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环境问题进入国际社会关注视野的最初开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就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这些对立和冲突也表现在气候变化国际法中,体现为有关其结构、性质、发展等诸多方面的争论。但主要还是集中体现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中各个国家谁应承担义务、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方式来承担义务的关注。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待遇的规范及其基本原则在联合国主持的一系列会议的大量决议中得到确立。虽然差别待遇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许多变化、波折和挑战,但是国际社会对差别待遇规则、制度及原则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国际法律文件也逐步生效,包含有具体的内容,并产生了法律约束力,成功地实现了从“应有法”向“实在法”转变。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人类环境会议,国际社会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被通过,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正式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再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行动计划》,确定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接替《京都议定书》,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差别待遇一直贯穿这个过程的始终,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作为气候变化国际法的核心,所包含的关注发展中国家发展、给予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更优惠的差别待遇的规则、制度及原则,类型之完整,发展水平之高,为国际法其它领域所罕见。在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大活动中,差别待遇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其存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来,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全文紧扣差别待遇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立足于气候变化这一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问题,通过回顾差别待遇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分析和总结发展中国家参与气候变化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在差别待遇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途径问题上,力图用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理念阐述差别待遇产生的合理性,并用和谐世界的理念指导差别待遇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结构上,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是本文的导论,对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国际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理清“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国际法”、“发展中国家”、“差别待遇”等相关术语的使用状况,并进行概念界定,为全文论证奠定基础。总结出这些概念的特点,指出差别待遇在气候变化国际法中产生的必然性,以求为全文提供一个背景性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差别待遇的形成与发展”,先对差别待遇的产生进行简单分析,然后以《京都议定书》的缔结和生效为线索,追溯、总结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的提出、各利益相关方对发展中国家要求和呼声的回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对“后京都时代”差别待遇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展望。
     第三章“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差别待遇的基本原则”,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介绍和分析,阐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所具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分析其存在不足,提出公平互利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来弥补和完善,以期更好体现气差别待遇所蕴含的目标。
     第四章“气候变化国际法实施机制中的差别待遇”,阐述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规范如何实施。分析包含了信息通报机制、资金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遵约机制的气候变化国际法综合实施机制所包含的差别待遇规范,总结其共性。
     第五章“国际法其它领域中的差别待遇:影响与借鉴”,对国际海底法律制度、臭氧层保护制度和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差别待遇进行总结和梳理,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探寻这些领域的差别待遇对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产生的影响和借鉴。
     第六章“和谐世界背景下的差别待遇:回顾与前瞻”为全文的结语,在回顾、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并联系我国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和谐世界背景下的现代国际法应致力于尊重世界各国之间的差别,为推动发展问题的解决应完善相应的差别待遇;差别待遇的未来也需要借助和谐世界的理念,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分析差别待遇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From the ince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dialogu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witnessed a sharp dissonance between the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disputes also reflect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concerning the issues of structure, character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etc. and mainly concentrated on who should take the obligations, and how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of giving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resolut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evolution of norm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gradually accepted the principles, rules and mechanism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documents are going into effect, embodying material contents, and produce binding force, and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from lex ferendo to lex lata. From the rudimental consensus in the UN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to UNFCCC and the ratification of Kyoto Protocol, to the Bali Action Plan of the UN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orm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have run through the process-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showing great energy.
     The UNFCCC and its Kyoto Protocol in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contains numerous instance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avor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highlight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contains all different types of differential norms which exist, and it is unique both in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hese norms represent the soul of all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norms. Differential treatment works as a coordinator in the cooperation facing worldwide climate change for all countries. It brings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the climate regime and leaves more space for them to develop.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norm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mainly on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limate change which show the combin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his paper ventures to analyz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of climate change. To the challenges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ace at present,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its leg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onal law and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perfection in the future.
     Chapter one is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It introduces the cause and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such as'climate change,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developing country and'differential treatment', which are the bases of the argument. It mainly traces and sums up the characters of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figures out the reason of emergence of differential treat,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apter two review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isrt, it reviews the proces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s production, then introduces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basing on the subscriptions and ratifica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 and then trace back to the claims and appeals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other nations'reactions and the related difference. At last, it foresees the trend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the'Post-Kyoto Era'.
     Chapter three argu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reating these principles as theoretical bases. There are three principles which are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equitable and mutual benefit principle and sustainable principl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s mainly basing on the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but the principle cannot fully cover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he other two can help it fulfill its goal.
     Chapter four elaborates the norm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mplement mechanisms of climate change. It has made a synthesis, which includ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inancial mechanis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non-compliance procedures.
     Chapter five compares the norm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other areas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se areas include the law of deep sea bed mining, international ozone protection system and miltilateral trade system. The norm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can use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areas for reference, and the other areas can do the same thing either.
     Chapter six depicts the difficulties and new idea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law of climate change under the context of harmonious world as well as the inspiration to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China. It works as an epilogue, which is the review and foresight of the article. The epilogue concludes that the idea of harmonious world needs different treatment, and the norms of differential treat need the idea to fulfill further development.
引文
①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第2页。
    ①参见曾令良:《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0页。
    ①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16页。
    ②《气候公约》第1条3款。
    ①《气候公约》第1条2款。
    ②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页。
    ③李耀芳著:《国际环境法缘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①张坤民主编:《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②杜志华、杜群:《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从温室效应理论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载《现代法学》,2002年5期,第145页。
    ③政府江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下设三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的任务是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现状;第二工作组的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第三个工作组讨论减缓气候变化的各种对策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网站,2009年1月11日访问。www.ipcc.ch/languages/chinese.htm.
    ①《气候公约》第1条1款。
    ②早在1988年12月6日联合国大会《关于为人类今世后代保护气候变化》的第43/53号决议就承认:“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切之事项,因为气候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关键条件。”。
    ③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1页。
    ①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7页。
    ②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认为气候变化造成的食物和水资源缺乏等生态危机是苏丹达尔富尔冲突的主要原因。不仅达尔富尔、索马里、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等地的冲突都源自对水源和食物供给安全的担心,类似的问题还将在世界各地出现。参见《潘基文说生态危机是达尔富尔冲突的起因》,载《人民日报》,2007年6月18日,第003版。
    ①潘家华、庄贵阳、陈迎:《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②参见杜志华、杜群:《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从温室效应理论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载《现代法学》,2002年5期,第146页。
    ①《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载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74页。
    ② 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agenda21.htm2009年4月17日访问.
    ③ www.china.com.cn/tech/zhuanti/2007nbe/2007/09/17/content 8893223.htm2009年4月17日访问。
    ④.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9/09/content 6692053.htr(?)2009年4月17日访问。
    ⑤@www.ccchina.gov.cn/WebSite/CCChina/UpFile/File354.pdf2009年4月17日访问.
    ⑥ 1986年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dOocs/60.PDF2009年1月1]日访问。
    ①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发展”一词所具有的若干属性:第一,从内容来看,“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具有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内涵;第二,“发展”的主体既可以是群体(人民),又可以是个体;第三,“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和历史的概念;第四,“发展”的目的是通过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发展及其带来的利益的公平分配,推动“全体人民和所有个人”福利的不断改善,或者说,是为其“提供日益增多的改善生活的机会。”---转引自黄志雄著:《WTO体制内的发展问题与国际发展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参见黄志雄著:《WTO体制内的发展问题与国际发展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③参见曾令良:《论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的交互影响与作用》,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第115页。
    ④ See J. B. Rosen, China, Emerging Economies and World Trade Order, Duke Law Journal, Vol.46 1997, p.1521.
    ⑤《人类环境宣言》,载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672页。
    ①《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载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677-681页。
    ②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③关于种类划分的建议概况起来说有三种意见:对发展中国家下一个法律上的定义,藉此提出具体的识别标准,这可以称为“定义法”;由一国自行决定和宣布其是否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可以称为“自选法”;列举一份被认为符合条件的国家的名单,这可以称为“列举法”。---参见黄志雄:《从国际法实践看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及其识别标准---由中国“入世”谈判引发的思考》,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第74页。
    ① Daniel Bodansk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 Commentary,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8,1993,p.506.
    ②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第108页。
    ③秦天宝:《国际环境的特点初探》,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第19页。
    ①蔡守秋、常纪文主编:《国际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②王羲编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③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④参见秦天宝:《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国际环境法渊源初探》,载《城市环境》,2002年第5期,第22页。
    ①[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著,那力、王彦志、王小钢译,《国际法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文版,第9页。
    ② Greg Kahn, The Fate of the Kyoto Protocol Unde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Berkele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1 2003, p.549.
    ③《气候公约》序言。
    ① See Joyeeta Gupta, the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from Conlict of Consensu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p.xi.
