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院讲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书院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在其千余年的发展史上,明代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全国15个省,各省皆有书院,且总量在2000所以上,超过前此唐宋以来历代书院的总和,可谓前所未有的繁荣。明代书院因与王、湛之学的结合而大盛,王门后学乘学术与书院一体辉煌之势,结成诸多学派,不仅涉足地方文化建设,在民间规范百姓,移风易俗,使书院具有了平民化特色,而且以同志相尚,品评人物,讽议朝政,使书院又具有了社团化、政治性倾向。而书院如此之盛势与特色,皆与讲会有关。
     讲会源于书院教学,经王、湛及其后学倡导、推广之后,而又每出于书院之外。当年的情形是,联友共学,随地举会,随缘结会,甚至会如家常茶饭,无地不有,无岁不举。但我们并不因此而认为,“书院”、“讲会”是并行而互不相属的关系,且从会无定所的无奈中,揭示出随地举会,归之书院的讲会的发展趋势,并试图复原“书院讲会”的真实场景,重构明代书院的历史谱系。
     通过实证和统计分析,我们揭示出会讲活动的组织因素,以及讲会和会讲的训释互通现象,因而主张取广义,而用“讲会”一词来泛指书院所举、所组之会。明代书院讲会,依据其讲学所涉学术程度的深浅,大体上可以分成学术型、教学型、教化型等三种类型,它们大致指向学人、学生、平民等三种不同的人群,是书院创造、传播、普及文化功能在明代的一种具体体现。虽然学术型、教化型讲会的称谓是首次提出,但其所涉内容、成就及贡献,已经被学术界认同。而书院教学之会因为讲求“科举之学”,却历来遭人鄙视。其实举业、圣学原非两事,要经营好“科举之学”并非易事,本文所引三十余部著作书目所构建的应试科举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也已涵盖当年传统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成功的“科举之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不息的重要保证。
     分布全国各地的八十余个书院之会,是我们构建书院讲会最重要的基础。受各自面对的问题及其应对之策不同,各自原有的民俗、士气、学风不同,各主讲者风格、人品、学术水平不同等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各书院讲会自成品味,各有区别,久而成习,积淀成为地方性文化特色。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地方性可以通过轮流主会、联属大会、远程约会等,即所谓“联讲会,立书院,相望于远近”的形式而不断放大,由乡而县,由县而府,甚至由府而省,跨府联省,形成虽大小不一但却日渐扩大的讲会会圈或书院网络。讲会会圈与书院网络的扩大过程,就是地方文化在交相影响下日渐交融趋同的过程,其结果势必形成文化的同质性。
     由联讲会,立书院而导生的同质性,具有多种文化取向。其与学术结合,既可以形成王学讲会的百年盛局,也可以造就晚明讲学尊朱辟王的天下东林之大势。若以同志相尚、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则由讲会而社团也就在情理之中。因此,我们提出了社团书院的概念。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是一个由讲会而社团,且被泛政治化的典型。讲学而议政是团社书院最显著的特征,它也因此触犯专制政治,招致明季三毁书院的劫难。
     总之,以讲为学,以会为学是明代书院讲会的特点。讲会既是一种学术组织、学术团体,又是书院固有的学术讨论、会同讲学、学术聚会等会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讲会和书院之间的关系从组织形式上看是并行而各自独立的。但实际上,由于“讲学”这一共同事业,“会讲”这一共用的讲学形式等等原因,书院和讲会两者往往是连体共存,以“立书院,联讲会,相望于远近”为其生存状态。讲会和书院的结合,是王、湛及其后学寻求学术自由的明智选择,也寄托着社团书院的讲学精神,乃至政治意愿,理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Academies ar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where Chinese intellectuals carry out activities such as cultural accumulation, research,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round books including book storing, reading, teaching, interpreting, compiling, writing, engraving, etc.. In their development over one thousand years, the Ming Dynasty hold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s a connecting role. Among the 15 provinces in the dynasty, every one has academies and the total number has exceeded 2000, surpassing the summation of those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put together, which means an unpreceding prosperity. Ming academies thrive with combination of learnings of Wang Yangming and Zhan Ruoshui. Wang's disciples form many schools as learning and academies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They not only set foot in loc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bring civilian features to academies by means of behaving the folks, transforming social traditions, but also bring corporative and political tendencies to academies by way of uniting scholars of common interests, commenting people and politics. And both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lecturing in academies (shuyuan jianghui).
     Lecturing originates with academy teaching, but goes beyond it after Wang-Zhan and their disciples advocate and disseminate it. Situations at that time often go as follows: scholars of common interests unite to study together, hold panels or seminars wherever or whenever it's possible. Every year such panels or seminars take place all over the country. However, they do not mean that academies and lecturing are parallels that have no subordinate relations. We'll first of all try to reveal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lecturing that happens in every possible place but finally ascribing to academies", and then to restitute the real situation of academy lecturing, thus 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ical genealogy of the Ming academies.
     Through demonstrations and data analyses, we find out the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of lecturing activities, and the phenomenon that lecturing(huijiang) just means panels(jianghui). Therefore, we prefer the broad sense of this word, which refers generally to lectures, panels or seminars held by academies, or academic associations organized by them. Lecturing in Ming Dynasty can be categorized by and large into academic, teaching, moralistic on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grees with learning, which refer respectively to the three different groups of scholars, students and civilians. Thus it embodies the function for academies to create, disseminate and generalize culture. Although it's the first time to name the terms of academic lecturing and moralistic lecturing, the contents,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concerned have already been recognized. And the teaching lecturing has been looked down upon because of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fact, the Examinations and Confucianism are not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things. It's quite hard to do well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The architectonic system of the Examinations constructed by the more than 30 books that this dissertation cites from has actually covere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onic system of that time. Success in Imperial Examination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pass over.
     The lecturing in over 80 academies distributed in the country is the foundations for us to construct academy lecturing. Subjected to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different customs, morale, atmosphere of study, different styles, personalities and academic levels of main lecturers, etc., each academy has its own lo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What needs to be pointed out is that this localization can expand ceaselessly through such forms as holding lecturings by turns, collaboration or distant arrangements, that is, the forms of "linking lecturings, establishing academies and associating far and near," by passing from villages to counties, from counties to shires, from shires to provinces, or even trans- provinces. They have become lecturing circles and academy networks with various sizes that keep extending. Their expanding process is also the one that local cultures keep integrating and homogenizing, which will necessarily become identical with one another.
     The homogenization that comes from "linking lecturings and establishing academies" has various cultural tendencies. When it is combined with academics, it brings about both the one hundred years' prosperity of Wang Learning, and the Donglin Academy's general trends that late Ming lecturing respects Zhu Xi learning but criticizes Wang's. When it concerns with scholars of common interests, views and echoes, it's reasonable for lecturing to develop into communities. Therefore, we put forth the concept of "communal academies"(shuyuan shetuan). The lecturing groups of the same style as Donglin Academy is a good case in point of lecturing developing into communities and being politically generalized. Commenting on politics while lecturing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feature of "communal academies". They then incur the disasters of academy destruction 3 times in late Ming for offending the authorities.
     In a word, the Ming academ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earning from lectures and panels. Lecturing is both academic organizations or groups and lecturing activities such as academic panels, seminars or academic gatherings in academies. In a sense, the relations between lecturing and academies are parallels and independent from each other. But in fact, because of their common cause, their common form of "panels or seminars", etc., academies and lecturing often co-exist in the living state of "linking lecturings and establishing academies and associating far and near". Their combination not only is the reasonable choice for Wang - Zhan and their disciples to seek academic freedom, but also reposes the lecturing spirit, or even the political hopes of "communal academies". Thus it should beget our attention.
引文
[1]清·施璜《紫阳书院志》卷十六,《会纪》。
    [2]《明史》,卷二三一,第 页,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书院》。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08页。
    [2]王炳照《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光明日报》,1983年8月26日。王先生此文源出于其参与编写的《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六章第四节,而此节则标明,乃参考吴景贤成果成文。另外,《制度》一书,还有东林书院、明末四毁书院等章节涉及相关的内容。此书是大陆重启书院研究以来第二本书院类著作,也是最早最全面涉及书院讲会及相关问题的著作。
    [3]杨金鑫《朱张岳麓会讲考略》,《岳麓书院通讯》,1984年2期。
    [4]李才栋《关于讲会与会讲的答问》,《教育参考》,1986年5月。此刊江西教育学院印行,所传范围有限,外界知之甚少,有关观点系于90年代成果介绍。
    [5]瞿东林《东林书院和东林党》,《文史知识》,1984年11期。
    [1]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21卷第3期,1924年2月。
    [2]吴景贤《紫阳书院沿革考》,《学风》,第4卷第9期,1934年9月。以下引文皆出于此,不再标注。
    [1]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05-806页。以上引文皆出于此。
    [2]钱穆《王门之讲会》,见《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393-397页。
    [3]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自序》,上海,上海书店,2006年版,第1页。
    [4]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第45页。
    [5]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第5页。
    [6]如刘少雪《明代讲会与教化》,讨论讲会的历史演变,将讲会分成宣讲式、会馆式、书院式三种类型,指书院讲会尽管设于院内,其实仍然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组织形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3期。)又如王琎、吕思为《书院讲会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由书院讲会而谈其对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启发,认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制度化、学术交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两方面,可以从中找到借鉴。(《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6期。)赵子富《明代的书院》,将明代书院分成讲会式书院、精艺式书院两种类型,从选址、招生、讲习内容、讲习方式、讲学主旨,以及与官府关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讲会式书院的特点,值得关注。(《中 国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
    [1]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8-319页。
    [2]李才栋《关于书院讲会与会讲的再答问》,《教育史研究》,1997年4期;《关于书院刻书与讲会等问题的一封信》,《教育史研究》,2001年2期;《关于书院讲会的几个问题》,《中国书院》第4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版,序一、第111-120页。
    [4]吴宣德《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的书院和讲会》,见《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6-326页;《讲会定义献疑》,《教育史研究》,2001年4期。
    [5]李国钧《中国书院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84-593页。
    [6]柳光敏后以《明代书院发展史研究》一文申请博士学位,文中第五章为《书院的管理与明代讲会制度》,分为明代讲会的兴起、讲会实施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规戒管理、讲会实施以学术讲论为目的的组织管理、对清代书院管理的影响等四节,从管理的视角来讨论讲会制度,多有创获。
    [1]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98、700页。
    [2]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4页。
    [3]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7-312页。
    [4]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62、115、123-125页。而其续作《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对东林、复社人物关系之考证,也能给我们提供不少讲会资料的线索。
    [4]吕妙芬《阳明讲学会》,《新史学》,第9卷第2期,1998年。
    [6]吕妙芬《圣学教化的吊诡:对晚明阳明讲学的一些观察》,《近代史研究所集刑》,3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1998年。
    [7]吕妙芬《阳明学派的构建与发展》,《清华学报》,新29卷第2期,1999年。
    [8]吕妙芬《阳明学者的讲会与友论》,《汉学研究》,第17卷第1期。
    [9]吕妙芬《明代宁国府的阳明讲会活动》,《新史学》,第12卷第1期,2001年。
    [10]吕妙芬《明代吉安府的阳明讲会活动》,《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
    [1]吕妙芬《晚明江右阳明学者的地域认同与讲学风格》,《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6期,2002年。
    [2]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
    [3]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第73-75页。
    [4]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第98-99页。
    [1]此文载《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又作为附录收入其《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一书。
    [2]陈来《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见《中国学术》第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后来该文收入其《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一书。
    [3]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38-408页。
    [4]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期的阳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页。
    [6]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7]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第48-58页。
    [2]刘岐梅《论张居正禁讲学》,《孔子研究》,2004年5期。
    [3]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樊树志《东林非党论》,《复旦学报》,2001年第一期。
    [5]樊树志《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东林党质疑》,《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6]樊树志《晚明史(1573-1644)》一书,也有专章《东林书院与东林党》对此进行论述。而在导论中,樊先生还讨论了东林学派对传播西学的贡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李庆《“东林非党论”质疑》,《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3期。
    [2]张秉国《东林非党论质疑的质疑》,《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中国书院辞典》附录:《中国书院研究文献索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3页。
    [4]John Meskill,"Academies and Politics in the Ming Dynasty",Charles 0.Hucker,Chinese Gouernment in Ming Times:Seuen Studies,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pp.149-174.
