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看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总体考虑
     当前,文学理论建构的参照域是多谱系的。有的侧重从认识论角度开展,有的侧重反映论,有的侧重实践论;有的侧重史学视野,有的侧重人学视野,有的侧重美学视野;有的站在本土的立场,有的借鉴西方理论话语体系;有的则主张多角度、多视域的调和创新,等等。其中提出从文化角度、艺术审美角度进行理论建构的亦大有人在。但,统观之,对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的阐释多是概念化、浅层化的,或文化与艺术是其理论的常态内容之一,没有或很少触及到文化的价值系统,亦很少从文化价值系统变化的角度考虑其与文学理论的内生关系,盛行的文化研究基本上是西方话语体系内的方案。而文学理论对艺术因素、艺术标准的研究、坚持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本论文从系统的视野出发,回归文学及其理论发展的本真,从对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考察出发,揭示分析文学理论在不同时期与文化、艺术关系的特征、变化及其内在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展开以文化、艺术为主要维度的文学理论建构思考,提出了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参照坐标的文学理论建构的初步设想。
     二、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本论文共有导论及第一至第五章。
     导论亦是正文的重要补充,主要是对正文涉及的文化、艺术两个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及,进一步明确其内涵。文化方面:从价值体系出发,更看重文化的系统性、民族性、整体性,以及其对群体的恒久的软体影响。艺术方面:更注重从艺术品的精神独创性、审美独立性出发来理解艺术的本质,并延伸至文学。在对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行快速扫描,论证了文化、艺术两个因素在文学理论发展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关联性。之后,对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的基本关系,以及与文学补充性关系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本论文纲领性的主旨思路。
     第一章主要通过对文化传统与古代文论演进关系的分析,勾画出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的古典形态及其总体特征,以及对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启示。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具体表现为文化传统与古代文论、艺术传统的关系,其主要特征是:以文化传统的强势规约为主要表征,中国“载道”的文化传统使与史、哲等学科区分不清晰的古典文学,以诗话为主要形态的古代文论,传统艺术认识三者均成为传达文化核心价值的教化载体,文论的发展总体上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进行。文化的强势地位虽然限制了文学与文论相对自由的发展,但是却衍生出与文化内质相符合的具有独特审美气质与美学境界的中国文学与艺术,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古代文论。古代文论与主导文化传统的内生关联是其保持本土化、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以自己独具特色的诗话语言体系发挥着对古典文学的阐释、引导等文学理论的恒常作用,这是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古典形态分析的现代启示。
     第二到第四章大致为一个整体,主要是对晚清至二十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的发生、建立、发展过程进行文化与艺术特定视域的考察,描述其主要演进状态及特征。
     第二章主要考察1840至1919年中国社会发生现代性转型的关键时期内,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所发生的现代转型。文化方面: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引进,导致传统文化硬体解体,并由于西学的强盛使来自西方的现代意识一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艺术(文学)方面:主要是现代西方艺术认识的引入、确立,以及以白话文学为主体的新文学在传统杂文学体系中的分离、萌生及发展;文学理论方面:主要是伴随西方文化价值引入,参照西方理论范式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形态。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亦随三个要素各自的转型而完成现代性调整。但是由于处在发生期,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三要素并没有迅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这一时期,在西学东渐笼罩下,由西方文化价值输入、确立而引起的文学理论、文学、艺术的现代转型是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演进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把1919至2000年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中,1919至1949年,是文学理论发展的奠基时期。其主要特征是西方文学理论资源持续引进,并与对中国新文学实践的阐释、批评相结合,不断深入。其间,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的现代形态渐次建立,对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1949至1978年,属于当代三十年,尽管“一元”语境特征突出,但是文学理论在学科建设、系统化、规范化等方面,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在此期间呈现相对“失语”状态,但是文学创作、评价的艺术标准始终没有放弃。1978至2000年,是新时期前二十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辉煌的二十年。文化上:因经济发展带来对物质生活的极大向往,新一轮西学东渐由是发生,西方新的价值观输入,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巨大改变;艺术上:理论研究不断拓展、深入,生发出美学、文艺美学等学科的发展壮大;文学上:以个体解放为表征的新时期文学蓬勃发展,主要以“寻根文学”、“伤痕文学”、“朦胧诗”等为代表;文学理论方面:与文化上的崇外相一致,参照西方理论的学术方式、逻辑体系等,推进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创新,在理论认识上、学理深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对西方文论的过度依赖亦使建立本土化的文学理论面临极难摆脱的学术习惯。总的看,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均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的关系极不稳定,仍然没有建立起类似于古代的由文化传统规约的稳定形态,而是以文化的冲突融合和艺术的自觉独立为主线,始终处在一个关系生成的探索之中。既有成绩,也有教训。
