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用一生心血写作而成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在美国文学中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闪烁着民主精神的光彩。他的诗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自由诗体的先河,他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草叶集》从第一版到第九版,经历了太多曲折和坎坷,也引起了文学界的激烈争论。到19世纪下半叶,尽管仍然有人反对惠特曼,但已经出现了众多惠特曼的忠实追随者。1868年,英国批评家威廉·罗塞蒂(William Rossetti,1829-1919)发表了《惠特曼的诗》一文,对惠特曼的诗歌做了很高评价,同时在伦敦出版了《惠特曼诗选》,这预示着惠特曼开始走出美国,进入了世界文学界。到20世纪初期,惠特曼同他的《草叶集》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很多文学家关注惠特曼,有一些还受到他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最早能够查到有关惠特曼及其诗歌的文献资料是1919年7月15日田汉在《少年中国》的创刊号上发表的《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一文,由此,惠特曼诗歌开始进行广泛传播,从“五四”运动时期始,惠特曼的诗歌和他的思想被众多爱国诗人推崇。惠特曼及其诗歌在中国的评介和接受经历了“五四”运动时期、三四十年代的战争时期、建国以来这三个大的时间跨度,始终一如既往的吸引着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的诗人、文学家和研究者。惠特曼不光是美国文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作家,同时也是比较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
     我们首先介绍了惠特曼的生平和他的文学成就。惠特曼的一生是坎坷的,他以几十年时间创作的《草叶集》也和他的人生一样经历了起起伏伏。几个不同版本的《草叶集》内容差异很大,我们对此进行了说明。惠特曼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这部诗集中。他崇尚民主和自由,他的诗篇不仅表现出浓厚的民主气息,而且散发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惠特曼的诗歌在形式上,打破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诗歌那种老旧的格律束缚,开创了自由奔放的诗风,他不但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风靡世界的现代自由诗的开创者。在诗歌艺术上,他还表现出浓厚的个人色彩,他所采用的意象是独特的,包括宇宙意象、大海意象、城市意象等等。
     其次,惠特曼及其诗歌引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新诗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以对惠特曼及其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为主要内容,以时间为主线,分别对“五四”时期、三四十年代、建国以来这几个时期惠特曼的译介情况以及当时的主要接受诗人进行了阐述。
     在“五四”时期,惠特曼不仅仅是中国某个人崇拜敬仰的诗人,田汉、郭沫若、胡适是“五四”运动时期文人的典型代表。诗歌是诗人表达情感、抒发感情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说,情感是诗歌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而诗人对于情感的表达则与诗风密切相连。中国古代的诗歌审美文学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诗人的情感大部分都是被压抑的情感,或者说他们在情感表达上往往过于含蓄,缺乏直接性和勇敢性,情感的表达是有节制的,不是淋漓尽致的。致使许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更多的表达了一种悲痛和不被理解,消极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更多。中国的诗歌似乎更加缺乏积极向上、乐观、勇敢创新的东西。惠特曼不受传统束缚、强烈表达炽热情感的叛逆诗风撞击着中国一大批诗人的灵魂深处。对于中国诗歌界来说,惠特曼的诗歌所带来的是崭新的精神元素,是一种新的情感表达方式。第一批深受惠特曼影响的中国诗人要数以郭沫若、闻一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界关于惠特曼的诗歌翻译以及有关惠特曼诗歌的评价和研究呈现出数量多、范围广、覆盖面全的特点。此段时期,惠特曼在中国逐渐被广泛地接受,这意味着惠特曼在中国诗坛的地位逐渐得以巩固和确定。这一时期,惠特曼仍然以他恢宏而慷慨的长诗感染着中国的一代诗人——依然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中国文人们。这一时期,中国诗歌界的突出代表包括艾青、蒲风、何其芳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55年惠特曼《草叶集》诞生一百周年以来,有关惠特曼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承便越来越普遍。在《草叶集》诞生一百周年之际,中国文学界举行了大型的纪念活动,众多文人志士再次掀起了惠特曼热,对惠特曼及其诗歌给予了一致的认可和接纳。有关惠特曼的诗歌评价逐渐增多,其中还包括一些辩论等。有关文革时期新诗发展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文革时期的新诗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由于完完全全的充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以至于诗歌所倡导的真正灵魂或者本质被一些热情颂扬的“假大空”所取代。改革开放时期惠特曼在中国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两类群体对其的关注上。这种关注首先体现在热心介绍和研究惠特曼的专家上。例如赵萝蕤、荒芜、周珏良、李野光、楚图南等。此外,与西方诗歌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80年代的朦胧诗的发展并不像西方诗歌的发展那样,他们并不是从一个简单的流派到另外一个流派,至80年代,中国的新诗便已经呈现出西方各个诗派包括象征派、意象派的显著特点。
     最后,在上述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做进行一步思考。我们的思考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视域出发,来分析惠特曼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的历史;它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由此揭示出一些对中外文学影响和交流的有意启示。
     其次,由于我们的整个研究比较关注惠特曼诗歌对中国新诗写作者的影响,我们试图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一方面我们认为惠特曼的自由诗及其译介,对中国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和成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认为对惠特曼诗歌风格的进一步认识,尤其是对它独特的格律形式的认识,能够促进中国格律体新诗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惠特曼诗歌创作在介入社会和个人化写作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这对于中国当代新诗的创作不无参考价值。