    [5]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21-22页。
    [6]John Meskill,Academies in Ming China:A Historical Essay,Tucson,Arizona: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2.
    [1]孙立天《读John Meskill》的《明代书院:历史散论》,见《中国书院》第七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第395-406页。
    [2]韩·丁淳睦《韩国书院教育制度研究》,韩国大邱,岭南大学出版部,1979年版。
    [3]韩·丁淳睦《中国书院制度》,韩国汉城,文音社,1990年版,第133-139页。
    [4]日·大久保英子《明清时代书院之研究》,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版,131-162页。
    [5]日·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と後社》,日本京都,同朋舍,1996年版。
    [1]日·小野和子著,李庆等译《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162页。
    [1]邓洪波《南宋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卷二十四,《书院》,第608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3]《明史》卷二三一,第6053页。
    [1]雍正《宁波府志》卷九。
    [2]明·徐一夔《始丰稿》卷十三,《故元松江府儒学教授孔君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明·胡俨《颐庵文选》卷上,《重修新建县儒学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雍正《宁波府志》卷九。
    [3]明·胡俨《颐庵文选》卷上,《弋阳县重修儒学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王直《抑庵文集》后集卷五,《重建宋丞相李公祠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明·彭韶《彭惠安集》卷五,《来鹤楼合祠碑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明·郑岳《山斋文集》卷十一,《立诚书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第1686页。
    [2]明·胡谧《伊洛书院记》,乾隆《洛阳县志》卷十五。
    [3]冯象钦、刘欣森《湖南教育史》第一卷,第363页。
    [4]明·徐一夔《始丰稿》卷十二,《送俞齐赴会试序》。
    [5]以上引文凡未标注者,皆见《明史》卷六十九,《选举志一》。
    [6]嘉靖《东乡县志》卷上。
    [7]王兰荫《明代之社学》,载1936年9月刊《师大月刊》第25期。
    [1]《明史》卷二八二,《谢应芳传》,第7224页。
    [2]《明史》卷二八九,《熊鼎传》,第7417-7418页。
    [3]《明史》卷二八五,第7312页:“元亡后,惟(戴)良与王逢不忘故主,每形于歌诗,故卒不获其死云。”
    [4]见《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第1695-1696页。
    [5]有学校而不需书院的言论,时常可见,如明·陈伯献《重修宣成书院立田记》就说:“我朝学校遍天下,师有定员,祀有隆典,教有成法,而生徒有常廪,若无待于书院者。”见雍正《广西通志》卷一○四。又如明·邓淮《鹿城书院集序》称:“夫以圣朝学校遍天下,若无俟于书院者。”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三。
    [6]明·李梦阳《空同集》卷四十三,《东山书院重建碑》,其文称:“盖书院者,萃俊而专业者也。夫士群居则杂,杂则志乱,志乱则行荒,故学以养之者大也。书院以萃之者其俊也。俊不萃则业不专,业专则学精,学精则道明,道明则教化行,而人知亲长之义。人知亲长之义,则盗贼可不兵而平也。故书院者, 辅学以成俊者也。”
    [1]明·王守仁《万松书院记》,其文称:“惟我皇明,自国都至于郡邑,咸建庙学,群士之秀,专官列职而教育之。其于学校之制可谓详且备矣,而名区胜地往往复有书院之设,何哉?所以匡翼夫学校之不逮也。”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52-253页。
    [2]明·秦民悦《建龙眠书院记》,光绪《庐州府志》卷十七。
    [3]《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列传》:“太祖大怒日:竖儒与我抗邪!械至阙下,命弃市。”(第7320页)
    [4]《明史》卷一二八《刘基传》:“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日:牧竖耳,奉之何为!”(第3773页)
    [5]《明史》卷九十四《刑法志一》:“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断指不仕,苏州人才姚润、王谟被征不至,皆诛而籍其家。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科所由设也。”(第2318页)
    [6]以上所论,受余英时先生《从政治生态看朱熹学与阳明学的分歧》一文启发甚多。余先生文载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通讯》第6期,2005年。
    [7]明·许存仁《相江书院记略》,同治《韶州府志》卷十八。
    [1]明·刘咸《伊川书院碑记》,雍正《河南通志》卷十三。
    [2]明·白思谦《凤山书院记》,民国《乐昌县志》卷八。
    [3]详情参见本文附录之表1、表3、图2、图3。
    [1]清·赵宁《岳麓书院志》卷三《贤郡守传》。
    [2]清·赵宁《岳麓书院志》卷八《请叶司训主岳麓书院教启》。
    [3]《明宣宗实录》卷十。
    [4]《明宣宗实录》卷八。
    [5]《明宪宗实录》卷四十。
    [1]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
    [2]《明孝宗实录》卷二一二。
    [3]《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第1680页。
    [4]《明宪宗实录》卷一四六。
    [1]明·胡居仁《胡文敬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第15页,《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1]明·王守仁《游岳麓书事》,《王阳明全集》卷十九,第69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十九,第697页。下引五诗,皆出于此,分见第697,699,700,702,713页。
    [3]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第974页。
    [1]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2]明·钱德洪《刻文集序说》,见《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第1574页。
    [3]王守仁贵阳讲学之地,为文明书院,而不是《年谱》所记之贵阳书院,今人多有辨证,然学者仍有沿用《年谱》而不察其误者,谨再予申说,祈能引起注意。
    [4]《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第1229页。
    [5]明·徐节《文明书院记》,转引自谭佛祜《王阳明“主贵阳书院”证误》,载《王学之思》第298-300页,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1]明·王守仁《答毛拙庵见招书院》,《王阳明全集》卷十九,第703页。
    [2]《年谱附录一》,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1330-1331页。
    [3]明·郑廷鹄《白鹿洞志》卷六,见《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第2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
    [4]《年谱二》,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第1280页。
    [5]明·王守仁《与邹谦之》,《王阳明全集》卷五,第178页。
    [1]《年谱三》,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290页。
    [2]《年谱三》,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309页,1321页
    [3]见《王阳明全集》卷十八,《别集十》,第638页。
    [4]同上。
    [5]明·王守仁《批苍梧道创建敷文书院呈》,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第1123页。
    [6]《年谱三》,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323页。
    [1]《年谱三》,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327页。
    [2]明·罗洪先《墓志》,见《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三十二,清康熙二十年刊本。
    [3]明·洪垣《墓志铭》,见《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三十二,清康熙二十年刊本。
    [1]《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三十二,清康熙二十年刊本。
    [2]乔清举《甘泉文集考》,载《中国哲学》第十七辑,第583-633页,长沙,岳麓书社,1996。
    [3]王守仁利用书院实施教化的问题,将在下面作专门讨论。
    [1]明·王守仁《万松书院记》,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52-254页。
    [2]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54-256页。
    [3]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39-240页。
    [1]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三,第889-890页。
    [2]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二,第872-873页。
    [3]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三,第898-899页。
    [1]明·王守仁《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54-255页。
    [2]明·王守仁《紫阳书院集序》,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39-240页。
    [1]明·湛若水《甘泉文集》卷十八,《广德州儒学新建尊经阁记》,资政堂同治丙寅刊本。
    [1]明·湛若水《大科训规》,《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六。以下有关讲学、会讲之地的引文亦出此《训规》。
    [1]《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294页。
    [2]明·王守仁《惜阴说》,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67页。
    [3]《年谱三》,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303页。
    [4]《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第1330页。洪波按:《年谱附录》将此条附于嘉靖十三年,误。实为十五年。
    [1]《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25页。
    [2]《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王门学案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38页。
    [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卷八《嫉谄》,第215页。
    [1]清·程尚斐《五峰书院志》卷二,《传略》。
    [2]明·王畿《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君行状》,见钱明编校《徐爱、钱德洪、董法集》,第413页,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又见《王畿集》卷二十,第591页。
    [1]明·吕本《明故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公墓志铭》,见《徐爱、钱德洪、董法集》,第418页。
    [2]明·许大益《依仁会纪》,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七。
    [3]明·钱德洪《惜阴会语》,见《徐爱、钱德洪、董法集》,第177页。
    [4]明·王畿《书太平九龙会籍》,见《王畿集》卷七,第172页。
    [1]明·邹守益《惜阴申约》,见《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34页。
    [2]明·邹守益《泰和万安会语》,见《邹守益集》卷十六,第755页。
    [3]清·沈佳《明儒言行录》卷八,《邹守益》。
    [4]清·刘遇奇《西原惜阴会序》,见光绪《吉安府志》卷十九。
    [5]明·沈懋学《郊居遗稿》卷五,《王龙溪老师八十寿序》。亦见《王畿集》附录四,第854页。
    [6]明·王畿《宛陵会语》,见《王畿集》卷二,第43页。
    [7]明·耿定向《东廓邹先生传》,见《邹守益集》卷二七,第1388页。
    [8]明·冯从吾《关中书院记》,见明·何载图《关中书院志》卷五。
    [9]明·冯从吾《圣学启关臆说序》,见《少墟集》卷十五。
    [10]《明史》卷二八三,《儒林列传》,第7277页。
    11明·余懋衡《自敬吟》,见余氏《余少原先生集》之《涧滨寤言》。转引自日·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第1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明·周汝登《王畿传》,见《王畿集》附录四,第836页。关于王畿讲学,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第238页)记作:“先生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年八十,犹周流不倦。”
    [2]明·赵锦《龙溪王先生墓志铭》,见《王畿集》附录四,第830-831页。
    [3]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第762页。
    [1]明·曹胤儒《罗近溪师行实》,见《罗汝芳集》附录,第833-851页。