     第四章以文学在新时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境遇为对象,尝试通过对其多角度的分析,描述出文学理论、文化、艺术内涵的变化及其关系的新动向。主要考察进入新世纪后,以文学“泛文化”、审美泛化为突出代表的新趋势给文学理论的发展带来的新危机、新挑战。作为重要文化载体的文学,在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兴起后,自身存在状态逐渐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并在新世纪随着大众文化的转型,科技、传媒的发展而逐渐产生不同于传统范畴演变轨迹的剧烈变化,除一小部分大致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学的状态,另一部分则呈现出“泛文化”的倾向,扩大了传统意义上文学的边界,对文学的传统生存模式带来挑战。作为文学理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遭遇“泛文化”的巨大冲击,引起文学理论与文化、艺术关系的连锁不适反应,文学理论的“失语”、审美的“泛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并在存在合法性、理论话语权等方面造成文学理论新的危机。文学理论重新建构的命题及其使命感、紧迫感由此更加突出。
     第五章是论文的核心,在前面四章所分析、揭示问题的基础上,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参照维度,提出了文学理论建设的提纲性意见,试图在建立本土化、民族化,并具有现实性、时代性、实践性品格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方面作出一些努力。从文化维度看,中国当前的文化状态是复杂多元的,文学理论只有在价值层建立了与主流文化形态相对应的联系,与其他辅助文化形态建立不同方式的联系,才能有效解决理论的现实性、时代性、民族化问题。论文对重建文学理论与文化关系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解决何样的问题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解析。同时,文学理论与文化关系的重新建立,亦是其对文化重建的反作用,是文学理论“载道”功能的现代性体现,尽管内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从艺术维度看,倡导文学理论对文学的艺术本质进行具有回归特征的重新确认,并给出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现代阐释。同时,既要对文学泛文化转向、审美泛化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的指引,维护艺术的主体性、学科的合法性,又要增强主动性、敏感性,及时发现新的文化、技术语境下艺术因素、审美特征的新变化,对其发生的相对于传统的种种变异、创新进行解释,并把对这一系列新事物的理性认识内化在理论中,使之知识化、逻辑化、体系化,形成新的理论创新。
1、General Consideration
     At present, the literary theory is formed based on different References. Some put more emphasis on epistemology, some on reflectionism and some on Practice; Some stress on historical view, or human view, or aesthetic view; Some draw on the discourse of western theory; some, nonetheless, insist on convergence and innovation of multi-angle and multi-horizon, and so on so forth. There are also many a people who suggest the theory be constructed from cultural and Arts appreciation prospect. Looking at all of them,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is conceptual and not in-depth, or culture and Arts are just the normal content of the theory, never or seldom mentioning the value system of culture, and also seldom considering its inherent relationship with literary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value system. The popular culture study is basically schemes within western discourse.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in itself shows a different state at different time regarding its study and persistence on elements and standard of Arts.
     This paper, from a systematic viewpoint, adhering to the reality of literature and its theory development, and start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is trying to analyze and reveal the features, changes, and determinant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based on which,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to be formed with culture and Arts as major dimensions is pondered on, and the tentative assumpt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structure referenced on culture and Arts is proposed.
