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酸雨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Exploration into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id Rain Pollution
  • 作者:王朝梁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经济法学
  • 学位年度:2010
  • 导师:种明钊
  • 学科代码:030107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10-03-06
摘要
酸雨污染既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范围内的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又具有跨国性大气污染的特点,其原因在于它可随大气环流而污染邻国甚至更远的国家或地区。酸雨污染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我国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3大酸雨区。同时,我国及亚洲邻国由于面临跨境酸雨污染问题的长期困扰,使之已然成为严重影响亚洲各国环境安全并亟待解决的地区性难题之一,而亚洲地区的跨境酸雨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最终取决于我国与亚洲邻国之间双边或多边环境合作机制的建立。酸雨问题兼具国内性大气污染及国际性大气污染的双重特点,决定了本文所进行的我国酸雨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研究,必须从两个向度同时展开:一是国内法律制度的积极变革与制度创新,二是我国与亚洲邻国之间就解决跨境酸雨污染问题的区域合作机制的建构。1972年举行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首次提出、探讨了跨境酸雨污染问题,与会各国代表在共同签署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中确立了保护人类环境的有关原则,这些原则具体包括:一、各国应确保在其所辖版图范围内的各项活动不会给其他国家的环境安全带来损害;二、造成其他国家环境损害的国家有义务承担跨境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三、建立预防跨境大气污染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应该承认,《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所确立的相关原则,为本文研究我国与亚州邻国在预防及治理跨境酸雨污染方面,积极开展双边或多边地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为了有效规制我国境内及跨境酸雨污染问题,本文尝试对我国现有生态法律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法律变革研究,即依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层面做出积极的回应,对其所涉及的宪法、生态法、经济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刑法以及国际法等诸多部门法律,进行审慎的反思和积极的整合、诠释,以期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一场“绿化革命”,推进现行法律、法规向可持续法律制度的积极变迁与制度创新,实现从生态环境法的立法体例、公民环境权利、环境刑事责任的依法完善,到生态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以及与相邻部门法律之间关系处理与配合等诸多层面的法律变革与完善。而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中国普遍存在的严重酸雨污染问题及跨境酸雨污染问题,找寻一条切实可行的法律解决路径,包括国内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国际层面的国家之间合作机制的建构与完善,使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与其他部门法律制度及宪政制度更加和谐统一,以期对我国境内的酸雨污染问题以及我国与亚洲邻国之间的跨境酸雨污染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法律规制,最终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结构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篇(第一章至第三章),即对为解决我国境内存在的酸雨污染问题及跨境酸雨污染问题所秉持和运用的法律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具体包括梳理和解读我国酸雨污染治理的基本理论框架、解析酸雨污染治理的基本法律原则,以及解构酸雨污染治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从而为我国酸雨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第一章是“关于酸雨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解读”。本章作为研究我国酸雨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重点运用法律哲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等理论,构建我国酸雨污染治理的理论框架体系,为具体的酸雨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选择路径。第二章是“酸雨污染治理的基本法律原则解析”。本章重点解析了七项治理我国境内酸雨污染及跨境酸雨污染应适用的法律原则,从而为酸雨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供依循的法律准则。这些原则具体包括: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公平原则、事先预防原则、磋商谈判与共同合作原则、告知信息的原则、领土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以及睦邻友好原则。第三章是“酸雨污染治理的基本法律制度解构”。本章旨在构建酸雨污染治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从事先预防、事中参与以及事后救济等视角,有选择性地梳理和论证我国全过程酸雨治理制度,论证主要围绕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展开,为我国酸雨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现代生态法律制度保障。
     第二部分关于跨境酸雨污染治理的实证性研究(第四章),第四章是“美国——加拿大跨境酸雨污染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性比较研究”,即通过对美国、加拿大之间的跨境酸雨污染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性比较研究,为我国境内酸雨污染治理的生态法律制度的重构以及我国跨境酸雨污染治理机制的有效形成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章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一是具体研究美国、加拿大之间的双边谈判机制;二是调研加拿大因应跨境酸雨污染的国内解决机制的构建,分别从加拿大联邦政府的酸雨治理政策、加拿大省级政府的酸雨治理政策,以及加拿大联邦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权力配置三个向度上展开研究;三是进一步研究美国因应跨境酸雨污染解决机制的构建,研究重点包括美国联邦政府、美国州政府分别采取的酸雨治理措施,并着重分析了美国颁行的《清洁空气法》有关治理酸雨污染的法律规定。本章在上述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富有创意地提出了四项我国对美国、加拿大跨境酸雨污染争端解决机制的借鉴方略:一是重新修订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增设有关“酸雨计划”的法律规定;二是重新修订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增加治理跨境酸雨污染的相应条款;三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应及时增加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指南条款;四是地方政府应出台专门治理酸雨污染的地方性法规,以配合国家法律的实施。酸雨问题具有全球性大气污染的特性,正因如此,我国对酸雨污染法律规制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生态法律制度的修缮,更应在国际法层面加强世界各国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合作,并在国内生态法律制度重构方面注重对其他国家酸雨污染治理立法经验的研究和借鉴,以期使我国的酸雨问题及跨境酸雨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法律规制。
     第三部分是关于跨境酸雨污染治理的制度构建篇(第五章),第五章是“因应酸雨污染治理的国家环境法协调框架的建构”,即本章充分借鉴本文第二部分(第四章)关于美国、加拿大之间跨境酸雨污染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性研究结果,通过对中国与亚洲邻国之间跨境酸雨污染问题的深度实证性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建构中国与亚洲邻国之间就解决跨境酸雨污染问题的区域合作机制的具体路径。本章从中国与亚洲邻国之间的酸雨博弈研究入手,重点研究和探讨了中国与亚洲邻国就解决跨境酸雨污染问题的区域合作机制的建构,提出了运用国家责任私法化路径治理跨境酸雨污染问题的对策,同时具体解读了治理跨境酸雨污染的国家法律机制的构建路径。
     第四部分是因应中国酸雨污染治理的法律救济机制的具体构建篇(第六章),第六章是“中国酸雨污染治理的法律救济机制的构筑”,即通过对我国生态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及税收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为我国的酸雨污染治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法律解决方略。首先,从生态法律制度构建层面而言,我国应创设中国的环境法典,并依法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排污收费制度和增设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颁行至今没有经历任何的修缮,该法的诸多制度严重滞后于自然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无论从立法理念、原则还是从政府及企业的责任制度规定方面评判,均存在着诸多的重大缺陷,严重制约酸雨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急需进行法典化的修缮。而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必须通过如下措施加以立法完善:一是适度提高排污收费的标准;二是加大排污收费的行政处罚力度;三是排污收费、超标违法原则的依法确立;四是排污收费征管机制的依法完善。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来规制排污权交易制度,因此,我国必须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排污权交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在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期有效治理酸雨污染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从完善我国行政法律制度层面而言,我国必须建立健全环保问责法律制度,既要在现行生态法律规范中确立和完善环保问责制,又要在现行《行政诉讼法》进行重新修订,重点加入行政问责程序,明晰问责主体提起诉讼的程序、问责对象抗辩申诉规则、听证程序和复议程序等制度规范,使行政问责最终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为环保问责的依法实现奠定程序性的立法基础。再次,从刑事法律制度构建层而而言,为了有效遏制环境犯罪,真正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刑事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在环境刑事立法模式、处罚环境犯罪的危险犯、严格责任原则的依法适用以及加强环境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等方面,对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加以重新完善。最后,从完善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层面而言,我国应依法构建环境税法律制度,即我国应依循如下的路径来构建我国的环境税法律制度:一是提升现行税制的整体“绿化”水平;二是厘清开征环境税应遵循的税法原则;三是依法设立有效规制酸雨污染的二氧化硫税。本文特别指出:我国环境税制的构建及整个税制的绿化,应在充分考量西方国家相关税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科学的借鉴和移植,以期实现环境税开征所带来的环境效应(例如酸雨污染的有效治理)和非环境效应(例如增加就业、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双赢”目标。
Acid rain pollution is an air pollution problem within the sovereignty of a country's territory; meanwhile, i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border pollution because the atmosphere circula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pollute its neighbors and even distant countries or regions.
