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研究主题
     中国企业在股份制改造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走向上市,改革初始期上市公司的制度变迁收益,导致中国企业上市需求大于上市供给,以致形成政府控制下的"控制均衡"。在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政府以国有企业解困和自身收益最大化等为先决条件,在制定企业上市、股票发行制度上走过了严格监管到逐步放松规制的过程。企业以自身融资收益最大化为先决条件,走过了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等改善企业微观机制的过程。
     时间延伸到21世纪初,政府控制企业上市的边际控制成本以比边际控制收益更快的速度增长,由此政府监管加快了市场化创新的力度,证券市场的制度规范迈出了惊人的一步。与此相对照,企业微观机制改造却略显滞后,企业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的改造仍未使企业融资选择方式向规范融资理论回归,上市股权融资目前仍被视为中国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选择。
     总括而言,目前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企业和政府,还均未完全达到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均衡"所要求的充要条件。中国企业上市制度从以审批制为标志的"控制均衡"最终走向以注册制为标志的"市场均衡",即从制度创新阶段步入制度均衡阶段,还需政府政策、法律等宏观环境,上市公司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等企业微观环境,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现实条件均达到相应程度的满足。
     二、结构体系与主要观点
     论文围绕企业上市的理论目标模式,以中国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为主线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三篇六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创新如下: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上市与企业融资。企业是否选择上市这一股权融资方式,理论上源于企业融资成本理论和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企业融资成本最低、最优资本结构点的形成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两大标准。由此引伸,企业是否上市还受到诸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发展阶段与发展规模、企业股息政策、企业税收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非所有企业都选择上市,企业上市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与比较也是决定企业是否上市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概率模型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并得出主要理论的实证判断结果。
     第二章 上市与政府监管。经济问题的约束条件除资源约束外,制度的或者讲法律的约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对企业上市的监管不仅源于"社会利益论"、"市场破产论"和"社会选择论"等宏观经济学理论,而且源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理论。政府对企业上市的监管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监管模式,监管模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受该国法律环境的影响。一国的法律环境(法律条文和法律的执行)不同,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不同,其资本市场的规模、融资范围以及市场总价值将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本章对此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二篇 现实篇
     第三章 中国企业上市。中国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深化中走向上市。企业通过上市,转变了其经营机制、扩充了其外部融资的渠道,带来了很大的正面效应,但由于我国企业在转轨时期的初始条件,以及证券市场的非成熟性,导致了中国企业上市的现实扭曲。诸如上市公司低财务杠杆的形成、公司治理结构运作的不规范、成长性偏低、企业规模偏小、不规范的股利分配政策、税制环境建设的滞后,税收政策的多重问题等。此外,改革初始期,中国企业的上市收益远远大于其上市成本,存在着巨大的制度变迁利益,导致中国企业上市需求大于上市供给,以致形成政府控制下的"控制均衡",而这种"控制均衡"现象是一种融资方式制度安排的失败,它并没有达到交易效率与配置效率的最优化,反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总效用的降低。
     第四章 中国企业上市的政府监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有移植而非自然滋生、发展、成熟的特色,但又由于初始条件(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偏好等)的不可移植性,导致政府的介入和政府对革新、学习及模仿的协调。再加上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政府自身的效用函数以及微观主体机会利益的存在,进一步导致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超强控制"和"扶植市场"的特征。由这一背景出发,最终导致我国企业上市监管的行政化取向和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的非融合化问题,以及《证券法》中所体现出的"行政集权"色彩和阶段性特征。
     第三篇 改革篇
     第五章 中国企业上市制度变迁的宏观环境再造。中国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走向市场均衡,就宏观角度而言,需要诸如政府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制度环境再造。首先,政府政策环境。中国的制度变迁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所进行的博弈均衡不断更新、重新实现的过程,企业上市的选择机制最初体现着政府意志的行政化选择。如何决策?谁做决策?从政府自身理性和科学的"致命的自负"过渡到政府退让和逐步放松规制的市场选择,要受到政府控制企业上市的收益与成本,以及中国股份制改造、证券市场发展等现行因素的制约。其次,法律环境。1993年4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实施,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有了游戏规则
The companies in China go public in the cours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conomic reform,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returns of public companies lead to the demand of going public is in far excess of the supply, and therefore forms "the controlled equilibrium" by government. In the game of government versus enterprises, The SOEs extricating themselves from the predicaments and the profits maxim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tself as the prerequisites, the China government goes through the course from rigorous regulation to gradual deregulation in the respects of making rules of going public and stocks issue. The financing profits maximization of enterprises themselves as the prerequisites, the China enterprises go through the course of improving the corporate micro mechanisms of adjusting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and refin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etc.
