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加强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由于社会结构长期滞后于经济结构,导致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需求不断涌现,尤其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集中体现为“经济建设这条腿长、社会建设这条腿短”的突出矛盾。针对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而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恰恰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种种事实表明,现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已经由“三位一体”转变为“四位一体”,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不可延误的重大任务”。毋庸置疑,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关基本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对国内外已有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剖析与研究。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系统地介绍了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点明了论文的基本思路、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社会建设的概念内涵和意义。首先阐明了与社会建设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对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进行了广义和狭义区分,即大、小社会建设,在这一区分基础上,深刻地论述了社会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详细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从大或小社会建设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蕴含着的有关社会建设的优秀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而为进一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
     第三章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其实践。概述了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于社会建设思想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对社会建设实践的不懈探索。
     第四章创造性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从“小社会建设”的角度概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即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稳定的巩固和社会管理的创新等,并阐明了各个方面的功能与特征以及在社会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说,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五章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推进路径。详细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社会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组织发育发展缓慢、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等等,并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
     第六章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以及汲取和借鉴国外社会建设经验教训与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
     结束语部分,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规律性研究进行了科学性、前瞻性的展望。
Strengthe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a socialistharmonious society. With the further reform and opening-up at new stage of newcentury and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new socialcontradictions, social phenomena and social demands continue to emerge due to theadjustment of social structure lagging of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y structure. Theconflict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aggravatedconstantly. Aiming at this situation,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target of building a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proposed in the fourth plenum of the16th CPC CentralCommittee, and enforcing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measure to realize the grand goal. In recent year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improvingpeople’s wellbeing has already caused the great attention of our Party and country,and has aroused the extensive concerns of the society.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has involved developing not onl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ocialistdemocratic politics,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but also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t has become anecessary and urgent task. Undoubtedly,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overalldevelopment and the research on socialist social construction related problems is of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Guided by Marxism and the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lightof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human-oriented thoughts,analysis and study on socialist social construction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aiming to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well-off society. The main contents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Prefac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issue. The presentresearch situation and existent insufficiency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The basicideas, innovative points and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are also pointed outin this chapter.
     Chapter Ⅰ: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Firstthe narrow defini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generalizeddefinition, on this basis,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social development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socialist social construction is given.
     Chapter Ⅱ: Theory basis and ideological premise of socialist social construction.The excellent social construction-related though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Western culture and the views of classical Marxist writers on social construction aresummed up.
     Chapter Ⅲ: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the unremittingexplora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at different periods in history are reviewedcompletely.
     Chapter Ⅳ: Main contents of our socialist social construc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narrow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discussed creatively,which includ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development of social undertaking, reinforcement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innovation ofsocial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ir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position in socialconstruction system are also expounded in detail. This chapter forms the maininnovative points of the paper.
     Chapter Ⅴ: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paths of our socialist socialconstruction. The main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which mainly consist ofunfair social distribution,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income among residents, the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low development of social pubicservice system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ocial managementand so 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esented aiming at theseproblems above.
     Chapter Ⅶ: Fundamental experience and principles of our socialist socialconstructi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our socialist social construction are put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 experience and lessons home and abroad. At theend, a scientific prospect is made based on reality.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②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48页。
    ②同上,第504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①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①娄玉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①梁书发主编:《社会与社会建设》,第306-307页。
    ②同上,第339页。
    ①柳建辉:《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是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①杨支柱:《“大社会”是由“小社会”的》,http://news.ifeng.com/opinion/sixiangpinglun/detail_2011_07/18/7757361_0.shtml,2011年07月18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②Beck W,van der Maesen L,Walker A: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 (Bristol:Policy Press,1998),pp6-7.
    ③王卓祺:《治理视角下的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的比较分析》,冯希莹译,《江海学刊》,2010年3期。
    ①孙笔者:《社会学原理(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44页。
    ②严书翰:《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理论》,《党的文献》,2011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2页。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①张亚泽:危机与重建:《发展中国家转型中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探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③C.Bay,Needs,“Wants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Canadian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January1968),pp.241.
    ④[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8页。
    ②《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同上,第24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9页。
    ①杨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①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学海》,2008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638页。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①Chalmers Johnson,MITI and theJapanese Miracle:“The Growth of IndustrialPolicy,1925-1975”,
    (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82,p.306.
