,很难说当时的白居易对于自己的政治能力没有高度的自信。而且,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后,白居易自述自己政治身份低微,政治能力平凡的诗歌大量出现,可见,白居易对于自己政治能力的认识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八,第412、419、423页,卷二二,第1470页。
    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二,第1493页,
    ③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三,第2733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〇,第1378页,卷二二,第1488页,卷二四,第1633、1669页。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三〇,第2082页,卷三二,第2230、2232页。
    ①陈寅恪:《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载陈寅恪著:《金明馆从稿二编》,第81页。
    ②陈寅恪:《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载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第81—88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一,第3851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四一,第3850、3851页。
    ①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元帝本纪》,卷六二《刘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0、1680—1687页。
    ②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第1700页。
    ③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载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7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二〇〇上《安禄山传》,第5367页,卷二〇〇上《史思明传》,第5376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二《王廷凑传》,第3884页,卷一八一《史宪诚传》,第4685页。
    ⑥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第1687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三,第3682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第3661—367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三,第3678-3681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三,第3682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43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三,第3682页。
    ②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页。
    ①卞孝萱:《李谅与(续玄怪录)》,载卞孝萱:《唐代文史论从》,第110一125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本纪上》,第532页,卷一七下《文宗本纪下》,第535、538、540、547、548、550页,卷一七六《李宗闵传》,第4552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九,第5323页。
    ①程千帆先生同意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同时,对卞孝萱先生的观点有所商榷,认为李复言创作《续玄怪录》是借《玄怪录》扩大影响,从而有利于科举。莫砺锋编:《程千帆全集》第八卷,第82—-84页。程毅中先生也对卞孝萱先生的观点有所商榷,而更同意程千帆先生的观点,但是,程毅中先生认为李谅在元和六年(811)已经是彭城宰,这与开成五年(840)参加科举颇为矛盾。牛僧孺、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玄怪录·续玄怪录》,第9—11页。事实上,唐代县吏参加科举并不少见。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197页。
    ②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133页。
    ③刘学锴先生认为温庭筠不遇的原因是庄恪太子事件的牵连、大和末旅游淮上受到的中伤、令狐绚等权贵的排斥和温庭筠自身品行的不端。刘学锴著:《温庭筠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69、116—120页。
    ④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四,第89、90页。
    ①李浩先生从德行与文艺、器识与文艺、经术与文学、吏能与文学等方面对唐代的贤能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出唐代贤能标准在汉唐贤能标准转变的历史进程中的意义,而且,在论述得失的基础上对唐代贤能标准作出了评价。李浩著:《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第175一192页。李浩先生的论述很有启发意义,但是,将唐代的贤能标准分为德行与文艺、器识与文艺、经术与文学、吏能与文学等方面似嫌琐碎而分散,因为在唐代,以经术取士可以认为是注重德行的呼声在选拔、任用人才的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体现,同时,器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吏能,所以,德行与经术、器识与吏能之间分别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同时,李浩先生对于唐代贤能标准自身的转变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述。本章将从德行、吏能、文学三方面对唐代的贤能标准进行论述,同时,以这三者在唐代贤能标准中的重要性的变化论述唐代贤能标准的转变。
    ②李昉等著:《文苑英华》卷七五九,第3974页。
    ①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四,第1336、1337页。
    ②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卷一七《选举五》,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09—411页。
    ③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三三,第4424页。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第387、388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第3430—3432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第3432—3434页。
    ①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4、5355页。
    ②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卷四〇,第336、337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第4491页。
    ④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六三九《贡举部·条制一》,第7669、7670页。
    ①王溥撰:《唐会要》卷七五,第1377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四,第7886页。
    ③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卷二九,第96页。
    ④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六,第1380页。
    ①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六,第1382页。
    ②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①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五五,第3602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第602、603页。
    ①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第6822、6823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第203、204页。汪籛先生详细论述了玄宗朝的吏治与文学之争,并认为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武周时代,颇有启发意义。唐长孺、吴宗国、梁太济、宋家钰、席康元编:《汪籛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208页。但是,汪籛先生似乎高估了文学在当时贤能标准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当时虽然形成了诗赋取士的局面,但是,文学的重要性只是局限在进士科取士的程序操作层面,因为在实际政治运作层面,以吏治之才见长的官员受到重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三九,第4626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三《第五琦传》,第3517、3518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三九《房琯传》,第4627、4628页。查屏球先生认为房琯集团与第五琦等人的冲突是名士文化与吏士文化的冲突,颇有见地,但是认为这种冲突也就是盛世文化与乱世政治的矛盾,第五琦等人在盛世不为世人所重,而在乱世却能以吏才和钻营之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地位,适应乱世政治环境,值得商榷。因为在玄宗朝的实际政治运作层面,以吏治之才见长的官员受到重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所以,房琯集团与第五琦等人的冲突并不是“安史之乱”后才产生的特有现象,而是玄宗朝的吏治与文学之争在“安史之乱”后的延续。查屏球著:《从游士到儒士一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351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〇,第4420、4421页。
    ②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一四,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88页。
    ③陈寅恪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20页。
    ①孙棨撰,曹中孚校点:《北里志》,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3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九,第8055页。
    ③王溥撰:《唐会要》卷六,第74页。
    ④张固撰,恒鹤校点:《幽闲鼓吹》,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449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69页。
    ②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94、95页。
    ①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108页。
    ②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91、106页。
    ③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129页。