     Acid rain pollution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 now in China. Acid rain polluted areas in China has occupied 40% of the whole territory. China has become the third acid rain polluted area after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t the same time, acid rain pollution is also a concern for some other countries in Asia region. If it can not be solved well, it will affect environment safety within this region. However, the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fter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hina and her neighboring countries.
     Because of acid rain pollution as a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oblem, this dissertation set out to deal with China's acid rain pollu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system research from two dimensions:one was based on China's domestic legal reform and legal system innovation, the other was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deal with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between China and its Asian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held in Stockholm in 1972,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cross-bo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 at the first tim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signed the ""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 Stockholm," which set some releva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inciples. These principles include:1, each country should ensure that all activities held within its scope of jurisdiction should not bring damage to other countries'environment safety; 2, A country that caused environmental damage to the other countries is obliged to bear the cross-board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to compensate for the damage; 3.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prevent cross-border ai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ll these relevant principles based on Stockholm 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laid a solid academic foundation for this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by means of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ts Asian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domestic and cross-bo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this research attempted to make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innovation of existing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and its related system, that means, after careful reflection and positive integ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is study made great efforts to respond to the existing legal system in the perspectives of constitution, ecological law, economic law, civil law, administrative law, procedure law, crimi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law etc, in order to launch a "green revolution" of present legal system to promote the existing law, regulations and the legal system to a sustainable positive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s a result, it will reach a goal to realize the perfection of the eco-environment law legislative form, the citizen's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iabil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eek a feasible path to solve the domestic and cross-boa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nclud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omestic legal system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at international level, in order to harmonize China's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with other related legal systems and constitutional systems. As a result, it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solution of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either in China or in our Asian neighboring countries, most importantly, it will be helpful to realize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dissertation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w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Chapter one to chapter three), it w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solve domestic and cross-boa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nclu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analysis of basic legal principles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legal principles to solv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which will be the milestone to construct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legal system in China.
     The first chapter was "an interpretation of a number of theories on the exploration into legal system to solv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is chapter construct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solv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philosophy, legal sociology, leg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s, in order to offer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to solv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The chapter two was "An analysis of legal principles to solv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t focused on an analysis of seven legal principles to solv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n China, which offered legal standards to carry out the solution of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They include:burden of Polluter; environmental equity; the precautionary prevention;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the friendly neighbor relations. The chapter three was "De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on the issues of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This chapter aimed to construct the basic legal system to solv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t selectively demonstrated the present system to solv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first prevention, involvement in the participation and subsequent relief; these systems mainly included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t will provide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to escort the solution of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The second section of my dissertation was about solution of the cross-boarder acid air pollution problems in empirical study (chapter four). The chapter four was "Empirical comparative study on U.S.-Canada cross-boarder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acid rain pollu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comparative study on U.S.-Canada cross-boarder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acid rain pollution, it will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to solve the domestic and cross-boa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t was be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first, bilateral negotiation mechanism between U.S. and Canada; seco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settlement mechanism in response to cross-boa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federal government,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hir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settlement mechanism in response to cross-boa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the state government, the more emphasis put on the analysis of "Clean Air Ac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ies, this chapter put forward four strategies on the references to U.S. and Canada's cross-bo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First, it is urgent to revise "Atmosphere Pollution Prevention Law," and add some provisions of law on "Acid Rain Program"; second, it is urgent to revise "Atmosphere Pollution Prevention Law," and increase the corresponding terms to improve the cross-bo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settlement; third, it is urgent to add guides to atmospheric pollutant emissions; Forth, the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make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meet the 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to solv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issue, the measures we took to the settlement of this problem were not only based on the domestic ecological legal improvement but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cooperation global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on the references to these countries facing the sam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The third section was the analysi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to solve cross-border acid rain problem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U.S. and Canada's cross-border acid rain pollution settlement, the chapter five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co-operative settlement mechanism between China and its Asian neighboring countries by means of deeper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between China and its Asian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section four (chapter six) was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redress mechanism on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settlement. The chapter six attempted to provide effective legal strategies to solv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legal system, administrative legal systems, the criminal legal system and tax revenue legal system. First of all, China should create environment cod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while improving the pollutant emission sewage charges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Prevention Act" and add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Since it was enacted in 1989,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has not undergone any revision.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the steps of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it needs revision wheth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legislative concepts or enterprise responsibility system because it has seriously hampered the smooth progress of acid rain pollution settlement. The pollutant emission sewage charges system need improvemen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To increase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s of the pollutant emission sewage charges; 2.To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of the pollutant emission sewage charges; 3. To establish rules of law against exceeding violence of regulations; 4, To improve legal system of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ewage charges.