    [2]明·王时槐《近溪罗先生传》,见《罗汝芳集》附录,第856页。
    [1]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265页。陈先生虽将罗氏列为明代讲学旁系,但对其影响力则给予了充分肯定。
    [2]明·罗洪先《明故南京国子监祭酒致仕东廓邹公墓志铭》,见《罗洪先集》卷二十,第807-808页。亦见《邹守益集》卷二十七,第1376页。
    [3]邹守益立会讲学次数,清·王吉《复真书院志》卷三《先贤列传》计为百次,其称:“(邹守益)既归,日讲学,尤喜山水之游,若南岳、庐埠、武夷,屐齿及之,如青原、白鹭、武功、复真,积岁每再至,会以百计,侧听者踵相接也。”
    [4]明·耿定向《东廓邹先生传》,见《邹守益集》卷二七,第1391-1392。
    [5]明·钱德洪《贺程后台序》,见《徐爱、钱德洪、董法集》,第162页。
    [1]明·甘雨《白鹭洲书院课士录序》,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七。
    [2]明·汪可受《白鹭洲书院馆例》,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二。
    [3]明·王恕《学古书院记》,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四。
    [1]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九。
    [2]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七。又见光绪《吉安府志》卷十九。
    [3]明·刘元卿《寿萃南尹君六十有一序》,见《刘聘君全集》卷六。
    [4]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三,《建置》。
    [5]明·冯从吾《关中书院科第题名记》,见《少墟集》卷十五。
    [1]明·冯从吾《关中书院记》,见《少墟集》卷十五。
    [2]明·邹守益《水西精舍记》,嘉庆《泾县志》卷八。又见《邹守益集》卷七,第430页。
    [3]明·罗洪先《水西书院熙光楼记》称:“初泉刘大夫,学以致良知而有得也,作牧宁国,即水西僧舍之傍,别为书院,群六邑之士于中,既督教之,复延先生高第弟子绪山钱君、龙溪王君,更往来以主其事。”载嘉庆《泾县志》卷八。又见《罗洪先集》卷四,第125页。
    [4]清·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卷十二,《修葺水西书院记》。
    [5]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七,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1页。
    [1]清·陈宏绪《江城名迹》卷一。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八所载相同,惟文字稍简,作“张位倡为会讲之所,额日豫章会馆”,未及会费之事。
    [2]雍正《江西通志》卷二十二。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二的记载与此相同。
    [3]雍正《江西通志》卷九十二。
    [4]雍正《江南通志》卷一六四。
    [5]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七三。
    [6]清·王会厘《问津院志》卷五,《先正讲学列传》。
    [7]明·邹元标《愿学集》卷五下,《正宗会馆记》。
    [8]清·方苞《望溪集》卷八,《金陵会馆记》。
    [1]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浙江找到旁证。据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十九记载,永嘉县“鸡鸣书院,在县学文庙西。万历《温州府志》:邑令林廷瓛建。万历十四年,令蒋行义重建。二十四年,令林应翔重修,改日文昌会馆”。这是书院改名会馆的记录,和前引南昌崇儒书院改豫章会馆,以及文士弘并建嘤鸣会馆、阳明书院讲会等相联系,再考虑到嘉、万、天三毁书院的事实,我们总能感知明季士人所承受的压力。应对高压,他们会采取对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另作专论。
    [2]明·侯秩《西湖书院记》有:“读书之院,百工之肆也”(见嘉庆《四川通志》卷八十)的说法。明·邓云霄《重修古鼓书院鼎建大观楼记》也称:“夫士者,四民之表,而书院者,士之市肆也”(见乾隆《衡州府志》卷三十一)。明·汪尚宁《碧阳书院记》称:“教之而不为广其藏之区,是百工之作无肆也。乃召谕舒氏生捐地……扁日碧阳书院。……又为多士订会约,书教规七,酌祀典,广祀田,胥役器具,罔不规画”(见道光《徽州府志》卷七)。明·李泛《东山书院记》则有“工不居肆业不成,况士耶”之问(见同治《祁门县志》卷八)。可见,将书院视作士人居业之肆,在当时是一种共识。
    [1]明·岳和声《共学书院志》卷中。
    [2]明·邹守益《简惜阴会友》,见《邹守益集》卷十三,第680页。除了公开信之外,在给朋友的信函中,他也表达过建书院以防讲会因久而玩之弊的想法:“惜阴嘉会,正恐以久而玩,故欲协建书舍,以宏居肆成艺之规。幸加意作兴,以底于成绩,不胜至望。”见《邹守益集》卷十,《简君亮、光伯诸友》,第493页。
    [1]明·邹守益《书书屋敛义卷》,见《邹守益集》卷十七,第819页。
    [2]明·聂豹《复古书院记》,见《聂豹集》卷五,第134页。又见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一。
    [3]明·尹台《洞麓堂集》卷四,《崇正书院记》。又见同治《永新县志》卷十四。
    [1]放生会的记载,见明·范景文《屏山书院记》,其称:润州太守程九屏“因与郡邑士大夫相与修放生之会,月必再至焉。不麛不卵,不杀胎。殆亦王政大端,而相与托之为游观,使之由弗使之知也。遂因北固之背,疏山为池,使江流直经其下,仍故道焉。谽砑峭拔,与江流相吞吐。更辟书院于其上,政事之暇,群誉髦子弟与之讲道于此,而息偃其间”。见范氏《文忠集》卷六。
    [2]同寿、同善会的记载,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十二《诸贤轶事·钱启新先生》,其称:“(先生)谓敬老可以兴孝,则同寿有会;埋胔可以兴仁,则同善有会。皆与二三同志为之,每岁数举无倦。”见中华书局本第840页。同书卷十一《施旷如先生传》载:“邑中同善会,倡自启新钱先生暨忠宪,原以分财教善兼行,当年有会即有讲,讲即有刻,甚重郑重也。”(第549页)查高攀龙《高子遗书》卷十二,即有同善会《讲语》三条。
    [1]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之《关于书院讲会与会讲的答问》、《关于书院讲会与会讲的再答问》,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120页。又见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第318-323页。
    [2]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之《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版,第339页。
    [3]吴宣德《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2页。又见吴氏《讲会定义献疑》,《教育史研究》2001年第4期。
    [4]吕妙芬《阳明学讲会》,载《新史学》第9卷第2期,1998年。又见吕氏《阳明学士人社群》第二章《何谓讲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第73-74页。
    [5]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6]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1]《御定渊鉴类函》卷九十五,《国子祭酒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人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三十一,《国子祭酒·生徒闻喜》引唐李翱《韩文公行状》而证此事,文字基本相同。
    [2]见拙著《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9、16页。
    [3]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四十六,《湖南运判刘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宋·陈宓《流芳桥志》,明·李梦阳《白鹿洞书院新志》卷五,见《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第75页。
    [5]同上书,第71页。
    [6]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九。
    [1]元·柳贯《待制集》卷九,《处州路新修庙学碑铭》有“会讲之堂,稽古之阁,弦诵之馆,斋宿之庐……咸易弊为良”的记录。元·吴澄《吴文正集》卷三十七,《明经书院记》称书院“为屋数百楹,右先圣燕居之殿,左诸生会讲之堂,又其左斋庐四,又其前二塾”。
    [2]明·来时熙《弘道书院志·弘道书院学规》。
    [1]明·岳和声等《共学书院志》卷上,《共学书院会规》。以下有关共学书院会讲之引文,皆出此规。
    [1]明·刘宗周《证人社约》,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2]宋·李防《太平广记》卷九十九。又见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五,文字稍异,作“各各竖义,大有后生”,“词旨锋起”。
    [3]晋·刘晌《旧唐书》卷一七二。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法云杲禅师法嗣》。
    [2]宋·邵伯温《闻见录》卷十八。
    [3]宋·朱熹《晦庵集》卷四十《答胡广仲》,有清远主簿杨子直“因其入广西,取道岳前,属使求见,渠在此留几两月,讲会稍详。”卷五十三《答刘季章》有“讲会想仍旧。专看何书?此书附庐陵叶尉,渠此中人,时有往来之便,有疑可讲,不待面谕。但觉得季章意思,急迫不宽平,务高不务切,而不肯平心实看道理,只此意思,亦殊碍人知见也。”
    [4]见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一,宋·周必大《文忠集》卷十九,《题胡邦街讲筵诗卷》。
    [1]宋·徐鹿卿《清正存稿》卷五,《重建六斋记》。
    [2]宋·牟巘《牟氏陵阳集》卷二十四,《黄提干行状》。
    [3]宋·王迈《臞轩集》卷十四,《送乡先生林磴黄石讲会》。
    [4]宋·喻良能《香山集》卷九,《陈知府体仁和予七夕试院诗并以龙涎数十饼为饷次韵奉酬陈每讲会甚盛》。
    [5]元·同恕《榘庵集》卷十二,《登义谷有怀郝复礼雷季正》。
    [6]元·同恕《榘庵集》卷六,《毛长官墓志铭》。
    [7]雍正《江南通志》卷九十:“澄江书院在江阴县县布政坊巷西南,元至正中里人蔡以忠以别业立义塾,事闻于上,赐额日澄江书院。设山长,其讲会之所日德义堂。”
    [8]元·李存《俟庵集》卷二十一,《德义堂铭》。
    [9]《明史》卷二三一,第6053页。
    [10]《明史》中讲会凡五见,例一出卷二一六,例二、三出卷二三一,例四卷二六四,例五卷一七一。
    [1]《明儒学案》中讲会凡十四见,例一见卷八,例二卷九,例三卷十四,例四卷十五,例五卷二七,例六卷三二,例七、八卷三四,例九、十卷三五,例十一卷三六,例十二卷四一,例十三卷五四,例十四卷六一。引文后所标为中华书局点校本页码。
    [1]《阳明年谱附录》中,讲会凡十一见,例一至例九载《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例十、十一载卷三十七。引文后所标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页码。
    [1]明·胡直《衡庐精舍续稿》卷五,《仁社三逸图赞》。
    [2]清·林邦烽《蔚文书院全志》卷一,《玉阳崇祀部·陈王二先生合祀记》。
    [3]《明儒学案》卷五十四,第1311-1312页。
    [4]明·曹于汴《仰节堂集》卷四,《重修志道书院置田供赡碑记》。
    [5]明·何载图《关中书院志》卷三,《学约》。又见明·冯从吾《少墟集》卷六,题作《学会约》。
    [5]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
    [1]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卷十,《韩氏七世祖传》。
    [2]明·林有鹗《玉阳书院纪略》,见清·林邦烽《蔚文书院全志》卷一,《玉阳会文部》。
    [3]转引自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10页。
    [4]明·王畿《与林益轩》,《王畿集》卷十一,第294-295页。
    [1]《王畿集》卷一,第5-7页。
    [2]明·冯从吾《少墟集》卷二十,《愧轩吕先生》。
    [3]京师讲学会之外,地方也有讲学会,如雍正《江南通志》卷一六三载:丹徒人束桓辞官归家,与贡生殷士望“月为讲学会,以孝悌求仁为本,敦朴存诚为务,学者称怀玉先生。”
    [4]《王畿集》卷十,第240页。
    [5]《王畿集》卷十二,第204—305页。
    [6]《王畿集》卷十二,第228-329页。
    [1]明·王畿《约会同志疏》,《王畿集》卷二,第53页。
    [2]明·杨起元《明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明德夫子罗近溪先生墓志铭》,《罗汝芳集》附录,第919-925页。
    [3]《邹守益集》卷十六,第755页。
    [1]明·杨昱《崇正书院志序》,乾隆《汀州府志》卷三十九。
    [2]明·张凤羾《平川书院记》,嘉庆《四川通志》卷八十。
    [3]明·王谋文《绵山书院碑记》,嘉庆《介休县志》卷三。
    [4]明·黄琮《修建五华书院记》,康熙《云南府志》卷二十一。
    [5]光绪《抚宁县志》,卷五。
    [6]明·耿橘《虞山书院会约》,见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
    [1]明·张伯琥《新建应龙书院记》,见民国《大名县志》卷九。
    [2]明·李景元《重修应龙书院记》,见民国《大名县志》卷九。
    [3]明·何乔新《重建白鹿洞书院记》,见《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第1248页。
    [4]明·葛寅亮《重修白鹿洞书院记》,见《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第1254页。
    [5]清·雍正《江南通志》卷九十。
    [6]明·王俨《凤山书院记》,见道光《蒲圻县志》卷三。
    [7]明·李泛《东山书院记》,见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八。
    [8]明·吕楠《重修环谷书院记略》,见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八。
    [9]明·何其贤《紫阳书院记》,见道光《徽州府志》卷七。
    [10]明·岳和声《共学书院志》卷上。
    [1]明·岳元声、岳和声《仁文书院志》卷十,《条理院田事宜》。
    [2]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二。
    [3]明·来时熙《弘道书院志》所载《学规》第七条为“作古文”,月初出题,月终呈稿;第八条“作时文”,间日而作,经义、四书义、论、策、表等,形式不限;第十七条“考试”,初六、十六日举行,分三等评卷。
    [4]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六。
    [1]明·聂良杞《百泉书院志》卷一。按该条约分立志、虚心、励勤、辨文、刻期、饬行六条。饬行起始句即称:“前数条以举业相告勉,盖以此会,本为举业也”云云。