    ④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七,第148页。
    ①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第156页。
    ②赵磷撰,曹中孚校点:《因话录》,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838、839页。
    ③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109、112页。
    ④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第95页。
    ①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第110页。
    ②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第155页。
    ①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四,第89、90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温庭筠传》,第5079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第3817页。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第1183、1184页。
    ②在最终剪除宦官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朱全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七《崔胤传》,第4582—4587页。
    ③关于唐文宗朝翰林学士的情况,傅璇琮《唐翰林侍讲侍读学士考论》一文有所论述,此文对于唐文宗朝翰林侍讲侍读学士与经史的关系探讨较多,但并未以宦官专权为背景对唐文宗朝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加以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8页。赵雨乐《唐代翰林学士院与南北司之争》一文则将唐代翰林学士置于南北司斗争的背景下加以探讨,但此文对于唐文宗朝翰林学士在当时宦官专权的背景下的情况论述不多,《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第27—33页。宦官专权是唐文宗朝的重要 的政治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唐文宗朝翰林学士的特征尚有待发之覆,是值得探讨的。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第4396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四,第4769页。
    ③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1、282页。
    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六四《王源中传》,第5044页。
    ①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2—284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宋申锡传》,第4370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13页。
    ④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5、286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郑瀚传》,第4167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八《郑瀚传》,第4167页。
    ⑦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6、287页。
    ⑧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九下《许康佐传》,第4979页。
    ⑨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六〇七《学校部·撰集》,第7287页。
    ⑩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8、289页。
    11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权传》,第4310页。
    12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13页。
    13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9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八《丁公著传》,第4936、4937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第485、486页。
    ③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90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第4489—-4492页。
    ⑤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90、291页。
    ⑥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七《路岩传》,第4603页。
    ⑦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91页。
    ⑧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13页。
    ⑨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三《薛廷老传》,第4091页。
    ⑩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宋申锡传》,第4371页。
    ①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93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陈夷行传》,第4495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第4118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第4396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5页,卷一六九《郑注传》,第4399、4400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7、4398页。
    ⑦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九,第5325页。
    ⑧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301、302页。
    ⑨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王式传》,第4282页,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6页。
    ⑩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四九《归融传》,第4020页。
    11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38页。
    ①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第149、150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O《刘禹锡传》,第4210页。
    ③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306、307页。
    ④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五六〇《国史部·谱牒》,第6728页。
    ⑤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308、309页。
    ⑥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王起传》,第4278—4280页。
    ⑦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309、310页。
    ⑧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一《高元裕传》,第4452页。
    ①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311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一《高少逸传》,第4453页。
    ③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96—310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第4372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郑注传》,第4400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〇,第5722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〇《许康佐传》,第5722页。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6页。
    ④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刘蕡传》,第5068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五三《薛廷老传》,第4091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四《王播传》,第4277页。
    ⑦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本纪》,第513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六四,第5044页。
    ②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282、460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八一《李让夷传》,第5350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584页。
    ⑤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第7943页。
    ⑥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第585页。
    ①贾纬《唐年谱录》,《资治通鉴·考异》所引用的《旧唐书》本纪记载山陵使为崔郸,而崔郸也曾为翰林学士。岑仲勉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第311页。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第611页。
    ②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下》,第572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三《郑朗传》,第4493页。
    ④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四〇《帝王部·文学》,第456页。
    ⑤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四〇《帝王部·文学》,第457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〇七,第5873、5874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九,第8055页。
    ①傅璇琮:《唐玄肃两朝翰林学士考论》,载傅璇琮著:《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第2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宋申锡传》,第4370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6—4398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6页。
