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清遗民作为末代士人的独特历史文化处境,以及他们在民国里退为“遗民诗人”的文学活动与创作实绩。
     作为士人,清遗民所面对的是皇纲解纽、“政教”系统崩溃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在生命选择与身份认同上已经无法再参照前代士人的经验。历史的复杂性在于,中国文化的现代进程正是晚清以降的士人们所竭力推动的。他们致力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与清末“新政”,推动体制改革,发起立宪运动,兴办民生实业,革新教育系统,终结士人进取途径的科举制度也是在士人自身的努力推进与自我转型中得以废止的。民国肇建,制造了一大批的逊清遗民,这一群体几乎涵盖了清王朝末期的士大夫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晚清的改革时代不惟不“老旧”,反而是得风气之先者,有些曾是维新党、立宪派,有些曾致力于思想的更新、政教的革新。他们最终与辛亥革命分道扬镳,除了自身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与士大夫文化积习,也与具体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以及个人的非理性因素等不无关联。他们的文化心态与处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的性质,他们与现代中国的关系具有复杂的内涵。
     民国的建立,使得“遗民”这一群体逐渐退居边缘的位置,甚至成为“保守”、“反动”的象征,而有“遗老”之谓。时势的翻覆、世运的消长使遗老们对文化与政治困惑的探讨,渐渐从公共和社会领域转向了个人领域与内心世界。一些人回避了以直接的方式讨论政治等公共话题,而进一步退回到文学书写的话语空间,以书写形式象征性地彰显自己的文化立场。“遗民诗人”这一身份,成为象征政治、文学与时间等多重意义的文化身份,体现着这一文人群体在新时空中的生存状态。他们结成诗社,雅集唱和,赓续着古老的文人活动形式,延续着传统文化的命脉。遗民中不乏文坛耆宿与出版传媒界的先驱,他们凭借着旧有的威望与所掌握的文化资源,借助报章杂志等现代媒介的平台,发表、出版自己的诗文作品,表达着自己的诗学与文化主张,并实现了旧文人群体的新式聚合,形成自身具有持续性、广泛性的影响。一个社会中的艺术生产方式——是在公共领域成千本印刷,还是在风雅圈子里流传——对于生产者、消费者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民国,现代文化形式不仅被新式文人所凭借,遗老们也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形成着自己的话语空间,这是他们与传统文人的重要区别之所在。旧式的雅集唱和与借助现代的传媒空间,共同地体现在遗老的文学活动中,是这一文人群体之时代过渡性与复杂性的表征。
     清遗民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其诗歌书写形成了独特的意象与主题。“毁灭”,作为一种心理印记,常常显现在遗民的诗歌与诗学之中。在曾经的文化系统中,他们毕竟是与家国命运、文化脉搏密切相扣的知识分子,很难像普通百姓一样等闲面对历史的变迁。外在的毁灭伴随着心理性的毁灭,“劫余灰”与“鬼”趣便是这种毁灭性心理印记最为直接的象征。
     在毁灭性的内心体验的笼罩下,遗民们竭力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理想,进而提出熔铸学理与思想的“学人之诗”,发挥“比兴”的诗歌传统,将诗歌写作推向极端艰深的、精英化的境地。另一方面,他们复杂的遭际与深刻的感受又使他们同时坚守“诗人之诗”,标举“性情”,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并对“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传统形成了极大的偏离,实践着诗歌传统的内在性转化。
     文学史的研究,是观察人类意志与想象如何被环境模塑的一种历史,是分析广泛的人类生活目的与命运的载体。本文力求深入历史内部对逊清遗民的历史文化处境与文学活动形式进行详细的考辨,结合文本细读深入分析遗民诗人诗歌书写的诗学特征与现代性意涵。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Qing adherents of cultural mentality and poetrywriting for,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 of Qing adherents as the lastScholars and their adherent poets in the retreat where the Republic of literary activities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As a scholar, the Qing adherents faced of a big change in the collapse of theimperial system,and their life choices and identity can no longer refer to the experience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scholars.The complexity of history is the process of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he since the late Qing taxi people pushinghard.They had committed to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Reformation Movement inthe Late Qing "New Deal".They used to promote reform, initiated by theConstitutional Movement, set up Minsheng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the educationsystem.The end of Scholars' enterprising way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alsoin the literati's own efforts to promote and self-transformation to be abolished.The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creating a large number of the Qing Adherents of this groupcover almos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literati elite.Many of them in the late Qingreform era, not only do not "old", but is the trend of the first persons, some of theRestoration Party, constitutionalists, and some worked on the update of thought,political and religious innovation.They eventually parted ways with the Revolution,conservatism position in addition to their own culture and literati cultural habits, andthe contingencies of specific historical events, as well as the irrational factors are notunrelated.Their cultural attitude and the situa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n thedevelopment process to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 China hascomplex connota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Adherents" of this group gradually relegatedto the edge of the location, and even become a "conservative", a symbol of the"reactionary".Times the rollover, the ebb and flow of the World Games in the remnant of their culture and political confusion of the personal sphere and the inner world,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public and social spheres.Some of them avoided the directway to discuss political and other public topics, while further back to the literaturewritten discourse space, written in the form of a symbol to highlight its own culturalstandpoint. Adherent poets in this capacity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multiplemeanings of politics, literature and time cultural identity, reflects the survival status ofthe literati groups in the new space.They form poetry societies the Aristo sing,continue scholar of ancient forms of activities, and continuing with the lifeblood oftraditional culture.Adherents of many literary Nestor and a pioneer in publishing media,by virtue of their old presti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theplatform of modern media such a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published, publishingtheir own works of poetry to express their own poemslearning culture advocates, andachieve a new aggregate of the old literati groups to form itself has sustained extensiveimpact.Art production methods, in a society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thousands ofprinted or circulated in the elegance of circle -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s,consumers and society has important and decisive role.Not only by modern scholars inthe Republic of the modern cultural forms by virtue of the remnant of their owndiscourse space formed through the modern media player, which is where theimportant difference with the traditional literati.The old Aristo sing with the help ofmodern media space, commonly reflected in the literary activities of the survivors ofthe era of transition and complexity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is literati groups.