Whitman and his Leaves of Grass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from denial,rejection to acceptance and popular in the world literature, while in China the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hinese scholars to Whitman is unusuallysmooth, this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requirements of the background of times in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May 4thMovement, everyone was yearn for democracy,equality and freedom, it’s quite natural for Chinese people to accept Whitman who wasknown as democratic poet. Whil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in China, Whitman andhis poetry have different function. During the May 4thMovement period, many peoplewith lofty ideals in China fiercely pursuit democracy and science and to shed one'sblood and lay down one's life just for overturn feudalism and establish a democraticcountry. During this period, new poets in China focused their attention on the otherside of the shore far away and tried to find spiritual sustenance to motivate Chinesepeople from the“free country”. Therefore Whitman’s idea and his poetry started tospread in China. Whitman became the pilot of the new democratic period. While in the30s and 40s, the Chinese nation was struggling in the danger, the war became evenmore violent and it was testing the Chinese people’s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During that time Whitman was brought in Yan’an revolutionary base where his call forfreedom and console for humanity served as stabilizer in the smoke of the war. NewChina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war of liberation, the burden on Chinese poets was off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war. The poets of this period started to their ego andexpressed their inner emotion, and Whitman who promoted self-conscious served as the spiritual food for the new period poets. In consideration of Whitman’s historicalfunction in China’s different periods, this dissertation tried to based on the main themeof the review and acceptance of Whitman and his poetry in China to analyze theacceptance of poets from different period to Whitman and Whitman’s impact on poetsfrom different perio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itman more profoundly and providetheory foundation and practice from his affect on Chinese Literature.
     Whitman’s life and his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were introduced first. Whitman’slife was full of frustrations. He used several decades to create Leaves of Grass whichwas also experienced rises and falls as his life. The big differences of several versionsof Leaves of Grass were also explained. The literature thought of Whitman are mainlyreflected in this poetry collection. He advocated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d hispoetry not only reflects the strong democracy atmosphere also shows intense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form, Whitman’s poetry broke the bound ofthe metrical pattern of English poetry in Victorian era and created a free and boldpoetry style. He is not only one of the initiators of American national literature, butalso is the initiator of the worldwide popular modern free verse. In the aspect of poetryart, he showed the intens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 images he put in use wereunique, which include the universe image, sea image and city image, etc.
     After Whitman and his poetry were introduced in China, it had a huge influence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poetry.
     The review and acceptance of Whitman and his poetry as the main content, thetime period as the mainline, the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as well as theaccepted poets at that time were elaborated through five periods which are May 4th,30s and 40s, new China period after liberation, culture revolution, open and reformuntil contemporary.
     During May 4thperiod, Whitman was not a poet admired by someone in China,Tian Han, Guo Moruo, Hushi were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during May 4thmovement. Poetry is the carrier and tool that poet expresses the expression and feeling, it also can be said feeling is the inner motive for poetry creation. And poet’s expressionof the feeling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poetry style. The aesthetic literature of Chineseancient poetry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sion culture, the feeling of most poetswere depressed, or their feeling expression was over implicit, which lack of indirectionand courage, and it was constrained rather then thoroughly. This leads to many poetsexpressed more about sadness and not being understood, negative mood and feeling intheir poetry creation. Chinese poetry seemed lack of things of positive, optimistic andcourage for creation. Not bounded by tradition and Whitman's rebellious poetry styleto strongly express glowing feeling stroke the deep soul of many Chinese mainlandpoets. To the Chinese poetry circles, Whitman's poetry brought new spiritual element,and it is a new way of expressing feelings. The first group Chinese romantic poetsdeeply influenced by Whitman were represented by Guo Moruo, Wen Yiduo.