    ②如美国在退出《京都议定书》后发起的“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计划(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APP)"有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多个亚太国家参与。其宗旨是建立一个自愿、无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合作框架,通过合作促进伙伴国发展和效益高、更清洁、更有效技术的转让。http://gov.people.com.cn/GB/46746/46820/48512/4418060.html2009年4月17日访问。
    ③谢应瑞:《作为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环节的莱布尼兹哲学》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3期,第48页。
    ①参见易小明:《社会差异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第五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57页。
    ③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76-81页。
    ④参见[德]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版,第11-12页。
    ⑤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⑥《气候公约》第4条2款。
    ⑦《京都议定书》第13条4款。
    ① See Lavanya Rajamani,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publised 2006, pp.190-210; Daniel Barstow Magraw, Legal Treatment of Developing Countires:Differential, Contextual, and Absolute Norms,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1990, pp.69-76.
    ②《气候公约》第1条规定,“库”指气候系统内存储温室气体或其前体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汇”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
    ①《气候公约》第4条第2款a项。
    ② Daniel Bodansk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 Commentary,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8,1993, p.506.
    ③《京都议定书》第3条第1款。
    ④《气候公约》前言第三段。
    ⑤《气候公约》前言第六段。
    ①《气候公约》前言第三段。
    ②《气候公约》第3条第2款。
    ③《气候公约》第12条1款c项。
    ④发展中国家反对使用“报告”这个词语,认为它显得是负担和强迫。有关内容详见第四章第二节论述。
    ①“汇”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源”指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参见《气候公约》第1条。
    ②《气候公约》第12条3、4、5款。
    ③《气候公约》第12条7款。
    ④Decision 2/CP.9,FCCC/CP/2003/6/Add.1(2003)at 5.
    ⑤ See Lavanya Rajamani,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publised 2006, p.203.
    ⑥有关内容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五节论述。
    ⑦ M.A. Fitzmaurice and C. Redgwell, Environmental Non-Compliance Procedures and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31 (2000), p.39.
    ①有关内容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的论述。
    ②《气候公约》第4条第5款。
    ①《京都议定书》第10条(c)段。
    ②王曦主编/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③ See Report of the Subsidiary Bod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ivice on the Work of Its Thirteen Session, Part One:Development and Tranfer of Technologies:Status of the Consultative Process (Decision 4/CP.4): Draft framework for meaningful and effective actions to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4(5) of the Convention, FCCC/SBSTA/200710/Add.4(2000).
    ④《气候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第4/CP.7号决定。
    ① Protection of global climate for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of mankind, GA Res.45/22 (1990) at paragraph 10.
    ② Anita Margrethe Halvorssen, Equality Among Unequal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Differential Treat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Published in 1999 by Westview Press, p.87.
    ③参见梁西主编:《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4页。
    ④[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曾令良、余敏友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第258页。
    ⑤ Francesco Parisi, Nita Ghei, the Role of Reciproc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Corn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Spring,2003, Vol.36, p.112
    ⑥曾令良:《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03页。
    ⑦参见杨泽伟:《国家主权平等的法律效果》,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第114页。
    ①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常设国际法院对平等与差别就有过经典的论述。在“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学校案”中,阿尔巴尼亚宪法修正案要求关闭所有的私立学校。阿尔巴尼亚政府认为这项修正案并不违反其1921年向国联行政院呈交的声明,该声明几乎完全依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关于少数民族条约的模式。阿尔巴尼亚政府主张取消私立学校是阿尔巴尼亚采取的对多数者和少数者同样适用的一项普遍措施,因而是符合其呈交的保护少数民族的声明。1935年4月6日,法院以八票对三票发表咨询意见,认为阿尔巴尼亚的观点没有完善的根据。国际常设法院认为,按照阿尔巴尼亚声明的第4条,所有阿尔巴尼亚的国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语言或宗教享受同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第5条规定的是阿尔巴尼亚国民中的各种种族、宗教或语言的少数民族得享有同等待遇并得到保障。因此后一条包含着多数者与少数者关系中的平等概念,这种平等不仅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且是事实上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排除了各种类型的歧视,而事实上的平等可能包含着需要给予不同的待遇以在社会上的不同阶层之间建立均势。法院认为在多数者和少数者之间的待遇和地位的平等必须是有效和真正的平等。---参见陈致中、李斐南选译,端木正校订:《国际法案例选》,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263页。
    ②《京都议定书》附件B。
    ①参见秦天宝:《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法分析》,载《珞珈法学论坛》第二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287页。
    ② Preamble of UNFCCC, paragraph 1.
    ③ Jutta Brunee, Stephan J. Toope: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Freshwater Resources:A Case for International Ecosystem Law,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6,1995, p.73.
    Preamble of UNFCCC, paragraph 8 & paragraph 9.
    ①转引自杨泽伟:《国际法析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②曾令良:《冷战后时代的国家主权》,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120页。
    ③ See Pilippe Cullet,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Published b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2, p.15-17.
    ③《气候公约》第24条及《京都议定书》第26条都明确规定“不得作任何保留”
    ④通常认为例外是间接规范,不直接涉及有关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例外的适用对主体没有限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可以申请适用。---笔者注。
    ①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除了美国外,都签署并批准了《气候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唯一例外的美国,也在国际和国内面临巨大压力,游离于现行多边体制之外的立场逐渐软化。在2009年新一届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后,就表示美国将再次积极投身有关谈判。以有助于把世界带入一个有关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新时代。参见周琪:《奥巴马气候政策的含义》,载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16日访问。http://www.chinanews.com.cn/gj/bm/news/2009/02-06/1552821.shtml.
    ① Lavanya Rajamani, From Stockholm to Johannesburg:The Anatomy of Disson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antal Dialogue, 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12 (1), 2003, p.23.
    ②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 Anita M.Halvossen, Equality Among Unequal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Differential Treat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estview Press 1999, Page 4.
    ④《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原则11。
    ①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②A/RES/43/53. http://www.un.org/chinese/aboutun/prinorgs/ga/43/r43al11.htm2009年4月17日访问。
    ①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0页。
    ②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①参见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第108页。
    ②其中第六届缔约方会议以失败告终,在2001年第七届缔约方会议之前,又举行了第六届缔约方会议续会。
    ③称伞形集团有两个寓意:第一,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国家之间的连线很象一把伞;另外的寓意是自比为地球的保护伞。---笔者注。
    ④七十七国集团没有正式的组织章程,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松散的磋商机制。目前成员已超过一百三十个,中国虽然不是该集团的成员,但一贯支持其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同其的关系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形成了“七十七国集团+中国”的新型合作模式。目前,中国已全面参与该集团的所有会议和活动。http://www.g77.org/doc/members.html,七十七国集团官方网站,2009年3月3日访问。
    ①《气候公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第16/CP1号决定。
    ②《气候公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第1/CP1号决定。
    ③参见邹竞蒙:《积极认真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做出贡献》,载国家环境保护局等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文件汇编》(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页。
    ①参见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版,第21页。
    ②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版,第163页。
    ③主要内容为:(1)联合履约只适用与公约附件一所列缔约方,非附件一所列缔约方没有此项承诺;(2)在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与非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之间的联合履约活动不得被视为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对公约第4条第2款b项所列承诺的履行(即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不能从中获取“信用”);(3)联合履约活动是补充性的,只能被视为实现公约目标的次要手段;(4)联合履约活动不以任何方式改变公约各缔约方在公约中作出的承诺;(5)在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之间开始联合履约的试验阶段,并在非附件一所列缔约方自愿并要求的情况下,同他们进行联合履约的试验;(6)联合履约活动应符合并支持国家环境与发展优先项目和战略;(7)所有的联合履约活动应事先征得参加缔约方政府的同意;(8)对联合履约活动的资金资助应是发达国家依公约资金机制所承担的义务和官方发展援助之外的资助;(9)任何缔约方都不得从试验阶段联合履约活动所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削减中获得“信用”。(10)缔约方会议将每年对联合履约试验阶段的报告进行审查,并应在2000年前决定是否继续试验阶段。参见《气候公约》第5/CR1号决定。
    ④ See Kyle W. Danish,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noal Regim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Vol.7, Winter 2007, p.11.
    ①丁一汇: 《IPCC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主要科学成果和问题》,载《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第2期,第159页。
    ①《气候公约》第二届缔约方会议报告附件。
    ②参见宋国涛等著:《中国国际环境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385页。
    ③Barry E.Carter & Phillip R.Trimble,Internationa Law,Aspen Law & Business,A Division of Aspen Publishesr, Inc.,1999,P1112转引自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版,第25页。
    ①《京都议定书》第6条、12条和17条。
    ②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①[美]希拉里·弗伦奇:《消失的边界》,李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第125页。
    ②所谓“自愿承诺”,实质上是让一些可能受气候变暖严重危害的国家(如小岛国)或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如最不发达国家),加入到减排温室气体的缔约方队伍中,从而使“自愿承诺”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议定条款, 在发展中国家整体的差别待遇上打开缺口。---笔者注。
    ③王伟中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8页。
    ①陈迎、李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任重道远》,《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3期,第76页。
    ②参见于贵瑞、牛栋、王秋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焦点问题》,《资源科学》,2001年第6期,第12页。
    ① Joanna Depledge, From Kyoto to Buenos Aires and Beyond, W. Bradnee Chambers (ed.), Inter-Linkages:The Kyoto Protocol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Regimes, The Uniteds States University Press 2001,p.16.