    [2]明·甘露《白鹭洲书院课士录序》,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七。
    [3]明·汪可受《白鹭洲书院馆例》规定:“会文原为辅仁,今之会虽非古之文,然时艺从养气养心来者,其心思气度自别,俗人开口便见俗气,以此知理学、举业原非两事。今后乡先生有理学雅会,诸生须知敬听。”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二。
    [4]明·方世敏《瀛山书院学规》,见清·方季和《瀛山书院志》卷二。
    [1]明·耿橘《虞山书院会约》,见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
    [1]明·吕高《湖南书院训规》,《江峰漫稿》附刻本。
    [2]雍正《江南通志》卷一六六。
    [1]明·湛若水《大科训规》,见《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六。
    [2]明·吕高《湖南书院训规》,见《江峰漫稿》附刻本。
    [3]明·耿橘《虞山书院会约》,见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
    [4]《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第1291-1292页。
    [1]明·李安仁《石鼓书院志》卷上,《黄毅所先生训义八篇》。
    [2]明·冯从吾《关中书院科第题名记》,见《少墟集》卷十五。
    [1]明·王承裕《弘道书院学规》,见明·来时熙《弘道书院志·学规》。以下有关弘道书院课程之引文皆出于此,不再一一标注。
    [1]明·汪可受《白鹭洲书院馆例》,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二。
    [2]明·李安仁《重修石鼓书院志》卷上,《黄毅所先生训义八篇》。
    [3]明·刘宗周《亚中大夫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诰赠太常寺少卿养冲姜公墓表》,见《刘蕺山集》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雍正《江南通志》卷一四三。
    [2]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二,《西湖舫课征文启》。
    [1]民国《杭州府志》卷十六。
    [2]晚清有人作长诗《舫课行》,其称:“世间奇丽那有此,天把西湖作才子。化工幻出大手笔,秀压寰区叹观止。使君悟得文章法,骢马行行大堤踏。欲将山水助文心,一缕清思灵气合。湖波杳渺湖山空,柳荫画肪排西东。褒衣大褶俨然至,一一扬袂春风中。使君谈笑去庄肃,不肯逢人加缚束。本是雕龙绣虎才,跳卧何妨随所欲。烟汀露渚任嬉游,口口因风尽珠玉。吟声口落岸花红,黑气浓薰岚岱绿。杰句惊人死不休,山鬼偷看不敢读。一声画角晚云凉,齐见归船来续续。绝似班师唱凯还,定有奇功蒙首录。吁嗟乎,论文如此信有神,怜才如此始觉真。天机所贵在活泼,防闲俗例徒纷纷。校人之鱼比场屋(见《困学纪闻》),功令所在常逡巡。文章本自在天地,使君一力还其淳。不愁天下无佳文,但愁不遇叶使君。叶使君,诚难遇,跨虹桥泮孤山路。二百年来讲院开,犹识当时风雅处。”诗原载《简松草堂诗集》,前有小序,以明其“想见一时风雅盛事”而作此诗之意(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末)。其交待舫课所自,与上引民国《杭州府志》所载大致相同,兹不录。
    [3]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二,《顺治问重订崇文会规会文之约》。
    [4]程光禋《舫课序》,载《杭州三书院纪略》卷二,其称:“自按鹾直指叶公首创书院,以立斯社,明理学于斯,辨氏族于斯……每春秋之中,择良日,毕罗湖之大小舟,大者五六,小者视大者倍以十,社之人糜集紫阳祠释奠焉。奠毕受题,揖以出。出则各就小舟,荡漾而去。或藏丰葑之汀,或泊垂杨之岸。少焉,鼓奋角鸣,而咸集于大舟,则文莫不成。司事者受而椟之,而又汇其平居所著述之遥课,亦受而椟之。于是,遂觥筹交错而散。盖岁以为常也,得文富矣,优可成出以问世。世之读是书者,凡吾乡敦仁讲让之风,明道服古之节,皆于是乎在,又不徒春华之可采而已。此舫课之所为继,崇文而为加厉也。”这些描述,与重订规约互补,反映明清之际西湖舫课的实情。尤可纪述者,清光绪年间,薛时雨任杭州知府时,修复诂经精舍、崇文书院、敷文书院,建东城讲舍,仿万历、顺治故事,再举西湖舫课。两浙名士涌跃参加,盛况再现,事见《续碑传集》所载顾云《桑根先生行状》中,读者可以参考。
    [1]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一,《附录》。
    [2]清·金镜《重修紫阳崇文书院碑记》:“崇文书院为讲读胜地,远无可考,昔紫溪苏先生以理学文章督学两浙,所著《四书儿说》,为考亭功臣。后有乾所刘先生,以建言廷杖,直声振阙下。崇祯初,亦督学两浙,所著有《闽学渊源录》,又尝揭《白鹿洞规》及功过格训迪诸生。”苏刘二人“皆闽人”,都“能以考亭之学课士。”文载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二。
    [3]见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二。
    [1]明·岳元声、岳和声《仁文书院志》卷四,《讲规·肃讲仪》。
    [2]明·岳元声、岳和声《仁文书院志》卷四,《讲规·广与进》。
    [1]以上各条摘自明万历年间耿橘《虞山书院会约》,见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
    [1]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会簿引》。
    [2]清·赵绍祖《赤山会约跋》,清嘉庆《泾川丛书》本。
    [3]明·萧雍《赤山会约》,清嘉庆刻《泾川丛书》本。
    [1]明·聂豹《复古书院记》,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一。又见聂豹集卷五,第134页。
    [2]明·邹守益《创建复真书院序》,载清·王吉《复真书院志》卷七。
    [3]明·钱德洪《惜阴会语》,见《徐爱、钱德洪、董法集》,第177页。
    [4]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第294-297、342-343页。
    [5]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七《刘三五先生除夕记》载,嘉靖四十二年除夕之夜(1564.1.13),刘阳等23人同在复真书院守岁,各人自讼自考,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75、74、72岁者各一人,68岁的三人,66岁一人,64岁二人,62岁一人,57岁一人,52岁一人,其他皆为壮年。23人中还有庐陵吴汝峰、徽州婺源余弘斋是远道来的客人。
    [1]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七,《刘狮泉先生甲子纪除》。
    [2]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三,《王塘南先生列传》。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十七,第6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王阳明全集》卷十七,第600页。
    [3]《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第1343页。
    [4]《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52页。
    [1]《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88-89页。
    [2]《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52页。
    [1]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六。
    [2]以上观点,取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见下卷第433-4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明刊本《重镌心斋王先生全集》卷二,《年谱》。
    [4]民国刊本《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附录》。
    [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三,《泰州学案一》,第7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1]以上引文皆转引自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卷,第421页。
    [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第720页。
    [3]《韩贞集·七言律诗》,见黄宣民点校《颜钧集》第81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韩贞集·七言律诗》,见《颜钧集》第185页。
    [2]《韩贞集·附录》,见《颜钧集》第192页。
    [3]《韩贞集·七言律诗》,见《颜钧集》第185页。
    [4]《韩贞集·附录》,见《颜钧集》第193-194页。
    [5]《韩贞集·附录》,见《颜钧集》第194页。
    [1]以上各诗见《颜钧集》第39-41页。
    [1]《颜钧集》第57-58页。
    [2]《颜钧集》第69-70页。
    [1]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
    [1]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
    [2]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乡约仪》。上引诗文皆出于此。
    [1]清·王会厘《问津院志》卷四,《讲学·源流》。
    [2]清·王会厘《问津院志》卷四,《记萧康侯逸事》。
    [1]明·萧雍《赤山会约·遵谕》,清嘉庆《泾川丛书》本。
    [2]明·萧雍《赤山会约·睦族》,清嘉庆《泾川丛书》本。
    [1]明·萧雍《赤山会约·积德》,清嘉庆《泾川丛书》本。
    [2]明·萧雍《赤山会约·禁赌》,清嘉庆《泾川丛书》本。
    [1]明·徐榜《白水质问》,清嘉庆《泾川丛书》本。
    [1]清·施闰章《复真书院记》,光绪《吉安府志》卷十九。
    [2]《明儒学案》卷十六,第333页。
    [3]明·王畿《与三峰刘子问答》,《王畿集》卷四,第80页。
    [1]明·刘元卿《简朱玉槎文》,《刘聘君全集》卷三。按:安成为安福县古称。
    [2]明·聂豹《复古书院记》,《聂豹集》卷五,第133-134页。
    [3]明·邹守益《邹东廓先生诗集》卷六,《题刘氏教贞卷》。转引自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58页。
    [4]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第346-358页。
    [5]《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第1330页。
    [6]明·王守仁《惜阴说》,见《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67页。
    [1]明·邹守益《惜阴申约》,《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34:页。
    [2]明·聂豹《复古书院记》,《聂豹集》卷五,第133页;又见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一。
    [3]明·王畿《漫语赠韩天叙分教安成》,《王畿集》卷十六,第467页。
    [4]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三,《王塘南先生列传》称:“本郡故儒所渊聚,乡有社,讲有堂,而登坛者必推公。西原、复古,其洙泗也。”
    [6]分见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0页;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第117页。
    [1]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七,《刘狮泉先生甲子纪除》。
    [2]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见《罗汝芳集》,第7页。
    [3]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三,《王塘南先生列传》。
    [4]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七。
    [5]明·邹守益《邹守益集》卷十一,第573页。
    [6]明·邹元标《愿学集》卷六。
    [7]分见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四、卷七。
    [8]见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十二。同卷《书路溪刘氏小会籍》中,有“吾乡既有复礼岁会”之句。
    [9]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七。
    [1]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九。
    [2]明·刘孔当《刘喜闻先生集》卷四,《双潭公传》。
    [3]明·刘元卿《刘聘君伞集》卷九,《一德会规引》。同卷又有《谋道会籍引》,纪生员刘子允同仁之会。
    [4]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十二。
    [5]明·邹元标《愿学集》卷六,《明诏征承德郎礼部主客司主事泸潇刘公墓志铭》。
    [6]吴宣德《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286页。
    [7]分见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四、卷九。
    [8]明·王时槐《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卷三。
    [9]明·邹守益《青原嘉会语》,见《邹守益集》卷八,亦见清·王吉《复真书院志》卷四。《邹守益集》卷十,《复石廉伯郡守》称:“青原之会,先师尝命之,乃今十有四年,始克一集,交砥互砺,同志甚觉奋发”。(第511页)
    [10]明·邹守益《简方时勉》,《邹守益集》卷十,第504页。
    [1]清·沈佳《明儒言行录》卷八,《邹守益》。
    [2]清·王吉《复真书院志》卷三,《王塘南先生列传》:“西原、复古,其洙泗也:青原,洛社也。”
    [3]明·邹守益《邹守益集》卷八。清·王吉《复真书院志》卷四,载《书青原嘉会卷》、《青原再会语》。
    [4]明·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四,《东廓邹先生传》。又见邹守益《邹守益集》卷二十七,第1388页。
    [5]吴宣德《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第281-282页。
    [6]见《罗汝芳集》第718页,其称:“天,体物而不违仁,体事而无不在。若此处通透,则体可堕,聪可黜,而坐可忘矣。彼手劳脚攘,欲以己力而贪天工者,沦胥苦海,曷惟其己耶?”