     2、The structure and major contents of the paper
     This paper has Introduction and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of the main body as it defines the culture and Arts, two key concepts in the main body, and articulates on their connotation. In terms of culture, starting from its value system, its systematicity, nationality, and totality, as well as its long-lasted potential influences on the population are paid more attention. And in case of Arts, the essence of it is understood from its spirit of original and Aesthetic independence, and this can also apply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se two concep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 theory is explored, and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f culture and Arts, two elements in the literary theory development history, is demonstrated. Then,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together with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with literature, is interpreted; the subject idea of the paper is proposed.
     Chapter one, by analyzing the evolv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tradition and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illustrates the classical status and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and revelation for the modern literature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in ancient China, was manifest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tradition and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and Arts tradition, the key feature of which is that, mainly represented by the powerful protocol of the culture tradition, the culture tradition, which carried the "Doctrines", enabled three parts--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at was not well defined from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nd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with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 as major status, and the knowledge on traditional Arts, all became carriers that communicated core value of culture. The literary theory was developed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ough the powerful position of the culture restricted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ry theory,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s corresponding to the culture essence and with unique Aesthetic temperament and Aesthetic Horizon, was hence able to be derived, together with the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related to it. The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was inhere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in stream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at guaranteed its localized and normalized development, as well, by means of its special poetic language system, it served as the constant funct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such as explanation and guiding role for classical literature. This is the modern revelation of the classical status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culture and Arts.
     Chapter two to four are basically an integral part, which studies,from specific viewpoint of cultural and Arts,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and culture and Arts incepted,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20th century, and describes its major evolution status and features.
     Chapter two studi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al and Arts,at the key era when Chinese society was experiencing modern transformation from 1840 to 1919,. From the culture perspective, mainly as a result of the mass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dismantled. Becaus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western culture, at one time, the western ideology became the dominant culture value; in terms of Arts, it was the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western Arts, and separation, i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literature with writings in colloquial language as mainstay from traditional essay systerm. In terms of the literary theory, accompani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value,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pattern was initially set up which was referred to western theory paradigm. The relations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al and Arts realized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l three elements. However, at the emergence period, three elements--literary theory, culture and Arts, did not quickly set up organic relationship. At this period, while the western culture penetrated gradually,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literature, Arts led by the introd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western culture value represented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evolution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al and Arts.
     Chapter three observes the period from 1919 to 2000.1919 to 1949 is a period laying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l theory. The main feature of this era is that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was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planation and criticism toward Chinese new literature practic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odern statu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were gradually established, which had relatively big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literary theory.1949 to 1978 belongs to contemporary era. Even though the "Unary" feature was quite obvious, the literary theory, on its subject formation, systematic and standar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on th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had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culture and Arts was in a "aphasia" situation, but the criteria for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was never abandoned.1978 to 2000 is the former twenty years of the new era, and the prosperous twenty year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development. Culturally, du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led to the thirst for material life, another turn of western culture erosion occurred again.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value resulted in great changes of people's inner world. Artistically, the theory study was being continually expanded and deepened, generating the growing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Literarily, the new era literature represented by individual liberation, among them particularly "Rooting for Roots" "Scar literature" and "Mistry poetry", were prospering.
     Regarding the literary theory, in line with the cultural xenophilia, learning of the Academic approach and logic system of the western theory pushed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bringing the theory knowledge and Theoretical depth to a high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over dependence on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lso led to the situation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the dependent learning habit, In general, since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were all under rapid growt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elements were quite unstable-the stable status constrained by cultural tradition like ancient time could not be formed, instead, the conflict and convergence of culture and Conscious independence of Arts were used as principle line, forming the relationship was constantly explored. There were achievement, and lessons.
     Chapter 4, regard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n new era, particularly new century as object, tries to analyze i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shows the new trend of the connotation changes of literary theory, culture and Arts,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s.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new crisis and new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new trend, with "pan culture" and Aestheticization as representatives after entering the new era. The literature as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culture, since the mass culture were popularized, had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its state of being, an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ss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and media, it gradually started to vary dramatically in a way that was quite differe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transformation path-one part remained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status, the rest showed the Pan culture tendency, extending the boundary of literature in its classical definition and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xistence of the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as the major study object of the literary theory, encountered the huge impact from Pan culture, resulting in the concatenated rea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culture and Arts; issues such as aphasia of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 "Generalization" followed suit. In addition, the new crisis of the literary theory in terms of its legal existence and theoretical right to say incurred. The proposition of reconstructing the theory stood more out.
