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整体转型期,缘于对教育的期望之深以及与之相伴的责备甚切,名校也就成为一个颇多争议的话题。
     对名校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乃至激烈的争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必要性,但在教育改革日渐向深层推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已是人们强烈诉求的现今,如何立足现实国情去面对未来社会对当今教育的挑战,怎样尽可能地对名校形成科学而理性的认识以不断扩大并努力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则是我们在思考现实教育问题时应有的基点。
     造成对名校误解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在名校内涵的确认以及研究视角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缺失,却是首要的前提性因素。现有研究表明,虽然人们对名校问题给予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但是很少有人从学校文化的角度对名校进行剖析与重构。因此,循着学校文化这一视阈,探悉名校的主要内涵及其基本属性,进而分析“如何发展为名校”、“名校怎样继续成为名校”等便成为本文的中心议题。
     必须指出的是,本文所论之名校,重在学校办学历史的悠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非政府行为下、通过学校自身长期发展而成的名校。名校之“名”虽主要见之于名校的办学理念、名师、名生和特色等方面,但其生成之“根”却在于名校历史的凝重与底蕴的累积、思维的独特和个性的鲜明、保守和开放的生命张力以及善用古典的心态涵养学校精神。这可以以古今中外名校的历史与现实相佐证。
     “学校如何发展为名校”,是集理论架构与实践探询为一体的尝试。因是学校教育实践者更为关注的焦点,故成为全文的主体。论述主要是从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实践主体建设、中介客体建设、交往场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对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尚是一个不太熟悉的话题,但它在学校战略发展中却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校长、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文化的实践主体,管理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乃是学校教育品质得以提升的关键;中介客体尤其是此中的制度文化和课程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文化的交往场建设,则凸显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要义。
     “名校怎样继续成为名校”,只能是一种较为初步的探索,或许因此论题的复杂与宏大,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从“生命周期”、“第二曲线”等理论所给予人的教育启示入手,强调了名校自我更新以达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通过提升学校文化力、改善学校文化道德领导这两大核心举措,实现名校生命张力的持久。
     展望21世纪名校的文化使命,其实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是:教育理论如何才能更好地贴近学校教育现实进而发挥其引领作用。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思想及其新教育实验,则能给人以诸多的启迪。
The integral social transformation results from the great anticipation towards education and its relevant concerns, in which the issue of well-known schools is certainly a heated topic.
     The different views and even heated disputes on the issue of well-known schools certainly prov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value and necessity of the research topic. But as education reform if progressing deeper and fair-and-balanced education is strongly sought for, how to face the reality and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 society on the current education, and how to possibly form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sights into well-known schools, and how to expand and satisfy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f the people on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certainly the starting point for us to consider and solve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oblems.
     The reasons for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being well-known schools are dual-folded, but the possible need to confirm the well-known school connotations and select a research viewpoint is the primary prerequisite. The availabl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although enough theoretical studies 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into well-known schools have been conducted, few have tried to analyze and restructure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culture. Thus, it is the central theme of this dissertation to follow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school culture and explore the main connotations and basic features of well-known schools in order to analyze "how to be well-known schools" and "how to continue to be well-known schools".
     What deserves mentioning is that the well-known schools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those that have long histories and are non-government interfered self-developed ones. Although the reputation of well-known schools is embodied in the schooling concepts, celebrated lecturers, top students and other features, its essence lies in the long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unique thinking style and striking individuality, vitality of openness from con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chool spirit with classical self-restraint, all of which can be proved by the history and the reality of well-known school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ow to be well-known schools" is an experiment integrating theoretical structuring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Since it is the focus of school education practice, it is certainly the principal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survey is conducte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self-diagnosis, entity construction, medium object construction, and intercourse circumstanc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out of which, the self-diagnosis of school culture is still an unfamiliar topic to most educational workers, but it possess pioneering and fundamental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school development strategy. Headmast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 key school culture entities in administering culture construction, developing teachers' specializations, cultivating students' humanities, and even in improving school education qualities. The medium objects, especially the system and cour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not only the guarantee of schoo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culture intercourse circumstance suggests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school education.