     Since China currently lacks a sound legal framework to regulate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therefore, China must learn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the full succ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missions trading. China should construct pollutant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by focusing on our existing environmental law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problems in a long way to realiz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econd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legal system, China should set up a sound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it should not only establish and improve environment accountability with the existing legal norms but also revis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to emphasize the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to reach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procedures, standardization and transparency. It will lay the legislative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procedures. In addi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egisl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urb environmental crime. Final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ement of China's tax revenue legal system, China should build environmental tax law legal system. Based on my research, I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irst, to promote the whole "green" standard of existing tax system; second, to clarify the tax principle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law tax need to follow; third, to establish the rules to regulate the sulfur dioxide tax of acid rain pollution. In this research, its contribution wa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tax and the greening of the whole tax system, should refer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ome related western countrie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references of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s, we need to transform it scientifically based on our specific situation in order to gain the double wins in the aspects of acid rain pollution settlement and sustainable increase of GDP.
引文
1[日]奥平康宏、杉原泰雄: 《宪法学—人权的基本问题》,日本东京:有斐阁,1977年版。
    2陈泉生、张梓太: 《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3陈泉生:“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法律变革”,《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
    4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布鲁斯·坎贝尔:《时间与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6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徐飞: 《科学交叉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8苏力:“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中译本序言”,[M]//唐纳德·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苏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9张云鹏:“比较方法在国际法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0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6期,第66-69页。
    11珍美、逸群: 《理想的太阳》,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
    12钱逊: “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东西文化”, 《哲学动态》,1994年第5期。
    13蒲沿洲: “孔子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渊源及诠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4骆承烈:“浅谈孔子的生态伦理观”, 《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5张品端:“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4日。
    16佘正荣: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蒋朝君: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8乐爱国: 《道教生态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9王雨辰:“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的转换:从西方化到中国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0韩立新: “美国的环境伦理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及其转型”, 《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2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23李培超: 《自然与人文的和解—生态伦理学的新视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24陶国富: “重视生态伦理建设”[N], 《人民日报》,2006-04-14。
    25王林彬: “新形势下环境立法的法理学基础”, 《新疆社会论坛》,2002年第6期。
    26汪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 《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27张达辛: “环境法律保护的特点—从生态中心主义和自然的权利谈起”, 《环境导报》,2002年第6期。
    28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第233页。
    29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第290页、第294页。
    30韩立新:“环境问题上的代内正义原则”,《江汉大学学报》(人文利学版),2004年第5期。
    31王韬洋:“‘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当代环境伦理的影响”,《求索》,2003年第5期。
    32候文蕙:“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第15页。
    3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34付璐、李磊:“论环境正义之代内公平”,《行政与法》,2004年第4期。
    35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36孟春阳、王晋嵩:“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谭玲:“我国可持续法律制度之构建”,《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3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0陈泉生:“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法律变革”,《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
    41蔡守秋:“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上)”,《法学评论》,1997年第1期。
    42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3何铁军:“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以系统法学为视角“,《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4 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Published in Partnership by IUCN,UNEP,WWWF,Switzerland,Octoberl 991.
    45陈泉生主编:《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6李启家:“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11期。
    47[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
    48王曦、柯坚:“跨世纪的法学视野—中国与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述评“,《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
    49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地球村”工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50邹广文:“论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导向“,《哲学动态》,1995年第2期。
    51叶俊荣: 《环境政策与法律》,台湾:台湾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2页。
    52 Eva H. Hanks,etc.,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Cases and Materals,1975, p860.
    53金瑞林: 《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54[日]奥平康宏、杉原泰雄: 《宪法学—人权的基本问题》,东京:有斐阁,1977年版。
    55李艳芳:“环境权若干问题研究”, 《法律科学》,1994年第6期,第63页。
    56文正邦: 《宪法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57[美]艾蒂丝·布郞·魏伊丝: 《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汪劲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附录。
    58曲格平:“构筑现代化环境法治体系,开创“绿色文明”新时代—曲格平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环境工作通讯》,2000年第12期。
    59陈泉生:“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60蔡守秋:“论环境权”, 《金陵法律评论》,2002年第1期。
    61陈泉生、张梓太: 《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62杨东辉: “环境权基本问题探讨”, 《黑龙江政法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51页。
    63肖剑鸣: 《比较环境法》,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64周训芳: “欧洲发达国家公民环境权的发展趋势(一)”, 《林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第316页。
    65张力刚、沈晓蕾:“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学思考”, 《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3期,第46页。
    66冯象: 《政法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
    67吴国平、翟立:“水资源保护责任研究”, 《水资源保护》,2002年第4期。
    68 R.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3rd 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6) at 3.
    69 P. B. Downi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e(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4) at 48-52; M. B.Gregory,
    "Economics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J. Lenihan and W.W. Fletcher, eds.,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and Man. Vol.10, (1979) at 7-9.
    73[美]理查得·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74例如种明钊、顾培东在1985年《法学季刊》第1期上发表的题为“西方法经济学评价”一文,对西方法律经济学进行了专门研讨。
    75周林彬、黄健梅:“法律经济学学科构建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76卢昉青:“法经济学视野中的效率与正义关系”,《学术纵横》,2008年第4期。
    77苏力:“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中译本序言”,[M]//唐纳德·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苏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78曹飞:“法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评述”,《财贸研究》,2009年第3期。
    79应飞虎:“对经济学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
    80 K. G. Maeler and R. E. Wyzga, Economic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Damage-A Technical Handbook, OECD (Paris 1976).
    81 A. J. Dowd, "Cost without Benefits:The Rush to Judgment," in P. S. Gold, ed., Acid Rain. A Transjurisdictional Problem in Search of Solution(Canadian-American Center 1982) 92-103.
    82 T. D. Crocker, "Conventional Benefit-Cost Analysis of Acid Deposition Control are Likely to be Misleading," in P.S.Gold, ed., Acid Rain. A Transjurisdictional Problem in Search of Solution(Canadian-American Center 1982) at 82.
    83 The Toronto Globe and Mail, "U.S. Acid Rain Measures Seen as Boost to Economy," February 3,1987.
    84曹明德著: 《生态法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5 A. V. Knees and B. T. Bower, "Standards, Charges, and Equity,"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at 217-228; R. B. Stewart, "Economics, Environment, and the Limits of Legal Control," (1985) 9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at 10, 11.
    86计金标: “生态税收及其产生”, 《中国税务》,1997年第1期。
    87 R.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3 rd 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6)
    88夏文斌:“90年代公平问题评述”,《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第46-49页。
    89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9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9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2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4王曦:《国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95付璐、李磊:“论环境正义之代内公平”,《行政与法》,2004年第4期。
    96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环境资源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9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8本·布尔:“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在将重大战略转化为行动中国家、州和地方政府的作用”,《乌伊拉梅法学评论》(英文版),1995年第2期,第321页。
    99蔡守秋、常纪文主编:《国际环境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100 Phlippe Sands,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Coping with Risk,in Ind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40,pp.10-12.
