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寞登场到余音绕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呼兰河传》的文学接受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与论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即《呼兰河传》文学接受的基本过程、关于《呼兰河传》的意蕴解读典型、文学接受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反思。基于此,本文试图引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审视《呼兰河传》问世七十年来文学接受的基本状况,探讨其多重文学意蕴的生成因素,在总结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将《呼兰河传》的研究引向深入,并为后来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参考的视点。
The HuLanHe biography of literature acceptance of the research is a brand newperspective with those issues.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on,namely,"HuLanHe biography" of the basic process of literature acceptance on the"HuLanHe biography" of the meaning of reading literature acceptance of the typical,influence factors and value reflect.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ries to quote acceptingaesthetics and accept theory,"HuLanHe biography" of examine anniversary in seventyto accept the basic condition of literatur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multiple literature formation factors.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carding previous researchresults, and on the basis of a new study tries to view to the "HuLanHebiography",research to further, and for others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point of view.
引文
①王观泉.被人遗忘:“不甘,不甘”——倡议研究萧红·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9页.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559页.
    ③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8页.
    ④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M].昭明出版社,1978年.第84—85页.
    ①夏志清.作者中译本序·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明等译.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①刘丽华.萧红与鲁迅的故乡情结[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1期.
    ②陈洁仪.现实与象征:萧红“自我”、“女性”、“作家”的身份探寻[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③艾晓明.戏剧性讽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④陈洁仪.现实与象征:萧红“自我”、“女性”、“作家”的身份探寻[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⑤艾晓明.戏剧性讽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①邹午蓉.新时期萧红研究述评[J].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②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③朱念.萧红《呼兰河传》研究述评——从文学批评与接受的角度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①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53页.
    ②石怀池.论萧红·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98-199页.
    ①石怀池.论萧红·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99页.
    ②石怀池.论萧红·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01页.
    ③石怀池.论萧红·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03页.
    ①石怀池.论萧红·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03-304页.
    ②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③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44页.
    ④葛浩文.萧红评传[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
    ①茅盾.序·呼兰河传·萧红全集[M].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27页.
    ①茅盾.序·呼兰河传·萧红全集[M].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26页.
    ②葛浩文.萧红评传[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38-139页.
    ①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②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
    ③骆宾基.《呼兰河传》后记·萧红研究七十年·中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59页.
    ①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2-113页.
    ①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0-22页.
    ②韩文敏.《呼兰河传》我见.萧红研究七十年·中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96页.
    ①张国祯.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的交响诗.萧红研究七十年·中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417-418页.
    ②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0-241页.
    ③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④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1-243页.
    ①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M].昭明出版社,1978年.第84—85页.
    ②周锦.论《呼兰河传》[M].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0年.第42页.
    ③葛浩文.萧红评传[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37页.
    ①葛浩文.萧红评传[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74页.
    ②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③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①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几点困惑[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7页.
    ①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②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2-133页.
    ①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252页.
    ①石怀池.论萧红·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99页.
    ①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①单元.论萧红对鲁迅小说艺术创新精神的回应[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②贺常颖.从《呼兰河传》看鲁迅对萧红创作的影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①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②栾梅健.小城镇意识与中国新文学作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①艾晓明.戏剧性讽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①艾晓明.戏剧性讽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①艾晓明.戏剧性讽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①陈洁仪.现实与象征:萧红“自我”、“女性”、“作家”的身份探寻[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陈洁仪.现实与象征:萧红“自我”、“女性”、“作家”的身份探寻[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4—125页.
    ①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0页.
    ①葛浩文.萧红评传[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44页.
    ①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0页.
    ②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5页.
    ③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1]萧红.萧红全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2]萧红.呼兰河传[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骆宾基.萧红小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4]王观泉.怀念萧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5]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6][美]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7]季红真.萧红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
    [8]李重华主编.呼兰学人说萧红[C].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9]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几个困惑点[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0]王小妮.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
    [11]秋石.两个倔强的灵魂[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12]郭玉斌.萧红:漂泊的诗化象征[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13]姜志军.鲁迅与萧红研究论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4]季红真编选.萧萧落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5]刘乃翘、王雅茹.萧红评传:走出黑土地的女作家[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16]单元.走进萧红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17]萧耘、建中编著.萧军与萧红[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18]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9]肖凤.悲情女作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0]吴家凡.民国三才女[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21]汪凌.萧红:寂寞而飘零四方[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22]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3]陈洁仪.现实与象征:萧红“自我”、“女性”、“作家”的身份探寻[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
    [24]叶君.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5]林贤治.漂泊者萧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6]晓川、彭放主编.萧红研究七十年[C].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
    [27][德] H R姚斯.走向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8][美] R C霍拉勃.接受理论.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9][德]W伊瑟尔.阅读行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30]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1][港]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九龙昭明出版社,1978.
    [32]石怀池.石怀池文学论文集[M].上海耕耘出版社,1946.
    [33]茅盾.呼兰河传序[J].文艺生活,1946,(12).
    [34]锡金.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J].长春,1979,(5).
    [35]骆宾基.《呼兰河传》后记[J].北方文学,1979,(10).
    [36]张艳梅.自然抒写与“故园小说”中的价值秩序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
    [37]文贵良.《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J].文艺争鸣,2007,(7).
    [38]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J].十月,1982,(1).
    [39]王科.“寂寞”论,真的是对《呼兰河传》的“经典误读”:就茅盾《〈呼兰河传〉序》答陈桂良先生[J].文艺争鸣,2005,(6).