    [7]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见《罗汝芳集》,第7页。
    [8]明·王时槐《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卷六。
    [9]明·许大益《依仁会纪事》,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七。
    [10]见明·邹元标《愿学集》卷六上。
    [1]明·许大益《依仁会纪事》,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七。
    [2]明·王时槐《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卷三有《能仁会志序》,卷六有《西原会规十七条》、《书西原惜阴会籍》。
    [3]明·刘遇奇《西原惜阴会序》,见光绪《吉安府志》卷十九。
    [4]雍正《江西通志》卷二十一。
    [5]明·罗大竑《紫原文集》卷五,《贺定斋先生七十序》。
    [6]明·邹元标《仁文书院记》,见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一。亦见《愿学集》卷五上。
    [7]明·邹元标《愿学集》卷四,《仁文会记簿序》、《仁文会约序》。
    [8]《千顷堂书目》卷十~著录此书,今则难得一见。
    [1]明·杨寅秋《临皋文集》卷一,《萃和慎独斋录序》。
    [2]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十九。
    [3]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第三章第四节专讲泰和县讲会活动,前后皆未涉及郭应奎及其萃和书院讲会。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421页提及萃和之会时仅一笔带过,亦未涉及郭氏其人。查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十九有郭氏小传,其称:“郭应奎,字致祥,泰和人。嘉靖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以建言谪霍邱丞,历升工部郎中。移守嘉兴,罢诸浮蠹不便民者。引疾乞归,不待命,遂解印绶去。自是家食三十年,七荐不起。倡建萃和书院,日夕讲学其中。”按:郭应奎为嘉靖八年罗洪先榜进士。萃和书院又作萃和书社,万历年间知县濮中玉重修。
    [4]见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页。
    [5]清·王吉《复真书院志》卷四,《刘狮泉先生语录》。
    [6]明·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卷十,《太极书院碑》。
    [7]明·王时槐《王塘南先生自考录》万历二十八年庚子条,转引自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421页。
    [1]明·邹元标《愿学集》卷五上,《明新书院记》。
    [2]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九,《明新纪会》。
    [3]明·曾同亨《泉湖山房稿》卷二十六,《若虚甘公墓志铭》。转引自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302页。
    [4]见明·邹守益《邹守益集》卷十七,第820-821页。
    [5]明·夏言《闻讲书院文公祠安神告文》,见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四四。
    [6]明·夏言《谢特恩赐建忠礼书院琼恩堂、宝泽楼表》,见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四。
    [7]明·王畿《闻讲书院会语》,《王畿集》卷一,第5-6页。
    [8]明·邹守益《广信讲语》,《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26页。
    [9]雍正《江西通志》卷二十二。
    [1]清·佚名《玉山县怀玉草堂斗山端明书院志》。又见明·夏浚《易简堂记》,《月川类草》卷六。
    [2]见明·王畿《王畿集》卷二。
    [3]见明·王宗沐《敬所王先生集》卷十六。
    [4]明·刘宗周《刘戢山集》卷十三,《大中丞张浮峰先生暨配胡淑人合葬墓志铭》。又《明儒学案》卷十四据志铭而简叙张元冲事迹,可资参考。
    [5]明·罗汝芳《乐安讲会题名序》,见《罗汝芳集》,第449页。
    [6]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见《罗汝芳集》第7页。
    [1]明·湛若水《湛甘泉文集》卷十八,《广德州儒学新建尊经阁记》。
    [2]《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第1348页。
    [3]明·王畿《桐川会约》,《王畿集》卷二,第52页。
    [1]明·王畿《颖宾书院会纪》,《王畿集》卷五,第115-116页。
    [2]佚名《福田书院石林庵记》,见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二。
    [3]明·邹守益《寄题祁门全交馆》,《邹守益集》卷十七,第814页。
    [4]明·陈大绶《重建东山书院记略》,见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八。
    [5]明·叶宗春《风教堂记略》,见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八。
    [6]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二十,《斗山书院讲章》。
    [7]明·王畿《新安斗山书院会语》,《王畿集》卷七,第162页。
    [1]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五。
    [2]见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二十。
    [3]清·施璜《紫阳书院志》卷十八。
    [4]清·施璜《紫阳书院志》卷十六,《会纪》。
    [1]见清·施璜《紫阳书院志》卷十五,《会规》。
    [2]明·周汝登《东越证学录》卷二,《新安会语》。
    [3]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三,《院宇制考》。
    [4]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一,《新安大会讲学还古会纪》。
    [5]明·祝世禄《环碧斋尺牍》卷五,《复李元章》。
    [6]明·王畿《水西会约题词》,《王畿集》附录《龙溪会语》卷一,第679-680页。又《王畿集》卷二有《水西同志会籍》,卷三载《水西经舍会语》,皆记录其水会讲会情况。
    [7]清·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卷十二,《修葺水西书院记》。
    [1]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第195页。
    [2]见《罗汝芳集》第716页,其称:“孩提之童无不爱亲敬长,良知良能也。贤者养而弗失耳。养之之善,亦惟于亲长之间,怡怡听顺,愉色婉容,即如亲长视己幼稚之日,孩之欲其嬉喜,提之望其活跃,是谓知孝,是谓能弟。古云‘兹鸟反哺',义亦犹是也夫。”
    [3]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见《罗汝芳集》,第5页。
    [4]《水西会语》、《水西答问》、《白水质问》、《水西会条》有泾川丛书本传世。以上引文见清人赵绍祖嘉庆五年所作《水西答问》书后题跋。《水西会条》分立真志、用实功、销旧习、求益友四条,强调以会证学。
    [5]清·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卷十二,《修葺水西书院记》。
    [6]明·萧雍《赤山会约》、《赤山会语》,有泾川丛书本传世。下列遵圣谕各条,则为《会约》节目。
    [7]见赵氏嘉庆五年为明人萧雍《赤山会约》所作跋语,有泾川丛书本传世。
    [1]明·罗汝芳《盱坛直诠》卷下。
    [2]明·罗汝芳《罗汝芳集》第716页,其称:“大丈夫自立,幼可以卜其壮,而穷可以占其通者,惟此志焉耳。志存乎义,而全力奋往,不以目前为效,而以身后为图,不以一时为计,而以百岁为期者,此其势勃勃洋洋,干干霄而川赴壑也。又安能中泥而未御之也耶?”
    [3]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罗汝芳集》,第5页。
    [4]明·沈懋学《郊居遗稿》卷五,《王龙翁老师八十寿序》。亦见《王畿集》附录四,第854页。
    [5]明·王畿《宛陵会语》,《王畿集》卷二,第43页。
    [6]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五○。
    [7]明·罗洪先《冬游记》,《念庵文集》卷三,第55页。
    [1]明·罗洪先《南谯书院记》,《罗洪先集》卷四,第115页。
    [2]明·王畿《祭戚南玄文》,《王畿集》卷十九,第571页。
    [3]见明·王畿《王畿集》卷二,第33—35页。
    [4]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189页。
    [5]明·王艮《王心斋先生全集》卷一,《年谱》嘉靖六年条。
    [6]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二十三,《天关语通录》。
    [7]《明史》卷二八一,《循吏传》。
    [8]《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第1340页。
    [9]见《王畿集》卷二,第88—99页。
    [10]明·焦竑《澹园集》卷三十二,《耿天台先生行状》,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28页。
    11见明·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集》卷八。
    12见明·焦竑《澹园集》卷四十七。
    13明·王发祥《耿公祠会讲序》,见雍正《湖广通志》卷一○三。
    14明·罗汝芳《盱坛直诠》卷下。
    [1]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卷十,《昆陵欧阳守纪略》。
    [2]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三、卷四、卷五、卷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158页。
    [3]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首,《凡例》,第22页。
    [4]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十一,第802页。
    [1]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四,《院规》之《三纲》、《会约》。
    [2]明·孙慎行、张鼐《虞山书院志》卷八,《大会一》。
    [3]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206页。
    [4]雍正《江南通志》卷九十。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第1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知县作喻致和,误。查雍正《江西通志》卷六十九,有“喻致知,字无知,新建人,万历进士,授宜兴令”。
    [5]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十二,《诸贤轶事·史玉池先生》,第854页。
    [6]明·史夏隆《明道书院记》,见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四。夏隆,小野和子,误作“道隆”,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19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作了纠正。
    [7]顾枢《顾端文公年谱》,万历三十七年己酉条,转引自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206页。
    [8]《明史》卷二三一。
    [1]康熙《常州府志》卷十五,《龙城书院》。
    [2]清·陈鼎《东林列传》卷二十一,《于孔兼传》。
    [3]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第1377页。
    [4]《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第1337页。
    [5]见《颜钧集》第29页,引文亦摘此会约中。
    [6]转引自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388-389页。
    [7]明·曹于汴《仰节堂记》卷十一,《志道书院约言》。
    [8]明·曹于汴《仰节堂记》卷四,《重修志道书院置田供赡碑记》。
    [1]见·沈懋孝《沈太史全集》。
    [2]《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第1328页。
    [3]明·孙应奎《燕诒录》卷四,《与稽勋许敬庵》。
    [4]《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第1346-1347页。
    [1]分见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234、253、305、323页。
    [2]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著录。未见。明·孙应奎《燕诒录》卷六有《天真精舍志前序》、《天真精舍志后序》。
    [3]见明·陶望龄《勋贤祠记》、聂心汤《虎林书院始末记》,载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末。
    [4]虎林书院的创建时间,《中国书院辞典》依地方志材料作万历二十七年,误,今依聂心汤《虎林书院始末记》、顾宪成《虎林书院记》改正,作经始于戊申,落成于己酉,即万历三十六、三十七年。
    [5]明·顾宪成《虎林书院记》,见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末。
    [6]明·聂心汤语,见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末。
    [7]明·陈大绶《虎林书院会约序》,见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卷末。
    [8]明·郑善夫《少谷集》卷十一,《石龙书院记》。
    [1]明·黄绾《少谷子传》,见郑善夫《少谷集》卷二十三。又见《明文海》卷三九五。
    [2]明·黄绾《游雁山记》,转引自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105-106页。
    [3]《龙溪王畿会籍记》,见《王畿集》附录三,第819-821页。
    [4]天启《平湖县志》卷七《学校》、卷十六《儒林》。
    [5]明·丁宾《丁清惠公遗集》卷五,《贺奉常陆安石先生膺封司寇郎叙》。
    [6]明·丁宾《丁清惠公遗集》卷五,《寿安石陆公六十序》。
    [1]明·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十五,《天心授受册》。同卷《册付光宅收受后语》、《册付丁宾收受后语》、《册付梦秀收受后语》,皆纪天心书院王氏师生会盟之事,可资参考。
    [2]《千顷堂书目》卷十一著录此书。未曾见。
    [3]《王阳明全集》卷六,《与钱德洪、王汝中》,第223页。
    [4]明·萧良干《稽山会约》有泾川丛书本传世。上列立真志、用实功、涤旧习为《会约》条目。
    [5]明张应泰《查先生毅斋行略》,见查铎《阐道集》附集。
    [6]《仁文书院讲规》,见明·岳元声、岳和声《仁文书院志》卷四。《院志》分形胜、建置、先儒、院规、官师、艺文、祀典、书籍、公移、院田、讲义等十一卷,所记甚详。
    [7]清·程兆选《重修五峰书院记》,见清·程尚斐《五峰书院志》卷四。
    [8]清·程尚斐《五峰书院志》卷三,《附载传略》之《明念松周先生》、《明诚源陈先生》、《明蔟斋陈先生》。
    [1]清·程尚斐《五峰书院志》卷二,《明见山杜先生》、《明春洲陈先生》、《明诚源陈先生》、《明蘋斋陈先生》。
    [2]《共学书院会规》,见明·岳和声等《共学书院志》卷上。
    [1]《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六,《年谱附录一》嘉靖三十五年,第1348-1349页。
    [2]乾隆《蕲州志》卷四,《书院》。
    [3]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七,《同仁书院记》。
    [4]明·邹元标《愿学集》卷五上,《同仁书院记》。
    [5]明·萧继忠《问滓书院学规》,见清·王会厘《问津院志》卷四。
    [6]清·王会厘《问津院志》卷四《讲学》。
    [7]方祖猷《罗汝芳年谱》,见《罗汝芳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905页。
    [1]见《罗汝芳集》,第115页。
    [2]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见《罗汝芳集》,第8页。
    [3]明·林有鹗《玉阳书院纪略》,载清·林邦煇《蔚文书院全志》卷一,《玉阳会文部》。以上《玉阳会条》、《体仁会约序》、《体仁会约跋》、《体仁八条》,以下《玉忠铭会语》、《体仁图说》,皆见《玉阳会文部》。