     The Qing adherents of a unique life experience, to poetry writing, unique imagesand themes."Destruction" as a psychological imprint, often appear among theadherents of poetry and poetics.In the culture system,they are after all closelyinterlocked with the fate of the home and country, the cultural pulse of intellectuals, itis difficult to be taken lightly, like ordinary people to face the changes ofhistory.External destruction along with the psychological destruction, "robbed of morethan ash" and "ghost" symbol of the devastating psychological imprint of the mostdirect interest is this.In the shadow of the devastating inner experience, adherents aretrying to stick with their own cultural ideals, and then cast the theoretical andideological "school poem" play "BiXing" poetic tradition, poetry writing into theextreme difficultelite position.On the other hand, their complex and encounter deepfeelings, they also adhere to the "poet of the poem" standard move "temperament" to form a strong personal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tle" traditional ConfucianDoctrine formed verylarge deviations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internal conversion ofthe poetic tradition.The study of literary history is a history of how the observation ofthe human will and imagination mold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analyze a wide rangeof human life purpose and destiny of the carrier.This article seeks to in-depth history ofinternal detail of the Dynasty of the Qing adherents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situation and form of literary activity, combined with text to read in-depth analysis of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herent poets poetry writing poetry and the modern meaning.
引文
1参考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第五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关于“遗民”这一名词的渊源与讨论,已有学者做出过详尽的研究,参考:赵园《遗民论》,氏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罗惠缙:《民初“文化遗民”研究》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关于当代舆论对“清遗民”的表述,后文将展开详细论述。2葛兆光:《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载《读书》,1995年第9期。3林贤治:《文化遗民陈寅恪》,载《书屋》,1998年第6期。4傅道彬、王秀臣:《郑孝胥和晚清文人的文化遗民情结》,载《北方论丛》,2002年第1期;《海藏楼内外的郑孝胥》,载《北方论丛》,2005年第1期。1桑兵:《民国学界的老辈》,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2参考[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36页。3参考[德]维贝尔(韦伯):《世界经济通史》,姚曾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87页。
    1《庸言》卷2第4期,“文录”。1许珏:《复庵遗集》卷3,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据民国铅印本影印,第4页。2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361、1403页。3《郑孝胥日记》,第1484页。1参考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不忍》杂志第1册,1913年2月。2康有为:《中庸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影印“演孔丛书”本,第36页。3诗载《庸言》报,第1卷第12期。1《国学论丛》刊行:《王静安先生(国维)纪念专号》,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三辑824,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第237页。2梁济:《敬告世人书》,黄曙辉编校《梁巨川遗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1、56页。1梁济:《别竹辞花记》,《梁巨川遗书》,第267页。2辜鸿铭:《雅各宾主义的中国》,《辜鸿铭文集》卷上,黄兴涛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291页。3汪兆镛:《复王玫伯书》,见《微尚斋杂文》,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三辑823,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第96页。4汪兆镛:《吴淡盒明史乐府跋》,见《微尚斋杂文》,第83页。5汪兆镛:《重刊<海云禅藻>序》,见《微尚斋杂文》,第22-23页。1参考戊戌年(1989)《军机大臣会同总理衙门奏复遵议大学堂章程》附《大学堂章程》,收入《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2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726页。3参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7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8页。1樊增祥:《秦中官报序》、《批高邮州学正王同德世职王传忠禀》,收入《樊山政书》,宣统庚戌(约1910年)刊本,无出版者,见卷7第4页、卷20第4041页。2参考吴汝纶:《答傅润沅书》,《吴汝纶全集》第3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208页;《清史稿》卷486《吴汝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444页。3参考《吴汝纶全集》第3册,第353页;第4册,第458页。4参考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之“语言文字独立”,《政艺通报》第二年第24号,光绪廿九年(1903)十二月一日;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国粹学报》第1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廿日。5王重民:《唐晏传》,《冷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3页;叶参等《郑孝胥传》,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据满洲国图书株式会社1938年版影印,第29页。6汪兆镛:《澳门杂诗图释》,澳门:澳门基金会,2004年,第44页。1梁启超:《罪言》,《庸言》第1卷第6号。2《郑孝胥日记》,第1573页。3参考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总序,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参考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参考张福贵:《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李怡:《从历史命名的辩证到文化机制的发掘——我们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意义》,丁帆:《“民国文学风范”的再思考》,诸篇文章集中体现了近年来探讨从更大的历史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的可能性。文章载《文艺争鸣》2011年7月号。1参考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2参考张福贵:《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李怡:《从历史命名的辩证到文化机制的发掘——我们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意义》,丁帆:《“民国文学风范”的再思考》,诸篇文章集中体现了近年来探讨从更大的历史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的可能性。文章载《文艺争鸣》2011年7月号。3参考马大勇:《“二十世纪诗词史”之构想》,《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4胡平生:《民国初期的复辟派》,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5[美]周明之:《近代中国的文化危机——遗老的精神世界》,济南:上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6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罗惠缙:《民初“文化遗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2罗继祖主编《王国维之死》,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4佐藤武敏:《王国维の生涯と学问》,东京:风间书房,2003年。5陈铭:《潮生潮落:王国维传》,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6陈鸿祥:《王国维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文章收入氏著《思想与人物》(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以及《梁巨川遗书》。