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的藏族汉语诗歌,是当代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藏族汉语诗歌已经形成了两代诗人的创作格局,出现了两次发展高潮,涌现了许多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诗歌创作的藏族诗人,标志着藏族汉语诗歌走向了成熟。藏族汉语诗歌首先是民族文化结出的硕果,它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古典诗歌、民歌等文学形式和历史久远的宗教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它既有地域和农牧文化的因素,又受到了宗教文化的浸染,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宗教文化意蕴。藏族汉语诗歌就是对这种传统文化和本土经验的现代性书写。另外,藏族汉语诗歌又受到了来自汉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多元文化冲击,经历了由出离民族文化传统到向民族文化回归、由意识形态书写到神性书写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藏族诗人们力图在这种多元文化、两种语言的语境中,实现其民族身份的认同和重建,使藏族汉语诗歌以独特的姿态和面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藏族汉语诗歌的概况。首先从概念上对它进行了界定,指出它是指藏族诗人运用汉语进行的诗歌创作。其次,对藏族汉语诗歌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指出一些文学刊物和科研机构在藏族汉语诗歌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此外,还指出了本论文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构想。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土经验的文学表达,主要由以下几章组成:
     第一章,从藏族汉语诗歌的民族文化土壤切入,发掘它的本土文化资源。影响藏族汉语诗歌的本土资源,主要包括藏族古典诗歌、藏族民歌以及宗教文化三个方面,它们都通过各种形式向藏族汉语诗歌渗透,并且对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文化给养作用。
     第二章,藏族汉语诗歌的出现,是汉语文学促发下的产物。进藏作家诗人把汉语文学的火种带到了西藏,在他们的扶植和带动下,一大批藏族汉语诗人开始成长起来,他们在诗歌艺术上主动向内地汉语诗歌汲取营养,使藏族汉语诗歌走向了繁荣。
     第三章,藏族汉语诗歌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它受到了藏族传统农牧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出深厚的乡土情结和民俗文化色彩。
     第二部分是藏族汉语诗歌的现代性的诉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章:
     第一章,藏族汉语诗歌是西藏获得解放之后的产物,由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使它带上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一代藏族汉语诗人,形成了他们政治书写的宏大主题和时代共名。
     第二章,进入新时期以来,藏族汉语诗歌的创作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由原先的意识形态写作,转型为一种具有朝圣意识的神性书写,出现了第二代藏族汉语诗人的强大阵容。在他们的诗歌里,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意识,并且使藏族宗教文化重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第三章,藏族诗人运用汉语进行诗歌创作,是汉文化以及西方多元文化冲击的结果。但是,由于与传统文化在语言上的割裂,也造成了藏族诗人普遍的精神流浪和寻根焦灼。他们力图在多元文化的夹缝之中、在两种不同语言之间,建立自己的话语空间,并且在其中寻求自己的民族身份认同。
     结语部分,藏族汉语文学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应该把它纳入多民族文学史的视阈,以现代性的眼光审视它的存在与发展,才能够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Tibeta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which appearanced in the 1950s'is an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Tibeta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fter more than a half century's development, Tibetan Chinese poetry has already formed a creation pattern of two poets'generation, and occurted two high tides, emerged many Tibetan poets who can skillfully using Chinese to compose a poem. Which symbolizes that Tibetan Chinese poetry moves toward mature. Tibetan Chinese poetry first is the great accomp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It has a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 which including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folk song and historical religion culture and so on.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has both the factor of the region culture and the farming culture, and the religious culture. It has the obvious region culture color and the religious culture implication. Tibetan Chinese poetry is the modernity writing of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local experience. Moreover, Tibetan Chinese poetry has received the multicultural impact from the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the Western culture. It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which Transformed from left the national culture to return to the national culture tradition, and a process which from ideology writing to divine writing. Tibetan poets try hard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status approval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multicultural culture and two languages environment, and they still try to go toward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world with a unique posture and appearance.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Tibetan Chinese poetry. First, limits the overview of Tibetan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concept,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refers to Tibetan poets'poetry which composed using Chinese. Nex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it,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promotion effect of some literature public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it. In addition, it also points out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y conception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s two major part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the literature expression of local experiences.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several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it explores its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from Tibetan Chinese poetry's national culture. It mainly includes the Tibetan classical poetry and Tibetan folk song as well as the religious culture which affects Tibetan Chinese poetry. They penetrate to Tibetan Chinese poetry with deferent form, and they have important culture provisions function to its development.