     "How to continue to be well-known schools" is only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partly because the topic is too big and complicated with very few available researches. The dissertation, starting from the inspiration of "life cycle" and "the second curve" theories,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necessity of self-renovation for sustained development. Well-known schools can preserve their vitalities by updating their school culture and improving school cultural morality.
     Faced with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well-known schools in the 21st century, we ar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 How can education theories be made close to school education reality so as to display their leadership roles. In this aspect, Prof. Zhu Yongxin's new education ideas and his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s provide lots of inspirations.
引文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5页。
    [2]红荻:《名校靠什么出名》,www.eduol.com.cn。
    [2]冉云飞:《试看今日之名校》,《教师之友》,2003年第7期。
    [3]冉云飞:《试看今日之名校》,《教师之友》,2003年第7期。
    [4]吴非:《在欢乐中沉思》,《教师之友》,2003年第7期。
    [1]邓载浩:《论中小学名校的创办与素质教育》,《曲靖师专学报》,2000年9月。
    [2]廖清林:《创建“中华名校”的战略与策略——面向21世纪现代化中学的构建》,《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年第3期。
    [1]杨辑光:《论名校的三项使命》,《江西教育》,2003年第1-2期。
    [2]瞿卫星:《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成功的内在因素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3]吴昌顺:《造就一代名师》,www.basicedu.net。
    [4]《百年辉煌铸名门,两位总理来自南开》,北方网,2003年3月17日。
    [5]《执信中学:始于革命,兴于文化》,南方网,2002年9月30日。
    [1]《三百年名校的思索——访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国际人才交流》,2001第5期。
    [2]刘继安:《教育是通向未来的钥匙——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校长访谈》,《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23日第1版。
    [3]余寿文:《研究新的变化,建立新的平衡》,《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1]刘幼成、王肃元:《世界著名大学办学水平的共同特征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2]贾志兰、杜作润、王一鸣:《美日名牌大学与我国“211工程》,《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3]赵俊芳:《西方名校“活力”探源》,《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5月。
    [1]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5页。
    [1]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8页。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33-134页。
    [1]吴刚:《优质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3期,第12页。
    [2]陶西平:《WTO与中国教育》,《高教探索》,2002年第2期。
    [3]陶西平:《以整体优化思想推动优质教育的发展》,《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3期。
    [1]张铁民:《第四条路:名校办民校与公平刍议》,《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2期。
    [1]周勇:《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路向》、《论教育文化研究——兼谈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第7期。
    [1]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13页。
    [2]《中国教育“生病”了吗》,《教育参考》,1998年第6期。
    [3]赵启强:《当代中国教育调查》,www.folkcn.org,2005年5月28日。
    [1]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29页。
    [1]周勇:《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叙事与建构学校文化》,《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
    [1]章启天:《二三十年代春晖校园文化初探》,《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三)下,199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89-313页。
    [1]沈克琦:《西南联大何以成绩斐然》,www.pku.educn,2002年12月20日。
    [1]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29页。
    [2]注:关于春晖中学的部分资料,本文参阅萧楚儿:《遥望春晖》,载《教师之友》,2003年第7期,第12-15页,特此说明。
    [1]《全球十所最富特色的学校》,《参考消息(周末增刊)》,1992年2月21日版。
    [1]裴克安:《牛津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第99页。
    [2]《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0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北京第1版,第37-38页。
    [1]钱理群:《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读书》,1998年第5期。
    [2]《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2页。
    [3]《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25页。
    [1]德里达等:《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读书》,2001年版,第88页。
    [2]《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21页。
    [1]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04页。
    [2][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3页。
    [4]注:泰勒将文化定义为“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7-8页。
    [2]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曾经创造过,并且正在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和”。
    [3]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4]朱颜杰:《学校管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26页。
    [6][日]儿岛邦宏:《开拓学校文化的教师》,1992年日文版,第16、26-27页。
    [7]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0-31页。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40页。
    [2]李金初、牛玉发:《试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7月。
    [3]季萍:《学校文化自我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2、16页。
    [4]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0页。
    [1]Lunenburg,F.C.and Ornstein,A.C.,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cepts and Practices,1991,p.85;p.73.