    ②参见江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波恩会议召开》,载《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第2期,第153页。
    ① See Kyle W. Danish,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noal Regim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Vol.7, Winter 2007, p.11.
    ②参见庄贵阳:《充满变数的国际气候谈判》,载《2002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李慎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①如该报告指出:若不采取任何防止排放温室气体的措施,于2100年时,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增加1.4-5.8摄氏度,而海平面将上升9-88公分;预计到210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将增加至540-97P0pm;若要在21世纪末将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为工业革命前的二倍,则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需要削减一半以上。参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编著:《减缓气候变化: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和中国的对策》,气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②宋国涛、金歌:《中国国际环境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5页。
    ③庄贵阳:《充满变数的国际气候谈判》,载《2002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李慎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①参见王曦主编/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223页。
    ① Lavanya Rajamani, Re-negotiating Kyoto:A Review of the Sixth Conferencd of Parties to the Framewo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Vol.12 2001,p. 237.
    ②秦天宝、李艳芳:《关于气候变化的<波恩协定>及其前景展望》,《世界环境》,2002年第1期第23页。
    ③《波恩协定》只是笼统地强调,关于遵约的程序和机制,在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由作为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其第一次会议上决定。
    ④庄贵阳:《举步维艰的<京都议定书>》,载《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李慎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① Scott J. Stone, Comment on COP 11 to the UNFCCC, Sun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Vol.6 2005-2006, p.46.
    ②《气候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第5/CP.7号决定。
    ①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②《气候公约》第八届缔约方会议第1/CP.8号决定。
    ③熊昌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德里宣言>》,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3日。
    ①参见高云:《COP10议题谈判、磋商及相关交流活动---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报道》,载《中国气象报》,2004年12月21日。
    ② See Kyle W. Danish,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noal Regim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Vol.7, Winter 2007, p.15.
    ③庄贵阳:《为“后京都”谋篇布局》,《世界知识》2006年第1期,第54页。
    ①《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1/CMP.1号决定。
    ②黄勇:《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艰难前进》,载《中国环境报》,2005年12月13日第004版。
    ③《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3/CMP.1号决定。
    ① Scott J. Stone, Comment on COP 11 to the UNFCCC, Sun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Vol.6 2005-2006, p.46.
    ②陈迎:《“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9日第003版。
    ③欧飒、蔺智深:《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9日第003版。
    ①吴建民:《2007年是“气候变化年”---在外交学院论坛上谈今年国际形势》,载《外交评论》,2007年6期,第6页。
    ①武卫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载《人民日报》,2007年6月5日,第001版。
    ②英国环境部长菲尔·伍拉斯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开幕前曾表示:“发达国家应该带头减排温室气体,应该在减排问题上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帮助。但我们同时希望将发展中国家‘逐渐转变为发达国家’,然后让他们也承担约束性减排义务。”参见孙钰:《巴厘岛:蓝图已绘前路尚远》,载《环境保护》,2008年1期,第73页。
    ③《巴厘岛行动计划》第1条b款。
    ④《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1/CMP.3号决定。
    ①参见龚微:《“马萨诸塞州等诉环保局案”对美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影响》,载《世界环境》,2009年第1期,第58页。
    ① See Will Gerber, Defining "Developing Country " in the Second Commitment Period of the Kyoto Protocol,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Review, Vol.31 2008, p.344.
    ①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①国际法委员会《国家责任条款草案》,载贺其治:《国家责任法及其案例浅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附件第383-387页。
    ②曾令良主编:《国际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3页。
    ③参见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①《里约宣言》原则2:“…各国…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responsibility)。”原则7:“…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responsibility)。发达国家承认,鉴于它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它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他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负有责任(responsibility)。原则13:“各国应制定关于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的责任(liability)和赔偿受害者的国家法律。各国…进一步制定关于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对在其管辖外的地区造成的环境损害的不利影响的责任(liability)和赔偿的国际法律。”
    ②该条款草案介绍见,http://untreaty.un.org/ilc/texts/9.htm,2009年1月访问;其中文译本,可参见王曦译,梁西校:《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③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Yearbook,1973 Vol.1, p.211, Para.37.
    ④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Yearbook,1973 Vol.1, p.211, Para.38.
    ⑤ See M.C.W.Pinto,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Liability For Injurious Consequences Arising Out Of Acts Not Prohibited By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1985), p.26.
    ①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6页。
    ②转引自赵建文:《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6页。
    ③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Yearbook,1963 Vol.2, p.227.
    ①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310页。
    ② WTO, Implementation-Related Issues and Concerns, Ministerial Conference-Fourth Session, WTO Doc. WT/MIN(01)/17(2001).
    ③ Ministeral Declaration,14 November 2001, WT/MIN(01)/DEC/1,para.2.
    ④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⑤参见贺其治:《国家责任法及案例浅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 See Lavanya Rajamani,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publised 2006, pp.129-161; Philippe Cullet,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Law Towards a New Paradigm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10 1999, p.550; Anita M. Halvorssen,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Commitmets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gime---Amending the Kyoto Protocol to Include Annex C and the Annex C Mitigation Fund,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Spring 2007 Vol.18, pp.254-256.
    ②国际法委员会的论断是:国家赔偿责任是一种例外情况,主要是在外层空间活动方面被接受。详见《国际法委员会报告》,2004年第56届会议,A/59/10,第176段,第124页。
    ①《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公约》原则7:“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②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③如1959年《南极条约》的序言指出:“……承认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又如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的序言指出:“……确认为了和平目的发展、探索利用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①参见边永民: 《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4期,第13页。
    ②《气候公约》序言。
    ①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以国际法和比较法为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②梅风乔:《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年博士论文。转引自金瑞林、汪劲著:《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述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③ Daniel Bodansk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 Commentary,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8 (1993) p.503.
    ①李扬勇:《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551页。
    ①《气候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会议第1/CP.13号决定。
    ②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③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6页。
    ④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⑤在这篇文章中,哈丁设想有一块对所有人都开放的牧场,这是一块公用地,每个牧民均可以自由放牧。不过,一旦牧民放养奶牛的数量超过牧场的承受能力,过度放牧就会导致牧场退化,从而奶牛因不能得到足够多的食物而只能挤少量的奶,而牧民们为了挤到更多的奶就要不断增加奶牛的数量,这样恶性循环就产生了,牧场最终被毁坏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这就是哈丁所谓的“公地悲剧”。---笔者注。
    ① Armin Rosencranz, The origin and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orms, Hasting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Spring 2003, p.319.转引自秦天宝著《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②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参见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4页。
    ① See UN Doc.A/CN.4/L.554 and Corr.1-2, Add.l and Add.l/Corr.1-2, andAdd.2 and Add.2/Corr.1, Art.3 Commentary para.14.
    ② 1996 UNEP Final Report of the Expert Group Workshop 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iming 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ara.43(a).
    ①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①参见曲格平:《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道路一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三个路标》,《环境保护》2002年第6期,第13页。
    ②《京都议定书》附件B。
    ①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②徐淑萍著:《贸易与环境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③[日]松井芳郎等著:《国际法》(第四版),辛崇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第193页。
    ④ Alexander Kiss & Dinah Shelton,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aw,Ardsley,New York Transnational Publisher 2004,p.302.
    ①蔡守秋、常纪文主编:《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② Christine Batruch, "Hot Air" as Preced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quity Considerations, UC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7 1998-1999, p.47.
    ③ Duncan French, Developing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l Responsibiliti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9, Jan.2000, p.51.
    ④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朱起煌等译,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⑤同上,第231页。
    ⑥参见边永民: 《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4期,第16页。
    ①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② See Michael Weisslitz, Rethinking the Equitabl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Responsibility Differential Versus Abosulte Norms of Compliance and Comtribution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text,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3, summer 2002, p.492; Christopher D. Stone, Common but Differentited Resposibilties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98,April 2004,p.299.
    ③发展中小岛国网络http://www.sidsnet.org/aosis,2008年9月访问。
    ④[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著,那力、王彦志、王小钢译,《国际法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文版,第97页;[德]沃尔夫刚·格拉夫·魏智通主编,吴越、毛晓飞译,《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第627页。
    ① See Karin Mickelson, South, Nor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Envrionmental Lawyers, in Gunthe Handl (ed),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11,2000, p76.
    ① Philippe Snads, Principi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Manchester Univesity at p.121; Thomas Buegenthal and Sean D.Murph, Pubilic Intemational Law (the 3rd eition), Law Press China 2004, p.307;马镶聪主编:《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7页;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页;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115页;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4-437页;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76页;李棍芳著:《国际环境法缘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153页;周坷著:《环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306页;汪劲著:《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8-389页:林灿铃著:《国际环境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183页;蔡守秋等主编:(国际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6-88页;[日]松井芳郎等著:《国际法(第四版)》,辛崇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第192-193页;王曦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110页等。公开发表的文章有秦天宝:《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初探》,载《法学》2001年10期;万霞:《“后京都时代”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载《外交评论》2006年4期,第96页;李扬勇:《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第549页;王晓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载《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57页等。
    ② Edith Brown Weiss, Environmental and International law:New Chanenges and Dimensions, United Nation University Press, p.114-122. [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第115-116页;江伟钰等编著:《国际环境保护法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3-80页;戚道孟编著:《国际环境法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韩建等著:《国际环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9页;潘抱存著:《中国国际法理论新探索》,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5页;杨兴著:《<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以国际法和比较法为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153页。潘抱存:《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宏观思考》,载《法学》2000年第6期,第页;杨兴:《试论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载《时代法学》2003年第1期;边永民:《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4期等。Duncan French, Developing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l Responsibiliti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9, Jan.2000; Michael Weisslitz, Rethinking the Equitabl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Responsibility Differential Versus Abosulte Norms of Compliance and Comtribution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text,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3, summer 2002; Christopher D. Stone, Common but Differentited Resposibilties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98, April 2004.