     In 1930s, the translation, comments and research of Whitman’s poetry in Chinaemerged large in amount, wide in scope, covering comprehensive. During this period,Whitman was gradually accepted widely in China, this means the place of Whitman inChinese poetic circles gradually consolidated and confirmed. During this period,Whitman continued to influence Chinese poets, those scholars who struggled for thenation liberation, with his generous long poetry.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inChinese poetry circles of this period are Ai Qing, Pu Feng, He Qifang etc.
     Since the new China established, especially the 100 anniversary of Whitman’sLeaves of Grass,the acceptance and inherit of Whitman in China became more andmore popular. During the 100 anniversary of Leaves of Grass period, Chinese literaturecircle held large-scale commemorative activity, and many scholars made Whitmanbecame more popular again and consistently approved and accepted to Whitman andhis poetry. The reviews of Whitman’s poetry were growing as well as some debates.The research of new poetry development during culture revolution was almost blank,during this time new poetry was not undeveloped, but totally served as the tool forpolitics, even to the extent that the real soul or essence poetry proposed was replacedby the warmly praised“empty words”. During the open and reform period, the acceptance for Whitman in China mainly reflected on two groups who had paidattention to him. One reflected on the experts who warmly introduced and researchedon Whitman. For example, Zhao Luorui, Huang Wu, Zhou Yuliang, Li Yeguang, ChuTunan ect. Besides, the difference from Western poetry is the 80s misty poetrydeveloped differently from Western poetry. Chinese new poetry developed only shortlyfor ten years, and it was not simply from one school to the other, until 80s, Chinesenew poetry had appea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poetry schools of Western,including symbolism school and impressionist school.
     At last, this dissertation tried to think further based on the above historicalresearches. Our thoughts concentrated on two aspects. First, from the acceptanceaesthetics point of view, we tried to analyze the history of Whitman's acceptance andinfluence in China, its period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s forthe influences and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vealed from this.
     Second, due to our entir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 newpoetry writers, we tried to make future conclusion on this. On one hand, we think thefree verse and it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Whitman had a great influence for the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Chinese free verse and meanwhile we also think furthercognition of Whitman's poetry style, especially the cognition of its unique form ofmetrical pattern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ew poetry with metricalpattern. On the other hand, we think the poetry creation of Whitman kept a goodbalance between society involvement and individual writing and achieved a greatachievement, which had th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poetry.
引文
1刘保端,《美国作家谈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页。
    2《改变美国的二十本书》,中国读书报,2003年7月23日。
    1约翰﹒布罗斯,《惠特曼研究》,李野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1转引自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97页。
    1 Ezra Greens Pan,Walt Whitman and the American Reade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3页。本节撰写主要参考了该书的第一章“惠特曼生平”部分。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7页。
    1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张冲主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第406页。
    2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16页。
    3拉·华·爱默生,《致惠特曼》,见《惠特曼研究》,李野光选编,漓江出版社,1988,第一版,第1页。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57页。
    1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第一版,第373页。
    2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初版序言》,见《草叶集》,楚图南、李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一版,第1076、1707页。
    3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19页。
    4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第一版,第370页。
    1关于版本情况,部分参考刘树森《内战后<草叶集>的版本与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嬗变》一文,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李野光选编,《惠特曼研究》,漓江出版社,1988,第134页。
    2沃尔特﹒惠特曼:《自己之歌》,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3沃尔特﹒惠特曼:《典型的日子——惠特曼随笔》,马永波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1沃尔特﹒惠特曼,《我歌唱带电的肉体》,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2沃尔特﹒惠特曼,《向那花园》,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1沃尔特﹒惠特曼,《人迹罕到的小径间》,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2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0页。