8[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9文章载《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10竹内弘行:《后期康有为论——亡命·辛亥·复辟·五四》,京都:同朋舍,1987年。11王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马卫中、张修龄编著《陈三立年谱》(收入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刘纳编著《陈三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评传”与“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评论、胡迎建著《一代宗师陈三立》(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以及高阳《清末四公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中的陈三立专论等,已经较为详尽地勾勒了陈三立的生平经历;王蘧常《沈寐叟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等,对于沈增植的生平事迹与相关历史进行了详细考辨;罗继祖《我的祖父罗振玉》(长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罗琨、张永山著《罗振玉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杨洪升《缪荃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考察了艺风老人的生平事业思想与学术;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多层面考察了劳乃宣的一生;林志宏《清遗民的心态及出境:以刘声木<苌楚斋随笔>为例》(台北:《吴东历史学报》,2003年第9期)、吴志铿《清遗民的晚清记忆-刘声木个案研究》(收入《郭廷以先生百岁冥诞纪念史学论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详细考辨了刘声木对于历史与政治的反思。2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关于郑孝胥行藏考证,尚有叶参等编《郑孝胥传》(附年谱)(民国丛书第一编卷8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以及孙海鹏《国贼郑孝胥旅大行事心迹考实》(大连图书馆藏)。3罗志田:《民国学界的老辈》,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4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5熊月之:《辛亥鼎革与租界遗老》,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6关于陈衍的《石遗室诗话》,后文有专门章节展开论述。1参考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原载1923年2月《申报》五十周年纪念刊《最近之五十年》,1924年3月《申报》馆出版单行本。收入1924年11月亚东图书馆初版《胡适文存二集》。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3收入《汪辟疆文集》,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4收入《胡先骕文存》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5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论文。62007年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7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8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论文。92010年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12007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22007年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诏书》颁布。1谭嗣同:《仁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页。2康有为:《中庸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影印“演孔丛书”本,第37页。3晚清国粹运动与民族主义兴起的相关论述,参考王沉森:《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见《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参考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排满平议》、《复仇是非论》、《革命道德说》等文章,见《章太炎全集》卷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2-286页。2后来宣统皇帝的英国老师庄士敦在《紫禁城的黄昏》里回忆说:“皇太后在流亡西安的时候也己转变成了一个改革者。”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36页。1参祝勇:《辛亥年》,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118、119页。2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39页。3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04页。4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载《新民丛报》第89期。1陈三立:《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52页。2同上,第854页。3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陈三立小传》,世界书局,1933年版。关于陈宝箴对陈三立之信任与仰仗,胡思敬《国文备乘》“王任秋诙谐”一则亦有记载,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5页。4参杨剑锋《陈三立年谱简编》,载《中国韵文学刊》第21卷第1期,2007年3月,第97页。5参吴宗慈《陈三立传略》,《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96页。6参徐一士:《谈陈三立》,见《一士类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75页。7参王蘧常:《梁启超诗文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00页。8参郭延礼:《陈三立的诗文浅论》,《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页。1郑孝胥于1898年9月4日、5日被召见。参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669页。2参考《郑孝胥日记》第2册,第662、683、686页。3胡适:《中国公学校史》,原载《中公己巳级毕业纪念册》,收入《胡适选集》“历史”册,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第1-10页。亦参考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54页。1《郑苏庵京卿演说稿代论》,《申报》1906年9月17日。又载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2参考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3《郑孝胥日记》第2册,第1061页。1转引自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77-180页。2《郑孝胥日记》第2册,第1153页。3《郑孝胥日记》第2册,第1142页。1《郑孝胥日记》第3册,第1285-1286页。2《郑孝胥日记》第3册,第1320-1321页。3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3页。4申权:《金公年谱》,见周和平《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第198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1王蘧常:《沈寐叟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9-40、59页。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666页。2孙中山:《建国方略》,见《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04-105页。3陈三立:《俞觚庵诗集序》,载《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三十九号(1921年1月8日),题“觚庵诗序”。又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3页。4陈三立:《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诗卷后》,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9页。5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其中有文:《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论及1920年代《申报》主笔杨荫杭的民国印象:6‘共和’为文明之美称。初不料共和之结果,一变而为五代之割据”,“谈中国史者,每以民国比之五代”可见当时一股知识分子对民国的失望不满。7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史晓风整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80、638页(1912年3月4日条、1913年4月5日条)。1王宇、张学惠整理:《柯劭志致罗振玉手札廿三通》,载《文献》87期,北京:2001年3月。2韩行方、房学惠整理:《劳乃宣致罗振玉书札十六通》,载《文献》82期,北京:1999年12月,第269页。3长春市政协和文史学习委员会编《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定,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18页。4樊增祥:《癸丑三月三日樊园社集用杜诗丽人行韵》,见涂小马、陈宇俊校点《樊樊山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86页。5郭曾忻:《邴庐日记》卷下,民国二十三年(1934)侯官郭氏刊本,第10-11页。6顾廷龙校:《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88页。7李家骥等整理《林纾诗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27页。8辜鸿铭:《雅各宾主义的中国:一个中国官员致一位德国牧师的信》,收在氏著《中国牛津运动故事》,见《辜鸿铭文集》卷上,黄兴涛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293页。