    101 M. Bothe,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of Co-operation with Regard to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in Western Europe," in C. Flinterman, B. Kwiatkowska and J. G.. Lammers, eds.,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International Legal Aspects of the Cooperation of States(Martinus Nijhoff,1986) 117 at 123.
    102 U.N.GA Res./3129(XXVII); 28 U.N.GAOR, Supp.30 at 48; U.N. Doc. A/9030(1973); reprinted in (1974) 13 Int'l. Legal Mat.232.
    103 G. Handl,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national Pollution,"(1975) 69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50-76.
    104 N.D. Bankes and J.D.Saunders,"Acid Rain: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Approaches to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1984)33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Law Journal at 155,161
    105 U.N.GARes./3281(XXIX),29 U.N.GAOR Supp.(No.31)at 52,U.N.Doc.A/9631(1974);reprinted in (1974)28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at 403-407.
    106 U.N.GA Res.37/7 of Oct.28,1982;37 U.N.GAOR Supp.(No.51)at 17,U.N.Doc.A/37/51(1982).
    107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108 Eva H. Hanks,etc.,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Cases and Materals,1975, p860.
    109杨东辉: “环境权基本问题探讨”, 《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10林来梵:“宪法不能全然没牙”,《法学》,2005年第6期。
    111周相: 《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0页。
    112燕娥、陆静:“从《奥胡斯公约》的生效实施中能借鉴到什么—浅谈我国公众获得环境信息和参与决策的立法与实践”, 《中国环境报》,2002-02-09。
    113李艳芳:“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保护》,2001年第10期。
    114吕忠梅: 《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59页
    115张丹: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比较”, 《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4期。
    116赵俊:“论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2期。
    117陈会平:“试论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4年第6期。
    118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146页。
    119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哲学与侵权行为法》,陈敏、云建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20张梓太、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
    121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3页。
    122陈立琴:“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23熊英、别涛、王彬:“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构想”,《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
    124刘耀栱:“我国开展污染责任保险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环境管理》,1996年第6期。
    125杜光秋:“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26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127邹海林:《责任保险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28熊英、别涛、王彬:“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构想”,《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
    129周柯、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130张梓太、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
    131阳露昭、刘艳:“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审视及启示”,《法学杂志》,2005年第6期。
    132樊启荣:《责任保险与索赔理赔》,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页。
    133杨辉:“欧洲的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中国保险》,2008年第11期。
    134陈会平:“试论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4年第6期。
    135周柯、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
    136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137李爱年、胡春冬:“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时代法学》,2004年第1期。
    138张学超:“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39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上)”,《中国环境报》,2002年11月9日。
    140李爱年、胡春冬:“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时代法学》,2004年第1期。
    141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中国环境报》,2002年11月16日。
    142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143王灿发、于文轩: “‘圆明园铺膜事件’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拷问“,《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144李艳岩、哈书菊:“中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分析”,《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145[美]E·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146陶红英: “美国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制度”, 《法学评论》,1990年第6期。
    147[美]格林顿、戈弩、奥萨魁: 《比较法律传统》,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148[日]中村英郞: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5页。
    149[德]K·w·诺尔: “法律移植与1930年中国对德国法的接受”, 《比较法研究》,1988年第2期,
    150李艳芳: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51齐树洁、林建文主编: 《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2候巍巍: “环境侵权救济方式的补充—环境公益诉讼”, 《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5期。
    153李艳芳: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54余能斌、候向磊: “保留所有权买卖比较研究”, 《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155周相:《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0页。
    156高家伟: 《欧洲环境法》,北京: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
    157沈达明: 《法国德国担保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158周汉华: 《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487-488页。
    159近江幸治: 《担保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页。
    160王树义: 《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61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八大社会特征”, 《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8期。
    162[德]马克斯·韦伯: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32-33页。
    163周汉华主编: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建议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64 G. V. LaForest, "Boundary Waters Problems in the East," in Canada-United States Treaty Relations, ed. David R. Deener (Durham, N. C.:Duke University Press,1963),pp.34-49.
    165 Stephen Clarkson, Canada and the Reagan Challenge(Toronto:James Lorimer,1982), p.187.
    166 U.S. Department of Stat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Memorandum of Int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Canada,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cts, series 9856(Washington, 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0), p.4.
    167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Acid Rain," International Canada(March 1981):78-79.
    168 US-Canada. 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n Air Quality, March 13,1991, Annex 1.
    169 Statutes of Canada, Clean Air Act,28th Parliament,23rd sess., vol.1(1971-72-73), sec.3.
    170 Drew Lewis and William Davis, Joint Report of the Special Envoys on Acid Rain, January 1986, p.24.
    171 Environment Canada, "Acid Rain:Control of Acid Gas Emissions," Air Pollution Control Directo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1982; and Canada, House of Commons, Still Waters, p.15.
    172 Canada, House of Commons, Minutes of Proceedings and Evidence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n Fisheries and Forestry, 11 August 1978, p.5:23; and Wetstone and Rosencranz, Acid Rain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p.119.
    173 Canada-United States, Memorandum of Intent, pp.14-15.
    174 Canada, House of Commons, Minutes of the Proceedings and Evidence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n Fisheries and Forestry, June 10,1980, p.3.12.
    175 Drew Lewis and William Davis, Joint Report of the Special Envoys on Acid Rain. Januarv 1986.
    176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Revised Statutes of Ontario,1980, chap.141, as amended by 1981, chap.49, Januarv 1982, pt.Ⅰ, sec.3.
    177 Acidic Precipitation in Ontario Study, Annual Program Report Fiscal Year 1986/1987, APIOS Report no.005, APIOS Coordination Office, Ontario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July 1987.
    178 Rochelle Stanfield, "The Acid Rainmakers," National Journal(June 14,1986):1500-1503.
    179 U.S. Congress, Senate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 and Public Works, Report on the Clean Air Standards Attainment Act of 1987, November 19,1987, p.388.
    180 Chapter 590 of the Acts of 1985,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
    181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he Sulfur Deposition Control Program," pamphlet, June 1985.
    182布鲁斯·坎贝尔:《时间与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183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84[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 《宪政新论》,周叶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5贝。
    185[法]卢梭: 《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2页、第125页。
    186王保民: “论授权立法的利弊得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87 Canada-United States, Memorandum of Intent, pp.14-15.
