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话语标记是口语较为突出的话语特征,是口语交际中的常用成分。话语标记在话语组织和交际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话语功能。每一种语言都会有常用的话语标记,不同的话语标记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特征,对它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语法化、衔接和连贯、语言变异等理论,在综合运用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真实自然的北京口语语料,得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类话语标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共时的角度出发,结合这些话语标记的来源、特征,研究它们的形成过程、出现频次、话语功能、与原有其他功能的差异、社会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从而展示了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的基本情况。全文共分七部分。
     第一章概说。重点介绍了北京口语和话语标记的研究概况及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主要语料来源、选题价值及创新点。本文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所调查的“当代北京口语语料”,侧重于研究北京日常口语话语中的常用话语标记,该研究深化了用语法化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北京口语和话语标记的力度。
     第二章话语标记的界定。本章梳理了以往研究中出现的话语标记名称,详细讨论了话语标记的主要特征,结合180名被试的北京日常口语话语,按各话语标记出现总频次的多少,确定了“嗯”“啊”“哎”“呃”“这个”“那个”“是不是”“是吧”“然后”“完了”“回头”等话语标记作为研究范围和对象。
     第三章话语标记“嗯”“啊”“哎”“呃”。本章辨别区分了北京口语中的“嗯”“啊”“哎”“呃”,进一步考察了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主要功能和社会分布特征。
     首先,区分了作为话语标记和作为叹词的“嗯”“啊”“哎”“呃”。话语标记“嗯”“啊”“哎”“呃”在语音上往往表现为弱化、轻声或拖音,语调多为低平、低降,语调对其话语功能的发挥影响不显著。
     其次,描写了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它们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占据“话语真空”、实现话语间的停顿或拖延、为说话人赢得思考时间、预设话语的开始、标示话语修正、确认话语信息等方面。
     最后,考察了话语标记“嗯”“啊”“哎”“呃”各自的社会分布。话语标记“嗯”与“啊”“哎”“呃”几乎处于互补的社会分布状态,汉族、青年、女性、高等文化水平、脑力劳动者和学生等更倾向于使用正规的或接近于标准语语音的话语标记“嗯”。而分属其他民族或久居北京的老年被试,尤其是老年男性,更多地使用旧、土的语音形式,如“哎”“呃”。话语标记“啊”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使用频次上表现为老>中>青。
     第四章话语标记“这个”“那个”。本章主要考察了北京口语中共存的“这个”“那个”的性质、虚化过程及虚化为话语标记后的主要功能、使用情况及社会分布规律。
     首先,对口语中共现的指代词和话语标记“这个”“那个”进行了区分。指出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个”“那个”在话语中相对独立,位置自由,前后有停顿,可以省略,词汇意义虚化,不发挥指代功能。其虚化主要是由于所在的话语语境变化,指示作用变得不显著,意义和功能逐渐弱化、消失,句法位置变得不重要,再加上高频率反复使用造成的。
     其次,详细谈论了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这个”“那个”可以标示交际活动或新话题的开始;占据话语时间,供说话人思考;解释说明之前的话题,为之后话题“找话”“找词”;通过自身的照应和重复,衔接前后话语、调整话语次序。
     最后,考察了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分布。“这个”的使用频次表现为:男>女;老>中>青;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学生。“那个”的社会分布和“这个”基本是对立的,表现为:女>男;青>中>老。“这个”“那个”社会分布上的差异与他们自身功能的差异有关。
     第五章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本章探讨了“是不是”“是吧”所在疑问结构模式和所带疑问程度的变化,分析了“是不是”“是吧”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描写了作为话语标记的“是不是”“是吧”的主要功能和社会分布情况。
     首先,探讨了“是不是”“是吧”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和原因。“是不是”疑问功能由强到弱到无,形式上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连续链式的变化实际上与自身在疑问结构模式中的句法位置的改变、句法语义指向的变化密切相关。“是吧”的虚化则主要因“是+吧”重新分析、结构凝固而来的,也与语气词“吧”语气功能的虚化与所在语境的变化不无关系。
     其次,描写了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体现了说话者对自我和听话者的关注,是实现言语交际的一种礼貌策略。
     最后,考察了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社会分布情况。久居北京的中老年男性被试使用该话语标记最多,青年女性和学生被试使用该话语标记少,说明久居北京的中老年人比较注重交际策略,青年和学生则注重组织话语内容本身,对交际策略方面的考虑还不够。
     第六章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本章在介绍“然后”“完了”“回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然后”“完了”“回头”在口语中不同性质的共存形式、各自的虚化过程,进一步描写了作为话语标记时的主要功能和社会分布情况。
     首先,通过分析“然后”“完了”“回头”语音的弱化、词义的引申变化、句法位置及组合功能的改变等,探讨了它们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
     其次,描写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认为它们最强大的功能是充当话语的衔接手段,实现话语间的连贯。
     最后,考察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社会分布。中青年、高等文化程度、脑力劳动者或学生被试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然后”。“完了”“回头”除了受老年被试多青睐外,有时高频率地出现因个体因素的影响较大。