《中国牛津运动故事》(The Story of a Chinese Oxford Movement)再版之时收入此信,时1912年4月。1辜鸿铭《什么是民主》,此演讲在1924-1925年间,发表于日本刊物。收入氏著《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2何藻翔:《邹崖诗集》,香港:何鸿平自刊本,1958年,第130页,《何翙高先生年谱》,宣统三年十月条。3劳乃宣:《桐乡劳先生遗稿》卷1,1927年桐乡卢氏校勘本,第42-43页。4《郑孝胥日记》,第1352-1353、1356页。1《郑孝胥日记》,第1669页。2胡适:《新思潮的意义》,原载《新青年》卷7第一期,1911年12月;收入《胡适文存》卷4,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1021-1034页。3康有为:《忧问》,载《不忍杂志》第一册,上海,1913年2月。4康有为:《共和建设讨论会杂志发刊词》,王尔敏编《康有为手书真迹》,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第108页。1对“形势”概念的详尽分析可参考李零:《<孙子>中的形势家言》,见《兵以诈立》,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64页。1“亡清遗臭”之谓,见姜可生:《与柳亚子书》,载《民国日报》1917年8月5日。2《礼记·大传第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06页。3许汝棼:《景宪先生传》,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第733页。4周作人:《剪发之一考察》,《谈虎集》,止庵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8页。5刘禺生:《梁节庵之胡与辫》,《世载堂杂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4页。1青木正儿:《王先生的头发》,陈平原、王风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11页。2《郑孝胥日记》,第1417页。3参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13页。4郑逸梅:《艺林散叶》,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光宣朝卷),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240页。5易顺鼎:《告剪发诗》,见王飙校点《琴志楼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041206页。1参叶赫那拉·根正、郝晓辉:《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第186页。2参林志宏博士论文:《民国乃帝国也》,2005年12月,第64-67页。3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59页。4李瑞清:《清道人遗集》(佚稿),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5陈三立:《清道人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4页。6刘禺生:《梁节庵之胡与辫》,见《世载堂杂忆》,第83页。7参王沉森:《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102页。1刘禺生:《清道人轶事》,《世载堂杂忆》,第136页。2《郑孝胥日记》,第1358、1410页。3王蘧常:《清故贞士元和孙隘堪先生形状》,见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卷9,第632页。4陈三立:《清道人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4页。5陈三立:《南湖寿母图记》,《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97页。6陈赣一:《睇向斋逞意谈》,见章伯锋、庄建平编《晚清民初政坛百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9页。7陈三立:《清道人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41035页。1陈三立:《清道人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4页。2冯开:《清故议大夫三品衔浙江补用知府况君墓志铭》,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第658页。3许汝棼:《景宪先生传》,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第733页。4商衍瀛:《陆军部协修参领顾君事略》,汪兆镛:《碑传集三编》,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4331页。5谢凤孙:《学部尚书沈公墓志铭》,汪兆镛:《碑传集三编》,第40084009页。6沈曾植:《沈曾植集校注》,钱仲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52页。7参杨剑锋《陈三立年谱简编》,载《中国韵文学刊》第21卷第1期,2007年3月,第98页。8《郑孝胥日记》第三册,第1361、1403页。1罗振玉:《雪堂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页。2《郑孝胥日记》第三册,第1527页。3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第480页。4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先生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227-228页。5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第612页。6孙雄:《高密郑叔问先生别传》,闵尔昌《碑传集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3769页。1康有为:《清词人郑大鹤先生墓表》,闵尔昌《碑传集补》,第3768页。2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6页。3见柳亚子:《我与姚翱鵷雏的公案》,原文载《越风》第7期;收入《南社纪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9-150页。4鲁迅:《病后杂谈》,《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卷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5页。5载《语丝》第3期,北京:1924年12月1日,第5版。6周作人:《善后会议里的遗老》,陈子善、张铁荣编《周作人集外文》,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第646页。1周作人:《偶感》,《谈虎集》,第180页。2闻一多:《论振兴国学》,见《闻一多全集》第2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3页。3钱玄同:《随感录》(二九),载《新青年》卷5,第3号,北京:1918年9月15日,第295-296页。4原载《语丝》第4期,1924年12月8日;见《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9-104页。5钱玄同:《写在半农给启明的信底后面》,载《语丝》第29期,1925年3月30日。‘罗家伦、黄季陆主编《吴稚晖先生全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当时史料编纂委员会,1969年,第511页。1参考内藤湖南《燕山楚水》,收入《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2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人文》第46号,1999年11月18日,第4345页。3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6、136137页。4胡先骕:《朴学之精神》,载《国风》第8卷第1期,1936年10月1日,第15页。1陈三立:《俞觚庵诗集序》,载《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三十九号(1921年1月8日),题“觚庵诗序”。收入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3-944页。1柳亚子:《林述庵先生遗诗》,载《民声日报》“新刊介绍”,1912年2月27日。2柳亚子:《质野鹤》,中国革命博物馆、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磨剑室文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7页。3柳亚子:《习静斋诗话叙》,《磨剑室文录》,第334页。4姜可生:《与柳亚子书》,载《民国日报》,1917年8月5日。5柳亚子:《磨剑室拉杂话》,《磨剑室文录》,第486页。6柳亚子:《我和朱鸳雏的公案》,柳无忌编《南社纪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9页。1见1917年8月10、12日《中华新报》。2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20页。3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7页。4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5页。5胡适:《尝试集》自序,《胡适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5页。关于遗老诗人,胡适尝言:“樊樊山、陈伯严、郑苏龛之流,视南社为高矣,然其诗皆规摹古人,以能神似某人某人为至高目的,极其所至,亦不过为文学界添几件赝鼎耳,文学云乎哉!”(胡适:《寄陈独秀》,《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通信”,第2页。)归国后他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于包括江西派诗、梦窗派词、桐城派古文、文选派文学在内的“现在的旧派文学”进行全盘否定。(《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第289页。)几年后胡适撰文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对前有的看法进行了总结。6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第二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1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载《新青年》第六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2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载《新潮》第1卷第5期,1919年5月。3胡适:《尝试集》自序,《胡适全集》第1卷,第194195页。4鲁迅:《古书与白话》,《华盖集续编》,《鲁迅全集》卷3,第218页。1周作人:《燕知草跋》,《永日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8页。2明石(朱光潜):《<雨天的书>》,载《一股》1卷3号,1926年11月。3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86页。