     In the early 21th century, the growth of the China governmental marginal control costs about going public is faster than the growth of it's marginal control return, therefore, the market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is strengthened, the institutional norm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 achieves favorable success. By contrast, the reforms of corporate micro mechanisms are slightly backward, the reforms of systems, structure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 about enterprises don't make that the enterprises financing optional patterns conform to the normal financing theories. The China enterprises still think of the going public or the equity financing as optimal financing option.
     In a word, at present, both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course of the China institutional change still don't completely meet the abunda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 market equilibrium" about the companies going public. The institution of going public in China changes from authorized system to registered system.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needs that the macro environment of the governmental policies and laws, the micro environment of systems, structure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 about public compani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SOEs' reform etc, all should meet appropriate conditions.
     My dissertation comprises 6 chapters in three part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Forward, the first part, the theory piece, includes chapters 1-2, forms the theory frame of going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Whether the companies choose going public (equity financing) or not, on theories, it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financing costs theory", "the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relevant factors' analyses as follow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corporate development stage and development scale, the corporate dividend policy, and the corporate revenue policy, etc. In addition, weighing and comparing of costs——benefits about going public is also a crucial factor.
     The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theory about going public can be derived not only from the macroeconomic theories of "the social benefit approach", "the market bankruptcy theory "and "the social option theory "etc, but also from the microeconomic theories of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the information economic theory", etc. And moreover, the scopes of the enterprises financing are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by a country's law environment.
     The second part, the reality piece, includes chapters3-4, describes the realistic distortion of going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in China.
     The realistic distor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relevant factors' distortion of the China public companies. For example, the lower leverage rate, informal operating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lower growth, smaller size, informal dividend policy, the backward tax system environment, many questions of tax policies, etc.
     Next, the benefits of going public in China are in far excess of its costs. The public companies possess the huge returns of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t
引文
1、卡尔·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
     2、何炼成,1997:《何炼成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厉以宁,1998:《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
     4、胡继之,1999:《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
     5、詹姆斯·范霍恩、约翰·瓦霍维奇,1998:《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郭浩、徐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6、埃瑞克·G·菲吕博顿、 鲁道夫·瑞切特(编),1998:《新制度经济学》,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社。
     7、艾伦·加特,1999:《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陈雨露、王智洁、蔡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8、张杰,1998:《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
     9、弗兰克·J·法博齐、弗朗哥·莫迪利亚尼,1998:《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唐旭等译,经济科