     结语。首先对研究的北京口语独白中常用话语标记作了简单回顾;举例介绍了北京口语中的其他话语标记,尤其是对话中常用的话语标记;探讨了口语中话语标记存在的原因和影响话语标记使用的其他因素;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Discourse markers are one of the characters and forms in oral discourse.They are wide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al communication.Discourse markers have many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discourse functions,so they can make the oral vivid and natural.Each language has its discourse markers in common use,and these discourse markers have different use frequency and social distribution.Therefore,researching the discourse markers bears both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discourse markers in common use of Beijing utterance materials,based on the theories,which are coherence and cohesion,grammaticalizatlon,linguistic variation theory,contemporarily also synthetically use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descriptive linguistics and social linguistics, etc.This thesis also analyzes the origins,properties,grammaticalization,functions,frequency, soc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iscourse markers in real time are showed,after summing up the former research results.The whole paper is consisted of seven parts.
     Chapter one is the generality.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survey of former research of the Beijing dialect and the discourse markers,and then introduces the source of linguistic material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y foundations of this paper.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We review the former defini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and analyze the properties and frequency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Beijing utterance materials.We mainly discuss the discourse markers,which are "n(嗯)" "a(啊)" "ai(哎)""e(呃)""zhege(这个)""nage(那个)""shibushi(是不是)""shiba(是吧)""ranhou(然后)""wanle(完了)""huitou(回头)".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discourse markers "n(嗯)""a(啊)""ai(哎)""e(呃)".In this chapter,we distinguish and describe the f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details and analyze their social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peech communities.First of all,we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of "n(嗯)""a(啊)""ai(哎)""e(呃)",when they are interjection or discourse markers.Usually,as a discourse marker,its phonetic is week,its intonation is low.Discourse marker is not same as the interjection,because its intonation usually does not influence its functions.Secondly,we describe the main function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four discourse markers.When they are in oral monologue,they can hold the speech time,provide the thinking time,as the symbol of the speech beginning,stopping and dragging,revision,confirmation,and so on.At last,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s,we concretely analyze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of "n(嗯)" "a(啊)""ai(哎)""e(呃)".They are supplementary or opposite between "n(嗯)"and "a(啊)" "ai(哎)""e(呃)".The Han Nationality, the young,the female,the high educator,the manual labors and the students,are more than the old, the male,the low educational level,the mental workers in using the standard or new discourse markers,such as "n(嗯)".While the other nationalities,the old men often use "ai(哎)""e(呃)".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discourse markers "zhege(这个)""nage(那个)".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ir natures,functions,and the social distribution.First of all,we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of "zhege(这个)" and "nage(那个)",when as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or as the discourse markers.The discourse markers are dependent on the oral communication,it has procedure meaning and pragmatic functions.Because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unctions of "zhege(这个)" "nage(那个)" are week and empty they are used frequently,they become discourse markers slowly.Secondly,we describe the main function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iscourse markers "zhege(这个)" and "nage(那个)".They can hold the speech time,provide the thinking time,explain and find words or topics.They also can be the symbol of the speech beginning or context cohesion.At last,we analyze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of "zhege(这个)" "nage(那个)".The distribution of "zhege(这个)" is the male>the female;the old>the middle-aged person>the young.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nage(那个)" is the female>the male,the young>the middle-aged person>the old.These differences are reason from the characters and the functions of "zhege(这个)"and "nage(那个)".