    1沃尔特﹒惠特曼,《当紫丁香最近在前院开放》,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9页。
    1沃尔特﹒惠特曼,《当紫丁香最近在前院开放》,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7页。
    2沃尔特﹒惠特曼,《当紫丁香最近在前院开放》,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3页。
    1李野光选编《惠特曼研究》,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03-104页。布克于1877年和惠特曼相识,1883年出版《惠特曼传》,是惠特曼晚年最信任的朋友。
    2厨川白村语,见田汉《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原载1919年7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1期。
    1刘延陵,《美国的新诗运动》,1922年2月15日《诗》第1卷,第25页。
    1 [美]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美国文学思想背景》,房炜,孟昭庆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437页。
    1沃尔特﹒惠特曼,《斧头之歌》,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页。
    2沃尔特﹒惠特曼,《职业之歌》,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页。
    3 [美]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美国文学思想背景》,房炜,孟昭庆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2页。
    1惠特曼并不把自己的诗称为“自由诗”(free verse),关于这个名称及惠特曼与它的关系,参见傅浩《自由诗》,《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
    2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82、83页。
    1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李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2页。
    2李野光选编,《惠特曼研究》,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212页。
    3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84页。
    4刘保安、柳士军著,《美国诗歌艺术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7页。
    2李野光选编,《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1李野光选编,《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1沃尔特﹒惠特曼,《宇宙》,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5页。
    2沃尔特﹒惠特曼,《宇宙》,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5页。
    1艾略特,《观点》,选自《诗探索》,1981年第2期,第104页。
    2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初版序言》,选自《草叶集》,楚图南、李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8页。
    1厄特梅尔编,《惠特曼诗文集》,美国文学名著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7页。
    2转引自廖彬:《惠特曼和郭沫若的诗歌意象论》,《郭沫若学刊》,1992年第3期。
    3沃尔特·惠特曼,《从永久摇荡的摇篮里》,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3页。
    1沃尔特惠特曼,《从永久摇荡的摇篮里》,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7页。
    1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第一版,第204页。
    2参见李野光《惠特曼在世界文学潮流中》一文。该文见李野光选编《惠特曼研究》,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1沈弘、郭晖,《最早的汉译英诗应是弥尔顿的<论失明>》,《国外文学》,2005年版,第2期。
    2范伯群、朱栋霖,《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3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2页。
    4此文收入《田汉文集》(第十四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一版。
    1田汉,《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少年中国(创刊号)》,1919年。
    1田汉,《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少年中国(创刊号)》,1919年。
    1田汉,《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少年中国(创刊号)》,1919年。
    2郭沫若,《致宗白华》,《三叶集》,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一版,第19页。
    3范伯群、朱栋霖,《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第六章第三节“中国的惠特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4郭沫若,《创造十年》,《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郭沫若,《序我的诗》,见《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
    2见李野光《惠特曼在世界文学潮流中》一文。李野光选编,《惠特曼研究》,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3转引自肖霞,《浪漫主义:日本之桥与“五四”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4肖霞,《浪漫主义:日本之桥与“五四”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1郭沫若,《论国内的评谈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页。
    1郭沫若,《郭沫若诗选》,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2董衡巽主编,《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1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2郭沫若,《天狗》选自《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1郭沫若,《开拓新诗歌的路》,见《郭沫若论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8页。
    1郭沫若,《序言》选自《女神》,《沫若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第9卷,第109页。
    1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诗刊》1979年9月号。
    2摘自《解放日报》1946年7月18日。
    3《惠特曼与闻一多》,《文汇报》,1956年12月12日。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444页。
    2《惠特曼与闻一多》,《文汇报》,1956年12月12日。
    1程光炜,《闻一多新诗理论探索》,《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自序》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56页。
    1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页。
    1关于鲁迅和惠特曼的关系,参看钦鸿《鲁迅对惠特曼的介绍》一文,载《鲁迅月刊》1981年第2期。
    1刘树森《惠特曼研究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述评》,《高校社会科技情报》,1991年第2期。
    1田汉,《平民诗人的百年祭》,《少年中国》,1919年7月创刊号。
    2黄维樑,《五四新诗所受的英美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第25-28页。
    3王光和,《论惠特曼自由诗对胡适白话诗的影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1艾青,《<惠特曼传>序》,选自《艾青散文》(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1艾青,《由诗与格律诗问题》,《艾青选集》第3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66页。
