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理念的不同重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最基础和最前沿问题,因为它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表征,是引领大学前进的灯塔和标帜。纵观中美高等教育发展史,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两者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大学理念。透视它们的不同发展脉络和历史意蕴,可以发现中国大学理念以做人为先,美国大学理念以知事为先。这是中美大学理念重心的不同所在。中国大学理念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人”来统一知事与做事,而美国大学理念却通过“知识”来统一做人与做事,基于不同的出发点,两种大学理念具备不同的内涵,但双方均牢牢地坚守着各自一些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现代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自然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如何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加以解决,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试将此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
     本论文将通过对中美大学理念做人为先与知事为先的历史追溯来看中美两国大学理念的不同重点,首先来阐述中美大学理念的发展脉络,进而以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来具体分析中美大学理念的异同。最后来看在当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之下,中国现代大学理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人文学科与科学教育之间和谐发展的道路。做人、知事何者为先固然为中美大学理念的不同之处,但无论何者为先,大学始终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特殊才能之人的地方。大学就是传播和发展知识、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之所在,无论做人知事何者为先,真正的人才都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有德之人则更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才能。
The idea is to a university what the spirit is to a man. The spirit decides a man’s morality; The idea guides the direction of a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Different culture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tribute to different ideas of universities of China and America. Cultivating morality is the priority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while acquiring knowledge is the priority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Modern univers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y naturally from the impact of all aspects of society, how t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social reality to be resolved, it will be a long-standing problem, this paper try this issue a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dea of the history of Sino-US universities back, look at the different Idea of the University of Sino-US focus, first of all to articulate the concep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University of context, thereby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rvard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University of the concept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Finally look 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unde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concepts and social reality of modern conflict between humanities and science educati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niversity has always been to develop a sound social personality, special abilities of the person's place. University, is the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foster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of useful talent lies, no matter Cultivating morality is the priority of acquiring knowledge, the real talent should have noble morality, while the virtuous person more in need of practice to test his own.
引文
1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R].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部教育统计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0
    3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0.41
    4盛正发.象牙塔——现代大学必要的精神家园[J].现代大学教育,2008:(2).21-25
    1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
    2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3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4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前言)[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5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72
    6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1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3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1-152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2
    1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1,31
    2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乔佳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2
    3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乔佳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6
    4 Bok,D.University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3
    1 1999年教育大记事[R].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部
    2 Martin Trow.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1972:(1).61-63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71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85
    1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9
    2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6-183
    3张斌贤、王晨.大学“理念”考辨[J].江苏高教,2005:(2).6-9
    1卢晓中.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03-106
    2眭依凡.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J].江苏高教,2000:(5).13-18
    3刑宝君.试析大学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36-38
    1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7).1-7
    2李少华.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14-15,20
    3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0
    4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5马艳芬.中国近现代大学理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1储朝晖.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中西大学的心灵差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101-105
    2张泽民.中美大学理念异同[J].教育前沿,2007:(1).91-93
    3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8-11
    4邬大光.大学理想和理念断想——为《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一书而作.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1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2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3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1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0.15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27-429
    3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0.21
    4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0.23
    1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0.27
    2储朝晖.“大学精神”语义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4).36-40
    3储朝晖.“大学精神”语义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4).36-40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前言)[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7-98
    2杨德广、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
    1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58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2
    3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65
    4姜国钧.中国教育周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52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68
    5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53
    6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106
    7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41
    8董仲舒.春秋繁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341
    9韩愈.韩昌黎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
    1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7
    2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6
    3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13
    4朱熹.四书或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
    1上官剑、李海萍.“外生性”与“内生性”:中西方大学起源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87-91
    2汤志钧、陈祖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4
    3张之洞.劝学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2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的教育改革[EB/OL].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jiaoyu/2156139.html,2009-3-22
    2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6-215
    3蒋树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J].江苏高教,2002:(4).12
    4陈桂生.校训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32
    5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转引自:梅贻琦.大学一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2 (10):44-47
    1张伯苓.南开四十年纪念校庆特刊[J]//杨东平.大学精神[G].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371,376
    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5
    2林道发、蒋文澜.中国现代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马寅初.马寅初演讲集:第一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20-22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71
    1胡适.从私立学校谈到燕京大学[J].独立评论,1934:(108)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65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6,13
    2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2
    3 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吴元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52
    1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32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85
    1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7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1
    1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M].Simon and Schuster,1986.29
    2 Richard Hofstadter & Wilson Smith.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622
    3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3
    4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33,34
    1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5
    2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3
    3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宋佳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