     学出版社。
     10、查里斯·R·吉斯特,1998:《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郭浩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1、J·弗雷德·威斯通、S·郑光、苏姗·E·候格,1998:《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唐旭译,经
     济科学出版社。
     12、青木昌彦、奥野正宽,1999:《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13、张晖明,1998:《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山西经济出版社。
     14、郭茂佳,1999:《股票市场效率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15、方晓霞,1999:《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6、傅殷才,1995:《制度经济学派》,武汉出版社。
     17、张维迎,1997:《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8、张维迎,1999:《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19、V·奥斯特罗姆、D·菲尼 H·皮希特(编),1996:《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
     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
     20、沈艺峰,1999:《资本结构理论史》,经济科学出版社。
     21、杨小凯,1997:《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贝多广(主编),1995:《证券经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3、何玉长,1997:《国有公司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4、何志勇、封希德、慕刘伟(主编),1998:《上市公司》,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5、袁志刚,1997:《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6、吴敬琏,1999:《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
     27、郭锋,2000:《中国证券监管与立法》,法律出版社。
     28、里查德·德尔,1999:《全球证券市场风险及监管》,宇航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29、陈享光,1998:《融资均衡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30、陈学彬,1998:《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1、江小涓,1996:《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对中国经验的实施分析与前景展望》,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32、杨小凯,1998:《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3、肖耿,1997:《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4、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1998:《宏观经济学》,刘树成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35、哈尔·瓦里安,1997:《微观经济学》,周洪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36、罗纳德·I·麦金农,1997:《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周庭煜等
     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37、王巍(主编),1999:《第二板市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8、丹尼尔·W·布罗姆利,1996:《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
     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39、道格拉斯·C·诺思,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40、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
     41、华民,1998:《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山西经济出版社。
     42、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1997:《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3、谢平,1997:《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
     44、张维迎(编),1997:《詹姆斯·莫里斯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
     45、津村英文,1992:《证券市场学》,张友栋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
     46、王益,1998:《企业的结构、环境与运行机制》,中国金融出版社。
     47、刘世绵,1996:《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
     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8、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课题组,1994:《问题·对策·机制--日
     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经济科学出版社。
     49、汤敏、茅于轼(主编),1996:《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二集),商务印书馆。
     50、尼古拉斯·R·拉迪,1999:《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隆国强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51、张昌彩,1997:《中国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2、李越,1999:《金融市场秩序》,中国发展出版社。
     53、唐海滨,1999:《国有控股公司理论与实践》,企业管理出版社。
     54、平狄克、鲁宾费尔德,1997:《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5、多恩布什、费希尔,1997:《宏观经济学》,冯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6、段晓锋,1998:《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方式的影响》,经济科学出版社。
     57、崔之元,1999:《"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58、豆建民,1999:《中国公司制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9、何维达,1999:《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
     60、易诚,1999:《金融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61、沃伦·J·萨缪尔斯,1999:《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当代经济科学》第2期。
     62、常青,1999:《中国证券二板市场设立的比较分析》,《经济导刊》第1期。