    2转引自李视歧《惠特曼传》,第2页。
    1艾青,《诗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2刘保端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页。
    1黎央,《艾青与欧美近代文学和美术》,《红岩》1981年第2期。
    2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7页。
    1艾青,《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1标注:"左联"领导的致力新诗歌运动的团体。它的任务是:推进新诗歌运动,致力中国民族解放,保障诗歌权利为宗旨。
    2蔡福清:《蒲风的诗歌和诗论》,选自《蒲风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3蒲风,《蒲风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4蒲风,《蒲风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719页。
    1蒲风,《火、风、雨》,选自《茫茫夜》,国际编译出版社,1934年版,第15页。
    1蒲风,《咆哮》,选自《茫茫夜》,国际编译出版社,1934年版,第40页。
    1周立波的这个遗稿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2、3、4期上。
    2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44页。
    1曾小逸,《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57页。
    2何其芳,《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76页。
    1胡风,《<给战斗者>后记》,选自《田间研究专集》,唐文斌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田间,《田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6页。
    2田间,《田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
    3田间,《田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1绿原,《绿原自选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2绿原,《绿原自选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1公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第50页
    1公木,《公木诗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2公木,《公木诗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
    3邹荻帆,《邹荻帆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69页。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1李野光译编,《草叶集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23页。
    1黄绍湘,《纪念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出版100周年》,《光明日报》,1955年7月4日。
    1周扬,《纪念<草叶集>和<堂.吉诃德>》,1955年10月北京举行《草叶集》百周年纪念大会报告,11月27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收入《周扬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2巴金,《永远属于人民的两部巨著》,1955年12月7日的《解放日报》,收入《巴金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年版,第50页。
    3臧克家,《“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文艺学习》,1955年第2期和第3期。
    4杨宪益,《民主诗人惠特曼》,《人民文学》,1955年的10月。
    1徐迟,《美国诗歌的传统》,《中原》创刊号,1943年。
    1徐迟,《关于美国文学》,《文联》,1946年2月6日。
    2徐迟,《论<草叶集>》,1955年10月。
    3刘树森,《评<草叶集>的六个中译本(上)》,《外国语》,1992年第1期。
    4主要参考: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一书“6.5.2”节论惠特曼部分;刘树森《评<草叶集>的六个中译本》(上、下)一文,《外国语》,1992年第1、
    2期。
    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7页。
    1臧克家,《“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文艺学习》(北京),1955年第二期。
    2见在蔡其矫给易征的信,易征著,《文学絮语》,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页。
    1吴思敬,《自由的心灵与沉重的翅膀》,《现当代诗歌——中日韩学者对话会议论文集》,2007年。
    2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1王光明,《“海的子民”的歌吟——论蔡其矫和他的诗》,《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2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1李瑛,《李瑛抒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
    2转引自李骞,《诗心如火:论李瑛四十年代的诗歌》,《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月。
    1李瑛,《李瑛抒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2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3王佐良,《论穆旦的诗》,《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高秀芹、徐立钱,《穆旦: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2赵瑞蕻,《南岳山中,蒙自湖畔(下)———怀念穆旦,并忆西南联大》,《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3期。
    1王光明,《“归来”诗群与穆旦、昌耀等人的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页。
    2荒芜,《漫谈惠特曼》,《读书》,1979年第4期。
    3荒芜,《<发白苍苍的老好诗人>——惠特曼研究散记》,《诗探索》,1980年第1期。
    1黄药眠,《读<草叶集>》,《读书》,1981年第7期。
    2黄药眠,《读<草叶集>》,《读书》,1981年第7期。
    4初发表在《美国文学论丛》1982年第2期,后收入《照澜集》、《王佐良文集》等。
    5王佐良,《读<草叶集>》,《美国文学丛刊》,1982年第2期。
    1王佐良,《读<草叶集>》,《美国文学丛刊》,1982年第2期。
    2王佐良,《读<草叶集>》,《美国文学丛刊》,1982年第2期。
    3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1顾城,《请听听我们的声音》,《诗探索》(创刊号),1980年。
    1弗洛伊德,《论非永恒性》,《弗洛伊德文集》,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2顾城,《诗话录》,《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3顾城,《诗话录》,《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1沃尔特·惠特曼,《自己之歌》,选自《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页。
    2顾城,《诗话录》,《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357页。
    2刘树森,《评<草叶集>的六个中译本(下)》,《外国语》,1992年第2期。
    1巴金等著、王寿兰编,《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07-608页。
    2肯尼斯·M·普莱斯,《赵萝蕤访谈录》,刘树森译,《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第3期。
    1刘树森,《全球化语境中的惠特曼研究》,《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1李达三等编,《惠特曼的诗》,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7年版,第1页。
    2该书原由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1988年由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中文简体版。
    3王佐良,《汉语译者与美国诗风》,《读书》,1990年第6期。