    [2]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北京天下风经济研究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版,第32页。
    [3]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5页。
    [1]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2]安文铸:《学校管理研究专题》,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年版,第230页。
    [1]李学农:《广义学校文化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2]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34-366页。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45-263页。
    [1]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3-37页。
    [1]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2]袁振国:《校长的文化使命》,《中小学校长谋略(第一辑)》,第10页。
    [3]李公明《“师范生”》,《随笔》,1995年第3期。
    [1]章启天:《二三十年代春晖校园文化初探》,《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10-11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284页。
    [2]檀传宝:《论文化与教育的三种境界》,《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3]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69页。
    [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140页。
    [2]周浩波:《学校是什么》,《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3]Brooks Mather Kelly.Yale:A History[M].Yale UniversityPress,1974.431.
    [1]王英杰:《大学的保守性——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2]A·J·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00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97-100页。
    [2]德里达等:《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读书》,2001年版。
    [1]张源潜:《大一生括杂忆》,《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63页。
    [2]谢泳:《逝去的年代——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第28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14-17页。
    [2]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120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145页。
    [2]《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第1版,第121页。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07-308页。
    [1]谢泳:《逝去的年代——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1]徐葆耕:《名校应该有个性》,《北京教育》,2003年第10期。
    [1]The Yale Daily News.The Insider'sGuide to the Colleges.1981.p.240.
    [1]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2]黄俊杰:《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台湾通识教育学会,1999年,第117页。
    [1]《北国之春——全国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讨会》会议资料,吉林市,2005年12月24日-25日。
    [2]architectonic art,《尼各马可伦理学》094a,1141b
    [3]杨东平主编:《大学之道》,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4页。
    [1]郝德永:《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1]S·斯特林费儿德、S·罗斯、L·史密斯著,窦卫国等译:《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1页。
    [2]S·斯特林费儿德、S·罗斯、L·史密斯著,窦卫国等译:《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页。
    [1]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第4页。
    [1]季萍:《学校文化自我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3、54、25页。
    [1]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99、205页。
    [2][澳]丹纳斯、斯奇拉、韦伯著,刘瑾译:《理解福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1]季萍:《学校文化自我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49-53页。
    [1](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版,第1、11页。
    [2]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29页。
    [1]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9-140页。
    [1]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40-141页。
    [1]展涛:《我们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人民网,2005年11月15日。
    [1]安文铸:《知名学校与知名校长》,《中小学管理》,1995年第5期。
    [2]《新时期校长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北京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专题讨论实录》,《中小学管理》,1995年第5期。
    [3]《自我超越》,浙学江大出版社,第150页。
    [1]郝宁、刘朋:《试论学校管理者的战略规划策略—兼论时代对学校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2期。
    [1]赵中建:《学校危机管理(讲座)》。
    [2]李淑华、肖余春:《高(完)中校长工作积极性的调查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3]汤林春:《关于中小学校长决策现状的调查》,《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10期。
    [1]韩延明:《管理学新论》,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289页。
    [2]托尼·布什著,强海燕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3]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28页。
    [4]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29页。
    [5][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5、6-7页。
    [1]程晋宽:《美国最好的学校领导特征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第5期。
    [1]Marsha Speck,The Principalship,The Prentice-Hall Inc.1999,P33.P51.