4胡适:《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胡适文存》第2集卷4,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第247页。1[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53-354页。2陈三立:《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诗卷后》,《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9页。3沈曾植:《沈曾植集校注》,第552页。1胡先骕:《评俞恪士觚庵诗存》,载《学衡》1922年第11期;收入俞明震《觚庵诗存》,马亚中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16317页。2龙榆生:《苜蓿生涯过廿年》,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2223页。3黄侃:《黄季刚先生手写日记》,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版,第123页。4胡先骗:《哭沈乙庵师》,《忏庵诗》,《胡先骕文存》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第544页。5胡先骕:《楼居杂诗》,《忏庵诗》,《胡先骕文存》上卷,第636页。1参考柳诒徵《自述》,见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第485页。2郑逸梅:《艺林散叶》第4182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6页。3《柳亚子佚文柳亚子的诗和字》,载《人物》1980年第1期。
    1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571-1573页。1梁鼎芬:《节庵先生遗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263页。2曾习经题宝廷的《上元夜饮图》,载《庸言》第1卷第4号。3《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82页。4陈夔龙:《花近楼诗存》初编卷二,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第37页。5陈三立:《清故江苏候补道庞君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86页。6陈三立:《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诗卷后》,《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8页。7胡思敬:《吴中访旧记》,《退庐文集》卷二,《退庐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218页。1樊增样:《樊樊山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821983页。2方勇:《月泉吟社考论》,《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附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亦参考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3沈曾植致缪荃孙信,见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上,顾廷龙校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7页。1[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352。2言出王子戬,参考章棂:《答金雪孙前辈书》,转引自1915年8月6日《郑孝胥日记》,第15711573页。3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4《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48页。5钱仲联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65866页。1陈夔龙:《重开逸社先期柬梦华雪程乙庵紫东病山古微留坨补松散原并约尧衢一山家少石兄入社得诗一章聊得喤引用蒿庵除夕见寄韵》,《花近楼诗存》五编卷一,1927年刻本,第3页。2胡晓明、李瑞明编著:《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2-333页。3周延扔编:《吴兴周梦坡(庆云)先生年谱》,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二辑816,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45页。1《吴兴周梦坡(庆云)先生年谱》,第49页。2《吴兴周梦坡(庆云)先生年谱》,第61页。3章太炎:《吴兴周君湘舲墓志铭》,见《吴兴周梦坡先生墓志》,第51-52页,收入周延扔编《吴兴周梦坡(庆云)先生年谱》。1“晨风庐丛刊”《淞滨吟社集》,1915年刊,梦坡室藏本,原书无页码。2《甲乙消寒集》,1917年刊版,第4页。1《吴兴周梦坡(庆云)先生年谱》,第28页。2参考胡晓明、李瑞明编著《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2页。3《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第121页。1参见《壬癸消寒集》,1914年刊版。2“晨风庐丛刊”《淞滨吟社集》。以下所引和陶渊明诸诗,皆见此集。1参考[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73页。1“寓会事于报事”的设想始出于邹代钧,参考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年,第2639页。2《鄂督张伤行全省官销<时务报>札》,《时务报》第六册,18%年9月27日。3参考《昌言报》第2册(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一日)刊出的《时务报馆丙申七月至戊戌六月收支简明账目》,《昌言报》第2册,第66页。4根据《时务报》第3册,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告白”栏统计。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强学报·时务报》第1册,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版,第199页。5参考《时务报》第4册,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强学报·时务报》第1册,第267、268页。又《汪康年师友书札》,第4册第2971页、第3册第1897页。1《石遗室诗话》之前最显着的例子是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梁启超在戊戌政变之后逃亡日本,于1902年创办《新民丛报》,《饮冰室诗话》连载于该刊,之后结集出版。2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首语”,载《东方杂志》第12卷第7期。??1陈衍谓:“余由暾谷识梁任公,当时任公年刚弱冠,见者方疑为贾长沙、陆宣公、苏长公复生。……任公一去数十年,世界学问,无所不究,叹其心血何只多人数斗。”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1999年,第30页。2梁启超:《庚戌秋冬因若海纳交于赵尧生从问诗古文辞书讯往复所以进之者良厚顾羁海外迄未识面辄为长谣以寄遐忆》,载《庸言》,第1卷第12号,1913年5月16日。3 http://wenhuahuanghuo.bokee.com/viewdiary.23950286.html4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首语”,《东方杂志》第12卷第7号。5《陈衍诗论合集》,第64页。1参考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7页。2《陈衍诗论合集》,第309页。3甘(陈赣一):《青鹤之命名》,载《青鹤》1卷1期,1932年11月15日。4除《石遗室诗话续编》外,《青鹤》所刊载的传统诗话尚有陈锐的《褒碧斋诗词话》、陈诗的《尊瓠室诗话》、夏敬观的《忍古樱诗话》和《忍古楼词话》等。5《庸言》第二年第1、2号合刊,1914年2月15日。6《庸言》1卷1号,1912年12月1日。1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2如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黄保真《中国文学理论史——清末民初时期》,李继凯、史志谨《中国近代诗歌史论》等。3《石遗室诗话》卷十四,第226页。4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1999年,第140页。1柳亚子:《磨剑室文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7页。2柳亚子:《南社纪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9页。3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4由云龙:《定庵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第606页。5参考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载《文艺丛刊》,第2卷第2期,1934年)、《近代诗人述评》(载《南京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1吴宓:《空轩诗话》,《吴宓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4页。2参考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10页。3根据陆胤《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一文分析,辛亥以后,梁启超归国奔走于京津,得以真正与国内一流文人相过从,因而《庸言·诗文录》对彼时诗坛文坛的表现也要比《国风·文苑》更内行一些。文章载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六期。1黄溶曾回忆:“余识瘿在宣统末年……得交陈简持、梁任公、麦孺博、潘若海,率瘿之介。时瘿寓广州馆,敷庵、孝觉皆同学,亦居此,辟一院杂漪花木。予不常诣前东门,独为瘿庵兄弟往,如是六七年。中间任公创《庸言》,予与远生间为小评,而瘿任笔记诗文录。”瘿,即罗悖氟。见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5页。2汤漪:《青鹤别叙》,《青鹤》1卷1期,1932年11月15日。1其《读陈石遗先生所辑选近代诗钞,率成论诗绝句四十首,诸家颇有未经见录者》对沈曾植、陈三立、郑孝胥、陈衍、俞明震、陈曾寿、胡朝梁等皆颇为推崇。2见《庸言》卷1第1-2号与卷2第1-2号。