    ①《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82页。
    ②同上,第282页。
    ③同上,第70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45页。
    ②同上,第7引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7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
    ①同上,第1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5-2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30-23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1-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第1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8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
    ①同上,第12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
    ③《列宁选集》笫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3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1页。
    ②《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302页。
    ③《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
    ④《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⑤同上,第345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第399。
    ②《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3-75页。
    ③《列宁全集》第42卷,第347页。
    ④《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290页。
    ⑤同上,第129页。
    ①《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0—211页。
    ②《列宁全集》第34卷,第170-171页。
    ③《列宁全集》第43卷,第168页。
    ④《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1页。
    ⑤《列宁选集》第3卷,第383页。
    ①同上,第1页。
    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页。
    ③《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④《列宁全集》第29卷,第15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16页。
    ①同上,第517页。
    ②《列宁全集》第43卷,第365页。
    ③同上。
    ④《列宁选集》第4卷,第583页。
    ⑤《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①《列宁全集》第43卷,第365页。
    ②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①戴望:《管子校正》,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261
    ②王国轩等译:《四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8页。
    ③转引自陈光:《中西交融下的富国富民内涵》,《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④转引自齐春晓:《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探析》,《学习与探》,1998年第3期。
    ⑤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⑥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5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7页。
    ②王处辉:《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①韦政通:《孔子》,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第36-37页。
    ①《左传·昭公二十年》(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90页。
    ①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印行1993年版,第26、29页。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第卷十九。
    ①《布莱克维尔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①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②同上,第7页。
    ③[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④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5期。
    ⑤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页。
    ①商景龙:《交流对话,实现“共同管理的和平”》,《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2期。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页。
    ④何小勇:《当代西方社会风险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天府新论》,2010年第4期。
    ⑤Chris De Neubourg and Christine Weigand,“Social Policy as Social Risk Management”,Interdisciplinary Centre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Innovation, Vol.13,No.4,2000.pp.402-403.
    ①李培林,苏国勋:《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第301页。
    ④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11-
    16页。
    ①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②《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特委文件)》(l)(1927、1934)(内部发行),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1984年版,第244页。
    ③《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2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②同上,第138页。
    ③赵军:《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三种不同的文化教育》,《延安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2-943页。
    ②同上,第928页。
    ③《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8页。
    ②《毛泽东年谱》(中卷),第105页。
    ③《毛泽东年谱》(中卷),第143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页。
    ⑤立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8-529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8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9页。
    ①《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3页。
    ②文辉抗等:《万众瞩目的延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35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32页。
    ②唐军、吴力子:《中国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建设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③数据来源于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3页、19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卷,第486页。
    ⑤《两报一刊社论》,《解放军报》,1968年6月27日。
    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86页。
    ①同上,第186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42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73页。
    ④同上,第80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28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0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6页。
    ④同上,第237页。
    ⑤同上,第23页。
    ①同上,第228页。
    ②同上,第24页。
    ③同上,第28页。
    ④同上,第28页。
    ⑤同上,第30页。
    ⑥同上,第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②同上,第2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
    ④同上,第138页。
    ⑤同上,第257-258页。
    ①同上,第2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6页。
    ③同上,第284页。
    ④同上,第244页。
    ⑤同上,第251-252页。
    ⑥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上),浙江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③同上,第166页。
    ④同上,第265页。
    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3-1465页。
    ②冷溶:《江泽民领导下的中国——十年回顾和新世纪的展望》,《党的文献》,2001年第4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②同上,第382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6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8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43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出2001年版,第155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96页。
    ①姜汉斌、章传家、杨永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求是》,2005年第14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4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2009年版,第12页。
    ④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⑤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人民日报》,2010年09月17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②严书翰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前沿问题卷),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页。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②《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人民日报,2010月30日。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12页。
    ②[日]康子:《社会福利基础理论》,沈洁、赵军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5页。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第20页。
    ①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①丁元竹:《我国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初步评估》,《开放导报》,2009第6期。
    ②国际劳工组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评论与建议》,《人大复印资料》,2002第2期。
    ①卢谋华:“社会工作”(socialwork),http://www.china socillogy.com,2005.
    ①[德]E.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②徐新:《和谐社会与社会事业》,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言心哲:《现代社会事业》,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23-27页。
    ①徐新:《和谐社会与社会事业》,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
    ②王勇:《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理论界》,2011年第5期。
    ①张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22期。
    ②同上。
    ③陈喜梅:《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2期。
    ①[美]E·A·罗斯著:《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期。
    ②李君如,严书翰等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③[以色列]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革》,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页-17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67页。
    ①[俄]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页。
    ②李长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①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杨宇光,胡松:《“弘扬井冈山精神保增长保民定——学习胡锦涛视察井冈山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15页。
    ③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1期。
    ①on Elster,Deliberative Democracy,(London: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8),Preface andChap.pp4.
    ①焦存朝,杨文圣:《公平视阈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的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②(德国)乌尔里希·贝克著:《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
    ②崔凤,张海东:《社会分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及其政策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2011年4月28日。
    ①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第18页。
    ①[法]艾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5页。
    ①高兆明:《分配正义的两个考察维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1期。
    ②曲哲涵:《户籍出身等差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人民日报》2010年5月24日。
    ③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of2009,Routledge Journals,an imprint of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Ltd,p137-138.