     The second chapter:the appearance of Tibetan Chinese poetry was promoted by Chinese literature. The writers and poets coming into Tibet brought Chinese literature fire into Tibet. A large number of Tibetan Chinese poets have grown up under their prop and led. They derived the nutrition from inland Chinese poetry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in the poetry art, and caused Tibetan Chinese poetry went to prosperous.
     The third chapter:Tibetan Chinese poetry has a rich national tradition.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farming culture and it has a clear region characteristic, which manifests a deep local complex and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color.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modernity demand of Tibetan Chinese poetry. It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Tibetan Chinese poetry is generated after the liberation of Tibet. As a result of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it has an intense ideology color. In this perio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ibetan Chinese poet emerged.They has formed their great and commom theme of political writing.
     The second chapter:Tibetan Chinese poetry has occured great change after entering into the new era. It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ideology writing to the divine writing, and emerged the formidable lineup of the second Tibetan Chinese poet generation. In theirs poetry, manifests the clea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makes the Tibetan religion culture to glow the era brilliance.
     The third chapter:Tibetan poets compose poetry using Chinese is the result of the impact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multicultural culture. But because separ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language, it also caused Tibetan poets' universal spirit wandering and anxiously roots inquiring. They try hard to establish their own words space in the multicultural cultural crevice and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and search their own national status approval in it.
     The conclusion part:Tibetan Chinese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multi-ethnic literature. It is in the process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It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vision of multi-ethnic history, and review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with a vision of mordernity, only then can obtain the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conclusion.
引文
[1]玛拉沁夫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导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
    [2][7]李佳俊,《文学,民族的形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第22页。
    [3]“明”在藏语中指“知识”、“学问”等,藏族文化中的小五明包括星算学、诗学、韵律、藻词和戏剧。
    [4]刊首寄语[J],西藏文学,2000年第1期。
    [5]马丽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西藏文学》[J],西藏文学,1997年第3期。
    [6]范向东,往事漫忆[J],西藏文学,1994年第1期。
    [1][15][49]梁庭望、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第13页、第22页。
    [2][3]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第14—15页。
    [4]别林斯基,《别林斯丛论文学》,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85页。
    [5][8][16][17][19]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佟锦华主编,《藏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第727页、第9页、第222页、第177页。
    [6]曾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略传[J],康导月刊,第1卷,1939年第8期。
    [7]见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9]素喀瓦罗卓杰波,《诗镜注》,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
    [10][11]丹珍草,《藏族当代作家汉语创作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第218页。
    [12][13][37][38][39][43][53][54][55]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208页、第208页、第176页、第229页、第229—230页、第10页、第242页、第242页、第242页。
    [14]周作人,《贵族的与平民的》,《周作人选集》,上海:上海万象书屋,1936年版。
    [18][23]藏人文化网,网址:http://people.tibetcul.com/dangdai/sdwt/200507/1423.html
    [20]杨恩洪,论格桑多杰诗作的民族特色[J],民族文学研究,1985年第4期。
    [21]李佳俊,写在世界屋脊的壮丽画卷[J],民族文学,]999年第8期。
    [22]伊丹才让,《雪山集》,后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4][25][28]吴重阳、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6页、第273页、第276页。
    [26][29]谢冕,和新中国一起歌唱[J],文学评论,1979年第4期。
    [27]赵之洵,雪域的溪流——试论藏族诗人丹真贡布的诗歌创作[J],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30]饶阶巴桑,《从澜沧江出发·我的经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1页。
    [31]岗仁曲成、史坤,澎湃发展的藏族当代文学[J],西藏文学,1985年第8-9期。
    [32]阿来,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J],民族文学,2001年第9期。
    [33]阿来,穿行于异质文化之间[N],中国文化报,2001—05—10。
    [34]阿来,关于灵魂的歌唱[J],人民文学,1999年第4期。
    [35]谢冕,痛苦而又幸福的诞生——序班果《我的羌域》[J],民族文学,1990年第5期。
    [36]王尧,藏族古歌与神话[J],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40]刘建勋,作家的文化视野[J],唐都学刊,1997年第1期。