    1陈衍:《京师万生园修禊诗序》,载《庸言》2卷1-2期合刊。又载《陈衍诗论合集》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55页。1隆裕死于癸丑正月十七。2樊增祥:《癸丑三月三日樊园社集用杜诗丽人行韵》,见涂小马、陈宇俊校点《樊樊山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86页。3以上参樊增祥《三月三日樊园修禊序》,第19771978页。4樊增祥《三月三日樊园修禊序》,《樊樊山诗集》,第1979页。5樊增祥《三月三日樊园修禊序》,《樊樊山诗集》,第1980页。1樊增祥《三月三日樊园修禊序》云:“旅沪之第二年,岁在癸丑,三月三日,超然吟社诸公,仿兰亭修禊故事,集于樊园。自永和九年至今,历二十七癸丑矣。止庵相公,夙戒庖厨,命献俦侣。芳辰既届,嘉宾徐来。相公分题试客,即事成章,继轨曲江之游,式遵丽人之韵。乙庵则谓事同王谢,故当诗仿兰亭,爰约同人,各赋五言七古诗二首,一人两诗,亦兰亭例也。”《樊樊山诗集》,第1977页。2转引自钱仲联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60页。1瞿鸿禨序《含嘉室诗集》,见胡晓明、李瑞明编著《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2同上。3诗句出自吴士鉴:《三月三日止盒相师召集樊园用杜诗丽人行韵超社第二集》,见钱仲联校注《沈曾植集校注》,第561页。4冯煦序《悔余生诗》,见《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第105页。1郑孝胥序王仁东《完巢剩稿》云:“晚遭世乱,流寓海上,颇贫困,而刻苦自若。及发狂疾,余往视之,执手悲哭,述先考功当日勖语于昏眩中,露其天性,至死不变,庶几所谓刚矣。”见《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第109页。2王仁东:《癸丑三月三日樊园雅集用杜诗丽人行韵》,见《沈曾植集校注》,第561页。3郑孝胥序王仁东《完巢剩稿》有“处困日久,渐丧所守”之论。见《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第109页。4樊增祥《三月三日樊园修禊序》,见《樊樊山诗集》,第1978页。5沈曾植序《涛园诗集》:“近人言同光体派,闽才独盛。……太夷为清奇僻苦主,君为博解宏拔主!……晚岁归自黔中,病后气益平,默默鲜缓欢矣;而友朋夹持,吟事犹得不废。”见《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第4页。6沈瑜庆:《樊园修禊分韵得群字》,见《沈曾植校注》,第563页。1樊增祥《三月三日樊园修禊序》云:“旅沪之第二年,岁在癸丑,三月三日,超然吟社诸公,仿兰亭修禊故事,集于樊园。自永和九年至今,历二十七癸丑矣。止庵相公,夙戒庖厨,命献俦侣。芳辰既届,嘉宾徐来。相公分题试客,即事成章,继轨曲江之游,式遵丽人之韵。乙庵则谓事同王谢,故当诗仿兰亭,爰约同人,各赋五言七古诗二首,一人两诗,亦兰亭例也。”见《樊樊山诗集》,第1977页。2《沈曾植集校注》,第261页。
    1《沈曾植集校注》,第262页。1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62页。2《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64、665页。3参考《梁启超年谱长编》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七年诸条。1《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10页。2《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66页。“先朝创造资游观”,出自易顺鼎《癸丑三月三日修禊万牲园作歌》,见王飙校点《琴志楼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65页。3《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60页。4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见《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文集三十九,第88页。5梁启超:《癸丑三日,邀群贤修禊万牲园,拈兰亭序分韵,得激字》,载《庸言》1卷10号。1《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64、663页。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12易顺鼎:《癸丑三月三日修禊万牲园作歌》,《琴志楼诗集》,第1265页。
    3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59、161页。陆胤:《民国二年的“癸丑修禊”——兼论梁启超与旧文人的离合》,载《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51页。
    1以上引文见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王蘧常《梁启超诗文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40-441。
    12《沈增植集校注》,第7、609、1105页。
    3《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82、663、673页。
    4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第392页。《散原梢舍诗文集》第333、420、501页。
    1郑孝胥:《十二月二十五日鉴泉示生日诗》,序曰:“是夜九点一刻,北京下诏逊位,并命袁世凯筹设临时政2府。”见《海藏楼诗集》,第223页。参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350-351页。1沈曾植:《寄太夷》,见《沈增植集校注》,第444-445页。2沈曾植:《泪雨》,见《沈增植集校注》,第426页。3陈三立:《过太夷海藏楼夜话》,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25页。4郑孝胥:《答陈伯严同登海藏楼之作》,见《海藏楼诗集》,第224页。5郑孝胥:《海藏楼诗集》,第294页。1陈三立:《清道人遗集序》,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5页。2《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55-356页。
    1《海藏楼诗集》,第256页。1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29页。2《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27页。3欧阳竞无:《散原居士事略》,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99页。4吴宗慈:《陈三立传略》,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97页。5欧阳竞无:《散原居士事略》,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00-1201页。6陈三立:《顾印伯诗集序》,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90页。1参陈三立《苍虬阁诗序》,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39页。2参陈曾寿:《苍虬阁诗集》,张寅彭、王培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页。3参《苍虬阁诗集》,第35页。1[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0页。2[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卷四七八列传第二百三十七。这个故事在五代《五国故事》、《宋史·列传》等史料中亦有所载。五代《五国故事》:“天水碧,因煜之内人染碧,夕露於中庭,为露所染,其色特好,遂名之。”《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七:“南唐李煜之妓妾尝染碧,经夕未收,会露下其色愈鲜明,煜爱之。自是宫中竞收露水,染碧以衣之,谓之‘天水碧’1姜可生:《与柳亚子书》,载《民国日报》1917年8月5日,第12版。2柳亚子:《磨剑室拉杂话》,见中国革命博物馆、上海海人民出版社编《磨剑室文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86页。3语出陈三立:《沤尹病山相携游天目寄讯此时》,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95页。1《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91页。2《陈衍诗论合集》,第132133页。3《郑孝胥日记》第3册,第14871488页。4参杨萌芽:《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活动年表》,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2页。2一作《简苏盒》,下文所引沈曾植此诗诸句,见《沈增植集校注》,第702704页。1《沈增植集校注》,第345页。2《长啸》,《沈增植集校注》,第429页。
    1下文所引此诗诸句,见《海藏楼诗集》,第250页。
    1《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活动年表》,第345页。1《苍虬阁诗集》,第351-352页。2下文所引此诗诸句,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92页。1[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56页。2《读散原鬼趣诗》,《觚庵诗存》,马亚中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1《陈衍诗论合集》,第132-133页。1[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324页。2参考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陈衍:《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1999年,第140页。1此为陈衍论陈三立为代表的诗派的语言特点,见《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20页。2[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收入朱立元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1《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龚抗云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0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68页。2陈三立:《苍虬阁诗序》,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39页。3陈三立:《梁节庵诗序》,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25页。4郑孝胥:《海藏楼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45页。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10页。2以上参考[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龚抗云等整理:《毛诗正义》,收入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第5册,台北: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第14b-15a页。3参考[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10页。