    ③边永民:《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4期,第13页。
    ①[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第109页。
    ①参见贺小勇:《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第4条第2、10、14款。
    ③《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第6、8、10、14、26、28、29条。
    ④参见陈安:《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89页。
    ⑤Janusz Gila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quity, Polish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1985, p.14转引自曾华群:《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期,第10页。
    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序言。
    ①《21世纪议程》第三十九章第1条第3款。
    ②[南]米兰·布拉伊奇:《国际发展法原则》,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250-252页。
    ③ North Sea Continental Shelf (FRG/Den.; FRG/Neth.), Judgemtn of Feb.20,1969, International Law Materials, Vol.8,1969, para 85.
    ④ Continental Shelf (Tunisia/Libya), Judgement of Feb.24,1982, International Law Materials, Vol.21,1982, p.276,para.70-71.
    ⑤ Oscasr Schachter,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e, Martinus Nijhoff Pubishers 1991, pp.55-56.
    ⑥ Louis Henkin, International Law:Politics and Values, Mari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5, p104.
    ①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②参见曾令良:《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1期,第89页。
    ③陈安:《国际经济法专论(总论)》,高度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④参见曾华群:《国际经济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① Lasse Ringius, Asbjorn T. Rvanger and Arild Underdal, Burden Sharing and Fairness Principles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 aw and Economics, Vol.2, 2002, pp.11-22.
    ② Jekwu Ikeme, Equity,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Sustainability:ncomplete Approaches in Climate Change Politic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Vol.13,Issue 3,2003,p.1201.
    ③《气候公约》第3条。
    ①[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著:那力、王彦志、王小钢译,《国际法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第97页。
    ②李扬勇:《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第551页。
    ① See IPCC,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1:Mitigation, section 1.3.1.
    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ger)于1997年发表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一文,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假说,格鲁斯曼和克鲁格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有如下关系: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水平有着很强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人均收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Grossman GM, Krueger A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10, Issue 2,1997, pp.353-355.
    ③参见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第153页。
    ①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view/ViewNews.aspx?k=20070420103050819中国环保网,2008年9月访问。
    ②邓瑾:《气候谈判:中国为发展权而战》,载《南方周末》,2007年06月14日,第18版。
    ①《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得到了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158个国家批准,于2004年5月生效。www.pops.int/reports/StatusOfRatifications.aspx,2008年12月29日访问。
    ②《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12条1款。
    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②作为国际法院副院长的卫拉曼特雷法官则认为,本案判决书所称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具有规范价值的、决定本案的至关重要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原则,它是人类遗产中最古老的思想之一,而且被几千年来的人类智慧不断地加以丰富,它在国际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法院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大坝案卫拉曼特雷副院长的个别意见书》,载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632页。
    ③ Malgosia A. Fitzmauric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llected Course of the Hague Ac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2001, Vol.293,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02, p.356.
    ④转引自钟述孔:《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全球环境与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⑤《气候公约》第3条4款。
    ①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① Philip Sands,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Frameworks, Standards and Implementa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98-208.王曦:《论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3期,第69-74页。
    ②[美]爱迪·B·维丝:《行星托管:自然保护与代际公平》,《生态法季刊》英文版,1984年第4期,第11卷,第495-581页。转引自王曦:《论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3期,第70页。
    ③ Edith Brown Weiss,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Soceity of International Law Proceedings, Vol.81 1987, p.129.
    ④邵琛霞、李文凯译,王曦校,《菲律宾奥波萨诉法克图兰案》,载《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588页。
    ①《气候公约》序言。
    ②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①《气候公约》第3条5款。
    ④[美]爱迪·B·维丝著:《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间衡平》,汪劲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第48页。
    ②李耀芳著:《国际环境法缘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①《气候公约》序言。
    ②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③《21世纪议程》,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chap39.htm2009年2月3日访问。
    ①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①《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原则27。
    ②《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原则3。
    ③和谐一词在《词源》中的解释是:协调;《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分配得适当和匀称。英文词典中的意思主要有三种。“将不同部分组合成一个合意、有序的整体”,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ionary,3rd ed. Macmillan,1996, p.615;“不同的事物形成了有吸引力的整体所造成的令人愉快的效果”,Longman Dictionary of Comtemporary English,3rd ed., Longman Group Lts.,1995, p.652; "相关事物令人愉快地组合”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English,4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570虽然措辞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含这样的意思:不同部分之间结合成为愉悦、整饬的整体的一种状态。
    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42页。
    ①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 Edith Brown Weiss & Harold K. Jacobson, Strenthening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ccords, MIT Press 1998, p.534-535转引自兰花:《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机制问题研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18页。
    ② Kaul Raustiala, Anne-Marie Slaughter,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mpliance, i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Simmons, eds,2001)p.539.
    ③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①转引自兰花:《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机制问题研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19页。
    ② Abram Chayes, Antonia Handler Chayes & Ronald B. Mitchell, Managing Complianc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Engaging Countries, Edith Brown Weiss & Harold K. Jacobson (eds.), Strengthening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ccords,1998, p.43-4.
    ③ Edith Brown Weiss,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Law, Vol.27,1997, p.4.
    ④ Edith Brown Weiss, Understanding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greements:the Bakes Dozen Myths, University of Richmond Law Review, Vol.32,1999, p.1564.
    ⑤ R. Wolfrum, Means of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and Enforce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Collected Courses of the Hague Acadmy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8, p.29.
    ①兰花:《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机制问题研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19-20页。
    ①[美]爱迪·布朗·魏丝:《理解国际环境协定的遵守:十三个似是而非的观念》,秦天宝译,参见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② See Daniel Bodansk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 Commentary,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8(1993) p.544.
    ①参见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162页。
    ②(1)缔约方为履行其第4条第2款(a)项和(b)项下承诺所采取政策和措施的详细描述;(2)各项政策和措施对温室气体各种源的排放和各种汇的清除所产生影响的具体估计。《气候公约》第12条第2款。
    ①《气候公约》第12条7款。
    ② Decision 2/CP.9, Compliance and Synthesis of Initial 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Report of the Conference of Parties at its Ninth Session, Addendum, Part Two:Action Taken by the Conference Parties FCCC/CP/2003/6 /add.1 2003 p.5.
    ③ Summary of the Nin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FCCC,1-12 December,2003,12(231)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p.8.
    ①参见高风:《全球环境基金与国际环境制度法律关系刍议》,《中国国际法年刊(1998年)》,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①《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1条第4款。
    ② Instrum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structured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14-16 March.1994, reprinted in 33ILM 1283(1994).
    ③《气候公约》第十届缔约方会议,第8/CP.10号决定。
    ④《气候公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第9/CP.1号决定。
    ⑤参见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⑥第六届缔约方会议主席说明,2000年11月23日,第1/CP.6号决定附件。
    ① Suraje Dessai, The Special Climate Change Fund:Origins and Prioritisation Assessment, Climate Change 2003,Vol.3 p.298.转引自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①参见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②《气候公约》第八届缔约方会议第7/CP.8号决议。
    ③《气候公约》缔约方会议第7/CP.7,5/CP.9,1/CP.12号决定。
    ④《气候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第7/CP.7号决议。
    ①《气候公约》第九届缔约方会议第5/CP.9号决议。
    ②参见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③《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CP.12号决议。
    ④《气候公约》第六届缔约方会议第6/CP.9号决议。
    ①《气候公约》第六届缔约方会议第6/CP.9号决议规定其具体活动包括:(1)加强已有的,并在需要时建立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或协调点,是最不发达国家缔约方有效执行《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2)持续按照需要提供谈判技能和语言方面培训,以使最不发达国家缔约方的谈判者有效参与气候变化进程;(3)支持拟定国家适应行动方案。《气候公约》第六届缔约方会议第6/CP.9号决议。
    ②《气候公约》第十届缔约方会议第4/CP.10号决议。
    ③《气候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第17/CP.7号决议。
    ④参见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①FCCC/KP/CMP/2008/2.