    [1]吴志宏等:《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版,第135页。
    [2]钟启泉:《从校长资格制度与研修制度看校长素质》,《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6期。
    [1]摘自www.sohu.com\learningsohu.com《耶鲁校长开列大学领导必备的八大素质》,2004年8月6日。
    [2]赵中建:《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讲座)》。
    [1]展涛:《我们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人民网2005年11月15日。
    [2]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3][美]莫蒂默·阿德勒著,王月瑞译:《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海南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0、8页。
    [1]克里夫·贝克著,戚万学等译:《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4页。
    [2]注:弗罗登伯格给“筋疲力尽”下的概念是:一种极度无能为力的不安,在这种不安中,一个开始抱有很高的成就目标的人,会沦落到一种衰竭、忧虑、受挫、愤怒和玩世不恭的状态。参见克里夫·贝克著,戚万学等译:《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9页。
    [3][美]莫蒂默·阿德勒著,王月瑞译,《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海南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47页。
    [1]北京:中国新闻网,2006年8月15日。
    [1]叶澜、白益民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206页。
    [2]注:《年鉴》标题即为“教师教育:困境与前景”。
    [3]叶澜、白益民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第208-216页。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第33页。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第31-47页。
    [1]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第231-241页。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33页。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
    [2]钟启泉:《教师专业化误区及其批判》,《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4-5期。
    [1]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05页。
    [1]赵志成:《怎样学得更好》,教协报,2002年1月第21版。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97页。
    [1][美]Lynda Fidstein & Patricia Phelps著,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05页。
    [1]丁刚:《学科的功夫在学科之外》,《河南教育》,2003年第3期.
    [1][美]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著,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89页。
    [2]伽达默尔著,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1]埃德蒙.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第4页。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18-338页。
    [2]鲁洁、王逄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121页。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46页。
    [1]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2]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11-312页。
    [3]侯定凯:《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3期。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45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77页.
    [2]梁祝平:《时代精神的精华与文化素质教育》,《广西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2页。
    [4]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01页。
    [1]徐讯:《读书与读人》,第33页.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69页。
    [3]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4][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7、8页。
    [1]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69页。
    [2]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46-252页。
    [3]马卡连柯著、耿济安译:《父母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85页。
    [1]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年第1期。
    [2]H.J.德伯里著、王民等译:《文化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159页.
    [3]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期。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9页。
    [1]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04-105。
    [1]萧楚儿:《遥望春晖》,《教师之友》,2003年第7期。
    [2]李守华、周光庆、王绍玺:《文化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
    [1]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31页。
    [2]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期。
    [1]张四平:《传承学校历史,规划现代校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启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2期。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17页。
    [2]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20页。
    [1]雅斯贝尔斯:《大学的观念》,《新华文摘》,2001年第1期。
    [2]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3]张应强、高桂娟:《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43-144页。
    [2]托马尼·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04页。
    [3]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13页。
    [1]罗伯特·G·欧文斯著:《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46页。
    [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57页。
    [1]邴正:《当代人与文化——人类自我意识与文化批判》,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
    [1]参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18页。
    [2]裴娣娜:《课程文化建设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9期。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88页。
    [4]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48页。
    [1]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卷。
    [2]郝德永:《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第7-83页;
    赵颖、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教育科学》,2002年第5期,第25-28页。
    [3]Paul.K.Feyerabend.Science in A Free Society[M].London:New Left Books,1978:13-16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90-291页。
    [2]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卷。
    [1]王国祥:《名人与名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0-12、47、77-78页。
    [1]《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4-107页。
    [1]沈怡文:《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扬州中学百年办学思想与经验的解读》,部分选摘。
    [2]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卷。
    [1]参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20-121页。
    [1]Fullan,M.(with Stiegelbauer,S.).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 Change(2nd e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OSIE Press,1991.
    [1]顾伟光:《加快高中课程改革步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部分选摘。
    [1]缪建新:《走校本培训之路,求名校跨越发展》,部分选摘.
    [2]《学生选修课指导手册》,江苏省苏州中学2005年11月编制。
    [1]胡平:《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要义、缺失及对策》,部分选摘。
    [2]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522-523页。
    [1]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4、194-195页。
    [2]佐藤·学 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296-297页。
    [1]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1]丁钢:《现代学校教育如何构建新的学校文化》,《教育参考》,2004年第6期.
    [1]克里夫·贝克著,戚万学、赵文静等译:《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6-7页。
    [1]陈永明:《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38页.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68-269页。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61-264页.
    [1]S·斯特林费尔德、S·罗斯、L·史密斯著,窦卫国等译:《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69页。
    [2]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第269页。
    [1]冯大鸣、萨万乔尼:《再造学校领导》,《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5期。
    [2]注:作为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形象三方面内容。同时参见: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00页。
    [1]王国祥:《名人与名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3页。
    [1]周勇:《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叙事与建构学校文化》,《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
    [2]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页。
    [3]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92页。
    3[美]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著,王建平译:《教师新概念——驾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34页.