    [41]黑格尔,《美学》,第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页。
    [4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15页。
    [44][47][48]才旺瑙乳、旺秀才丹,《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序,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5][46]丹珠昂奔,《佛教与藏族文学》,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第3页。
    [50]益希单增,西藏文学的过去与现状[J],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1][52]丹珠昂奔,《藏族神灵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第143页。
    [56][58]丹珠昂奔,《藏族文化散论》,北京:中央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64页、第134页。
    [57]张文勋、施惟达,《民族文化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59]唯色,星汉璀璨的雪域诗坛[J],西藏文学,1998年第3期。
    [60]汉斯·昆伯尔,《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潮》,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3页。
    [1]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2页。
    [2][美]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3]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导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丹珠昂奔,《藏族文化散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8页。
    [5]尼玛扎西,浮面歌吟——关于当代西藏文学生存与发展的一些断想[J],西藏文学,1999年第2期。
    [6][9]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第8页。
    [7][15]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第117页。
    [8]阿来,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0]益希单增,西藏文学的过云与现状[J],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1][12]见耿予方,《西藏五十年·文学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第48页。
    [13][20]色波,《玛尼石藏地文丛》序,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4]见唯色,星汉璀璨的雪域诗坛[J],西藏文学,1998年第3期。
    [16]燎原,《高地上的奴隶与圣哲》,载《昌耀诗文总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杨小峻,对西藏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西藏研究,2002年第4期。
    [18][19]谭斯颖,镜中人生镜中缘——白玛娜珍访谈[N],西藏日报,2004—01—25。
    [21]李敬泽,阿来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Z],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01。
    [22]央珍,《无性别的神》,内容提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23]徐坤,小说:作为一门叙事的艺术——读阿来的新作《尘埃落定》[N],文学报,1998—02—19。
    [1]张承志,历史与心史——读《元朝秘史》随想[J],读书,1985年第9期。
    [2]丹真公布,《牧笛悠悠》,后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62页。
    [4]扎西达娃,扎西达娃的自我采访[J],中国西藏,1995年第3期。
    [5][31][34]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第78页、第14页。
    [6][7][11]唯色,星汉璀璨的雪域诗坛[J],西藏文学,1998年第3期。
    [8]唯色,声音中的西藏[J],西藏文学,1997年第2期。
    [9]阿来,大地的语言[J],人民文学,2009年第1期。
    [10]皮皮、扎西达娃,哲学与方法[J],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1期。
    [12]姚新勇,朝圣之旅:诗歌、民族与文化冲突[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3]才旺瑙乳、旺秀才丹,《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序,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才旺瑙乳,行吟:准将为我挥动手帕[J],西藏文学,1994年第2期。
    [15]阿来,《旧年的血迹》,重版自序,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16]阿来,谈《三十周岁时漫游若尔盖草原》[N],文学报,2007-02-08。
    [17]耿占春,藏族诗人如是说——当代藏族诗歌及其诗学主题[J],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8]阿来,获奖感言[J],民族文学,2000年第]期。
    [19]郑敏,胡‘涂’篇[A],谢冕、杨匡汉、吴思敬,诗探索[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辑。
    [20][21]白玛娜珍,《在心灵的天际》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2]唯色,《西藏笔记》,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3]阿来、陈祖君,文学应如何寻找“大声音”[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第2期。
    [24]阿来,《大地的阶梯》,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25]马丽华,《灵魂如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26]马丽华,《如意高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27]扶木,顺行于颠覆——西藏新小说的思考[J],西藏文学,1995年第1期。
    [28]央珍,《无性别的神》,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351页。
    [29]里尔克,《里尔克诗选》,黄灿然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30]别林斯丛,《别林斯丛选集》,第一卷,上海:时代出版社,1953年版,第41页。
    [32][35]丹珠昂奔,《藏族文化散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4页、第255页。
    [33]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导言,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梅卓,诗与自然的距离[J],民族文学,2007年第11期。
    [1][10]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第261页。
    [2]蒋述卓、李凤亮,《批评的文化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
    [3]尹虎彬,从单重文化到多重文化[J],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6期。
    [4]李佳俊,写在世界屋脊的壮丽画卷——回眸当代藏族文学发展轨迹[J],民族文学,1999年第8期。
    [5]伊丹才让,《雪山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2页。
    [6]吴重阳、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8页。
    [7][8][16]李佳俊,《文学,民族的形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第15页、第13页。
    [9]丹珍草,《当代藏族作家汉语创作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11][12]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第69页。