    188 Environment Canada, "Acid Rain:Control of Acid Gas Emissions," Air Pollution Control Directo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1982; and Canada, House of Commons, Still Waters, p.15.
    189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Revised Statutes of Ontario,1980, chap.141, as amended by 1981, chap.49, January 1982, pt.Ⅰ, sec.3.
    190 See N. H. Highton and M.J. Chadwick(1982).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atterns of Energy Use on Sulphur Emissions and Depositions in Europe." Ambio,11,p.327
    191 http://www.kepu.net.cn/gb/earth/weather/pollution/plt012.html
    193“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网,2006年1月18日。
    194“朝鲜半岛本世纪可能成为酸雨重灾区”,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4月6日。
    195陆建人、徐嵩龄: “略论中国与东亚的环境合作”, 《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
    19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主编: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边环境合作文件汇编》,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8 Porter, G., and Brown,J.W.1996.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2nd edition. Boulder:Westview Press.
    199马成三: “日本的对华经济援助(ODA)”, 《国际贸易》,2007年第6期。
    207 Proceedings, KNIER. p.43.
    208 L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1997, p.36.
    209 Proceedings for the 2nd Expert Meeting for 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ants in Northeast Asia,1997, KNIER. p.17.
    210“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第14届亚太环境大会在日本召开”,中国环境报,2006年07月25日。
    211俞晓泓:“中日环境合作刍议”, 《东北亚学刊》,2001年第二期。
    214王铁崖: 《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215沃尔夫刚、魏智通: 《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17-722页。
    216 ICJ Reports,1949, pp.22-23, and UNRIAA Ⅲ pp.1962-1965, Kiss, IUCN, p.46.139. UN Yearbook ILC'73 Vol. Ⅱ, p. 180.
    217王铁崖: 《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
    218贺其治: 《国家责任法及案例浅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39页、第72页—75页。
    219王曦: “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资任’”, 《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20那力: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 《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221 See P. W. Birnie and A.E.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178, p.753, p.754.
    222李伟芳: “跨境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国际法思考”, 《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9期。
    223那力、张炀:“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 《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224金瑞林主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吕忠梅: 《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曹明德: 《环境侵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225董世芳: 《民法概要》,台湾: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09页。
    226[日]加藤一郞: 《公害法的形成和发展》,日本:岩波书店,1968年版,第29页。
    227[日]公害问题研究会编集: 《公害苦情商谈手册》(三订版),日本:财团法人日本环境协会,1999年发行,第49-50页。
    228[日]公害问题研究会编集: 《公害苦情商谈手册》(三订版),日本:财团法人日本环境协会,1999年发行,第234页。
    229[日]松村弓彦: 《环境法》,日本:成文堂,1999年版,第232-233页;王泽鉴: 《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1)》,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230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231张新宝: “《中国民法典 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理由概说”,载《私法》总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3页。
    232 See "Transfrontier Pollution(TFP):Li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Note by the Canadian Delegation in OECD, Legal Aspects of Transfrontier Pollution(Paris:OECD 1977)283 at 301-305
    233那力、 张炀: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 《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234黄瑩: “跨国环境民事侵权带来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 《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235郑自文:“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哲学思考”, 《法学评论》,1994年第6期。
    236赵国青: 《外国环境法选编》(第一集卜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978页、283页。
    237王新建: “《环境保护法》修改基本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下)
    238[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9高青: “论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4月20日。
    240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1王树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问题的几点思考”, 《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
    242周训芳、彭钰: “《环境保护法》修改中若干基本问题的定位”, 《时代法学》,2007年第6期。
    243侯月丽: “瑞典环境法及其借鉴意义之探析”,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6月。
    244 Jean Louis Bergel, "Principal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Codification", Louisiana Law Review, May 1988, pp.1075-1076.
    245夏凌:“法国环境法的法典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46 Jean Louis Bergel, "Principal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Codification", Louisiana Law Review, May 1988, pp.1075-1076.
    247 Maria Luisa Murillo, "The Evolution of Codification in the Civil law Legal Systems Towards Decodification and Recodification",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and Policy, Fall 2001, p.164.
    248张梓太: “论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基本路径与模式”, 《现代法学》,2008年第4期。
    249黄德林、田家华: 《公共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0钱水苗: “政府环境责任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51丁玮:“美国环境政策法评价”, 《北方环境》,2003年第3期。
    252张建伟: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 《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53周生贤: “实现历史性转变,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求是》,2006年第12期。
    254 "CCTV.对话潘岳:用区域限批禁令直接冲击地方业绩观[EB/OL]".http://news. sina.com.cn/c/2007-05-16/152113003275.shtml,2007-05-16.
    255顾杰: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 《理论月刊》,2004年第12期。
    256[美]威尔逊: 《国会政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4-167页。
    257黄建: “浅析我国高官问责的制度化构建”, 《黑河学刊》,2005年第3期。
    258庞立平:“官员问责之路为何朝前走”, 《领导科学》,2006年第4期。
    259李慧玲: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及其立法评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60王彬辉: “排污收费超标处罚—从《海洋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看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1年第2期。
    261余江、王萍、蔡俊雄: “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特点及若干问题探析”,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5期。
    262邓庭辉:“排污收费制度的重大变革”, 《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第2期。
    263王彬辉:“排污收费超标处罚—从《海洋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看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1年第2期。
    264魏仁伟、盛卫华: “排污收费现状及建议”, 《中国物价》,2003年第3期。
    265朱聪斌: “排污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第3期。
    266蔡守秋、张建伟:“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67牧金:“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问题与出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71马中、杜丹德: 《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2田艳敏: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建构浅探”,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75李寿德、程少川、柯大钢: “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8期。
    276王志强: “试论和i皆社会构建中的预防犯罪机制”, 《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
    277陈慈阳: 《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278邱聪智: 《公害法原理》,台湾:台湾辅仁大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84年版,第395页。
    279陈勇:“论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现状及其完善”,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年第2期。
    280王曦: 《美国环境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7页。
    281陈彪、蒋华林:“以范式转换为立基的环境刑事立法新探与制度重塑”,《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82李振聪:“浅谈我国环境犯罪规定的现状及完善”,《森林公安》,2005年第4期。
    283赵秉志、王秀梅、杜澎:《环境犯罪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84侯艳芳:“环境刑法行政化的基本问题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85陈子文: 《国外水污染防治法规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6陈勇:“论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现状及其完善”,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年第2期。
    287王灿发:“我国惩治环境犯罪立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外法学》,1996年第1期。
    288陈泉生:《环境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289[美]马克·A·科恩:“环境犯罪与刑罚”,《刑法与犯罪学》,1992年第4期。
    290张勇:“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中严格责任与推定原则问题探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91张福德:“美国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及其借鉴”,《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期。
    292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页。
    293 DAVID B.SPENCE. The shadow of the Rational Polluter:Rethinking the Role of Rational Actor Models Environmental Law[J]. CALL.REV,2001,(89):917;918.