    ⑤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五一二《宪官部·选任》,第6133、6134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下》,第57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下》,第562、564、565、567、569、570、572、577页。
    ②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五一五《宪官部·刚正二》,第6163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本纪》,第621—624、629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六上,第5236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第273页。
    ②薛宗正著:《吐蕃王国的兴衰》,第150—156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第3602、3603页
    ④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第210页。
    ⑤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7682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叶蕃传下》,第5261页。
    ①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四七,第6315页。
    ②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〇八,第5773页。
    ③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七九,第5455页。
    ④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一六,第5898页。
    ⑤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四八,第6328、6333、6334页。
    ①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八五,第6776—6778页。
    ②尹占华校注:《张祜诗集校注》卷八,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390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第65页。
    ②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二,第183页。
    ③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第110页。
    ④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二,第216页。
    ⑤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二,第478页。
    ⑥孙望编著:《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页。
    ①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五九,第4189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三,第7853页。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四五,第7905页。
    ④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卷二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65页。
    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七二,第4472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九《李训传》,第4397页。
    ③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三一,第4513、4514页。
    ①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六七,第6561—6566页。
    ②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第6919页。
    ③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载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0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161、162页。尹占华校注:《张祜诗集校注》一o,第479、480页。对于这首诗的作者,刘学锴先生认为是张祜而不是温庭筠,颇有启发意义,刘学锴撰:《温庭筠全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80、881页。
    ②王溥撰:《唐会要》卷三O,第559页。
    ③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二,第161页。
    ④尹占华校注:《张祜诗集校注》卷一〇,第479页。
    ⑤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第7999、8000页。
    ①葛培岭先生认为就边塞诗的风格而言,初唐郁愤,盛唐豪雄,中唐苍凉,晚唐萧飒,晚唐虽然没有边塞诗创作群体,但是边塞诗创作还是保持旺盛的势头,晚唐边塞诗图景多彩多姿,艺术主调萧飒,色彩阴郁,景象悲苦,感情压抑,情绪低沉,多展现战士苦难,对军将的批评更为突出、尖锐,而且成为风气,闺怨诗取得新成就,景物描写有着独特风貌。总体而言,晚唐边塞诗格局狭小,但是爱国热情依旧。葛培岭:《论晚唐边塞诗的萧飒风格》,载《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第100—104页。相比较而言,晚唐边塞诗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葛培岭先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晚唐边塞诗萧飒的风格也颇为人所认同,但是,结合当时特定的边境局势和特殊的士风,晚唐边塞诗还有值得重新认识的价值。
    ②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五六,第6452页。
    ③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一,第4235、4236页。
    ①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六〇三,第6967、6968、6972、6976页,卷六〇四,第6983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三九,第3804页。
    ①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五五,第6434页,卷六〇三,第6966页,卷六三九,第7325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第4703页。
    ③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第4703页。
    ④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九八,第6917页。
    ⑤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九八,第6919、6921、6923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二四《高骈传》,第6392页。
    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二四《高骈传》,第6392页。
    ③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九八,第6922页。
    ④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九八,第6919、6920、6922页。
    ①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51页。
    ②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8、279页。
    ③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顾广圻校:《毛诗正义》卷一,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270页。
    ①严羽著:《沧浪诗话》,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686页。
    ②黄子云著:《野鸿诗的》,载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59页。
    ③贺贻孙著:《诗筏》,载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第139页。
    ④吴乔著:《围炉诗话》卷四,载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第591页。
    ⑤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59、460页。
    ⑥陈子龙撰,孙启治校点:《安雅堂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36页。
    《安雅堂稿》,陈子龙撰,孙启治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白居易集笺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白居易评传》,蹇长春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白居易集综论》,谢思炜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白居易散文研究》,付兴林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白居易的历史使命感和家族责任感》,严杰,《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白居易思想转变之再探讨》,尹富,长沙:《求索》,2004年第1期。
    《北梦琐言》,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辨牛李党争与士庶斗争之关系》,王炎平,成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册府元龟》,王钦若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岑仲勉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程千帆全集》,莫砺锋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从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个误点谈起》,傅璇琮,北京:《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从游士到儒士一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查屏球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登科记考》,徐松撰,赵守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杜牧集系年校注》,吴在庆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杜牧与牛李党争》,王西平,西安:《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杜牧与牛李党争》,寇养厚,济南:《文史哲》,1988年第4期。
    《关于唐代牛李党争的几个问题一兼与胡如雷同志商榷》,周建国,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
    《关于晚唐文学发展规律的系统探讨》,方然,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4期。