    [13]才旺瑙乳、旺秀才丹,《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序,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吴重阳,民族文学界定标准之我见[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15]特·赛音巴雅尔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17]伊丹才让,《雪狮集》,编者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雪犁主编,《中国当代藏族作家优秀作品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第542页。
    [19][20]伊丹才让,《雪狮集》,后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藏人文化网,网址:http://people.tibetcul.com/dangdai/sdwt/200507/1423.html
    [22]耿予方,再论当代藏族文学创作(一)[J],西藏研究,1986年第1期。
    [23][24][25]张光年,《爱的花瓣》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6]臧克家,鲜果色初露——读诗散记[J],诗刊,1961年第6期。
    [27]吴重阳,《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观》,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
    [28]转引自赵之洵,雪城的溪流[J],民族文学,1997年第9期。
    [1][3][4]李佳俊,《文学,民族的形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第48页、第19页。
    [2][29][30][32][41]才旺瑙乳、旺秀才丹,《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序,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李怡,《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6][7]色波,《玛尼石藏地文丛》序,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9]阿来、陈祖君,文学应如何寻找“大声音”[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第2期。
    [10]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梁真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86页。
    [11]果戈理,《果戈理散文选》,刘季星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12]丹珍草,《藏族当代作家汉语创作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13][27][28][40]唯色,星汉璀璨的雪域诗坛[J],西藏文学,1998年第3期。
    [14]阿来,大地的语言[J],人民文学,2009年第1期。
    [15]阿来,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在渤海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16]转引自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17]班果,《雪域》,后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19][20]谢冕,痛苦而又幸福的诞生——序班果《我的羌域》[J],民族文学,1990年第5期。
    [21][22][25][31][36][42][43]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第145页、第166页、第175页、第15页、第229页、第175页。
    [23][24]白玛娜珍,《在心灵的天际》,后记,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6]周韶西,困惑:对西藏新小说的思考[J],西藏文学,1990年第2期。
    [33]才旺瑙乳,行吟:谁将为我挥动手帕[J],西藏文学,1995年第2期。
    [34]耿占春,藏族诗人如是说[J],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5]杨炼,什么是诗歌精神?[J],读书,2009年第3期。
    [36]唯色,唯色网络散文专辑[J],天涯,2001年第4期。
    [37]莱蒙托夫语,转引自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47页。
    [38]罗庆春(阿库乌雾),《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6页。
    [39]嘎代才让,一种爱情(外二首)[J],星星诗刊(上半月刊),2007年第6期。
    [42]马丁·海德格尔,《诗人何为?》,《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44]丹珠昂奔,藏族文学论[J],文艺争鸣,1992年第4期。
    [46]白玛娜珍,我拥有的世界[J],西藏文学,2000年第4期。
    [47]阿来,获奖感言[J],民族文学,2000年第1期。
    [1][3][8]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第58页、第77页。
    [2]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6页。
    [4][5][27]才旺瑙乳、旺秀才丹,《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序,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七)》,《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5页。
    [7][20][26][47]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第293页、第19页、第246页、第70页。
    [9][10][11]色波,《玛尼石藏地文丛》序,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2][19][20][36][42][57]阿来,穿行于异质文化之间[N],中国文化报,2001—05—10。
    [13]阿来,文学应如何寻找“大声音”[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第2期。
    [14]阿来,《就这样日益丰盈》,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15]阿来,《阿来文集·诗文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16][17]谢冕,痛苦而又幸福的诞生——序班果《我的羌域》[J],民族文学,1990年第5期。
    [18]王家新,中国现代诗歌自我建构诸问题[J],诗探索,1997年第4期。
    [2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页。
    [23]刘大先,如何想象种群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9—03—06。
    [24]阿来,人是不朽的[J],民族文学,1990年第4期。
    [25]李贵仓,《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28]见于《西藏文学》,1983年第1期。
    [29]尼玛扎西,浮面歌吟——关于当代西藏文学生存与发展的一些断想[J],西藏文学,1999年第2期。
    [30]色波,得与失——关于本期专号小说[J],西藏文学,1988年第5期。
    [31]扶木,顺行与颠覆[J],西藏文学,1995年第1期。
    [32]叶维廉,被迫承受文化的错位——中国现代文化、文学、诗生变的思索[J],创世纪.,1999年,第100期。
    [33][59]唯色,《西藏笔记》,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第431页。
    [34]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35]艾托玛托夫,《艾托玛托夫选集》,第三卷,陈学迅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3页。
    [37][38][45]白玛娜珍,我拥有的世界[J],西藏文学,2000年第4期。
    [39]姚新勇,朝圣之旅:诗歌、民族与文化冲突[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40]李佳俊,当代藏族文学的文化走向——浅析新时期藏族作家不同群体的审美个性[J],中国藏学,2006年第1期。
    [41]班果,《雪域》,后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3]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16页。
    [44]李敬泽,阿来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Z],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01。
    [46]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8]格劳斯,《美国印地安土著的文化考证》,斯格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161—163页。