     Chapter five is about the discourse markers "shibushi(是不是)""shiba(是吧)".This chapter researches the structures change and the functions week of the questions,then describes the functions and the social distribution.At first,we make a research the forming process of "shibushi(是不是)""shiba(是吧)" from grammatical angle.Different words or structures have different process and motivation or mechanism of grammaticalization.The basic causes are:high frequency and the changes of discourse mode,the position in sentence structure,context,ect. Second,we describe the main functions and differences "shibushi(是不是)""shiba(是吧)".When they are in oral monologue,they are one of the tactics of oral communication.Last,we analyze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of "shibushi(是不是)""shiba(是吧)".We find the old men like use them, while the female and the students nearly not use them.
     Chapter six is about the discourse markers "ranhou(然后)""wanle(完了)"huitou(回头)".First,we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of discourse markers and their same forms,and research their forming process from grammatical angle.Second,we describe their main functions: discourse organization,context adaptability and context cohesion.Last,The young,the female,the high educational level,the manual labors and the students use more "ranhou(然后)".While the old,the low educational level,the mental workers use "wanle(完了)"huitou(回头)".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ding remarks.Here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and introduces many other 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conversation of Beijing utterance materials.It also explains the causes of discourse markers' existence,and put forward some questions.At the end, we summarize the new idea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paper.
引文
[3]参见张伯江、方梅的《汉语功能与语法研究》,P11,2007。
    [4]参见Randolph Quirk: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985)
    [8]参见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25 参见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曹放2004话语标记语I mean的语用功能,《渤海大学学报》第1期。
    曹秀玲2000汉语“这/那”不对称的语篇考察,《汉语学习》第4期。
    曹志耘1987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语文研究》第3期。
    曹志耘1991济南方言若干声母的分布和演变,《语言研究》第2期。
    曹志耘、张世方2000北京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陈建民1984汉语口语里的追加现象,《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妹金1995北京话疑问语气词的分布、功能及成因,《中国语文》第1期。
    陈平1987话语分析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陈小英2005试析“那个”,《广西社会科学》第3期。
    陈新仁2002从话语标记看首词重复的含意解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陈振宇、朴珉秀2006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语言科学》第2期。
    丁力1999从问句系统看“是不是”问句,《中国语文》第6期。
    董敏2002语篇连接词的认知语义及其语义限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6期。
    董秀芳2007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杜晓新1992元认知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范继淹1982是非问句的句法现象,《中国语文》第6期。
    方环海、刘继磊2005 “完了”的虚化与性质,《语言科学》第4卷第4期。
    方环海、刘继磊、赵鸣2007 “X了”的虚化问题——以“完了”的个案研究为例,《汉语学习》第3期。
    方梅1994北京口语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方梅2000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第5期。
    方梅2002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
    方梅2005疑问标记“是不是”的虚化——从疑问标记到话语.语用标记,载《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商务印书馆。
    冯光武2004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现代外语》第1期。
    弗拉维尔(J.H.Flavel)1976著,邓赐平等译2002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傅由1997小议语气助词“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高彦梅2001 20世纪以来的功能词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
    高增霞2004a 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回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
    高增霞2004b 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语文研究》第4期。
    顾曰国1999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当代语言学》第3期。
    何自然、莫爱屏2002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1期。
    何自然、冉永平1999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贺阳1994北京话的语气词“哈”字,《方言》第1期。
    侯磊2005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第7期。
    胡明扬1981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上)(下),《中国语文》第5、6期。
    胡壮麟2002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现代外语》第1期。
    黄大网2001话语标记研究综述,《福建外语》第1期。
    黄大网2001 <语用学>杂志话语标记专辑(1998)介绍,《当代语言学》第2期。
    蒋华2005释“这个”,《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9期。
    蒋华2006说“那个”,《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
    李宏2001副词“反正”的语义语用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第4期。
    李健雪2004话语标记语与元语用策略关系研究,《外语教学》第6期。