    ②参见高风:《全球环境基金与国际环境制度法律关系刍议》,《中国国际法年刊(1998)》,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③郭晨星:《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第72页。
    ④《气候公约》第十二届会议第2/CP.12号决定。
    ⑤《气候公约》第十二届会议第3/CP.12号决定。
    ①《巴厘岛行动计划》第1条第b款。
    ②《巴厘岛行动计划》第1条第e款。
    ③《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大会第2/CP.12号决议。
    ①谷德近:《资金机制:气候谈判的博弈焦点》,载《上海金融》2008年第9期,第17页。
    ②马震:《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反应有喜有忧》,2008年12月29日访问。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2/14/content 10501168.htm
    ③ Kevin A. Baumert,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gime:Lesson for the Futur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38 2006, p.383.
    ①参见靳云汇、刘学、杨婉华:《及早参与---中国加入CDM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载《国际贸易》2000年第6期,第15页。
    ① Daniel Bodansk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 Commentary,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8 1993, p.516.
    ②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以行政许可为中心》,苏州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63页。
    ③ See Albert Mumma:The Poverty of Africa's Position at the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Negotiations, in UC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Vol.19 2000-2002, p.189.
    ①庄贵阳:《从公平与效率看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实施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2期,第64页。
    ①《京都议定书》第12条第2款。
    ②《京都议定书》第12条第5款。
    ③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清华大学编著:《清洁发展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④《清洁发展机制的方式和程序》, 《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7/COP.7号决定。⑤张坤民、何雪场:《气候变化与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展望》,《世界环境》1999年第4期,第12页。
    ①参见段茂盛、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中的额外性问题探讨》,《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第4期,第251页。
    ①吕学都、刘德顺等编:《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采取积极和可持续发展的反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②《气候公约》第4条第5款。
    ①《京都议定书》第10条(c)段。
    ②郑照宁、刘德顺等:《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先进能源技术转让》,载《节能与环保》,2003年第6期,第17页。
    ①郑照宁等:《从AIJ项目经验看中国未来CDM项目引进技术模式》,载《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5期,第67-68页。
    ②薛宏:《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在《国际经济合作》,1992年02期,第37页。
    ① Daniel Bodansk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 Commentary,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8 1993, p.524-526.
    ②《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第9条。
    ①参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设计文件模版》(第二版),“项目活动的一般性说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08年12月访问。http://cdm.ccchina.gov.cn/WebSite/CDM/UpFile/2006/20068893459482.doc
    ②郑爽:《日本执行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动向》,载《中国能源》,2003年第3期,第19页。
    ③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以行政许可为中心》,苏州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111页。
    ①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08年12月29日访问。http://cdm.ccchina.gov.cn/WebSite/CDM/UpFile/File2091.pdf
    ② Lavanya Rajamani, Re-negotiating Kyoto:A Review of the Sixth Conferencd of Parties to the Framewo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Vol.122001, p. 205.
    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的报告》,第21页。
    ①http://www.un.org/chinese/climatechange/news.asp 2008年12月30日访.
    ②Kevin A.Baumert,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gime:Lesson foe the Future,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Vol.38,2006 p.384.
    ③http://www.un.org/chinese/climatechange/news.asp 2008年12月30日访.
    ④《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7/COP.7号决定。
    ⑤参见边永民:《贸易措施在减排温室气体制度安排中的作用》,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44页。
    ① See Mindy G. Nigof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Does the Current Structure Faciliate Kyoto Protocol Compliance?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Vol.18, Winter 2006. Kevin A. Baumert,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gime:Lesson for the Futur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38,2006. Anita M. Halvorssen,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Commitments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gime---Amending the Kyoto Protocol to Include Annex C and the Annex C Mitigation Fund,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8, Spring 2007.etc.
    ②本文所谓的“遵约机制”在不同的国际环境条约中有不同的称谓。如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称为“不遵守程序”(Non-compliance Procedure);在《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称为“履约程序和机制”;在气候变化国际法中,鉴于《气候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遵约有关的程序和机制》的决定,《京都议定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与<京都议定书>之下的遵约有关的程序和机制》的决定,并成立了遵约委员会,本文将相关制度简称为遵约机制。
    ③ M. A. Fitzmaurice and C. Redgwell, Environmental Non-compliance Procedures and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0, p.36.
    ①林灿铃著:《国际环境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230页。
    ②薛捍勤:《国家责任与“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载《中国国际法年刊(2004)》,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30页。
    ③《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第1条。
    ①杨泽伟著:《国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② Alexandre Kiss and Dinah Shelt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rdsley Transnational Publisher 2004, p.363-368.
    ③[美]爱迪·B·维斯著,秦天宝译:《理解国际环境协定的遵守:十三个似是而非的观念》,载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32页。
    ④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页。
    ①韩颖达:《国际环境法的立法趋势》,载张乃根主编《当代国际法研究---21世纪初的中国与国际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页。
    ②根据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编纂的《国家责任条款草案》第47条规定,反措施是指在实行了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不依法承担国家责任时,受害国于必要时,参酌该国对其要求的反应,不遵守对该国的一项或多项义务以促使该国遵守应负的义务。
    ③梁西:《人类组织化与当代国际法的新动向---国际“结构平衡论”初述》,载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④《京都议定书》第18条规定:作为本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应在第一届会议上通过适当且有效的程序和机制,用以断定和处理不遵守本议定书规定的情势,包括就后果列出一个示意性清
    单,同时考虑到不遵守的原因、类别、程度和频度。依本条可引起具拘束性后果的任何程序和机制应以本议定书修正案的方式予以通过。
    ①《气候公约》第四届缔约方会议第1/CP.4号决定。
    ②《气候公约》第五届缔约方会议第15/CP.5号决定。
    ③ Procedures and Mechanism relating to Compliance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Submissions from Parties, Note by the Secretariat, FCCC/SB/1999/Misc.12 (1999) at 4.
    ④ Ibid at 66.
    ⑤ Procedures and Mechanism relating to Compliance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Submissions from Parties, Note by the Secretariat, FCCC/SB/1999/Misc.12 (1999) at 15.
    ①《气候公约》第六届缔约方会议第5/CP.6号决定。
    ②《气候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第24/CP.7号决定。
    ③《京都议定书》第二届缔约方会议第4/CMP.2号决定。
    ①《京都议定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第27/CMP. 1号决定。
    ②《京都议定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第27/CMP.1号决定规定执行事务组由下列成员构成:(1)5个联合国区域集团各出一名,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出一名,同时应考虑到公约主席团现行做法所体现的那些利益集团;(2)附件一缔约方两名;(3)非附件一缔约方两名。作为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应选出任期两年的五名成员和任期四年的五名成员。成员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③ M.A. Fitzmaurice and C. Redgwell, " Environmental Non-Compliance Procedures and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31(2000), pp.35-39.
    ①兰花:《多边环境条约实施机制问题研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111页。
    ② See Procedures and Mechanisms Relating to Compliance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in Report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n its Seventh Session, Addendum, Part Two:Action Taken by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Volume III, FCCC/CP/2001/13/Add.3(2002), section IV, para.4.
    ③ A Conference Report,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litie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Vol.7, Issues 3&4, Kluwer law 2002, p.158.转引自杨兴著:《<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①苟海波、孔祥文:《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介评》,在中国外交部网站,2009年1月19日访问。http://www.mfa.gov.cn/chn/wjb/zzjg/tyfls/rdwtyal/t268524.htm
    ②兰花:《多边环境条约实施机制问题研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114页。
    ①陈卫东:《WTO例外条款解读》,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 See Lavanya Rajamani,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publised 2006, p.12.