    [4]明·罗汝芳《近溪子集》卷书(五),见《罗汝芳集》,第147页。明人郭斗《刻近溪罗先生会语叙》亦称:罗与诸君子“讲学五华书院,日孜孜不倦。诸生不惟得领诸君子文学之教,其所熏陶培养者多矣,幸不大哉!”见《罗汝芳集》,第918页。
    [5]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见《罗汝芳集》,第8页。
    [6]见《罗汝芳集》,第715页,其称:“人之肩承道担,非力量直前不可。第经躁之与刚果相似,而实不同。古谓其进锐者其退速,是误执经躁而作刚果也。善为道者,先当从吾心体细味沉思,早夜不休,仓卒无变。水流物生,浑成一片,则愈受持愈益虚下,不至圣人不已也。是大力量,亦真刚果云。”
    [1]见《罗汝芳集》,第170页。
    [2]明·罗汝芳《近溪子集》卷书(五),见《罗汝芳集》,第167-179页。
    [3]《明儒学案》卷三十四,第776页。
    [4]见《罗汝芳集》,第172-173页。
    [5]乾隆《云南通志》卷十六下《师旅考》:万历十一年二月,“移武定参将邓子龙为永昌参将”。
    [6]明·冯从吾《少墟集》卷六,《学会约》。此约收入万历刊本何载图《关中书院志》卷三《学约》,但改名《会约》,与《朱文公白鹿洞教规》并列。
    [7]明·冯从吾《少墟集》卷五。同卷还有明人周宇《关中士夫会约原序》、周传诵《关中会语跋》、秦可贞《关中会语述》,可资参考。
    [1]明·冯从吾《答朱平涵同年》称:“弟素多病,丙申归来,贱体颇适,因与山林旧游立会讲学于宝庆寺。不意自戊戌一病,闭关九年,至丙午冬始复举宝庆之会。而己酉冬,藩臬诸公为寺中不便,特为弟辟一书院。虽讲有专所,同志益为兴起,第愧弟不足以当之耳。”见《少墟集》卷十五。
    [2]明·冯从吾《关中书院记》,载明·何载图等《关中书院志》卷五,又见《少墟集》卷十五。按《关中书院志》,万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崔应麒序刊,分公移、建造、学约、讲章、文、诗、公田、书籍、器物等九卷。是记录关中建院讲学及其学会运作的原始资料,可资参考。
    [3]明·冯从吾《圣学启关臆说序》称:“万历甲寅仲夏二日,按台紫海龙公偕茶台见平张公会讲关中书院,乡士大夫及孝廉诸生约千有余人,而环桥观听者不可胜计,济济雍雍如也”。见《少墟集》卷十三。又,卷十五有《关中书院科第题名记》,载冯氏门人万历四十年中式题名情况,由科举、辞章、文学,而至德行、政事,提出“虽然书院之讲,固不专为科第,而即科第亦足见书院讲学之益”。
    [4]清·王心敬《关学续编》卷~,《少墟冯先生》。见《关学编》第74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5]见《少墟集》卷十二,有三十余条,涉及良知精一之说、存心养性、道心率性、人心道心、日用百姓、天理人欲、圣贤之学、允执厥中等等问题。
    [6]明·张辉《太华初盟》,见《少墟集》卷十。
    [7]明·冯从吾《太华书院会语》,见《少墟集》卷九。
    [8]见明·冯从吾《少墟集》卷九、卷十。卷十有《太华书院会语附录》,收有崔时芳《太华书院》、张辉《太华初盟》、刘养性《游太华会讲灏灵楼》、周传诵《游华麓纪事》、《重游华山有感》、刘养性《壬子春月冯仲好直指赴新辟太华书院讲座,余病未偕,诗以送之》、胡如楠《青柯坪听讲》等诗文,涉及太华会讲建院诸情况,可资参考。
    [9]明·曹于汴《仰节堂记》卷四,《重修志道书院置田供赡碑记》。
    [10]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六载李日宣建院事,卷一三七记李甲黄讲学事,卷一三九则记裴、吕事。
    11见明·曹于汴《仰节堂记》卷一。
    [1]明·冯从吾《都门稿·语录·自序》,见《冯恭定全书》续集卷二。
    [2]明·叶向高《首善书院记》、何乔远《首善书院上梁文》,皆见清人王昶《天下书院总志》卷一。
    [3]清·陈鼎《东林列传》卷二,《高攀龙传》。
    [1]明·岳和声《共学书院志》卷上,《共学书院会规》。
    [2]以上几条,为方学渐万历三十八年(1610)所作的《崇实会约》条目,该条约为当时徽州六邑书院所共遵。
    [3]明·顾宪成《东林书院会约仪式》,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第30页。
    [1]《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第1375页。
    [1]清·孙承泽《书院考跋》,见《畿辅通志》卷一百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第1375页。
    [3]明·冯从吾《宝庆寺学会约》,见《少墟集》卷六。
    [4]《明儒学案》卷四十一,《甘泉学案五》,第984页。
    [1]《关学续编》卷一,《少墟冯先生》。
    [2]明·邹元标《仁文书院记》,见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一。
    [3]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七,第647页。
    [1]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一,《会纪》,万历四十三年汪佑按语。
    [2]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一,《会纪》,天启元年汪佑按语。
    [3]以上参阅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第80~81、87~88页,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一之《会纪》部分。
    [4]《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二。
    [1]明·王守仁《东林书院记》,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三,第898-899页。
    [2]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十一,《东林轶事》,第790页。
    [1]明·盛鞶《东林书院占得东字》,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八,第706页。
    [2]明·盛淳《东林书院成追忆先子》,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八,第708页。
    [1]明·顾宪成《顾泾阳先生东林会约·会约仪式》,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第30页。
    [2]明·顾宪成《顾泾阳先生东林会约》,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第10-31页。以下凡引此约而未标明出处者,皆出于此。
    [3]明·顾宪成《顾泾阳先生东林会约》,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第10页。
    [1]明·吴桂森《息斋笔记》:“东林开讲于甲辰(万历三十二年),缙绅辐凑,其时盛而繁。未几,见崎于当途。庚戌(三十八年)以后,渐简渐真。癸丑(四十一年)讲《易》,则二三君子苍然隆冬之松柏矣。”
    [2]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五。
    [3]《明神宗实录》卷四八三。
    [4]明·顾宪成《东林商语》上下卷,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三、卷四,第38-87页。
    [1]明·高攀龙《东林论学语》上下卷,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五、卷六,第61-159页。
    [2]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八,《刘(元珍)本孺先生传》按语,第295页。
    [3]明·邹期桢《(吴桂森)墓志铭》,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九,第329页。
    [4]明·吴桂森《东林会约》,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第32页。
    [5]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十一,《东林轶事》,第802页。
    [6]康熙《无锡县志》卷七。
    [1]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五。
    [2]明·高攀龙《(顾宪成)行状》,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七,第212页。
    [3]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二十一,《东林轶事》,第795页。
    [4]明·欧阳东凤《重修东林书院记》,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五,第599-600页。
    [5]《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书院学案一》,第1397页。
    [1]明·周彦文《东林景逸高夫子论学语序》,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六,第633-634页。
    [2]明·方学渐《东游纪小引》,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六,第628页。
    [3]明·吴桂森《真儒一脉序》,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六,第637页。
    [4]明·吕楠《东林书院语》,《泾野内篇》卷二。
    [1]清·阎若璩《潜邱札记》卷二。
    [2]清·汪琬《尧峰文钞》卷二十,《陈处士墓表》。
    [3]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卷八。
    [1]《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第1377页。
    [2]《明神宗实录》卷四八三。
    [3]《明史稿·顾泾阳先生传》,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七,第197页。
    [4]明·高攀龙《(顾宪成)行状》,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七,第214页。
    [5]《明史》卷二三一,《顾宪成传》,第6032页。
    [6]清·陈鼎《东林列传》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21卷3期。1924年2月。
    [2]明·叶向高《首善书院记》,见清·王昶《天下书院总志》,清手抄本。
    [2]《明儒学案》卷二十三,《江右王门学案八》,第534页。
    [1]《明熹宗实录》卷二十六。
    [2]《明儒学案》卷二十三,《江右王门学案八》,第534页。
    [3]《明熹宗实录》卷二十六。
    [4]《明熹宗实录》卷二十六。
    [1]明·高攀龙《论学揭》,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七,第683-685页。
    [2]《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七。
    [1]明·叶向高《首善书院记》,见清·王昶《天下书院总志》,清手抄本。
    [2]何氏上梁文,见清·王昶《天下书院总志》,清手抄本。
    [3]明·曹于汴《题首善书院》,《仰节堂集》卷十二。
    [4]明·邹期桢《(吴桂森)墓志铭》,见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九,第329页。
    [1]清·王昶《天下书院总志》卷一,清抄本,今藏台北中央图书馆。
    [2]《明儒学案》卷五十四,《诸儒学案下二》,第1305页。
    [3]清·孙承泽《书院考跋》,见雍正《畿辅通志》卷一一二。
    [4]清·孙承泽《首善书院考》,见雍正《畿辅通志》卷一一一。
    [1]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四。
    [2]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一。
    [1]明·张凤羾《夹江县平川书院记》,同治《嘉定府志》卷四十四。
    [2]明·杨名斗《武信书院记》,嘉庆《四川通志》卷八十。
    [3]陈元晖等《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第77~86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史明《明末书院的创建与毁禁》,载《齐鲁学刊》1996年3期。
    [1]明·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第1424页。
    [2]《明纪》卷二十八。
    [3]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
    [4]《明纪》卷三十。
    [5]《明儒学案》卷八,《河东学案下》,第138页。
    [1]明·湛若水《格物通》卷四十七,《立教兴化上》。
    [2]《续文献通考》卷五十。
    [1]见拙编《中国书院史资料》第811页。
    [2]《明世宗实录》卷一九九。
    [3]《明世宗实录》卷二一二。
    [4]《明世宗实录》卷九十八。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卷二十四,《书院》,第608页。
    [1]《万历邸钞》,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第81页。
    [2]《明儒学案》卷二十七,《南中王门学案三》,第618页。
    [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卷二十四,《书院》,第608页。
    [4]明·张居正《张太岳文集》卷二十九。
    [5]明·张居正《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九。
    [1]明·张居正《答宪长周友山明讲学》,见《张太岳文集》卷三十。
    [2]明·张居正《答宪长周友山讲学》,见《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一。
    [3]《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第760页。
    [4]明·张居正《答陕西学政李翼轩》,见《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一。
    [5]明·邹元标《愿学集》卷五上,《仁文书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明·邹元标《愿学集》卷五上,《重新岳麓书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任冠文《论张居正毁书院》,意在为张氏开脱,既低估其危害,又夸大其对万历改革的积极作用。文载《晋阳学刊》1995年第5期。
    [2]《明文海》卷三百六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乾隆《龙溪县志》卷四。
    [1]《明神宗实录》卷四五○。
    [2]《明史》卷二二四,《杨时乔传》,第5909页。杨疏题为《为文体日坏,士习渐移,恳祈敕谕儒臣申明祖制,尊圣谕,辟邪说,以维世道人心事》,全文见明·余继登《淡然轩集》卷二《覆杨止庵疏》中。
    [1]明·余继登《覆杨止庵疏》,《淡然轩集》卷二。
    [2]《明史》卷二十二,《熹宗本纪》,第303页。
    [3]《明史》卷二五四,《郑三俊传》,第6563页。
    [4]《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一一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卷三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续文献通考》卷五十。
    [3]《明熹宗实录》(梁本)卷四十九。
    [4]清·庄廷鑨《明史抄略·哲皇帝本纪下》,《四部丛刊》本。《明嘉宗实录》卷五十八所记文字稍异,作“将党人旧日凡有倡建书院,不论省直州县,立时改毁”。
    [1]《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一。
    [1]以上张讷之疏及魏氏矫旨,见《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二。又见《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卷十。
    [2]《明熹宗实录》卷六十八。
    [3]《明熹宗实录》卷六十六。
    [4]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卷十四,第565页。
    [5]以上东林书院禁毁情况,参见朱文杰《东林书院被毁经过》,载《东南文化》,1997年3期。
    [1]清·孙承泽《书院考跋》,见《畿辅通志》卷一一二。
    [1]《明史》卷二九四,《祝万龄传》,第7549-7550页。