    4 朱永新:《“老九再咏叹”》,《朱永新教育文集》卷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美]莫蒂默·阿德勒著,王月瑞译:《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海南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18页。
    [2]董扶民:《美国教育改革现状分析——三种现象要求改革具备三个要素》,《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期。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237-242页。
    [2]林春福、杨天平:《后现代教育管理语境下学校的外部公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
    [1]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事业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5页。
    [1]S·斯特林费尔德、S·罗斯、L·史密斯著,窦卫国译:《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20-245页。
    [1]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63页。
    [1]扬·莫里森:《第二曲线》,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1]扬·莫里森:《第二曲线》,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2]注:学校位阶一般是指学校在当地学校群体中的地位,以及所产生影响的性质,如学校特色的鲜明性和社会知晓的范围。
    [1]扬·莫里森:《第二曲线》,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2]刘军:《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理论研究》,《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1]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92页。
    [2]Gordon L.Lippitt,Organizational Renewal:Achieving Viability in a Changing World(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69)
    [3]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63页。
    [4]Far West Laboratory,"A Statement of Organizational for Documenttation and Analysis of Organizanional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Urban School"(paper submitted to Program on Local Problem-Solving,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San Francisco,1974 )
    [5]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63页。
    [6]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64页。
    [1]lewin,"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p.35
    [2]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76-277页。
    [1][英]阿什比著,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1]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89、282页。
    [1][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页。
    [2]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哈伯和罗出版公司,1978年版,第86页。
    [3][美]莫蒂默·阿德勒著、王月瑞译:《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海南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6页。
    [1][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65页。
    [2]Flores,Albert."What Kind of Person Should a Professional Be?" In A.Flores(ed.),Professional Ideals.Belment,Calif.:Wadsworth,1988,p.2
    [3][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页。
    [1]雅各布·W·盖茨尔斯:《领导中的理论与研究:评论与选择》,载于鲁温·L·坎宁安和威廉·J·吉法特编:《领导:当今科学与艺术》(伊利诺斯,伊塔斯卡:皮科克出版四,1973年),第40-41页。
    [2]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317页。
    [1]伦西斯·利克特:《人际组织:管理与价值》,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1967年版,第148页。
    [2][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30页。
    [3][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40、44、17页。
    [1][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28-134页。
    [2]罗兰德·S·巴斯、德伦西·E·狄尔:《高效率的校长:研究总结》,弗吉尼亚赖斯顿中学校长协会,1982年。
    [3][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第241页。
    [1]注:奉献,这里意指“衷心向往之,并愿意创造或改变任何必要的结构性‘法则',以全心全意地实现它”。摘自[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第253页。
    [2]投入,这里意指“衷心向往之,愿意在‘精神的法则'内做任何事情”。同1,第253页。
    [3][美]彼得·圣吉 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第252页。
    [4]Kelly,R.E."In Praise of Follow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88(6).