4[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80,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3年影印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第3368、3369页。参考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参考徐复观:《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收入氏著《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2叶嘉莹曾将“比兴”类比于西方诗学有关形象表现的八种模式: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象征(symbol)、拟人(personification)、举隅(synecdoche)、寓托(allegory)、外应物象(objective correlative)等。参考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形象与情意之间关系例说——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赋、比、兴”之说》,收入氏著《迦陵谈诗二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3参考Kenneth Burke, "A Grammar of Motives",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1952;[美]哈罗德·布鲁姆《读诗的艺术》,收入诗论集《读诗的艺术》,王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海登·怀特《历史的诗学·比喻理论》,《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1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外二种)卷二十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4页。2参考[清]昭桩:《啸亭杂录》卷十中的记载,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18页。3参考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同治二年正月十七日条。1[清]张惠言:《词选》,唐圭璋主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17页。2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203页。3[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30页。4周济:《宋四家词选序》,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43页。1[清]陈沆撰:《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页。2同上。1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2钱钟书:《谈艺录》九0,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721页。3沈曾植:《安股移集叙》,载袁昶《安股移诗续钞》卷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4《袁昶日记》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二日条,转引自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论文,第158页5陈衍编撰:《近代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出版。台北商务印书馆1961年出版的《近代诗钞》,收录诗人三百六十九家,缺郑孝胥一人,或因其出仕伪满洲国一事而删去。1陈衍编撰:《近代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1a页。2参考沈德潜:《说诗啐语》,《原诗、一瓢诗话、说诗啐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94页。3陈衍:《近代诗学论略》,《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86页。4《陈衍诗论合集》,第1087页。5陈衍:《山与楼诗叙》,《陈衍诗论合集》,第1077页。6陈衍:《瘿崦诗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86页。1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降至》,白敦仁笺注《巢经巢诗钞笺注》卷七,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2胡先骕:《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胡先骕文存》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3郑孝胥:《黎受生遗郑子尹书四种及巢经巢诗钞》,《海藏楼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2页。4《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20页。5《沈增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页。1陈衍:《小草堂诗集叙》,《陈衍诗论合集》,第1074页。2转引自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6页。3林庚白:《丽白楼诗话》,张寅彭校点,《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35页。1林纾:《海藏楼记》,《海藏楼诗集》,第548页。2《海藏楼诗集》,第127-128页。3转引自《海藏楼诗集》,第553页。4转引自《海藏楼诗集》,第578页。5光绪八年六月廿四日记,《郑孝胥日记》,第19页。6陈宝琛:《郑苏龛布政六十寿序》,见《海藏楼诗集》,第547页。7林纾:《海藏楼记》,《海藏楼诗集》,第549页。8郑孝胥:《录韦苏州诗题后》,《海藏楼诗集》,第569页。9郑孝胥:《录贞曜先生诗题后》,《海藏楼诗集》,第569页。1郑孝胥:《录柳州诗毕题卷后》,见《海藏楼诗集》,第570页。2《郑孝胥日记》,第17页。3《海藏楼诗集》,第548页。4《海藏楼诗集》,第563页。5参考邵镜人:《同光风云录》,见《海藏楼诗集》,第562页。6金天羽:《与郑苏龛先生论诗书》,见《海藏楼诗集》第549页。7叶参等著《郑孝胥传》附录《诗话》,见《海藏楼诗集》,第571页。1参考张之洞《哀六朝》,庞坚校点《张之洞诗文集》卷二诗集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8页。2郑孝胥:《散原精舍诗集序》,《海藏楼诗集》,第545页。按:笔者对原书句读有所改动。3《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20页。4《海藏楼诗集》,第551页。5《海藏楼诗集》,第557页。6陈曾寿:《苍虬阁诗集》,张寅彭、王培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7文章载于《青鹤》杂志第一年,转引自汪国垣:《光宣以来诗坛旁记·近人诗评》,收入《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98页。1由云龙:《定庵诗话》,见《海藏楼诗集》,第559页。2陈衍:《书海藏楼诗后》,见《海藏楼诗集》,第547页。3见《二十世纪书法经典·郑孝胥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原为行书手札。1语出陈三立:《苍虬阁诗集序》,见《苍虬阁诗集》第487页。2《民国诗话从编》第1册,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第1390页。
    1参考汪辟疆撰、王培军笺证:《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5-26页。1参考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督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45页。2参考刘梦溪:《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载《中国文化》2001年12月。3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见《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28页。4杨声昭:《谈散原诗漫记》,钱仲联编:《清诗纪事》光绪宣统朝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228页。1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第213页。2参杨剑锋《陈三立年谱简编》,载《中国韵文学刊》第21卷第1期,2007年3月,第101页。3《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52页。1[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143页。2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1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外二种)卷二十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4页。2陈衍:《沈乙庵诗序》,《沈增植集校注》,第12页。3陈三立:《海日楼诗集跋》,《沈增植集校注》,第18页。4陈融:《读晚清诗人诗集分赋》,参考马亚中:《中国近代史歌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66页。5《沈增植集校注》,第6页。
    1《沈曾植集校注》,第239页。
    1典故参考《沈增植集校注》,第470页。1《沈曾植集校注》,第266271页。《石遗室诗话》卷一亦载此诗,但个别字有出入。2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3《沈曾植集校注》,第246247页。4《沈曾植集校注》,第247248页。5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第364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91页。
    [1]庸言(精装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国风报.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强学报·时务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4]湘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东方杂志.上海:商务印书馆.
    [6]学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8年.
    [7]青鹤.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
    [8]昌言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9]国闻周报.上海:国闻通讯社.
    [10]小说月报.上海:商务印书馆.
    [11]不忍杂志.上海:广智书局.