     Chapter five is the core of the whole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nd issues revealed from the previous four chapters, this chapter proposes the outlined opinions of the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making its efforts toward a literary theory with the feature of local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as well as actuality, relevance and practicalness. From the culture standpoint, the cultural status at present in China is multi-dimension and complex, the literary theory, only by establishing relevant relationship with main stream culture, and relationship in difference style with other supplementary cultural status, can solve effectively the theoretical problem of actuality, relevance and 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necessity of re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culture, as well as how to establish and what issues can be solved.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culture, reacting on the culture reconstruction, is the modern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e carrying" funct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though the connotation of it has been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Arts dimens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literary theory reconfirms with regression feature the Artsistic essence of the literature and gives out modern explanation conforming with modern feature. And, not only the proper explanation,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changing from the literature to pan culture and Aestheticization are needed,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ubjectiv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Arts, the proactiveness, sensitivity were also to be reinforced to find the new changes of Arts elements, aesthetic features under new culture and technical situation, explaining the variation and innovation relative to tradition and internalizing into theory the conceptual knowledge of the new matters, which form new theoretical innovation with defined knowledge, logic and system.
引文
①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页。
    ②余英时:《民族制度与近代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③余英时:《民族制度与近代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④陈炎:《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⑤丹纳:《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183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页。
    ②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50页。
    ③赛义德的《东方学》认为,在欧洲人的心目中,西方文化具有先天的优越性,而东方则是由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
    ①范晔:《后汉书·伏湛传注》。
    ②刘熙载:《艺概》。
    ③丹纳:《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5页。
    ④《辞海》1999版缩印本,2002年版,第2019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1页。
    ①杨联陞:《国史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②钱谷融:《当代文艺问题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①童小畅:《当代艺术:死亡、终结或消失?——鲍德里亚艺术批评研究》,《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
    ②茵加登:《文学艺术作品》,美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94页。
    ①该论点见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著:《文艺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②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页。
    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②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5年英文版,第10页。
    ③叶维廉:《比较文学丛书总序》,见郑树森:《现象学与文学批评》,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版,第11页。
    ④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陈炎:《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②谭好哲、马龙潜主编:《文艺学前沿理论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1页。
    ②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①此观点见于各主流文艺学教材或专著。
    ②张冠华:《自身危机:文艺理论的常态》,《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③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④周宪:《文学理论、理论、后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①[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鳞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1页。
    ①庄锡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页。
    ②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③陈炎:《走出‘失范’与‘失语’的中国美学和文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①王平:《明代儒学的嬗替与小说的流变》,《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②E.H.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范景中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①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②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④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27页。
    ⑤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2页。
    ①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2页。
    ②李春青:《文学理论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③李泽厚:《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①童庆炳:《童庆炳文学专题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②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④张兴武:《宋初百年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叙》。
    ⑥韩愈:《原道》。
    ①曹丕:《典论·论文》。
    ②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④班固:《汉书·艺文志》。
    ⑤钱穆:《新亚遗铎》,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37页。
    ①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15页。
    ②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页。
    ①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65页。
    ①程勇:《时代思想气象与文艺学研究问题》,《文学评论》2008第3期。
    ②丹纳:《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5页。
    ②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③《论语·述而》。
    ④李泽厚:《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②《尚书·尧典》。
    ③《毛诗序》。
    ④张戒:《岁寒堂诗话》。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5页。
    ⑥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⑧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①陆机:《文赋》。
    ②苏轼:《答谢民师书》。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辨似》。
    ②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
    ③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下册第497页。
    ⑤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②蒋寅:《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79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④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页。
    ②韩经太:《古典诗歌研究中的语言艺术自觉》,《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③韩经太:《古典诗歌研究中的语言艺术自觉》,《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①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②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3-64页。
    ①王晓华:《现代性的中国形态与后现代主义问题》,《现代性和后现代研究》,2004年第2期。
    ①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页。