    [5]Kelly,R.E."In Praise of Follow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88(6)。
    [1]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50-52页。
    [1]Boyer,E.(ed).Campus Life in Search of Community.Princeton,N.J.: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0,p.2
    [1]Hargreaves,A." Contrived Collegiality and the Culture of Teach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anadia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QUEBEC City,Quebec,1989,p.6
    [1]克里夫·贝克著、戚万学等译:《优化学校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1]薛涌:《巴菲特行善: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http://biz.163.com,2006年7月4日。
    [1]克里夫·贝克著,戚万学、赵文静等译:《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7、5页。
    [2]侯定凯:《谁来影响当今中国教育》,《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第1、5、6、9、10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2.朱永新主编:《创新教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3.朱永新主编:《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朱永新、许庆豫主编:《教育问题的哲学探索》,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6.任平、王金福、王晓升主编:《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7.王金福著:《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8.周浩波著:《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9.张世英著:《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0.桑新民、陈建翔著:《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11.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12.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13.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14.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15.唐莹著:《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6.吴鼎福、诸文蔚著:《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第版
    17.金生hong[原字钅加(宏去宀)]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18.范竹增、任平、顾平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与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刘进田著:《文化哲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0.李鹏程著:《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21.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22.俞国良著:《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3.杨全印、孙稼麟著:《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4.陈玉琨主编:《素质教育——名校的追求与实践》,文汇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5.燕国材著:《素质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26.王国祥主编:《名人与名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7.思雅编著:《世界名校精英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1月第版
    28.赵翰章、傅维利主编:《中国著名中学》,大连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29.杨东平主编:《大学之道》,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30.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1.易连云著:《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2.叶澜、白益民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3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34.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35.S·拉塞克G·维迪努 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3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 第1版
    38.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39.范国睿主编:《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40.王晓辉、赵中建等译:《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第1版
    41.王铁军著:《校长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权
    42.张铁明著:《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43.袁振国著:《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44.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45.钟启泉、金正扬、昊国平主编:《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46.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7.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48.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4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50.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51.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52.王坦著:《现代教育改革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53.秦言著:《关注知识经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54.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55.鲁洁、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56.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57.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2000年8月第1版
    58.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59.陈敬朴著:《基础教育的矛盾与对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60.宋月丽主编:《学校管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61.胡定荣著:《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6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63.熊川武著:《学校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64.《管理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2版
    65.肖川著:《教育的视界》,岳麓书社,2003年1月第1版
    66.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1版
    67.孙伟平著:《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68.姚文忠、刘一、刘裕权著:《学校诊断》,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69.季萍主编:《学校文化自我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70.[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71.[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72.[英]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73.[美]亨利·A·吉罗克斯著、刘惠珍等译:《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74.[加]克里夫·贝克著、戚万学等译:《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75.[美]S·斯特林费儿德、S·罗斯、L.史密斯著,窦卫国等译:《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76.[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77.[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78.[美]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著、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79.[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0.[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宁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1.[英]杰夫·惠迪、萨莉·鲍尔、大卫·哈尔平著、马忠虎译:《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82.[日]佐藤学 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新观念》,江苏高教,1998/4第20-24
    2.耿文侠:《对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目标的思考》,《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101-104页
    3.齐放:《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1999/6第14-18页
    4.江畅:《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第22-26、38页
    5.娄杰:《关于中国文化体系建构的思考》,《理论前沿》1997/2第9-10页
    6.吴松:《教育与文化》,《高等教育研究》2002/6第16-20页
    7.石中英:《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教育研究》2002/3第19-23页
    8.李学农:《广义学校文化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39-43页
    9.赵颖、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教育科学》2002年10月第25-28页
    10.郑湘晋:《对“学校文化场”的建设与作用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4期第32-35页
    11.苏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7期10-14页
    12.王继华:《教育文化力的理性释放》,《江西教育》2003年第1-2期第10-11页
    13.杨明全:《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转型》,《河南教育》2002年第12期第16-17页
    14.冯东黎:《论民族文化与办学品位》,《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6卷增刊第231-233页
    15.王晓聪:《浅论以理性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46-48、53页
    16.陈圆:《浅谈学校文化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4第14、16页
    17.孙鹤娟:《人本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的第一原理》,《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第15-17页
    18.李庆平、刘方庆:《实施文化立校方略,增强学校持续发展动力》,《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27-29页
    19.李金初、牛玉发:《试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7月第6-10页
    20.赵欢君、陶李刚:《试析学校文化的构成及其形成机制》,《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1月第94-96页
    21.张启树:《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101-104页
    22.辜伟节:《学校:校长、教师、学生互动发展的文化共同体》,《江苏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第6-9页
    23.乐传永:《学校组织文化功能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第29-32页
    24.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教育发展研究》2002/1第5-9页
    25.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教育研究》2002/6第12-18页
    26.孟宪忠:《在社会、文化、人领域定位——哲学的意义与哲学家的使命》,《社会科学战线》1995/2第43-55页
    27.肖朗:《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3/1第117-125页
    28.李燕:《当代中国教育的“后发外生”问题论析》,《海南师院学报》1998/3第8-12页
    29.徐继存:《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谈)》,《教育研究》2002/9第 67-74页
    30.李森:《教学转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谈)》,《教育研究》2002/9第67-74页
    31.王芳:《关于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理性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第7-10页
    3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5第3-7、16页
    33.潘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创新》,《人民教育》2002/9第15-18页
    34.张华:《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全球教育展望》2Q01年第7期
    35.李臣之:《课程实施:意义与本质》,《课程·教材·教法》2001/9第13-17页
    36.谢登斌:《世纪之交世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3第35-40页
    37.陈怡舟、魏艳娟:《美国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校长的冲击》,《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第42-43页
    38.王莉颖:《美国中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教学与管理》1999年第6期.