    ②王翰灵:《国际海洋法发展的趋势---纪念我国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十周年》,载《中国海洋报》,2006年5月30日第003版。
    ③陈德恭:《管理国际海底的法律制度》,载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54页。
    ①屈广清主编:《海洋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②如根据《大陆架公约》对大陆架范围的定义,采用水深200米或开发极限两个标准。但之后由于海底采矿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超越了地理学上的大陆架边缘,可能开发的海底区域从大陆斜坡延伸到大陆隆。这样,水深200米作为大陆架范围的定义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于是出现发达国家以开发极限为理由,依靠科技进步无限地把可能开发的海底主张为本国的大陆架的趋势。---笔者注。
    ③王铁崖:《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第30页。
    ①《海洋法公约》第137条。
    ②《海洋法公约》第140条。
    ③刘文宗:《论深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兼评美国的若干法律观点》,载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315页。
    ④[荷]格劳秀斯:《论海洋自由或荷兰参与东印度贸易的权利》,马忠法译,张乃根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第11页。
    ①李红云:《国际海底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转引自王铁崖:《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第45页。
    ③参见王铁崖:《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第47页。
    ④金永明:《国际海底制度评价》,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法年刊(200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①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10页。
    ②陈德恭:《管理国际海底的法律制度》,载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66页。
    ①陈德恭:《管理国际海底的法律制度》,载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70页。
    ②同上,第273页。
    ③理事会由36个成员国组成,任期四年。18个代表特殊利益的成员,包括:4名主要消费国;4名最大投资国;4名主要出口国;6名发展中国家。18名按照公平地区分配原则选出的代表分别来自非洲、亚洲、东欧、拉丁美洲、西欧等地区和国家。在表决制度上,采取采取独特的制度,对程序性问题由出席并参加表决的过半数作出;实质问题则需要三2/3或3/4多数或协商一致才能做出决定。《海洋法公约》第152条。
    ④《海洋法公约》第308条。
    ①主要内容有:1、关于管理局机关设置问题。《执行协定》增设了财务委员会,少设了经济规划委员会与企业部。其中,经济规划委员会任务由法律和技术委员会代行;企业部职务由秘书处代行。2、关于决策方面的内容。《《执行协定》还修改了《公约》规定的三级表决制,采用了协商一致原则与理事会成员各分组的集体否决权制度。3、关于审查制度方面的内容。《执行协定》实际上取消了公约的审查会议制度。考虑到理事会各组的构成,理事会无法作出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决定。4、关于技术转让方面的内容。《执行协定》取消了《公约》附件3第5条规定的承包者具有向企业部和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的义务。5、关于生产政策方面的内容。《执行协定》对《公约》体制中原来涉及国际海底矿物生产政策的制度作了调整和修改。6、关于经济援助方面的内容。《执行协定》将《公约》中对受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从的补偿制度修改为管理局有限的财政范围内的经济援助制度。这极大地减轻了管理局的财政负担。7、关于合同的财政条款方面的内容。大幅度地减轻了承包者的经济负担。参见金永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制度研究》,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6-117页。
    ②杨泽伟:《国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①参见《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正式记录》,第1卷,第一期会议,第3页。转引自王铁崖:《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第32页。
    ②转引自王铁崖:《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第48页。
    ③周子亚:《论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与<海洋法公约>》,《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49页。
    ①在所有促进国际法法典化的这类国际公约中,以《海洋法公约》的制订最为突出。它篇幅最多,除序言外,正文十七个部分,共320条,九个附件,凡是涉及有关海洋法律制度和规章的内容和细节,无不包括在内,可算得是名符其实的一揽子交易。参见周子亚:《论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与<海洋法公约>》,载《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49页。
    ② See Harrier Miskell, Law of the Sea:the Convention Enter into Force,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Proceedings,Vol.89 1995,p.451-452.
    ①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环保局编:《保护臭氧层---为了子孙后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①参见刘大群:《评经过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载《法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16页。
    ①参见刘大群:《评经过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载《法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16页。
    ② Marain A. Miller, The Third World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Lynne Reinner Publisher,1995, p.77.
    ③参见徐再荣:《臭氧层损耗问题与国际社会的回应》,载《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第27页。
    ④《蒙特利尔议定书》第IV/18号决议。
    ①对现有物质进行调整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只需要缔约国2/3多数通过即可,议定书的这种变化被称为“调整”。调整对所有批准原始议定书的缔约国均有效。增添新的控制物质的程序则较为复杂,这种变化被称为“修正”。修正需要缔约国批准才能生效,且仅对批准该修正的国家有效,没有批准某一修正的国家被视为该修正所规定的控制物质的非缔约方。---参见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②参见刘大群:《评经过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载《法学评论》,1991年1期,第17-20页。
    ①原第16条“生效”中规定,只有在至少占限控物质1986年估计全球生产量2/3的国家交存11份加入书后,议定书才能生效。参见刘大群:《评经过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载《法学评论》,1991年1期,第18页。
    ①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框架内,经济转型国家不是合格受援国,但根据全球环境基金的基本文件,这些缔约国可以从全球环境基金得到援助。因此,多边基金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资金机制的职能。---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② Maria Nola,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within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s on Environmental Matters, Statement of the Chief Officer of the Multilateral Fund at the 23rd Governing Council of the UNEP, February 25, 2005.
    ③ Kate Miles, Innovative Financing:Filling in the Gaps on the Road to Sustainble Environmental Funding, RECIEL 14(3) 2005, p.20.
    ④兰花:《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机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33页。
    ① See J.B.Rosen, China, Emerging Economics, and the World Trade Order, Duke Law Journal, Vol.46,1997, p.1521.
    ② See R.Hudec,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GATT Legal System,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87, p.10.
    ③张向晨:《发展中国家与WTO的政治经济关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参见张克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最惠国待遇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1-172页。
    ②这一部分包括3条,第36条(原则和目标),阐明了指导缔约国处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贸易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第37条(承诺的义务),制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贯彻上述原则与目标应承诺的义务;第38条(联合行动),规定了各缔约国为促进发展中国家贸易和发展而进行合作及采取联合行动的范围。
    ③参见黄志雄:《WTO体制内的发展问题与国际发展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④“授权条款”规定的授权范围为:(1)发达国家按照普惠制安排给予来自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优惠关税待遇;(2)对于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达成的关于非关税措施的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和更优惠的待遇;(3)除另有规定外,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区域性或全球性贸易安排中相互给予减免关税和取消或消减非关 税措施的待遇;(4)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特殊优惠措施,特别是在普惠制方案中给它们更大优惠。See GATT Secretariat, Decision on Differential and More Favorable Treatment, Reciprocity and Fuller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Nov.28,1979.
    ① Bruno Simma, From Bilateralism to Community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Law, RCADI 217(1994/VI) p.238.
    ② UNG A Res S-18/3, Deaclaratio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particular the Revitaliz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1 May 1990, General Assembly 18th Special Session, UN Doc. A/S-18/15(1990).
    ③ Statement of the Presdent of the Eighteenth Special 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on UNGA Res. S-18/3.
    ④参见余敏友:《美国等5国向WTO诉欧共体香蕉进口体制案评述》,《国际经济法论丛》第4卷,第281页。
    ① Article 186 of the Fourth ACP-EEC Convention, Lome,15 Dec.1989.
    ② Article 36 of the Partnership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Group of States of the one part,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its Member States, of the other Part, Cotonou,23 June 2000, Official Journal L317,15/12/2000, p.3.
    ③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309-310页。
    ④同上,第311页。
    ⑤曾华群:《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7页。
    ③ See C. Michalopoulos, Trad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ATT and WTO:The Role of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000, p.13.
    ⑦曾华群:《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7页。
    ①参见黄志雄:《WTO体制内的发展问题与国际发展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②参见曾令良:《世界贸易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③ Declaration of the Ministers of Trade of Least Development Countries, Seatle,29 Nov.1999, Section 14.
    ④ WTO, Preferential Tariff Treatment for Least-development Countries-Decision on Waiver,15 June 1999, WTO Doc. WT/L/304.
    ⑤ WTO, Implementation-Related Issues and Concerns, Ministerial Conference-Fourth Session, WTO Doc. WT/MIN(01)/17(2001).
    ⑥其中指出:发展问题贯穿多边贸易体制的所有领域,并且是整个工作计划的核心。我们需要确保所有成员在多哈所作的承诺确实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并且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在坎昆会议之前有必要解决与发展有关的问题和关注,并加强特殊和差别待遇,而不要对相关的基本原则产生异议。在发展问题上取得的实际成果将巩固发展中国家对于该进程的信心,进而对其他领域的谈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强调与贸易有关的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困难方面的极端重要性。Declaration by theGroup of 77 and China on the FourthWTOMinisterial Conference at Doha, Qatar.
    ① Ministeral Declaration,14 November 2001, WT/MIN(01)/DEC/1,para.2.
    ②林灵:《试析多哈回合“特殊与差别待遇”谈判及中国相关立场》,载《武大国际法评论》,第七卷2007年第9月,第113页。
    ③ WTO, Committe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Provisions in WTO Agreements and Decisions, WT/COMTD/W/77(2000), p.3.
    ① See J.H.Jackson, W.J.Davey & A.O.Skyes.Jr. (eds.), 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Cases, Materials and Text 3rd, West Publishing Co.,1995, pp.1117-1118.
    ①参见龚微:《试析欧盟---非加太经济伙伴协定与WTO区域贸易协定优惠待遇规则的兼容性》,载《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5卷2008年第3期,第239页。
    ②其明确的迹象是,在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中仅有一处提到授权条款时,以偷梁换柱的手法把“发展中国家”改成了“最不发达国家”。参见赵维田:《最惠国与多边贸易体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①林灵:《试析多哈回合“特殊与差别待遇”谈判及中国的相关立场》,载《武大国际法评论》,2007年第2期,第112页。
    ②参见黄志雄:WTO多哈回合谈判与转型中的多边贸易体制:挑战与未来》,载《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第3期,15卷,第224-225页。
    ① See Daniel Barstow Magraw, Legal Treatment of Developing Countires:Differential, Contextual, and Absolute Norms,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 1990, pp.76-77.
