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企业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股份合作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重要形式,虽然股份合作企业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改革的现实性是比较明显的。然而,相对于生机勃勃的股份合作经济实践,股份合作的理论研究(尤其是法学理论研究)、立法工作明显滞后。本文通过剖析股份合作企业的内涵、法人制度、企业财产权、股权设置等问题,旨在揭示股份合作企业的法律特性,为我国这一企业形态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股份合作企业的界定。对于股份合作企业的内涵,当前理论与实践中有三种倾向性认识,我们认为股份合作企业作为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企业制度,应当在吸纳股份制与合作制优点的过程中,以股份制为主,兼采合作制,而不应将其囿于合作制的方框内。
     第二部分:股份合作企业的法人制度问题。股份合作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种独立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具备独立承担经营风险、担保法律责任的财产基础,应当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股份合作企业法人机关的设置可以借鉴股份制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改、建,具体来说,它应包括职工股东大会、董事会、企业经理的三权分立机构以及内部监督机构监事会。股份合作企业应当采取“按股投票”与“按人投票”并存的双轨决策机制,从而在决策机制中体现“资合”与“人合”的统一。
     第三部分:股份合作企业的财产权。股份合作企业的财产包括物、权利和利益三大部分。出资人一旦将出资交由股份合作企业便形成了股份合作企业财产,而与出资人脱离。股份合作企业对其企业财产所享有的权利是企业法人财产权,这一权利具有独占性、完全性、排他性;出资人对企业财产的权利是股东权,即股权,出资人只能通过对股权的
    
    行使间接地对企业财产发生作用。
     第四部分:股份合作企业的股权设置。股份合作企业的股权设置
    应该从在微观上搞活企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这个终极目的出发,更
    加客观地面对实际,更多地借鉴其他企业形态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股份
    制的成功经验,力求股权设置的合理、高效,充分发挥股权设置在明晰
    产权,提高企业效益方面的功用。
     第五部分:股份合作企业的立法思考。股份合作企业具备独立存
    在的生存空间,这种独立存在与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独立界
    定,从而建立起相应法律规范的必要性。股份合作企业立法既要符合
    企业立法的一般原则,又要充分考虑股份合作企业的特殊性。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reformatory form for the middle or small enterprises in China. Objectively, there is some insufficiency in some aspects; however, the rationality of this reformatory enterprise's form is obvious and doubtless. Comparing to the energetic and lively economic practice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 theory (especially the legal theory) and the legislation about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are lagged far behind. This thesis want to revel the legal characters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and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by dint of analyzing the notion ,corporation's regime, property , arrangement of stock rights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Part I: The notion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re are three tendentious statements i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about the notion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 We deem that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 as an enterprise form between the stock company and cooperative society, should assimilate the merits of the stock company and cooperative society.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merits of the stock company, and then absorb the merits of the cooperative society. We need not localize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within the area in cooperative society only.
    Part II: The problem of corporation' s regime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 as an enterprise form in the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is provided with the property for the risk of management and the legal duties. So, we deem they should be corporations. Borrowing ideas from the organs of the stock company, the organs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include The convention of
    
    
    