    ①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当代》,2003年第6期。
    ①陈初越:《中国呼唤教育公平》,《探索争鸣》,2005年第4期。
    ②《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bwstjxxzx/s7967/201104/51512.htm,2011-04-29.
    ③数据源于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①[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贫困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页。
    ②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①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68-71页。
    ②徐新:《和谐社会与社会事业》,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第70页。
    ②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③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第122页。
    ①《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files.mca.gov.cn/cws/201003/20100305095000687.htm,2010年5月12日。
    ②数据主要源于《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社会组织部分)提供或计算所得。
    ①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学术界》,2011第10期。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69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
    ①胡锦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5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①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49-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版,23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33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2011年版,第1063-1064页。
    ②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49-2002),第138页。
    ①[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8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卷),第136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6-13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78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50页。
    ④《胡锦涛9.19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⑤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65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7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7-268页。
    ①严书翰:《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
    ①李君如、严书翰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
    ②牛先锋:《对区域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的思考》,《攀登》,2006年第6期。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5页。
    ③郭万牛陈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2]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3]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5]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7]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8]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0]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4]毛泽东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5]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6]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7]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8]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
    [4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胡锦涛9.19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49]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50]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仆汇编(1958-1981)(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5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2]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特委文件)(l)(1927、1934)(内部发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3]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5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56]立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布莱克维尔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8]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9]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60]严书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前沿问题卷)[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
    [61]李君如、严书翰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3]梁书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4]孙笔者.社会学原理(下册)[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65]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6]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7]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8]戴望.管子校正[M].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版.
    [69]王国轩译.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7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71]王处辉.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2]韦政通.孔子[M].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
    [73]左传·昭公二十年(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7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5]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M].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印行,1993年版.
    [76]邓正来,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77]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9]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0]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文辉抗.万众瞩目的延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唐军,吴力子.中国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建设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3]言心哲.现代社会事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84]徐新.和谐社会与社会事业[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86]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87]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88]魏礼群.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9][日]康子.社会福利基础理论[M].沈洁、赵军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0][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9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92][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4][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95][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张岱云等译,1989年版.
    [9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8][美]E·A·罗斯著.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秦志勇、毛永政译,1989年版.
    [100][德]E·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01][法]艾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2][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贫困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M].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3][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4][以色列]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革[M].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严书翰.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理论[J].党的文献,2011(2).
    [2]严书翰.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基本途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5).
    [3]严书翰.决定“人心背向”的重要工程[J].前线,2010(11).
    [4]严书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突出特点[J].人民论坛,2011(31).
    [5]严书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J].红旗文稿,2009(3).
    [6]严书翰.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1).
    [7]牛先锋.社会公平的多重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理论探讨,2006(1).
    [8]牛先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解析及其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9]牛先锋.对区域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的思考[J].攀登,2006(6).
    [10]李曙新,徐修德.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建设思想论要[J].求实,2010(6).
    [11]宋严.文本维度下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及其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
    [12]白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9(1).
    [13]张永光.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思考[J].求实,2010(2).
    [14]黄刚.列宁社会主义劳动就业思想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15]丁元竹.30年来的中国社会建设[J].人民论坛,2008(12).
    [16]青连斌.大力加强社会建设[J].理论前沿,2005(7).
    [17]鲁滨,李军.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10).
    [18]邵景均.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19]娄玉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8(2).
    [20]甘文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1]洪大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22]杨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
    [23]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J].学海,2008(4).
    [24]柳建辉.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是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J].当代国史研究,2007(3).
    [25]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5).
    [26]商景龙.交流对话,实现“共同管理的和平”[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2).
    [27]何小勇.当代西方社会风险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J].天府新论,2010(4).
    [28]李培林,苏国勋.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J].社会,2005(6).
    [29]赵军.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三种不同的文化教育[J].延安大学学报,1995(3).
    [30]王卓祺,冯希莹译.治理视角下的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的比较分析[J].江海学刊,2010(3).
    [31]张亚泽.危机与重建:发展中国家转型中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探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2]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J].学术月刊,2007(12).
    [33]陈光.中西交融下的富国富民内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
    [34]齐春晓.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探析[J].学习与探索,1998(3).
    [35]冷溶.江泽民领导下的中国——十年回顾和新世纪的展望[J].党的文献,2001(4).
    [36]王勇.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理论界,2011(5).
    [37]张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8(22).
    [38]陈喜梅.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39]杨宇光,胡松.弘扬井冈山精神保增长保民定——学习胡锦涛视察井冈山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5).
    [40]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
    [4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42]焦存朝,杨文圣.公平视阈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8(3).
    [43]姜汉斌,章传家,杨永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求是,2005(14).
    [44]丁元竹.我国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初步评估[J].开放导报,2009(6).