     63、虎月姝,1998:《关于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初探》,《财经研究》第7期。
     64、吴晓求,1999:《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七大要点》,《证券与投资》第4期。
     65、张亦春、周颖刚,1999:《中国股票市场:监控功能的缺陷与变革》,《证券与投资》第4期。
     66、李晓春,1999:《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动性问题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
     67、黄少安,1999:《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经济研究》第1期。
     68、翟林瑜,1999:《经济发展与法律制度--兼论效率、公正与契约》,《经济研究》第1期。
     69、肖炜,1999:《国家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探讨》,《金融研究》第11期。
     70、金伯富,1998:《金融制度变迁:从机会利益角度的分析》,《金融研究》第8期。
     71、周振华,1998:《中国制度创新的改革程序设定》,《经济研究》第12期。
     72、唐寿宁,1998:《两种投资秩序及其碰撞》,《经济研究》第12期。
     73、刘延军、李益民,1999:《银行与股票市场:差异和联系》,《证券与投资》第11期。
     74、杨小凯、张永生,1999:《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经济研究》第7期。
     75、管毅平,1999:《经济学信息范式刍论》,《经济研究》第6期。
     76、陈晓、单鑫,1999:《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经济研究》第9期。
     77、赵宇龙、王志台,1999:《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9期。
     78、谢德仁,1999:《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提出与解读》,《经济研究》第9期。
     79、清风,1998:《中国股市风险的根源在于一级市场》,《经济研究》第2期。
     80、赵迎琳,1996:《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均衡化》,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81、王珏、余甫功,1999:《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思路》,《经济学家》第1期。
     82、高明华,1999:《权利配置与企业效率》,中国经济出版社。
     83、高明华,1999:《制度定位下的政府、企业和市场》,《财经科学》第1期。
     84、陈国富、卿志琼,1999:《制度变迁:从人格化交换到非人格化交换》,《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85、欧阳红兵,1999:《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
     86、罗清和、瞿定雄,1999:《现代经济发展中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深圳大学学报》第
     2期。
     87、邹东涛、张晓文,1999:《3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的调查与分析》,《管理世界》第1期。
     88、林华有、李世生,1999:《证券与保险的世纪联烟》,《投资与证券》第10期。
     89、龙小波、吴敏文,1999:《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投资与证券》第
     10期。
     90、杨朝军等,1999:《上海股票市场公司分配行为特点及趋势》,《投资与证券》第10期。
     91、杨峰、石春岭,1999:《法规建设与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金融研究》第8期。
     92、王春生,1999:《中国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研究》,《投资与证券》第5期。
     93、徐林,1999:《创新中国企业的上市选择机制》,《投资与证券》第5期。
     94、孙永祥、黄祖辉,1999:《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经济研究》第12期。
     95、吕长江、王克敏,1999:《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12期。
     96、朱武祥、邓海峰,1999:《股票市盈率中隐含的竞争优势持续期》,《经济研究》第12期。
     97、王彬,1998:《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关系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第1期。
     98、高平,1998:《信息、股价波动与股票市场有效性》,《证券市场导报》第3期。
     99、陈朝阳,1999:《美国四大券商业务发展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第2期。
     100、陈湘永,1999:《我国民企上市的动因、环境、特征与效应分析》,《证券市场导报》第7期。
     101、曹风岐,1999:《"证券法"出台过程及对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证券市场导报》第1期。
     102、黄三超,1999:《股票的私募发行:不应被放弃的发行方式》,《证券市场导报》第9期。
     103、林伟,1999:《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证券市场导报》第9期。
     104、姚洋、支兆华,2000:《政府角色定位与企业改制的成败》,《经济研究》第1期。
     105、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经济研究》第1期。
     106、林凌,1999:《股权结构与企业重组的互动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第12期。
     107、朱武祥,1999:《企业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管理》,《证券市场导报》第12期。
     108、沈艺峰、田静,1999:《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经济研究》第11期。
     109、李东明、董强华,1999:《上市公司控股权二次转让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第11期。
     110、罗嗣红,2000:《国有股退出模式的比较》,《资本市场》第1期。
     111、凯恩斯,196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12、所罗门,1963:《财务管理理论》,哥伦比亚出版社。
     113、吴晓求,1998:《证券市场税收政策设计及其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4、李帮,1998:《我国上市公司的税制环境研究》,《上海证券报》,7月27日。
     115、王昉,1999:《中国上市公司所得税税收负担问题研究》,《经济研究》第5期。
     116、朱武祥、郭志江,1999:《股票市场对非流通股比例的价格反应--兼析释放非流通股对股市冲击
     效应及策略》,《经济研究》第5期。
     117、刘溶沧、马珺,1999:《税收中性:一个理论经济学的分析》,《新华文摘》第3期。
     118、杨朝军等,1999:《上海股票市场公司分配行为特点及趋势》,《证券市场导报》第6期。
     119、刘郎,1998:《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第10期。
     120、董辅礽,1999:《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及其问题研究》,《经济学家》第1期。
     121、魏刚、李霞,1998:《我国上市公司不分配现象的实证分析》, 《证券市场导报》第5期。
     122、郝继伦,1999:《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分析》,陕西财经学院博士论文。