    1林以亮主编,《美国诗选》,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5页。
    2余光中,《给惠特曼》,《余光中集》(第1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138页。
    3痖弦,《给超现实主义者——纪念与商禽在一起的日子》,选自《痖弦诗集》,洪范书店,1981年版。
    1痖弦,《中国街上》,选自《痖弦诗集》,洪范书店,1981年版,第89页。
    1王晓燕,《惠特曼对“文革”后中国青年诗人的启示和影响》,《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1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甫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8页。
    1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1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甫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1吕俊,《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1刘树森,《21世纪惠特曼研究管窥》,《国外文学季刊》,2004年第4期。
    2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342-343页。
    3西渡,《孙大雨新诗格律理论探析》,《江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这篇论文分两期分别发表在《复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第二期和1957年第一期。后收入孙近仁所编的《孙大雨诗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孙近仁所编,《孙大雨诗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103页。
    2孙近仁所编,《孙大雨诗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104页。
    3发表在《复旦学报》(人文社科版),1957年第1期,因为从此出,不再另注。
    1胡适:《尝试集·自序》,《尝试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3月初版,第37页。
    1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转引自王珂,《现代格律诗:在自由诗的压迫下潮涨潮落》,《文史杂志》,2004年第3期。
    2林庚,《从自由诗到九言诗》,《文史哲》,1999年第3期。
    1林庚,《从自由诗到九言诗》,《文史哲》,1999年第3期。
    2王珂,《现代格律诗:在自由诗的压迫下潮涨潮落》,《文史杂志》,2004年第3期。
    3张闳,《介入的诗歌——九十年代的汉语诗歌写作诸问题》,载孙文波等编,《语言:形式与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杨深,《论萨特的“介入文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第5期。
    2伯科维奇主编,《剑桥美国文学史》(第四卷),李增主译,中国央编译出版,2010年版,第167页。
    1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5页。
    1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5页。
    1顾城,《诗话录》,选自《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2转引自张闳,《介入的诗歌——九十年代的汉语诗歌写作诸问题》,载孙文波等编,《语言:形式与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谢冕,《丰富又贫乏的年代——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1张闳,《介入的诗歌——九十年代的汉语诗歌写作诸问题》,载孙文波等编,《语言:形式与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2张闳,《介入的诗歌——九十年代的汉语诗歌写作诸问题》,载孙文波等编,《语言:形式与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1伯科维奇主编,《剑桥美国文学史》(第四卷),李增主译,中国编译出版,2010年版,第397、399页。
    1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1《何其芳: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曾小逸的《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吴笛的博士学位论文:《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中西诗歌自然意象研究》,第114页。
    1、郭沫若,少年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艾青,艾青谈诗[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3、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2
    4、闻一多,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5、胡适,《尝试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朱光潜,《诗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4
    7、姜义华、吴根果、马学新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8、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9、[美]惠特曼,草叶集(上、下)[M],楚图南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0、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11、惠特曼著,楚图南、李野光译,草叶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2、赵罗蕤译,《我自己的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3、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4、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15、黄药眠,《中国比较诗学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茅盾,茅盾全集·中国文论·四集[M]第2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7、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8、艾青,艾青全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19、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0、孟樊,《当代台湾新诗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21、郭沫若,《女神》[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6
    22、朱自清,朱自清全集[M]第2卷、第8,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版
    23、王锦厚著,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2版
    24、孙致礼编著,《1949一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2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84年第一版,1998年增订版