    李晋霞2005好的语法化和主观化,《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李凌2006话语标记在会议口译中的重要性及翻译策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明洁2005 口语中的链接结构及其元认知本质,《自然语言理解与大规模内容计算》(孙茂松、陈群秀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巧兰2004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语用石化现象初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李小凡1998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方言》第3期。
    李勇忠2003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
    李勇忠2003论话语标记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6期。
    李勇忠2004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外语学刊》第3期。
    李宗江2004说“完了”,《汉语学习》第5期。
    李宗江2006 “回头”的词汇化与主观性,《语言科学》第5卷第4期。
    李佐文2001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外国语》第3期。
    李佐文2003话语联系语对连贯关系的标示,《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
    梁惠梅2007话语标记语及其语篇联结功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廖秋忠1986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第6期。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刘永华、高建平2007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别说”,《语言与翻译》第2期。
    刘焱2006话语标记“对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5期。
    刘丽艳2005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不是”,《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陆俭明1984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第5期。
    吕明臣1999现代汉语话语指示功能分析,《东疆学刊》第3期。
    马萧2003论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与翻译,《中国翻译》第9期。
    缪素琴2005话语标记语why的语用功能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莫爱屏2004话语标记语的关联认知研究,《语言与翻译》第3期。
    彭伶楠2005 “好了”的词化、分化和虚化,《语言科学》第3期。
    冉永平2000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外语研究》第4期。
    冉永平2002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增量辨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冉永平2000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外语与外语教学》第8期。
    冉永平2003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外国语》第3期。
    冉永平2004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外语学刊》第2期。
    邵敬敏1994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研究,《汉语言文化研究》(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朱晓亚2005 “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中国语文》第5期。
    邵敬敏、朱彦2002 “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沈家煊1992口误类型,《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1998语用法的语法化,《福建外语》第2期。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2004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石毓智1997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汉语学习》第6期。
    史金生2005 “要不”的语法化——语用机制及相关的形式变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
    孙朝奋1994 《虚化论》评介,《国外语言学》第4期。
    覃德英2006话语标记语误用的语料库调查和原因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第9期
    唐斌2007话语标记语“其实”及其英译的语用功能探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
    唐斌、王雪梅2006话语语记语“yes”的语用认知解读与汉译,《上海翻译》第4期。
    陶炼1998 “是不是”问句说略,《中国语文》第2期。
    陶印红2003从语音、语法、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中国语文》第5期。
    王红斌2004后时时间副词作状语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王伟2004试论现代汉语口语中“然后”一词的语法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王伟、周卫红2005 “然后”一词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范围的扩大及其机制,《汉语学习》第4期。
    王扬2005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诠释,《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魏春梅2006话语标记的作用及礼貌原则在其中的运用,《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第5期。
    吴福祥2005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中国语文》第6期。
    肖亮荣2004语用标记语及其对语用含混的揭示作用,《汕头大学学报》第4期。
    解惠全1987谈实词的虚化,《语言研究论丛》第4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徐盛桓1999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中国语文》第1期。
    徐时仪2000语气词“不成”的虚化机制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薛媛2003话语标记语及其在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外语与外语教学》第7期。
    颜红菊2006话语标记的主观性和语法化——从“真的”的主观性和语法化谈起,《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第6期。
    余光武、满在江2008连词“完了”来源新解——兼谈“完了”与“然后”的异同,《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于国栋、吴亚欣2003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报》第1期。
    袁毓林2002汉语话题的语法地位和语法化程度——基于真实自然口语的共时和历时考量,《语言学论丛》第2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曾立英2005 “你看”“我看”的主观化,《汉语学习》第4期。
    曾毅平2000 “这个”“那个”话讳饰,《修辞学习》第5、6期合刊。
    张登歧1998独立成分的形式、位置等刍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张谊生2000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第1期。
    张谊生2002 “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朱德熙1987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国语文》第5期。
    朱铭2005关联推理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郑懿德2000试析“是不是”句式,《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世界华文出版社。
    奥托·叶斯柏森著,何勇、夏宁生1988译 《语法哲学》,北京:语文出版社。