    [45]国际劳工组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评论与建议[J].人大复印资料,2002(2).
    [46]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7).
    [47]崔凤,张海东.社会分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及其政策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48]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J].学术界,2011(10).
    [49]高兆明.分配正义的两个考察维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0]胡锦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推进社会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51]李军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专题研究来稿综述[J].领导科学,2011(24).
    [52]赵中源.“弱势”心理蔓延: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面对的新课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5).
    [53]白瑾.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1(4).
    [54]冯全普.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5).
    [55]叶庆丰.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基本思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3).
    [56]朱慧卿.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理论[J].人民论坛,2011(23).
    [57]陈振明,李德国,蔡晶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J].东南学术,2005(4).
    [58]黄亮宜.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J].求是,2006(13).
    [59]孙秀艳.试析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渊源与挑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2).
    [60]王磊,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J].探索与争鸣,2011(9).
    [61]丁惠平.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组织社会学考察[J].学习与探索,2011(3).
    [62]谢和均.转型秩序与社会管理[J].理论月刊,2011(4).
    [63]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J].当代,2003(6).
    [64]汪小倩.试论社会管理中的五个难解之题与“5+1”的权变体系[J].浙江社会科学,2011(8).
    [65]卜泳生,王平荣.社会管理创新:概念辨析与边界确定[J].学术界,2011(10).
    [66]田毅鹏.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J].江苏社会科学,2011(4).
    [67]李义凡.毛泽东晚年理想的社会管理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68]李倩菁.我国社会管理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及其政策取向[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6).
    [69]王扬.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70]陈海威,田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7(3).
    [71]刘长久,周建波.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2010(11).
    [72]廖文剑.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选择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1(3).
    [73]庞力.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及其借鉴[J].求索,2010(4).
    [74]鲁全,武文莉.公平、平等与共享: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J].长白学刊,2008(4).
    [75]卜宪群.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一点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2).
    [76]孟祥仲,辛宝海.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平等与效率观[J].山东大学学报,2007(5).
    [77]侯建会.转型期社会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J].理论参考,2006(5).
    [78]江沛.近代以来中国转型若干社会问题治理片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8(6).
    [79]赵铁.社会问题的社会学想像力[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80]成伯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2).
    [81]杜俊华,刘玉萍.试论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6(12).
    [82]李杰.解析马克思的公平分配观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
    [83]林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00).
    [84]彭剑君,陈珏宇.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与和谐社会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85]本刊编解部.渐进中的社会建设理论[J].中国民政,2010(1).
    [86]邓智平.重视社会建设共促合作治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1(3).
    [87]邓伟志.用社会改革的理念引领社会建设[J].学习月刊,2011(3).
    [88]李永松.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两条主线[J].云南社会科学,2008(5).
    [89]李永松.新中国社会控制思想的发展与控制模式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10(2).
    [90]尹曙生.“大跃进”前后的社会控制[J].炎黄春秋,2011(4).
    [91]张纯.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构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2]高瑞泉.论平等观念的儒家思想资源[J].社会科学,2009(4).
    [93]高瑞泉.论现代嬗变中的“平等”观念——以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思想界为中心的考察[J].学术月刊,2005(7).
    [94]魏杰,吴健.加强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95]李景鹏.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96]陈成文,黄诚.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学习江泽民的社会建设理论[J].学术论坛,2009(4).
    [97]蔡斯敏.社会困境:组织在秩序重建中的缺位——涂尔干思想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98]王晓林.马克思主义利益视角的社会稳定及政府控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6).
    [99]王占魁.公共利益与社会治理[J].行政与法,2005(12).
    [100]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
    [101]郭万牛,陈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12).
    [10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103]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09-17.
    [10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1-02-20.
    [105]李长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106]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107]胡锦涛.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N].人民日报,2010-09-30.
    [108]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1-10.
    [109]曲哲涵.户籍出身等差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N].人民日报,2010-05-24.
    [1]Beck W,van der Maesen L,Walker A: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Bristol:Policy Press,1998),pp6-7.
    [2]C.Bay,Needs:“Wants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CanadianJournal of PoliticalScience,3(April1968) P.241.
    [3]Chalmers Johnson,MITI and theJapanese Miracle:“The Growth ofIndustrialPolicy,1925-1975”,(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82,p.306.
    [4]on Elst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London: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8),Preface and Chap.pp4.
    [5]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of2009,Routledge Journals,an imprint of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Ltd,p137-138.
    [6]Chris De Neubourg and Christine Weigand,“Social Policy as Social RiskManagement”,Interdisciplinary Centre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Sciences,Innovation, Vol.13, No.4,2000.pp.402-403.
    [1]http://www.stats.gov.cn/(中国统计局网站)
    [2] http://www.moh.gov.cn/(中国卫生部网站)
    [3] http://www.mca.gov.cn/(中国民政部网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