    ②郭延礼:《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③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①严复:《论世变之亟》。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②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页。
    ③《梁启超文选》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247页。
    ①此观点见《梁启超游记·欧洲心影录》,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①阿瑞夫.德里克《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萧延中等编《在历史的天平上》,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220页。
    ②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札》,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9页。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2页。
    ①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71页。
    ②李小娟主编:《文化的反思与重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5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
    ①《胡适的日记,1949年4月27日。》
    ②冒建华:《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①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7页。
    ①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②《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③徐念慈:《小说林缘起》,见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第158页。
    ①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江西出版集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323页。
    ①茅盾:《文学作品有主义与无主义的讨论》,《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1922年2月。
    ①张荣翼:《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杜书瀛:《学术前沿沉思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②李春青:《文学理论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①南帆:《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①童庆炳:《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罗宗强:《古代文论研究杂识》,《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①许明、方卫:《回顾与反思:渴望重生的启蒙》,《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②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①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14-21页。
    ②许明、方卫:《回顾与反思:渴望重生的启蒙》,《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①庄锡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钱中文、刘方喜、吴子林著:《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该论点参见童庆炳:《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①参见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知堂书话》(下),第1310页。
    ①参见杜书瀛、钱竞主编,旷新年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②丁耘:《知其不可译而译之》,《读书》2001年第9期。
    ③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①杜书瀛、钱竞主编,旷新年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2卷下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75页。
    ②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
    ③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
    ④黄浚:《花随人圣庵随笔》,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①程金城、冒建华:《中国现代文学价值选择的启示》,《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①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胡适文存》第1集第1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
    ②罗家伦:《什么是文学?》,《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
    ③潘梓年:《文学概论》,北辛书局1931年版,第36页。
    ④杜书瀛、钱竞主编,旷新年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2卷下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
    ①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和理论》,《现代》第2卷第3期,1933年1月。
    ②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③庄锡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1页。
    ①谭好哲:《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载《文艺报》2008年第22期。
    ②《毛泽东选集》(三),第855—856页。
    ①《毛泽东选集》(三),第855页。
    ①《毛泽东选集》(三),第855页。
    ②《毛泽东选集》(三),第869页。
    ③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8—429页。
    ①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1号,1919年1月。
    ①邵荃麟:《如何对待古典文学,怎样古为今用》,《光明日报》1958年9月7日。
    ②《毛泽东选集》(二),第400页。
    ③《毛泽东选集》(三),第860页。
    ④《毛泽东选集》(二),第707-70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1页。
    ②冒建华:《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③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读书》2007年第6期。
    ①董学文、金永兵等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钱中文:《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陆贵山:《宏观文艺学论纲.引言》,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马龙潜:《以人民为本位: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①马龙潜:《论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进程回顾和反思的思想理论基础》,《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②董学文、金永兵等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①庄锡华:《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渊源与学理反思》,《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①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1页、143页。
    ②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③周来祥:《文艺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①周来祥:《文艺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①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①这方面的文章很多,可以张汝伦的《论大众文化》(《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为代表。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批判是知识分子的责任,知识分子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建设者,而不是文化工业的从业者。
    ②李泽厚:《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③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④刘国彬:《大众文化和商业化》,《文艺报》,2003年3月6日。
    ①曾凡:《文学与价值生成》,《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0日。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①梅新林、葛永海:《“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②张荣翼:《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①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页。
    ②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钱中文、刘方喜、吴子林:《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②童庆炳主编:《文化与诗学·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①赖大仁:《文学“因何而死”与“因何而生”》,《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
    ①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430页。
    ①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②钱中文、刘方喜、吴子林:《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③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①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②[英]特雷·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
    ③马龙潜:《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的观念与体系构架——当代中国文艺学的整体结构特性与逻辑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周宪:《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①朱立元:《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①余虹:《革命·审美·解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②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③李泽厚:《关于文化现状与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第5期。
    ①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②王纯菲:《新世纪文学的图像化写作与文学的越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③费塞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页。