    [1]《东林列传》卷六,《吕维祺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雍正《江西通志》卷六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崇祯元年正月初五,倪元璐上《首论国是疏》,请求将“海内讲学书院,凡经逆珰矫旨拆毁者,并宜令其葺复。盖书院、生祠相为胜负,生祠毁,书院岂不当复哉!”“奉旨:朕屡旨起废务秉虚公,酌量议用,有何方隅未化,正气未伸。这所奏不当,各处书院不许倡言创复,以滋纷扰。”算是严厉的批评,并且遭到了同僚指责。二十四日,倪元璐再上《驳杨侍御疏》,为书院讲学辩护,其称:“夫元标之为两截人者,以其前半峭直后半宽和耳。若诋之为要钱多藏,则又是厂臣不爱钱之转语,臣决不敢奉命也。故谓都门聚讲非宜则可,谓元标讲学有他肠必不可;谓聚讲之徒不尽端人则可,谓聚讲之意或出邪谋必不可。且当日逆踏之所以驱逐讲学诸人,而拆毁书院者,其意正欲以箝学士大夫之口,而恣其无所不为之心。自元标以伪学见驱,而逆珰遂以真儒自命,学宫之席俨然揖先圣为平交,使讲学诸人而在,岂遂至此哉!……当崔、魏之世,人皆任真率性为颂德生祠,使有一人矫激假借而不颂不祠,岂不犹赖此人哉!臣固非有取于假借,亦非谓东林贤者之于名义尽属假借也。东林已故及被难诸贤,自邹元标、王纪、高攀龙、杨琏之外,又如顾宪成、冯从吾、陈大绶、周顺昌、魏大忠、周起元、周宗建等之为真理学、真气节、真清操、真吏治,戍遣如赵南星之真骨力、真担当,其余被废诸臣,臣不敢疏名以冒荐举之嫌,而其间之为真名贤、真豪杰者多有其人,岂有所矫激假借而然哉?”“奉旨:朕总揽人才,一秉虚公,诸臣亦宜消融意见,不得互相诋訾。”以上见明·倪元璐《倪文贞集·奏疏》卷一。由此可见当年纷争之一斑。
    [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270-271页。
    [2]明·湛若水《大科训规》,见《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六。
    [1]明·魏校《庄渠遗书》卷四,《与邹谦之》。
    [1]明·邹守益《复魏庄渠》,《邹守益集》卷十,第524页。
    [2]明·魏校《庄渠遗书》卷九,《为崇正学以辟异端事》、《为作兴人才事》。
    [3]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三八。
    [4]《明史》卷二二四,《杨时乔传》,第5909页。
    [1]明·余继登《淡然轩集》卷二,《覆杨止庵疏》。杨时乔号止庵,上引杨疏文字等皆见余氏文中。
    [2]《明史》卷二一六,《冯琦传》,第5705页。
    [3]清·胡煦《周易函书别集》卷十二,《篝灯约旨·朱子》。
    [1]《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第1574页。又见《徐爱、钱德洪、董法集》,第184页。
    [2]《王畿集》卷十一,第281页。
    [3]明·王畿《约会同志疏》,《王畿集》卷二,第53页。
    [4]“以会证学”最原始的表述为“以会证此学”,见查铎万历年问为水西书院讲会所订立的《水西会条》序言中,其称:“孟子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几希者,言此心之灵,只这些子。然人与禽兽之分,实系于此。故能存之,则此心之灵,常为之主。所以参三才而灵万物者以此。不能存之,则中无所主,而恣情纵欲,尚气斗狠,无所不为,名虽为人,实违禽兽不远矣。今语人以禽兽,未有不忿然怒者,乃在于几希之存不存。噫,可畏哉!故学也者,所以存此几希;学矣而有会也者,正求与朋友合并讲明此几希而求存之也。此会之不可以已也。然会以证此学,非必会而后学也。未会之先,用 功何如,则于会中商之。既会之后,新得何如,则于会中启之,不徒泛泛浮论,徒长知见。庶乎会可以久,而学可以成也。”(清嘉庆刻《泾川丛书》本)
    [1]明·王畿《松原晤语》有:“因兄屡书期会,往赴松原新庐,共订所学。……往复证悟,意超如也。”又《书同心册卷》有:“阳和张子志于圣学有年……期予往会,商订旧学……或发主静翕聚之旨,或申求仁一体之义,或究动静二境得失之机,往复参互,要在不悖师门宗教,诚所谓同心之言矣。”(分见《王畿集》卷二,第42页;卷五,第121页。)又江右王门高弟“联讲会,以订证文成之学,因辟正学书院于省会,群彦士而修业焉。”(见明·刘宗周《刘戢山集》卷十三,《大中丞张浮峰先生暨配胡淑人合葬墓志铭》。)
    [2]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第172条。
    [3]明·王畿《书同心册后语》,《王畿集》附录二《龙溪会语》卷六,第782页。
    [4]清·王吉等《复真书院志》卷四,《刘梅源先生语录》。
    [1]明·王畿《龙溪会语》卷一,《冲玄(元)会纪》,见《王畿集》附录二,第683页。
    [2]明·王时槐《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卷三。
    [3]明·邹守益《书复古精舍轮年约》,《邹守益集》卷十七,第814页。
    [1]明·岳和声等《共学书院志》卷上。
    [2]明·岳和声等《共学书院志》卷下。
    [3]明·邹守益《水西精舍记》,嘉庆《泾县志》卷八。又见《邹守益集》卷七,第403页。
    [4]明·王畿《龙溪会语》卷一,《水西会约题词》,见《王畿集》附录二,第679页。
    [1]明·王畿《龙溪会语》卷一,《水西会约题词》,见《王畿集》附录二,第679页-800页。
    [2]明·邹守益《书水西同志聚讲会约》,见《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37-738页。
    [3]《王畿集》卷二,第35-36页。
    [4]《王畿集》卷二,第43页。
    [5]明·查铎《纪龙溪先生终事》,见《王畿集》附录四,第848页。
    [6]《王畿集》卷二,第49页。
    [7]《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36页。
    [8]在南直隶的三个会圈中,我们依陈大绶《重建东山书院记略》,提了新安六邑大会创始于邹守益嘉靖二十九年之东山讲会的观点。
    [1]新安六邑大会创始二说,详见陈时龙先生《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339页。事实上,汪六符在《新安学会录》中,将新安大会与宋淳熙八年(1181)朱熹、陆九渊白鹿洞书院之会相联系,认定新安大会创始于庆元二年(1196)朱熹主教的天宁山房讲学,号为天宁大会。其事见清·施璜《紫阳书院志》卷十六《会纪》。
    [2]此处从陈时龙先生的说法,见《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340-342页。
    [1]清·施璜《紫阳书院志》卷十六,《会纪》
    [2]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一《会纪》,天启元年条按语。
    [3]《罗汝芳集》附录,第839页。
    [1]乾隆《绩溪县志》卷三。
    [2]汪、施之十州县大会、十四郡大会的记载,见嘉靖《宁国府志》卷二十八《人物志》,详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346-347页。
    [3]道光《徽州府志》卷十一之三,《人物志》张振德条。
    [4]明·邹元标《仁文会纪》,《南皋邹先生会语合编》卷下。
    [5]明·吴巘《书院纪略小引》:“……于会闻之而且见之,今予发种种短矣,及今不记,卒至后起者暗中摸索,又或饮芳忘源,不可也,故记之不惮纤琐也。记之而兼及夫六邑大会、四府大会者,非他也,为讲德中事,则亦记其大概。”(清·施璜《还古书院志》卷十五)但查《还古书院志》中,只此《小引》,而无《记略》全文。
    [1]明·罗怀智《罗明德公书目》,见《罗汝芳集》,第8页。
    [2]明·罗汝芳《柬合省同志》,《罗明德公文集》卷五,见《罗汝芳集》,第678页。
    [3]明·邹守益《乌土溪水利记》称:“江浙同志大会,初举于冲玄,再举于怀玉,予与刘师泉、陈明水束装而赴焉。”见《邹守益集》卷七,第412页。邹氏《广信讲语》有:“先师云亡,浙、江为大会,以振微言。己酉会于冲玄,庚申复会于怀玉。”见《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26页。
    [4]明·王畿《冲玄(元)会纪》有“乃定为每岁江浙大会之约”之说。见《王畿集》附录二《龙溪会语》卷一,第681页。以下所引王畿文字,亦出于此。
    [1]明·罗洪先《夏游记》,《罗洪先集》卷三,第69-70页。
    [2]盟主之说,见明·陈九川《明水陈先生文集》卷一《简罗念庵》,其称:“往秋力疾,赴冲玄之会,栖居旬余,而盟主不至,曷副初心?”又,罗洪先《刻冲玄录序》亦称:“忆冲玄之会,议实始余,以外氏葬,不克赴,恒有愧心。”见《罗洪先集》卷十一,第497页。
    [3]冲玄之会会众人数,《王畿集》所载两个版本的《冲玄会纪》,一作百余人(卷一,第3页),一作七十余人。(附录《龙溪会语》卷一,第681页,)今舍简约本而作七十余人。
    [4]《冲玄会纪》,清刻本因避康熙皇帝名讳,改作《冲元会纪》,今应改回。又《会纪》两个版本,简约版仅七条,完全版则为十一条,当以完全版为准。
    [5]陈来《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见《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第372页。
    [6]明·刘宗周《刘戢山集》卷十三,《大中丞张浮峰先生暨配胡淑人合葬墓志铭》。
    [1]明·邹守益《怀玉书院志序》,《邹守益集》卷四,第202页。
    [2]《邹守益集》卷四,第202页。
    [3]《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26页。
    [4]明·夏浚《易简堂记》,见清·佚名《玉山县怀玉草堂斗山端明书院志》。又见《月川类草》卷六。
    [5]当年玉宗沐、张元冲等聘钱德洪为怀玉书院山长的主要目~2.--,就是希望钱能“卒成”《王阳明年谱》于院中。而据罗洪先《阳明先生年谱考订序》称:十六年之后,“洪甫(钱之号)携《年谱》稿二三册来,谓之曰,戊申青原之聚,今几人哉?洪甫惧,始坚怀玉之留。明年四月,《年谱》编次成书,来践约。”云云。(《罗洪先集》卷十一,第516页)则钱后来坚守怀玉书院,终于编成《年谱》,可见其对于主修先师《年谱》之重视。
    [6]《王畿集》卷二,第40-41页。
    [7]明·夏浚《简东廓先生二》,见《月川类草》卷十。转引自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第98页。
    [1]明·吕怀《东廓邹先生文集序》,见《邹守益集》卷二十七,第1340页。
    [2]明·邹守益《广信讲语》,见《邹守益集》卷十五,第725-727页。
    [3]明·王宗沐《敬所王先生集》卷十六。
    [4]明·邹守益《怀玉书院志序》、《邹守益集》,第202页。
    明·马书林等《百泉书院志》,明嘉靖十二年刊本
    明·聂良杞《百泉书院志》,明万历六年刊本
    明·孙国桢《共学书院志》,明万历刊本
    明·孙慎行、张鼐等《虞山书院志》,明万历刊本
    明·何载图《关中书院志》,万历三十七年刊本
    明·张文化《二张先生书院录》,明万历十七年刊本
    明·李安仁等《重修石鼓书院志》,明万历十七年刊本
    明·李梦阳《白鹿洞书院新志》,明嘉靖刊本
    明·来时熙《弘道书院志》,弘治刊本
    明·查铎《水西会条》,泾川丛书本,清嘉庆刊本
    明·查铎《楚中会条》,泾川丛书本,清嘉庆刊本
    明·萧良干《稽山会约》,泾川丛书本,清嘉庆刊本
    明·萧雍《赤山会约》,泾川丛书本,清嘉庆刊本
    明·萧雍:《赤山会语》,泾川丛书本,清嘉庆刊本
    明·程美等《明经书院录》,明嘉靖、隆庆增补本
    明·翟台《水西问答》,泾川丛书本,清嘉庆刊本
    明·翟台《惜阴书院绪言》,泾川丛书本,清嘉庆刊本
    明·陈论、吴道行《重修岳麓书院图志》,明万历二十年刊本
    明·吕高《湖南书院训规》,《江峰漫稿》附刻本
    清·赵宁《新修长沙府岳麓书院志》清康熙二十六年刊本
    清·欧阳厚均《岳麓诗文钞》,清道光十年刊本
    清·方季和《五刻瀛山书院志》,清道光十六年刊本
    清·王会厘《问津院志》,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清·王吉《复真书院志》,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本
    清·王昶《天下书院总志》,清抄本
    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清同治十年刊本
    清·施璜《紫阳书院志》,清康熙刊本
    清·施璜等《还古书院志》,清乾隆六年刊本
    清·李来章《敕赐紫云书院志》,清刻李氏礼山园全集本
    清·来锡蕃等《鳌峰书院纪略》,清道光十八年刊本
    清·杨毓健等《重修南溪书院志》,清康熙五十六年刊本
    清·书院弟子《姚江书院志略》,清乾隆五十九年刊本
    清·林邦辉《蔚文书院全志》,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清·耿介《嵩阳书院志》,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本
    清·游光绎《鳌峰书院志》,清道光十年正谊堂增补本
    清·程尚斐《五峰书院志》,民国二十五年重印本
    清·佚名《玉山县怀玉草堂斗山端明书院志》,清抄本
    清·王同《杭州三书院纪略》,清抄本
    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东林书院整理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
    赵所生、薛正兴《中国历代书院志》(全十六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瑞熙、孙家骅《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陈连生《鹅湖书院志》,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
    正德《云南志》
    嘉靖《东乡县志》
    嘉靖《宁国府志》
    嘉靖《南阳府志》
    万历《温州府志》
    天启《平湖县志》
    康熙《云南府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康熙《无锡县志》
    康熙《常州府志》
    康熙《婺源县志》
    雍正《山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广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宁波府志》
    雍正《江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江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河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陕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浙江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浙江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雍正《湖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乾隆《云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乾隆《汀州府志》
    乾隆《龙溪县志》
    乾隆《绩溪县志》
    乾隆《蕲州志》
    乾隆《衡州府志》
    嘉庆《介休县志》
    嘉庆《四川通志》
    嘉庆《泾县志》
    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
    道光《徽州府志》
    道光《蒲圻县志》
    道光《徽州府志》
    同治《永新县志》
    同治《祁门县志》
    同治《嘉定府志》
    光绪《三原县新志》
    光绪《吉安府志》
    光绪《江西通志》
    光绪《抚宁县志
    光绪《南阳县志》
    民国《大名县志》
    民国《杭州府志》
    宋·王迈《腥轩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朱熹《晦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牟巘《牟氏陵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周必大《文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防《太平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邵伯温《闻见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委婉别藏本
    宋·徐鹿卿《清正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真德秀《西山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喻良能《香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同恕《榘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吴澄《吴文正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李存《俟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柳贯《待制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丁宾《丁清惠公遗集》,崇祯十一年刊本
    明·尹台《洞麓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明·王艮《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民国元年袁承业编校本
    明·王时槐《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
    明·王宗沐《敬所王先生集》,明刊本