    
    employee stockholders , Board of directors, Manager and Supervisory committee.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ought to adopt a voting mode according to both stock and cooperation. Sequentially, the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incarnates the qualities of stock and cooperation.
    Part III: The property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 property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includes three portions: chatteKrights and benefits. The property will depart from the investors and come into being the property of the enterprises if the investment comes into effect. The right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is corpora tion's property. The characters of this property are monopolization completeness ,repellency. However, the investors only have the right as stockholders and they affect the property of the enterprise via exercising the rights as stockholders.
    Part IV: The arrangement of stock rights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is arrangement is active the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profit. So, for the sake of reasonableness and efficiency, we should face the fact and draw lessons from other enterprises forms, especially the success experiences of stock companies.
    Part V: The reflection of legislation about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have the abilities to exit independently. This independence told us that we should have a definite notion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and establish the law about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The legislation for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should conform the general principle, as well as, consider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ooperative stock enterprises.
引文
①原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体改委[1997]96号);
    ②刘国光:《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载《经济日报》1997年9月22日;
    ③郑子耿、陈惠雄:《股份合作经济通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第38页;
    ④宝贡敏:《股份合作制》,载《市场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⑤高洗:《股份合作制的基础》,载《经济热点分析》1997年10月13日;
    ⑥晓亮:《合作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载《理论学刊》1996年第2期;
    ⑦张晓山、苑鹏:《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产权制度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⑧董辅礽:《股份合作企业不是也不能成为一种规范的企业制度》,载《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
    ⑨樊纲:《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载《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⑩陈发安:《国内外发展中小企业的情况综述》,载《调查与研究》2001年第2期;
    (11)《中国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态势与现行模式》,来源:中国职工持股资讯网,版权所有:经济在线,发布时间:2000年7月28日;
    (12)王文彬:《对股份合作制有关问题的探讨》,载《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11月15日;
    (13)熊继宁:《走出企业“法人财产权”认识的误区》,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2期;
    (14)马强:《合伙财产研究》,来源:中国民商事法律网,版权所有©;2000: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00年8月16日;
    (15)农业部:《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1990年2月);
    (16)(21)农业部:《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通知》(1992年12月24日发布);
    (17)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4页;
    (18)潘嘉玮:《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关系的辨析》,载《学术研究》1997年第11期;
    (19)王可侠:《股份合作制的产权规范化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笫5期;
    (20)吴坚、黄祖辉:《股份合作企业产权制度分析》,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
    (22)农业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1994年3月30日发布);
    (23)原轻工业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轻工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1993年3月1日);
    (24)盖建玲、李德伟:《股份合作制:理论、实践和操作》,工商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25)金纪林:《乡镇企业承包制的完善与培育》,载《乡镇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
    (26)孔泾源:《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及其制度剖析》,载《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27)卢文兵:《关于股份合作制若干问题的探讨》,载《内泉古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28)孔祥俊:《股份合作企业的法律机制》,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1.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等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股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2.董辅礽等著:《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编:《股份合作企业运行指导》,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4.农业部编:《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5.孔祥俊著:《股份合作企业法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王天义等著:《中国股份合作经济:理论、实践与对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7.毛作权、吕秀卿编:《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郑子耿、陈惠雄编:《股份合作经济通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9.盖建玲、李德伟:《股份合作制:理论、实践和操作》,工商出版社1997年版;
    10.杨平编著:《现代企业制度>,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11.邓伟根著:《产权改革》,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12.卢秉忠、肖金成编:《西方股份制概要》,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
    13.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张军著:《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5.孔泾源:《农村股份合作合作经济及其制度剖析》,载《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16.陈瑛:《股份合作制产权关系问题研究》,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7.胡建生:《略论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和发展》,载《法学家》1995年第3期;
    18.马丽萍、贾和享:《关于股份合作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改革》1996年第4期;
    19.王荣芳:《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若干法律问题》,载《法学》1993年第3期.;
    20.王祖强:《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产权结构的理论解析和经验验证》,载《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21.孔祥俊:《股份合作企业的法律机制》,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22.潘嘉玮:《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关系的辨析》,载《学术研究》1997年第11期;
    23.王可侠:《股份合作制的产权规范化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24.顾耀德:《股份合作制发展空问和面临问题》,载《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
    25.范从来:《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持股结构和股权设置》,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26.赵准:《论股份公司的产权结构》,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第23(1)期;
    27.黄凯旋:《当前股份合作制改革中的产权问题》,载《学术研究=》1999年第8期;
    28.于伟平:《股份合作制的产权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载《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年第2
    
    期;
    29.王满仓:《德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逻辑演化》,载《当代经济科学》1998年第5期;
    30.樊纲:《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载《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31.《中国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态势与现行模式》,来源:中国职工持股资讯网,版权所有:经济在线,发布时间:2000年7月28日;
    32.陈发安:《国内外发展中小企业的情况综述》,载《调查与研究》2001年第2期;
    33.李国栋:《股份制vs.股份合作制》,来源:华人之声网,发布时间:1997年10月31日;
    34.王祖强等:《从股份合作制转向公司制——对浙江乡镇企业制度创新一般规律的探索》,载《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35.许月明、梁山、赵慧峰:《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来源:国研网-行业经济,发布时间:2000年8月17日;
    36.陈炜恒、安然:《法人制度与当前国企改革》,来源:中国职工持股资讯网,版权所有:经济在线,发布时间:2001年1月28日;
    37.刘洪钟、曲文轶:《产权改革与制度转轨——中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比较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期;
    38.王文彬:《对股份合作制有关问题的探讨》,载《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11月15日。
    39.于海生:《股份合作制改造中的若干法律问题》,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4期;
    40.姚凯、李凯风、陶学禹:《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载《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3期;
    41.迟福林、唐新林、陈宝敏:《关于正确处理经营者激励机制建设中若干重要关系的建议》,来源:中国职工持股资讯网,版权所有:经济在线,发布时间:2000年11月28日;
    42.张军:《职工持股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刍议》,载《上市公司》1994年第4期;
    43.弗列依希茨著:《美国民法(商业流转法)》一书的引文,《外国民法参考资料》,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44.江平编著:《中国公司法原理与实务》,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4月版;
    45.胡静林编:《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讲话》,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9月版;
    46.杨勘活编著:《现代企业权利制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8月版;
    47.江平、孔祥俊:《论股权》,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
    48.钱明星编著:《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9.王利明:《论股份制企业所有权二重结构》,载《中国法学》1989年第1期;
    50.漆多俊:《论股权》,载《现代法学》1993年第4期;
    51.郭峰:《股份制企业所有权问题的探讨》,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3期;
    52.康德广:《股权性质论辩》,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