    300洪源、罗宏斌:“我国开征环境税的目标定位与基本构想”, 《税务研究》,2008年第8期。
    301梁劲锐、席小瑾: “环境税收的国际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2期。
    302武振:“构建中国的环境税收体系”,《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303丁王芳:“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初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304徐晓燕:“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税务研究》,2005年第9期。
    305丁工芳:“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初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306陈红枫: “浅谈公共财政框架下环境税的税收中性设计”, 《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4期。
    307吕忠梅: 《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317页。
    308张守文: 《税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309[美]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0魏殉、马中: “环境税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启示”, 《环境保护》,2009年第1期。
    311计金标、高萍: “试论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框架性问题”, 《税务研究》,2008年第11期。
    312邹卫中:“美国生态税制及借鉴”,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313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 《论语·述而》
    2、 《礼记·祭义》
    2、 《老子》
    3、 《庄子·天地》 《庄子·齐物论》
    4、《吕氏春秋·有始》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苏力:“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中译本序言”,[M]//唐纳德·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苏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王树义: 《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蔡守秋、常纪文编: 《国际环境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6、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环境资源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常纪文、陈明剑:《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0、陈泉生主编:《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王曦:《国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3、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5、李昌麒: 《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李昌麒: 《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7、李吕麒: 《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19、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张守文: 《税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刘剑文: 《财政税收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2、刘剑文: 《国际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邹海林:《责任保险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4、张文显: 《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5、张文显: 《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佘正荣: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蒋朝君: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28、乐爱国: 《道教生态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9、李培超: 《自然与人文的和解——生态伦理学的新视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1、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32、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地球村”工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33、种明钊主编:《竞争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4、顾培东: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5、李曙光: 《转型法律学——市场经济的法律解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叶俊荣: 《环境政策与法律》,台湾:台湾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
    37、金瑞林: 《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曹明德著: 《生态法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版。
    39、沈宗灵: 《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0、文正邦: 《宪法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1、卢代富: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2、汪劲: 《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3、张守文: 《财税法疏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徐亚文: 《程序正义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陈力铭: 《违宪审查与权力制衡》,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46、陈泉生、张梓太: 《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7、史际春、邓峰主编: 《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8、何怀宏: 《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9、肖剑鸣: 《比较环境法》,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50、冯象: 《政法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1、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2、樊启荣:《责任保险与索赔理赔》,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53、齐树洁、林建文主编: 《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周相: 《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5、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6、高家伟: 《欧洲环境法》,北京: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
    57、王长胜主编:《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全球化下的经济环境治理与市场开放(2004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8、沈达明: 《法国德国担保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59、周汉华: 《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60、周汉华主编: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建议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6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主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边环境合作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王铁崖: 《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63、沃尔夫刚、魏智通: 《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4、王铁崖: 《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65、韩志红、阮大强:《新型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6、岳彩申: 《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7、贺其治: 《国家责任法及案例浅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8、金瑞林主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9、颜运秋: 《公益诉讼理念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70、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1、曹明德: 《环境侵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2、董世芳: 《民法概要》,台湾: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
    73、王海明: 《新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4、孟庆瑜: 《环境资源法概论》,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75、王泽鉴: 《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1)》,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7、张新宝:《〈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理由概说》,载《私法》总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9、赵国青: 《外国环境法选编》(第一集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1、黄德林、田家华: 《公共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梁慧星: 《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83、黄茂钦: 《经济法现代性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4、马中、杜丹德: 《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邱聪智: 《公害法原理》,台湾:台湾辅仁大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84年版。
    86、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赵乘志、王秀梅、杜澎:《环境犯罪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8、陈子文: 《国外水污染防治法规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9、陈泉生:《环境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0、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1、张守文: 《税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2、李挚萍: 《西方国家环境税的发展及中国的对策—兼谈中国加入WTO后如何面对绿色非关税壁垒》,北京:比较经济法论,2001年版。
    93、吕忠梅: 《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4、叶明: 《经济法的实质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5、涂永红、刘柏荣: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96、珍美、逸群: 《理想的太阳》,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97、钱弘道: 《经济分析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8、周训芳: 《环境权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9、冷罗生: 《日本公害诉讼理论与案例评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0、徐飞: 《科学交义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日]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亚里十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5、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美]理查得·A·波斯纳: 《法理学问题》,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美]艾蒂丝·布郎·魏伊丝: 《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汪劲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附录。
    16、[美]理查得·波斯纳:《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美]理查得·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8、[美]庞德:《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9、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哲学与侵权行为法》,陈敏、云建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董世忠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2、[美]格林顿,戈登,奥萨魁:《比较法律传统》,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日]金泽良雄: 《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北京: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4、[英]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日]中村英郎: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6、[日]近江幸治: 《担保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英]休谟: 《人性论》(上、下),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8、[德]马克斯·韦伯,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9、[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德]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31、[德]伯恩·魏德十: 《法理学》,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2、[德];鲁道夫·冯·耶林: 《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3、[日]加藤一郎: 《公害法的形成和发展》,岩波书店,1968年版。
    34、[英]哈耶克: 《自由宪章》,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日]大须贺明: 《生存权论》,林浩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6、[日]公害问题研究会编集: 《公害苦情商谈手册》(三订版),财团法人日本环境协会,1999年发行。
    37、[日]松村弓彦: 《环境法》,成文堂,1999年版。
    38、布鲁斯·坎贝尔:《时间与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39、[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宪政新论》,周叶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0、[法]卢梭: 《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1、[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美]威尔逊: 《国会政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3、[美]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4、[美]保罗·A·萨谬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45、[日]金子宏:《日本税法》,战宪斌、郑林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何兆武等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7、[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等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9、[德]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肖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1、[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52、[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版。
    53、[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4、[美]P·诺内特、P·塞尔尼兹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6、[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7、[美]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0、[英]内维尔·哈里斯等:《社会保障法》,李西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62、[美]马克·A·科恩:《环境犯罪与刑罚,刑法与犯罪学杂志,1992年第4期,第45页。
    63、[德]K·w·诺尔:法律移植与1930年中国对德国法的接受,比较法研究,1988年第2期。
    64、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Published in Partnership bv IUCN. UNEP. WWWF. Switzerland,October1991.