    ②曹谦:《反本质主义的本质》,《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①朱立元:《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①沈立言:《关于文论“失语”和“话语重建”的再思考》,《南开学报》2001年第3期。
    ②马龙潜:《文学理论科学性:人文性、知识系统性与方法可靠性》,《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③朱立元:《文学的边界就是文艺学的边界》,《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
    ①赵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人学理念的当代意义》,《文艺研究》2009年第6期。
    ②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①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②见董学文、金永兵:《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240页。
    ①该流派分法见董学文、金永兵:《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②童庆炳:《我所理解的文化研究:问题意识与文化诗学》,在“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00年5月。
    ③曾繁仁:《作为新世纪基本人生观的当代生态审美观》,《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
    ④李春青、赵勇著:《反思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①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②赵宪章:《形式美学之可能》,《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
    ③曹卫东:《认同话语与文艺学学科反思》,《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④曾繁仁主编:《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马龙潜:《方法论意识与问题化意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①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见《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①陆贵山:《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2期。
    ②马龙潜:《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的观念与体系构架——当代中国文艺学的整体结构特性与逻辑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③马龙潜:《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的回顾和反思》,载李志宏、金永兵主编《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④汪信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①曾繁仁主编:《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张冠华:《自身危机:文艺理论的常态》,《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③崔柯:《从两个动力看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载李志宏、金永兵主编《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①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44页。
    ③何西来:《论社会的和谐与文艺的和谐》,《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①此观点见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读书》2007年第6期。
    ②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③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引自《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62页。
    ①傅守祥:《大众文化的审美品格与文化伦理》,《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②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①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陆贵山:《文学与先进文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7页、39页。
    ①马建辉:《文艺中的历史观、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载《文艺报》2008年第27期。
    ②赵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人学理念的当代意义》,《文艺研究》2009年第6期。
    ①董学文、金永兵等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6页。
    ②王元骧:《文艺理论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文学理论》2009年第5期。
    ③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08页。
    ①皮埃尔.博比:《当代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5期。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③陆贵山:《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2期。
    ①李春青、赵勇著:《反思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②格非:《汉语写作的两个传统》,载《文汇报》2005年12月3日。
    ③张少康:《古代文论和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④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4页。
    ①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页。
    ①麦金尔太:《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②陈炎:《走出‘失范’与‘失语’的中国美学和文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③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索》,《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④蔡钟翔:《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①胡亚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三十年》,《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②曾繁仁主编:《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③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55页。
    ④曾繁仁主编:《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谭好哲:《文论引进:从‘拿来’到‘创构’》,《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①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①余英时:《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见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七,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②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③张婷婷:《艺术与生活:多远?多近?》,《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①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第561页。
    ①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②马龙潜:《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的观念与体系构架——当代中国文艺学的整体结构特性与逻辑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③盖生:《价值焦虑: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热点反思》,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1页。
    ①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②童庆炳:《文艺学边界三题》,载《文化与诗学》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①周来祥:《文艺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①周来祥:《文艺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5页。
    ②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③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①伽达默尔:《文化与传媒》,刘杰译,《世界哲学》2003年第4期。
    ②欧阳友权:《网络审美资源的技术美学批判》,《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③吴宝玲:《本质与技术:网络文学研究两种倾向的反思》,《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①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导言,朱国华译,见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25页。
    ③曾繁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美育建设》,《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④王汶成:《文艺学的当代境遇与问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①马龙潜:《方法论意识与问题化意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②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7页。
    1. Ahluwalia,D.P.S.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Kenya,New York:Nova Science Pubulishers,1996
    2. Baudrillard. J. the Perfect Crime,trans. By Chris Turner,London; New York: Verso,1996
    3. Baudrillard. J.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 By S.F.Glase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4. Bourdieu,P.In Other Words:Essays Toward a Reflexive Sociology,1990
    5. Bourdieu,P.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6. Derrida, J. Writing and Defference.trans. by Alan Ba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7. Emory Elliott, Louis F.Caton, Jeffrey Rhyne,ed. Aesthetics in a multicultural 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8. Foucault,M. The Archaeology d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trans. By A.M.