     123、何光辉、杨咸月,1999:《风险投资、二板市场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投资与证券》第7期。
     124、张维迎,1998:《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经济研究》第7期。
     125、张维迎,1998:《从非对称信息看公司融资与资本市场--兼谈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君安
     学术论坛》第8讲。
     126、韩志国,1999:《我国股份经济发展的制度效应》,《经济导刊》第1期。
     127、杨瑞龙,1998:《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
     究》第1期。
     128、刘小玄、郑京海,1998:《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经济研究》第1期。
     129、朱天,1998:《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与制度建设》,《经济研究》第1期。
     130、吴淑琨、柏杰、席酉民,1998:《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与合一--中国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第8期。
     131、王珺,1998:《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行为与治理途径》,《经济研究》第9期。
     132、青木昌彦,1995:《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
     133、康芒斯,1997:《制度经济学》(上,下),商务印书馆。
     134、詹姆期·M·布坎南,1993:《自由、市场与国家》,平新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35、陈乐天,1998:《论资本市场对企业家的监控与约束机制》,《证券市场导报》第3期。
     136、何浚,1998:《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137、董裕平,1999:《转轨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析》,《金融研究》第1期。
     138、唐国正等,1998:《利用可交换债券变现国家股为国家财政融资》,《经济研究》第10期。
     139、陈浩武,1998:《论政府对股票市场的监管》,《金融研究》第7期。
     140、周明生,1999:《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与当代中国的股份制实践》,《学习与探索》第2期。
     141、吴晓求、冯巍、李志玲,1999:《我国居民收入资本化趋势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第1期。
     142、郑红亮,1998:《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第10期。
     143、秦宛顺、靳云汇、刘明志,1999:《金融监管的收益成本分析》,《金融研究》第1期。
     144、钱颖一,1995:《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和融资结构的改革》,《经济研究》第一期
     145、程建胜,1998:《我国融资总规模研究》,《金融研究》第6期。
     146、李怀,1999:《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效率递减--一个从制度经济学文献中读出来的故事》,
     《管理世界》第3期。
     147、袁国良、郑江淮、胡志乾,1999:《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第3期。
     148、曹风岐、徐文石,1998:《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研究》,《投资与证券》第8期。
     149、孙铮、王跃堂,1999:《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第4期。
     150、姜新旺,1998:《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制度思考》,《投资与证券》第8期。
     151、李焰,1998:《企业融资与资本市场的完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报告(1996-1997)》,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2、陈良华、张射,1999:《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结构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第1期。
     153、胡继之、于华,1999:《影响中国股市价格波动若干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154、王剑铭,1998:《关于我国证券监管体制问题的探讨》,《投资与证券》第11期。
     155、茅于轼,1999:《信用不足是需求不足的最终原因》,《改革》第3期。
     156、刘研,1998:《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问题研究》,《投资与证券》第3期。
     157、王国刚,1999:《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投资与证券》第2期。
     158、程红、窦梅,1999:《制度变迁阶段的周期理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59、刘志勇,1998:《我国企业海外不同股权融资的比较研究》,《投资与证券》第11期。
     160、张兆国、桂志斌、黄玮,1999:《深圳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第6期。
     161、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第二板市场课题组,1999:《我国需要设立第二板市场》,《投资与证券》
     第2期。
     162、胡义成,1998:《从经济哲学层面审视中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新华文摘》第10期。
     163、郑力,1998:《浅论我国股市中的政府行为》,《投资与证券》第8期。
     164、杨瑞龙、胡琴,1999:《现代公司制度发展趋向的经济学思考》,《学习与探索》第3期。
     165、宋文兵,1998:《关于融资方式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金融研究》第1期。
     166、赵晓雷,1998:《中国资本市场实证分析》,《财经研究》第10期。
     167、戴书松,1999:《内部人、内部人控制及内部人控制失控--兼论会计委派制度》,《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期。
     168、王忠民、赵迎琳,1999:《企业上市的经验性研究与中国现实》,《西安理工大学学报》第2期。
     169、赵迎琳,1996:《过度投机有碍稳定》,《上海证券报》11月28日。
     170、赵迎琳,1996:《谈股市的非均衡性》,《河南商报》4月3日。
     171、赵迎琳,1999:《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理论与现实》,《投资与证券》第8期。
     172、赵迎琳,1998:《改革呼唤机构投资者》,《投资与证券》第10期。
     173、赵迎琳,1999:《中国企业上市与政府行为》,《人文杂志》第6期。
     174、赵迎琳,2000:《中国企业上市成本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
     175、哈尔篷、韦斯藤和布里汉,1998:《加拿大管理财务》,加拿大豪特、林勒哈特和温斯顿有限公司。
     176、希克斯,1962:《价值与资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77 Lawrence W·Tuller, 1997: "Finance for Non-Financial Managers and Small Business Owners",
     Adams Media Corporation.