    65、Eva H. Hanks, etc.,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Cases and Materals,1975.
    66、R.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3rd 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6.
    67、P. B. Downi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4.
    68、M. B. Gregory, "Economics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 in J. Lenihan and W. W. Fletcher, eds.,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and Man. Vol.10,1979.
    69、K. G. Maeler and R. E. Wyzga, Economic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Damage-A Technical Handbook, OECD (Paris 1976).
    70、A. J. Dowd, "Cost without Benefits:The Rush to Judgment," in P. S. Gold, ed. Acid Rain. A Transjurisdictional Problem in Search of Solution(Canadian-American Center 1982)
    71、T. D. Crocker, "Conventional Benefit-Cost Analysis of Acid Deposition Control are Likely to be Misleading, "in P. S. Gold, ed., Acid Rain. A Transjurisdictional Problem in Search of Solution (Canadian-American Center 1982)
    72、The Toronto Globe and Mail, "U.S. Acid Rain Measures Seen as Boost to Economy," February 3,1987.
    73、V. Knees and B. T. Bower, "Standards, Charges, and Equity,"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R. B. Stewart, "Economics, Environment, and the Limits of Legal Control," (1985) 9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74、U. 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Air Quality, To Breathe Clean Air: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Air Quality, Washington, D. C., March 1981.
    75、Phlippe Sands,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Coping with Risk, in Ind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40.
    76、M. Bothe,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of Co-operation with Regard to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in Western Europe," in C. Flinterman, B. Kwiatkowska and J. G.. Lammers, eds.,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International Legal Aspects of the Cooperation of States(Martinus Nijhoff,1986)
    77、G. Handl,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national Pollution, " (1975) 69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78、N.D. Bankes and J. D. Saunders, "Acid Rain: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Approaches to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 (1984)33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Law Journal.
    79、Porter, G., and Brown, J. W.1996.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2nd edi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80、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Law, Issu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Environmental Law,24/4,1994.
    81、P. W. Birnie and A. E.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82、G. V. LaForest, "Boundary Waters Problems in the East," in Canada-United States Treaty Relations, ed. David R. Deener (Durham, N. C.:Duke University Press,1963.
    83、U.S. Department of Stat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Memorandum of Int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Canada,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cts, series 9856(Washington, 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0.
    84、US-Canada. 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n Air Quality, March 13,1991, Annex 1.
    85、Statutes of Canada, Clean Air Act,28th Parliament,23rd sess., vol.1(1971-72-73), sec.3.
    86、Mark MacGuigan, "Acid Rain: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in Canada-U.S. Relations" (Address to the Conference on Acid Rain, May 2,1981), Canada, Department of External Affairs, Statement and Speeches,81/10.
    87、Acidic Precipitation in Ontario Study, Annual Program Report Fiscal Year 1986/1987, APIOS Report no.005, APIOS Coordination Office, Ontario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July 1987.
    88、Peter Dunn, conseilleur, Quebec Government House,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author, March 16,1983.
    89、Rochelle Stanfield, "The Acid Rainmakers," National Journal(June 14,1986).
    90、Jean Louis Bergel, "Principal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Codification", Louisiana Law Review, May 1988.
    91、Maria Luisa Murillo, "The Evolution of Codification in the Civil law Legal Systems Towards Decodification and Recodification",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and Policy, Fall 2001.
    1、李昌麒等: “需要干预说与中国经济法”,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2期。
    2、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3、汪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 《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4、种明钊: “试论用法律办法管理经济”, 《重庆日报》,1981年1月10日。
    5、王韬洋:“‘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当代环境伦理的影响”,《求索》,2003年第5期。
    6、韩立新:“环境问题上的代内正义原则”,《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5期。
    7、蔡守秋:“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上)”,《法学评论》,1997年第1期。
    8、三林彬: “新形势下环境立法的法理学基础”, 《新疆社会论坛》,2002年第6期。
    9、许明月: “经济法学术研究定位的反思”, 《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
    10、张达辛:“环境法律保护的特点——从生态中心主义和自然的权利谈起”, 《环境导报》2002年第6期。
    11、候文蕙:“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
    12、骆承烈:“浅谈孔子的生态伦理观”, 《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3、付璐、李磊:“论环境正义之代内公平”,《行政与法》,2004年第4期。
    14、孟春阳、王晋嵩:“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5、谭玲:“我国可持续法律制度之构建”,《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16、陈泉生:“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法律变革”,《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第5期。
    17、何铁军:“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以系统法学为视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8、李昌麒: “发展与创新:经济法的方法、路径与视域——简评我国中青年学者对经济法理论的贡献(上)”,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版),2003年第3期。
    19、王雨辰:“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的转换:从西方化到中国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0、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6期。
    21、李启家:“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11期。
    22、王曦、柯坚:“跨世纪的法学视野——中国与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述评”,《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
    23、邹广文:“论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导向”,《哲学动态》,1995年第2期。
    24、李艳芳: “环境权若干问题研究”, 《法律科学》,1994年第6期。
    25、曲格平: “构筑现代化环境法治体系,开创“绿色文明”新时代——曲格平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环境工作通讯》,2000年第12期。
    26、单飞跃: “社会整合: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功能配合”, 《法学》,2004年第5期。
    27、陈泉生:“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8、蔡守秋:“论环境权”, 《金陵法律评论》,2002年第1期。
    29、杨东辉: “环境权基本问题探讨”, 《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0、周训芳: “欧洲发达国家公民环境权的发展趋势(一)”, 《林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
    31、张力刚、沈晓蕾: “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学思考”, 《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3期。
    32、卢代富、陈治: “经济法基本范畴刍议——基于社会法研究进路的思考”, 《云南大学学 报》(法学版),2003年第4期。
    33、吴国平,翟立: “水资源保护责任研究”, 《水资源保护》,2002年第4期。
    34、周林彬、黄健梅:“法律经济学学科构建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35、卢防青:“法经济学视野中的效率与正义关系”,《学术纵横》,2008年第4期。
    36、曹飞:“法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评述”,《财贸研究》,2009年第3期。
    37、应飞虎:“对经济学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
    38、计金标: “生态税收及其产生”, 《中国税务》,1997年第1期。
    39、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40、夏文斌:“90年代公平问题评述”,《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
    41、种明钊、顾培东:“马克思主义法的理论基础与法经济学的建立”,《法学季刊》,1983年第2期。
    42、陈海嵩:“环境法叮持续发展原则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法学)版》,2008年第3期。
    43、傅剑清:“论代际公平理论对环境法发展的影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4、刘长兴:“论环境法的代际公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5、杜仕菊:“欧盟的环境权保护”,《当代世界》,2009年第3期。
    46、李艳芳:“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保护》,2001年第10期。
    47、杨东辉: “环境权基本问题探讨”, 《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8、林来梵:“宪法不能全然没牙”,《法学》,2005年第6期。