    39.强海燕、托尼·布什:《跨文化视角下中英基础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40.王培德:《内地香港基础教育比较》,《天津教育》1997/4第13-14页
    41.冯大鸣:《关于中外校长管理制度的比较与思考》,《中学教育》1998/3第46-48页
    42.瞿卫星:《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成功的内在因素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第9-12页
    43.廖清林:《创建“中华名校”的战略与策略——面向21世纪现代化中学的构建》,《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3第6-9页
    44.张铁明:《第四条路:名校办民校与公平刍论》,《上海教育科研》2003/2第4-9页
    45.徐仲安:《名牌学校形成与发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名牌学校个案研究报告》,《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1第118-120页
    46.章启天:《二三十年代春晖校园文化初探》《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2第122-126页
    47.安文铸:《知名学校与知名校长》,《中小学管理》1995/5第4-6页
    48.吴秀娟:《试析成功学校与成功校长》,《中学教育》1998/3第3-6页
    49.程晋宽:《美国最好的学校领导特征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5第25-28页
    50.徐匡迪:《今天我们如何做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7第1-4页
    51.冯永熙:《成功校长的实证研究报告》,《中学教育》1998/5第3-8页
    52.汤林春:《关于中小学校长决策现状的调查》,《上海教育科研》2001/10第43-46、12页
    53.林存华:《中小学校长领导权力的个案调查与比较》,《上海教育科研》2000/5第24-29页
    54.周俊:《学校管理中教师反影响力的调查与分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2/20第7-9页
    55.刘军:《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理论研究》,《教育研究》2002/8第73-77页
    56.张志勇:《关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山东教育》2002/10第4-8页
    57.《“我们要打造世界一流名校”》,Business World 2000第12期 第52-53页
    58.朱伟一:《常青藤,常青藤》,《国际人才交流》2001/8第48-49页
    59.《三百年名校的思索——访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国际人才交流》2001/5第6-9页
    60.刘继安:《教育是通向未来的钥匙——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校长访谈》,《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23日第1版
    61.杨素珍:《承继兴学育人传统,打造华夏名校品牌》,《山西教育》2003/4第4-5页
    62.都光珍:《论“上档次、上水平、创特色、建名校”》,《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第70-73页
    63.穆义生:《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创办条件论析》,《电力高等教育》2000/3第5-8、83页
    64.郭齐勇:《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中国大学教学》2002/10第16-18页
    65.王志刚、王昌民:《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 科版)》2003/1第56-61页
    66.贾志兰、杜作润、王一鸣:《美日名牌大学与我国“211工程”(社科版)》,《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1第93-98页
    67.朱彤:《21世纪的大学是什么样的——世界名校校长谈大学教育》,《今日中国》1998年12月,第44-46页
    68.冯国文:《建设不同类型现代化学校的探讨》,《中国教育学刊》1997/6,第19-22页
    69.赵俊芳:《西方名校“活力”探源》,《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2001年5月第100-105页
    70.李云起:《美国名牌大学的困惑》,《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2第104-105页
    71.张俊平:《教育走进品牌时代》,《江苏教育》2003/2第4-5页
    72.杨辑光:《论名校的三项使命》,《江西教育》2003年第1-2期第16-18页
    73.黄文:《走特色化路子,建品牌性学校》,《广西教育》2003/5第43-44页
    74.吴秀娟:《关于学校“各自办出特色”的哲学思考》,《教育导刊》1997年第8、9期第21-23页
    75.邓载浩:《论中小学名校的创办与素质教育》,《曲靖师专学报》2000/9第13-16页
    76.万明钢、王文岚:《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第75-79页
    77.项贤明:《教育全球化的后殖民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第2-5页
    78.李东:《“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挑战》,《教育科学研究》2000/2第10-13页
    79.赵烁:《全球化与教育》,《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9月第114-116页
    80.蓝建:《全球化与全民基础教育》,《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26-27、62页
    81.李欣复、李长伟:《教育全球化:转型中的选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月第1-7页
    82.潘涌:《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教育导刊》2001年12月第1-3页
    83.肖川:《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现实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第6-9页
    84.姚晓春:《浅论教育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第2-8页
    85.李长伟:《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新教育价值坐标探寻》,《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1-15、64页
    86.李学丽、王鹤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及价值观教育》,《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第90-93页