    27、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8、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9、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0、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著.三叶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1、李视歧译,惠特曼诗歌精选[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32、穆旦,《穆旦诗集:1939一194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4、李帕、秦林芳主编,《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5、张炽恒,高效云译,怪人日记[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36、朱徽,《中美诗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7、周晓风,《新诗的历程—现代新诗文体流变(1919一1949)》[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8、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9、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0、爱默生著,孙宜学译,美国文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1、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2、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一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3、王富仁,中国的文艺复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4、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45、黄宗英,抒情诗诗论——美国现当代长篇诗歌艺术管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6、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7、刘静,新诗艺术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48、高秀芹,穆旦: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M],文津出版社,2010
    1、谢向红,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
    2、邓庆周,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王光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文学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
    4、田汉,少年中国[J],少年中国学会编,1919—1924
    5、小说月报[J],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1931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原版影印
    6、柯文博,论“普罗诗派”[J],1989年3月于厦门大学海滨新村:46-61
    7、尚晓进,《自我之歌》——惠特曼生命精神的体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月:95-99
    8、王玉树,诗歌大众化的旗手:蒲风[J],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57-60
    9、张爱琴,蒲风及其新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88-91
    10、陈松滨,黄安榕,郭沫若与蒲风[J],《郭沫若学刊》,1999年第3期:71-75
    11、尚晓进,《自我之歌》——惠特曼生命精神的体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月第23卷第1期:95-99
    12、史挥戈,相互支持,携手创造[J],《郭沫若学刊》。2000年第3期:85-90
    13、刘树森,盖·威尔逊·艾伦与20世纪的惠特曼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38卷;75-81
    14、顾国柱,艾青与欧美诗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12月第4卷第6期:52-59
    15、王祖友,惠特曼宇宙中的死亡[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总第87期):86-88
    16、吴世宁,论蒲风的诗歌创作[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9月:29-35
    17、胡登全,《女神》与《草叶集》[J],郭沫若学刊,2003年第3期(总第65期):28-32
    18、赵彦华.论惠特曼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思想[J].文学语言学研究,2007:110-111
    19、汪庭才,景朝亮,从对“自我”的把握管窥惠特曼作品中的东方色彩[J],《铜陵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89-97
    20、邓颖玲,人性复归的召唤——简论惠特曼《草叶集》的思想意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9-82
    21、颜同林,略论艾青对惠特曼的借鉴与超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5卷第5期:53-56
    22、王雪伟,何其芳的文化心理[J]。现代文学。2008(3):63-65
    23、赵宗波,评传何其芳的“文学与人生”[J],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6期:92-94
    24、谢应光,重庆时期何其芳的文学批评精神[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月:38-39,47
    25、叶碧霞,《草叶集与女神》对比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0):28-31
    26、许文,试析惠特曼与郭沫若之诗歌创作异同[J],今日南国,2008年4月(4):145-146
    27、王小林,周伊慧,美国诗人惠特曼对林语堂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175-177
    28、律岚,“海洋科学之花”与“二十世纪的名花”——试比较《草叶集》与《女神》的科学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1月:12-13
    29、吴泰昌,蒋光慈谈新诗的一篇序文[J]:247-249
    30、王光和,论惠特曼自由诗对胡适白话诗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33卷第1期:67-71
    31、林小芳,焦虑体验:思想进步与艺术退步的失衡——浅析焦虑体验对何其芳散文创作风格转变的影响[J],文艺理论,2009年第1期:66-67
    32、张爱琴,蒲风及其新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88-91
    33、王光和,论惠特曼自由诗对胡适白话诗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33卷第1期:67-71
    34、储玖琳,论惠特曼诗中的三大主题[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14卷第5期:198-200
    35、白杰,何其芳:时代主潮下的格律追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5-97
    36、张立群,延安时期何其芳的诗人心态与创作道路[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30卷第3期2010年5月:65-70
    37、叶琼琼,王泽龙,论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118-122
    38、周慧惠,执著与理性的回归——以穆旦为例浅析“文革”时期老作家的潜在写作[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5-126
    39、马希彤,张志刚,超验主义对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影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年第7期:56-57
    1. Justin Kaplan: Walt Whitman :A Life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1995.
    2. Jerome:Walt Whitman: The Song of Himsel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3. Reynolds David:Walt Whitman's America: A Cultural Biography. New York:Vintage Books, 1995.
    4. Gui Youhuang:Walt Whitman in China. Walt Whitman & the world. University ofIowa Press, 1995.
    5. Callow Philip: From Noon to Starry Night: A Life of Walt Whitman. Chicago: IvanR. Dee, 1992.
    6. Killingworth M Jimmie: Walt Whitman and the Earth: A Study in Econometrics.The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04.
    7. Mack, Stephen John:Pragmatic Whitman: Reimagining America Democrac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02.
    8. Price M Kenneth: To Walt Whitman,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Press,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