    49、张丹: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比较”, 《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4期。
    50、赵俊:“论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2期。
    51、李昌麒: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 《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52、陈会平:“试论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4年第6期。
    53、张梓太、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
    54、陈立琴:“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5、熊英、别涛、王彬:“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构想”,《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
    56、刘耀棋:“我国开展污染责任保险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环境管理》,1996年第6期。
    57、杜光秋:“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58、周柯、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59、李爱年、胡春冬:“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时代法学》,2004年第1期。
    60、单飞跃、阳永恒:“社会法:一种经济法研究进路的反思”,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
    61、阳露昭、刘艳:“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审视及启示”,《法学杂志》,2005年第6期。
    62、杨辉:“欧洲的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中国保险》,2008年第11期。
    63、李昌麒、应飞虎:“论需要干预的分配关系——基于公平最佳保障的考虑”,《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
    64、张学超:“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65、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上)”,《中国环境报》,2002年11月9日。
    66、王灿发、于文轩:“‘圆明园铺膜事件’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拷问”,《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67、李艳岩、哈书菊:“中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分析”,《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68、陶红英:“美国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制度”, 《法学评论》,1990年第6期。
    69、李艳芳:“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70、候巍巍: “环境侵权救济方式的补充——环境公益诉讼”, 《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5期。
    71、李昌麒、单飞跃、甘强: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兼与董保华先生商榷”, 《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
    72、郝洁:“环境信息向公众披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动态研究”, 《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期。
    73、余能斌、候向磊: “保留所有权买卖比较研究”, 《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74、洪大用: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八大社会特征”, 《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8期。
    75、陆建人、徐嵩龄: “略论中国与东亚的环境合作”, 《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
    76、王曦: “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资任”,.《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77、单飞跃等: “社会分配的公平考察——经济法的理念与制度分析”,王全兴主编: 《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78、韩立新: “美国的环境伦理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及其转型“, 《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79、马成三: “日本的对华经济援助(ODA)”, 《国际贸易》,2007年第6期。
    80、范振洪: “21世纪初期中韩经济合作展望”, 《当代亚太》,1999年第12期。
    81、俞晓泓: “中日环境合作刍议”, 《东北亚学刊》,2001年第2期。
    82、顾培东: “效益: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兼平西方法律的经济分析”,顾培东著:《从经济改革到司法改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3、那力: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 《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84、那力、张炀: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 《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85、黄瑩: “跨国环境民事侵权带来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 《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86、郑自文: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哲学思考”, 《法学评论》,1994年第6期。
    87、王保民: “论授权立法的利弊得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88、李昌麒、陈治:“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考辨”, 《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89、钱逊: “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东西文化”, 《哲学动态》,1994年第5期。
    90、王新建:“《环境保护法》修改基本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下)
    91、高青:“论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20日。
    92、王树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问题的几点思考”, 《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
    93、周训芳,彭钰: “《环境保护法》修改中若干基本问题的定位”, 《时代法学》,2007年第6期。
    94、侯月丽: “瑞典环境法及其借鉴意义之探析”,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6月。
    95、夏凌: “法国环境法的法典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96、张梓太: “论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基本路径与模式”, 《现代法学》,2008年第4期。
    97、钱水苗: “政府环境责任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8、丁玮: “美国环境政策法评价”, 《北方环境》,2003年第3期。
    99、张建伟: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 《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00、周生贤: “实现历史性转变,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求是》,2006年第12期。
    101、顾杰: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 《理论月刊》,2004年第12期。
    102、黄建: “浅析我国高官问责的制度化构建”, 《黑河学刊》,2005年第3期。
    103、庞立平: “官员问责之路为何朝前走”, 《领导科学》,2006年第4期。
    104、李慧玲:“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及其立法评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05、王彬辉: “排污收费超标处罚——从《海洋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看排污 收费制度的改革”,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1年第2期。
    106、余江、王萍、蔡俊雄:“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特点及若干问题探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5期。
    107、邓庭辉: “排污收费制度的重大变革”, 《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第2期。
    108、魏仁伟、盛卫华:“排污收费现状及建议”, 《中国物价》,2003年第3期。
    109、朱聪斌: “排污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第3期。
    110、蔡守秋、张建伟:“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11、牧金:“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问题与出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12、何燕: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31卷第5期。
    113、孙荣庆: “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中国能源》,2003年第7期。
    114、田艳敏: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建构浅探”,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15、王晓冬:“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税务与经济》,2009年第2期。
    116、李寿德、程少川、柯大钢:“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8期。
    117、王志强: “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预防犯罪机制”, 《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
    118、陈勇: “论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现状及其完善”,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年第2期。
    119、陈彪、蒋华林:“以范式转换为立基的环境刑事立法新探与制度重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20、李振聪:“浅谈我国环境犯罪规定的现状及完善”,《森林公安》,2005年第4期,第36页。
    121、侯艳芳:“环境刑法行政化的基本问题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22、王灿发:“我国惩治环境犯罪立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外法学》,1996年第1期。
    123、张勇:“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中严格责任与推定原则问题探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24、张福德:“美国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及其借鉴”,《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期。
    125、严利、叶鹏飞:“论环境犯罪中罚金刑制度的完善”,《梧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6、王明远、李长城: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环境年鉴》,1996年。
    127、洪源、罗宏斌: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目标定位与基本构想”, 《税务研究》,2008年第8 期。
    128、梁劲锐、席小瑾: “环境税收的国际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2期。
    129、武振:“构建中国的环境税收体系”,《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130、丁王芳:“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初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131、徐晓燕:“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税务研究》,2005年第9期。
    132、陈红枫: “浅谈公共财政框架下环境税的税收中性设计”, 《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4期。
    133、魏殉、马中:“环境税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启示”, 《环境保护》,2009年第1期。
    134、计金标、高萍:“试论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框架性问题”, 《税务研究》,2008年第11期。
    135、邹卫中: “美国生态税制及借鉴”,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36、张云鹏: “比较方法在国际法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37、蒲沿洲:“孔子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渊源及诠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