    ①“和谐”一词在《词源》中的解释是:协调;《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分配得适当和匀称。英文词典中的意思主要有三种。“将不同部分组合成一个合意、有序的整体”,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ionary, 3rd ed. Macmillan,1996, p.615; "不同的事物形成了有吸引力的整体所造成的令人愉快的效果”,LongmanDictionary of Comtemporary English,3rd ed., Longman Group Lts.,1995, p.652;'‘相关事物令人愉快地组合”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English,4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570虽然措辞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含这样的意思:不同部分之间结合成为愉悦、有吸引力的整体的一种状态。
    ②参见易小明:《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③该部分写作参考了曾令良教授《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一文,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0-17页。
    ④这些决议主要有:1943年的《大西洋宪章》在其序言和第55条中就有关于经济进步与发展的措辞;《联合国宪章》更是用两章的篇幅(第九章和第十章)专门规定经济与社会合作;题为《第二个联合国发展十年的国际法发展战略》的1970年第2626(XXV)号决议;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行动纲领》;1974年题为《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的第3281 (ⅩⅩⅨ)号决议等。
    ⑤ Malcolm N. Shaw, InternationalLaw, Fifth Edition,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第41页。
    ①曾令良:《和谐世界呼唤新的国际法》,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7月13日,第1版。
    ②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③胡锦涛:《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人民日报》,2006年4月24日003版。
    ④参见曾令良:《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0页。
    ①曾令良:《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5页。
    ① See Mindy G Nigof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Does the Current Structure Faciliate Kyoto Protocol Compliance?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Vol.18, Winter,2006. Kevin A. Baumert,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gime:Lesson for the Futur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38,2006. Anita M. Halvorssen,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Commitments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gime---Amending the Kyoto Protocol to Include Annex C and the Annex C Mitigation Fund,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8, Spring 2007.etc.
    ①《气候公约》第7条6款:《京都议定书》第13条8款。
    ②参见陈迎:《气候变化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与前景》,载《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8》,李慎明、王逸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290-291页。
    ①参见曾令良:《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3页。
    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42页。
    ③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第2页。
    ④参见张绍吉:《“和谐世界”---一种发展模式与责任》,载《理论前沿》,2007年第6期,第31页。
    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序言。
    ①自2007年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以来,潘基文将气候变化作为其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出台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多份报告。有关情况参见"Gateway to the UN System's Work on Climate Change" http://www.un.org/climate change/。2009年3月4日访问。
    ②郑启荣、孙洁琬:《和谐世界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载《外交评论》,2006年4期,第17页。
    ③参见曾令良:《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13页。
    ①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第110页。
    ①参见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第111页。
    ①参见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第111页。
    ② Frank Jotzo,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Future of the Kyoto Protocol, http://een.anu.edu.au,2009年3月3日访问。
    ①武卫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载《人民日报》,2007年6月5日,第001版。
    ②参见孟详明、马卓坤、谢飞:《清洁发展机制在全球及我国的进展概述》,载《中国财经报》,2009年2月23日第3版。
    ③参见栾爽:《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战略选择》,载《学海》,2008年第4期,第181页。
    ④曾令良:《论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的交互影响与作用》,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第114页。
    ①肖江峰:《新能源:风力发电产业市场发展前景看好》,载中国新能源网,2009年4月17日访问。http://www.newenergy.org.cn/Html/0092/2270925508.html
    ②刘向,魏建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称赞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载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2009年3月2日访问。http://www.ccchina.gov. cn/cn/main.asp?ColumnId=61,
    ①参见孟详明、马卓坤、谢飞:《清洁发展机制在全球及我国的进展概述》,载《中国财经报》,2009年2月23日第3版。
    1、曾令良:《21世纪初的国际法与中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曾令良、余敏友:《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基础、结构与挑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4、陈刚:《<京都议定书>与国际合作》,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5、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黄志雄:《WTO体制内的发展问题与国际发展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高岚君:《国际法价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著,那力等译《国际法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1、崔大鹏:《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
    13、 李浩培:《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鄂晓梅:《单边PPM环境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5、王曦:《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6、秦天宝:《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7、杨泽伟:《国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8、梁西主编:《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 [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曾令良、余敏友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
    20、王曦主编/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1、陈迎:《气候变化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与前景》,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2、易小明:《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曾令良:《世界贸易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张克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最惠国待遇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张向晨:《发展中国家与WTO的政治经济关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谷德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7、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环保局编:《保护臭氧层---为了子孙后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28、陈德恭:《管理国际海底的法律制度》,载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29、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
    30、李红云:《国际海底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97年版。
    31、[荷]格劳秀斯:《论海洋自由或荷兰参与东印度贸易的权利》,马忠法译,张乃根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32、屈广清主编:《海洋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陈卫东:《WTO例外条款解读》,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林灿铃著:《国际环境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5、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36、[美]爱迪·B·维丝著:《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间衡平》,汪劲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37、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钟述孔著:《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一全球环境与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年版。
    39、曾华群:《国际经济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0、陈安:《国际经济法专论(总论)》,高度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1、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南]米兰·布拉伊奇:《国际发展法原则》,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年版。
    43、贺小勇:《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45、[日]松井芳郎等著:《国际法》(第四版),辛崇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46、徐淑萍著:《贸易与环境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金瑞林、汪劲著:《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述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49、[德]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版。
    50、[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第五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51、刘健、洪永红主编:《国际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曾令良:《论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的交互影响与作用》,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
    2、杜志华、杜群: 《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从温室效应理论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
    3、周洪钧:《〈京都议定书〉生效周年述论》,《法学》,2006年第3期。
    4、何建坤、刘滨、陈文颖:《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6期。
    5、万霞:《“后京都时代”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外交评论》,2006 年第3期。
    6、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
    7、徐以祥:《气候保护和环境正义——气候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与发展中国家参与模式》,《现代法学》,2008年1期。
    8、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以行政许可为中心》,苏州大学法学院2006届博士论文。
    9、赵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评析》,外交学院2006届国际法硕士论文。
    10、李莎:《试析国际气候变化机制》,外交学院2003届国际关系硕士论文。
    11、曾冠:《碳排放权交易》,武汉大学2008届国际经济法博士论文。
    12、刘中民王倩:《多维视角中的国际气候制度研究综述》,载《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6期。
    13、栾爽:《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战略选择》,载《学海》,2008年第4期。
    14、曾令良:《当代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
    15、郑启荣、孙洁琬:《和谐世界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载《外交评论》,2006年4期。
    16、张绍吉:《“和谐世界”---一种发展模式与责任》,载《理论前沿》,2007年第6期。
    17、曾令良:《和谐世界呼唤新的国际法》,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7月13日。
    18、黄志雄:《WTO多哈回合谈判与转型中的多边贸易体制:挑战与未来》,载《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第3期,第15卷。
    19、龚微:《试析欧盟---非加太经济伙伴协定与WTO区域贸易协定优惠待遇规则的兼容性》,载《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第3期,第15卷。
    20、林灵:《试析多哈回合“特殊与差别待遇”谈判及中国相关立场》,载《武大国际法评论》,2007年第9月,第七卷。
    21、曾华群:《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2、余敏友:《美国等5国向WTO诉欧共体香蕉进口体制案评述》,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4卷。
    23、兰花:《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机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
    24、刘大群:《评经过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载《法学评论》,1991年1期。
    25、徐再荣:《臭氧层损耗问题与国际社会的回应》,载《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
    26、周子亚:《论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与<海洋法公约>》,载《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27、王铁崖:《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
    28、金永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制度研究》,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9、梁西:《人类组织化与当代国际法的新动向---国际“结构平衡论”初述》,载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30、韩颖达:《国际环境法的立法趋势》,载张乃根主编《当代国际法研究---21世纪初的中国与国际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美]爱迪·B·维斯著,秦天宝译:《理解国际环境协定的遵守:十三个似是而非的观念》,载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32、薛捍勤:《国家责任与“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载《中国国际法年刊(2004)》,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3、薛宏:《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在《国际经济合作》,1992年02期。
    34、段茂盛、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中的额外性问题探讨》,《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第4期。
    35、庄贵阳:《从公平与效率看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实施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2期。
    36、郭晨星:《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37、高风:《全球环境基金与国际环境制度法律关系刍议》,《中国国际法年刊(1998)》,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8、邵琛霞、李文凯译,王曦校,《菲律宾奥波萨诉法克图兰案》,载《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
    39、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40、李扬勇:《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41、曾令良:《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1期。
    42、曾令良:《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载《法学评论》,2008年2期。
    43、龚微:“马萨诸塞州等诉环保局案”对美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的影响》,载《世界环境》,2009年第1期。
    (三)条约法律政策
    1、国家环保总局国际合作司编:《国际环境公约选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国家发改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3、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5、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1. Antonio Cassese, International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2005.
    2. Joyeeta Gupta. Dordrecht, The Climate Change Convne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From Conflict to Consensu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3. Lavanya Rajamani,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 Anita Magrethe Halvorssen, Equality Among Unequal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Westview Press,1999.
    5. Roda Verheyen, Climate Change Damage and International Law:Prevetion Duties and State Responsibility,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5.
    9. David Freestone and Charlotte Streck, Legal Aspect of Implementing the Kyoto Mechanisms:Making Kyoto W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0. Philippe Sands,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Douma, W. T., The kyoto protocol and beyond:legal and policy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2. Larson, Donald F., Will markets direct investments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7.
    13. J.H. Jackson, W.J.Davey & A.O.Skyes.Jr. (eds.), 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Cases, Materials and Text 3rd, West Publishing Co.,1995.
    14. R.Hudec,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GATT Legal System,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87.
    15. Alexandre Kiss and Dinah Shelt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rdsley Transnational Publisher 2004.