    [49]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年版,第465页。
    [50]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51]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9页。
    [52]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年版,第29页。
    [53][54]阿来,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人[J],美文(下半月),2007年第7期。
    [55]谭斯颖,镜中人生镜中缘——白玛娜珍访谈[N],西藏日报,2004—02—09。
    [56]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58]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1]尼玛扎西,浮面歌吟——关于当代西藏文学生存与发展的一些断想[J],西藏文学,1999年第2期。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鲁迅,《集外集·痴华鬘·题记》,《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4][5]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导言,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7]梁庭望、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第230页。
    [8]阿来,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0]王家新,穆旦与“去中国化”[J],诗探索,2006年第3期。
    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佟锦华主编,《藏族文学史》(上、下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马学良、梁庭望、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马学良、梁庭望、李云中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梁庭望、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耿予方,《西藏50年·文学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丹增主编,《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西藏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吴重阳、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佟锦华,《藏族古典文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佟锦华,《藏族文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版。
    佟锦华,《藏族传统文化概述》,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
    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特·赛音巴雅尔,《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丹珠昂奔,《佛教与藏族文学》,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散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2001年版。
    丹珠昂奔等,《藏族传统文化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治维,《当代西藏文艺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李佳俊,《文学,民族的形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王沂暖、唐景福,《藏族文学史略》,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周延良,《汉藏比较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赵永红,《文化雪域》,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黄颢、吴碧云,《仓央嘉措及其情诗研究》,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潜明兹,《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李雄飞,《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宋蜀华、满都尔图主编,《中国民族学五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常霞青,《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赵永红,《神奇的藏族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杨学政、萧鬓虹,《心灵的火焰——苯教文化之旅》,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编,《少数民族文学论集(第一集)》,北京:中国民问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谢热,《传统与变迁——藏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变迁模式》,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乔根锁,《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高文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丹珍草,《藏族当代作家汉语创作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蒲惠民,《当代少数民族诗人论》,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罗庆春,《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丁守璞,《历史的足迹——论民族文学与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夏敏,《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诗歌发生学的个案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察仓·尕藏才丹,《中国藏传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耿占坤,《爱与歌唱之谜: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情歌探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常文昌,《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意]图齐,向红茄译,《喜马拉雅的人与神》,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瑞士]米歇尔·泰勒,《发现西藏》,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
    [法]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
    [加]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王宝玉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伦敦和纽约:路特利支出版社,1994年版。
    [苏联]艾特玛托夫,《艾特玛托夫文集》,陈学迅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玛拉沁夫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
    雪犁等主编,《中国当代藏族作家优秀作品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色波主编,《玛尼石藏地文丛·诗歌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才旺瑙乳、旺秀才丹,《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顾建平选编,《聆听西藏(以诗歌的方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阿来,《阿来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唯色,《西藏笔记》,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赤烈曲扎,《西藏风土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
    藏人文化网http://www.tibetcul.com/Index.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