    [40]于立影.论《幼年》与《呼兰河传》中的故乡与主题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6,(2).
    [41]肖凤.萧红研究在台湾及国外[J].新文学史料,1982,(3).
    [42]张国祯.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的抒情交响诗——评《呼兰河传》[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82,(4).
    [43]韩文敏.《呼兰河传》我见[J].文学评论,1982,(4).
    [44]陆文采.谈谈萧红创作的寂寞感[J].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4).
    [45]皇甫晓涛.《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的跨文本阐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2).
    [46]闫秋红.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J].学术论坛,2006,(5).
    [47]张宇凌.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J].东北文学研究丛刊,1985,(2).
    [48]雷淑娟.论《呼兰河传》的几个特征[J].东北文学研究丛刊,1985,(2).
    [49]杜秀华.一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兼谈《呼兰河传》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1986,(4).
    [50]毛家明.略论《呼兰河传》的创作特色[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武汉),1987,(2).
    [51]周成璐.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的创作主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3).
    [52]赵园.论小说十家[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53]邹午蓉.新时期萧红研究述评[J].文学评论,1988,(4).
    [54]舒晓丹.谈《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J].文艺评论(哈尔滨),1988,(4).
    [55]马丽平.回眸故园写人生[J].吉林大学学报,2006,(5).
    [56]张瑞英.萧红小说中的生命形态及其言说方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4).
    [57]皇甫晓涛.怀旧,还是探新?——萧红《呼兰河传》再议[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9,(5).
    [58]沙金城.东北新文学初探[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9).
    [59]皇甫晓涛.寻找转折点: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科版).1991,(2).
    [60]陆文采.论《呼兰河传》及其评论[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1,(2).
    [61]李平易.识萧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
    [62]铁峰.简评《呼兰河传》[J].萧红文学之路[M].哈尔滨出版社,1991.
    [63]王卫平.四十年代讽刺小说的时代风貌和风格特征[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1).
    [64]张芙英.《呼兰河传》的生命悲剧意识[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6).
    [65]邱培军.《呼兰河传》与《城南旧事》创作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6,(6).
    [66]栾梅健.小城镇意识与中国新文学作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4).
    [67]姜志军.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3).
    [68]唐利群.从生命的荒原到初始的伊甸园——论萧红小说中的“世界”与世界中的萧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
    [69]谭桂林.论萧红创作中的童年母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
    [70]王琦.《呼兰河传》的体式与叙事[J].吉林大学学报,2006,(6).
    [71]郭志刚.读《呼兰河传》、《玉君》札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2).
    [72]陈琳.呼兰河孤独的女儿:读萧红的《呼兰河传》[J].安徽师大学报.1996,(4).
    [73]王艳芳.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萧红研究述评[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4).
    [74]张宇凌.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1).
    [75]叶振中.论萧红香港时期的文学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1999,(4).
    [76]宋晓萍.萧红的地:封锁和游离:关于《呼兰河传》及其女性空间[J].天津社会科学,1999,(4).
    [77]季红真.叛逆者的不归之路[J].读书,1999,(9).
    [78]李向辉.批评的批评:萧红研究回顾[J].兰州大学学报,2000,(4).
    [79]鲍丽娟.混沌凄苦人生的艺术再现:读萧红的《呼兰河传》[J].长春大学学报,2001,(1).
    [80]陈文育.我读《呼兰河传》[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1).
    [81]周春英.《生死场》与《呼兰河传》的时空构架比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科版),2001,(1).
    [82]张志忠.“一生都在逃亡”——读《萧红传》兼谈萧红研究[J].当代作家评论,2001,5.
    [83]刘迎秋、唐长华.萧红《呼兰河传》与道家精神的契合[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
    [84]姚丽芳.试论《呼兰河传》的叙述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1,(10).
    [85]刘雨.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J].文艺争鸣,2002,(5).
    [86]王金城.诗学阐释:文体风格与叙述策略:《呼兰河传》新论[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2,(6).
    [87]朱念.萧红《呼兰河传》研究述评——从文学批评与接受的角度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1).
    [88]摩罗.《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J].社会科学论坛,2003,(10).
    [89]施久铭.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
    [90]林幸谦.萧红小说的女体符号与乡土叙述——《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性别论述[J].南开学报,2004,(2).
    [91]沈巧琼.从《呼兰河传》看萧红小说的散文化、诗化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
    [92]王科.“寂寞”论:不该再继续的“经典”误读: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个案[J].文学评论,2004,(4).
    [93]施琴.抒情小说体式的拓展和陌生化叙事:《呼兰河传》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2004,(4).
    [94]闫秋红.论东北作家群抗战小说的复仇主义精神[J].兰州大学学报,2004,(4).
    [95]黄晓娟.萧红的生命意识与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武汉大学学报,2004,(5).
    [96]刘丽华.鲁迅与萧红的故乡情结[J].鲁迅研究月刊,2004,(11).
    [97]丁帆、李兴阳,流亡文学群体的民族意识与生命意识——论“东北作家群”的乡土小说[J].求是学刊,2007,(2).
    [98]陈桂良.“寂寞论”果真是对萧红作品的“经典误读”?:也谈茅盾评《呼兰河传》并与王科先生商榷[J].文艺争鸣,2005,(3).
    [99]赵德鸿、张冬梅.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阐释[J].学术交流,2007,(5).
    [100]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
    [102]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J].学人,1994,(9).
    [103]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1999,(1).
    [104]刘雨.现代作家的故乡记忆与文学的精神还乡[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5).
    [105]艾晓明.戏剧性讽刺——论萧红小说文体的独特素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