    16. Albert Mumma:The Poverty of Africa s Position at the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Negotiations, in UC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Vol. 19 2001-2002.
    17. R. Wolfrum, Means of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and Enforce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Collected Courses of the Hague Acadmy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8.
    18. Edith Brown Weiss & Harold K. Jacobson, Strenthening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ccords, MIT Press 1998.
    19. Malgosia A. Fitzmauric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llected Course of the Hague Ac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2001,Vol.293,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02.
    20. Louis Henkin, International Law:Politics and Values, Mari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5.
    21. Oscasr Schachter,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e, Martinus Nijhoff Pubishers 1991.
    22. Thomas Buegenthal and Sean D.Murph, Pubilic Intemational Law (the 3rd eition), Law Press China 2004.
    23. Edith Brown Weiss, Environmental and International law:New Chanenges and Dimensions, United Nation University Press.
    24. Alexander Kiss & Dinah Shelt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aw, Ardsley, New York Transnational Publisher 2004.
    25. W. Bradnee Chambers (ed.), Inter-Linkages:The Kyoto Protocol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Regimes, The Uniteds States University Press 2001.
    26. Barry E.Carter & Phillip R.Trimble, International Law, Aspen Law & Business, A Division of Aspen Publishesr, Inc.,1999.
    27. Anita M.Halvossen, Equality Among Unequal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Differential Treat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estview Press 1999.
    28. Jutta Brunee, Stephan J. Toope: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Freshwater Resources:A Case for International Ecosystem Law,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6,1995.
    29. Joyeeta Gupta, the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from Conlict of Consensu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30. Malcolm N. Shaw, InternationalLaw, Fifth Edition,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3.
    31. W.Neil Adger and Jouni Paavola (eds), Fairness i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MIT Press 2005.
    32. Robin Churchill and David Freestone (eds), International Law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Grahan & Trotman Limited Sterling House,1991.
    33. N.H. Ravindranath and Jayant A. Sathaye, Climate Chang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1. Christopher D. Stone,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Law,98 A.J.I.L. April,2004.
    2. Daniel H. Col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UC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2007-2008.
    3. Kevin A. Baumert,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gime:Lessons For the Futur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2006.
    4. Rumu Sarkar,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The New Millennium:International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Beyond, Vanderbilt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March,2001.
    5. Sean Michael Neal, Bringing Developing Nations on Board the Climate Change Protocol:Using Debt-for-Nature Swaps to Implement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11 Geo. Int'l Envtl. L. Rev. Fall,1998.
    6. Mindy G. Nigof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Does The Current structure Facilitate Kyoto Protocol Compliance?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Winter,2006.
    7. Anita M. Halvorsse, The Kyoto Protoco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Spring 2005.
    8. Patricia Nelson, An African Dimension To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inding A Pat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Energy Sector, Denv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 Fall 2004.
    9. Maxine Burkett, Just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A Climate Justice Proposal For A Domestic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Buffalo Law Review April, 2008.
    10. Anita M. Halvorssen,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Commitments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gime:Amending the Koyoto Protocol to include Annex C and the Annex C Mitigation Fund,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Spring 2007.
    11. Christopher D. Stone,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98,
    12. PaulG Harris,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The Kyoto Protocol and United States Policy, New York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vol. 7.
    13. Rumu Sarkar, Critical Essay:Theoretical Foundations in Development Law:A Reconciliation of Opposites? Denv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 vol.33, summer 2005.
    14. Mark A. Drumbl, Northern Economic Obligation, Southern Moral Entitlement,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27 Colum. J. Envtl. L.2002.
    15. U.S. Positions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January,2008
    16. Simon Caney, Cosmopolitan Justice, Right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 July,2006.
    17. Ruth Gord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oorest Nations:Further Reflections On Global Inequality, University of Colorado Law Review Fall 2007.
    18. Deepa Badrinarayana, India's Policy Priorities -- Bleak Forecast For A Global Climate Regime? German Law Journal March 1,2008.
    19. Michael P. Vandenbergh & Brooke A. Ackerly, Climate Change:The Equity Problem, Virginia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2008.
    20. Kyle W. Danish,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Regim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Winter 2007.
    21. Anita M. Halvorssen,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Commitments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gime --- Amending the Kyoto Protocol to include Annex C and the Annex C Mitigation Fund, Colo. J. Int'l L.& Pol's y Vol.182007.
    22. Malgosia Fitzmaurice, The Kyoto Protocol Compliance Regime and Treaty Law, Singapore Year 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4.
    23. Daniel Bodansk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 Commentary,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8,1993.
    24. Mindy G. Nigof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Does the Current Structure Faciliate Kyoto Protocol Compliance?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Vol.18, Winter,2006.
    25. Kevin A. Baumert,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gime:Lesson for the Futur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38,2006.
    26. Anita M. Halvorssen,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Commitments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gime---Amending the Kyoto Protocol to Include Annex C and the Annex C Mitigation Fund,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8, Spring 2007.
    27. Daniel Barstow Magraw, Legal Treatment of Developing Countires:Differential, Contextual, and Absolute Norms,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 1990.
    28. J.B.Rosen, China, Emerging Economics, and the World Trade Order, Duke Law Journal, Vol.46,1997.
    29. Harrier Miskell, Law of the Sea:the Convention Enter into Force,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Proceedings, Vol.89 1995.
    30. M.A. Fitzmaurice and C. Redgwell, " Environmental Non-Compliance Procedures and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31 2000.
    31. Lavanya Rajamani, Re-negotiating Kyoto:A Review of the Sixth Conferencd of Parties to the Framewo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32. Edith Brown Weiss, Understanding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greements:the Bakes Dozen Myths, University of Richmond Law Review, Vol.32,1999.
    33. Edith Brown Weiss,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Law, Vol.27,1997.
    34. Edith Brown Weiss,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Soceity of International Law Proceedings, Vol.81 1987.
    35. Grossman GM, Krueger A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0, Issue 2,1997.
    36. Jekwu Ikeme, Equity,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Sustainability:Incomplete Approaches in Climate ChangePolitics, Global EnvironmentalChange,Vol.13,Issue 3,2003.
    37. Lasse Ringius, Asbjorn T. Rvanger and Arild Underdal, Burden Sharing and Fairness Principles inl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 L aw and Economics, Vol.2,2002.
    38. Duncan French, Developing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l Responsibiliti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9, Jan.2000.
    39. Michael Weisslitz, Rethinking the Equitabl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Responsibility Differential Versus Abosulte Norms of Compliance and Comtribution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text,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3, summer 2002.
    40. Christopher D. Stone, Common but Differentited Resposibilties in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98, April 2004.
    41. Karin Mickelson, South, Nor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Envrionmental Lawyers, in Gunthe Handl (ed),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11,2000.
    42. Christine Batruch, "Hot Air" as Preced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quity Considerations, UC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7 1998-1999.
    43. Armin Rosencranz, The origin and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orms, Hasting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Spring 2003.
    44. Philippe Cullet,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Law Towards a New Paradigm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0 1999.
    45. M.C.W.Pinto,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Liability For Injurious Consequences
    Arising Out Of Acts NotProhibited By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1985.
    46.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Yearbook,1973 Vol.1.
    47. Will Gerber, Defining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Second Commitment Period of the Kyoto Protocol,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Review, Vol.312008.
    48. Scott J. Stone, Comment on COP 11 to the UNFCCC, Sun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Vol.6,2005-2006.
    49. Kyle W. Danish,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noal Regim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Winter 2007.
    50. Lavanya Rajamani, Re-negotiating Kyoto:A Review of the Sixth Conferencd of Parties to the Framewo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Vol.12 2001.
    51. Kyle W. Danish,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noal Regim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 & Policy, Winter 2007.
    52. Lavanya Rajamani, From Stockholm to Johannesburg:The Anatomy of Disson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antal Dialogue, 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12 (1),2003.
    53. Francesco Parisi, Nita Ghei, the Role of Reciproc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Corn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Spring,2003, Vol.36.
    54. Greg Kahn, The Fate of the Kyoto Protocol Unde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Berkele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12003.
    55. Eric A. Posner & Cass R. Sunstein, Climate Change Justice, Geogetown Law Journal, Vol.96,2008.
    56. H. Youssef,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TO (South Center T.R.A.D.E. Working Paper).
    57.M. Gibbs,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http://wto.org/wto/developing/gibbers-paper.doc.
    58. J. Whalley,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the Millenium Round, World Economy, Vol.221999, No.8.
    59. Wil D. Verway,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nd Welfare---A Legal Survey, Ind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1,1981.
    1.联合国气候变化主页,www.un.org/climatechage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www.unfccc.int
    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www.ipcc.ch
    4.国家环保部,www.mep.gov.cn
    5.中国气候变化网,www.ipcc.cma.gov.cn/cn
    6.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www.ccchina.gov.cn
    7.世贸组织,www.wto.org
    8.中国碳汇网,www.fcarbonsinks.gov.cn
    9.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www.rcsd.org.cn
    10.武汉大学环境法所网站,www.riel.whu.edu.cn
    11.武汉大学国际法所网站,www.translaw.whu.edu.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