    [12]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国粹学报.南京:江苏广陵书社,2006年
    [14]新民丛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5]申报.上海:上海书店,2008年
    [16]甲寅杂志·甲寅周刊.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年社,2009年
    [1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8][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9][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龚抗云整理.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1][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2][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3年影印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
    [23][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4][清]张惠言.词选[M].唐圭璋主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5][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6][清]陈沆.诗比兴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7][清]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8][清]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9][清]郑珍.巢经巢诗钞笺注[M].白敦仁笺注,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30][清]张之洞.张之洞诗文集[M].庞坚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1]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2][清]吴汝纶.吴汝纶全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3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4]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5]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6]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7]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光宣朝卷)[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38]康有为.中庸注[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影印“演孔丛书”本
    [39]王尔敏编.康有为手书真迹[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40]许珏.复庵遗集[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据民国铅印本影印
    [41]汪兆镛.微尚斋杂文[M].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三辑823,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
    [42]汪兆镛.澳门杂诗图释[M].澳门:澳门基金会,2004年
    [43]黄曙辉编校.梁巨川遗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4]辜鸿铭.辜鸿铭文集[M].黄兴涛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4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黄兴涛、宋小庆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国学论丛》刊行.王静安先生(国维)纪念专号[M].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三辑824,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
    [47]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8]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49]长春市政协和文史学习委员会编.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M].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定,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50]陈平原、王风编.追忆王国维[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
    [51]罗继祖主编.王国维之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52]罗振玉.雪堂自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53]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54]叶参等.郑孝胥传[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据满洲国图书株式会社1938年版影印
    [55]郑孝胥.海藏楼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56]陈曾寿.苍虬阁诗集[M].张寅彭、王培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7]沈曾植.沈曾植集校注[M].钱仲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58]王蘧常.沈寐叟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59]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0]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M].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1]马卫中、张修龄编著.陈三立年谱[M].收入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62]刘纳编著.陈三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
    [63]杨剑锋.陈三立年谱简编[J].中国韵文学刊,第21卷第1期,2007年3月
    [64]谭嗣同.仁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65]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6]王蘧常选注.梁启超诗文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67]袁昶.安般簃诗续钞[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68]杨圻.江山万里楼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9]樊增祥.樊山政书[M].宣统庚戌(约1910年)刊本
    [70]樊增祥.樊樊山诗集[M].涂小马、陈宇俊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1]李家骥等整理.林纾诗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72]易顺鼎.琴志楼诗集[M].王飙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3]俞明震.觚庵诗存[M].马亚中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74]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M].刘永翔、许全胜校点,上海:上海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5]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76]陈衍.石遗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77]梁鼎芬.节庵先生遗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78]胡思敬.退庐全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79]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0]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
    [82]劳乃宣.桐乡劳先生遗稿[M].1927年桐乡卢氏校勘本
    [83]韩行方、房学惠整理.劳乃宣致罗振玉书札十六通[J].文献,82期,北京:1999年12月
    [84]王宇、张学惠整理.柯劭忞致罗振玉手札廿三通[J].文献,87期,北京:2001年3月
    [85]柳亚子佚文柳亚子的诗和字[J].人物,1980年第1期
    [86]柳亚子著、柳无忌编.南社纪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7]柳亚子.磨剑室文录[M].中国革命博物馆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88]陈夔龙.花近楼诗存[M].1927年刻本
    [89]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90]罗家伦、黄季陆主编.吴稚晖先生全集[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当时史料编纂委员会,1969年
    [9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92]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93]王重民.冷庐文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94]“晨风庐丛刊”.淞滨吟社集[M].1915年刊,梦坡室藏本
    [95]甲乙消寒集[M].1917年刊版
    [96]徐一士.一士类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7]刘禺生.世载堂杂忆[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8]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99]汪辟疆.汪辟疆文集[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
    [100]汪辟疆著、王培军校点.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1]胡先骕.胡先骕文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
    [102]胡适.胡适选集[M].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
    [103]胡适.胡适文存[M].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104]胡适.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5]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06]陈子善、张铁荣编.周作人集外文[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
    [10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8]钱玄同.钱玄同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9]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M].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
    [110]黄侃.黄季刚先生手写日记[M].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版
    [111]郭曾炘.邴庐日记[M].民国二十三年(1934)侯官郭氏刊本
    [112]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M].史晓风整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3]申权.金公年谱[M].收入周和平.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第198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114]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先生年谱[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115]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116]周延礽编.吴兴周梦坡(庆云)先生年谱[M].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二辑816,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117]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M].顾廷龙校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8]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年
    [119]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0]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
    [121]汪兆镛.碑传集三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122]闵尔昌.碑传集补[M].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123]胡晓明、李瑞明编著.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4]杨萌芽.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活动年表[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5]赫那拉·根正、郝晓辉.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M].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
    [126]章伯锋、庄建平编.晚清民初政坛百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7]郑逸梅.艺林散叶[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28]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M].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129]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130]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3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32][日]内藤湖南、青木正儿.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33]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13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乔志强标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
    [2][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德]维贝尔(韦伯).世界经济通史[M].姚曾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5][美]哈罗德·布鲁姆等.读诗的艺术[M].王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7][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美]周明之.近代中国的文化危机——遗老的精神世界[M].济南:上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9][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2]叶嘉莹.迦陵谈诗二集[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
    [1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4]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5]罗琨、张永山著.罗振玉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
    [16]冒效鲁.冒鹤亭传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7]杨洪升.缪荃孙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8]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19]胡平生.民国初期的复辟派[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20]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21]罗惠缙.民初“文化遗民”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22]陈铭.潮生潮落:王国维传[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23]陈鸿祥.王国维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罗继祖.我的祖父罗振玉[M].长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25]林毓生.思想与人物[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26]王荣祖[M].康章合论[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
    [27]高阳《清末四公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28]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29]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0]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1]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33]祝勇.辛亥年[M].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34]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5]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6]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7]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马亚中.中国近代史歌诗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39][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罗志田.对共和体制的失望:梁济之死[J].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41]罗志田.民国学界的老辈[J].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42]熊月之.辛亥鼎革与租界遗老[J].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43]林志宏.清遗民的心态及出境:以刘声木《苌楚斋随笔》为例[J].台北:吴东历史学报,2003年第9期
    [44]吴志铿.清遗民的晚清记忆——刘声木个案研究,郭廷以先生百岁冥诞纪念史学论文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
    [45]张福贵.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J].文艺争鸣,2011年7月号
    [46]李怡.从历史命名的辩证到文化机制的发掘——我们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意义[J].文艺争鸣,2011年7月号
    [47]丁帆.“民国文学风范”的再思考[J].文艺争鸣,2011年7月号。
    [48]马大勇.“二十世纪诗词史”之构想[J].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49]陆胤.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六期
    [50]陆胤.民国二年的“癸丑修禊”——兼论梁启超与旧文人的离合[J].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
    [51]刘梦溪.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J].中国文化,2001年12月
    [52]Kenneth Burke,“AGrammar of Motives”,New York,Prentice-Hall,INC.19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