    《古典文学新视角》,李定广著,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
    《国史大纲》,钱穆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后汉书》,范晔撰,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晋书》,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旧唐书》,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郡斋读书志校证》,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岑仲勉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历代诗话》,何文焕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李太白全集》,李白著,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李德裕年谱》,傅璇琮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德裕遣逐杜牧探因》,封野,宁波:《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3期。
    《李商隐诗歌集解》,刘学锴、余恕诚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刘学锴、余恕诚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李商隐研究》,吴调公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李商隐传论》,刘学锴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商隐资料汇编》,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刘禹锡集笺证》,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卢从史出兵山东与唐宪宗用兵河朔三镇之关系》,卢向前,上海:《中华文史论 丛》,二〇〇七年第三辑。
    《论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张安祖,哈尔滨:《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论白居易思想转变在卸拾遗任之际》,王谦泰,北京:《文学遗产》,1994年第6期。
    《论杜牧与牛李党争》,朱碧莲,北京:《文学遗产》,1989年第2期。
    《论晚唐边塞诗的萧飒风格》,葛培岭,郑州:《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明皇杂录·东观奏记》,郑处诲、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缪钺全集》,缪钺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南部新书》,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廿二史劄记校证》,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牛李党争始因辨析》,王炎平,成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清诗话》,王夫之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文》,董诰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容斋随笔》,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陕西省蒲城县发现高力士残碑》,陶仲云、白心莹,西安:《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邵氏闻见后录》,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试论杜牧的党派分野》,吴在庆,西安:《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
    《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刘餗、张鷟撰,程毅中、赵守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隋唐史》,岑仲勉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隋唐五代史》,王仲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太平广记》,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唐大诏令集》,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李浩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唐代后期的宦官世家》,陈仲安,《唐史学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代宦官的籍贯分布》,杜文玉,西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
    《唐代宦官的文化素质与思维观念》,杜文玉,新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唐代宦官俸禄与食邑》,杜文玉,西安:《唐都学刊》,1998年第2期。
    《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内部结构》,杜文玉,上海:《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
    《唐代宦官刘光琦家族考》,杜文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唐代宦官世家考述》,杜文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赵超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代内诸司使考略》,杜文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唐代牛李党争研究》,胡如雷,北京:《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李浩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唐代文史论丛》,卞孝萱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吴在庆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胡可先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唐代翰林学士院与南北司之争》,赵雨乐,西安:《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唐高力士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
    《唐翰林侍讲侍读学士考论》,傅璇琮,北京:《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唐翰林学士传论》,傅璇琮著,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
    《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傅璇琮著,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年。
    《唐会要》,王溥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唐人小说与政治》,卞孝萱著,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
    《唐诗论学丛稿》,傅璇琮著,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
    《唐史余沈(外一种)》,岑仲勉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唐诗与政治》,孙琴安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傅璇琮著,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五代赋役史草》,张泽咸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玄宗朝姚宋李杨诸宰相的真实面貌——兼论李杨与宦官高力士之争》,黄永年,北京:《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唐语林校证》,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通典》,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岑仲勉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吐蕃王国的兴衰》,薛宗正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
    《晚唐诗风略论》,陈铭,杭州:《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
    《晚唐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余恕诚,芜湖:《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汪籛隋唐史论稿》,唐长孺、吴宗国、梁太济、宋家钰、席康元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王子安集注》,王勃著,蒋清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孙望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文史存稿》,黄永年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文史探微》,黄永年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温庭筠全集校注》,刘学锴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温庭筠传论》,刘学锴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文苑英华》,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玄怪录·续玄怪录》,牛僧孺、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张再林,西安:《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
    《瀛奎律髓》,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玉溪生诗集笺注》,李商隐著,冯浩笺注,蒋凡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元和对策案试探》,何灿浩,天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元稹集》,元稹撰,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元稹考论》,吴伟斌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元稹年谱》,卞孝萱著,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元稹评传》,卞孝萱、刘维治,沈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
    《越缦堂读书记》,李慈铭撰,由云龙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张祜诗集校注》,尹占华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贞观政要>问世冷遇考》,桂罗敏,上海:《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
    《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胡可先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胡可先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