    9. Foucault,M. "Truth and Power,"in Power 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1972-1977,ed,. Colin Gordon. New York 1898
    10. Jacques Derrida.Writing and Dfference.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8
    11. Jacques Derrida.Dissemination.London:Athlone Press,1981
    12. Jean Franc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4 Kevin Walker, 《Interactive and Informative Art》, Published by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3
    13. Peter H.salus. 《Realizing the Information future》.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5
    14. Rorty, R.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15. Sheridan Smith, New York:Pantheon,1972
    16. Said, E. W. Orientalism, New York:Random House,1979
    17. Said, E. Beginnings:Intention and Methord, New York:Basic Books,1973
    18. Spivak. G. C.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9. Spivak. G C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New York:Routlege,1993
    20.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1.安吉拉·麦克卢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2.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2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柏拉图:《理想国》,《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5.波林·罗斯诺著:《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6.丹纳:《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年版
    31.E.H.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范景中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3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与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3.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3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6.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8.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9.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5年英文版
    40.马克·波斯特:《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43.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4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5.诺姆·乔姆斯:《新自由主义与全球秩序》,徐海铭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6.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7.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48.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9.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50.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特雷·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2.特雷·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54.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55.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56.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57.叶维廉:《比较文学丛书总序》,见郑树森:《现象学与文学批评》,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版
    58.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茵加登:《文学艺术作品》,美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
    60.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62.包忠文主编:《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3.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5.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6.陈炎:《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陈炎主编:《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8.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9.程孟辉:《西方美学文艺学论稿》,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0.程相占:《文心三角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心论的现代转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狄其骢:《文艺学问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2.狄其骢等:《文艺学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3.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董学文、金永兵等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5.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6.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8.盖生:《价值焦虑: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热点反思》,三联书店2008年版
    79.葛立方:《韵语阳秋》,中华书局1981年版
    8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2.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3.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黄鸣奋:《比特挑战谬斯—网络与艺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5.蒋寅:《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
    86.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7.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88.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李春青、赵勇:《反思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0.李泽厚:《近代思想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1.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3年版
    9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3.李泽厚:《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94.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5.梁启超:《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9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97.林兴宅:《大探索:文艺哲学的现代转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99.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1.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正中书局1947年版
    104.陆贵山:《文艺人学论纲》,陕西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5.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6.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8.马龙潜:《方法论意识与问题化意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9.马龙潜:《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的观念与体系构架--当代中国文艺学的整体结构特性与逻辑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0.马龙潜:《当代文艺学—美学观念引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1.马龙潜:《反映—建构艺术现象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12.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潘梓年:《文学概论》,北辛书局1931年版
    114.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5.钱穆:《新亚遗铎》,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6.钱穆:《中国现代学术论衡》,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7.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8.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9.钱中文:《钱中文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20.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1.钱中文等:《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2.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3.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4.谭好哲等著:《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5.谭好哲主编:《从古典到现代:中国文艺美学的民族性问题》,齐鲁书社
    126.谭好哲、马龙潜主编:《文艺学前沿理论综述》,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7.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28.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9.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0.童庆炳等:《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1.童庆炳等:《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2.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133.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35.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36.王汶成:《文艺学的当代境遇与问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7.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8.王岳川:《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9.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0.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1.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3.徐友渔:《精神生成语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4.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5.杨联陞:《国史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46.余虹:《革命.审美.解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7.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