    4 Bok,D.University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104
    1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
    2 Bloom, A.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87: 256.
    3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39
    4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
    1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3
    2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5
    3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6
    1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2 Bentinek-Smith, W. Harvard Book—350 the Anniversary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转引自: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5).1-10
    3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6
    1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6
    2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前言)[M].史静寰、钟周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前言)[M].史静寰、钟周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1
    1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85
    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14
    1朱熹.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161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7
    [1]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乔佳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6]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理查德·布瑞德利.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M].梁志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前言)[M].史静寰、钟周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3]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 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吴元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1]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2]董仲舒.春秋繁露[O].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23]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4]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5]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6]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7]韩愈.韩昌黎文集[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8]姜国钧.中国教育周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0]黎靖德.朱子语类[O].北京:中华书局,1986
    [31]林道发、蒋文澜.中国现代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2]马寅初.马寅初演讲集:第1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
    [3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4]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O].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
    [36]汤志钧、陈祖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7]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8]杨德广、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9]薛天祥.薛天祥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0]张之洞.劝学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1]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2]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3]朱熹.四书或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4]朱熹.四书五经[O].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
    [4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O].北京:中华书局,1983
    [1]胡适.从私立学校谈到燕京大学[J].独立评论,1934:(108)
    [2]蒋树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J].江苏高教,2002:(4).12
    [3]李少华.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14-15,20
    [4]卢晓中.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03-106
    [5]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
    [6]上官剑、李海萍.“外生性”与“内生性”:中西方大学起源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87-91
    [7]盛正发.象牙塔——现代大学必要的精神家园[J].现代大学教育,2008:(2).21-25
    [8]眭依凡.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J].江苏高教,2000:(5).13-18
    [9]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7).1-7
    [10]刑宝君.试析大学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36-38
    [11]张斌贤、王晨.大学“理念”考辨[J].江苏高教,2005:(2).6-9
    [12]张伯苓.南开四十年纪念校庆特刊[J]//杨东平.大学精神[G].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371-376
    [13]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8-11
    [14]张泽民.中美大学理念异同[J].教育前沿,2007:(1).91-93
    [15]陈桂生.校训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32
    [16]储朝晖.“大学精神”语义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4).36-40
    [17]储朝晖.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中西大学的心灵差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101-105
    [18]高晓清.论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19]罗海鸥.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20]睦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21]睦依凡.大学与“大学文化”[J].求实,2004:(8)
    [22]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
    [23]潘懋元.北大改革的大方向与可行性困.中国青年报[N].2003-6-26
    [24]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化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25]王长乐.大学文化简论[J].天中学刊,2000:(6)
    [26]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27]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28]肖海涛.大学的理想与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29]于留成、李爱民.大学文化建构与高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30]余凯.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的理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3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32]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33]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0
    [34]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5
    [35]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6]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7]马艳芬.中国近现代大学理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38]王广.“理一分殊”理念下的朱熹哲学[D].济南:山东大学,2005
    [39]赵燕.西方大学精神传统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5
    [1] 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2] Bloom,A.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7
    [3] Clark,Kerr.The Uses of University.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4] Bok,D.University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
    [5] Bok,D.Higher Learning.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6] Martin Trow. 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1972
    [7] Newman,J.H.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Yale University Perss,1996 Richard Hofstadter & Wilson Smith.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8] Paul Monroe(ed.).A Cyclopedia of Edueation:Vol.2. N.Y:The Macwillian Company,1925
    [9] Richard Norton Smith.The Harvard Century.Simon and Schuster,1986
    [10] Scott,P.The Crisis of the university.Croom Helm Ltd,1984
    [11] Whitehead ,A.N.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New York:Macmillan,1929
    [12] William R.Brow, Academic Polities.Alabam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