    87.沈宗胜:《时代精神与学校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2月第22-25页
    88.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研究》2003/3第26-31页
    89.王靖:《试论后现代思潮的价值及其在教育中的体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7月第60-64页
    90.陈兴德、覃红霞:《试析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诘难与改造》,《社会科学在线》2000年第6期第212-216页
    91.王岳川:《后现代:科学、宗教与文化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3期第140-148页
    92.黄崴:《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解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第18-20页
    93.张文军:《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批判》,《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3期第63-67、71页
    94.严万跃、刘德华:《西方后现代思潮与教育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2月第31-36页
    95.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11-16页
    96.张美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命教育》,《教学与管理》2003年1月15日
    97.石中英:《试论现代教育的“深度”》,《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第1-3页
    98.邓涛:《教育视域里的生命教育》,《教书育人》2002/8第2-3页
    99.高伟:《“阐释”与“拒绝”:教育的话语权力——生存论教育哲学对教育者的“思”的观照》,《海南师院学报》1998/4第12-17、25页
    100.唐荣德:《知识经济对教育影响的哲学思考》,《江西教育科研》1999/6第17-19、38
    101.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初探——从教育本质谈起》,《上海教育科研》1997/8第1——4、44页
    102.别索诺娃/李淼(俄别索诺娃(?.?.? e c c o ? o ??)):《哲学与实践》,《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3第28页
    103.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教育研究》2003/1第19-24页
    104.程学才:《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关系新论》,《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第72-76页
    105.唐荣德:《论教育哲学应然功能的现实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第40-45页
    106.刘铁芳:《人、世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7/8第23-28页
    107.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2第3-6页
    108.熊川武:《论教育实践合理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第47-53、60页
    109.金生hong[原字钅加(宏去冖)]:《教育哲学怎样关涉美好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第17-21、48页
    110.靖国平:《论教育与生活的“二重变奏”》,《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2第15-19、40页
    111.文雪:《生命教育论》,《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9期》第11-14页
    112.吴新武:《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25-128页
    113.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4第5-8页
    114.J.本特松:《“生活—世界”教育学——西方教育学研究传统的新视角》,《国外社会科学》2002/4第32-36页
    115.安妮.黑克琳·胡森:《多元文化教育和后殖民取向》,《比较教育研究》2003/1第11-17、34页
    1.Gordon L.Lippitt,Organizational Renewal:Achieving Viability in a Changing World(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69)
    2.Far West Laboratory,"A Statement of Organizational for Documenttation and Analysis of Organizanional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Urban School"(paper submitted to Program on Local Problem-Solving,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San Francisco,1974 )
    3.Hirsch,E.D.Jr.,The School We Need:And Why We Don't Have Them.New York:Doubleday,1996.
    4.Firestone,William A.,and Bruce L.Wilson,"Using Bureaucratic and Cultural Linkages to Improve Instruction:The Principals's Contribu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1(Spring 1985,)pp.7-30
    5.Deal,Terrence E.,and Kent D.Peterson,The Principal's Role in Shaping of School Culture.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1990.
    6.Fullan,Michael,and Andy Hargreaves,What's Worth Fighting for in Your School?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6.
    7.John I.Goodlad,A Place Called School:Prospects for the Future(St.Louis:McGraw-Hill,1983)
    8.Gardner,John W.,On Leadership.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