     178 M·Miller and F.Modigliani, 1966:"Some Estimates of the Cost of Capital to the Electic
     Utility Industry, 1954-1957, Repl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79 Modiglianiand M.Miller, 1958,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80 Oliver·E.Williamson, 1967, "The Economics of Discretionary Behavior:Managerial Objectives
     in a Theory of the Firm", Chicago:Markam Publishing Company.
     181 F·Modigliani and M.H·Miller, 1958,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8,June.
     182 Milton Harris and Artue Raviv, 1991, "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XLVI, No.1·March.
     183 James D.Gwartney, Richard L.Stroup and A.H.Studenmund, 1992, "Microeconomics:Private and
     Public Choice"(Sixth Edtion), The Dryden Press.
     184 Bruce R·Robinson and Walter Peterson, 1995, "Strategic Acquisitions:A Guide to Growing
     and Enhancing the Value of your Business", IRWI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185 G.Andrew Karolyi, 1998, "Why do Companies List Shares Abroad?:A Survey of the Evidence and
     Its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Instruments, V.7, N.1,
     January 1998.
     186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Vishny, 1997,
     "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LII, No.3.July 1997.
     187 Helmut M.Dietl, 1998, "Capital Marke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Japa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Routledge.
     188 George W.Fenn, Nellie Liang, and Stephen Prowse, 1997, "the Private Equity Market:An
     Overveiw",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Instruments, V.6, N.4, July 1997.
     189 Marco Pagano, Fabio Panetta, and Luigi zingales, 1998, "Why do Companies Go Public?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LIII, No.1·February 1998.
     190 Owen Lamont, 1998, "Earnings and Expected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LIII, No.5·
     October 1998.
     191 Hayne E.Leland, 1998, "Agency Costs, Risk Management, and Capital Structur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LIII, No.4·August 1998.
     192 Paul Milgrom and John Roberts, 1992, "Econo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07632.
     193 H.Kent Baker, 1996, "Trading Location and Liquidity:An Analysis of U.S.Dealer and Agency
     Markets for Common Stocks",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Instruments, V.5, N.4, March
     1996.
     194 Giovanni Marseguerra, 1998, "Corporate Financial Decisions and Market Value-Studies on
     Dividend Policy, Price Volatility,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Physica-Verlag.
     195 Isuzsanna Fluck, 1998, "Optimal Financial Contracting:Debt versus Outside Equity",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Summer 1998 Vol.11, No.2, PP 383-418.
     196 Jennifer Lynch Koski, 1998, "Measurement Effects and the Variance of Returns after Stock
     Splits and Stock Dividends",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Spring 1998 Vol.11, No 1,
     PP143-162.
     197 Rafael Repullo and Javier Suarez, 1998, "Monitoring, Liquidation, and Security Design",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Spring 1998 Vol.11, No.1, PP.163-187.
     198 George W.Fenn, Nellie Liang and Stephen Prowse, 1997, "The Private Equity Market:An Overveiw",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Instruments, V.6, N.4, July 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