    陈松岑1999 《语言变异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陈原1983 《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范晓1996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顾士熙2002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桂诗春2000 《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郭熙1999 《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何兆雄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明扬1987 《北京话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1992 《北京话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
    胡裕树1996 《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壮麟199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1981 《现代汉语》,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黄国文1988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加达默尔著,邓赐平等译2002 《认知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丹青、徐烈炯1998 《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世儒1956 《谈独立成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1942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文集》第一卷,1993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1985 《近代汉语指代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朱德熙1952著 《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马庆株2004 《忧乐斋文存:马庆株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彭宗平2005 《北京话儿化词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齐沪扬2002 《语气词与语气词系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钱乃荣2001 《现代汉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1996 《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开木1987 《句段分析》,北京:语文出版社。
    石毓智、李讷2001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锡信1999 《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北京:语文出版社。
    王道英2005 《“这”、“那”的指示功能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王德春、陈瑞端2000 《语体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王力1985 《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1991 《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世荣主编1990 《《北京土语词典》,北京:北京出版社。
    叶南薰、张中行1985 《复指和插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叶斯帕森(Jespersen O.)1988 《语言哲学》,北京:语文出版社。
    张谊生2000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赵蓉晖2003 《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2001 《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伯江、方梅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2007 《汉语功能与语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德禄、刘汝山2003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编辑室2005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一民1998 《北京口语语法(词汇卷)》,北京:语文出版社。
    邹韶华2001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曼殊1990 《心理语言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Blackmore,D.1992.Understanding utterances.Oxford:Blackwell.
    Blackmore,D.2002.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Oxford:Blackwell.
    Brown,G&G.Yule.1983.Discourse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aser.B.1990.An approach to discourse markers.Journal of Pragmatics 14.
    Fraser,B.1999.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Grice,H,P.1989.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M.A.K.and R.Hasan 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
    Hopper & Traugott.1993.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wersity Press.
    Jucker,A.s.&Y.Ziv1998.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Amsterdam:John Benjamin
    Labov,William 1990.The intersection of sex and social class in the course of linguistic change.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2:205-54.
    Randolph Quirk,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London:Longman.
    Redeker,G.1991.Review article:Linguistic markers of discourse structure.Linguistics29.
    Schiffrin,D.1987.Discourse mark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Wilson 1986/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lackwell.
    Tai,James.H-Y 1985.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er,In Haiman.J.ed.Iconicity in Syntax.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rudgill,P.1983.On dialect:Social and geographic factors.Oxford:Blackwell.
    Ura.Lenk.1998.Marking discourse coherence.Tubingen:Narr.
    Ura.Lenk,1998.Discourse markers and global coherence in conversation,《Journal of pragmatics》vol.30 Special issue on:'discourse markers and coherence relatios',245-257
    Verschueren2000.Understanding Pragma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
    Zwicky.1985.Clitics and particles.Language 61.
    梁敬美 《“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刘丽艳 《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浙江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于海飞 《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山东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