    148.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
    149.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0.余英时:《民族制度与近代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1.袁行霈:《中国诗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52.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曾繁仁美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53.曾繁仁:《文艺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4.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5.曾繁仁主编:《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6.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7.张荣翼:《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8.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9.周来祥:《周来祥美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60.周来祥:《文艺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1.周来祥:《三论美是和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2.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3.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164.朱立元:《理解与对话》,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6.庄锡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67.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蔡仲翔:《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文学理论》1997年第5期
    2.曹谦:《反本质主义的本质》,《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3.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4.曹顺庆:《再说失语症》,《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曹顺庆,李思屈:《重构中国文论话语》,《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
    6.陈家定:《艺术生产论的发展及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程金城、冒建华:《中国现代文学价值选择的启示》,《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8.程勇:《时代思想气象与文艺学研究问题》,《文学评论》2008第3期
    9.陈晓明:《填平鸿沟,划清界限:“精英”和“大众”殊途同归的当代潮流》,《文艺研究》1994年第1期
    10.陈炎:《走出‘失范’与‘失语’的中国美学和文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11.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12.范玉刚:《网络文学:生成于文学与技术之间》,《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13.郭延礼:《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14.郭英德:《文学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
    15.韩经太:《古典诗歌研究中的语言艺术自觉》,《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16.贺奕:《群体性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文艺争鸣》1995年第3期
    17.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18.金元浦:《博弈时代中国文艺学的勃勃生机》,《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19.赖大仁:《文学“因何而死”与“因何而生”》,《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
    20.李春青:《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
    21.李春青:《文学理论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22.刘月新:《意境与审美乌托邦:对意境的另一种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3.陆贵山:《文学与先进文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4.陆贵山:《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2期
    25.罗宗强:《古代文论研究杂识》,《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26.马建辉:《文艺中的历史观、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载《文艺报》2008年第27期
    27.马龙潜:《论文艺的双重主体结构特性》,《文史哲》,2003年第6期
    28.马龙潜:《对文艺本质研究的历史反思》,《文艺美学研究》2003年第8期
    29.马龙潜:《深化对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的认识》,《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
    30.马龙潜:《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回顾与反思》,《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1.马龙潜:《文学理论科学性:人文性、知识系统性与方法可靠性》,《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2.冒建华:《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33.梅新林、葛永海:《“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4.南帆:《文学本质与后现代主义》,《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
    35.聂锦芳:《文本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6.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7.欧阳友权:《网络审美资源的技术美学批判》,《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38.潘嘉:《博客:文学表达的新空间》,文汇报2005年12月3日
    39.孙津:《世纪末的隆重话题》,《文艺争鸣》1995年第1期
    40.谭好哲:《立足对话面向综合——文论研究走向未来的一个思路》,《江海学刊》1997年第2期
    41.谭好哲:《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文艺报》2008年第22期
    42.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东方丛刊》1999年第1期
    43.陶东风:《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44.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构》,《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45.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
    46.童庆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东疆学刊》2004年第4期
    47.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48.童小畅:《当代艺术:死亡、终结或消失?——鲍德里亚艺术批评研究》,《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
    49.王纯菲:《新世纪文学的图像化写作与文学的越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50.王纪人:《对当代中国文论有效性的质疑与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1.王平:《明代儒学的嬗替与小说的流变》,《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52.王汶成:《新时期文艺论争的回顾与反思》,《文史哲》1994年第4期
    53.王汶成:《世纪之交的新时期文艺理论》,《文史哲》,1999年第6期
    54.王元骧:《文艺理论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文学理论》2009年第5期
    55.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6.吴宝玲:《本质与技术:网络文学研究两种倾向的反思》,《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57.吴义勤:《批评何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两种症候》,《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58.许明、方卫:《回顾与反思:渴望重生的启蒙》,《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59.曾繁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美育建设》,《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60.曾国屏:《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哲学动态》1998年第5期
    61.赵汀阳:《哲学原旨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2.赵志军:《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教育的困难》,《文艺研究》2005年第11期
    63.章辉:《反本质主义思维与文学理论知识的产生》,《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64.张冠华:《自身危机:文艺理论的常态》,《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5.张婷婷:《艺术与生活:多远?多近?》,《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66.赵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人学理念的当代意义》,《文艺研究》2009年第6期
    67.周来祥:《新中国美学50年》,《文史哲》2000年第4期
    68.周来祥:《透过历史的迷雾》,《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69.周来祥:《论哲学美学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
    70.周来祥:《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71.周来祥:《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2期
    72.周宪:《文学理论、理论、后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73.朱立元:《文学的边界就是文艺学的边界》,《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
    74.朱立元:《略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
    75.朱立元:《对文艺学“文化研究转向论”的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76.朱立元:《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民族化的思考—力求在哲学思维层次上的融通》,《学术月刊》1990年第8期
    77.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78.朱立元:《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