    明·王直《抑庵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祎《王忠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畿《王畿集》,吴震编校整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明·冯从吾《少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冯从吾《冯恭定全书》,康熙刻本
    明·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
    明·刘孔当《刘喜闻先生集》,
    明·刘宗周《刘戢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刘宗周《证人社约》,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明·吕楠《泾野子内篇》,赵瑞民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明·孙应奎《燕诒录》,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
    明·余继登《淡然轩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明·张居正《张太岳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明·李梦阳《空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杨寅秋《临皋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沈懋学《郊居遗稿》,万历三十二年刊本
    明·邹元标《南皋邹先生会语合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邹元标《愿学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陈九川《明水陈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周汝登《东越证学录》,台北,文海出版社,明人文集丛刊本
    明·罗大竑《紫原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明·罗汝芳《罗汝芳集》,方祖猷、梁一群、李庆龙等编校整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明·罗洪先《罗洪先集》,徐儒宗整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明·欧阳德《欧阳德集》,陈永革编校整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明·范景文《文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孟化鲤《孟云浦先生集》,四库存目丛书本
    明·郑岳《山斋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郑善夫《少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祝世禄《环碧斋尺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胡居仁《胡文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胡直《衡庐精舍续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胡俨《颐庵文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倪元璐《倪文贞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徐一夔《始丰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徐榜《白水质问》,清嘉庆《泾川丛书》本
    明·邹守益《邹守益集》,董平编校整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明·邹德涵《邹聚所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聂豹《聂豹集》,吴可为编校整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明·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四库存目丛书本
    明·徐爱、钱德洪、董法《徐爱、钱德洪、董沄集》,钱明编校整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明·夏燮《明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顾宪成《泾皋藏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四库存目丛书本
    明·高攀龙《高子遗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曹于汴《仰节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彭韶《彭惠安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清康熙二十年刊本
    明·焦竑《澹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魏校《庄渠遗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颜钧《颜钧集》,黄宣民点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清·方苞《望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王心敬《关学续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庄廷鑨《明史抄略》,《四部丛刊》本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汪琬《尧峰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沈佳《明儒言行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陈宏绪《江城名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陈鼎《东林列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施闰章《学余堂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胡煦《周易函书别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
    清·阎若璩《潜邱札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丁刚、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诗词》,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楹联》,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刘卫东、高尚刚《河南书院教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8年版
    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
    孙彦民《宋代书院制度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1963年版
    孙家骅、李科友《白鹿洞书院碑刻摩崖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
    朱文杰《东林党史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朱文杰《东林书院与东林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朱汉民《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朱汉民《中国的书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朱汉民、邓洪波、高峰煜《长江流域的书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吴万居《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版
    吴宣德《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李才栋、熊庆年《白鹿洞书院碑记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版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邦国《朱熹和白鹿洞书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国钧等《中国书院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杨布生《岳麓书院山长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杨布生等《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杨金鑫《朱熹与岳麓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略》,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邹友兴《丰城书院研究》,江西丰城,1998年版
    陈元晖、王炳照、尹德新《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书院》,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雯怡《有官学到书院》,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年版
    季啸风等《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岳少峰《关中书院与关中学派》,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胡昭曦《四川书院史》,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
    郝万章:《程颢与大程书院》,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徐梓《元代书院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版
    钱茂伟《姚江书院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中华书局,1934年版
    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期的阳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湖南省书院研究会《书院研究第一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湖南省书院研究会《书院研究第二集》,长沙,1989年编印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上海书店,2006年版
    樊树志《晚明史(1573-1644)》,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大久保英子《明清时代书院之研究》,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版
    日·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と復社》,日本京都,同朋舍,1996年版
    日·小野和子著,李庆等译《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日·大久保英子《明清时代書院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年版
    日·冈田武彦著,吴光、钱明、屠承先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韩·丁淳睦《中国书院制度》,韩国汉城,文音社,1990年版
    韩·丁淳睦《韩国书院教育制度研究》,韩国大邱,岭南大学出版部,1979年版。
    韩·金相根《韩国书院制度之研究》,台北,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5年出版
    美·John Meskill,"Academies and Politics in the Ming Dynasty",Charles O.thicker,Chinese Gouernment in Ming Times:Seuen Studies,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pp.149-174
    美·John Meskill,Academies in Ming China:A Historical Essay,Tucson,Arizona: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2
    王炳照《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光明日报》,1983年8月26日
    王琎、吕思为《书院讲会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6期
    邓洪波《南宋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史明《明末书院的创建与毁禁》,《齐鲁学刊》,1996年3期
    任冠文《论张居正毁书院》,《晋阳学刊》,1995年第5期
    刘少雪《明代讲会与教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3期
    刘岐梅《论张居正禁讲学》,《孔子研究》,2004年5期
    吕妙芬《圣学教化的吊诡:对晚明阳明讲学的一些观察》,《近代史研究所集刑》,3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1 998年
    吕妙芬《阳明讲学会》,《新史学》,第9卷第2期,1998年
    吕妙芬《阳明学者的讲会与友论》,《汉学研究》,第17卷第1期
    吕妙芬《阳明学派的构建与发展》,《清华学报》,新29卷第2期,1999年。
    吕妙芬《明代宁国府的阳明讲会活动》,《新史学》,第12卷第1期,2001年
    吕妙芬《明代吉安府的阳明讲会活动》,《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
    吕妙芬《晚明江右阳明学者的地域认同与讲学风格》,《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6期,2002年
    孙立天《读John Meskill》的《明代书院:历史散论》,《中国书院》第七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朱文杰《东林书院被毁经过》,《东南文化》,1997年3期
    余英时《从政治生态看朱熹学与阳明学的分歧》,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通讯》第6期,2005年
    吴宣德《讲会定义献疑》,《教育史研究》,2001年4期
    吴景贤《紫阳书院沿革考》,《学风》,第4卷第9期,1934年9月
    张秉国《东林非党论质疑的质疑》,《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李才栋《关于书院讲会与会讲的再答问》,《教育史研究》;1997年4期
    李才栋《关于书院讲会的几个问题》,《中国书院第4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才栋《关于书院刻书与讲会等问题的一封信》,《教育史研究》,2001年2期
    李才栋《关于讲会与会讲的答问》,《教育参考》,1986年5月
    李庆《“东林非党论”质疑》,《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3期
    杨金鑫《朱张岳麓会讲考略》,《岳麓书院通讯》,1984年2期
    陈来《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中国学术》第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赵子富《明代的书院》,《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
    柳光敏《明代书院发展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第4期,1931年
    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21卷第3期,1924年2月
    樊树志《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东林党质疑》,《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樊树志《东林非党论》,《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
    瞿东林《东林书院和东林党》,《文史知识》,1984年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